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WYG)


[736-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卷七百三十七 宋 李昉等 編
 雜序三
  孝經序一首     老子道德經序一首
  九疑山記序一首
  隨求即得大自在陁羅尼神呪經序一首
  懐素上人草書歌序一首
  河南于氏家譜後序一首
[736-1b]
  戴氏廣異記序一首  維摩經畧疏序一首
  陪獨孤常州觀講論語序一首
  通典序二首
  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一首
  李弈登科記序一首
   孝經序         唐𤣥宗
朕聞上古其風朴畧雖因心之孝己萌而資敬之禮猶
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
[736-2a]
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
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
孝者德之本歟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
遺小國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
行先哲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于四海嗟夫
夫子没而㣲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况冺絶於秦得之
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故魯史
春秋學開五傳國風雅頌分為四詩去聖愈逺源流益
[736-2b]
别近觀孝經舊註踳駁尤甚至於迹相祖述殆且百家
業擅專門猶將十室希升堂者必自開户牖攀逸駕者
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
義義以必當為主至當歸一精義無二安得不剪其繁
蕪而撮其樞要也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
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註在理或當
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㑹五經之㫖趣約文
敷暢義則昭然分註錯經理亦條貫冩之琬琰庶有補
[736-3a]
於將來且夫子談經志取垂訓雖五孝之用則别而百
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内意有
兼明具載則文煩畧之又義闕今存于疏用廣發揮
   老子道德經序       同前
勅昔在元聖强著𤣥言權輿真宗啓廸來裔㣲文誠在
精義頗乖撮其㫖歸雖蜀嚴而猶病摘其章句自河公
而或畧其餘浸㣲固不足數則我𤣥元妙㫖豈其將墜
朕誠寡薄常一作/嘗感斯文猥承有後之慶恐失無為之
[736-3b]
理每因清宴輙扣𤣥關隨意所一作/所意得遂為箋註豈成
一家之說但備遺闕之文今兹絶筆是詢于衆公卿臣
庶道釋二門有能起予類於卜商鍼疾同於左氏渇於
納善朕所虚懐茍副斯言必加厚賞且如䛕臣自聖幸
非此流懸市相矜亦云小道既其不諱誠一作/咸可直書
勿為來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一作皆本文
   九疑山記序見八百三十二巻/作九疑山圖記元 結
   隨求即得大自在陁羅尼神呪經序 任 華
[736-4a]
我本師設教務存饒益㑹因啓聖方有激揚則大梵懐
愍念之心如來演神妙之句使無願不滿有求則隨故
此經標之為其品題矣夫大自在者天之王陁羅尼者
呪之目蓋以慿神呪威力同天王自在且呪有八首除
八難也經唯一作/惟一軸明一乗也若聽受講誦若書冩
帶持即是金剛之身便作如來之眼是知煩惱大海本
從妄想中生業障髙山亦因覺悟而破則頸邊瓔珞衣
中寳珠未足比其珎矣懿夫能摧他敵不假韓信之登
[736-4b]
壇能致丼雨乃同傅說之作相此則有功於國矣至若
火坑成水刀刃為塵毒龍生慈夜叉作禮此則有功於
人矣及乎泥犂自苦阿一作/河旁驚恠人便生於天上塔
猶在於城南此則有功於鬼矣非我有九十九億那由
他諸佛同心同德安樂一有/人字曷致於此矣粤有雅和尚
者誕於中土如從西域而來不讀外書只說東流之法
丙午歲訪余於景城西巖之蘭若從容曰此呪有不可
思議之力竟無序述謂之何哉華答曰唯然和尚謹聞
[736-5a]
命矣將欲無垢之呪可驗静居之言足徵豈獨施於信
者亦將悟彼疑者若可信而信信不應疑而疑一無此/二字
則三途之中不出入此軰畧述少言耳亦乃勉㫋諸仁
   懐素上人草書歌序    顔真卿
開士懐素僧中之英氣槩通踈性靈豁暢精心草聖積
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部尚書韋公陟覩其
筆力朂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渭集作/謂賞其不覊引
共逰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讚之動盈巻軸夫草書集/作
[736-5b]
藁/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
其美羲獻兹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
長史雖恣性顛逸超絶古今而楷法精詳特為真正真
卿早歲嘗接逰處集作/居屢䝉激勸教以筆法資質劣弱
又嬰物務不能懃集作/懇習迄用無成追思一言何復可
集作/可復得忽見師作縱横不羣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
師得親承善誘亟揖規模則入室之賔捨子奚適嗟嘆
不足聊書以冠諸篇首
[736-6a]
   河南于氏家譜後序    于 邵
序曰邵髙叔祖皇尚書左僕射侍中太子太師燕國定
公諱志寧博學多聞狥忠秉直為秦府十八學士其左
右庶子不道嘗撰諫苑三十篇唐書作/二十巻以諷之凡有文
集若干巻於代又述作之外脩集家譜其受姓封邑衣
冠婚嫁著之譜序亦既備矣歴一百七十餘年家藏一
本人人遵守未嘗失墜洎天寳末幽㓂叛亂今三十七
年頃屬中原失守族類迯難不南馳吳越則北走沙朔
[736-6b]
或轉死溝壑其誰與知或因兵禍縱横吊魂無所或道
路阻塞不由我歸或田園湮没無可廻顧所以舊譜散
落無餘將期㑹同一有/經字考集不齊奚疑/為脩集實難有
待今且從邵一房自為數例有若九祖長房今太子小
保譙國公頎與邵同升于朝股肱四聖為國元老邵之
弟也有若九祖第三房今襄王府錄事叅軍載與邵同
在京列保家履道為宗室長邵之兄也各引才識子弟
叅定其宜從而審之誰曰不可又以子孫漸多昭穆編
[736-7a]
次紙幅有量湏變前規亦春秋之新意也今請每房分
為兩巻其上巻自九祖某公至𤣥孫止為下巻自父考
及身已降迭相補注即令邵以皇考工部尚書為下巻
之首此其例也且諸房昭穆既同尋而繹之可以明矣
後能代習家法述作相因從子及孫從孫及子孫孫子
子興復宗祧豈唯兩巻乎將十部而彌盛矣其文公第
四子安平公房此疑/建平公已上三房衣冠人物全少
今與文公第五子齊國公文公第六子華陽公文公第
[736-7b]
七子平恩公文公第八子襄陽公文公第九子桓州刺
史併以六房同為一巻就中第五巻已下子孫皆名位
不揚婚姻無地湮沉斷絶寂爾無聞但存舊巻而已後
有遇之者知之者以時書之其五祖九祖分今叙在三
巻並錄之于後時貞元八年歲在壬申八月朔日金紫
光祿大夫太子賔客上柱國襲恒山郡開國公于邵述
   戴氏廣異記序      顧 况
予欲觀天人之際變化之兆吉㐫之源聖有不知神有
[736-8a]
不測其有干元氣汨五行聖人所以示怪力亂神禮樂
刑政著明聖道以紏之故許氏之說天文垂象蓋以示
人也説文示字如今文不字儒有不本其意云子不語
此大破格言非觀象設教之本也大鈞播氣不滯一方
檮杌為黄熊彭生為大豕萇𢎞為碧舒女為泉牛哀為
虎黄母為黿一作/鼈君子為猿鶴小人為蟲沙武都婦人
化為男成都男子化為女周娥殉墓十載却活嬴諜一/作
姬/暴市六日而蘇蜀帝之魂曰杜䳌炎帝之女曰精衛
[736-8b]
洪荒窈窕莫可紀極古者青烏之相冡墓白澤之窮神
姦舜之命䕫以和神湯之問革以語恠音聞魯壁形鏤
夏鼎玉牒石記五圖九籥説者紛然故漢文帝召賈誼
問鬼神之事夜半前席志恠之士劉子政之列仙葛稚
川之神仙王子年之拾遺東方朔之神異張茂先之博
物郭子潢一作/横之洞冥顔黄門之稽聖侯君素之精一/作
旌/異其中神奥顧君真誥周氏之冥通而異苑搜神山
海之經幽冥之錄襄陽之耆舊楚國之先賢風俗所通
[736-9a]
歲時所記呉興陽羡南越西京注引古今辭標淮海裴
松之盛𢎞之陸道瞻等諸家之説蔓延無窮國朝燕梁
四公傳唐臨𡨕報記王度古鏡記孔慎言神恠志趙自
勤定命錄至如李庾成張孝舉之徒互相傳説譙郡戴
君孚幽賾最深安道之𦙍若思之後邈為晉僕射逵為
呉隱士世濟文雅不隕其名至德初天下肇亂况始與
同登一科君自校書終饒州錄事叅軍時年五十七有
文集二十巻此書二十巻用紙一千幅蓋十餘萬言雖
[736-9b]
景命不融而鏗鏘之韻固可以輔於神明矣二子鉞雍
陳其先志泣請父友况得而叙之
   維摩經畧疏序      梁 肅
聖非道不生道非教不明教非人不行是三者相依而
住道有大小權實故净明以在家成化人有聖賢淺深
故智者以初依啓法然後因言遣言即象忘象俾後學
有以得正真之終始二字集/作路逰道義之門户集無/户字祖而
述之存乎其人天台上人二字集/作大比丘然公纂智者之
[736-10a]
法裔集作/𦙍探毗耶之妙賾一貫文字之學㑹歸解脱之
淵以為昔智者大師之演是經也備偏圓頓漸之義盡
方等生蘇之體其㫖逺其道㣲㣲言在闕/ 用不惑故
常外闡其訓内澄其照凡百學者望崖而歸乃謂門弟
子曰祖師所述其道甚著集作/大而嗜簡者或病其繁求
集作/見精者則遺其粗吾欲因而就之以伸其教刪而裁
之以存其要何如弟子比邱衆作禮以請公於是削其
浮辭闕/為十軸不失舊則其義惟明與前部偕行號為
[736-10b]
净名畧疏原夫聖人有以見生生根器之不齊也故用
四教五味經而緯之有以見萬法弛張之不殊也故用
一道一乘㑹而成之然則聖人隨感以利物集作/見故其
數不得不差賢哲因感以立誠故其業不得不傳觀其
所感則毗耶之與天台杜口之與立言雖偕集作/階位不
同廣畧異冝至於赴機施化其揆一也肅嘗受經於公
門逰道於義學之列集無此/二字雖鑽仰莫能集作/至而嗟嘆
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乎集作/于辭疏成之歲歲
[736-11a]
在甲辰吾師自晉陵歸于佛龕之夏也
   陪獨孤常州觀講論語序  前 人
晉陵守河南獨孤公以德行文學為政一年儒術大行
與洙泗同風公以為使民悦以從教莫先乎講習括五
經英華使夫子㣲言不絶莫備乎論語於是俾儒者陳
生以魯論二十篇於郡學之中率先講授乃季冬月朔
公既視政與二三集作/一二賔客躬往觀焉已而公遂言曰
昔文公用儒變蜀蜀至於魯當大厯初元新被兵饉之
[736-11b]
苦今御史大夫贊皇李公為是邦愍學道圯闕開此庠
序自後俊集作/孝秀並興與計偕者歲數十闕/  之詩
起而復廢鄉飲酒之禮廢而復興至于今風闕/ 敦美
矣哉仁人之化也摳衣之徒承其波流得不闕/  誨
而厲之又悦以動之朱輪遲遲逮暮而歸士有獲在左
右覩公之施教退謂人曰夫四時繼氣而成物仁賢施
功而成化是學校也非贊皇不啓非我公不大鼓之以
經書潤之以仁義君子得之以脩詞立誠小人仰之以
[736-12a]
遷善逺罪泱泱乎不知所以然以至夫政和而人泰舊
史記前召集作邵/與召同後杜而南陽移風民到于今稱之矧
贊皇植學之本與我公道之以德德則有成而未播於
叙述後人謂之何哉鄙不佞謹紀公之雅訓或傳諸好
事者云爾
   通典序杜佑自/序附出      李 翰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何哉其患在於習之不
精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門行而不由其道何以徵之
[736-12b]
夫五經羣史之書大不過本天地設君臣明十倫五教
之義陳政刑賞罰之柄述禮樂制度之統究理亂興亡
之由立邦之道盡於此矣非此典者謂之無益代一作/世
教則聖人不書學者不覽懼人𡨕一作/冗煩而無所從也
先師宣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七十子之徒常一無/常字
明大義三代之道百代可師而諸子云云猥復制作由
其門則其教已備反其道則其人可誅而學者以多閱
為廣見以異端為博聞是非紛然塞胷滿腹鴻一作/澒
[736-13a]
茫昧而無條貫或舉其中不知其本原其始不要其終
髙談有餘待問則泥雖驅馳百家日誦萬字學彌廣而
志彌惑聞愈多而識愈疑此所以勤苦而難成殆非君
子進德脩業之意也今通典之作昭昭乎其警覺羣迷
五字一作警學/者之羣迷與以為君子致用在乎經邦經邦在乎
立事立事在乎師古師古在乎隨時必叅今古之冝窮
終始之妙始可以度其終一作/古一作/終可以行於今問
而辯之端如貫珠舉而行之審如中鵠夫然故施於文
[736-13b]
學可為通儒施於政事可建皇極故採五經羣史上自
黄帝至於我唐天寳之末每事以類相從舉其終始一/作
始/終歴代沿革廢置及當時羣士論議得失靡不條載附
之于事如人支脉散綴其一作/於體凡有八門勒成二百
巻號曰通典非聖之書乖聖人㣲㫖不取焉惡煩雜也
事非經世緯俗一作經/國禮法程制亦所不録棄無益也若使
學者得而觀之不出户知天下未從政達人情罕更事
知時變為功易而速為學精而要其道甚直而不徑其
[736-14a]
文甚詳而不煩推而通放而凖語備而理盡例明而事
中舉而措之如指諸掌不假從師聚學而區以别矣非
聦明獨見之士孰能脩之淮南元戎之佐曰尚書主客
郎京兆杜公君卿雅有逺度志於興邦一作/邦興篤於一作/學
好古生而知之以大厯之始實纂斯典累紀而成杜公
亦自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闕申髙見發明以示
勸誡用存景行近代學士多有撰集其最著者御覽藝
文玉燭之類網羅古今博則博矣然率多文章之事記
[736-14b]
問之學至於刋列百度緝熈王猷至精至粹其道不雜
比於通典非其倫也於戱今之人賤近而貴逺昧㣲而
觀著得之者甚鮮知之者至一作/甚稀可以二字一作/可為長
息也翰與杜公數旬探討故頗詳㫖趣而為之序十七/字一
作翰嘗有斯志約乎舊史圖之不早竟為善&KR0274者所先/故頗詳㫖趣而為之序庶將來君子知吾道之不誣也
  一作皆本文
   杜佑自述序
佑少嘗讀書而性且䝉固不逹術數之藝不好章句之
[736-15a]
學所纂通典實採羣言徵之人事將施有政夫理道之
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稱聚人曰財
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管子曰倉廪實知禮節衣食
足知榮辱夫子曰既富而且教斯之謂矣夫行教化在
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
禮以端其序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
故職官設然後興禮樂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
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貨為之首十二/巻
[736-15b]
選舉次之六/巻職官又次之二十/二巻禮又次之一百/巻樂又次
七/巻刑又次之大刑用甲兵一十五/巻其次五刑八巻州郡又次之一/十
四/巻邊防末之一十/六巻或覽之者庶知篇第之㫖也本初纂/録止於
天寳之末其有要須議/論者亦便及以後之事
   魏國公貞元十道録序   權德輿
序曰自夏書禹貢周官職方漢志地理厥後史臣繼有
其書國家將九夷丕冒四海梯航聲教過前古逺甚相
國魏公明誠助化育奥學窮古今百揆師長十年樞衡
[736-16a]
贊端拱無為之風以宥天下王佐盛業論著形焉嘗以
為言區域者濶畧未備或傳疑失實於是獻海内華夷
圖一軸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巻盡瀛海之地窮
鞮譯之詞陳農不獲之書朱贑未條之俗貫穿切劘靡
不詳究開巻盡在披圖朗然又撮其要㑹切於今者集/作
日/為貞元十道錄四巻其首篇自貞觀初以天下諸州
分𨽻十道隨山河江嶺控帶紆直割裂經界而為都㑹
在景雲為按蔡在開元為採訪在天寶以州為郡在乾元
[736-16b]
復郡為州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貢賦之名物廢置升
降提封險易因時制度皆備于編而又考迹其疆理以
正繆集作/謬誤採獲其要害而陳開置至若護單于府並
馬邑以集作/而北理榆林關外冝𨽻河東樂安自乾元後
河流改故道冝𨽻河南合川七郡北與隴氐南與庸蜀
四逺不相冝應於武都建府以恢邊備凡類是者十
有二條制萬方之樞鍵出千古之耳目故今之言地理
者稱魏公焉公之意豈徒洽聞廣記以學名家而已哉
[736-17a]
蓋體國逺馭不出户而知天下親百姓撫四夷真宰相
之事也凡今三十一節度十一觀察與防禦經畧以守
臣稱使一有/府字者共五十列于首篇之末其三篇則以十
道為凖縣距州州距兩集作/西都其書道里之數與其四
鄙所抵其事覈其言詳閱覽黙識精㣲錯綜斯為至矣
德輿忝掖垣之屬承公話言盱衡屈指珠貫氷釋辱命
授簡書其大端輙罄斐然之辭用揚不朽之業時貞元
壬午歲夏四月謹序
[736-17b]
   李弈登科記序      趙 傪
選士命官有國之大典察言考行先王之舊規古者命
於鄉而升於學俾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而升諸司馬
曰進士進士者謂可進而授之爵禄也然則前一作/歴
選士其科不一洎聖一作/既有唐髙祖以神武静天下用文
教貞萬姓武德五年帝詔有司特以進士為選士之目
仍古道也自鄉升縣縣升州州升府皆歴試行藝秋㑹
貢於一作/于文昌咸達一作/造帝庭以光王國然後㑹羣后
[736-18a]
謁先師備牲牢奏金石尊儒教也若明試其業主張其
文覈能否於聽覽之間定取舍於筆削之下職在考功
郎後至𤣥宗開元二十五年重難其事更命春官小宗
伯主之而業文志學之士知勸矣於是獻藝輸能擅塲
中的者牓第掲出萬人觀之未浹旬而名達四方矣近
者佐使外藩司言中禁彈一作/峩冠憲府起草粉廊由此
與能十恒七八至於一作/于能登台階叅宻命者亦繁有
徒所謂選才授爵之髙科求士濫觴之捷徑也不其然
[736-18b]
歟粤自武德至乎貞元閱崔氏本記前後嗣續者在我
公為多焉顧惟寡昧獲與斯文因濡翰而為之序一有/十字
七年春三月丁亥序一作/述
 
 
 
 
 文苑英華巻七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