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a]
欽定四庫全書
説郛卷一百八上 元 陶宗儀 撰
風后握竒經公孫𢎞解/
宋髙似孫曰馬隆本作握機敘云風后軒轅臣也/幄者帳也大將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人故云握
機人稱諸子總有三本其一本三百六十字一本/三百八十字盖呂尚增字以發明之其一行簡有
公孫𢎞等語或云武帝令霍光等習之於平/樂館以輔少主備天下之不虞今本衍四字
經曰八陣四為正四為竒舊注竒讀如字後人説天地/風雲為四正龍虎鳥蛇為四
竒公孫𢎞曰世有八卦陣法其既不/用竒正似非風后所傳未可參用餘竒為握竒舊注/竒讀
[108-1b]
如竒耦之竒解云説竒正者多矣而握竒云者四為正/四為竒餘竒為握竒陣數有九中心竒零者大將握之
以應赴八/陣之急處或總稱之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衝圓地有
軸前後有衝一作有/風雲風附於天雲附於地衝有重列各
四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維故以圓軸單列各三
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角故以方天居兩端地居
中間總為八陣陣訖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
右驚一/作警聴音望麾以出四竒
天地之前衝為虎翼風為蛇蟠圍繞之義也虎居於中
[108-2a]
張翼以進蛇居兩端向敵而蟠以應之天地之後衝為
飛龍雲為鳥翔突擊之義也龍居其中張翼以進鳥掖
兩端向敵而翔以應之虛實二壘一作/三軍皆逐天文氣候
向背山川利害隨時而行以正合以竒勝天地以下八
重以列或曰握機望敵即引其後以犄角前列不動而
前列先進以次之公孫𢎞曰傳項氏陣法依此今按而/前列等八字舊文在依此注下誤也
故遷次/以成之或合而為一因離而為八各隨師之多少觸類
而長
[108-2b]
天或圓而不動一作天或/圓而不布前為左後為右天地四望之
屬是也一本下有/風象二字天居兩端其次風其次雲一作其次/天衝其次
地衝其次風/衝其次雲衝左右相向是也地方布風雲各在後衝之
前天居兩端其次地居中間一作其次地/其次天中間兩地為比是
也公孫𢎞曰比為地為從天陣變為地陣或即張弛布/勢破敵攻圍不定其形故為動也一本自公孫𢎞曰
動静二義皆/雜出經文中縱布天一一作兩天一無兩字而縱字上/有雲象龍一句一作龍者象龍
天二次之天二一/作兩天縱布地四次於天後一作縱布四地/四地次之一無
下四/地字縱布四風挾天地之左右一無/地字天地前衝居其右
[108-3a]
後衝居其左一無二句一無天地字/一無居其右後衝五字雲居兩端虛實二
壘則此是也一本下有比為動也四字一無虛實已下/公孫𢎞曰人多傳韓信注釋天或圓布已
下與此㣲有差異而范蠡樂毅之説相雜今亦錯綜於/其中其部隊或三五或三十或五十變通之理寄之明
哲不復備載近古以來其文不滿尺多慿口訣以相傳/授予今於難解之處增字發明之耳一本其部隊下上
五十云陣圖如此變通由人以為經文誤也按公孫氏/稱與其異者天或圓布次遊軍定兩端下以為正經而
以天有衝止觸類而長列于續圖/雲為翔鳥之下今馬本尚如此
握竒經續圖
角音二 初警衆 末收衆
[108-3b]
革音五
一持兵 二結陣 三行 四趨
五急鬭
金音五
一緩鬬 二止鬬 三退 四背
五急背背一本/作趍
麾法五
一𤣥 二黄 三白 四青一作/赤
[108-4a]
五赤一作/青
旗法八
一天𤣥 二地黄 三風赤 四雲白
五天前上𤣥下赤 六天後上𤣥下白
七地前上𤣥下青一作/赤 八地後上黄下赤一作/青
陣勢八 天 地 風 雲
飛龍 翔鳥 虎翼 蛇蟠
二革二金為天 三革三金為地
[108-4b]
二革三金為風 三革二金為雲
四革三金為龍 三革四金為虎
四革五金為鳥 五革四金為蛇
舊注此八陣名/用金鼔之制
其金革之間加一角音者在天為兼風在地為兼雲在
龍為兼鳥在虎為兼蛇加二角音者全師進東加三角
音者全師進南一作/西加四角音者全師進西一作/南加五
角音者全師進北鞉音不止者行伍不整金革既息而
[108-5a]
角音不止者師並旋
三十二隊天衝 十六隊風
八隊天前衝 十二隊地前衝
十二隊地軸合作二/十四隊八隊天後衝
十二隊地後衝 十六隊雲
以天地前衝為虎翼天地後衝為飛龍風為蛇蟠雲
為翔鳥
八陣總述
[108-5b]
晉平虜䕶軍西平太守封奉髙侯加授東羗校尉
馬 隆 述
治兵以信求勝以竒信不可易戰無常䂓可握則握可
施則施千變萬化敵莫能知
匹陳讃
動則為竒靜則為陳陳者陳列戰則不盡分苦均勞佚
輪輒定有兵前守後隊勿進
天陳讃
[108-6a]
天陳十六内方外圓四面風衝其形象天為陳之主為
兵之先潜用三軍其形不偏
地陳讃
地陳十二其形正方雲生四角衝軸相當其體莫測動
用無疆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風陳讃
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𤣥風能鼓動萬
物驚焉蛇能圍繞三軍懼焉
[108-6b]
雲陳讃自太公范蠡以來風雲/無正形所以附天地下
雲附於地則知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擊雲
能晦㝠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飛龍
天地後衝龍變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潜則不測動
則無窮陳形亦然象名其龍
翔烏
鷙鳥擊摶必先翺翔勢淩霄漢飛禽伏藏審而下之下
[108-7a]
必有傷一夫突擊三軍莫當
蛇蟠
風為蛇蟠蛇吞天真勢欲圍繞性能屈伸四季之中與
虎為鄰後變常山首尾相因
虎翼
天地前衝變為虎翼伏虎將摶盛其威力淮隂用之變
化無極垓下之㑹魯公莫測
竒兵讃
[108-7b]
古之竒兵兵在陳内今人竒兵兵在陳外兵體無形形
露必潰審而為之百戰不昧
合而為一離而為八
合而為一平川如城散而為八逐地之形混混沌沌如
環無窮紛紛紜紜莫知所終合則天居兩端地居其中
散則一隂一陽兩兩相衝勿為事先動而輒從
遊軍
遊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羸撓盛結陳趨地斷
[108-8a]
繞四徑後賢審之勢無常定
金革
金有五革有五退則聽金進則聽鼓鼓以增氣金以抑
怒握其機闗戰不失度
鞉鼓
紅塵戰深白刅相臨勝負未決人懐懼心乍犇乍背或
縱或擒行伍交錯整在鞉音
麾角
[108-8b]
麾法有五光目條流角音有五初驚末收麾者指揮角
者驚覺臨機變化慎勿交錯光目一/作光自
兵體
上兵伐謀其下用師棄本逐末聖人不為利物禁暴隨
時禁衰盖不得已聖人用之英雄為將夕惕乾乾舊闕/四字
其形不偏樂與身後勞與身先小人偏勝君子兩全爭
者逆徳不有破軍必有亡國握機為陳動則為賊後賢
審之勿以為惑夫樂殺人者不得志於天下聖人之言
[108-9a]
以戒來者一作/天下
似孫曰風后握竒經三百八十四字其妙本乎竒正相
生變化不測盖潜乎伏羲氏之畫所謂天地風雲龍鳥
蛇虎則其為八卦之象明矣盖注竒讀如竒耦之竒則
尤可與易準諸儒多稱諸葛武侯八陣唐李衞公六花
皆出乎此唐裴緒之論又以為六十四卦之變其出也
無窮若此則所謂八陣者特八卦之綂爾焦氏易學卦
變至乎四千七十有六竒正相錯變化無窮是可以名
[108-9b]
數該之乎然觀太公武韜且言牧野之師有天陣有地
陣此固出於握竒而又有人陣焉此又出於天地陣之
外者非八陣六花所能盡也獨孤及作風后八陣圖記
有曰黄帝順煞氣以作兵法文昌以命將風后握機制
勝作為陣圖故八其陣所以定位衝抗於外軸布於内
風雲負其四維所以備物也虎張翼以進蛇向敵而蟠
飛龍翔烏上下其勢所以致用也至若疑兵以固其餘
地遊軍以案其後列門具將發然後合戰弛張則二廣
[108-10a]
迭舉犄角則四竒皆出圖成樽俎帝用經畧北逐獯鬻
南平蚩尤遺風㝠㝠神機未眯項籍得之覇西楚黥布
得之奄九江孝武得之攘匈奴唐天寶中客有得其遺
制於黄帝書之外篇裂素而圖之按魚復之圖全本於
握機得其妙窮其神者武侯而已獨孤乃以為項黥武
帝得之未之思歟
[108-11a]
算經謝察㣲/
大數
一大數之/始也 十十箇一/為十 百十箇十/為百 千十箇百/為千
萬十千為萬/數之成也十萬 百萬 千萬
億萬萬/曰億 十億 百億 千億
萬億 十萬億 百萬億 千萬億
兆萬萬/億 京萬萬/兆 垓萬萬/京 秭萬萬/垓
小數
[108-11b]
分十釐/為分 釐十毫/ 毫十絲/ 絲十忽/
忽十㣲/ 㣲十纎/ 纎十沙/ 沙十塵/
塵埃𣺌/
度
丈十尺/ 尺十寸/ 寸十分/ 分十釐/
釐 毫 絲 忽已上/同前
疋四文定制/今無端五丈不一/今亦
量
[108-12a]
石十斗/ 斗十升/ 升十合/ 合十勺/
勺十抄/ 抄十撮/ 撮十圭/ 圭六粟/
粟即一粒/之粟也 斛古一石今五斗/或二斗五升 釡六斗/四升
庾十六/斗 秉十六/斛
衡
斤十六/兩 兩二十/四銖 銖十絫/ 絫十黍/
黍禾方得/而有准 秤原十五斤今二/十斤或三十斤 鈞二秤/
石四鈞/ 引二百/斤 今兩之下惟用錢/分厘毫絲忽也
[108-12b]
畆
畆横一步直二百四十步/即濶一丈長六十丈也 若以自方五尺計/之積六千尺也
步方五/尺也 分五寸/ 釐半寸/ 毫
絲 忽 里三百六/十步 計一百八十/丈約人行一
千/步 頃今以百/畆為頃 頃畆者乃積税之總也卄/四步為一分十分為畆畆
之以下曰/厘毫絲忽 角一畆分為四角/每角六十步也
九章名義
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 二曰粟布以御交/質變易
[108-13a]
三曰衰分以御貴/賤廩税 四曰少廣以御積/幂方圓
五曰商功以御功/程積實 六曰均輸以御逺/近勞費
七曰盈朒以御隱/雜互見 八曰方程以御雜/揉正負
九曰勾股以御髙/深廣逺
用字例義
法様數/也 實本數/也 因法之單位/者又由也歸入巳之/數也
加增添/也 减除少/也 乘法之多/位者 歸先歸後除/合名也
除减少/也 積乘成之/數也 乘法實合/變數也 如九數用此/下一位也
[108-13b]
身本位/也 則法也/ 左上邊大/位也 右下邊小/位也
縱直長/也 横廣濶/也 廣横濶/也 濶横廣/也
直長也/ 面方面/也 髙立起/也 深陷下/也
倍加上本/數也併二數/相合 截割斷/也 分撥開/也
原初數/也 差多少不/同數也 通㑹同/其數 變改換/其數
約量度/也 中算盤/之中 進移上前/一位 逄遇有數/而言逄
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挨隨身變/數也 退移下後/一位
勾濶也/ 股長也/ 斜兩隅相去/又不正也弦勾股斜曰弦/弧矢亦有弦
[108-14a]
隅曲角/也 長直也/ 周外圍/也 較相减/餘也
廉方直/也 方四而/同數 徑周中/之弦 脊盤中横/梁隔木
列位各置/位次折半减去/一半 還原復舊/數也 商除心與意商/量而除之
相乘長濶或/銀貨等自乘法實數/同相乘再乘自乘之/而又乘遍乘先以一法/遍乘諸數
合用商開之/法于盤中 開方即自乘/還原也開立即自乘再/乗之還原
實即商/總也併率如一二三四五/併得十五數也 得令斤兩貫鈞/石等類也
得術乃法首位毎/下該得之名 互乘如四處數目上/下斜角相乘
相减如二數以少/减多餘曰較 合得算數/定奪 維乘四處顛/倒相乘
[108-14b]
若干一為數始十為/數終未算難定 㡬何與若干/相同
[108-15a]
望氣經邵諤/
凡望氣占候皆在子午夘酉之時太乙初移宫皆有氣
見可以測之夕則日入時朝則日出時夜則夜半時中
則午時
天無言以七曜垂文地無言以五雲騰氣四時無言以
寒暑變節六甲無言以孤虛定位
晉氣之雲白潤精明楚雲如日渤海碣岱之間雲氣正
黒色魏雲如䑕越雲如龍荆雲如犬秦雲如行人周雲
[108-15b]
如車輪華山河南氣色下黒上赤韓雲似布幽薊之氣
如長蛇形宋雲如車魯雲如馬蜀雲如囷輦乍髙乍下
濟水之雲如黒猪東齊之雲如青靛淮水之間氣如瀑
布渭水之象如白狼尾東海之氣如懸燈烟附漢亦如
圖畫江漢之氣如揺杆東齊吳鄭之間氣如絳衣趙冀
氣如黒牛尾燕趙之間上青下黒北夷氣如穹廬狀也
北狄之氣如牛羊之羣來而不斷也南蠻之氣如舩如
閣亦如旌旗揺動東夷氣如樹西戎氣如屋宅之狀海
[108-16a]
傍蜃氣如樓閣廣野之氣如宫闕千嵗靈龜上有白雲
常聚雲氣多黒潤者其下有潛龍
二分二至必占雲氣黄雲如覆車五榖元作/㯏大熟青雲
致蟲白雲致盜烏黒雲多水赤雲有火鬱鬱蔥蔥隱隱
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
子氣也如藤蔓掛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赩
氣有銅紅氣有瓊為璘褐色為銕赭色雲氣下垂不可
以掘
[108-16b]
山雲草莽水雲魚鱗旱雲烟火涔雲波水陣雲如立垣
杼雲類軸杓雲如繩蜺史記作/蛪者雲類闕旗勝兵雲氣如
織敗兵雲氣如枯
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曰史記/作謂卿
雲卿雲者史記/作見喜氣也若霧非霧若蒙非蒙著史記無/此六字
衣冠而不濡見則其國史記/作域被甲而趨
凡望雲氣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餘二千
里登髙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雲氣有獸居上者勝
[108-17a]
墨子呂不韋陳平范增皆有其書今不可見其書引
易通卦騐春秋感精符云
[108-18a]
星經卷上甘公石申著/
原缺文一張
四輔
四輔四星抱北極樞星主君臣禮儀主政萬機輔弼佐
理萬邦之象輔佐北辰而出入授政也
六甲
六甲六星在華盖之下扛星之旁主分隂陽而配於節
候出入故在帝座旁所布政教而授農時也
[108-18b]
鉤陳
鉤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宫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
將軍又主三公若星暗人主凶惡之象矣
天皇
天皇大帝一星在鉤陳中央也不記數皆是一星在五
帝前坐萬神輔録圖也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羣靈也
柱下
[108-19a]
柱下史在北辰東主左右史記過事也
尚書
五尚書在東南維主納言夙夜諮謀事也
内㕑
内㕑二星在西北角主六宫飲食后妃第宴飲㕑府也
天床
天床六星在宫門外聽政之前亦主寢宴㑹讌息床星
傾天子不安失位也訣曰火入紫㣲宮中天下大亂帝
[108-19b]
王失位
北斗
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魁四星為璇璣
杓三星為玉衡齊七政斗為人君號令之主出號施令
布政天中臨制四方第一名天樞為土星主陽徳亦曰
政星也是太子像星暗赤經七日則大災第二名璇主
[108-20a]
金刑隂女主之位主月及法若星暗經六日則月蝕第
三名璣主木及禍亦名金星若天子不愛百姓則暗也
第四名權主火為伐為天理伐無道也天子施令不依
四時則暗第五名衡主水為煞助四時旁煞有罪天子
樂淫則暗第六名闓陽主木及天下倉庫五榖第七名
瑶光主金亦為應星訣曰王有徳至天則斗齊明國昌
總暗則國有災起也右斗中子星少則人多婬亂法令
不行木星守貴人繁天下亂也火星守兵起人主災人
[108-20b]
不聊生棄宅走奔諸邑守斗西大饑人相食守斗南五
果不成五星入斗中國易政又易主大亂也彗孛入斗
中天下改主有大戮先舉兵者咎後舉兵者昌其國主
大災甚於彗之禍右旁守之咎重細審之所守樞入張
一度去北辰十八度也衡去極十五度去辰十一度
華盖
華盖十六星星在五帝座上正吉帝道昌星傾邪大凶
[108-21a]
扛九星為華盖之柄也上七星為庶子之官若星明匡
主天下不明主亂期八年國無主也
五帝座
五帝内座在華盖下覆帝座也五帝同座也上色正吉
色變為災凶也
御女
御女四星在鉤陳北主天子八十一御女妃也后之官
明吉暗凶也
[108-21b]
天柱
天柱五星在紫㣲宫内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女史
女史一星在天柱下史北掌記禁中傳漏動靜主時要
事也
隂徳
隂徳二星以太隂在尚書西主天下綱紀隂徳遺周給
惠賑財之事
[108-22a]
大理
大理二星在宫門内主刑獄事也自北極已下五十星
並在紫㣲宫内外占曰彗孛入中宫有異姓王火星入
守北極臣下煞君木星入守北極國有大衰若分守久
有逆臣反亂土星犯乘之大人當之太子有罪五星聚
在中宫改立帝王五星及客犯守鉤陳者大臣凶所守
犯之座皆受其殃咎也
輔星
[108-22b]
輔星像親近大臣輔佐興而相明若明大如斗者則相
奪政兵起若暗小則死免官若近斗一二寸為臣迫脅
主若五六寸四遠客及彗孛入斗中諸侯爭權逼天子
月暈斗大水入城兵起主有赦北斗第六七損角第四
五六指南第一二指觜二十有九星
内階
内階六星在文昌北階為明堂頭
[108-23a]
文昌
文昌七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天府主營計天下事
其六星各有名六司法大理色黄光潤則天下安萬物
成青黒及細㣲多所殘害揺動移處三公被誅不然皇
后崩文昌與三公攝提軒轅共為一體通占木土星守
之天下安火星守國亂兵起金星守兵大起若彗孛流
星入之大將返叛亂也
[108-23b]
三公
三公三星在斗柄東和隂陽齊七政以教天下人一星
亾天下危二星亡天下亂三星亡天下不治也
天棓
天棓五星不用明明則天下兵起斧鉞用鎗棓八星皆
非常也入氐一度去北辰二十八度
天槍
天槍三星在北斗柄東主天鋒武備在紫㣲宫右以御
[108-24a]
也
傳舍
傳舍九星在華盖奚仲北近天河主賓客之館客星守
之兵起今四方館也
天㕑
天㕑六星在紫㣲宫東北維近傳舍北百官㕑今光禄
㕑像之星亡君子賣衣民人賣妻子大饑客守之大饑
荒
[108-24b]
天一
天一星在紫㣲宫門外右曰南為天帝之神主戰鬬知
吉凶星明吉暗凶若離本位而乘斗後九十日必兵大
起也光明隂陽和也萬物盛天子吉星亡天下亂大凶
也
太一
[108-25a]
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知風雨水旱
兵馬饑饉疾病災害若在其國也星明吉暗凶離本位
而乘斗者九十日必兵大起也天一星入軫十度去北
辰十五度半太一星去北辰十一度
天牢
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貴人牢占為貫索同主禁思慕
姦志火星守入之人民相食之應有赦也
東方七宿三十三星七十五度并中外官輔座等
[108-25b]
角宿
角二星為天門壽星金星春夏為火秋冬為水蒼龍角
也東方首宿南左角名天津蒼色為列宿之長北右角
為天門黄色中間名天闗左主天田右主天祗十三度
八月日在北南去北辰九十一度凡日月五星皆從天
闗行此為黄道入黄道為旱其角南二度為太陽道入
隂道為水角宿北二度為隂道角宿直指辰即是耕種
次為農官若明大王道太平若暗及芒角揺動王者失
[108-26a]
政星㣲小國弱失政王道不行春日月入角暈者王失
政日月角中蝕者其邦不寧木星守七日有赦忠臣用
火星守忠臣賢相受誅繒帛貴有鬭戰萬人兵起期以
日宫中盜賊内亂火守角官道不通火環遶鉤巳者國
大饑火犯之必戰火守左角太尉死國危守右角五榖
不熟大水災犯左右角羣臣謀戰不成伏誅土守内主
喜六十日國有忿爭金守天下兵大盛國有爭事金火
合守太白居後被軍將殺水守王者刑罰急有水災疾
[108-26b]
疫客彗孛入角色白者國有兵起及大喪亦軍敗城䧟
客守四十五日旱五榖焦風雨不時蝗蟲起星流出角
門天子發使出外從他宿入角門外國使入中京或為
近臣殺主戰死月蝕熒惑有亂臣在宫非賊而盜月入
天市及河而暈三重兵起天下道斷軍將失利
天理
天理四星在北斗杓中主貴人牢為執法官星不欲明
明則貴人被罪
[108-27a]
執法
執法四星在太陽守西北主刑獄之人又為刑政之官
助宣王命内常侍官也
太陽
太陽守在西北主大臣將備天下不虞事星明吉暗凶
星移天下兵起中國不安之應也入張十三度北極四
十五度
相
[108-27b]
相星在北極斗南總領百司掌邦教以佐帝王安撫國
家集衆事冢宰之佐星明吉暗凶亡相死不然流出太
陽入張十三度去北辰四十五度相入翼一度去北辰
三十一度
平道
平道二星在角間主路道之官
進賢
進賢一星在平道西坦卿相薦舉逸士學官等之職也
[108-28a]
星明賢士用進暗小人用
天門
天門二星在左角南主天門侍宴應對之所
天田
天田二星在角北主天子畿内地佐封壃界城邑邊塞
周鼎
周鼎三星足狀云鼎足星在攝提大角西主神鼎
[108-28b]
庫樓
庫樓星二十九星庫樓十五柱十五星衡四星在角南
軫東南次器府東一曰丈陣兵車之府中繁衆則大兵
起庫中無星下臣逆謀兵盡出天下無災居者庫中柱
動出兵戈四夷狄柱半不具天子自將半兵出木星守
[108-29a]
人饑米貴西入軫一度去北辰四十九度昬中西去北
辰八十九度
左攝提
右攝提
攝提六星在角亢東北主九卿為甲兵携紀綱建時節
祥火星守天下更主金星守兵起
大角
大角一星天棟在攝提中主帝座金星守兵大起月蝕
[108-29b]
王者惡忌之入亢三度半去北辰五十九度也
帝席
帝席三星在大角北星暗天下安星不欲明明則王公
凶
亢池
亢池六星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
折威
[108-30a]
折威七星在亢南主詔獄斬殺邊將死事
陽門
陽門二星在庫樓東北隘塞外㓂盜之事
陣車
陣車三星在氐南主革車兵車
亢宿
亢四星名天府一名天庭總領四海名火星春夏水秋
冬金暗國内亂弱大明天下安寧日/月蝕亢中國有事
[108-30b]
五星犯亢逆行君憂失國大臣不用木星守留三十日
已上有赦年豐久守其國米貴人多疾病水災木與火
星同榖不成人死如草木水災火星守多雨天下兵盡
返大起水星守其分米貴久守多病大水災也土星守
萬物不成多病金星守天下道不通兵起盜賊水災傷
人金星行入南上道五榖傷赤色旱人流走彗孛犯之
其國兵起大臣作亂一年月暈圍光士卒自將百里不
遂士卒死
[108-31a]
梗河
梗河三星梗在大角帝座北主天子鋒又主胡兵及喪
訣曰梗河去也相去吉相向兵起客守世亂矣
騎官
騎官二十七星在氐南主天子騎虎賁貴諸侯之族子
弟宿衞天子令三衞之像星衆天下安星少兵起五星
[108-31b]
守之兵起西北入北辰一百十五度
車騎將軍
車騎將軍星在騎官東南主車騎將軍之官
車騎
車騎三星在騎官南總領車騎行軍之事
西咸
西咸四星在氐東主治淫佚南星入氐五度去北辰九
十三度
[108-32a]
七公
七公七星在招揺東氐北為天相主三公七政善惡星
明則衆議詳審星入河中米貴人相食金星守天下兵
起亂西星入氐四度去北辰四十九度
積卒
[108-32b]
前下積卒星十二在氐東南星㣲小吉如大明及揺動
主朝廷有兵㣲小吉一星亡兵半出二星亡兵大半出
三星亡兵盡出五星守兵起星西入氐十三度去北辰
一百二十四度
房宿
房四星名天府管四方一名天旗二名天駰三名天龍
四名天馬五名天衡六為明堂是火星春夏水秋冬火
房為四表表三道日月五星常道也上第一星名為右
服次將其名陽環上道二星名右驂上相其名中道三
[108-33a]
名左服次將其名下道四名左驂上相總四輔左驂左
服云東方及南方可用兵右驂右服云西方北方不可
用兵
𤣥戈
𤣥戈一星在招揺北一名臣戈五星守兵起星明動胡
兵起入氐一度去北辰四十二度
招揺
招揺星在梗河北主胡兵芒角動兵革起行入氐二度
[108-33b]
去北辰四十一度
顓頊
顓頊二星在折威東南主治獄官拷囚増杖察真偽也
氐宿
氐四星為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木星春夏木秋
冬水主皇后妃嬪前二大星正妃後二左右大明為臣
奉事君寧暗失臣勢動臣出國日月蝕氐中君犯惡之木
星守之后喜守二十日有王者之所行不利疾則治遲
[108-34a]
行臣職主守必有諸侯並王火守大臣相譛逆行而赤
色大臣亡久守六十日有大赦火星入之有賊臣為亂
近期一年遠二年金星守者有兵起將軍有封爵者火
之位水守有大水漂浸宫館萬物不成水入貴臣憂有
獄事客守布帛貴土星守有立太子久守八十日已上
國有兵起彗孛行入氐中後宫有異兵動不出一百八
日内遭水東平月暈圍氐大將軍殃人多疾病
鉤鈐
[108-34b]
鉤鈐二星主法去房宿七寸第一名天楗二名天宫籥
開藏若近夫妻同心遠者夫妻不和大明則羣臣奉職
天下道洽暗則羣臣亂政王道不行日月蝕房中王者
亂昬大臣専權木星守天下和平留四十日五榖豐人
安吉無疾病天子有令徳期在四月火星守有兵起七
月有大喪及赦十日守大夫災二十日不去必臣反及
君上天子憂亂王者惡之天下兵旱守止一日大臣亂
土星守冇妾王亦亂旱及地動久守其有兵金守陪脇
[108-35a]
君大有土功事國亂布帛貴久守人饑易主火守姦臣
謀王大臣相譛暴誅臣佐天下乖離若出房心中間地
動客守米貴十倍日月五星犯之色青國憂兵喪色白
大兵相殺積尸如丘彗孛入房國危人亂相殘流星入
房西行為枉矢王殺忠臣臣殺主輔臣亡遠期三年常
以三月候房日月出表南大旱喪出表北災及萬里兵
亂隂雨若出中道太平許徐潁州月暈圍房心災疫凶
五度九月日此上去北辰一百四度半
[108-35b]
罰
罰三星在東咸西下西北而列主受金罰贖市布租也
東咸
東咸四星在房東北主防淫佚木在北守而揺動天子
淫佚過度星南入心二度去北辰一百三度也後則不
過百八十日遠則不過三年起於宋汴等州
天乳
天乳星在氐北主甘露十五度十二中西南星去北辰
[108-36a]
九十六度北件屬前項天乳别
貫索
貫索九星在七公前為賊人牢牢口一星為門門欲開
開則有赦若赦主人憂若牢門閉及口星入牢中有自
絞死者以五子日夜候之一星亡有喜事二星亡有爵
事三星亡有赦甲庚期八十日丙辛期七十日戊壬期
六十日星入河中人相食若九星總見獄事煩水星守
水災火星守米貴有大星出牢大赦小星即小曲恩降
[108-36b]
慮口舌右星入尾一度去北辰五十五度也
巫官
巫官二星在房西南主醫巫之職事也
天福
天福三星在房西主鑾駕乘輿之官也
鍵閉
鍵閉星在房東北主管籥星不欲明明則内亂門扉不
禁姦淫至行於女也
[108-37a]
心宿
心三星中天王前為太子後為庶子火星也春夏木秋
冬水一名大火二名大辰三名鶉火中星明大赤為照
天子徳行暗小失常色為主㣲弱不能自斷星不欲直
直則主失計動揺天子憂木星守天下安久守而絶犯
者臣謀主大兵起火星守地動守二十日臣謀主色黒
主崩之像土守聖帝出謀臣天下太平有云國有赦久
守不去憂賊天下大旱有金星守山崩四方兵起久守
[108-37b]
二十日已上去心三寸兵起鉤㦸上殿期八十日亦有
大蟲災人饑災也水星犯有水災及旱兵起布帛貴客
守犯大旱赤地千里日月五星經心失積赤暈虹蜺背
向蝕人饑兵起臣反國易主喪大臣使客月貫心内亂
彗孛入心主憂有喪大臣廢黜心變期急不過七日之
應也
[108-38a]
天市
天市垣五十六星在房心北主權衡一名天旗大明則
米貴市中星衆則嵗實五星入市門則兵起芒角色赤
赤氣入大災火守米貴所守坐犯皆當之門左星入尾
一度去北辰九十四度也
侯
侯星在市東主輔臣隂陽法官明則輔臣強小暗輔㣲
[108-38b]
弱入箕三度去北辰七十二度
宦官
宦官四星在帝座西南侍帝之傍入尾十二度
斗
斗五星在宦星西南主稱量度明斗西後則豐若斗亡
仰不熟入尾十度
宗人
[108-39a]
宗人四星在宗政東主司享先人星動帝親致憂
宗正
宗正二星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暗失位宗族有
事
[108-40a]
星經卷下
屠肆
屠肆二星在帛度北主屠煞之位也
市樓
市樓六星在市門中主闤闠之司今市曹官之職
斛
斛四星在北斗南主斛食之事已上諸星並在市中也
女床
[108-40b]
女床三星在天紀北主後宫生女事侍帝及皇后明則
宫人自恣入箕一度去北辰五十三度
帝座
帝座一星在市中神農所貴色明潤天子威令行㣲小
凶亾大惡之入尾十五度去北辰七十一度
宗星
宗二星在侯東主宗室為帝血脉之臣録皇家親族等
[108-41a]
級星明則族人有序暗則族有憂
列肆
列肆二星在斛西北主貨珍寶金玉等也
東肆
東肆二星在宫門門垣左星之西主市易價直之官
帛度
帛度二星在宗星東北主平量也
天紀
[108-41b]
天紀九星在貫索東主九卿萬事綱紀掌理怨訟與貫
相連有索即地動期二年星不欲明即天下有怨恨生
亡則國政壊西入尾五度去北辰五十一度
天棒
天棒五星在女床東北主忿爭刑罰以禦王難備非常
明大有憂㣲小吉不用明火星守兵起入箕八度去北
辰十二度春夏火秋冬水主八風之始一名析木
[108-42a]
天維
天維三星在尾北斗杓後若星散則天下不徵名也
天江
天江四星在尾北主太隂明動大水不禁兵起不具天
下津梁不通南星入尾六度去北辰一百十一度
天龜
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主卜吉凶明君臣若火星守旱
澇災入尾十二度去北辰一百四十一度
[108-42b]
天魚
天魚一星在尾河中主雲雨理隂陽明河海出天魚揺
暴水災火星守南旱北水
龍尾九星為後宫第一星后次三夫人次九嬪次嬪妾
一名后族水星也二風后三天鷄四天狗五太廟皆欲
明大小相承則宫多子孫傅説曰一星在第二東二寸
[108-43a]
小者是長其星明則輔臣忠政暗則陪臣亂邦木星守
立太子三十日必后族逆兵妾賣權臣亂國火星守兵
相向大臣憂火與水合守箕尾間名九江口必有赦若
勝踊拆絶者天下亂及旱災土星守多盜賊旱宫有廢
黜土入魚鹽貴兵起大將出征土火星合守准上金星
入守人亂大臣變易失政水守入天下水災江河決魚
米貴客守賊暴貴客入天下大饑荒亂人相食疾疫死
竄他方不耕織君子貨衣小人賣妻子日月蝕於尾貴
[108-43b]
臣中相刑反暈虹蜺背向尾將相憂亂后有喪彗孛行
犯貴臣誅内寵亂政幽州定冀遼東等之應也
箕宿
箕四星主後别府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為相天子
后也亦為天漢九江口主梁在漢邊金星春夏金秋冬
土箕后動有風期三日也前二星為后也箕入河中大
饑人相食箕前亦名糠星大明嵗豐小㣲天下饑荒天
下無米木守宫有口舌火星守天下饑久守環遶成鉤
[108-44a]
已大臣被誅火守大水災平澤溢若十月守之大水米
倍饑土水二星守萬物不成饑久守兵起或米貴或赦
金星入守兵起有赦更主久守風旱防内亂兵起攻城
水星守榖不豐入大人憂客守天下大饑米貴十倍人
相食流亡他邑不耕織色赤大風雨亂客在南旱計日
月五星入其中天下兵起滄洲洛陽𤣥菟廣陵等應之
也
建星
[108-44b]
建六星在南斗北天之都開三光道也主司七耀行得
失十一月甲子冬至大應治政之宿所起也木星守水
災米貴多病金星守萬物不成火星等守惡水星守人
饑西星入斗七度去北辰一百十三度
天弁
天弁九星在建近河為市官之長暗凶無萬物明大萬
物興衆主市易也
[108-45a]
狗
狗二星在斗魁前主卿臣移處卿臣為亂
狗國
狗國四星在建東南主鮮卑烏丸明邊兵起也
天籥
天籥七星在斗杓第二星西主闗籥開閉明吉暗凶災
鱉
天鱉十五星在斗南主太隂水蟲不在漢中有水火災
[108-45b]
白衣食星大人喪火守旱水星即水災右入斗一度去
北辰一百二十七度
漸臺
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主晷漏律吕隂陽事
輦道
輦道五星屬織女西足主天子遊官嬉樂之道也
[108-46a]
杵
杵三星在箕南主杵臼舂米事星動人失釜甑修田横
大饑荒守之天下饑北星入箕一度去北辰一百四十
三度
農
農丈人一星在斗南主農官正政司農卿等之職
北方七宿三十五星九十八度七十五分五十杪
斗宿
[108-46b]
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亦云宰相爵禄之位巫咸氏云
木星春夏木秋冬水一名天斧二名天闕三名天機大
明王道和平將相同心帝命壽天下安暗大臣失位天
下驚芒角動揺國失忠臣天下愁木守六十日大臣增
壽爵禄水逆行入魁中大臣逆久守兵起水災大饑人
相食火守國有内變相輔不安兵起火逆行順守者及
遶城鉤已將相崩死國災火久守國絶嗣土星守入斗
中有王者不用兵昇大位守之九十日兵起水災金星
[108-47a]
守執法大臣作逆國亂兵起有赦火金星俱入斗中名
曰鑠必有臣子逆久留遲火經過速出者禍難速平水
星守水災火入斗兵起於吳越人大饑守客有兵絶道
卒有大水賊盜多亂喪弟攻兄子殺父或主崩米貴久
守國絶嗣客守第二星大水人相食客赤色入斗中兵
起軍將死日月入斗大臣失位或被戮若斗中蝕者日
帝惡月后惡暈圍斗之人流千里江池丹揚越廬洪地
等應也
[108-47b]
天泉
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溉溝渠之事也
織女
織女三星在天市東端天女主苽果絲帛收藏珍寶及
女變明大天下平和常以七月一月六七日見東方色
赤精明女功善一星主兵起女人為役常向扶匡即善
不向則絲帛倍貴火星守布帛貴兵起十年乃息公主
[108-48a]
憂客守絲帛等貴入二十七去北辰五十二度也
牽牛
牽牛六星主闗梁工役主大路中主牛木星春夏木秋
冬火中央火星為政始日月五星行起於此呰携星遠
漢天下牛貴明亦貴暗小賊入漢中并役死直米穀價
平曲米貴失常色牛多死穀不成水星守天下和平久
守水災人凍死米貴賣子虎害人臣謀主水逆久守有
水道不通火星守老臣逆牛貴十倍人相食兵起將軍
[108-48b]
死大水災津梁不通土星守臣謀主君有失位臣金星
守地氣泄兵起至城天下人多死水守辰星常以冬朝
牽牛若不朝來年五穀不熟大水損害客守二十日兵
起彗孛行牛中吳越有自王者彗出牛中七十日有政
更像虹蜺出牛必有壊城臨淮月暈圍牛損小兒災變
也八度八月昬中氐中去北辰一百十度
扶匡
[108-49a]
扶匡七星在天柱東主桑蠶之事
天鷄
天鷄二星在狗國北主異鳥火星守兵起土守人饑相
食流亡
河鼔
河鼓三星中大星為大將軍左星為左將軍右為右將
軍星直吉為羽軍幹能曲即凶為失計奪勢左右旗各
九星並在牛北枕河主軍鼓達其聲音設守險以旗表
[108-49b]
亡動兵起左旗黒色主隂幽之處備警急之事河鼓有
芒角為將軍雄強百盛也
天浮
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天鼓若暗漏刻失時
明則得所吉
九坎
九坎九星在牛南主溝渠水泉流通明災起暗吉五星
[108-50a]
守及犯之水泛溢西入斗四度去北辰一百二十六度
天田
天田九星在牛東南主畿内田苖之職
羅堰
羅堰二星在牛東星不明暗吉大明馬被水淹浸
女宿
須女四星主布帛為珍寶藏一名婺女天女水星春夏
水秋冬火大明女功有就天下甚熟小暗天下不足庫
[108-50b]
藏空虛日月蝕女中天下女功不為邦憂患木星守嵗
多水有喜女主人多凍死火星守産婦多死布帛貴蒙
土星守人相嫉惡有錢人暴貴存女喪金星守臣下謀
主兵起人多死女多寡府藏出珍帛水星守有水災萬
物不成布帛貴客守諸侯進妓女布絹貴有女暴貴彗
孛行犯國兵起女亂常海西郡婺州台州等月暈圍主
女死也十二月日在此二月旦中西星去北辰一百六
[108-51a]
度
離珠
離珠五星在女北主藏府以御後宫移則亂西入女一
度去北辰九十四度也
𤓰瓠
𤓰瓠五星在離珠北敗𤓰五瓜南星明大熟主隂謀後
宫天子果園星不具揺動有賊害人木水客星等守魚
[108-51b]
鹽貴𤓰瓠入女一度去北辰七十一度
璃瑜
璃瑜三星在秦代東南列北主王餱衣服
虛宿
虛二星主廟堂哭泣金星春夏水秋冬金一名𤣥枵二
名顓頊三名大卿亦臨官星欹枕斜上下不比則嚮祀
失禮木星守昭穆失序人饑多病木星與土合守名隂
陽盡為大水災魚行人道民流亡不居其處期三年當
[108-52a]
大旱赤地千里火星守赤地千里女子多死萬物不成
有土功役天子之兵久守人饑米貴十倍土守風雨不
時大旱多風米貴金星守臣謀主國政急兵起殺人流
血水星守旱萬物不成其客守其分有災疫若凌犯環
遶鉤已國亂彗孛行犯久有兵入相殺流血如川屍如
丘大星如半月守名天賊為帝主者奉郊廟以銷災齊
州日圍虛兵動人饑
越
[108-52b]
越一星在婺女之南
鄭
鄭一星在越星南
趙
趙二星在鄭之南
齊
齊二星在越星南
周
[108-53a]
周二星在越星東
楚
楚二星在魏星南
燕
燕一星在楚星南
秦
秦二星在周星東南
魏
[108-53b]
魏二星在韓星北
韓
韓一星在晉星北
晉
晉一星在代星北
代
代二星在秦星南
右件星色黒變動流亡五星淩犯則其國各當咎也
[108-54a]
司非 司危 司禄 司命
司命司禄司危司非各二星已上在虛北司禄次司命
北司危次司禄北司非次司危北
右各主天下壽命爵禄安泰危敗是非之事
天津
天津九星在虛北河中主津瀆津梁知窮危通濟度之
[108-54b]
官星明動兵起參差米貴星大津不通三河水為害星
移河溢覆赤氣入之旱災黄白氣入天子有令徳火星
守天下大亂及旱西入牛二度去北辰四十九度也
危宿
危三星主宫室祭祀土星春夏水秋冬火動而暗天子
宫室土功事興
墳
墳墓四星在危下主山陵悲慘事暗失本位小不見則
[108-55a]
山陵毁梓宫刳割事也日月蝕危中主宫殿崩陷大臣
殺逆天下作木星守祀不敬天子别造宫室土火守人
多役死不葬嵗儉南方有兵久守束大兵逆國敗政人
饑旱米貴十倍土星守土功起旱損急兵金星守罷兵
將軍喜慶水星守臣下亂謀敗破被刑法官有憂國有
水災日月五星入天下亂來年大饑客守國政主王侯
事米貴彗孛行犯國返兵起流星入天下不安近半年
遠三年蔡州太原郡月暈圍邑人多病
[108-55b]
室宿
營室二星主軍糧離宫上六星主隱藏木星春夏火秋
冬水一名宫二名室明國昌動揺兵出起日蝕室中王
自將出征不伏月蝕嵗饑百姓絶種上六星名離宫主
六宫妃后位為掖庭永巷若危乘守入城鉤已環遶左右
逆行徃來於宫者為妃后廢黜或主崩后黨被誅或宫
女外通以時占之木星守在南東有善事北即憂西米
[108-56a]
貴火星守將軍凶久守成鉤已者主失官位大臣隂謀
憂旱米貴十倍大臣作逆守經二十日已上至久九十
日臣亂殺君簒位天子惡之土星守主隂造宫室起土
功將軍益封金星守兵革散久守軍兵滿野水星守水
災民為主欲敗亡候之不出四十客守有軍出失兵法
主民得地人米貴人散彗孛星出天下亂國易政卒為
敗曠政彗孛犯之前起兵者為弱亦不守鬭戰必敗涇
渭甘秦州月暈圍室壁下人謀成起謀不成婦兒多病
[108-56b]
死者應之時取占之應也
奚仲
奚仲四星在天津北帝王東宫之官也
鉤
鉤九星在造父西河中星移主地動之應也
車府
[108-57a]
車府七星在天津東近河主官車之府也
哭
哭二星在虛南主死哭之事
泣
泣二星在哭星東已上並主死悲泣之事
造父
造父五星在傳舍南主御女之官動則馬貴
盖屋
[108-57b]
盖屋二星在危宿之南主宫室之事也
虛梁
虛梁四星在危南主國陵寢廟非人居處
天壘
天壘十三星如貫索狀在哭泣之南主北夷丁零匈奴
之事也
敗臼
敗臼四星在虛危南主政治如哭泣亡人賣釜甑出鄉
[108-58a]
宅客守人亂西南入女十三度去北辰一百三十一度
人星
人五星在危北主天下百姓亡官有詐偽作詔勑之人
為婦人凶亂者也
杵臼
杵臼星在人傍主舂軍糧臼四星在杵下若杵臼不相
當軍事饑臼仰嵗熟豐傾覆大饑也
土吏
[108-58b]
土吏三星在室西南主備設司過農事
天錢
天錢十星在虛梁南主錢財庫聚天下財物庸調之輩
司今左右庫藏是也
螣蛇
螣蛇二十三星在室北枕河主水蟲暗國安移南大旱
移北大水客守水災頭入室一度去北辰五十度也
[108-59a]
天海
天海十星在壁西南五星及客守之水涌溢浸溺人邑
雷電
雷電六星在室西南主興雷電也
雲雨
雲雨四星在雷電東主雨澤萬物成之
霹靂
霹靂五星在雲雨北主天威擊擘萬物
[108-59b]
北落
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軍西主候兵星明大而角軍兵
安小暗天下兵五星犯兵起金水木星守尤甚木土犯
吉火星守人兵羽不可固國殘朝亡入危九度去北辰
一百二十度
天綱
天綱二星在北落西南主天繩張漫野宿所用也
八魁
[108-60a]
八魁九星在北落東南主獸之官五星及客守之兵起
金火星守尤凶甚
鈇鑕
鈇鑕三星在八魁西北一名斧鉞主斬刈亂行誅誑詐
偽人暗吉移處兵起
壁宿
東壁二星主文章圖書也土星春夏金秋冬土一名天
術失色大小不同天子將封鄙土而失天下過日蝕壁
[108-60b]
中國不用賢士失文字月蝕中大臣憂文者死木星守
五經仕人被用朝廷興火星守大臣謀君嵗旱不熟米
貴不顯内外勝政兵起土星守久賢臣國用文章道術
興行國君延壽天下豐熟太平火星入中街君崩五日
則相薨若不死則流散土星守逆行入壁萬物不成守
經九十日已上大兵起百姓有立王者金星守天下不
通王者急刑罰有兵大臣憂水守水災道不通客守多
風雨及水災臣下賊王者政刑事内明通明有政事内
[108-61a]
清月暈壁其久國亂彗孛行犯兵起火守火災太廟門
天下有兼并者壁明王道興有君子在位星暗王道衰
人得用武蘭凉衛州等分也
羽林
羽林軍星四十五星壘辟十二星並在室南主翊衛天
子之軍入安飛將星欲威明天下安星暗兵盡失西入
[108-61b]
室五度去北辰一百二十三度也
王良
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為御馬官漢中四星天駟旁一
星名王良主疾及路為天橋主急兵也星不具津河不
通移向四方隨方有兵起也
䇿
䇿一星在王良前為天子僕䇿御馬云王良䇿馬軍騎
滿野大兵起火守良兵起明則馬賤暗即馬貴西入壁
[108-62a]
半度去北辰四十二度
土公
土公二星在壁南主營造宫室起土之官等類也
廐
天廐十星在壁北主天子馬坊廐苑之官也
[108-62b]
説郛卷一百八上
[108-63a]
欽定四庫全書
説郛卷一百八下 元 陶宗儀 撰
相雨書黄子發/
常以戊申日候日欲入時日上有冠雲不問大小視四
方黒者大雨青者小雨
候日始出日正中有雲覆日而四方有雲黒者大雨青
者小雨
四方有雲如羊猪雨立至
[108-63b]
四方北斗中有雲後五日大雨
四方斗中無雲唯河中有雲三枚相連狀如浴猪三日
大雨
以丙丁辰之日四方無雲唯漢中有者六十日風雨如
常
以六甲之日平旦清明東向望日始出時如日上有直
雲大小貫日中青者以甲乙日雨赤者以丙丁日雨白
者以庚辛日雨黒者以壬癸日雨黄者以戊巳日雨
[108-64a]
六甲日四方雲皆合者即雨
缺/ 方雨時視雲有五色黒赤並見者即止
[108-65a]
水衡記闕名/
淩解水
黄河正月水名
桃花水
二月三月水名
麥黄水
四月水名
苽蔓水
[108-65b]
五月苽延蔓故以名
礬山水
六月水名
荻苖水
七月八月菼花故以名
登髙水
九月水名
復槽水
[108-66a]
十月水落復故道
過淩水
十一月十二月水斷氷結
[108-67a]
峽船誌王周/
峽山之船與下之船大抵觀浮葉而為之其狀有難執
而為用者或狀殊而用一或狀同而名異皆有謂也下
之船有檣有五兩有㠶所以使風也尾有柁傍有棚上
者以其山曲水急下有石皆不可用也狀直如艣前後
各一者謂之稍船之斜正欹側為船之司命者稍類柁
其狀殊而船之便於事者悉不如稍作稍詩艣槳橈棹
㧞使其進而無退利涉川澤為船之陳力者艣㡬槳類
[108-67b]
其狀同而異名也在船有力悉不如艣作艣詩峽水湍
浚激石忽發者謂之濆沲洑而湤者謂之腦岸石壁立
濆之忽作篙力難制以其木之堅韌竿直㦸其首以竹
納䕶之者謂之戙竹為而勾其戙者謂之納為船之
良輔者戙與篙狀殊而用一也在船獨出悉不如戙作
戙詩巖石如齒非麻枲紉繩之為前牽取竹之筋者破
而用枲為紉以續之以備其牽者謂之百丈繫其船首
者謂之陽紐牽之者擊鼔以號令之人聲灘聲亂無以
[108-68a]
相接所以節動止進退牽之防礙者謂之下緯濟其不
通為船之先進者枲與竹狀殊而用一也在船先容悉
不如百丈作百丈詩噫古人觀物因事為誌者甚多也
予祗命憲局㳂泝巴賨抵瞿唐耳目熟於長年三老輩
矣船具之於船有力者作詩以稱之庶㡬魯望茶經者
也俾系其末
[108-69a]
水經卷上桑欽撰/
河水
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髙五萬里地之中也其髙萬一千里
河水出其東北陬屈從其東南流入于渤海又出海外南
至積石山下有石門河水冐以西南流河水又南入葱嶺
山河水又西逕𦋺賔國北河水又西逕月氐國南又西逕
安息南河水與蜺羅跂禘水同注雷翥海又西逕四大塔
北又西逕陀衛國北河水又東逕皮山國北其一源出于
[108-69b]
闐國南山北流與葱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河水又東與于
闐河合又西北流注于河南河又東逕于闐北南河又東
北逕扜彌國北南河又東逕且末國北北河又東北流分
為二水枝流出焉北河自踈勒逕流南河之北北河又東
逕莎車國南北河之東南逕温宿國北河又東逕姑墨國
南河水又東逕注賔城南又東逕樓蘭城南而東注河水
又東注于泑海又東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河水又
自東河曲逕西海郡南河水又東逕允川而歴大榆小榆
[108-70a]
谷北又東過隴西河關縣北洮水從東南來流注之河水
又東北流入西卑郡界左合二川南流入河又東北濟川
水注之河水東又逕澆河故城北河水又東北逕黄川城
河水又東逕石城南左合北谷水河水又東北逕黄河城
南河水又東北逕廣違城北又合烏頭川水河水又東逕
邯川城南河水又東臨津谿水注之河水又東逕津城西
北白土城南河水又東左㑹白土川水河水又東北㑹兩
川右合二水河水又東得野亭南河水又東歴鳯林北
[108-70b]
河水又東與灕水合河水又逕左南城南大河又東逕
赤岸北河水又東洮水注之又東過金城允吾縣北河
水又東逕石城南又東過榆中縣北又東過天水北界
又北過武威媪圍縣東北又東北過天水勇士縣北又
東北過安定北界麥田山河水東北流逕安定祖厲縣
故城西北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城西又北與麥田泉水
合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河水又東北逕于黒城北
又東北髙平川水注之河水又東北逕眴卷縣故城西
[108-71a]
河水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
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河水又逕典農城東河水又
北逕典農城東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河水又與
北枝津河水又東北逕渾懐鄣西河水又東北歴石崖
山西又北過朔方臨戎縣西河水又北逕臨戎縣故城
西河水又北有枝渠東出謂之銅口東逕沃野故城南
河水又北屈而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迆西溢於窳渾
縣故城東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東逕髙闕南河水
[108-71b]
自臨河縣東逕陽山南河水又南逕馬隂山西河水又
東南逕朔方縣故城東北河水自朔方東轉逕渠捜縣
故城北河水又東逕成宜縣故城南河水又東逕原亭
城南河水又東逕宜梁縣之故城南河水又東逕稒陽
城南又東過臨沃縣南河水又東枝津出焉河水又東
流石門水南注之河水又東逕稒陽縣故城南河水又
東逕塞泉城南而東注又東過雲中楨陵縣南又東過
沙南縣北從縣東屈南過沙陵縣西河水屈而流白渠
[108-72a]
水注之河水南入楨陵縣西北又南過赤城東又南過
定襄桐過縣西河水於二縣之間濟有君子之名河水
又東南左合一水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河水又南大
羅水注之河水又左得湳水口又南過西河圁音/銀陽縣
東河水又東端水入焉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河水
又南湯水注之又南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河水又南
陵水注之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又南過中陽縣西又
南過土軍縣西河水又南合契水河水又南得大蛇水
[108-72b]
河水又南又納辱水又南過上郡髙奴縣東河水又南
蒲川石樓山南逕蒲城東河水又南過河東北屈縣西
河水又南得鯉魚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河水又南為
採桑津又南過皮氏縣西河水又南合蒲水河水又南
逕丹水西南河水又南黒水注之河水又南至崿谷傍
河水又南洛水自獵山枝分東東南注于河又南出
龍門口汾水從東來注之河水又南右合暢谷水河水
又南逕梁山原東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河水又南右
[108-73a]
合陶渠水河水又西徐水注之河水又南逕子夏石室
又南過汾隂縣西河水又逕郃陽城東河水又南逕陶
城西又南過蒲坂縣西河水又南逕雷首山西又南涑
水注之又南至華隂潼闗渭水從西來注之河水歴船
司空與渭水㑹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河水又東逕
閿鄉侯河東與全鳩澗水合又東過河北縣南河水又
東永樂澗水注之河水自河北城南東逕芮城河水又
㑹槃澗河水又東逕湖縣故城北河水又東合柏谷水
[108-73b]
河水又東右合門水又東過陜縣北又西逕陜縣故城
南又東過大陽縣南河水又東逕大陽縣故城南河水
又東沙澗水注之又東過砥柱間河之右則崤水注之
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焉又東過平隂縣北又東至鄧
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河水又東與教水合河水又與畛
水合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河水又東逕平隂縣北河
水西㑹濝水一作/右㑹河水又東過平隂縣北湛水從北來
注之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河水又逕臨平亭北
[108-74a]
河水又東逕洛陽縣北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河水
又東溴水入焉又東沛水注焉又東過鞏縣北洛水從
縣西北流注之又東過成臯縣北濟水從北來注之河
水又逕黄馬坂北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河水東逕成
臯大伾山下河水南對玉門河水又東合汜水河水又
東逕板城北河水又東逕五龍塢北又東過滎陽縣蒗
蕩渠出焉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河水又東逕八
激堤北河水又東逕卷縣北河水又東北逕赤岸固北
[108-74b]
而東北注之又東北過武徳縣東沁水從之東至酸
縣西濮水東出焉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河水又逕
東燕縣故城北則有濟水自北來注之河水又東淇水
入焉又東逕遮害亭南河水又東右逕滑臺城又東北
過黎陽縣南河水自津東北逕凉城縣河水又東北逕
伍子胥廟南河水又東北為長壽津故瀆東北逕戚城
西故瀆又逕繁陽縣故城東北逕隂安縣故城西故瀆
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故瀆又東北逕平邑郭西又
[108-75a]
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至于丈陸北播
為九河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
瀆東北逕發干縣北城西又屈逕其北大河故瀆又東
逕貝丘縣故城南大河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大
河故瀆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瀆北逕
繹幕縣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鬲縣故城西大河故瀆
又北逕脩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大河故瀆北出
為屯氏河逕館陶縣東東北出左瀆又北逕經城東繚
[108-75b]
城西又逕南宫縣西北注絳瀆右瀆又東北逕廣宗縣
故城南又東北逕界城亭北又東北逕長樂郡武彊縣
故城東又東北逕廣川縣與水故道合又東北逕廣川
縣故城西又東逕棘津亭南張甲故瀆又東北至脩縣
東㑹清河屯氏别河東枝津出焉東逕信成城南又東
逕青陽縣故城南清河郡北又東北逕陵鄉南又東北
逕東武城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東陽縣故城南屯氏别
瀆又東北逕清河郡南又東北逕清河故城西屯氏别
[108-76a]
河北瀆東逕繹幕縣故城南東邑大河故瀆又東北逕
平原縣枝津北出至安陵縣遂絶屯氏别河北瀆又東
北逕重平縣故城南屯氏别河北瀆又東入陽信縣今
無水又東為咸河東北流逕陽信縣故城北屯氏别河
南瀆自平原東絶大河故瀆又逕平原縣故城北東北
枝津又出東北至安徳縣界東㑹商河屯氏别河南瀆
又東北於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徳縣遂絶屯氏
别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
[108-76b]
篤馬河東北逕安徳縣故城西又東北逕臨齊城南始
又屈逕其城東故瀆廣四十步又東北逕重丘縣故城
西又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又逕般縣故城北東逕
樂陵縣故城北又東北逕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屯
氏河故瀆自别河東逕甘陵之信鄉縣故城南屯氏故
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
鳴犢河故瀆合上承大河故瀆於靈縣南東北逕靈縣
東東入鄃縣而北合屯氏瀆又東北右過衛國縣南又
[108-77a]
東北過濮陽縣北瓠子河出焉河水東逕鐵丘南河水
東北流而逕濮陽縣北為濮陽津河水又東北逕衛國
縣南東為郭口津河水又東逕鄄城縣北一作/國名河水又
東北逕范縣之秦亭西河水又東北逕委粟津左㑹浮
水故瀆故瀆東絶大河故瀆東逕五鹿之野浮水故瀆
又東南逕國邑又東逕衛國縣故城南古斟灌浮水故
瀆又東逕河牧城而東北出又東北入東武陽縣東入
河又有漯水出焉河水又東逕武陽縣東范縣西而東
[108-77b]
北流也又東北過東阿縣北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
亭津河水又歴柯澤逕東阿縣故城西而東北出流注
又東北過茌平縣西河自鄧里渠東北逕昌鄉亭北逕
碻磝城西河水又與鄧里渠水上承大河於東阿縣西
東逕東阿縣故城北又東北逕臨邑縣與將渠合又北
逕茌平縣東臨邑縣故城西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北
流逕四瀆津又東北過髙唐縣界
漯水
[108-78a]
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漯水又東北逕文鄉城
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右與黄溝同注川澤又東逕文
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黄溝又東北逕左與漯水隱覆
勢鎮河陸東出於髙唐縣大河右迤東注漯水矣漯水
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漯水又逕髙唐縣故城東漯水
又東北逕漯隂縣故城北漯水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
又東北逕崔氏城北漯水東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漯
水又東逕漢徵君伏生墓南漯水又東逕鄒平縣故城
[108-78b]
北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漯水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
北漯水又東北逕千乘縣二城間又東北為馬常坈又
東北過楊墟縣東商河出焉商河又北逕平原縣東又
逕安徳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昌平縣故城南又東逕般
縣故城南又東逕樂陵縣故城南商河又東逕初鄉縣
故城南沙溝水注之商河又東北流逕馬嶺城西北而
流屈而東注南轉逕城東商河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
北商河又分為二水南水謂之長聚溝北水世又謂之
[108-79a]
白薄瀆大河又東北逕髙唐縣故城西大河又北逕張
公城臨側河湄河水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大河右溢
世謂之甘棗溝故瀆又東北歴長隄逕温隂縣北河水
又東北逕陽阿縣故城西又東北過漯陽縣北河水自
平原左逕安徳城東而北為鹿角津東北逕般縣樂陵
初鄉厭次縣故城南厭次河河水又逕漯陽縣故城北一/作
右/逕河水又東北為漯沃津河水又東逕千乘城北又東
北過黎城縣北又東北過甲下邑濟水從西來注之又
[108-79b]
東北入于海河水又東分為二水枝津東逕甲下城南
東南歴常沇注濟
汾水
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東南過晉陽縣東晉水
從縣東南流注之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又南過大
陵縣東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又南過
宼爵津一作/冠又南入河東界又南過永安縣西又南過
楊縣東西南過髙梁邑西又南過平陽縣東又南過臨
[108-80a]
汾縣東又屈從縣南西流又西過長修縣南又西過皮
氏縣南又西至汾隂縣北西注于河
澮水
澮水出河東絳縣東澮交東髙山西過其縣南又西南
過虒祁宫南又西至王橋注于汾水
涑水
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又西過周陽邑南又
西南過其縣南又西南過安邑縣西又南過解縣東又
[108-80b]
西南注于張陽池
文水
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東
北東入于汾
原公水
原公水出兹氏縣西羊頭山東過其縣北又東入于汾
洞渦水
洞渦水出沾縣北山西過榆次縣南又西到晉陽縣南
[108-81a]
西入于汾出晉水下口者也
晉水
晉水出晉陽縣西縣甕山又東過其縣南又東入于汾
水
湛水
湛水出河内軹縣西北山東過其縣北又東過皮縣之
北又東過毋辟邑南又東南當平隂縣之東北南入于
河
[108-81b]
濟水
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又東至温縣西北
為濟水又東過其縣北屈從縣東南流過墳城西又南
當鞏縣北南入于河與河合流又東過成臯縣北又東
過滎陽縣北又東至北礫磎南東出過滎陽北濟水又
東逕西廣武城北濟水又東逕東廣武城北濟水又東
逕敖山北濟水又東合滎瀆濟水又東逕滎陽縣北濟
水又東南礫石溪水注之濟水又東索水注之又東過
[108-82a]
陽武縣北濟水又東北流南濟也逕陽武縣故城南濟
水又東逕封丘縣南濟水又東逕東昏縣故城北濟水
又東逕濟陽縣故城南又東過封丘縣北北濟也濟水
又東逕原武縣故城南濟瀆又東逕酸縣之烏巢澤
北又東過平丘縣南北濟也濟水者又東過濟陽縣北
濟也又東過寃昫縣南又東過定陶縣南南濟也濟水
又東北菏水東出焉濟水又東逕秦相魏冉冡濟水又
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
[108-82b]
又屈從縣東北流南濟也濟水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
二南為菏水北為濟瀆北濟又東北逕寃昫縣故城北
又東北與濮水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又東北過壽
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濟水又北逕
須昫城西濟水又逕㣲鄉東又北過須昌縣西濟水又
北逕漁山東左合馬頰水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又
北過糓城縣西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又北過臨邑縣
東濟水又北逕平隂城西濟水又東北至垣苖城西又
[108-83a]
東北過盧縣北濟水又逕盧縣故城北濟水又東北與
中川水合濟水又東北右㑹玉水濟水又東北濼水出
焉濟水又東北華不注山又東北過臺縣北濟水又東
北合芹溝水又東北過菅縣南又東過梁鄒縣北又東
北過臨濟縣南濟水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濟水
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又東北過利縣西又東北過
甲下邑入于河又東北入海其一水東流者過乘氏縣
南又東過昌邑縣北又東過金鄉縣南又東過東緡縣
[108-83b]
北濟水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扶溝侯淮陽朱鮪冢又東
過方與縣北為菏水濟水東逕重鄉城南菏水又東過
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又東南過沛縣東北又東南過
留縣北又東過彭城縣北睢水從西來注之濟水又南
逕彭城縣故城東又東南過徐縣北又東至下邳睢陵
縣南入于淮
清水
清水出河内修武縣之北黒山東北過獲嘉縣北又東
[108-84a]
過汲縣北又東入于河
沁水
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又南過猗氏
縣東又南過陽阿縣東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又東過
野王縣北又東過周縣北又東過邢丘一曰懐/縣之北又東過
武徳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
洪水
洪水出河内隆慮縣西大號山又東過内黄縣南為白
[108-84b]
溝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
過清淵縣西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又東北過東
武城縣西又北過廣川縣東又東過脩縣南又東北過
東光縣西又東北過南皮縣西又東北逕浮陽縣西又
東北過濊邑北又東北過鄉邑南又東北逕窮河邑南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于海
蕩水
蕩水出河内蕩隂縣西山東又東北至内黄縣入于黄
[108-85a]
澤
洹水
洹水出上黨泫氏縣東過隆慮縣北又東北出山逕鄴
縣南又東過内黄縣北東入于白溝
濁漳水
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之漳水焉東過其縣
南屈從縣東北流注又東過壺關縣北又東北過屯留
縣潞縣北又東過武安縣又東出山過鄴縣西又東過
[108-85b]
列人縣南又東北過斥漳縣南又東北過曲周縣東又
東北過鉅鹿縣東又北過堂陽縣西又東北過扶栁縣
北又東北過信都縣西又東北過下博縣之西又東北
過阜城縣北又東北至昌亭與滹沱河㑹又東北至樂
成陵縣别出北又東北過成平縣南合清河又東北過
章武縣西又東北過平舒縣南東入海
清漳水
清漳水出上黨沾縣西北少山大黽谷南過縣西又從
[108-86a]
縣南屈東過渉縣西屈從縣南東至武安縣南黍窖邑
入于濁漳
易水
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
容城縣南又東過安次縣南又東過束州縣南東入于
海
滱水
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髙氏山南過廣昌縣南又東南過
[108-86b]
中山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過唐縣南又
東逕安喜縣南又東過安國縣北又東過博陵縣南又
東北入于易
聖水
聖水出上谷東過良鄉縣南又東過長鄉縣北又東過
安次縣南東入于海
巨馬水
巨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東過逌縣北又東南過容
[108-87a]
城縣北又東南至泉州縣西南東入八丈溝又南又東
過勃海東平舒縣北東入于海
濕水
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
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又東至漁陽雍奴
縣西入笥溝
濕餘水
濕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又東流過軍都縣南又東流
[108-87b]
過薊縣北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于沽河
沽水
沽河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餘水合
為沽河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又東南至泉州縣與
清河合東入于海清河者𣲖河尾也
鮑丘水
鮑丘水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又南過潞縣西又南
至雍奴縣北屈東入于海
[108-88a]
濡水
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縣北又東南過海陽
縣西南入于海
大遼水
大遼水出塞外衛白平山東南入塞過遼東襄平縣又
東南過房縣西又東過安市縣西南入于海又𤣥莬髙
句麗縣有遼山
小遼水
[108-88b]
小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隧縣入于大遼水也
浿水
浿水出樂浪鏤方縣東南過於臨浿縣東入于海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洛水又東户水注之洛水
又東得乳水洛水又東㑹于龍餘之水洛水又東門水
出焉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東北過盧氏縣南洛水逕
陽渠關北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洛水東與髙門
[108-89a]
水合洛水又東松楊谿水注之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于
父邑之南洛水又東渠谷又東北過宜陽縣南洛水又
東逕宜陽縣故城南又東北出散關南洛水又東枝瀆
左出焉又東北過河南縣南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
西來注之又東過偃師縣南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洛
水又東逕訾城北又東羅水注之又東北過鞏縣東又
北入于河洛水又東北流入于河
[108-89b]
伊水
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東北過郭落山又東北過陸
渾縣南又東北過新城縣南又東北過伊闕中又東北
至洛陽縣南北入于洛
瀍水
瀍水出河南糓城縣北山東與千金渠合又東過洛陽
縣南又東過偃師縣又東入于洛
澗水
[108-90a]
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東南入於洛
糓水
糓水出𢎞農黽池縣南墦塚林糓陽谷東北過糓城縣
北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于洛
甘水
甘水出𢎞農宜陽縣鹿蹄山東北至河南縣南北入洛
漆水
漆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于渭
[108-90b]
滻水
滻水出京兆藍田谷北入于㶚
沮水
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入于洛
渭水
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䑕山又北過襄武縣
北又東過獂道縣南又東過冀縣北又東過上邽縣又
東過陳倉縣西又東逕武功縣北又東芒水從南來流
[108-91a]
注之渭水又東過槐里縣南又東澇水從南來注之渭
水又東北逕黄山宫南就水注之渭水又東合田谿水
渭水又東逕槐里縣故城南渭水又東合甘水又東豐
水從南來注之渭水又東北與鎬水合渭水又東北逕
渭城南而沈水注之又東過長安縣北渭水又東與沈
水枝津合渭水又逕長安城北又東過華隂縣北又東
過鄭縣北又東過霸陵縣北霸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東
入于河
[108-91b]
漾水
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冡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又
東南至廣魏白水縣西又東南至葭萌縣東北與羌水
合又東南過巴郡閬中縣又東南入漢州江津縣東南
入于江
丹水
丹水出京兆上洛縣西北冡嶺山東南過其縣南又東
南過商縣南又東南至于丹水縣入于汋
[108-92a]
汝水
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鄉西天息山東南過其縣北又東
南潁川郟縣南又東南過定陵縣北又東南過郾縣北
又東南過汝南上蔡縣西又東南過平輿縣南一作/平興又
東至原鹿縣南入于淮
[108-93a]
水經卷下
潁水
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又東南過其縣南又
東南過陽翟縣北又東南過潁陽縣西又東南過潁隂
縣西南又東南至慎縣東南入于淮又東南過臨潁縣
南又東南汝南㶏強縣北洧水從河南宻縣東流注之
又東過西華縣北又南過汝陽縣北又東南過南頓縣
北㶏水從西來流注之又東南至新陽縣北蒗蕩渠水
[108-93b]
從西北來注之
洧水
洧水出河南宻縣西南馬領山又東南過其縣南又東
過鄭縣南鄫水從西北來注之又東南過長社縣北又
東南過新汲縣東北又東南過茅城邑之東北又東過
習陽城西折入于潁
潩水
潩水出河南宻縣大騩山東南入于潁
[108-94a]
潧水
潧水出鄭縣西北平地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其縣東
又南入于洧水渠出滎陽北河東南過中牟縣之北又
東至浚儀縣又屈南至扶溝縣北其一者東南過陳縣
也又東南至汝南新陽縣北又東南過山桑縣北又東
南過龍亢縣南又東南過義城縣西南入于淮
隂溝水
隂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渠東南至沛為濄水又東
[108-94b]
南至下邳淮陵縣入于淮
汳水
汳水出隂溝于浚儀縣北又東至梁郡蒙縣為濉水餘
波南入淮陽城中獲水出汳水於梁郡蒙縣北又東過
蕭縣南又東至彭城縣北東入于泗
睢水
睢水出梁郡鄢縣又東過睢陽縣南又東過相縣南屈
從城北東流當蕭縣南入于淮
[108-95a]
瓠子水
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為新溝又
東北過廩丘縣為濮水又北過東郡范縣東北為濟渠
與將渠合又東北過東阿縣東又東北過臨邑縣西又
東北過茌平縣東為鄧里渠又東北過祝阿縣為濟渠
又東北至梁鄒縣西分為二其東北者為濟河其東者
為時水又東北至濟西濟河東北入于海時水東至臨
淄縣西屈南過太山華縣東又南至費縣東入于沂
[108-95b]
汶水
汶水出太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嬴縣南又東南過奉
髙縣北屈從縣西南流過博縣西北又西南過蛇丘縣
南又西南過岡縣北又西南過平章縣南又西南過無
鹽縣南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于濟
泗水
泗水出魯卞縣北山西南逕魯縣北又西過瑕丘縣東
屈從縣東南流漷水從東來注之又南過平陽縣西又
[108-96a]
南過髙平縣西洸水從北西來流注之又南過方輿縣
東菏水從西來注之又屈東南過湖陸縣南洧涓水從
東北來流注之又南過沛縣東又東逕山陽郡又東南
過彭城縣東北又東南過呂縣南又東南過下邳縣西
又東南入于淮
沂水
沂水出泰山盖縣艾山南過琅邪臨沂縣東又南過開
陽縣東又東過襄賁縣東屈從縣南西流又屈南過剡
[108-96b]
縣西又南過良城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
洙水
洙水出泰山盖縣臨樂山西南至卞縣入于泗
沭水
沭水出琅邪東莞縣西北山東南過其縣東又東南過
莒縣東又南過陽都縣東入于沂
巨洋水
巨洋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西又北過臨胊縣東
[108-97a]
又北過劇縣西又東北過壽光縣西又東北入于海
淄水
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又東北過臨淄縣東又東過
利縣東又東北入于海
汶水
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
東北入于海
濰水
[108-97b]
濰水出琅邪箕縣東北過東武城縣西又北過平昌縣
東又北過髙宻縣西又北過淳于縣東又東北逕都昌
縣東又東北入于海
膠水
膠水出黔陬縣膠山北過其縣西又北過夷安縣東又
北過當利縣西北入于海
沔水
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沔水又東南逕沮水戍而
[108-98a]
東南流注漢曰沮口沔水又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入焉
沔水又東逕武侯壘南又東逕沔陽故城南沔水又東
逕西樂城北漢水又左得度口水漢水又東黄沙水左
注之漢水又東合襃水漢水又東逕漢廟堆下又東過
南鄭縣南漢水又東得長栁渡漢水又左㑹文水漢水
又東黒水注之又東過城固縣南又東過魏興安陽縣
南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漢水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
水合漢水又東逕小城固南漢水又東逕石門灘漢水
[108-98b]
又東逕媯墟為灘漢水又東逕猴經灘漢水又東逕小
大黄金南漢水又東合蘧蒢漢口漢水又東右㑹洋水
漢水又東歴敖頭漢水又東合直水漢水又東逕直城
南漢水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南漢水又東逕魚脯
谿口又東過西城縣南漢水又東右得大勢漢水右對
月谷口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漢水又東為鱣湍
漢水又東合旬水漢水又東逕木蘭塞南漢水又東左
得育漢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漢水又東
[108-99a]
歴姚方沔水又東過襄陽縣北沔水又東合檀谿水沔
水又逕平魯城南又從縣東屈西南淯水從北來注之
沔水中有魚梁洲沔水又逕桃林亭東沔水又東南逕
蔡洲沔水又東南邑城北沔水又東合洞口又東過中
廬縣東淮水自房陵縣淮山東流注之沔水又東南流
逕黎丘故城西又南過縣東北一作/印沔水又南得木
里水㑹又南過宜城縣東𡗝水出自房陵縣東流注之
沔水又逕鄀縣故城南沔水又東敖水注之沔水又東
[108-99b]
南與臼水合沔水自荆城東南流逕當陽縣之章山東
沔水又東右㑹權口沔水又東南與陽口合又東南逕
江夏雲杜縣東夏水從西來注之沔水又東逕左桑沔
水又東合區亮水口沔水又東得合驛口沔水又東謂
之横桑沔水又東謂之鄭潭沔水又東得死沔沔水又
東與力口合沔水又東南溳入水焉沔水又東逕沌陽
縣北又南至江夏沙羡縣北南入于江沔水與江合流
又東過彭蠡澤又東北出居巢縣南又東過牛渚縣南
[108-100a]
又東至石城縣分為二其一東北流其一又過毗陵縣
北為北江南江又東與貴長池水合南江又南東逕宣
城之臨城縣南南江又東與桐水合南江又東逕寧國
縣南南江又東北為長瀆歴河口東則松江出焉江水
竒分謂之三江口又東至㑹稽餘姚縣東入于海江水
又東逕黄橋下江水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江水又東
注于海又東過堵陽縣堵水出焉自上粉縣北流注之
又東過鄖鄉縣南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漢水又
[108-100b]
東逕琵琶谷口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漢
水又東為佷子潭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漢水
又東平陽川水注之沔水又東南逕縣城東沔水又東
逕龍巢山下又東南逕渉都縣東北又東南過鄼縣之
西南又南逕糓城東又南過隂縣之西沔水又東南得
洛谿口又南過筑陽東筑水出自房陵縣東過其縣南
流注之又東逕學城南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沔水又
東為漆灘又東過山都縣東北沔水又東逕樂山北沔
[108-101a]
水又東逕隆中
濳水
濳水出巴郡宕渠縣又南入于江
湍水
湍水出酈縣北芬山南流過其縣東又南過冠軍縣東
又東過白牛邑南又東南至新野縣東入于淯
均水
均水出淅縣北山南流過其縣之東又南當渉都邑縣
[108-101b]
北南入于沔
粉水
粉水出房陵縣東流過郢邑南又東過糓邑南東入于
沔
白水
白水出朝陽縣西東流過其縣南又東至新野縣西東
入干淯
泚水
[108-102a]
泚水出泚陽東北太胡山東南流逕其縣南泄水從南
來注之又西至新野縣南入于淯
淮水
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栢山淮水又東
逕義陽縣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淮水又東得溮口
水東過江夏平春縣北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淮水又東
北與大木水合淮水又東北流左㑹湖水淮水又東逕
安陽縣故城南又東逕新息縣南淮水又東逕浮光山
[108-102b]
北淮水又東合壑水淮水又東北申陂枝水注之淮水
又東逕淮隂亭北又東逕白城南淮水又東逕長陵戍
南又東青陂水注之淮水又東北合黄水又東過期思
縣北淮水又東北淠水注之一作/東過原鹿縣南汝水
從西北來注之又東過廬江安豐縣東北決水從北來
注之淮水又東谷水入焉淮水又東北左㑹潤水淮水
又東北窮水入焉又東北至九江壽春縣西泚水洪水
合北注之又東潁水從西北來流注之淮水又東流與
[108-103a]
潁口㑹東南逕倉陵北又東北流逕壽春縣故城西淮
水又北左合椒水又東過壽春縣北肥水從縣東北流
注之淮水又北逕山硤中謂之硤石淮水又北逕莫耶
山西又東過當塗縣北渦水從西北來注之淮水又東
北濠水注之淮水又北沙水注之又東過鍾離縣北淮
水又東逕夏丘縣南淮水又東逕浮山淮水又東逕徐
縣南歴澗水注之淮水又東池水注之淮水又東蘄水
注之淮水又東歴客山逕盱眙縣故城西又東北至下
[108-103b]
邳淮隂縣西泗水從西北來流注之又東過淮隂縣北
中瀆水出白馬湖東北注之又東兩小水流注之又東
至廣陵淮浦縣入于海
滍水
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之堯山東北過潁川定陵縣西
北又東過郾縣南東入于汝
淯水
淯水出𢎞農盧氏縣攻離山東南過南陽西鄂縣西北
[108-104a]
又東過宛縣南又屈南過淯陽縣東又南過新野縣西
西過鄧縣東南入于沔
㶏水
㶏水出㶏強縣南澤中東入潁
灈水
灈水出汝南吳房縣西北興山東過其縣北入于汝
瀙水
瀙水出潕隂縣東上界山東過吳房縣南又東過灈陽
[108-104b]
縣南又東過上蔡縣南東入汝
潕水
潕水出潕隂縣西北扶予山東過其縣南又東過西平
縣北又東過郾縣南又東過定潁縣北東入于汝
溳水
溳水出蔡陽縣東南逕隋縣西又南過江夏安陸縣西
又東南入于夏
漻水
[108-105a]
漻水出江夏平春縣西南過安陸入于溳
蘄水
蘄水出江夏蘄春縣北山南過其縣西又南至蘄口南
入于江
決水
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别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安
豐縣東又北入于淮
泚水
[108-105b]
泚水出廬江𤅬縣西南霍山東北東北過六縣東北入
于淮
泄水
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與泚水合西北入于淮
肥水
肥水出九江成徳縣廣陽鄉西肥水别北過其縣西北
入芍陂又北過壽春縣東北入于淮
施水
[108-106a]
施水亦從廣陽鄉東南入于湖
沮水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淮水東南過臨沮縣界又東南過
枝江縣東南入于江
漳水
漳水出臨沮縣東荆山東南過蓼亭又東過章鄉南又
南至枝江縣北鳥扶邑入于沮
夏水
[108-106b]
夏水出江流于江陵縣東南又東過華容縣南又東至
江夏雲杜縣入于沔
羌水
羌水出羌中叅糧又東南至廣魏白水縣與漢水合又
東南過巴郡閬中縣又南至墊江縣東南入于江
涪水
涪水出廣魏涪縣西北南至小廣魏與梓潼合
梓潼水
[108-107a]
梓潼水出其縣北界西南入于涪又西南至小廣魏縣
南入于墊江
涔水
涔水出漢中南縣東南旱山北至沔陽縣南入于沔
江水
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大江所出東南過其縣北江水自
天彭闕東逕汶關而歴氐道縣北又有湔水入焉江水
又東别為沱江水又歴都安縣又東南過犍為武陽縣
[108-107b]
青衣水沫水從西南來合而注之又東南過道縣北
若水淹水合從西來注之又東注水北流注江水又與
符黒水合又東過江陽縣南洛水從三危山東過廣魏
洛陽南東南注之江水逕漢安縣北江水東逕樊石灘
又逕大附灘又東過符縣北邪東南鰼部水從符關東
北注之又東北至巴郡江州縣東強水涪水漢水白水
宕渠水并合南流注之又江水東至枳縣西延江從䍧
牱郡北流西屈注之又逕東望峽東歴平都江水又逕
[108-108a]
虎鬚灘江水又東逕臨江縣南江水又東得黄華水口
左逕石城南又東至平洲又東逕壌塗而歴和灘又東
逕界壇江水又東右得將龜谿口江水又東南㑹北集
渠江水又右逕池谿口江水又東逕右龍又東逕羊腸
虎臂灘江水又東彭水注之江水又東右逕胊忍縣故
城南江水又東逕瞿巫灘江水又逕東陽灘江水又逕
魚復縣之故陵江水又東為落牛灘逕故陵北江水又
右逕夜清而東歴朝陽道口江水又東左逕新市里南
[108-108b]
江水又東右合陽元水口江水又東逕南鄉峽東逕永
安宫南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江水又東南逕赤
岬西江水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江水又東逕廣谿峽
西過鄧縣東江水自關東逕弱關捍關南入于沔江水
入東烏飛水注之江水又東逕巫縣故城南江水又東
巫溪水注之江水又東逕巫峽江水歴峽東逕新崩灘
江水又東逕石門灘又東過秭歸縣之南江水又東逕
城北江水又東南逕䕫城南江水又東逕歸鄉縣故城
[108-109a]
北江水又東逕信陵縣南江水又東過夷陵縣南江水
歴峽東逕宜昌縣之埵竈下江水又東流頭灘江水又
東逕宜昌縣北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歴人灘江水又
東逕黄牛山江水又東逕西陵峽江水歴禹斷江江水
出峽東南流逕城故州江水又東逕故城北江水又東
逕白鹿巖江水又東歴荆門虎牙之門又東南過𡗝道
縣北𡗝水從狼山縣南東北注之江水又東逕土明城
北江水又東㑹沮口又南過江陵縣南江水又東逕鷰
[108-109b]
尾洲江水東得馬牧口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江
水又東逕郢城南江水又東得豫章口又東至華容縣
西夏水出焉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湧水出焉江水又東
涌水注之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又東
南油水從西南來注之又東右合油口又東逕公安縣
北江水左㑹髙口江水又東得故市口江水又右逕楊
岐北山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大江又東左得侯臺水
口大江右得龍穴水口江水自龍巢而東俞口又東得
[108-110a]
清楊士塢二口大江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江水
左得飯筐上口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水又東逕竹畦
南又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沅水資水合東流注之
湘水從南來注之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又東逕彭城
口江水自彭城東逕如山北江水又左逕白螺山南
江水左逕止烏林南江水又東左得子練口江水左得
中陽水口又東得白沙口江水東右得聶口江水左逕
百人山南江水東逕大軍山南江水又東逕小軍山南
[108-110b]
江水又東逕雞翅山北又東北至江夏沙羡縣西北沔
水從北來注之江水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州江水又
東逕魯山南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湖又東合灄口水
上承沔水於安陸縣而東逕灄陽縣北東南注于江江
水又東湖水自北南注謂之嘉吳江右岸頻得二夏浦
北對東城洲西浦側有雍伏戍江之左岸東㑹龍驤水
口出北山蠻中江之有武口水上通安陸之延頭江水
東逕若城南又東過邾縣南江水右得黎北江水又
[108-111a]
東逕邾縣故城南鄂縣北江水右得樊口江水又左逕
赤鼻山南又東逕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江之右
岸有鄂縣故城江水左則巴水注之又東逕較縣故城
南東㑹希水口出𤅬縣霍山西麓山北有𤅬縣故城大
江右岸有厭里口安樂浦江水左得赤水浦江水又東
逕南陽山南江水又東逕西陵縣故城南江水東歴孟
家㳾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逕其北又東過蘄春縣南
蘄水從北東注之又東過下雉縣北䢴水從東陵西南
[108-111b]
注之又東左得青林口
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縣西蒙山東與沫水合也至犍為南安
縣入于江
桓水
桓水出蜀部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
若水
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為若水也南過越
[108-112a]
巂卭都縣西直南至㑹無縣淹水東南流注又東北至
犍為朱提縣西瀘江水又東北至道縣入于江
沫水
沫水出廣柔徼外東南過旄牛縣北又東至越巂靈道
縣出蒙山南東北與青衣水合東入于江
延江水
延江水出犍為南廣縣又東至䍧牱鄨縣東屈北流至
巴郡涪陵縣注更始水又東南至武陵西陽縣入于酉
[108-112b]
水
沅酉水
酉水東南至沅陵縣入于沅
存水
存水出犍為鄢縣東南至鬱林定周縣為周水又東
北至潭中縣注于潭
温水
温水出䍧牱夜郎縣又東至鬱林廣鬱縣為鬱水又東
[108-113a]
至領方縣東與斤南水合東北入于鬱
淹水
淹水出越巂遂久縣徼外東南至蜻蛉縣又東過姑復
縣南東入于若水
葉榆水
益州葉榆河出其縣北界屈從縣東北流過不韋縣東
南出益州界入䍧牱郡西隨縣北為西隨水又東出進
桑關過交阯麋泠縣北分為五水絡交阯郡中至東界
[108-113b]
復合為三水東入海
𡗝水
𡗝水出巴郡魚復縣江東南過很山縣南又東過𡗝道
縣北東入于江
油水
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又東北入于江
澧水
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歴山東過其縣南又東過零陽縣
[108-114a]
之北又東過作唐縣北又東至長沙下巂縣西北東入
于江
沅水
沅水出䍧牱且蘭縣為旁溝水又東至鐔城縣為沅又
東北過臨沅縣南又東至長沙下巂縣西北入于江
泿水
泿水出武陵鐔城縣北界沅水谷南至鬱林潭中縣與
鄰水合又東至蒼梧陵縣為鬱溪又東至髙要縣為大
[108-114b]
水又東至南海番禺縣西分為二其一南入于海其一
又東過縣東南入于海員水又東南一千五百里入南
海
資水
資水出零陵都梁縣路山東北過夫𡗝縣東北過邵陵
縣之北又東北過益陽縣北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
北入于江也
漣水
[108-115a]
漣水出連道縣西資水之别東北過湘南縣南又東北
至臨湘縣西南東入于湘
湘水
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東北過零陵縣東又東北
過洮陽縣東又東北過泉陵縣西又東北過重安縣東
又東北過酃縣西泰水從東南來注之又東北過隂山
縣西洣水從東南來注之又北過澧陵縣西漉水從東
注之又北過臨湘縣西瀏水從縣西北流注又北溈水
[108-115b]
從西南來注之又北過羅縣西㵋水從東來流注之又
北過下巂縣西微水從東來流注之又北至巴丘山入
于江
灕水
灕水亦出陽海山南過蒼梧荔浦縣又南至廣信縣入
于鬱水
溱水
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東至曲江縣
[108-116a]
安聶邑東屈西南流過滇陽縣出淮浦關與桂水合南
入于海
滙水
滙水出桂陽縣盧聚東南過含洭縣南出洭浦關為桂
水
深水
深水出桂陽盧聚西北過零陵營道縣南又西北過營
浦縣南又西北過泉陵縣西北七里至燕室邪入于湘
[108-116b]
鍾水
鍾水出桂陽南平縣都山北過其縣東又東北過宋渚
亭又北過鍾亭與雞水合又北過魏寧縣之東又東北
入于湘
耒水
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又北過其縣之西又北過便縣
之西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又北過酃縣東北入于湘
洣水
[108-117a]
洣水出荼陵縣上鄉西北過其縣西又西北過攸縣南
又西北過隂山縣南又西北入于湘
漉水
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西過其縣南屈從縣西西北流
至漉浦注入于湘
瀏水
瀏水出臨湘縣東南劉陽縣西北過其縣東北與澇溪
水合西入于湘
[108-117b]
㵋水
㵋水出豫章艾縣西過長沙羅縣西又西累石山入于
湘水
贛水
贛水出豫章南野縣西北過贛縣東又西北過廬陵縣
西又東北過石陽縣西又東北過漢平縣南又東北過
新淦縣西又北過南昌縣西又北過彭澤縣西北入于
江
[108-118a]
廬水
廬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彭澤縣西北入于江
漸江水
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杭東入于海
斤江水
斤江水出交阯龍編縣東北至鬱林領方縣東注于鬱
容容夜湛乘牛渚須無無濡營進皇無地零侵黎無
㑹重瀨夫省無變由蒲王都融勇外此皆出日南郡西
[108-118b]
東東入于海
山澤
嵩髙為中嶽在潁川陽城縣西北
泰山為東嶽在泰山博縣西北
霍山為南嶽在廬江𤅬縣西南
華山為西嶽在𢎞農華隂縣西南
雷首山在河東蒲坂縣東南
砥柱在河東大陽縣東河中
[108-119a]
王屋山在河東垣曲縣東北也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縣西北
恒山為北嶽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
碣石山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也
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
太嶽山在河東永安縣
壺中山在河東北屈縣東
南龍門山在河東皮氏縣西
[108-119b]
梁山在馮翊夏陽縣西北河上
荆山在馮翊懐徳縣南
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
闗山在扶風汧縣之西也
隴山終南山惇物山在扶風武功縣西南也
須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
嶓冡山在隴西氐道縣之南
鳥䑕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西南
[108-120a]
積石在隴西河闗縣西南
都野澤在武威縣東北
合離山在酒泉㑹水縣東北
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
三危山在燉煌縣南
朱圍山在天水北冀縣南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嶓冡山在𢎞農盧氏縣南
[108-120b]
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
大别山在廬江安豐縣西南
外方山崧髙是也
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
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
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南
九江地在長沙下巂縣西北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
[108-121a]
東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敷淺原地在豫章歴陵
縣西南彭蠡澤在豫章彭澤縣北中江在丹陽蕪湖縣
南東至會稽陽羡縣入于海震澤在吴縣南五十里北
江在毘陵北界東入于江
嶧陽山在下邳縣之西
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也
陶丘在濟隂定陶縣之西南
菏澤在定陶縣東雷澤在濟隂城陽縣西北菏水在山
[108-121b]
陽湖陸縣南蒙山在太山蒙隂縣西南大野澤在山陽
鉅野縣東北大邳地在河南成臯縣北明都澤在梁郡
睢陽縣東北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西南其一在郫
縣西南皆還入江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縣三澨池之
南在卭縣之北右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凡六十
説郛卷一百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