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85 說孚-明-陶宗儀 (WYG)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説郛卷九十三上    元 陶宗儀 撰
  茶經序
案周禮酒正之職辨四飲之物其三曰漿又漿人之職
供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于酒府鄭司農云以水
和酒也葢當時人率以酒醴為飲謂乎六漿酒之醨者
也何得姬公製爾雅云檟苦荼即不擷而飲之豈聖人
之純于用乎亦草木之濟人取捨有時也自周以降及
[093-1b]
于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
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季疵始
為經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煑
俾飲之者除痟而去癘雖疾醫之不若也其為利也於人
豈小哉余始得季疵書以為備矣後又獲其顧渚山記
二篇其中多茶事後又太原温從雲武威段&KR0008之各補
茶事十數節並存於方冊茶之事由周至今竟無纎遺
矣昔晉杜育有荈賦季疵有茶謌余缺然于懷者謂有
[093-2a]
其具而不形于詩亦季疵之餘恨也遂為十詠寄天隨
子唐皮日休撰
[093-3a]
  茶經卷上陸羽/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數十尺其巴山峽
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𤓰蘆葉如梔子花
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𤓰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
澁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苖本上抽其字或從草或從
木或草木并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者義從木/當作&KR1431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
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檟苦荼
[093-3b]
陽執㦸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郭𢎞農/云早取為茶晩取為茗或一曰荈耳其地上者生爛
石中者生櫟壤按櫟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黄土凡藝而不實植
而罕茂法如種𤓰三嵗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隂林
紫者上緑者次笋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隂山坡
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
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苦熱渴凝悶腦疼目澁四支煩百
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
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
[093-4a]
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髙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
州者為藥無効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廖知人
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二之具
加追/反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
㪷二㪷三㪷者茶人負以採茶也籯漢書音盈所謂黄/金滿籯不如一經顔
師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竈無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093-4b]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箄之&KR1130以系之始其蒸也
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釡涸注於甑中甑不帶/而泥之又以
榖木枝三亞者制之○亞當作椏/木椏枝也散所蒸牙笋并葉畏
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制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
遣無所揺動
[093-5a]
檐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檐置承上
又以規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音杞/离一曰嬴子一曰旁筤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
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尺以列
茶也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樸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髙二尺泥之
[093-5b]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髙一尺以焙茶也
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音/釧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州峽山紉榖皮為之江東
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中以
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
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鎖縫
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093-6a]
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
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
梅雨時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三之造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笋者生爛石沃土
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茶之牙者發於藂薄
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頴拔者採焉其日
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採之蒸之擣之拍之焙之穿
[093-6b]
之封之茶之乾矣茶有千萬状鹵莽而言如胡人鞾者
蹙縮然京錐/文也犎牛臆者廉檐然○犎音朋/野牛也浮雲出山者
輪菌然輕飈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
水澄泚之謂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
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
籭簁然上离/下師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
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採至于封七經目自胡
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黒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
[093-7a]
以皺黄坳垤言嘉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
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製者則黒日
成者則黄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
也茶之否臧存於口訣
[093-8a]
  茶經卷中
  四之器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縁闊九分令六
 分虚中致其杇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
 坎上㢲下離于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
 聖唐滅缺/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窓底一窓以為
 通飈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窓之上書伊公
[093-8b]
 二字一窓之上書&KR0325陸二字一窓之上書氏茶二字
 所謂伊公&KR0325陸氏茶也置墆&KR0008於其内設三格各畫
 卦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
 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㢲其一格有魚焉魚
 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㢲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
 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
 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
 作三足鐵柈擡之
[093-9a]

 筥以竹織之髙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
 ○楦古/筥字如筥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葢若利篋口鑠
 之
炭檛
 炭檛以鐵六稜制之長一尺鋭一豐中執細頭系一
 小&KR0008以飾檛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鎚或
 作斧隨其便也
[093-9b]
火筴
 火筴一名筯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䓗
 臺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音輔或作/釡或作鬴
 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
 刀之趄鍊而鑄之内模土而外模沙土滑於内易其
 摩滌沙澁於外吸其炎熖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縁
 以務逺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
[093-10a]
 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
 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
 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恒
 而卒歸於銀也
交床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
[093-10b]
 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篠津潤于火假其香潔以益
 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
 久也
紙囊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來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
 其香也
拂末/
 碾以橘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之内圓而外方内
[093-11a]
 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内容墮而外無餘
 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
 徑三寸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
 末以鳥羽製之
羅合
 羅末以合葢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
 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髙三寸
 葢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093-11b]

 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七策之類則者量
 也准也度也凢煑水一升用末方寸七若好薄者减
 嗜濃者增故云則也
水方
 水方以椆音胄木/名也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裏并外縫漆
 之受一斗
漉水囊
[093-12a]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
 苔穢腥澁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澁也林栖谷隠者或
 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逺之具故用之生銅其
 囊織青竹以捲之裁碧縑以縫之細翠鈿以綴之又
 作緑油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刋木為之晉舍人杜毓荈
 賦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濶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
[093-12b]
 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
 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䔧木
 為之
竹夾
 竹夾或以桃栁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
 尺銀裹兩頭
鹺簋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即今/盒字或甁或壘
[093-13a]
 貯鹽花也其揭竹制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策也
熟盂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夀州洪州次或者
 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
 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緑邢不如越
[093-13b]
 三也晉杜毓荈賦所謂器澤陶揀出自東甌甌越也
 甌越州上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斤已下越州瓷
 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
 紅夀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盌十枚或用筥其紙帊以
 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093-14a]
 札緝栟櫚皮以茱茰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
 若巨筆形
滌方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諸滓製如滌方處五升

 巾以絁布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093-14b]
具列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
 黄黒可扄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髙六寸具列者悉
 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
 以雙蔑闊者經之以單篾纎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
 眼使玲瓏髙一尺五寸底濶一尺髙二寸長二尺四
[093-15a]
 寸濶二尺
[093-16a]
  茶經卷下
  五之煑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熖如鑚使炎涼不均持以
逼火屢其飜正候炮普教/反出培塿狀蝦蟆背然後去火
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乾者以氣熟止日
乾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而牙
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
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禳骨也炙之則其節若
[093-16b]
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
無所散越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其火用炭
次用勁薪謂桑槐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
木敗器不用之膏木為栢桂檜也/敗器為朽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信
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
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潄勿食之久食
令人有頸疾又多别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
霜郊以前或潜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
[093-17a]
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逺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縁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
騰波皷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
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啜嘗也市税/反又市悦反無迺&KR3566&KR3203而鍾
其一味乎上古暫反下味/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
激湯心則量未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
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凡酌置諸盌令沫餑均字書并/本草餑
均茗沫也/蒲笏反沬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
[093-17b]
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迴潭曲渚
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緑
錢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樽俎之中餑者以滓煑之
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
雪煜若春&KR1929有之第一煑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
如黒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徐縣全/縣二反
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史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以貯之以
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盌次之第四第
[093-18a]
五盌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煑水一升酌分五盌盌數少/至三多
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乗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
如冷則精英隨氣而渴飲啜不消亦然矣茶性儉不宜
廣則其味黯淡且如一滿盌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
色縮也其馨&KR3590香至美曰/&KR3590&KR3590音備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
也啜苦咽甘茶也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檟也甘而不苦荈也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
[093-18b]
活飲之時義逺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
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
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
琨張載逺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
國朝兩都并荆俞○俞當作/渝巴渝也間以為比屋之飲飲有觕
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
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或用葱薑棗橘皮茱茰薄荷之
等煑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煑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
[093-19a]
習俗不已於戲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
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
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
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煑九曰飲隂採夜焙非
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
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
末也操艱攪遽非煑也夏興冬廢非飲也夫珍鮮馥烈
者其盌數三次之者盌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盌至
[093-19b]
七行五盌若六人已下不約盌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
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農氏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漢仙人丹丘
子黄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㦸雄吳歸命侯韋太
傅𢎞嗣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張黄門
孟陽傅司𨽻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
興納納兄子會稽内史俶謝冠軍安石郭𢎞農璞桓揚
[093-20a]
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瑶沛國夏侯愷餘姚
虞洪北地傅㢲丹陽𢎞君舉髙安任育長育長任膽字/元本遺長字
今增/之宣城秦精燉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
内山謙之後魏瑯琊王肅宋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
子尚鮑昭妺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齊世祖武帝梁劉
廷尉陶先生𢎞景皇朝徐英公勣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
周公爾雅檟苦荼廣雅云荆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
[093-20b]
成以米膏出之欲煑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
以湯澆覆之用葱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
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KR0323冬貝母木蘖蔞芩
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
椒茱茰
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093-21a]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能否率以七升為限雖
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三升皓初禮異密
賜茶荈以代酒
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
晉書云納為/吏部尚書納兄子俶恠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
數十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
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文叔奈何
穢吾素業
[093-21b]
晉書桓温為揚州牧性儉每讌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

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茍奴察見鬼神見愷來
収馬并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
人覔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兖州刺史演書云前得安州乾薑一斤
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其茶汝
可置之潰當/作憒
[093-22a]
傅咸司𨽻教曰聞南方有以囷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
打破其器具乃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
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
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
因具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晳小字為紈素口
齒自清歴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鶩翔園林果下
[093-22b]
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倐忽數百適心為茶荈劇吹嘘對
鼎䥶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云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十
累千金驕侈擬五都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彄鼎食隨
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黒子過龍
醢果饌踰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
兹土聊可娛
傅㢲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黄梨巫山朱橘南
[093-23a]
中茶子西極石蜜
𢎞君舉食檄寒温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
諸蔗木𤓰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羮各一杯
孫楚歌茱茰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
䜴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髙山蓼蘇出
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陀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093-23b]
郭璞爾雅注云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煑羮飲今呼早
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世説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
人云此為茶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問飲為熟
為冷耳下飲謂/設茶也
續捜神記晉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一
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KR3991茗而去俄而復還乃
探懷中橘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093-24a]
晉四王起事惠帝䝉塵還洛陽黄門以瓦盂盛茶上至

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
古塚每飲輒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勞意
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塚三百
餘年卿二子恒欲見毁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潜壤
朽骨豈&KR0111翳桑之報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
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慙之從是禱欽愈甚
[093-24b]
廣陵耆老𫝊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
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錢散路傍孤
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姥執所鬻
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𫝊燉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
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釋道該説續名僧𫝊宋釋法瑶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
過汪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懸車/喻日入
[093-25a]
之候指人垂老時也淮南子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馬亦此意也飯所飲茶永明中勑吳
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江統字應遷愍懷太子洗馬常上疏諫云
今西園賣醯麫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録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
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雜詩寂寂掩髙閣寥寥空廣厦待君竟不歸收領
今就檟
[093-25b]
鮑昭妺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
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傳詔李孟孫宣教㫖垂
賜米酒𤓰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江潭
抽節邁昌荇之珍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
麏裛似雪之鱸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荈
酢類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種聚小人懷惠大懿難
[093-26a]

陶宏景雜録苦茶輕換膏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後魏録瑯琊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羮及還北地又好
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為奴
桐君録西陽武昌廬江晋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
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㧞揳取
根皆益人又巴東别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
煮檀葉并大皁李作茶並冷又南方有𤓰蘆木亦似茗
[093-26b]
至苦澁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
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
坤元録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俗
當吉慶之時親族集㑹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臨遂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夷陵圖經黄牛荆門女觀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093-27a]
淮隂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圖經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
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
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云春採之
本草菜部苦荼一名茶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
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注云疑此即是今
茶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云誰謂荼苦又云堇
荼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
[093-27b]
之苦茶途遐/反
枕中方療積年瘻苦茶蜈蚣並炙令香熟等分搗篩煑
甘草湯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葱鬚煑服之
  八之出
山南以峽州上峽州生逺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鄣縣
山谷荆州生/江陵縣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
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襄城金牛二縣山谷淮南㠯光州上生光山縣黄頭/港者與峽州同
[093-28a]
義陽郡舒州次生義陽縣鍾山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潜山者與荆州同夀州下
盛唐縣生霍山/者與衡山同也蘄州黄州又下蘄州生黄梅縣山谷黄/州生麻城縣山谷並與
荆州梁/州同也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與峽/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師二寺白
茅山懸腳嶺與襄州荆南義陽郡同生鳯亭山㐲翼間/飛雲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夀州常州同生安吉武康二
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峯/下與荆州義陽郡同生圈嶺善權
寺石亭山/與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蘄州同太平縣生
上睦臨睦與黄州同杭州臨安於潜二縣生上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隠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
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潤州蘇州又下潤州江寧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縣生洞庭山與金州
[093-28b]
蘄州梁/州同劍南以彭州上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徳寺棚口與襄州同綿州蜀州
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闗與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
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木茶卭州次雅州瀘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
川者與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眉州丹校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縣同明州婺州
明州鄞縣生榆筴村婺州/東陽縣東目山與荆州同台州下台州曺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
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閩方/山山隂縣也其恩播費夷鄂袁吉
[093-29a]
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畧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
乃舂乃復以火乾之則又棨樸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
廢其煑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櫪之
屬則風爐灰承炭檛火筴交牀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
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味而精者則羅廢
若授藟躋嵓引絙入洞於山口炙而末之或紙包合貯
[093-29b]
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盌筴札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
則都籃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
廢矣
  十之圖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
之具之造之器之煑之飲之事之出之畧目擊而存於
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093-30a]
  茶録蔡襄/
 茶論
  色
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去/聲其面故有青黄紫黒
之異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眎人氣色也隠然察之於
内以肉理潤者為上既己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
者受水詳明故建安人鬬試以青白勝黄白
  香
[093-30b]
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
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㸃之際又雜珍果香
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
  味
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鳯凰山連屬諸焙所産者味佳
隔溪諸山雖及時加意製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
水泉不甘能損茶味前世之論水品者以此
  藏茶
[093-31a]
茶宜蒻葉而畏香藥喜温燥而忌溼冷故收藏之家以
蒻葉封裹入焙中兩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體温温則
禦濕潤若火多則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於浄器中以沸湯漬之刮去
膏油一兩重乃止以鈐箝之微火炙乾然後碎碾若當
年新茶則不用此説
  碾茶
[093-31b]
碾茶先以浄紙密裹搥碎然後熟碾其大要旋碾則色
白或經宿則色已昏矣
  羅茶
羅細則茶浮麤則沫浮
  候湯
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沈前世謂之蟹眼者
過熟湯也况瓶中煑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
  熁盞
[093-32a]
凡欲㸃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
  㸃茶
茶少湯多則雲脚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建人謂之/雲脚粥面
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匀又添注入環迴擊拂湯上
盞可四分則止眎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絶佳建
安鬬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説
曰相去一水兩水
 器論
[093-32b]
  茶焙
茶焙編竹為之裹以蒻葉葢其上以収火也隔其中以
有容也納火其下去茶尺許常温温然所以養茶色香
味也
  茶籠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籠盛之置髙處不近濕氣
  砧椎
砧椎葢以砧茶砧以木為之椎或金或鐵取於便用
[093-33a]
  茶鈐
茶鈐屈金鐵為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銀或鐵為之黄金性柔銅及䃋石皆能生鉎音/星
不入用
  茶羅
茶羅以絶細為佳羅底用蜀東川鵝溪畫絹之密者投
湯中揉洗以羃之
[093-33b]
  茶盞
茶色白宜黒盞建安所造者紺黒紋如兔毫其柸微厚
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
及也其青白盞鬭試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黄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
輕建茶不取
  湯瓶
[093-34a]
瓶要小者易候湯又㸃茶江湯有凖黄金為上人間以
銀鐵或瓷石為之
[093-35a]
  試茶録子安/
隄𩠐七閩山川特異峻極迴環勢絶如甌其陽多銀銅
其隂孕鉛鐵厥土赤墳厥植惟茶會建而上羣峯益秀
迎抱相向草木叢條水多黄金茶生其間氣味殊美豈
非山川重複土地秀粹之氣鍾於是而物得以宜歟北
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東至東宫百里而遥
姬名有三十六/東東宫其一也過洄溪踰東宫則僅能成餅耳獨北苑
連屬諸山者最勝北苑前枕溪流北涉數里茶皆氣弇
[093-35b]
然色濁味尤薄惡況其逺者乎亦猶橘過淮為枳也近
蔡公作茶録亦云隔溪諸山雖及時加意製造色味皆
重矣今北苑焙風氣亦殊先春朝隮常雨霽則霧露昏
蒸晝午猶寒故茶宜之茶宜髙山之隂而喜日陽之早
自北苑鳯山南直苦竹園頭東南屬張坑頭皆髙逺先
陽處嵗發常早芽極肥乳非民間所比次出壑源嶺髙
土決地茶味甲於諸焙丁謂亦云鳯山髙不百丈無危
峯絶崦而岡阜環抱氣勢柔秀宜乎嘉植靈卉之所發
[093-36a]
也又以建安茶品甲於天下疑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
和之氣盡此茶矣又論石乳出壑嶺斷崖缺石之間葢
草木之仙骨丁謂之記録建溪茶事詳備矣至於品載
止云北苑壑源嶺及總記官私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
近蔡公亦云唯北苑鳯凰山連屬諸焙所産者味佳故
四方以建茶為目皆曰北苑建人以近山所得故謂之
壑源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諸葉皆云彌珍絶傳致之間
識者以色味品第反以壑源為疑今書所異者從二公
[093-36b]
紀土地勝絶之目具疏園隴百名之異香味精粗之别
庶知茶於草木為靈最矣去畝步之間别移其性又以
佛嶺葉源沙溪附見以質二焙之美故曰東溪試茶録
自東宫西溪南焙北苑皆不足品第今畧而不論
  總叙焙名北苑諸焙或還民間或𨽻北/苑前書未盡今始終其事
舊記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嵗率六縣民採造
大為民間所苦我宋建隆已來環北苑近焙嵗取上供
外焙俱還民間而裁税之至道年中始分游坑臨江汾
[093-37a]
常西濛洲西小豐大熟六焙𨽻南劒又免五縣茶民專
以建安一縣民力裁足之而除其口率泉慶厯中取蘇
口曾坑石坑重院還屬北苑焉又丁氏舊録云官私之
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獨記官焙三十二東山之焙十
有四北苑龍焙一乳橘内焙二乳橘外培三重院四壑
嶺五謂源六范源七蘇口八東宫九石坑十連溪十一
香口十二火梨十三開山十四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
一濛洲東二汾東三南溪四斯源五小香六際會七謝
[093-37b]
坑八沙龍九南鄉十中瞿十一黄熟十二西溪之焙四
慈善西一慈善東二慈惠三船坑四北山之焙二慈善
東一豐樂二
  北苑曾坑石/坑附
建溪之焙三十有二北苑首其一而園别為二十五苦
竹園頭甲之鼯䑕窠次之張坑頭又次之苦竹園頭連
屬窠坑在大山之北園植北山之陽大山多修木叢林
鬱廕相及自焙口達源頭五里地逺而益髙以園多苦
[093-38a]
竹故名曰苦竹以髙逺居衆山之首故曰園頭直西定
山之隈土石迴向如窠然南挾泉流積隂之處而多飛
䑕故曰鼯䑕窠其下曰小苦竹園又西至于大園絶山
尾疎竹蓊翳昔多飛雉故曰鷄藪窠又南出壤園麥園
言其土壤沃宜麰麥也自青山曲折而北嶺勢屬如貫
魚凡十有二又隈曲如窠巢者九其地利為九窠十二
壠隈深絶數里曰廟坑坑有山神祠焉又焙南直東嶺
極髙峻曰教練壠東入張坑南距苦竹帶北岡勢横直
[093-38b]
故曰坑坑又北出鳯凰山其勢中跱如鳯之首兩山相
向如鳯之翼因取象焉鳯凰山東南至于袁雲壠又南
至于張坑又南最髙處曰張坑頭言昔有袁氏張氏居
于此因名其地焉出袁雲之北平下故曰平園絶嶺之
表曰西際其東為東際焙東之山縈䊸如帶故曰帶園
其中曰中歴坑東又曰馬鞍山又東黄淡窠謂山多黄
淡也絶東為林園又南曰柢園又有蘇口焙與北苑不
相屬昔有蘇氏居之其園别為四其最髙處曰曾坑際
[093-39a]
上又曰尼園又北曰官坑上園下坑園慶厯中始入北
苑嵗貢有曾坑上品一斤叢出於此曾坑山淺土薄苗
發多紫復不肥乳氣味殊薄今嵗貢以苦竹園茶充之
而蔡公茶録亦不云曾坑者佳又石坑者涉溪東北距
焙僅一舍諸焙絶下慶歴中分屬北苑園之别有十一
曰大畬二曰石鷄望三曰黄園四曰石坑古焙五曰重
院六曰彭坑七曰蓮湖八曰嚴歴九曰烏石髙十曰髙
尾山多古木脩林今為本焙取材之所園焙嵗久今廢
[093-39b]
不開二焙非産茶之所今附見之
  壑源葉源/附
建安郡東望北苑之南山叢然而秀髙峙數百丈如郛
郭焉民間所謂/捍火山也其絶頂西南下視建之地邑民間謂之/望州山
山起壑源口而西周抱北苑之羣山迤𨓦南絶其尾巋
然山阜髙者為壑源頭言壑源嶺山自此首也大山南
北以限沙溪其東曰壑水之所出水出山之南東北合
為建溪壑源口者在北苑之東北南徑數里有僧居曰
[093-40a]
承天有園隴北税官山其茶甘香特勝近焙受水則渾
然色重粥面無澤道山之南又西至于章歴章歴西曰
後坑西曰連焙南曰焙山又南曰新宅又西曰嶺根言
北山之根也茶多植山之陽其土尺埴其茶香少而黄
白嶺根有流泉清淺可涉涉泉而南山勢回曲東去如
鈎故其地謂之壑嶺坑頭茶為勝絶處又東别為大窠
坑頭至大窠為正壑嶺實為南山土皆黒埴茶生山隂
厥味甘香厥色青白及受水則淳淳光澤民間謂之/冷粥面
[093-40b]
其面渙散如粟雖去社茅葉過老色益青明氣益鬱然
其止則苦去而甘至民間謂之草木/大而味大是也他焙芽葉遇老色
益青濁氣益勃然甘至則味去而苦留為異矣大窠之
東山勢平盡曰壑嶺尾茶生其間色黄而味多土氣絶
大窠南山其陽曰林坑又西南曰壑嶺根其西曰壑嶺
頭道南山而東曰穿欄焙又東曰黄際其北曰李坑山
漸平下茶色黄而味短自壑嶺尾之東南溪流繚遶岡
阜不相連附極南塢中曰長坑踰流為葉源又東為梁
[093-41a]
坑而盡于下湖葉源者土赤多石茶生其中色多黄青
無粥面粟紋而頗明爽復性重喜沈為次也
  佛嶺
佛嶺連接葉源下湖之東而在北苑之東南隔壑源溪
水道自章阪東際為丘坑坑口西對壑源亦曰壑口其
茶黄白而味短東南曰曾坑今屬/北苑其正東曰後歴曾坑
之陽曰佛嶺又東至于張坑又東曰李坑又有硬頭後
洋蘇池蘇源郭源南源畢源苦竹坑岐頭槎頭皆周環
[093-41b]
佛嶺之東南茶少甘而多苦色亦重濁又有篢源篢音/膽未
詳此/字石門江源白沙皆在佛嶺之東北茶泛然縹塵色
而不鮮明味短而香少為劣耳
  沙溪
沙溪去北苑西十里山淺土薄茶生則葉細芽不肥乳
自溪口諸焙色黄而土氣自龔漈南曰挺頭又西曰章
坑又南曰永安西南曰南坑漈其西曰砰溪又有周坑
范源温湯漈厄源黄坑石龜李坑章坑章村小梨皆屬
[093-42a]
沙溪茶大率氣味全薄其輕而浮浡浡如土色製造亦
殊壑源者不多留膏葢以去膏盡則味少而無澤也茶/之
面無光/澤也故多苦而少甘
  茶名茶之名類殊/别故録之
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葉茶民間大重出於近嵗園焙時
有之地不以山川逺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葉如紙民
間以為茶瑞取其第一者為鬬茶而氣味殊薄非食茶
之比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葉仲元葉世萬葉世/榮葉勇葉世積葉相壑源
[093-42b]
巖下一葉務/滋源頭二葉團/葉肱壑源後坑葉/久壑源嶺根三葉/公
葉品/葉居林坑黄漈一游/客丘坑一游用/章畢源一王大/照佛嶺尾
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漈上一謝/汀髙石巖一雲摖/院大梨一
吕/演砰溪嶺根一任道/者次有甘葉茶樹髙丈餘徑頭七八
寸葉厚而圓狀類柑橘之葉其芽發即肥乳長二寸許
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類柑葉發常先春民間採
製為試焙者四曰細葉茶葉比柑葉細薄樹髙者五六
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葢土薄而不茂也五曰
[093-43a]
稽茶葉細而厚密芽晩而青黄六曰晩茶葢雞茶之類
發比諸茶晚生於社後七曰叢茶亦曰蘖茶叢生髙不
數尺一嵗之間發者數四貧民取以為利
  採茶辨茶須知製/造之始故次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嵗多暖則先驚
蟄十日即芽嵗多寒則後驚蟄五日始發先芽者氣味
俱不佳唯過驚蟄者最為第一民間常以驚蟄為候諸
焙後北苑者半月去逺則益晩凡採茶必以晨興不以
[093-43b]
日出日出露晞為陽所薄則使芽之膏腴俱耗於内茶
及受水而不鮮明故常以早為最凡斷芽必以甲不以
指以甲則速斷不柔以指則多温易損擇之必精濯之
必潔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為茶病民間常/以春隂
為桴茶得時日出而採則茅葉/易損建人謂之採摘不鮮是也
  茶病試茶辨味必須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芽擇肥乳則甘香而粥面著盞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則
雲脚渙亂去盞而易散葉梗半則受水鮮白葉梗短則
[093-44a]
色黄而泛梗謂芽之身除去白合處茶/民以茶之色味俱在梗中烏帶白合茶之
大病不去烏帶則色黄黒而惡不去白合則味苦澁丁/謂
之論/備矣蒸芽必熟去膏必盡蒸芽未熟則草木氣存適口/則知
去膏未盡則色濁而味重受烟則香奪壓黄則味失此
皆茶之病也受烟謂過黄時火中有烟使茶香盡而烟/臭不去也壓去膏之時久留茶黄未造使
黄經宿香味俱失弇/然氣如假雞卵臭也
[093-45a]
  大觀茶論宋徽宗/
嘗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不一榖粟之于
饑絲枲之于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
嵗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
氣鍾山川之靈禀袪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
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髙致静則非遑遽之時可得
而好尚矣本朝之興嵗修建溪之貢龍團鳯餅名冠天
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廢俱舉海内
[093-45b]
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
澤薫陶徳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嵗以來采
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㸃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係乎時之汙隆時或遑遽
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
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
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競為閒暇
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争鑒
[093-46a]
裁之别雖下士于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
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
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後
人有不自知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號曰茶論
  地産
植産之地崖必陽圃必隂葢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其
味疎以薄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其葉疏以暴其
味强以肆必資隂䕃以節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資茶之隂隂陽相濟
[093-46b]
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天時
茶工作于驚蟄尤以得天時為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
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時暘欝燠
芽甲奮暴促工暴力隨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
而未及研研而未及製茶黄留積其色味所失已半故
焙人得茶天為慶
  采擇
[093-47a]
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熏
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
凡芽如雀舌榖粒者為鬭品一鎗一旗為揀芽一鎗二
旗為次之餘斯為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
烏帶白合不去害茶味烏帶不去害茶色
  蒸壓
茶之美惡尤係于蒸芽壓黄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
色青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壓久則氣
[093-47b]
竭味漓不及則色暗味澁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黄欲膏
盡亟止如此則製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製造
滌芽惟潔濯器惟浄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熱焙火惟良
飲而有少砂者滌濯之不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過
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長均工力之衆寡會采擇
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
  鑒辨
[093-48a]
茶之範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
膏稠者其理斂以實即日成者其色則青紫越宿製造
者其色則慘黒有肥凝如赤蠟者末雖白受湯則黄有
縝密如蒼玉者末雖灰受湯愈白有光華外暴而中暗
者有明白内備而表質者其首面之異同難以槩論要
之色瑩徹而不駁質縝繹而不浮舉之凝結碾之則鏗
然可驗其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
有貪利之民購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製造碎已成之
[093-48b]
餅易以範模雖名氏采製似之其膚理色澤何所逃于
鑒賞哉
  白茶
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
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
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
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
宜則表裏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
[093-49a]
但品不及
  羅碾
碾以銀為熟鐵次之生鐵者非掏揀搥磨所成間有黒
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為製槽欲深而峻輪
欲鋭而薄槽深而峻則底有凖而茶常聚輪鋭而薄則
運邊中而槽不戛羅欲細而面𦂳則絹不泥而常透碾
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鐵之害色羅必輕而平不厭數庶
已細者不耗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面光凝盡茶之色
[093-49b]
  盞
盞色貴青黒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底
必差深而微寛底深則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寛則運筅
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髙茶
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
立耐久
  筅
茶筅以觔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疎勁本欲壯而
[093-50a]
末必𦕈當如劒瘠之狀葢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于
運用筅疎勁如劒瘠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
  缾
缾宜金銀小大之制惟所裁給注湯害利獨缾之口嘴
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力𦂳而不散嘴之末
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葢湯力𦂳則發
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面不破
  杓
[093-50b]
杓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過一盞則必歸其餘
不及則必取其不足傾杓煩數茶必氷矣
  水
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
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逺近似不常得
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
若江河之水則魚鼈之腥泥濘之汙雖輕甘無取凡用
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
[093-51a]
就火頃刻而後用
  㸃
㸃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
眼者謂之静面㸃葢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
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
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㸃葢用湯已故指腕不
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
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
[093-51b]
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遶腕旋上下透徹
如酵蘖之起麵疎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湯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線急注急上茶面不動擊
拂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三湯多寘如前擊拂漸貴
輕匀周環旋復表裏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
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寛而勿速其清真
華彩既已煥發雲霧漸生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匀而
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
[093-52a]
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㸃勃結則
以筅著居緩遶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
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
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録曰茗有餑飲
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味
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
兼之其味醇而乏風骨者蒸壓太過也茶鎗乃條之始
[093-52b]
萌者木性酸鎗過長則初甘重而終微澀茶旗乃葉之
方敷者葉味苦旗過老則初雖留舌而飲徹反甘矣此
則芽胯有之若夫卓絶之品真香靈味自然不同
  香
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要須蒸及熟而壓之及乾而研
研細而造則和美具足入盞則馨香四逹秋爽洒然或
蒸氣如桃人夾雜則其氣酸烈而惡
  色
[093-53a]
㸃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
次之天時得于上人力盡于下茶必純白天時暴暄芽
萌狂長采造留積雖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壓微生灰白
者蒸壓過熟壓膏不盡則色青暗焙火太烈則色昏赤
  藏焙
數焙則首面乾而香减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要當新
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陸風濕之氣焙用熟火置爐中以
静灰擁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輕灰糝覆良久即置焙
[093-53b]
簍上以逼散焙中潤氣然後列茶于其中盡展角焙未
可䝉蔽候火速徹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
手中爐火氣雖熱而不至逼人手者為良時以手挼茶
體雖甚熱而無害欲其火力通徹茶體爾或曰焙火如
人體温但能燥茶皮膚而已内之濕潤未盡則復蒸暍
矣焙畢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緘藏之隂潤勿開終年再
焙色常如新
  品名
[093-54a]
名茶各以聖産之地葉如耕之平園台星岩葉剛之髙
峯青鳯髓葉思純之大嵐葉嶼之屑山葉五崇&KR2761之羅
漢上水桑芽葉堅之碎石窠石臼窠一作/穴窠葉瓊葉輝之
秀皮林葉師復師貺之虎岩葉椿之無又岩芽葉懋之
老窠園葉各擅其美未嘗混淆不可概舉後相争相鬻
互為剝竊㕘錯無據不知茶之美惡在于製造之工拙
而已豈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優
而後劣者昔負而今勝者是亦園地之不常也
[093-54b]
  外焙
世稱外焙之茶臠小而色駁體耗而味淡方之正焙昭
然則可近之好事者篋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
葢外焙之家久而益工製之妙咸取則于壑源傚像規
模摹外為正殊不知其臠雖等而蔑風骨色澤雖潤而
無藏蓄體雖實而縝密乏理味雖重而澁滯乏香何所
逃乎外焙哉雖然有外焙者有淺焙者葢淺焙之茶去
壑源為未逺製之能工則色亦瑩白擊拂有度則體亦
[093-55a]
立湯惟甘重香滑之味稍逺于正焙耳于治外焙則迥
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葉桴欖之萌相雜而造
味雖與茶相類㸃時隠隠如輕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
乃其驗也桑苧翁曰雜以卉莽飲之成病可不細鑒而
熟辨之
 
 
 
[093-55b]
 
 
 
 
 
 
 
 説郛卷九十三上
[093-56a]
欽定四庫全書
 説郛卷九十三下    元 陶宗儀 撰
  宣和北苑貢茶録熊蕃/
陸羽茶經裴波茶述者皆不第建品説者但謂二子未
嘗至建而不知物之發也固自有時葢昔者山川尚閟
靈芽未露至于唐末然後北苑出為之最是時偽蜀時
辭臣王文錫作茶譜亦第言建有紫筍而臘面乃産于
福五代之季屬建南唐嵗率諸縣民采茶北苑初造研
[093-56b]
膏繼造臘面既又製其佳者號曰京鋌聖朝開寳末下
南唐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鳯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
别庶飲龍鳯茶葢始于此又一種茶藂生石崖枝葉尤
茂至道初有詔造之别號石乳又一號的乳又一種號
白乳葢自龍鳯與京石的白四種紹出而臘面降為下
矣葢龍鳯等茶皆太宗廟所制至咸平初丁晉公漕閩
始載之于茶録慶厯中蔡君謨將漕創小龍團以進被
㫖仍嵗貢之自小龍團出而龍鳳遂為次矣元豐間有㫖
[093-57a]
造密雲龍其品又加于小龍團之上紹聖間改為瑞雲
翔龍至大觀初今上親製茶論二十篇以白茶者與常
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遂為第一既又
製之已細茶及試新銙貢新銙自三色細第出而瑞雲
翔龍頋為下矣凡茶芽數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鷹爪
以其勁直纎挺故號芽茶次曰揀芽乃一芽帶一葉者
號一鎗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帶兩葉號一鎗兩旗其
帶三葉四葉皆漸老矣芽茶早春極少景德中建守周
[093-57b]
絳為補茶經言芽茶只作早茶馳奉萬乗嘗之可矣如
一鎗一旗可謂竒茶也故一鎗一旗號揀芽最為挺特
光正舒王送人閩中詩云新茗齋中試一旗謂揀芽也
或者乃謂茶芽未展為鎗已展為旗指舒王此詩為誤
葢不知有所謂揀芽也夫揀芽猶貴重如此而況芽茶
以供天子之新嘗者乎芽茶絶矣至于水芽則曠古未
之聞也宣和庚子嵗漕臣鄭公可問始創為銀線水芽
葢將已揀熱芽再剔去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
[093-58a]
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龍蛇蜒
其上號龍團勝雪又廢白的石乳鼎造花銙二十餘色
初貢茶皆入龍腦至是慮奪真味始不用焉葢茶之妙
至勝雪極矣故合為首冠然猶在白茶之次者以白茶
上之所好也異時郡人黄儒撰品茶要録極稱當時靈
芽之富謂使陸羽數子見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謂使黄
君而閲今日則前此者未足詫焉然龍焙初興貢數殊
少累增至于元符以斤計者一萬八千視初已加數倍
[093-58b]
而猶未盛今則為四萬七千一百斤有竒矣此數見范/達所省龍
焙美成茶録/達茶官也白茶勝雪以次厥名實繁今列于左使好
事者得以觀焉
  貢新銙大觀二/年造 試新銙政和二/年造白茶政和二/年造
  龍團勝雪宣和二/年造御苑玉芽大觀/二年萬夀龍芽大觀/二年
  上林第一宣和/二年 乙夜清供宣和/二年承平雅玩宣和/二年
  龍鳯英華宣和/二年 玉除清賞宣和/二年啟沃承恩宣和/二年
  雪英宣和/二年   雲葉宣和/二年  蜀葵宣和/二年
[093-59a]
  金錢宣和/三年   玉華宣和/二年  寸金宣和/三年
  無比夀芽大觀/四年 萬春銀葉宣和/二年宜年寳玉宣和/三年
  玉清慶雲宣和/二年 無疆夀龍宣和/二年玉葉長春宣和/四年
  瑞雲翔龍紹聖/二年 長夀玉圭政和/二年興國岩銙
  香口焙銙   上品揀芽紹興/二年新收揀芽
  太平嘉瑞政和/二年 龍苑報春宣和/四年南山應瑞宣和/四年
  興國岩揀芽  興國岩小龍 興國岩小鳯已/上
  號細/色     揀芽    小龍
[093-59b]
  小鳯     大龍    大鳯以上號/粗色
 又有瓊林毓料浴雪呈祥壑源供李篚推先價倍南
 金暘谷先春夀岩却勝延平石乳清白可鑒風韻甚
 髙凡十色皆宣和二年所製越五嵗省去
右嵗分十餘綱惟白茶與勝雪自驚蟄前興役浹日乃
成飛騎疾馳不出仲春已至京師號為頭綱玉芽以下
即先後以次發逮貢足時夏過半矣歐陽文忠公詩曰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葢異時如此以今
[093-60a]
較昔又為最早因念草木之微有瓌竒卓異亦必逢時
而後出而況為上者哉昔昌黎先生感上鳥之䝉采擢
而自悼其不如今蕃于是茶也焉敢効昌黎之感姑務
自警而堅其守以待時而已
  貢新銙竹圈/銀模 方一寸二分 試新銙竹/圈同上
  龍團勝雪竹圈/銀模同上 白茶銀圏/銀模徑一寸五分
  御苑玉芽銀圈/銀模徑一寸五分 萬夀龍芽銀圈/銀模
  上     上林第一  方一寸二分
[093-60b]
  乙夜清供竹圈/同上    承平雅玩
  龍鳯英華  玉除清賞  啟沃承恩同上/
  雪英    横長一寸五分
  雲葉 同上 蜀葵    徑一寸五分
  金錢銀/模同上 玉華銀/模   横長一寸五分
  寸金竹圈/  方一寸二分 無比夀芽銀模/竹圈
  同上    萬春銀葉銀模/銀圈兩尖徑二寸二分
  宜年寳玉銀圈/銀模直長三寸  玉清慶雲銀模/銀圈
[093-61a]
  方一寸八分 無疆夀龍銀模/竹圈直長一寸
  玉葉長春竹/圈 直長三寸六分
  瑞雲翔龍銀模/銅圈徑二寸五分 長夀玉圭銀模/
  直長三寸  興國岩銙竹圈/方一寸二分
  香口焙銙竹圈/同上    上品揀芽銀模/銅圈
  新収揀芽銀模/銀圈同上    太平嘉瑞銀圈/
  徑一寸五分 龍苑報春  徑一寸七分
  南山應瑞銀模/銀圈方一寸八分 興國岩揀芽銀模/
[093-61b]
  徑三寸    小龍   小鳯銀模/銅圈上同
  大龍銀模/銅圈   大鳯銀模/銅圈
先人作茶録賞貢品極勝之時凡有四千餘色紹興戊
寅嵗克攝事北苑閲近所貴皆仍舊其先後之序亦同
惟躋龍團勝雪于白茶之上及無興國岩小龍小鳯葢
建炎南渡有旨罷貢三之一而省去之也先人但著其
名號克今更寫其形製庶覽之無遺恨焉先是壬子春
漕司再攝茶政越十三載乃復舊額且用政和故事補
[093-62a]
種茶二萬株正和周漕/種三萬株比年益䖍貢職遂有創增之目
仍改京鋌為大龍團由是大龍多于大鳯之數凡此皆
近事或者猶未之知也三月初吉男克北苑寓舍書
北苑貢茶最盛然前輩所録止于慶厯以上自元豐後
瑞龍相繼挺出制精于舊而未有好事者記焉但于詩
人句中及大觀以來增創新銙亦猶用揀芽葢水芽至
宣和始名顧龍團勝雪與白茶角立嵗元首貢自御苑
玉芽以下厥名實繁先子觀見時事悉能記之成編具
[093-62b]
存今閩中漕臺所刋茶錄未備此書庶幾補其闕云淳
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秘書郎國史編修官
學士院權直熊克謹記
[093-63a]
  北苑别録無名氏/
建安之東三十里有山曰鳯凰其下直北苑旁聫諸焙厥
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興國中初為御焙嵗模龍鳯
以羞貢篚葢表珍異慶厯中漕臺益重其事品數日增
制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
也方其春蟲震蟄羣夫雷動一時之盛誠為大觀故建人
謂至建安而不詣北苑與不至者同僕同攝事遂得研
究其始末姑摭其大概修為十餘類目曰北苑别録云
[093-63b]
  御園
   九窠十二隴 麥窠    壤園
   龍游窠   小苦竹   苦竹裏
   鷄數窠   苦竹    苦竹源
   鼯䑕窠   教練隴   鳯凰山
   大小焊   横坑    猿游隴
   張坑    帶園    焙東
   中厯    東際    西際
[093-64a]
   官平    石碎窠   上下官坑
   虎膝窠   樓隴    蕉窠
   新園    天樓基   院坑
   曾坑    黄際    馬鞍山
   林園    和尚園   黄淡窠
   吳彦山   羅漢山   水桑窠
   銅塲    師如園   靈滋
   苑馬園   髙 畬   大窠頭
[093-64b]
   小山
    右四十六所廣袤三十餘里自官平而上為
    内園官坑而下為外園方春靈芽萌拆先民
    焙十餘日如九窠十二隴龍游窠小苦竹張
    坑西際又為禁園之先也
  開焙
驚蟄節萬物始萌每嵗常以前三日開焙遇閏則後之
以其氣候少遲故也
[093-65a]
  采茶
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晨則夜露未晞茶芽肥
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
鮮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撾鼓集羣夫於鳯凰山山有打/鼓亭
監采官人給一牌入山至辰刻則復鳴鑼以聚之恐其
踰時貪多務得也大抵採茶亦須習熟募夫之際必擇
土著及諳曉之人非特識茶發早晩所在而於採摘亦
知其指要葢以指而不以甲則多温而易損以甲而不
[093-65b]
以指則速斷而不柔從舊/説也故采夫欲其習熟政為是耳
采夫日役二/百二十二人
  揀茶
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烏帶不可不辨小
芽者其小如鷹爪初造龍團勝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
熟置之水盆中剔取其精英僅如針小謂之水芽是小
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謂之一鎗二旗是也紫芽葉
之紫者也白合乃小芽有兩葉抱而生者是也烏帶茶
[093-66a]
之帶頭是也凡茶以水芽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
紫芽白合烏帶皆在所不取使其擇焉而精則茶之色
味無不佳萬一雜之以所不取則首面不均色濁而味
重也
  蒸茶
茶芽再四洗滌取令潔浄然後入甑俟湯沸蒸之然蒸
有過熟之患有不熟之患過熟則色黄而味淡不熟則
色青易沈而有草木之氣唯在得中為當
[093-66b]
  榨茶
茶既熟謂茶黄須淋洗數過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水
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則以髙榨壓/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
以竹皮然後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復如前入
榨謂之翻榨徹曉奮擊必至于乾浄而後已葢建茶之
味逺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沈其膏建茶唯恐其
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研茶
[093-67a]
研茶之具以柯為杵以瓦為盆分團酌水亦皆有數上
而勝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揀芽之水六小龍鳯四大
龍鳯二其餘皆一十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曰研一團自
六水而下曰研三團至七團每水研之必至于水乾茶
熟而後已水不乾則茶不熟茶不熟則首面不匀煎試
易沈故研夫尤貴于强有力者也嘗謂天下之理未有
不須而成者有北苑之芽而後有龍井之水龍井之水
清而且甘書夜酌之而不竭凡茶自北苑上者皆資焉
[093-67b]
亦猶錦之于蜀江膠之于阿井詎不信然
  造茶
造茶舊分四局匠者起好勝之心彼此相誇不能無弊
遂併而為二焉故茶堂有東局西局之名茶銙有東作
西作之號凡茶之初出研盆盪之欲其匀操之欲其膩
然後入園製銙隨笪過黄有方故銙有花銙有大龍有
小龍品色不同其名亦異隨綱繫之于貢茶云
  過黄
[093-68a]
茶之過黄初入烈火焙之次過沸湯爁之凡如是者三
而後宿一火至翌日遂過煙焙之火不欲烈烈則面炮
而色黒又不欲煙煙則香盡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
凡火之數多寡皆視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
于十五火銙之薄者八火至于六火火數既足然後過
湯上出色出色之後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則色澤自
然光瑩矣
  綱次
[093-68b]
   細色第一綱
  龍焙貢新
   水芽  十二水十宿火 正貢三十銙
   創添二十銙
   細色第二綱
  龍焙試新
   水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創添五十銙
[093-69a]
   細色第三綱
  龍團勝雪
   水芽 十六水 十二宿火 正貢三十銙續/添
   二十銙創/添二十銙
  白茶
   水芽 十六水 七宿火  正貢三十銙續/添
   五十銙創/添八十銙
  御苑玉芽
[093-69b]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貢一百片
  萬夀龍芽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貢一百片
  上林第一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乙夜清供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承平雅玩
[093-70a]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龍鳯英華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玉除清賞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啟沃承恩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雪英
[093-70b]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雲葉
   小牙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蜀葵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金錢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寸金
[093-71a]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貢一百銙
   細色第四綱
  龍團勝雪    已見前 正貢一百五十銙
  無比夀芽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五十銙   創添五十銙
  萬春銀葉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四十片   創添六十片
  宜年寳玉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093-71b]
  正貢四十片   創添六十片
  玉清慶雲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四十片   創添六十片
  無疆夀龍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四十片   創添六十片
  玉葉長春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瑞雲翔龍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093-72a]
  正貢一百八片
  長夀玉圭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貢二百片
  興國岩銙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七十銙
  香口焙銙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五十銙
  上品揀芽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093-72b]
  正貢一百片
  新收揀芽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六百片
   細色第五綱
  太平嘉瑞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貢三百片
  龍苑報春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貢六十片   創添六十片
[093-73a]
  南山應瑞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六十銙   創添六十銙
  興國岩揀茶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五百十片
  興國岩小龍   中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七百五片
  興國岩小鳯   中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貢五十片
[093-73b]
  先春雨色
  太平嘉瑞    已見前 正貢二百片
  長夀玉圭    已見前 正貢一百片
  續入額四色
  御苑玉芽    已見前 正貢一百片
  萬夀龍芽    已見前 正貢一百片
  無比夀芽    已見前 正貢一百片
  瑞雲翔龍    已見前 正貢一百片
[093-74a]
   麤色第一綱
  正貢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一千二百片
  六水 十宿火
  入腦子小龍七百片四水十五宿火
  增添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一千二百片
  入腦子小龍七百片
[093-74b]
  建寧府附發小龍茶八百四十片
   麤色苐二綱
  正貢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六百四十片
  入腦子小龍六百七十二片
  入腦子小鳯一千三百四十片 四水
  十五宿火
  入腦子大龍七百二十片 二水 十五宿火
[093-75a]
  入腦子大鳯七百二十片 二水 十五宿火
  增添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一千二百片
  入腦子小龍七百片
  建寧府附發小鳯茶一千三百片
   麤色第三綱
  正貢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六百四十片
[093-75b]
  入腦子小龍六百四十片
  入腦子小鳯六百七十二片
  入腦子大龍一千八百片
  入腦子大鳯一千八片
  增添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一千二百片
  入腦子小龍七百片
  建寧府附發
[093-76a]
  大龍茶四百片 大鳯茶四百片
   麤色第四綱
  正貢
  不入腦子上品揀芽小龍六百片
  入腦子小龍三百三十六片
  入腦子小鳯三百三十六片
  入腦子大龍一千二百四十片
  入腦子大鳯一千二百四十片
[093-76b]
  建寧府附發
  大龍茶四百片 大鳯茶四十片
   麤色第五綱
  正貢
  入腦子大龍一千三百六十八片
  入腦子大鳯一千三百六十八片
  京鋌改造大龍一千六百片
  建寧府附發
[093-77a]
  大龍茶八百片 大鳯茶八百片
   麤色第六綱
  正貢
  入腦子大龍一千三百六十片
  入腦子大鳯一千三百六十片
  京鋌改造大龍一千六百片
  建寧府附發
  大龍茶八百片 大鳯茶八百片
[093-77b]
  京鋌改造大龍一千二百片
   麤色第七綱
  正貢
  入腦子大龍一千二百四十片
  入腦子大鳯一千二百四十片
  京鋌改造大龍二千三百二十片
  建寧府附發
  大龍茶二百四十片 大鳯茶二百四十片
[093-78a]
  京鋌改造大龍四百八十片
   細色五綱
  貢新為最上後開焙十日入貢龍團為最精而建
  人有直四萬錢之語夫茶之入貢圈以箬葉内以
  黄斗盛以花箱護以重篚花箱内外又有黄羅羃
  之可謂什襲之珍矣
   麤色七綱
  揀芽以四十餅為角小龍鳯以二十餅為角大龍
[093-78b]
  鳯以八餅為角圈以箬葉束以紅縷包以紅紙緘
  以蒨綾惟揀芽俱以黄焉
  開畬
  草木至夜益盛故欲尊生長之氣以糁雨露之澤
  每嵗六月興工虛其本培其末滋蔓之草遏鬱之
  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導生長之氣而滲雨露之澤
  也此之謂開畬唯桐木則留焉桐木之性與茶相
  宜而又茶至冬則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
[093-79a]
  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漸茂理亦然也
  外焙
  石門 乳吉 香口
  右三焙常後北苑五七日興工每日採茶蒸榨以
  其黄悉送北苑併造
[093-80a]
  品茶要録黄儒/
説者常怪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葢前此茶事未甚
興靈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國初已來
士大夫沐浴膏澤詠歌升平之日久矣夫身世灑落神
觀沖淡惟兹茗飲為可喜園林亦相與摘英誇異制棬
鬻新而趣時之好故殊異之品始得自出于蓁莽之間
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陸羽復起閲其金餅味其雲腴
當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負瓌偉絶特者未
[093-80b]
嘗不遇時而後興況于人乎然士大夫間為珍藏精試
之具非尚雅好真未嘗輒出其好事者又常論其采制
之出入器用之宜否較試之湯火圖于縑素𫝊翫于時
獨未有補于賞鑒之明耳葢園民射利膏油其面色品
味易辨而難詳子因閲收之暇為原采造之得失較試
之低昻次為十説以中其病題曰品茶要録云
  一采造過時
茶事起于驚蟄前其采芽如鷹爪初造曰試焙又曰一
[093-81a]
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三火矣故市茶芽者惟
同出于三火前者為最佳尤喜薄寒氣候隂不至凍芽/發
時尤畏霜有造于一火二火皆遇/霜而三火霜霽則三火之茶勝矣晴不至于暄則榖芽
含養約勒而滋長有漸采工亦優為矣凡試時泛色鮮
白隠于薄霧者得于佳時而然也有造于積雨者其色
昏黄或氣候暴暄茶芽蒸發采工汗手薰漬揀摘不給則
製造雖多皆為常品矣試時色非鮮白水脚微紅者過
時之病也
[093-81b]
  二白合盜葉
茶之精絶者曰鬬曰亞鬬其次揀芽茶芽鬭品雖最上
園戸或止一株葢天材間有特異非能皆然也且物之
變勢無常而人之耳目有盡故造鬭品之家有昔優而
今劣前負而後勝者雖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
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鬭二火曰亞鬭不過十數
銙而已揀芽則不然徧園隴中擇其精英者耳其或貪
多務得又滋色澤往往以白合盜葉間之試時色雖鮮
[093-82a]
白其味澁淡者間白合盜葉之病也一鷹爪之芽有兩/小葉抱而生者白
合也新條葉之初生而白者盗葉也造揀/芽常剔取鷹爪而白合不用況盗葉乎
  三入雜
物固不可以容偽況飲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
葉者建人號為入雜銙列入柿葉常品入桴檻葉二葉
易致又滋色澤園民欺售直而為之試時無粟紋甘香
盞面浮散隠如微毛或星星如纎絮者入雜之病也善
茶品者側盞視之所入之多寡從可知矣嚮上下品有
[093-82b]
之近雖銙列亦或勾使
  四蒸不熟
榖芽初采不過盈筐而已趣時争新之勢然也既采而
蒸既蒸而研蒸有不熟之病有過熟之病蒸不熟則雖
精芽所損已多試時色青易沈味為桃仁之氣者不蒸
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五過熟
茶芽方蒸以氣為候視之不可以不謹也試時色黄而
[093-83a]
粟紋大者過熟之病也然雖過熟愈于不熟甘香之味
勝也故君謨論色則以青白勝黄白余論味則以黄白
勝青白
  六焦釡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而過熟又久則湯乾而焦釡之氣
出茶工有乏新湯以益之是致蒸損茶黄試時色多昏
黯氣焦味惡者焦釡之病也建人號/熱鍋氣
  七壓黄
[093-83b]
茶已蒸者為黄黄細則已入捲模制之矣葢清潔鮮明
則香色如之故采佳品者常于半曉間衝䝉雲霧或以
罐汲新泉懸胸間得必投其中葢欲鮮也其或日氣烘
爍茶芽暴長工力不給其采芽已色不鮮明薄如瓌卵
氣者壓黄之病也
  八漬膏
茶餅光黄又如䕃潤者榨不乾也榨欲盡去其膏膏盡
則有如乾竹葉之意唯吾飾首面者故榨不欲乾以利
[093-84a]
易售試時色雖鮮白其味帶苦者漬膏之病也
  九傷焙
夫茶本以芽葉之物就之捲模既出捲上笪焙之用火
務令通熟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熟火氣然茶民不喜
用實炭號為冷火以茶餅新濕欲乾以見售故用火常
帶煙熖煙熖既多稍失看候以故薫損茶餅試時其色
昏紅氣味帶焦者傷熖之病也
  十辨壑源沙溪
[093-84b]
壑源沙溪其地相背而中隔一嶺其去無數里之逺然
茶産頓殊有能出力移栽植之亦為土氣所化竊嘗怪
茶之為草一物爾其勢必猶得地而後異豈水絡地胍
偏鍾粹于壑源豈御焙占此大岡巍隴神物伏護得其
餘䕃耶何其甘芳精至而美擅天下也觀夫春雷一驚
筠籠纔起售者已擔簦挈槖于其門或先期而散留金
錢或茶纔入笪而争酬所直故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
求其有桀猾之園民隂取沙溪茶黄雜就家捲而製之
[093-85a]
人耳其名睨其規模之相若不能原其實者葢有之矣
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則沙溪之茶售以五其直大率倣
此然沙溪之園民亦勇于覓利或雜以松黄飾其首面
凡肉理怯薄體輕而色黄試時雖鮮白不能久泛香薄
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凡肉理實厚體堅而色紫試時
泛盞凝久香滑而味長者壑源之品也
  後論
余嘗論茶之精絶者其白合未開其細如麥葢得青陽
[093-85b]
之輕清者也又其山多帶砂石而號佳品者皆在山南
葢得朝陽之和者也余嘗事閒乗晷景之明浄適軒亭
之瀟洒一一皆取品試既而神水生于華池愈甘而新
其有助乎然建安之茶散人下者不為也而得建安之
精品不善炙葢有得之者亦不能辨或不善于烹試矣
或非其時尤不善也況非其賓乎然未有主賢而賓愚
者也夫惟知此然後盡茶之事昔者陸羽號為知茶然
羽之所知者皆今之所謂茶草何哉如鴻漸所論蒸笋
[093-86a]
幷葉畏流其膏葢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
厚而甘故惟欲去膏又論福建為未詳往往得之其味
極佳由是觀之鴻漸未嘗到建安歟
[093-87a]
  本朝茶法沈括/
本朝茶法乾德二年始詔在京建州漢蘄口各置𣙜貨
務五年始禁私賣茶從不應為情理重太平興國二年
删定禁法條貫始立等科罪淳化二年令商賈就園戸
買茶公于官塲貼射始行貼射法淳化四年初行交引
罷貼射法西北入粟給交引自通利軍始是嵗罷諸處
𣙜貨務尋復依舊至咸平元年茶利錢以一百三十九
萬二千一百一十九貫為額至嘉祐三年凡六十一年
[093-87b]
用此額官本雜費皆在内中間時有增虧嵗入不常咸
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始立三分法以十分茶價四分
給香藥三分犀象三分茶引六年又改支六分香藥犀
象四分茶引景徳二年許人入中錢帛金銀謂之三説
至祥符九年茶引益輕用知秦州曹瑋議就永興鳯翔
以官錢収買客引以捄引價前此累增加饒錢至天祐
二年鎮戎軍納大麥一斗本價通加饒共支錢一貫二
百五十四乾興元年改二分法支茶引三分東南見錢
[093-88a]
二分半香藥四分半天聖元年復行貼射法行之三年
茶利盡歸大商官塲但得黄晩惡茶乃詔孫奭重議罷
貼射法明年推治元議省吏計覆官旬獻官皆決配沙
門島元詳定樞宻副使張鄧公參知政事吕許公魯肅
簡各罰俸一月御史中丞劉筠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周
文買西上閣門使薛招廓三部副使各罰銅二十斤前
三司使李諮落樞密直學士依舊知洪州皇祐三年筭
茶依舊只用見錢至嘉祐四年二月五日降勑罷茶禁
[093-88b]
國朝六𣙜貨務十三山塲都賣茶嵗一千五十三萬三
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額錢二百二十五萬四千四十
七貫一十其六𣙜貨務取最中嘉祐六年抛占茶五百
七十三萬六千七百八十六斤半租額錢一百九十六
萬四千六百四十七貫二百七十八荆南府租額錢三
十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八貫三百七十五受納潭鼎澧
岳歸峽州荆南府片散茶共八十七萬五千三百五十
七斤漢陽軍租額錢二十一萬八千三百二十一貫五
[093-89a]
十一受納鄂州片茶二十三萬八千三百斤半蘄州蘄
口租額錢三十五萬九千八百三十九貫八百一十四
受納潭建州興國軍片茶五十萬斤無為軍租額錢三
十四萬八千六百二十貫四百三十受納潭筠袁池饒
建歙江洪州南康興國軍片散茶共八十四萬二千三
百三十三斤真州租額錢五十一萬四千二十二貫九
百三十二受納潭袁池饒歙建撫筠宣江吉洪州興國
臨江南康軍片散茶共二百八十五萬六千二百六斤
[093-89b]
海州租額錢三十萬八千七百三貫六百七十六受納
睦湖杭越衢温婺台常明饒歙州片散茶共四十二萬
四千五百九十斤十三山塲租額錢共二十八萬九千
三百九十九貫七百三十三共買茶四百七十九萬六
千九百六十一斤光州光山塲買茶三十萬七千二百
十六斤賣錢一萬二千四百五十六貫子安塲買茶二
十二萬八千二十斤賣錢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九貫三
百四十八商城塲買茶四十萬五百五十三斤賣錢二
[093-90a]
萬七千七十九貫四百四十六夀州麻步塲買茶三十
三萬一千八百三十三斤賣錢二萬四千八百一十一
貫三百五十霍山塲買茶五十三萬二千三百九斤賣
錢三萬五千五百九十五貫四百八十九開順塲買茶
二十六萬九千七十七斤賣錢一萬七千一百三十貫
廬州王同塲買茶二十九萬七千三百二十八斤賣錢
一萬四千三百五十七貫六百四十二黄州麻城塲買
茶二十八萬四千二百七十四斤賣錢一萬二千五百
[093-90b]
四十貫舒州羅源塲買茶一十八萬五千八十二斤賣
錢一萬四百六十九貫七百八十五太湖塲買茶八十
二萬九千三十二斤賣錢三萬六千九十六貫六百八
十蘄州洗馬塲買茶四十萬斤賣錢二萬六千三百六
十貫王祺塲買茶一十八萬二千二百二十七斤賣錢
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三貫九百九十二石橋塲買茶五
十五萬斤賣錢三萬六千八十貫
[093-91a]
  煎茶水記張又新/
 故刑部侍郎劉公諱伯芻於又新丈人行也為學精
 博頗有風鑒稱較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
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
揚州大明寺水第五
[093-91b]
吳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斯七水余嘗具瓶於舟中親挹而比之誠如其說也
 客有熟於兩浙者言捜訪未盡余嘗志之及刺永嘉
 過桐廬江至嚴子瀨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皆用
 陳黒壞茶潑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鮮
 馥也又愈於揚子南零殊逺及至永嘉取仙巖瀑布
 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説信矣夫顯理鑒物
[093-92a]
 今之人信不迨於古人葢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
 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與同年生期于薦
 福寺余與李徳垂先至憩西廂𤣥鑒室會適有楚僧
 至置囊有數編書余偶抽一通覽焉文細密皆雜記
 卷末又一題云煮茶記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
 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葢之懽因之
 赴郡泊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於茶蓋天下聞名
 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絶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
[093-92b]
 之乎命軍士謹信者挈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
 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
 似臨岸之水使曰某擢舟深入見者累百敢虚紿乎
 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
 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伏罪曰某自南零齎至
 岸舟蕩覆半至懼其尠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
 也其敢隠焉李與賓從數十人皆大駭愕李因問陸
 既如是所歴經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曰楚水第
[093-93a]
 一晉水最下李因命筆口授而次第之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洩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云
 蝦&KR0034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093-93b]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巖縣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歸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093-94a]
商州武闗西洛水第十五未嘗/泥
吳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峯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栁州圓泉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大冷
 此二十水余嘗試之非繫茶之精麄過此不之知也
 夫茶烹於所産處無不佳也葢水土之宜離其處水
[093-94b]
 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李實諸司馬遇有言
 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門生劉魯封言
 嘗見説茶余醒然思往嵗僧室獲是書因盡篋書在
 焉古人云㵼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澠此言不必可判
 也萬古以為信然葢不疑矣豈知天下之理未可言
 至古人妍精固有未盡强學君子孜孜不懈豈止思
 齊而已哉此言亦有禆於勸勉故記之
  大明水記歐陽脩/
[093-95a]
世傳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
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湧湍潄勿食食久令人有
頸疾江水取去人逺者井取汲多者其説止於此而未
嘗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張又新為煎茶水記始云劉
伯芻謂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
第有二十種今考二說與羽茶經皆不合羽謂山水上
而乳泉石池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伯芻以揚子江為
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石井為第三丹陽寺井為
[093-95b]
第四揚州大明寺井為第五而松江第六淮水第七與
羽説相反季卿所説二十水廬山康王谷水第一無錫
惠山石泉第二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扇子峽蝦&KR0034
水第四虎邱寺井水第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
六揚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泉第八桐栢淮
源第九廬山頂水第十丹陽寺井水第十一揚州大明
寺井第十二漢江南零水第十三玉虚洞香溪水第十
四武闗西洛水第十五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千丈瀑布
[093-96a]
水第十七栁州圓泉水第十八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
第二十如蝦&KR0034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千丈瀑布皆羽戒
人勿食食而生疾其餘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
皆與茶經相反疑羽不當二説以自異使誠羽説何足
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其述羽辨南零岸水特怪
其妄也水味有美惡而已欲舉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
之者妄説也故其為説前後不同如此然此井於揚水
之美者也羽之論水惡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汲多者
[093-96b]
江雖長流然衆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説近物理云
  浮槎山水記歐陽脩/
浮槎山在慎縣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於
浮圖老子之徒荒怪誕妄之説其上有泉自前世論水
者皆弗道余嘗讀茶經愛陸羽善言水後得張又新水記
載劉伯芻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為得之於羽然以茶
經攷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險譎之士其言難信頗疑非
羽之説及得浮槎山水然後益知羽為知水者浮槎與
[093-97a]
龍池山皆在廬州界中較其味不及浮槎逺甚而又新
所記以龍池為第十浮槎之水棄而不録以此知其所
失多矣羽則不然其説曰山水上江次之井為下山水
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雖簡而於論水盡矣浮槎之
水發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鎮東留後出守廬州因
遊金陵登蔣山飲其水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
涓可愛葢羽所謂乳泉漫流者也飲之而甘乃考圖記
問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遺余於京師余報之曰李
[093-97b]
侯可謂賢矣夫窮天下之物無不得其欲者富貴之樂
也至於䕃長松藉豐草聴山溜之潺湲飲石泉之滴瀝
此山林者之樂也而山林之士視天下之樂不一動其
心或有欲於心顧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獲樂於
斯彼富貴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樂爾
惟李侯生長富貴厭於耳目又知山林之為樂至於攀
緣上下幽隠窮絶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於物
者可謂多矣李侯折節好學喜交賢士敏於為政所至
[093-98a]
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見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其物未必
可貴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予為誌其事俾世知竒泉
發自李侯始也
[093-99a]
  十六湯品蘇廙/
第一得一湯火績已儲水性乃盡如斗中米如稱上魚
髙低適平無過不及為度葢一而不偏雜者也天得一
以清地得一以寧湯得一可建湯&KR0564
第二嬰湯薪火方交水釡纔熾急取旋傾若嬰兒之未
孩欲責以壯夫之事難矣哉
第三百夀湯人過百息水踰十沸或以話阻或以事廢
始取用之湯已失性矣敢問皤髩蒼顔之大老還可執
[093-99b]
弓抹矢以取中乎還可雄登闊步以邁逺乎
第四中湯亦見夫皷琴者也聲合中則失妙亦見磨墨
者也力合中則失濃聲有緩急則琴亡力有緩急則墨
喪注湯有緩急則茶敗欲湯之中臂任其責
第五斷脉湯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顫臂嚲
惟恐其深缾觜之端若存若忘湯不順通故茶不匀粹
是猶人之百脉氣血斷續欲夀奚茍惡斃宜逃
第六大壯湯力士之把針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
[093-100a]
者傷於麄也且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茗盞量合宜下湯
不過六分萬一快瀉而深積之茶安在哉
第七富貴湯以金銀為湯器惟富貴者具焉所以榮功
建湯業貧賤者有不能遂也湯器之不可捨金銀猶琴
之不可拾桐墨之不可捨膠
第八秀碧湯石凝結天地秀氣而賦形者也琢以為器
秀猶在焉其湯不良未之有也
第九壓一湯貴欠金銀賤惡銅鐵則甆瓶有足取焉幽
[093-100b]
士逸夫品色尤宜豈不為瓶中之壓一乎然勿與誇珍
&KR0247豪臭公子道
第十纒口湯猥人俗輩煉水之器豈暇深擇銅鐵鉛錫
取熟而已夫是湯也腥苦且澁飲之逾時惡氣纒口而
而不得去
第十一減價湯無油之瓦滲水而有王氣雖御銙宸緘
且將敗徳銷聲諺曰茶瓶用瓦如乗折脚駿登髙好事
者幸誌之
[093-101a]
第十二法律湯凡木可以煮湯不獨炭也惟沃茶之湯
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薫犯律踰法
湯乖則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湯或柴中之麩大或焚餘之虚炭木體雖
盡而性且浮性浮則湯有終嫩之嫌炭則不然實湯之

第十四宵人湯茶本靈草觸之則敗糞火雖&KR0623惡性未
盡作湯泛茶减耗香味
[093-101b]
第十五賊湯一名/賤湯竹篠樹梢風日乾之燃鼎附瓶頗甚
快意然體性虚薄無中和之氣為茶之殘賊也
第十六魔湯調茶在湯之淑慝而湯最惡煙燃柴一枝
濃煙蔽室又安有湯耶茍用此湯又安有茶耶所以為
大魔
 湯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濫湯則與凡末同調矣煎
 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緩急言者凡三品以器標
 者共五品以薪論者共五品
[093-102a]
  述煮茶小品葉清臣/
夫渭黍汾麻泉源之異稟江橘淮枳土地之或遷誠物
類之有宜亦臭味之相感也若乃擷華掇秀多識草木
之名激濁揚清能辨淄澠之品斯固好事之嘉尚博識
之精鑒自非笑傲塵表逍遥林下樂追王濛之約不讓
陸納之風其孰能與於此乎吳楚山谷間氣清地靈草
木頴挺多孕茶荈為人採拾大率右於武夷者為白乳
甲於吳興者為紫筍産禹穴者以天章顯茂錢塘者以
[093-102b]
徑山稀至於桐廬之岩雲衡之麓鴉山著於吳歙䝉頂
𫝊於岷蜀角立差勝毛舉實繁然而天賦尤異性靡俗
諳茍制非其妙烹失於術雖先雷而贏未雨而擔蒸焙
以圖造作以經而泉不香水不甘爨之揚之若淤若滓
予少得温氏所著茶説嘗識其水泉之目有二十焉會
西走巴峽經蝦蟇窟憩蕪城汲蜀岡井東遊故郡絶揚
子江留丹陽酌觀音泉過無錫𣂏慧山水粉搶牙旗蘇
蘭薪桂且鼎且缶以飲以歠莫不瀹氣滌慮蠲病折酲
[093-103a]
祛鄙恡之生心招神明而達觀信乎物類之宜得臭味
之所感幽人之佳尚前賢之精鑒不可及已噫紫華緑
英均一水也皆忘情於庶彚或求伸於知己不然者藂
薄之莽溝瀆之流亦奚以異哉遊鹿故宫依蓮盛府一
命受職再朞服勞而虎邱之觱沸松江之清泚復在在
封畛居然挹注是嘗所得於鴻漸之目二十而七也昔
酈元善於水經而未嘗知茶王肅癖於茗飲而言不及
水表是二美吾無愧焉凡泉品二十列於右幅且使盡
[093-103b]
神方之四兩遂成其功代酒限於七升無忘真賞云南
陽葉清臣述
[093-104a]
  採茶録温庭筠/
  辨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鴻漸抵揚子驛將
食李曰陸君别茶聞揚子南&KR0893水又殊絶今者二妙千
載一遇命軍士謹慎者深入南&KR0893陸利器以俟俄而水
至陸以杓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KR0893似臨岸者使者曰
某掉舟深入見者累百敢有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
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KR0893者矣使者蹶
[093-104b]
然駭曰某自南&KR0893賫至岸舟蕩覆過半懼其尠挹岸水
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某其敢隠焉
李約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曰茶須緩火
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熖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
茶始則魚目散布微㣲有聲中則四邊泉湧纍纍連珠
終則騰波鼔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
不能成也
  嗜
[093-105a]
甫里先生陸龜䝉嗜茶荈置小園於頋渚山下嵗入茶
租薄為甌犧之費自為品第書一篇繼茶經茶訣之後
  易
白樂天方齋禹錫正病酒禹錫乃饋菊苖虀蘆菔鮓換
取樂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
  苦
王濛好茶人至輙飲之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候濛必
云今日有水厄
[093-105b]
  致
劉琨與弟羣書吾體中憤悶仰真茶汝可信致之
[093-106a]
  鬬茶記唐庚/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鬭茶於寄傲齋
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某閩
人其所賫宜尤髙而又次之然大較皆精絶葢嘗以為
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貴有力
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貧賤窮厄流離遷徙之中或偶
然獲焉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良不虛也唐相李衛
公好飲惠山泉置驛𫝊送不逺數千里而近世歐陽少
[093-106b]
師作龍茶録序稱嘉祐七年親享明堂致齋之夕始以
小團分賜二府人給一餅不敢碾試至今藏之時熙寧
元年也吾聞茶不問團銙要之貴新水不問江井要之
貴活千里致水真偽固不可知就令識真已非活水自
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寧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閲三朝
而賜茶猶在此豈復有茶也哉今吾提瓶去龍塘無數
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為不減清逺峽而海道趨建安
不數日可至故每嵗新茶不過三月至矣罪戾之餘上
[093-107a]
寛不誅得與諸公從容談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時之
適雖在田野孰與烹數千里之泉澆七年之賜茗也哉
此非吾君之力歟夫耕鑿食息終日䝉福而不知為之
者直愚民耳豈我輩謂耶是宜有所紀述以無忘在上
者之澤云
 
 
 
[093-107b]
 
 
 
 
 
 
 
 説郛卷九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