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09 阿毘達磨發智論-唐-迦多衍尼子 (master)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九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一行納息第五



「 一行六七修
 斷正性二智
 二樂異二起
 相定出定聞
 定不定覺支
 斷知天眼耳
 退得五通果
 此章願具說」



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若成就空。彼無願
耶。答如是。設成就無願。彼空耶。答如是。若
成就空。彼無相耶。答若得。設成就無相。彼空
耶。答如是。若成就無願。彼無相耶。答若得。
設成就無相。彼無願耶。答如是。


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未
來空。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
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
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空。彼
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
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未來空。彼現在
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空。彼未來耶。答
如是。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
[019-1020a]
成就現在。若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空。彼
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
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未來空。彼過去
現在耶。答有成就未來空非過去現在。有及
過去非現在。有及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現
在。成就未來空。非過去現在者。謂已得空未
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及過去非現在
者。謂空已滅不失。不現在前。及現在非過去
者。謂空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及過去
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現在前。設成就過去
現在空。彼未來耶。答如是。若成就現在空。彼
過去未來耶。答未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
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設
成就過去未來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如
空歷作六句應知。無願無相亦爾。


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無願耶。答若已滅不
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
設成就過去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
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
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無願耶。答如是。設成
就未來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
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
就過去空。彼現在無願耶。答若現在前。設成
就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
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
就過去空。彼過去現在無願耶。答有成就過
去空非過去現在無願。有及過去非現在。有
及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現在。成就過去空
非過去現在無願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未
[019-1020b]
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及過去非現在
者。謂空無願已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及現
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未
已滅。設已滅而失。及過去現在者。謂空無願
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無
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
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
彼未來現在無願耶。答未來成就現在。若現
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
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
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無願
耶。答未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
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設成就過去
未來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
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
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現在無願耶。答有成就
過去空及未來無願非過去現在。有及未來
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未來非現在。有及過
去未來現在。成就過去空及未來無願非過
去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未已滅。設已
滅而失。不現在前。及未來現在非過去者。謂
空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非已滅。設已滅而
失。及過去未來非現在者。謂空無願已滅不
失。無願不現在前。及過去未來現在者。謂空
無願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過去未
來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
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


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無相耶。答若已滅不
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
[019-1020c]
就。設成就過去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
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
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無相耶。答
若得。設成就未來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
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
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彼現在無相耶。答
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
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
失。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現在
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相。
有及過去非現在。有及現在非過去。有及過
去現在。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相者。謂
空已滅不失。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
在前。及過去非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
無相不現在前。及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
不失。無相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及
過去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現在
前。設成就過去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答
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
失。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現在
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未來現在無相。
有及未來非現在。有及未來現在。成就過去
空非未來現在無相者。謂空已滅。未得無
相。及未來非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已得
無相。不現在前。及未來現在者。謂空已滅
不失。無相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無相。
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
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就過去空。
彼過去未來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
[019-1021a]
去未來無相。有及未來非過去。有及過去未
來。成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無相者。謂空已
滅。未得無相。及未來非過去者。謂空已滅
不失。已得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及過
去未來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設成就過去
未來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
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若成
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現在無相耶。答有成
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現在無相。有及未來
非過去現在。有及未來現在非過去。有及過
去未來非現在。有及過去未來現在。成就過
去空非過去未來現在無相者。謂空已滅未
得無相。及未來非過去現在者。謂空已滅不
失。已得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
前。及未來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
相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及過去未來
非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不現在
前。及過去未來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
無相現在前。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無相。彼
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
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如空對無相。應知無
願對無相亦爾。如小七。應知大七亦爾。差別
者。以二對一。如以過去空過去無願對過去
無相有七。


若修空。彼無願耶。設修無願。彼空耶。答應作
四句。有修空非無願。謂已得空現在前。有修
無願非空。謂已得無願現在前。若未得無願
現在前。不修空。有俱修。謂未得空現在前。
若未得無願現在前修空。若未得無相及未
[019-1021b]
得世俗智現在前。修空無願。有俱不修。謂已
得無相現在前。若未得無相現在前。不修空
無願。若已得世俗智現在前。若未得世俗智
現在前。不修空無願。一切異生。染污心。無記
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若修空彼。無
相耶。設修無相。彼空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空
非無相。謂已得空現在前。若未得空現在前。
不修無相。若未得無願現在前。修空非無相。
有修無相非空。謂已得無相現在前。若未得
無相現在前。不修空。有俱修。謂未得空現在
前。修無相。若未得無相現在前修空。若未得
無願及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修空無相。有俱
不修。謂已得無願現在前。若未得無願現在
前。不修空無相。若已得世俗智現在前。若未
得世俗智現在前。不修空無相。一切異生。染
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若
修無願。彼無相耶。設修無相。彼無願耶。答應
作四句。有修無願非無相。謂已得無願現在
前。若未得無願及未得空現在前。不修無相。
有修無相非無願。謂已得無相現在前。若未
得無相現在前。不修無願。有俱修。謂未得無
願現在前。修無相。若未得無相現在前。修無
願。若未得空及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修無願
無相。有俱不修。謂已得空及已得世俗智現
在前。若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不修無願無相。
一切異生。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
生無想天。


頗有結空所斷非無願無相耶。答無。頗有結
無願所斷非空無相耶。答有。謂見集見道所
[019-1021c]
斷結。無願斷。頗有結無相所斷非空無願耶。
答有。謂見滅所斷結。無相斷。頗有結空無願
所斷非無相耶。答有。謂見苦所斷結。空無願
斷。頗有結空無相所斷非無願耶。答無。頗有
結無願無相所斷非空耶。答無。頗有結空無
願無相所斷耶。答有。謂學見迹修所斷結。空
無願無相斷。頗有結非空無願無相所斷而
是所斷耶。答有。謂異生所斷結。


云何作意入正性離生。答或無常。或苦。或空。
或無我思惟。何繫行入正性離生。答欲界繫。
盡智當言於身循身觀念住耶。乃至當言於
法循法觀念住耶。答盡智應言。或於身循身
觀念住。或於受。或於心。或於法。循法觀念
任。如盡智。無生智亦爾。


諸無漏初靜慮樂。諸輕安等覺支樂。此何差
別。答無差別。諸無漏第二靜慮樂。諸輕安等
覺支樂。此何差別。答無差別。


若從等持出。彼所緣耶。設從所緣出。彼等持
耶。答應作四句。有從等持出非所緣。謂如有
一思惟此相。入初靜慮。彼復思惟此相。入
第二靜慮。有從所緣出非等持。謂如有一思
惟此相入初靜慮。彼不出初靜慮。復思惟餘
相。有從等持出亦所緣。謂如有一思惟此相。
入初靜慮。彼思惟餘相。入第二靜慮。有非從
等持出亦非所緣。謂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
靜慮。住經多時。如說苾芻。乃至想定。能達聖
旨。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處。彼依何定。得
阿羅漢果。答無漏無所有處。


如說尊者大目乾連言。具壽我自憶住無所
[019-1022a]
有處定。聞曼陀枳尼池側有眾多龍象哮吼
等聲。彼尊者為在定聞。為起定耶。答起定聞
非在定。


諸不定。彼一切非聰慧無明趣耶。答諸不定。
彼一切非聰慧無明趣。有非聰慧無明趣而
非不定。謂邪定。諸定。彼一切聰慧明趣耶。答
諸聰慧明趣彼一切定有定。彼非聰慧無明
趣。謂邪定。諸不定。彼一切不成就等覺支耶。
答諸不定。彼一切不成就等覺支。有不成就
等覺支而非不定。謂邪定。諸定。彼一切成就
等覺支耶。答諸成就等覺支。彼一切定。有定
而不成就等覺支。謂邪定。


諸成就等覺支。彼成就無漏法耶。答諸成就
等覺支。彼成就無漏法。有成就無漏法非等
覺支。謂諸異生。諸不成就等覺支。彼不成就
無漏法耶。答無不成就無漏法。有不成就等
覺支。謂諸異生。諸得等覺支。彼得無漏法耶。
答諸得等覺支。彼得無漏法。有得無漏法非
等覺支。謂諸異生。諸捨等覺支。彼捨無漏法
耶。答無全捨等覺支。亦無全捨無漏法。諸退
等覺支。彼退無漏法耶。答無全退等覺支。亦
無全退無漏法。


諸未斷。彼未遍知耶。答諸未遍知。彼未斷。有
未斷非未遍知。謂若智遍知故已遍知非斷。
遍知故已斷。諸已斷。彼已遍知耶。答諸已斷。
彼已遍知。有已遍知非已斷。謂若智遍知故
已遍知非斷。遍知故已斷。


諸有此生眼不見色。彼依何法。引發天眼耶。
答如有一得自性生。念先餘生中。眼曾見色。
[019-1022b]
彼依此故。引發天眼。諸有此生。耳不聞聲。彼
依何法。引發天耳耶。答如有一得自性生。念
先餘生中。耳曾聞聲。彼依此故。引發天耳。何
故異生退時。見修所斷結增益。世尊弟子退
時。唯修所斷結增益耶。答異生用此道。斷
見所斷結。即用此道。斷修所斷結。故彼退時。
二結俱增益。世尊弟子。用此道。斷見所斷結。
彼於此道。定不退。用餘道。斷修所斷結。彼於
餘道。有退有不退。世尊弟子。設用此道。斷見
所斷結。即用此道。斷修所斷結者。彼亦無退。
何故上三果有退。非預流果耶。答修所斷結。
依有事起。謂有淨相。有不淨相。彼由非理。作
意觀淨相時。便於不淨想退。見所斷結。依無
事起。無有一法是我我所。可令彼觀於無我
見退。


退上三果時。諸所得無漏根力覺支道支。當
言曾得得。未曾得得耶。答應言曾得得。無色
界沒。生欲界時。諸所得蘊界處。善不善無記
根。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當言曾得得。未曾得
得耶。答應言善染污法曾得得。異熟法未曾
得得。無色界沒。生色界時。諸所得蘊界處。善
無記根。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當言曾得得。未
曾得得耶。答應言善染污法曾得得。異熟法
未曾得得。色界沒生。欲界時諸所得。蘊界處
等如無色界沒生欲界說。


依初靜慮。引發神境通道時。彼極遠至何處
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天耳通道時。
彼極遠聞。何繫聲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
引發他心通道時。彼極遠知何繫心心所法
[019-1022c]
耶。答乃至梵世。依初靜慮。引發宿住隨念通
道時。彼極遠憶。何繫宿住事耶。答乃至梵世。
依初靜慮。引發天眼通道時。彼極遠見。何繫
色耶。答乃至梵世。如依初靜慮。乃至依第四
靜慮。各隨自處。廣說亦爾。


若於苦思惟苦。得阿羅漢果。彼思惟何繫苦。
答無色界繫苦。若於集思惟集。得阿羅漢果。
彼思惟何繫集。答無色界繫集。若於滅思惟
滅。得阿羅漢果。彼思惟何繫諸行滅。答或欲
界繫。或色無色界繫諸行滅。若於道思惟道。
得阿羅漢果。彼思惟何繫諸行能斷道。答或
欲界繫。或色無色界繫諸行能斷道。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



「 念住有六門
 如實知有八
 貪瞋癡增減
 死受涅槃心
 弟子先涅槃
 佛涅槃出定
 四有三有行
 此章願具說」



四念住。謂身受心法念住。若修身念住。彼受
耶。設修受念住。彼身耶。答應作四句。有修身
念住非受。謂已得身念住現在前。有修受念
住非身。謂已得受念住現在前。若未得受念
住現在前。不修身。若未得心法念住現在前。
修受非身。有俱修。謂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若
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身。若未得心法念住
現在前。修身受。有俱不修。謂已得心法念住
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受。一
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
天。如身念住受念住。應知。身念住心念住亦
爾。若修身念住。彼法耶。設修法念住。彼身
[019-1023a]
耶。答應作四句。有修身念住非法。謂已得身
念住現在前。有修法念住非身。謂已得法念
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若
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法非身。有俱修謂
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
修身。若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法。有俱
不修。謂已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一切染污心。
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若修受
念住。彼心耶。設修心念住。彼受耶。答應作四
句。有修受念住非心。謂已得受念住現在前。
有修心念住非受。謂已得心念住現在前。有
俱修。謂未得身受心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
念住現住前。修受心。有俱不修。謂已得身法
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
心。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
無想天。若修受念住。彼法耶。設修法念住。彼
受耶。答應作四句。有修受念住非法。謂已得
受念住現在前。有修法念住非受。謂已得法
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
有俱修。謂未得身受心念住現在前。若未得
法念住現在前。修受。有俱不修。謂已得身心
念住現在前。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
滅盡定。生無想天。如受念住法念住。應知。心
念住法念住亦爾。


於身修身觀念住。當言法類世俗苦集道智。
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當言樂
喜捨根相應。當言空無願三摩地俱。當言緣
欲色界繫及不繫。於受修受觀念住。當言法
類他心世俗苦集道智。當言有尋有伺等三。
[019-1023b]
當言樂喜捨根相應。當言空無願三摩地俱。
當言緣三界繫不繫。如於受。於心亦爾。於法
修此觀念住。當言法類他心世俗苦集滅
道智。當言有尋有伺等三。當言樂喜捨根相
應。當言空無願無相三摩地俱。當言緣三界
繫不繫。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受。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受苦受時。如實知
我受苦受。此一智。謂世俗。受不苦不樂受
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受。此四智。謂法
類世俗道。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
及苦心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受樂心
受不苦不樂心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
世俗道。受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
味受及苦無味受時。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
受樂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時。如實知。此
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受樂耽嗜依受苦耽嗜
依受不苦不樂耽嗜依受及苦出離依受時。
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受樂出離依受不苦
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此四智。謂法類世
俗道。


如說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此一智。謂世俗。
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
道。如有貪心離貪心。應知。有癡心。離癡心。
染心不染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小心大心。
掉心不掉心。不寂靜心寂靜心。不定心定心。
不修心修心。不解脫心解脫心亦爾。有瞋心。
如實知有瞋心。此一智。謂世俗。離瞋心。如實
知離瞋心。此三智。謂法世俗道。


如說有內貪欲蓋。如實知有內貪欲蓋。此一
[019-1023c]
智。謂世俗。無內貪欲蓋。如實知無內貪欲蓋。
此三智。謂法世俗道。如未生內貪欲蓋而生。
如實知。此一智。謂世俗。生已便斷。斷已後不
復生。如實知。此三智。謂法世俗道。如貪欲
蓋。應知。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亦爾。
如說有內眼結。如實知有內眼結。此一智。謂
世俗。無內眼結。如實知無內眼結。此四智。謂
法類世俗道。如未生內眼結而生。如實知。此
一智。謂世俗。生已便斷。斷已後不復生。如實
知。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眼結。應知。耳
身意結亦爾。鼻舌結如蓋說。


如說有內念等覺支。如實知有內念等覺支。
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無內念等覺支。如實
知無內念等覺支。此一智。謂世俗。如未生念
等覺支而生。生已住不忘。令圓滿倍增廣智
作證。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念等覺支。
應知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亦爾。


如說等隨觀自貪瞋癡增。云何貪瞋癡增。答
有下貪瞋癡纏故中。有中故上。是謂增。如說
等隨觀自貪瞋癡減。云何貪瞋癡減。答無上
貪瞋癡纏故中。無中故下。是謂減。


云何死邊際受。答由此末摩斷命根滅。齊何
當言死邊際受。答齊此末摩斷命根滅。何處
攝。答法處。幾識相應。答身識意識。初末摩
斷受。身識相應。最後受。意識相應。


阿羅漢般涅槃心。當言善耶無記耶。答當言
無記。


何故雙賢弟子。先般涅槃。然後佛耶。答彼二
尊者。先長夜中。造作增長感無斷業。勿空無
[019-1024a]
果異熟故。復次由法爾故。


如說世尊依不動寂靜定。而般涅槃。世間眼
滅。此為在定。為出定耶。答出定。如說四有。
謂本有死有中有生有。云何本有。答除生分
死分諸蘊中間諸有。云何死有。答死分諸蘊。
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云
何生有。答生分諸蘊。


諸欲有。彼一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欲有
耶。答應作四句。有欲有非五行。謂欲界有情。
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有五行非欲
有。謂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
無想。有欲有亦五行。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
有非欲有亦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
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若
生無色界。諸色有有想天。彼一切五行耶設
五行。彼一切色有有想天耶。答應作四句。有
色有有想天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
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有五行非色有有想
天。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
想。有色有有想天亦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
同分心。有非色有有想天亦非五行。謂欲界
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
天得無想。若生無色界。諸色有無想天。彼一
切二行耶設二行。彼一切色有無想天耶。答
應作四句。有色有無想天非二行。謂無想天
不得無想。有二行非色有無想天。謂欲界有
情。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
盡定。有色有無想天亦二行。謂無想天得
無想。有非色有無想天亦非二行。謂欲界有
[019-1024b]
情。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生無色界。諸無
色有。彼一切四行耶。設四行。彼一切無色有
耶。答諸四行。彼一切無色有。有無色有非四
行。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


頗有有五行耶。答有。謂欲界有情。及色界有
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頗有有
四行耶。答有。謂無色界有情。住同分心。頗有
有三行耶。答無。頗有有二行耶。答有。謂欲界
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若住無想
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頗有有一行耶。答
有。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頗有有無行
耶。答無。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



「 三有隨眠想
 六尋明無明
 對因等有無
 此章願具說」



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
法現在前耶。答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
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有欲界法滅欲界
法現在前而非捨欲有欲有相續。謂不命終。
而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諸捨欲有色有
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
諸捨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
法現在前。有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
捨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欲界法滅。色
界法現在前。諸捨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
切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設
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欲
有無色有相續耶。答如是。諸捨色有色有相
續。彼一切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
[019-1024c]
諸捨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色界
法現在前。有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
捨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色界法滅色界
法現在前。諸捨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
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欲有相
續。彼一切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有色界
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欲有相續。
謂不命終。而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諸捨
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無色界
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無色有相續。彼
一切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有色界
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無色有相
續。謂不命終。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諸
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
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無色有無色有
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
有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無色
有無色有相續。謂不命終。無色界法滅。無色
界法現在前。諸捨無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
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設無
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無色有
欲有相續耶。答如是。諸捨無色有色有相續。
彼一切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
捨無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色
界法現在前。有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
而非捨無色有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而無色
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何故欲界隨眠。不於
色無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雜亂。及應不可
施設。離欲染故。何故色界隨眠。不於欲界
[019-1025a]
法隨增耶。答界應雜亂。及彼非此所緣故。
何故色界隨眠。不於無色界法隨增耶。答
界應雜亂。亦不可知。離色染故。何故無色
界隨眠。不於欲界色界法隨增耶。答界應雜
亂。及彼非此所緣故。何故欲界不遍行
隨眠。不遍於欲界法隨增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此所緣故。何故色界不遍行隨
眠。不遍於色界法隨增耶。答如前說無色界不遍行隨眠說亦爾。


有十想。謂無常想。乃至滅想。若修無常想。彼
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
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有思惟無
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有修
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
想。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
相。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餘想亦隨應當知。


若起欲尋。彼思惟欲尋耶。答應作四句。有起
欲尋不思惟欲尋。謂緣餘法起欲尋。有思惟
欲尋不起欲尋。謂緣欲尋起餘尋。有起欲尋
亦思惟欲尋。謂緣欲尋起欲尋。有不起欲尋
亦不思惟欲尋。謂除前相。如欲尋。恚尋害
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亦爾。


諸法因無明。彼法緣無明耶。答若法因無明。
彼法緣無明。有法緣無明不因無明謂除無
明異熟。諸餘無覆無記行。及善行。諸法因明。
彼法緣明耶。答若法因明。彼法緣明。有法
緣明不因明。謂初明。及諸有漏行。諸法因無
明。彼法緣明耶。答若法因無明。彼法緣明。有
[019-1025b]
法緣明不因無明。謂除無明異熟。諸餘無覆
無記行。及善行。諸法因明。彼法緣無明耶。答
若法因明。彼法緣無明。有法緣無明不因明。
謂初明。及諸有漏行。諸法因無明。彼法不善
耶。答若法不善。彼法因無明有法因無明非
不善。謂無明異熟。及有覆無記行。諸法因明。
彼法善耶。答若法因明。彼法善。有法善不因
明。謂初明及善有漏行。頗有法。不因明不因
無明。彼法非無因耶。答有。謂除無明異熟。諸
餘無覆無記行。及初明善有漏行。


見蘊第八中想納息第三



「 想心知等四
 無緣法見疑
 因道等攝三
 此章願具說」



諸法無常想生。彼法無常想相應耶。答應作
四句。有法無常想生非無常想相應。謂無常
想現前必滅。餘想現前必生彼相應法。有
法無常想相應非無常想生。謂餘想現前必
滅。無常想現前必生彼相應法。有法無常想
生亦無常想相應。謂無常想現前必滅。無常
想現前必生彼相應法。有法非無常想生亦
非無常想相應。謂餘想現前必滅。餘想現前
必生彼相應法。如無常想。乃至滅想亦爾。諸
法無常想生。彼法無常想一緣耶。答應作四
句。有法無常想生非無常想一緣。謂無常想
現前必滅。餘想現前必生。彼有餘緣。有法無
常想一緣非無常想生。謂餘想現前必滅。無
常想現前必生。彼有此緣。有法無常想生無
常想一緣。謂無常想現前必滅。無常現前必
生。彼有此緣。有法非無常想生亦非無常想
[019-1025c]
一緣。謂餘想現前必滅。餘想現前必生。彼有
餘緣。如無常想。乃至滅想亦爾。


諸法由心起。非不由心。若時心起。爾時彼法
耶。答心先起後彼法。若時心滅。爾時彼法耶。
答心先滅後彼法。若時心得。爾時彼法耶。答
心先得後彼法。若時心捨。爾時彼法耶。答彼
法先捨後乃心。若時心受異熟。爾時彼法
耶。答或爾時。或餘時。


頗有法是所通達所遍知非所斷非所修非所
作證耶。答有。謂虛空非擇滅。頗有法是所通
達所遍知非所斷非所修是所作證耶。答有。
謂擇滅。頗有法是所通達所遍知非所斷是
所修是所作證耶。答有。謂無漏有為法。頗有
法是所通達所遍知是所斷是所修是所作證
耶。答有。謂善有漏行。頗有法是所通達所
遍知是所斷非所修是所作證耶。答有。謂定
所起天眼耳。頗有法是所通達所遍知是所
斷非所修非所作證耶。答有。謂除定所起天
眼耳。餘無記行不善法。


頗有法無緣因緣無緣法緣無緣法俱生是
有是有性非無非無性異色異受想識異相應
行耶。答有。謂五識身。彼相應法。及緣。色無
為。心不相應行。意識身。彼相應法。所有生老
住無常。此法無緣因緣無緣法緣無緣法俱
生。是有。是有性。非無非無性。異色。異受想
[019-1026a]
識。異相應行。此法。於彼法。當言因。當言緣
耶。答當言因。當言緣。此法當言善耶。不善
耶。無記耶。答於善當言善。於不善當言不
善。於無記當言無記。此法幾隨眠隨增。幾
結繫。答三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九結繫。見相
應受。幾隨眠隨增。答三界有漏緣。及無漏緣
見。彼相應無明。隨眠隨增。見不相應受。幾隨
眠隨增。答除無漏緣見。彼相應無明。餘隨眠
隨增。疑相應受。幾隨眠隨增。答三界見所斷
有漏緣。及無漏緣疑。彼相應無明。隨眠隨增。
疑不相應受。幾隨眠隨增。答除無漏緣疑彼
相應無明。餘隨眠隨增。因道緣起法幾界。幾
處。幾蘊攝。答十八界。十二處。五蘊。除眼觸
等起想受。心相應法。及耳觸等起想受。心不
相應法。餘法。幾界。幾處。幾蘊攝。答十八界。
十二處。五蘊。乃至除身觸等起想受。心相應
法。及意觸等起想受。心不相應法。餘法。幾
界。幾處。幾蘊攝。答十八界。十二處。五蘊。
《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