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1 大易粹言-宋-方聞一 (master)


[064-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六十四   宋 方聞一 編
䷿離上/坎下
 伊川先生曰未濟序卦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
 終焉既濟矣物之窮也物窮而不變則无不已之理
 易者變易而不窮也故既濟之後受之以未濟而終
 焉未濟則未窮也未窮則有生生之義爲卦離上坎
 下火在水上不相爲用故爲未濟易/傳
[064-1b]
 先生過成都坐於所館之堂讀易有造桶者前視之
 指未濟卦問焉先生曰何也曰三陽皆失位先生異
 之問其姓與名則失之矣易傳曰聞之成都隱者酉/室
 所聞云田夫釋來/者誤時氏拾遺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伊川先生曰未濟之時有亨之理而卦才復有致亨
 之道惟在慎處狐能渡水濡尾則不能濟其老者多
 疑畏故履冰而聽懼其陷也小者則未能畏慎故勇
[064-2a]
 於濟汔當爲仡壯勇之狀書曰仡仡勇夫小狐果於
 濟則濡其尾而不能濟也未濟之時求濟之道當至
 慎則能亨若如小狐之果則不能濟也既不能濟无
 所利矣易/傳
 白雲郭氏曰易六十四卦終於既濟未濟者凡人事
 之終始惟曰濟與不濟而已故以是二卦終焉先既
 濟而後未濟者猶泰之與否也泰極則否既濟窮則
 未濟天道人事莫不然也聖人之爲戒深矣既濟曰
[064-2b]
 亨未濟亦曰亨者既濟之亨已然之亨也未濟之亨
 將然之亨也既濟言濡其尾而未濟亦言濡其尾者
 既濟之濡其尾以曳輪既濟而濡尾也未濟之濡其
 尾以小狐幾濟而濡尾也夫濟難大人之事豈狐疑
 小人之所能哉宜其濡尾而无攸利此其所以為未
 濟也幾濟而濡尾不喪其生亦幸矣何所利乎若夫
 飛龍在天大人之造何難不濟是以有不言所利之
 大易/說
[064-3a]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
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伊川先生曰以卦才言也所以能亨者以柔得中也
 五以柔居尊位居剛而應剛得柔之中也剛柔得中
 處未濟之時可以亨也○小狐汔濟據二而言也二
 以剛陽居險中將濟者也又上應於五險非可安之
 地五有當從之理故果於濟如小狐也既果於濟故
 有濡尾之患未能出於險中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064-3b]
 始雖勇於濟不能繼續而終之无所往而利也○雖
 隂陽不當位然剛柔皆相應當未濟而有興若能重
 慎則有可濟之理二以汔濟故濡尾也卦之諸爻皆
 不得位故爲未濟雜卦云未濟男之窮也謂三陽皆
 失位也斯義也聞之成都隱者並易/傳
 白雲郭氏曰未濟知其亨者以六五柔中知其有濟
 是以亨也小狐幾濟未能出險之中故濡其尾无攸
 利不能終其濟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是以續
[064-4a]
 終之事固非狐疑小人之所能也六爻雖不當位而
 剛柔皆相應雖處已有失然亦未甞失於人故得人
 之助是以有亨之象而小狐之濟亦止於无攸利而
 已不然則凶及之矣易/說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伊川先生曰水火不交不相濟爲用故爲未濟火在
 水上非其處也君子觀其處不當之象以慎處於事
 物辯其所當各居其方謂止於其所也易/傳
[064-4b]
 白雲郭氏曰火性炎上而在上水性潤下而在下二
 氣不交不相爲用是以爲未濟亦猶天地不交而爲
 否也物之有可辯者如水火之性是也居方者猶居
 上居下是也君子觀未濟之象而慎於辯物居方者
 欲其所居各得交濟之道无若火在水上而不相爲
 用也不然則物自各止其所在君子何慎之有易/說
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伊川先生曰六以隂柔在下處險而應四處險則不
[064-5a]
 安其居有應則志行於上然已既隂柔而一无/而字四非
 中正之才不能援之以濟也獸之濟水必揭其尾尾
 濡則不能濟濡其尾言不能濟也不度其才力而進
 終不能濟可羞吝也○不度其才力而進至於濡尾
 是不知之極也並易/傳
 白雲郭氏曰初六隂柔在下居險之中而上應九四
 則是小狐欲濟之象然不能有終而濡其尾是隂柔
 不足以有濟故吝也極至也度可至而至之智者之
[064-5b]
 事不度才力而妄欲有濟是不知可至之道也无凶
 而止於吝者得其應以爲之助耳易/說
九二曳其輪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伊川先生曰在它卦九居二爲居柔得中无過剛之
 義也於未濟聖人深取卦象以爲戒明事上恭順之
 道未濟者君道艱難之時也五以柔處君位而二以
 剛陽之才而居相應之地當用者也剛有陵柔之義
 水有勝火之象方艱難之時所賴者才臣耳尤當盡
[064-6a]
 恭順之道故戒曳其輪則得正而吉也倒曵其輪殺
 其勢緩其進戒用剛之過也剛過則好犯上一无/上字
 順不足唐之郭子儀李晟當艱危未濟之時能極其
 恭順所以爲得正而能保其終吉也於六五則言其
 貞吉光輝盡君道之善於九二則戒之恭順盡臣道
 之正盡上下之道也○九二得正而吉者以曳輪而
 得中道乃正也並易/傳
 白雲郭氏曰曳其輪者將以有行也九二以剛中之
[064-6b]
 才居險難之中剛而有濟故曳以輪貞吉也夫六五
 之君柔中未能有濟必得九二剛中之臣相與為應
 乃可濟矣是以有曳輪濟難之漸固守是道无不吉
 也中以行正者其曳輪也所以輔其君以有濟道之
 正也以九居二中之德也以中之徳行道之正故曰
 中以行正也既濟初九曳輪而已濟者也未濟九二
 曵輪而將濟者也夫濟者宜有用舟之象而二卦皆
 言曳輪者以見濟難之時用力甚艱而後有濟故也
[064-7a]
 易/說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伊川先生曰未濟征凶謂居險无出險之用而行則
 凶也必出險而後可征三以隂柔不中正之才而居
 險不足以濟也未有可濟之道出險之用而征所以
 凶也然未濟有可濟之道險終有出險之理上有剛
 陽之應若能涉險而徃從之則濟矣故利涉大川也
 然三之隂柔豈能出險而徃非時不可才不行也○
[064-7b]
 三征則凶者以位不當也謂隂柔不中正无濟險之
 才也若能涉險一无/險字以從應則利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有強援於上故利涉大川非義躁進凶
 之道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三非中正之才不足以有濟必欲力征
 而有濟斯取凶之道也然二卦謂之濟者非獨濟其
 身而已有載上濟下之道故皆有曳輪之象苟濟其
 身則為小狐之事也非濟之大者也六三雖非中正
[064-8a]
 之才而處險之上險不能害以之自濟則可濟衆則
 不可是以雖征凶而利涉大川也征凶以其濟衆也
 利涉大川自濟也必曰未濟征凶言欲以未濟之道
 而征是以知其欲大濟也征凶固不若九二曳輪之
 吉而利涉大川復優於小狐濡尾之吝以此見六三
 之才居初二之間特以不當濟難之位徃濟則凶也
 易/說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象曰貞
[064-8b]
吉悔亡志行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陽剛居大臣之位上有虚中明順
 之主又已出於險未濟已過中矣有可濟之道也濟
 天下之艱難非剛健之才不能也九雖陽而居四故
 戒以貞固則吉而悔亡不貞則不能濟有悔者一无/者字
 也震動之極也古之人用力之甚者伐鬼方也故以
 為義力動而逺伐至於三年然後成功而行大國之
 賞必如是乃能濟也濟天下之道當貞固如是四居
[064-9a]
 柔故設此戒○如四之才與時合而加以貞固則能
 行其志吉而悔亡鬼方之伐貞之至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剛陽之道迫近至尊非正而吉悔所招
 也初處險中叛而未一奮動討伐其勢必克堪之上
 任是以有賞易/說
 白雲郭氏曰四居近臣之位有剛強可濟之才而能
 固守居柔之貞是以吉也吉則未濟之悔亡矣故可
 以震用伐鬼方震用伐鬼方則其才足以逺濟非獨
[064-9b]
 自濟其身而已故其君報能濟之功是以三年有賞
 於大國也必言三年以見未濟之時艱於有爲也自
 古觀之舜有大功二十而後為天下禹八年於外而
 後平水土湯十一征而天下信之文王九年而大統
 未集周公東征三年而歸未濟之難如此則九四之
 三年有賞未爲乆也志行者上有六五虚明柔中之
 君故九四得以行其志而有鬼方之伐不然則自濟
 不暇又安能濟逺人乎既濟九三與未濟九四皆有
[064-10a]
 伐鬼方之象者二卦三四為反對故其象同與損益
 二五言十朋之龜夬姤三四言臀无膚其行次且同
 義稱髙宗則知伐鬼方為小亨言震用則知伐鬼方
 為大事矣係乎其人大小不同也易/說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
吉也
 伊川先生曰五文明之主居剛而應剛其處得中虛
 其心而陽為之輔雖以柔居尊處之至正至善无不
[064-10b]
 足也旣得貞正故吉而无悔貞其固有非戒也以此
 而濟无不濟也五文明之主故稱其光君子德輝之
 盛而功實稱之有孚也上云吉以貞也柔而能貞徳
 之吉也下云吉以功也既光而有孚時可濟也○光
 盛則有暉暉光之散也君子積充而光盛至於有暉
 善之至也故重云吉並易/傳
 白雲郭氏曰六五柔中文明之君虚己而有容故賢
 者樂為之輔以濟天下之難是以九二有曳輪之吉
[064-11a]
 而九四有鬼方之伐也人君不以尊位自居而樂於
 虚己待賢固守是道宜其吉而无悔矣君吉而无悔
 是以未濟之悔可亡於九四也爲君之徳孰有加於
 是者乎此其所以爲文明之君有孚虚中也虚中故
 能尊賢而容衆是以吉也上言貞吉始之吉也下言
 有孚吉終之吉也此所謂能續終者也昔文王之為
 君也徽柔懿恭所謂柔中也光于四方顯于西土非
 君子之光乎至於得賢而用之則有若虢叔閎夭散
[064-11b]
 宜生泰顚南宫适之徒以為疏附先後奔走禦侮之
 臣故在詩則文王獨稱大明而在易則未濟六五亦
 獨為君子之光也易/說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
首亦不知節也
 伊川先生曰九以剛在上剛之極也居明之上明之
 極也剛極而能明則不爲躁而為决明能燭理剛能
 斷義居未濟之極非得濟之位无可濟之理則當樂
[064-12a]
 天順命而已若否終則有傾時之變也未濟則无極
 而自濟之理故止為未濟之極至誠安於義命而自
 樂則可无咎飲酒自樂也不樂其處則躁忿隕穫入
 於凶咎矣若從樂而耽肆過禮至濡其首亦非能安
 其處也有孚自信於中也失是失其宜也如是則于
 有孚為失也人之處患難知其无可奈何而放意不
 反者豈安於義命者哉○飲酒至于濡首不知節之
 甚也所以至如是不能安于義命也能安則不失其
[064-12b]
 常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飲酒而至于濡首不節之甚也其必失
 此樂也有孚易/說
 白雲郭氏曰六五有孚于賢者故為賢者之光上九
 有孚于飲酒適足自養而已安能有濟哉然自養者
 獨養其身雖无大咎至於難將及己濡首而不變是
 不知進退存亡之節者也向之謂有孚今則失是矣
 上九剛明之才可用而不知變故聖人之辭戒之如
[064-13a]
 此昔伊尹始則耕于有莘之野終則幡然而改所謂
 知進退存亡之節者又安有濡首之失乎易/說
 
 
 
 
 
 
[064-13b]
 
 
 
 
 
 
 
 大易粹言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