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1 大易粹言-宋-方聞一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十八    宋 方聞一 編
巽下/艮上
 伊川先生曰蠱序卦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
 蠱承二卦之義以為次也夫喜說以隨於人者必有
 事也无事則何喜何隨蠱所以次隨也蠱事也蠱非
 訓事蠱乃有事也為卦山下有風風在山下遇山而
 回則物亂是為蠱象蠱之義壞亂也在文為蟲皿皿
[018-1b]
 之有蟲蠱壞之義左氏傳云風落山女惑男以長女
 下於少男亂其情也風遇山而囬物皆撓亂是為有
 事之象故云蠱者事也旣蠱而治之亦事也以卦之
 象言之所以成蠱也以卦之才言之所以治蠱也易/傳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伊川先生曰旣蠱則有復始之理自古治必因亂亂
 則開治理自然也如卦之才以治蠱則能致元亨也
 蠱之大者濟時之艱難險阻也故曰利涉大川○先甲
[018-2a]
 後甲者甲數之首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甲第甲令
 皆謂首也事之端也治蠱之道當思慮其先後三日
 蓋推原先後為救弊可乆之道先甲謂先於此究其
 所以然也後甲謂後於此慮其將然也一日二日至
 於三日言慮之深推之逺也䆒其所以然則知救之
 之道慮其將然則知備之之方善救則前弊可革善
 備則後利可乆此古之聖王所以新天下而垂後世
 也後之治蠱者不明聖人先甲後甲之誡慮淺而事
[018-2b]
 近故勞於救亂而亂不革功未及成而弊已生矣甲
 者事之首庚者變更之首制作政教之類則云甲舉
 其首也發號施令之事則云庚庚猶更也有所更變
 也並易/傳○先甲三日以窮其所以然而處其事後甲
 三日以䆒其將然而為之防甲者事之始也庚者有
 所革也自甲至于戊己春夏生物之氣已備庚者秋
 冬成物之氣也故有所革别一般氣劉絢/師訓
 横渠先生曰元亨然後利涉大川易/說
[018-3a]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自古治必因亂亂則開治理自
 然也又曰甲數之首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是也有
 始必有終有終必有始天之道也聖人知始終之道
 故能原始而䆒其所以然要終而備其將然先甲謂
 先於此䆒其所以然也後甲謂後於此慮其將然也
 一日二日至於三日言慮之深推之逺也䆒其所以
 然則知救之之道慮其將然則知備之之方善救則
 前弊可革善備則後利可乆此古之聖王所以新天
[018-3b]
 下而垂後世也又曰甲者事之首庚者變之首制作
 政教之類則云甲舉其首也發號施令之事則稱庚
 庚猶更也雍曰甲庚之說自古失之甚至於論及辛
 丁為巫史之言獨伊川先生最為得也且蠱者事也
 事之蠧弊者也故傳曰皿蟲為蠱天下之事如循環
 新故治亂相因而不留也故亂則將治弊則將新理
 之必然者也是以蠱為己弊而大亨居前勢甚易為
 也利涉大川言其有為之易也易言利渉大川非剛
[018-4a]
 健之才則虛中有濟之象而蠱特言其易於有為也
 觀易之爻兼三才而兩之故六是以陽不過六隂不
 過六而盡矣復稱七日自姤經六爻至復初九而七
 也臨稱八月自復經六爻至遯六二而八也蠱之先
 甲後甲亦六日之義先甲三日者蠱之先也新之終
 而弊之始也至中而大弊矣是為蠱也以言乎治則
 不治之時也後甲三日者蠱之後也弊之終而新之
 始也至中而大新矣是為蠱之反也以言乎治則治
[018-4b]
 之時也故治為蠱之反而蠱為治之反二者之象兼
 於先甲後甲之中相與循環而已甲即蠱也易/說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

 伊川先生曰以卦變及二體之義而言剛上而柔下
 謂乾之初九上而為上九坤之上六下而為初六也
 陽剛尊而在上者也今徃居於上隂柔卑而在下者
[018-5a]
 也今來居於下男雖少而居上女雖長而在下尊卑
 得正上下順理治蠱之道也由剛之上柔之下變而
 為艮巽艮止也巽順也下巽而上止止於巽順也以
 巽順之道治蠱是以元亨也○元亨而天下治者治
 蠱之道如卦之才則元亨而天下治矣夫治亂者苟
 能使尊卑上下之義正在下者巽順在上者能止齊
 安定之事皆止於順則何蠱之不治也其道大善而
 亨也如此則天下治矣○往有事也者方天下壞亂
[018-5b]
 之際冝渉艱險以徃而濟之是往有所事也○終則
 有始者夫有始則必有終旣終則必有始天之道也
 聖人知終始之道故能原始而䆒其所以然要終而
 備其將然先甲後甲而為之慮所以能治蠱而致元
 亨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憂患内萌蠱之謂也泰終反否蠱之體
 也巽而止待能之時也○後甲三日成前事之終先
 甲三日善後事之始也剛上柔下故可為之唱是故
[018-6a]
 先甲三日以蠲其法後甲三日以重其初明終而復
 始通變不窮也至於巽之九五以其上下皆柔故必
 无初有終是故先庚後庚不為物首也於甲取應物
 而動順乎民心也一本為事之唱法/一作治並易説
 廣平游氏曰飭蠱以有事者不可以有擾故於蠱以
 先甲後甲言之甲者仁柔也發號施令者不可以徇
 人故於巽以先庚後庚言之庚者義剛也傳曰通變
 之謂事事往來終始如循環必至之理也故曰天行
[018-6b]
 君子察於此故先事而豫以弭於未然故能制治於
 未亂非知幾不足以與此後事而圖以防其將然故
 能轉凶而為吉非知化不足以與此三日者成數也
 原始要終亦推其數而已先後至於成數則无虞矣
 ○巽而止者飭天下之蠱義主於巽而道貴於止也
 巽而止則元亨而天下治矣故諸爻皆以家道言之
 蓋當是時治大冝如小治衆冝如寡治煩冝如簡一
 切以柔巽自處而无意於動衆順其序而弗擾因其
[018-7a]
 情而无咈如子之任父事則觀聽不駭而害己消矣
 且有而為之其易耶如欲以發强剛毅勇於作為多
 所紛更者任是猶治絲而棼之益以壞亂而已非治
 蠱之道也並易/説
 龜山楊氏曰剛上而柔下剛柔不交上下不相與不
 足與有為巽而止无健行之才不能以有為此事之
 所以蠱也春秋傳曰皿蟲為蠱蠱者弊壞之時也先
 王之治蠱也如治陋室然欂櫨扂楔各安所施而不
[018-7b]
 易其處則庶乎其苟完矣動而紛更之則腐者敗傾
 者覆不可復支矣非治蠱之道也夫剛上而柔下巽
 而止合二體而為蠱也即其體因其才而用之以通
 其變則蠱元亨而天下治矣治然後可以往有事也
 周之宣王承厲王之後天下蕩蕩无綱紀文章蠱已
 甚矣宣王勞來還定安集之而已初非有為也其卒
 也内脩政事外攘夷狄脩車馬備器械復㑹諸侯於
 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此旣治而徃有事之謂也
[018-8a]
 旣治矣終於无所事而欲復文武之境土成中興之
 功不可得也自蠱元亨/至此易説
 白雲郭氏曰否泰反其類者也而蠱之於㤗亦有相
 循之義焉然泰之道大蠱之事小雖不能如否之反
 而㤗之後先蠱而後否聖人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
 細是以有治蠱之道焉此商宗周宣之所以興也先
 儒謂蠱自泰來剛上而柔下是也知蠱之極而治之
 則有治无亂故後甲三曰之後元亨而天下治也蠱
[018-8b]
 之時也為易圖冝往有事故利涉大川先甲後甲則
 天行終始之道循環然耳易於泰言其命亂於蠱言
 天下治皆先甲後甲之常也故聖人於蠱弊之時未
 甞憂其不治特患幹之无其人耳知其道得其人治
 天下可運諸掌也觀傅說之戒高宗曰事不師古以
 克永世匪說攸聞又曰監于先王成憲其永无愆詩
 人之美宣王曰復古也天下喜於王化復行也復文
 武之境土復㑹諸侯於東都也觀是二者則知蠱之
[018-9a]
 道特在於除前人之弊復先王之法而已蓋无創業
 垂統之多難也易/說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徳
 明道先生曰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先生曰蠱之
 象君子以振民育徳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餘无它
 為二者為己為人之道也為己為人吴本作治/己治人 劉絢所録○湏
 是就事上學蠱振民育徳然後有所知後方能如此
 何必讀書然後為學顯道/所録
[018-9b]
 伊川先生曰山下有風風遇山而回則物皆散亂故
 為有事之象君子觀有事之象以振濟於民養育其
 徳也在己則養徳於天下則濟民君子之所事无大
 於此二者易/傳
 龜山楊氏曰山下有風振物之象也蠱之時以振民
 為先振民以育徳為本衞文公之營楚丘至於騋牝
 三千乃在乎秉心塞淵此之謂也易/說
 兼山郭氏曰窪則盈弊則新者事也弊不新成則无
[018-10a]
 弊无新不成不敗也以此御彼則君子之所患聖人
 有不患也象春秋傳曰於文皿蟲為蠱在周易女&KR1090
 男風落山為蠱巽為長女艮為少男長女從少男惑
 也風在山下落也以人言之亦風俗之大壞也放勲
 曰匡之直之輔之翼之又從而振徳之則當斯時也
 其振徳之者固必有術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女祟男風落山為蠱女從男惑
 也風在山下落也以人言之亦風俗之大敗也故必
[018-10b]
 有振徳之術焉雍曰蠱自泰來是泰之道弊而為蠱
 也夫泰之所謂地今弊而為山矣所謂天今弊而為
 風矣天地之道弊而為山風之事矣道弊於事大弊
 於小君子弊於小人安得不振而起之也哉此君子
 所以振民育徳也能振而起之以復於泰是以元亨
 而天下治也不能振之日入於頽弊之域此所以否
 而不反矣振民風象育徳山象也易/說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象曰幹父之蠱意
[018-11a]
承考也
 伊川先生曰初六雖居最下成卦由之有主之義居
 内在下而為主子幹父蠱也子幹父蠱之道能堪其
 事則為有子而其考得无咎不然則為父之累故必
 惕厲則得終吉也處卑而尸尊事自當兢畏以六之
 才雖能巽順體乃隂柔在下无應而主幹非有能濟
 之義若以不克幹而一无/而字言則其義甚小故專言為
 子幹蠱之道必克濟則不累其父能厲則可以終吉
[018-11b]
 乃備見為子幹蠱之大法也○意承考也者子幹父
 蠱之道意在承當於父之事也故祗敬其事以置父
 於无咎之地常懷惕厲則終得其吉也盡誠於父事
 吉之道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處下不係應於上如子之專制雖意在
 承考然亦危厲以其柔巽故終吉易/說
 廣平游氏曰初六才不足以應冝不足以幹蠱而能
 考无咎者以柔巽為體而意專於承考也意承考者
[018-12a]
 子道之正也故爻稱為有子況夫一家之事固不煩
 而初亦未廣也持吾承考之意以從事則何事而不
 濟耶書曰罔曰弗克惟旣厥心意在於承考斯能盡
 其心矣人心其神矣乎能盡其心則雖愚必明雖柔
 必强才之不足非所患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以柔在下无克濟之才而居幹蠱之任
 意在承考而已非父子之懿也而惟父之從必有䧟
 於不義者能无咎乎故有子之考然後无咎夫先意
[018-12b]
 承志諭父母於道唯賢者能之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然後為孝故厲乃終吉易/說
 白雲郭氏曰蠱非創始之事蓋甞作之而弊者弊而
 改為則治矣非若屯難之難濟否塞之難傾也故雖
 初六柔弱之才亦能幹焉蠱實家道蓋承父已基之
 事又非去故而鼎新也能幹父之蠱則有子矣有子
 則考乃无過雖有涉川之危亦終吉也況非危事者
 乎考无咎若武王言惟朕文考无罪同意而初六非
[018-13a]
 武王之才徳耳意承考者善繼父之志也易/說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伊川先生曰九二以剛陽為六五所應是以剛陽之
 才在下而幹夫在上隂柔之事也故取子幹母蠱為
 義以剛陽之臣輔柔弱之君義亦相近二巽體而處
 柔順義為多幹母之蠱之道也夫子之於母當以柔
 巽輔導之使得於義一有/母字不順而致敗蠱則子之罪
 也從容將順豈无道乎以婦人言之則隂柔可知若
[018-13b]
 伸己剛陽之道遽然矯拂則傷恩所害大矣亦安能
 入乎在乎屈己下意巽順將承使之身正事治而已
 故曰不可貞謂不可貞固盡其剛直之道如是乃中
 道也又安能使之為甚髙之事乎若於柔弱之君盡
 誠竭忠致之於中道則可矣又安能使之大有為乎
 且以周公之聖輔成王成王非甚柔弱也然能使之
 為成王而已守成不失道則可矣固不能使之為羲
 黄堯舜之事也二巽體而得中是能巽順而得中道
[018-14a]
 合不可貞之義得幹母蠱之道也○得中道也者二
 得中道而不過剛幹母蠱之善者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處中用巽以剛係柔幹母之蠱得剛柔
 之中也易/說
 廣平游氏曰九二處多譽之地才有餘而道不失中
 固衆譽之所歸六五因衆譽而用之則人情莫不恱
 服彼其才足以任劇而以中道承柔中之君則其君
 且仰成而繼志述事有餘地矣然譽在下而上不忌
[018-14b]
 者得中道而承以徳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五以隂柔之質止乎上二以剛明之才
 應乎内幹母之蠱也幹母之蠱門内之治恩掩義故
 不可正正之則有不勝其責者故子之克家包蒙納
 婦而後吉臣之事君亦如是而已苟人君无剛健之
 才輔之以大有為之事鮮克濟矣齊王問好貨好色
 孟子務引之當道而已不逆其欲也貨色非人君所
 冝好也一以義正之則齊王不勝其責矣故孟子之
[018-15a]
 言如此夫謂吾君不能是不敬其君也故以幹母之
 蠱明之知此其知所以事君也易/說
 兼山郭氏曰九二蠱之柔在内事之所以起剛在上
 蠱之所以飭也不任其剛而柔以濟之不徇其内而
 剛以制之此有其事而有其治所以終至於无事也
 以斯道處斯時所謂元亨者也況九二幹母之蠱者
 乎易/說
 白雲郭氏曰初六以隂承陽故言幹父九二以陽應
[018-15b]
 隂故言幹母然九二以剛强之才而幹隂柔之事方
 之初六有餘力矣不可固守剛强以盡用其才也惟
 九二能得中道故克幹焉貞本幹事之徳而九二不
 用者蠱之時易為力適中足矣不可過也易/說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

 伊川先生曰三以剛陽之才居下之上主幹者也子
 幹父之蠱也以陽處剛而不中剛之過也然而在巽
[018-16a]
 體雖剛過而不為无順順事親之本也又居得正故
 无大過以剛陽之才克幹其事雖以剛過而有小小
 之悔終无大過咎也然有小悔已非善事親也○以
 三之才幹父之蠱雖小有悔終无大咎也蓋剛斷能
 幹不失正而有順所以終无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義如初六小有悔者以其剛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子職以順父之為正九三剛過中於子
 職不能无小悔然其才足以幹蠱雖有悔无大咎也
[018-16b]
 易/說
 白雲郭氏曰幹蠱之道欲知其弊而順治之耳固不
 必經綸之大才也不順其弊而治反更張作新未甞
 不至於變亂也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
 法而過者未之有也九三之才已過矣然不至於大
 悔終无咎者蓋所幹之蠱遵前人之法而已宣王之
 詩有箴規是為小有悔也易/說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象曰裕父之蠱徃未得也
[018-17a]
 伊川先生曰四以隂居隂柔順之才也所處得正故
 為寛裕以處其父事者也夫柔順之才而處正僅能
 循常自守而已若徃幹過常之事則不勝而見吝也
 以隂柔而无應助徃安能濟○以四之才守常居寛
 裕之時則可矣欲有所徃則未得也加其所任則不
 勝矣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裕父之蠱不能為父除患能寛裕和緩
 之而已以柔居隂失之太柔故吝貞固乃可幹事以
[018-17b]
 柔致逺往未得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六四柔順而不中无幹蠱之才裕父母
 之蠱者也天地萬物父母萬物裕於天地人子之於
 父母則異乎此矣父裕於子可也子不可裕於父裕
 父之蠱則往冝見吝矣易/說
 白雲郭氏曰幹蠱之爻多无大才以弊事順治不用
 過也過則有害非幹蠱也然才之過者九三而止耳
 亦无太過也其不及者六四是已以六四隂柔不及
[018-18a]
 之才猶能裕父之蠱則知治蠱不為難也裕父非幹
 也能因其基而增益之耳或徃幹之則見吝矣蓋才
 力太柔未可徃故也繼體守文之治似之易/說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徳也
 伊川先生曰五居尊位以隂柔之質當人君之幹而
 下應於九二是能任剛陽之臣也雖能下應剛陽之
 賢而倚任之然已實隂柔故一作/固不能為創始開基
 之事承其舊業則可矣故為幹父之蠱夫創業垂綂
[018-18b]
 之事非剛明之才則不能繼世之君雖柔弱之資苟
 能一有/信字任剛賢則可以為善繼而成令譽也太甲成
 王皆以臣而用譽者也○承以徳也者幹父之蠱而
 用有令譽者以其在下之賢承輔之以剛中之徳也
 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雖天子必有繼也故亦云幹父之蠱易/說
 龜山楊氏曰六五履尊位而无剛健有為之才酌先
 祖之道而行之可也故以幹父之蠱言之用譽非過
[018-19a]
 矯以近名也承以徳而已易/說
 白雲郭氏曰六五以柔順中正居尊位盛徳之君也
 幹蠱有餘裕矣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而蚤有譽於
 天下者以徳不以力故也觀成王之時作詩者嘉美
 之喜樂之安樂之其詩有曰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
 問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所謂用譽承以徳者也
 幹蠱之美不可以有加矣易/說
上九不事王侯髙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018-19b]
 伊川先生曰上九居蠱之終无係應一无/應字於下處事
 之外无所事之地也以剛明之才无應援而處无事
 之地是賢人君子不偶於時而髙㓗自守不累於世
 務者也故云不事王侯髙尚其事古之人有行之者
 伊尹太公望之始曾子子思之徒是也不屈道以徇
 時旣不得施設於天下則自善其身尊髙敦尚其事
 守其志節而已士之自髙尚亦一无/亦字非一道有懷抱
 道徳不偶於時而髙㓗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
[018-20a]
 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於不求知一无/知字者有清介自
 守不屑天下之事獨㓗其身者所處雖有得失小大
 之殊皆自髙尚其事者也象所謂志可則者進退合
 道者也○志可則也者如上九之處事外不累於世
 務不臣事於王侯蓋進退以道用捨隨時非賢者能
 之乎其所存之志可為法則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隱居以求其志故可則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居一卦之外而无應於内非幹蠱之任
[018-20b]
 也不事王侯髙尚其事者也易/說
 兼山郭氏曰上九君子之徳風小人之徳草草上之
 風必偃方女之祟男風之落山風俗之弊日入於大
 壤而不能振也故於斯時豈无道以興起之哉孟子
 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栁下惠是也伯夷目不視
 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
 亂則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
 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當紂之時居北海之
[018-21a]
 濵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
 有立志故曰伯夷聖之清者也故於蠱也始以柔巽
 而將之又以剛中而制之終至於教不足以率之刑
 不足以禁之非其徳可以忘世其道可以髙人不為
 事窮不以物累不如是曷足以振之哉故我心匪石
 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非獨於斯時也可以
 窮天地亘萬世而不顧聞之者又豈止頑夫廉懦夫
 有立志而已耶此許由務光見取於唐虞蓋有時而
[018-21b]
 尚之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横政之所
 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
 冠坐於塗炭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
 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故曰伯夷
 聖之清者也當蠱之時非其徳可以忘世其道可以
 髙人不為事窮不以物累不如是曷足以振之哉雍
[018-22a]
 曰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王非固為異也救一時
 之弊耳知此故足以興道不知此雖歴舉三代之政
 其治道愈逺矣孟子言伯夷之清伊尹之任栁下惠
 之和為行不同而同歸於聖者所以救弊之方在時
 有不同故也蠱之時天下事弊人知幹治為急而不
 知幹治之弊又有甚焉是以捨夲源循末流風俗鄙
 陋委靡而不振去道日已逺矣此不事王侯髙尚之
 士所為作也髙尚之士豈直以不事王侯為髙哉蓋
[018-22b]
 必有其道焉非捨簞食豆羮之義也方蠱之時大道
 不明王侯之賢者知趣事赴功而已非獨不知道之
 大全而用之也亦有以道為不切時務而不用者多
 矣如是則髙尚之所守乃當世之不用而王侯之所
 務或髙尚未甞容心焉故髙尚之士旣不能屈道伸
 身則王侯不可得而事也王侯不可得而事而人謂
 之髙尚其事亦冝矣在君子則盡用舎行藏之道夫
 何容心於髙尚哉是以天下旣又弊於幹蠱非夫人
[018-23a]
 孰能振之蠱之上九旣无絶物之過又无屈道之累
 其用舎行藏之志是可為法於天下後世矣此孟子
 所以稱伯夷為百世之師也不然雖不仕如荷蓧狂
 歌如接輿放蕩不法如莊周為我无君如楊氏皆流
 浪不反其自為髙尚以欺世俗耳目則有之君子未
 甞有取焉故孔子不能為素隱行怪而孟子深鄙陳
 仲子之為廉也非夫伯夷之聖使聞其風者頑夫亷
 懦夫有立志又安能振蠱之風也歟易於否有彚貞
[018-23b]
 之君子在蠱有不事王侯之士其道不同不可同論
 也易/說
 
 
 
 
 
 大易粹言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