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1 大易粹言-宋-方聞一 (master)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五十九   宋 方聞一 編
坎下/巽上
 伊川先生曰渙序卦兊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
 以渙說則舒散也人之氣憂則結聚說則舒散故說
 有散義渙所以繼兊也爲卦巽上坎下風行於水上
 水遇風則渙散所以為渙也易/傳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059-1b]
 明道先生曰萃渙皆亨於帝立廟因其精神之聚而
 形於此爲其渙散故立此以收之謝顯/道録
 伊川先生曰渙離也人之離散由乎中人心離則散
 矣治乎散亦本於一作/必由中能一有利/貞字收合人心則散
 者可聚也故卦之義皆主於中利貞合渙散之道在
 乎正固也易/傳
 横渠先生曰萃王假有廟渙然後聚道乃久故王假
 有廟互見於此凡言有廟者聚道之極也易/說
[059-2a]
 龜山楊氏曰或問禘之說孔子曰不知也則其說盖
 有言論之所不能及也非求之度數之末所能知也
 惟先王報本反始之義與夫觀盥不薦渙萃假有廟
 之象則聖人所以自盡其心者於是爲至非深知鬼
 神之情狀其孰能知之知此則於治國乎何有中庸/解
 白雲郭氏曰渙者離散之義天下離散爲渙而散天
 下之難亦爲渙居渙得散而亨散天下之難亦亨也
 王道至而有廟則難散矣萃與渙其義相類難渙則
[059-2b]
 萃萃則渙難故當萃聚難渙之時宜莫先於有廟以
 致孝享也利涉大川木行水上之才也利貞者渙難
 以是爲徳之先也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
 配天王者有廟孝享必至於嚴父配天而後其道盡
 故象又言享于帝立廟所以終王假有廟之義也易/說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
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伊川先生曰渙之能亨者以卦才如是也渙之成渙
[059-3a]
 由九來居二六上居四也剛陽之來則不窮極於下
 而處得其中柔之徃則得正位於外而上同於五之
 中巽順於五乃上同也四五君臣之位當渙而比其
 義相通同五乃從中也當渙之時而守其中則不至
 於離散故能亨也○王假有廟之義在萃卦詳矣天
 下離散之時王者收合人心至於有廟乃是在其中
 也在中謂求得其中攝其心之謂也中者心之象剛
 來而不窮柔得位而上同卦才之義皆主於中也王
[059-3b]
 者拯渙之道在得其中而已孟子曰得其民有道得
 其心斯得民矣享帝立廟民心所歸從也歸人心之
 道无大於此故云至於有廟拯渙之道極於此也○
 治渙之道莫濟於險難而卦有乘木濟川之象上巽
 木也下坎水大川也利涉險以濟川也木在水上乘
 木之象乘木所以涉川也涉則有濟渙之功卦有是
 義有是象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財散則民聚王乃在渙中之一也易/說
[059-4a]
 白雲郭氏曰渙之成卦自否來故剛自四來而爲二
 柔自二升爲四剛來得中而不窮柔自内升位乎外
 而上同此成卦之義也王乃在中者以王居於渙難
 之中故難散而後假有廟也大川難也乘木濟難之
 方也濟難有功則難散矣此渙之所以亨也易/說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伊川先生曰風行水上有渙散之象先王觀是象救
 天下之渙散至于享帝立廟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廟
[059-4b]
 祭祀之報出於其心故享帝立廟人心之所歸也係
 人心合離散之道无大於此易/傳
 白雲郭氏曰水難也風行水上則无不散矣此渙難
 之象也享于帝立廟者天地祖考王祭之大也難渙
 之時莫急於此也能此則治天下可運諸掌不能此
 則亂將復矣是以先王不敢後也易/說
初六用拯馬壯吉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伊川先生曰六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始渙而拯之又
[059-5a]
 得馬壯所以吉也六爻獨初不云渙者離散之勢辨
 之宜早方始而拯之則不至於渙也爲敎深矣馬人
 之所託也託於壯馬故能拯渙馬謂二也二有剛中
 之才初隂柔順兩皆无應无應則親比相求初之柔
 順而託於剛中之才以拯其渙如得壯馬以致逺必
 有濟矣故吉也渙拯於始爲力則易時之順也○初
 之所以吉者以其能順剛中之才也始渙而用拯能
 順乎時也並易/傳
[059-5b]
 横渠先生曰處險之下故必用拯无應於上順比九
 二之剛拯而馬壯其吉宜也易/説
 白雲郭氏曰初六難之始也方難之始而能竭其至
 健之才以拯之則難无不濟矣是其所以吉也天下
 之事辨之於早則順而易舉故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卦以初二四五皆爲渙難者初能比二四能比五故
 也三與上私於其應能免其身幸矣明夷用拯馬壯
 吉曰順以則也此言順也是知馬以健順爲義故坤
[059-6a]
 之彖有取於馬也易/說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伊川先生曰諸爻皆云渙謂渙之時也在渙離之時
 而處險中其有悔可知若能奔就所安則得悔亡
 也机者俯凴以爲安者也俯就下也奔急徃也二與
 初雖非正應而當渙離之時兩皆无與以隂陽親比
 相求則相賴者也故二目初爲机初謂二爲馬二急
 就於初以爲安則能亡其悔矣初雖坎體而不在險
[059-6b]
 中也或疑初之柔微何足賴盖渙之時合力為一作/而
 勝先儒皆以五為机非也方渙離之時二陽豈能同
 也若能同則成濟渙之功當大一有/吉字豈止悔亡而已
 机謂俯就也○渙散之時以合爲安二居險中急就
 於初求安也賴之如机而亡其悔乃得所願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奮於險中進而之前則難解悔亡故曰
 奔其机三四皆險故曰得願若退累於初則險不能
 出具悔終存易/說
[059-7a]
 白雲郭氏曰九二之剛自外來而得中得去危就安
 之義故有奔其机之象焉剛不得中則不可有為而
 其道窮道窮則其志失矣唯得中就安故彖所以言
 不窮而象言得願此悔之所以亡也言奔與悔亡皆
 去危之義易/說
六三渙其躬无悔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伊川先生曰三在渙時獨有應與无渙散之悔也然
 以隂柔之質不中正之才上居无位之地豈能拯時
[059-7b]
 之渙而及人也止於其身可以无悔而已上加渙字
 在渙之時躬无渙之悔也○志應于上在外也與上
 相應故其身得免于渙而无悔悔亡者言本有而得
 亡无悔者本无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援上而進惟求自脱于險无悔而已非
 能及物者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渙離之時六三知應于上而不知有所
 擇而比之以行渙難之志是其志之小者也故其爲
[059-8a]
 道止及其身而已終无濟時之義然不失正應終亦
 不爲悔也志在外者志應上九也易/說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象曰渙其羣元吉
光大也
 伊川先生曰渙四五二爻義相須故通言之彖故曰
 上同也四巽順而正居大臣之位五剛中而正居君
 位君臣合力剛柔相濟以拯天下之渙者也方渙散
 之時用剛則不能使之懐附用柔則不足爲之依歸
[059-8b]
 四以巽順之正道輔剛中正之君君臣同功所以能
 濟渙也天下渙散而能一无/能字使之羣聚可謂大善之
 吉也渙有丘匪夷所思贊美之辭也丘聚之大也方
 渙散而能致其大聚其功甚大其事甚難其用至妙
 夷平常也非平常之見所能思及也非大智賢孰能
 如是○稱元吉者謂其功徳光大也元吉光大不在
 五而在四者二爻之義通言也於四言其施用於五
 言其成功君臣之分也並易/傳
[059-9a]
 横渠先生曰已處險外无私其事常以拯衆爲心則
 其志光大獲吉若志在所歸之地近累於五則非能
 平均其慮者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六四之柔自下而升故有上同之義夫
 以柔道上行而輔君爲臣之至美故君臣相濟能渙
 天下之難也羣者天下罹於難者也能渙天下之難
 則其道大矣非止於其躬而已故元吉難雖渙散猶
 若有丘焉勿謂難之小而弗戒也有丘則匪夷矣有
[059-9b]
 丘匪夷之思其可一日忘乎此雖已濟難不敢忘難
 之意也是亦其亡苞桑之義昔禹平水土成湯伐夏
 救民皆渙其羣者也成王懲而毖後患所謂匪夷之
 思也元吉光大之義於夏商可見然易之象變屢見
 於彖至渙尤明見於二爻之辭不然則九二剛中自
 无奔机之象而六四至柔豈能具渙羣之吉乎唯究
 成卦之變則二爻之辭可得也易/說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059-10a]
 伊川先生曰五與四君臣合徳以剛中正㢲順之道
 治渙得其道矣唯在浹洽於人心則順從也當使號
 令洽一作/浹於民心如人身之汗浹於四體則信服而
 從矣如是則可以濟天下之渙居王位爲稱而无咎
 大號大政令也謂新民之大命救渙之大政再云渙
 者上謂渙之時下謂處渙如是則无咎也在四己言
 元吉五惟言稱其位也渙之四五通言者渙以離散
 爲害拯之使合也非羣臣同助合力其能濟乎爻義
[059-10b]
 相須時之宜也一作/而已○王居謂正位人君之正位也
 能如五之爲則居尊位為稱而无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為渙之主使物徧被其澤正位凝命可
 以免咎不私于應故能均布其大號也渙然廓大以
 王道自居乃无咎易/說
 白雲郭氏曰令出唯行弗唯反則號令之出猶其渙
 汗乎一出不反之義也是以王者重慎之四五君臣
 合徳以渙天下之難其號大矣故渙之大號則王居
[059-11a]
 之渙羣之功則六四主之王居渙號則正位以令天
 下得君道也故无咎六四主渙羣之功則宣力四方
 盡臣職也吉孰大焉故元吉此君臣之義不同也易/說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渙其血逺害也
 伊川先生曰渙之諸爻皆无係應亦渙離之象惟上
 應于三三居險陷之極上若下從于彼則不能出於
 渙也險有傷害畏懼之象故云血惕然九以陽剛處
 渙之外有出渙之象又居巽之極為能㢲順於事理
[059-11b]
 故云若能使其血去其惕出則无咎也其者所有也
 渙之時以能合爲功獨九居渙之極有係而臨險以
 能出渙逺害為善也○若如象文為渙其血乃與屯
 其膏同也義則不然盖血字下脱去字血去惕出謂
 能逺害則无咎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乘剛在上若係於三害不可免能絶棄
 隂類逺去其害則可免咎易/說
 白雲郭氏曰難不能散則傷之者至矣上九知見傷
[059-12a]
 之憂故渙其血去逖出而後无咎也逖逺也違難必
 逺乃可免害此與渙其躬者无以異盖止於一身之
 謀非天下之大計也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二爻之
 應亦其志同耳然渙之六爻皆无凶悔者以皆知濟
 難及保身之道也苟不能有道以濟天下之難又不
 能明哲以自保其身是皆凶悔之徒與此盖不必六
 爻有象而後知之故易之辭觀吉可以知凶由凶可
 以見吉斯得知微知彰之義矣易/說
[059-12b]
 
 
 
 
 
 
 
 大易粹言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