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120 華嚴懸談會玄記-元-普瑞 (master)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五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探玄記云謂人天位及小
乘中犢子部等今不言人天者以文略故又人天不
立有我以為宗故不言之言三聚等者聚是積聚義
藏是含藏義五中開有為聚為三世成三第四名同
第五即非二聚謂非有為聚非無為聚即是不可說
為有為無為也既非有為無為法乃是我也言然此
部下迴向疏云內外道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
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犢子讀舍利弗毗曇自別制
言我在四句外三世及無為法為四句也第五不可說藏中佛說
此人不異外道諸論皆推不受名外道也。」


【鈔一犢子部等者宗輪論疏云即律主名也上古
仙人居山靜處貪欲巳起不知所云近有母牛因
[035-0355b]
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即婆羅門姓也佛在
世日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說此後門
徒相傳不絕至此分部從遠襲為名言犢子也二
法上者律主名也有法可上名為法上或有法出
眾人之上涉鈔云此部弘持律藏自許所弘之法
在眾部之上也三賢胄者纂玄及宗輪疏云賢者
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義是賢阿羅漢之苗裔故
從所襲部主以為名也四正量者權衡刊定名之
為量量無錯謬名之為正此部所立甚深之義刊
定無邪自稱正量從所立法以彰名五密林山者
部主所居山林蓊鬱繁密從所居以為名。】


「疏謂薩婆多等者此云說一切有言不離色心者謂
一蘊之色四蘊之心即五蘊攝一切法也言或立三
世無為者除上不可說我故也言或分五類者即前
小乘五類七十五法謂心法有一心所有四十六色
法有十一不相應行有十四無為有三故云五類也
此中唯無有我而諸法皆有故云一切有部。」


【鈔二雪山部等者義如上釋以一切有部元從中
分出故云多同但弘對法及經律有少異耳三多
聞部者以部主學通三藏深悟佛旨故云多聞言
化地部者部主昔作國王化治地上人庶後捨位
出家修道從本為名曰化地部言亦有中有者此
有二解一云言中有者是生死二有中間之中有也
然准法苑化地部說定無中有應是末計今由義
[035-0355c]
異乃名末計故云亦有中有故於鈔外別作問答
問中有身為實有無答涅槃經云有中陰無中陰
如是諍誦是佛境界非是二乘分別所知若人如
是生疑心者猶能摧壞無量煩惱如須彌山若於
是決定者是名執著二云言中有者是過未之中
間現在法亦有也然有本鈔文加一於字具云亦
於有中有一切法則是於時有中現法亦有不必
作異解也。】


「疏立正因緣者云何名正因緣由三毒因緣起福等
三業三業因緣起三界法由此因緣有一切法等。」


【鈔今初九十五種如第六迴向等者疏云諸處多
說九十五別有九十五種邪論薩婆多律說外道
六師各有十六種法一法自學餘十五各教一弟
子師徒合論有九十六貞元疏云別有九十五種
外道邪論經則九十六中一是佛道然至妙下即
正理名道小乘雖未徹源亦少分見故出分段生
死不爾云何有是力用自此巳往皆名外道。


鈔自然四德等者一法金七十論云法以何為相夜摩尼尼夜摩夜摩尼者
有五一無瞋恚二恭敬師尊三內外清淨四減損飲食五不放逸尼夜摩亦五一不殺二不盜三實語四
梵行五無諂曲也二智慧彼論云何者名為智智有二種一外智二內智外智者六皮陀分一
式叉論二毗伽羅論三劫波論四樹提論五闡陀論六尼祿多論此六智名為外內智者謂三德及我是
二中間智由外智得世間由內智得解脫三離欲亦二種一外二內外者於諸財物巳見三時苦
惱謂覔時守時失時又見相著殺害二種過失因此見故離欲出家如是離欲未得解脫此離欲因外智
得成內離欲者巳識人與三德異故求出家先得內智次得離欲因此離欲故得解脫因外離欲猶徑生
[035-0356a]
死因內離欲能得解脫四自在有八種一微細極隣虗二軌妙極心神三徧滿極虗空四至得
如所意得五世間之本主一切處勝他故六隨欲塵一時能用七不繫屬他能令三世間眾生隨我運役
八隨意住謂隨時處隨心得住此等四法是薩埵相若薩埵增長能伏羅闍及多摩是時我多喜樂故得
法等四德是名薩埵相言得此智巳依大悲說等者論具云

迦毗羅見此世間沉沒盲闇起悲心咄哉生死在
盲闇中徧觀世間見一婆羅門姓阿修利有本云阿修和
和字恐錯也千年祀大隱身往彼說如是言阿修利汝

戲在家之法說是言竟即便還去滿千歲巳而復
重來說上言是婆羅門即答仙曰世尊我實戲樂
在家之法是時仙人聞巳復去其後更來又說上
言婆羅門答之亦如是說仙人問曰汝能清淨住
梵行否婆羅門言如是能住即捨家法修出家行
為迦毗羅弟子迦毗羅為阿修利略說如此最初
唯闇生此闇中有智田智田即是人有人未有智
故稱為田次迴轉變異此第一轉生乃至解脫阿
修利仙人為般尸訶略說亦如是是般尸訶廣說
此智有六十千偈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
樓佉傳與䟦婆利鈔云和字亦錯䟦婆利傳與婆羅門姓
拘式名自在黑得此智巳見大論難可受持故略
抄七十偈等。


鈔因諍世界等者謂與東天竺僧論議彼立世界
是常僧難云必今有滅以世界壞時世界必滅故
證知今滅彼云必不滅如今山等僧不能復言彼
王朋外道令僧乘驢受辱王重外道以七十斤金
[035-0356b]
去聲贈也之言令譽者令字去聲美也准唯識疏後世天親出世
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數論而破彼外道言彼非能破宗因喻過我僧並無故又汝所
立因有隨一過誰言今無滅故後亦無滅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轉變滅後有此故如燈焰等汝不
解量乃非我僧其時國王遂將世親此論徧諸方域宣令流布無人當者遂起昔時王及僧佉外道證義
者等骸或縛草為人擬彼時眾而加撻之如天親傳中說


鈔如十八部者彼疏具云數論及與勝論各有十
八部異執言雨時生故者西域記說彼土一歲立
為三時從正月十六日彼土一月分為黑白各十五日以前半月為白後半
月為黑以黑為首故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從五月十六日

至九月十五日為雨時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
五日為寒時今此外道當雨時生也言梵音不同
者會唯識疏言伐理沙與金七十論䟦婆和同是
一人也數去聲人聲


鈔本源即是迦毗羅造者以金七十論標能造人
云迦毗羅仙人造此據本源也實即自在黑造言
長行即天親菩薩解釋者謂欲破彼宗先造長行
釋七十頌既善佗宗復造破論故天親傳云造真
實七十論破數論宗首尾瓦解無一句得立故諸
外道憂苦如害巳命。


鈔神我為主等者即百論破神品文具云神為主
常覺相處中常住不壞不散攝受諸法鈔云根字錯也
知此二十五諦即解脫不知此者不離生死外曰
實有初如僧佉經即數論也中說覺相是神內曰神覺
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
[035-0356c]
無常若覺是神相者覺無常故神應無常譬如熱
是火相熱無常火亦無常今覺實無常所以者何
相各異故屬因緣故本無今有故巳有還無故外
曰不生故常生相法無常神非生相故常內曰若
爾覺非神相覺是無常汝說神常應與覺異若神
覺不異者覺無常故神亦應無常乃至廣破下指百論
破故因引釋也言斯則五大亦為能生者准此百論所說

五大與金七十論不同金七十論五大不為能生
餘悉皆同下例此知。
▲鈔自性是第一義諦下有
三異名未生下釋自性若生下釋勝性智論下釋
冥然不知謂為冥諦等者如前迦毗羅為阿修利
略說最初唯闇生等云云如上
▲鈔言我知者百法明
鈔云我知者謂神我神我有知能思慮故名我知
者。
▲鈔慢生五唯下彼論云慢從大生故變異能
生五唯故稱本五唯從慢生故變異能生五大五
根故名本。
▲鈔如熱氣散空等者論正云自性實
有微細故不見譬如烟等於空中散細故不可見
自性亦如是不如第二頭第三手畢竟無故不可
云云


鈔薩埵刺闍答摩等者此依唯識若金七十論梵
云薩埵剌闍多摩言舊云新云者義景鈔云或約
此方今古所翻立名各異故言新舊或約西方數
論宗計今古各異亦無妨也。


鈔是其色德等者金七十論云輕光微照名之為
[035-0357a]
喜若喜增長一切諸根輕無羸弱能執諸塵是時
應知喜樂增長心高不計他人如醉象欲鬬故是
真增長若憂增長者是人恒欲鬬其心恒躁動不
能安一處暗德若增長一切身併重諸根被覆故
不能執諸塵百法鈔云由三德隨順於我轉變起
餘二十三諦成諸世間及眾生等初之轉變至五
唯法成微細身故此細身但有五唯此微細身生
入胎中赤白和合增益細身以成麤身細身為內
麤身為外由與法行相應喜德增故即生天中喜
德增故隱伏餘德雖有不現喜者輕光相故諸天
中輕光自在多樂多貪或憂德增故即生人中多
憂多苦多瞋若與非法相應即暗德增逼伏餘二
即生獸中暗者重覆相故獸多癡暗若法非法行
有差別此之三德二二雙增或生乾闥婆中夜叉
羅剎乃至不行眾生若後後時先所法非法滅滅
時捨此身身內有地大還外地相應乃至內空大
亦還外空大五知根還五唯乃至心根亦還五唯
五唯細身復往餘處如是不絕是謂輪轉。


鈔偈答云下初二句法第三句喻第四句合長行
具云我求見三德者我有如此意我今當見三德
自性故我與自性和合為獨存者今鈔全牒偈句者恐誤
是困苦人頌中說人即是我義故論中多云人我也唯有能見知今當
為彼令得獨存以是義故自性與我和合譬如國
王與人和合我應使是人亦與王和合王應施我
[035-0357b]
生活故是王人和合由是義故得成自性和合義
亦如是我為見故自性為他獨存故如跛盲人合
者此中有譬昔有商侶往優禪尼為劫所破各分
散走有一生盲及一生跛眾人棄擲盲人謾走跛
者坐看跛者問言汝是何人盲者答曰我是生盲
不識道故所以謾走汝復何人跛者答曰我生跛
人唯能見道不能走行故汝今當安我肩上我能
導路汝負我行如是二人以共和合遂至所在此
之和合即如自性與我合生世間至所在巳二人
各相離如我見自性時即得解脫是自性諦亦令
我獨存等。


鈔自性先生大等者唯識疏云由我思境從自性
生大然釋大之別名如鈔彼論問云大者何為相
偈答云決智名為大法智慧離欲自在薩埵相翻
此是多摩長行云決智名為大者謂是物名礙是
物名人如此知覺是名決智名大是大有八分四
分為喜四分為闇癡喜四分者一法二智慧三離
欲四自在並如前釋此四法是薩埵相翻此是多摩相
翻法等四相一非法二非智三愛欲四不自在此
四是多摩相。


鈔大次生我執者論云我慢有何相謂我聲我觸
我色我味我香我福德可愛如是我所執名為我
慢言亦名五大初及轉異炎熾者偈云十一薩埵
種變異我慢生大初生闇唯炎熾生二種初二句
[035-0357c]
謂若大中喜增長即薩埵增長也則生我慢能伏通憂癡
此我慢是喜種即薩埵種聖說名轉異是轉異我慢能
生十一根以樂善及輕光清淨故能執於自塵故
說十一名薩埵種第三句者若大中闇增長則生
我慢能伏通喜憂此我慢是癡種故聖說名大初
即五大初也此我慢生五唯故五唯及五大悉闇癡種
第四句者若大中苦增長則生我慢能伏通喜闇
此我慢是憂種故聖立名炎熾此我慢生兩種能
生十一根亦生五唯等由變異我慢生諸根時取
炎熾我慢為伴侶故大初我慢生五唯五大時亦
取炎熾我慢為伴侶故炎熾生二種也釋曰由此
義故鈔云此意總明皆從慢生也若別說者變異
我慢生十一根若大初我慢生五唯五大炎熾通
生二種此約義別生若取次第如鈔云應先生五
唯五唯生十六等此意會金七十論與百論總別
雖殊次第同也故金七十論云十六內有五從此
生五大者十六內有五唯五唯能生五大也。


鈔五唯無差別以微細寂靜故等者論偈云五唯
無差別從此生五大大塵有差別謂寂靜畏癡長
行云五唯無差別者從我慢生五唯微細寂靜以
喜樂為相此即諸天塵無有差別天無憂癡故從
此生五大大塵有差別者從聲唯生空乃至從香
唯生地是五大有差別是差別有何相一者寂靜
二者令怖即偈畏字三者闇癡此五大是人塵空大三
[035-0358a]
相如何如大富人入內密室受五欲樂或上高樓
遠觀空大由空受樂故空寂靜或在空中冷風所
觸空則生苦或復有人行在曠野唯見有空不見
聚落無所止泊則生暗癡餘大亦復如是如是諸
天以五唯為塵一向寂靜故無差別人取五大為
塵大有三德故有差別釋曰以論對鈔鈔應云五
唯無差別即是天塵天無憂癡唯以喜樂故今云
大者悞書也問前云一一三德合成何故天塵五
唯無憂癡耶答雖有餘德隱伏不現故云無也義
如前說。


鈔有說藉塵有多少等者即智論指僧伽經說彼第
七十八云所謂從聲微塵生虗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色聲觸生火大從色聲觸味生水大從色聲觸味
香生地大從空生耳根從風生身根從火生眼根從水生舌根從地生鼻根如是等漸漸從細至麤乃至
如是如僧伽經廣說然言五大者論云體用大故通三世間

謂地空天及三眾生謂獸人天徧皆有故故名為
大。
▲鈔聲唯生空大空大成耳等者此約智論百
論等五大亦為能生說也。
▲鈔而金七十論但云
等者五大不為能生也而論正云耳根從聲唯生
今多一唯字然云但云者一對前參智論等意釋
也二對次後徧造義釋故云但也而論中一一釋
五唯別生五知根乃至云鼻根從香唯生與地大
同類是故唯取香等。


鈔若優樓迦仙人者即鵂鶹仙人是也言那求者
集玄云有云此云功德而百論多說求那而不翻
[035-0358b]
即是色家功能也若涅槃疏及音義云此云依論
諦以火依色而為其主方得立故義用偏增故眼
唯見色。
▲鈔總用五大成者大字應是唯字以金
七十論五大非能生故論云五作根有五事是舌
即語具與知根相應能說名句味乃至大遺根與
知根相應能棄於糞穢釋曰語手足等一一與五
知根相應此知根雖五唯別造而作業根皆與知
根相應故云總用五唯成也言彼謂身根為皮根
者彼論偈云耳皮眼舌鼻此五名知根長行云各取自塵為
五知眼耳遠取鼻舌到知皮通內外能知至觸等舌手足人根即小便處亦曰男女根

大唯五作根舌能說名句手能執捉足能行步男能戲樂大遺能除棄故名根也


鈔分別為體者論云能分別為心根說有兩種分
別是其體此心根若與知根相應即名知根若與
作根相應即名作根是心根能分別知根事及分
別作根事譬如一人或名工巧或為能說言論云
分別為心相有是相即心事此二句是論長行中
解三自相為事之文次當具引自見其義言亦具
五唯成通緣諸境故者此二句是疏主義說言又
論云大我慢心事此句是長行標說之文具云次當說大我慢心境事三自
相為事者此一句即偈文具云三自相為事十三
不共境諸根共同事波那等五風長行釋初句云
大事計我為慢相此相即慢事分別為心相是相
即心事餘三句非今所用如論釋言心能徧取差無差別境故
者此亦是吾祖義說也。
[035-0358c]


鈔唯識因明皆云等者一句全是唯識論云彼疏
云神我以思為體故因明說執我是思若因明論
云數論說我是思彼疏云數論立神我諦體為受
者由我思用五塵諸境自性便變二十三諦故我
是思。


鈔如人依身下我如能依之人二十四諦如所依
之身今取能依之人名為依故。
▲鈔五獨離故者
離身等者論云五獨離故者若唯有身聖人所說
解脫方便即無所用故知離身別自有我若無別
我唯有身者則父母師尊死後遺身若燒沒等如
是供養則應得罪應無福德以是義故知別有我
釋曰此說離身別有我獨存故云獨離。
▲鈔九不
似等者今鈔約自性異變異釋然彼論約變異異
自性如頌云不似有九種總標有因無常
不徧有事有分屬佗變異
異自性也結也今順此鈔釋之一無因者謂二十
三諦皆有因如自性為大因我慢大為因等自性
無有因生二常者大等從性生生故是無常自性
不如是故常三多人共一者謂大等則為多人人
不同故自性唯是一多人所共故四徧一切者自
性及我徧一切處謂地空水火等則不徧五無事
者謂大等諸物欲起生死時依此十三具能使細
微身輪轉於生死伸縮往還自性不如是無伸縮
故六不沒者大等諸物轉末還本則不可見是名
[035-0359a]
為沒如五大等轉沒五唯中不復見五大等乃至
大沒自性中大等亦不可見自性不如是無有轉
沒故七無分者大等皆有分分分不同故自性不
如是常無分故八不依佗者謂大等依自性我慢
依於大等自性不依他生故九不屬佗者大等從
本生末不自在故譬如父母存時兒不得自在自
性不如是無本為佗故。
▲鈔人人各有我故者論
云我者何相多身共一我身身各一我答我多隨
身各有我偈云生死根別故作事不共故三德別
異故各我義立成初生死根別故者若我是一一
人生時則一切皆生今不俱生故知多我又若我
一者若一人死時一切皆死故知不一又諸根各
異故若我一者一人聾盲時一切悉應聾盲等既
不如是故知多我餘三句如論釋。


鈔自性有六義似變異等者偈云三德不相離
平等無知能生本未似我翻似不
似相似有六種一同有三德如黑衣從黑縷出大
等末自性本皆有三德故二不相離變異與三德
不可分離三德與自性亦然三大等是我受用塵
自性亦是我受用塵上約人人說四大等一切我
所受用如一婢相似名一也自性亦一切我所受
用故五大等不能分別三德自性亦爾六本末皆
能生故同也。
▲鈔故總云我翻似不似者彼論云
變異與自性有六種相似我無此相似是故翻於
[035-0359b]
似變異與自性九種不相似我翻於八種故名翻
不似言餘義可知者謂上釋我有八德二德餘之
自性變異亦具德有異准上可知故云餘義可知。


▲鈔有云由三德等者此應智論意縛脫者約我
說也言金七十論下縛脫約自性說也言人無縛
無脫無輪轉生死此二句即偈文以無三德故等
三種所以即長行釋所以也若爾下徵答輪轉及
繫縛解脫唯自性此二句即偈文與前二句即全
偈也餘即長行釋意也。


鈔廣破如唯識中百等論者百論如上引唯識論
云數論執我是思受用薩埵剌闍答摩所成大等
二十三法然大等法三事合成是實非假現量所
成彼執非理所以者何大等諸法多事成故如軍
林等應假非實如何可說現量得耶又大等法若
是實有應如本事非三合成薩埵等三即大等故
應如大等亦三合成轉變非常為例亦爾又三本
事各多功能體亦應多能體一故三體既徧一處
變時餘亦應爾體無別故許此三事體相各別如
何和合共成一相不相應合時變為一相與和合
時體無別故若謂三事體異相同便違巳宗體相
是一相應如相冥然是一相應如體顯然有三故
不應言三合成一又三是別大等是總總別一故
應非一三此三變時若不和合成一相者應知未
變如何現見是一色等若三和合成一相者應失
[035-0359c]
本別相體亦應隨失不可說三各有二相一總二
別總即別故總亦應三如何現一若謂三體各有
三相和雜難知故見一者既有三相寧見為一復
如何知三事有異若彼一一皆具三相應一一事
能成色等何用闕少待三和合體亦應各三以體
相即故又大等法皆三合成展轉相望應無差別
是則因果唯量諸大諸根差別皆不得成若爾一
根應得一切境或應一境一切根所得世間現見
情與非情淨穢等物現比量等皆應無異便為大
失故彼所執實法不成但是妄情計度為有等言
下疏總略破者從自性諦生一切法但是隨情虗
妄計度名為邪因也。


鈔立六句義最為勝故者唯識云自計所造六句
之論諸論罕匹故云勝論。


鈔多年修道者修六事觀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伏下地惑
得色界等定依定發有漏五通妄謂證得菩提。


鈔既染妻孥者起世因本經云初生忉利天天子
若未見天女之時前世業果生此業熟明見宿世
事遂作是念願我此天死却生人間修三業善後
還生此以見天女色故違失正念著現世欲唯唱
言天玉女耶天玉女耶如是名為愛欲之縛以此
過微而難除故云卒難化導。
▲鈔德業不依有性
等故者不依大有等性表知但依實也。


鈔實有九種等者唯識疏云九實體者若有色味
[035-0360a]
香觸名地以得地也若有色味觸及液名水若有
色觸名火若唯觸名風若唯有聲名空依此空大方乃起聲
故說此聲空之德也別有空大非空無為亦非空界色若是

彼此俱不俱遲速能詮之因及此能緣之因名時
過未名彼現在為此兩相遇名俱兩不相遇名不俱有滯名遲無滯名速以時體是實故以能詮名及能
緣心而為其因餘皆准此若是東南西北等能詮之因及能緣

之因名方若是覺樂苦欲瞋勤勇行法非法九德
和合因緣能起智相名我意云由我與合句作因
緣其合句方令覺等九德與我和合起於智相故
舉和合及所起智以顯我體故因明云勝論執我
以為和合因緣即斯義也若是覺樂苦等九德不
和合因緣能起智相名意意云意實不能如我作
親和合九德之因名不和合起智非謂九德全不
和合而能起智名意闕和合之因緣非我也上皆
以德顯體。


鈔一色等者唯識疏云諸德體者眼所取一依名
色鼻所取一依名香乃至皮所取一依名觸謂依色等
故眼等方生色是所依故名一依或德是能依實是所依今此色等是能依之一數等故云一依

實非一實詮緣之因名數謂一極微名一實二三四等名非一實或但是
極微名一實子微巳上名非一實子微具三數一父二母三子也量有五種一微

性唯二微果上有二微之果名二微果即子微也二大性三微果
上有三短性唯二微果上有四長性唯前二橫後二竪
微果上有五圓性空時方我四實上有一實非一
實等差別詮緣之因名別性二先不至物今至時
[035-0360b]
名合此合有三一隨一業生以手打鼓手有動作
所生之合業是動作也二俱合生兩手相合俱動
作故三合生如芽等生無有動作與空等實合時
所生之合也二先至物今不至時名離此亦有三
初二翻合如前可解三離生先造實果由有他緣
來別離之果實便壞與空等離所生之離故名離
性依一二等數時方等實遠覺所待名彼性近覺
所待名此性現比二量名覺五根取境時名現見煙知火等名比
悅名樂逼惱名苦希求色等名欲損害色等名瞋
欲作事時先生策勵此名勤勇地水和合墜墮之
因名為重性地水火和合流注之因名液性地水
等和合攝因名潤念作二因現比名念鑽擲名作所生數習
勢用名行生可愛身因名法人天出世生不可愛身因
名非法邪智等也耳所取一依名聲。


鈔業有五種者唯識疏云若上下虗空等處極微
等先合後離之因名取捨業翻此謂先離後合也遠處先
離近處今合之因屈業伸業翻此謂先合後離也有質礙
實先合後離之因名行業如人足等各有質礙先與地合後與地離故名

▲鈔大有唯一者唯識疏云諸實德業體性非
能詮能緣之因名大有性諸法同有故。
▲鈔同異
亦一者唯識疏云即實德業三種上同異性地等
色等別同異性互於彼不轉一切根所取。
▲鈔和
合句者唯識疏云能令實等不相離而相屬此能
詮緣因名和合義。
[035-0360c]


鈔並如唯識及疏者上即疏文今更引論破彼論
云勝論所執實句義多實有性現量所得彼執非
理所以者何諸句義中且常住者若能生果應是
無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應非離識實有自性如
兔角等諸無常者若有質礙便有方分應可分㭊
如軍林等非實有性若無質礙如心心所應非離
此有實自性又彼所執地水火風應非有礙實句
義攝身根所觸故如堅濕暖動即彼所執堅實暖
等應非無礙德句義攝身根所觸故如地水火風
地水火三對青色等俱眼所見準此應責故知無
實地水火風與堅濕等各別有性亦非眼見實地
水火又彼所執實句義中有礙常者皆有礙故如
麤地等應是無常諸句義中色根所取無質礙法
應皆有礙許色根取故如地水火風又彼所執非
實德等應非離識有別自性非實攝故如石女兒
非有實等應非離識有別自性非有攝故如空華
等彼所執有應離實等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
德等若離實等應非有性許異實等故如畢竟無
等如有非無無別自性如何實等有別自性若離
有法有別自性應離無法有別無性彼既不然此
云何爾故彼有性唯妄計度又彼所執實德業性
異實德業理定不然據此亦非實德業性異實等
故如德業等又應實等非實等攝異實等性故如
德業實等地等諸性對地等體更相徵詰準此應
[035-0361a]
知如實性等無別實等業性實等亦無別實性等
若離實等有實等性應離非實等有非實等性彼
既不爾此云何然故同異性唯假他施設又彼所
執和合句義定非實有非有實等諸法攝故如畢
竟無彼許實等現量所得以理推徵尚非實有況
彼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而可實有設執和合
是現量境由前理故亦非實有然彼實等非緣離
識實有自體現量所得許共知故如龜毛等又緣
實智非緣離識實句自體現量智攝假合生故如
德智等廣說乃至緣和合智非緣離識和合自體
現量智攝假合生故如實智等故勝論者實德句
義亦是隨情妄所施設。


鈔塗灰外道者央掘經云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
拘孫陀羅䟦陀羅法欲滅時有一蘭若比丘名佛
慧檀越施無價衣因賊劫打破其身裸形懸手繫
于樹而去採華婆羅門見之起妄執云沙門必知
袈裟非解脫因拔髮裸形外道因是而起其比丘
後得脫取樹皮赤石塗以自障結草作拂用拂蚊
虫出家外道從見是而起比丘暮入水浴以牧牛
人所棄弊衣障身即弊衣三日浴外道從見是起
比丘以身瘡蠅等唼食以灰塗身塗灰外道因見
此起比丘以火炙瘡瘡痛難忍遂投巖而死因此
事火投巖外道起也如是九十六種外道皆因是
比丘種種形相而起妄想乃鈔唯識第一云有執
[035-0361b]
大自在天體實常徧能生諸法止此是論文從謂彼下非論文也
彼疏云一體實有二徧一切三是常住四能生一
切法如此類計西方極多。


鈔復計彼天有二住處者即彼外道經教中說也
言二在南海末剌耶山者義景鈔云二在南海末
刺耶山即補陀羅山也此云小白華山山頂有天所居宮殿遶彼
宮殿有大泉水入大海時有外道名曰塗灰事自
在天賷斷穀藥尋水而上遂至山頂見有大城色
如赤銅門有夜叉大神守護遂問彼神我聞此處
是自在天所都宮殿我欲親見頗能為通夜叉答
曰非自在天所都之宮是觀自在菩薩宮殿復問
菩薩在宮殿否夜叉答曰我但守門不知在否但
聞空中音樂嘹喨將謂菩薩來至宮中我竟不見
時彼外道既聞此事遂即還國捨邪歸正投僧出
家。


鈔瑜伽第七等者論中次前文云或一沙門或婆
羅門由既見於因果中世間有情不隨欲轉故作
此計所以者何現是世間有情於彼因時欲修淨
業不遂本欲反更為惡於彼果時願生善趣樂世
界中不遂本欲墮惡道等意謂受樂不遂所欲反
受諸苦由見此故彼作是思云云同鈔
▲鈔如論廣破
者若瑜伽論連前文破云今當問彼如何所欲嗢
陀南曰功能無體性攝不攝相違有用及無用為
因成過失長行云自在天等變化功能為用業方
[035-0361c]
便為因為無因耶若用業方便為因者唯此功能
用業方便為因非餘世間不應道理若無因者唯
此功能無因而有非世間物不應道理又汝何所
欲此大自在天為墮世間攝為不攝耶若言攝者
此大自在天則同世法而能徧生世間不應道理
若不攝者則是解脫而言能生世間不應道理又
汝何所欲為有用故變生世間為無用耶若有用
者則於彼用無有自在而於世間有自在者不應
道理若無用者無有所須而生世間不應道理又
汝何所欲此所出生為唯大自在為因為亦取餘
為因耶若唯大自在為因者是則若時有大自在
是時則有出生若時有出生是時則有大自在而
言出生用大自在為因者不應道理若言亦取餘
為因者此唯取樂欲為因為除樂欲更有餘為因
若唯取樂欲為因者此樂欲為唯取大自在為因
為亦取餘為因耶若唯取大自在為因者若時有
大自在是時則有樂欲若時有樂欲是時則有大
自在便應無始常有出生此亦不應道理若言亦
取餘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應道理又於彼欲
無有自在而言於世間有自在者不應道理如是
由功能故攝不攝故有用無用故為因性故皆不
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顯揚論等皆同上破
若唯識中破云彼執非理所以者何若法能生必
非常故諸非常者必不徧故諸不徧者非真實故
[035-0362a]
體既常有具諸功能應一切處時頓生一切法待
欲或緣方能生者違一因論或欲及緣亦應頓起
因常有故。


鈔圍陀云明者甘露疏古翻云智一明事火懺法
二明布施祠祀法三明一切鬬戰法四明異國鬬
戰法西域記云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烹
宰祈禱三曰平謂禮義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
異能技數禁呪醫方弘決志云昔梵天造圍陀論
後白淨仙人造四圍陀一讚誦二祭祀三歌詠四
禳災各四萬偈然不知孰是。
▲鈔那羅延天者一
切經音義云那羅此云為人延那此云生本謂為
人生本即是梵天王也言生大蓮華等者法華疏
云劫初一人二十四手千頭化生水中臍中有千
葉蓮華華中有光如萬日照梵王因此華下生生
巳作是念言何故空無眾生作是念時他方世界
眾生應生此者有八天子忽然化生八天子是眾
生之父母梵王是八天子之父母故計能生萬物
言生婆羅門者西域記云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
貞潔白其操剎利王種也奕世君臨仁恕為志毗
舍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首陀農人也肆力
疇壠勤身稼穡言兩脚生首陀下彼論續云一切
大地是修福場諸華果為供養具化作禽獸驢馬
猪羊令諸世人以時烹殺於戒場內供養梵王得
生彼處明證涅槃故圍陀說梵王名常是涅槃因。
[035-0362b]


鈔婆羅門是白淨色類者婆羅門法七歲巳上出
家學四圍陀十五巳去受婆羅門法遊方學問三
十恐絕嗣娶妻五十入山修道世俗之中可謂白
淨言廣破如彼者彼論云謂鬬諍劫諸婆羅門作
如是計何因故作此計以是見世間真婆羅門姓
具戒故貪名利及恭敬故作如是計今應問彼唯
餘種類從父母生為婆羅門亦爾耶世間現見諸
婆羅門從母產生汝謗現事不應道理若爾汝言
諸婆羅門是勝種剎帝利等是下種非也如是造
不善業造作善業造身語意妙行於現法中受愛
不愛果便於後世生諸惡趣或生善趣若三處現
前是彼是此由此入於母胎從之而生若世間之
巧處若作業處若善不善若王若臣乃至若修梵
世巳生於梵世若復下爾等又汝何所欲為從勝
種類生此名為勝為由戒聞等耶若由從勝種類
生者汝論中說於祠祀中若戒聞等勝取之為量
如此之言不應中理若由戒聞等者汝言婆羅門
是勝種餘類是下類不應道理是故妄計最勝者
非如理說。
▲鈔安茶師計本際下問鈔中何不指
其破耶答以問答前計梵王生故故同前破不別
指也故唯識中次前破大自在天生論後續云餘
執有一大梵時方本際自在虗空我等常住實有
具諸功能生一切法皆同此破。


鈔混沌未分等者然此方妄計亦西天相傳之說
[035-0362c]
案五帝歷云天地混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
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
一丈如此萬八千歲然後天地開闢盤古龍身人
首首極東足極西左手極南右手極北開目成曙
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
電盤古死頭為甲喉為乙肩為丙心為丁膽為戊
脾為巳脇為庚肺為辛腎為壬足為癸目為日月
髭為星辰眉為斗樞九竅為九州乳為崑崙膝為
南嶽股為泰山尻為魚鼈手為飛鳥爪為龜龍骨
為金銀髮為草木毫毛為鳧鴨齒為玉石汗為雨
水大腸為江海小腸為准泗膀胱而百川面輪為
洞庭韋昭記曰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覆
為天偃為地八萬歲乃死然盤古事迹正為虗妄
既無史籍難可依憑但是古來相傳詭妄耳。


鈔廣百論云下此論即聖天菩薩造護法解釋言
廣破如彼者論次鈔中所引更有能立之文云時
所待因都不可見不見因故所以無生以無生故
即知無滅無生無滅故復言常為破彼執故說頌
曰若有體實有卷舒用可得此定從他生故成取
生果論云時用卷舒待他方立故此時用隨緣而
轉體相若無取捨差別諸有作用興廢不成又時
作用依他而轉如地色等定是無常即以此事為
其同法用所依時何容常住故善時者作如是言
業風所引天種差別自類為因展轉相續循環遞
[035-0363a]
代終而復始隨緣不同冷暖觸異分位差別說名
為時時雖具有因緣生滅相似相續隱覆難知豈
以不知言無因等言百論亦云下即提婆菩薩造
天親解釋言此則見果知因者次論云復次以一
時不一時久近等相故可知有時無不有時是故
是常內曰過去未來中無是故無未來如泥團現
在土時過去瓶時未來此時相常故過去時不作
未來時汝經言時是一法是故過去時終不作未
來時亦不作現在時若過去作未來者則有雜過
又過去中無未來時是故無未來現在亦如是破
乃至廣說。


鈔百論云外曰實有方常相日合處是方相等者
有本日字作曰字非也論續次云如我經說若過去若未來
若現在日初合處是名東方如是餘方隨日而名
內曰不然東方無初故日行四天下繞須彌山鬱
單越日中弗于逮日出弗于逮人以為東方弗于
逮日中閻浮提日出閻浮提人以為東方閻浮提
日中拘耶尼日出拘耶尼人以為東方拘耶尼日
中鬱單越日出鬱單越人以為東方如是悉是東
方南方西方北方復次日不合處是中無方以無
相故復次不定故此以東方彼以為西方是故無
實乃之廣破。


鈔不越父母者所生子微不越能生父母微之分
量故唯識云其量只與所依父母本許大如第三
[035-0363b]
子微如一父母許大乃至大地與所一本父母許
大極微是常子等無常言亦廣如彼破者彼論云
此亦非理所以者何所執極微若有方分如蟻行
等體應非實若方無分如心心所應不共聚生麤
果色既能生果如彼所生如何可說極微常住又
所生果不越因量應如極微不名麤色則此果色
應非眼等色根所取便違自執若謂果量德合故
非麤以麤色根能取所執果色既同因量應如極
微無麤德合或應極微亦麤德合如麤果色處無
別故若謂果色徧在自因因非一故何名麤者則
此果色體應非一如所在因處各別故既爾此果
還不成麤由此亦非色根所取若果多分合故成
麤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何用果為既多
分成應非實有則汝所執前後相違又果與因俱
有質礙應不同處如二極微若謂因果體相受入
如沙受水藥入融銅誰許沙銅體受水藥或應離
變非一非常又麤色果體若是一得一分時應得
一切彼此一故彼應如此不許違理許便違事故
彼所執進退不成但是隨情虗妄計度。


鈔顯揚第九云等者彼論第十中破云復次計諸
極微常住論者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汝為觀察巳
計極微常為不觀察計彼常耶若不觀察者離慧
觀察而定計常不應道理若言巳觀察者違諸量
故不應道理又汝何所欲諸極微性為由細故計
[035-0363c]
彼是常為由與麤果物其相異故計彼常耶若由
細者離散損減其性羸劣而言是常不應道理若
言由相異故者是則極微超過地水火風之相不
同種類相故而言能生彼果不應道理又彼極微
亦無異相可得故不中理乃至廣破言瑜伽同此
者第六卷中全同顯揚也。


鈔百論亦云乃至信有故等廣如彼破者其等字
等餘能立之文次云世人信一切處有虗空是故
徧信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有虗空是故常內曰
分中分合故分不異若瓶中向中虗空是中虗空
為都有耶為分有耶若都有者則不徧若是為徧
瓶亦應徧若分有者虗空但是分無有有分名為
虗空是故虗空非徧亦非常外曰定有虗空徧相
亦常作故若無虗空者則無舉無下無去來等所
以者何無容受處故今實有所作是以有虗空亦
徧亦常內曰不然虗空處虗空若有虗空法應有
住處若無住處是則無法若虗空孔穴空住者是
則虗空住虗空中有容受處故而不然是故虗空
不住孔穴中亦不實中住何以故實無空故是實
不名空若無空別無住處以無容受處故復次汝
言作處是虗空者實中無作處故則無虗空是故
虗空亦非徧亦非常復次無相故無虗空諸法各
各有相以有相故知有法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
相風動相識知相而虗空無相故是無外曰虗空
[035-0364a]
有相汝不知故無無色相是虗空相內曰不然無
色名破色非更有法猶如斷樹更無有法是故無
有虗空相復次虗空無相何以故汝說無色是虗
空相者若色未生時先虗空相復次色是無常法
虗空是有常法若色未有時應先有虗空法若未
有色無所滅虗空則無相若無相則無法是故非
無色者虗空相但有名而無實諸徧常等亦如是
總破。


鈔瑜伽論云何因緣故乃至立如是論者彼論次
後云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
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為用宿作為因
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宿
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乃至廣說不
應道理若用現法方便為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
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不應
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問彼既說苦樂由於宿
作與內教同何不許之答廣鈔引佛名經懺悔文
說凡夫於業報中好生疑惑業有三種謂順現順
生順後復有四句一報定時不定二時定報不定
三時報俱定四時報俱不定彼但定有宿作不許
餘故不許也。


鈔涅槃經三十五廣破此見者即南經也若北經
當四十經云須䟦陀至佛所巳問佛言有諸沙門
婆羅門等作如是言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
[035-0364b]
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
本業本業既盡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義云何佛
言彼若作是說我當問之仁者實作是說否彼若
見答實爾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
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乏不得自在又見有人慈心
不殺反更中夭又見喜殺終保年壽又見有人身
修梵行精進持戒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我說
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有往日本業因緣佛言實
見過去業否若有是業為多少耶現在苦樂能破
多少耶能知是業巳盡不盡耶是業既盡一切盡
耶彼答言我實不知我即引喻如有人身被毒箭
其家為請醫師令拔是箭身得安穩其後千年是
人猶憶了了分明是醫為我出箭得安仁既不知
過去本業云何能知現在苦行定能破壞過去業
耶彼若言瞿曇經中作如是說若見有人豪富自
在當知是人先世好施如是不名過去業耶佛言
如是知者名為比知不名真知我佛法中或由因
知果或從果知因我佛法中有過去業有現在業
汝法不從方便斷業我法不爾從方便斷汝業盡
巳則得苦盡我則不然煩惱盡巳業苦則盡故我
責汝過去之業若知現在苦行能壞過去業現在
苦行復以何破如其不破苦則是常苦若是常云
何說言得苦解脫若更有行壞苦行者過去巳盡
云何有苦當知一切眾生有過去業有現在因眾
[035-0364c]
生雖有過去壽命要賴現在飲食因緣仁者若說
眾生受苦受樂定由過去本業因緣是事不然譬
如有人為王除怨多得財寶因是財寶受現在樂
是人現作樂因現受樂報譬如有人殺王愛子以
是因緣喪身失命是人現作苦因現受苦報仁者
一切眾生現在因於四大時節土地人民苦樂是
故我說一切眾生不必盡因過去本業受苦樂也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
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是
故我說修聖道時是道能遮無始終業仁者若受
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
伏其心不調伏身是故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
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
調心心喻於林身喻於樹上皆取要引之具如經中廣說


鈔大乘法師下即唯識疏文是有因自然也瑜伽第
七下即無因自然也然彼論次文破云今應問彼
汝何所欲一切世間內外諸物種種生起或歘然
生起為無因耶為有因耶若無因者種種生起歘
然而起有時不生不應道理若有因者我及世間
無因而起不應道理乃至云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言此則無因為自然非別有物者彈大乘法師也。


鈔若廣分別下指在諸論如前一一引釋者是問
鈔中何故不廣引耶答圭峯云緣是偏僻屈曲之
義却難於深法枉無限心力此方既無不煩廣敘
[035-0365a]
破之若迴彼功夫學大乘深經自合通其玄妙故
今指如別說知與不知無乖弘闡然恐學者欲知
始末故前略引爾。】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五



音釋





似入切合也入也


烏孔切蓊鬱也


紆勿切木叢生者


何葛切袍也


音休


音留休留鳥名


乃都切書傳云孥子也


子亂子尤二切所以穿也


溪吉
切治也問罪也



烏沒切咽也


立蹱切丘壠也


公戶切


許勿切暴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