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120 華嚴懸談會玄記-元-普瑞 (master)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二十七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鈔次文即云下彼疏云良以名依相立但是徧計
所緣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名相
雙遣言說之極下約名釋疑疑云若假立名何故
不立餘名而立真如名耶釋云真如者言說之極
此後更無有名故攝論謂真如為究竟名故云言
說之極立此極名為遣於名如以聲止聲若無此
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成遣名如能止之聲
不歇何名能止耶故云因言遣言言此真如體下
迴向鈔云今謂此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說遣妄
曰真顯理為如同唯識意今正拂此二無法非真
何妄可遣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理可顯故如
非如矣此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真如也唯就遮
詮頓彰真理此上明一切法界分義名界皆即真
如故云唯是絕言今結云皆是絕言者皆字疏中是唯
[027-0293c]
字也即前疏中一切法界字此約義結也。


鈔界皆性義以一切法性皆離言者此更不待遣
之方始絕言以一切法本性離言故又前但總云
一切法此別開四法界名無得物下事法界絕言
也如色心等名無得彼物體之功能色心等物無
當在名言下為所召實下鈔云如人雖聞名竟不識面召火不燒口說食不
飽等故事法界本性絕言理本無言故理法界絕言

也事理交徹下理事無礙法界絕言也理既徹事
何言理耶事既徹理何名事耶故知理事圓融本
性絕言事事相即下事事無礙法界絕言也一既
即多不可名一多既即一不可名多故知事事無
礙本性絕言問此事事無礙既是圓教所詮法門
何為頓中說之答教義云於三乘中始終頓三教為三乘以此
智為三乘人所得故意明未為不共但同教意也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

如淨名不思議解脫納須彌於芥子等也而主伴不具等此一乘乘於
三乘引攝成根欲性令入別教一乘故今此但取
絕言之義不明自餘深玄也言名名不盡等者重
釋前三法界絕言以第四法界不思議義顯不更
重釋也言名名不盡者且如一色或名所緣所造
所變所生所樂所厭所依所招所迷所悟若別對
漏無漏心心所或名所受所想等隨意立名名不
可盡若以一名目之為是餘應悉非故事法界離
名言也餘二可知。


鈔謂迷真如下由迷妄之心迷如如性以成能詮
[027-0294a]
名所詮相此謂所緣妄境即前迷心名為妄想還
緣此妄境覺智悟名相無體本即如如此為真境
即翻前妄想便稱正智則無名相之妄境及其妄
想唯如境智心智心因如境方立則智體亦空如
境假智心方明本來寂滅相待無性故名空矣問
疏云五法三自性俱空今鈔何不釋三自性空義
耶答由義異故疏別言之以體同五法故鈔更不
釋也言三自性者即遍計等三性也即三無性義
故云俱空即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
性性也今言體同五法者四卷楞伽第四云名相
是妄想自性妄想生心心法名緣起自性正智如
如不可壞名成自性又前三性相即中引密嚴經
云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為第
一義即圓成實也前楞伽意名義相屬為遍計今
密嚴意約所遍計為依他也皆開之則成五法如
前巳明合之名為三性如今所用五法既空三性
何有。


鈔況八識約事等者舉勝況劣也如智二法是理
尚乃空寂況八識之事耶問前云亦無八識差別
之相今何重遣耶答以八識是自性唯識學法之
者其相難忘故重遣拂既許四緣辨生為何緣生
若一一能生何故唯生一法若各不能生果云何
有若和合能生當知無性故廣百論云如人執燈
入暗求暗性相世俗諸法眾緣所成不任思求求
[027-0294b]
即散滅相應所變分位等法准此知之。
▲鈔因有
我法下謂因有妄執人我法教說二種無我我是
當情顯現於理推之尚不可得無我但是空詮豈
可得耶此中五法與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楞伽
密嚴等文問何不說餘法而說五法等答楞伽云
五法乃至二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令皆遣拂
也。


鈔以心傳心下即達麼祖師之言但以契之義名
為傳玄出文外云不在文字也此因可和尚諮問
此法何有文字教典習學達麼答云我法以心傳
心不立文字故也。
▲鈔成上訶教者教說本令理
達而因聞教迺著言生解故訶執教也。
▲鈔法雖
無量不出色心者如五蘊攝百法一蘊是色四蘊
是心也。
▲鈔凡是有相下金剛經意也泯心下以
相待意明是心皆泯心境兩二下雙拂言心無心
相者即二祖求安心達麼曰將心來與汝安於是
推求竟不可得曰心無心相曰即是安心也故說
生心下合歸疏文言生心下覆疏上義非但生於
不出離心唯正念之餘故云餘心也縱生下拂其
細念有所得故。
▲鈔故下經云下須彌偈讚品文
也疏鈔云一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二圓成
無生實本不生故遍計亦無生既本無生故亦無
滅諸法如即是佛如無生滅佛體本當觀稱於如
則佛常現如自性不生解法契之名為如法心如
[027-0294c]
其法不生則了了常知而無分別了解行相非謂
空秪解於不生之義耳。


鈔為迷眾生乃至無佛無眾生明疏中無佛義也
執佛言無佛下明疏中無不佛義也又只詺下別
是一義顯無不佛前顯遣無若執無佛即有少法
可得故云無不佛乃以無不佛為能遣非取無不
佛也今云無佛為真佛即詺上無佛便為真佛故
云無不佛也。
▲鈔性空即是佛下證後義也亦須
彌偈讚品文疏云心冥性佛故止絕思求故造心
皆妄絕念方真念本無自斯絕亦滅。


鈔若有生心下明疏中無生佛尚不有下明疏無
不生亦有二義初執無生為是故以無不生遣之
又一切法下二約表義法既不生則般若真生故
云無不生也言生與不生反覆相遣者以般若真
生遣一向無生以法無生遣妄心生言反覆相成
者以般若真生顯法無生以法無生顯般若真生
故。
▲鈔唯亡言下乃什公悟玄敘文也具云夫玄
道不可以設功得聖智不可以有心知真諦不可
存我會至功不可以營事為唯亡言者可與道合
同今所引雖云道合無心於合合者合焉雖云聖同不
求於同同者同焉於無心於合即無合無散不求
於同即無同無異超非於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
焉忘是於萬是之內是所不能是焉非所不能非
則無非矣是所不能是則無是矣無異無同故怨
[027-0295a]
親無二無是無非故毀譽常一夫然則幾於道矣
問明鈔釋云亡言者捨筌蹄也道者虗通玄道雖
云道合無心於合合者合焉虗懷者離取著也理
揀於事冥心者不巳見也真揀於俗遣智者泯能
證也聖揀於凡雖云同聖不求於同同者同焉怨
親無二毀譽常一夫然則幾於道道理真聖大同
小異然上三即法後一約人又禪經序云遇非其
人則幽關莫闢得意亡言則中途授與故云唯亡
言者可與合道等。


鈔然淨名第二等者彼疏問云亦有餘數云何獨
說不二答夫眾患者有待攸生故總云二兜率偈
讚疏云乃至百千亦名為二以皆相待故今乃以
不不之此法可軌所由稱門悟達云入維摩問眾
菩薩曰云何入不二法門法自在菩薩曰生滅為
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
二法門如是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之理大同皆
說巳竟俱問文殊文殊下答也彼疏鈔云明真體
離言故不可說無物曉示故不可識是以離諸問
答言默然下一顯語默平等二恐執言是而默非
故歎曰善哉下肇公云默領者文殊其人也為眾
待言所以稱善生公云言跡盡於無言故歎其為
真也。


鈔然此經意下直就所顯宗同前後共顯不二中
道玄旨言若辯優劣者明迹有淺深一諸菩薩以
[027-0295b]
言顯實相法二文殊言既能遣言斯之為言言之
至也三維摩無言顯理肇公曰有言於無言文殊言也
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默然四文殊以言印可彼
默故又明能讚之言即所讚無言以稱無言為善
豈自言存耶乃是言皆無非要一向離言恒默也
若欲合者下除三十二菩薩故言但為一義者明
異跡同歸故初文殊以言顯無言令因言契實次
淨名以無言印文殊所顯無言後文殊以讚言印
可淨名所印無言初一所顯後二所印豈有異耶
斯則聖人悲深接物善巧但可蕭然無寄理自玄
會言後二大士下淨名可爾文殊雖言猶如打靜
止聲聲既止巳靜豈打之故雖言亦名無言本不
在此言故言若無諸菩薩下反顯相成若無以言
遣二空有絕言深理何由以顯此亦三十二菩薩
於理之要故不除之故東坡有讚略云我觀三十
二菩薩各以意談不二門而維摩詰寂無言三十
二義一時墮我觀此義亦不墮維摩初不離是說
譬如油蠟所成燭不以火照終不明忽見默然無
語處三十二說皆光焰正同此義也言言與無言
雙亡者以相待故皆無自立本來平等故云皆真
入不二故言雖三節者從最初三重說故除後文
殊讚也文雖三節至理唯一今取最後淨名默住
為頓教義理極顯故。】


「疏五圓教唯是無盡法界此句總標次二句略出因
[027-0295c]
由初句約性後句約緣即法性融通門緣起相由門
意也相即下略提宗法即十玄門五門可以意得十
十下總結餘義義分下指廣可知。」


【鈔十十法門下總指經文十數十身乃至十通即
經所明十也十種玄門下即疏所立十也以順教
理表義無盡圓而復妙彰異餘宗顯別教故言多
皆十句者不必定爾故云多也但取表故一一更
以六相圓融詮說至此方顯圓教問法相宗中說
以昔諸師立教皆無聖言可憑故不依之深密三
時文明理正今判為五教依何聖典若無教可憑
還似昔人如其有教何者是耶答向來一一引教
證成何以言無問散說之教可有總依一典是何
答彼立唯識一宗尚引六本大乘經十一部大乘
論況今判一代聖言豈一經一論而能盡又彼亦
立頓漸二教復依別文故知採集眾典理彌宏遠。】


「疏總相會通等者探玄記并一乘教義皆正立教中
云然此五教有開有合亦有五重等與今疏同清涼
巧用賢首之義復頗改易會古諸師所立令不相違
是知五教亦不定五。


▲言亦會取諸說者但會前順
不會上違只由此會故知諸師各窺一班今立五教
方得全豹也。


▲言或總為一下廣疏鈔云圓教攝於
前四一一同圓如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及百川
味不同江河雖千萬里終無海之一德則唯是如來
一大善巧一音演說。
[027-0296a]


疏或開為二中探玄記唯一義今疏三義而第三用
探玄而復改易故探玄但云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
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
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唯是一乘即智
論中詔共教不共教此亦同上印公等立二教也評
曰探玄三一則前四皆三乘後一唯一乘今疏若第
二義立三一則約對權顯實前二是三乘後三是一
乘今第三義方同探玄然不曰三一乃謂平道屈曲
爾故彼疏云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此改云
而對三顯一曲巧順機意三四二教雖泯二異前而
非三乘然曲巧對三顯一非是直顯本法故同屈曲
也而探玄意云通三乘趣入之一乘既通三入非是
直顯本法雖云泯二然通三乘故前四皆三乘教也
後一唯一乘故配印公二教也故此科兼下二科以
乘就教義多改易故上疏云今先用之後總相會通
有不安者頗為易改正指此等也。」


【鈔雖則泯二等者無聲聞緣覺之二乘以皆有佛
性咸歸一乘故言同前二教者以終頓之一乘同
前小始俱為屈曲皆對根曲巧說故。】


「疏三或分為三等者此科亦用探玄仍有改易故彼
文云三分為三謂小乘三乘一乘智論既將此經為
不與二乘共故名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通為三乘
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義准此四阿含經既
不共菩薩亦名不共即是小乘餘會梁論等同此疏評曰今疏
[027-0296b]
明言次一三乘後三一乘或於中後一是不共一乘
則顯三四亦破異一乘也而探玄記既以此經為不
共即是一乘故知唯後一教是一乘中間三教為三
乘此同教章顯法本末上開一乘下開愚法也故今
疏以乘就教巳改探玄也又以今文驗知會梁論妙
智經部異記亦以乘就教文同意異也宜審詳之。」


【鈔即三乘中小乘者如臨門三車引諸子得出即
愚法二乘得出則共得此三車故云爾也。
▲言後
三是一乘者疏有二意一通是一乘今取通意故
云後三是一乘也。
▲言前會三乘一乘巳引者有
本云二乘一乘悞也又疏云部異執疏前云部異
執記是知即部異執論疏第二卷說也。】


「疏四或分為四等者探玄云或分為四此有二義一
於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二教故為四云云評曰
今疏但改於上共教中約在三等云中間三教存三
等也所以改者亦由以乘就教與探玄不同故彼分
三中以中間三乘為共教三乘前未開三四二教亦
是一乘此方就上共教三乘中存三泯二別以深密
等存三為同教三乘法華等泯二為同教一乘故知
探玄唯此一科以三四二教為一乘也若教章直以
中間三教為一三乘教及分四教但有小漸頓圓無
此義也所以無者以教章正以深密後二時為始終
二教至探玄方自改深密後二時皆始教故探玄方
有同教三乘約深密也今疏不云共教而改云中
[027-0296c]
間三教者由前以三四二教是一乘不同探玄於三
乘中開出不可云共也却以三四二教與始教為中
間三教也於此約存三泯二分三一也。


▲言同教三
乘者取三乘同得之義故第二第三皆名同教同教
三乘得三乘果同教一乘三乘人皆得一乘果同同
教一乘許二乘迴心皆入一乘故名同教別教一乘
豈不許二乘人迴心得入別教一乘耶既許得入亦
應名同答雖許得入欲顯不共乃稱別教故聲聞在
會如聾如盲又顯勝云別若爾別教小乘亦應有顯
勝義答彼唯小故云別則名同義異也。


疏二約歷位下探玄教義皆同教引楞伽云如菴摩
勒果漸熟非頓如鏡中像頓現非漸依此立名也。」


【鈔始終二教皆悉歷位者教義云始終二教所有
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
名為漸。


鈔前立教中者即上分四教中以法華為一乘同
教等字等取深密為三乘同教阿含為別教小乘
也通意可知言容有多教者容許有多不必定多。


▲鈔上來開合下一段鈔文科分為三。



* 初結前生後上來
* 二立教分宗

* 初立教
[027-0297a]

* 初汎分二教

* 初正立若欲
* 二引據故法
* 三指同亦即
* 後勒二門釋

* 初總敘二門

* 初對小顯大然諸
* 二對權顯實若對
* 後逆釋二門

* 初對權顯實

* 初方便教則於
* 二真實教就真
* 後對小顯大

* 初方便教又小
* 二真實教大乘
* 二分宗若就
* 三謙讚從古教如


鈔上來開合徧收理無不盡者結前賢首所立或
開或合會昔諸師開合理盡依此亦可下生清涼
新明立教之大意也。
▲鈔然諸經中下以前汎指
二教同於半滿或隨自他意或三乘一乘無定所
屬今勒定為二門釋也。
▲鈔行布即始終之教者
此有二釋一云由始教望小乘為大乘屬方便中
收若望圓融與終教同是行布亦屬真實中攝亦
如半滿意也即一乘真實中兼大乘真實義也二
云始字誤書即終頓二教也即一乘真實義故貞
元疏亦云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圓教
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故二教皆行布也問終教
可爾頓教何名行布答一理不融故亦行布也准
此則對權顯實中開二為四若列名者一小乘教
二大乘教三行布教四圓融教。


鈔大乘之中有多差別者開大乘為七例也一直
顯一乘者不對昔權故二開權顯實者開除方便
顯真實故三會權歸實者會昔有餘歸一實故四
斥權讚實者斥小權施讚大實故五權實雙明者
法實乘權二義齊立六帶權說實者本欲明實以
根猶劣仍帶權說七帶實明權者以是三乘權教
[027-0297b]
垂實中漸引攝故然五六七皆般若者以不同法
華等開會以明一實而般若既未破會故致權實
體例有三雖有三例皆具權實故言勝鬘小似法
華者彼經云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開權也
是一乘無有二乘顯實也又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
以開權顯實故云似法華也而不明說十方國土
唯有一乘無二無三等故唯小似也言央崛經小
似涅槃者彼經偈云一切眾生命皆由飲食住則
是聲聞乘斯非摩訶衍離食常堅固云何名為一
謂一切眾生皆是如來藏畢竟恒安住乃至云
是故說一乘唯一究竟乘餘悉是方便釋曰總有
三十九頌具十一門一飲食門二眾生門三名色
四三受五四諦六五根七六入八七覺分九八聖
道十九部經十一十種力門門之內皆先明聲聞
之權後會入一乘之實最後結云唯一究竟乘餘
悉是方便然猶未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所
有心定當作佛故但云小似也言於上七中下謂
上巳略指自餘諸經等或有全似或小似等上之
七類者各以偏增類例攝之成異也上來約對小
顯大中開成八教小一大七列名可知。
▲鈔若就
大乘下上約所詮立教此從所尚分宗即用起信
疏五宗義也彼云一隨相法執宗二真空無相宗
三唯識法相宗四如來藏緣起宗五圓融具德宗
今唯後四宗及空相二空遷其次耳問何不列第
[027-0297c]
一隨相法執宗耶答是小乘諸部故前鈔亦云小
乘居然易別故不列也唯就大乘分後四宗耳。

鈔如來聖教下聖人垂教理趣深遠廣無邊涯雖
如此分判不可局執為是即疏主謙讚從古判也。】


「疏第二化儀前後者然上總標云後會化儀前後貞
元疏云或謂初成說小或初說大後方漸次或初有次
空後中等異解不同故今會通一代時教且略啟十門。


疏本末同時者教義說別教一乘為諸教本末謂三
乘小乘從本所流故又大乘為本小乘為末此但義
言本末非先本後末等。


疏初度陳如等者大智度論二十六說佛語諸比丘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大林樹多諸禽獸野火
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
無地我爾時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後脚
距一岸令眾獸蹈脊上而度皮肉盡壞以慈愍力忍
之至死窮後一兔來氣力巳竭自強努力忍令得過
過巳脊折墮水而死如是有久非但今也前得渡者
今諸弟子最後一兔須䟦陀羅是也。


▲言如密跡經
等者探玄具云如密跡力士經佛初鹿苑說法之時
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成辟支佛道無量
眾生發菩提心住初地等乃至廣說大品亦同此說
以此義故後時亦具說三乘以諸大乘經於中雖有
權實不同皆具三乘。


▲言其中不通小乘者問圓教
語廣尚說無量乘豈獨無小乘耶答此但無局執之
[027-0298a]
小乘故經云但破彼執不破彼乘融通之者誰遮無
量言更無異說者顯深一乘廣無量乘圓融無礙是
此所說更無局執之異說也。


疏此有五類等者問人有五類法有幾種答十地品
云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等五種三聚十地論
中備釋下疏鈔云一三乘聖人定有性即正定聚外
凡及定無性一期久遠非究竟無即邪定聚內凡不定聚二正
即無癡也定起善名正定聚邪見定起不善名邪定聚
涅槃經說邪見定起惡業無貪無瞋不定起善無正
慧決擇又不撥無因果率之則清昇任之則鄙替故
曰不定下言不定准此知之三五逆招惡道邪定信等五根招
善道正定非此二名不定四翻八正名八邪外道邪
位定聲聞正性離生正位定暖頂忍名不定五妬恡
惡行不轉邪定相修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
相今疏中四為善根眾生義當前正見定起善及信
等五根定招善道并修無上聖道名正定聚故出現
品云決定善根眾生能被之法通於五乘今疏中為
邪定者無種性名邪定能被之法即人天乘或通前
五種邪定能被之法亦通五乘故其不定聚通五乘
法被從在正定邪定故不言之是以日照高山喻中
經云乃至邪定即超此不定聚也若爾何故出現鈔
云會權歸實先棄人天非出離故如平地落照耶答
此且約顯相故作是說豈邪定聚人但堪聞人天之
法耶自淺之深且配人天乘法亦非尅定。


▲言如出
[027-0298b]
現品日照高山喻者如前為教本第二鈔中巳釋言
三千初成喻者經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成時先
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人天及
餘眾生諸所住處如來出現亦復如是先起菩薩諸
行智慧次起緣覺諸行智慧次起聲聞諸行智慧次
起其餘眾生有為善根諸行智慧此明佛在世時以
大乘為本小乘為末言十八及本二下即文殊問經
也明佛滅後二十部亦以大乘為本也又於自小乘
中大眾上座二部却為本餘十八為末也。」


【鈔故攝末歸本等者因述所揀乘文便解次段疏
文言如四大聲聞者即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連
也此人初從在佛會隨佛至法華方悟入故故云
備歷小大二者先稟小等者以先受小法此世未
迴心入大故若爾豈不濫本末同時中始終俱小
耶故鈔答云而聞後時說大等若始終俱小者不
聞後時說大也貞元疏云由此類故如來滅後學
小乘者不信大乘謂佛一代時唯說小故今非其
類也後稟受大乘人此世中未必從小乘來以有
今世頓悟入大乘根故問豈不濫前始終俱大義
耶鈔答可知。】


「疏依無量義等者經云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八億
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今正取為聲聞人也中為處處演說
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即疏中次說中乘也無量眾生
發菩提心此頓悟人中稟大也或住聲聞乘此後時聞中乘聲聞性定者
[027-0298c]
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
劫修行即疏後時說大也而百千比丘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此通二類若歷中小大即是初類若今頓悟大乘即次類也或住聲聞萬億人天
得須陀恒乃至辟支佛因緣法中此即未必後時稟大以小性定故一
類也


▲言深密妙智雖復二時三一不同者謂深密第
二時說一乘第二時說三乘妙智第二時說三乘第
三時說一乘而皆第一時說小後二時說大於中有
小乘為末大乘為本有小乘及三乘為末一乘為本
也探玄揀云此即無量義經合大開小深密等合小
開大謂為於大乘開於權實然於先小後大義則同
也。」


【鈔五眾之生滅者從疏云般遮塞建陀此云五蘊
具十一種義積聚義故名蘊彼少引對法云過去巳滅色二不來未至
色三現在生未滅色四云五根色五外五塵色六塵有對色七緬無對色八劣不可茛色九勝可意色十
近可見處色十一遠不可見處色色之蘊盡有此十一種色此十一雖不可總聚其體以俱是色故若名
若義略為一聚故名色蘊受想等蘊類此可知今名為眾眾是聚義依五

蘊法以辯四諦今說捨權就實難解之法言少能
信權實相違法深奧故則以一乘為本小乘為末
可知。


鈔所以此中等者問前標列十門何以纔釋四門
巳竟乃總結之答以前四門義巳略周藏和尚立
但有前四者即探玄記說今敘亦有改易下之六
門者即收教義等異說前四門之外更有別義明
十以顯玄奧亦不但此十為盡又前疏科云會化
[027-0299a]
儀前後此且會諸教所說及諸師立化儀如依本
起末等會前吉藏故前疏云此判全約化儀及光
統頓漸劉公頓漸印公曲平等不但如斯更傍收
異義如下具明。】


「疏或從小次入三乘後入一乘者此如梁論如來成
立正法中說此與攝末歸本門別者彼約先小後大
通相而言今約機不定小三一乘次第而入也言亦
有從小直入一乘者據賢首五為中轉為要從小轉
為共教菩薩方入一乘無從小直入一乘故下疏主
改為權為令小乘下見聞種直入一乘未必皆從三
直入一乘也言隨聞一句異解不同者如前一無常
為耶多種解者是也。


疏若異聞等者根解萬差五有多知小知全知望知
者為不定互不知者有少不知多不知全不知等望
不知為祕密顯密亦得同時。」


【鈔天台八教等者其頓漸二儀如第四門初根聞
頓後根從淺至深。】


「疏七上來諸門一時頓演者問如初門始末常定次
門異時常定等如何一時頓演答多劫尚不乖剎那
如前所說豈可礙耶以一念即多劫故不妨始終一
化及異時常定多劫即一念故一時頓演問前本末
同時門中始終一乘巳攝九世該前後等此一時頓
演門如何攝耶答彼攝九世等義皆此一時頓演。」


【鈔淨名第一等者肇公云無說豈曰不言謂無其
[027-0299b]
所說亦無所詮示法終日說示而未曾說示無聞
豈曰不聞謂能無其所聞亦無所得之法故終日
聞而未甞聞終曰契法而未甞得法。
▲鈔知諸語
言皆謂是邪者或唯攻言說或執言不捨皆失正
道非邪而何。
▲鈔故第三云下即四卷楞伽第三
也如世尊所說下大慧菩薩牒先說言不說是為
佛說者不即無也言無說是佛說也大慧白佛下
徵其因由佛告大慧下為彼開釋言緣自得法者
緣即緣由義也此字貫二句謂緣自得法緣本住
法也謂因此二法故不說是佛說也言自得法者
謂如來自所獲得離言念之法性即是證道佛佛
證道皆等離言說垢顯實德故止觀云緣自得法
是證真諦性也言無增無減者法身體同故言離
言說妄想者不思議也離文字者離假名也離二
趣離說所說想所想名所名等二也言云何本住
法下本住法即諸法自性本自無說不礙聖說雖
不違法本自性即是教道言古聖道者即古聖所
行教道謂一切聖人皆從諸法自性本自無說教
之道也如金銀等性者喻教道恒常住世今古無
差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教道常住故言如趣下更
以喻顯雙喻前二也城喻自得證道法道喻本住
教道法喻則從道向城法則依教悟理。
▲鈔有云
下通明無色聲所以上唯辯無說所以爾言十卷
楞伽下以墮文字法證上過患之色聲不墮文字
[027-0299c]
法證上無過患之色聲也佛既不說墮文字法受
法者執著文字豈聞深法耶言是妄語者以所說
不真正故。
▲鈔三傳古下但傳述古佛之教故有
說非於古佛所說法門之外更有新說故不說。

鈔然即以此為他為自下上為自去聲呼之因也
將也下為字平聲呼之是也作也即此無盡三業
以悲願為因由他眾生感為緣而有應眾生之無
盡三業非是佛正所感之果即此無盡三業便是
作自佛之三業故云為他為自也下經文下兜率
偈文證上悲願所成也。
▲鈔五本質影像者謂佛
平等三業為本質差別色聲為影像即此本質與
影像為增上緣眾生善感為親因而有差別影像
得起言無彼差別者即佛無彼眾生心上所現差
別影像色生故說非有即不說法也佛果大悲大
智而能與眾生差別見聞為增上緣故云因質言
有影者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
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問准教體中此名
唯影無本何故言因質有影耶答此言質者不同
法相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影現名本質教今
以佛果大悲大智為眾生所託義名為質故次鈔
云本質無者順自所證故其影像若屬眾生是眾
生境界若望於佛託佛為質方能得起是佛即體
之用故次鈔云影像有者順古聖人即體用故既
通兩向不同前影像但屬眾生。
▲鈔所以疏不引
[027-0300a]
下難云既有五義疏何不說答以不出楞伽二因
故言宗通下雙證上緣自得法及本住二因也不
出此二下總結也問既不出二因疏何不說二因
答但引不說經文即知有向來不說之義若爾鈔
何故廣說答小有異相故今敘之問上言無說豈
一向無說耶答上雖解說默然因由皆兼帶有說
旨意也思益下引證兼有說也斯皆下總釋經意
貞元疏云約心智正說法時即常無說以佛無心
當此說故由此六義彼立六義前五同刊定第六即此約心智也故說
如來不說一字不說即真實說也如來教門示人
無諍法消者成甘露不消成毒藥等。】


「疏九此上諸門等者前八門但明一代興化為門今
盡通三際皆然。


疏十上之九門下以一念中攝重重無盡時中重重
無盡化儀一念既爾念念皆然一塵中攝重重無盡
處重重無盡化儀一塵既爾塵塵亦然又以時中具
處處中具時等則玄之又玄矣言融取前八下貞元
疏云若離前無可重重故。」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二十七


音釋





彌善切微絲也又思也遠也輕也


古恨切草也又居萬切
[027-03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