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2 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宋-法照 (master)


讀教記卷第十九
天台沙門 法照


諸部



光明定題



「光明玄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解
何者義推疎遠依文親近以巳情推度是故言疎彼
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說是故言親即此經文是
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從疎遠耶。


拾遺記然而大師深知三字是法非譬從茲自立
附文當體二種解釋其中附文含於二義一直名理
二從事用若當體釋唯從理立今欲依文先貶譬釋
多是義推不及依文顯然可解。


光明玄問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云何矯異而依文
耶答非今就文而害於譬若苟執譬復害於文義有
二途應須兩存故前云義推疎遠依文親近若鈍根
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
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
又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鈍人守指守株寧知
兔月利人圓解不須株指。


拾遺記十三今釋經題存於二意一順佛語故依文
釋二對古師故作譬釋言對古者因見三師不善用
譬所譬不周乖違法性故作譬釋具顯法性深廣之
義而對形之如此用譬雖無經據存之有益是故二
途不偏廢一汝專執譬則棄親逐疎我今雙存則親
[019-0109b]
疎俱得。」


【依文立題約義收機先達云究論單法為名乃的
依聖人稱唱雖通利鈍取解實不以被機定題今
取之。】


事理二定



「光明文句佛常在定而羣機扣佛佛欲應之故示
軌儀如來常寂猶尚樂定入游法性出敘經王。


十五初入定者大覺頓圓照而常寂今之入定蓋
示軌儀令人樂定次敘述者既入玅定見法尊貴即
於此定敘述經王言敘出者實未示於出定之相葢
寂不妨照故云出耳佛不出定即說此經意本彰於
寂中有照也。


光明文句問佛何處入定此云從三昧起答初將
說經佛游甚深法性今說將竟故從三昧起此經首
尾皆在法性中說其文甚明。


卅二問新經自云爾時薄伽梵於日晡時從三昧
起觀察大眾而說頌曰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今
之讖本何故三番讚畢方云從三昧起耶苟譯者所
見不同其如集經者梵本編文安次如何耶答梵本
不同豈須和會云云


索隱記有二義一者梵本不同豈須和會以滅後
結集有窟內窟外之殊又諸部宗計取捨不同故知
諸經不無增損是故梵本安可一槩二者如華嚴分
真菩薩此根入正受彼根起出說妙覺極果豈不能
[019-0109c]
耶。


新經十卷義淨譯場字函。」


【所入之定為理事耶若事者首尾在法性中說經
云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若理者理無動靜出入之
相及以禮塔等事曰即理之事也皆隨物偏好耳
艸菴之說云。】


信相位次



「光明文句二十信相者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別判三
十心圓判鐵輪位下文云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捊
擊皷皷是法身擊是機動似位機興知非真擊又真
似之位地地相隨無位不有如普賢修普賢行滿位
隣尊極此似則高信相稱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
廿二初約名釋信通真似既言信相信則非真似
真似信是其真證前相故也別教三賢是似信位初
地巳上方得真信圓教登住便得真信即以十信名
為似信云云二又真下明似通上位二初明位位有
似巳證名真未證名似普賢等覺望極名似故立賢
名。


光句踊躍者登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教釋者信
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歡喜地中信生也圓教釋者信
相鐵輪位中疑惑去入住銅輪位中歡喜也若作普
賢似位釋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頂深信堅固猶若
金剛隣真接極而生歡喜也。


真信解發入歡喜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並破
[019-0110a]
無明名疑惑去此皆內凡而釋似位十地頂者若不
立等覺即第十地破上品無明之惑升於後心此位
名為眾伏之頂金剛喻定既為最後無明所動故生
歡喜及踊躍也。


光句皷是法身擊是機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隣
真隣真之人以似解之淨智和會法身甘露相應滅
苦生樂。」


【按大師釋信相位次先示似位在別圓地住之前
次乃以似通上耳故釋歡喜踊躍之文亦先以似
位疑去而入地住也或問前釋歡喜踊躍信相巳
入分真今釋似婆羅門信相却居似位者何曰此
乃迷名而不知義經文顯云信相見有一人似婆
羅門若以婆羅門便是信相不知是誰見有一人
耶不攷經文妄生戲論或云前是實行後是權行
或云悔品似位是隣極之似或云經家順法譬次
第故先壽後懺或云今似婆羅門既在夢中見聞
科內則是室中懷疑之時或云夢人擊鼓事雖壽
量之後表機扣應理實決疑之前作是說者可哀
也哉。】


三種懺法



「光明文句小乘作法者如毗尼中發露與學二十
僧行摩那埵此翻意喜亦翻折伏貢高亦名下意即承事眾僧也或半月作法
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
淨也阿含中亦作相懺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觀成
[019-0110b]
時淫罪即滅亦有觀空懺秖是真空。


十四初作法毗尼此云律二十僧者此約懺僧殘
罪也云云小乘犯夷亦有懺法而疏文不引者以懺
巳既為學悔沙彌仍障聖果故非此中復本清淨義
也故荊溪云小學悔巳障果仍成重罪未忘二阿含
下取相上明作法但令三業順於佛制法成罪滅尚
是散心滅罪猶淺今論取相屬於定心想成相起滅
罪則深故蛇口想成豈唯淫罪得除亦乃欲心不起
三亦有下無生言觀空者析法明空也觀造罪心本
無主宰念念無常無誰能作無是業報我見若亡諸
使永寂此觀若成四趣則除三界須出小乘三懺其
相略然。


光明新記如毗尼中發露與學者即約事懺夷也。」


【神智謂約事懺夷以破四明今云其妄也何者大
師發露與學但是犯後四篇不覆而學悔耳且四
明全依禪門而說彼既云義如律中廣明但未明
懺悔四重法豈非謂律中作法不懺夷耶其小乘
作法不懺夷者且從戒藏而說若論經藏亦懺夷
愆故引初教為證也大師明判小乘律無作法懺
夷而經中有文神智何苦破之或問大師據經而
照律師資持記中四下七問有人準初教經三十僧中
懺重得入僧數者答此引偽經不足為據又濟緣
四下廿二二十僧者倍受加十僧位之極有云三十
人懺重出初教經此乃偽典不足承用二文却
[019-0110c]
判為偽者何曰輔行六下云文義既正或是失譯
豈以時人未決便推入偽大師親證位在初依不
應錯用記中小乘無生既除四趣出三界則斷
惑證果明矣有云不能斷惑證果謂文句功能中
命伏為斷爾然諸文但明小律作法不滅重罪不
可據此輙判小乘經藏三懺之功請詳妙玄光明
疏記自見矣又謂四明既斷作法不引懺夷驗下
取相無生滅罪斷惑亦但後四篇爾今問當文取
相顯云犯欲作蛇口想安得取相非懺重妙玄顯
云使犯重人念空安得無生非懺重耶。】


「光句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虗空藏塗廁是
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
二十一日法華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湯澡豆淨
身辛酒禁口懺愧勤心旋誦各有徧數等皆作法懺
攝也取相懺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戒見華光
摩頂虗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雖不正明作法
兼得事用也無生懺者如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如
日照霜露觀空緣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
兩懺也。


十四行者應知三種懺法無生是主二為助緣故
前疏云灰汁皂莢助於清水若缺妙觀不名大乘便
同外道無益苦行須近善師學懺悔處及懺悔法方
可行於道場事儀故於諸事皆用妙觀照而導之使
作法等皆順實理悉為佛因有謂道場所修行法而
[019-0111a]
為事治須於十乘先修六法後方助開而不思前六
在道場中用如今明懺具談三種豈捨事行云云
須了知大乘三懺後一雖可獨修不進則須假前二
前二不可暫離無生得此意巳方可說行三種懺法
禪門言觀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現取此判之
便知罪滅不滅非謂行道之時心存事相而生取著
若如此用心必定多來魔事問摩羅亦能作此等相
云何可別答曰實是邪正難別不可定取若相現時
良師乃識事須面決非文可載。


輔行二上魔既即印印豈壞印如大論云有菩薩教
人修空斷一切念後時纔起一念有心便為魔動即
便憶念本所修空魔為之滅修空尚爾況復觀之即
法界印。


禪門今但舉要明相不出四種一夢中見相二行
道時聞空中有聲或見異相及諸靈瑞三坐中覩見
善惡破惑破戒等相四以內證種種法門道心開發
等為相此隨輕重判之不可定說。


南嶽四安樂行偈輔行二上十九引修習諸禪定得諸佛三
昧六根性清淨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有相
行二者無相行無相安樂行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
根有相安樂行此依勸發品散心誦法華不入禪三
昧坐立行一心念法華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見普賢
身。


三昧儀第九誦經方法若人本不習坐但欲誦經懺悔當於
[019-0111b]
行坐之中久誦經疲極可暫歛念消息竟便即誦經
亦不乖行法故云不入三昧但誦持故見上妙色。


光記十一正助二懺修逐根緣自有一向修於正道
直登圓住或內外凡自有一向修於助道如南嶽立
有相安樂行不入三昧但誦持故亦能得見上妙色
像此二隨根修入不同若悟理時必兩捨也自有正
助相兼而修或先正後助或先助後正或同時而修
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若於三句都不攝者則人身
牛也。」


【大乘三懺雖散出諸經舉一必皆具足如普賢觀
誦大乘經作法也得見普賢取相也觀心無心無
生也光明中七日七夜朝暮淨心作法也見彌勒
文殊取相也五陰舍空無生也諸經皆然有云大
乘三懺備出唯光明者非也上四十九日指大悲
懺者此指觀音懺為大悲爾若今大悲但三七日
也然於取相不可率爾略引禪門輔行以示之須
知必先作意求滅罪愆期見好相而修修時不可
懸望好相恐招魔事故也但只一心求滅罪障而
修作法而修無生功成罪除其相自現也竊觀禪
門謂行道之時心離相著則似全不許修懺時心
存事相何故四明云口說六根罪時心存三種懺
法方等專求夢王阿含專想蛇口普賢觀為我現
身豈非作意求見事相耶曰上云不可率爾正為
此也且以今人修行布施言之或求佛果或求世
[019-0111c]
福先亦須念為求佛果為求世福若行施時心心
只在佛果世福則反成亂想取著又須離著忘情
猶如磨鏡垢盡明現豈可磨時心心在明雖非心
心在明終是求明磨鏡鏡明之處方驗塵銷今取
相懺亦復如是但阿含中蛇口想者似如念念心
觀事相然亦不可一途而判有但勤修任相自現
者有專一相而相起取驗者機別教殊豈可一準。】


「光句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殺
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即其義也取
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罪亦去如伐樹枝葉
萎根本未去續生如故也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
大地根枝葉等悉皆無餘。


十六無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發無作體若毀
犯得違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惡
也不論受與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如犯下論云斬大
艸殺畜二罪同懺二種違制之罪俱除而殺畜償命
猶存二取相由以定心想成勝相熏修力強能轉惡
業是故能滅性遮二罪云云既對遮性辨於無明故
此無明通界內外此即通小之相也。


止觀性戒者莫問受與不受犯即是罪受與不受
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福犯獲罪不受無福不受犯
無罪如伐艸害畜罪同對首懺二罪俱滅大論解云
違無作罪同滅耳而償命猶在故知受持之戒與性
戒有異也。
[019-0112a]


輔行四上性戒不受故無無作若受戒下明受得戒
即有無作故性罪之上加違無作出家等戒無作別
生是故持則功等虗空破乃隨對一支一境舉持勸
受加罪遮違況犯巳法除復本清淨故云瞻蔔華雖
萎猶勝於餘華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如伐艸下
略出遮性同異之相如艸畜俱有違制之罪非單提
悔二遮俱滅然於害畜仍有性愆故引論解償命猶
在問性罪不滅何須懺耶答既違制巳持心相續縱
果位廣償為利物因豈同於違且沈三趣。


輔行四上十五發菩提心者若直爾滅罪何必發心如小
乘中僧別兩懺則翻無始罪境不徧如滅夷過小教
權文皆由不發菩提心故又小乘懺但名抵債不為
護他故無償理為翻此等發菩提心補註十三三西京楷師云以無
漏力強排三塗之債故云抵債也


光記然菩薩行為轉先業作利他緣乃論無生等
三種懺法聲聞自度縱明懺悔多在作法求免三塗。」


【此等作法能免三塗菩薩為轉先業作果上利緣
若論懺法之功實除三障不必償也問大乘作法
但滅遮罪不滅性罪耶曰諸文且從三懺一往對
論未可為定以由六番功能中此且初番總而言
之大乘三懺皆能除三障也。】


觀心觀佛



「觀經疏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所言佛說觀無
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
[019-0112b]
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說觀無量壽
佛。


妙宗心觀者經以觀佛而為題目疏今乃以心觀
為宗此二無殊方是今觀良以圓解全異小乘小昧
唯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
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
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
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
觀佛是故經目與疏立宗語雖不同其義無別又應
須了若觀佛者必須照心若專觀心未必託佛如一
行三昧直觀一念不託他佛而為所緣若彼般舟及
此觀法發軫即觀安養依正而觀依正不離心性故
曰心觀須知此觀不專觀心內外分之此當外觀以
由託彼依正觀故是故經題稱為觀佛若論難易今
須從易法華玄云佛法太高眾生太廣初心為難心
佛眾生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此觀法非但觀佛乃
據心觀就下顯高雖修佛觀不名為難是知今經心
觀為宗意在見佛故得二說義匪殊塗云云縱觀他
境亦須約心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


妙宗若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
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
同居一心心性徧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
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行者應知據乎心性
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
[019-0112c]
妙宗廿八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
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
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


輔行二上所言佛者皆具二意一自心三昧所見佛
二西方從因感果佛今具含二義共為一境為順理
故從初義釋三昧既成隨念即見見是心性名心作
佛佛既心作故見佛時名見自心若見自心即見佛
心以彼佛心是我心故。」


【北峯曰竊詳四明之文粵有定境用觀二義是以
定境須觀佛者有三意焉一者俯順物機宜修外
境令心專注二者釋迦偏讚彼佛誓願攝生故三
者捨穢取淨易出娑婆雖依法體在迷定境屬外
若約解悟修觀乃唯心觀稱性觀佛故鈔云良由
圓解全異小乘知我一心具諸佛性等又云若
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但唯心
之言善須得意不可唯局方寸則十方世界都是
一箇唯心法界之體故鈔云託外義成唯心觀立
又云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若不然者
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圓宗絕待之觀斯乃
託境顯性想彼彌陀了境唯心心外無佛故云約
心觀佛如斯釋義頗合諸文一合經題又經文但
觀眉間白毫云云二合止觀常行三昧中云念西
方阿彌陀佛去此十萬億佛剎在寶地寶池寶樹
寶堂眾菩薩中央坐說經三月常念佛三合輔
[019-0113a]
行科云先念三十二相以為觀境二上十紙四合不二
門云外謂託彼依正色心此之四文皆定境義也
然約唯心觀佛準觀經止觀輔行等文故融心解
云經云諸佛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
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疏作
感應道交釋解入相應釋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
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文次 義
是約心初義是觀佛故云約心觀佛又止觀云我所念者即見佛心

文二輔行釋云此正明於境以修三觀中觀文云
我所念等諸句中所言佛者皆具二意一者自心
三昧所見佛二者西方從因感果佛今具含二義
共為一境為順理故從初義釋二上言為順理故
從初義釋者鈔主的據此義及疏中二釋相成是
今觀法此皆用觀義也或問今立彌陀為境為真
為妄曰指要巳釋如云修觀行者外境未忘巳來
見有他佛故起信論云以依轉識故說為境界則
知過在於我何關佛耶又十義書云故應佛色
心既為行者所觀乃是感應共造故約感邊亦得
是外陰入法也問約心觀佛為獨觀佛為心佛
俱觀若獨觀佛正同鈔云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
名絕待觀耶若心佛俱觀却見心佛淆混曰定境
專外萬法唯佛只是觀佛今約用觀唯心法界佛
外無心終日觀佛便是終日觀心故鈔云然是大
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既云唯心全佛是心佛外
[019-0113b]
無心也不同昔人佛為所觀心為能觀也問鈔云
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及節節云心性等莫同淨覺
攬彼依正歸乎內心修觀曰今約唯心體具皆是
能觀妙觀復是所顯法門故彼依正色心全是我
心名為同居一念並約修觀能觀所顯說也問若
觀內境名唯心觀若觀外境應名唯色觀今定境
屬外觀約唯心未悉如何曰一顯大教唯心體具
二順經疏心觀為宗經云是心作佛疏云心觀為
宗鈔主約此故立唯心觀佛也若爾還可名為唯
色觀得否曰圓觀法界有何不可故鈔云唯色唯
心也問妙宗云內外分之此當外觀又云難易言
之此當觀內何謂也曰須知文有三節初須知下
定境專外二若論下引三法並難三今此下正定
此經約心觀佛如此分之其義自顯問內心修觀
既論揀境今外境修觀還論揀境否曰經云但觀
眉間白毫鈔云的示觀法相有八萬都想難成故
令但觀眉間白毫相此為要門也下云四云隨乎行者
或依或正隨觀一境即是揀境今是觀法之要且
取白毫以為的揀問十義書四義今此觀法何義
可收曰義書一約內境修觀二內外兼修三捨內
觀外四初心便修外觀此之四義並屬定境今此
定境屬外正同彼第四義也今論唯心觀佛自是
修觀故有小異宜須甄之問止觀中明定境修觀
有兩重能所今此疏中釋題直約境智修觀但明
[019-0113c]
一重能所不說定境者何曰經中十六勝境以為
定境屬於所觀今大師直約心觀為宗用唯心三
諦三觀以論修觀俱屬能觀故鈔釋云妙諦妙觀
悉是能觀陰等諸境皆是所觀廿八則十六境皆
屬陰攝若得此定境用觀之意兩重能所其義自
明。】


安養教主



「止觀廿七無量壽觀云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
相八萬四千好薩遮華嚴皆云相為大相海好為小
相海既言相海豈局三十二耶為緣不同多少在彼
此真實之相為別圓兩道品所攝。


輔行七下十五無量壽觀下正明別圓法身現相云云


解謗二十止觀輔行顯言觀無量壽八萬相好與華
嚴經藏塵相好同是別圓道品所成法身真相對斥
藏通相非奇特何得輙云定非圓別舍那之像耶。


觀經疏故文云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
力所及正可取如釋迦毫相大小現觀若得三昧觀
心成就方可稱彼佛相而觀也。


妙宗十一今經明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與大論云
色像無邊有何異耶彼云無邊既稱尊特此何獨非
況疏專引彼論此文以證身量無邊之義驗今佛身
的是尊特不須疑也。」


【經說無邊疏判觀心成就方可觀之若未成就則
不可觀豈常身常相耶。】
[019-0114a]


「妙宗今經教相唯在圓頓釋能觀觀是妙三觀釋
所觀境是妙三身疏解今文云觀佛法身約位乃當
圓教七信正託法性無邊色像尊特觀心使其增長
念佛三昧據何等義云是生身。」


【此文不出四義一圓教二觀三法身四深位既是
圓教妙觀性具法身七信深位方能觀見驗非安
養生身常所見相若是彼土生身常相凡小初心
莫不皆見何俟七信破見思耶。】


「妙宗若慣習小者及諸凡夫依事識故不於尊特
而論明昧良以此等雖因臨終迴向得生佛順本習
故且用小令其證果既說無常苦空之法須以生身
相好應之。


解謗二十以彼經說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在須摩
提寶堂之內為比丘說經此經明說若欲志心生西
方者當觀丈六像在池水上大本中說安養國中佛
所浴池廣八萬四千里小本蓮華大如車輪云云
解謗三十諸經所談往生之行故託安養三十二
此以機教土相驗佛常身正當丈六三十二也。」


【由安養攝受慣習小人及凡夫眾順習說小附識
見相須現丈六常所見身。】


定散二善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有曹魏齊王代嘉平四年天竺沙門康僧凱譯設我得
佛十方眾生志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
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即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中第十八
[019-0114b]
願文


又下卷初云乃至一念志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
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妙宗中廿二引


佛說無量壽經下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
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專念彼佛修諸功德願
生彼國云云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雖不能作
沙門大修功德發無上心專念彼佛奉行齋戒云云
下輩者諸天人民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由發菩提心
十念乃至一念念彼佛故願生彼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
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
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
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
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
志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
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
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
世界。


觀經疏十八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為令
識三品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為令識位之上
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云云問大本五逆謗法不
得生此經逆罪得生釋有兩義云云二者約行行有
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
不能除滅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
[019-0114c]
明觀故說得生。


妙宗十六此中二義初即雜觀觀劣應者位在中下
令識三品進修勝觀登於上品次義即是前觀勝應
及修離想了隨機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觀
分別九品即大本三輩事理窮深登第十信既云此
下三觀觀往生人有二義乃是修前觀法行者觀於
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讀今三輩經文
既轉行業云云初對經雙問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
文二立義雙釋二云云二者下約行有定散大本就
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經明觀者即觀佛三昧問
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
言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此與大本散心十念理應無別答此雖造
惡巳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
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修觀故乘急造惡故戒緩由
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
故得往生所以華開見二大士說實相法自非定善
孰至此乎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
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當知作此解釋方合此
中定善之義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則屬前悔有輕義
也。」


【疑者云大師既會九品即大本三輩且上中二輩
屬別圓內外凡位若非定善安能入位然大本一
向散善耶彼經明其六度且禪定般若豈是散善
[019-0115a]
況觀經三種淨業疏云散善思惟名為淨業豈非
亦有散善耶曰大本三輩文中皆名發菩提心念
佛得生無五逆不生之文若疏中對揀五逆不生
者正指前二之經文也況定散名通通於大本觀
經與大乘諸經也或約三學或約六度或約正助
而分定散今經下品下生專對大本約信法揀逆
不生非約三輩對揀也又疑定業云何曰初中後
三心無悔暢其造罪之心名為定業例善業用心
修觀三心無散名為定善又疑興起行經云佛說
酬十種宿業一一結云如來眾惡皆盡諸善普備
能度天龍鬼神帝王人民皆得無為雖有如是功
德猶不免於宿債此應定業不可懺耶先德云
一者附小託緣為利他因二者寄果誡因使凡夫
不起謗逆也若云可懺光明十地菩薩猶有虎狼
之難何耶曰此約單修無生理懺不修助道雖許
一生超登十地父母之身不轉故有此難若其轉
報受法性身必無酬難也。】
讀教記卷第十九
[019-01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