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2 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宋-法照 (master)



讀教記卷第十
天台沙門 法照


文句



聲聞



【北峯師曰決定上慢退大應化論中四也今家五
種一久習小二別異善根三住果四發軫學小五
佛道若荊溪云元住小即是發軫學小人也且以
論四而收攝之久習小即定性也別異善根即退
大也住果兼於決定及退菩提也其發軫元小但
因果似異法譬乍分竝屬退大以俱在上二周得
記籤云法譬二周得益之徒莫非往日結緣之輩
也佛道則大師準經義加蓋論明未開今明開巳
唯一耳或問元小若攝退大記文何云此中具有
[010-0054b]
退大應化及元住小又云亦可退大者利元小者
鈍既稱為及又分利鈍豈一類人耶曰寔如所問
竊詳疏記之意蓋在大通王子結緣之後得二種
名若結大後受持大乘中間始退則名退大若結
大後即便不受而習小乘則名元小故三種逢值
第一類中間成就即不退也第二類即退大也第
三即元小也三類對分各有利鈍一者中間巳悟
而位有初後疏云常遇大乘中間成就不至干今
記云若為菩提者須巳入不退位或是初心不必
盡退也二者利在中間鈍在今日疏云中間未盡
今聞大乘也三者利在今日鈍在滅後疏云中間
未度于今亦未盡也故知元小是第三類中今日
入者對上二類中間聞大此類不聞初便學小名
元住小既於法華入大由昔有大種屬退大攝滅
後入者是定性攝若荊溪云退大者利元小者鈍
正約根性利鈍點疏現文大師據下周現文所說
之法明退大事名退大人上二周現文所說之法
明稟小事名元小人故一往云化城正意為退大
取小人上二正意為發軫學小人若二往論根性
則第二類退大者利通上二周第三元小者鈍應
在第三此則三類對分利鈍矣其上二傍為退大
下周傍為發軫者同座聞法正所為外即名為傍
不須曲說此傍正文如說三周繫珠法說中道樹
繫珠譬說中二萬億佛所繫珠亦且據現文耳又
[010-0054c]
問先達據引沒苦所燒證元小前路猶遠證退大
謂元住小者自鹿苑得名何也曰記主順文一往
對論究其根性應從昔得也若其定性之人雖彼
此中間學小彼於方等不受彈故不到法華所以
別受定性之名又問若退大者利上二得入何不
名元小元小者鈍既在第三何不名退大曰此約
聞法得名雖在上二周乃略聞因緣雖在第三仍
聞法譬以法定名三周不濫。】


「玅記二十八準佛地論以八義故先列聲聞一為顯
親聞後不謗故二攝不定性回心入大故三除尊貴
慢非究竟故四常隨佛故五形儀同故六令內眷屬
捨欲故七令菩薩敬故八令眾生信故然論中八義
唯第二一半獨屬今經以不定性此土得故仍少一
半若定性者彼土得故未來得故。


玅記二十九得授記巳即同菩薩安得復以聲聞歎
德豈結集者謬抑德耶故知在四味時隨味而變經
家從本列在聲聞故依本歎若不仍本焉知聲聞有
權有實實者得記知有所從聞法華時大小別故。


二十四問集經者在發本後何故仍云聲聞耶答
此約文殊問答之時猶是聲聞若爾經首不應猶名
聲聞答從昔列之具如序釋。


文句十二法華論四種聲聞今開住果者為兩析法
住果是三藏聲聞體法住果是通教聲聞開應化者
為兩登地應化別教聲聞登住應化圓教聲聞開佛
[010-0055a]
道聲聞亦為兩令他次第聞佛道是別教聲聞令他
不次第聞佛道即圓聲聞。


三十法華論者明被開者有權有實未開具四開
巳唯一今加佛道據新入者論中四者決定增上退
大應化論自釋云後二與記前兩不記根鈍未熟故
且約此會即經中云生滅度想決定性也若彼得聞
論中未說天親豈可迷經文耶經云而於彼土得聞
是經論且一往據現說耳是故今師但除上慢即五
千起去者是雖從座去仍判於涅槃中若四依邊得
聞故上慢者亦非不聞巳聞略開及在後故但不可
云此會得記種熟脫三始終無廢故準今文遠近相
望四種俱得今云住果兼於決定及退菩提住果變
異故分二教是故二種總立住果又佛道者準經義
立若爾佛道應化各有別圓問應化與佛道何別答
應化約垂迹全語舊聖佛道約利他語新記者又應
化從身佛道從說佛道有令佗之言且云利他應化
有發起之義且云垂迹既以聲聞為名在昔則無應
化佛道之稱在今則無住果決定之名增上慢中豈
無應化四攝同事安隔此耶況復論中決定上慢同
云未熟不可上慢亦根敗耶他云未者不也病人未
死名為不死下種未生名為不生故上慢決定二俱
可發是決定義又此中引論似本迹釋應化本也餘
三迹也化為餘三無異途也。


輔行五上十七法華論有四種聲聞謂住果應化退菩提
[010-0055b]
增上慢今云佛道即是應化言增上慢攝下八者二
乘正當住果故也。


玅玄二十二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
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決至法
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
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得合。


二十五初論未入位隨處得入者意云此等不專
在法華非謂全不至法華次明住果不過法華三未
入位下明法華中上慢之輩來至涅槃次文中言敦
信者入位之人借使至法華不肯合者正當敦逼之
文文云若有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者無有是處當
知不合即是不信不信故名不實得故云不合成增
上慢上慢之人實不得入得入之人非增上慢第三
文中言五千起去者於涅槃會方得入玅。


十二聲聞義浩然云何以證涅槃者判之云云


三十一聲聞義浩然者責人非論然用教者云大
乘聲聞未為通曉今云應化從本以說據眾全在小
乘中也言浩然者藏通八門門門四種門門各有佛
道應化迹在前教復同前數據本復應地住地住及
行向地上慢所濫復同前數佗無約教今昔本迹權
實開合等釋但云住果及方便等是故責云以證涅
槃者言云云者具如向釋。」


【或問定性不至方等此文何云藏通八門門門四
種藏教置而不論既云通教豈非定性至方等耶
[010-0055c]
曰所謂四種者乃佛道應化上慢住果之四定性
不預焉。】


「句十四本是一萬二千菩薩迹為萬二千聲聞也。


三十三問凡言迹者皆先有本豈萬二千元皆是
大權若爾則唯有能引而無所引答理實如然但欲
均用四義故云皆有然本不同事須分別若巳入圓
位能引之人成於發起影響二眾灼然本是菩薩降
斯巳外曾發大心亦名菩薩元住小者則是大經未
曾發心尚名菩薩此中具有退大應化及元住小退
大住小得記之後竝堪為同聞問三周授記人數不
多其不在會令為轉說此等又非同聞眾限何故此
中云萬二千答三周之中正數雖少如舍利弗得記
之時四眾八部即其流也故三周中亦有應化與實
行者同時得記故論中云退大應化二種與記即其
意也。


止觀大經云云何未發心名為菩薩前九境人亦
通稱菩薩人也通是二乘則有四種聲聞增上慢聲
聞攝得下八境人也佛道聲聞攝菩薩人也。」


【此中具有退大應化及元住小且退大應化約本
而釋可以得名本是菩薩元小之人如何得名本
是菩薩所以記主特將大經未發心菩薩而況出
之意云大經未曾發心尚名菩薩豈元小人不得
名菩薩耶輔行云理性菩薩蓋指此為本耳。】


「玄三十二聲聞藏中決定聲聞者久習別異善根小
[010-0056a]
心狹劣成就小性一向樂小佛為說小畢竟作證不
能趣大言退菩提心聲聞者是人甞於先佛及諸菩
薩所發菩提心但經生歷死忘失本念遂生小心志
願於小佛為說小終令趣大然決定聲聞一向住小
退菩提心聲聞後能趣大雖有去有住而受小時一
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聲聞藏。」


【或問別異善根文句斷為退大玅玄又云定性何
也曰善根義通根性有異玅玄約執小善根故屬
定性文句約退大善根不失故屬退大也。】


「句法華論有四種聲聞一決定二上慢三退大四
應化前二未熟不與授記後二與記若依今經應有
五一久習小今世道熟聞小教證果如論是決定聲
聞二本是菩薩積劫修道中間疲厭生死退大取小
大品稱為別異善根佛且成其小道為說小教齊教
斷結取果是退大未久習小來近理應易悟如論是
退菩提聲聞三以此二故諸佛菩薩內秘外現成就
引接令入大道如論是應化聲聞四若見權實兩種
能出生死忻樂涅槃修戒定慧微有觀慧未入似位
薄有所得謂是證果此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如論
即是增上慢聲聞五者大乘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
聞若從決定退菩提兩種即有聲聞若從大乘理無
灰斷求住化城終歸寶所實者既爾則無有權故無
聲聞若增上慢者既未入位則非實又非應化則非
權若得此意有無泠然何須苦諍復次秪就大乘聲
[010-0056b]
聞復論有無若權作應化外現小迹內隱大德則謂
無大乘聲聞若從自行發迹顯本則言有大乘聲聞
今開三顯一正意為決定退大聲聞令成大乘聲聞
自行既立即能化應聲聞若得此意則達有無也。


二十二從今開三下定文正意須為二人為退大
者與論不別今取決定意似少殊論據在座得記今
據通途被開其不在座展轉為說或在界外亦得聞
之或佛滅後敦逼令信此經迹說直云與記論云退
大且依一途如諸聲聞於法華前誰知退大方等等
席咸稱滅種準今經意既彼此聞經必彼此與記一
開之後無所閒然迴與未迴以分二義當知論涉有
餘之說無以經意靁同。


未得謂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證無學云云
眾無復枝葉者枝葉細末不任器用此等執方便之
方便。


三十一枝葉細末者若實得果如根本大材任為
器用但計枝葉謂為堪任而輕根本謂等謂過名增
上慢執方便之方便者小乘四果巳是方便更於煗
頂執為真極應知上慢不全無法但以淺位自謂增
上而慢他人名增上慢。」


【或問玅樂云五千上慢聞慧尚無思修安有何故
今文又云應知上慢不全無法但以淺位自謂增
上而慢他人曰無大有小本不相妨又問玅樂云
執方便之方便者小乘四果巳是方便更於煗頂
[010-0056c]
執為真極何故又云三失之人尚無煗法況有四
果曰上慢根性亦有優劣是故煗法有得未得不
必一向又問上慢執小何故止觀云小乘執四禪
為四果大乘亦有魔來授記異是增上慢人曰大
小根性不同慠慢之情是一蓋大小俱有小慢也。】


「句若別惑輕大根利初聞即悟若惑重根利再聞
方曉若惑輕根鈍三聞乃決第四句雖復三聞不能
得悟止為結緣眾耳或可初兩句根利同為上根或
可中間兩句為中下根。


二十三根惑竝由過去熏習致令悟有三周不同
所以三判者初釋收機令盡故第四句攝結緣眾後
兩釋不定者三根巳定但句法至四將四判三故從
容進退。


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二輕醉微覺尋忘
亦名不覺雖有二義終成繫珠。


十五以由結緣厚薄不同遂名無明以為輕重故
云醉有二種當知貧人本來先醉如蒙餚膳受巳而
臥三教助道猶如餚膳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也
餚膳食巳便消如方便教非究竟益往在大通佛所
未結大緣巳前歷諸味中竝聞三教及至法華雖聞
圓頓但成結緣如繫珠也。


繫珠中三意望三周者始在佛樹以大擬即是
繫珠無機息化即是醉臥尋施方便即是起行譬喻
中二萬億佛所即是繫珠遣傍人追悶絕不受即是
[010-0057a]
醉臥三車引得即是起行因緣中大通智勝佛所即
是繫珠中路懈退即是醉臥接之以小即是起行此
等皆名領權也。


十六三周皆有此意者若以繫珠望上二周法說
但在佛樹者初坐道樹思用大時以法說時未論往
古且據現文若譬周中在二萬億佛彼亦未論塵點
界故然上中二周豈亦不有於大通佛所曾繫珠耶
如探領中尚領法身豈止道樹且約現文耳但由根
利聞便信解不假指昔是故未論故前文中以發軫
學小為中間故不唯在道樹時也。


玅玄夫理絕偏圓寄圓珠而談理極非遠近託寶
所以論極極會圓冥事理俱寂而不寂者良由耽無
明酒雖繫珠而不覺迷涅槃道路弗遠而言長。


法譬二周略而不敘且寄宿世以為興致法譬
二周得益之徒莫非往日結緣之輩以退大流轉故
惑寂理而耽無明酒以失大悲心故迷玅因謂生死
曠遠世尊怜愍接其小機小尚昧初故猶倒惑云云
衣珠本譬昔聞實相實相若顯名契寂理此明中間
巳入實者而不寂者去明退大流轉五趣耽障中道
微細無明故失於大志復耽現行麤欲無明忘本所
受迷涅槃道去明流轉後欣樂小乘如人迷故謂東
為西東西俱失三德涅槃即理而具謂理為遠背大
取小則大小俱迷謂大為遠為迷大謂小為極為迷
小。
[010-0057b]


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
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


二十三次此經下正明今經意且指迹中大通為
首雖寄漸及不定不以餘教為種故云巧為結緣巳
後退大迷初故復更於七教之中下調停種復云巧
為所以中間得受七教長養調伏因調而熟名為調
熟調實未熟因中說果是故云也。」


【此文蓋將初結緣與中間調停二種合說耳記文
自分兩重巧為若非荊溪釋出此文難見。】


「句問有一種根性非密非顯二時不攝者應是失
時永不得悟耶答餘經或謂此為失時今經不爾此
人雖於密顯兩時不悟雖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得
聞是經故無失時乃是待彼土之時耳問五千起去
應是失時答此等應以如來滅度後弘經人受益也
二十六問云非顯非密者謂決定性於前四時既
無密益不至法華復無顯得二處無益名失時不答
餘經等者謂前四時既云永滅諸聲聞等不知變易
故淨名中迦葉自敘云皆應號泣聲震三千於此大
乘巳如敗種準彼經判敗種豈生來至法華咸受佛
記若爾佛於爾時何不即記而使稽滯來至法華顯
密不同如前巳釋若將永滅權論用釋開會實經經
既巳生論何能滅但以滅者於彼得聞餘經不說況
通經論故失顯密亦非失時但弘教者曲將釋此是
釋者過非論咎也五千起去等者無四時之密益失
[010-0057c]
此會之顯功此化失時彼土非冀故應失時答云滅
後益者是也問經云佛滅度後實得羅漢容可得益
上慢不實應非此收答敦逼實者誠如所言既通許
遇餘佛亦何隔於上慢如其不發待後佛時問佛若
大慈何不令其無謗生信答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法
界眾生未益者眾況此五千巳蒙下種滅後時遠當
當不遺。


初業為二若久遠為初業曾聞於大則不愚於
法若取中忘今日學小始修念處為初業者是則不
知其義如此若得此意權為初業是則能知實是初
業則不能知。


二十九雖有二初大初為定豈從中間取小情執
小滅為規故大教定成不須為諍一義既爾二十二
雙請為觀之若佛世尊俱留有妨之文何成三達五
眼故依此判諍論自消縱二十三內小部不同灼然
易殄次若得此意下於念處中以分權實故知但點
二種初業其滯自消何須復以一初作妨況若聞法
華無復疑悔知與不知二門無壅故權實二人知不
知別。


問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何益答此非當機
是結緣人耳。


三十二答中非當機等者若唯以五千而為結緣
餘當機者則五品巳上竝屬當機然準望前文釋四
眾中當機乃在初住巳上堪為影響則六根五品竝
[010-0058a]
為結緣但是結緣義寬欲收起去之類縱以五品為
當機者此等亦得為結緣也。


二十二法說有三第一明昔日共結緣第二明中
間更相值遇第三明今還說法華云云逢值有三種
若相逢遇常受大乘此輩中間皆巳成就不至于今
若相逢遇遇其退大仍接以小此輩中間猶故未盡
今得還聞大乘之教三但論遇小不論遇大則中間
未度于今亦不盡方始受大乃至滅後得道者是。


逢值有三種者前二可知第三既云但論遇小
中間之言自望元初結小緣者耳第三類人未曾聞
大便即流轉此人即以初聞小時為初結緣復於中
間唯習於小今遇王子初且聞小人見釋迦一代教
中一分聲聞未發心者便即判云永滅無發是則不
知如來長遠之化。


二十四若中間相逢從我聞法皆為三菩提者不
為此人設譬若中間相逢于今有住聲聞地者正為
此人設第二譬也。


若中間至第二譬也者此兩中間各有二意若
為菩提者須巳入不退位或是初心不必盡退若住
聲聞者或是初小或是中途二類俱須設化城譬。


三十化城正意為退大取小人傍為發軫學小人
上二周正意為發軫學小人傍為退大人也。


十三化城正意為退大者更與上周對論同異故
今文云前路猶遠今欲退還上兩周未有此語但云
[010-0058b]
沒苦及以所燒此亦一往亦可退大者利通上二周
元小者鈍應在第三。


十一若得大解自知得佛何俟須記記有四意一
昔未記二乘而今須記二中下未悟以記勉勵之三
今聞者結緣四滿其本願是故記也。


若得大解下徵問記有四意下答須記意此之
四記具在三周中周四中但除第二意中中字故至
下周但三無四又此四中初意具有下之三意又初
四對昔二三唯今又初四唯自二三約他又第三通
當現初一唯現在第二唯未來第四唯過去。


輔行六下故法華中三周授記偏語聲聞者為顯餘
經所不說故是故委授劫國之名菩薩授記處處有
文故但通途云當作佛乃至本門某生當得法華稱
玅斯言可凭。


文句二十五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
玅樂三十六現世等者現雖得聞而不名慧聞慧尚
無思修安有此即通取六根五品別則五千起去之
流。


涅槃玄二十次從熟酥出醍醐譬般若以後付財定
性與記作佛故云八千聲聞於法華得授記莂見如
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即究竟耳。」


無生鏡體



「文句十七三藏教者盲譬無生智鏡譬無生境陰入
界也頭等六分譬現在因也像譬未來果也若開眼
[010-0058c]
取鏡形對像生愚故不斷絕若閉眼如盲則無所見
不見六分是因不生不見鏡像是果不生。


三十八初三藏教人不了像虗故用阿含盲為譬
也初總立譬境智次頭等下譬境因果如六分和合
成身如和合成業業託父母如形對像生像必不實
由謂實故令後陰起盲如無生智不見如不取三若
開眼下明生不生於中初由取因故果生次若閉眼
下喻不取因故果不生鏡是助因得果復由執心緣
之方助於因而生於果。」


【荊溪凡三科大師之文一曰總立譬境智即盲譬
下文也二曰譬境因果即頭等下文也三曰明生
不生即若開眼下文也初文既云鏡譬無生境便
釋云陰入界也則知大師以陰入界而為鏡體審
矣故荊溪更不著語但直科之次文云頭等六分
譬現在因也記曰如六分和合成身此釋頭等六
分能譬之句如和合成業此釋現在因所譬之句
由現在業因而感託胎一分氣息未來之果故曰
業託父母仍以譬合法云業如形託父母如像故
曰如形對像生若第三文不言而喻迷斯文者以
託父母為鏡體異論紛然余不暇辨請看記文三
箇如字法譬自見。】


半頭天眼



「文句三十四阿那律精進七日七夜眼睫不交眠是
眼食既七日不眠眼則喪睛失肉眼巳佛令求天眼
[010-0059a]
繫念在緣四大淨色半頭而發徹障內外明暗悉覩
對梵王曰吾見釋迦大千世界如覩掌果增一云我
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丘第一那律既失肉
眼佛與諸比丘恒為裁縫佛在舍衛拘薩羅窟佛與
八百比丘集為阿那律作三衣佛自為舒張諸比丘
裁者縫者一日即成。


維摩經十五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
嚴淨云云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
界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淨名疏十三剎利種白飯王子或云阿泥盧豆或阿
㝹樓駄如楚夏不同耳此云如意或云無貧云云
之從弟初入道時多睡為人所呵因是不𥨊遂致失
云云當修天眼用見世事因是修禪得四大淨色
半頭而見觀三千界猶如掌果若三藏佛全頭天眼
徹見無礙雖不及佛於聲聞中最為第一云云但世
界之主統御大千報得天眼亦見大千云云欲知優
劣故來請問云云餘諸聲聞所得天眼無有能見大
千界者故大論云大羅漢天眼唯見小千大辟支佛
見百佛世界諸佛如來能見一切佛土那律獨見大
千者以其偏修作意數故於諸聲聞天眼第一一往
與梵王所見似同云云問若爾何異答梵王報得於
自住處則見大千餘方不見那律以修根本等五種
[010-0059b]
四禪八色清淨發真天眼隨所至處皆見三千如觀
掌果諸阿羅漢雖不見大千隨其所見如影隨形又
梵王是總相見見不分明那律是別相見見則分明
云云又梵王天眼是通非明羅漢天眼是通是明
淨名疏十五何者三藏析空不見中道入觀即同無
為無見出觀還同有為有見。


略記中之下十三若約那律失眼出觀但同世人壞根者
不見。


增一如字函三十一卷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是時眼遂敗
壞而得天眼無有瑕穢是時尊者以凡常之法而縫
衣裳不得能使縷通針孔中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
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貫鍼。


大經體字函三十卷阿尼樓駄天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所
有乃至中陰悉能明了無障礙故。


俱舍守字函二十末論曰眼中陰非彼境釋曰生得天眼不
見中陰眾生色何以故此色但是通慧眼所見非生
得天眼所見。


婆沙未檢云一切報得天眼不見中陰有色。


淨名疏十四大論明報生天眼在肉眼中天眼開闢
肉眼見色故見大千。


法界次第云修天眼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色界
四大清淨造色住眼根中。


大論未檢問天眼形處小大答如童子量。


玅記十八初眼根中未論修發真天眼等直以肉眼
[010-0059c]
能見大千故云父母所生若論其用巳過天眼有漏
天眼下無見上梵王所見雖徧大千至邊乃為風輪
所隔。」


【神悟曰齊眉上半如瑠璃明徹今用之以其合頭
等六分之言又慈辯曰蓋非頭上一半名半頭正
是從頭前後以分全半以眼上名頭眼下名面頭
之前半見色後半不見故云從頭上半或問那律
既得天眼云何倩人縫衣翻譯名義依淨名記云
若約那律失眼出觀但同世人壞眼不見又人云
依增一以凡常之法故倩人縫也若夫那律中陰
見色固不可以報得為妨或謂慈辯得明前不明
後之說今試出之此句蓋論眼根功德耳故知楞
嚴前有前明後暗之言後有明前不明後之句異
辭而同旨豈天眼半頭耶。】


讀教記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