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34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張溥 (master)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巻四十二
  晉摰虞集題詞
   摰仲洽為𤣥晏高弟知名當世遭亂餒死傷
   哉貧也張茂先聚書三十乘仲洽撰定官書
   皆資以取正茂先寃死仲洽致箋齊王事漸
   表白可云不負知已集詩甚少賦亦逺遜茂
   先議禮諸文最稱宏辨與杜元凱束廣微並
[042-1b]
   生一時勢猶鼎足二荀弗如也東堂䇿對其
   生平致身之文中少壯氣沿為卑響靡靡之
   句效者益貧當日作者得無自恨其率爾乎
   茂先博極羣書能辨鳬毛龍肉而不知察變桑
   栢仲洽善觀𤣥象知凉州可以避難而流離
   京雒竟同餓𨽻予輙怪儒者有博物之長無
   謀身之斷此趙壹所以悲窮鳥也流别曠論
   窮神盡理劉勰雕龍鍾嶸詩品縁此起義評
[042-2a]
  論日多矣
 目録
  賦
   思游賦有序/
   鵁鶄賦
   觀魚賦
   槐賦
   疾愈賦
[042-2b]
  䇿
   贒良對䇿
  表
   普増位一等表
   討論新禮表
  奏
   明堂議奏
   二社奏
[042-3a]
   祀六宗奏
  議
   祀皋陶議
   廟設次殿議
   皇太孫薨服議
   國喪佩劒綬議
   國喪服制議
   吉駕導喪議
[042-3b]
   輓歌議
   寄公齊衰服議
   諸侯公孤絶朞議
   師服議
   廵狩建旗議
   皇太子稱臣議
   夫人答拜羣妾議
   新禮議
[042-4a]
  駁
   宜用古尺駁
   五禮冠服駁
  書
   答杜預論皇太子除服書
   駁河内宜立學書
  牋
   致齊王冏牋
[042-4b]
  頌
   太康頌
   釋奠頌
   連理槐頌
  箴
   尚書令箴
   新婚箴
  贊
[042-5a]
   庖犧贊
   神農贊
   黄帝贊
   唐尭贊
   夏禹贊
   殷湯贊
   周文王贊
   周武王贊
[042-5b]
   周宣王贊
   漢高祖贊
   漢文帝贊
   孔子贊
   顔子贊
   左丘明贊
  銘
   武庫銘
[042-6a]
   門銘
   竈屋銘
  誥
   遷宅誥
  論
   文章流别論
    頌
    詩
[042-6b]
    七
    賦
    箴
    銘
    誄
    哀辭
    文
    圖䜟
[042-7a]
    碑銘
    又
  對
   三日曲水對
  詩
   答杜育詩
   雍州詩
  騷
[042-7b]
   愍騷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巻四十二目録
[042-8a]
欽定四庫全書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巻四十二
             明 張溥 輯
 晉摯虞集
  賦
   思遊賦有序/
虞嘗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天之所祐者義也人之所
助者信也履信思順所以延福違此而行所以速禍然
[042-8b]
道長世短禍福舛錯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蕩而積憤或
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陳處世不遇之難遂
棄彞倫輕舉逺游以極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
反之以義推神明之應於視聴之表崇否泰之運於智
力之外以明天任命之不可違故作思遊賦其辭曰
有軒轅之遐胄兮氏仲壬之洪裔敷華穎于末葉兮晞
靈根于上世凖乾坤以斡度兮儀隂陽以定制匪時運
其焉行兮乗太虚而遥曵戴朗月之髙冠兮綴太白之
[042-9a]
明璜製文霓以為衣兮襲采雲以為裳要華電之煜爚
兮珮玉衡之琳琅明景日以鑒形兮信煥燿而重光至
羙詭好于凡觀兮修稀合而靡呈燕石緹襲以華國兮
和璞遥棄于南荆夏像韜塵于市北兮瓶罍抗方于兩
楹鸞皇耿介而偏棲兮蘭桂背時而獨榮闗寒暑以練
真兮豈改容而爽情感昆吾之易越兮懷暉光之速暮
羡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悼曜靈之靡暇兮限
天晷之有度聆鳴蜩之號節兮恐隕葉于凝露希前軌
[042-9b]
而増騖兮眷後塵而旋顧徃者倐忽而不逮兮来者㝠
昧而未著二儀泊焉其無央兮四節環轉而靡窮星鳥
逝而時反兮夕景潜而且融景三后之在天兮歎聖哲
之永終諒道修而命微兮孰舎盈而戢冲握隋珠與蕙
若兮時莫悦而未遑彼未遑其何恤兮懼獨羙之有傷
蹇委深而投奥兮庶芬藻之不彰芳處幽而彌馨兮寳
在夜而愈光逼區内之迫脅兮思攄翼乎八荒望雲階
之崇壯兮願輕舉而髙翔造庖犧以問象兮辨吉繇于
[042-10a]
姬文將逺遊于太初兮鑒形魄之未分四靈儼而為衛
兮六氣紛以成羣驂白獸于商風兮御蒼龍于景雲簡
厮徒于靈圉兮從馮夷而問津召陵陽于游谿兮旌王
子于柏人前祝融以掌燧兮殿𤣥𡨕以掩塵形彯彯而
遂遐兮氣亹亹而愈新挹玉膏于萊嵎兮掇芝英于瀛
濱揖太昊以假憇兮聴賦政于三春洪範翕而復張兮
百卉隕而更震睇玉女之紛影兮執懿筐于扶木覽𤣥
象之韡曄兮仍騰躍乎陽谷吸朝霞以療飢兮降廩泉
[042-10b]
而濯足將縱轡以逍遥兮限東極之路促詔纎阿而右
迴兮覿朱明之赫曦莅羣神于夏庭兮迴蒼梧而結知
纚焦明以承旂兮駔天馬而髙馳讒羲和于丹丘兮誚
倒景之亂儀尋凱風而南暨兮謝太陽于炎離戚溽暑
之陶鬱兮余安能乎留斯聞碧雞之長晨兮吾將徃乎
西游粤浮鷁于弱水兮泊舳艫于中流茍精粹之攸存
兮誠沈羽以汎舟軼望舒以陵厲兮羌神漂而氣浮訊
碩老于金室兮采舊聞于前修譏淪隂于危山兮問王
[042-11a]
母于椒丘觀𤣥鳥之參趾兮㑹根壹之神籌擾毚兎于
月窟兮詰姮娥于蓐收爰攬轡而旋驅兮訪北叟之倚
伏乗増冰而遂濟兮淩固隂之所滀探龜虵于幽穴兮
瞰罔養之潛育哂倐忽之躁狂兮喪中黄于耳目偭燭
龍而游衍兮窮大明于北陸攀招揺而上躋兮忽蹈廓
而凌虚登閭闔而遺眷兮頫𤣥黄于地輿召黔雷以先
導兮覲天帝於清都觀渾儀以寓目兮拊造化之大罏
爰辨惑於上皇兮稽吉凶之元符唐則天而民咨兮癸
[042-11b]
亂常而感虞孔揮涕于西狩兮臧考祥于婁句跖肆暴
而保乂兮顔履仁而夙殂何否泰之靡所兮眩榮辱之
不圗運可期兮不可思道可知兮不可為求之者勞兮
欲之者惑信天任命兮理乃自得且以四位為匠乾巛
為均散而為物結而為人陽降隂升一替一興流而為
川滯而為陵禍不可禳福不可徵其否兮有豫其泰兮
有數成形兮未察靈像兮已固承明訓以發䝉兮審性
命之靡求將澄神而守一兮奚飄飄而遐遊斐陳辭以
[042-12a]
告退兮主悖惘而永歎惟升降之不仍兮詠别易而㑹
難願大饗以致好兮盍息駕于一餐㑹司儀于有始兮
延嘉賓于九乾陳鈞天之廣樂兮展萬舞之至歡枉矢
鑠其在手兮狼弧&KR2728其斯彎睨翟犬于帝側兮殪熊羆
于靈軒爾乃清道夙蹕載輪修祖班命受號轙輈整旅
兆司鬱以届路兮萬靈森而陳庭豐隆軒其警衆兮鉤
陳帥以屬兵堪輿竦而進時兮文昌肅以司行抗蚩尤
之脩旃兮建雄虹之采旌乗雲車電鞭之扶輿委移兮
[042-12b]
駕應㡣青虬之容裔陸離俯游光逸景倐爍徽霍兮仰
流旌垂旄焱攸纎纚前湛湛而攝進兮後僸僸而方馳
且啓行于重陽兮奄税駕乎少儀跨列缺兮闚乾巛揮
玉闗兮出天門涉漢津兮望崐崘經赤霄兮臨𤣥根觀
品物兮終復魂形已消兮氣猶存眺懸舟之離離兮懐
舊都之藹藹仍繁榮而督引兮將遄降而速邁華雲依
霏而翼衡兮日月炫晃而暎葢蹈烟煴兮辭天衢心闣
[莫-大+羽]兮識故居路遂遒兮情欣欣奄忽歸兮反常閭修中
[042-13a]
和兮崇彞倫大道繇兮味琴書樂自然兮識窮逹澹無
思兮心恒娛
   鵁鶄賦
有南州之竒鳥諒殊美而可嘉生九皋之曠澤游江淮
之洪波既剪翼以就養遂婉孌乎邦家鵁鶄呈儀若刻
若畫鸞頸龜背戴𤣥珥白斑毛頳膺駮羽朱掖青不專
紺纁不擅赤因宛㸃注希稠有適其在水也則巧態多
姿調節柔骨一低一仰乍浮乍没或遊或舞繽翻倐忽
[042-13b]
若乃陽故多隂殊方相求見水則喜睹火而憂
   觀魚賦
觀鱗族於滮池兮睨羽羣於瀨涯乃有洧泉之鯉濯陂
之鰋瀺灂涌躍没浪赴逺集於曲涯之隈逐乎澹淡之
深攅聚輻蹙或濯或沉倏爍攸驛眩目驚心徒極觀而
無獲兮羡鮮肴之柔嘉於是六柱俱起參搆横羅編莞
為筏撼木激波奔突轉薄流不及瀾魚未驚而失行忽
浪逹於急湍諒形勝之得勢實有&KR0616而無反炰鱨膾鯉
[042-14a]
亦有庻羞肴核並陳既㫖且柔沉溢爵於通溝因素波
以獻酬騁微巧於浮觴競機捷於迅流既歡豫而不倦
願窮晝而兼夜獨臨川而慷慨感逝者之不舍惟修名
之求立戀景曜之西謝懼留連之敗徳遂收歡而命駕
是時也含懐湛遁需於酒食盤衍宴安歡情未極選興
之言矯枉以直悅而不懌莫不歎息
   槐賦
覽坤元之産殖莫兹槐之為貴爰表庭而樹門膺論道
[042-14b]
而正位爾乃觀其誕狀察其攸居豐融湛䨴蓊欝扶疎
上拂華宇下臨脩渠湊以夷逕帶以通衢鼓柯命風振
葉致凉開明過於八闥兮重陰踰乎九房
   疾愈賦
余體氣不龢飲食漸損旬有餘日衆疾並除饋食纎纎
而日尠體貌廉廉而轉損校朝夕其未殊驗朔望而减
本形容消而憔悴體質憊而狼狽内憂深而慮逺乃量
餐而度帶講和緩之餘論尋越人之遺方考異同以求
[042-15a]
中稽衆術而簡良㑹異端於妙門乃歸竒於渉㕓惟兹
藥之攸造寶明中之皆堅九以三七為劑服以四獻為
程勢終朝而始發景未昃而身輕食信宿而異量體渉
旬而告平
  䇿
   贒良對䇿
    時詔諸賢良方正㑹東堂/䇿問虞對擢為太子舎人
臣聞古之聖明原始以要終體本以正末故憂法度之
[042-15b]
不當而不憂人物之失所憂人物之失所而不憂災害
之流行誠以法得於此則物理於彼人和於下則災消
於上其有日月之𤯝水旱之災則反聽内視求其所由
逺考諸物近驗諸身耳目聽察豈或有蔽其聰明者乎
動心出令豈或有傾其常正者乎大官大職豈或有授
非其人者乎賞罸黜陟豈或有不得其所者乎河濱山
巖豈或有懐道釣築而未感於夢兆者乎方外遐裔豈
或有命世傑岀而未蒙膏澤者乎推此類也以求其故
[042-16a]
詢事考言以盡其實則天人之情可得而見咎徴之至
可得而救也若推之於物則無忤求之於身則無尤萬
物理順内外咸宜祝史正辭言不負誠而日月失行天
癘不戒此則陰陽之事非吉凶所在也期運度數自然
之分固非人事所能供御其亦振廩散滯貶食省用而
已矣是故誠遇期運則雖陶唐殷湯有所不變茍非期
運則宋衛之君諸侯之相猶能有感唯陛下審其所由
以盡其理則天下幸甚臣生長篳門不見異物雖有賢
[042-16b]
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聖問
  表
   普増位一等表
    時太廟初建詔普増位一等後以主/者承詔失㫖改除之虞上表詔從焉
臣聞昔之聖明不愛千乘之國而惜桐葉之信所以重
至尊之命而逹於萬國之誠也前乙已赦書逺稱先帝
遺惠餘澤普増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驛書班下
被於逺近莫不鳥騰魚躍喜䝉徳澤今一旦更以主者
[042-17a]
思文不審收既往之詔奪已澍之施臣之愚心竊以為
不可
   討論新禮表
    晉國建文帝命荀顗撰為新禮太康初付尚/書郎摯虞討論虞表所宜損増 本傳元康
    中遷吳王友/討論新禮
臣典校故太尉顗所撰五禮臣以為夫革命以垂綂帝
王之美事也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也是以臣前表
禮事稽留求速訖施行又以䘮服最多疑闕宜見補定
[042-17b]
又以今禮篇巻煩重宜隨類通合事乆不岀懼見寢嘿
葢冠婚祭㑹諸吉禮其制少變至於䘮服世之要用而
特易失㫖故子張疑高宗諒陰三年子思不聽其子服
岀母子游謂異父昆弟大功而子夏謂之齊衰及孔子
殁而門人疑於所服此等皆明逹習禮仰讀周典俯師
仲尼漸漬聖訓講肄積年及遇䘮事猶尚若此明䘮禮
易惑不可不詳也况自此已來篇章焚散去聖彌逺䘮
制詭謬固其宜矣是以䘮服一巻卷不盈握而争説紛
[042-18a]
然三年之䘮鄭云二十七月王云二十五月改塟之服
鄭云服緦三月王云塟訖而除繼母岀嫁鄭云皆服王
云從乎繼寄育乃為之服無服之殤鄭云子生一月哭
之一日王云以哭之日易服之月如此者甚衆䘮服本
文省略必待注解事義乃彰其傳説差詳世稱子夏所
作鄭王祖經宗傳而各有異同天下並疑莫知所定而
顗直書古經文而已盡除子夏傳及先儒注說其事不
可得行及其行事故當還頒異説一彼一此非所以定
[042-18b]
制也臣以為今宜叅采禮記略取傳説補其未備一其
殊義可依凖王景侯所撰䘮服變除使類綂明正以斷
疑争然後制無二門咸同所由又有此禮當班於天下
不宜繁多顗為百六十五篇篇為一巻合十五餘萬言
臣猶謂巻多文煩類皆重岀按尚書尭典祀山川之禮
惟於東嶽備補牲幣之數陳所用之儀其餘則但曰如
初周禮配天地五常享先王其事同者皆曰亦如之文
約而義舉今禮儀事同而名異者輙别為篇巻煩而不
[042-19a]
典皆宜省文通事隨類合之事有不同乃列其異如此
所減三分之一
  奏
   明堂議奏
    晉初明堂以文帝配後復以宣帝尋復還以/文帝配其餘無所變革至是虞議云云詔從
    之/
漢魏故事明堂祀五帝之神新禮五帝即上帝即天帝
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祭上帝按仲尼稱郊祀后稷以
[042-19b]
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周禮祀天旅上帝祀
地旅四望望非地則上帝非天斷可識矣郊丘之祀掃
地而祭牲用繭栗器用陶匏事反其始故配以逺祖明
堂之祭備物以薦三牲並陳籩豆成列禮同人理故配
以近考郊堂兆位居然異體牲牢品物質文殊趣且祖
考同配非謂尊嚴之美三日再祀非謂不黷之義其非
一神亦足明矣昔在上古生為明王没則配五行故太
昊配木神農配火少昊配金顓頊配水黄帝配土此五
[042-20a]
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於四郊報之於明堂祀天大裘
而冕五帝亦如之或以為五精之帝佐天育物者也前
代相因莫之或廢晉初始從異議庚午詔書明堂及南
郊除五帝之位惟祀天神新禮奉而用之前太醫令韓
楊上書宜如舊祀五帝太康十年詔已施用宜定新禮
明堂及郊祀五帝如舊議
   二社奏
    奏上詔/從之
[042-20b]
臣按祭法王為羣姓立社曰太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
周禮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又曰以血祭社稷則太社
也又曰封人掌設王之社壝又有軍旅宜乎社則王社
也太社為羣姓祈報祈報有時主不可廢故凡袚社釁
鼓主奉以從是也此皆二社之明文前代之所尊以尚
書召誥社于新邑三牲各文詩稱乃立冡土無兩社之
文故廢帝社惟立太社詩書所稱各指一事又皆在公
旦制作之前未可以易周禮之明典祭法之正義前改
[042-21a]
建廟社營一社之處朝議斐然執古匡今世祖武皇帝
躬發明詔定二社之義以為永制宜定新禮從二社
   祀六宗奏
    晉受命司馬彪等表六宗之祀不應特立新/禮于是遂罷其祀其後摯虞奏之詔從焉
按舜受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則六宗非上
帝之神又非山川之靈也周禮肆師職曰用牲于社宗
黨正職曰春秋祭禜亦如之肆師之宗與社並列則班
與社同也黨正之宗文不繫社則神與社異也周之命
[042-21b]
祀莫重郊社宗同于社則貴神明矣又月令孟冬祈于
天宗則周禮祭禜月令天宗六宗之神也漢光武即位
高邑依虞書禋于六宗安帝元初中立祀乾位禮同太
社魏氏因之至景初二年大議其神朝士紛紛各有所
執惟散騎常侍劉邵以為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
和六宗者太極冲和之氣為六氣之宗者也虞書謂之
六宗周書謂之天宗是時考論異同而從其議漢魏相
仍著為貴祀凡崇祀百神放而不致有其興之則莫敢
[042-22a]
廢之宜定新禮祀六宗如舊
  議
   祀皋陶議
    故事祀皋陶于廷尉寺新禮移祀于律署以/同祭先聖于太學也故事祀以社日新禮改
    以孟秋之月以應秋/政故虞云然詔可
按虞書皋陶作士師惟明克允國重其功人思其當是
以獄官禮其神繫者致其祭功在斷獄之成不在律令
之始也太學之設義重太常故祭于太學是崇聖而從
[042-22b]
重也律署之置卑於廷尉移祀於署是去重而就輕也
律非正署廢興無常宜如舊祀於廷尉又祭用仲春義
取重生改用孟秋以應刑殺理未足以相易宜定新禮
皆如舊制
   廟設次殿議
    魏故事天子為次殿於廟殿之北東天子入/自北門新禮設次殿于南門中門外之右天
    子入自南門/虞議從之
次殿所以為解息之處凡適尊以不顯為恭以由隱為
[042-23a]
順而設之於上位入自南門非謙厭之義宜定新禮皆
如舊説
   皇太孫薨服議
    惠帝太安元年三月皇太孫尚薨/有司奏御服齊衰朞詔下通議
太子初生舉以成人之禮則殤理除矣太孫亦體君傳
重由位成而服全非以年也天子無服殤之義絶朞故

   國䘮佩劒綬議
[042-23b]
    魏氏故事國有大䘮羣臣凶服以帛為綬囊/以布為劍衣新禮以傳去䘮無所不佩明在
    䘮則無佩也更制齊斬之/䘮不佩劍綬虞議詔從之
周禮武賁氏士大夫之職也皆以兵守王宫國有䘮故
則衰葛執戈楯守門塟則從車而哭又成王崩太保命
諸大夫以干戈内外警設明䘮故之際葢重宿衛之防
去䘮無所不佩謂服飾之事不謂防禦之用宜定新禮
布衣劒如舊其餘如新制
   國䘮服制議
[042-24a]
古者無事故䘮三年非訖塟除心䘮也後代一日萬機
故魏權制晉氏加以心服非三年也
   吉駕導䘮議
    漢魏故事將塟設吉凶鹵簿皆有鼔吹新禮/以禮無吉駕導從之文臣子不宜釋其衰麻
    以服𤣥黄除吉駕鹵簿又凶事無樂遏/宻八音除凶服之鼔吹虞議詔從之
塟有祥車曠左則今之容車也既塟日中反虞逆神而
還春秋傳鄭大夫公孫蠆卒天子追賜大路使以行士
䘮禮塟有稾乘車以載生之服此皆不惟載柩兼有吉
[042-24b]
駕之明文也既設吉駕則宜有導從以象平生之容明
不致死之義臣子衰麻不得為身而釋以為君父則無
不可顧命之篇足以明之宜定新禮設吉服導從如舊
其凶服鼓吹宜除
   輓歌議
    漢魏故事大䘮及大臣之䘮執紼者輓歌新/禮以為輓歌岀于漢武帝役人之勞歌聲哀
    切遂以為送終之禮雖音曲摧愴非經典所/制違禮設衘枚之義方在號慕不宜以歌為
    名除不輓歌/虞議詔從之
[042-25a]
輓歌因倡和而為摧愴之聲衘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
衆雖非經典所載是歴代故事詩稱君子作歌惟以告
哀以歌為名亦無所嫌宜定新禮如舊
   寄公齊衰服議
    䘮服記公為所寓齊衰三月新禮以/今無此事除此一章虞議詔從之
周禮作樂於刑厝之時而著荒政十二禮&KR0640制待物不
以時衰而除盛典世隆而闕衰教也曩者王司徒失守
播越自稱寄公是時天下又多此比皆禮之所及宜定
[042-25b]
新禮自如舊經
   諸侯公孤絶朞議
    新禮王公五等諸侯成國置卿者及朝廷公/孤之爵皆傍親絶朞而傍親為之服斬衰卿
    挍位從大夫者皆/絶緦虞議從之
古者諸侯君臨其國臣諸父兄今之諸侯未同于古未
同于古則其尊未全不宜便從絶朞之制而令傍親服
斬衰之重也諸侯既然則公孤之爵亦宜如舊昔魏武
帝建安中已曽表上漢朝依古為制事與古異皆不施
[042-26a]
行施行者著魏科大晉采以著令宜定新禮皆如舊
   師服議
    䘮服無弟子為師服之制新禮弟/子為師齊衰三月虞議詔從之
自古無師服之制故仲尼之䘮門人疑於所服子貢曰
昔夫子之䘮顔回若䘮子而無服請䘮夫子若䘮父而
無服遂心䘮三年此則懐三年之哀而無齊衰之制也
羣居入則絰岀則否所謂弔服加麻也先聖為禮必易
從而可傳師徒義誠重而服制不著歴代相襲不以為
[042-26b]
缺且尋師者以彌高為得故屢遷而不嫌修業者以日
新為益故舎舊而不疑仲尼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
貢云夫何常師之有淺學之師暫學之師不可皆為之
服義有輕重服有廢興則臧否由之而起是非因之而
争愛惡相攻悔吝生焉宜定新禮無服如舊
   巡狩建旗議
魏氏無巡狩故事新禮則巡狩方岳柴望告至設壝宫
如禮諸侯之覲者擯及執贄皆如朝儀而不建其旗臣
[042-27a]
虞案覲禮諸侯覲天子各建其旗旗章所以殊爵命示
等威詩稱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宜定新禮建旗如舊禮
   皇太子稱臣議
    漢魏故事皇太子稱臣新禮以太子既以子/為名而又稱臣臣子兼稱于義不通除太子
    稱臣之制虞/議詔從之
孝經資于事父以事君義兼臣子則不嫌稱臣宜定新
禮皇太子稱臣如舊
   夫人答拜羣妾議
[042-27b]
    漢魏故事王公羣妾見於夫人夫人不答拜/新禮以為禮無不答更制妃公侯夫人答妾
    拜虞議詔/可其議
禮妾事女君如婦之事姑妾服女君朞女君不報則敬
與婦同而又加賤也名位不同本無酬報禮無不答義
不謂此先聖殊嫡庻之别以絶陵替之漸峻明其防猶
有僣違宜定新禮自如其舊
   新禮議
漢魏故事遣將岀征符節郎授鉞於朝堂新禮遣將御
[042-28a]
臨軒尚書授節鉞依古兵書跪而推轂之義也
  駁
   宜用古尺駁
    陳勰掘地得古尺尚書奏今尺長于古尺宜/以古為正潘岳以為習用已乆不宜復改虞
    駁/之
昔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其形容象物制器以存
時用故參天兩地以正筭數之紀依律計分以定長短
之度其作之也有則故用之也有徴考步兩儀則天地
[042-28b]
無所隱其情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施之金石
則音韻和諧措之規矩則器用合宜一本不差而萬物
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長於古尺幾於半寸樂
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歴象失占醫署用之孔穴
乖錯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徴皆絓閡而
不得通故宜改今而從古也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
尼之訓謹權審度今兩尺並用不可謂之同知失而行
不可謂之謹不同不謹是謂謬法非所以軌物垂則示
[042-29a]
人之極凡物有多而易改亦有少而難變亦有改而致
煩有變而之簡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長短非人所戀惜
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於得反邪於正一時之變永世
無二是變而之簡者也憲章成式不失舊物季末茍合
之制異端雜亂之用當以時釐改貞夫一者也臣以為
宜如所奏
   五禮冠議駁
天子即位之日即為成君冕服以備不宜有加諸侯即
[042-29b]
位為成豈不定諸侯成君不拘盛典而可以冠天子成
君獨有火龍黼衣便不可乎意為宜冠有加
  書
   答杜預論皇太子除服書
    泰始十年楊皇后崩博士張靖等議以皇太/子宜從制釋服衆議不同虞為吳王友答預
    書從之於時内外卒聞預議或謂違/禮預使段暢撰探典籍以為定證
僕以為除服誠合事宜附古則意有未安五服之制成
於周室周室以前仰迄上古雖有在䘮之哀未有行䘮
[042-30a]
之制故尭稱遏宻殷曰諒闇各舉其事而言非未塟降
除之名也禮有定制孝景之即吉方進之從時皆未足
為凖葢聖人之於禮譏其失而通其變今皇太子未就
東宫猶在殿省之内故不得伸其哀情以宜奪制何必
附之於古欽以舊義哉
   又
唐稱遏宻殷云諒闇各舉事以為名非既塟有殊降周
室以來謂之䘮服䘮服者以服表䘮今帝者一日萬機
[042-30b]
太子監撫之重以宜奪禮塟訖除服變制通理垂典將
來何必附之於古使老儒致争哉
   駁河内宜立學書
河内太守魯䕫使民二百家共立一學未成而司隸奏
以違法尚書郎中騎都尉臣摯虞駁䕫為近畿大都朝
所委任親臨民物足識事宜累表仍上求二百家立一
學是其留心學校必欲有成也
  牋
[042-31a]
   致齊王冏牋
    武帝問華誰可託後事者對曰明徳至親莫/如齊王攸微為忤㫖後華誅攸子冏輔政虞
    致箋于冏冏/表求通議
間於張華沒後入中書省得華先帝時答詔本草先帝
問華可以輔政持重付以後事者華答明徳至親莫如
先王宜留以為社稷之鎮其忠良之謀欵誠之言信於
幽㝠没而後彰與茍且隨時者不可同世而論也議者
有責華以愍懐太子之事不抗節廷争當此之時諫者
[042-31b]
必得違命之死先聖之教死而無益者不以責人故晏
嬰齊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難季札吳之宗臣不争順逆
之理理之盡而無所施者固聖教之所不責也
  頌
   太康頌
    虞擢太子舎人除聞喜令時天子留心/正道吳宼初平上太康頌以美晉徳
於休上古人之資始四隩咸宅萬國同軌有漢不競䘮
亂靡紀畿服外叛侯衛内圮天難既降時惟鞠凶龍戰
[042-32a]
虎争分裂遐邦備僣岷蜀度逆海東權乃縁間割據三
江明明上帝臨下有赫乃宣皇威致天之辟奮武遼隧
罪人斯獲撫定朝鮮奄征韓貊文既應期席巻梁益元
憝委命九夷重譯卭冉哀牢是焉底績我皇之登二國
既平靡適不懐以育羣生吳乃負固放命南㝠聲教未
暨弗及王靈皇震其威赫如雷霆截彼江沔荆舒以清
邈矣聖皇叅乾兩離陶化以正取亂以竒耀武六旬輿
徒不疲飲至數實干旄無虧洋洋四海率禮和樂穆穆
[042-32b]
宫廟歌雍詠鑠光天之下莫匪帝略窮髪反景承正受
朔龍馬騤騤風于華陽弓矢櫜服干戈戢藏嚴嚴南金
業業餘皇雄劒班朝造舟為梁聖明有造寔代天工天
地不違黎元時邕三務斯恊用底厥庸既逺其迹將明
其蹤喬山惟嶽望帝之封猗歟聖帝胡不封哉
   釋奠頌
如彼泉流不盈不運講業既終禮師釋奠升觴樽俎上
下惟讌邕邕其來肅肅其見
[042-33a]
   連理槐頌
東宫正徳之内承華之外槐樹二枝連理而生二幹一
心以蕃本根
  箴
   尚書令箴
明明先王開國承家作制垂憲仰觀列曜俯令百官政
用㒺僣昔舜納大麓七政以齊内成外平而風雨不迷
山甫翼周靡剛靡柔補我衮闕闡我王猷王猷允塞而
[042-33b]
四海咸休雖聖雖明必資良材無曰我智官不任能發
言如絲其岀成綸千里之應樞機在身三季道缺天綱
縱替既無老成改舊法制法制不修不長厥裔尚臣司
臺取告侍衛山甫一作仲山闕作職雖聖句作/雖曰聖明資作賴修作循告作言
   新婚箴
今在哲人室家不造結髪之麗不同偕老既納新配内
芬外藻厚味腊毒大命將夭色不可躭命不可輕君子
是憚敢告後生
[042-34a]
  贊
   庖犧贊
昔在上古惟徳居位庖犧作王世尚醇懿設卦分象開
物紀類施罟設網人用不匱
   神農贊
神農居世通變該極民衆獸尠乃教稼穡聚貨交市草
木播植務濟其本不通其飾
   黄帝贊
[042-34b]
黄帝在位實號軒轅車以行陸舟以濟川弧矢之利彌
難消息垂衣而治萬國乂安
   唐尭贊
唐帝放勲欽明文思惟天為大惟尭則之巍巍蕩蕩萬
邦雍熈
   夏禹贊
決隄疏河刋山敷土四隩既宅彞倫攸敘卑宫菲食以
寧區宇
[042-35a]
   殷湯贊
睿也惟商實惟成湯三五迭興舎帝稱王
   周文王贊
周文翼翼儀刑體教上帝是臨神明是勞東鄰之昏西
鄰之曜九有既集以聖易暴
   周武王贊
於皇武王天命是鍾七徳既曜莫不率從奄清宇宙盪
商之蹤
[042-35b]
   周宣王贊
宣王承衰邦家多阻懲難思理官人以叙山甫補闕方
叔禦侮是用中興恢復周宇
   漢高祖贊
漢祖明逹兼資權武總御羣雄剪翕强楚奄正華夏經
略區宇遂登天位纉尭之緒
   漢文帝贊
漢之光大實惟孝文體仁尚儉克已為君按轡細栁抑
[042-36a]
尊成軍營兆南原陵不崇墳
   孔子贊
仲尼大聖遭時昏荒河圖沈翳鳯鳥幽藏爰整禮樂以
綜三綱因史立法是謂素王
   顔子贊
顔子亹亹仁心不違行無貳過知章知微
   左丘明贊
丘明作史時惟衰周錯綜墳籍思𢎞徽猷闡明正典光
[042-36b]
演春秋誕宣聖㫖曠代彌休
  銘
   武庫銘
有財無義惟家之殃無愛糞土以毁五常
   門銘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竈屋銘
大孝養志厥此養形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042-37a]
  誥
   遷宅誥
惟㤗始三年九月上旬涉自洛川周于原阿乃卜昌水
東黄水西背山面隰故此稱良
  論
   文章流别論
    頌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倫之叙窮理盡性以究
[042-37b]
萬物之宜者也王澤流而詩作成功臻而頌興徳勲立
而銘著嘉美終而誄集祝史陳辭官箴王闕周禮太師
掌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言一國之事
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
頌者美盛徳之形容賦者敷陳之稱也比者喻類之言
也興者有感之辭也後世之為詩者多矣其功徳者謂
之頌其餘則總謂之詩頌詩之美者也古者聖帝明王
功成治定而頌聲興於是史録其篇工歌其章以奏於
[042-38a]
宗廟告於鬼神故頌之所美者聖王之徳也則以為律
吕或以頌形或以頌聲其細也甚非古頌之意昔班固
為安豐戴侯頌史岑為岀師頌和熹鄧后頌與魯頌體
意相類而文辭之異古今之變也揚雄趙充國頌頌而
似雅傳毅顯宗頌文與周頌相似而雜以風雅之意若
馬融廣成上林之屬純為今賦之體而謂之頌失之逺

    詩
[042-38b]
書云詩言志歌永言言其志謂之詩古有採詩之官王
者以知得失古之詩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
古詩卒以四言為體而時有一句二句雜在四言之間
後世演之遂以為篇古詩之三言者振振鷺鷺于飛之
屬是也漢郊廟歌多用之五言者誰謂雀無角何以穿
我屋之屬是也于俳諧倡樂多用之六言者我姑酌彼
金罍之屬是也樂府亦用之七言者交交黄鳥止于桑
之屬是也於俳諧倡樂世用之古詩之九言者泂酌彼
[042-39a]
行潦挹彼注兹之屬是也不入歌謡之章故世希為之
夫詩雖以情志為本而以成聲為節然則雅音之韵四
言為正其餘雖備曲折之體而非音之正也
    七
七發造於枚乘借吳楚以為客主先言出輿入輦蹷痿
之損深宫洞房寒暑之疾靡曼美色宴安之毒厚味煖
服淫曜之害宜聽世之君子要言妙道以疏神導體蠲
淹滯之累既設此辭以顯明去就之路而後説以聲色
[042-39b]
逸游之樂其説不入乃陳聖人辨士講論之娛而霍然
疾瘳此因膏粱之常疾以為匡勸雖有甚㤗之辭而不
没其諷諭之義也其流遂廣其義遂變率有辭人滛麗
之尤矣崔駰既作七依而假非有先生之言曰嗚呼揚
雄有言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孔子疾小
言破道斯文之族豈不謂義不足而辨有餘者乎賦者
將以諷吾恐其不免於勸也
    賦
[042-40a]
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古之作詩者發乎情止乎
禮義情之發因辭以形之禮義之指須事以明之故有
賦焉所以假象盡辭敷陳其志前世為賦者有孫卿屈
原尚頗有古詩之義至宋玉則多滛浮之病矣楚辭之
賦賦之善者也故楊子稱賦莫深於離騷賈誼之作則
屈原儔也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為佐今之賦
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情義為主則言省而文有例
矣事形為本則言當而辭無常矣文之煩省辭之險易
[042-40b]
葢由於此夫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逺逸辭過壯則與事
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此
四過者所以背大體而害政教是以司馬遷割相如之
浮説揚雄疾辭人之賦麗以淫也
    箴
揚雄依虞箴作十二州十二官箴而傳于世不具九官
崔氏累世彌縫其闕胡公又以次其首目而為之解署
曰百官箴
[042-41a]
    銘
夫古之銘至約今之銘至煩亦有由也質文時異則既
論之矣且上古之銘銘於宗廟之碑蔡邕為楊公作碑
其文典正末世之美者也後世以來器銘之佳者有王
莽鼎銘嘉量諸侯大夫銘太常勒鍾鼎之義所言雖殊
而令徳一也李尤為銘自山河都邑至于刀筆笇契無
不有銘而文多穢病討論而潤色亦可采録
    誄
[042-41b]
詩頌箴銘之篇皆有往古成文可放依而作惟誄無定
制故作者多異焉見於典籍者左傳有魯哀公為孔子

    哀辭
哀辭者誄之流也崔瑗蘇順馬融等為之率以施於童
殤夭折不以壽終者建安中文帝與臨淄侯各失稚子
命徐幹劉禎等為之哀辭哀辭之體以哀痛為主縁以
歎息之辭
[042-42a]
    文
若解嘲之𢎞緩優大應賓之淵懿温雅連㫖之壯厲忼
慷應間之綢繆契濶郁郁彬彬靡有不長焉矣
    圖䜟
圖䜟之屬雖非正文之制然以取其縱横有義反覆成

    碑銘
古有宗廟之碑後世立碑于墓顯之衢路其所載者銘
[042-42b]
辭也
    又
    以上散見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太平御覧諸/書此復見廣文選似合二首為一井載之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像明人倫之叙窮理盡性以究
萬物之宜者也王澤流而詩作成功臻而頌興徳勲立
而銘著嘉美終而誄集祝史陳辭官箴王闕周禮太師
掌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言一國之事
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
[042-43a]
頌者美盛徳之形容賦者敷陳之稱也比者喻類之言
也興者有感之辭也後世之為詩者多矣其功徳者謂
之頌其餘則總謂之詩頌詩之美者也古者聖帝明王
功成治定而頌聲興於是奏于宗廟告於鬼神故頌之
所美者聖王之徳也古之作詩者發乎情止乎禮義情
之發因辭以形之禮義之指須事以明之故有賦焉所
以假象盡辭敷陳其志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
為佐今之賦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情意為主則言
[042-43b]
省而文有例矣事形為本則言當而辭無常文之煩省
辭之險易葢由于此夫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逺逸辭過
壯則與事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通美則與
情相悖此四過者所以背大體而害政教是以司馬遷
割相如之浮説揚雄疾辭人之賦麗以淫詩之流也有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古詩率以四言為體而
時有一句二句雜在四言之間後世演之遂以為篇古
詩之三言者振振鷺鷺于飛之屬是也五言者誰謂鼠
[042-44a]
無角何以穿我屋之屬是也六言者我姑酌彼金罍之
屬是也七言者交交黄鳥止于桑之屬是也九言者泂
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之屬是也夫詩雖以情志為本而
以成聲為節然則雅音之韻四言為正其餘雖偹曲折
之體而非詩之正也
  對
   三日曲水對
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
[042-44b]
人以為怪乃招擕之水濱洗袚遂因水以汎觴其義起

  詩
   答杜育詩
越有杜生既文且哲龍躍潁豫有聲彰澈賴兹三益如
琢如切好以義結友以文㑹豈伊在高分定傾葢其人
如玉美彼生芻鐘鼓匪樂安用百壺老夫灌灌離羣索
居懐戀結好心焉悵如
[042-45a]
   雍州詩
於皇先王經啓九有有州維雍居京之右土載奥區山
包神藪嘉生惟繁庻類伊阜悠悠州域有華有戎外接
皮服内含岐豐周餘既没夷徳未終莫不慕義易俗移
包一/作苞
  騷
   愍騷
葢明哲之處身固度時以進退㤗則攄志於宇宙否則
[042-45b]
澄神於幽昩摛之莫究其外函之㒺識其内順陰陽以
潛躍豈凝滯乎一槩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巻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