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22 清江詩集-明-貝瓊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清江文集巻十六     明 貝瓊 撰


  金陵集


  九華精舍記


  九華山在武陽熙山東十五里視武夷諸山秀㧞於閩
者奚啻邾莒之在齊魯其勢不得與之抗而名著古今
者亦有其人焉宋之息菴居士葉公是也公幼讀書熙
山及登進士第累官至寶謨閣大學士出知處州有嘉
[026-1b]
禾瑞麥之應比三年又有芝生於庭人皆誦之既代而
歸遂不樂於仕而所謂息菴者亦朱子所號而勸其止
也穆陵思其為人三遣使徵不起命表其里為清節談
者稱公有二疏之高而講學之功老而不倦則非廣受
所及者及卒家無餘貲惟朱子翰墨及所序世次與先
後行事以遺其後且戒以存孝敬母私蓄而巳子弟遵
公之教咸循循有退讓風至四世孫茂生官於建寧未
幾納祿家居郡太守論及葉氏一門輒曰此孝廉家也
[026-2a]
後由熙山徙於九華地益斗絶而九峰列峙亭亭如青
蓮九朶出煙雨外林木蓊鬱溪流回繞因名其居曰九
華精舎山與人俱高矣茂生之子士能質美而好學當
國家肇興學校遂充弟子員於成均數見余請曰自吾
祖息菴居熙山百有餘年蓄書萬巻中燬於兵惟朱子
十梅詠尚存而相好之義猶可想也吾父巻巻寶之不
幸蚤没士能又孑孑來京師回望九華遠隔四千餘里
而雲嵐翠黛恒若日接於前也河南程坦生既圖其大
[026-2b]
槩幸先生記之時余為國子助教義不得辭若息菴出
處始終九華之因人而著與士能不忘其所自皆可書
也洪武七年夏四月十日檇李貝瓊記


  雲門精舍記


  青州之鎭山曰雲門上有穴如門廣可以通方軌雲氣
朝暮吐納其中故以為名而起原張先生世居之先生
一號古邨少學於天台孟長文而長文之學則出於金
文定公蓋六經之道漢唐諸儒不能通而一之至宋朱
[026-3a]
文公集周程諸說而大明焉當是時受業其門者非一
而高弟則有黄文肅公黄文肅公傳之何文定公何文
定公傳之王文憲公王文憲公傳之文安先生私淑於
百年之後可謂純正而無弊者歟繇是講道淮楚之間
四方逺近翕然從之皆稱古邨先生仕至衡州路照磨
卒贈中奉大夫禮部尚書䕶軍追封清河郡公其子紳
克世其學嘗出逰三吳即姑蘇建塾誨其邑人子弟題
曰雲門精舎示不忘其出且祠文肅以下五先生於中
[026-3b]
明其先後原委之的不倍於朱子者也嗚呼天下之才
局於所見恒昧性之為性道之為道得此遺彼而異端
之說益肆可勝歎哉朱子析而正之至精至密俾堯舜
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傳之㫖若日月既食而復凡有
目者莫不覩其光彩彼簧鼓一世以罔匹夫匹婦者不
攻而破視昌黎韓子之排二家其功倍焉雖其紛紛起
爭而求勝强附於道以叅立天地間然眞偽之分得失
之歸烏可得而掩邪古邨不憚數千里涉江而南從長
[026-4a]
文學之師表於時及所著文集凡三十巻皆可傳也今
紳繼述於後而又合父師而奉焉其守之固如此則所
謂雲門者實道之所在山將與之而益峻已是可以不
書乎


  一梧軒記


  無錫張止齋先生老於九龍也嘗植一梧於庭閱十年
挺然秀聳而密葉雲布不知三伏酷烈之氣也先生日
徜徉其下酒酣興發輒倚而嘯歌同乎惠子之曠焉既
[026-4b]
没其子今禮部尚書維中益封植以示不忘復顏其室
而屬余為之記余聞昔齊燕楚使於梧宮因問梧之大
小一辭之失二國搆兵然梧何與於人使者獨以梧為
問邪且不問梧之材異於衆木而及其先王之事則兵
禍不在梧已若所謂一梧歴止齋父子二世其年宜可
問而知之蓋欲因梧而考其人也夫連林之木如束如
附如庇如下其相輔為勢者非止一二而已風雷之所
撼霜雪之所虐恒竝存而後斃然未足以見其奇惟特
[026-5a]
立者無所束而直無所附而起無所庇而固無所屈而
下至讐於風雷霜雪剛姿勁氣奚啻忠臣直士之寡與
翦焉甚危而未嘗為之少變於是始奇於衆木焉此余
於一梧尤愛而譽之也嗚呼三吳之盛大家世族甲第
相望嘉花異卉敷榮交䕃四時不絶及州縣兵起殆盡
於焚燒斬伐惟張氏之梧獨存輪囷離奇過於龍門之
植是亦繫乎數矣惟中當知樹於前而鬯於後如此惡
可直視其為梧也歟


[026-5b]
  留耕堂記


  秦王翦將兵伐楚請美田宅甚衆且言為王將有功不侯
故及臣請之為子孫業翦之智如此其子孫有能耕者
乎漢田蚡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至請考工地益宅
蚡之盛如此其子孫有能耕者乎天下之人有無窮之
心必有無窮之計及一再傳而忽焉氷釋何其暴也若
于定國之高門張安世之金貂七葉繇於方寸所存世
久而益昌非止一時而已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此
[026-6a]
理之自然不可誣者故舉其人以槩古今焉奈何不務
樹徳往往笑刀腹劒陽予而隂中以快一已為事則非
善於為謀矣四明之何鈞玉先生名其室曰留耕其千
百而什一歟先生有長者風里中爭者不白之官而白
之先生性尤急於養遇貧無養者輒周之或貸而不能
償者悉焚其券縣東有一資國閘數壊於水為築外防
捍衝激之患一方受其利又長塘為四明永嘉天台㑹
稽之衝有水亭於以休往來者後毁於兵人皆病焉先
[026-6b]
生復新屋若干楹風雨有所庇矣蓋其忠厚仁恕出於
天性以為利於已者狹不若利於人者廣雖九野之土
阡連陌亘不足以喻其方寸而子孫耕於後者有餘奚
必如王翦田蚡之所為屑屑以憂其貧也乎先生既没
人猶稱之其子孫好學力行洪武五年以明經薦於春
官則樹徳之效已見於今日是不祈報於天而所以報
之者不爽將使如于張之門繼繼繩繩歴數百世未艾
也余雖不得造先生之居嘉其所積之厚而樂為其後
[026-7a]
人道之洪武七年夏五月既望檇李貝瓊記


  藥石窩記


  士恒病於内之所不足而必待攻於外暴者抑之而仁
懦者激之而強固者道之而通辟者規之而正貪者矯
之而廉蔽者發之而明隘者充之而廣所謂藥石之戒
尤人之當寶者烏喙昌陽空青丹砂弗與也故君子以
藥石進其徳小人以藥石損其過夷攷古今亡之所以
存險之所以濟敗之所以存失之所以復豈非資之人
[026-7b]
也哉或者好人之佞而惡其忤於已此藥石之言不至
也藥石之言不至則病日深而身辱名滅嗚呼以藥石
之可已病雖螫吻毒腸亦有所不恤至於正言之諤諤
恒拒而不受方甘於有過之地是知愛其體之小者不
知愛其體之大者可謂智乎余嘗以此自懲而雲間張
拱辰顔其燕坐之室曰藥石窩取宋桐川簿丙公語將
求益於大人先生而浚儀趙公本初為之記復屬余申
其說焉余謂丙公之見倪偁歴言馭吏撫民之道則既
[026-8a]
以為足偁亦從而善之無一辭朂其未至烏在其為藥
石邪拱辰兄弟四人讀書鳯皇山中二十年其於聖人
之告弟子凡一病一藥皆用之而見功者余不暇凟告
之也抑聞魯大夫臧文仲善於季孫而孟孫惡之及孟
孫死哭之多涕曰季孫之愛我疢疾也孟孫之惡我藥
石也美疢不如惡石石能生我疢能殺我是又以人為
藥石者歟若文仲可與言智矣尚求以為法於是乎書
拱辰名奎横浦先生六世孫通春秋大經嘗試於有司
[026-8b]
今以才選主興國之通山簿云


  灊峰祠堂記


  一氣既裂而有文其所以開物成務莫備於四聖人之
易故為五經之宗自孟子没歴漢至魏講易如王輔嗣
者固未盡其㫖宋周子得穆伯長之傳而太極圖通書
作焉後二程洎邵子張子繼興故有皇極經世與正䝉
之書蓋皆本諸易而為之也然邵子則兼乎數張子則
專乎理所謂殊塗而同歸者余嘗求之正䝉十七篇首
[026-9a]
太和叅兩以闡造化之微次天道神化以推聖人之至
若動物以下諸篇無非發端以示人雖或失之深刻間
與易有不合觀其約而博精而實則孟子以來與周程
之說相為表裏而辯釋老之謬妄者此書為然考亭
朱子與太極通書西銘有註其餘則未暇及也番陽沈
毅齋先生因為正䝉解以備朱子之未備而王禘樂器
乾稱猶缺元徳興丞上饒鄭君復初補其三篇新安胡
公雲峰序之亦既行於世矣及聞南昌灊峰朱先生者
[026-9b]
深求邵子内聖外王之學既老著書凡易說禮說皆發
前人所未發至於正䝉且病其難而釋之豈亦采毅齋
所註而損益之歟嘗欲購求定本以觀其異同得失時
猶閟而未出洪武七年秋其子善來京師試補南昌文
學掾獲見於成均因出所述灊峰行實始末示余復求
記其灊峰之祠焉按灊峰為洞雲處士之子初洞雲兄
弟四人長雪澗次碧泉月澗而洞雲最少雪澗以文章
顯於時而洞雲與之齊名灊峰又純正而𢎞博其著述
[026-10a]
也雖世無知者將待子雲於他日矣嘗命善集其所纂
而繼終其未成者善亦克承其志且建祠奉之上推灊
峰之意而及其祖洞雲處士與伯祖雪澗以明其傳之
所自來可謂能子矣嗚呼易在造化固無言也而聖人
言之逮世降俗媮人心益晦邪說日滋非有卓然立言
之君子㑹一心於古今則𢎞通易簡之法仁義中正之
歸不亦隱乎此諸子之功為甚大余不得不歴稱之也
抑張子既出正䝉以授門人且曰其觸類而長之吾固
[026-10b]
有望於後之學者毅齋為能發張子之蘊矣若灊峰究
先天之學而餘力及此益見理愈索而無窮所造何可
及哉祠之於鄉既合於理而善復不墜其業有光於雪
澗洞雲尤足嘉者故為記俾刻諸壁云


  茶屋記


  檇李屠生兼善顔其息逰之所曰茶屋蓋兼善嗜茶尤
善烹茶之法凡茶之産於名山若吳之陽羡越之日鑄
閩之武夷者收而貯之屋中客至輒汲泉烹以奉客與
[026-11a]
之劇談終日不待邾莒之㑹焉余因告之曰昔陸鴻漸
著茶經三篇蔡君謨亦著茶經上下二篇而玉川子則
有答孟諫議惠茶詩兼善嘗取而讀之乎彼奴視茶者
未若鴻漸之深於味惜計口腹之小而不免御史李季
卿之辱君謨以宋之名臣乃進龍鳳團希寵一時如丁
晉公所為不免歐陽永叔之譏若玉川子洛陽布衣耳
諫議餉以先春之品其於潤燥吻沃枯腸飲之不厭可
謂好之至矣然不徒足一已之好為事且憂百億萬蒼
[026-11b]
生困於顚崖未獲其蘇息遂因以諷在位之君子是以
天下為心者乎此三子皆知嗜茶鴻漸固不足言君謨
烏能無愧於玉川子也兼善必辨於是而有玉川之心
已亟起而求書為記余復笑謂之曰俟大雪之夜過茶
屋聽松風洶洶作秋濤聲酒醒一書未晚也而請之益
堅遂書之洪武五年冬十月初吉兩山老樵貝瓊記七
年秋七月七日重書於成均東齋


  追逺堂記


[026-12a]
  追遠堂者天台林氏奉先之所也按林氏之始祖十一
府君諱勲者五代時以鹽鐵使轉督台州諸軍事遂由
閩之長溪徙家於黄巖半嶺其後支葉益繁散處梅溪
團浦者特盛當宋設科目一嵗聯中有司者八人曰雪
邨曰勿齋曰曉菴皆以能文辭稱故江以南衣冠大姓
必推天台林氏焉至六一學正嘗言吾宗族之大非一
世一人之積於是築堂梅溪置主其中嵗一祀之且㑹
族人子弟講尊卑長幼之序云遂割田若干畝給其費
[026-12b]
有女以疾不嫁者益以田四百畝而器物無缺矣其孫
今國子生伯雲懼冺其實也求余為之記余惟祭者所
以追養繼孝也自祖禰之近推而上之則有曾祖焉又
推而上之則有高祖焉然非止於是而已有高祖之祖
焉譬之於水千盤百折以達於海然河不始於龍門積
石而出於崑崙江不始於漢而導之岷山論者不徒考
其脈絡必窮其源而後已人之報本可不求之逺邪水
未有無源而出者人未有無祖而生者惟屬之近而有
[026-13a]
服者其恩隆屬之逺而無服者其禮殺亦天下之同情
也有能追而祭之不以遠近為隆殺豈非厚之至乎特
古者限於先王之制大夫有廟無主士則祖禰一廟庶
士庶人無廟而鬼上下之分截然不得踰而僭者故孔
子曰祭之以禮曾子之言蓋為有國者而發使施之所
祭必盡吾之誠耳非謂庶士庶人得祭祖禰以上而及
於無窮為孝也君子於此制雖不得為而心實不能已
於是伊川先生以義起三祭之名而初祖先祖與禰各
[026-13b]
有其類得而受祭焉林氏世次相傳越四百餘年源深
流長如此而子若孫又能合雪邨勿齋曉菴以及十一
府君而伸其敬可謂知報本之道已曾謂公侯之貴或
不及乎此庶士庶人乃能之詩曰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是皆率性之道篤於所親所尊者
又豈强之而然哉故重其請而記之觀者亦有所警乎
中尚革薄而之厚也夫


  待月軒記


[026-14a]
  越胡子明氏築室舜江上顏之曰待月軒乃以書來言
其地勢清曠與月為宜三五之夕六合無雲輒席其中
以候焉湛然爛銀盤挾潮東升至明所及可見秋毫於
海天百里外亦一時之奇觀也幸侈之以文辭余惟月
之為象其行也有度其出也有時信可待而賓之其有
不得待者二或阻於時焉或阻於事焉余往年客逰三
吳泊舟埀虹亭下中秋月盈起而四顧氷寒雪縞因舉
酒相屬客為吹洞簫作水龍吟此一快也使遇盲風怪
[026-14b]
雨交至百怪夜出巨浪排山則無月可觀吾惡從而待
乎去年過金陵鳳皇臺雖已湮為荒煙野草而山河不
改景氣一新休沐之日與二三子乘月共登浩浩乎若
超埃壒之表想見長庚風神於千載此又一快也使有
簿書期㑹之煩朝暮不得休雖有月可觀吾惡從而待
乎嗚呼月固可待以時而阻焉者天也以事而阻焉者
人也二者未之能免則能待月如垂虹亭鳳皇臺者幾
何人邪今子明無一事之撓當月之朢待於兹軒以樂
[026-15a]
其樂誠不易矣且人有盡而月無窮觀者恒有古今之
感惜無顧兎不死藥以延吾夀相與周旋太清又可弗
之待而一玩哉然必其可待奚若無心於待而適與月
㑹也天下之事多此類者非獨月而已余將老而東歸
扁舟一過舜江試與極論之姑書此俾刻諸壁子明安
定先生十九世孫好讀書事親尤謹内外稱其孝云



[026-15b]









  清江文集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