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97 汴京遺蹟志-明-李濂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汴京遺蹟志巻十五    明 李濓 撰
  藝文二
  記
   汴州東西水門記并序/    唐韓愈
貞元十四年正月戊子隴西公命作東西水門越三月
辛已朔水門成三日癸未大合樂設水嬉㑹監軍軍司
馬賔佐僚屬將校熊羆之士肅四方之賔客以落之士
[015-1b]
女龢㑹闐郭溢郛既卒事其從事昌黎韓愈請紀成績
其詞曰
維汴州河水自中注厥初距河為城其不合者誕寘聯
鎻于河宵浮晝湛舟不潜通然其襟抱虧䟽風氣宣洩
邑居弗寧訛言屢騰歴載已來孰究孰思皇帝御天下
十有八載此邦之人遭逄疾威嚚童噭嘑刼衆阻兵懔
懔栗栗若墜若覆時維隴西公受命作藩爰自洛京單
車來臨遂拯其危遂去其疵弗肅弗厲薫為大和神應
[015-2a]
祥福五榖穰熟既庻而豐人力有餘監軍是咨司馬是
謀乃作水門為邦之郛以固風氣以閈㓂偷黄流渾渾
飛閣渠渠因而飾之匪為觀遊天子之武維隴西公是
布天子之文維隴西公是宣河之沄沄源于崑崙天子
萬祀公多受祉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來者知作之
所始
   汳水新渠記      宋陳師道
汳句于蕭其闕如玦水經謂河至滎陽莨蕩渠出焉渠
[015-2b]
至陽武其下為沙蔡水是也其出為隂溝溝至浚儀其
下為渦别為汳汳至䝉别為獲餘波迤于淮陽東厯蕭
彭城入于泗注謂鴻溝官渡淄獲丹浚與渠一也禹塞
滎澤而通渠于甫田其後河&KR0999然入焉即索水也漢書
地理志滎陽既有汴水又有莨蕩而受泲䝉有獲水首
受淄獲至彭城入泗以余考之河渠書云自禹之後滎
陽引河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衞與濟汝淮泗㑹于
楚而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入河于甫田又引而東明非
[015-3a]
禹之舊也書曰濟入于河東出于陶丘北者入而復出
也溢為滎者濟之别也滎波既豬障而東之也周官又
謂豫之川滎洛幽兖之川河泲則河南無濟矣其謂莨
蕩受濟禹塞滎澤而用河者皆失之漢志莨蕩無出淄
獲無始盖畧之也余謂與經合而滎水諸書皆不載又
疑渠汳為二而滎有一焉杜佑以經作于順帝之後詭
誕無據而注叙渠源或河或泲或河泲合其説不一次
其所引經紛錯悖戾而志亦闕畧不具辨始末盖皆不
[015-3b]
可考也自漢末河入于汳灌注兖豫永平中導汳自滎
陽别而東北至千乘入于海而河復於是故瀆在新渠
之南注所謂絶河而受索自此始隋開皇中因漢之舊
導河入汳大業初合河索為通濟渠别而東南入于淮
而故道竭今始東都受退水為臭河於畿為白溝於宋
為長沙於單為石梁於徐為汳而入於南清南清故泗
也盖自三都而東畿宋亳宿單濟之間千里四來而故
道淺狹春夏不勝舟秋水大至亦不能受也蕭故附庸
[015-4a]
之國城小不足居民又列肆於河外毎水至南里之民
皆徙避之廬舍没焉率數嵗一逄民以為病紹聖三年
縣令朝奉郎張惇始自河西因故作新支為大渠合于
東河以導滯而援溺於是富者出財壯者出力日勸旬
勞既月而成邑人相與語曰渠議舊矣更數令不决而
卒成於吾侯孰有惠而不報者乎於是不謀而同欲紀
於石以屬余余謂張侯其居善守行峻而言直以成其
名其任善義不畏不侮以登于治然其可紀者多矣而
[015-4b]
諸父兄獨有見於此者何也夫善為治者人知其善而
已至其所善盖莫得而言也渠之興作有迹其效在今
此邑人之所欲書也遂為之書
   新脩東府記        陳繹
中書政事本也宰相三公官也官不必備惟其人匪其
人不居且體貌大臣禮重而莊物采顯庸宜備而稱豈
曰私其人哉盖所與坐而論道不下席而致太平之功
者二三執政而已國朝以來尚襲唐故大臣多不及建
[015-5a]
里第而僦居民間至距城數里之外東西南北回逺不
相接也四方奏書緩急報聞吏卒持走徧歴諸第一有
漏露稽違失亡其可逮乎而又暑寒雨風晨趨暮還輿
衞騶呵導從前後搢紳士大夫造請紛馳于里巷坊曲
之隘甚非尊嚴體貌之觀也今禁衞三帥率有公廨庻
官省寺亦或有居而獨大臣不列府舍每朝則待漏闕
門之次入則議政殿上退即㕔事羣有司公見請白可
否少休吏史抱文書環几案左右頡頏以進至日下晝
[015-5b]
數刻始歸夫以王城輦轂之大其制度之闕如此乃出
聖畫新剏二府親遣中人度地于闕之西南輪廣方制
旁皇鈎折繪圖以聞即刋定于禁中申命三司飭吏諸
司計工程材役不妨時費不病官自熈寧三年秋七月
興作東西府凡八位總千二百楹明年秋八月東府四
位成詔知制誥臣繹為之記臣拜手稽首以書十月工
實之次謹按三代盛王繇禮義之政至于周而大備文
章典刑物采位叙煒然見于朝廷之表公卿内外居有
[015-6a]
室宅上不為過侈下不為茍納出則寵之淑旂龍章鈎
膺之駕入則具之列鼎蒲進粉純之居仰而視其宫則
有榱題之襲宻俯而攝其衣則有衮舄之嚴麗且謂不
如是不足以待其人非其人不足以相天下之政故其
取予屈舒厚薄等衰一謂之天秩先王之澤既竭能道
古人之言者起以其私學蔽尚迷謬世俗雖有志之主
厭然而所慕者不過耳目之所習呴呴而望其下者益
卑西漢去治世未逺開丞相府四出門無䦨不設鈴不
[015-6b]
警鼓深大宏逺無有限節郡國守長吏得以嵗上計事
國有大議車駕亦親幸而臨聽焉然其議不過軍功武
爵期㑹督責之故至于東漢仍建公府蒼龍闕東偏其
制度雖存而稱號不復於當時盖用人授位出于一切
其煩文虚噐隆殺存亡者亦無足以繫政事之重輕宋
興之初平定四方烜燿神武遂一宇内頗用戰勲閥閲
將帥之人浸乆而安生民樂嬉百年之間軌蹟運行將
臣相臣夜寐夙興罔敢有懈皇帝臨位躬攬權綱顯白
[015-7a]
訓義圖惟先王治理之實置府設屬大放古制文武弛
張名噐有等大小尊卑靡不遵序夫名者禮之分也位
者處其名之噐也名既正然後任責之理得而百事脩
明名不正則任責之理廢而百事隳必使望其噐可以
知其職可以知其人書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
哉是繇天子任大臣以道而率作興事罔不喜樂賡歌
卒起乎治功之隆盖君臣㑹遇千載之甚盛德也若乃
聖作物覩宣耀典訓垂萬世之丕則考不磨之斯文其
[015-7b]
不在二府之制而在道德之意乎
   新脩西府記        陳繹
唐初典兵禁中出於帷幄之議故以機宻名官開元中
設堂後五房而機宻自為一司其職秘獨宰相得知舍
人官屬無得預也貞元之後藩鎭旅拒重以兵屬人乃
中官分領左右神䇿軍而樞宻之職歸於北司然嘗寄
治省寺廡下延英㑹議則屏立殿西勢猶厭厭傳道宫
省語而已至其盛時其貴者號中尉次則樞宻使皆得
[015-8a]
貼黄除吏唐末既除北司并南北軍于樞宻使遂總天
下之兵五代以來多以武人領使而宰相知院事國朝
復置副貳簽書直學士之名大畧文武參用間以宰相
兼領之故得進退大吏預聞機政其任職盖重矣古之
公卿入則相與謀於朝出則相與謀於家冡宰膳夫之
政不至于耳目而天下四方之事每得於燕處之際故
其為之不勞而日常若有餘今未明而入進見請决於
陛席之前退而百執事叩閣禀事吏持書奏周走閭巷
[015-8b]
終日不得與二三大臣謀求若古人之舂容有餘勢固
不行也熈寧三年詔營兩府于掖城之南其任樞宻使
者為西府於是有司知上之所以優隆大臣將以脩天
下之政于堂陛之下莫不率職底功士獻其能工致其
才不周嵗而告成臣謹按樞宻司馬之職事而周制屬
於夏官秦漢曰太尉亦冠將軍之號禄比丞相置官屬
掌兵武夫善用兵者使之至於無兵善治兵者治之至
於無事然後天子之威刑震耀偃然憺折於萬里之外
[015-9a]
噫非二三大臣曷以哉若夫仰而登則恩見於榱梠俯
而宴則禮見於階陛周旋指顧無非上之致隆於已者
是則其所以享寵而居是者可無思乎
   待漏院記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嵗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
之佐宣其氣矣聖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
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是知君逸於上臣勞於
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䕫至房魏可數也
[015-9b]
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於勤爾况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卿大夫猶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宰臣待
漏院於丹鳯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闕向曙東方未
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聲金門未闕
玉漏猶滴撤盖下車于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
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㤗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
未息何以弭之田疇多蕪何以闢之賢人在野我將進
之佞臣立朝我將斥之六氣不和災𤯝荐至願避位以
[015-10a]
禳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脩德以釐之憂心忡忡待
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邇相君言焉時君納焉皇風
於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庻若然則總百官食萬錢
非幸也宜也其或私讎未復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
榮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車馬噐玩何以取之姦人附
勢我將陟之直士抗言我將黜之三時告災上有憂色
搆巧詞以恱之羣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謟容以媚之私
心慆慆假寢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
[015-10b]
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死下
獄投逺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
懸于宰相可不愼歟復有無毁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
茍禄備貟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棘寺小吏王禹偁為
文請誌院壁用規于執政者
   河南省左右賛治堂記   元許有壬
世皇一區宇河南地大民夥闢宣慰司於汴至元壬辰
改行中書省國制中書總庻政是為都省幅員際天機
[015-11a]
務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晉
有行臺齊隋所管置外州稱行臺尚書省唐以諸道事
繁准齊分置今行省其遺制也官有平章政事左右丞
參知政事丞相則設置不常佐幕有左右司都省分為
二行省則合為一設郎中員外郎都事各二貟一省賛
畫頼焉左右司名昉乎隋唐改郎中為左右承務趙宋
尤重董正六曹彌綸省闥紀綱百司舉正文書之稽失
非昔知臺閣故事不在茲選我朝簡擇尤甚内外不殊
[015-11b]
由是而至執政者班班可紀河南佐幕徃者不可悉考
今則刑部郎中觀音努員外郎托音陜西省郎中趙中
為郎中宣文閣鑒書愽士兼經筵譯文官和琳都汴梁
路治中拜特穆爾南臺監察御史范勿為員外郎上都
留守司都事圖們哈雅檢校官羅吉董守成為都事朝
議以用兵供億而溢其貟也其堂舊無扁都事田腹入
為禮部郎中請於承㫖歐陽公扁曰賛治吉走書相下
請記不果作及來承乏鞅掌倥偬亦不暇作一日謁詔
[015-12a]
使汴梁府署宻邇省治有間道可不徃適過所謂賛治
堂者憇焉吉輩請曰記乆未得兹躬履其地其有時乎
乃為之説曰字書訓賛曰佐曰助平時之治且資佐助
在今日宜何如簿領鈎稽其常職也非賛也賛亦有説
乎上官之曲而其直之下情之隱而其豁之刑獄之濫
而其平之財粟之出而其節之逃亡未復復不遂農疆
域多戍戍不知兵移病流弊萃於省垣治之不力迤邐
顛危而扶而持竭誠殫智治效有不著乎且稱人之美
[015-12b]
亦曰賛世盖有好䛕而樂受欺者茍賛其美不救其惡
治何望焉抑昔人有言上䇿莫如自治斯言雖為它設
敢斷章為諸君獻惟自治而後有以賛吾之治斯不負
堂扁矣
   汴梁泮宫脩復石經記    李師聖
宇宙之為宇宙造化之為造化皆一實理主之理之所
寓則斯文而已矣文之所布則六經而已矣凡天之所
以命聖人聖人之所以代天言者方䇿具焉迨吾夫子
[015-13a]
出從而刪之正之賛之脩之集羣聖之大成而萬世之
標凖於此乎定其見而知之者若顔若曾若思若孟述
夫子之㣲㫖而六經之藴奥於此乎明所謂賢於堯舜
而不在禹下者其以埀世立教有功於斯文而為言歟
夫文之有六經也尚矣或以五數之盖合禮與樂而撙
其一也或以九數之盖兼周禮論語孝經而附其三也
獨大學中庸則混於禮記諸篇之中孟子一書則雜於
荀卿諸子之列於是表裏經緯不相連屬卒使學者不
[015-13b]
得其門而入於聖賢之域亦獨何哉惟汴梁舊有六經
論語孝經石本乃近代辟雍之所樹者陵谷變遷修而
復毁其殘缺漫剥不啻十之五六前政巨僚之賢而有
文者亦不遑䘏將七十餘年於此矣今參政公額森特
穆爾一見而病之慨然以完復為已任義聲所激附和
者衆不數月而復還舊觀奈何孟子七篇猶闕遺焉公
習讀四書而明於大義者也亟欲增置適期㑹拘迫有
司請為後圖公黙然盖有待於後舉也惟四書之著名
[015-14a]
於世程子朱子之前未之有也無乃為異議乎噫此正
斯文之緒所以絶而復續也何則六經成於夫子之手
四書出於夫子之徒其同然之與自然殆所謂至妙至
妙者歟我世祖皇帝聰明睿智高出前古雅知崇尚四
書以其聖學精要在是故也嘗語一後生之不檢者曰
曾讀四書否又嘗謂侍臣曰孔子之道三綱也五常也
彼綴緝詩賦者皆浮詞耳大哉言乎眞與二帝三王異
世而同心於六經之大法可謂一言以蔽之矣惜乎不
[015-14b]
刋之典為業雕蟲者磔裂而腐爛之也相臣大儒許衡
亦曰小學四書吾敬信如神明其推尊如此亦猶夫子
有從周之語初非外夫二代而不之取也石經既完復
學士大夫咸謂是役也所闗甚重誠不可以無紀且因
而發揮諸經之大義亦不為無益乃以記文屬之不肖
竊惟六經與四書之為教不過去人欲以復天理而已
夫一氣運行於天地之間清者居上濁者居下明者居
内暗者居外芳者居先臭者居後一則主乎生一則主
[015-15a]
乎殺天理人欲各有攸屬隂陽淑慝之大分然也天以
生道而福斯民人以生道而福其身有生之族何莫由
斯道也姑即人生日用而觀之如理髪頮面彈冠振衣
灑掃室堂滌濯噐皿凡以致新致㓗附於陽明之㑹而
養之以福耳物之有滓顧所必去而况神明之府得容
私欲之偽而為蠱於中邪茍為去之去之卒盡去之則
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不逺復而實有諸已矣是理也中
庸一序備言之斯文正傳之統顧不在茲乎此不肖之
[015-15b]
所與聞者盖如此覃思累日於是乎書
   熈春閣遺制記       王惲
梓人鈕氏者向余談熈春故閣形勝殊有次第既而又
以界畫之法為言曰此閣之大槩也構高二百二十有
二尺廣四十六歩有竒從則如之雖四隅闕角其方數
紆餘于中下斷鰲為柱者五十有二居中閣位與東西
耳構九楹中為楹者五每楹尺二十有四其耳為楹者
各二共長七丈有二尺上下作五檐覆壓其檐長二丈
[015-16a]
五尺所以蔽虧日月而却風雨也閣位與平座疊層為
四每層以古座通藉實為閣位者三穿明度闇而上其
為梯道凡五折焉世傳閣之經始有二子掖醉翁過前
將作者曰此即閣之制也取具成體故兩翼旁構俯在
上層欄构之下止一位而已其有隆有殺取其縹緲飛
動上下崇卑之序此閣之形勢所以有瑰偉特絶之稱
也予因念汴自壬辰兵後故苑蕪没惟熈春一閣巋然
獨存昔嘗與客三至其上徙倚周覽雖悵然動麥秀黍
[015-16b]
離之感且詫其嶻嶪壯麗如神營鬼構洞心駭目有不
可端倪者至不藉井幹不堦峻址飛翔突起干青霄而
矗上又似夫鰲掀而鳯翥也予厯考秦漢已來宫殿之
制漢不復於秦而唐不及於漢如未央長樂曾何得阿
房之萬一含元華清又奚敢跂兩都之規制也盖天地
氣衰國資民力與林林之材不克取盈而尺度不足其
數焉故也然熈春遺構亦可為近代之傑觀彼騷人詞
客雖稱述賦詠極其偉麗是猶臆説庭章而徒彷像其
[015-17a]
千門萬戸而已終非梓匠不能知其規模與勝槩之所
以然閣廢撤已乆及聞鈕氏之説使觚稜金爵上雲雨
飛舞空際者盡在吾目中矣然不文之言不足以達逺
因作記以遺之鈕氏者斯世工師之良者也至元廿三
年冬十月記
   汴梁路城隍廟記      王惲
汴梁之廟事城隍神其來尚矣壬辰兵後廢撤不存河
南路兵馬都總管劉侯福大懼無以妥靈掲䖍曰事神
[015-17b]
治人守吏職也可偏廢乎於是相新昌里爽塏地西南
二方界以通衢劉侯私第隣其東北則抵居民萬氏廣
袤餘七畆繚以崇垣中起正殿像設有儼前敞臺門扄
閟嚴肅左右則環齋構室敦請女冠孟景禮向妙順朱
妙明軰相與住持寅奉香火景禮四元宗獻之女童丱
入道以彤管之懿資膺黄冠之妙選享年八十有五無
疾而逝妙順亦出名家探索𤣥理解屬文辭與孟同年
僊去景禮臨終貽屬妙明曰汝等祗嚴修㓗善守廟祊
[015-18a]
毋負劉侯付託妙明唯曰敢不敬承誨音嵗甲辰劉侯
命侍人周氏韓氏披戴禮棲雲王眞人為師訓周曰妙
元韓曰妙温與妙明為徒侣所需衣糧皆出劉侯資給
妙温妙明俱壽臻期頥相繼蟬蛻既而劉侯第四子保
定路總尹某卒夫人徒單氏痛伉儷之中暌感榮華之
易歇聿來栖跡法號妙眞道俗咨嘆祠宇為増重焉妙
元洎妙眞罄刮粧奩刻苦樽節遂重脩正殿臺門創建
獻廡子孫司及道衆寮舎齋厨輪奐一新䝉洞明眞人
[015-18b]
稱賞加妙元以純貞素德散人之號今年登七袠日誦
五千𤣥言為課朝夕焚誦祝聖人壽願天下安鶴髪童
顔精健不少衰復慮興建本末不能昭晣於後走書幣
京師求記於秋澗翁予宦逰大梁者屢矣故國遺蹟亦
嘗周覽今雖衰老忍無一言載名其間謹按祀典陽氣
升而天神降地道肅而人鬼出自邦國逹於臣庻祭秩
切近者社稷五祀而已城隍神初未載也世説秦功臣
馮尚見夣於漢高帝曰奉天帝命與王知領城隍隂事
[015-19a]
雖儻怳不可致詰然自漢訖今遂為天下通祀社與五
祀雖有常尊當時用事莫城隍若也况汴梁為六代都
㑹四方輳集城池盤礴衢陌交通人物繁夥精英之萃
集晝夜開闔死生變化幽明兩間其有神為之主司也
審矣夫城隍地道也古人求神各以其類今俾女冠主
其祀事宜矣傳曰西子䝉不㓗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
有惡人齋戒沐浴可以事上帝言誠㓗可以感通神明
也如景禮妙明妙元妙眞等式出於詩禮名家薫膏鼎
[015-19b]
族清修道行敬恭神祗以致廟貌完固闔郡瞻仰雖其
誠篤致然亦由神明有以䕶持者哉而推源本自不忘
劉侯經始之勤是可書大德三年十二月吉日記
   三皇廟記          呉炳
皇元立制於凡古帝王明聖功德之載祀典者有大詔
令則即其所祭之有司擇日行事其祝幣牲牢之數因
時損益祭巳即去三皇乃因舊制立廟郡縣有常所祀
用莫春之初有常日其祝幣牲牢之數有司恪守不敢
[015-20a]
有隆殺焉有常禮豈不以勲被天下與一時之澤視開
天之聖立極於萬世者廣狹不同而國家所以崇德報
功者亦因之有厚薄歟汴梁路去京師千五百里而近
治開封尹故地總州縣數十為大府省憲咸在土地人
民之廣繭絲保障之任不後旁郡其諸神祀崇樓閟殿
峻基宇而凌空虗者逺近相望皆興於私家獨力乘堅
良而擅素封者奔走恐後三皇之祭宫不踰畆在艮岳
廢基之顛如無所于託而姑栖焉者主祠配饗合食一
[015-20b]
堂前後尊卑紊無秩叙几筵爼豆不比於禮拜伏薦祼
窘于登陟若是者盖有年矣所司視為故常不屬于意
方以不飭郵傳為大故非所以奉明制而崇聖祀也然
土功之興民亦勞止為之以漸人不告病而功倍常是
一材之積一甓之用有不可少者是為之兆後將有興
起焉若無黍絫之積徒太息于此將無所為計猶病七
年求三年之艾茍不畜之終身無所及矣若李侯者其
有知于此歟李侯之來也能奉宣上命以惠愛為治首
[015-21a]
脩儒學顧瞻是廟乃謂然歎曰時尹之責其何敢後乃
買田以拓故址夫土鉶之啜譏于已陋施之古昔似無
大失乃命埏埴之工為登豆簠簋爵坫罍犧象之尊奠
池薌鼎無不具者粥銀五流造用噐命吏籍之分官田
二千五百畆有竒以卑醫學議定代期及之㑹朝廷有
停役之命遂不果就遣掾王國輔請文以記之若有望
于後者侯之用意勤矣君子于義所當為者惟力是視
成否遲速幾不在我侯為是廟先事儲積而張其本者
[015-21b]
又豈特一材一甓而巳邪後之來者其才行皆膺選㧞
而尹是邦方將奉行國家崇德報功之意與夫林然以
生羣然以居室處而火食養生以送死與主是廟者仰
視几筵俯食土田之入孰非䝉三皇之澤者哉皆將攘
臂争先趨蹶卒事其孰不曰是廟之脩自李侯始亦何
病其不出於已也侯名信字可復上黨人前為京尹治
有能聲今以正議大夫為總管云副之者朝散大夫同
知崔阿沙奉議大夫治中劉巨源承務郎推官張君謙
[015-22a]
賛之者承務郎經歴李獻而董是役者亦王國輔也
   開封府重修廟學記     明于謙
夫子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亘萬古而不息夫子之道
歴萬世而無弊刪述六經昭掲宇宙日月之照臨也教
化之澤洽於人心雨露之霑被也所謂生民以來所未
有而三代以降君天下者未有不循此而能治者也我
國家列聖相承咸用此道内而京畿外而郡邑莫不建
立廟學以祀孔子以育才俊所以資化源而崇教本也
[015-22b]
開封為中州甲郡故有廟學嵗乆隳圯儀觀弗稱前郡
守黄公瑾有志作新成功僅及一二而以休致去今郡
守舒侯下車之初即以興起斯文為已任遂極力為之
而方牧諸公咸捐俸資以助經費於是増庫而為崇闢
隘而為廣飾陋而為華自禮殿講堂以及諸生肄業會
食之所莫不畢備規制宏麗視昔有加郡愽士黄宗謂
此不可以無記因率諸生來請余言惟夫子之道如天
朝廷作人之化亦如天諸士子生際盛時沐浴清化又
[015-23a]
有賢方牧郡守以作興之廟學之新文化之新也儀觀
之盛士風之盛也闗係豈偶然哉為師弟子者朝于斯
夕于斯絃誦于斯㳺息于斯其亦知所本乎茍知所本
則涵養本源砥礪素行學必造其根柢而弗專事乎言
語文字之末異時出而致用得志則行其道于天下事
與志違則求無愧於名節無愧於天地鬼神而後已若
然則無負於聖人在天之靈無負於朝廷作養之化而
亦無負於天矣其於郡守作興之意豈不重有光邪侯
[015-23b]
名曈字仲曦浙東姚江人以名進士起家拜黄門郎被
薦出守是邦是舉也足以知其善政云
   祥符縣重修儒學記      劉昌
祥符即古浚儀縣國朝省開封縣入之其學宫創始無
所考河南左布政使廬陵李昌祺云宋置都于此既設
國子監則縣無縁更置學今學即雲老寺及祥符縣故
址也國朝洪武五年知縣胡聶創建規制粗備而圯於
水永樂四年知縣王春始修復之宣德十年教諭沈轔
[015-24a]
求得鐘樓餘材三百因大為理飾又闢道左右表以文
林巍乎煥然士民聳觀暨天順五年盖已二十有六稔
腐蠧相繼比河决郡城遂蕩析無遺矣明年予以按察
副使提學既至則有司巳作禮殿講堂而廊廡齋舍漸
亦就緒未甚宏偉予乃謀於二三寮友寅恭克恊僉議
維同今按察副使安成王公齊首為之作饌堂於是庖
湢庫庾悉還舊列左布政使四明章公繪復即左右故
道表以興賢育才而教諭陳禎又率士民之好義者作
[015-24b]
二門其在禮殿之前者曰櫺星在講堂之側者曰禮門
又表其出入所必由曰義路櫺星之南地廣二百弓嘗
為汴渠所經渠雖湮而積水如故人頗病渉按察使建
安劉公福副使泰和歐陽公熈為作石梁于上稍南臨
通衢而王公又作飛樓適視兵商洛不果今按察使闗
中宋公欽甫蒞任即詣學周覽且曰我不可不任厥功
曾未幾時竟登于成所謂巍乎煥然士民聳觀者益有
加于昔諸生相率請記夫求道必以學學必有師孔子
[015-25a]
萬世之師也人所以靈承向慕者宜無所不用其心况
學宫乎况浚儀為中州之首邑乎孔子過儀儀封人云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晉地道記曰儀封人見孔子即此
浚儀盖在當時其邑人已知靈承向慕如此况我朝列
聖繼作尊崇孔子檢詳學制諸生之所耳濡而目擊者
又生長中州風俗素厚之地惟勤於誦數而務端其本
以如諸公之靈承向慕而持之堅焉則於斯道也不幾
矣乎皆應曰諾遂書以授之俾刻為記
[015-25b]
   揚州門新造石牐記      吕原
汴梁元河南行省治所而其地則所謂天下之樞也肆
我皇明之初嘗建為北京既乃分封周王於此并置河
南都布按三司而附以府縣衞所焉其城周廻二十里
外則繚以堤當宋時近於城者惟汴蔡諸水而黄河流
經城之東北以達於海至元時河始南徙逼城流合汴
泗入淮國朝正統戊辰亦嘗分决張秋口東北入海其
後復東南入淮如故築堤䕶城其來盖已乆矣夫土䟽
[015-26a]
固易遷徙而流雜泥沙又易淤澱以其故水載高地堤
日増而城以下也天順五年秋七月四日客水暴至河
溢踰防土城遂决越六日風激浪擁突北門以入平地
水深丈餘王府及官衞儒黌廬井市㕓無慮數萬區盡
浸没摧圯力能結筏者僅以身免而老弱者徃徃溺死
事聞上特命工部右侍郎瓊臺薛公逺徃拯治之璽書
授以事宜公星馳至汴敷宣帝德綏爰衆慼即移粟以
賑其饑躬率三司官僚按視地形商度工用及以緩急
[015-26b]
詢之故老乃命左布政使侯臣按察使呉中徴集丁夫
預調塞治之物於所屬委開封府知府魚侃通判蔡保
等管領應役先令右布政使豐慶副使項璁於决口上
流督夫下樁捲埽作截水堤二百四十餘丈浹旬堤就
决口絶流而水趨故道又令副使張諫參議王鉉於土
城東起獨巒岡訖猫兒岡督夫鑿渠二千二百七十八
丈引水東注而城中積水日漸耗减又命參議史敏僉
事高逵於土城東南曰揚州門浚舊渠之湮塞者起太
[015-27a]
平岡直抵陳留渠長一萬二千四百八十丈以洩城中
積水使下流逹于黄河自是地稍高者咸得修葺舍宇
凡王府等廨署亦漸可居而軍民蕩析流離者接踵復
業野田堪乂者俱播宿麥矣顧城地最低窪積水莫能
盡出則令參議蕭儼李浩僉事王紹督夫車戽參議何
陞又導而分之閲月水盡乾涸初環城五門俱有潦水
河决後水益瀰漫無津畔徃來者必藉舟楫一遇風濤
莫或敢濟由是米薪之價湧貴數倍則又令項璁等築
[015-27b]
道路於大梁仁和等三門以通車馬内外莫不便之且
令李浩修補城垣缺處及剏築各門月堤軍民有貧餒
及缺種子者給以粟麥凡八千餘石有屋居漂蕩無存
者給以榱檩共一萬三千餘株事將竣因念積水全頼
開渠浚導議即揚州門置牐以限外内倘後内水有積
啓而洩之或外水欲入閉而塞之庻為永乆之利適廵
按御史梁公覲董公廷圭至議用克恊即委布政司照
磨金景輝等於鄭之賈峪山採石煉灰勸客舟如期輸
[015-28a]
至就令景輝及開封推官劉錡董役未幾牐成盖首事
於是年九月十二日而以明年二月二十六日輟工凡
役丁夫三萬八千四百二十一用樁木三萬一百七十
四芟稍以束計者一十二萬七千四百犍囤以件計者
三千二百麻以斤計者九千七百八十六而牐用石八
百餘片磚二萬餘塊灰三萬餘斤是役也諸公開誠勸
諭人心咸悦故勞雖乆而無怨費雖鉅而易完也及薛
公已還闔城士庻咸謂其仰體朝廷之心既拯民於昏
[015-28b]
墊又防患於未然其德宏其慮逺宜有述以告來者而
崇明訓導祥符艾俊為書以求予記嗟夫中原水患惟
河為甚而禹之治河也務多其委以分其勢故當大伾
而下析為二渠大陸而下播為九河今河失禹道治之
固難如能先事為備訪求遺瀆以為委則亦不至臨事
而失措矣穿渠置牐盖知從事於委者然委弗多而泛
溢所當虞也因記夫施工次第并贅以是説云
  序
[015-29a]
   送權秀才之汴州序    唐韓愈
伯樂之厩多良馬卞和之匱多美玉卓犖瓌恠之士宜
乎遊於大人君子之門也恠或/作竒相國隴西公既平汴州
西下或/有董字天子命御史大夫呉縣男為軍司馬門下之士
權生實從之來權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辭引物連
類窮情盡變宫商相宣金石諧和寂寥于短章舂容乎
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無窮焉愈常觀於皇都每年
貢士至千餘人或與之遊或得其文若權生者百無一
[015-29b]
二焉如是而將進於明有司重之以呉縣之知其果有
成哉於是咸賦詩以贈之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并詩隴西公董晉為宣/武軍節度使治汴
    州俱文珍為監軍愈為觀察推官文珍/將如京作序詩送之時貞元十三年也
今之天下之鎭陳留為大陳留屬汴州宣武節度使/所治汴宋毫潁四州𨽻焉
兵十萬連地四州左淮右河抱負齊楚濁流浩浩舟車
所同故自天寳已來當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
權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其監統中貴必材雄徳茂
[015-30a]
榮耀寵光能俯逹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後為之故我監
軍俱公輟侍從之榮受腹心之寄奮其武毅張我皇威
遇變出竒先事獨運偃息談笑危疑以平天子無東顧
之憂方伯有同和之美十三年春將如京師相國隴西
公飲餞於青門之外謂功德皆可歌之也命其屬咸作
詩以鋪繹之詩曰
奉使羗池静臨戎汴水安冲天鵬翅闊報國劔鋩寒曉
日驅征騎春風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両全難
[015-30b]
   送楊凝郎中使還汴宋詩後序 柳宗元
談者謂大梁多悍將勁卒亟就猾亂而未嘗底寧控制
之術難乎中道盖以將驕卒暴則近憂且至非所以和
衆而乂民也將誅卒削則外虞實生非所以捍城而固
圉也是宜慰薦煦諭納為腹心然後威懷之道備聖上
於是撫以表臣書立政篇藝人叔臣百司表臣表/幹之臣謂董晉為宣武軍節度賛以
藝人謂以楊凝檢校吏部郎/中汴宋毫潁觀察判官參剛柔而兩用化逆順而
同道既去大憝遂室有衆故楊公以謀議之隟對揚王
[015-31a]
庭不踰時而承詔復命示信于外諸侯時當朝之羽儀
凡同官之寮屬皆餞焉容受童孺使在末位子厚時年/二十七
禮部郎中許公許孟容/字公以宏才奥學巳任文字顧唱在
席咸斷章而賦焉謂工部郎中崔公崔羣字/敦禮文為時雄
允宜首序謂小子預離觴之餘瀝俾撰後序編以繼之
大凡軍旅之制賛佐之重崔公序之備矣膺命受簡欲
黙不敢故書談者之辭拜手以獻用充餘篇云
   蓬池禊飲序       蕭頴士
[015-31b]
禊逸禮也鄭風有之盖取諸勾萌發逹陽景敷煦握芳
蘭臨清川乘和蠲㓗用徼介祉厥義存矣晉氏中朝始
參燕胥之樂江右宋齊又間以文詠風流遂逺鬱為盛
集焉若夫華林曲水萬乘之降也蘭亭激湍專城之踐
也而方伯之懽未始前聞以俟乎今辰粤天寳乙未暮
春三月河南連帥領陳留守李公以政成務簡方國多
暇率府郡佐吏二三賔客暢飲於蓬池備祓除之禮也
梁有蓬池尚矣前迄溵潁右匯郛邑𣺌瀰淪漣盪日澄
[015-32a]
天舟楫是臨泛波景從其左則遙原縈屬崇岡傑竦嘉
卉異芳雜樹連青即為臺亭登眺斯在爾乃郡曹頒鏹
以給費縣吏領徒而脩頓先夕以定議詰朝而集事是
日方牧乃擁車徒曵旌旃卯出乎北牖辰濟乎南川匪
疾匪閑翼翼闐闐以税駕于東焉然後降春流颺綵舟
羽觴芳羞緩舞清謳援青蘋駭紫鱗㢠廻環中汀𬗟望南
津飫于已酣于未歌樂只賦既醉坐䦨而靡怠日入而
未闋陶陶乎有以表勝境佳辰之具美名公好事之厚
[015-32b]
意下客不敏聞於前載曰夫德洽禮成則詠歌繫之梁
故魏也請皆賦詩志焉
   相國寺維摩院聽琴序    宋曾鞏
古者學士之於六藝射能弧矢之事矣又當善其揖讓
之節御能車馬之事矣又當善其驅馳之節書非能肆
筆而巳又當辨其體而明其意數非能布䇿而已又當
知其用而各盡其法而五禮之威儀至於三千六樂之
節文可謂㣲且多矣噫煩且勞如是然古之學者必能
[015-33a]
此亦可謂難矣然習其射御以禮習其干戈於樂則少
於學長於朝其於武備固脩矣其於家有塾於黨有庠
於鄉有序於國有學於教有師於視聽言動有其容於
衣冠飲食有其度几杖有銘盤杅有戒在輿有和鑾之
聲行有佩玉之音燕處有雅頌之樂而非其故琴瑟未
嘗去於前也盡其出入進退俯仰左右接於耳目動於
四體逹於其心者所以養之至如此其詳且宻也雖然
此尚為有待於外者爾若夫三材萬物之理性命之際
[015-33b]
力學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識其㣲而齊戒以
守之以盡其材成其德至合於天地而後已者又當得
之於心夫豈非難哉噫古之學者其役之於内外持其
心養其性者至於如此此君子所以愛日而自強不息
以求至乎極也然其習之有素閑之有具如此則求其
放心伐其邪氣而成文武之材就道德之實者可謂易
矣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盖樂者所以感人之
心而使化故曰成於樂昔舜命䕫典樂教胄子曰直而
[015-34a]
温寛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則樂者非獨去邪又所
以救其性之偏而納之中也故和鑾佩玉雅頌琴瑟之
音非其故不去於前豈虗也哉今學士大夫之於持其
心養其性凡有待於外者皆不能具得之於内者又亦
皆畧其事可謂簡且易矣然所以求其放心伐其邪氣
而成文武之材就道德之實若豈不難哉此予所以懼
不至於君子而入於小人也夫有待於外者余既力不
足而於琴竊有志焉乆矣然患其莫余授也治平三年
[015-34b]
夏得洪君於京師始合同舍之士聽其琴於相國寺之
維摩院洪君之於琴非特能其音又能其意者也予將
就學焉故道予之所慕於古者庻乎其有以自發也同
舍之士丁寳臣元珍鄭穆閎中孫覺莘老林希子中而
予曽鞏子固也洪君名規字方叔以文學吏事稱於世

   吹臺春逰序        明劉醇
汴昔輦轂之地名園勝境甲於四方每遇良辰佳節徃
[015-35a]
徃為士大夫逰觀之所自中原用武兵燹之餘所存無
幾而又河水湮没若金明池蔡太師湖之類亦泯然無
跡可覩惟城東南僅三里有荒臺故基巍然獨存挺出
風煙之外高廣數丈可登可眺即古之吹臺也䑓西有
寺民廬相接竹木蕭然風景可愛又東行六七里臨水
有村漁舟牧笛野意超絶比之䑓西景物頓殊時方卜
已春光駘蕩草朩争榮鳥哢魚㳺欣然自得友人王庭
璲邀余暨子山艾公體方黄公輩同徃造焉具酒餚設
[015-35b]
几席列坐于芳樹之間深杯迭進清歌間作衆賔歡飲
余亦酣暢恍然如在桃源深處不覺世慮之俱忘也盖
景與時㑹事與謀諧主既風流賔亦醖藉昔人所謂四
美具二難并者實兼而有之矣况又嵗屢豐稔人多閑
暇不負疇昔所約得與同逰以踵前賢故事何其幸邪
既而日暮將歸據吟鞍欹醉帽或語或笑前後相續故
老指而嘆曰昔時太平氣象復見於今日矣於是庭璲
乃繪以為圖列次衆賔姓名俾余叙其事用傳于將來
[015-36a]
余謂光隂迅速如駒過隙人生幾何乃終日汨没於塵
埃之中而不知止所謂及時行樂秉燭夜逰者必待何
時而可乎詩云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斯言也觀者或有
取焉
   吹䑓駐節詩序        劉昌
開封為古蓬池忌澤之藪梁惠王發以賜民因名開封
文獻通攷云今郡城西古城惠王所築也城南有吹䑓
世乃言梁孝王䑓何邪顧謹中輩至指開封為梁園又
[015-36b]
何邪夫孝王國于梁自是梁郡在今歸德州睢陽宋城
之間李白所作梁園吟正指此開封在漢為陳留郡非
孝王封内則吹䑓烏得為孝王䑓邪予纂中州勝覽始
據梅聖俞詩而訂正之聖俞之詩曰在昔梁惠王築䑓
聚歌吹笙簫無復聞黄土化珠翠較然有足徴者矣唐
杜甫從李白登吹䑓慷慨悲歌為一時所慕故後世騷
人詩客以不得至開封登吹臺歌嘯為欠事况當明盛
之時挾能賦之才有如吾進士陸君建節過從登臺弔
[015-37a]
古以發千載之遐思于中州之地而揚眉吐氣騁其所
欲言者乎此宜見重於開封之大夫士而吹臺駐節詩
所由作也周禮言凡通達於天下者必以節無節則不
達故當時有玉節角節虎節龍節各用於其所宜漢世
用竹今用符以印章合而行事亦即古之所謂璽節也
然節不在物而在人人其有毅然不撓之節斯然後達
於事而無滯故大易有云安節亨陸君之使於開封也
温乎其恭也秩乎其度也凛乎其所持也其心盖欲與
[015-37b]
杜甫李白争優劣則豈特登高能賦而已其逺且大固
有能辨之者而為一時所慕又必由今以及後於是祥
符學諭陳君裒今大夫士所作詩將以送陸君以存故
事而授予觀予推本而叙之
   欽謨此序謂梁園當在睢陽宋城之間直以吹
   臺為梁惠王築而取證於梅聖俞之詩按漢書
   梁孝王築東苑三百餘里疑自開封至睢陽皆
   其封内也杜甫詩昔我逰宋中惟梁孝王都氣
[015-38a]
   酣登吹臺云云而本傳云甫嘗從李白及高適
   過汴州登吹臺此又何也
   中州覽勝序         唐寅
吾黨袁臣器少年氣逸温然玉暎盖十室之髦懿也𢎞
治丙辰五月忽翻然理篙檝北亂揚子厯彭城漸于淮
海抵大梁之墟九月來歸乃繪所經厯山川陵陸并衝
隘名勝之處日夕展弄目㳺其中予忝與鄉曲得藉訪
道里宛宛盡出指下盖其知之素而能説之詳也予聞
[015-38b]
丈夫之生剡蒿體揉柘幹以麗别室固欲其遠陟遐舉
不齷齪牖下也而愿慤者懷田里没齒不窺闉闍曰世
與我違甘與菑木委灰同棄雖有分寸而人莫之知也
后世因莫之建白也是余固欲自展以異而類然青袍
掩脛馳騖士伍中而身未易自用也雖然竊亦不能乆
落落于此臣器新從魏地來今不知廣陵有中散之遺
聲歟彭城項氏之都也今麋鹿有幾頭歟黄河故宣房
之基在否歟大梁墟中有持盂羔為信陵君祭與無也
[015-39a]
臣器其為我重陳之余他日當㕘驗其言
 
 
 
 
 
 
 
[015-39b]
 
 
 
 
 
 
 
 汴京遺蹟志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