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97 汴京遺蹟志-明-李濂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汴京遺蹟志巻二     明 李濂 撰
  官署一
宋襲五代之舊建都于汴中外官署雖多改革而因循
仍舊者寔多遺址湮没莫可攷見間嘗詢諸耆宿父老
皆謝以不知嗟乎宋去今不逺而濂又汴人巳無所稽
如此使及今弗録其所可知者後愈亡所考矣暇日聊
據見聞以志宋之官署然亦畧舉一二而巳惜不能盡
[002-1b]
知也
  中書省
宋中書省在左掖門之東宰相之所莅稱東府焉掌進
擬庶務宣奉命令行臺諫章疏群臣奏請興創改革及
中外無法式事應取㫖事凡除省臺寺監長貳以下及
侍從職事官外任監司節鎮知州軍通判武臣遥郡横
行以上除授皆掌之
  李心𫝊朝野雜記 丞相秦官也自漢末改為大
[002-2a]
  司徒厯代不能正國初循唐制以三公至列曹侍
  郎同平章事為宰相首相帶昭文舘大學士亞相
  帶監修國史末相帶集賢殿大學士神宗新官制
  於三省置侍中中書尚書二令虛而不除以尚書
  左右僕射兼門下中書侍郎為兩相然中書揆而
  議之門下審而復之尚書承而行之則是首相不
  復與朝廷議論矣元祐初司馬公相乃請令三省
  合班奏事分省事事自紹聖以後皆因之時議者
[002-2b]
  謂門下相凡事既同進呈則不應自駮巳行之命
  是省審之職可廢也政和中蔡京以太師總領三
  省號公相乃廢尚書令改侍中中書令為左輔右
  弼亦虛而不除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仍兼兩
  省侍郎靖康中何文縝將拜相夜夢人持弓矢射
  中其僕乃先乞復太少宰為僕射吳正仲當制請
  更為丞相不從建炎三年吕元直初相議者請併
  三省為一於是元直解中書侍郎改同中書門下
[002-3a]
  平章事乾道八年孝宗稽古改左右僕射為左右
  丞相去侍中兩令之名遂為定制云
  又曰國朝宰相自建隆至嘉泰凡一百有二人蓋
  自建隆元年至元祐五年一百三十年凡五十人
  自元祐五年至紹興六年四十六年凡二十八人
  兩倍於前矣自紹興七年至今嘉泰二年六十六
  年其間宰相或席不暇煖而纔二十有四人蓋秦
  檜獨相十八年故也
[002-3b]
  陳后山談叢 國朝宰相趙普吕䝉正張士遜吕
  夷簡皆三入王旦為相十一年王珪十年趙普沈
  倫韓琦曽公亮九年薛居正向敏中八年王曽章
  得象七年盧多遜李沆富弼六年李昉五年
  宋敏求春明退朝録 國朝宰相趙令盧相文潞
  公四十三登庸寇萊公四十四王沂公四十五賈
  魏公四十八參知政事蘇侍郎易簡三十六王沂
  公三十九
[002-4a]
  又曰國初范魯公王祁公魏僕射三相罷趙令獨
  相始置參知政事自是一相或二相至咸平中始
  有吕文穆李文靖向文簡三相又至至和中文潞
  公劉丞相富鄭公三相
  洪邁容齋三筆 太祖登基仍用周朝范質王溥
  魏仁浦三相四年皆罷趙普獨相越三月始創參
  知政事之名而以命薛居正吕餘慶後益以劉熈
  古是為一相三參及普罷去以居正及沈義倫為
[002-4b]
  相盧多遜參政太宗即位多遜亦拜相凡六年三
  相而無三參自後頗以二相二參為率至和二年
  文彦博為昭文相劉沆為史舘相富弼為集賢相
  但用程戡一參惟至道二年吕端以右僕射獨相
  而吏部侍郎温仲舒兵部侍郎王化基工部尚書
  李至戸部侍郎李沆四參政前後未之有也
  楊萬里揮麈録 本朝宰相兼公師者范晉公王
  文獻趙韓王薛文惠王文貞丁晉公馮文懿王文
[002-5a]
  公吕文靖韓忠獻曽宣靖富韓公文潞公吕正獻
  蔡師垣秦師垣陳魯公而巳餘皆罷政後拜近日
  惟張魏公自外以少傅再拜右揆本朝三入相者
  趙韓王吕文穆文靖張鄧公文潞公蔡元長雖四
  入而不克有終國朝自外拜相者文潞公韓康公
  章子厚近年陳魯公亦曠典也
  樞密院
宋樞密院在闕門之西南與中書省對持文武二柄號
[002-5b]
為二府東府掌文事參政佐之西府掌武事副使佐之
宋初魏仁浦以宰相兼樞密使建隆三年以樞密副使
兵部侍郎趙普為檢校太保充樞密使不帶正官自普
始太平興國四年以石熈載為樞密直學士以簽書院
事簽書之名始此淳化三年以張遜知院事温仲舒寇
凖同知院事同知院之名始此治平中以郭逵同簽書
院事同簽書之名始此時陳升之三至樞府神宗欲稍
異其禮乃以為知院元豐改官制議者欲廢密院歸兵
[002-6a]
部神宗曰祖宗不以兵柄付有司故専命官統之互相
維制不從然以密院聨職輔弼非出使之名乃定置知
院同知院二人專以兵機軍政為職
  洪邁容齋三筆 樞密使之名起於唐本以宦者
  為之蓋内諸司之貴者耳五代始以士大夫居其
  職遂與宰相等自此接於本朝又有副使知院事
  同知院事簽書同簽書之别雖品秩有高下然均
  稱為樞密明道中王沂公自故相召為檢校太師
[002-6b]
  樞密使李文定公為集賢相以書迎之於國門稱
  曰樞密太師相公予家藏此帖紹興五年高宗車
  駕幸平江過秀州執政從行者四人在前者傳呼
  宰相趙忠簡也次呼樞密張魏公也時為知院事
  次呼參政沈必先也最後又呼樞密則簽書權朝
  美云予為檢校時葉審言黄繼道為長貳亦同一
  稱而二三十年以來遂有知院同知之目初出於
  典謁街卒之口久而朝士亦然名不古雅莫此為
[002-7a]
  甚
  葉少藴石林燕語 樞密使唐書五代史皆不載
  其創始之因蓋在唐本宦者之職唐中世後宦人
  使名如是者多殆不可勝記本不繫職官重輕而
  五代時因唐舊名益増大之故史官皆不暇詳考
  據續事始云代宗永泰中以中人董秀管樞密因
  置内樞密使續事始偽蜀馮鑑所作也
  又曰樞密院既専總兵柄宰相非兼領殆不復預
[002-7b]
  聞慶厯初元昊用兵富公為諫官乃請宰相如故
  事兼院事時吕文靖為相不欲兼富公爭之力遂
  兼樞密使自是相繼為相者初授除皆帶兼使八
  年文潞公自參知政事相始不帶兼使於是皇祐
  初宋莒公龎潁公相皆不兼蓋元昊巳納欵故也
  又曰本朝樞密院官既備學士之職浸廢然猶㑹
  食樞密使㕔每文徳殿視朝則升殿侍立亦不多
  除人官制行乃與學士皆為職名為直學士之冠
[002-8a]
  不𨽻樞密院升殿侍立為樞密都承㫖之任每吏
  部尚書補外除龍圖閤學士戸部以下五曹則除
  樞密直學士相呼謂之密學
  林駉論兩府 國朝兩府之職其周之冢宰司馬
  歟漢之丞相太尉歟然周以冢宰統司馬故兵民
  有相通之意漢太尉重於丞相而武職往往偏失
  焉觀此則國朝之或分或合其得失有不難知者
  且冢宰司馬周之六卿其職適相等耳然調發之
[002-8b]
  權不歸之司馬而歸之天官豈固畀以職而復奪
  其權邪蓋兵為重事身為大臣邈不相通則國事
  暌矣故吕伋掌兵若無與於太保而太保實俾之
  程伯出師若無與於尹氏而尹氏實命之夫以掌
  兵出師之事一屬大臣則脉絡貫通又安有疑貳
  之意哉丞相太尉漢之三公其職亦相維耳然漢
  承秦舊官制益紊文不足以勝武兵有以異乎政
  事權偏重無以為統御防閑之道其事不可勝弔
[002-9a]
  矣故諸吕兆禍勢亦亟矣丞相平至以五百金交
  歡太尉勃而左袒之功僅濟擁昭立宣事亦重矣
  丞相敞至不敢發一語而大將軍以國家之權自
  任夫以丞相之重而下聽命於掌兵之將况望其
  能振職哉愚嘗推兩府之分合矣且中書主民密
  院主兵其事相埓也中書降麻密院降宣其權相
  等也將分任其事之為當邪則軍國大務不當専
  委未免如富鄭公之議抑併其職為中書邪則兵
[002-9b]
  柄相維有關大體又非所以知祖宗建樞之意嗚
  呼分其事固非也併其職尤非也必於分之中而
  有合之理存於判然不相為謀之際而實有相貫
  通者寓然後可與論設官之深㫖蓋自范質王溥
  免相之後而二府之事權裂矣獲繼遷母之議非
  細事也密院知之而中書初未知之興兵薊門之
  役非末故也密院謀之而中書不預聞之此田公
  錫抗言密院公事宰相不得預聞中書政事樞密
[002-10a]
  不得預議不能無憾於咸平之時也迨夫景徳間
  真宗每得邊奏必送中書於是有共參利害之意
  澶淵百萬之師寇公親扶日轂尺箠笞之而北兵
  㡬無隻輪匹馬之返此非景徳相通之驗歟自寇
  公免相之後而二府之事權又裂矣戎酋之降非
  末節也而中書初不預知元昊之叛非小警也而
  邊奏皆不關中書此丁度力言二府分政若措置
  乖異則天下無適從不能無激於康定之初也迨
[002-10b]
  夫慶厯間仁宗因張方平之議於是宰相有兼樞
  之職西邊陸梁之賊吕章二公分命名帥戮力平
  之而卒致骨寒膽破之謠此非慶厯兼領之效歟
  自賈昌朝陳執中免相之後而二府之事權又益
  裂矣趙明與西人戰密院賞功而中書降約束郭
  逵脩堡柵密院方詰責而中書巳降褒詔此滕達
  道深嘆熈寧戰守異議之非也迨夫元豐詔大事
  三省與密院同議矣元祐詔除授諫官三省密院
[002-11a]
  同進呈矣然是時邊事利害尤未甚相通者至建
  炎間高宗乃以宰臣張浚兼樞密而趙鼎亦以左
  僕射兼之是時也國步尚艱敵勢方張剗亂而治
  支危而安再植巍巍中天之業者皆左扶右持之
  力此非建炎兼領之功歟噫自國初以至中興其
  分其合不知其㡬大抵合之則文武相通分之則
  兵政異情咸平景徳康定慶厯熈寧建炎之得失
  可知也可不審哉雖然主民而知兵此固關天下
[002-11b]
  之大計密院而不預中書亦非大臣相維之意是
  故樞使而同平章事君子以為慶厯之善謀密司
  不與三省之差除議者為元符惜之
  沈括夢溪筆談 舊制中書省樞密院三司使印
  並金近制三省樞密院印用銀為之塗金餘皆鑄
  銅而巳
  御史臺
宋御史臺在京城内東澄清街北國初改為察院三區
[002-12a]
一居東巡按御史居以莅政正統間改為巡撫都御史
治所今遷巡撫都御史居新置院遂為公使寓所一居
西清軍刷巻御史互居以莅政正統間改為巡按御史
治所一居中成化元年建為清軍刷巻御史治所亦以
寓公使云
  葉少藴石林燕語 京師省寺皆南向惟御史臺
  北向蓋自唐以來如此說者以為隋建御史臺取
  其與尚書省便道相近故唐因之或云御史彈治
[002-12b]
  不法北向取肅殺之義未知孰是然今臺門上獨
  設鴟吻亦非他官局所有也
  宋朝燕翼詒謀録 仁宗重臺諫之選景祐元年
  四月癸丑詔御史臺置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裏
  行又詔舉三丞以上嘗厯知縣人除御史裏行二
  年除御史又二年除三司開封判官自清要而厯
  繁劇選任既重一時號稱得人
  曽肇重修御史臺記 元祐三年新作御史臺成
[002-13a]
  詔臣肇為之記臣肇伏惟自念幸得備位從官以
  文字為職此大手筆雖非所克堪然義不得辭謹
  拜手稽首而記之曰惟御史見於周掌賛書受法
  令而巳戰國以致執法亦記事之職也至秦漢始
  置大夫位亞丞相副曰中丞督部刺史受公卿奏
  事舉劾按章其屬有侍御史出討奸猾治大獄於
  是専繩糾之任厥後政事歸尚書而御史與尚書
  謁者並為三臺大夫更為三公而中丞為臺率與
[002-13b]
  尚書令司𨽻校尉朝㑹皆専席為三獨坐隋唐復
  置大夫天下有寃而無告者得與中書門下省詰
  之謂之三司自是御史益為雄峻其屬則有殿中
  監察并侍御史為三院侍御史一人知雜事横榻
  而坐謂之南牀皆専彈劾不言事本朝因之至真
  宗皇帝増置言事御史其後皆得言事大則御史
  相率廷辨小則人得自達故其任視前世為尤重
  非但謹朝㑹聽獄訟而巳列聖相繼皆假以寛仁
[002-14a]
  使得自竭是以風采所加百寮震肅朝廷倚而益
  尊奸邪望而知畏初本朝雖因唐制然以大夫為
  兼官不治臺事以郎中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
  以貳中丞以太常博士以上為三院未至者則為
  御史裏行監察故事内察尚書六曹外巡按郡縣
  久之亦廢至神宗皇帝大正官名始歸大夫職以
  侍御史治雜事罷御史裏行而復六察官分守既
  定乃相官府蓋御史臺建於宣化坊自開寶五年
[002-14b]
  纔有東西獄七年雷徳驤分判三院事請於上而
  大之屋不及百楹天禧二年復詔増廣遂至三百
  六十楹訖于元豐垂七十年寖以圮壊神宗皇帝
  伻圖程工以授有司舊闕大夫㕔事踵鄴都制度
  闢門北鄉取隂殺之義又形勢痺下無以重威至
  是命置大夫㕔事闢門東鄉増痺為崇培下為高
  其視規撫宏遠矣今上即政之初務先慈儉土朩
  之勤咸詔勿事惟臺之建實遵先訓猶以大夫虚
[002-15a]
  員姑省營築闢門北鄉仍故不改經度損益㫁自
  聖心以元祐二年六月巳亥始事三年八月庚辰
  卒功用人力十萬五千為屋三百五十一楹門闥
  耽耽堂室渠渠長貳佐屬視事燕休翼翼申申各
  適所宜吏舍囚圄深靚嚴固案牘簿書棲列有序
  所以觀示都邑表正憲度揆諸典章於是為稱昔
  周人考室見於風雅魯國作門記諸春秋後世傳
  誦為載籍首恭惟神宗皇帝受命承序十有九年
[002-15b]
  建立經常皆應古義好惡無私賞罰不僣而綱紀
  是張宫室弗營池籞苟完而府寺是崇故能垂情
  風憲之司以啓後嗣之意二聖恭巳開闢言路聰
  無不聞明無不燭士有以言獲福不聞忠以取禍
  耳目之地寵遇莫抗故能新是棟宇以成前人之
  志是宜著在文字刻之金石以度越周魯垂休無
  窮顧臣之愚何足以發揚聖徳稱明昭之萬一哉
  雖然臣嘗聞之責人非難責巳惟難御史責人者
[002-16a]
  也將相大臣非其人百官有司失其職天下之有
  敗法亂紀服讒蒐慝者御史皆得以責之然則御
  史獨無責乎哉居其位有所不知知之有所不言
  言之有所不行行之而君子病焉小人幸焉此御
  史之責也御史雖不自責天下得以責之惟其不
  難於責巳則施於責人能稱其任矣能稱其任然
  後危冠盛服崇墉峻宇游焉息焉可以無媿茍異
  於是得無餒於中哉臣故不自揆輒因承詔誦其
[002-16b]
  所聞以告在位者使有以仰稱列聖褒大崇顯之
  意焉
  諫院
明道元年七月辛夘陳執中為諌官以諫官無治所屢
請置院乃以門下省為諫院而别創門下省於右掖門
之西宋置諌院自此始
  宋名臣言行録 慶厯増諫員取敢言士歐陽文
  忠公首被選以太常丞知諫院賜五品服
[002-17a]
  又曰包孝肅公拯知諫院數論斥大臣權倖請罷
  去内降曲恩又列上唐魏鄭公三疏請置石以為
  龜鑑
  司馬光諫院題名記 古者諌無官自公卿大夫
  至于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夫以天
  下之政四海之衆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
  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當志其大捨其細先其急
  後其緩専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彼汲汲於名者猶
[002-17b]
  汲汲於利也其間相去何逺哉天禧初真宗詔置
  諫官六員責其職事慶厯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
  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後之人將厯
  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回
  嗚呼可不懼哉
  胡寅寄政府書 古者人臣皆得進諌於其君後
  世專設一職既巳乖繆居是職者又多以立異為
  心撓亂政事人君難於盡從故員多不備難於盡
[002-18a]
  廢故姑設一二人比諸餼羊方祖宗時充臺諫之
  選者皆天下名士或中外踐更巳久無所不知故
  能有補後世乃以新進利口之人為之宜其觀望
  喋喋而莫可遏也然事有隨時官與世建方漢光
  武唐太宗馬上經營之日與齊小白秦苻堅專任
  一相以成霸業之時未聞有臺諫官喋喋於其旁
  者誠以三軍五兵之運伐人制勝之謀不可以告
  人亦非人所能與也及平定之後法制既立則必
[002-18b]
  設置臺諌使糾違犯指闕失時勢當然耳今宜以
  給事中兼諫大夫中書舎人兼司諫左右史兼正
  言政事下省便可救正而御史臺只宜彈擊官邪
  貞肅憲度若夫四方訴訟自有州縣監司臺省節
  次又不得直則有登聞檢鼓兩院存焉如此則治
  有體統朝廷増重國勢不摇可以言治
 
 汴京遺蹟志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