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35 欽定熱河志-清-和珅 (master)


[117-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熱河志卷一百十七
 藝文十一
  前代
 表狀
  龍城求代表       前燕/慕容農
臣頃因征即鎮所統將士安逸積年青徐荆雍遺冦尚
繁願時代還展竭微効生無餘力没無餘恨臣之志也
[117-1b]

  賀依聖料赤山北無賊及突厥要重人死狀
               唐/張九齡
信安郡王禕承王忠副驚固字疑/有悞牒云赤山有賊右先
得前件牒云九月三日奚探見賊無數前三日臣等靣
奉聖㫖料此必安祿山所將之兵奚疑是賊便有此牒
也臣等當時又奏突厥舉國大來微有輸失便去竊料
此意恐有其謀陛下又云必應彼有要重人死所以即
[117-2a]
去今日幽州節度判官監察御史張曉至云今月十一
日從幽州發來赤山元自無賊奚所見者正是安祿山
下兵馬又云契丹有蕃落人走來云突厥之兵馬平章
事第一人死所以狼狽即去在路每日於帳衙前哭此
並聖心懸照有如目擊臣等親奉睿算及此符同萬里
無差不勝驚喜無任踴躍之至仍望宣付史館
   謹按後漢書鮮卑𫝊稱漁陽赤山烏桓知赤山
   在漁陽北界當為今古北口外地
[117-2b]
  賀奚契丹並自離貳廓清有期狀
               唐/張九齡
右適高力士宣示臣等張守珪奏契丹及奚並自離貳
兼安祿山復有殺獲賊數將盡觸緒猜擕邊鎮勒兵伺
隙而動誅剪有日廓清可期此皆天威遠臨逋冦自滅
臣等不勝慶躍之至
  賀誅奚冦可突于狀     唐/張九齡
右高力士宣示張守珪所上逆賊契丹屈烈及可突于
[117-3a]
等首級此等惡稔䘮敗將及故天誘其𠂻既降又貳而
感義之士惡其反覆背恩之賊既已誅鋤幽障廓清華
夷俱静計其餘噍永無動摇陛下邊任先擇聖謀獨斷
克禀成命樹此戎功且知河朔無轉輸之勞林胡為賦
税之地臣等沗在樞近預聞遠績㨗書之至喜倍恒情
謹奉狀賀以聞謹奏
  駁宋慶禮謚議       唐/張九齡
慶禮在人苦節為國勞臣一行邊陲三十年所戸庭可
[117-3b]
樂彼獨安於𫝊遞稼穡為艱又能寔於軍廩莫不服勞
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貞堅之規而自盡其力有一於
此人之所難况營州者鎮彼戎夷扼喉斷臂逆則制其
死命順則為其主人是稱樂都其來尚矣往緣趙翽作
牧馭之非才自經隳廢便長冦孽故二十年間有事東
鄙僵尸暴骨敗將覆軍葢不可勝紀大明臨下聖謀獨
斷恢祖宗之舊復大禹之迹以數千之役徒無甲兵之
強衛指期遂往禀命而行於是量畚築執鼛鼓親總其
[117-4a]
役不愆所慮俾栁城為金湯之險林胡生腹心之疾葢
為此也尋而罷海運收嵗儲邊亭晏然河朔無擾與夫
興師之費轉輸之勞較其優劣孰為利害而云所亡萬
計一何謬哉及契丹背誕之日懼我犄角之勢雖䑕穴
自固而駒牧無侵葢張星彼都繄頼之力也安有踐其
迹以制其寔貶其謚以狥其虛採慮始之謗聲忘經遠
之權利義非得所孰謂其可請以所議更下太常庻素
行之迹可尋易名之典不墜者也
[117-4b]
   謹按唐營州都督府初治栁城扼制奚契丹武
   后時為兩蕃所攻移治漁陽元宗時奚契丹欵
   附欲復治栁城宋璟固爭不可獨慶禮以為利
   乃詔為使築城纔三旬畢九齡所言專指營州
   築城事故錄於此是萹曲江集未載今從舊唐
   書宋慶禮𫝊錄出所云張星彼都語不可解葢
   張皇之譌因初議慶禮謚者為太常博士張星
   本𫝊前後俱有張星字而誤也
[117-5a]
  為滎陽公賀幽州破奚冦表  唐/李商隱
臣某言臣得本道進奏官某狀報某月日幽州節度使
張仲武奏破奚冦北部落及諸山奚除舊王匿即所管
外殺戮首領丁壯老幼並殺獲牛羊焚燒車帳器械等
計二十萬刺史以下靣皮一百具耳二百隻奚車五百
乘羊一萬口牛一千五百頭者天聲遠疊廟畧遐宣白
虜穫於寧台赤夷俘於燕路臣某中賀臣竊窺舊史逖
聽前朝有天子憂邊清宵輟寐將軍出塞白首言歸至
[117-5b]
乃或勝或奔一彼一此竟困塞郊之柝那停絶漠之烽
猶欲叙烈旗常告功祧廟用其蹔勝謂曰難能况幽朔
巨都全燕重地薦臻奚冦擾亂邊人田讓之獲鮮卑莫
能深入祭彤之軍遼水唯遣相攻近嵗以來為患滋甚
是單于偵邏之路懷駒支漏泄之姦張仲武重感國恩
習知邊事同三師而𨽻楚侔五餌以開戎乘其囂惰之
時俄得剪除之便燕犀宻掛兾馬潜覊超距投石者動
過千羣㦸手科頭者略踰萬計坎三鼓而河流自却聲
[117-6a]
六校而屋瓦皆飛自使鴞懼喪林兔忙迷穴無舟掬指
有地僵屍未驚紫陌之烏前運已蹙不唳淮山之鶴後
隊仍窮遂分袁尚之頭顱仍裂蚩尤之肩髀穹廬落燼
同甲揚灰山積雲屯大收其車乘角羸耳濕盡獲其牛
羊栁水載澄桑河無事爰馳吉語入解皇威此皆皇帝
陛下功格上元運膺下武授兹成算於彼當仁震肅九
圍歡呼萬國昔艱難云始邊塵首起於盧龍今開泰有
期上將先清於涿鹿人謀允若靈貺昭然固已上慶祖
[117-6b]
宗下光編策綠圗洪範競三古之殊尤玉檢金泥有百
神之靈佑臣雖當防遏不介邊陲空增氣於懦夫實叨
榮於下將日圍千里天葢九重奉一月之㨗書唯知抃
蹈獻萬年之壽酒尚隔班行念風水於遐藩寄夢寐於
宣室無任望闕結戀之至
   謹按徐樹榖李商隱文集箋以此為會昌二年
   九月張仲武破回鶻事考表中不著年月未見
   為會昌二年九月明言奚北部落及諸山奚不
[117-7a]
   得云是回鶻即仲武𫝊稱殺回鶻監獲奚契丹
   者八百人亦不足以當此事此葢大中元年春
   張仲武大破奚衆事事在舊書回鶻𫝊樹榖未
   詳也又徐炯注栁水曰新書地理志營州栁城
   縣西北接奚北接契丹栁水疑當在縣境而以
   白狼水實之此未考漢書地理志栁城縣有㕘
   栁水今建昌縣即塔子/溝㕔境小凌河也注桑河云
   水經注濕水東北流左會桑乾水而以盧溝河
[117-7b]
   實之此未考水經注于延水一名藂桑河即今
   正黄旗察哈爾境兆哈河也地理疎舛並附正
   之
 書
  上慕容皝書      前燕/封 裕
臣聞聖王之宰國也薄賦而藏於百姓分之以三等之
田十一而税之寒者衣之饑者食之使家給人足雖水
旱而不為災者何也高選農官務盡觀課人治周田百
[117-8a]
畝亦不假牛力力田者受旌顯之賞惰農者有不齒之
罰又量事置官量官置人使官必稱須人不虚位度嵗
入多少裁而祿之供百僚之外藏之太倉三年之耕餘
一年之粟以斯而積公用於何不足水旱其如百姓何
雖務農之令屢發二千石令長莫有志勤在公鋭盡地
一作/利者故漢祖知其如此以懇田不實徴殺二千石
以十數是以明章之世號次昇平自永嘉䘮亂百姓流
亡中原蕭索千里無烟饑寒流隕相繼溝壑武宣王以
[117-8b]
神武聖畧保全一方威以殄姦徳以懷遠故九州之人
塞表殊俗襁負萬里若赤子之歸慈父流人之多于舊
土十倍有餘人殷地狹故無田者者十有三四殿下以
英聖之資克廣先業南摧強趙東滅句驪北取宇文拓
境三千里增民十萬戸繼武闡廣之功有高西伯宜悉
罷諸苑以業流人人至而無資産者賜之以牧牛不當
更收重税也且以殿下之人用殿下之牛牛非殿下之
有將何在哉善藏者藏于百姓若斯而已矣爾者則深
[117-9a]
副樂土之望戎旗南指之日中國之人皆將壺餐奉迎
石虎誰與居乎且魏晉雖道消之世猶削百姓不至于
七八特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
者與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樂臣猶曰非明王之道
而况增乎且水旱之厄堯湯所不&KR0693王者宜濬治溝澮
循鄭白西門史起灌溉之法旱則决溝為雨水則入於
溝瀆上無雲漢之憂下無昏墊之患句驪百濟及宇文
段部之民皆兵勢所徙非如中國慕義而至咸有思歸
[117-9b]
之心今戸垂十萬狹凑都城恐方為國家深患宜分其
兄弟宗屬徙於西境撫之以恩檢之以法使不得散在
居人知國之虛實今中原未平資畜宜廣官司猥多㳺
食不少一夫不耕嵗受其饑必取于耕者而食之一人
食一人之力㳺食數萬損亦如之安可以家給人足治
致昇平殿下降覽古今之事多矣政之巨患莫甚于斯
其有經畧出世才稱時求者自可隨須致一作/置之列位
非此已往其耕而食蠶而衣亦天之道也殿下聖性寛
[117-10a]
明思言若渴故人盡芻蕘有犯無隱前者㕘軍王憲大
夫劉明並及忠獻欵以貢至言雖頗有逆鱗意在無責
主者奏以妖言犯上致之于法殿下慈宏包納恕其大
辟猶削黜禁錮不齒于朝其言是也殿下固宜納之如
其非是宜亮其狂猿置諫臣而求直言亦猶北行趨越
必不得其所志矣右長史宋該等阿媚茍容輕劾諫士
已無骨鯁嫉人有之掩蔽耳目不忠之甚四業者國之
所資教學者有國盛事習戰務農尤其本也百工商賈
[117-10b]
特其末耳宜量軍國所須置其員數已外歸之於農教
之戰法學者三年無成亦宜歸之於農不可徒充大員
以塞聰儁之路臣之所言當也時速施行非也登如罪
戮使天下知朝廷從善如流罰惡不掩王憲劉明忠臣
也願宥忤鱗之愆收其藥石之效
  答李天英書        金/趙秉文
天英足下自足下失意東歸無日不思怳如三嵗向得
來音甚悉動静為慰所望所寄襍詩疾讀數過擊節屢
[117-11a]
嘆足下天才英逸不假䋲削豈復老夫所可擬議然似
受之天而不受之人屢欲貢悃誠山川間之㘴成浮沉
况勤厚如此過望黙化僕非其人筆拙思荒自濡其涸
况望餘波耶豈以犬馬齒在前欲俯就先後進禮耶聊
布一二所聞于師傅間者幸恕不揆嘗聞古人之詩各
得其一偏又多其性似者若陶淵明謝靈運韋蘇州王
維栁子厚白樂天得其冲淡江淹鮑明遠李白李賀得
其峭峻孟東野賈浪仙又得其幽憂不平之氣若老杜
[117-11b]
可謂兼之矣然杜知詩之為詩未知不詩之為詩而韓
愈又以古文之渾浩溢而為詩然後古今之變盡矣太
白辭勝于理樂天理勝于辭東坡又以太白之豪樂天
之理合而為一是以高視古人然亦不能廢古人足下
以唐宋詩人得處雖能免俗殊乏風雅過矣所謂近風
雅豈規規然如晉宋辭人蹈襲用一律耶若曰子厚近
古退之變古此屏山守株之論非僕所敢知也詩至于
李杜以為未足是畫至于無形聽之于無聲其為怪且
[117-12a]
迂也甚矣其于書也亦然足下立言措意不蹈襲前人
一語此最詩人妙處然亦從古人中入譬如彈琴不師
譜稱物不師衡工匠不師䋲墨獨自師心雖終身無成
可也故為文當師六經左邱明莊周太史公賈誼劉向
楊雄韓愈為詩當師三百篇離騷文選古詩十九首下
及李杜學書當師三代金石鍾王歐虞顔栁盡得諸人
所長然後卓然自成一家非有意于耑師古人也亦非
有意于耑擯古人也自書契以來未有離古人而獨立
[117-12b]
者若揚子雲不師古人然亦有擬相如四賦韓退之惟
陳言之務去若進學解則客難之變也南山詩則子厚
之餘也豈遽汗漫自師胸臆至不成語然後為快者然
此詩人造語之工謂之一藝可也至于詩文之意當以
明王道輔教化為主六經吾師也可以一藝名之哉賈
誼董仲舒司馬遷揚子雲韓愈歐陽修司馬温公文儒
之文也僕未之能學焉梁肅裴休晁迥張无盡名理之
文也吾師之太白杜陵東坡詞人之文吾師其辭不師
[117-13a]
其意淵明樂天高士之詩也吾師其意不師其辭然吾
老矣眼昏力綿雖欲學古人力不足也足下書來自言
近日欲作大字然滯于藏鋒不能飛動詩欲古體然僻
于幽隱不能毫放足下自知之僕尚何言然藏鋒書之
一端所貴徧學古人昔人謂法書豈是率意而為之也
又須真積力乆自楷法中來前人所謂未有未能㘴而
能走者飛動乃吾輩胸中之妙非所學也若市人能積
學而不能飛動吾輩能飛動而不能積學皆一偏之弊
[117-13b]
耳東坡論十八草書以為鶯歌嬌數日相見曰此書何
如曰乃秦吉了耳足下之書無乃近似之乎精神所注
間出奇逸積怠之際如病痱腫得免秦吉了足矣想當
捧腹大笑也寄來詩如雜詩五首老昏殊不可曉然此
迄今大成不過長吉盧仝合而為一未能以古為新以
俗為雅非所望于吾友也昔人有吹簫學鳯鳴不可得
聞時有梟音耳君詩毋乃間有梟音乎向者屏山嘗語
足下云自李賀死二百年無此作矣理誠有之僕亦云
[117-14a]
然李公愛才然知足下之深者莫如老夫願足下以古
人之心為心不願足下受之天而不受之人如世輕薄
子也與足下知心故道此意幸少安無躁
  與姚公茂書        金/楊 奐
奐頓首復别四五年思渴之甚所欲言者不一也握手
未期此懷可知子善至得書審玉眷佳裕且知北還喜
甚去嵗子善云新築祠堂而石室在正位不知何所據
及見朱文公家禮圗説亦云在北架似不安也且宗廟
[117-14b]
五廟七廟而已雖有成言所以作室次第于經則無所
見朱文公後宋人也建炎南渡廟社之禮一蕩就有故
老或鬱鬱下僚無所見于世此説在中庸或問中略見
之所可信者止是昭穆位次于神主于石室皆不及也
家禮所載神主樣式亦非奐三十時入汴梁得宫室廟
社法度于一故老處又五年因秋比以生徒之衆寓長
安慈恩寺有僧曰了遷者乘暇請觀寺之西南杜相公
讀書堂奐一見知其家廟也其廟制如世之所謂吳殿
[117-15a]
也凡石室並在西壁高與人胸臆齊其僧猶以為藏書
龕既而來洛下于楊正卿家閲稽古編文信乎其為杜
祁公之家廟也文粹韓文温公集多有家廟碑止説三
室四室或云第一第二第三四室又有云東室者亦不
載石室方位之所在夫禮也者制度名數之所寓也不
有所據必有所見文公所述未見其所據當以奐之所
目覩者為廟之定制天子與諸侯卿大夫同所以異者
名數也今汴梁太廟法度故家具有圗説自己亥春定
[117-15b]
課時有告隱匿官粟者親入倉檢視而倉即太廟也因
得考其制度焉石室在西壁正殿凡二十五間始祖室
三間内附祧廟神主五位其石室皆在西壁而近南牖
世祖二間内附肅宗一位穆宗二間内附康宗一位太
祖以下至宣宗各二間係八室計一十六間其神主石
室並在西壁東西夾室各一間凡有神主處每一間門
一牖一門在左牖在右已上共二十五間近有客曰毛
正卿至自保州曾為先朝太祝談舊禮如在目前是日
[117-16a]
㘴客甚衆談竟奐問之曰如公所言其行禮時將在秋
冬而不及春夏也客問何以知之奐曰以公止見虎席
故知其在秋冬也若春夏則席以桃枝竹也客曰適在
冬耳奐又問公之行禮將屬時亨而不及禘祫客問何
以知之奐曰禘祫則太祖神主位於塪下而東向焉而
昭在於北南向之穆在于南而北向之公所言而曰太
祖神主在門之内南向焉故知不及禘祫也客謝未嘗
及禘祫吁此定禮也患不素考耳是與非吾友訂之恐
[117-16b]
不宜襲家禮之誤也著書非細事也古之聖賢未嘗敢
自作古所謂神主之説容靣告焉
 碑誌
  安徳州剏建靈巖寺碑    遼/耶律劭
伏聞大雄示化肇興五竺之邦像法定期實屬千年之
會漸流通於震旦迥超越於古初三乘遞行一雨溥潤
我國家右文敷治偃革濟時繇數落以取英翹振儒風
於當代闡二宗而尚禪定𫝊佛燈於有生廣樹仁祠大
[117-17a]
宏慈廕安徳州靈巖寺者北連龍岫前俯郡城溪壑幽
深峰巒掩映天然勝㮣斗絶於一方宛爾道場廓開於
十地初統和中有山圭僧可觀與其同志幼為縣吏各
負逋租亡命此山共逃箠楚後偕追捕同付獄中數日
幽囚桎桔自解尋免徴錄因遂出家卜築結菴專精戒
律壽考遷逝靈應肸蠁太平五年復有邑里趙延貞王
承遂張瑩焦慶等三十有三人狀施烽臺山四靣隙地
以廣布金之浄域遠模靈鷲之風規增大給孤之園益
[117-17b]
茂耆陁之樹年禩寖乆徒衆漸隓重和初元有郡人雄
武軍節度使太原王公育與邑人尹節高聳等禮請悟
開上人住持經始營葺僧衆螘附工徒子來殿宇嶷爾
以有嚴錢榖豐歉而不匱果必能事全付後人僧迦實
繁悉萃六合之浄侣逹摩無覩固乏三藏之秘文重和
二十二年有寺僧潜奥與悟開上人鳩集浄財締結信
士與邑人尹節李敬張士禹高聳等購經一藏用廣流
通二十四年建九聖殿以龕置焉繪像煒煜而嶽峙内
[117-18a]
藏嶻嶪而雲矗經律論學揚法海之驚瀾上中愞恨逗
塵機於來哲清寧四載特賜浄覺之名咸雍六年復賜
靈巖之號居然閟邃迥出塵表故得水雲上士龍象名
流覽境界之清虛駐瓶錫而棲止有閭山懴悔守司徒
通圓慈行大師志福㳺憩於此以其缺鐘杵之音失晨
昏之警飛奏為請天旨下俞徴良冶於遠方貿精銅於
異域爐槖一鼔大器告成逸韻疊擊而豐隆林薄四震
於幽懇設&KR1607為飾構棲以懸壽昌初元嵗次己亥復建
[117-18b]
大殿以敞法筵楹柱撑空榱桷蔽日輪奐克成於大壯
清浄特偹於寶坊羣峰㠝岏而繚若垣牆諸塔聳峻而
勢同湧現禪房自通於幽處講㘴屢雨其天花今天子
即位之二年有守太師通圓輔國大師法頥者乆藹人
天之譽蔚為帝王之師衆僧懇請遂居是寺人對境以
心冥地因居而名著師因精選道行得長老恵敬付以
寺事提綜不倦勤瘁厯年建置悉覩於周圓儲蓄並臻
於羨積劭㳟應詔檢恪守郡符志慕佛乘誓求法印時
[117-19a]
因暇日屢扣禪闗有清行大徳賜紫沙門奉擅寺主沙
門行柔等語其權輿見託記述學漸博雅夢無白鳯之
奇辭愧䟱蕪語乏黄絹之字牢讓不獲謹為銘詩銘曰
佛乘廣運慧日映時法膺象季溥建仁祠世䝉誘導教
被方維福濟含識學法有為偉矣靈巖豁然林壑斗遠
流俗高視寥廓境浄心㝠解脱纒縛以致名流兹焉棲
泊鐘梵時警薫修有常覺林並茂禪院滋芳溈山圭峰
聊可比方居者得趣世諦頓忘息乃塵紛味兹幽閴清
[117-19b]
浄悉同過現無别直書初終讃揚洪烈刻諸貞珉永告
沙刧
  靈巖寺碑陰        遼/僧恒劬
伏間調御開化如烏曇華聲教四流沃浹萬彚恒劬嘗
啟宿願趣直林家雖不能發明心華宻佩祖印幸以雲
水且樂無事乾統六年春憩覺華島秋露再浥振錫北
㳺祗斯精舎尋沐居僧狀請棲息有諸耆耋議及締搆
自統和中苾芻可觀經始其謀以次肯堂遂至宏敞請
[117-20a]
文於石庻𫝊不朽遽采他山之石宛具螭首龜趺之狀
於是郡守耶律劭作文沙門恒劬書篆時不踰月岌於
中庭余兄文學之外尤精小篆得秦相李斯洎唐李陽
氷之法校其工拙亦不在下寺僧有好事者求少筆跡
畱之碑陰云
  靈感寺釋迦佛舎利塔碑銘  遼/張嗣初
夫塔古無有也本出於浮圗氏自佛教東被始有之是
謂佛廟葢聞不遷者性也恒動者情也緣情而能有者
[117-20b]
生也生不可常必至於滅滅不可已復轉於生於此流
轉中能解生死之縛而得不生不滅者惟釋迦而已故
超然特立於羣聖之上可謂天人師者也然大耄既至
終顯有為故金身示滅當此之際六種震動如須彌傾
摧使諸天無所依也嗚呼去聖鎮遠靈迹不無故所有
舎利為八國以寶塔分𦵏之其數凡八萬四千爾後厯
載彌乆隤廢者甚衆人心特恐亡墜益復興起之或發
諸寶函或擘以玉粒或葺其舊制或剏以新作故塔廟
[117-21a]
之多跡于此也雖殫其筋力嘗不為勞然竭以資財亦
不為費至若累寶簷絡珠網接雲漢而起嘗不為高併
䦗閭夷井竈有郛郭之半亦不為廣其人心勤厚有如
此者皇朝定天下以武守天下以文太平既乆而人心
向善故此教所以盛宏凡民間建立佛寺靡弗如意今
此塔自太平九年栁城人梁氏之所建也氏兄弟二人
長曰守奇夙植善根次曰道隣素宏願力自童子時有
聚沙之戯後果志於出家既受具已大通宋乘先隱於
[117-21b]
龍岫之一蘭若後為城中人請居此土一日于鉢中忽
出異光不散者乆之既而乃得舎利二粒玉彩晶燦不
可正視人爭𫝊戴之由此乃舎衣盂特興塔像復求化
官長暨貴戚并豪族之家各助以金帛車服或諸珍玩
計獲數百萬錢共為成辦之於是火其磚廣若山積募
其工翕如雲合負土于堦者若蟻之累垤汲坭于簷者
如燕之巢房凡一十三級通百有餘尺珠函之靈瑞在
乎其中觀夫有金撑以鋭其上有廣陛以豐其下豈徒
[117-22a]
然哉我所貴踴出三界而為解脱之場也有千嵗燈以
然于内有百鍊鏡以懸于外亦豈徒然哉我所貴遍照
十方而破黒暗之域也且如風鳴寶鐸盡宣妙法音蟻
踐崇階亦成無上道故一塵所霑一影所覆其利樂信
不虚矣噫彼土木有穹隆而崔嵬者勿謂我小我小有可觀
彼金碧有燦爛而陸離者勿謂我儉我儉能中禮愚弗
克偹𫐠徒止于此焉復常有光數見或五色氣以覆之
因上聞之以精誠有感故靈應必通乃勅其寺曰靈感
[117-22b]
寺至大安中有先師之弟子通教師賜紫沙門思整重
修以潤色之二先師者葢愚之祖母故河南太君之伯
父也塔初成日我先人嘗欲親志之而不意早没故弗
克逮言今通教師素與我先人有甥舅之愛毎一見必
以此事為記師既誘我以先人之志能弗繼之我復感
師念先師之徳可弗述之此者葢為其肯構也故不敢
讓乃強為記云其頌曰既生必滅唯性不遷不生不滅
惟佛能然金身雖徃靈跡可𫝊舎利所至塔廟興焉在
[117-23a]
西所建八萬四千益遠益敬至於無邊凡厥願力非小
因緣有僧梁氏獲此舎利千佛共與一日自至鉢中有
光玉粒者二苟非精誠格兹靈瑞乃舎衣盂願作佛事
以清浄心置琉璃器藏于塔中以福萬世後有門人以
增以新長令浄白不生埃塵叙我以舊託我以文乃強
為述昔我先君
  釋迦定光二佛舎利塔記   遼/僧慧材
竊聞三千化主百億雄尊往復之跡以無垠方便之門
[117-23b]
而莫限應願榮辭於天界權儀降誕于王宫孜孜而示
倦龍庭黙黙而優㳺鳯苑顰眉闕/返嚴駕慘迴老病死
苦以因觀法報化身而是慕奢華涕厭午夜逾城苦行
石堅六年修道浴泥洹河已赴菩提樹來斷障降魔既
登於佛果垂慈應請乃轉于法輪始從鹿苑終至鶴林
時經四十九年教演一十二分所應度者皆以隨宜方
便度訖其未度者亦已與作得度因緣顧此土之綠周
念他方之化益於是就力士生地之内詣堅固樹林之
[117-24a]
間足南首北背東靣西疊足枕肱現四儀之究竟收心
住定示八相之窮終金口緘以絶言玉毫掩而闕/彩四
生乏主悲摧凡聖之心三界無依哀變乾坤之色堅勞
之壽既已云亡金剛之身故亦是壞闍維訖於寶樹舎
利分以金罌爰興窣堵波以利薩逹嚩育王西出闕二/字
八萬四千隨帝東臨併造三十六所於凝固之道體雖
闕/然不然而轉變之化身亦法爾窅爾是以闕二/字之刹
土咸建多闕/之塔婆垂青廕而廣大施慧燈以遐延凡
[117-24b]
興一供之因定尅千生之果粤有闕四/字重和十五年陶
冶甄鑄鐡塔一所厯十三簷亘二百尺往往夜晦屢放
虹光福常住以豐肥祐上下而和睦邇後展討殿宇津
置堂廊毎嗟佛壠閃於南隩大衆僉議欲移中央即有
恵衍大徳潜資義倉提㸃雲敷共捨浄貲一千緍其諸
釋侣量力施錢共四百千周充功費尋擇良辰亦得吉
卦坼至十簷獲定光佛舎利六百餘顆至地宫内獲釋
迦佛舎利一千三百餘顆再選定四月八日午時依舊
[117-25a]
如法安𦵏切以慧材狼山冗學龍苑庸夫赧扣𤨏才聊
編盛事伏願三乗五性承兹迺共捨羬軒七趣十生仗
此乃同登犪駕更願陵遷谷變懿範不凋地乆天長徽
猷永固云爾
 
 
 
 
[117-25b]
 
 
 
 
 
 
 
欽定熱河志卷一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