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24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李心傳 (master)


[139-1a]
欽定四庫全書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巻一百三十九
            宋 李心傳 撰
紹興十有三年嵗次辛酉元金熈/宗亶皇統 年春正月按是月/辛丑朔壬寅
右文殿修撰提舉江州大平觀趙開卒年七十六自金
人犯陜蜀開職饋餉者十年軍用得以毋乏一時頼之
開既黜主計之臣率三四易於開條畫毫髪無敢變易
者人偉其能然議者咎開竭澤而漁使後來者無所施
[139-1b]
其智巧凡茶鹽𣙜酤激賞零畸絹布之征遂為西蜀常
賦故雖畧經减放而害終不去焉
癸夘鳳翔府同統制軍馬楊從儀敗金人於渭南
丁未直秘閣新知鄭州湯鵬舉知江州
庚戌淮西宣撫使張俊入見上問曽讀郭子儀傳否俊
對以未曉上論云子儀方時多虞雖總重兵處外而心
尊朝廷或有詔至即日就道無纎介顧望故身享厚福
子孫慶流無窮今卿所營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
[139-2a]
如子儀則非特身饗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權之
重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禀非特子孫不饗福身亦有
不測之禍鄉宜戒之先是金都元帥宗弼自順昌戰敗
而歸遂保汴京留屯宋毫出入許鄭之間復簽兩河軍
與蕃部凡十餘萬亦謀再舉上亦逆知敵情必不一挫
便已乃詔大合兵於淮西以待之俊自建康來朝故有
是諭也中興聖政史臣曰将師驕蹇自有常刑聖上保/全功臣恐其自速顛躋以經綸之訓易斧鉞之
威使虎豹入圏檻鷹隼加覊紲駕馭之法盡於此矣高/祖不以古人責韓彭速其禍敗亦不學之過也先是韓
[139-2b]
世忠易兩鎮節鉞上手冩子儀傳遍/賜諸将至是十年矣故復以問俊焉
辛亥上諭大臣曰李左車言千里饋粮士有饑色敵若
犯淮其勢糧必在後但戒諸将持重以待之至糧盡欲
歸因其怠而擊則無不勝矣又曰聼言必考其實近有
言劉錡之過朕徐考之皆無實迹䜛者遂息孫近曰錡
當何以報聖恩也
甲寅直秘閣知常州王縉主管台州崇道觀從所請也
自是不復用
[139-3a]
乙夘金人犯壽春府守將孫暉樞宻院統制雷仲合兵
拒之
戊午萊州防禦使淮東宣撫司㳺奕軍統制劉實爲江
州觀察使
己未淮北宣撫判官劉錡自太平州渡江以援淮西錡
有兵二萬馬數百熊克小歴烏珠入犯己未命劉錡統/所部渡江禦之案淮西從軍記云正
月金人犯夀春是月十九日錡被命北渡江己未十/九日也據此則錡先被命但此日出師耳克恐小誤
廷聞報亟令張俊還建康拒敵時孫暉雷仲皆棄城而
[139-3b]
出金人䧟壽春殺守兵千餘人繫橋淮岸以濟其衆禮
部尚書蘇符又對因論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
火就燥之理且言父子天合誠意所在雖遠必通今金
人敗盟朝廷用兵雖議和之使不復再遣然誠心出於
天合不問遠近則太后終必還饗慈寜之飬甲子上語
宰執且曰符頗明經㫖自世俗觀之此論似迂濶而理
有必然者中興聖政上曰木𤓰美齊威公而載之衛國/風何也秦檜等方思所以為對上曰自衛觀
之威公専討亦可罪仲尼成人之美而掩其罪故不載/之齊國風而載之衛國風檜等對曰仰見聖學高明深
[139-4a]
得仲尼刪詩之意非諸儒之所能及臣留正對曰孔子/遏惡揚善之意見於六經者多矣人主政治本原出於
經術是以見臣下過失不幸而出於不得/已者則以孔子之心恕之此之謂帝學
乙丑劉錡至廬州駐兵城外時樞宻直學士知廬州陳
規病卒城中無守臣備禦之具皆闕官吏軍民散出逃
遁惟有宣撫司統制官關師古兵二千餘人錡廵其城
一匝曰城不足守也乃冐雨師古率衆而南
丙寅金人大軍入廬州遣輕騎追錡相及於西山口錡
自以精兵爲殿復戈西向列陣以待追騎望見錡旌旗
[139-4b]
逡廵不敢逼日暮各解去丁夘錡結陣徐行號令諸軍
占擇地利共趨東關依水據山以遏金人之衝自金人
渡淮淮南之人皆避過江南之人爲遷徙之計惟視錡
兵以爲安危錡既得東關之險稍休士卒兵力復振金
人大兵據廬州雖時遣兵入無爲軍和州境内剽掠而
不敢舉兵逼江者蓋懼錡之乘其後也江南由是少安
此以淮西從軍記及趙甡之遺史參修託不言錡與師/古同奔蓋諱之也然陳規卒城中無守臣備禦之具皆
闕則順昌之㨗規不為/無助故書因其語書之
[139-5a]
戊辰金人陷啇州先是右副元帥薩里罕遣珠赫貝勒
以數千騎人犯守臣邵隆知不可守乃焚倉庫毁廬舍
而遁敵入城據之
己巳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以殿前司兵三萬人發行
趙甡之遺史稱是月楊沂中以兵三萬出征而日歴/無之熊克小歴云沂中自臨安晝夜疾馳六日而至
歴陽尋復和州張俊至和州在二月五日甲戌以日計/之自己巳至甲戌凡六日故附於此己巳正月晦日也
是月川陜宣撫副使胡世將言鳳翔府渭河南和尚原
昨來講和以前爲敵人占據遂致軍馬動輙深入自金
[139-5b]
人再犯陜西至今和尚原尚係官軍屯駐不惟占得河
南地土又包占鳳州在裏隔限軍馬來路不一所以薩
里千等三帥日近㑹合軍馬觀其來意必欲取和尚原
而後已上件形勢是今日必争之地湏當竭力占守紹
興三年冬呉玠失和尚原遂致金人長驅直犯殺金平
深入川口當時非兵力不足止縁糧遂致不能堅守去
年和尚原所積斛㪷不少縁自五月至今與敵相拒已
經九月官軍食用垂盡除本司措置接續收糴外僅有
[139-6a]
現在二萬餘石止了得戍兵逐月口食若調發大軍不
免闕誤今合據大軍的確合用之數預行椿辦若一向
陸運又恐困竭民力臣自到任以來除漕司年計之外
於僊人關一帶自行措置収糴軍兵食不盡米約計七
萬餘石今來更不於民間科買止於上件米内支撥以
雇直口食募軍民搬運然上件米斛止是救目前之急
所有將來經久合毎嵗預行措置契勘興洋税賦祖宗
舊法並係支移今欲將興元府洋成州等自今年夏料
[139-6b]
據和尚原合用軍食之數依舊法以地里逺近攅那送
納本司近因歸投蕃軍稱說昨來呼紐與王俊於東路
浴口相拒薩里罕使銀牌天使諭呼紐不得出兵只且
守定王俊糧盡自入州去後果如其言今敵人又欲用
此計困和尚原官軍使糧盡自退要湏預備以伐其謀
臣非不知自川中運糧至渭上雖諸葛猶以爲難然國
家必争之地不可不多方措置昨䝉朝廷支除官補牒
計價二百餘緡充補邉糴本於去年八月上件告發到
[139-7a]
司已是金人侵地其陜西斛㪷不曽取糴兼告牒亦無
人肯承買今欲乞朝廷遂行拘収只乞換度牒計價二
百萬緡充將來糴買搬運之費鳳翔百姓忠義不負朝
廷自京人侵犯以來尚猶賫糧赴楊從儀送納後金人
禁止然亦不住有興販麵之人臣先行措置將銀絹錢
引二十餘緡遣官屬前徃同楊從儀令以高價招誘興
販者剰獲利息必湏趨利而來比之搬運尤爲省費并
與呉璘等熟議以爲堅守和尚原以誘敵軍犯險破得
[139-7b]
敵衆則陜西可以収復璘等志甚堅鋭臣當竭力措置
應副契勘和尚原所係利害至重今來川蜀士大夫議
論或謂敵既必欲得故疆不若棄之只保僊人關殊不
知一失和尚原便自棄地三百餘里又頓失險要其間
入川路徑散漫不一爲害甚大議者但欲省餽運而不
顧其害又謂和尚原形勢呉玠尚不能守而臣以一書
生乃欲力保此原多以爲非殊不知臣欲力保此原蓋
是與呉璘楊政等諸將佐議論至熟璘亦謂其兄昨失
[139-8a]
和尚原本非得已今幸尚可保守湏據此地以佚待勞
期破敵衆然後乗勢圗復陜西若失此原則璘等枝梧
亦甚費力其言頗爲精確兼本司探事使臣林常舊與
薩里罕下蕭少尹相熟見本人説帶來正軍傔軍保共
五萬餘人本朝已殺了萬餘人自去年五月渡河累據
諸處探報元帶甲軍從軍共約五萬本司前後遣發兵
將與之力戰計所殺傷敵兵約及萬計今若據和尚原
之險前扼渭河官軍盡得地利彼若冒昧深入决可大
[139-8b]
破其衆今來爲大敵對壘見一面措指其間不無勞費
要當權利害輕重案世將此奏必已知秦檜有割/地求和之意故其詞丁寕如此
二月案是月/庚午朔辛未武功大夫果州團練使湖北京西宣
撫使司㳺奕軍統制武紏知㐮陽府召静江軍承宣使
知㐮陽劉錫赴行在壬申起復通侍大夫華州觀察使
知思州充䕫州路兵馬鈐轄兼思珍州南平軍㳂邉廵
檢使田祐轉陞領奉寧軍承宣使
癸酉淮西宣撫司都統制王徳渡江屯和州初都元帥
[139-9a]
宗弼既入合肥建寧府諜者囬報金人已犯含山縣漸
犯歴陽時張俊諸軍雖已趣裝猶未起發江東制置大
使葉夢得見俊請速出軍俊猶遲之曰更俟探報夢得
曰敵已過含山縣萬一和州爲金人所得長江不可保
矣俊遂令諸軍進發諭諸統制曰先得和州者勝徳曰
徳當身先士卒爲諸軍前鋒俊壯之將士皆鼔舞讙譟
而行有報已失和州者徳乃率所部兵渡采石約俊明
日入城㑹食至中流聞敵勢甚衆莫敢前徳驅之進櫂
[139-9b]
首先登舟俊宿於江中徳率衆徑至城下敵退屯昭關趙/甡
之遺史二月己夘王徳渡江入和州熊克小歴二月甲/申張俊夜絶江與劉錡聲援相接己卯初十日甲申十
四日也日歴不書復和州之日案今年七月八日賞功/房關張俊乞陣亡人推恩狀云自二月四日由采石渡
江措置収復和州初六日離和州五日殺馬初七日含/山縣東獲㨗初十日収復巢縣十一日全椒縣東大破
賊馬十四日復昭關十八日柘臯大破四太子二十日/夜収復廬州此所申最為詳宻今並據之克又稱烏珠
直據和州而淮西隨軍記云張俊遣先鋒至含山縣金/人㳺騎在無爲軍和州者皆和則據和州者非烏珠也
俊奏㨗状亦止稱龍虎大臣韓将/軍三路都統等前來侵犯今從之是日武功大夫忠州
團練使知啇州邵隆復入啇州初隆既遁去乃屯兵山
[139-10a]
領間道出州西芍藥口謂避地者曰汝皆王民毋㤀本
朝衆感泣携老㓜來歸隆遣其子繼春出啇州之北以
張其勢而移軍洪門金人以精騎來攻隆設三伏以待
鏖戰兩時許大破之擒其將隆始持十日糧過期食不
繼士卒臠腐尸嚙草木食之疲困日甚及戰隆親鼔之
呼聲動山谷無不一當百遂大㨗繼春亦破之於洛南
縣金人乃去隆以功遷右武大夫榮州防禦使
甲戌左宣教郎李朝正爲大府寺主簿
[139-10b]
丙子上謂大臣曰中外議論紛然以敵逼江爲憂殊不
知今日之勢與建炎不同建炎之間我軍皆退保江南
杜充書生遣偏將輕與敵戰故敵得乘閒猖獗今韓世
忠屯淮東劉錡屯淮西岳飛屯上流張俊方自建康進
兵前渡敵窺江則我兵皆乘其後今虛鎮江一路以檄
呼敵渡江亦不敢來其後卒如上所料 故朝散大夫
鮮于侁追復集英殿修撰侁閬州人佑右諌議大夫/宣籍待制已上第十九人
 是日淮東宣撫司都統制王徳遇金人鎮國大將軍
[139-11a]
韓常於含山東敗之
丁丑上謂大臣曰朕於諸帥聴其言則知其用心觀其
所爲則知其才人皆言劉錡善戰朕謂順昌之勝所謂
置之死地然後生未為善戰也錡之所長在於循分守
節危疑之交能自立不變此為可取
己夘淮西宣撫司統制官關師古李横復取巢縣
庚辰徽猷閣直學士知洪州梁楊祖陞顯謨閣學士以
楊祖擒捕䖍吉諸㓂殆盡故也 左朝散大夫蔡伸知
[139-11b]
知州星夜前去之任
辛巳直祕閣知泰州王㬇兼通泰制置使措置水寨鄉
兵控守二州
壬午太常諡故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曰威肅爲其子
錡故也 是日淮西宣撫司將官張守忠遇金人於全
椒縣敗之先是金人方兵犯滁州濠州起復武功大夫
英州刺史知滁州趙時遁去張俊遣左軍統制趙宻追
金人擊之宻令守忠以五百騎出全椒偃誘篁竹間敵
[139-12a]
疑不動廹暮引去宻乃引兵出六丈河以分敵勢將斷
其歸路
癸未中書舍人兼侍講實録院同修撰張嵲罷以殿中
侍御史羅汝檝論嵲初聞警報託假家居故也 淮西
宣撫使張俊言已復巢縣又言俊已在知州竭力措置
决與敵戰自湏取勝可保無虞上大喜 是日劉錡自
東閣引兵出清溪邀擊金人張俊楊沂中亦遣統制官
王徳張子蓋等㑹兵取含山縣復奪昭關
[139-12b]
甲申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宫馮檝知卭州 是
日三京招撫處置使司統制官崔臯遇金人於舒城縣
敗之
丁亥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判官劉錡淮西宣撫司都
統制王徳統制官田師中張子盖及金人戰於柘臯鎮
敗之前一日錡行至柘臯與金人遇夾河而軍初金人
之退兵也日行甚緩至尉子橋天下雨次石梁河河流
湍暴敵斷橋以自固列營柘臯柘臯地平金人以爲騎
[139-13a]
兵之利且見騎軍少意甚易之河通巢湖闊二丈餘錡
命軍士曵薪疊橋湏臾而成遣甲軍數隊過橋皆卧槍
而坐㑹沂中徳師中子蓋之軍俱至翌日敵將邢王與
鎮國大將軍韓常等以鐡騎十餘萬分爲兩隅夾道而
趙甡之遺史熊克小歴皆稱烏珠以鐡騎十餘萬夾/道而陳案三宣撫所申止稱邢王韓將軍王太子大
兵及自廬州前來烏珠軍馬盖烏珠自/廬州濟師非其親出也甡之克小誤沂中自上流渉
淺徑進官軍不利統制官輔逵中目騎兵有稍却者徳
曰賊右隅皆勁騎吾將先破之乃與師中麾兵渡橋薄
[139-13b]
其右隅敵陣動有一帥被甲躍馬指畫陣隊徳引弓一
發帥應弦墜馬徳乘勢大呼馳擊諸軍皆皷譟金人以
拐子馬兩翼而進徳率衆鏖戰沂中曰敵便習在弓矢
當有以屈其技乃令萬兵各持長斧堵而前奮鋭擊之
金人大敗退屯紫金山徳等尾擊之捕敵數百人馬䭾
數百而錡以歩兵甲重不能奔馳下令無所取故無俘
獲焉是役也將官拱衛大夫武勝軍承宣使姚端已下
死敵者百九十人而敵之死者甚衆錡謂徳曰昔聞公
[139-14a]
威略如神今果見之請以兄禮事公張俊之愛妾章氏
即杭妓張穠也頗知書柘臯之役俊貽書囑以家事章
答書引霍去病趙雲不問家事爲言令勉報國俊以其
書進上大喜親書奬諭賜之章氏事以趙甡之遺史修/入甡之又云章氏加封雍
國夫人恐誤案程敦原外制集章/氏明年方自淑人進封郡夫人
已丑官軍復廬州金人之至淮也資政殿大學士江東
安撫制置大使知建康府葉夢得團結沿江軍民數萬
分據江津遣其子書冩安撫司機宜文字模將千人守
[139-14b]
馬家渡及是宗弼酈瓊以輕兵來犯不得渡而還
庚寅上謂宰執曰自敵犯邉報至人非一朕惟静坐一
室中思所以應敵之方自然利害皆見蓋人情方擾惟
當鎮之以静若随物所轉胸中不定則何以應變也
是日張俊楊沂中劉錡皆至廬州之城外
壬辰柘臯㨗奏至
癸巳起復武功大夫英州刺史知滁州趙時降三官令
葺理本州自効
[139-15a]
乙未賜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楊沂中劉錡詔書以
㨗書累至軍聲大張蓋自軍興以來未有今日之盛仍
戒以尚思困獸之闘務保全功其詞給事中兼直學士
院林待聘所草也上又遣入内内侍省都知陳永錫乘
𫝊徃淮西勞軍歴視戰地宣勞甚渥中興聖政何俌龜/鑑曰敵之戰於柘
臯也十萬鐡騎夾道而陳其勢豈可當哉張俊楊沂中/等主之觀其晝夜疾馳聲援相接民兵圗結分據江津
或守馬家渡以示吾之有備或據和州以遏敵之要衝/卒使諸將㨗書繼至而軍聲大振矣是役也蓋自兵興
以來未有今日之盛/又豈偶然之故哉 是日節制陜西諸路軍馬郭浩言
[139-15b]
已復啇州
丙申江東制置大使葉夢得上奏稱賀詔嘉奬初建康
屯重兵嵗費錢八百萬緡米八十萬斛𣙜貸務所入不
足以贍至是禁旅與諸道之師皆至夢得被命兼總四
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由是
朝廷益嘉之
己亥上曰敵退便當措置淮南如移𨽻州縣併省官吏
修築城壁要當事事有備常爲敵至之防也中興聖政/何俌龜鑑
[139-16a]
曰文事必有武備我高宗未嘗專事於文而浸忘乎武/也吾觀講和之後吾國君臣蒐儆申訓嘗若敵至之無
日八月六日上曰有備無患縱使和議已成亦不可弛/兵備而張戒数論邉事謂當以和爲表以備爲裏以戰
爲不得已上亦諭曰此極當之論也九年上謂大臣曰/敵雖講和戰守之備何必弛朕方復置茶馬司乘此間
暇廣武備以戒不虞十年陳淵謂和戰二議不可偏執/上謂淵曰今日之和非惟不可偏執自當以戰爲主十
一年上曰敵退使當措置淮南修築城壁要當事事有/備常爲敵至之防則知高宗之所以開紹中興者其自
治之事盖/已先定也
三月庚子朔觀文殿大學士左宣奉大夫福建路安撫
大使知福州張浚言朝廷調發大軍用度至廣臣至州
[139-16b]
措置出賣官田及以誘寺院變易度牒共得六十三萬
緡節次起發少助國用詔浚一意體國識大臣體令學
士院降詔奬諭
癸邜張浚復特進其言者請兩淮控扼去處其守臣並
易以武臣餘州見仁人不可倚仗者並别與差遣去之
 是日金人圍濠州初金人自柘臯退軍於紫金山也
濠州守臣王進發書告急日已再四而通判州事張綱
以邉機事請赴行朝遂泛舟而去一日趙榮以數百騎
[139-17a]
至城下進登城望之榮語進曰大金以精兵三十萬旦
暮臨城勢不可敵公宜開門縱民出城爲避地計且淮
岸舟船頗多若水陸從便傾城而去不三兩日可以獲
安方今滿城生靈性命在足下足下宜念之進怒曰趙
榮汝不能全節於朝廷乃爲北軍游説耶使勁弩射之
榮大怒稍退罵進良久而去州人聞之以避地之謀力
請於進進不從至是北軍自延陵浮梁渡淮翌日以兵
數萬列於東門之外旌旗蔽野是時進有兵千餘又有
[139-17b]
宣撫司兵數百在城中北軍謂樓櫓皆腐爛攻之必破
乃使人至城下招降守陴者怒罵之
甲辰淮西宣撫使張俊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判官劉
錡㑹議班師俊與沂中爲腹心而與錡有隙故柘臯之
戰奏賞諸軍錡獨不預時朝廷雖命三帥各軍不相節
制然諸軍進退多出於俊而錡以順昌之功驟貴諸將
亦頗嫉之方金人之初退虛寔未明三軍相視猶豫無
决但聞俊沂中議欲棄壽春而移廬州於巢縣復以廬
[139-18a]
州爲合肥而濠州自金人侵犯圍閉城守日夜遣人至
軍前來援至是有被虜人民自淮上竄歸者皆言金人
渡淮去已逺而濠路又通翌日俊因㑹飲謂錡曰公歩
人久戰可自此先囬徑取采石歸太平吾欲與楊太尉
至濠州耀兵淮上安撫濠梁之民而吾軍取宣化以歸
金陵楊太尉渡𤓰洲以歸臨安庶道路次舍樵㸑不相
妨軍之始行也有詔淮東西漕臣胡紡李仲孺江東漕
臣陳敏識隨軍饋運又遣兩浙漕臣張滙繼至㑹集於
[139-18b]
軍前俊命諸漕備十日糧諸漕以水路止於廬州陸路
無夫搬運遂議給軍士錢人一千使之附帶又令敏識
搬水路綱運入滁州以接濟二軍夜二軍進發遲明軍
馬盡入去獨俊留兵數百未行
乙巳權禮部尚書兼資善堂翊善蘇符兼侍讀中書舍
人李易兼侍講 直徽猷閣知邵武軍王洋言宣和二
年布衣吕堂乞生子之家量給義倉米朝廷不曽施行
近䝉恩詔貧乏之室生男女而不能飬贍者人於免役
[139-19a]
寛剩錢内支四千可謂仁徳甚厚矣然免役寛剩州縣
所収甚㣲勢不可久乞郷村之人無問貧富凡孕婦五
月至經保申縣専委縣丞注籍其夫免雜色差役一年
候生子日無問男女第三等已下給義倉米一斛縣丞
月給食錢十千專掌附籍所掌萬户已上嵗及千人便
與改官盖義倉米本不出糴今州郡尚有紅腐去處一
郡嵗發萬斛可活萬人通數路許改官今使縣丞終任
活一二千人俾之改官亦豈爲過又義倉之米若有不
[139-19b]
繼逐年隨苗量添升斗積以活民民自樂從再三審度
實可經久上覧奏曰愚民無知廹於貧困不能育故生
子而殺之官給錢物使之有以育則不忍殺矣朕爲民
父母但欲民蕃衍豈惜小費也乃詔户部措置十五年/五月戊
午改給/義倉米 是日平旦楊沂中赴張俊帳㑹食已二帥俱
去行數里諜報敵攻濠州甚急俊茫然失色復馳騎邀
劉錡錡遽命軍中持十日糧繼二軍而行
丙午徳音釋壽春府宣和舒州無爲軍管内雜犯死罪
[139-20a]
已下囚 是日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舟師至
昭信縣夜世忠以騎兵遇金人於聞賢坡敗之
丁未遣樞宻都丞㫖周聿往沿江㸃檢措置事務且存
撫淮民之失業者 是日金人䧟濠州武功大夫忠州
刺史知州事王進爲所執兵馬鈐轄武功郎閣門宣賛
舎人邵青巷戰死之前一日敵薄城下以雲車衝梯之屬
攻城城土與屋瓦皆震矢石如雨進所部皆閩人未嘗
經戰守或告以州之民兵皆百戰之餘可以捍敵進不
[139-20b]
從翌旦兵馬鈐轄邵宏縋城投拜告以城中虛實敵益
兵東南隅乘風縱火焚其樓櫓倐忽皆盡敵乘勢登城
進奔馬入郡城朝服坐於㕔事遂就執金人縱兵焚掠
謀其城而去熊克小歴云濠州䧟王進被殺此據淮西/隨軍記所云也案紹興講和録烏珠第六
書云濠梁之破守臣王進既已貸其生命則進固/不死趙甡之遺史稱進被執與烏珠書同今從之
戊申張浚楊沂中劉錡至黄連埠去濠州六十里而聞
城䧟俊乃召沂中錡謀之錡謂沂中曰兩府何以處沂
中曰厮殺耳相公與太尉在後沂中當居前有進無退
[139-21a]
錡曰有制之兵無能之將可御有利害之兵有能之將
不可御也今我軍雖鋭未爲有制且軍士被甲荷糧而
趨今已數日本救援濠州濠州既失進無所投人懐歸
心勝氣已索又糧食將盡散處逈野此危道也敵人雖
詭計莫測不若據險下塞塹地栽木使根本可恃然後
出兵襲之若其引去徐為後圖此全師保勝之道願相
協圖之諸將皆曰善於是鼎足以爲營仍約逐軍選募
精鋭旦日入濠州俊遣斥堠數軰還俱言濠州無金人
[139-21b]
或謂今人破城之後無所籍又畏大軍之來尋已去矣
乃再遣騎數百徃探皆無所見俊遣將官王某謂錡曰
已不湏太尉入去錡乃不行惟泝中與王徳領二千餘
騎而往以兩軍所選精鋭䇿應之四更起黄連午時騎
兵先至濠州城西嶺上列陣未定有金人伏甲騎萬餘
於城兩邉湏臾煙舉於城上伏騎分兩翼而出泝中謂
徳曰如何徳知其勢不可乃曰徳統制官也安敢預事
太尉爲宣撫利害當處之泝中皇遽以䇿麾其軍曰那
[139-22a]
囬諸軍聞之以爲令其走爾散亂南奔無復紀律其歩
人見騎軍走謂其已敗皆散金人追及步人多不得脱
殺傷甚衆此據淮西從軍記修入蓋其在軍中所目擊也/王曮撰沂中神道碑云烏珠復遣三十萬至濠
梁敵議欲擣山陽窺廣陵絶江而南王慮深入難制即/以輕騎逆之據其衝敵抑不得展遂乘勢擊之於州梁
橋敵勢崩壞戰屢卻王謂衆曰吾士氣方張眎此餘孽/猶几上肉耳若痛勦絶之可使二十年不敢復窺淮涘
今橋闊岸領河流激深東西際林木隂翳可以拒敵於/是奪橋爲隘鼔衆而出於是敵三路並至王忠勇奮發
示士以必死進所敵營自午已鏖戰至夜鼔動凡數十/合士皆殊死闘敵復大衂流血成河烏珠斷橋以遁獲
所遺甲器資儲以億億計案此所云與林泉/野記等諸書全不同盖曮縁飾言之今不取
[139-22b]
己酉韓世忠引兵至濠州日歴世忠申初十日與賊接/戰至三日以來賊馬衮墜直
過淮北世忠亦據濠州趙雄撰世忠神道碑云敵别將/數萬屯定逺王遺成功以輕騎追之轉戰數日烏珠中
克敵弓以走其衆大潰遂奪鍾離以諸書參考烏珠此/時不在濠州又金人既破濠州即焚掠而去不待官軍
収復也碑之所/云皆非其實
庚戌秦檜奏近報韓世忠距濠三十里張俊等亦至濠
州五十里又岳飛已離池州渡江去㑹師矣上曰首禍
者惟烏珠戒諸將無務多殺惟取烏珠可也澶淵之役
逹蘭既死真宗詔諸將按兵縱契丹勿邀其歸路此朕
[139-23a]
家法也朕兼愛南北之民豈忍以多殺爲意乎初敵之
入犯也上命飛以兵來援飛念前此毎勝復被詔還乃
以乏糧爲詞最後上御劄付飛云社稷存亡在卿此舉
飛奉詔移兵三十里而止及濠州已破飛始以兵至舒
蘄境上故張俊與秦檜皆恨之御劄以王次翁/叙紀所載修入
辛亥韓世忠與金人戰於淮岸夜遣游奕軍統制劉實
率舟師泝流欲刼金人於濠州金人覺之先遣人於下
流赤龍洲伐木以扼其歸有自岸呼曰赤龍洲水淺可
[139-23b]
渉大金已遣人伐木欲塞河扼舟舡請宣撫速歸我趙
榮也諸軍聞之皆以其言有理世忠亦命速追而金人
以鐡騎追至沿淮岸且射且行於是矢着舟如蝟毛至
赤龍洲金人果伐木漸運至淮岸未及扼淮而舟師已
去金人復歸黄連埠此據趙甡之遣史附入據日歴載/世忠申狀乃云十二日三更後遣
劉寳泝流再往濠州兩岸攻擾賊寨至十三日終日接/戰萬户以下共折萬餘人馬數千疋與甡之所云全不
同不知/何也 是日楊泝中自宣化渡江歸行在初張俊以
諸軍至黄連埠士皆乏食乃遣事務官辛永宗還建康
[139-24a]
督糧永宗至江臯不肯渡坐於民舍呼邏卒採藤花食
建康盡刷老弱及上元江寧二縣民夫運糧人持六斗
米㑹俊等班師軍民皆棄戈負之采於道側而去
壬子金人自渦口波淮北歸敵之始入也上以御劄賜
三京招撫司都統制李顯忠令將所部與所俊㑹合如
立竒功當建節鉞比敵退顯忠尾之至孔城而歸
癸丑張俊引兵渡江歸建康府是日朝廷得俊與楊沂
中報言初八日王進與敵人力戰大獲勝㨗初八日丁/未即濠州
[139-24b]
䧟之/日
丁巳劉錡自知州引兵渡江歸太平州楊泝中之敗於
濠梁也張俊自黄連㧞寨徑去錡乃按部伍整旌旗最
後徐行金人亦不復追錡至歴陽駐軍具奏聽㫖然後
班師由是俊與沂中皆恨
戊午宰執奏御史中丞何鑄論牧馬地事上曰已優支
地價或有移屋又支竹木之費朕恤民可謂至矣况湖
上地半是冒佃不納租税可令臨安索契而驗凡無契
[139-25a]
冒佃者明言其罪而恕之非特免罪更給公據及優支
所費使民曉然知朕心也
庚申詔中亮大夫康州防禦使右䕶軍右部同統制程
俊旌表門閭俊之少也其母郡氏䧟於憂國俊朝夕號
泣願以財贖之遇奏薦則先其諸弟又聚族百餘人而
飬之成州守臣王彦上其孝行於朝故有是命 直秘
閣新知常州秦梓知湖州
辛酉左朝請即魏矼充集英殿修撰知宣州矼初免䘮
[139-25b]
乃命出守
甲子行營右䕶軍前部統制張彦與金人遇汧陽之劉
坊寨武節大夫秦鳳路第八將張宏戰死宏初以爲命
補官歸朝屢有戰績事聞贈右武大夫忠州刺史宏贈/官在
是月/丁丑
丁夘右宣教郎宗汝爲添差通判處州先是汝爲自北
境間行投岳飛軍中飛遣赴行在汝爲具言金人情僞
且曰今和好雖定計必背盟不可遽弛武備奏檜聞之不
[139-26a]
樂至是權禮部尚書蘇符力言於上乃有是命既而
上憐其忠遷右通直郎
 
 
 
 
 
 
[139-26b]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巻一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