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39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清-傅恒 (WYG)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三
 屯政二
   按山南回部舊地自闢展以西武功耆定後於
   乾隆二十二年始事耕屯經駐防闢展大臣定
   長等進麥萬穗
宸翰親裁以著綏豐之盛嗣是年和人樂以回民之夙
   習農務較準俗惟資畜牧者尤宜且稱而伊古
[056-1b]
   車師輪臺渠犁之遺蹟亦縁是可考証云
 闢展
  屯田一萬三千六百三十三畝 乾隆二十四年
   置一萬七百五畝二十五年增二千九百二十
   八畝
  管屯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
   𣲖無定額
  屯兵八百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056-2a]
  土宜麥青稞豌豆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六分五釐二十五年收
   穫十五分九釐
 哈喇和卓
  屯田六千畝 乾隆二十四年置四千五百畝二
   十五年增一千五百畝
  管屯遊擊及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𣲖
   無定額
[056-2b]
  屯兵三百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土宜小麥青稞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五分五釐二十五年收
   穫九分二釐
 托克三
  屯田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三畝 乾隆二十四年
   置一萬一千八十二畝二十五年增三千一百
   七十一畝
[056-3a]
  管屯叅將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
   𣲖無定額
  屯兵一千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土宜小麥豌豆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四分一釐二十五年收
   穫七分五釐
   按闢展南臨沙山北距大山一百里秋冬山間
   積雪入夏消融流注南麓滲於沙土離闢展城
[056-3b]
   五六里許復出地上是為泉源泉眼星羅碁錯
   約十數處去城里許滙合成渠名闢展郭勒屈
   曲而南地勢就平渠流散漫凡近渠之地咸引
   水灌溉其髙阜則水所不到専資雨澤也哈喇
   和卓水源出北山下經由沙磧漫衍而南出金
   嶺口滙為大渠入哈喇和卓郭勒分道諸堡田
   畝資其灌溉托克三水凡二道一發源於東面
   大山之麓湍泉漫流沙磧間經一百五十餘里
[056-4a]
   滙入河流一發原於烏魯木齊之東山積雪所
   融流注南行離城二十里許與泉水合為托克
   三郭勒藉溉田畝於乾隆二十二年試墾地六千
   五百五十畝二十三年璔墾地一萬一千一百
   五十畝二十四年設兵開屯如制嗣於乾隆二
   十六七兩年經辦事大臣次第奏請給與土爾
   番回民為世業歲納額租詳貢/賦門
御製駐防闢展屯田大臣定長等奏進所穫麥萬穗詩
[056-4b]
 以紀事
載戢西瀛已定功戌耕伊始慶綏豐夏收萬穗先來進
秋熟千屯預報芃實栗惟堪嘗以彘既安那更役如熊
開疆逾逺心隨逺總為祈年宵旰中
   按闢展在漢屬狐胡國地與車師隣接前代設
   屯與否史無明文今以地位考之狐胡與漢車
   師柳中地接當漢屯田車師後漢屯田柳中時
   必兼舉之矣或謂東漢時歸義建威二十七所
[056-5a]
   屯田在伊吾之西伊吾為今哈密如其説則當
   與闢展相近今詳考之歸義諸屯當在漢西海
   廢郡居延故城元為額齊訥舊作亦集/乃今改正至元/間額
   齊訥總管忽魯多言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軍三百人鑿哈濟渠於額齊訥地并以傍近
   民西僧餘户助其力從之計屯田/九十餘頃即漢歸義屯等處也明屬陜西行
   都司今在甘州之北哈密之東而云在伊吾西
   者非也
  漢書西域傳昭帝時匈奴使四千騎田車師宣帝
[056-5b]
  遣五將將兵擊匈奴車師田者驚去地節二年漢
  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將免刑罪人田渠犂積
  榖吉奏事至甘泉有詔還田渠犂及車師益積榖
  以安西國於是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車師單
  于大臣皆曰車師地肥美漢得之多田積榖必害
  人國不可不爭也果遣騎來擊田者吉迺與校尉
  盡將渠犁田士千五百人往田上書言願益田卒
  公卿議以為道逺煩費可且罷車師田者其後置
[056-6a]
  戊巳校尉屯田居車師故地
  ︹後漢書耿恭傳︺謁者闗寵為戍己校尉屯前王柳
  中︹西域傳︺延光二年以班勇長史將弛刑士五百
  人西屯柳中
   按哈喇和卓托克三今屬闢展在漢為車師前
   王地其屯田積榖與匈奴爭逐之蹟有可考者
   漢書稱其地肥美可以多田而積榖後漢班勇
   西屯柳中即今魯克察克在昔為車師國地東
[056-6b]
   境也又今闢展屬境於北魏為髙昌北史言髙
   昌厥土良沃榖麥一歲再熟由今核之似與昔
   殊葢縁沙磧之壤以雪為水源肥饒磽瘠視水
   勢之盈涸靡有定則也又按宋王延德髙昌行
   紀云其地産五榖惟無蕎麥有水出金嶺導之
   周繞國城以溉田園作水磑今授回民為世業
   以耕以藝古法具在多田積榖惟勤則不匱耳
 哈喇沙爾
[056-7a]
  屯田七千四百四十畝 乾隆二十三年置四千
   一百四十五畝二十四年增五千五百三十五
   畝二十五年增三十二畝二十六年裁一千九
   百八十八畝二十七年裁二千五百十畝二十
   八年增一千十一畝二十九年増八百十畝三
   十二年增一千五畝三十五年裁一千畝三十
   八年增四百畝如今額
  管屯叅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於陜西
[056-7b]
   甘肅省調𣲖無定額
  屯兵三百六十二名 乾隆二十三年設二百七
   名二十四年增二百七十七名二十五年增一
   名二十六年裁一百四十四名二十七年増五
   十六名二十八年裁五十四名二十九年增九
   名三十二年増四十名三十五年裁五十名三
   十八年増二十名如今額
  土宜粟榖小麥青稞
[056-8a]
  收穫乾隆二十三年收穫六分四釐二十四年收
   穫十五分二釐二十五年收穫九分八釐二十
   六年收穫十一分二十七年收穫三分六釐二
   十八年收穫八分五釐二十九年收穫六分二
   釐三十年收穫九分六釐三十一年收穫八分
   七釐三十二年收穫九分八釐三十三年收穫
   八分四釐三十四年收穫八分三釐三十五年
   收穫六分七釐三十六年收穫四分五釐三十
[056-8b]
   七年收穫五分六釐三十八年收穫七分三十
   九年收穫七分二釐四十年收穫六分九釐四
   十一年收穫七分四十二年收穫六分七釐
  ︹漢書西域傳︺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
  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䕶以給使
  外國者征和中搜粟都尉桑𢎞羊與丞相御史奏
  言故輪臺以東㨗枝渠犂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有
  溉田五千頃以上處温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
[056-9a]
  榖與中國同時熟可遣屯田卒詣故輪臺以東
  置校尉三人分䕶各舉圖地形通利溝渠務使
  以時益種五榖田一歲有積榖募民壯健有累敢
  徙者詣田所就畜積為本業益墾溉田昭帝用桑
  𢎞羊前議田輪臺輪臺與渠犂地皆相連也
   按哈喇沙爾北至天山一百四十餘里南至海
   都郭勒四里海都郭勒源發北山下紆曲南行
   二百五十里當哈喇沙爾西南境冬春河身廣
[056-9b]
   及一里夏秋漲發輒三四里引渠灌溉屯墾地
   畝其地為古焉耆漢書稱其國近海水多魚北
   史亦言焉耆土田良沃榖有稻菽粟麥去海千
   餘里有魚鹽蒲葦之饒今自哈喇沙爾至漢輪
   臺渠犂屯田處約四百餘里在庫車以東所謂
   廣饒水草有溉田五千頃以上者也更以水經
   注考之輪臺最西即所謂龜兹東川水東南流
   逕於輪臺之東者也連城稍東即所謂敦薨水
[056-10a]
   西南流連城别注裂以為田者也渠犂更東即
   所謂敦薨水又屈而南逕渠犂國西又東南流
   逕渠犁城漢武帝屯渠犂即此處也其實地皆
   毗連相去不過幾百里在今哈喇沙爾之西南
   庫車之東南依往跡以尋其塍隴當必有良疇
   美土蕪穢於沙磧中者盡人力以收地利顧可
   不講歟
 烏什
[056-10b]
  屯田八千畝 乾隆三十一年置二萬畝三十二
   年裁一千畝三十三年裁四千畝三十四年裁
   三千畝三十五年裁二千畝三十六年裁二千
   畝如今額
  管屯副將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
   省調𣲖無定額
  屯兵四百名 乾隆三十一年設一千名三十二
   年裁五十名三十三年裁二百名三十四年裁
[056-11a]
   一百五十名三十五年裁一百名三十六年裁
   一百名如今額
  土宜小麥大麥豌豆糜
  收穫乾隆三十一年收穫八分六釐三十二年收
   穫九分八釐三十三年收穫九分九釐三十四
   年收穫九分二釐三十五年收穫九分五釐三
   十六年收穫九分九釐三十七年收穫九分四
   釐三十八年收穫九分三釐三十九年收穫九
[056-11b]
   分四釐四十年收穫九分三釐四十一年收穫
   九分四釐四十二年收穫九分五釐
   按乾隆三十二年阿克蘇稻田移於烏什試種
   收穫九分二釐旋因地寒水冷不宜稻榖即於
   三十三年仍移阿克蘇
 阿克蘇
  稻田一百五十畝 乾隆二十七年置如今額
  管屯遊擊把總即駐防武職不另𣲖
[056-12a]
  屯兵十五名 乾隆二十七年設
  收穫乾隆二十七年收穫二十二分二十八年收
   穫二十三分二十九年收穫二十八分三十年
   收穫二十七分九釐三十一年收穫二十二分
   三釐三十二年移/烏什見前條三十三年收穫三十分三十
   四年收穫三十五分一釐三十五年收穫三十
   五分三十六年收穫三十分二釐三十七年收
   穫三十四分三釐三十八年收穫三十三分九
[056-12b]
   釐三十九年收穫三十五分二釐四十年收穫
   三十一分八釐四十一年收穫三十七分二釐
   按阿克蘇稻田於乾隆二十六年經辦事大臣
   以地當孔道供支往還星使及内附藩臣有酌
   宜筵宴處需用稻米請於葉爾羌運籽試種自
   二十七年為始每歲收穫盈餘運交烏什糧員
   配給官俸數取足用而止與他處講求地利博
   資民用者不同也抑臣/等竊見武功告成之後
[056-13a]
   即從事設戍開屯用以綏逺固圉長治而久安
   䇿莫善於此恭讀
御製回部貢金詩序拳拳於井牧之方駐守屯種取足
   供支既不擾内地之一絲一粟役中土之一丁
   一夫蠲彼横徴登諸祍席以視前代骨都戊己
   僕僕轉餉坐耗物力者固不可同年語矣而又
   為之立賞罰之條嚴勸課之則使荷戈擐甲之
   夫轉而縁南畝者罔不爭先踴躍思盡地力即
[056-13b]
   一屯政而我
皇上之知周道濟坐照萬里之外者葢如此
 户口附
  前者準夷底定掃穴犂庭逆者勦之順者撫之袤
  延萬里疆宇廓清爰為屯兵駐守招集回部及甘
  州民户分地而居而於烏魯木齊昌吉羅克倫伊
  犁諸處計畝耕作葢屯墾之丁男即西域之户籍
  也回部雖村城絡繹碁布星羅幾於烟火相望然
[056-14a]
  闢展左右其居民先經避患空城内徙全部歸誠
  後於闢展哈喇和卓托克三哈喇沙爾諸處亦如
  準噶爾部之移民開屯漸歸殷庶從此天山南北
  一體涵濡休養生息日以繁滋計口宜什倍於此
  而目前固未為定額也爰附屯政以徴大略至安
  西州哈密鎮西府人民雖舊隸户籍亦均備載自
  嘉峪闗外始為兹編類例云
 安西州
[056-14b]
  二千四十一户 二萬六千八百二十一名口
 敦煌縣屬安西州/
  二千四百五户 二萬九千五百二十名口
 玉門縣屬安西州/
  一千四百九十八户 一萬四千一百四十四名
   口
 哈密
  回民一千九百五十户 一萬二千一百六十三
[056-15a]
   名口
   按哈密人民由内地來此貿易無土著不偹載
 鎮西府舊為巴爾庫勒/
 宜禾縣屬鎮西府/
  六百九十七户 二千五百九十六名口
 奇臺縣屬鎮西府/
  一千九百九十四户 六千八百二十四名口
 迪化直隸州舊為烏魯木齊/
[056-15b]
  三千四百九十六户 一萬六千六百三十一名
   口
 昌吉縣屬迪化州/
  四千三百三十二户 一萬九千七百三十四名
   口
 綏來縣屬迪化州/
  二千二百五十二户 七千六百二十四名口
 阜康縣屬迪化州/
[056-16a]
  四千三百五十户 一萬八千四百五名口
 伊犂
  舊住額魯特三千五百十六户 一萬一千七百
   三十七名口乾隆四十二年全移赴塔爾巴噶
   台居住
  土爾扈特一百零四户 四百四十七名口乾隆
   四十二年全移塔爾巴噶台居住
  土爾扈特屬下二十九鄂拓克舊户八百三十八
[056-16b]
   户 三千五百七十三名口乾隆四十二年全
   移塔爾巴噶台居住
  土爾扈特屬下喇嘛一千零八十户 四千八百
   五十三名口
  土爾扈特屬豢養種地之額魯特六千五百十四
   名口
  回户六千四百零六户 二萬三百五十六名口
  民户七十一户 二百零九名口
[056-17a]
  遣犯為民二百四十四名口
   按駐防滿洲䝉古錫伯索倫察哈爾諸兵雖攜
   眷居住未可與彼中户同論不備登
 博羅塔拉
  土爾扈特屬豢養種地額魯特八百二十七名口
 裕勒都斯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一萬一千二百十九名
   口
[056-17b]
 和博克薩里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二千八百六十三名口
 古爾班濟爾噶朗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二千八百六十三名口
 古爾班晶庫色木什克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一千三百五十九名口
 哈布齊垓
  游牧和碩特屬額魯特三千一百十五名口
[056-18a]
 塔爾巴噶台
  額魯特户三千五百十六户 一萬一千七百三
   十七名口乾隆四十二年自伊犂移住
  土爾扈特一百零四户 四百四十七名口乾隆
   四十二年自伊犂移住
  土爾扈特屬下二十九鄂拓克舊户八百三十八
   户 三千五百七十三名口乾隆四十二年自
   伊犂移住
[056-18b]
   按庫爾喀喇烏蘇除安設屯防官兵外止有行
   商無土著民户不備登
 ︹漢書西域傳︺烏孫國户十二萬口六十三萬 烏
  貪訾離國户四十一口二百三十一 單桓國户二十七
  口百九十四 蒲類國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
  蒲類後國户百口千七十 車師後王國户五
  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 車師都尉國户四十
  口三百三十三 車師後城長國户一百五十四口
[056-19a]
  九百六十
  ︹後漢書西域傳︺蒲類國户八百餘口二千餘移支
  國居蒲類地户七百餘口三千餘 車師後王居務
  塗谷領户四千餘口萬五千餘戊校尉閻詳更立
  阿羅多為王將卑君還敦煌以後部人三百帳别
  屬役之食其税帳者猶中國之户數也
  ︹北史西域傳︺悦般國住龜兹北衆可二十餘萬
  ︹唐書突厥傳︺有執舍地處木昆婆鼻三種者舉所
[056-19b]
  部數千帳與賀魯皆内屬突騎施烏質勒西突厥
  别部也自賀魯破滅二部可汗皆先入侍烏質勒
  能撫下諸胡順附帳落寖盛突厥施别種車鼻施
  啜蘇禄者裒拾餘衆至二十萬於是復雄西域及
  其破滅有特厖勒居焉耆城餘部保金莎領衆至
  二十萬︹沙陀傳︺貞元中沙陀部七千帳附吐蕃元
  和三年悉衆三萬落欵靈州塞︹回鶻傳︺那頡啜收
  赤心衆七千帳東走振武大同貞觀二年西突厥
[056-20a]
  乙失鉢孫曰夷男率部帳七萬附頡利可汗︹地理
  志︺北庭大都䕶府户二千二百二十六口九千九
  百六十四
   按準噶爾為漢烏孫全境悦般居龜兹國北應
   在伊犂河環抱之間擁衆稱雄户口甲於他國
   尋以準噶爾作孽之故强食弱衆凌寡幾於地
   廣人稀伏讀
御製後勒銘伊犂碑文憫彼淪亡期於休息瘝痌保抱
[056-20b]
   反覆勤拳由是佃田宅宅起凋瘵而康阜之生
   養繁息蒸蒸日盛可握笇而知漢之蒲類前後
   國唐之北庭地擅膏腴為今廸化州屬一帶屯
   種之區是以境非遼逺而户口則視小國為加
   多至於車師後國都尉國後城長國烏貪訾離
   國單桓國雖與車師前國相屬而地居山北在
   烏魯木齊東境博克達山之隂是亦今之準噶
   爾部地為類見於此以備考
[056-21a]
 闢展
  回民二千九百三十七户 一萬三百七十三名
   口
  按闢展諸城内地行商各户非土著不備登
 哈喇沙爾
  回民一千一百三十户 五千三百九十名口
 庫車
  回民一千一百十二户 四千二百六十名口
[056-21b]
 沙雅爾
  回民六百七十三户 一千八百九十八名口
 賽喇木
  回民五百户 一千六百二十七名口
 拜
  回民五百六十三户 一千七百三十五名口
 阿克蘇
  回民七千五百六户 二萬四千六百七名口
[056-22a]
 烏什
  回民八百二十二户 三千一百五十八名口
 喀什噶爾
  回民一萬四千五十六户 六萬六千四百十三
   名口
 葉爾羌
  回民一萬五千五百七十四户 六萬五千四百
   九十五名口
[056-22b]
 和闐
  回民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二户 四萬四千六百
   三名口
  ︹漢書西域傳︺鄯善國户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
  百 且末國戸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 小宛
  國戸百五十口千五百 精絶國户四百八十口
  三千三百六十 戎盧國户二百四十口千六百
  一十 扞彌國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千
[056-23a]
  渠勒國戸三百一十口二千一百七十 于闐國
  戸三千三百口萬九千三百 皮山國户五百口
  三千五百 西夜國户三百五十口四千 蒲犂
  國户六百五十口五千 依耐國户一百二十五
  口六百七十 無雷國户千口七千 難兠國戸
  五千口三萬一千 莎車國戸二千三百三十九
  口萬六千三百七十三 疏勒國戸千五百一十
  口八千六百四十七 尉頭國户三百口二千三
[056-23b]
  百 姑墨國户三千五百口二萬四千五百 温
  宿國戸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 龜兹國戸六千
  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 烏壘户百一
  十口千二百 渠犁城戸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
   尉犁國戸一千二百口九千六百 危須國户
  七百口四十九百 焉耆國户四千口三萬二千
  一百 卑陸國户二百二十七口千三百八十七
   卑陸後國户四百六十二口千一百三十七
[056-24a]
  郁立師國戸百九十口千四百四十五 西且彌
  國戸三百三十二口千九百二十六 東且彌國
  戸一百九十一口千九百四十八 刼國户九十
  九口五百 狐胡國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
  山國户四百五十口五千 車師前國户七百口
  六千五十
  ︹後漢書西域傳︺于窴國領户三萬二千口八萬三
  千 西夜國户二千五百口萬餘 子合國領户
[056-24b]
  三百五十口四千 徳若國領户百餘口六百七
  十 疏勒國領户二萬一千 焉耆國户萬五千
  口五萬二千 東且彌國户三千餘口五千 車
  師前王居交河城領户千五百餘口四千餘
  ︹唐書西域傳︺貞觀十四年侯君集伐髙昌分兵略
  㝎凡三州五縣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萬︹地理志︺
  西州交河郡户萬九千一十六口四萬九千四百
  七十六
[056-25a]
   按回部人民城郭宮室其與山北畜牧冦鈔往
   来遷徙無常者為俗較殊自逆酋竄獲以後所
   部名城投戈獻欵版齒滋豐較之漢唐史傳所
   紀直倍蓰過之而樂利之庥臻乎富庻由是而
恩從風翔徳與澤沛户籍日見其繁昌仁義彌深其漸被
   以古不覊縻之地而為
聖朝向化之區何其盛哉
 
[056-25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三
[056-26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三
 屯政二
   按山南回部舊地自闢展以西武功耆定後於
   乾隆二十二年始事耕屯經駐防闢展大臣定
   長等進麥萬穗
宸翰親裁以著綏豐之盛嗣是年和人樂以回民之夙
   習農務較準俗惟資畜牧者尤宜且稱而伊古
[056-26b]
   車師輪臺渠犁之遺蹟亦縁是可考証云
 闢展
  屯田一萬三千六百三十三畝 乾隆二十四年
   置一萬七百五畝二十五年增二千九百二十
   八畝
  管屯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
   𣲖無定額
  屯兵八百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056-27a]
  土宜麥青稞豌豆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六分五釐二十五年收
   穫十五分九釐
 哈喇和卓
  屯田六千畝 乾隆二十四年置四千五百畝二
   十五年增一千五百畝
  管屯遊擊及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𣲖
   無定額
[056-27b]
  屯兵三百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土宜小麥青稞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五分五釐二十五年收
   穫九分二釐
 托克三
  屯田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三畝 乾隆二十四年
   置一萬一千八十二畝二十五年增三千一百
   七十一畝
[056-28a]
  管屯叅將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省調
   𣲖無定額
  屯兵一千名 乾隆二十四年設
  土宜小麥豌豆粟榖
  收穫乾隆二十四年收穫四分一釐二十五年收
   穫七分五釐
   按闢展南臨沙山北距大山一百里秋冬山間
   積雪入夏消融流注南麓滲於沙土離闢展城
[056-28b]
   五六里許復出地上是為泉源泉眼星羅碁錯
   約十數處去城里許滙合成渠名闢展郭勒屈
   曲而南地勢就平渠流散漫凡近渠之地咸引
   水灌溉其髙阜則水所不到専資雨澤也哈喇
   和卓水源出北山下經由沙磧漫衍而南出金
   嶺口滙為大渠入哈喇和卓郭勒分道諸堡田
   畝資其灌溉托克三水凡二道一發源於東面
   大山之麓湍泉漫流沙磧間經一百五十餘里
[056-29a]
   滙入河流一發原於烏魯木齊之東山積雪所
   融流注南行離城二十里許與泉水合為托克
   三郭勒藉溉田畝於乾隆二十二年試墾地六千
   五百五十畝二十三年璔墾地一萬一千一百
   五十畝二十四年設兵開屯如制嗣於乾隆二
   十六七兩年經辦事大臣次第奏請給與土爾
   番回民為世業歲納額租詳貢/賦門
御製駐防闢展屯田大臣定長等奏進所穫麥萬穗詩
[056-29b]
 以紀事
載戢西瀛已定功戌耕伊始慶綏豐夏收萬穗先來進
秋熟千屯預報芃實栗惟堪嘗以彘既安那更役如熊
開疆逾逺心隨逺總為祈年宵旰中
   按闢展在漢屬狐胡國地與車師隣接前代設
   屯與否史無明文今以地位考之狐胡與漢車
   師柳中地接當漢屯田車師後漢屯田柳中時
   必兼舉之矣或謂東漢時歸義建威二十七所
[056-30a]
   屯田在伊吾之西伊吾為今哈密如其説則當
   與闢展相近今詳考之歸義諸屯當在漢西海
   廢郡居延故城元為額齊訥舊作亦集/乃今改正至元/間額
   齊訥總管忽魯多言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軍三百人鑿哈濟渠於額齊訥地并以傍近
   民西僧餘户助其力從之計屯田/九十餘頃即漢歸義屯等處也明屬陜西行
   都司今在甘州之北哈密之東而云在伊吾西
   者非也
  漢書西域傳昭帝時匈奴使四千騎田車師宣帝
[056-30b]
  遣五將將兵擊匈奴車師田者驚去地節二年漢
  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將免刑罪人田渠犂積
  榖吉奏事至甘泉有詔還田渠犂及車師益積榖
  以安西國於是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車師單
  于大臣皆曰車師地肥美漢得之多田積榖必害
  人國不可不爭也果遣騎來擊田者吉迺與校尉
  盡將渠犁田士千五百人往田上書言願益田卒
  公卿議以為道逺煩費可且罷車師田者其後置
[056-31a]
  戊巳校尉屯田居車師故地
  ︹後漢書耿恭傳︺謁者闗寵為戍己校尉屯前王柳
  中︹西域傳︺延光二年以班勇長史將弛刑士五百
  人西屯柳中
   按哈喇和卓托克三今屬闢展在漢為車師前
   王地其屯田積榖與匈奴爭逐之蹟有可考者
   漢書稱其地肥美可以多田而積榖後漢班勇
   西屯柳中即今魯克察克在昔為車師國地東
[056-31b]
   境也又今闢展屬境於北魏為髙昌北史言髙
   昌厥土良沃榖麥一歲再熟由今核之似與昔
   殊葢縁沙磧之壤以雪為水源肥饒磽瘠視水
   勢之盈涸靡有定則也又按宋王延德髙昌行
   紀云其地産五榖惟無蕎麥有水出金嶺導之
   周繞國城以溉田園作水磑今授回民為世業
   以耕以藝古法具在多田積榖惟勤則不匱耳
 哈喇沙爾
[056-32a]
  屯田七千四百四十畝 乾隆二十三年置四千
   一百四十五畝二十四年增五千五百三十五
   畝二十五年增三十二畝二十六年裁一千九
   百八十八畝二十七年裁二千五百十畝二十
   八年增一千十一畝二十九年増八百十畝三
   十二年增一千五畝三十五年裁一千畝三十
   八年增四百畝如今額
  管屯叅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於陜西
[056-32b]
   甘肅省調𣲖無定額
  屯兵三百六十二名 乾隆二十三年設二百七
   名二十四年增二百七十七名二十五年增一
   名二十六年裁一百四十四名二十七年増五
   十六名二十八年裁五十四名二十九年增九
   名三十二年増四十名三十五年裁五十名三
   十八年増二十名如今額
  土宜粟榖小麥青稞
[056-33a]
  收穫乾隆二十三年收穫六分四釐二十四年收
   穫十五分二釐二十五年收穫九分八釐二十
   六年收穫十一分二十七年收穫三分六釐二
   十八年收穫八分五釐二十九年收穫六分二
   釐三十年收穫九分六釐三十一年收穫八分
   七釐三十二年收穫九分八釐三十三年收穫
   八分四釐三十四年收穫八分三釐三十五年
   收穫六分七釐三十六年收穫四分五釐三十
[056-33b]
   七年收穫五分六釐三十八年收穫七分三十
   九年收穫七分二釐四十年收穫六分九釐四
   十一年收穫七分四十二年收穫六分七釐
  ︹漢書西域傳︺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
  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䕶以給使
  外國者征和中搜粟都尉桑𢎞羊與丞相御史奏
  言故輪臺以東㨗枝渠犂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有
  溉田五千頃以上處温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
[056-34a]
  榖與中國同時熟可遣屯田卒詣故輪臺以東
  置校尉三人分䕶各舉圖地形通利溝渠務使
  以時益種五榖田一歲有積榖募民壯健有累敢
  徙者詣田所就畜積為本業益墾溉田昭帝用桑
  𢎞羊前議田輪臺輪臺與渠犂地皆相連也
   按哈喇沙爾北至天山一百四十餘里南至海
   都郭勒四里海都郭勒源發北山下紆曲南行
   二百五十里當哈喇沙爾西南境冬春河身廣
[056-34b]
   及一里夏秋漲發輒三四里引渠灌溉屯墾地
   畝其地為古焉耆漢書稱其國近海水多魚北
   史亦言焉耆土田良沃榖有稻菽粟麥去海千
   餘里有魚鹽蒲葦之饒今自哈喇沙爾至漢輪
   臺渠犂屯田處約四百餘里在庫車以東所謂
   廣饒水草有溉田五千頃以上者也更以水經
   注考之輪臺最西即所謂龜兹東川水東南流
   逕於輪臺之東者也連城稍東即所謂敦薨水
[056-35a]
   西南流連城别注裂以為田者也渠犂更東即
   所謂敦薨水又屈而南逕渠犂國西又東南流
   逕渠犁城漢武帝屯渠犂即此處也其實地皆
   毗連相去不過幾百里在今哈喇沙爾之西南
   庫車之東南依往跡以尋其塍隴當必有良疇
   美土蕪穢於沙磧中者盡人力以收地利顧可
   不講歟
 烏什
[056-35b]
  屯田八千畝 乾隆三十一年置二萬畝三十二
   年裁一千畝三十三年裁四千畝三十四年裁
   三千畝三十五年裁二千畝三十六年裁二千
   畝如今額
  管屯副將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各員由陜西甘肅
   省調𣲖無定額
  屯兵四百名 乾隆三十一年設一千名三十二
   年裁五十名三十三年裁二百名三十四年裁
[056-36a]
   一百五十名三十五年裁一百名三十六年裁
   一百名如今額
  土宜小麥大麥豌豆糜
  收穫乾隆三十一年收穫八分六釐三十二年收
   穫九分八釐三十三年收穫九分九釐三十四
   年收穫九分二釐三十五年收穫九分五釐三
   十六年收穫九分九釐三十七年收穫九分四
   釐三十八年收穫九分三釐三十九年收穫九
[056-36b]
   分四釐四十年收穫九分三釐四十一年收穫
   九分四釐四十二年收穫九分五釐
   按乾隆三十二年阿克蘇稻田移於烏什試種
   收穫九分二釐旋因地寒水冷不宜稻榖即於
   三十三年仍移阿克蘇
 阿克蘇
  稻田一百五十畝 乾隆二十七年置如今額
  管屯遊擊把總即駐防武職不另𣲖
[056-37a]
  屯兵十五名 乾隆二十七年設
  收穫乾隆二十七年收穫二十二分二十八年收
   穫二十三分二十九年收穫二十八分三十年
   收穫二十七分九釐三十一年收穫二十二分
   三釐三十二年移/烏什見前條三十三年收穫三十分三十
   四年收穫三十五分一釐三十五年收穫三十
   五分三十六年收穫三十分二釐三十七年收
   穫三十四分三釐三十八年收穫三十三分九
[056-37b]
   釐三十九年收穫三十五分二釐四十年收穫
   三十一分八釐四十一年收穫三十七分二釐
   按阿克蘇稻田於乾隆二十六年經辦事大臣
   以地當孔道供支往還星使及内附藩臣有酌
   宜筵宴處需用稻米請於葉爾羌運籽試種自
   二十七年為始每歲收穫盈餘運交烏什糧員
   配給官俸數取足用而止與他處講求地利博
   資民用者不同也抑臣/等竊見武功告成之後
[056-38a]
   即從事設戍開屯用以綏逺固圉長治而久安
   䇿莫善於此恭讀
御製回部貢金詩序拳拳於井牧之方駐守屯種取足
   供支既不擾内地之一絲一粟役中土之一丁
   一夫蠲彼横徴登諸祍席以視前代骨都戊己
   僕僕轉餉坐耗物力者固不可同年語矣而又
   為之立賞罰之條嚴勸課之則使荷戈擐甲之
   夫轉而縁南畝者罔不爭先踴躍思盡地力即
[056-38b]
   一屯政而我
皇上之知周道濟坐照萬里之外者葢如此
 户口附
  前者準夷底定掃穴犂庭逆者勦之順者撫之袤
  延萬里疆宇廓清爰為屯兵駐守招集回部及甘
  州民户分地而居而於烏魯木齊昌吉羅克倫伊
  犁諸處計畝耕作葢屯墾之丁男即西域之户籍
  也回部雖村城絡繹碁布星羅幾於烟火相望然
[056-39a]
  闢展左右其居民先經避患空城内徙全部歸誠
  後於闢展哈喇和卓托克三哈喇沙爾諸處亦如
  準噶爾部之移民開屯漸歸殷庶從此天山南北
  一體涵濡休養生息日以繁滋計口宜什倍於此
  而目前固未為定額也爰附屯政以徴大略至安
  西州哈密鎮西府人民雖舊隸户籍亦均備載自
  嘉峪闗外始為兹編類例云
 安西州
[056-39b]
  二千四十一户 二萬六千八百二十一名口
 敦煌縣屬安西州/
  二千四百五户 二萬九千五百二十名口
 玉門縣屬安西州/
  一千四百九十八户 一萬四千一百四十四名
   口
 哈密
  回民一千九百五十户 一萬二千一百六十三
[056-40a]
   名口
   按哈密人民由内地來此貿易無土著不偹載
 鎮西府舊為巴爾庫勒/
 宜禾縣屬鎮西府/
  六百九十七户 二千五百九十六名口
 奇臺縣屬鎮西府/
  一千九百九十四户 六千八百二十四名口
 迪化直隸州舊為烏魯木齊/
[056-40b]
  三千四百九十六户 一萬六千六百三十一名
   口
 昌吉縣屬迪化州/
  四千三百三十二户 一萬九千七百三十四名
   口
 綏來縣屬迪化州/
  二千二百五十二户 七千六百二十四名口
 阜康縣屬迪化州/
[056-41a]
  四千三百五十户 一萬八千四百五名口
 伊犂
  舊住額魯特三千五百十六户 一萬一千七百
   三十七名口乾隆四十二年全移赴塔爾巴噶
   台居住
  土爾扈特一百零四户 四百四十七名口乾隆
   四十二年全移塔爾巴噶台居住
  土爾扈特屬下二十九鄂拓克舊户八百三十八
[056-41b]
   户 三千五百七十三名口乾隆四十二年全
   移塔爾巴噶台居住
  土爾扈特屬下喇嘛一千零八十户 四千八百
   五十三名口
  土爾扈特屬豢養種地之額魯特六千五百十四
   名口
  回户六千四百零六户 二萬三百五十六名口
  民户七十一户 二百零九名口
[056-42a]
  遣犯為民二百四十四名口
   按駐防滿洲䝉古錫伯索倫察哈爾諸兵雖攜
   眷居住未可與彼中户同論不備登
 博羅塔拉
  土爾扈特屬豢養種地額魯特八百二十七名口
 裕勒都斯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一萬一千二百十九名
   口
[056-42b]
 和博克薩里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二千八百六十三名口
 古爾班濟爾噶朗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二千八百六十三名口
 古爾班晶庫色木什克
  游牧土爾扈特屬額魯特一千三百五十九名口
 哈布齊垓
  游牧和碩特屬額魯特三千一百十五名口
[056-43a]
 塔爾巴噶台
  額魯特户三千五百十六户 一萬一千七百三
   十七名口乾隆四十二年自伊犂移住
  土爾扈特一百零四户 四百四十七名口乾隆
   四十二年自伊犂移住
  土爾扈特屬下二十九鄂拓克舊户八百三十八
   户 三千五百七十三名口乾隆四十二年自
   伊犂移住
[056-43b]
   按庫爾喀喇烏蘇除安設屯防官兵外止有行
   商無土著民户不備登
 ︹漢書西域傳︺烏孫國户十二萬口六十三萬 烏
  貪訾離國户四十一口二百三十一 單桓國户二十七
  口百九十四 蒲類國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
  蒲類後國户百口千七十 車師後王國户五
  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 車師都尉國户四十
  口三百三十三 車師後城長國户一百五十四口
[056-44a]
  九百六十
  ︹後漢書西域傳︺蒲類國户八百餘口二千餘移支
  國居蒲類地户七百餘口三千餘 車師後王居務
  塗谷領户四千餘口萬五千餘戊校尉閻詳更立
  阿羅多為王將卑君還敦煌以後部人三百帳别
  屬役之食其税帳者猶中國之户數也
  ︹北史西域傳︺悦般國住龜兹北衆可二十餘萬
  ︹唐書突厥傳︺有執舍地處木昆婆鼻三種者舉所
[056-44b]
  部數千帳與賀魯皆内屬突騎施烏質勒西突厥
  别部也自賀魯破滅二部可汗皆先入侍烏質勒
  能撫下諸胡順附帳落寖盛突厥施别種車鼻施
  啜蘇禄者裒拾餘衆至二十萬於是復雄西域及
  其破滅有特厖勒居焉耆城餘部保金莎領衆至
  二十萬︹沙陀傳︺貞元中沙陀部七千帳附吐蕃元
  和三年悉衆三萬落欵靈州塞︹回鶻傳︺那頡啜收
  赤心衆七千帳東走振武大同貞觀二年西突厥
[056-45a]
  乙失鉢孫曰夷男率部帳七萬附頡利可汗︹地理
  志︺北庭大都䕶府户二千二百二十六口九千九
  百六十四
   按準噶爾為漢烏孫全境悦般居龜兹國北應
   在伊犂河環抱之間擁衆稱雄户口甲於他國
   尋以準噶爾作孽之故强食弱衆凌寡幾於地
   廣人稀伏讀
御製後勒銘伊犂碑文憫彼淪亡期於休息瘝痌保抱
[056-45b]
   反覆勤拳由是佃田宅宅起凋瘵而康阜之生
   養繁息蒸蒸日盛可握笇而知漢之蒲類前後
   國唐之北庭地擅膏腴為今廸化州屬一帶屯
   種之區是以境非遼逺而户口則視小國為加
   多至於車師後國都尉國後城長國烏貪訾離
   國單桓國雖與車師前國相屬而地居山北在
   烏魯木齊東境博克達山之隂是亦今之準噶
   爾部地為類見於此以備考
[056-46a]
 闢展
  回民二千九百三十七户 一萬三百七十三名
   口
  按闢展諸城内地行商各户非土著不備登
 哈喇沙爾
  回民一千一百三十户 五千三百九十名口
 庫車
  回民一千一百十二户 四千二百六十名口
[056-46b]
 沙雅爾
  回民六百七十三户 一千八百九十八名口
 賽喇木
  回民五百户 一千六百二十七名口
 拜
  回民五百六十三户 一千七百三十五名口
 阿克蘇
  回民七千五百六户 二萬四千六百七名口
[056-47a]
 烏什
  回民八百二十二户 三千一百五十八名口
 喀什噶爾
  回民一萬四千五十六户 六萬六千四百十三
   名口
 葉爾羌
  回民一萬五千五百七十四户 六萬五千四百
   九十五名口
[056-47b]
 和闐
  回民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二户 四萬四千六百
   三名口
  ︹漢書西域傳︺鄯善國户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
  百 且末國戸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 小宛
  國戸百五十口千五百 精絶國户四百八十口
  三千三百六十 戎盧國户二百四十口千六百
  一十 扞彌國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千
[056-48a]
  渠勒國戸三百一十口二千一百七十 于闐國
  戸三千三百口萬九千三百 皮山國户五百口
  三千五百 西夜國户三百五十口四千 蒲犂
  國户六百五十口五千 依耐國户一百二十五
  口六百七十 無雷國户千口七千 難兠國戸
  五千口三萬一千 莎車國戸二千三百三十九
  口萬六千三百七十三 疏勒國戸千五百一十
  口八千六百四十七 尉頭國户三百口二千三
[056-48b]
  百 姑墨國户三千五百口二萬四千五百 温
  宿國戸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 龜兹國戸六千
  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 烏壘户百一
  十口千二百 渠犁城戸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
   尉犁國戸一千二百口九千六百 危須國户
  七百口四十九百 焉耆國户四千口三萬二千
  一百 卑陸國户二百二十七口千三百八十七
   卑陸後國户四百六十二口千一百三十七
[056-49a]
  郁立師國戸百九十口千四百四十五 西且彌
  國戸三百三十二口千九百二十六 東且彌國
  戸一百九十一口千九百四十八 刼國户九十
  九口五百 狐胡國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
  山國户四百五十口五千 車師前國户七百口
  六千五十
  ︹後漢書西域傳︺于窴國領户三萬二千口八萬三
  千 西夜國户二千五百口萬餘 子合國領户
[056-49b]
  三百五十口四千 徳若國領户百餘口六百七
  十 疏勒國領户二萬一千 焉耆國户萬五千
  口五萬二千 東且彌國户三千餘口五千 車
  師前王居交河城領户千五百餘口四千餘
  ︹唐書西域傳︺貞觀十四年侯君集伐髙昌分兵略
  㝎凡三州五縣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萬︹地理志︺
  西州交河郡户萬九千一十六口四萬九千四百
  七十六
[056-50a]
   按回部人民城郭宮室其與山北畜牧冦鈔往
   来遷徙無常者為俗較殊自逆酋竄獲以後所
   部名城投戈獻欵版齒滋豐較之漢唐史傳所
   紀直倍蓰過之而樂利之庥臻乎富庻由是而
恩從風翔徳與澤沛户籍日見其繁昌仁義彌深其漸被
   以古不覊縻之地而為
聖朝向化之區何其盛哉
 
[056-50b]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