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58 古文集成前集-宋-王霆震 (master)


[060-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文集成巻六十    宋 王霆震 編
  前辛集六
   疏
  請立梁王疏賈誼/
   迂齋批深識事勢議論剴切筆力老健至呉楚/之反而説始驗至主父偃之出而䇿始
   行信乎其通/達國體也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人
[060-1b]
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彊漢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為藩
扞及皇太子之所持者唯淮陽代二國耳代北邉匈奴
與彊敵為鄰能自完則足矣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
墨子之著面適足以餌大國耳不足以有所禁禦方今
制在陛下制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好/
主之行異布衣議/論布衣者飾小行競小廉以自託於鄉
黨人主唯天下安社稷固否耳高皇帝𤓰分天下以王
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以為不可故蔪去不義諸侯而
[060-2a]
虚其國擇良日立諸子雒陽上東門之外畢以為王而
天下安故大人者不牽小行以成大功應異布/衣一句今淮南
地逺者或數千里越兩諸侯梁淮/陽而縣屬於漢其吏民
繇役往來長安者自悉而補中道衣敝中道衣敝則自/悉其家財以補
之/錢用諸費稱此其苦屬漢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歸
諸侯者已不少矣其勢不可久臣之愚計願舉淮南地
以益淮陽而為梁王立後割淮陽二三列城與東郡以
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淮陽又一/䇿梁起於新郪以
[060-2b]
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
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扞齊趙淮陽足以禁呉楚陛
下高枕終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也謂之二世利/非誼本意
當今恬然適遇諸侯之皆少數嵗之後陛下且見之矣
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一節進/一節以除六國之禍今陛下力
制天下頤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之禍難以言智苟身
亡事畜亂宿禍熟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老母弱子
語/好將使不寧不可謂仁臣聞聖主言問其臣而不自造
[060-3a]
事故人臣得畢其愚忠唯陛下財幸
  十漸䟽魏徵/
   本傳唐貞觀十三年阿史那結社率作亂雲陽/石然史曰古燃字雲陽之石然妖異也自
   冬至五月不雨徵上䟽極言曰云云䟽奏帝曰/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
   施顔面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䟽列為屛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
臣奉侍帷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
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徳音在耳不敢忘也頃年以來寖
不克終謹用條陳禆萬分一陛下在貞觀初清靜寡欲
[060-3b]
化被荒外今萬里遣使市索駿馬并訪怪珍昔漢文帝
却千里馬晉武帝焚雉頭裘陛下居常議論逺輩堯舜
今所為更欲處漢文晉武下乎此不克終一漸也子貢
問治人孔子曰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子貢曰何畏哉
對曰不以道導之則吾讎也若何不畏陛下在貞觀初
護民之勞喣光羽/切之如子不輕營為頃既奢肆思用人
力乃曰百姓無事則易驕勞役則易使自古未有百姓
逸樂而致傾敗者何有逆畏其驕而為勞役哉此不克
[060-4a]
終二漸也陛下在貞觀初役已以利物比來縱欲以勞
人雖憂人之言不絶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諸心無慮
營構輙曰弗為此不便我身推之人情誰敢復爭此不
克終三漸也在貞觀初親君子斥小人比來輕褻小人
禮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逺于萬/反之輕小人也狎而近
之近之莫見其非逺之莫見其是莫見其是則不待間
而踈莫見其非則有時而昵昵小人踈君子而欲致治
非所聞也此不克終四漸也在貞觀初不貴異物不作
[060-4b]
無益而今難得之貨雜然並進玩好之作無時而息
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此
不克終五漸也在貞觀初求士如渴賢者所舉即信而
任之取其所長常恐不及比來由心好惡以衆賢舉而
用以一人毁而棄雖積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夫行
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積年之行不應
頓虧陛下不察其言以為臧否使讒佞得行守道䟽間
此不克終六漸也在貞觀初高居深拱無田獵畢弋之
[060-5a]
好數年之後志不克固鷹犬之貢逺及四夷晨出夕返
馳騁為樂變起不測其及救乎此不克終七漸也在貞
觀初遇下有禮羣情上達今外官奏事顔色不接間因
所短詰其細過雖有忠欵而不得申此不克終八漸也
在貞觀初孜孜治道常若不足比恃功業之大負聖智
之明長辰兩/反傲縱欲無事興兵問罪逺裔親狎者阿㫖
不肯諫踈逺者畏威不敢言積而不已所損非細此不
克終九漸也貞觀初頻年霜旱畿内戸口並就關外攜
[060-5b]
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戸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撫寧
故死不携貳也比者疲於徭役關中之人勞弊尤甚雜
匠當下顧而不遣正兵畨上復别驅任市物鏹屬於㕓
逓子背望於道脱有一穀不収百姓之心恐不能如前
日之帖泰此不克終十漸也夫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人
無釁焉妖不妄作今旱熯呼旱/切之災逺被郡國凶醜之
孽起於轂下謂阿史那結/社率作亂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懼憂
勤之日也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為而不為臣所
[060-6a]
以鬱結長嘆者也
  議楊綰條奏貢舉䟽賈至/
   東萊注唐書賈至字幼隣擢明經第寳應初遷/尚書左丞楊綰建請依古制縣令舉孝
   廉於刺史升天子禮部詔有司參議多是綰言/至議以為自晉後衣冠遷徙人多僑處因縁官
   族所在占籍今鄉舉取人未盡請廣學校增國/子博士員十道大州得置大學舘詔博士領之
   召至生徒使保桑梓者鄉里舉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議者更附至議
謹按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周之政尚文然則文與
忠敬皆統人之行也且夫述行美極人文人文興則忠
[060-6b]
敬存焉是故前代以文取士本文行也由辭以觀行則
及辭也宣父稱顔子不遷怒不貳過謂之好學至乎修
春秋則游夏之徒不能措一辭不亦明乎間者禮部取
人有乖斯義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關睢之義曰
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蓋王
政之所由廢興也故延陵聴樂知諸侯之存亡左襄二/十九年
今試學者以帖字為精通而不窮㫖義豈能知遷怒貳
過之道乎考文者以聲病為是非而務擇浮艶豈能知
[060-7a]
移風易俗化天下之事乎選舉志李栖/筠議進士科是以上失其源
而下襲其流乗流波蕩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
夫先王之道消則小人之道長小人之道長則亂臣賊
子由是生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
所由來者漸矣漸者何謂忠信之陵頺耻尚之失所末
學之馳騁儒道之不舉四者皆由取士之失也夫一國
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贊揚其風繫卿大夫也卿大
夫何甞不出於士乎今取士試之小道而不以逺者大
[060-7b]
者使干祿之徒趨馳末術是誘導之差也夫以蝸蚓之
餌雜垂滄海而望吞舟之魚至不亦難乎所以食垂餌
者皆小魚就科目者皆小藝四人之業士最關於風化
近代趨士靡然向風致使祿山一呼而四海震蕩思明
再亂而十年不復逆臣/傳向使禮讓之道𢎞仁義之道著
則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節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
揺也且夏有天下四百載禹之道喪而殷始興焉周有
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廢而秦始并焉觀三代之選士
[060-8a]
任賢皆考實行故能風俗淳一運祚長逺秦坑儒士二
代而亡漢興雜三代之政𢎞四科之舉西京始振經術
之學東都終持名節之行至有近戚竊位彊臣擅權弱
主孤立母后專政而社稷不隕終彼四百豈非學行扇
化於鄉里哉厥後文章道弊尚於浮奢取士術異苟濟
一時自魏至隋僅四百載三光分景九州阻域竊號僭
位徳義不修是以子孫連顛享國咸促國家革魏晉梁
隋之弊承夏殷周漢之業四隩既宅九州攸同覆幬亭
[060-8b]
育合徳天地安有捨皇王舉士之道蹤亂代取人之術
此公卿大夫之辱楊綰所奏實為正論然自典午覆敗
中原板蕩夷狄亂華衣冠遷徙南北分裂人多僑處聖
朝一平區宇尚復因循版圖則張閭井未設士居鄉土
百無一二因縁官族所在耕築地望繫之數百年之外
而身皆東西南北之人焉今欲依古制鄉舉里選猶恐
取士之未盡也請兼廣學校以𢎞訓誘今兩京有大學
州縣有小學兵革一動生徒流離儒臣師氏廩祿無向
[060-9a]
貢士不稱行實胄子何甞講習獨禮部毎嵗權甲乙之
第謂𢎞奬擢不其謬哉秪足長浮薄之風啓僥倖之路
矣其國子博士等望加員數厚其祿秩選通儒碩士間
居其職十道大郡量置大學舘令博士出外兼領郡官
召置生徒人循故事保桑梓者鄉里舉焉在流寓者庠
序推焉朝而行之夕見其利如此則青青不復興刺詩/子
衿/擾擾由其歸本矣人倫之始王化之先不是過也
 
[060-9b]
 
 
 
 
 
 
 
 古文集成巻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