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58 古文集成前集-宋-王霆震 (master)


[043-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文集成巻四十三   宋 王霆震 編
  前已集五
   論
  王者不治夷狄論東坡/
   東萊批統體好前面開説長後正説甚短讀之/全不覺長短蓋後面一句轉一句故也
   大凡罵題先説他好然後罵中間/出入意外説戎乃筆力髙人處
   郎學士曰出公羊傳註公墓誌云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多文不工公始具草
[043-1b]
   文義粲然/時以為難
   斆齋評曰此篇論春秋不治夷狄其不治者乃/所以深治議論儘有味中間鋪叙齊
   晉行事未能純為中國秦楚行事未能純為夷/狄聖經終抑夷而尊夏者此正可見其用法至
   詳處末又説戎之㑹公不/敢深責其禮文意亦髙妙 全篇並東萊批註
夷狄不可以中國之治治也説大意起/頭有力譬若禽獸然求
其大治必至於大亂先王知其然是故以不治治之治
之以不治者乃所以深治之也鎻處有力/亦使得體春秋書㑹戎
於潛何休曰王者不治夷狄録戎來者不拒去者不追
[043-2a]
公羊隠/二年夫天下之至嚴而用法之至詳者莫如於春
秋凡春秋之書公書侯書字書名其君得為諸侯其臣
得為大夫者舉皆齊晉也書公如葬齊桓/公之類是也不然則齊晉
之與國也如宋衛陳鄭之屬/皆齊晉相與之國其書州書國書氏書人其
君不得為諸侯其臣不得為大夫者舉皆秦楚也書州/如荆
人來聘之/類是也不然則秦楚之與國也間架○立二段若无/處結便不成文字亦
本原毁郎曰如崇如介人如/江黄之屬皆秦楚相與之國夫齊晉之君所以治其國
家擁衛天子而愛養百姓者豈能盡如古法哉散説若/不如此
[043-2b]
散説都无氣此等/皆是放散錯綜處蓋亦出於詐力而參之以仁義是亦
未能純為中國也此是段中有力處○此二段/説得中國所以不與夷狄處秦楚者
亦非獨貪冒無恥肆行而不顧也蓋亦有秉道行義之
君焉如秦穆公楚/文王之流是秦楚亦未至於純為夷狄也有力/處○
意在/後齊晉之君不能純為中國而春秋之所與者常嚮
再整頓説/起解前去有善則汲汲而書之下字切○如書齊桓/召陵之盟晉文城濮
之戰/之類惟恐其不得聞於後世有過則多方而開赦之如/齊
桓滅項則書師滅項晉/文召王則曰王狩之類惟恐其不得為君子秦楚之君
[043-3a]
未至於純為夷狄而春秋之所不與者常在焉有善則
累而後進如荆之入蔡伐鄭則以州稱至於來聘/則曰荆人焉所謂善累而後進者類此有惡
則畧而不録以為不足録也見所以不與處○商臣弑/其君頵止書楚子卒所謂
畧而不録/者類此是非獨私於齊晉而偏疾於秦楚也以見中
國之不可以一日背而夷狄之不可以一日嚮也其不
純者足以寄其褒貶則其純者可知矣統鎻冇力○斡/前後意此句最
得體好/斡下意故曰天下之至嚴而用法之至詳者莫如春秋
説盡了他/又生意夫戎者豈特如秦楚之流入於戎狄而已哉
[043-3b]
意外一篇好處在此説正意/了自此已下一句轉一句然而春秋書之曰公㑹戎
於潛公無所貶而戎為可㑹是獨何歟夫戎之不能以
會禮㑹公亦明矣此學者之所以深疑而求其説也㸔/上
説戎狄全无分解處人皆以為如是重深絶不治/處今乃出入意外而説戎如此乃見其筆髙人處故曰
王者不治夷狄録戎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夫以戎之
不可以化誨懐服也彼其不悍然執兵以與我從事於
邊鄙固亦幸矣此輕説過便見不治/繳結有力結前後意又况知有所謂㑹
者而欲行之是豈不足以深嘉其意乎彼自中國説入/夷狄此自夷狄
[043-4a]
説入中/國來不然將深責其禮彼將有所不堪而發其暴怒
則其禍大矣見不治治/之本意仲尼深憂之故因其來而書之
以㑹曰若是足矣是將以不治深治之也結得盡處/一過好
是觀之春秋之疾戎狄者非疾純戎狄也疾夫以中國
而流入於戎狄者也闗鎖上面无此則/前散漫○結有力
  匈奴論東萊/
治天下者不可以夷狄之强弱為中國之安危使夷狄
之勢强耶則吾中國之不可不治也使夷狄之勢弱耶
[043-4b]
則吾中國亦不可不治也吾知治吾中國耳彼夷狄奚
有於我哉譬之治家者睦其宗族制其童僕謹其扄鐍
髙其垣牆此治家之常法也是法也不為鄰之厚而増
不為鄰之薄而損不為盜賊而設不為無盜賊而廢蓋
是數者之法為吾家而設非為鄰里盜賊而設也惟治
天下者亦然夫中國之與夷狄其不相為用乆矣仰觀
天文俯察地理北戎為胡門自三危而至於朝鮮所以
限戎狄也南戎為越門自岷山而至於甌閩所以限蠻
[043-5a]
夷也是中國之與夷狄風俗不同嗜慾不同彼之休戚
何豫吾之利害哉是故先王之待夷狄其來不喜其去
不怒其欣然而朝覲也特象胥之職爾特行人之職爾
禮秋官象胥之職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論説焉以和親之盛行人之職掌大賔之禮及大
客之儀以親諸侯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壹見各以其所貴寶為贄吾心初不為之驕其
悍然而侵畧也特司馬之職爾特士師之職爾夏官大/司馬之
職掌建國之九法以佐王平國秋邦士/師職掌國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罰吾心初不為之
沮彼方紛然自來自去而治吾中國者亦未嘗一日廢
[043-5b]
焉及至後世當夷狄之强則自以為危危則戒戒則治
當夷狄之弱則自以為安安則怠怠則亂故夷狄之强
弱雖不足為中國之安危而實兆中國之治亂此無他
為人君不能自治中國而每以夷狄為輕重也漢自宣
帝之前匈奴盛而漢以治自宣帝以後匈奴衰弱而漢
以亂觀宣帝以前太史之所書曰某年匈奴入雲中某
年匈奴入上郡某年匈奴入朔方誠艱難多事之時也
觀宣帝以後太史之所書曰某年斬郅支單于祠郊廟
[043-6a]
某年呼韓邪單于來朝改元某年單于來朝赦天下誠
太平無事之時也有艱難多事之形而天下反治有太
平無事之形而天下反亂獨何歟多事則勤而修政無
事則怠而佚豫此治亂之所以分也吾嘗謂漢祚之亡
不在於元帝而在於宣帝不生於王莽之强而生於渭
橋之謁焉彼匈奴自髙帝以來桀驁不賔非祖宗之治
不若宣帝特其勢自强耳及宣帝之世欵塞來王非宣
帝之治過於祖宗也特其勢自弱耳初無一毫豫於中
[043-6b]
國而宣帝乃以為功光祖宗張皇其事以震耀於後世
元成以下習熟見聞遂以為祖宗之所患者獨匈奴今
匈奴既服則天下無復多事矣遂盤樂怠傲以至於亡
豈非宣帝有以啓之耶自古深謀逺慮之士多以為無
外患則有内憂晉與楚戰於鄢陵范文子不欲戰曰盍
釋楚以為外懼乎此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也夫人臣之
告其君不能使之悟而徒欲其懼使夷狄敵國常强則
君猶警懼敵國之患去則君必驕矣是其説雖足以致
[043-7a]
今日之懼亦所以啓他日之驕得失適相半耳盍若告
人君以治内之説彼夷狄敵國之或盛或衰外患之或
有或亡皆無豫於吾事惟専意於治内而已如是則吾
説可以常行而無弊矣此又進言於君者所當知也
  和戎論止齋/
後世之師不可以三代用也非三代之不可用也後世
之不能三代也昔湯之於葛伯大王之於狄人嘗卑而
下之矣然皆出於睦鄰之誠心而非所以餌敵故惟商
[043-7b]
周而後可以為之未能商周而襲其跡則將自斃以資
冦何者惟有得天下之道而無取天下之心者可以無
事於術而聽其自爾也漢之髙帝自惟其無商周之徳
也故其圖天下一出於術欲離之故合之欲奪之故予
之雖其道異乎湯武然世之善論者未始不多其自知
之明而審其所處也方其羣雄競馳躡足而爭赴者亡
秦氏也周章百萬之師戰於麾下以嬰其鋒而已虀粉
於章邯之手沛公誠勇者詎能徑入之哉故為之舒遲
[043-8a]
容與隂以利㗖秦將及秦將一欲連和而嶢闗之戰已
合矣髙帝之入秦也和也項氏手裂土宇錯建諸侯之
國其綿壤千里為楚漢輕重者無出齊右也故虜魏豹
蹙陳餘帝皆付之韓信而無憂獨念夫田齊之强桀猾
變詐未易以力鬭乃遣酈生説之食其之説一諧而淮
隂之衆俄集於厯下則髙帝之下齊也亦和也至其身
以屢衂之卒抗雷轟焱至之楚轉戰五年棄官軍而狐
竄者屢矣帝之意知夫漢之不楚敵也而惟和可以驕
[043-8b]
之滎陽之圍嘗請和於楚矣而羽不聽蓋有范増者在
而帝之計未行也漢之四年也羽以兵少食盡自申鴻
溝之約當是時籍志衰矣漢得天下之半若可以氣要
而威制之也而方懽然與之畧無難色帝豈忘羽者耶
東兵未反國而垓下之追曵踵而至史臣以為良平之
謀不知夫髙帝之蓄於數年者蓋至此始獲逞也髙帝
所以滅項者抑又以和也嗚呼而今而後知夫豪傑有
志之主其所以有就於天下者未可以小廉曲謹論也
[043-9a]
髙帝之仆勁敵而俱以和市之使帝不忍食區區之言
負信誼於天下則大事去矣安能基四百年之業哉故
夫髙帝之深持不校之形以陷敵人於術中者君子皆
不之罪蓋其圖天下者重而負人者輕故也後之豪傑
有志之主能三代則三代若猶未也得如漢髙亦足矣
  易敵論止齋/
國雖小不可以無人侮之也以無人侮人之國者是易
敵也夫易敵者兵家之深忌而天下之至危道也古之
[043-9b]
人亦有犯兵家之深忌而涉乎天下之至危以濟者矣
而不可以常韓信之將兵楚漢無與侶者矣而猶有難
於其人其擊魏也必知其不將周叔而將栢直始以嬰
孩視之及其破趙亦幸夫李左車之計不行而後喜夫
以區區之趙魏而有二子者為淮隂之所難使二子而
用則信之得志未可知也嗚呼天下豈有無人之國哉
吾觀賈誼之謀匈奴欲以五餌㗖之而不知中行説之
教其君者正欲其絶漢物趙涉之説條侯自以為從天
[043-10a]
而下之計而吳有田禄伯者其計適侔於涉唐太宗揣
髙麗之上䇿而劉盧之䇿果合於太宗則夫詭思竒慮
之士靡國無之用兵者挾已之長而短人其危也哉知
彼而不知已此兵法之所殆也雖然輕敵者敗重敵者
無成功何者傲之固不可畏之亦不可過甚也將之用
兵必畏其有人則亦何徃而可善料敵者亦以其勢揆
之不怯其强而怯其弱不憂其勝而憂其敗蓋惟强者
易忽而勝者易驕弱者常危而敗者常戒也驕與忽之
[043-10b]
心勝則賢者之謀不入一危而戒則屈已以下人必有
出而扶持之者矣蹇叔之言不用於秦師方興之日伍
員之諫不行於夫差屢勝之後至於秦師壓境則鄭伯
倉皇求計於之武㑹稽之恥句踐屬心於種蠡無他强
弱勝負之勢使然也君子之料敵必於此乎卜之故夫
窮冦不之迫而立喪埀亡之國必寛而假之者蓋恐夫
急攻疾取所以深其慮合其交而使之自為計也嗚呼
守即墨而田單奮入郢而申包胥哭此燕吳之所以反
[043-11a]
大敗於齊楚也悲夫
  知敵論林光朝/
以兵餌敵此最䇿之下者也而鄭楚以此獲勝何哉蓋
必先知夫敵人之情偽而後可用者也茍或敵人之情
偽我有所不知我之詭謀敵之諜者或得以知則其謀
不可用而其兵不可勝也北戎之貪鄭人知之因其貪
而餌之以兵彼惟貪是視也詎知吾有三覆之謀耶吳
人之輕楚人知之因其輕而誘之以師彼惟輕是視也
[043-11b]
詎知吾有三覆之謀耶故貪則餌之輕則誘之不貪不
輕而後兩敵之勢等吾於此亦有術以待之名曰審機
彼之大臣相疑也吾則多出間諜以惑之彼之將臣失
權也吾則虛示讒謗以擾之帳下之情變則敵酋可襲
水旱之禍亟則邊民可誘未有可勝之機則拱以待一
旦之變已有可勝之勢則隂以鼔三軍之心如是而乆
之以嵗月持之以謹重勿以少挫而傷吾之氣勿以少
勝而驕吾之氣勿以無功而墮吾之氣勿以老師而憂
[043-12a]
吾之氣氣既充實兵既持静而後可以觀敵人之變若
是而不全勝者吾未之信也
  武備論止齋/
人有常言曰兵者治世之所諱也治世之士不言兵治
世之民不執兵變刀為犢變劒為牛變矛㦸為鋤耰變
營壘為畎畆凡鳥占雲祲金版六韜之書皆束之髙閣
使天下不復知有兵之名然後足為至治之極嗚呼何
其不思之甚邪治世雖未嘗好戰也亦未嘗忘戰也雖
[043-12b]
未嘗用兵也亦未嘗去兵也先王於太平至治之世嚴
師徒肅號令謹閱習所以銷患於無形保治於無極曷
嘗以兵為諱哉且虞周之時為治邪為亂邪雖甚愚者
知其為至治也舜當至治之時固可以忘戰而去兵矣
然典謨所書在内則明射侯以為教養之術在外則奮
武衛以為備禦之防汲汲然惟恐兵之未練固未聞其
以兵為諱也武王之時為治邪為亂邪雖甚愚者亦知
其為至治也武王當至治之時固可以忘戰而去兵矣
[043-13a]
然司馬所掌於春於夏則有振旅苃舍之名於秋於冬
則有治兵大閲之法汲汲然惟恐兵之未練固不聞其
以兵為諱也舜之備既具固可以鼓琴而詠南風之詩
武王之備既具固可以建櫜而奏戢戈之頌人見其鼓
琴之逸而不知其為備如此之勞也遂以為舜之治盡
於鼓琴人見其建櫜之易而不知其為備如此之難也
遂以為武王之治盡於建櫜使鼓琴可以盡舜之治則
房琯之惑董廷蘭何為有陳濤之敗邪使建櫜而可以
[043-13b]
盡武王之治則始皇之鑄金人十二何為有勝廣之亂
邪鼓琴一也舜則可以琯則不可者有備無備之分耳
建櫜一也武王則可以始皇則不可者有備無備之分
耳房琯不善學舜者也始皇不善學武王者也論至於
是孰謂練兵嚴備非太平之先務也愚故曰兵者非治
世之所諱者也大抵銷兵不足以銷兵惟治兵乃可以
銷兵偃武不足以偃武惟講武乃可以偃武人徒見文
帝之結和比鄰煙火萬里以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文
[043-14a]
帝所以致此者以有細栁棘門之備而已人徒見章帝
之儒館獻歌戎亭虚堠以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章帝
所以致此者以有金城戍邊之備而已人徒見太宗之
四夷冠帶胡越一家以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太宗所
以致此者以有殿廷習射之備而已晉武帝當平吳之
後可謂治矣恃其治而撤去州郡之備終致五胡之亂
豈非忘戰之害乎元宗當開元之後可謂治矣恃其治
而撤去中國之備終致禄山之亂豈非忘戰之害乎徳
[043-14b]
宗當興元之後可謂治矣恃其治而撤去河朔之備終
致藩鎮之亂豈非忘戰之害乎由是觀之銷兵乃所以
召兵閲武乃所以偃武其理甚明無足疑者然則人君
當無事之時其可不為先事之備乎抑嘗謂衆人之所
輕乃明君之所重衆人之所後乃明君之所先凡開闔
操縱之權固非常情之能窺測也何以知之以光武之
事知之當用兵之際衆人之所重者騎射也所輕者詩
書也光武乃投戈講藝息馬論道於戰馬擾攘之中而
[043-15a]
篤仁義禮樂之用輕人之所重重人之所輕非有先物
之幾孰能與於此乎當偃兵之際衆人之所先者文事
也所後者武備也光武乃疏築亭障脩明烽燧於宴安
閒暇之中而嚴守禦捍防之備後衆人之所先先衆人
之所後非有先物之幾孰能與於此乎天下方尚武吾
獨示之以文天下方尚文吾獨抗之以武一弛一張與
時推移彼見其勝敵謂之勇見其治國謂之柔是皆刻
舟膠柱而求其迹者也烏足以知光武
[043-15b]
 
 
 
 
 
 
 
 古文集成巻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