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2 江南通志-清-趙田恩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三十二
  輿地志
   古蹟三/ 常鎭淮三府/
   常州府
  武進舊城在武進縣西北七十里千秋鄉呉大帝
  改丹徒為武進
  南蘭陵故城在武進縣西北晉太興元年蕭整自
[032-1b]
  蘭陵過江居武進之東城里時寓居江左者皆僑
  置本土加以南名始置南蘭陵郡及蘭陵縣南畿
  志云府北八十里萬嵗鎮西南
  姑幕城在武進縣西南六十里東晉僑置於晉陵
  南境今有大姑小姑二城
  鼓城在武進縣東北二里徳澤鄉有方圎二城東
  西相對或作虎城南畿志云作古城又縣北有韓
  城南畿志云五季時有韓王築此縣北三十里有
[032-2a]
  醻城又北十五里有禄城皆五代時戍守處
  傅洛城在武進縣西北九十里今通江鄉傅莊即
  其地祥符圗經作博洛城
  胥城在陽湖縣永勝西鄉上店西東晉時僑置莒
  縣於此南畿志云舊傳子胥所築
  淹城在陽湖縣延政鄉越絶書云毘陵縣南城故
  淹君城也其城三重周廣十五里今外城多圮内
  濠亦堙而内城中城屹然中濠外濠廣可十五丈
[032-2b]
  又留城在淹城東五里相傳呉王囚越質子淹留
  於此故名
  青城在陽湖縣阜通鎮南有圎壇西有方壇葢蕭
  齊以蘭陵為湯沐邑置此為郊祀所稍西即蘭陵
  城也
  闔閭城在無錫縣西南四十五里富安鄉近太湖
  越絶書云伍貟取利浦及黄瀆土築闔閭城
  范蠡城在無錫縣西十里輿地志云越伐呉時范
[032-3a]
  蠡所築呉地志云在古歴山西今謂斗城猶存故
  址
  黄城在無錫縣西十二里俗謂之黄斗城史記云
  楚徙封黄歇於江東因城故呉墟以自為都邑即
  此
  新安城在無錫縣東南三十里元初置新安巡司
  於此至正中張士誠築城為屯兵之所
  泰伯城在金匱縣東南三十里梅里鄉呉越春秋
[032-3b]
  云城周三里二百步
  鴨城在金匱縣東南四十五里輿地志云呉王牧
  鳬鴨之地今有鴨城橋又䴢城在縣東十七里呉
  王豢䴢鹿處
  江隂舊城在今縣治東北梁太平三年分蘭陵置
  又置江隂郡治今縣治東北有古城巷
  夏浦城在江隂縣西十八里寰宇記云名艦浦城
  陳至徳初徙江隂郡縣治夏浦因築此城
[032-4a]
  陶城在江隂縣東三十里亦名盜城相近又有閭
  城郭城皆南唐屯戍處
  東舜城西舜城在江隂縣東七十里今曰東順鄉
  西順鄉順訛舜也今二鄉有舜井
  陽羡城在宜興縣南五里屬荆溪漢縣明一統志
  云一名蝦虎城
  呉城在宜興縣西南二十里一名太伯城
  臨津城在宜興縣西北五十里五賢鄉晉永興初
[032-4b]
  分陽羡縣地置屬義興郡今荆溪北故址猶存
  國山城在荆溪縣西南五十里永豐鄉西臨章溪
  寰宇記云晉元帝始置國山縣於白石山成帝移
  於平地去舊城七里
  綏安城在荆溪縣西南八十里劉宋永初三年分
  廣徳長城故彰義鄉陽羡五縣地置縣屬義興郡
  義鄉城在荆溪縣東南八十里義山下晉永興初
  分長城縣地置屬義興郡
[032-5a]
  南東莞故郡在府南境東晉僑置於晉陵南
  南彭城故郡在府境晉元帝時分武進置
  晉陵故縣即今武進縣治呉延陵邑季札所封漢
  為毘陵縣晉懐帝時改為晉陵明一統志云即今
  公館
  暨陽故縣在江隂縣東四十里寰宇記云漢莫寵
  所築以捍海冦因名莫城晉太康初析毘陵縣地
  置暨陽縣於此今有莫城鄉
[032-5b]
  利城故縣在江隂縣西五十里晉元帝即海虞縣
  北境立利城縣宋元嘉中遷於武進之利浦今良
  信鄉有利城鎮按隋志江隂舊有利城梁豐二縣
  寰宇記云利城戰國時所築一名若溪
  毘陵宫在府東南十五里夏城鎮隋大業間勑十
  郡兵匠於郡東南創宫苑周十二里内為離宫十
  六環以清流䕃以嘉木擬於洛陽西苑而竒巧過
  之今自城而東南岡阜環列地形髙卬即其遺址
[032-6a]
  避暑宫在陽湖縣馬跡山之内閭灣世傳呉王闔閭
  避暑處明一統志云有井名閭闔井
  紫薇宫在靖江縣呉赤烏元年建
  九斗壇在荆溪縣善權洞山下髙三尺周廣十三
  步山有九峯狀如覆斗梁天監中武帝禱雨夢神
  告曰陽羡九斗山有神張水曹帝遣使築壇致祭
  果得雨
  陳氏書樓在武進縣奔牛鎮梁武帝素與陳文表
[032-6b]
  善帝即位授以官不就願歸教子勅建是樓居之
  溪山勝槩樓在無錫縣元華鍈建鄭元祐書額
  熈春樓在江隂縣古城巷東四山拱揖占登臨之
  勝宋知軍顔耆仲建
  警樓在宜興縣太湖濱明𢎞治中設以禦冦
  萬卷書樓在靖江縣元陳傑建趙孟頫虞集讀書
  處
  八角樓在靖江縣孤山之顛
[032-7a]
  紅梅閣在武進縣古薦福寺相傳薛道光與張叔
  修煉於此
  望湖閣在無錫縣西北唐李紳建以望芙蓉湖後
  改為半山亭
  清閟閣在金匱縣東南梅里鄉元髙士倪瓚故居
  又有雲林草堂外國使臣皆知其名
  東山亭在武進縣荆溪館前唐大厯中郡守獨孤
  及建韋夏卿記
[032-7b]
  多稼亭在郡治内子城西北隅宋乾道間郡守晁
  子健建張栻為之記明一統志宣徳中重修
  榮賜亭在武進縣狀元橋西南宋大觀三年合試
  天下貢士獨毘陵五十有三人詔褒之賜州守徐
  申爵一級申遂立坊於橋南曰進賢建亭曰榮賜
  繡嶺亭在無錫縣恵山西宋光禄滕中允建以花
  木繁盛若錦繡故名今聴松菴即其遺址
  萬竹亭在無錫縣湖埭中宋蔣重珍築堂於此有
[032-8a]
  亭曰萬竹自為記又有東朱亭為朱子也二友齋
  為楊萬里陳亮也
  雲海亭在無錫縣華藏寺前
  赤石亭在江隂縣三十里郭璞云赤石山下有朱
  砂上有周穆王廟或云穆王曽遊此
  翠光亭在江隂縣城北一里君山
  章浦亭在宜興縣西二十五里章浦側晉書云周
  處封章浦亭侯即此又東浦亭在縣東三十五里
[032-8b]
  泳飛亭在宜興縣迎華驛前南畿志云舊名弄舟
  宋為放生之所故名
  浮翠亭在宜興縣南法藏寺前宋治平間建亭面
  東山蛟川在其北
  慶源亭在宜興縣北門外宋元豐七年蘇軾艤舟
  於此今迎恩亭其故址
  &KR1432鄉亭在荆溪縣西六十五里&KR1432姥山後漢封蔣
  澄為&KR1432鄉亭侯即此宋蔣堂有詩
[032-9a]
  射虎亭在荆溪縣南五里晉周處射南山白額虎
  於此後人為之立亭南唐徐鉉詩云斬蛟橋下溪
  烟碧射虎亭邉路草青
  西石亭在荆溪縣東南十五里地産蘚梅枝榦竒
  古蘇軾詩云幽香收艾蘜陳克詩云石亭梅花落
  如雪皆指此
  琴臺在武進縣伯牙瀆一室空洞虚應有聲若琴
  相傳伯牙於此鼓琴棄琴瀆中瀆産琴魚絃徽悉
[032-9b]
  備
  金牛臺在武進縣奔牛鎮西五里輿地志云漢時
  有金牛出山東石池到曲阿人栅斷其道牛驟奔
  故名齊髙帝嘗與蕭順之登此
  讀書臺在無錫縣恵山寺左唐李紳讀書於此
  任公釣臺在宜興縣北一里臨荆溪梁任昉為守
  時垂釣於此
  讀書臺在荆溪縣善權山巖前有巨石文曰祝英
[032-10a]
  臺讀書處俗呼為祝陵
  仙人臺在靖江縣孤山上舊傳仙人講道於此
  宣嘉堂在武進縣舊晉陵縣治東宋大觀間縣令
  李景得古甓有篆文曰位至公卿功冠天下令名
  宣揚萬姓嘉昌字畫竒古遂以名堂
  凝露堂在府治後唐獨孤及守郡時有甘露降宋
  紹興間郡守鄭作肅因建堂名之
  厯山草堂在無錫縣西七里歴山即恵山也宋長
[032-10b]
  史湛茂之讀書處其故址今為恵山寺
  錫麓書堂在無錫縣秦皇塢下宋尤袤讀書處結
  廬數椽不事雕飾歴四傳無所更易又有遂初堂
  孝宗手書遂初二字賜焉後袤十四世孫質重構
  明歸有光為記
  畫溪西堂在宜興縣西貯謝康樂累世詩并畫像
  保義堂在宜興縣城東一里明大學士徐溥置義
  莊并建堂曰保義
[032-11a]
   庾氷宅今江隂縣祥符寺氷子希為徐兖二州刺
   史桓温風有司劾之以罪免家於暨陽
   郭璞宅在江隂縣黄山北長岸村璞為司農太守
   移家於此
   許青𤾉宅在江隂縣青暘市舊有許真君廟相傳
   即青𤾉宅又有道成墩其修道處也
   杜康宅在江隂縣東四里即舊承天寺址寺西有杜橋
   使星館在江隂縣驛橋側宋知軍邢燾重修易名
[032-11b]
   皇華館
   陽羡館在宜興縣遵義坊舊名迎華驛北臨荆溪
   小心齋在金匱縣涇里顧憲成讀書處
   雙楠軒在荆溪縣城南宋慕容暉所居有雙楠如
   盖蘇軾取以命名
   寄暢園在無錫縣恵山寺左舊名鳯谷行窩屢加
   増葺易今名
聖祖南巡臨幸是園
[032-12a]
賜額二一曰松風水月一曰山色谿光諭徳秦松齡恭
   摹勒石詳見山川
   碧山吟社在無錫縣恵山南明秦旭建結十老賦
   詩沈周繪圗徐有貞作記
   水居在無錫縣五里湖之濱明髙攀龍歸里讀書
   靜坐之地右曰可樓前曰月坡又城南有止水即
   攀龍自沉處附/明髙攀龍記漆湖之干有洲焉可/二十歩三分贏一以
   為廣其外池周之其外堤周之又其外山周之所/謂軍將漆塘諸山也主人即洲作居以水為垣豁
[032-12b]
   然四達主人偃息其中以水為娯泊然自得或凭/軒而眺或隠几而瞑或曳杖而游目之所赴意之
   所遇魂魄之所安無非水也居乆之於是主人閱/日月升沉雲霞起滅草木榮瘁禽魚去來與四時
   百物相代謝於一水之間而忘乎其為我也居又/久之於是主人且宅天宇之寥廓餐元和之膏潤
   乗浩氣而翩□上下於無窮之門而忘乎其為水/也或曰子之樂微矣獨矣主人謝不敏曰夫造化
   者固逸余於是夫吾請問之及命之泰筮得節之/兊其卦曰水澤其辭曰安節亨主人□爾而笑乃
   歌曰可以樂饑泌之洋洋/兮所謂伊人在水中央兮
   寶界山房在無錫縣五里湖之濱明王問所居歸
   有光為記
[032-13a]
  澹寧居在無錫縣西溪馬世竒故宅
  杜牧之水榭在宜興縣荆溪北牧之有陽羡溪頭
  買釣舟之句自註云義興近有水榭南畿志云邑
  人王公輔治地得巨木亘其中云是故址
  東坡别業在宜興縣北四十里隔湖塘頭嘉祐初
  坡與蔣之竒有卜隣之約元豐中自黄移汝乞居
  常州表云臣有薄田在陽羡可供饘粥
  陸相山房在荆溪縣頤山唐陸希聲解相印號君
[032-13b]
  陽遯叟著頤山録
  茶舎在荆溪縣罨畫溪唐李栖筠守常州時有僧
  獻陽羡茗陸羽以為芬香可供尚方遂置舎嵗貢
  盧仝詩云天子未嘗陽羡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萬嵗街在武進縣阜通鎮梁武帝故里
  天子路在武進縣萬嵗鎮西舊傳秦始皇遊此或
  云齊髙帝出鎮東城及為天子後人呼為天子路
  龍尾道在無錫縣西龍山北越絶書云春申君徙
[032-14a]
  封故呉墟開此
  專諸塔在金匱縣婁巷狀如浮圗髙丈餘龕其中
  置主以祀專諸不詳所始
  孝義里在武進縣通呉門外孝仁鄉梁孝子佘齊
  民所居宋避熈陵諱改曰孝義即以名鄉
  鍾村在武進縣西北三十五里相傳鍾子期所居
  芳硯村在宜興縣西溪之陽義興太守謝泉始遷
  之地村外隆中窪村南一水如硯
[032-14b]
  王右軍莊在無錫縣西北洛社市即今開利寺
  菰川莊在無錫縣菰瀆之上户部華雲建沈周有
  圗今為福城菴
  蕭莊在金匱縣東四十里梁蕭侍郎别墅今之膠
  山寺
  嘯莊在宜興縣西十五里義興太守謝泉居此
  南莊在宜興縣北五十二里宋蔣之竒嘗置義田
  於此
[032-15a]
  邊莊在荆溪縣南四十五里南唐疆域止此營屯
  戍守與呉越為交境之備舊名石門
  愚公谷在無錫縣恵山寺右中有龍縫泉鄒廸光
  園
  華坡在無錫縣恵山寺之東晉孝子華寶所居今
  有孝子祠附/元髙明華孝子故址記恵山寺之東/偏當泉水之
  上有三賢祠按志書今祠址華孝子所居宅也初/祠久廢呉人王彬始復倡建既成則以三賢事刻
  諸石且曰初址實孝子故居孝子之事不可以沒/而不著復礱其碑因以記其事章善也孝子名寶
[032-15b]
  晉義熈末始八嵗父豪戍長安且行謂曰我還為/汝冠後長安䧟父沒寶奉命至七十不婚冠或問
  之不忍答輒號慟彌日建元三年詔表其門閭凡/史載孝子事若此盖自西晉以來尚淵虚賤名檢
  教弛法斁波流風靡而孝子獨能篤至行終始不/渝其誠意惻怛可以貫金石于雲霓若與宇宙日
  月同其乆於此見天之降衷人之秉彞不以衰世/末俗而有異也孝子晉人而謂齊孝子者盖孝子
  生於晉長於宋没於齊當其一身而天下三易姓/當時居朝廷有爵位者朝事司馬氏夕事劉朝事
  劉夕事蕭恬不以為怪而孝子奉父一言七十年/餘未嘗斯須忘以至歿身不替使當時朝廷有爵
  位者其奉君命恪官守亦咸若華氏子則晉不當/為宋宋不當為齊而孝子宜不曰齊孝子也凡游
  於兹者憇幽林酌清泉臨風覽古懐三賢之髙風/慕孝子之至行有志者宜加奮勵其未能者則澄
[032-16a]
  思革心勉追遐躅是則某所以樹碑之意云耳/夫人性一耳有為者亦若是吾徒宜無自怠
  郭坡在江隂縣北三十里晉郭璞𦵏母於暨陽去
  水百步羣訝之璞曰即為陸矣其後沙壅環墓數
  十里成桑田
  謝公墩在宜興縣齊謝脁為宣城太守嘗棲止義
  興溧陽間墩近畫溪西堂
  蘭臺聚在荆溪縣東南二十里梁到溉兄弟居此
  時太守任昉與游號曰蘭臺聚
[032-16b]
  孝感瀆在武進縣滆湖西舊傳晉王祥孫俊封永
  世侯嘗居毘陵追慕祖徳故以名瀆
  金蓮池在無錫縣恵山寺其水自第二泉流瀦其
  中金蓮蔓生葉如荇花色黄似蓮而香
  放生池在江隂縣東二十里即繖湖紹興中詔為
  放生池中有土阜名繖墩
  梁武堰在江隂縣七里村相傳為梁武帝所築
  馬䭾沙今靖江縣境故大江中一洲也廣陵志云
[032-17a]
  呉赤烏間有白馬負土入江而成此洲明嘉靖三
  年知縣易幹循行至西沙焦山港得斷碣云呉大
  帝牧馬大沙隔江一洲為牧馬小沙盖俗訛合牧
  馬為一聲又訛大為䭾也
  古毘陵驛在武進縣天禧橋東枕漕渠以通荆溪
  一名荆溪館宋髙宗車駕幸金陵常經此
  六射垜寨在江隂縣北四里相傳為秦皇演射處
  宋置寨於此以控扼江濱又有小石山寨在小石
[032-17b]
  山下亦宋置
  石橋寨在江隂縣東四十里今有石橋鎮又石橋
  東有故寧逺寨
  安邉寨在江隂縣東南四十里南唐置今廢明教
  寺即其故址
  劒井在陽湖縣永豐東鄉風土記云葛仙翁駐鶴
  地有劒躍入水白虹亘天
  梁鴻井在金匱縣鴻山東嶺相傳鴻適呉嘗居此
[032-18a]
  井猶存
  義井在江隂縣古城巷内一名廣濟泉宋嘉祐五
  年乾明院僧宗壽所鑿甓甃甚堅其狀如甕下復
  有小井約丈餘嵗旱不竭
  聖井在靖江縣長安寺舊址之北一名長安井其
  泉清冽與他井異
  國山碑在荆溪縣西南五十里呉五鳯二年山石
  自立天璽初有石裂十餘丈成室孫皓遣司徒董
[032-18b]
  朝等行封禪禮樹碑形如鼓其文多漫漶不可辨
  俗名囤碑附/呉孫氏封禪碑文□□民用不犯於/是臣丞相沇曰□
  □□□□□□□□□□□□□□□□□□□/□□□□□□□□□□□□□□□□徘徊於
  此遂基大宮□□□□□□□□庶民子來不日/□□□□□□□□頑嚚乃止率土來獻柔服百
  神經緯庶務日昃不食□□六經蔵㫖百家思□/道數頻十陵道大啟朱光闓立東觀□□紀實言
  建設墳典□□□聞實感神化出幽祗闡舉乃遣/使者大宥刑惡道尚□□善格幽𤣥貺與五福惟
  神明上天罔應□□□箕宿降祉利丰特發神夢/靈璽鎮國玉璽啟自神匱神人指授金册有玉簡
  者四日月明朗老人星見者弌十有弌五天瑞氣/黄旗紫盖覆&KR1497宫闕顯著牛斗者弌十有九麟鳯
[032-19a]
  龜龍銜圖負書卅有九青蜺白兕丹角黒□□廿/有二白兎白麢白麀白鹿卅有二白雉白烏白鵲
  白鳩弌十有九赤烏赤雀廿有四白雀白燕廿有/七神虎吐書白鯉騰船者二靈絮神絮彌被原野
  者三嘉禾秀穎甘露凝液六十有五殊幹連理六/百八十有三明月火珠璧流離卅有六大貝餘□
  幹泉黍十有五大寶神璧水青㲄璧卅有八玉兕/玉羊玉螭□三寶鼎神鐘神□夔祝神&KR2471卅有六
  石室山石闓石印封啟九洲吉發顯天讖韶石鏡/光者弌十有弌神□頌歌廟靈□示者三畿民推
  紀湖澤闓通應讖合謡者五神翁神僮靈母靈女/告徴表祥□有桼靈夢啟䜟神人授書著驗□□
  者十秘畧□文玉板紀徳者三玉人玉印文彩明/發者八玉□玉綰玉瑻玉玦玉鈎玉稱殊輝異色
  者卅有三玉尊玉□玉盤玉罌清潔光眼者九則/子河伯子胥王靈圗言天平墜成天子出東門鄂
[032-19b]
  者四大賢司馬微虞翻推步圗緯甄匱啟緘發若/與運㑹者二其餘飛行之類植生之倫希古所覿
  命世殊竒不在瑞命之篇者不可稱而數也于是/旃䝉協洽之嵗月次陬訾之口日惟重光大淵獻
  行年所值實惟兹嵗帝出虖著周易實著遂受上/天玉璽文曰吳真皇帝玉質青黄䚡理洞徹拜受
  祗悚夙夜惟寅而大徳宜報大命宜欽乃㠯柔兆/涒灘之嵗欽若上天月正革元郊天祭地紀號天
  璽用彰明命于是丞相沇大尉璆大司徒燮大司/空翰執金吾修城門校尉歆屯騎校尉悌尚書令
  忠尚書昏直晃昌圗史瑩覈等亦以為天道𤣥曠/㠯瑞表真今衆瑞畢至亖表納貢幽荒百蠻浮海
  □川九垓八埏罔不被澤率按典繇宜先行禪禮/紀勤天命遂於呉興國山之隂告祭刋石㠯對揚
  乾命廣報坤徳副慰天下喁喁之望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郎將臣蘇建所書刻工毁正何鼓
[032-20a]
  漢司農劉夫人墓碑在荆溪縣漢許劭撰
  靈石在陽湖縣恵化鄉占石村古祠前石形如柱
  舊傳有取之者風霆大震遂止
  石牀在無錫縣恵山寺内長數尺厚半之旁刻聴
  松二字李陽氷篆皮日休詩云殿前日暮髙風起
  松子聲聲打石牀
  金鵝石在江隂縣沙山頂列阜三十有二中有一
  巨石相傳嘗有金鵝立其上
[032-20b]
  孤山碇在靖江縣孤山俗名石碇其石頗潤澤周
  刻法華經三卷今存其半於土中
  天慶觀畫龍在陽湖縣東門直街寥陽殿壁題姑
  蘇道士李懐仁筆世傳懐仁酒豪嘗呼龍松江上
  狎而觀之以此畫入神品一日大醉睨殿壁索墨
  汁數斗立就雙龍觀者辟易
  太平寺畫水在陽湖縣東門直街彌陀殿壁郡人
  徐友畫清濟貫河一筆起西北隅縈繞數十丈疑
[032-21a]
  若飛濤騰湧
   鎮江府
  京城即今府治文獻通攷云呉主孫權初鎮丹徒
  謂之京城通典云南面西面各開一門因京峴號
  為京鎮因門為京口又曰徐陵鎮南徐州記云京
  口先為徐陵城邑攷云郡有子城周六百三十步
  即呉所築内外皆甃以甓號鐵甕城晉郄鑒王恭
  鎮此皆更為營繕南唐林仁肇復修之
[032-21b]
  東西夾城在丹徒縣唐太和中觀察使王播所築
  長十二里鑿隍繞其外乾符中周寶為潤帥更築
  土城周二十六里為門十明初耿再成復修築焉
  曲阿城即今丹陽縣治古曰雲陽秦始皇以其地
  有王氣鑿北岡以洩之截直道使曲改曰曲阿縣
  荆城在丹陽縣南五十五里白鶴溪口舊傳漢荆
  王賈所築
  劉繇城在丹陽縣西南漢興平元年劉繇為揚州
[032-22a]
  刺史至曲阿築城以禦袁術
  雲陽城在丹陽縣延陵鎮南有東西二城相距七
  里與句容縣接境始皇易雲陽為曲阿至呉嘉禾
  三年復名雲陽赤烏八年使校尉陳勲鑿句容中
  道直至雲陽西城號破岡瀆即此地也
  吕城在丹陽縣東五十四里呉將吕䝉所築遺址
  猶存今為鎮
  湖口城在金壇縣南湖谿村宋庾業與劉延熈夾
[032-22b]
  岸築城今淪於湖
  永世城在溧陽縣南十五里呉分溧陽置永平縣
  晉更名永世
  舊縣城在溧陽縣西北四十五里宋紹興中得後
  漢溧陽校尉碑於固城湖之側故知為漢縣治今
  謂之舊縣邨
  趙城在溧陽縣東五里又黨城在縣東十五里梁
  城在縣西五十里
[032-23a]
  丹徒舊縣在丹徒縣東南十八里春秋之朱方邑
  楚改名谷陽秦曰丹徒始皇因望氣者言使赭衣
  徒三千鑿京峴故名
  延陵故縣在丹陽縣南三十里晉太康二年析曲
  阿縣延陵鄉置元和志云延陵縣東至潤州一百
  里因季子以立名按漢地里志云季札所居在今毘
  陵然今縣北有季子祠或當時采地所及
  金山故縣即今金壇縣治本曲阿縣之金山鄉隋
[032-23b]
  末鄉人多保聚於此因置金山縣
  平陵故縣在溧陽縣沈約宋志云晉分永世縣置
  滕公廟記云其地是呉瀨渚縣地楚靈王與呉戰
  遂䧟此城呉移瀨渚於溧陽南十里改為陵平縣
  及平王又收呉陵平縣改為平陵建康志云古固
  城在溧陽之西溧水縣界亦名平陵城又李賀記
  云為兒時在溧陽聞白頭書佐言孟東野貞元中
  為溧陽尉溧陽昔為平陵縣縣南五里有投金瀨
[032-24a]
  瀨南八里有故平陵城新志又謂在縣西北四十
  里平陵山西
  秦始皇馳道在丹徒縣金陵志云始皇三十六年
  東游至金陵斷山疏淮由江東丹徒往會稽
  丹徒宫在丹徒縣南宋武帝微時故宅後築為宫
  藏躬耕農器於此以示後鮑照有從過舊宫詩
  萬嵗樓在丹徒縣西南城上晉王恭為刺史創此
  宋時呼為月臺又謂之月觀其西北有芙蓉樓相
[032-24b]
  對附/宋汪藻月觀記京口以江山名天下其來尚/矣而國家屏蔽尤重於晉宋
  齊梁之間觀其千嶂所環中横巨浸風濤日夜駕/百川而東之其形勝之雄實足以控制南北豈直
  為騷人羇客區區登覽之勝哉州治之西有樓焉/並城而出名曰千秋者考諸圗志始於晉王恭之
  時由樓西南循城百餘步忽飛簷曲檻崒然孤起/於城隅之上望數百里見之者月觀也紹興八年
  呉興劉岑季髙來剌是州州承廢亂之後公私掃/地無復故時季髙鳩集經營悉復其初乃即月觀
  之址輯而新之方時艱難此州實為襟要其經理/規模盖有足大者嘗四顧而望之其東曰海門鴟
  夷子皮之所從游也其西曰𤓰步魏佛貍之所嘗/至也若其北廣陵則謝太傅之所築埭而居江之
  中流則祖豫州之所擊楫而誓也計其一時英雄/慷慨憤中原之未復反冦之未禽欲吞之以忠義
[032-25a]
  之氣雖狹宇宙而隘九州自其胸中之所積亦江/山有以發之今攬而納諸數楹之地使千載之事
  了然在吾目中則/季髙之志可知矣
  望海樓在丹徒縣府署後為城中最髙處逺眺金
  山甘露諸勝如畫宋蔡襄題額後改為連滄觀
  千巖樓在丹徒縣宋敏求詩千巖相望蔽松筠即
  此刺史王璠創
  北固樓在丹徒縣城北一里北固山上下臨長江
  三面皆水晉蔡謨建此以貯軍實梁武帝幸之登
[032-25b]
  降甚狹蕭正義乃廣其路傍設欄楯後再幸遂通
  小輿帝恱賜以束帛唐李白詩丹陽北固是呉闗
  畫出樓臺雲水間
  千叢樓在丹徒縣唐天下名樓五此其一
  多景樓在丹徒縣北固山上宋太守陳天麟建唐
  時臨江亭故址米芾有多景樓呈某使君詩
  得江樓在丹徒縣城内宋洪适有記
  逥賓亭在丹徒縣梁武帝大同末幸京口宴帝鄉
[032-26a]
  故老於逥賓亭
  浮玉亭在丹徒縣玉山之趾下臨江即釣鰲亭宋
  紹興間郡守程邁立每肄習水軍臨閱於此今玉
  山寺其故址也
  向呉亭一名通呉樓在丹徒縣治南唐陸龜䝉詩
  秋來懶上向呉亭即此
  寶墨亭在丹徒縣焦山以貯王奐之所集右軍書
  陀羅尼經幢及華陽真逸瘞鶴銘
[032-26b]
  雄跨亭在丹徒縣北金山寺内取宋髙宗雄跨江
  南二百州之句陸游入蜀記以為雄跨閣
  光風霽月亭在府學
  神亭在丹陽縣延陵鎮西三十里漢建安中孫䇿
  進擊劉繇於曲阿與太史慈遇於神亭即此處
  繡衣亭在金壇縣大茅峯西南崖下漢元夀中立
  薔薇亭在溧陽縣東唐興寺有唐孟郊詩石
  讀書臺在府南招隠山上梁昭明太子讀書處明
[032-27a]
   一統志云下有福鄉井撫掌泉
   妙髙臺在丹徒縣北金山上宋僧了元建
聖祖御製妙髙臺詩恭紀首卷/
   武功臺在金壇縣治西池中唐縣令姚合築合武
   功人故名
   八卦臺在金壇縣茅洞東宋紹興中待詔陳公甫
   修道於此建臺演畫八卦
   鶴臺在金壇縣金菌山後常有羣鶴往來張伯雨
[032-27b]
   乃築臺居焉
   伎堂在丹徒縣城東南晉謝安立
   積弩堂在丹徒縣唐頽山西二百步宋武帝攻盧
   循軍中用萬鈞神弩所至摧䧟後積於此
   衛公堂在丹徒縣府署後唐李徳裕為觀察使時
   建後人因其封爵名之
   玉鑑堂在丹徒縣北金山宋蘇紳詩云僧於玉鑑
   光中坐客踏金鰲背上行盖取此以為名
[032-28a]
  蔡邕讀書堂在溧陽縣西南四十里泰虚觀邕本
  傳云避跡呉㑹往來依太山羊氏積十二年在呉
  射鴨堂在溧陽縣舊平陵城唐孟郊為尉時建
  刁勰宅在丹徒縣城西南長廣航側
  郄鑒宅在丹徒縣唐頽山南京口記云鑒宅五十餘畆
  謝元宅在丹徒縣長村東大瀆北
  劉穆之宅在丹徒縣穆之世居京口隆安中鳯凰
  集其處
[032-28b]
  戴顒宅在丹徒縣城西南七里招隠寺即其址
  許渾宅在丹徒縣城南三里丁卯澗渾詩名丁夘
  集以此
  陳升之宅在丹徒縣范公橋南與蘇頌宅相近
  沈括宅在丹徒縣朱方門外即夢溪也附/宋沈括
  自記翁年三十許時嘗夢至一處登小山花木如/覆錦山之下有水澄澈極目而喬木翳其上
  夢中樂之將謀居焉自爾嵗一再夢或三四夢至/其處習之如平生之游後十餘年翁謫居宣城有
  道人無外謂京口山川之勝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錢三十緡得之然未知圃何在又後六年
[032-29a]
  翁坐邉議謫廢乃廬於潯陽之熨斗洞為廬山之/游以終身焉元祐元年道京口登道人所置之圗
  恍然乃夢中所游之地翁歎曰吾縁在是矣於是/棄潯陽之居築室於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峽
  中渟濚沓㝠繚繞地之一偏者目之曰夢溪溪之/上聳然為邱千本之花縁焉者百花堆也覆堆而
  廬其間者翁之棲也其西䕃於花木之間翁之所/憇殻軒也軒之瞰有閣俯於阡陌巨木百尋聞其
  上者花堆之閣也據堆之巔集茅以舎者岸花之/堂也背堂而俯於夢溪之顔者蒼峽之亭也而花
  堆有竹萬箇環以激波者竹塢也度竹而南介途/濱河鋭而垣者杏觜也竹間之可燕者蕭蕭堂也
  䕃竹之南軒於水澨者深齋也封髙而締可以眺/者逺亭也居在城邑而荒蕪古木與豕鹿雜處客
  有至者皆頓遏而去而翁獨樂焉魚於泉舫於淵/俯仰於茂木美䕃之間所慕於古人者陶潛白居
[032-29b]
  易李約謂之三恱與之酬酢於心目之所寓者琴/碁禪墨丹茶吟談酒謂之九客四年而翁病涉嵗
  而益羸濱柩木矣/豈翁將蛻於此乎
  蘇頌宅在丹徒縣化隆坊頌新居詩版築多遺址
  經營信夙縁自注云舊址乃唐林仁肇故宅林亦
  温陵人而家此今余居之信非偶然
  曾布宅在丹徒縣南千石墟之東布詩云家住城
  南千石泉是也後為道林寺
  楊一清宅在丹徒縣黄祐街正徳中武宗南巡幸
[032-30a]
  其第賜十二詩焉
  靳貴宅在丹徒縣虎踞門内武宗幸其第親製文
  以祭之
  王珣宅在丹陽縣市後即今普寧寺
  梁武帝舊宅在丹陽縣塘頭村東帝嘗幸舊宅井
  上有棗樹帝兒時所植今井尚存
  蕭思話宅在丹陽縣齊永明中蕭恵基父思話於
  曲阿起宅有閒曠之致常謂所親曰須婚嫁畢當
[032-30b]
  歸老舊廬
  張祜宅在丹陽縣雲陽橋東
  桓彦範宅在丹陽縣北八十里北岡今於廢址立廟祀焉
  權徳輿宅在丹陽縣練湖上徳輿憶江南詩有結
  廬常占練湖春之句又送叔赴晉陵詩序云徳輿
  舊居丹陽去晉陵百里
  劉宰宅在丹陽縣髙牧鄉
  陳東宅在丹陽縣石城鄉越塘
[032-31a]
  許長史宅在金壇縣即今玉宸觀晉時仙蹟也附/
  梁陶𢎞景許長史舊館壇碑銘悠哉曠矣宇宙之/靈也固非言象所
  傳文迹可記然則後之人奚問乎含吐萬有化育/羣生本其所由義歸㝠昧至於形域區分性用殊
  品事限觀聴理窮數識者倘或可論山之髙海之/廣夫何故以其有容焉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
  六所並拓㝢地空亘涂水脈闢闈風岫通氣雲巘/此山本號句曲其下是第八洞宫名曰金壇華陽
  之天周囬一百五十里分置三府前漢元帝世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任故稱茅山具詳傳記
  至晉太平元年句容許長史在斯營宅厥跡猶存/宋初長沙景王就其地之東起道士精舎梁天監
  十三年勅此精舎立為朱陽館將逺符先徴定祥/大厯於館西更築隠居住址十四年别創鬱岡齋
[032-31b]
  室迫元洲之蹤十七年乃繕立碑壇仰述真軌真/人姓許諱穆世名謐字思元本汝南平輿人後漢
  靈帝中平二年六世祖光字少張避許相諛佞乃/來過江居丹陽句容都鄉之吉陽里後仕吳為光
  禄勲識宇亮拔奕葉才明祖尚字元甫有文章機/見呉中書郎父副字仲先器度淹通風格清簡晉
  剡令寧朔將軍下邳太守西城侯長史副第五子/也正生少知名簡文在籓爲世表之交起家太學
  博士朝綱禮肄儒論所宗出為餘姚令勤恤民𨼆/恵被隣邑徴入凱闈納言帝側昇平末除䕶軍長
  史本郡中正外督戎章内詮茂序選邦肅律鄉來/砥行太和中遷給事中散騎常侍蟬冕輝華事歸
  尚徳簡文踐極方優國老倐值晏駕於焉告退專/靜山廬以修上道君雖縉紱朝班諷議庠塾而心
  標象外志結霞門弟兄逺游永和四年嘉遁不返/君尚想幽竒嵗月彌軫恒與楊君深神明之契興
[032-32a]
  寧中衆真降陽備令宣諭龍書雲篆僉然徧該靈/模奥旨於兹必究年涉懸車遵行愈篤太元元年
  解駕違世春秋七十有二子姪禮窆虚柩於縣西/大墓金陵之蹤未逺飛劒之槨在焉謹按真誥君
  挺命所基縁業已久周武王世九官上相長里薛/公之弟也兼許肇遺功復應垂祉後𦙍故乘運托
  生因資成道王札所授為上清真人爵登侯伯位/編卿司理仙撫治佐聖牧民矣真傳未顯於世莫
  能具述長史第三子諱玉斧世名翽字道翔玉生/母陶威女先亡已得在洞府易遷官中君清潁瑩
  潔特絶世倫郡舉考計掾不赴粃糠塵務研精上/業即𢎞景元中之真師也恒居此宅繕修經法楊
  君數相從就函通真感太和五年於兹告逝時年/三十真誥云後十六年當度東華為上相清童君
  之侍帝晨受書為上清仙官與谷希子並職君長/兄揆世名甽次兄虎牙世名聯並亦得道揆今有
[032-32b]
  元孫靈真在山勅立嗣真館以褒逺袒之徳皇上/桑𢎞誓本力來君此土燾育蒼祗範鑄羣品導法
  開俗隨縁啓教以𨼆居積藴三真經誥久栖華陽/宜還舊宅供養終理乃勅工匠建兹堂構即仰祗
  帝則兼闡大猷東位青壇西表素塔壇塔之間通/是基趾埋瓴掩瓦投鍤便值紫烟白霧纒為䕃盖
  宅南一井即長史所穿井南大塘乃郭朝遺製原/出田公之泉路接姜巴之軌傍枕雷平前瞰下泊
  東際連岡北横長嶺栁汧陽谷俱㑹西垂四域之/内皆謂之金陵地肺者也長史所居尤為標勝方
  將駟雲虬而髙騁驅奔鶴以追風望洪濤之浩汗/睠故都以浸逺古人有言匪作奚傳敢刋石頌永
  屬來賢頌曰八渾樞鶩氣方祗吐靈依性分境傳/識賦形化通 㝢功浹四溟巡跡電滅測體淵停
  旋區岳立亘海雲蒸摶風泳水蹠實慿虚亦有幽/匠開石架廬情髙身逺天府地居縈巒巴曲畫壤
[032-33a]
  胇浮五闈面啓九涂環周長隰旁嶺交汧比流乃/稱龍㐲實為金丘昔在西漢三茅來賓爰暨東晉
  二許懐真裁基浚井栖道接神允膺輔聖錫兹侍/宸㕘差年代絪緼名氏書誥具宣精華未弭甄甃
  將淪沉階暫圮拱樹霜摧修庭草萎肇館華陽嵗/躔二紀永觀前猷聿遵洪軌帝曰懋哉爾焉斯止
  經之營之輪乎奐矣勝殿密嚮瀉瓶揚芬瑶宫碧/簡絢采垂文璚函玉檢綺幕綉巾蘭缸迾耀金爐
  揚熏桐柏雙教方諸兼學並證心清俱漏身濁離/有離無且華且朴結號虚皇筌法正覺藥徴質瑩
  禪感慧通飛行欻怳捫景帶虹振苦排障還明返/聰物言是力我見無功紛紜今古汗漫兩儀三相
  幻惑丹壑自移緣來則應不/慮不為式此龜録人天鑒知
  戴叔倫宅在金壇縣即今太虚觀叔倫有越溪村居詩
[032-33b]
  張綱宅在金壇縣希墟村綱以參知政事致仕後
  於宅内築喜歸亭
  董平宅在溧陽縣北三十里
  趙葵宅在溧陽縣治趙葵有避暑水亭詩云水亭
  四座朱欄繞簇簇游魚戯萍藻六龍畏熱不敢行
  海水煎徹蓬萊島身眠七尺白蝦鬚頭枕一枚紅
  瑪瑙六句就暫卧移時有侍婢續云公子猶嫌扇
  力微行人尚在紅塵道又有别墅名晩香堂理宗
[032-34a]
  御書賜之
  顧况山房 秦系山房在金壇縣菖蒲潭石墨池
  上
  華陽館在金壇縣南三十里唐貞觀中建
  延陵館在金壇縣西五十里唐大厯中建
  明秀軒在金壇縣靈濟廟前宋米友仁避地居此
  有詩題石軒前又有湖山偉觀軒
  西園在丹徒縣放鶴門内宋韓世忠故園中有飛
[032-34b]
  盖堂傳觴亭凌雲臺留仙洞
  研山園在丹徒縣千秋橋西靈建寺東米芾故居
  中有致爽軒寶晉齋宋紹定初岳珂闢為燕游之
  所
  佚老園在金壇縣永仁巷即王□宅其子樵與孫
  肯堂即其地建宗祠有勅旌義門
  退圃在丹徒縣宋睦州倅俞康直所居
  新豐鎮在丹徒縣東南四十五里晉陵地界有新
[032-35a]
  豐陵盖南朝山陵也
  常寨巷在溧陽縣西門外明常遇春守溧陽立寨
  於此今俗譌為柴塲巷
  陶村在金壇縣二十七都即𢎞景煉丹處有丹井
  手植銀杏尚存
  唐陵村在金壇縣唐安馬厰旁有二處巨石縱横
  攢累如山制度精密舊傳為唐時陵村以是得名
  藏春塢在丹徒縣清風橋東明一統志云本南唐
[032-35b]
  潤州節度使林仁肇故宅宋郡人刁約因築此中
  有逸老堂萬松岡
  夾岡在丹陽縣北二十里石潭村陸游入蜀記云
  夾岡如連山盖當時所積之土掘渠以通漕者有
  二石人植立岡上俗謂之石翁石媪實亦古陵墓
  前物
  陵口在丹陽縣東三十一里齊梁諸陵多在金牛
  山旁陸游曰自常州西北至吕城又西北過陵口
[032-36a]
  見大獸偃仆道旁盖南朝陵墓也
  秦潭在丹徒縣月華山下秦始皇開宋紹興癸亥
  令天下各置放生池郡守鄭滋即以此潭為之
  投金瀨在溧陽縣西北四十里伍貟欲報撃綿女
  子不知其家投金瀨水而去李白有碑
  白蓮池在丹徒縣古竹院東谷中池上有鬬雞菴
  宋蘇軾詩白蓮池上鬬雞菴
  金鸎池在丹陽縣治後圃宋夏竦初為丹陽邑掾
[032-36b]
  一日侍母燕坐見黄鸝雙舞於地發之得金鸎二
  其母取瘞之因築亭其上後人發地求之不得遂
  為池
  飲馬池在金壇縣皇業寺東梁武帝謁建陵飲馬
  於此
  石墨池在金壇縣費長房學道於此書符滌硯澗
  石悉黒至今用池水合藥有竒騐
  長岡埭在丹陽縣西南破岡瀆七埭中之一也
[032-37a]
  大業曲阿庱亭三壘在丹陽縣境晉咸和三年郄
  鑒所築以拒蘇峻
  長岡壘在丹陽縣西南齊建武中左興盛等築此
  拒王敬則
  沸井在丹陽縣季子廟南二清二濁觱沸之聲晝
  夜不絶齊豫章王嶷拜陵還過延陵季子廟觀沸
  井即此
  丹井在丹陽縣有四湛母丹井在仙臺觀葛洪丹
[032-37b]
  井在縣東灣頭邵巷焦光丹井在歸真觀丁令威
  丹井在大霄觀
  葛洪井在金壇縣抱朴峯之左
  陶真人丹井在金壇縣華陽上館前石橋之東宋
  政和初修井掘土得一已泐井欄環刻大字云丹
  陽人姓陶仕齊奉朝請壬申嵗來山棲身自號隠
  居梁天監三年八月十五日錢塘陳懋宣書復穿
  地又獲一圎硯朱色一雀尾爐中有丹一粒亟欲
[032-38a]
  取之墮井中今爐硯亦不存矣
  寄奴泉在丹徒縣黄鵠山下鶴林寺中殿前宋武
  帝微時所鑿寄奴其小字也
  宣聖小影碑在丹徒縣城内縣學中呉道子筆
  義女碑在丹徒縣五州山久廢明萬歴中縣令唐
  時雍重立石撰文
  瘞鶴銘在丹徒縣焦山江水中有銘并序華陽真
  逸撰上皇山樵人逸少書此碑斷殘剥落久在江
[032-38b]
  中摹搨殊難
國朝郡倅鄭康莊倣而刻之勒石於山後蘇州糧儲副
  使王煐令善沒者縋險而下探取得之繪焦麓剔
  銘圗一時傳為盛事湘潭陳鵬年為置焦山寺中
  附/梁陶𢎞景瘞鶴銘鶴壽不知其紀壬辰嵗得於/華亭甲午嵗化於朱方天其
  未遂吾翔寥廓也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裹以/𤣥黄之幣藏之兹山之下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
  詞曰相此胎禽仙家之真山隂降迹華表留名真/惟彷彿事亦微㝠西竹法里宰耳嵗辰鳴語解化
  浮丘去辛左取曺國右割荆門後蕩洪流前固重/扄我欲無言爾也何明爰集真侣瘞爾作銘宜直
[032-39a]
  示之惟將進寧丹陽/仙尉江隂真宰立石
國朝朱彞尊書張處士瘞鶴銘辨後石墨之傳於今有/難以驟讀者天發
  神讖石斷而為三瘞鶴銘裂而為四又失其腹由/是釋文不符覽古者闕其疑可也移易増益其辭
  不可也曩在白下得祥符周雪客神讖碑考既序/而傳之矣淮隂張力臣乗江水歸壑入焦山之麓
  藉落葉而仰讀瘞鶴銘辭聚四石繪作圗聯以宋/人補刻字倫序不紊且證為顧逋翁書盖逋翁故
  宅雖在海鹽之横山而學道句曲遂移居於此集/中有謝王郎中見贈琴鶴詩鶴殆出於性所好斯
  瘞之作銘理有然者自處士之圖出足以息衆說/之紛紜矣力臣名弨精書法嘗為顧處士炎武寫
  廣韻及音學五書手摹家藏鼎彛欵識遺予惜不/營生産沒後盡散失并傳刻棗木悉歸之閩人可
[032-39b]
  歎/也
  呉季子碑在丹陽縣延陵鎮西北九里延陵季子
  廟中有孔子書嗚呼有呉延陵季子之墓十字人
  謂十字碑開元中勅殷仲容摹刻大厯十四年蕭
  定重刻石
  天下第一江山額在丹徒縣甘露寺宋呉琚書久
  廢今復摹勒石砌於寺之長廊下
  心經石在丹徒縣焦山宋呉琚書為江濤及風日
[032-40a]
  剥損寺僧移置松寥閣
  四靈圗石在府學内淵源堂宋乾道中熊克因閱
  漢碑取麟鳯二瑞圗於學壁慶元四年陳徳一易
  之以石嘉熙中劉卿月又摹刻四靈圗於殿西各
  有贊今堂中惟存麟鳯二石刻
  張僧繇四菩薩畫在丹徒縣甘露寺米芾畫史云
  長四尺一版廣八尺許
  陸探微畫獅子在丹徒縣宋蘇軾有贊
[032-40b]
  周鼎在丹徒縣焦山大逾斗古色陸離傳是魏氏
  所藏明嚴嵩當國索之不得將罪之嵩敗得免魏
  氏遂以鼎送焦山鼎内有銘篆古莫能識
國朝王士禎遊此屬新安程邃譯出勒諸石其銘曰惟/九月既望
  甲戌王還於周□□於圗室司徒南仲右□恵□/立中庭王呼史受冊命□恵曰官司□王□側□
  作錫汝元衣束帶戈琱㦸縞韠彤矢鋚□鑾旂芒/恵敢對揚天子丕顯敷休用作尊鼎用享於□烈
  考用周簋壽萬年子孫永寶用/凡蝕二字疑不能知者八字何洯周鼎記是鼎/也已
  歴二千餘年矣髙一尺三寸二分耳髙三寸足六/寸有一分一尺五寸八分為腹之徑□之徑一尺
[032-41a]
  四寸五分其深也八寸有二分篆銘凡十行其六行行九/字有四行者行十字字共九十有四焉司勲王西樵邑宰
  鄒西齊相繼譯之知為周宣王以錫南仲者何其厯年之/久也凡物以退藏為可久而以適用為可貴鼎用以薦宗
  廟享鬼神誠可貴也是鼎獨退藏於深山之佛寺不以適/用於世為可貴故能常保其可貴者而厯年之久遂至二
  千餘年計此二千餘年中鼎之所厯運會升沉陵谷變遷/及凡物之成敗得失不知有幾而是鼎以深自退藏故無
  恙使嘗用於世為世之所可貴則其毁於盜賊/水火也久矣余記之所以為不能退藏者戒也
  延陵古鐘宋孝建三年四月甲辰得古鐘六南徐
  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
  東坡佛印二銅像在丹徒縣金山明萬厯間金山
[032-41b]
  僧重築妙髙臺得銅比邱像於土中入城見市中
  有髙冠長髯銅像與比邱等尺寸合併知為東坡
  佛印也又於揚州得銅像二一童子一小沙彌又
  覺與東坡佛印贈答事有合建留玉閣奉之
  狠石在丹徒縣甘露寺石似羊諸葛亮曽坐其上
  與吳大帝謀拒魏或云漢昭烈嘗坐此石石亡已
  久寺僧輙取一石充數附/明龎時雍記漢諸葛孔/明與孫仲
  謀共議破曺瞞計曽㨿此石後人因名狠石唐羅/隠宋蘇文忠俱有詩迄今時異世殊物改而石隨
[032-42a]
  湮沒尋幽弔古者止按空籍而興遐想余令此覔/古蹟得石於北固西隅蔬圃積土中其狀如羊者
  固宛然在也覩其石猶足動忠臣義士誅奸屏邪/之思也於是因白之郡守龍溪王公併滕公碑記
  移之演武塲側建亭置扁曰武/侯遺石用以鼓三軍之氣云
  梁郄尊師石臼在金壇縣茅山八卦臺南累甓為
  垣鑿石為臼方丈餘遺竇尚在久為荆榛所蔽宋
  紹興間築菴方見之
   淮安府
  射陽故城在山陽縣東南漢髙六年封劉纒為射
[032-42b]
  陽侯後為縣
  柘塘城在山陽縣西南四十里南畿志云其城三
  座約圍一里許隋煬帝游江都聚糧於此
  劉王城在山陽縣東南十里運河西世傳漢呉王
  濞所築
  西遼城在山陽縣東二里唐太宗征遼時駐兵於
  此故名
  新城在山陽縣西三十五里宋咸淳間置
[032-43a]
  山陽故城在今山陽縣南晉義熙間置山陽縣兼
  置山陽郡治焉
  巢城在鹽城縣治北百二十里黄巢屯兵於此
  淮隂故城在清河縣東南五里秦置漢封韓信為
  淮隂侯後仍為縣晉永和間荀羡鎮淮隂以地形
  都要屯兵無地乃營立城池歴代為重鎮水經注
  云淮水東北經淮隂故城即此
  甘羅城在清河縣舊淮隂縣治北相傳秦甘羅所
[032-43b]
  築南畿志云雨後常於土中得小錢篆文不可識
  或云即甘羅𦵏處
  韓信城在清河縣故淮隂城東接山陽縣寰宇記
  云信本淮隂人宅冢處所並存後受封為侯因築
  此城
  清河故城在清河縣東北五里宋置
  呉城在清河縣西二十里小清河南岸東西有二
  城相隔五里宋南渡後嘗置縣紹興二年罷縣為
[032-44a]
  鎮
  襄賁故城在安東縣北劉宋泰始中僑置應劭曰
  賁音肥
  淮浦故城在安東縣西漢置或曰即今縣治
  漣水三城在安東縣南畿志云有大城東城二所
  相連止隔一濠謂之市河又有西城少逺百餘步
  各有城濠俱宋嘉熙四年知州蕭均所築
  沙將軍城在安東縣東北五十里一帆河東又有
[032-44b]
  營城在縣北十五里元末董摶霄所築
  抱月城在安東縣西二十里支家河西城抱淮泗
  之水形勢似月
  學城在桃源縣北二十里俗傳孔子適楚駐轍於
  此邦人從學焉
  靈城在桃源縣西北十七里相傳楚靈王所築
  桃園故城今桃源縣治金史云泗州有淮濱縣興
  定二年以桃園鎮置元光二年廢元至元十四年
[032-45a]
  復置曰桃園縣其後乃訛曰桃源
  泗陽故城在桃源縣東漢置水經注云泗水經魏
  陽城北城枕泗川疑即泗陽故城魏文帝臨廣陵
  所經因以改名也
  陸城在桃源縣西五里相傳呉陸遜所築
  古城在桃源縣西北六十里晉石崇出鎮下邳時
  所築金城故縣在安東縣北唐置九域志云漣水
  縣有金城鎮即故縣也或曰即襄賁故城
[032-45b]
  淮陽故縣在桃源縣西北隋志云梁置淮陽郡東
  魏置綏化縣後周改縣為淮陽水經注云泗水東
  南經淮陽城城北臨泗水即此按晉末有淮陽郡
  魏髙閭曰去角城十八里當在今清河縣界而水
  經注泗水所經之淮陽乃在泗陽之上盖非晉魏
  之淮陽也
  杏壇在府學大成殿後宋嘉定間郡守應純之植
  杏為壇
[032-46a]
  轉搬倉在山陽縣運河之西岸唐江淮漕運於此
  轉送闗陜北有運河堰周世宗始置滿浦闗以通
  水路
  文峯塔在阜寧縣城南
  宴花樓在山陽縣南即舊城南門樓其西門樓曰
  望雲南唐建
  月波樓在府治舊通判㕔
  鎮淮樓在山陽縣舊城橋西北宋鎮口都統司酒
[032-46b]
  樓
  劉伶臺在山陽縣東北七里臨淮水唐許渾詩云
  劉伶臺下稻花晩韓信廟前楓葉秋
  水教亭在山陽縣望雲門外宋太守應純之開管
  家湖以教舟師因建此亭
  望淮亭在山陽縣西門外舊仁濟橋側
  南昌亭在山陽縣西三十五里地道記注云韓信
  從亭長寄食處
[032-47a]
  千金亭在清河縣淮隂舊縣西漂母飯韓信信貴
  賜千金後人因築亭其上又有漂母岸在淮隂故
  縣南
  三亭俱在清河縣韓亭在淮隂故縣南枚亭在淮
  隂故縣北步亭在淮隂故縣西橋南以韓信枚臯
  步隲得名宋晁端彦詩云韓枚步隲建三亭故顯
  當時將相名
  鹽城監在鹽城縣南新唐志云鹽城縣有鹽亭一
[032-47b]
  百二十三所寰宇記云鹽城監古之鹽亭也歴代
  海岸煎鹽之所南唐以為鹽城監其後因而不改
  管鹽塲九所在縣南北俱臨海岸曰五祐曰紫莊
  曰南八遊曰北八遊曰丁溪曰竹子曰新興曰七
  惠曰四安
  豹隠堂在安東縣文廟前宋時建趙槩初館於漣
  水守幕尋以學士知漣水人名其堂曰豹隠
  韓王莊在清河縣舊淮隂縣西北與廟驛舖相連
[032-48a]
  舊傳韓信生於此
  枚臯宅趙嘏宅在府淮隂舊縣南趙嘏詩云家住
  枚臯舊宅邊
  鐵柱岡在鹽城縣東城門外明一統志云相傳秦
  王繋馬柱或云瀕海多蛟龍以此鎮之
  石人頭出土髙四尺五寸在鹽城縣治北六十里
  近海岸一里
  佛陀磯在安東縣北五十里世傳婁道者未出家
[032-48b]
  時取魚置船隨魚去住人以為異因名佛陀磯
  九陽洞在安東縣治東一里上真觀世傳徐稀築
  室修煉於此
  赤岸在安東縣治東十里西三十里亦有赤岸
  金剛嘴在安東縣治西南三里當淮水之衝築以
  殺水勢為西城之䕶南畿志云或曰殘磚上有尉
  遲恭字
  老鸛河在山陽縣西七十里周世宗顯徳五年伐
[032-49a]
  唐至北辰堰齊雲艦大不能過遂開此河
  洗墨池在安東縣治右宋郡守米芾去官時滌硯
  處
  𤓰井在鹽城縣内孫鍾種𤓰處南畿志云去治東
  北半里旱不竭
  紫極宫畫在山陽縣城西南隅宋楊傑記云嘗有
  仙來遊題詩於壁刮之不滅又有李公麟畫猿戯
  馬馬驚而圉人鞭之時稱竒筆
[032-49b]
  娑羅樹碑在山陽縣初在舊淮隂縣南今移府治
  賓館内唐刺史李邕撰文并書
 
 
 
 
 
 江南通志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