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9 大易擇言-清-程廷祚 (master)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擇言卷二十三
上元程廷祚撰
乾下兌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正義衡水孔氏曰此卦陽長至五五陽共決一隂故名為
夬也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以君子決小人故顯
然發揚决斷之事于王者之庭示公正而无私隠
[023-1b]
也號號令也夬以剛決柔用明信之法而宣其號
令如此即柔邪者危故曰孚號有厲也以剛制㫁
行令于邑可也若用剛即以尚力取勝為物所疾
必有不利故曰告自邑不利即戎然剛徳不長則
柔邪不消故陽宜有所往夬道乃成故曰利有攸
往也
伊川程子曰小人方盛之時君子之道未勝安能顯
然以正道決去之故含晦俟時漸圖消之之道今
[023-2a]
既小人衰微君子道勝當顯行之于公朝使人明
知善惡故云揚于王庭孚信之在中誠意也號者
命衆之辭君子之道雖長盛而不敢忘戒備故至
誠以命衆使知尚有危道雖以此之甚盛決彼之
甚衰若易而无備則有不虞之悔必有戒懼之心
則无患也聖人設戒之意深矣君子之治小人以
其不善也必以己之善道勝革之故聖人誅亂必
先修己舜之敷文徳是也邑私邑告自邑先自治
[023-2b]
也以衆陽之盛決于一隂力固有餘然不可極其
剛至于太過太過乃如蒙上九之為冦也戎兵者
强武之事不利即戎謂不宜尚壯武也即從也從
戎尚武也利有攸往陽雖盛未極乎上隂雖微猶
有未去是小人尚有存者君子之道有未至也故
宜進而往也不尚剛武而其道益進乃夬之善也
廣平游氏曰揚于王庭誦言于上也孚號誕告于下
也告自邑自近而及遠也
[023-3a]
紫陽朱子曰夬決也陽決隂也以五陽去一隂決之
而已然其決之也必正名其罪而盡誠以呼號其
衆相與合力然亦尚有危厲不可安肆又當先治
其私而不可尃尚威武則利有所往也皆戒之之

辨正紫陽朱子曰夬卦號字皆作戸羔反唯孚號只作去
聲讀看来亦只當平聲
通論雲峰胡氏曰以五陽去一隂而彖為警戒危懼之辭
[023-3b]
不一盖必揚于王庭使小人之罪明以至誠呼號
其衆使君子之類合不可以小人之衰而遂安肆
也有危道焉不可以君子之盛而事威武也有自
治之道焉復利往往而為臨為泰為夬也夬利往
往而為乾也盖隂之勢雖微蔓或可滋窮或為敵
君子固无時不戒懼尤不可于小人道衰之時忘
戒懼也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説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
[023-4a]
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正義衡水孔氏曰剛克之道不可常行若專用威猛則便
為尚力取勝即是決而不和其道窮矣所以惟告
自邑不利即戎者只為所尚乃窮故也
伊川程子曰夬為決義五陽決上之一隂也健而説
決而和以二體言卦才也下健而上説是健而能
説決而能和決之至善也兌説為和柔雖消矣然
[023-4b]
居五剛之上猶為乘陵之象隂而乘陽非理之甚
君子勢既足以去之當顯揚其罪于王朝大庭使
衆知善惡也盡誠信以命其衆而知有危懼則君
子之道乃无虞而光大也當先自治不宜專尚剛
武即戎則所尚乃至窮極矣夬之時所尚謂剛武
也陽剛雖盛長猶未終尚有一隂更當決去則君
子之道純一而无害之者矣乃剛長之終也
通論雲峰胡氏曰復利有攸往剛長也夬利有攸往剛長
[023-5a]
乃終也小人有一人之未去猶足為君子之憂人
欲有一分之未盡猶足為天理之累必至于純陽
為乾乃為剛長乃終也
敬菴吳氏曰復利有攸往譬如平地之一簣故喜其
進而曰剛長也夬利有攸往譬如九仞之尚虧一
簣故恐其止而曰剛長乃終也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則忌
正義紫陽朱子曰澤上于天潰決之勢也施禄及下潰決
[023-5b]
之意也居徳則忌未詳
折中曰案澤上于天所謂稽天之浸也必潰決无疑矣
財聚而不散則悖出故君子以施禄及下居身无所
畏忌則滿而溢故君子之居徳也則常存畏忌而已
禮曰積而能散書曰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夫如是
則何潰决之患之有
存疑山陽王氏曰夬者明法而決㫁之象也忌禁也法明
㫁嚴不可以慢故居徳以明禁也安定説本此
[023-6a]
安定胡氏曰夬決之世君必先以仁義之徳自居于
身然後可以明禁忌以示天下則當作明字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正義山陽王氏曰居健之初為決之始宜審其策以行其
事壯其前趾往而不勝宜其咎也
伊川程子曰前趾謂前行九居初而壯于進躁于動
者也故有不勝之戒隂雖將盡而已之躁動自宜
有不勝之咎不計彼也
[023-6b]
虛齋蔡氏曰其不勝者自為不勝也故曰為咎明非
時勢不利也
辨正愚案初九雖乾體然剛而未堅當決之始而遽以壯
見非所宜也且壯于前則後之勁不足以繼之豈
制勝之道乎此自貽之戚也故曰往不勝為咎先
儒謂夬與大壯相似故此爻與大壯之初九无異
然大壯主于陽盛此卦主于決隂雖相似而實不
同大壯之壯于趾言在下位而逞其剛強故曰征
[023-7a]
凶有孚此爻之壯于前趾言當事之發端不量力
而輕進故曰往不勝為咎彼必不可行而此尚可
往兩爻亦未嘗无異也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人之行必度其事可為然後決之則无
過矣理不能勝而且往其咎可知
秋山王氏曰謂非往之為咎不能度其可勝而後往
之為咎也
[023-7b]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正義横渠張子曰警懼申號能孚號而有厲也以必勝之
剛決至危之柔能自危厲雖有戎何恤
伊川程子曰夬者陽決隂君子決小人之時不可忘
戒備也陽長將極之時而二處中居柔不為過剛
能知戒備處夬之至善也内懐兢惕而外嚴誡號
雖莫夜有兵戎亦可勿恤矣
秋山王氏曰彖言孚號而以有厲處之矣二剛得中
[023-8a]
而知戒懼故亦惕號盖必如是而後可免小人乘
間抵隙之憂故雖莫夜隂伏之時有兵戎亦不足
慮矣以防之密而備之素也
愚案莫夜有戎勿恤盛言戒備之有素以二秉至健
之徳而能惕號故也張子之論最善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莫夜有兵戎可懼之甚也然可勿恤者
以自處之善也
[023-8b]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辨正愚案九三乾體之極剛過而躁故曰壯于頄㡬事不
密其凶可知君子處此則有道盖夬主于决而非
主于壯也決貴内㫁于心而不貴外形于色也獨
行者内㫁于心之象遇雨若濡有愠雖蒙外侮而
怒不形于色之象如此則无剛過之失而足以集
事得夬之正者也故无咎舊解以獨行為君子與
小人相應以有愠為衆陽所愠考九三之與上六
[023-9a]
正符應例理宜相合而爻辭不然故又為此説皆
未敢信
存疑紫陽朱子曰頄顴也九三當決之時以剛而過乎中
是欲決小人而剛壯見于面目者也如此則有凶
道矣然在衆陽之中獨與上六為應若能果決其
決不係私愛則雖合于上六如獨行遇雨至于若
濡而為君子所愠然終必能決去小人而无所咎
也温嶠之于王敦其事類此
[023-9b]
又曰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見于靣目至于遇
雨而為所濡濕雖為衆陽所愠然志在決隂故得
无咎也盖九三雖與上六為應而以剛居剛有能
決之象故壯于頄則有凶而和柔以去之乃无咎
虛齋蔡氏曰大意謂君子之去小人顧其本心何如
耳本心果是要決小人則雖暫與之合而為善類
之愠終必能決之而无咎不愈于壯于頄而有凶
乎此所以貴于決而和也
[023-10a]
存異伊川程子曰爻辭差錯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壯于頄
有凶獨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
也當云壯于頄有凶獨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
愠无咎
紫陽朱子曰九三舊文本義自順不知程子何故欲
易之看来不必易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辨正愚案君子夬夬言其決而和也故終无咎
[023-10b]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正義伊川程子曰臀无膚居不安也行次且進不前也九
四以陽居陰剛決不足欲止則衆陽並進于下勢
不得安猶臀傷而居不能安也欲行則居柔失其
剛壯不能强進故其行次且也牽羊悔亡羊者羣
行之物牽者挽拽之義言若能自强而牽挽以從
羣行則可以亡其悔然既處柔必不能也雖使聞
是言亦必不能信用也夫過而能改聞善而能用
[023-11a]
克己以從義唯剛明者能之在它卦九居四其失
未至如此之甚在夬而居柔其害大矣
秀巖李氏曰牽言引而進也衆陽共決一陰之時四
能自引以進則可亡悔然非有剛明之才必不能
信也
愚案夬卦五陽雖同為夬義而終以乾卦為主四屬
說體陽爻而處陰卦臀无膚其行次且言其進退
不安莫能自决之甚也牽者依附之意羊者羣陽
[023-11b]
之喻也言當此之時惟自附于羣陽方得為君子
之朋而可以亡其悔然以說為性者力必不足恐
其聞是言而亦不信矣不信者望其信也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聦不明也
辨正愚案位不當者謂四非剛位且以說體而乗乾也聞
言不信其不足語于聽徳之聰亦可知矣以不當
位為陽爻陰位者誤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023-12a]
正義伊川程子曰五雖剛陽中正居尊位然切近于上六
上六說體而卦獨一陰陽之所比也五為決陰之
主而反比之其咎大矣故必決其夬如莧陸然則
于其中行之徳為无咎也中行中道也莧陸今所
謂馬齒莧是也曝之難乾感陰氣之多者也
餘論東谷鄭氏曰莧陸本草云一名商陸其根至蔓雖盡
取之而旁根復生小人之類難絶也如此
紫陽朱子曰莧陸是兩物莧者馬齒莧陸者草陸皆
[023-12b]
感陰氣多之物藥中用商陸治水腫其物難乾其
子紅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辨正愚按五處尊位有世道之責當廓清陰類與萬物共
由于中行然後无咎所謂其危乃光也中之未光
以莧陸猶有存者則不得由于中行非所以免于
咎矣傳文當為警之之辭程子之說似逺
存疑伊川程子曰爻辭言夬夬則于中行得為无咎矣象
[023-13a]
復盡其義云中未光也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
正之道而充實光輝五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
決之雖行于外不失中正之義可以无咎然于中
道未得為光大也蓋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夫
子于此示人之意深矣
上六无號終有凶
正義東坡蘇氏曰无號者不警也陽不警則有以乘之矣
慈湖楊氏曰柔已決去剛道已長然不可不敬戒苛
[023-13b]
忽焉不敬不戒不警號則亦終有凶雖未必凶遂
至而既不警戒則放逸放逸則失道矣失道終于

蔣氏仁敬曰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詳味此爻若
如傳義說似為小人謀恐只依卦辭孚號有厲之
意言雖是五陽決去一陰尚存為君子之計茍或
黙然養禍則其終必致困聖人之情何常慮小人
有凶也
[023-14a]
存異伊川程子曰陽長將極陰消將盡獨一陰處窮極之
地是衆君子得時決去危極之小人也其勢必須
消盡故云无用號咷畏懼終必有凶也
紫陽朱子曰陰柔小人居窮極之時黨類已盡无所
呼號終必有凶也占者有君子之徳則其敵當之
不然反是
愚按卦雖以五陽決一陰而爻辭率多危厲之意以
陰柔據最髙而未去慮死灰之復爇也況彖辭言
[023-14b]
孚號九二言惕號而傳義乃以无號屬之上六號
字不宜互異此必有誤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辨正愚案彖辭傳言剛長乃終必待陰盡陽純而後足以
當之今一陰未去則剛為之不長矣一消一長問
不容髪爻辭言无號終有凶言卦至此不獨不足
以為乾且不可以為夬矣終不可長言不能保其
終之無害于剛而備之不可不早也姤之不可與
[023-15a]
長與此同意
巽下乾上
姤女壯勿用取女
正義衡水孔氏曰姤遇也此卦一柔而遇五剛故名為姤
施之于人則是一女而遇五男為壯至甚故戒之
曰此女壯甚勿用取此女也
紫陽朱子曰姤遇也決盡則為純乾至姤然後一陰
可見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
[023-15b]
故為遇遇已非正又一陰而遇五陽則女徳不貞
而壯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陽故其象占如此
折中曰案女壯之義非以一陰始生于下為壯亦非以
一陰獨當五陽為壯蓋卦以陰為主陰而為主即是
壯也
通論誠齋楊氏曰陰陽之相為消長如循環然當一陽之
生也聖人未敢為君子而喜必曰朋來无咎言一
陽未昜勝五陰也當一陰之生也聖人己為君子
[023-16a]
而憂遽曰女壯言一陰己有敵五陽之志也既曰
女壯又曰勿用取女申戒五陽以勿輕一陰之微
而親暱之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
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

正義北海鄭氏曰一陰承五陽茍相遇耳非禮之正女壯
如是故不可取
[023-16b]
翟氏子元曰剛謂九五遇中處正敎化大行于天下

東海王氏曰女不可取以其不正不可與長久也
伊川程子曰陰始生于下與陽相遇天地相遇也陰
陽不相交遇則萬物不生天地相遇則化育庶類
品物咸章萬物章明也五與二皆以陽剛居中與
正以中正相遇也君子得剛中之臣臣遇中正之
君其道可以大行于天下矣
[023-17a]
汴水趙氏曰柔遇剛者明非剛遇柔也
折中曰案柔遇剛者以柔為主也如臣之專制如牝之
司晨得不謂壯乎故不復釋女壯而直釋勿用取女
之義
通論東坡蘇氏曰陰之長自九二之亡而後為遯始无臣
也自九五之亡而後為剝始无君也姤之世上有
君下有臣君子之欲有為无所不可故曰剛遇中
正天下大行也
[023-17b]
隆山李氏曰以一陰通五陽女下于男有女不正之
象故曰勿用取女咸所以取女吉者以男下女得
婚姻正理故也若蒙之六三以陰而先求陽其行
不順故亦曰勿用取女
石澗俞氏曰夬一陰在上而曰剛長乃終欲其終而
為乾也姤一陰在下而曰不可與長恐其進而為
遯為否而至于剝也
存疑語類問姤之時義大矣哉本義云幾微之際聖人所
[023-18a]
謹與伊川之說不同何也朱子曰上面說天地相
遇至天下大行也而不好之漸已生于微矣故當
謹于此
愚按彖傳之末言天地萬物者多即本義而推廣之
此傳自天地相遇以下乃發明剛柔相遇之美于
一陰而遇五陽之義初不相䝉朱子謹微之說求
之太深子瞻以遯剝相提並論亦近于泥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023-18b]
正義伊川程子曰風行天下无所不周為君后者觀其周
徧之象以以施其命令周誥四方也
通論泉峰龔氏曰天下有風姤與風行地上觀相似故在
姤則曰施命誥四方在觀則曰省方觀民設敎曰
施曰誥自上而下天下有風之象也曰省曰觀周
厯徧覽風行地上之象也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徃見凶羸豕孚蹢躅
正義伊川程子曰姤陰始生而將長之卦一陰生則長而
[023-19a]
漸盛陰長則陽消小人道長也制之當于其微而
未盛之時柅止車之物金為之堅强之至也止之
以金柅而又繫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進則陽
剛貞正之道吉也使之進往則漸盛而害于陽是
見凶也羸豕蹢躅聖人重為之戒言陰雖甚微不
可忽也豕陰躁之物故以為況羸弱之豕雖未能
强猛然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躑也陰微而在
下可謂羸矣然其中心常在乎消陽也君子小人
[023-19b]
異道小人雖微弱之時未嘗无害君子之心防于
微則无能為矣
紫陽朱子曰柅所以止車以金為之其剛可知一陰
始生靜正則吉往進則凶故以二義戒小人使不
害于君子則有吉而無凶然其勢不可止也故以
羸豕蹢躅曉君子使深為之備云
通論
折中曰案一陰窮于上衆以為无凶矣而曰終有凶防
[023-20a]
其後之辭也一陰伏于下衆未覺其凶矣而曰見凶
察于先之辭也陰陽消息循環无端能察于先即所
以防其後能防其後即所以察于先也
愚案九家易曰絲繫于柅猶女繫于男以喻初宜繫
二也據此則柅宜指二觀二為包有魚之象四則
為包无魚愈可見未可以為一陰而繫于五陽也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正義衡水孔氏曰柔道牽者陰柔之道必湏有所牽繫也
[023-20b]
存疑伊川程子曰牽者引而進也陰始生而漸進柔道方
牽也繫之于金柅所以止其進也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
正義陸氏希聲曰不正之陰與剛中之二相比能包而有
之使其邪不及于外
伊川程子曰姤遇也二與初宻比相遇者也包者苴
裹也魚陰物之美者陽之于陰其所說美故取魚
象二于初若能固畜之如包苴之有魚則于遇為
[023-21a]
无咎矣賓外來者也不利賓包苴之魚豈能及賓
謂不可更及外人也
紫陽朱子曰魚陰物二與初遇為包有魚之象然制
之在已故猶可以无咎若不制而使遇于衆則其
為害廣矣故其象占如此
雲峰胡氏曰包如包苴之包容之于内而制之使不
得逸于外也
通論小舟李氏曰剝之貫魚姤之包有魚皆能制陰者也
[023-21b]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二之遇初不可使有二于外當如包苴
之魚包苴之魚義不及于賓也
敬菴吳氏曰九二既包有魚則當盡其防制之責以
義言之不可使遇于賓也若不治而使遇于賓則
失其義矣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辨正愚案九三居巽體之極猶豫寡斷欲制陰而不能臀
[023-22a]
无膚其行次且進退不安而失其所據也危可知
矣然其行也未嘗即安于陰故也故无大咎舊解
以无所遇論似未確
通論蒙齋李氏曰居則臀在下故困初六言臀行則臀在
中故夬姤三四言臀
存疑紫陽朱子曰九三過剛不中下不遇于初上无應于
上居則不安行則不進故其象占如此然既无所
遇則无陰邪之傷故雖危厲而无大咎也
[023-22b]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辨正愚案九三以不肯為陰所牽而行故曰行未牽也則
雖次且而无大咎矣
存疑伊川程子曰其始志在求遇于初故其行遲遲未牽
不促其行也既知危而改之故未至于大咎也
九四包无魚起凶
正義衡水孔氏曰起動也无民而動是以凶也或謂凶由此起疑誤
伊川程子曰包者所裹畜也四與初為正應當相遇
[023-23a]
者也而初已遇于二矣猶包之无魚亡其所有也
四居上位而失其下下之離由已之失徳也四之
失者不中正也以不中正而失其民所以凶也起
者將生之謂民心既離難將作矣
辨正愚案巽者入也陰入而陽受之九二之包有魚乃巽
之正體也初六一陰既為巽之所有則乾不得而
有之矣而九四以失位之剛正交外卦故為包无
魚之象此理之一定也舊說以初與四為相應以
[023-23b]
初六九四為正應見此處爻辭不合故又為遇非
正道唯近者得之之說甚為穿鑿以不明于八卦
之體性也○起凶當如孔氏說即洪範之所謂用
作凶也言徳不足以有其民則動而得咎矣
象曰无魚之凶逺民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下之離由己致之逺民者己逺之也為
上者有以使之也
九五以𣏌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023-24a]
正義衡水孔氏曰馬云杞大木也左傳云杞梓皮革自楚

紫陽朱子曰瓜陰物之在下者甘美而善潰杞髙大
堅實之木也五以陽剛中正主卦於上而下防始
生必潰之陰其象如此然陰陽迭勝時運之常若
能含晦章美靜以制之則可以囘造化矣有隕自
天本无而倐有之象也
愚案有隕自天言九五當時以隕越為憂則有以持
[023-24b]
天運于未然而陰物之在下者不至于蔓延而潰
裂矣
餘論横渠張氏曰𣏌之為物根固于下瓜之為實潰必自
内九五以中正剛健含章宅尊而遇陰柔浸長之
時厚下安宅潰亂是防盡其人謀而聽天命者也
存異伊川程子曰九五以𣏌包瓜含章有隕自天𣏌生于
最髙處瓜美物生低處以𣏌包瓜則至尊逮下之
意也既能如此自然有賢者出故有隕自天也
[023-25a]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辨正愚案廢興存亡莫非天命志不舍命言九五之存心
恒苦天命之无常而一旦隕越于下有隕自天即
書之所謂墜厥命者是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正義紫陽朱子曰角剛乎上者也上九以剛居上而无位
不得其遇故其象占與九三類
愚案剛極于上則柔將愈長于下剛不平而與柔爭
[023-25b]
故上九有姤其角之象則自失其中正之徳而可
吝矣此无所歸咎者也无咎與大過之上六節之
六三同義
存疑伊川程子曰至剛而在最上者角也九以剛居上故
以角為象人之相遇由降屈以相從和順以相接
故能合也上九髙亢而剛極人誰與之以此求遇
固可吝也已則如是人之逺之非他人之罪也由
已致之故无所歸咎
[023-26a]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既處窮上剛亦極矣是上窮而致吝也


[023-26b]
大易擇言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