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9 大易擇言-清-程廷祚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擇言卷十九
上元程廷祚撰
坤下離上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正義伊川程子曰晉為明盛之時大明在上而下體順附
諸侯承王之象也
紫陽朱子曰晉進也康侯安國之侯也錫馬蕃庶晝
[019-1b]
日三接言多受大賜而顯被親禮也蓋其為卦上
離下坤有日出地上之象順而麗乎大明之德占
者有是德則亦當有是寵也
通論白雲郭氏曰晉卦取名之義與大有畧相類大有火
在天上君道也晉明出地上臣道也以人臣之進
獨備一卦之義則臣道之至大者非康侯安足以
當之
折中曰案易有晉升漸三卦皆同為進義而有别晉如
[019-2a]
日之方出其義最優升如木之方生其義次之漸如
木之既生而以漸髙大其義又次之觀其彖辭皆可
見矣
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
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晉進也明進而盛也明出于地益進而
盛故為晉明出地上離在坤上也坤麗于離以順
麗于大明順德之臣上附于大明之君也柔進而
[019-2b]
上行凡卦離在上者柔居君位多云柔進而上行
噬嗑睽鼎是也六五以柔居君位明而順麗為能
待下寵遇親密之義大明之君安天下者也諸侯
能順附天子之明德是康民安國之侯也故謂之
康侯是以享寵錫而見親禮晝日之間三接見于
天子也不曰公卿而曰侯天子治于上者也諸侯
治于下者也在下而附順于大明之君諸侯之象

[019-3a]
白雲郭氏曰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康侯之德
也其德柔順而明故下能康一國之民而為之主
上能致王者之寵而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通論平菴項氏曰三女之卦獨離柔在上為得尊位大中
而行之故謂之上行巽在六四例謂之上合上同
兌在上六例謂之上窮皆不得 為上行也
愚案五為中正之位陽剛之所宜居麗乎大明猶離
傳之言麗乎中正也柔進而上行晉睽鼎三卦皆
[019-3b]
云以三卦上皆得離柔而處下僅得其常今進而
居五則柔道之至貴者也順而麗乎大明與睽之
說而麗乎明旅之止而麗乎明順說止皆指内卦
麗與明皆指外卦之離程傳謂坤麗于離非是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正義北海鄭氏曰地雖生萬物日出於上其功乃著故君
子法之而以明自昭其德
伊川程子曰昭明之也傳曰昭德塞違君子觀明出
[019-4a]
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
昭明徳于己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明
明德在己故云自昭
通論雲峰胡氏曰至健莫如天君子以之自强至明莫如
日君子以之自昭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正義伊川程子曰初六晉之下進之始也晉如升進也摧
如抑退也于始進而言遂其進不遂其進唯得正
[019-4b]
則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進豈遽能深見信于上
茍上未見信則當安中自守雍容寛裕无急于求
上之信也茍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則悻
悻以傷于義矣皆有咎也故裕則无咎君子處進
退之道也
存疑紫陽朱子曰以陰居下應不中正有欲進見摧之象
愚案初六始進君子以難進為節摧如如有摧之者
也如此則得其正而吉矣本爻初无見催于人之
[019-5a]
象且初六九四正合于舊說之所謂應者而先儒
顧不之用未知何故也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正義紫陽朱子曰初居下位未有官守之命
愚案獨行正者言難進所以得正也裕无咎未受命
者言既不見信于人則宜處以寛裕无汲汲于進
取也上下若一意然上言己之處進下言處人之
不見信皆進之始事也朱子謂下二句為解上二
[019-5b]
句恐未確
餘論伊川程子曰无進无抑唯獨行正道也寛裕則无咎
者始欲進而未當位故也君子之于進退或遲或
速唯義所當未嘗不裕也聖人恐後之人不逹寛
裕之義居位者廢職失守以為裕故特云初六裕
則无咎者始進未受命當職任故也若有官守不
信于上而失其職一日不可居也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019-6a]
辨正愚案二五皆陰舊例謂之不相應故此爻王輔嗣以
不以无應而不修其德為解受兹介福曰闇亦應
之皆指本爻也程傳以愁如為上无應援又斷以
王母為六五而曰大明之君與之同德其義不无
參差案二柔中而有順徳晉如愁如言得位而不
以位為樂也此其所以得正而吉也夫居位而時
懷隕越則必无曠職廢官之慮為能以順受順无
所拂逆幽㝠之中若有左右之者故曰受兹介福
[019-6b]
于其王母義海撮要云王母至幽之象又坤為母
也輔嗣所謂闇亦應之者蓋亦指此非他所謂應
也如以王母為六五則不可通矣姑以俟後之知

存疑伊川程子曰六二在下上无應援以中正柔和之德
非强于進者也故于進為可憂愁謂其進之難也
然守其貞正則當得吉故云晉如愁如貞吉王母
祖母也謂陰之至尊者指六五也二以中正之道
[019-7a]
自守雖上无應援不能自進然其中正之德久而
必彰上之人自當求之蓋六五大明之君與之同
德必當求之加之寵禄受介福于王母也介大也
紫陽朱子曰六二中正上无應援故欲進而愁占者
如是而能守正則吉而受福于王母也王母指六
五蓋享先妣之吉占而凡以陰居尊者皆其類也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正義龜山楊氏曰六二以柔順處乎衆陰而獨无應是不
[019-7b]
見知也故晉如愁如然居中守正素位而行鬼神
其福之矣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
爾景福此之謂也
六三衆允悔亡
正義伊川程子曰三在順體之上順之極者也三陰皆順
上者也是三之順上與衆同志衆所允從其悔所
以亡也或曰不由中立而與衆同得為善乎曰衆
所允者必至當也况順上之大明豈有不善也古
[019-8a]
人曰謀從衆則合天心
通論雲峰胡氏曰衆坤象坤順之極故有允象三居下卦
之上為衆陰之長正康侯之謂也初罔孚衆未允
也二愁如猶有悔也三居順之極而衆皆相信可
以進而受三接之寵矣未信而進其悔在後衆允
而進其悔乃亡
象曰衆允之志上行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上行上順麗于大明也上從大明之君
[019-8b]
衆志之所同也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正義紫陽朱子曰不中不正以竊髙位貪而畏人蓋危道
也故為鼫鼠之象占者如是雖正亦危
通論平菴項氏曰晉之道以順而麗乎大明以柔進而上
行皆主乎順者也三雖不正以其能順故得其志
而上行四雖已進乎上以其失柔順之道故如鼫
鼠之窮而不得遂
[019-9a]
折中曰案此卦以彖辭觀之則九四以一陽而近君康
侯之位也參之爻義反不然者蓋卦義所主在柔則
剛正與時義相反當晉時居髙位而失靜正之道乖退
讓之節貪而畏人則非鼫鼠而何貞厲者戒其以持
禄保位為常而不知進退之義也
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賢者以正德宜在髙位不正而處髙位
則為非據貪而懼失則畏人固處其地危可知也
[019-9b]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正義紫陽朱子曰以陰居陽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
皆順從故占者得之則其悔亡又一切去其計功
謀利之心則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
應其占耳
雲峰胡氏曰事有不必憂者勿恤寛之之辭也有不
當憂者勿恤戒之之辭也此曰失得勿恤戒辭明
矣蓋當晉之時易有患得患失之心才柔又易有
[019-10a]
失得之累大明在上用其明于所當為不當用其
明于計功謀利之私也
折中曰案彖辭言康侯之被遇而傳以柔進上行釋之
則聖人之意以此爻當康侯而為卦主明矣蓋凡卦
皆有主其合于彖辭者是也九四髙位而爻辭不善
如此則彖辭之義誠非六五不足以當之晉如鼫鼠
者患得患失鄙夫之行也失得勿恤者竭誠盡忠君
子之志也
[019-10b]
辨正愚案彖傳柔進而上行所謂柔者下三柔皆是也上
行則謂六五又爻之三居下卦之上位之尊者諸
侯當之故大有之九三為公用亨于天子之象則
所謂柔者又當專指六三而言故象傳有志上行
之語要而言之三為康侯五為康侯之接于天子
其義顯而易知然則以五為康侯之位尚屬未確
而以五為大明之君則更誤矣
餘論廣川董子曰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
[019-11a]
計其功
存異劉氏長民曰陽為躁動陰為靜止三五陽位以陰居
之能節其動故爻辭不稱晉而皆曰悔亡
建安邱氏曰五以柔居尊位為離明之主彖所謂柔
進而上行者也在下三陰皆欲附己而九四阻之
本當有悔以同徳相孚其勢必合故得亡矣失得
主三陰言為四所間失也終與已合得也勿恤不
必憂也言五但當往而上進三柔志在上行終必
[019-11b]
從已而或得或失皆當置而勿問則自然吉无不
利矣五爻柔疑于進故勉之
愚案三五皆曰悔亡而其義相通三以積順而為衆
所信也五以順而麗乎大明也三有上行之勢五
已上行故皆曰悔亡劉氏求之于陰爻陽位而附
㑹靜止之說邱氏又謂下三陰為九四所阻是以
有悔皆去經㫖甚逺而其說足以惑人不可以不

[019-12a]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辨正愚案往有慶即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之說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正義伊川程子曰角剛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剛居卦之極
故取角為象以陽居上剛之極也在晉之上進之
極也剛極則有强猛之過進極則有躁急之失以
剛而極于進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維獨用于
伐邑則雖厲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
[019-12b]
其居邑者治内也言伐邑謂内自治也人之自治
剛極則守道愈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
之自治則雖傷于厲而吉且无咎也嚴厲非安和
之道而于自治則有功也復云貞吝以盡其義極
于剛進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于貞正之
道為可吝也不失中正為貞
折中曰案晉其角者是知進而不知退者也知進而不
知退者危道也然亦有時事使然而進退甚難者惟
[019-13a]
内治其私反身无過如居家則戒子弟戢童僕居官
則杜文私嚴假託皆伐邑之謂也如此則雖危而吉
无咎矣若以進為常縱未至于危也寧无愧于心乎
愚案晉其角者剛之過也伐邑即自治其剛過之病非
謂又以剛自治也貞吝承晉其角而言言不能自
治其剛之過則終歸于吝矣
通論平菴項氏曰晉好柔而惡剛故九四上九皆以厲言
之四進而非其道故其象為鼫鼠上已窮而猶晉
[019-13b]
故為晉其角
愚案晉之為卦曰順而麗乎大明大明者剛之位也
順而麗之者柔也大指取柔之從剛以明君臣合
徳而致太平之義此卦之重柔爻以此柔爻既重
則剛爻不得不輕離之本卦亦然故四與上皆不
為美後儒動云晉好柔而惡剛蓋不得其解之故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正義
[019-14a]
折中曰案道未光乃推原所以伐邑之故蓋進之極則
于道必未光也如勢位重則有居成功之嫌爵祿羈
則失獨行願之志故必克治其私然後高而不危免
于亢悔也夬五之中未光同
離下坤上
明夷利艱貞
正義衡水孔氏曰時雖至暗不可隨世傾邪故宜艱難堅
固守其貞正之德
[019-14b]
伊川程子曰為卦坤上離下明入地中也反晉成明
夷故義與晉正相反晉者明盛之卦明君在上羣
賢並進之時也明夷昬暗之卦暗君在上明者見
傷之時也日入于地中明傷而昬暗也故為明夷
君子當明夷之時利在知艱難而不失其貞正也
在昬暗艱難之時而能不失其正所以為君子也
紫陽朱子曰夷傷也為卦下離上坤日入坤中明而
見傷之象故為明夷又其上六為暗之主六五近
[019-15a]
之故占者利于艱難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雲峰胡氏曰以二體則離明也傷之者坤以六爻則
初至五皆明也傷之者上上為暗主而五近之故
本義從彖傳以利艱貞為五
通論隆山李氏曰易卦諸爻噬嗑之九四大畜之九三曰
利艱貞未有一卦全體以利艱貞為義者此蓋覩
君子之明傷為可懼而危辭以戒之其時可知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
[019-15b]
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正義伊川程子曰内卦離離者文明之象外卦坤坤者柔
順之象為人内有文明之德而外能柔順也文王
内有文明之德外柔順以事紂蒙犯大難而足以
遠禍患此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以之不晦
其明則被禍患不守其正則非賢明箕子當紂之
時身處其國内切近其難故云内難然箕子能藏
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箕子所用之道也故曰箕
[019-16a]
子以之
愚案文王以至仁而事至暴若置諸度外則非所以
為聖人若顯然行其匡救則逢彼之怒而且于事
无濟惟文王之忠愛一將之以有隱无犯而无匡
救彌縫之迹蓋其事既非見危授命者之所能為
亦非明哲保身者之所欲為故曰内文明而外柔
順以蒙大難此文王之所以不可及也難而曰大
言事關于天地民物而不可以為細故也難而曰
[019-16b]
内言身係于宗社而舍之不能去之不得也大難
似不必如舊說定指羑里之囚蒙非徒蒙猶救焚
拯溺而深入于水火之中也獻洛西之地以請除
炮烙此為一證文王之事在卦為六二先儒有言
之者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衆用晦而明
正義衡水孔氏曰冕旒垂目黈纊塞耳无為清靜民化不
欺若運其聰明顯其智慧民即逃其密網姦詐愈
[019-17a]
生豈非藏明用晦反得其明也
横渠張子曰不任察而不失其治也
伊川程子曰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過
則傷于察太察則盡事而无含弘之度故君子觀
明入地中之象于莅衆也不極其明察而用晦然
後能容物和衆衆親而安是用晦乃所以為明也
若自任其明无所不察則已不勝其忿疾而无寛
厚含容之德人情睽疑而不安失莅衆之道適所
[019-17b]
以為不明也古之聖人設前旒樹屏者不容明之
盡乎照也
次崖林氏曰用晦而明不是以晦為明亦不是晦其
明蓋雖明而用晦雖用晦而明也用晦而明只是
不盡用其明蓋盡用其明則傷于太察而无含弘
之道惟明而用晦則既不汶汶而暗亦不察察而
明雖无所不照而有不盡照者此古先帝王所以
蒞衆之術也
[019-18a]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正義山陽王氏曰行不敢顯故曰垂其翼也○又曰殊類
過甚以斯適人人必疑之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解勝程傳
伊川程子曰初九明體而居明夷之初見傷之始也
九陽明上升者也故取飛象昬暗在上傷陽之明
使不得上進是于飛而傷其翼也翼見傷故垂朶
[019-18b]
君子于行謂去其禄位而退藏也三日不食言困
窮之極也夫知幾者君子之獨見非衆人所能識
也故明夷之始其見傷未顯而去之則世俗孰不
疑怪故有所往適則主人有言也然君子不以世
俗之見怪而遲疑其行也若俟衆人盡識則傷己
及而不能去矣
平菴項氏曰垂其翼不言夷未傷也夷于左股言已
傷也說者以垂其翼為傷翼非也歛翼而下飛者
[019-19a]
避禍之象也以下三說與輔嗣同
建安邱氏曰初體離明去上最遠見傷即避有飛而
垂翼之象君子知幾義當速去蓋可以不食而不
可以不去去重于食故也
石澗俞氏曰居明夷之初不敢髙飛遂垂歛其翼以
向下此見幾之明不待難作而蚤避者也夫知幾
而早避此君子獨見主人固不識也豈得无言
辨正愚案卦本以陽徳見傷而曰明夷初九在下先立陽
[019-19b]
德見傷之象曰明夷于飛垂其翼言陰晦之世不
能高舉也自輔嗣以後多以首二句即當避害之
旨義似未確○有攸往主人有言往與行對行者
出乎明夷之外往者入乎明夷之中既言當行又
言不當往以足其意程傳所言似亦未確且主人
即指致天下之明夷者豈得泛謂世俗之人乎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正義潁川荀氏曰暗昧在上有明德者義不食禄也
[019-20a]
愚案三日不食言窮餓之久而不為利禄所誘君子
之決于去亂如此荀解甚確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正義童溪王氏曰六二文明之主也以六居二柔順之至
文王以之
紫陽朱子曰傷而未切救之速則免矣
愚案六二居用世之位而當昬闇之時所謂外柔順
以蒙大難者以柔順救難非以柔順免難也以紂
[019-20b]
之惡而文王在位未至于甚曰用拯馬壯吉嗚呼
此可以見文王之心矣程傳以拯為自拯甚誤
存異伊川程子曰夷于左股謂傷害其行而不甚切也雖
然亦必自免有道拯用壯健之馬則穫免之速而
吉也君子為隂闇所傷其自處有道故其傷不甚
自拯有道故獲免之速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正義誠齋楊氏曰順以則者有君人之大德又有事君之
[019-21a]
小心順乎君臣之天則也故詩人歌之曰順帝之
則詩人仲尼其見文王之心矣乎
秋山王氏曰以柔順處之而不失其中正之則昔者
文王用明夷之道其如是乎
通論平菴項氏曰明夷之下三爻惟六二有救之之誠上
三爻惟六五无去之之心皆忠順之臣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正義紫陽朱子曰以剛居剛又在明體之上而屈于至暗
[019-21b]
之下正與上六闇主為應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
惡之象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貞之戒
雲峰胡氏曰二之救難可速也三之除害不可速也
故有不可疾貞之戒
存異山陽王氏曰既誅其王將正其民民之迷也其日固
已久矣化宜以漸不可速正故曰不可疾貞程傳說同
愚案九三南狩大得其明至矣然既在是卦則皆不
免于夷易之大例如是也不可疾貞即周頌之遵
[019-22a]
養時晦王程所論雖有理然于明夷之旨為不切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辨正愚案九三南狩不得已而後動者也故指言其志以
明不可疾貞之義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辨正愚案朱子謂此爻下三爻都說明夷是好底何獨此
爻却作不好說考諸卦之例有餘爻俱不佳而一
二爻佳者亦有餘爻俱佳而一二爻獨不佳者即
[019-22b]
如晉卦下三爻並无不美而鼫鼠即出于四與此
正同且此卦下三爻俱先言明夷而此爻獨不然
其非本明而見傷者可知則六四自宜以不美論
特程子所言未得其正解耳蓋六四以陰柔而居
闇體此不能自立于濁亂之世而其德介在明暗
者也何以言之使其本明則不得曰入于左腹使
其全暗則又不得曰獲明夷之心惟其處坤體至
闇之下而甫離内卦猶有餘明故能自左腹而至
[019-23a]
于門庭以自見其本心然不過時亦弋獲耳且門
庭之為地无幾而獲又安可必也其柔闇至此而
得謂之明夷乎此六四之異于下三爻而不可以
為美者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六四以陰居陰而在陰柔之體處近君
之位是陰邪小人居髙位以柔邪順于君者也六
五明夷之君位傷明之主也四以柔邪順從之以
固其交夫小人之事君未有由明顯以道合者也
[019-23b]
必以陰僻之道自結于上右當用故為明顯之所
左不當用故為隱僻之所人之手足皆以右為用
世謂僻所為僻左是左者隱僻之所也四由隱僻
之道深入其君故云入于左腹入腹謂其交也深
其交之深故得其心凡奸邪之見信于其君皆由
奪其心也不奪其心能无悟乎于出門庭既信之
于心而後行之于外也邪臣之事暗君必蠱其心
而後能行于外
[019-24a]
紫陽朱子曰此爻之義未詳竊疑左腹者幽隱之處
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得意于遠去之義言筮
而得此者其自處當如是也蓋離體為至明之徳
坤體為至闇之地下三爻明在闇外故隨其遠近
髙下而處之不同六四以柔正居闇地而尚淺故
猶可以得意于遠去五以柔中居闇地而已迫故
為内難正志以晦其明之象上則極乎闇矣故為
自傷其明以至于闇而又足以傷人之明蓋下五
[019-24b]
爻皆為君子獨上一爻為闇君也
又曰明夷下三爻皆說明夷是明而見傷者六四說
者却以為奸邪之臣先蠱惑其君心而後肆行于
外下三爻皆說明夷是好底何獨此爻却作不好
說以意觀之六四居闇地尚淺猶可以得意而遠
去故雖入于幽隱之處猶能獲明夷之心于出門
庭也上六不明晦則是合下已是不明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019-25a]
辨正愚案獲心意者言所獲乃心中之意謂其明之小而
暫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正義紫陽朱子曰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
箕子之象也貞之至也利貞以戒占者
又曰爻說貞而不言艱者蓋言箕子則艱可見不必
更言之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019-25b]
正義伊川程子曰箕子晦藏不失其貞固雖遭患難其明
自存不可滅息也若逼禍患遂失其所守則是亡
其明乃滅息也古之人如揚雄是也
東坡蘇氏曰六五之于上六正之則勢不敵救之則
力不能去之則義不可此最難處者也如箕子而
後可箕子之處于此身可辱也而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正義東坡蘇氏曰六爻皆晦也而所以晦者不同自五以
[019-26a]
下明而晦者也若上六不明而晦者也故曰不明

紫陽朱子曰以陰居坤之極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
則處髙位以傷人之明終必至于自傷而墜厥命
故其象如此而占亦存其中矣
通論雲峰胡氏曰下三爻以明夷為句首四五明夷之辭
在句中上六不曰明夷而曰不明晦蓋惟上六不
明而晦所以五爻之明皆為其所夷也
[019-26b]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後入于地失則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失則失其道也
大易擇言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