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5 周易窺餘-宋-鄭剛中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窺餘卷十四   宋 鄭剛中 撰
下經巽至節/
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
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三畫以一柔承二剛成卦夫柔之于剛非順无以
[014-1b]
 承剛之于柔非巽无以接剛接于上柔承于下然後
 陰陽不忤相契相容此巽之所以為順為入在天為
 風在君為命无所往而不受也重巽則三畫之上加
 巽焉故為申命之義謂前已有命今復申之所以見
 丁寧重複上下通行之意九二巽乎中者也重巽則
 兼五言之故曰巽乎中正而志行初六順乎剛者也
 重巽則兼四言之故曰柔皆順乎剛上巽下順此致
 亨之道攸往之利見大人之資也夫以巽而往物孰
[014-2a]
 能閡以巽見大人人孰不與而曰小亨者何哉曰天
 下之理不可以一于巽也風之入物上之行命非順
 不可至于變化可否剛柔相制固當與時宜之聖人
 于重巽止許之以小亨者豈无意乎若當親寡之時
 處孤危之勢非體巽行之未見其可故序卦曰旅而
 无所容故受之以巽雖然以巽下人雖旅所宜遇君
 子則利不然不能有所立也故以見大人為利虞氏
 謂柔得位而順五剛故小亨大人為五離目為見二
[014-2b]
 失位往應五則正故利有攸往陸績曰陰為卦主故
 小亨王弼注有命乃行也四字王昭素謂當在重巽
 以申命之下彖或脱文集𫝊謂理或有之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事之所以不行者因民心之未悟民心之未悟因播
 告之不修故申命所以行事也盤庚之事止于遷都
 其告戒載于書者三篇命其可以不申乎隨風盖命
 令相繼之象荀爽曰巽為號令兩巽相隨故曰申命
[014-3a]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履之六三巽之初六皆有武人之稱葢履之下卦兊
 也兊與巽反對兊正秋肅殺之氣為武六三不知才
 智之短履剛趨上故有武人為于大君之象反而為
 巽則六三變為初六向之剛躁于履者今皆柔伏而
 巽矣然武人之志終在也武人以剛躁為失柔巽為
 正武人貞則其志治命行之初人懐不果惟若武人
[014-3b]
 剛而貞巽而果然後為利此處初六之道也虞氏曰
 巽為進退乾為武初失位利之貞為乾故利武人之
 貞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祝史巫覡皆邀福于神者非正道所先也孔子之禱
 豈用史巫哉二以下體居隂已甚巽矣以陽居隂巽
 又甚焉故有牀下之喻牀承體在下之物在牀之下
[014-4a]
 則卑甚而失其所安謟媚求福猶紛然用史巫以邀
 神者未必為神所聽此葢聖人為九二巽過之戒也
 雖然巽過宜凶二猶吉而无咎者二雖不正猶中也
 中則能變史巫而吉此又聖人設中正為二之勸也
 說者或以史巫為九二通誠于五考之于易及他經
 凡孚誠之道皆貴簡質未有以史巫為喻者宋𠂻曰
 巽為木二陽在上初隂在下牀之象二无應于上退
 而即初心在于下故曰巽在牀下大抵以過巽喻史
[014-4b]
 巫則重巽者紛若之象也𫝊謂二五升降史巫紛若
 之象
九三頻巽吝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詩桑柔注頻謂急說文曰頻水厓也頻蹙不前而止
 詳見復卦九三以剛過之性本非能巽欲遂其剛則
 上下皆巽勢不容于獨亢既勉為巽上復无應四隂
 乘之進退失其真情是以促廹兹其所以吝也巽至
[014-5a]
 于是剛陽之志窮矣荀爽曰乘陽无據為隂所乘號
 令不行故志窮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田者典事之大非一人所能為衆和志順相與以有
 獲者也六四以隂柔之才承乘皆剛下復无應自宜
 有悔况可興事耶然以隂居下巽乎兩體之間上下
 順之而又不失其正非但悔亡固可資衆力而有獲
[014-5b]
 也三品之喻所以見正順之功焉往田而乾豆賔客
 庖厨之品具言所獲之多也翟𤣥曰三品謂下三爻
 也初巽為雞二兊為羊三離為雉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諸卦九五為盡善之爻不應有悔以其在巽恐剛陽
 之性過而有傷故彖先曰巽乎中正而志行至爻則
[014-6a]
 又曰貞吉悔亡无不利謂五非中正則有悔矣易傳
 曰非五之不足在巽所當戒也无初有終者亦謂九
 五則巽將究而為躁惟能知申命行權在于委曲守
 中正以入之此其所以有終也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此申命之道也巽為命而獨見于五者以五為巽主
 而命令係之也甲者事之首故先甲後甲言于蠱十
 日甲乙為首而甲又居其先也庚者變之首故先庚
 後庚言于巽十日戊己為中過中則更變之所由起
[014-6b]
 也命令變更當先後重復之使人知變更之意則人
 樂從問者曰巽為命而已卦何以有先後之象曰為
 其重巽則當繼也又問上之命令固不一卦何以止
 言變更曰雷風相薄則有變也初二相易成離離為
 日自四以上三爻在前故先庚三日四五相易又成
 離自三以下三爻在後故曰後庚三日虞氏曰震巽
 相薄雷風无形當變之震矣巽究為躁卦故无初有
 終王弼于甲庚不能辨止曰皆申命之謂
[014-7a]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
象曰巽在牀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九二上九巽牀下同而意各有在二以陽居隂又在
 巽之下體為巽過其失其所安故曰巽在牀下上九
 以陽居陽又在上體之上无過巽之卑然其所以為
 巽者窮矣窮上者必反下反下則失其所安故亦曰
 巽在牀下也資者利之實斧者利之用二者皆安居
 所有故旅之九四則得之上九喪其資斧豈非失其
[014-7b]
 所安乎是以貞凶曰正乎凶者言凶之道正由是也
兊下/兊上
兊亨利貞
彖曰兊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
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
民勸矣哉
 兊說可以致亨也然說而不以正非兊所貴也故兊
 亨利貞二五葢兊之所謂貞也五固正矣二亦得為
[014-8a]
 正者以中故正亦以勸其正也兊者巽之反巽之初
 六為兊之上六巽之六四為兊之六三而巽之二五
 雖為兊未嘗失其中也惟兩柔說而出外聖人慮其
 過也故有利貞之戒此剛中柔外說以利貞之道也
 夫天之心即人之心也上能順天而為天所說則人
 之說之也可知矣天之說不可見也其應乎人者是
 也然天之所說豈為其以謟求哉有剛以立已有柔
 以通物内外不失其正而說道行乎其間此天人所
[014-8b]
 共與兊之所以順乎天而應乎人也或問不曰順乎
 人而應天者天人一道順與應不可以天人分也舉
 此而彼見矣人君盡兊之義則可以得民之所難何
 則小而服勞大而効死二者皆民之所難民惡憂勞
 我使之忘其勞民惡死亡我使之忘其死非得其所
 難者能致是乎古有行之者湯武是也非獨湯武凡
 以說道順幽明之心而得民所難者義皆如此先民
 與犯難乃在我之事忘勞與忘死皆在彼之心我行
[014-9a]
 于上民應于下此兊說之所以為大也鼎祚易謂二
 四變為屯有震坎坎為勞為心兊為說勞而心說忘
 其勞也坎為難震為反生犯難而忘其死也集傳又
 謂乾天也上五天位也坤順也初六之上而說順乎
 天也三四人位也六四九三相易而說應乎人也安
 定胡先生謂澤水之所聚滋息萬物使之得所養而
 說澤聖賢欲感天下之心必以仁義之道恩恵之事
 固不可以言語口舌而為說故說去言而為兊
[014-9b]
象曰麗澤兊君子以朋友講習
 麗猶附麗之麗澤附澤故也兩澤則彼此相滋益故
 為朋友講習之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取此義也
 鼎祚易謂二陽同類朋友也兊口對講習也易傳曰
 朋友講習固說之大者然當明相益之象
初九和兊吉
象曰和兊之吉行未疑也
 初不應四而與二相親可謂說矣况二乃君子我之
[014-10a]
 類也與之親非苟于同和而已矣雖然使上有正應
 而下與近比者親或可疑也无所偶應惟賢是說尚
 何疑哉此其所以吉二以陽在上我以陽在初未嘗
 同也三以柔在外我與二皆以剛在中非和而何鼎
 祚易謂四變應初震為行坎為疑故行未疑
九二孚兊吉悔亡
象曰孚兊之吉信志也
 九二之孚與五孚也五非其應然純卦皆无應兊之
[014-10b]
 二五以同徳在應位乆當自孚也兊之時三以隂柔
 比而求說二欲違之不能是安得无悔然二五同以
 剛中柔外而成卦始雖不以隂陽正偶相得及乆也
 誠意感通君臣相說而悔亡矣諸卦二五非應而以
 同徳相求如小畜與困亦然非但純卦也鼎祚易九
 二之孚謂五二動得位應之故孚兊吉悔亡四變坎
 為志故信志大抵二應五其本志也
六三來兊凶
[014-11a]
象曰來兊之凶位不當也
 來兊謂不自守來而求說也以爻言之兊以剛中柔
 外為正柔外則柔當外嚮今反内比是求說者也易
 傳曰上下俱陽而獨之内者以同體而隂性下也枉
 已說人不以道凶矣虞氏謂兊從大壯五來居三來
 而失位故來兊凶集傳謂兊巽之反初二三皆自外
 來
九四商兊未寧介疾有喜
[014-11b]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介與界通盖限際之地也五以陽在上三以隂在下
 九四介乎兩間故謂之介然則何以為疾歟曰四未
 知所從也欲從陽則三隂為可說欲從隂則五陽為
 中正所介病矣擬議所處擇所當說者從之兹其所
 以未寧鄭康成謂商為隠度是也雖然五與三固易
 辨四何至隠度而不寧曰四亦未正是以莫决也及
 絶三承五說之意定然後利澤及物故喜而有慶也
[014-12a]
 虞氏謂巽近利市三倍故稱商兊又陽為慶故承五
 有慶集傳謂商賈度利而動故為商度之象用虞說
 也
九五孚于剥有厲
象曰孚于剥位正當也
 兊剛中而柔外柔已在九五之外矣五亦何至有厲
 曰五當與二孚也方二五未交孚之時上六以隂柔
 親比其側四又不正而比三五若又以孚九二者孚
[014-12b]
 上六則上下盡為隂所消矣五之道其不免乎中正
 者无如九五易之言此非謂五之不足在兊所當戒
 也盖中正之爻位為正當㡬微之分在于君子小人
 非他爻之比故曰孚于剥位正當也虞氏謂二四變
 體剥象獨集𫝊謂剥為三
上六引兊
象曰上六引兊未光也
 六三居内體可以上行而比于二來而求說者也上
[014-13a]
 六居外體之外引而去矣无意與五為說者也同為
 兊之三爻見于異體遂分内外之異豈不相去矣哉
 或問上六之引兊與萃六二之引吉同歟曰不同也
 萃六二在羣隂之中待人君引而後聚是引之也上
 六戒六三之來兊引而去之是自引也雖然兊道以
 說為主上六雖无來兊之賤在兊則未光矣三動離
 毁未光之象虞氏曰无應乘陽動而為巽巽為繩艮
 為手故引兊
[014-13b]
坎下/巽上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
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隂陽不通天地不交否閉之所由成否之四陽來居
 九二否之二隂升為六四否閉之所以解何則四陽
 下降而亨于險中二隂上進而承于九五此否閉之
 所以解渙之所以名渙者散也天下之險難者解而
[014-14a]
 散之天下之離散者合而聚之此治渙之道二四兩
 爻之功也剛来而不窮彖謂二也柔得位乎外而上
 同彖謂四也合二體而相成此渙之所以亨也險難
 既散人君安集天下之道莫先于假有廟何以言之
 聖人以剛明之資振起于艱難之中逺邇上下皆有
 所託此非昭受上帝祖功而宗徳其何以致故先王
 不敢以濟難之功居諸已必先享帝立廟示天下以
 知所報也此渙亨之後即曰王假有廟也它卦二五
[014-14b]
 為君臣之爻在渙則四五者君臣相與有為之爻九
 二則為之主先後治渙之象也何以知其然彖曰王
 假有廟王乃在中也說者謂九在五之象然萃之假
 有廟亦九在五而不言王在中何哉萃言物之聚聚
 物者宜致孝享義惟取此非若渙當險難之時王尤
 天下之所繋故不得不極言其居中得位之象盖内
 卦坎也剛自四來居二隂之間是聖人為天下挺身
 救世先嘗居險難之中矣迨今憂患既平離散已合
[014-15a]
 巍然履尊正位而一世歸往常若四體之有心由是
 知王乃在中不専為九五亦兼明九二剛來之説也
 五四三初七廟之象二則王假有廟在中之象也荀
 爽曰陽來居二在坤之中為廟居五上享天帝下立
 宗廟也虞氏曰巽為木坎為水故乘木有功假至也
 讀如格獨梁武音假荀爽訓大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彖謂巽為木者取舟楫濟難之義象謂巽為風者取
[014-15b]
 險難渙散之義也享帝立廟于時為先務所謂不敢
 以濟難之功居諸已示天下以知所報者也五四三
 初宗廟之象上九帝之象虞氏謂震為帝艮為廟四
 之二變坤大牲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治渙者必于其蚤然而初无應也故承陽而資其力
 二以陽剛在上亦旡應也故受初之託援以俱行此
[014-16a]
 之謂拯馬謂二陽為馬可以載初之四也以初託二
 以二拯初豈逆理哉各順其情而已盖坎之性不安
 于下順也虞翻曰坎為馬初失正動體大壯得位故
 拯馬壯吉悔亡之矣承二故順也集傳曰五爻皆言
 渙初獨不言易傳曰離散之勢辨之宜早方渙而拯
 之不至于渙也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
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014-16b]
 先儒謂五為机集傳謂四為机机者下慿之物四五
 皆在上二不應慿之為机也机謂初也易傳曰二陽
 同則成濟渙之功矣盖謂二若與五應則止于悔亡
 而已惟二身在坎中外无其應姑即近而奔其所安
 亦足以相資有為也机可以下慿而坎之性以下為
 安其為奔初何疑以陽得隂以水就下得其所願矣
 鼎祚易謂坎為棘為矯揉震為足揉木有足艮肱據
 之慿机之象大抵六爻中有象則卦通取之不必専
[014-17a]
 在此爻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身通則信止則屈艮之六四艮其身謂止而僅足以
 善其身也故象曰止諸躬渙之六三亦在艮體然漸
 能出坎矣故曰渙其躬雖然六三隂柔无能為又所
 處不正身雖出坎猶止而未通其能拯物之渙乎惟
 外有應而志趨之可以无悔而已與艮之僅足以善
[014-17b]
 其身者相類也集𫝊謂坤為身三上相易析坤成巽
 離目下視鞠躬之象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羣元吉光大也
 六四得位居正承五盖君臣合徳以濟難者六四經
 營之初拔茅引類共致其力不免有君子之羣難既
 濟矣險已逺矣而吾寵位且極此中孚月㡬望馬匹
 亡之時渙其羣誠不可後三隂羣也四自否之六二
[014-18a]
 來固已離其羣侣故能獨立于大功之地一心承上
 茲其所以元吉而光大也夫人臣所為如是則其所
 建立必髙大而不可掩渙有丘是也元吉光大言其
 見於徳者渙有丘言其立為事者雖然安不忘危治
 不忘亂思艱圖易理當如是又況出坎未逺之時念
 慮不可一日平也故繼之以匪夷所思夷易也虞翻
 曰位半艮山故稱丘也夷謂震四應在初三變坎為
 思故匪夷所思也光大為三已變成離故四光大也
[014-18b]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險艱既平必有新人耳目鼓動天下之政使人咸曰大
 哉王言然後下知服從故九五貴于有大號雖然號于
 民而朝令夕改則人心危疑渙者將復險必也一出
 不反沛然浹于人之肌膚則君之道為盡善故曰渙
 汗其大號王之以正位居中動无過咎者在是也九
 家易曰否卦乾首下處二成坎水汗之象陽稱大故
[014-19a]
 大號集傳曰降者成坎坎水浹于上下汗出之象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渙其血逺害也
 上九句讀義當依集傳從先儒說謂渙五爻不應惟
 上九應六三三近險見傷上九下應之三上相易上
 復成坎是上與三俱傷故曰渙其血上九能去六三
 逺出乎險之外則逺害故曰去逖出无咎逖逺也去
 而逺之也本或作惕出讀象則知其非惕矣與小畜
[014-19b]
 六四文類而意異
兊下/坎上
節亨苦節不可貞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
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
度不傷財不害民
 節亨謂三五苦節謂上六說以行險謂二體相濟之
 才中正以通謂九五主節之道二剛不已則陽必偏
[014-20a]
 故分泰之六五于下所以節剛二柔不已則隂必偏
 故分泰之九三于上所以節柔故曰節亨彖又曰剛
 柔分而剛得中此盖推原三五致亨之道也上六无
 應居節之極貞固取窮故曰苦節甘之味生于土坤
 土為九五所節則甘變矣然易以上六之義繼三五
 者所以著亨窮之戒也說則行險則止物之情也于
 說能止既止而說節之善者也故曰說以行險此所
 謂相濟之才也无位者不能節節而不以中正者不
[014-20b]
 能通以九居五既中且正故曰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此所謂主節之道也天地節而四時成天地用節而
 收覆載之功也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聖人法天
 地之節以節天下也萬物竝逰于範圍之内其分量
 不得而踰者天地節之也然曷嘗置物于窮哉聖人
 節物如是則儉不傷財然亦不過節而害民矣虞翻
 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故亨
 虞又謂上應在三三變離火炎上作苦位在火上故
[014-21a]
 苦節泰乾天坤地震春兊秋坎冬三動離為夏天地
 四時之象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
 水在澤中節之象未見也澤上有水過其分量澤吐
 而出之此之謂節或問議徳行先儒謂議人之徳行
 任用皆使得宜或謂存諸中為徳發于外為行議謂
 商度求中節也二說將孰從曰節之道何分于物我
 以此道施諸物其于人之徳行為之程品使下者不
[014-21b]
 至于髙而危小者不至于滿而溢以此道施諸已其
 于我之徳行識其分量通則行盈則止皆所以為節
 也雖然君子正已而物正未有不正而能以節人者
 也侯果曰澤以隄防為節虞氏謂艮止為制坤為度
 乾為徳震為行集傳謂兊口為議制數度者坎之象
 也律度量衡皆始于黄鍾冬至之律于辰為子于卦
 為坎九五以中正為節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014-22a]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所貴乎節者知通塞而已初九塞而未通雖户庭之
 近有所不出故得无咎何則初以說進陽剛礙其路
 四雖其應艮止于上其塞甚矣可不知所節乎凡節
 物而制度未備者其于通塞尤所當知不然姦生詐
 起有以害吾之節矣出處語黙一道也故繫辭専取
 此爻為言語謹宻之戒鼎祚易謂坎為通二變坤土
 壅初為塞然得位應四故不出户庭无咎
[014-22b]
九二不出門庭凶
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或問初有應可以出二无應宜不出而初乃以不出
 无咎二以不出為凶何哉曰初雖有應剛塞其路又
 在節始宜謹宻也二五雖非隂陽正應而同徳之剛
 可以相濟又三隂不能礙二反藏門庭而不出非所
 謂知節之道者不知節則行止皆不得其當故曰失
 時極謂失時之中也于初言户庭于二言門庭者在
[014-23a]
 外曰門在内曰户又門户有隂陽之義初陽竒也故
 言户二陽耦也故言門虞氏曰艮為門庭二失位不
 變出門應五故不出門庭凶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六三過說而不知節嗟歎發于兊口盖羞惡之心人
 皆有之彼雖脅肩謟笑中當自愧也六三亦自取之
 耳將誰咎乎雖然聖人不終棄人意謂六三不節若
[014-23b]
 則至于此苟修禮循義節其過說之失尚可為也集
 傳曰三變而剛剛不失節而上自應尚何憂哉鼎祚
 易謂震為聲音為出故嗟若
六四安節亨
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人之性以欲敗度則易以禮防情則難故人之于節
 多不能安不安于節則出位任情求分外之得其能
 亨乎六四當位處下安于節者也上承五下應初上
[014-24a]
 下有節而安行乎其間可以亨矣夫五節之主也四
 居其下豈咈情制欲以不可為之禮彊勉之哉承主
 之道而已虞氏曰二已變艮止坤安得正承五有應
 于初故安節亨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尚如尚文尚質之尚言為時所好尚也過節則苦人
 所厭也若以中正節之則甘甘固人之所宜无往而
[014-24b]
 不尚矣况二乎夫何故居位得中人皆說其節也豐
 之初九曰往有尚葢豐之初與四相須為用故自初
 而往則有尚也又坎之彖曰行有尚先儒謂習坎而
 盡坎之宜則行有尚也大抵往而有尚皆宜于彼而
 利于此也虞氏謂坎為美故甘節然五自泰三升入
 坤土甘之意寓焉集傳曰彖言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爻止言居位中何也彖言九五一爻此言九五九二
 相易也
[014-25a]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先儒謂以苦節正物則凶以斯修身則无妄故得无
 悔其說似未允豈有修身无妄而貞凶者乎上六之
 貞凶悔亡謂執苦節而固守則凶執苦節而能悔則
 凶亡故易傳謂節之悔亡與他卦辭同而義異也虞
 氏謂二三變在兩離上炎上作苦故苦節荀爽曰乘
 陽于上无應于下故其道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