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5 周易窺餘-宋-鄭剛中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窺餘卷十一    宋 鄭剛中 撰
下經萃至井/
坤下/兊上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
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
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011-1b]
 睽乖也小事猶吉萃聚也亨宜矣萃卦以假有廟為
 主備物孝享見萃聚之盛所以致此者順説與剛中
 而已惟能以此道致于假廟故可以盡大人之徳為
 天下所利見以用牲則吉以有往則利或曰亨利貞
 利攸往三者皆人君所利而曰為天下所利見何也
 曰萃聚之時非大人不能治故天下以見大人為利
 然人利見我則我亨矣非君之利乎宗廟人君致孝
 之地然時方睽乖則六馬散于朽索之下能至宗廟
[011-2a]
 備盛禮乎故曰萃亨王假有廟此一卦之主也聖人
 又慮天下後世不知所以致此之道故合二體以眀
 其才坤之順兌之說是也能順以説雖足以羣天下
 而聚之必有盛徳維持於後然後聚而不散故又取
 二爻以極其義五之剛二之應是也順説者上下之
 所同剛中而應者人主大臣之所獨何則上以說順
 乎下下以説順乎上萃道由之以成此上下之所同
 也君以剛中而為主臣以柔中應之萃道由之以保
[011-2b]
 此人主大臣所獨也惟如是故天下之散者皆可聚
 而聚者不復散矣所謂聚天下以正者非在是乎此
 其所以利見也大人謂五也非五之徳出于正天下
 雖或暫聚不能至于亨正者天命聖人之徳用大牲
 者天命人君使備禮利有攸往者天命人君使有為
 其徳正矣苟當用大牲而為二簋之損與夫利有攸
 往而有不出門庭之失猶非所以順天也故惟利貞
 利有攸往用大牲然後為之順天命非特如此散必
[011-3a]
 有聚聚必有道此天地之所同也天地説以順萬物
 萬物說以順天地天以陽剛而正乎上地以陰柔而
 應乎下此天地萬物之所由聚其情状不出乎此故
 曰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自四以下宗
 廟之象坤牛大牲之象巽為命天命之象二五相易
 成離見之象小過變為萃鄭康成謂互體有艮巽艮
 為門闕巽為木宫闕之象四本震爻為長子入闕升
 堂祭祖禰之象
[011-3b]
象曰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除戎噐如費誓敹敽鍜礪之類謂穿綴磨礲之也攻
 取征伐如穿綴磨礲之事或可臨時為之若遇不虞
 則无及矣不虞為非意之所虞度所以不得不戒也
 比萃兩卦皆水與土曰水地則為比曰地澤則為萃
 者盖水與地取其親比澤與地取其鍾聚地以制水
 今也澤上于地則所聚者積久而升矣故物聚則憂
 散衆聚則防亂君子于此宜加謹焉蜀才云除其戎
[011-4a]
 器脩行文徳豈知易哉虞謂君子為五大抵萃有艮
 巽互動則有離坎離為戈兵坎為弓巽為繩艮為石
 又為手所以除治也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順以說則萃有疑焉豈復可聚哉三不正而比四故
 初疑之三于初剛眀之配也无棄背之理初見三而
 有疑爾疑其所親有孚不終也故乃亂乃聚亂謂求
[011-4b]
 聚之志紛紏于中盖疑為之病也四既不相棄背見
 初不至必號而来之一聚為樂為初者可以往矣何
 則陽唱陰和初不至而四號之乃其情也真親未笑
 而和四必欲與初一握為笑者盖有疑在前不握聚
 為一則情不通聚則惑亂之志可一笑釋矣初尚可
 以三為恤乎故曰勿恤往无咎互體為艮巽巽為號
 艮手握也兌為說笑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011-5a]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坤之三陰初以疑而不終三以比而小吝所以求聚
 者雖急然于聚道未有得也二以中正處二陰之間
 不疑不比待五引而後聚其求聚雖不急然于聚道
 可信也物聚而有信行乎其間則何為而不可雖用
 禴可享矣何則无故而合者亦无故而離又况二之
 于五位卑應遠非其引之而前則勢踈情阻羅列以
 進猶恐以為簡况用禴乎禴夏祭之名祭之薄也小
[011-5b]
 信未孚神所弗福中正而孚則祭雖薄神享之矣猶
 君臣之間誠信既著則聚雖不以文上所納也故曰
 孚乃利用禴以祭為言者盖萃乃用大牲之時二以
 中正用禴猶大牲也二人臣而以祭為言者臣之事
 君如君之事天益之六二曰享于帝者此意也互體
 艮止于内外之中中未變之象先儒謂巽為繩艮為
 手引之象集𫝊謂禴以聲為主五本小過震震為聲
 為長子用禴之象
[011-6a]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六三當萃之時際乎上下體之間可謂萃如矣然欲
 與四聚則四與初應欲與二聚則二與五應進退無
 一利者是以嗟如惟往之上尚可无咎何則上與三
 雖非陰陽之配然上六居巽體無應而孤立是亦求
 聚之時也六三之往何咎哉然近不容于四二逺即
 上而僅合亦吝矣虞仲翔謂巽為號故嗟如
[011-6b]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无咎者善補過者也謂凡施為宜有過而善足以補
 之者曰无咎君子抱有為之才无有為之君或无可
 為之時與无其民者苟出而有為皆取㓙之道九四
 上承九五當萃聚之時下三陰承我而求聚在四可
 謂大吉然僅以无咎者位不當也不當者之過用大
 吉補之可以无咎而已君子可不謹所處乎先儒謂
[011-7a]
 四動之正則吉而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大有人君有大物之卦也不曰有大而曰大有者大
 不可有也位者人君之大寶也无位固不足以聚人
 既得其位則宜忘位以聚天下苟處顯自私以位自
 有則所以處萃之志不光矣道不光則衆不孚衆不
 孚則以其尊位可以无咎而已雖然以仁為主堅守
[011-7b]
 正道去其有位之心則悔或可亡也元謂仁也永貞
 者堅守正道之謂也或問何以知九五之有位曰易
 不謂九五果有是也謂居九五而萃有位則其理應
 爾故以元永貞開其進善之心大抵處萃之道尤人
 君所當戒五動有坎離坎為志離為光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易傳曰君子謹其所處不幸而有危困則泰然不以
[011-8a]
 累其心小人居不擇安及其窮迫則顛沛而涕洟足
 以盡上六之情矣盖下非所乗而内復无應此其顛
 沛涕洟之日也雖然萃以聚為事上六雖失所據不
 能自安而衆未加踈斥也故无咎使其當夬决之時
 則及禍矣故夬之上六曰无號謂其雖號而㓙不可
 免矣齎咨者悲怨之聲涕洟者目鼻之液来自小過
 有震為聲兌澤下流為液
巽下/坤上
[011-8b]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
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下者坤之位坤而在上則書所謂若升髙必自下也
 下而升者時焉而已矣柔以時升彖謂坤也時雖可
 升苟无用柔之徳則于升道為未至巽而順剛中而
 應此用柔之徳彖故又合二體以言之剛中謂二也
 五以中順之徳應乎上所謂剛中而應也夫剛而能
[011-9a]
 中行之以巽而上有應之者用此以升其升不困不
 然决起而飛不過蜩鳩之控地而已其能大亨乎故
 曰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勿恤有慶
 也大人謂五也五以中順之徳在上二以剛中之徳
 升而見之志同道合有利澤及人之慶尚奚恤哉易
 傳曰南者人之所嚮也南征謂前進也進而遂其升
 則其志行矣然坤在上无南之象考之春秋傳晉侯
 與楚子戰筮之遇復史曰吉復亦坤在上也而謂利
[011-9b]
 于南者杜預謂陽起子南行而推陰也升曰南征吉
 者豈亦南嚮推陰而進可以行其所志乎非特如此
 二之五有離坎互體有震離南方也震為行故南征
 吉離為目故見大人吉坎為憂二之五得位雖憂可
 以勿恤不曰利見大人而曰用見大人者盖用此道
 以升見大人之利也本或作利見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巽木在山上則曰漸在地中則曰升者山上之木取
[011-10a]
 其髙地中之木取其下髙者要其質之所託下者原
 其生之所自二卦所以不同也君子之積徳其猶地
 中之木乎順以髙大而已矣栁宗元載郭橐駝之種
 樹无不活且碩大蚤實以蕃者无他能順木之天以
 致其性焉爾君子之積徳亦能順其天而致其性則
 可與言易矣宋人揠苗非順徳也
初六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011-10b]
 二與三皆以有應而升初雖升而无應其于升若未
 允矣然與二三同在巽體又二之升五将以有為而
 于已為近比附而偕升孰云不允哉允謂舉事中理
 而人信之大禹之賢以成允而致况餘人乎此初所
 以大吉也大抵隨小人以進則不可初之升偕陽爻
 此盖隨君子以進者進而合君子之志兹其所以允
 也集傳謂坤為衆為順二三四兌為口衆口順之允
 也
[011-11a]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應九二者惟六五而六之剛眀比九為不足下将升
 上苟上之剛眀不足則間隙疑貳之所由故二必待
 與五孚而後利用禴禴夏祭之薄者也先誠意而後
 文飾非交相信者用之不格升者萃之反升之二五
 與萃相反爻辭象意反復无異者以眀爻雖變而其
 為君為臣者孚不可改也九二于用禴之後象謂有
[011-11b]
 喜萃之六二止曰中未變者盖六二主聚散為言聚
 散者進退也故貴乎不變九二與五孚則施為矣故
 有喜卦无七廟之象而亦曰利用禴者與萃為反對
 象在其中也
九三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陽為實陰為虚九三之升上六以實入虚也坤為邑
 故有虚邑之象升虚邑言升之易也抱陽剛而體
[011-12a]
 巽順者其升如此邑固有虚而可疑者晉侯伐齊齊
 師已遁叔向猶曰城上有烏邢伯曰有班馬之聲若
 此類雖知其虚而猶有疑也鄭取宋師于嵓以六邑
 為虚其為虚无疑矣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
 玉用亨于西山謂太王用亨于岐山謂文王何以知
 之曰以卦知之也隨以順從為主順從者雖逺不違
[011-12b]
 故隨之上六為太王之爻以其隨之者衆也升以進
 越為事進越者視時為可否故升之六四為文王之
 爻以其升而能止也文王下順羣情上順天子時未
 可升則順事而已易傳曰分雖當止而徳則當升道
 則當亨矣盡此道者惟文王乎升而能止謂四以陰
 居柔而在下反萃為升則升之六四在萃為艮體
六五貞吉升階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011-13a]
 自初至四由下而升皆臣也升而至五則等級辨矣
 居尊而等級辨雖大得志然不可以不貞故貞吉然
 後可以升階雖然五之貞當如何曰下應陽剛之臣
 與之合志則五貞矣虞仲翔謂巽為髙坤為土震升
 髙升階之象然有萃之艮足以陟坤土升階之象也
上六㝠升利于不息之貞
象曰㝠升在上消不富也
 陽實為富陰虚為貧升至上六陰虚極矣此處困就
[011-13b]
 消之道而昧者為之此之謂㝠升為其進而不已也
 苟能以不已之心進進為徳是謂不息之貞昔之㝠
 者将化為日新之盛雖髙眀光大可矣非坤陰所能
 消也然聖人于㝠升之後繼以不息之訓者盖升之
 象本順徳積修之事既為冥升之戒則當勉人以善
 孰謂駑馬十駕上六不足以為之
坎下/兌上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011-14a]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易傳謂君子大人通稱對而言之君子通乎大賢小
 賢而大人徳配天地者也故君子之所為大人優為
 之大人之所為君子容有未至者知此則困之彖可
 言矣困有亨之道然非必亨也惟處之有道然後其
 困亨君子大人不幸而處困未有不亨者盖其處之
 有道也大人則又非特亨而已矣剛中而正吉而无
[011-14b]
 咎故困亨貞吉以大人為主彖恐天下後世謂困非
 大人不亨憂悲頓挫或有以傷人為善之心故析而
 言之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
 剛中也盖言處困貞吉雖以大人為主而不失其所
 亨亦君子之所能也何則君子謂二也大人謂五也
 二揜于二陰之中五揜于一陰之下所謂剛揜也然
 居險而能說是剛雖見揜于陰而樂天安義豈嘗失
 其所乎此君子之所以亨在大人為不足言也五近
[011-15a]
 无所據逺无所應而體剛得中不失其正此大人之
 事非君子所及也或問君子之居困无乃不足于貞乎
 曰居困而不失其所已足為君子又能不失其正則
 進而至于大人之徳矣易非不足于君子其辨二五
 者不得不然也人无貴賤智愚其心皆有所亨亨盖
 其所得于心者也窮困迫之未有不失其所亨者是
 以知士无思慮之變則不樂辨士无談説之序則不
 樂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此皆遇
[011-15b]
 困而失其所亨者也君子何以異于人哉心之所亨
 者與人異雖遇困而不失也兌口在上尚口也聖人
 又為有言不信之戒者盖困未至于窮也小人揜之
 心不和平感而為言失于輕躁言无所取信其困也
 始窮矣聖人委曲為處困之教如此虞仲翔謂上變
 口滅尚口乃窮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窮通禍福為命所致而以憂樂隨之者致于命者也
[011-16a]
 閲窮通禍福之来而不以憂樂應之者致命者也致
 命則至于无可奈可而後止則吾為善之心豈不遂
 乎澤有水其利物之逺已不如川澤而无水君子獨
 奈何哉致命遂志可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嵗不覿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以陰柔之資无能為之才處卑下之地此初之所以
 臀困也初雖困使有以援之尚可安其居為之應者
[011-16b]
 方與五共揜于陰无以庇下初往從之又入坎中愈
 昧而不眀此臀困株木于幽谷之象也四互體有巽
 巽木上下皆陰不能敷榮枯株而已困自否来二本
 艮體艮為山變為九二成坎險幽谷盖山險无陽之
 地三嵗不覿盖閲時久而不得與應通也應在離體
 離為目應揜于陰則初无所見不覿也九家易謂兌
 金傷木株木之象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011-17a]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養賢者五也五方困于劓刖則未有以養賢故二困
 于酒食酒食所以養也然二以剛中之賢不為失所
 養而不亨同徳之君復不失其正終下求之俾得其
 所養故上下誠通无所不格何以知五終下求之朱
 紱方来是也朱紱人君用以飾下亦見股膝行動之
 意利用享祀為其誠通而有格也李鼎祚謂乾為大
 赤朱紱之象翟元曰陽從上来居中得正冨有二陰
[011-17b]
 故曰中有慶大抵不待上求妄動干進則失其所謂
 中矣其得㓙尚誰咎哉故聖人戒之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
象曰據于蒺藜乗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堅實不納者莫如石堅銳難藉者莫如蒺藜三以陰
 柔之資處非其位盖不善處困者也當困之時不善
 處故進則見拒而不納故困于石謂不為四所納也
 退則失指而有傷故據于蒺藜謂非二之所肯承也
[011-18a]
 是以危辱隨之雖其相親者不可得而見矣處困之
 道可不先正其身哉困自否来三在艮體艮為石在
 坎之上坎為蒺藜集傳謂艮坤為宫坎為夫離為妻
 為目為見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困之時所以致困者豈一端而已哉初四之配也四
 往從之于理為正而二能為之阻故亦徐徐而不敢
[011-18b]
 前夫二剛也四亦剛也四何畏二奈何二方應五其
 才足以有為四以不正之剛不足以拯人之困躊躇
 其来亦可吝矣雖然困者時也其不可易者天下之
 正理也四之于初雖有疑懼之阻而二本无他初亦
 不變者為其理之所在爾易傳所以譬之寒士之妻
 弱國之臣也集傳謂乾變為金坤為輿金車之象虞
 仲翔謂歴坎困之象大抵二以寛裕載物則有車之
 象大有九二之大車以載是也此取其能載九四故
[011-19a]
 曰金車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
福也
 消陽者莫如陰剛揜于陰則陽消矣故上劓而下刖
 上劓謂傷于六也下刖謂傷于四也傷于九四而曰
 消于陰者自君言之四亦陰也二者五之應五待以
 有為五既有劓刖之患而二亦佩征凶之戒未之肯
[011-19b]
 前五是以有赤紱之困赤紱人臣之飾其股膝行動
 之意與朱紱同困于赤紱則是其臣未肯来應也然
 二五同徳所以濟天下之困者也一旦誠意感格如
 祭祀之通則上下並受其福矣此其為說在于後也
 故乃徐有說不曰中正而曰中直者九五正自可知
 君臣以賢徳相求初雖齟齬而終無不契者亦在理
 為直爾困自否来初二三四宗廟之象故二五兩爻
 有享祭之義艮為鼻震為足虞仲翔謂兌為刑劓刖
[011-20a]
 之象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困有不可動者九二是也故征凶有不得不動者上
 六是也故征吉夫吉凶悔吝生乎動况困之時乎而
 曰不得不動者盖困至上六極矣極則當變與其愚
 不知變求于三徒如葛藟之累乘乎五復蹈臲卼之
 危則无寜舎而去爾故易為上六設辭曰吾動固有
[011-20b]
 悔然謂有悔而不動則當變而居悔亦不可免故惟
 征乃吉征吉者以吉而行非坐困而止也六居上不
 安臲卼之地字與秦誓杌隉通虞翻謂巽為草為葛
 藟之象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䘮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
[011-21a]
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井徳之地也邑可虚而地不可遷故曰改邑不改井
 泉在其下積之不為有餘水上于井散之不為不足
 故曰无䘮无得来而汲者井也汲已而去者亦井也
 故曰往来井井此盖以井眀性所以見養人不窮之
 徳汔幾也繘綆也羸敗也汲井以瓶幾及綆而敗汲
 者既无得井道亦无功故曰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
 凶此盖以井眀性示為善不終之戒坎水也而在上
[011-21b]
 巽順也而在下盖順水之性而下求之而出之于上
 也鄭康成謂巽木桔橰也桔橰引瓶下入是以木順水
 下求之義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言井之道如是也
 以爻求之井自泰来泰之初九上為九五其剛在中
 而成坎坎之性豈隨邑以遷哉荀爽謂陰来居初有
 實也故无䘮五復失位也故无得往来亦謂初五之
 升降凡此皆其見之于爻者也通井之義則養人之
 徳備矣鄭康成謂互體離兌離外堅中虚瓶也兌
[011-22a]
 口也荀爽謂巽繩為繘初欲應五為二所拘故羸其
 瓶也虞翻謂坤為邑乾初之五折坤故改邑初為舊
 井四應甃之故不改井集傳謂自四至初成反兌兌
 為口為毁折巽繩反上而毁折之汲水至井口羸其
 瓶瓶口在下覆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君子既以井之義自脩復以此道使人修勞民勸相
 所以使人修也勸相之可矣必先之以勞民者盖井
[011-22b]
 以坎為體坎勞卦也故井之功成于勞今夫汲之渫
 之上之于木布而散之然後井之功成人之于性深
 之養之䟽瀹而道達之然後人之性善為其憚修為
 習偷惰故不免于勸相自彼視之為勞也勸之所以
 使其嚮善相之所以使其有成雖然自修使人修皆
 井也而易獨以勞民勸相為大象者盖施澤及人井
 之本意先儒勞作力報反非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011-23a]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舍也
 井以汲而日新泥而不汲則舊井也舊井猶眢井廢
 塞滓穢禽亦不以之為營窟人賤之物惡之宜為時
 之所棄也初六以奥渫自處乃至是哉干寶曰在井
 之下體土爻故曰泥集傳謂離為飛鳥四不應无禽
 也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011-23b]
 井谷井中旁出之水不能上行止流以注鮒魚而已
 鮒蛙之屬莊周所謂得斗升之水可活蹶泥則沒足
 滅跗者是已初處卑下故以象之射鮒之谷使得善
 器繘而出之猶足以及物甕復敝焉水漏而下洩終
 不能上矣九二无應于上下比于初其義如此尚誰
 與之哉崔憬曰惟得于鮒无益于人盖為是也在初
 時舍在二无與學易君子觀井可知其戒矣集傳謂
 二動坎水注于艮山之間谷也兌巽為魚子夏謂鮒
[011-24a]
 蝦蟇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眀並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眀受福也
 賢士固有潔身脩性而忘世者固有潔身修性而為
 物者九三盖潔身修性而為物者也何以知之九以
 剛眀之才居得其正其在井乃䟽治滓穢湛然可食
 者然井以水上為功而三尤在下體之上是井雖潔
 清而猶未為人所食也井泥不食則不可用汲渫而
[011-24b]
 不食必有為之動心者人将引而汲之矣猶之賢士
 抱才勵志雖未為世所知有善類焉如上六者應而
 引之眀王其舍諸必相得有為上下並受其福矣審
 如是則九三可惻之行眀王自應錫之以福而曰求
 王明者豈九三有為之志固亦不能自己歟王謂五
 也互體為離故王眀集傳謂兌口在上不食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011-25a]
 渫以去穢甃以防壊井以上為功而坎之性下上則
 井動而勞而四之位静其為井乃巽工甃治之時无
 汲取之象也故曰井甃无咎其甃也非廢井之用将
 以應上及外而已是以无咎字林謂甃井壁也虞仲
 翔謂以瓦甓壘坤為土離火燒土為之孔頴達曰施
 之于人可以脩徳補過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011-25b]
 井泥井谷无食之理井渫有食之理而未為人所食
 六爻可食者九五而已故曰井冽寒泉食九五之食
 為其冽而寒也泉冽而寒以中正也崔憬曰冽清潔
 也泉者井之原泉出而混濁之則不冽不冽則温水
 生天一于方為北坎宫之陽以其在北故寒有陽故
 冽此井之本原猶人之正性未旁出而流散非九五
 之中正不能有是也井冽而寒泉則應物之求可以
 養而不窮矣此人君之徳也先儒謂周七月夏之五
[011-26a]
 月隂氣在下故集傳謂五月卦陰氣自下而上井寒矣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上六井道之成也凡物之成皆以收藏為事惟井之
 成以不窮為徳戒在于收雖居可收之時猶宜勿
 幕往来汲者汲已暫止此井收之時也干本幕為羃
 謂以物蒙覆之勿羃則以不收為收𤼵而顯露之隨
 其所取我以應物自信而物亦信于求我以是處收
[011-26b]
 可以反羸瓶之凶矣兹非有孚元吉之時歟井自泰
 来坎乃坤之全體坤為吝故聖人至井成而戒收作
 去聲讀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