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07 大般涅槃經疏-隋-灌頂 (master)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



瑤亮云。五行是略。十功德廣。一二功德廣聖
行。乃至九十功德廣病行。太昌宗云。從初至
六廣前三行主對相應。後四廣後兩全不相
應。光宅云。五行十德體一義異同是因善。起
自外凡終於窮學。感後集果謂之為行。酬前
習因謂之功德。是則行因德果。開善云。五行
據淺十德據深。五行始於聞經終於初地。十
德始於初地終金剛心。故品初則歎不與聲
聞辟支佛共。聞者驚怪。第六功德以金心為
體。河西云。五行是涅槃因其趣深遠恐憚不
修。故舉十德莊嚴獎勸令學。今皆不然。前兩
家以廣略主對義不相應如其所說。光宅云。
習因習果乃菩薩之位不關佛乘。開善云。行
淺德深。文云第九功德初發五事悉得成就。
此不應深。聖行以大涅槃心修。嬰兒行云得
大涅槃此那忽淺。河西云。是獎勸之語。獎勸
則通何處不勸研其遺文。不與經會。皆不用
之。今依經文菩薩當修五種之行行即是修。
文云菩薩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豈非是
證。前三聖行各說行果亦是於證其文則少。
後十功德非不明修而證文多。其事顯故判
[020-0153c]
行為修以德為證。就文為三。一佛明十功德。
二高貴領解。三總結。初又二。一總唱十數。二
別釋。初倡數為三。有對告倡數稱歎。初對告
者光明遍照論外化廣。高貴德王辨內行深。
又光明是般若。高貴是法身。德王是解脫。解
脫攝法故如王。般若理周故遍照。法性尊極
故高貴。三德具足以目一人。從德名人從人
題品。次倡數者直倡十數不別列名。下別釋
中一一出名。三稱歎者河西云。梵本云希有
奇特。鈍根小智聞則驚怪。翻者略希奇但存
九句。獨佛境界不與小共。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故不可思議。深無底故驚。廣無邊故怪。不
真故非內。不假故非外。分別智所不知故非
難。泥洹智所不洎故非易。無色故非相。無心
故非非相。無去來今故非世法。無邊無中故
無相貌。絕四離百故世間所無。何等為十下。
第二是歷別解釋。先徵起次正釋。即為十章。
舊分此不同。冶城為兩周。初功德不聞而聞
從淺至深。至第六功德金剛三昧為一周。第
七功德又始發心至第十功德修三十七品見
佛性為一周。開善作三周。初周如前。第七第
八為二周。謂從善友生即是外緣第九第十
為一周。由信心得即是因由。今謂若望法華
明三周義。初法次譬後因緣。皆重說前義故
言三周。今之功德名義永異豈同三周。今但
為十。初文為三。先明五事。次論義。三結。初
文又三。先標五章。次列。三別解。舊明五事為
三慧。初一聞慧。次一思慧。後三是修慧。有云。
初兩是聞思二慧。中間二是聞思功用。後一
[020-0154a]
是修慧。興皇以初一是本後四相成。由聞得
益益故斷疑疑除故直直故知祕。今明不然。
三慧似道此文明證修大涅槃得十功德真證
炳然。尚不得以別真道釋。何用小共似道釋
之去文逾遠。興皇以五法相由是亦不然。夫
入證在懷非復前後說非行時。何況證時猶
在次第。文明證得而作修解。文明不共而作
共解。文明不聞聞而作從他聞解。文明不思
議作思議解。文明祕密作顯露解。文明圓備
作偏缺解。文明驚怪作尋常解。文明無差作
差別解。文明中道作邊窮解。若依文者無十
過失。不知何故拒抗佛經云云。私諮。後學請觀
初德五法之文。不聞而聞猶參因相。聞已利
益等四。全是果上之名。初既多立果名。餘九
縱似修因。亦是正中之行。章安置多少之言
意亦如是。乃至細尋九句之文。皆悉順於若
修若證。故知凡諸釋經若尋文取義。若依義
判文。不然則罔象消文必招眾失。三解五法文
自為五。初釋不聞聞為三。標釋結。標不聞聞
者。乃是圓證妙悟發解稱聞非他邊領。若從
他聞即是聞聞何得是不聞聞。次所謂甚深下
此即是釋。釋此圓聞。一聞一切聞不可具說。
略舉三種。初不聞聞第一義諦。二不聞聞俗諦。
三不聞聞真諦。此之三諦三法一心。非前非
後不淺不深。故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
之人永不證中。故不與共亦不證俗復不與
共。其雖證真不知真之祕密。亦不與共如此
不共是故驚怪。乃至非是世法上所稱美正
歎於此。今初就不聞聞第一義中為二。初通
[020-0154b]
列。次通釋。初列中。一佛性。二一體三寶。三
四德。四涅槃常住。五如來涅槃。次通釋一一
事中。無非中道甚深。凡二十句餘亦如是。
次從復有不聞聞一切外道經書下。是第二
不聞。聞俗諦又二。初列俗諦法。二明祕密。初
俗法者。然根本有三外道。各有經書此但列
迦毘羅優婁佉。不明勒沙婆者略。又迦毘羅
計一。即陰是我。優婁計二。異陰是我。勒沙婆
計亦一亦二。亦即陰亦異陰。與二人略同故
不說。復有十二部經去。是第三不聞。聞真諦
法亦二。一聞真諦法。二聞祕密。皆言因此經
而得聞之。即是圓證之義。毘佛略中。明三寶
一體佛性常住涅槃。小乘所無是故除之。三
結如文。次釋聞已利益者為三。標釋結。標證
得之益。非是思慧之益。文云得近三菩提。思
慧猶未發真豈近義耶。次釋為二。一略二廣。
略中又二。先提緣由故言聽受。次顯真證是
一心三智舉三譬。譬之真智照理。如鏡內淨。
假智照事。如炬了外物。中智圓照。如日遍朗。
而三番說者令人易解。證時一心俱得三智。
二若有菩薩去。是廣明利益又二。初敘緣由。
次歷四法。明益如文。不從他聞是真證之益。
而能自知近三菩提故知非思慧明矣。三結
如文。三釋斷疑心者為三。標釋結。標如文。前
利益是內證斷疑。是外論去離亦稱智斷。明
生暗滅雖前後互明同顯圓證功德故。舊云
是聞思功能。若小乘聞思何曾聞思佛性之
義。若大乘聞思。未見佛性今作離斷之義。於
證義便釋文為二。初略釋離二廣釋離。略有
[020-0154c]
三番。初離名義兩疑。次離八倒之疑。三離權
實之疑。初名義可見。次疑八倒云。疑佛涅槃
是無常倒。次明常倒理須具八而文略。將三
單對一雙是五種云云。涅槃四倒總別之殊。三
疑有三下。離權實上疑。疑三乘是疑權。了眾
生佛性是實理。須具列佛性今但互現。復次
下二是廣離又三。一離眾多疑。以無常為首
者。即離實法上疑。次復次色是我去。即是離
假名上疑。三四重五逆下。是離依正兩報上
疑。五逆四重就正報論重惡。有佛性無佛性
就正報論極善。世界有邊無邊是依報。初如
文。次假名中。云生死之法有始有終者。有始
有終是邪外所計。內亦有之。一云生死都無
終始十二因緣輪轉無際。二云無明一念即
是其始。金剛後心即是其終。三云無始而有
終。經云無始。無明即是無始。佛果即是有終。
若定作三執即是爭論。真證之時即便得離。
聽是經下三結如文。四釋慧心正直無曲亦
三。標釋結。初標。前明內證三智外離諸疑未
知何智。今標正直之智非是二邊。所以雙舉
正直邪曲兩章。次釋出既識二邊正直自顯。
菩薩修聖行時已能除凡夫二乘邪曲。當知五
行是修曲見既除所見則正。當知十德是證
明矣。釋聲聞曲見如文。三修行如是下結可
解。五釋祕密義亦三。標釋結。初能知者標也。
前無二邊邪曲而有正直中道之慧。此慧能
知深密之義。次釋中為三。一果深密。二因深
密。三不思議深密。初所謂下。即是如來大般
涅槃即果深密。次一切下是約因。三復次下。
[020-0155a]
約不思議。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下
二句。此寄無而言有。次諸業下四句。寄有而
言無。寄有無而言非有非無。寄非有非無而
言有無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復不可思議。玄
而復玄約不思議而論深密。爾時光明下。第
二論義為四。一德王論。二琉光論。三無畏論。
四德王重論。初為兩。先問次歎。問為兩。初領
旨仰非。二正難。上雖說。五事今正難初事。凡
作三雙。初一雙作奪門。次作縱門。三作況門。
初奪門為兩。先法次譬。法說為三。初通約有
無奪。次正就不聞聞奪。三結。初有無奪又二。
初奪次遮。初文奪分使成兩次無不應下。遮
生滅不得作一。次如其下。就不聞聞奪。三世
尊若不下正結。先結定成兩。次云何下結定
不應。一譬如下。是第二譬說先譬次合。譬中
奪凡累三譬。至是住相何因有去。去既未至
所以須去。生已生故故不更生。若其不生即
不生。不生不得不得例爾。皆定奪為兩。次聞
已下。合譬不得為一譬中無不一譬。但是開
合互現耳。從世尊若不聞聞下。第二一雙。是
縱難。難有三。初縱眾生有三縱一徵。次縱佛
果有一縱一徵。三更結兩縱如文。從世尊凡
是色者下。第三一雙。是況難前就色聲況。次
就三世況。初文者障內色可見。障外不可見。
麁可見。細不可見。質柱一邊見。餘邊不見。世
間之色尚有可見不可見。況涅槃微妙云何
可見。聲亦類爾。次三世者。三世有為尚不可
見。涅槃無為何可見聞。爾時世尊下第二歎
答。舊云。稱歎此非是答。今明亦是答。其以定
[020-0155b]
相難佛明幻等豈可得定眾疑皆息是為歎答。
琉璃光光來非青見青。非黃見黃。豈非不聞
而聞。即是瑞答。後琉璃光答問即兼答。德王
無疑為眾興問。凡此三答三答三根釋然。河
西亦言歎是總答下別答。時大眾中下。第二
琉璃光論義為二。一從遠來。二至已論義。初
又二。先現來相。次正明來。初現相中先放光。
次問答。初放光者。乃是奇異。仍釋前問名為
瑞答以示來相。放光是光體。大眾遇光是光
用。師子王定即自在定。迹既自在乃顯光體
不可思議云云。爾時文殊下。二問答又二。先明
其本。次明其迹。初本又二。先無言辯本。次寄
言辯本。初四菩薩相問皆默者。一顯諸法無
言。二顯此疑應從文殊得解故餘人不答。文
殊問佛佛默然。眾見佛默答咸謂文殊玄解。
所以迦葉復問文殊文殊又默。眾謂迦葉已
解。如是傳傳乃至五百。爾時世尊下。第二寄
言明本。先問次答。凡有七番。前六皆破定相
次一明因緣。私謂此因緣答是破是立。因滅
無明即是破也。如前皆默熾然菩提即是立
也。如後世俗又前是自行破立故眾皆默。後
是為他破立故答。光緣故知光之本者莫逾菩
提之燈。是故此光非色現色從真起應。自彼
而來放光召機故非現而現。問菩薩放光豈
是常住。一云藉彼佛力故有常光。二云彼菩
薩是佛自有此光。佛言文殊下。第二辨光迹。
亦有問答。佛言莫入即止其本。應以世諦宜
明其迹。迹文為三。初此述彼土。次彼述此土。
三明菩薩欲來。爾時琉光下。第二彼菩薩正
[020-0155c]
來。非彼佛不能答示佛道同。欲生此土善滅
此土惡令見性得道。是故遣來。問若諸佛道
同彼土遣來此應遣往。答亦應遣往但略不
說。又隨化主所舉此佛舉彼菩薩故菩薩來
彼亦應舉。此但略不舉。問迦葉好世不說此
經。今佛惡世對治無常故說常經。滿月如來
亦出好世何以說之。問難皆與德王同耶。答
常治無常其土應無。若逗常機任理而說是
故云同。並云昔所不聞而今得聞可非對治。
又迦葉如來亦有常機何故不說。今解不爾
彼土雖無對治之說亦二悉說迦葉亦爾。爾
時世尊問下。第二至已論義為二。初旁論去
來。二正問上義。初文者。然問答前後隨緣不
定。此中佛先問次菩薩問。此中旁論與純陀
異。上文對佛而文殊旁難。即是人旁而法不
旁。此中正應問不聞聞而問去來。即是法旁
而人不旁。佛問意者。汝見諸法有去來故來
無去來故來。琉光答十番。初兩就前境明無
來。後八番約迷悟。悟無去來。迷有去來。琉光
明理不去來而迹有去來。迷悟亦爾。兼答高
貴不聞而聞。世尊且置下。正論義為四。一請
許二問答三重研四結難。請許如文。次琉光
下問若具足問應如德王三雙六隻。此中直
問聞所不聞。凡有三異。一德王問廣琉光問
略。二德王問證琉光問修。三德王問不聞聞。
琉光問聞所不聞。云何會通。解云琉光在本
土亦作三雙之問。眾已聞廣是故但略。德王
通問五行之證。證是內悟不由外聞故言不
聞聞。琉光問證中之修即是天行。天行任運
[020-0156a]
念念增明故言聞所不聞。詞異理同云云。佛答
為二。初緣起。二正答。初緣起中二。有讚許誡
聽許有六句似如六度而不次第。汝欲盡海
我能善說此約精進許。拔毒箭此約戒度許。
慧炬照明此約般若許其問不聞聞。佛許汝
於佛性未得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當知
廣說不聞聞即廣佛性。上文云云何不聞聞
得聞常樂我淨復是其義。若琉光問與德王
同琉光得了因高貴亦然。下文云我因是事
即得悟解一句半句得見佛性入大涅槃。若
不聞聞是佛性者三句。云何不聞聞是了因。
聞不聞是緣因。不聞不聞是正因。聞聞是境
界。又是因性。聞不聞是因因性云云。例來不來
生不生至不至等亦復如是。作船師此約忍
度許。生赤子心此約禪度許。惠施此約檀度
許。次諦聽去。是誡聽又二。初誡未聞。次誡聞
已。誡未聞有三。諦聽令不覆器。善思令不漏
器。念之令不污器。不覆故能受。不漏故不失。
不污故堪飲。誡聞已亦三。初三事誡覆。次二
事誡漏。次五事誡污。初標覆次釋覆。當生敬
信標法。至心聽受標已。恭敬尊重標師。莫求
其過釋覆法。莫起三毒釋覆已。不觀種姓釋
覆師。若無三事即器不覆。從既聞法已下二
是誡漏。莫生驕慢去是勿漏生死。亦莫生念
去勿漏涅槃。無此二邊即是不漏。從於佛法
僧去。誡勿污一勿污一體。二勿污四德。三勿
污大乘。四勿污無住。五勿污法相。若作別體
污即不能尊師。若起四倒污即不能尊法。若
起小乘住著生貪污即不能尊自。無此五失
[020-0156b]
即是不污。凡行十法結是至心云云。問琉光放
光光即常住安被斯誡。答椎堪叩物寄聖誡
凡。善男子有不聞聞下。第二正答即為二。初
約不聞聞四句。次廣開不生生兩番四句。南
方舊解。初四句是法說。後兩四句是譬說。地
論人。初四句是教相。次二是證相。觀師云。諸
四句無異為逗三根三番說之。舊解。初番四
句諸師不同。一師約二諦云不聞聞即真為
俗故真得有聞。不聞不聞此但真諦絕無見
聞。聞不聞即俗為真無所聞也。聞聞但是俗
中有於見聞。一師約真應不聞聞者法身起
應。不聞不聞法身嶷然。聞不聞者攝應還真。
聞聞應迹聞見。一師約生死涅槃。涅槃真寂
不聞不聞有感便應。不聞而聞生死紛紏。若
能修道則聞不聞。若不修道常是聞聞。一師
云。聞聞四句非是正意。後重研不生四句方
是正意。宜就不生等解。不聞不聞是涅槃無
始無終。不生生是涅槃無始而始。生不生是
涅槃無終而終。生死亦然。生生是生死無始
無終。不生生是無始而始。生不生是無終而
云云。今謂義皆不然。何者此三番四句圓冠
諸法靡不該通。用圓釋經猶懼不會安得偏
作若教行證法譬解耶。非但方不會圓兼復
屠割傷體。又一師依於一諦以釋四句。雖言
親密彌益疏遺。況作二諦疣累轉多。真應生
死涅槃等二亦復如是。況作生生等三句解
者損失事深。況作互無只是小乘少分意耳
不關大道。今皆不用。又此十事皆是內證。德
王難不聞聞。琉光難聞不聞。二詞雖異而同
[020-0156c]
問證。答正廣明四句。若欲釋之千塗萬轍同
顯斯證猶懼不當。而諸師蓬飛野外蓱流海
表。偏據事相執一害諸。非但乖圓永不聞證
若以四句通釋諸義觸處皆通欲解初四句應
扶佛語。佛雖答證意在通修。初入證道修道
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
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
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則應名曰聞聞。
今取佛解不生生中四句。釋此既是佛解非
徒穿鑿。初句明證智。次句明證理。第三句明
證斷。第四句明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
初證中具足無缺。如此之證不與小共不可
思議聞則驚怪。盡涅槃海此一妙證釋二人
疑。復此不聞聞是證聖行。聞不聞是證梵行。
不聞不聞是證天行。聞聞是證嬰兒行病行。
一證一切證圓證具足。故上文佛告迦葉不
獨汝得如是五行。今此眾中五十三萬人悉
皆同得如是五行即其義也。復次不聞聞是
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
因。聞聞是證境界。故佛答琉光云。汝於佛性
猶未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即其義也。復
次不聞聞是證圓淨。不聞不聞是證性淨。聞
不聞聞聞是證方便淨。故佛答琉光云。汝今
欲盡大涅槃海我能為汝具足解釋即其義
也。若得此意於一證中自在廣說云云。第二廣
明四句。從如不生生去明兩種四句。云何名
如是不異義。彼此四句不可異故。於彼四句
更立名義互相顯釋類例可通。略舉兩種。顯
[020-0157a]
廣義端。遍冠一切內外諸法。那言此四是譬
說耶。興皇例以此四句。通於本有今無雪山
割肉等偈。不生生是本無今有。生不生是本
有今無。生生即是三世有法。不生不生即是
無有是處。生不生是諸行無常。不生生是是
生滅法。生生即是生滅滅已。不生不生是寂
滅為樂。不生生是如來證涅槃。生不生是永
斷於生死。生死即是生生。若能志心聽常得
無量樂即是不生不生。今明初約圓證根本
其義既立。遍通一切內外之法。何但通諸大
經亦通小律。生生是諸惡。生不生即是莫作。
不生生是諸善奉行。不生不生是自淨其意
云云。非但通於大小經律。亦得通於菩薩之論。
生生是因緣所生法。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
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不生不生是亦名中
道義云云。世尊云何不生生下。第三重研。何故
重研。良由不聞聞等義猶難解。更研不生生
等重助釋之。若了不聞聞等則不重研。不生
生等今欲類例通之使遍一切故重研也。又
為二。一約內四句。二約外四句。內四句中句
句皆。先問次答。安住世諦者有二義。若就生
死外法。即是初念託胎來名安住世諦。若就
涅槃內法。修習方便位名安住世諦。從修發
證無明豁破。即是初出胎時。亦是涅槃無始
而言於始。將此類通不聞聞等。即是圓證其
義轉明。世諦死時亦有二義。若就生死外法
福命俱盡名世諦死。若就涅槃內法。即是無
明盡時名世諦死。亦是生死無終而終。四住
菩薩舊云。十住中第四生貴住於生自在。又
[020-0157b]
云。十地中第四地斷見諦盡。不生三塗能以
神力示自在生。今觀二解。一似別義。一似通
義。未會此文。尋此義意但令菩薩四住惑盡。
非是結業牽生三界。而能示現名生自在地。
經有六住義。第四住與此義相應。具如止觀
第五。是引彼亦引證不生生等。第二約外法
四句而言未生生者。未之與不各隨義便。琉
璃光下。第四結難。於三四中但難不生生等。
於不生生等四句中但難生生。欲因生生廣
解諸句。就文為三。一難。二解。三領。就難為
六隻三雙。初就常無常難。次就自生生他難。
三就本有本無難。皆難生生。為常故生。無常
故生。為自生。為他生。為本有生。為本無生。
初文常無常者。生若是常有漏之法應無此
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生自無常無常
則滅不能自固。豈生有漏。有漏既其不為生
之所生故應是常。次世尊若生自生下。第二
結自生生他難。生若自生生無自性者。言生
既自是所生非復能生無能生性。故言生無
自性。二云生本假緣未有自性何能自生。若
無自性何能生他。能生他者等是生他。何故
但能生於有漏之他。而不能生無漏之他。有
漏無漏望自俱他。世尊若未生時第三難。若
本有者未生之時已是於生。何故於今方名
為生。於今乃是緣合之時。若本無生而可生
者虛空是無。那不復云虛空生耶。佛言下第
二解釋為三。先非六問。次釋六非。三答六問。
合有六非一是為七章門。初非六問者。若定
如汝問則皆不可說。初言不生生不可說。即
[020-0157c]
非初難生定是常。生生不可說。非第二難生
定無常。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三自生則失
自性故是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
四生他之難。前云若能生他何不生無漏。故
言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亦不可說。非其第五
本有之難。不生不可說。非其第六本無之難。
後一結有因緣亦可得說。即是顯四悉檀因
緣而可得說。云何不生生不可說下。第二釋
上六非章門。釋第一云。自云是生。復云不生。
不生即常兩事相乖故不可說。釋第二章。生
若無常則生復生生為生所生舉體皆生。復
為滅所滅舉體。皆滅。生生故生即舉體皆生
生生故不生。即舉體皆滅故不可說。釋第三
章門。生不自生本取生死。釋第四章門。涅槃
亦有生義不可定言涅槃不生。前難云。等是
生他何不生於無漏。無漏只是涅槃。涅槃亦
有生義。如是修道得故。故復是生。是生不為
滅之所滅此生即常故不可說。釋第五章門
本無有生豈可言未生已是有。釋第六章門。
不可定言有於不生。而復有於可得之事。所
以復生。不同虛空一向無生。第七可說章門。
十因緣者。除後兩支。前十為生而作因緣故
可得說。此只消文。止觀中釋四句稍廣。私謂
準彼釋意與今大經文理雅合。深會彼文無
生之觀咸契涅槃無生之文。莫入空定大眾
鈍。故有二解。一云眾實是鈍不解空定故言
莫入。二云若作空定之說眾解則遲。空義深
隱取解為難。以遲難為鈍。然經文偈六句
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佛六番釋不
[020-0158a]
可說竟。又指因緣亦可說竟。此義猶略。今更
兩番說有因緣皆可得說。具於一句作四句
說。所謂不生生。生生。生不生不生。不生四句
皆如此說。是為因緣亦可得說。亦應言有因
緣故皆不可說。何以故。一句具四。何可偏作
一二三說。為此因緣則不可說。乃至四句悉
具四句那可偏作一二三說。為是因緣皆不
可說。又四句即事而理。理皆不可說。又四句
即理而事。事皆可說。何以故。下文云。若知如
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今例此義若知四句
即事而理即是說。地師名前三種四句約教
行證。一往而言非無此義。今欲分別此之六
句。似如禪複通別惑解。初兩句明通別惑。次
兩句明通別解。不生生是別惑禪。生生是通
惑複。不生生是通解禪。不生不生是別解複。
次生句。結前禪生複生同是惑生。次不生句。
結前禪不生複不生同是解故。如此禪複惑
解皆不可說因緣可說。具如前辨云云。善男子
有為之法下。第三答。即正答六問。答前六句
為兩。初答前兩問。次答後四問。答前又二。先
別就四相。次合就四相。初別就四相即為四。
初言生是常者。當其分部守其自性故得
是常。言無常者住來住生。生即改變復是
無常。住亦如是。為生所生不得是常。異亦如
是。而言法無常者前生中云。住若無常生亦
無常。今舉法對異。還是前生住無常法。異亦
有常無常義。具如生住。壞亦如是。文云。本無
今有壞亦無常者。本無今有只是生義。已生
來生壞壞不得是常。本有今無復是無常。善
[020-0158b]
男子以性故下。合明四相。各守性分皆得是
常。以二義故不得是常。近論念念遷變。遠望
涅槃即復非常。為涅槃所斷是故非常。善男
子有漏之法下。二答後四難又為二。一正答
第五兼答第六。二正答第四兼答第三。此初
答第五問者。上問若本有者云何於今乃名
為生。今答云本有生理非是已有今方是生。
即兼答第六等是無生。何故不說虛空為生。
今答亦云有可生之理方得有生。虛空無可
生之理。何得說空以之為生。無漏之法下答
第四難。有法譬合初文者。初難云。若能生他
應生無漏。今答無有生於無漏之理故不能
生。有漏之法有生性故。故可得生。兼答第三
生無自性難。若有自性生能生之既無自性
豈可得生。兼答兩意。自然懸去。次譬中舉火
眼者。各有其性。火性能生眼性能見。此中言
有生性故生能生者即是破性義竟。然後說
性是則無爽如前非性執竟。後方云有因緣
時則可得說合如文。爾時琉光下第三領解
又二。初經家敘相。次正陳解。陳解又二。自陳
陳眾。初陳自云聞不聞。陳眾云不生生。此即
陳其得解之門。只為不至至四句。有未解者
無畏更問生不動國。德王更論不至至等。世
尊我今已解下。第三無畏論義為三。一請許。
二論義。三請答。德王之問請許如文。二無畏
論義有三問答。領解問中又二。初問此生彼。
次問彼利根。此兩相成轉側為異。問經說淨
穢二土菩薩互有勝負今云何通。答若敵對
相望淨土則勝若權實相望若入實淨土勝。
[020-0158c]
若入權穢土勝。次佛答。正答初問兼遣後問。
偈有二十一行為兩。初十行是止善。後十一
行明行善。然淨土之業即菩提心。今論別行
乃是總別不異。三領解如文。是光明遍照下。
第三請答德王之問。上中已解為未悟者更
請。先問次佛答。問如文。佛答為二。先讚誡
聽。次正答。答中先舉未至不至。次牒聞不聞。
初又二。初標至不至章。次解釋。釋中意者。然
德王初問有三種六種。佛說六喻及光瑞答
不聞聞竟。次琉光論義已答不生生竟。今更
重牒不至至爾。初聞不聞四句上根已了。次
不生生。四句中根又悟。今為下根釋不至至
緣之所宜故前後間出爾。就此四句前兩句
明涅槃有至不至。修道除惑則至不爾不至。
下兩句明生死有至不至。若修道背厭則不
至。不爾則至。還重反覆成上諸句。然此中解
釋還須望前。前云不生不生即大涅槃。此言
不至還是不生更無別異。若爾何以不同前
明不至不至。答為緣禪複。不至者即是凡夫
不能修習所以不至。不至至者。亦望前初出
胎時名不生生。此中言不至至於生死互舉
一邊。至不至者亦須望前。世諦死時名生不
生。亦是互舉。至至亦須望前。前云生生不斷。
此中還論生死故與前同。次牒聞所不聞又
二。前列四章。次釋中但釋一句。前已釋竟不
欲煩文。地人別分教證淺深之異。然今文意
只是緣宜。宜作三說。但是悟有前後非關法
有淺深。何以故。語異義同故。爾時光明下。第
四德王重論為二。初禪問果。次雙問因果。初
[020-0159a]
問為二。一問二答。問為三。一問涅槃始有即
是無常。二問因莊嚴故復是無常。三問涅槃
若有亦是無常。於第三問中復有四章。不者
直作七問。一問本無今有故無常。二問因莊
嚴故無常。三問若是有故無常。四問可見故
無常。五問不平等故無常。六問有須待故無
常。七問有名字故無常。初問又三。謂領旨略
問廣問。廣問有法譬合。第二第三第四如文。
第五有兩重譬合。第六有譬有合。引昔第七
如文。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答三問。初答本無
今有有法有譬有合。地人作真緣兩修釋。言
真修是本有。緣修是始有。三論師。用正因緣
因釋。正因是本有。緣因是始有。從汝言因莊
嚴故下。答第二有法有譬。譬中三重譬合如
文。從汝言因緣故下。答第三涅槃是有。一往
問答似不相應。問直云涅槃是有即應無常。
今舉五因者。明涅槃不同五因之有。後舉生
了而復簡生。但同於了只答此問即兼餘四。
前舉五因似四緣三因。生因即報因但長有。
草木和合因。即是習因善惡自然相似。住因
即依因。增長因即增上緣。遠因即緣緣但無
次第緣。後二因者不同作因同於了因如文。
以後二因簡前五因皆作因故。爾時光明下。
第二雙問因果。問中二。先六度即是問因。次
問涅槃即是問果。佛答又二。一雙答因果。二
別答因果。初雙答如文。善男子云何是施下。
二別答因果。又二。先因次果。初因中又二。初
明順因。次明違因。初文又二。初正答次歎經。
初正答為六辨度非度。前五是少分涅槃。後
[020-0159b]
一正是判度。有相有得則非度義。無相無得
乃名為度。其中廣舉一檀為首。餘五悉指雜
華。云何菩薩不聞十二歎經。先結菩薩為歎。
次結三乘為歎。初文中云十二部經其義深
粹者。昔十二部但明於空比生死為深而非
邃。此經明生生即不生生。即生不生即不生
不生。故為深邃。亦是即有不有。即空不空。即
非空非不空。是故深邃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