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07 大般涅槃經疏-隋-灌頂 (master)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一切大眾所問品



六卷稱隨喜品。古本稱憂悲歎頌品。六卷取
迦葉見純陀修成菩薩道我亦隨喜。古本取
佛受純陀供即入涅槃憂悲歎頌。今取何義
以題品目。有二解。文中實無大眾相問之言。
及以大眾問佛之事。但有化佛受大眾供即
為大眾所問之境。二云如來今日受我供已
當入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乃是大眾更
相慰問。觀師云。迦葉發問元為大眾。佛是所
問。能問所問意在茲品。從此得名故言大眾
所問品。今明文中不載問詞據答顯問。上明
常住不變。今示涅槃之相。相與說反眾問斯
義。佛以偈答畢竟常住不入涅槃。從答顯問
故言大眾問品。文為兩。一次第答問。二歡喜
領解。初中河西云。此品答七問為四章。初章
答示現涅槃問。兼答示人天魔道問。次說偈
已下答知法性問。三釋有餘偈正答說祕密
問。兼答遠離病問及近無上道問。四云何復
名無餘義耶。答畢竟問就初為二。一大眾奉
供。二如來受供。奉供又二。一緣起二獻供緣
起為五。一放光二欲獻三人天遮四重放光
五奉供。而以此為答示現涅槃問者。河西解
云。示現涅槃有三種。一言說示現。二神通示
現三即事示現。即事者。香木酥油受最後食
[013-0118b]
是也。神通者放光現瑞是也。言說者。告純陀
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供養。
即答問意。爾時天人下是第二獻供。又二。初
大眾供。次純陀供。初大眾供。又二。一大眾
供。二比丘持衣鉢。次純陀供為四。一辦供二
變土三悲請四稱歎。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
受供。又四。一受大眾供。二受純陀供。三大眾
興念巨細相容。四大眾悲歎。所以兼答示人
天魔道者。河西云。世界嚴淨毛孔化佛。純陀
少供普充大眾。凡此殊勝希有大事。能令時
會了了覩見。故是兼答示人天魔道問。爾時
世尊下。是第二章。答知法性問。受於法樂又
二。初正答問。二領瑞結成。初正答問又二。先
答知法性問。次答受法樂。初又二。先偈文中
正明知法性。後長行褒貶得失。初有二十一
行偈為三。初四行止悲誡聽。次十三行正辨
法性。三四行結勸修習。初四行如文。次十三
行為二。前十二行二二相對。以為六雙顯法
性之理。後一偈總結止悲。然正是十二偈。而
後文云十三偈者。兼取總偈。初一雙中初行
中云烏與鴟者。此二鳥得共處。若烏鵒與鴟
不得共處。鵒即鴝鵒只是鵂鶹此鳥與鴟烏
不可共處。次雙可見。第三雙中云七葉至臭
婆師極香。迦留毒樹。鎮頭甘果。餘三雙可見。
後勸修中云三寶同真諦者。開善云。佛果冥
真真既常絕果亦常絕。莊嚴云。佛果出真真
所不攝。是常妙絕與真同故故同真諦。二師
猶作偏真釋之。言果出真外復與真同。既同
寧出既出豈同。今明佛僧是人諦即中道。中
[013-0118c]
道之法即法是人即人是法。故言三寶同真
諦偈。後長行褒貶得失者。莊嚴用此文答示
人天魔道問。旃陀羅即是魔道。阿羅漢是人
天道。有師不用此。釋羅漢非人旃陀羅非魔。
此但是結前得失之意。知三寶常堪受供養。
如阿羅漢名之為得。若不知常為害法身。如
旃陀羅名之為失。次爾時人天眾去。明受法
樂。因事答問又二。先受法樂。次伸供養。爾時
佛告下。第二領瑞結成為二。前命迦葉領。次
命純陀領。前迦葉文中。云復見大眾說十三
偈者。一云佛與大眾各說十三偈。此文是佛
說。大眾偈不來。二云又見大眾屬上句。說十
三偈屬佛。不是大眾說十三偈。於命迦葉領
中。文為四。一命二領三推功在佛四推菩薩
能知。次命純陀亦四。一命二領三佛重結四
迦葉隨喜。世尊一切契經下第三章。答上云
何為眾生演說於祕密問。兼答遠離一切病得
近無上道三問。但有餘之偈。是如來隱覆隨
緣之說。非平道顯理究竟之義。今演隱覆令
祕顯露即是酬其上問。而文中明五逆四重
謗法三種病人罪滅病愈。即是兼答遠離一
切病由病差罪滅得近無上道。兼答兩問意
在於此。文為二。初略問答。次廣出七偈。初中
初略標有餘無餘之問。次略答有餘是不了
是密無餘是了是顯云云。次純陀白下。是廣
出七偈。問答即為七章。七章或是純陀舉。或
是文殊舉。或佛自出云云。初一章是純陀請
問。文為六。一簡闡提二取三罪人三釋取意
四釋簡意五結偈六緣起。初簡闡提中有四
[013-0119a]
番問答。初舉偈請釋。云何一切布施皆可讚
歎布施持戒可讚。布施破戒云何可讚。次佛
答中除一闡提。第二第三番問答可見。第四
番問何名闡提。次佛答中有三番。初通說四
部弟子謗法造重究竟無改。雖非即是而亦
趣向一闡提道。第二番指四重五逆。第三指
說言無佛法眾撥無因果。除三番外施皆可
歎。爾時純陀復白下。是次問答取三罪人即
四重等。於中三。初一問答略出三相。次廣明
四重謗法五逆可滅。後別明誹謗因緣。初略
如文。次廣中先問次答中意為三。初明滅惡
法。次釋滅惡法。三正明惡滅。初滅惡法者。河
西云。有六妙藥。一發菩提心。二慚愧悔過。三
守護法。四恭敬護法者。五達罪相。六受持解
說大乘經典。此亦六緣大同小異。一被法服。
二慚愧改悔。三生護法心。四供養護法者。五
自受持讀誦。六為他說。河西云。發心達罪亦
可會此。次何以故下釋。中即釋其意有譬合
結三。若有毀謗下正明惡滅。應具如前而今
文略。直言還歸正法舉是舉非。犯五逆者明
五逆可滅。亦舉是舉非。此中三罪皆悉可滅。
即是兼答遠離一切病問。既得滅罪即得近
於無上之道。又善男子。犯重罪者下。第三釋
取三罪人意。有法譬合。譬為四。一未生解。二
已生解。三明護法。四得果報。初譬造罪破戒
時。女譬淺行菩薩有生解義。如女懷妊蘊解
未發。值國荒亂譬破戒眾。持犯路絕故言遠
至他土。次在一天廟譬生解。天廟譬此經依
經生解舊邦豐熟聞持戒功德所得果報。三
[013-0119b]
路經恒河譬護法。斷常邪眾譬恒河。邪辯忉
諂譬河水暴急。寧失報命不捨其解故言不
獨濟也。四命終之後是得果報生天。三犯四
重下合譬可尋。四純陀復言下。釋簡闡提。先
問次答。答中三。法譬合。法中意云施此人
不得福也。譬如有下譬。既破核竟種則不生。
施一闡提如種破核。然闡提改悔則非闡提。
下文云闡提作佛亦名謗佛言不作佛亦名謗
佛。若言闡提悔而作佛是不謗佛。合如文。五
善男子下結偈意。前一切施可稱歎者是有
餘說。今明差別則無餘說。六純陀復言下是
說偈緣起。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下第二章。
佛自舉偈為三。一佛舉偈。二文殊舉偈反質
佛偈。三如來解釋。初文可見。次文殊反質中
云方等阿含者。阿含翻法歸。眾法所歸。阿含
通小大。小直云阿含。大加方等。三佛言下是
佛為釋。爾時文殊下第三章文殊重難。於中
先難。次佛告下佛答。初問中意言九十五種
皆趣惡道。聲聞為正即是善道。華嚴云。九十
六種皆是邪道。二文云何通。解言。華嚴指實
行二乘故不名正。古百論疏云。順化聲聞皆
是外道。次佛答如文。爾時世尊下第四章。復
是佛舉偈為三。初佛舉偈。次文殊疑。三佛印
讚。爾時文殊下第五章。復是文殊舉偈。又二。
先文殊說偈。次如來印成。貪愛無明者。舊解
云貪心是內向。喻之如母。無明是外境喻父。
然只是貪愛豈墮無間。因貪起邪見是故墮
落。此義不然。貪愛無明俱有內外無明是受
身之本如父。貪是枝末煩惱如母。又父是疏
[013-0119c]
緣如無明。母是親緣如貪愛。如來復為下第
六章。如來自舉偈為三。一如來舉偈。二文殊
難。三如來釋。第七章文殊自舉偈。又二先舉
偈。次如來違釋。爾時迦葉白佛下第四章。答
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問。一番問答。答中
具騰上意無餘即是究竟義。云何復名一切
義乎即不究竟。佛還酬兩問。唯除助道是無
餘義。酬其畢竟問。其餘諸法通餘無餘。酬其
復名一切義乎不畢竟義。唯除助道常樂善
法者。河西云。助道是因。常樂是果。修萬行因
得萬德果。此則無餘為利根人。作真實說無
法不盡故云一切。亦皆無餘。其餘諸法悉是
有餘。就有餘中亦有無餘。如為聲聞說四諦
為緣覺說十二緣。稱器取之故言無餘。興皇
云。助道語通不的是因。今以常為果善法為
因。此果此因並是助道為緣斥倒。非因非果
乃是正道名無餘義。迦葉菩薩心大下。即是
大段第二大眾歡喜領解。初開章為二。一次
第答問。二歡喜領解。今答問既竟。次大眾歡
喜文為二。一正領解。二現病結成。初又兩一
迦葉領解。二大眾領解。迦葉領又二。初領解
讚歎。次迦葉更問功德。爾時諸天世人下。是
第二大眾領解又三。一大眾稱歎勸請。二如
來止悲酬請。三大眾供養發心。初文四偈為
三。初一行標請。次兩行釋請舉出家二人在
家一人未至不應入滅。後一行結請如來止
悲酬請兩行半為二。初兩行酬請。次半行止
悲。但初酬中二人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
了是常及無常。六卷云。觀如來兩足自知常
[013-0120a]
無常。如來涅槃時一足黑黮一足光淨。光淨
表法身常住。黑黮表迹應無常。爾時大眾下。
第三大眾供養發心又三。一供養。二發心。三
進位可見。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結成又三。
一授記。二付囑。三現病。舊云。從付囑下便為
現病品。今則不然。現病為結成前在此無妨
也。背痛者出大智論。昔鹿王為後來跛兔忍
死待之。今佛為須跋故背痛也。


現病品



莊嚴名第二周。梁武稱中後。開善答離一切
病。興皇兩存。前雖答竟何妨更說。後雖更說
何妨答前。觀師兩望。望前是結成前答。望後
是生起五行。雖復兩望望前是旁望後為正。
今皆不然。從此品去是第三涅槃行。其文有
二。先明修五行。次明證十德。初文為五。一病
行。二聖行。三梵行。四天行。五嬰兒行。今說
初行。從此標名故言現病品。然品題現病而
文明無病此義云何。由前品末授記付囑竟
即云我今背痛舉體皆痛。如彼小兒及常患
者。從此義故題現病品。由現此病致有三推
三請明如來無病。就文為四。一明推請。二現
無病相。三大眾供養。四廣明無病。初有三推
三請。一請說法。二請息惡慢。三雙請二事。
三推者一推自行二推化他三推證果。兩三
相間皆先推次請。合成三段開成六章。初約
自行推者。佛萬行悉滿眾苦屏除寧當有病。
次化他推者。佛自行竟化他功滿。能斷眾生
三毒之病寧當有病。三證果推者。佛地圓足
種智現前湛然常住寧得有病。就推自行文
[013-0120b]
為兩。初明無病因。後明有無病因。偏言四分
者通見思故。五見及疑別在見諦。通別病因
佛必定無。有二因緣下推有。無病因。憐憫是
內心給施是外捨。內救外濟除眾苦惱即是
無病之因先推竟。次世尊世人有病下。是請
說法文為四。一請教弟子。二請大乘。三請教
不退即是生善。四請治惡人。即是滅惡在文
可見。此亦是四悉意也。諸菩薩等下。是推化
他文為二。先明化他除三障。次明化他及以
發願。初文三。先標三障。次釋。後結。初標可
見。次釋中又三。初釋煩惱障。四句料簡。利而
不深。亦深亦利。若數數起妨修道者名煩惱
障。深而不利。不深不利。不數數起。雖是煩惱
而不名障。通論四句皆是煩惱。此別分別故
爾。七慢如文。成論有大慢為八但此文略。河
西有九慢。謂小中上。等中等。單慢。開為兩。
小中上者。自恃我解勝他小愚。恒自慢於小
者。等中等者。我與他齊起勝彼心。慢慢者。謂
其智解勝一切人更無及者。大慢者。等中上。
上中等。不如慢者。多不如中言我小劣而實
懸殊。我慢者。觀五陰為我著我所由。邪慢者。
實無功勳自以為有。次釋業障者。決定四趣
業能障初果。決定欲界業障第三果。決定色
無色業障第四果。此中重惡之病乃是報障。
何以釋業。舊二解。一云重惡之病實是報障。
而釋業者果中說因。二云五無間業如惡重
病借此為譬。三釋報障云。謗法闡提何關報
障。亦二解。一云生在謗法一闡提家豈非報
障。二云惡人具二。一是惡業。二是惡報。故雀
[013-0120c]
欲蛇嗔皆先業果。復次世尊下。二即是請除
惡慢文為二。初請除愚人之惡見。佛現病生
必死想起斯惡念。後請息外道之慢。復次世
尊下三是推佛證果。身力具足豈當有病又
二。先明身力。次明智力。初身力中廣舉諸力
格量。優鉢羅等象者。此象色青。芬陀利色赤。
二云象行時足下有華。如優鉢羅因以名之。
大拏云行蓮華上白象即其證也。又云雷震
時芽上生優鉢羅華。故以為名。餘者例之。鉢
建提此翻堅固。那羅延此翻金剛。如來今者
下。三是雙請說法息惡。先長行略請。後偈廣
請。偈有七行。初三行正請。次三行釋請。後一
行結請。初正請又二。前一行請起說法。次兩
行請除惡慢。初文中迦葉是佛弟子何以同
彼外道稱佛為瞿曇。解云凡稱瞿曇亦有所
簡。如人瞋喚及以喜喚皆云張王。況復但言
瞿曇聖德豈同外道慢心喚耶。次釋請又二。
初一行釋息惡。次兩行釋說法。後結請可知。
爾時世尊大悲下。是第二佛示無病相文為
三。一光明利益。二蓮華利益。三化佛利益。而
此三意有事有理。事者病色萎悴健色光悅。
今放光晃耀即無病相。蓮華是瑞非是病相。
化佛者如來所作。若是病人不能所為。有所
為者則非病相。表理者光從身出表法身。華
能含果表解脫。佛是覺慧表般若。三德具足
寧當有病。三章各二。初光明。次利益。初光
中。云大悲熏心者。佛德無量何獨大悲。上文
請云。三世如來大悲為本。如是慈悲今何所
在。今酬此請故言大悲熏心。前亦放光不言
[013-0121a]
過百千日。正為現病非病所能現光破疑。大
悲熏身。惠施眾生下明利益。二爾時世尊心
無疑慮下。是蓮華利益亦為二。初辨蓮華。次
是諸光明下利益。華益之處遍於三塗。彌見
其華以表解脫明矣。八寒地獄。前四從聲。後
四從色。罪人初入見是華池起愛即往從見
得名。或言只是地獄色如四華。擘字應作劈
裂讀之。三如是一一華下。化佛利益亦為二
如前云云。爾時一切天龍下。是第三大眾供養
勸請。勸請意者。向謂臥病恐即涅槃。今見光
相知未入滅。是故請法先供後請。初文中云
建陀者。河西云一肩鬼。使人肩痛。優摩陀能
令人醉鬼。阿婆摩羅令人狂鬼。二說偈下。是
勸請十五行并少長行分為二。初十四行正
請。次一行并長行經家敘事。初文三。初兩行
標請。次十行釋請。後兩行結請。初如文。次十
行為五。初本誓故請。次墮惡故請。三下愚不
知故請。四施甘露法故請。五療病故請。次結
請如文。二是諸大眾下。是經家敘事為二。初
請已默止。次請聲所至至淨居者。色頂有形
有耳識故。無色不爾故不至彼。序品中云有
云云。例世間天生天淨天。應言生淨居無漏
淨居第一義淨居云云。爾時佛告下。品中第
四廣說無病又二。一明如來無病。二舉病行
對辨。初文為三。一明無病。二舉往證今。三云
現病是方便密語。此初歎迦葉。迦葉是請首
是故歎之。善哉是總歎。四句是別歎。歎得歎
離。離外惡緣及內惡因。得內善因及外善緣。
二善男子我於往昔下。明我久無此病。過去
[013-0121b]
無量者。是舉昔證今。三如言如來下。現病是
方便密語。凡舉十二事密語。初十一事是舉
類。後一事合無病。迦葉世有三人下。是第二
舉有病對無病。如此之人可得有病。佛不如
此豈得有病。又為二。先明三病人。次明五病
人。此中三病人異前三人。前三人不差今三
人不差差差差。初是三種罪人。次是二乘小
道。三是聞經菩薩。初法譬合。後二皆有譬合。
合第三人云。為諛諂利養誑他故。受持是典
與前碩異。寧當不受不持不用破戒讀誦。此
乃與奪之意。初列三病人。不差者即開出三
不差。差者未開。差者即開出怖畏利養等六
事。約五法師合三十種中者。後更開五種病
人都合三十八種云云。二迦葉有五種人下。還
成上第二病人。既言遇緣可差不遇緣死。即
是四果緣覺此等帶病修行故言有病行處。
菩薩在因亦應例此。如此之人可言有病。佛
斷惑盡即無復病。初果斷三結者。我見。疑。
戒取。人天七反者尚略。廣則十四二十八。此
文八萬劫成菩提。下文八萬劫發菩提心須
會釋之。三果斷五下結。即欲界煩惱。更以貪
瞋。足我見疑戒取。為五下分云云。羅漢或出
有佛世。或出無佛世。故非獨一之行。辟支決
定出無佛世。故名獨一之行。


聖行品上



次第釋名枝本說不說。次第者河西明。前略
廣門說涅槃果。五行修涅槃因。十德聚功獎
勸行因。舊云。五行辨因十德明果。開善云。五
行明有行。十德明空行。義皆不然。河西以望
[013-0121c]
果行因文乃承躡義不相干。何者前明圓極
之果。五行是梯隥之因。方圓非類於義不允
若舊以五行是因。不應言佛之所行故名聖
行。若十德是果。復不應言菩薩修行大涅槃
經得十事功德。又且五行非圓因。十德非極
果。不成次第。開善五行是有。是亦不然。聖行
是開空法道。梵行修十一空住平等地。天行
是第一義理。嬰兒行不來不去。病行是如來
密語。豈可偏據有行義耶。言十功德是空義
者是亦不然。十是數法。昔所不得不聞不知
今得聞知。以聞一句半句見少佛性何獨偏
據空行耶。今明次第者。上因食論不食廣明
大般涅槃施竟。今因病何不病。病有三種。一
不可治。二應須治。三不用治。不可不用皆不
須方一須用治治。又為兩。一者次第。二不次
第。服此方法名為修行。修故有證證十功德。
功德是不病。不病故體顯。體顯故見性。見性
故遍法界。用攝惡攝邪。攝惡邪竟付囑焚身
分布舍利。若取斯義善成次第。次釋名者。文
云聖者諸佛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此含
兩意。菩薩所行即次第行。諸佛所行即非次
第。乃是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通稱聖行。其義
未顯今當別釋。何者聖名為正菩薩所行前
淺後深。真不知俗俗不知中。偏而非正但通
稱聖行未為別意。若復有一行是如來行。一
行一切行。一智一切智。故知圓行名正名聖。
故上文云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是佛乘最
勝最上圓根性人行於佛乘修如來行。法華
云。佛子行道已來世成正覺。即此義也。經文
[013-0122a]
有兩通釋別釋。人多從通不識別意。今從別
釋名故名聖行。梵行者梵者淨也。涉有同塵
塵不能染。就功能立名。天行者。就諦理立名。
嬰兒行者就譬喻立名。病行者就所治立名。
如來行者就圓人立名。通稱行者。不住名行。
自證不著令他不住故稱為行。文列五行一
行。而聖行在初。從初立名故稱聖行品。枝本
者有人言。病是根本從病開四。是義不然。彼
見病行其文在前而言是本。此是讀文何關
推義。何者病同他惡乃是枝末。云何以末而
為本耶。文云菩薩住於大般涅槃。專心修習
五種之行則涅槃為本。言涅槃者即是天行。
緣於涅槃自修名聖行。緣於涅槃化他名梵
行。涅槃理顯乘理自進名天行。乘理化物同
善名嬰兒行。同惡名病行。豈不以天行為本
而棄本從末。有師言。五行通是病行。引文云
是五種人有病行處唯佛無病。是義不然。五
人有病修於聖行以治自病何能病行。唯佛
無病能作病行。若五行次第從淺至深則病
行居後。若論一行即是五行則一病行備於
五行。迦葉推佛佛因無病即是聖行。推果無
病即是天行。大悲熏心即是梵行。如彼小兒
即嬰兒行。及常患者即是病行。一即具五名
為圓行是如來行。餘之四行亦復如是。若判
通別亦以天行為通。餘行則別。雖作此釋不
可一向云云。有師言。五行為因一行為果。是
義不然。俱稱為行云何偏判。有師言。五行別
一行總。一五五一束散之異。其理乃爾。其行
不然。諸佛境界非是二乘菩薩所知。上能束
[013-0122b]
散於下。下不能卷舒於上云云。此品列五行
名。說三不說二。何者天行是眾行眾聖之本
其意可見故遙指雜華。私謂以雜華中自始
之末偏圓菩薩事理行願因果義足不可卒備
不如指經以令因指往尋覩彼廣文不逾一
理。初住已上天之行故故名天行。行即天故
故名天行。為天修行故名天行。因天行進故
名天行。遠指於天故名天行。有通有別思之
可知。病行前已現說道後自彰故不說二但
說於三。私云既不說二還成現品未有。若爾
應云結前起後。病無病相結前說常酬迦葉
請。說行因果起後不然。則云說四不說一也。
就文為三。初雙標五一。次雙釋五一。後單結
五行。標中先標次第行為四。一標人謂菩薩。
二標所緣法謂大涅槃。三列名即次第五行。
四結勸。謂治之即差不治不差。是故勸也。標
不次第行為三。一標行名。謂復有一行。二標
不次第人。謂如來也。以如來因行即因人也。
三標不次第法。謂大乘大涅槃經。大乘即圓
因。涅槃即圓果。即因而果具足無缺。是為一
行一切行。不結勸者。是人必差是故不勸。問
五一兩行俱緣涅槃是義云何。答同緣涅槃
立行有異。一緣涅槃次第立行從淺至深。一
緣涅槃即以涅槃為行。於一一行無非涅槃。
而有偏圓。他不見此而作因果束散之說。謬
濫多矣。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三
[013-012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