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39 榕村集-清-李光地 (master)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榕村集巻二十
              大學士李光地撰
 雜著三
  算法
周以六藝教士其曰九數云者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二
曰粟布以御質劑變易三曰衰分以御貴賤廩税四曰少廣
以御羃積方圓五曰啇功以御功程積實六曰均輸以御逺
[020-1b]
近勞費七曰贏朒以御隱雜互見八曰方程以御錯糅正貟
九曰勾股以御廣逺高深此聖人所以極數之用也然古人
精宻之法不傳而後世所用悉皆疎率故所謂徑一圍三徑
五斜七云者不過約畧之算而其方圓相求三分進益虚加
實退皆非真數也自漢至元惟劉徽祖沖之趙官欽為算學
之最故徑七則圓圍二十有二圓積十一則方積十四者是
其約法也至於今日而新法立焉其於方圓圍徑羃積之
算不爽纎毫矣而其書有所謂幾何原本者則以㸃線面體
[020-2a]
為萬數之宗葢㸃引而成線線聮而成面面積而成體
自此而物之多寡長短方圓廣狹大小厚薄輕重悉無
遁形自此而物之比例參求變化附㑹悉無遁理古所
謂勾股者舉中之法耳今三角法即勾股也然而有直
角有鋭角有鈍角又其算也分周天為三百六十度而
角度對之故量角之度以為起數之根然則勾股有直
而無鋭鈍其數起於邊而不起于角豈非有待子新法
以補其所未備者乎其用之則以八線之表八線者亦
[020-2b]
古人所謂勾股弦也今則變勾而曰矢且有正矢焉有
餘矢焉變股而曰弦且有正弦焉有餘弦焉其在圓外
之股則曰切且有正切焉有餘切焉變弦而曰割且有
正割焉有餘割焉八線相求互為正餘故舉一則可以
反三窮三則可以知一舉一反三窮三知一者則今之
三率法是也三率之法即古者異乘同除之法而其立
法加妙用之加廣則非古人之所及也欲通新法者必
于幾何求其原以三角定其度較之以八線算之以三
[020-3a]
率則大而測量天地小而度物計數無所求而不得矣
  歴法
歴象之法成周以前尚矣而其法之詳不傳自漢以下
作歴者七十餘家要其立法之大端則定氣也定朔也
歩五星也推歴元也葢氣定則太陽之躔冬夏之晷不
差矣朔定則閏餘之分交蝕之度不失矣五星之歩明
而遲留伏逆陵犯之期可覆而知歴元正而七政交會
之本可坐而致此其立法之大端也然去聖既逺道業
[020-3b]
殘闕故其術以推測而彌精攷究而彌宻葢至於今而
歴學無餘藴矣定氣之法古謂天周嵗終而已不知所
謂嵗差也至何承天始知之而立為嵗差之率然其年
數則或以七十五年或以五十年或以百年迄無定論
惟郭守敬謂六十七年者近之今新歴則不謂之嵗差
而謂之恒星行度葢自有宗動之天萬古不變而恒星
亦行乎其中故不能以無差也郭守敬有嵗分消長之
法然非嵗分之真有消長也日行有高卑有遲速冬至
[020-4a]
之日適直速度則是日之晷刻減故見為嵗分消耳新
歴推得最高之度不在一處自至元辛巳以後最高漸
過夏至而東故其嵗又已自消而長此則郭太史之所
未知者已定朔之法古者案日月常行定為經朔而已
然月有本天高卑遲疾之行焉又有去日逺近遲疾之
行焉其變尤多故新歴之立法尤宻歩五星之法古者
以遲留伏逆别為段限王朴謂其遲速也須以漸故破
段限而立衰次之法當已然五星有本天高卑又有去
[020-4b]
日逺近葢與月行無異故新歴謂七政終古平行本無
遲速也但日則但有本天高卑月五星則有本天高卑
又有去日逺近月則高卑逺近之分微五星則高卑逺
近之分大故日有贏縮而其遲疾不如月之甚月有遲
疾而無所謂逆與留者此則其所以同異之由參差之
變又古但有五星經度新歴則并緯度有之凡皆古人
之所未講也定歴元之法自漢前後志始而歴代沿焉
然厯代之歴皆數十年而遂差而能使萬年之前千載
[020-5a]
之後入其軌轍乎故郭守敬破而不用而新歴亦然此
豈非直㨗簡易不事支離之法哉至于里差之説具于
周髀而其學不傳已數千載郭太史分方測候二十七
處其于里差詳焉然終局于地平之説故其法不能通
于四逺新歴以地為圓體南北東西隨處轉移故南北
則望極有高下東西則見日有早暮望極有高下而節
氣之寒暑因之矣見日有早暮而節氣之先後因之矣
推之四海之外四方上下可以按度而得其算揆象而
[020-5b]
周其變其説與周髀合不獨自漢以下為渾天之術者
之所未到而實則聖人之意乃千載而一明也然而法
既妙矣而神明之者存乎其人故隨時修改損益求中
者人事固爾天道亦然今有三角八線諸法固已極測
算之精微又得其人而觀候修正之欽天授時之功有
不超越前代者哉
  西歴
新歴有理竒而法者數事一曰天圓而地亦圓四方上
[020-6a]
下皆人物所居各以戴天為上履地為下也其説與周
&KR1865合且渾天之術本謂如卵裹黃烏有卵圓而黃不
圓者乎一曰天有九重最近者月天也稍逺則日天與
金水天又逺則火星天又逺則木星天又遠則土星天
最遠則恒星天其外則宗動天也楚辭天問曰天有九
重孰營度之然則九重之説舊矣一曰惟宗動天行有
常度不獨日月五星右行恒星天亦右行也其説則歴
代嵗差之説是也一曰日月五星各有天而行皆有輪
[020-6b]
雖望之麗天而實循輪而行其理如珠逐盤旋漩隨水
去雖急轉長逝而復自作迴環之勢葢日月五星所以
有贏縮遲疾者此也一曰月與五星有本輪又有次輪
葢本輪以從天而次輪以法日在小輪之極遠者月疾
而星伏在小輪之兩際者月紆而星留在小輪之最近
者月遲而星逆葢日尊天月與五星尊天而又尊日也
一曰金水與日同天而其兩輪包日葢二星之行異于
三星去日極遠不過數十度耳不能與日相望也古人
[020-7a]
莫察其故今言其輪包日則理通而法得矣一曰月有
倍離葢五星一合日而遲疾一周月則一合日而遲疾
兩周又五星之小輪跨本輪之内外月之小輪切本輪
之邊其法皆以實測而得之凡此數事初若創見然或
符于古經或軌于自然之理數其説不可易已至於有
赤極又有黃極有最高又有最髙之行理尤微妙事愈
難明愚嘗妄意不獨黃有極爾自恒星以至月天皆有
極也葢樞紐長繫者惟宗動為然觀極星之離樞漸遠
[020-7b]
則恒星又有極可知矣日月五星則其明著者也最高
者古謂長在夏至而已然自至元辛巳作歴之前實未
至夏至也今則又過夏至而東矣郭太史立為嵗分消
長之法而亦未言其故愚又妄意夏至最高則冬至最
卑最髙極遲則最卑極速今言嵗分者斷自冬至終始
其日之日軌速而周星易則見為嵗分減耳非真有消
長也辛巳之前最髙向于夏至而未至故郭太史以為
日消自時厥後至于今乃漸長葢最髙又過夏至七度
[020-8a]
矣然則太史之術其疎乎不知消長之根在最髙之行
故也
  記南懐仁問答
康熙十一年某月見西士南懐仁懐仁深詆天地方圓
之説及以九州為中國之誤其言曰天之包地如卵裏
黃未有卵圓而黃乃方者人以所見之近謂地平坦而
方其可乎天地既圓則所謂地中者乃天中也此惟赤
道之下二分午中日表無影之處為然懐仁與㑹士來
[020-8b]
時身履其處此所謂地中矣愚答之曰天地無分於方
圓無分於動靜乎葢動者其機必圓靜者其本必方如
是則天雖不圓不害於圓地雖不方不害於方也且所
謂中國者謂其禮樂政敎得天地之正理豈必以形而
中乎譬心之在人中也不如臍之中也而卒必以心為
人之中豈以形哉讀吳草廬土中之説因偶憶及遂記
於此
 愚又案天地度里不可窮極算術紛紜莫適為宗洛
[020-9a]
 邑土中之説固未可信然以歴理推之地勢差異晷
 景當殊南北之極潛見絶判西法稱赤道之下二分
 午表無景是冬夏數均也昔人有至外國者熟一羊
 頭而夜已曙是晝數常贏也今法南方四時晝刻每
 多于北又況乎其九州之外者乎晝夜不均非所語
 中然一嵗之内絶無短永隂陽消息其序靡顯揆之
 於理亦未為中也如此則惟中國之地晷刻贏縮與
 四時進退二至相除毫無餘欠而洛又其中之中謂
[020-9b]
 之中土理宜不誣以是知經所言天地四時之所交
 合隂陽風雨之所和㑹信乎其為至理而非虛説也
  聖人作歴之原
聖人作歴為順天以授時而已天道之大在寒暑四時
而寒暑四時運於不可見於是而紀諸日月星辰之行
是故察日之出没而晝夜明焉察月之盈虛而朔晦明
焉察日之發斂而冬夏明焉書曰歴象日月星辰敬授
民時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寒暑晝夜者天道之綱
[020-10a]
民用之本其驗繫乎日星是故定四方候昬旦測晷景
望中星而分至啟閉無所爽其候焉此所以歴象日星
也朔晦望弦雖非民事之所闗而聖人亦欲其參合而
無閒以閏月定四時成嵗此又所以歴象月辰也葢歴
理之精微未有過於堯典數言豈非萬世事天者之法
歟其具必日歴與象者説者曰歴紀數之書也象觀天
之器也有歴而無象焉不可也所謂象者大畧有四一
曰儀璇璣是也葢天體渾然日月五星經緯異道遲速
[020-10b]
異勢其閒離合逺近不可以目力齊也故為儀以窺之
立經緯之環列縱橫之度轉而望焉以知躔離進退之
詳伏逆遲留之變則雖尋徑之閒而天體無所遁其形
矣二曰管玉衡是也雖以儀窺天而人之轉瞬難定故
復以管正之橫於璣之上而凝眸焉則宿度星辰皆可
以不失其位矣三曰表土圭是也所以致日景而辨分
至定四方者也以長短之極察之則知二至以長短之
中裁之則知二分以二分出入之景揆之則知東西以
[020-11a]
午中之景正之則知南北故辨分至定四方皆由此也
四曰漏分日為若干刻而節水下漏以數其刻葢凡儀
管表晷之施於用者皆以是為測候之準焉四者互相
參質以求天驗之詳夫然後可以紀之於歴而頒之於
天下葢唐虞三代之遺法其可攷者如此
  規垣宿野之理
北極周迴七十二度常見不隱謂之上規南極七十二
度常隱不見謂之下規二規之中相去一百餘度其最
[020-11b]
中為天之紘帶紘之内外三十度許為日月五星之行
謂之中規三垣者北極為紫微垣在尾者天市在翼者
太微紫微為宫寢位葢本居所之義太微為朝廷位葢
取嚮明之文天市為明堂位葢因出震之理此或其意
之可推者也若曰某星為相某星為將某星為后太子
則吾不知也二十八宿分四方者葢以雲漢升降定之
雲漢隂氣也列宿天中也雲漢之氣與列宿始交於申
勢極于亥降交于寅沉化于已潛明于午隂氣循環於
[020-12a]
是為著故四維之限因以定焉隂氣之升為西為北隂
氣之降為東為南天之道也古今知列宿之分而不知
其所以分或者乃以日躔所次而目之不知軌轍東差
斗分易位即復南至長在虛危而祖沖之所謂春躔義
方秋麗仁域者亦不可得而强説也宿象分列則東者
發生之象南者文明之符西者兵刑之屬北者空亡之
鄉抑或其理之可求者也若曰某星為箕中之糠某星
為房中之鍵則吾又不知也星土之文見於周禮雜出
[020-12b]
於内外傳諸書其説茫昧不可究窮至一行而始有兩
戒河山之説葢水土之精上為雲漢雲漢之經乎天如
山河之經乎地也故以山河為限而後區域可分以雲
漢為章而後分野可名列宿之在天中猶九州之在地
中也列宿者日月五星光曜經焉九州者禮樂五常人
文萃焉故列宿者九州之配也江河之首發於岷蜀秦
隴之墟尾没於渤碣揚吳之境故雲漢升氣交於井鬼
為秦蜀分雲漢降氣交於斗箕為燕吳野此又或理之
[020-13a]
可通焉者然至於晉魯衛齊以負海而跨河得乎雲漢
之升宋鄭楚周以四逹而宏衍位乎雲漢之降語其鑿
然者固不可得而盡知矣又況南疆日闢而宿度不移
河道既改而星土莫遷則分野之書吾又安敢以殫而
信之哉是故觀察天地而為理之所不可推者君子闕
如也知為理之不可推而必隨聲附和莫自白其真偽
之所歸其不反覆昡亂者幾矣無乃非易簡之㫖與無
乃非窮理之學與舉天壤可名之星為座數百為星數
[020-13b]
千或連絡為體或單舉成名各有攸司官曲具備是果
何從而定之又果孰從而察之與夫歴數有常而歩之
猶不免於差至於眇冥荒忽而莫之詰窮者則轉相祖
述而傳之以為信嗚呼其亦與於惑世誣民之尤者與
  天人參合之道
聖人所以和同天人之際而使之無閒者協五紀念庶
徵而已五紀者天之所為庶徵者人之所為天運人從
不協則睽人感天應不念則亂然所以協之念之皆一
[020-14a]
因乎自然之理豈若末世之凌雜鹽米而放於荒誕也
哉夫一嵗之有春秋冬夏猶一日之曉午昬夜也日出
於寅没於戍嵗開於寅閉於戍故行夏之時者所以儆
民之春生東作而惕其夙寤晨興是以天事始於子而
人事始於寅夫晝刻每多於夜而陽功常溢乎隂故為
之法曰陽三而隂一此生物之心也自然之道也上下
四方各有辰次日之出卯入酉上下之辰然四方之辰
亦然其出寅入戍出辰入申亦如之此變應之妙也自
[020-14b]
然之道也出寅入戌為陽侵隂出辰入申為隂侵陽往
來交侵不越乎東西之三辰而不至於南北隂陽太少
之位也自然之道也陽進則晝長隂盛則夜永天變日
効不爽毫釐貞觀貞明之極也自然之道也此豈人之
所為也哉皆天之所設焉爾若夫徵驗之理則洪範亦
言其概矣王省惟嵗為主氣之柄也卿士維月師尹維
日為紀氣之行也庶民維星為衆多繁附而處氣之中
也故王道失則天亂而寒暑易庶政失則日月亂而錯
[020-15a]
行百姓擾則星辰變而示異故曰周末無寒嵗秦世無
燠年王道反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詩人所以刺皇父
也民勞則星動民散則星稀史氏之言其必有考矣夫
列宿麗天因天之氣而性質各殊或則好燠或則好寒
葢不但箕畢之於風雨而已猶之八方五土風氣不通
民生其閒嗜欲不齊故政敎之順民而施如氣候之應
節而至日月從星則氣候得而天道正矣卿士師尹從
民則政敎舉而王道行矣天人相應故觀夫庶徵之協
[020-15b]
否而乂之明不明賢之用不用民之安不安可省念而
知也葢聖人之意其可推者如此至於辨星土察星變
望雲物紀祲氛各以類占用謹天戒抑亦理之所必然
若乃星占末學轉為枝蔓則是溢乎正理而為術之流
譬之畫野分地其物産風聲之可紀者大畧也家區而
戸别之雖造化不如是之刻雕也故不能以無辨
  等韻皇極經世韻同異
等韻三十六字母沿習已乆然其所以區别之源多莫
[020-16a]
能明其故吳人有强謂其方言備此諸母者察其口中
之音亦不過四聲有清濁耳且仍不能具三十六之數
也至康節經世書分為二十四音析為四十八行通其
意者亦少今案字之音母皆止於二十四邵子分清濁
聲不論有字無字皆存其位此所以有四十八也等韻
亦分清濁聲而於平聲有音無字者不載故或清濁兼
存或存其清或存其濁此所以止於三十六也二十四
母者影曉為㗋音見溪疑古云牙音今案當為鼻音端
[020-16b]
透泥為舌頭音今案來字亦當附此知徹為舌上音精
清心為輕齒音照穿審為重齒音今案日字亦當附此
非微為輕唇音邦滂明為重唇音此二十三音者等韻
經世之所同也中閒清濁皆有平聲字者影與喻曉與
匣見與羣端與定知與澄精與從心與邪照與床審與
禪非與奉敷與微邦與竝而已如溪透徹清穿滂則有
清而無濁疑泥來日明則有濁而無清此經世兼之而
等韻所以或存或闕者也然等韻則以舌上音孃字足
[020-17a]
為二十四經世則以重齒音日字比例輕齒音為二十
四此其微不同者要皆有濁無清之聲也是故二十四
音之中清濁具者十二不具者十二不具之中有清無
濁者六有濁無清者亦六二書同異之故此其大端矣
其部居離合前後亦兩有得失經世以疑字鼻音與曉
字㗋音為同類明字唇音與影字㗋音為同類不當合
而合此其所失也當以等韻為正來字本舌頭音日字
本重齒音等韻以為半舌齒而别之於後不當離而離
[020-17b]
此其所失也又當以經世為優也至其前後之次則等
韻葢以鼻而舌舌而齒齒而唇以歸於㗋深得貞下起
元之意亦非經世所及要之音之止於二十四而分清
濁者則一經世之釐為同類異行尤易尋别也
  榕村韻書畧例
古韻書不可見而其散於經傳者足徴也顧氏寧人之
論備矣後代益詳於韻而等切之學興雖其字音韻部
閒或與古差譌而其條理可尋其同異沿革可推何則
[020-18a]
音生於人心今古不殊故也夫色不過五而五色之變
不可勝觀味不過五而五味之變不可勝嘗故音不過
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用也前世為韻書者未知五音
生生之法故雖區别有倫而迷其本始惟
國朝十二字頭之書但以篇首五字使㗋舌齒唇展轉
相切而萬國聲音備焉葢於韻部以麻支微齊歌魚虞
為首於字母以影喻為首獨得天地之元聲故可以齊
萬籟之不齊而有倫有要也從來為此學者部多首東
[020-18b]
等多首見葢失其本矣惟邵子於聲類以歌韻首列而
辭曲家每字收聲皆歸影母者乃為得其遺意然邵之
諸部既不盡合而度曲者只悟收聲不知其為生生之
本故亦不能舉而措之而皆通也然收聲之法釐為六
部此則確為聲樂本要而
國朝字頭亦合焉神瞽復生不能易矣今譜亦區為六
部别為十二行以首五字宛轉相生為百二十聲於是
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各得其位性術之變窮於此
[020-19a]
焉韻有有聲無字者等亦有有聲無字者計韻之有聲
有字者三十六就唐韻而增損改入之也母之有聲有
字者亦三十六依等韻而分别論説之也然所据者皆
今日同文之音也攷之唐宋閒則已别稽之於古則又
殊葢是編之意存乎明韻而已非隨時則不通非諧俗
則不悟若夫究心小學者將以窺文字之初辨㸃畫聲
音之始則有諸家及寧人之書在此不能具也
  翻切法
[020-19b]
自東冬江陽庚青蒸真文元寒山先佳灰蕭肴豪尤侵
覃鹽咸諸部皆可以合聲為切法如都翁為東希陽為
香幾鶯為驚之因為眞孤灣為官沙安為山低烟為顚
呼隈為灰西腰為簫溪憂為丘妻隂為侵他諳為貪之
類皆兩聲合成一聲不用尋其等母韻部便可曉然但
上一字須檢是首攝何字所生必以其字切之下一字
則歸其韻之影母字乃得兩聲諧叶或上一字有音無
字則借其字之上去入字或下一字有音無字則借曉
[020-20a]
母疑母字則聲氣猶相近若如古人切法則逺矣惟支
微齊魚虞歌麻七韻乃首攝之字生天下之萬音者故
可以切他部而他部不能切七部葢七部之字皆天然
獨音非兩聲合成故也中閒惟麻韻鴉哇等字可以支
虞部中字切歌韻字可以虞部字切則以鴉哇等元是
支虞反切麻部所生而歌與虞聲韻開閉同類故也此
外凡七部中字皆應借本字之上去入為上一字而下
一字歸本字影母切之影母乏字仍借曉疑可也
[020-20b]
  南北方音及古今字音之異
等字三十六其本二十四清濁平聲具者十二有清無
濁者六有濁無清者六合之亦十二故總為三十六音
也然就清濁具之中南北方言又不同惟影與喻曉與
匣心與邪審與禪非與奉敷與微其為清濁相配南北
尚相近若羣定澄從牀並則南音為見端知精照邦之
濁聲北音為溪透徹清穿滂之濁聲也故此具清濁十
二音之中南北同者六不同者亦六觀歴代韻書多從
[020-21a]
南音所以知者以上去入三聲叶之可見也至於知徹
澄孃之為舌音今存者孃字耳餘三字則皆入齒音不
知自何時而變惟閩廣人則尚有之攷邵康節經世以
知徹二字列於齒音之後而以孃字暗對日字則意其
時已畧如今人音但不知輕重齒之外當作如何取此
聲也又敷字今人讀之只是非奉一類不與微字同類
在古音必當别故風字為方馮切豐字則敷馮切則是
非敷有兩讀而風與豐為兩音也此類與世推移皆有
[020-21b]
不可以時音概者
  卜書補亡凡例
洪範卜五占用二
 占書紀隂陽故用二卜書紀五行故用五
周禮太卜掌三兆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體
百有二十其頌千有二百
 玉兆瓦兆原兆者占龜之三書如連山歸藏之類也
 卜之有體猶筮之有卦體之有頌猶卦之有繇書曰
[020-22a]
 體王其罔害詩曰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即此百二十
 之體也史傳所引鳳皇于飛和鳴鏘鏘専之渝攘公
 之羭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如此之類即千
 有二百之頌也體所以有百二十者自五而乘之再
 倍為二十五又倍為一百二十五其中有五純體焉
 體純則無生克而不占故止於一百二十也頌有千
 二百者每體以十日占之吉凶各别故極於千二百
 也卜書在漢初猶存至京房軰併卜筮為一法故以
[020-22b]
 五行布於六爻之閒而亦以十日起卦雖借易為用
 而其占決休咎悉卜法也王仲淹以京郭為亂常此
 其一端矣
洪範曰雨曰霽曰䝉曰驛曰克
 此占龜之五兆也古人以火鍥鑽龜故詩曰爰始爰
 謀爰契我龜其所上之烟氣有此五種雨者烟氣濁
 暗水之兆也霽者烟氣清明火之兆也䝉者烟氣微
 濛次於雨者木之兆也驛者烟氣斷續次於霽者金
[020-23a]
 之兆也克者烟氣交爭倐明倐暗土之兆也凡鑽龜
 之法先傅以墨而燃鍥加之故水火相薄而氣升焉
 其或火過則焦水過則不食墨二者皆不能成兆主
 於其事不可為而不占也
金縢乃卜三龜一習吉啟籥見書乃并是吉
 一事爾而卜三龜者卜必三鑽猶筮之有十八揲也
 初鑽得五之一再鑽得二十五之一三鑽乃得百二
 十五之一此時未開書何以知其吉也三鑽皆不焦
[020-23b]
 而食墨故曰一習吉也及開書而其頌辭又吉故曰
 乃并是吉也後人不悟三龜之義而以為使三人分
 卜者非矣洪範所謂三人占者既得體兆之後使三
 人互相參決如傳史趙史墨史龜之比爾
春秋傳晉卜救鄭遇水適火
 此傳證卜書之為五行尤最明著葢以兩水而遇一
 火謂之水適火也水遇火則必滅火如兩水相遇則
 不能相勝齊太皥之後火之祀也宋為子姓水之位
[020-24a]
 也故曰利以伐姜不利于商
又筮短龜長
 古人重卜故周官雖兼立卜筮夢之法總以太卜之
 官而傳又有筮短龜長之説夫隂陽五行其致一也
 然隂陽簡以該而五行詳以備自四時五方甲子分
 野物族事類莫不以五行求之而可見此其所以為
 長於筮也然易經四聖之後理義象數其發之也無
 餘而用之也無敝此所以列于經而孤行而卜法寖
[020-24b]
 廢
 論曰凡數皆起於洛書其四正者參天之數也故自
 一而三自三而九自九而二十七自二十七而復於
 八十一也其四隅者兩地之數也故自二而四自四
 而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復於三十二也其中宫
 者參兩之合也故自五而仍得二十五自二十五而
 仍得一百二十五至于無窮而不變焉三者盡天地
 人之數是故先王之設官分職體國經野象之在朝
[020-25a]
 象天故外則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之列内則有三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之
 職在野象地故有八家同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
 丘為甸一甸六十四井出車一乘之制國中象人故
 有五百家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以定民居五百
 人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出兵戎之法若其制
 作垂後則樂律者用天數者也易卦者用地數者也
 卜兆者用人數者也揚氏用天數而隂陽亂司馬氏
[020-25b]
 用人數而五行汨皆非其本矣
 一百二十五體除五純體凡一百二十每體三變三
 百七十五變除五純體之變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
 此與三鄉之除里長三軍之除卒長者其數相同也
 變止於三葢位之上下内外事之始終備矣五行參
 差相錯有入體者有不入體者案其上下加臨之位
 視其始終更代之序别其生克喜忌之情參之嵗月
 日以辨王衰視其所占之人坐位以定賓主視其所
[020-26a]
 占之事逢時以決休咎亦可以施諸民用矣
  詩選凡例
古者同書攷文雖未聞有四聲之説而韻部分明六經
秦漢以上書皆可見後世四聲等母於韻學不為無功
然案其部分則自江左之末及唐人而既亂矣然唐人
律詩自守功令其古詩則凡所通用韻皆於古未遠特
古今字聲閒有出入者爾自宋及明所用全錯上異詩
騷下反隋唐韻之既乖叶諧安在此大闗節不可不正
[020-26b]

古人詩平上去三聲皆通用其入聲則多轉為去亦或
通用也今既有四聲平仄分用亦自諧聽然平聲清揚
入聲短速固與上去兩聲微别若上去兩聲相差至眇
今南北人多不能辨者作詩時須案韻本尋撿則古詩
韻脚兩聲固可通不獨漢魏之閒唐詩閒亦有此也
近體詩句中每字平仄固有律令然五言倡句第三字
七言倡句第五字皆用平聲者正也閒用仄字則下字
[020-27a]
仄聲必易以平若適當兩平疊之倡句則此體不可用
又當變而通之於和句用平聲為對可也然此體在唐
初亦不拘惟杜韓栁則極嚴謹至五言和句首兩字七
言和句第三第四字遇下字應用平者上字必不可用

三百篇備諸體漢初樂府亦備諸體但樂府五七言者
多此即後來變體之漸矣安世詩甚古列國謳吟亦多
抑揚慷慨後代詩人轉相規擬然古勁終不如也陸象
[020-27b]
山有言康衢之謡擊壤之歌髙文大冊有不能及中林
之夫漢上之女碩儒宗工有不能企性情之所濡俗化
之所渝時運之所驅是以君子論其世焉漢承秦後元
氣肇淳故其詩文雄深雅健非後代所復及雖然侈蕩
悲惋之音多而肅穆平寛之意少以彼霸心之存王澤
之竭固與雅南敎化異也誦讀之士可以觀矣
古體無所不備然四言其大經也故以四言首之存古
也韋孟傅毅曹植張華陶潛王勃其志美其詞文以嗣
[020-28a]
風雅亦庶無愧
長短句體之雜也區為一部别於粹乎五言七言者也
内如退之琴操與古為化矣用韻則未離乎唐爾鮑明
逺行路難蒼勁竒峭詞家之絶調
蘇詩深厚李詩慷慨更號之首信乎不羣其擬作者風
格並髙也建安之詩氣體疎宕張陸以下衰矣擇其稍
聳拔者登之卑纎弗與也陶公為賢人君子所尊不可
改評鮑明逺河汾病其哀怨然自詩人振筆之妙未有
[020-28b]
如之者元暉子山可稱時藻比之陶鮑筋束緩矣陳拾
遺張燕公以氣雄李供奉以才敏若杜工部韓文公之
詩源逺流長則千載之兩人也其餘名家各自斐然然
清音俊筆則王孟標新深情雅裁則韋栁擅林皆此道
之能者故後世有述焉
兩漢古詩比興敘意或稱引古人則直道其事不類後
人采摭塗附或至于連章累句以為工也且俳儷未興
故其氣能揚發辭則雄直而曲至建安猶存斯體及晉
[020-29a]
宋之後始變
古詩不貴俳儷正為其傷氣爾詩與文相表裏皆自東
京魏晉以下而寖變也韓門論文則謂建武以還文卑
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儷花鬭葉顛倒相尚
 
 
 
 
[020-29b]
 
 
 
 
 
 
 
 榕村集巻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