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39 榕村集-清-李光地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榕村集巻七
            大學士李光地撰
 初夏録二
  通書篇
通書四十章皆錯綜以闡太極之蘊然其義各有攸當
 而前後諸章葢互相發首兩章言誠誠即太極也所
 謂無極之真也無極之真有善無惡首章言其在天
[007-1b]
 者而一通一復為四時之紀萬物之命次章言其在
 人者而一動一靜為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三章四
 章兼誠幾言之三章言凡人之幾有善有惡所謂五
 性感動而善惡分者也四章言聖人之幾有善無惡
 所謂無欲主靜而天下之故常感通於寂然不動之
 中也五章又以凡人言之以明五性感動之㫖也六
 章又以聖人言之以明定之以中正仁義之意也後
 九章乃言為學變化氣質至聖賢之道七章言有氣
[007-2a]
 質之性而師教不可不立也八章則言必聞過知恥
 以為受教之地九章則言必窮理知幾以為入聖之
 門十章則遂言學聖之至必如伊尹顔淵而後可也
 十一十二十三章所謂志伊尹之所志也十四十五
 章所謂學顔淵之所學也十六章申太極前半篇之
 意動靜者隂陽也化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者隂陽
 互根也神也神之所以不二者以其理之一也混之
 斯為一闢之斯為萬神聖之妙乎萬物而不可窮也
[007-2b]
 十七十八十九章言樂樂者樂也性情之極也其本
 亦在於淡而己此中庸尚絅圖説主靜之指故二十
 章遂言無欲以申太極後半篇之義二十一章又言
 公明以申明通公溥之説也二十二章總理性命言
 之實太極一圖之體要奥指㣲言至此盡矣以後雜
 申前文之意而己二十三章申志學也二十四二十
 五章申師也二十六章申幸也二十七章申思也二
 十八二十九章申務實也三十三十一三十二章皆
[007-3a]
 言易以申首章性命之源之意性命之源誠而已矣
 乾損益動章言存誠而慎其動也家人睽復无妄章
 言慎動以歸於誠也此葢易忠信立誠之道敬義夾
 持之要而首數章言誠幾道德慎動者皆舉之矣三
 十三章又申顔子也三十四章又申文辭也三十五
 章所謂蘊之為德行也三十六章所謂行之為事業
 也三十七章又見公能生明以申三十六章之意也
 三十八三十九章言孔子者立人極之人也四十章
[007-3b]
 言䝉艮者自童䝉至聖賢皆以主靜為學之本也通
 書四十章豈徒發明圖説之蘊葢學庸語孟孔顔曾
 思孟氏不傳之絶學存焉
周子於圖説曰無欲故靜於通書又曰無欲則靜虚而
 動直或疑靜虚之靜非主靜之靜非也葢無欲故靜
 虚靜虚故動直靜虛乃動直之本故曰主靜也所以
 無欲者則自存誠謹幾而來存誠謹幾則無欲而誠
 矣一者無欲也誠也故曰一為要也聖人曰中正仁
[007-4a]
 義學者則曰明通公溥中禮也正智也中正仁義動
 靜周流而以靜而義正者為主此易貞中起元之意
 所謂利貞者性情也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神明
 其德者也義智所以為靜者董子謂陽居大夏而以
 生育長養為事隂居大冬而積於空虚不用之處當
 隂道上行之時則萬物己藏斂成就是置之空虚無
 所用之也人心及乎義智之分而萬事收斂則亦截
 然而止澄然無為矣明者義也通者智也公者仁也
[007-4b]
 溥者禮也此之明通公溥重在明通主靜之意也至
 養心亭説所云誠立明通則又以誠立為重葢寡之
 又寡以至於無欲則誠立誠立則明通明通則公溥
 不待言矣二者文雖異而同申圖説無欲主靜之指
 故以周子之言前後反覆而自相證則得之矣夫動
 靜時也聖人之道未有偏焉者也其所以靜云靜云
 者靜之分雖隂而主乎陽動之分雖陽而主乎隂故
 人心寂然則神明為官動而感物則形體迭用善惡
[007-5a]
 生於形體之交而人心紛於有感之際此衆人所以
 常因動而失性聖人所以必主靜而立極也乾之元
 不為首坤之貞以大終皆主靜之義也艮背之辭尤
 三聖之㣲言故周程屢述焉
邵子云天地之數五五位之中有無體之一有不用之
 一以人心言之則五者性也無體之一者信也専言
 之仁也不用之一者智也葢信土德也該五行乘生
 氣其在天則太和一元之運乎四時故曰誠曰仁惟
[007-5b]
 人所以目之而已智水德也四時之運惟冬不生然
 生物之本在焉智於四德猶是也此知所以為行先
 而誠所以為知行本葢不用者用之根而無體者體
 之極也夫由邵子之言則不用者一由朱子釋周子
 之説則不用者二然義猶半用而智全不用也易言
 利貞者亦曰自利以歸於貞而己矣
定性書大公順應者敬義之學也内直故公外方故順
 而其所以能然者敬義也書雖不言然語錄言之所
[007-6a]
 指繫累穿鑿之非而歸於主敬明理者即此書之義
 疏也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乃怒時之敬義推之
 他時他事莫不皆然矣書中引艮背者言其無所繫
 累也引惡智者言其不可穿鑿也繫累而失本然之
 心穿鑿而失自然之理皆緣無敬無義故耳無所繫
 累穿鑿則靜亦定動亦定葢無欲而靜虚動直矣此
 周程相傳家法也張子之問有偏於靜定之意故明
 道以是發之吕與叔蘇季明學橫渠者也異日問於
[007-6b]
 伊川欲於未發之時求中似亦曾聞靜定之説而索
 之過者故伊川之答季明以為未發不可求有心求
 之則是己發矣惟是平日以敬涵養則自能有未發之
 中而有以為發之本及季明屢問則又以為必於己
 發之際觀之葢能以義制事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所
 則此心自止而不動矣夫涵養久而發必中節者靜
 以善動也物各付物而心自止者動上求靜也敬義
 夾持動靜互發而必以敬且靜者為先此則主敬主
[007-7a]
 靜之説也周子以仁與中為動義與正為靜葢存之
 以仁而後能動而中處之以義而後能靜而正故朱
 子曰廓然而大公者仁之所以為體也物來而順應
 者義之所以為用也自周程而朱心傳之要莫大乎
 是矣
自宋以來格物之説紛然扞禦外物而後知至道溫公
 司馬氏之言也必窮萬物之理同出於一為格物知
 萬物同出乎一理為知至藍田吕氏之言也以求是
[007-7b]
 為窮理上蔡謝氏之言也天下之物不可勝窮也然
 皆備於我而非從外得反身而誠則天地萬物之理
 在我龜山楊氏之言也物物致察宛轉歸己又曰即
 事即物不厭不棄而身親格之武夷胡氏父子之言
 也格正也物事也去其不正以歸於正則又近年姚
 江王氏之説也古注之説不明而諸家又紛紜若此
 此古人入德之方所以愈枝也程朱之説至矣司馬
 氏王氏不同道而姑舎是餘諸子皆學程門者宜乎
[007-8a]
 各有所至矣然朱子之意猶謂程子之言内外無閒
 而本末有序非如諸儒者見本則有薄末之心専内
 則有遺外之失又或以外合内而不勝其委曲之煩
 皆未能得乎程氏明彼曉此合外内之意及積累既
 多豁然貫通之指也雖然程子之説則真聖門窮理
 之要矣而施之大學則文意猶隔葢大學所謂格物
 者知本而已物有本末而貴乎格之而知其本末者
 天下國家也本者身也知天下國家不外於吾身之
[007-8b]
 謂知本知本則能務本矣此古人言學之要大學之
 首章學記之卒章其致一也象山陸氏之言曰為學
 有講明有踐履大學致知格物講明也修身正心踐
 履也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大學言之固先乎講明
 矣又曰學問固無窮止然端緒得失則當早辯是非
 向背可以立决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007-9a]
 道矣於其端緒知之不至悉精畢力求多於末溝澮
 皆盈涸可立待要之其終本末俱失愚謂陸子之意
 葢以物有本末知所先後連格物致知以成文其於
 古人之㫖既合而警學之理尤極深切視之諸家似
 乎最優未可以平日議論異於朱子而忽之也就諸
 家中則龜山之説獨為渾全葢雖稍失大學淺近示
 人之意而實聖門一貫之傳也故朱子之誄延平曰
 道喪千載兩程勃興有卓其緒龜山是承
[007-9b]
象山之學亦言志亦言敬亦言講明亦言踐履所謂與
 朱子異者心性之辯耳象山謂即心即理故其論太
 極圖説也謂隂陽便是形而上者此則幾㣲毫忽之
 差而其究卒如鑿枘之不相入也近日姚江之學其
 根源亦如此故平生於心理二字往往混而為一答
 顧東橋書引虞書斷自道心惟㣲以下而截去上一
 語晩嵗遂有心無善惡之説夫心性之原既差則志
 其所志養其所養講其所講行其所行二本殊歸其
[007-10a]
 道使然今言陸王之學者不謂其偏於德性而缺學
 問則謂重在誠意而輕格物此亦朱子論近世攻禪
 若唐檄句驪守險者類也張子言釋氏就使得之乃
 誠而惡明者聖人則因誠著明因明致誠愚謂果誠
 則無惡明之理惡明者其誠非也故程子曰既無義
 即敬豈有是處然則陸王二子之弊其應辯析者固
 在心性人道本原之際不在講學持守知行先後之
 閒也
[007-10b]
  太極篇
朱子釋太極云造化之樞紐品彚之根柢其訓皇極曰
 至極之義標準之名詞雖不同而義相貫葢凡物樞
 紐乃其至極無以復加之處而其以為根柢而生者
 必無不與相似是亦所謂標而準之者也夫天地之
 間物化同流無一不肖其所自生者故一暝寤似晝
 夜也一晝夜似望晦也一望晦似春秋也萬物精魄
 似水火也水火似日月也日月似天地也蝡動吹嘘
[007-11a]
 華實瑣細莫不有所類焉莫不有所像焉雖然此皆
 形氣之屬取則於兩儀四象而有者也兩儀之為儀/四象之為象
 亦取儀表法象萬/物所則效之義非所謂極也極也者純粹以精之
 理至真而無妄至善而無惡其為物也不二其為道也
 不息此所謂天地之性而萬物得之亦各一其性有
 若以之為根柢標準者然比之兩儀四象則無聲無
 臭為之主宰綱維至極而無所加於其上故曰太極
 也皇極之為極亦以人君能盡其性而足以為臣民
[007-11b]
 則傚天地聖人之性苟非極乎其至不能為萬物萬
 民之則不足以為萬物萬民之則亦未可謂極乎其
 至矣是故未論圓首方足五行之秀者也即橫生倒
 生血氣之倫皆有人性皆有天地之性顧人不察耳
 且夫是性之善於何驗之從古及今不知其千萬年
 也天地之為天地無有他事生萬物而已生生也不
 生則成其所生而又以為生生之地也觀天地之為
 天地者天地之情之心可見矣觀天地之情之心者
[007-12a]
 天地之性可識矣邵子謂天心無改移夫其心之無
 改移者以其性之不可改移也其在人者則亦以心
 之發知其性善而已矣至於鳥獸草木良知良能之
 所發見皆足以驗其區區之善與人同得之天地而
 初無殊子思子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
 也此聖人所以對時育物參天贊化與太極合德者
 也
理氣雖無上下先後之可言然所謂天地之性純粹至
[007-12b]
 善者自超然形氣之表性者生物之本也氣者生物
 之具也由此觀之道器安得謂無上下隂陽有終始
 天地有混闢而其性終古不移故混兮闢兮終則有始
 由此觀之理氣安得謂無後先近代多譏朱子不當以
 先後言理氣因之上議濓溪動靜生隂陽之説易大傳
 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然則不獨上下孔子之言生隂生陽
 亦孔子之言也安可以言生言先後者為二子病也且上下
 先後皆非判然兩截之謂如無性何縁而有氣如無氣性
[007-13a]
 亦不可得見氣者性之所生因而為性之用一而二
 二而一韓子所謂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者也故孟
 子曰配周子曰妙合皆言其不離之中有不雜者存
 也以人心論之無喜怒哀樂則仁義禮智不可得而
 見故中庸言性道以四者發未發言之孟韓言性情
 表裏相應此所謂不離者也仁發為喜而謂喜為仁
 不可義發為怒而謂怒為義不可情自情性自性故
 聖人言道心又言人心此所謂不雜者也跡近代疑
[007-13b]
 者之意乃以氣之迭運而適中不偏者為理故羅氏
 則曰理在氣之轉折處見蔡氏則曰以太極為隂陽
 之本體不如以為全體之為安二者所見正同此如
 以喜怒哀樂中節為性語非不是恐未究其根爾若
 真知性之為性則知周子之書朱子之言為無弊或
 問性既善何以乘於氣而有不善曰形上謂之道形
 下謂之器道者渾具之性器者發用之材也性既善
 材亦無有不善然性一而已矣材則取備焉備則錯
[007-14a]
 綜變化巧歴不能窮也參差多寡而偏正生矣又性
 無形氣有迹有迹則又有精粗醇醨之異譬之五味
 皆旨也或不備或多寡失其齊則變而為惡味五色
 之相參雜也亦然且色味既有形之物則必有菁英
 苴淤淳厚淡薄固不能以均齊也人受天地之中隂
 陽五行㑹萃均和得其正者也物則偏而不能全平
 天地之性然就人之中又有正而偏者為愚不肖之
 不移物雖偏而亦有偏中之正故有形類性情與人
[007-14b]
 似者又人得其秀其氣清粹物得其粗其氣昬駁此
 又性之通塞所自分也如四靈之屬則雖偏而清粹
 者故其性特異人而得其昬駁者反之
太極猶種也二五者根幹枝葉也所生之人物則榖實
 也種之中含根幹枝葉今松子蓮子中有松葉么荷
 者是也及果榖之成則肖其種而已矣樹之道在成
 實天地之道在生人人與物同生也而種之美者爾
 故天地之性在焉惟天地之性在人故人心渾然太
[007-15a]
 極而獨肖於天地自是而發之形神交五性感萬物
 生焉是衆人之隂陽五行萬物也寂感一中正仁義
 行萬事定焉是聖人之隂陽五行萬物也如成實之
 後又自為種而生生不窮此人所以曰天地之子繼
 其志述其事而終其功而天地萬古之化舎人事則
 莫大焉者也周子之圖既首尾之於一極矣然於人
 極而兩之者抑以人自生於父母之後而其視天地
 也則闊乎與我其不相續是故於氣化形生而兩之
[007-15b]
 明乎受之於天地者此也受之於父母者亦此也受
 之天地父母同乎一性其全而歸之天地父母也同
 乎一道嗚呼此西銘之指之根本也二人不相見二
 書之作不相謀以其義之至者論之則西銘之作所
 以終太極之意惟其不期而同此乃所謂同也康節
 之書又曰道之道盡之於天矣天之道盡之於地矣
 天地之道盡之於物矣天地萬物之道盡之於人矣
 人之道則盡之於聖人旨哉斯皆極至之論
[007-16a]
  人物篇
太極行而為一隂一陽之道所性具而有見仁見智之
 偏日用飲食蠢蠢不知則又其每下者中庸有智愚
 賢不肖之分周子有剛柔善惡之等孟子韓子有才
 品之論張子程子又有氣質之説皆根原於大傳之
 意而有詳畧賢智及剛善柔善皆才品氣質之清而
 淳者但偏耳愚不肖者惡者則是得其粗而駁者足
 以蔽虧乎他端之美而不止於偏而已或有愚而稍
[007-16b]
 淳厚不肖而猶聰敏亦不足以言賢智也顧人雖有
 虧蔽而終異乎禽獸之虧蔽人於類屬土土中氣而
 備五行故人實受天地之中而完五德其偏極者葢
 德之甚少而未嘗無禽獸則無之者也譬之烹餁五
 味全具或加醯鹽薑桂少則似未嘗酸辛禽獸則撤
 其一齊不特寡少而已以形體論生人之類必備五
 臟必備五官手足必備五指禽獸則不能具五趾甚
 而五臟五官有不能具者是故人雖愚可使智雖惡
[007-17a]
 可使善其蔽虧者清濁淳駁之為爾其本固在也夫
 其根伏者滋之雨露則可以繁隂其火宿者動以薪
 草則可以燎原聖賢之教人復性而已未嘗使增所
 本無也禽獸則因所明者而𨗳之因所善者而順之
 因所能者而用之偏盡者無可補完之道塞甚者無
 可終開之理葢亦不能增其本無故爾龍麟鳯皇聖
 人比德焉其得氣清且淳矣而以人視之猶偏故言
 與天地相似者非人莫屬也
[007-17b]
草木之生子也至繁禽獸次之禽獸之小者無知者如
 魚蟲之族生子尤繁其大如犀象牛馬靈如鸚鵡猿
 猴之屬則不能也人之生比物類尤少此所以為最
 貴夫人物亦天地之子也惟天地能廣生人物而兼
 愛之人物則不能故禽獸魚蟲之類不能篤於天性
 固其氣之昬塞亦由生繁而情不専也然飛走者嫗
 伏乳哺天性之愛其初不與人殊即若魚蟲之孕蕃
 矣俗謂凡魚産子之處其所流傳至生育之期必來
[007-18a]
 故處又如草木開花之候移栽則生俗謂花愛子然
 則雖至㣲至繁而性之不可泯亂者自在也至論其
 等則又不但人物性有厚薄愛有差分即天地生人
 物之初亦不一概故繁氣之生與精氣不同其愛繁
 氣之所生也亦不如其愛精氣之生者之厚故草木
 以食禽獸禽獸以養人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而聖賢
 莫之非神明不之惡也精氣之中其禀得高厚之氣
 者為尊崇富貴又可以駕使服屬一切卑賤之倫尤
[007-18b]
 為天心之所眷顧然必皆能善承天意知自貴於物
 則勤修人職知尊在民上則敬代天工雖可以自肆
 於民物而能體天地兼愛民物之心必使之各得其
 性而後可耳不然則是暴殄天物害虐蒸民亦曰天
 之所厚其可乎韓退之原人篇以人綂禽獸而曰主
 而暴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是以聖人一視而同仁
 篤近而舉遠
草木叢生於山澤閒榮落不相侵害禽獸則有齧觸爭
[007-19a]
 奪比之草木不如多矣然亦饑則噬怒則爭欲厭而
 棄忿平而釋人則其願無極其怨無終留贏餘於子
 孫結禍釁於數世毒積家邦害其民物其不如禽獸
 遠矣然則天地之性何為以人為貴乎葢凡不善之
 端皆緣善者而反草木不能相害亦不能相利也禽
 獸之類如蜂螘之擁其上鳥烏之哺其親同羣旅居
 之族相噢咻者比比能然此禽獸之靈賢於草木者
 也若人則自五倫親愛推之可以睦族黨䘏鄉鄰其
[007-19b]
 大者至於澤天下其功用幾與天地竝豈可與血氣
 之屬一日而語哉惟其全能之備也故擴而充之貴
 於萬物而逆而反之則其惡亦非萬物比也此如富
 厚崇高之人可以遠施乃為善之具而驕滛矜夸者
 藉以濟惡覆不若窶人丐夫得厭而止無厲於人不
 府辜功也
禽獸性之善者終古不易人則世變風移不能常保其
 性何與曰所能者多故不専所習者速故易變禽獸
[007-20a]
 之善者終古不移一則無習化之變一則所禀偏而
 専也此如一人専治一藝一人兼通衆藝其一藝自
 然歴久不忘又如兩人皆不純善而一聰黠所習愈
 多其善愈損其勢然矣然孟子終謂人之性善不與
 物同者物明於一而暗於他不能與天地相似則不
 足以言善不足以言善者非謂無一端之善不足以
 語於純粹至善之本而得乎天地之性之全也由斯
 以觀孟子之於性也豈所謂論理不論氣者乎其論
[007-20b]
 人性也正如禮所謂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㑹
 五行之秀氣也傳所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也正以
 其禀氣賦質獨完且粹所以謂之善故曰人之所以
 異於禽獸者幾希惻隠辭讓羞惡是非人皆有之若
 禽獸則或有其一不能皆有或稍有之而長而忘之
 久而棄之矣如謂孟子之言性也以天命之本言也
 論理不論氣是以未備如是則天命之本一而已矣
 又何人物之别之有而孟子以為異於禽獸以為必
[007-21a]
 不可同於犬牛者哉獨所謂智愚賢否倍蓰而無算
 者孟子不以為性似乎離氣論耳孟子之意以為賢
 否智愚相差者小均是人也則皆與聖人同性者非
 若犬馬之判然不與我同也若果聖人不與我同性
 則我之耳目口鼻所悦所嗜必皆不與聖人同如犬
 馬之飲食居處不與我同類而後可今耳目口鼻所
 悦所嗜一一與聖人同獨至其心其性而有異乎哉
 是故雖愚可使智雖惡可使善非若禽獸之愚而必
[007-21b]
 不可使智惡而必不可使善也雖降才有異而亦孰有
 能盡其材者乎苟盡其材人一之已百之人十之已千
 之則亦未見力不足者故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材善
 故性善智愚之禀其較不多故曰近也不能盡其材而
 性奪於習則有倍蓰有無算故曰習相逺也是故孔孟
 之論性之在人者皆兼氣禀而論者也氣禀即材也韓
 子所謂有三品者葢原於孔子上智下愚之指是故以
 孟子獨言善者為非聖人之言至矣故言相近以概
[007-22a]
 人性之皆善又言不移以處間生之善惡賢人之言
 則必合之而後見聖人之意孟子得其所謂相近者
 韓子得其所謂不移者夫后稷文王羊舌越椒之生
 葢間值者也乃其所謂生大聖不數生大惡亦不數
 者也欲以為常品而易性善之説則過矣雖然韓子
 雖異乎孟子之説而亦可以補孟子之意以合於孔
 子之言且其曰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明乎人雖
 下愚而與鹿豕之羣不可制者異矣彼其所以可制
[007-22b]
 者則以人之為性者五雖反於一悖於四而五之為
 五自在也朱子中庸解天命之性兼人物言之其言
 氣禀亦自人物之偏正通塞以及賢愚之昬明厚薄
 理雖詳宻而不可以是論孟子之疎略孟之所謂人
 性正以其得乎正且通者而謂之善昬明厚薄之材
 可以學變故曰非才之罪也不能盡其材者也非孟
 子不言氣禀而所謂善者純以天命之初説之也夫
 自孔子至於程朱所言詳矣其閒猶有不相知而相
[007-23a]
 議者然皆得聖賢之學而無不同同乎見性焉爾所
 見同故其所以相議者不能相病而適相備然而猶
 相議者何也偶失其意於語言之表古人所以貴乎
 親炙之歟
  人心篇
人心道心人形也道性也心居形性之閒形性妙合而
 心為之主故有道心又有人心也性者生物之本也
 故自心而上之通極于天命之德則曰道心形者物
[007-23b]
 生之迹也故自心而下之發見為耳目口鼻四肢之
 情則曰人心無兩心也别為人心而曰危者葢形氣
 之用徇之可以流而為惡而失心之正然亦不得謂
 之非心也故曰人心危也其後孔門謂之人欲天理
 葢人心惟有欲也是以危道者理也理原於天無聲
 無臭是以㣲其告顔子也曰已曰禮此則又指夫人
 欲之私天理之實之所在也夫公天下之欲不為惡
 惟有已則私耳理涵於心之謂性見乎事物則為禮
[007-24a]
 而可循而理斯實矣雖然發人心道心之指未有賢
 於孟氏者也其曰仁義之心所謂本心良心也即道心
 也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者也其曰口之於味鼻之
 於臭耳之於聲目之於色所謂人心也耳目之官不
 思而蔽於物者也耳目之官亦心也而非所謂本心
 者故不得為大體其論消長存亡也則通論之也道
 心為主之謂存人心聽命之謂長反是則消亡矣曰
 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非歎其不測之妙也正謂理難
[007-24b]
 著而欲易流㣲之至危之甚也周子曰形既生矣神
 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形生神發所
 謂心也五性感動則道心與人心并合而竝發此善
 惡之所以分也故曰幾㣲故幽非天下之至精其孰
 能與於此又曰果而確無難焉非天下之至一其孰
 能與於此哉程子曰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則是
 自體驗而表出之葢自謂得周子之傳以推明孔氏
 之意張子又曰心統性情者也此又深合虞廷之旨
[007-25a]
 一語傳心之要也
自漢以下儒者以氣質為性故程子為之説曰性即理
 也言氣之中有亘古今不易之理是之謂性不可以
 氣為性也自是至今日雖人能言理實未免於以氣
 為理故宜為之説曰理即性也言氣之中有亘古今
 不易之性是之謂理不可以氣為理也太極圖解朱
 子傳道之書也其言太極動靜而生隂生陽也曰是
 天命之流行也所謂誠者聖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
[007-25b]
 之道也其言太極本無極而五行之各一其性也曰
 是性之本體然也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故
 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誠也性也
 朱子所以言太極也即其所以言理也由是而賦於
 萬物散為萬事皆此理爾此性爾故中庸首章説曰
 人物之生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又
 曰道者日用事物當然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夫
 朱子之言理也如此後世猶有薄其窮理之説為支
[007-26a]
 離者
在人者率性為道天地何獨不然一隂一陽之道亦天
 地率其至善之性而為之者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隂
 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言道
 則可以對待言若性則不可以對待言性者渾然一
 無極之真而已然則言性以仁義以四德葢亦自發
 用之後而推原其本體分别其名狀之云爾性則沖
 漠無朕烏有所謂兩且四者哉是故聖賢惟以善名
[007-26b]
 之不可加一辭率之斯為道散之斯為理故有塗轍
 之可循條貫之可析此性道之説太極二五體用之
 分也
性之所以為性者善而已矣性之所以為善者仁而已
 矣在天地則為生物之本體所謂大德曰生者也性
 從心從生説者謂與心俱生非也謂心乃能生者心
 之所以能生是之謂性焉爾向與友言中庸至於天
 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人云其生物者即其為物
[007-27a]
 者歎其談理之妙詞省而意足故易言天地而曰繼
 之者善又曰元者善之長也孟子言人而曰性善又
 曰仁也者人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樂記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韓
 子曰性也者與生俱生者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
 周子曰五性感動而善惡分矣程子曰其本也真而
 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形既生矣萬物觸其形而動
 於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朱子解中庸謂喜怒哀
[007-27b]
 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夫仁義禮智有存有感喜怒
 哀樂亦有已發未發是道心人心皆包乎動靜以為
 言也而聖賢之論乃以靜為性動為情則道心人心
 亦可以動靜别之與曰從乎性者性情皆道心也從
 乎形者人心也可以言情不可以言性是則道心包
 動靜而人心則以動言而已矣夫有形則有知有耳
 目口鼻之官則有聲色臭味之好雖未接於物其本
 固在也以為動而後有何也曰人心之方其未發也
[007-28a]
 耳目口鼻之官筦於大體喜怒哀樂之用涵於一中
 是形性之未分者也人也即道也即人即道則不謂
 之人心動而以人從道則亦不得謂之人心矣惟其
 不能以人從道而竝行錯發於日用之閒於是乎有
 人心道心之異而危㣲分焉中庸所謂未發為中猶
 畧言之也孟子發其指义曰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
 其好惡與人相近者幾希捁之反覆然後夜氣不足
 以存夫夜氣所存即未發之中也道心也至于不足
[007-28b]
 以存則未發之中亦亡矣禽獸者雖未交於物而所
 性之本已失人而如此故曰違禽獸不遠矣此中庸
 所以必先於戒懼以致其中孟子言操存者雖不專
 以此言而此其要也周子之靜程子之敬其原悉出
 於此
  天地篇
文中子曰天者統元氣焉地者統元形焉人者統元識
 焉又曰氣上形下識都其中而三才備矣邵子曰形
[007-29a]
 氣交而神處乎其中三才之道也是二説者初讀之
 至精之論也苟以辭害意則謂天地者徒坱然塊然
 之形氣而至靈之神識乃在於人之身不但於理迷
 謬且大有害於存心之事不可不知也天者氣之宗
 也神者氣之靈也所謂帝者其主宰也天之功見之
 於地其成形者皆天之氣成形而有知識者皆天之
 神人者所生之物萬類中之一爾以其得中氣而最
 靈於萬物天施地生其精且秀者在此故推之以配
[007-29b]
 上下而為三才豈謂其更靈於天地乎哉或曰書以
 民為天之聰明視聽何説曰民者天之所生其聰明
 視聽即天之聰明視聽也緣此遂謂天無聰明視聽
 可乎記謂人者天地之心非與曰此非以天地為血
 肉之軀之謂葢天地以生物為心所生之物因各得
 夫天地之心以為心人又萬物之靈能繼天地之志
 則天地之心實在于此故記又以人為天地之德孝
 經以人為天地之性葢非天地無德性但人受天地
[007-30a]
 之中與之合德而得天地之性者人為貴爾易言天
 地之心書稱天心帝心不一而止張子亦曰天地之
 帥吾其性然則天地豈無心者乎周子圖説以萬物
 萬事對葢天地之生萬物也如人之生萬事也天地
 生萬物而一物各有一天地之心猶人生萬事而一
 事各有一人之心也故曰人者天地之心
天者神也地者形也上帝者主宰照察者也地示者效
 能體事者也鬼神之在我為魂魄精神太極為性隂
[007-30b]
 陽動靜之機為喜怒哀樂之情萬物則為萬事人類
 則為三綱五常之正
日月天之耳目也其所廹近則為發生其所遠離則為
 揫斂凡地中溫肅生殺之氣造化萬物者皆因日月
 之所加臨謂如人心造化萬事皆緣耳目而變苟耳
 目之所不加萬念萬事亦無由以起矣或曰天地自
 有生物之心人心自有應事之神如謂生物之在日
 月而萬事起於耳目之官則坎離先乎乾坤且孟子
[007-31a]
 所謂小體大體者誣矣曰日月天地之精神發見者
 自然與天地之精神相應也猶之耳目人心之精神
 發見者亦自然與人心相應也日月之氣因天地之
 氣而有而义能以其氣為天地之氣耳目之神因人
 心之神而有而乂能以其神為人心之神如雌鷄之
 暖氣外氣也卵氣内氣也内氣待於外氣煦伏而生
 非待於外氣煦伏而有也是之謂内外相應之理孟
 子小體云者非外之也正謂耳目之與心相應恐其
[007-31b]
 誘之而化故欲人之以本心為主則耳目之用無非
 所以善養其心耳四勿九思之目皆先以視聽葢謂
 此也此義不明故有謂耳目牿心而必離見聞以求
 道者
問人事之亂也天心安在哉且何以窮其流弊而不反
 之曰氣之為也其有甚有不甚則人事之召也天心
 豈變哉此猶人之病也其有甚有不甚人事之召也
 人心之明豈以病為安乎詩書稱眷求一德俾作民
[007-32a]
 主鑒觀四方求民之莫㣲天心何以眷之鑒之又問
 天地之大也治亂同乎曰寒暑朝暮有不同者矣東
 方之晝西方之夜也極南之暑極北之寒也人事作
 息萬種生枮豈有同者乎然同乎朝暮寒暑之理而
 已以此推之古今之治亂興衰亦不殊是自三代至
 今地之南北東西迭王自繁盛而荒蕪自阻深而開
 闢者多矣况九州之外者乎故有同體之興衰有一
 處之興衰未可一概論也此如人心所注其事則興
[007-32b]
 樹之生氣偏灌其葉則茂要之一體中事流行變易
 不得不然豈有兩心哉
或問鬼神之理曰萬物之存化萬事之生滅一也事雖
 往矣其迹象未嘗不在於心雖久而忘矣而觸之未
 嘗不復記憶此豈人心又有藏往之處鬼神之為德
 固如此爾鬼神者二氣之靈也人乘二氣之靈故其
 生其死亦謂之鬼神然聖賢之生死則又與蚩蚩者
 存沒不同凡生為人死為鬼其常也聖賢之神與天
[007-33a]
 地之神合所謂在帝左右主名山水萬世無疆崇祀
 爼豆葢因此理維繫天地故其神塞乎天地之閒喻
 之人身之美行善事自然與精神念慮相為固結非
 汎汎然旋起旋滅之可同也昔與友言明有聖賢幽
 有鬼神其人以為天地閒既有聖賢天地閒神明皆
 聖賢之神明也初疑其語未然既思之乃有理如五
 帝五神本五行之氣而以太皥少皥諸人為之土榖
 自有神而以柱棄配之及詩書言三后在天王有丕
[007-33b]
 子之責于天周公歌詠禱祈不為虛誕葢天地閒日
 星河嶽無盡之精爽然皆不能離理而孤行開闢以
 來無窮之理義皆自聖賢發之其神靈合於天地無
 足怪者至於經傳儒先致有致無之説葢莫非鬼神
 也天地聖賢祖宗是當致有者淫祀怪神是當致無
 者近取諸身是謂存理滅邪之法或問常伸者為天
 地之神如耳目心思之靈日出而不窮也人雖聖賢
 及屈而歸亦人鬼之類爾似不可以聖賢之神為天
[007-34a]
 地之神曰非聖賢之神長在葢聖賢之理長在也其
 理天地之理則其神天地之神雖既屈而歸而與常
 伸者無異故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注言其精神上
 合于天也卒之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
 邦作孚主於理矣
韓子之原鬼也以為無形無聲無氣如是則所有者神
 而已然而或有形於形聲於聲者則有二一鬼一物
 鬼者人鬼也其降於物而有形聲也皆民逆於倫感
[007-34b]
 於氣召乎禍以取之物者物怪也其接於物而有形
 聲也或禍或福或莫之為禍福而已矣韓子其知鬼
 神者乎謂鬼神無顯然而與人交之理其或與人交
 者物也然則古今之惑於鬼神之説者其亦召致物
 怪而已故其作謝自然等詩云云
  性命篇
元亨利貞太極中之四體也純乎善者也賦於人為仁
 義禮智亦純乎善者也發為喜怒哀樂則不能純乎
[007-35a]
 善矣自此而為吉㐫悔吝自此而為理亂興衰皆人
 事乘氣數之所為非盡天命本然之理矣自仁義禮
 智以上屬天自喜怒哀樂以下屬人自元亨利貞為
 仁義禮智是由天以之人自喜怒哀樂為吉凶悔吝
 理亂興亡是由人以之天由天以之人者天與而人
 受之故斷自此謂之天理由人以之天者人感而天
 應之故斷自此謂之人事
或問天之元亨利貞發為春秋冬夏亦氣也陽愆隂伏
[007-35b]
 亦氣之過也何為專以理言天乎曰氣者理之用也
 氣行而不離乎理則專言理可也隂陽愆伏暫而不
 常所謂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不足以為天地之
 病也人則過而不知節溺而不知返迷失本性故以
 是為形氣之罪耳又問理亂興亡春秋冬夏之大者
 也生民一消一息草木榮落之大者也故邵子謂元
 㑹運世猶之歲月日辰也奈何以理亂興亡斷為人
 事曰理亂興亡固即春秋冬夏也惟人之所禀全所
[007-36a]
 職大其修悖之效迥然與萬物殊故往徃言天而以
 人對草木者順天之序與化同流而已人則不然其
 盛也敗禮敗度其衰也圮類戕物以至干天地之和
 而猶不止也而生生之道幾乎息矣故一年之生殺
 人運之息耗皆天也草木順受者則謂之正命可也
 人葢有不能順受者不謂之正命可也但泯然升沈
 如草木而已亦未盡乎順受之道非天地所以生人
 之意不足謂之正命必也如聖人興道致治捄亂扶
[007-36b]
 衰然後合乎天地生生之心而可以作元命究於其
 本然者非有所加也故以順為順未盡乎順之道而
 興道致治捄亂扶衰則順之順者也
世術以星盤干支推人休咎曰某度某運應凶應吉此
 於理葢有之然吾徴諸世之人矣如吉也善人則加
 修中人坐享而已惡人必恃而恣焉如凶也善人亦
 懼而加修也中人苟安而已惡人必回以避焉故善
 人之福必有餘祥而其獲禍也輕不善人之福非福
[007-37a]
 而其遇災必重或問如此則惟中人順受焉爾不善
 人之不善而餘殃非順也善人之善而餘福亦非順
 也曰善者天地本然之意所謂正命也為善則適得
 其正命何不順之有福之有餘非餘也亦天地生生
 之心也惟君子為能道迎善氣焉爾中人之於分也
 則已不足不善人則又逆而悖之故孟子不但以順受
 為順受而必以盡其道為順受不但曰夭夀不貳而
 而必曰修身以俟之而後可以立命也張子之言事
[007-37b]
 天也曰待烹曰從令可謂順之至矣然苟未知命之
 為命則其待而從之也猶未盡乎順事之理也必也
 知富貴福澤得氣之厚矣而天於此将責吾以善非
 欲其坐享之也貧賤憂戚得氣之薄矣而天於此将
 試我於艱非欲其苟安之也深察乎此則知所謂天
 地之命與所謂天地之性天地之心一而已矣而君
 子之順事乎天也非底豫而全歸之亦安能泰然禍
 福惟天而吉凶不亂乎
[007-38a]
耳目口鼻四肢之欲人心也非正性也質之昏明强弱
 遇之多寡厚薄氣禀也非正命也世人皆以人心為
 性恣而不相非皆以氣禀為命委而不自勉故孟子
 指示之曰性之真者通於命命之真者通於性言性而
 不本於命言命而不本於性非性命之真也君子不
 謂之性命也今於耳目口鼻四肢之閒極其聲色臭
 味安佚之欲如世俗之論以為性或可耳敢曰天命
 使之然乎故徇性則逆天命矣君子豈以是為性哉
[007-38b]
 今於人倫天道之際能盡其仁義禮智聖之分如世
 俗之論以為天實命之亦可耳敢曰性與人異乎故
 委之命則失其性矣君子豈以是為命哉然則君子
 所謂性命者可知矣天命之謂性也物與旡妄之謂
 命也無有不善者也無有不正者也或曰嗜欲之不
 得為性則既聞之矣若夫氣禀之命亦命也以為天
 命者超於氣禀之外則是有兩命也且天之賦人以
 性也亦言乎自然之理物各得之爾豈真有如君師
[007-39a]
 之命諄諄於冥漠之中者耶曰天之於人固不若是
 諄諄也而豈無意哉義理之命不能不行於氣禀之
 命之中而非有兩命也天之所以為性者即天之所
 以為命也天性至善而不雜故天命有善而無惡其
 禀之有昏明强弱之異遇之有厚薄多寡之殊此則
 氣數之為有不能盡如天意者然而至善之命則未
 嘗不行乎其中故昏明强弱之質未嘗不欲其一之
 也厚薄多寡之遇未嘗不欲其齊之也有能盡性以
[007-39b]
 一之立命以齊之然後為克當天心而於天命之本
 合矣誰謂其有二命哉或曰朱之語類似以孟子言
 有命為有定分者如何曰亦一命而已矣天之生民
 久矣偏多偏嗇者有之乎貧賤者固宜守節安分富
 貴者遂無節可守無分可安乎人或贏於前嗇於後
 贏於其身嗇於子孫或贏於利嗇於名贏於勢位嗇
 於德義皆有造物乘除其閒幸而多取之者誰乎此
 亦與其初至善之命通一無二者也命者令也傳天
[007-40a]
 之意者也賦之初者天之成法條具也定之後者天
 之顯賞明威也不濫不僭者葢與生初之命相為終
 始遏惡揚善所以順天休命也中閒雖有氣數用事
 之時然正命不存焉故君子不以知氣數者為知命
 而以知定理定分者為知命也
或問長平四十萬卒命耶非命也曰亦孟氏所謂非正
 命也葢天之生人原無必置之禍之理生人而立之
 上固欲其安之全之非欲其刑之殺之即時假手而
[007-40b]
 刑之殺之正所以欲其安之全之也但既假之以生
 養之權則反而為䖍劉斬刈亦其勢之所得為四十
 萬人者固柏翳之族殺之非天地殺之審矣豈特殺
 之非天地也水旱瘥札亦人之感也得為正命也哉
 或曰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趙
 之卒豈皆抵冐桎梏而自取者乎曰盡其道者桎梏
 死者舉兩端言之也固有不能盡其道而亦未必其
 自取浮生浪死如草木禽獸者此則視其所遇之幸
[007-41a]
 不幸如孟子所謂巖墻之下是不幸而頽壓者其大
 者如長平之事是已雖與自取有閒矣而亦未得為
 正命惟聖賢則能預遠於巖墻之下順受其正也即
 不得已而知禍不避雖凶亦吉決不與鳥獸草木者
 泯然同歸矣
西銘有一直一橫之理直上父母也橫出者兄弟也直
 上天地也橫出者民物也人能孝於父母者未有不
 能愛其兄弟者也人能善事天地者未有不能仁及
[007-41b]
 民物者也愛兄弟者父母之心也故能心父母之心
 則不患於無愛矣生民物者天地之心也故能心天
 地之心則不患於無仁矣西銘言民吾同胞物吾與
 也而後所言者畏天樂天之學不及乎博愛兼仁之
 事葢全乎其心之德則愛之理固在其中矣故程子
 以為仁體朱子以為示我廣居也窮神知化知天之
 事也無忝匪懈事天之事也底豫歸全待烹順令富
 貴貧賤處之若一生順死安浩乎無愧立命之事也
[007-42a]
 以理言之謂之天兼氣數言之謂之命而要之性天
 德命天理非有二也故曰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
 於氣性命於德又曰人一已百人十已千猶難語性
 可以言氣行同而報異猶難語命可以言遇自孟子
 言性與命後未有西銘正䝉之深切著明者
  喜怒篇
貞元往復天也喜怒攻取人也吉凶治亂天道之常實
 人事之致也何也夫乾元資始四德迭運純矣粹矣
[007-42b]
 善矣此之謂天德人以其元為仁以其亨為禮以其
 利為宜以其貞為智故曰命而性以其仁為喜以其
 禮為樂以其義為怒以其智為憂故曰性而情以其
 喜為吉以其樂為吝以其怒為凶以其憂為悔故曰
 情而遇命而性自天以之人情而遇自人以之天自
 天以之人者斷之為天理自人以之天者斷之為人
 事或曰人事之不善何從生也曰心者通極於性故
 性體者交引於物故物人者心不能主宰於其身故
[007-43a]
 五性感動而善惡判矣然自憂而喜也陽也悔而吉
 者應之自樂而怒也隂也吝而凶者應之必也有所
 吉斯為能喜矣無所吝斯為能樂矣無所凶斯為能
 怒矣有所悔斯為能憂矣必也喜其喜斯為能仁矣
 樂其樂斯為能禮矣怒其怒斯為能義矣憂其憂斯
 為能智矣必也能仁斯喜其喜矣能禮斯樂其樂矣
 能義斯怒其怒矣能智斯憂其憂矣必也能喜斯有
 所吉矣能樂斯無所吝矣能怒斯無所凶矣能憂斯
[007-43b]
 無所悔矣非獨身爾在世亦然理亂盛衰者喜怒哀
 樂之象也治則盛盛則亂亂則衰衰則復治矣衰故
 憂而悔治故喜而吉盛故樂而吝亂故怒而凶樂與
 怒相反而實相生也盛與亂相遠而適相因也人不能
 有吉而無凶世不能有治而無亂天行也而曰人事
 云者人事之所為可以益乎吉凶治亂之數可以移
 乎吉凶治亂之機雖春夏秋冬之為貞元往復者其
 災祥息耗亦以治亂之大運而消長故曰天道之常
[007-44a]
 實人事之致也
憂喜有節不節而已惟樂與怒可以病已傷物而利害
 隨之故言修身遠怨者懲忿窒慾其要也然中庸言
 喜怒哀樂禮運义以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言之其
 目不同何與曰此猶性之有四德四端也愛之發為
 喜惡之發為怒欲之發為樂懼之發為憂中庸目所
 發禮運則兼存發言之其言喜怒哀而無樂者筦於
 喜也樂根於欲憂根於懼此二者其屬夏冬乃隂陽
[007-44b]
 之所以變易交代是故憂之繼以喜也恐致福也樂
 之繼以怒也欲敗度也中庸戒懼以存天理之本謹
 獨以遏人欲之端如是則喜怒哀樂發而中節矣此
 之謂以情治情性其情者也以情治情者何也曰懼
 亦情也而可以存理焉可以遏欲焉可以治喜怒哀
 樂之情以其為陽之始心之復也懼以終始者易之
 道也敬以成始成終者學之要也故中庸不目之羣
 情之中而特以為存省之綱也義亦至矣
[007-45a]
孟子以惻隠辭遜羞惡是非言情與中庸禮運又異何
 也曰傳者概言人情孟子則言其發於性者其實一
 也惻隠愛之情也羞惡惡之情也辭遜欲之情也是
 非懼之情也愛以惻隠然後喜中其節矣惡以羞惡
 然後怒中其節矣欲以辭遜然後樂中其節矣懼以
 是非然後憂中其節矣以貪冐為欲利/害為懼者反是四者之循環
 相生也自怵惕而惻隠愛生於懼也自羞而惡惡生
 於欲也辭而遜則愛心為之也是而非則惡心為之
[007-45b]
 也或問禮為恭敬似懼智為知覺似欲而類每反之
 何也曰性之情者天也情之情者人也欲本生於智
 之覺而情近乎仁懼本生於禮之恭而情近乎義及
 其存於人而交也不至於大懼不懼也不至於大欲
 不欲也故懼必叢於惡之極而欲必積於愛之濫君
 子之性其情也則於欲也懼之而已矣懼也欲之而
 已矣欲也懼之是謂閑邪之心所以復於性之禮焉
 懼也欲之是謂存誠之心所以復於性之智焉復於
[007-46a]
 性之禮懼而無懼也終不懼也已所謂内省不疚夫
 何憂何懼復於性之智欲而無欲也終不欲也已所
 謂欲仁而得仁又焉貪也
 
 
 
 
 
[007-46b]
 
 
 
 
 
 
 
 榕村集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