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82 欒城集-宋-蘇轍 (master)


[042-1a]
欒城集巻第四十二
 御史中丞論時事七首
  乞舉御史劄子
以空疎備位執法當得僚佐以助不逮竊見兩院
御史見止三人而兩人辭免未入不獨言者寡少於
朝廷得失有所不盡而六察所治事務至煩力有不
及則百司怠廢頃者員缺不補動經歲月衆論莫不
疑怪臣竊見唐制臺官皆大夫中丞自辟有不由此
除授勅命雖行皆拒而不納至本朝雖稍損其舊然
亦必令本臺與兩制分舉而人主自擇其可者用之
[042-1b]
初無執政用人之法也然人才之難非獨今日故自
唐太宗以來兼設監察裏行以待資淺之士而祖宗
舊制亦許用京朝官知縣以上立法稍寛易於應格
近日舉法須得實歷通判一考人物衰少莫甚於今
而獨於言事官重爲艱阻實未允當臣頃在内外制
見每有詔下同列相視患無合格可舉之人所舉旣
上又多不用却於前任臺官中推擇任使雖云舊人
不免出自執政所可殊失祖宗博舉之意臣今欲乞
並詔本臺及兩制依放舊制舉升朝官初任通判以
上或第二任知縣縣人所㪯各半/通判以上及知從聖意選擇補足
[042-2a]
見闕仍依舊置監察裏行所貴祖宗選任臺官舊法
不至隳壊而綱紀之地易於得人亦免遺曠取進止
  乞罷熙河修質孤勝如等寨劄子
伏見西夏輕狡屢屢叛為患莫測昨與延安商
量地界遷延不决捨歸本國招之不至邊人之議始
謂地界自此不可復議而坤成賀使亦當不至矣今
者天誘其衷使者既巳及境而地界復議如故方其
未遽告絶招懷之計猶可復施此實中國之利也然
臣恐朝廷忽而不慮不於今日窮究端由窒其釁隙
必竢邊患既起而後圖之則無及矣臣聞熙河近日
[042-2b]
創修質孤勝如二堡侵奪夏人御莊良田又於蘭州
以北過河二十里議築堡寨以廣斥候夏人因此猜
貳不受約束其怨毒邊吏不信朝廷不言可見矣徒
以歳賜至厚和市至優是以勉修臣節其實非徳我
也使之稍有便利豈肯帖然不作過哉何者中國既
失大信則夷狄不可復責故也臣竊惟朝廷之於西
夏棄捐金帛割裂疆土一無所愛者累年于兹矣而
熙河帥臣與其將吏不原朝廷之心徼求尺寸之利
妄覬功賞以害國事深可疾也湏年熙河築西關城
聲言次築龕谷鬼章疑懼遂舉大兵攻擾一路瘡痍
[042-3a]
至今未復今既城質孤勝如其勢必及龕谷夏人驚
疑正與鬼章事同由此言則之曲在熈河非夏人之
罪也夫蘭州之為患所從來逺矣昔先帝分遣諸將
入界李憲當取靈武畏怯不敢深入遂以此州塞責
自是以來築城聚兵完械積粟勞費天下動以千萬
為計議者患之久矣好事之因此請求遺利以為
金城本漢屯田舊地田極膏腴水可灌溉不患無食
患在不耕不患不耕患無堡障凡西關龕谷質孤勝
如與過河築城皆所以為堡障也從來熙河遣兵侵
耕此地皆為夏人所殺况於築堡致冦無疑而朝廷
[042-3b]
恬不為怪坐視邊釁之啓深可惜也夫蘭州不耕信
為遺利矣若使夏人背叛則其為患比之不耕蘭州
何趐百倍故以為朝廷當權利害之重輕有所取
捨沉蘭州頃自邊患稍息物價漸平比之用兵之時
何止三分之一若能忍此勞費磨以歲月徐觀間隙
竢夏人微弱决不敢爭乃議修築如此施行似為得
不知邊臣何苦而為此怱怱也昔唐明皇欲取
吐蕃石堡城隴右節度使王忠嗣名將也以為頓兵
堅城費士數萬然後可圖恐所得不酬所失請厲兵
馬待釁取之帝意不快忠嗣由此得罪其後帝使哥
[042-4a]
舒翰攻拔之雖開屯田獲軍實不為無補而士卒死
亡畧盡皆如忠嗣之言唐史以為深戒此則今日之
龜鑒也若朝廷不用料夏人久必復叛用兵
之後不免招來其為勞耻必甚今日敵人强梁則畏
之敵人柔伏則陵之恐非大國之體也惟陛下留神
省察取進止
   貼黄臣聞朝廷欲遣孫路以㸃檢弓箭手為
   名因商量熙河界至觀孫路昔在熙河隨
   李憲等造作邊事由此䝉朝廷擢用深恐路
   狃習前事不以夏人逆順利害為心而妄國
[042-4b]
   蘭州小利以失國家大利伏乞明賜戒敕若
   因界至生事别致夏人失和勞民蠧國罪在
   不赦
  乞分别邪正劄子
竊見元祐以來朝廷改更弊事屛逐羣枉上有忠
厚之政下無聚斂之怨天下雖未大治而經今五年
中外帖然莫以為非者惟姦邪失職居外日夜窺伺
便利規求復進不免百端游説動摇責近愚竊深
憂之若陛下不察其實大惑其邪説遂使忠邪雜
進於朝以示廣大無所不容之意則氷炭同處必至
[042-5a]
交争薰蕕共器乆當遺臭朝廷之患自此始矣昔聖
人作易内陽外隂内君子外小人則謂之㤗内隂外
陽内小人外君子則謂之否蓋小人不可使在朝廷
自古而然矣但當置之於外每加安存使無失其所
不至忿恨無聊謀害君子則㤗封之本意也昔東晉
栢温之亂諸栢親黨布滿中外及温死謝安代之爲
政以三栢分涖三州彼此無怨江左遂安故晋史稱
安有經逺無競之美然臣竊謂謝安之於栢氏亦用
之於外而巳未嘗引之於内與之共政也向使安引
栢氏而寘諸朝人懷異心各欲自行其志則謝安將
[042-5b]
不能保其身而况安朝廷乎頃者一二大臣專務含
養小人為自便之計既小人内有所主故蔡確邢恕
之流敢出妄言以欺愚惑衆及確恕被罪有司懲前
之失凡在内臣僚例䝉摧沮盧秉何正臣皆身為待
制而明堂薦子止得選人蒲宗孟曽布所犯明有典
法而降官裭職唯恐不甚明立痕迹以示異同為朝
廷斂怨此二者皆過矣故臣以為小人雖决不可任
以腹心至於牧守四方奔走庶事各隨所長無所偏
廢寵禄恩賜當使彼此如一無迹可指此朝廷之至
計也近者朝廷用鄧温伯為翰林承㫖而臺諫雜然
[042-6a]
進言持為邪黨以謂小人必由此彚進臣嘗論溫伯
之為人粗有文藝無它大惡但性本柔弱委曲從人
方王珪蔡確用事則頤指如意及司馬光吕公著當
國亦脂韋其間若以其左右附麗無所損益遇便流
轉緩急不可保信誠不為過也若謂其懷挾姦詐能
首為亂階則甚矣盖臺諫之言溫伯則過至為朝廷
逺慮則未為過也故願陛下謹守元祐之初政久
而彌堅慎用左右之近臣毋雜邪正至於在外
一以恩意待之使嫌隙無自而生愛戴以忘其死則
垂拱無為安意為善愈久而愈無患矣臣不勝區區
[042-6b]
博采公議而效之左右伏乞宣諭大臣共敦斯義勿
謂不預改更之政輒懷異同之心如此而後朝廷安
矣取進止
  論執政生事劄子
聞宰相之任所以鎮妥中外安靖朝廷使百官皆
得任職賞罰各當其實人主垂拱無為以享承平之
福此真宰相職也臣竊見近者執政進擬鄧温伯為
翰林學士承㫖除命一下而中書舍人不肯撰詞給
事中封還詔書御史全臺兩省諫議皆力言其不可
議論洶洶經月不定而執政之意確然不回温伯既
[042-7a]
仍舊就職而言者並獲美遷質之公議皆不曉其故
若謂執政誠是耶則給舍臺諫並係所選豈其皆非
若以論者誠非耶則不加黜責並獲優寵進退無據
是以公議皆謂朝廷自知其非但重於改作而已今
者謗議未息又復進擬禮部侍郎陸佃兵部侍郎趙
彦若權本部尚書中書舍人二人復相次封還陸佃
之命臣竊惟此二事本非朝廷急切之務勢須必行
者也上既不出於人主下又不起於有司皆由執政
出意用人致此紛爭内則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
厭於煩言焦勞彌月下則侍從要司失其舊職綱紀
[042-7b]
廢壊至於賞罰顛倒頃所未聞臣不知為政如此得
為鎮妥中外安靖朝廷者乎頃者諸曹侍郎闕人朝
廷始擢用諸卿監為權侍郎盖以不權侍郎則本曹
公事闕官發遣如禮兵諸部事至簡少雖無侍郎但
責郎官亦自可了况侍郎既具而復權尚書此何説
也若謂侍郎久次當遷尚書臣不知尚書久次當遂
遷執政乎此則為人擇官而非為官擇人之意也臣
待罪執法竊慮聖意未經究察但見執政歴詆有司
而自伸其意使羣臣無由自明今後更有如此等事
無敢守法為陛下明白是非者是以區區獻言不覺
[042-8a]
煩凟罪當萬死取進止
  論言事不當乞明行黜降劄子
臣聞孟子有言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
不得其言則去故祖宗朝凡任臺諫言而見聴則居
職言而不用則黜罷理之必至前後悉然惟有去年
臺諫論囘河不當言既不從而言者皆獲美遷今年
復論鄧温伯不可任翰林承㫖言既不效而言者亦
並進職雖人廹於朝命黽俛就位而中外觀望不
知曲直所在為損不細誠使朝廷偶有過舉聞善而
改適足以增開納之光其或言者論事不當據法罷
[042-8b]
免亦足以示進退之公今者不辨是非一加進擢朝
廷則負諱過便私之毁臣下則被苟簡懷禄之非風
俗漸成士節陵替載之史册不為美事臣今待罪執
法才力疲輭何能發明然在職思憂不敢不勉苦所
言中理望陛下力賜主張行之無吝一有不當亦乞
明加流竄以懲妄言惟乞勿為隠忍包含之計使臣
望俱受其謗不勝其幸取進止
  再論分别邪正劄子
今月二十三日延和殿進呈劄子論君子小人不
可並處朝廷因復口陳其詳以凟天聽竊觀聖意類
[042-9a]
不以臣言爲非者然天威咫尺言詞迫遽有所不盡
退伏思念若使邪正並進皆得與聞國事此治亂之
機而朝廷所以安危者也臣誤䝉聖恩典司邦憲臣
而不言誰當救其失者謹復稽之古今考之聖賢之
格言莫不謂親近君子斥逺小人則人主尊榮國家
安樂䟽外君子進任小人則人主憂辱國家危殆此
理之必然而非一人之私言也故孔子論爲邦則曰
放鄭聲遠佞人子夏論舜之德則曰舉皋陶不仁者
遠論湯之德則曰舉伊尹不仁者逺諸葛亮戒其君
則曰親賢臣逺小人此前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逺
[042-9b]
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凡典册所載如此之類不
可勝紀至於周易所論尤為詳宻皆以君子在内小
人在外為天地之常理小人在内君子在外為陰陽
之逆節故一陽在下其卦為復二陽在下其卦為臨
陽雖未盛而居中得地聖人知其有可進之道一陰
在下其卦為姤二陰在下其卦為遯陰雖未壯而聖
人知其有可畏之漸若夫居天地之正得陰陽之和
者惟㤗而巳泰之為象三陽在内三隂在外君子既
得其位可以有為小人奠居於外安而無怨故聖人
名之曰泰泰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泰之
[042-10a]
時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無失其所則天下
之安未有艾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勢陵暴小人使之
在外而不安則勢將必至反覆故泰之九三則曰無
平不陂無往不復竊惟聖人之戒深切詳盡所以誨
人者至矣獨未聞以小人在外憂其不悦而引之於
内以自遺患者也故臣前所上劄子亦以謂小人雖
决不可任以腹心至於牧守四方奔走庶務各隨所
長無所偏廢寵禄恩賜彼此如一無迹可指如此而
巳若遂引而寘之於内是猶畏盜賊之欲得財而導
之於寢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開之以坰牧天下無
[042-10b]
此理也且君子小人勢同氷炭同處心爭一爭之後
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擊之難去
君子潔身重義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故古語曰一
薫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葢謂此矣昔先皇帝以聰明
聖智之資病頽靡之俗將以綱終四方追迹三代今
觀其設意本非漢唐之君所能髴髣也而一時
不能將順聖徳造作諸法卒皆民所不悦及二聖臨
御因民所願取而更之上下忻慰當此之際先朝用
事之皆布列於朝自知上逆天意下失民心徬徨
踧踖若無所措朝廷雖不斥逐其勢亦自不能復留
[042-11a]
矣尚賴二聖慈仁不加譴責而宥之於外盖巳厚矣
矣今者政令已孚事勢大定而議者惑於浮説乃欲
招而納之與之共事欲以此調亭其黨謂此人若
返豈肯徒然而已哉必將戕害正人漸復舊事以快
私忿人臣被禍盖不足言而所惜者祖宗朝廷也
盖自熈寧以來小人執柄二十年矣建立黨與布滿
中外一旦失勢晞覬者多是以創造語言動揺貴近
䝱之以禍誘之以利何所不至雖不聞其言而槩
可料矣聞者若又不加審察遽以為然豈不過甚矣
哉臣聞管仲治齊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
[042-11b]
怨言諸葛亮治蜀廢廖立李嚴為民徙之邊逺久而
不召及亮死二人皆垂泣思亮夫駢立嚴三人者皆
齊蜀之貴臣也管葛之所以能戮其貴臣而使之無
怨者非有它也賞罰必公舉措必當國人皆知其所
與之非私而所奪之非怨故雖仇讎莫不歸心耳今
竊觀朝廷用捨施設之間其不合人心者尚不為
少彼既中懷不悦則其不服固宜今乃直欲招而納
之以平其隙臣未見其可也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
訓之陛下誠以異同反覆為憂惟當久任才性忠良
識慮明審之士但得四五人常在要地雖未及臯陶
[042-12a]
伊尹而不仁之人知自逺矣故願陛下斷自聖心
不為流言所惑毋使小人一進後有噬臍之悔則天
下幸甚天下幸甚臣既徒罪執法若見用人之失理
無不言言之不從理不待止如此則異同之迹亦復
著明不若陛下早發英斷使彼此泯然無迹可見之
為善也臣受恩深重輒敢先事獻言罪合萬死取止/進
  再論熙河邊事劄子
近以熙河帥范育與其將吏种誼种朴等妄興
邊事東侵夏國西挑青唐二難並起釁故莫測乞行
責降至今未䝉施行已别具論奏竊復思念熙
[042-12b]
河邊釁本由誼朴狂妄覬幸功賞今育難已去而誼
朴猶在新除帥葉康直又復人才凡下以度之
必不免觀望朝廷爲誼朴所使若不並行移降則熈
河之患猝未可知加以朝廷議論亦自不一臣請詳
陳本末而陛下察之昔先帝始開熈河本無蘭州初
不爲患及李憲違命創築此城因言若無蘭州熈河
決不可守自取蘭州又巳十餘年今日欲築質孤勝
如以侵夏國良田遂言若無質孤勝如蘭州亦不可
守展轉生事類皆浮言蓋以邊防無事將吏安閑若
不妄説事端無以邀求爵賞此則邊人之常態而自
[042-13a]
古之通患也今若試加詰問理則自窮何者二寨廣
狹幾何所屯兵甲多少夏人若以重兵掩襲其勢必
難保全既克二城乗勝以擊蘭州則蘭州之危何異
昔日今朝廷不究其實而輕用其言以隳大信夏國
若因此不順外脩朝貢以收賜予之利内實作過以
收鹵獲之功恐二寨所得地利殊未足以償此
所謂質孤勝如决不可城者由此故也昔先帝綏御
面蕃董氊老而無子趙醇忠其族子也先帝嘗遣苗
履多持金幣以醇忠見之是時聖意盖有在矣事既
不遂而董氊昬病遂為阿里骨所殺阿里骨本董氊
[042-13b]
之家奴先亂其家次取其國董氊之臣如鬼章温溪
心等皆有不服之志此實一時之機會也是時朝廷
苦因機投隙遣將出兵擁納醇忠則不世之功庶幾
可立而一時大臣不知出此遽以旄鉞寵綏簒奪之
使得假中國爵命之重以役屬蕃部主之勢由
此而堅然自是以來頗亦外修臣節未顯皆畔之迹
而育等欲於此時復舉前策葢已踈矣昔曹公既克
張魯劉曄言於公曰公既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劉
備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誠因其傾而壓之蜀可傳
檄而定若小緩之蜀人既定據嶮守要不可犯矣公
[042-14a]
不從居七日聞蜀中震動公以問曄曄曰今巳小定
未可擊也夫機會一失七日之間遂不可為今乃於
數年之復追行前計亦足以見其暗於事機而不達
兵勢矣聞种諤昔在先朝以輕脱詐誕多敗少成
當為先帝所薄今誼朴為人與諤無異誼於頃歲偶
以勁兵掩獲鬼章以此自負而西蕃懲於無備久作
隄防亦無可乘之勢况育自到任屢陳此計咫尺蕃
界誰則不知臣謂兵果出境必有不可知之憂矣兼
聞近日擅招青唐蕃部數以千計納之則本無朝昔
未有住坐之處却之則於彼為畔必被屠戮之苦據
[042-14b]
此專擅罪名不輕臣不曉朝廷曲加保庇其意安在
若不並行責降恐朝廷之憂未有艾也借使阿里
骨因此怨叛結連夏人同病相䘏更出盗邊羽書交
馳勝負未决當此之時大臣相顧不敢任責而使聖
君聖母憂勞於帷幄之中雖食主議者之肉復何益
所謂阿里骨决不可取者由此故也凡此二事
皆國家安危邊民性命所係禍機之發間不旋踵故
願陛下蚤發英斷黜此三人外則使異域知此狂
謀本非聖意易以招懷内則使邊知賞罰尚存不
敢妄作此當今所宜速行者也然尚謂熈河遭此
[042-15a]
破壞彼此相疑却欲招納令就平帖非得良帥未易
可也臣觀葉康直之為人深恐未足倚仗何者康直
頃縁權貴所薦節制秦鳯秦鳯邊回至狹號為無事
而康直於前年冬無故展修丼谷城致令夏國大兵
壓境兵役巳集康直恐懼不敢興功妄以地凍請於
朝廷役既不成虜兵乃去既無將帥靖重之畧而當
熙河揺動之秋臣恐陛下西顧之憂未可弭也要須
徙置它路更命熱事老將以領熙河仍特賜戒敕使
知朝廷懐桑逺人不求小利之意如此而邊患庶幾
小息矣取進止
[042-15b]
   貼黄葉康直頃歲差知秦州中書舍人曽肇
   諫議大夫鮮于侁皆言康直昨因兵興調發
   芻粮一路騷然及令兒男掘取窖藏斛㪷貨
   賣及建言欲由涇原路入界和顧車乗人夫
   為知永興軍吕大防所奏有違詔敕先帝欲
   深寘於法康直素事李憲憲營救得免按其
   為人如此今熙河方反側未安而付之此人
   中外知其不可也
   种朴昔因永樂覆師之後父諤權領延安之
   日與其觀威徐勲矯為諤奏妄自保明勞效
[042-16a]
   仍邀取諸將賂遺并奏其功先帝覺其姦詐
   欲加極典既而釋之並特降官落職停替諤
   因此憂患發病至死狂妄如此若不加貶責
   臣恐熙河終未寧靖也
欒城集卷第四十二
[042-16b]
[042-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