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61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清-孫岳頒 (master)


[077-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七卷
   歴代名人書跋八
    宋蘇軾書水陸賛
    宋蘇軾書遠景樓賦
    宋蘇軾書寳月塔銘
    宋蘇軾書蘭皋園記
[077-1b]
    宋蘇軾書富文忠公神道碑
    宋蘇軾書桂酒頌
    宋蘇軾書遠㳺菴銘
    宋蘇軾書趙徳麟字說
    宋蘇軾書歸去來辭
    宋蘇軾書四達齋銘
    宋蘇軾九歌卷眞蹟
    宋蘇軾書離騷九辨卷
[077-2a]
   宋蘇軾飬老篇墨蹟
   宋蘇軾書醉翁亭記
   宋蘇軾書乳泉賦
   宋蘇軾書寳繪堂記眞蹟
   宋蘇軾書黄樓賦
   宋蘇軾書王仲儀哀辭
   宋蘇軾書表忠觀碑
   宋蘇軾行書表忠觀碑
[077-2b]
   宋蘇軾書羅池銘
   宋蘇軾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
   宋蘇軾書乳母銘
   宋蘇軾書赤璧賦
   宋蘇軾書六觀樓讃
   宋蘇軾書圓覺經十一偈後
   宋蘇軾書多心經
   宋蘇軾書金剛經
[077-3a]
   宋蘇軾書蔡州道中和子由雪詩
   宋蘇軾自書所賦詩
   宋蘇軾書對客醉眠詩
   宋蘇軾書玉盤盂詩
   宋蘇軾書張志和漁父詞大字
   宋蘇軾書陶靖節詩
   宋蘇軾書李杜諸公詩
   宋蘇軾書平山堂詞
[077-3b]
   宋蘇軾大字書淵明飲酒詩
   宋蘇軾書唐方干詩卷
   宋蘇軾書歐陽公鵯鵊詞
   宋蘇軾草書端硯詩墨蹟
   宋蘇軾書睂子石硯歌
   宋蘇軾書羅池廟迎享送神詩
   宋蘇軾書武昌西山贈鄧聖求詩蹟
   宋蘇軾書醉翁操
[077-4a]
   宋蘇軾遺張平陽詩眞蹟
   宋蘇軾書連昌宫辭帖
   宋蘇軾行書洋州園池詩
   宋蘇軾行草定惠院海棠詩刻
   宋蘇軾書黄州二詞
   宋蘇軾書煙江疊嶂歌
   宋蘇軾書煎茶聽琴詩
   宋蘇軾大字卷
[077-4b]
   宋蘇軾小字兩軸
   宋蘇軾眞蹟
   宋蘇軾臨鍾繇書
   宋蘇軾臨明逺帖
   宋蘇軾書秦少㳺龍井題名
   宋蘇軾草書
   宋蘇軾草書千文
   宋蘇軾學士院批荅
[077-5a]
   宋蘇軾叙英皇事帖
   宋蘇軾與李商老帖
   宋蘇軾黄州寒食帖
   宋蘇軾成都講堂畫像帖
   宋蘇軾與蘇丞相頌五帖
   宋蘇軾與徳叟帖
   宋蘇軾與佛印元師二帖
   宋蘇軾與荆公帖
[077-5b]
   宋蘇軾與佛印帖
   宋蘇軾與佛印書
   宋蘇軾楚頌帖
   宋蘇軾病眼帖
   宋蘇軾惠州帖
   宋蘇軾韓舍人勤禪師二帖
   宋蘇軾五帖
   宋蘇軾與治平二大士帖
[077-6a]
   宋蘇軾告史全節語帖
   宋蘇軾馬劵帖
   宋蘇軾黄柑帖
   宋蘇軾海外帖
   宋蘇軾墨蹟
   宋蘇轍帖
   宋蘇轍與順老帖
   宋蘇轍荅曽君帖
[077-6b]
   宋蘇過帖
   宋蘇過書黄山谷慈氏閣詩
   宋黄庭堅小書爾雅
   宋黄庭堅書踐阼篇
   宋黄庭堅書范滂傳
   宋黄庭堅書文賦
   宋黄庭堅書長楊賦
   宋黄庭堅書飬正堂記幷魯侯帖
[077-7a]
   宋黄庭堅緑茹賛眞蹟
   宋黄庭堅書戒石銘
   宋黄庭堅書狄梁公碑
   宋黄庭堅書墨竹賦
   宋黄庭堅書摩詰詩
   宋黄庭堅草書漁父詞十五章
   宋黄庭堅書香山七徳舞
   宋黄庭堅與楊君全詩帖眞蹟
[077-7b]
   宋黄庭堅書唐人詩
   宋黄庭堅書隂眞君詩
   宋黄庭堅草書秋浦歌
   宋黄庭堅草書太白詩
   宋黄庭堅草書文選後詩
   宋黄庭堅書贈祖元師詩
   宋黄庭堅書昌黎詩
   宋黄庭堅書中興頌碑後詩
[077-8a]
   宋黄庭堅行書缺月挂踈桐詞
   宋黄庭堅書東坡大江東去帖
   宋黄庭堅書此君軒
   宋黄庭堅書七祖山詩
   宋黄庭堅行書遊青原山詩
   宋黄庭堅書南華玉篇
   宋黄庭堅書金剛經
   宋黄庭堅書發願文
[077-8b]
   宋黄庭堅書楞嚴經眞蹟
   宋黄庭堅書頭陀賛
   宋黄庭堅書布袋頌
   宋黄庭堅行書七佛偈
   宋黄庭堅行書黄龍晦堂和尚開堂疏
   宋黄庭堅草書
   宋黄庭堅草書千文
   宋黄庭堅宜州帖
[077-9a]
   宋黄庭堅大字
   宋黄庭堅伏波帖
   宋黄庭堅贈筆工嚴永帖
   宋黄庭堅與趙景道帖
   宋黄庭堅食時五觀帖
   宋秦觀草書帖
   宋秦觀帖
   宋王詵書
[077-9b]
   宋黄正叔書
   宋鮮于侁帖
   宋李康年篆心經
   宋李康年篆
   宋文勛篆
[077-10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七
  歴代名人書跋八
    宋蘇軾書水陸賛
 東坡此書圜勁成就所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恐不在
 㑹稽之筆而在東坡之手矣此數十行又兼董孝子碣
 禹廟詩之妙處士大夫多譏東坡用筆不合古法彼蓋
 不知古法從何出爾杜周云三尺安出哉前王所是以
[077-10b]
 為律後王所是以為令余嘗以此論書而東坡絶倒也
 徃時栁子厚劉禹錫譏評韓退之平淮西碑當時道聽
 途說者亦多以為然今日觀之果何如邪或云東坡作
 戈多成病筆又腕著而筆臥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見其
 管中窺豹不識大體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顰雖其病處
 乃自成妍今人未解愛敬此書逺付百年公論自出但
 恨封徳彞輩無如許夀及見之耳余書自不工而喜論
 書雖不能如經生輩左規右矩形容王氏獨得其義味
[077-11a]
曠百世而與之友故作決定論耳山谷集/
   宋蘇軾書遠景樓賦
東坡書隨大小真行皆有娬媚可喜處今俗子喜譏評
東坡彼蓋用翰林侍書之繩墨尺度是豈知法之意哉
余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
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山谷集/
   宋蘇軾書寳月塔銘
塔銘小字如季海得意時書書字雖工拙在人要須年
[077-11b]
髙手硬心意閒澹乃入㣲耳庭堅書山谷集/
   宋蘇軾書蘭皋園記
世傳蘭亭縱横運用皆非人意所到故於右軍書中為
第一然而能至此者特心手兩忘初未嘗經意是以僚
之於丸秋之於弈輪扁斲輪庖丁解牛直以神遇而不
以力致也自非出於一時乗興淋漓醉笑間亦不復能
爾故曰以瓦注者全以鉤注者巧以黄金注之則昏東
坡此字其亦得之於是歟不然豈復度越常日之書逺
[077-12a]
甚也姑溪集/
   宋蘇軾書富文忠公神道碑
富文忠之使遼所謂肅肅王命仲山甫将之也蘇文忠
之翰墨也所謂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也大雅烝民兹可
無媿富公孫樞密蘇公猶子侍郎皆題名卷末亦所謂
臧孫有後於魯者嘉泰癸亥四月戊申平園集/
   宋蘇軾書桂酒頌
東坡自海南歸文章翰墨所謂毫髪無遺恨波瀾獨老
[077-12b]
成者桂酒頌其一也今閩浙川本皆以心服為心腹御
瘴為禦瘴輔安五藏為五神殆隨手有所改定邪紹熈
五年四月五日故人徐思叔赴曲江幕官攜以相示敬
題其後他日或呈似韓使君刻石寘九成臺銘之側亦
竒事也周必大子充甫平園集/
公之文宜作宋一經以傳無窮藏之名山副在京師顧
乃書桂酒法刻寘羅浮鐵橋下以俟後之居夷者後公
百年徐思叔以所藏酒頌示予相對歎息予性不善書
[077-13a]
故不復賛止齋集/
   宋蘇軾書遠游菴銘
右吳子野逺㳺菴銘廬陵鄉僧知顯頃在廣東得之富
胥之家自云傳授皆有據寳藏數十年淳熈丙午住通
州琅山大病垂死囑其徒從余易錢二十萬為塔費㑹
病愈相訪前舉是說予笑曰與其死後求售孰如生前
踐言既歸遂以為寄且謂人多指為贋公能識眞不暗
投矣然予亦未敢自信以贑兄書鑒極精走介求辨得
[077-13b]
報云初看亦甚疑反復細觀乃大佳雖老少不同却筆
意嚴謹非名筆不能為然後可信不疑明年七月二日
必大謹記平園集/
   宋蘇軾書趙徳麟字說
趙徳麟始以僚屬受知於蘇公今蘇集有倡醻字說與
秋陽春色二賦世之賢徳麟者以此雖然嘉祐元祐之
蘇公孰不知趨而和之迨蘇公度嶺諸賢皆坐廢錮徳
麟與焉而猶卷卷於片文遺墨之是寳於是有以知徳
[077-14a]
麟之所存者逺矣予歸自謫所今安徳節度趙公之子
與洸武叔攜字說真蹟相眎安徳以儒科發身器周才
裕而局不得施而有子是紹兹其為麟不已多乎嗚呼
武叔其尚勉之哉鶴山集/
   宋蘇軾書歸去來辭
東坡謫嶺南故舊少通問者在蜀惟巢元修在吳則僧
契順皆徒歩萬里訪之於荒陬絶徼之外元修以是登
名青史號稱卓行契順亦託此以傳眞可敬哉契順之
[077-14b]
言曰惟無所求故來惠州蓋有求則有欲有欲則失其
本心是非顛倒有不自知者世之小人疾視君子至欲
擠之死者豈皆其本心正坐有欲故爾趙公珍藏此帖
間出以示人所補多矣己夘嵗除前十日書於南昌郡
西山集/
   宋蘇軾書四達齋銘
東坡先生人中麟鳯也其文似戰國䇿間之以談道如
莊周其詩似李太白而輔之以名理似樂天其書似顔
[077-15a]
魯公而飛揚韻勝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
之外竊嘗以為書仙屹然屓贔巨鼇之欲前軒然飛動
大鵬之孤騫很石當道長松臨淵其嚴勁之象雄渾之
状大臣正色一不可屈懍然如見其叱希烈而誚禄山
也千石之鐘萬石之虡鏗鈜鍧&KR0008儼然如見其宫廟之
懸也如偃而復植如墮而反妍秋風水波春山雲煙此
猶可略而言至於字外匠成風之妙筆端透具眼之禪
蓋不可得而傳也觀其胷中空洞無物亦如此齋廓焉
[077-15b]
四達獨有忠義數百年之氣象引筆著紙與心俱化不
自知其所以然而然豈非得古人之大全也邪趙秉文/
滏水集/
   宋蘇軾九歌卷真蹟
東坡先生書楚辭乃黄州時書世人多購晩年書先生
晩年字書老勁雄放元豐中作字華麗工妙後生不見
前作徃徃便謂贋本先生昔與猶子書論作文敎其師
法應制時文章且曰至於書字亦然也松年自蚤嵗尊
[077-16a]
慕先生家藏先生之文甚富近年購先生之書尤多獨
此乃先生舊所書耳信可寳也宣和四年二月初八劉
沔書珊瑚網/
   宋蘇軾書離騷九辨卷
東坡先生中年愛用宣城諸葛豐雞毛筆故字畫稍加
肥壯晩嵗自儋州回挾大海風濤之氣作字如古槎怪
石如怒龍噴浪竒鬼搏人書家不可及也郭畀拜觀於
靈寺續書畫題䟦記/
[077-16b]
山谷云坡書中年圓勁而有韻大似徐㑹稽至扵老大
精神可與顔魯公楊少師方駕觀此帖者當有味其言
云泰定丁卯端陽日髙郵龔璛子敬甫書於甫里書堂
之西序同上/
   宋蘇軾養老篇墨蹟
坡翁此卷筆意似徐季海尤覺天眞爛熳也癸丑中同
王學耕觀於徐良夫之耕漁軒倪瓉雲林遺集/
   宋蘇軾書醉翁亭記
[077-17a]
此宋學士蘇公東坡之筆趙子固家藏舊物也今為伯
田馮先生所得余在京時嘗見此卷於髙仁卿家前後
有子固印識今業已乏想為俗工裁去詎謂神物而灾
亦見侵如是然而字畫未損猶幸甚耳夫有志於法書
者心力已竭而不能進見古名書則長一倍余見此豈
止一倍而已不識伯田之所自得又幾何元貞二年四
月一日持來求跋聊為書之吳興趙孟頫珊瑚網/
新鄭公家藏蘇書醉翁亭記今刻之石結法遒美氣韻
[077-17b]
生動極有旭素屋漏痕意第不類蘇長公余見蘇行草
不少唯渴筆一二得似耳正書遂無豪髪且公此書既
不登石不應復用前跋豈公沒後有王逸老者居恒欲
出懐素上乃其筆邪或南渡諸公如陸務觀張温甫輩
覩瑯邪石刻戲書之邪又念三君不辦此妙境令人怳
怳跋尾趙吳興小愞慢而疎不應稱宋及趙子固并沈
啓南吳原博跋恐亦未為眞耳區區不能隨人悲笑因
記於此以俟夫識者弇州山人藁/
[077-18a]
   宋蘇軾書乳泉賦
蘇長公以紹聖四年丁丑二月責授瓊州别駕安置儋
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僑寄城南隣於天慶觀
觀有乳泉故公為援筆賦此元符三年庚辰公居儋已
四年㑹正月祐陵登極大赦天下五月移公廉州六月
還瓊復渡海至廉七月又以皇長子生國有大慶遷舒
州團練副使量移永州八月終方自廉啟行賦後題云
庚辰嵗七月十三日書則正在廉時也十一月行至英
[077-18b]
州又復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泉觀任便而居公遂度
嶺南還明年為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至毘陵六月
因疾告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遂薨公之書是
賦時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僅隔一嵗實為晩年之筆
李侍郎㣲之謂其筆老墨秀挾海上風濤之氣當為海
内蘇書第一誠知言也哉濂嘗見漳水酈元璵跋公睂
子石硯歌四十五字斷簡謂日百閱而弗之厭使其見
此吾知其必日百拜而不止也然公之薨未幾辭翰皆
[077-19a]
為世大禁而狗䑕之徒如霍漢英輩猶鳴吠不已磨剗
&KR2130無所不用其極而斯卷無纎豪不完豈公妙墨所
在或有鬼物呵䕶之邪宋學士集/
   宋蘇軾書寳繪堂記真蹟
蘇長公翰墨余夙好之但聞即徃請閱此卷十年前在
都下觀於雲村之寓予凂朱翼雲圗之不得故甞想之
不意過石田見卷在几格間取觀之則長公書寳繪堂
記也甚怪之問其所從來石田曰乃崑山龍白泉之子
[077-19b]
頃攜來欲售人者予遂購之可謂與長公有翰墨縁矣
石田所得長公遠景樓賦一卷明古所有長公書二卷
一卷醉翁操一卷與李商老帖又有手札二紙幷余家
舊藏長公書飬生論一卷較量相賞惟此卷為尤也友
人邵二泉欲鈎此卷刻石流傳予已䨇鈎将半誰虞北
行王事靡盬世寳不與世共之終玷缺也及還家明古
乞書遂摹此記與之後明古深愛此卷將燕文貴山水
一幅徐㑹稽禹廟詩一卷與余易之余固不允石田云
[077-20a]
豈不觀卷中煙雲之過眼余一笑而易之故識其尾如
此癸丑四月六日延陵呉寛匏翁家藏集/
   宋蘇軾書黄樓賦
此蘇子由所作黄樓賦而其兄子瞻所書也石刻在徐
州為方柱周遭書之其後磨滅一面其首相接處復失
其半行遂不全相傳為雷所擊耳匏翁家藏集/
   宋蘇軾書王仲儀哀辭
長公王仲儀哀辭淡黄綾界蘭亭行書前題武寜軍節
[077-20b]
度推官蘇某體度荘安氣象雍裕中和大成書之聖者
祝氏集略/
   宋蘇軾書表忠觀碑
表忠觀碑蘇文忠公撰幷書結法不能如羅池老筆亦
自婉潤可愛銘詞是蘇詩之佳者余嘗怪錢氏起羣盜
非有大功徳於民而能制一方傳數世穹爵崇奉迨於
大明爝火自若納叛之後圭組映帶者又百餘年乆而
人思之何也武肅王初有國将築宫望氣者言因故府
[077-21a]
大之不過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肅笑曰世有千
年而中不出眞主者乎奈何困吾民為遂弗改此其智有
足多者五代史故歐陽氏懟筆未盡徴也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行書表忠觀碑
蘇文忠公故有書表忠觀碑劈窠大字者行於世今陳
于吉士復出所䥴文忠行書碑文示予字僅拇指大視
前書若别開一境者諦視之此特以行草故㩎筆少耳
其姿態骨力以絶去排束轉自神駿能知裴叔則於麤
[077-21b]
服亂頭時者是真知叔則者也蓋余嘗歴武陵泛錢塘
徘徊武肅王之故墟其所為錦衣挂樹強弩射潮者已
草湮木瘁矣惟此表忠觀碑獨存漸嵗乆漫漶而二百
年後寄生之裔孫復以此片石續之可貴哉名賢之跡
也夫天地間最夀者河山最易敗者楮墨以今觀之不
朽之寄竟安歸哉吾有感於斯文矣王衡緱山集/
   宋蘇軾書羅池銘
東坡公書栁子厚羅池銘辭遒勁古雅是其書中第一
[077-22a]
碑内歩有新船秋鶴與飛昔人證之已明無足論者子
厚英秀鬱鬱未吐没為明神亦是常理獨怪嫚客死當
是附伾文態未洗盡耳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實此公酒經之羽翼成而絶
愛之徃徃為客書所謂人間合有數十本者余與敬美
所見石本一則草而痩一則楷而放與此跡頗不同此
跡不惟以古雅勝且姿態百出而結搆𦂳宻無一筆失
[077-22b]
操縱當是睂山最上乗觀者毋以墨豬跡之可也賦語
流麗伉浪亦自可兒計此公将過嶺留襄城恰得五十
九歳與余正同余不赴刑部侍郎庶可免嶺外游第斷
米汁來僅旬日已與二賦無縁不知此公而在能首肯
弇州續藁/
   宋蘇軾書乳母銘
此刻在黄州近有人於土中得之蓋子瞻親書於石者
以故比之他書尤淳古遒勁其用墨過豊則顔平原之
[077-23a]
遺軌也弇州續藁/
   宋蘇軾書赤壁賦
余偶過東武山與寳林師語已覺精神蕭散又出蘇長
公自書前赤壁賦對山展玩無異泛舟從公之快此亦
一時之竒遇也陳基夷白齋集/
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此赤壁賦庻幾所謂欲透紙
背者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真蹟在王履善家
每波畫盡處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
[077-23b]
傳耳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筆法况墨法乎畫禪隨筆/
   宋蘇軾書六觀樓讃
大慧禪師嘗以東坡語提唱宗風洪覺範亦然因其深
入禪悅故文字光燄萬丈直掩韓歐此賛與白太傅六
漸偈並觀是轉一部大藏經也容臺集/
   宋蘇軾書圓覺經十一偈後
諸佛菩薩以慈閔故發大誓願度脫一切有情隨所因
地而出見於世是以願力昭示不謀而同種種利益無
[077-24a]
一豪髪自吝老人以文學議論師表一代忠孝強果獨
立不懼蓋其尊主愛民之心篤於誠慤豈非願力昭示
隨其所因而出見者歟不然安得雍容純熟略無退轉
之如是也政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門人李之儀謹題
姑溪集/
   宋蘇軾書多心經
蘇少公嘗為其先公書是經施人以薦㝠福長公則因
張安道述夢中所作楞伽經已鏤版矣今在金山其他
[077-24b]
皆未嘗見公謂予曰早有意寫華嚴經不謂因循今則
眼力不逮矣良可惜者子能勉之否予亦僅分黒白每
有愧於斯言也後偈近似郭功甫家張長史帖姑溪集/
   宋蘇軾書金剛經
論書者云多似其人蘇文忠人逸也而書則荘文忠書
法顔至比杜少陵之詩昌黎之文吴道子之畫蓋顔之
書即荘亦未嘗不逸也金剛楞伽二經並達磨首舉以
付學人者而文忠並兩書之金剛此帖是也楞伽以付
[077-25a]
金山參寥予過金山問文忠玉帶所傳鎮山門者亦為
頑僧質錢充口腹矣况經乎儻得如此帖摹勒傳人間
亦幸也惜過時失問徐文長集/
坡書金剛經刻石者二本其一後有甘昇提舉跋為甘
刻其一前有篆書十餘字凡坡書撆法多拂起是右軍
臨宣示筆意甘本失之今此舊本也第石理麤漫鋒鎩
多中斷耳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書蔡州道中和子由雪詩
[077-25b]
此字和而勁似晉宋間人書中有草書數字極佳每能
如此便勝文與可十倍蓋都無俗氣耳山谷集/
   宋蘇軾自書所賦詩
東坡少時規摹徐㑹稽筆圜而姿媚有餘中年喜臨寫
顔尚書眞行造次為之便欲窮本晩乃喜李北海書其
豪勁多似之徃時唯唐林夫學書知古人筆意少所許
可甚愛東坡書此與泛泛好惡者不可同年而語矣山/
谷集/
[077-26a]
   宋蘇軾書對客醉眠詩
公自言我書意造本無法㸃畫信手煩推求然豪逸邁
徃如此者不多見每每言酒氣從十指間出而飲正自
不多豈所謂醉中醒時邪攻媿集/
   宋蘇軾書玉盤盂詩
東坡守東武得異花於芍藥品中既已名之又即席賦
二詩以志其事異時聞其語并得其詩花則未之見也
崇寜四年冬至後七日陽翟人傅君仲訓偶出花圖相
[077-26b]
示而東坡小楷二詩於其下蓋當日本也予得此花又
見其字泫然流涕因次其韻姑溪集/
   宋蘇軾書張志和漁父詞大字
文忠公自謂作大字不如小字雖亦有之然其英姿傑
氣有非筆墨所能管攝者則無問大小一也鶴山集/
   宋蘇軾書陶靖節詩
東坡云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
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蓋嘗和其詩尤喜
[077-27a]
此四篇再三書之嘉㤗癸亥四月戊申平園老叟周必
大題而歸之馬氏平園集/
   宋蘇軾書李杜諸公詩
東坡此卷考其印章乃紹興御府所藏不知何故流落
人間捧玩再三不勝敬歎但其所寫李白行路難闕其
中間八句道子胥屈原陸機李斯事者此老不應有所
遺忘意其刪去必當有說老翁井詩在老蘇送蜀僧去
塵之前必非他人之作然不見於嘉祐集亦不省其何
[077-27b]
說也彼欲井中老翁改顔易服不使人知而後篇遽有
嫌瘦廢彈之歎何邪然其言怨而不怒獨百世以俟後
賢而不惑則其用意亦遠矣哉慶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
朱熹觀玉山汪季路所藏而識其後如此云朱子文集/
   宋蘇軾書平山堂詞
東坡登平山堂懐醉翁作此詞張嘉甫謂予曰時紅妝
成輪名士堵立看其落筆置詞目送萬里殆欲仙去爾
余衰退得觀此於祐上座處便覺煙雨孤鴻在目中矣
[077-28a]
石門文字禪/
   宋蘇軾大字書淵明飲酒詩
右坡翁大字書淵明飲酒詩一卷乃過海後北歸時所
作已駸駸絶筆矣曩昔醉翁亭記等書皆當退舍第𤣥
黄牝牡能令凡目生華願武鄉珍藏什襲以俟九方皋
勿輕出以貽俗子嗤也紹熙改元良月上澣尹猷識珊/
瑚網/
   宋蘇軾書唐方干詩卷
[077-28b]
此宋學士蘇文忠公手書唐方干詩也干在咸通乾符
廣明中和間為詩家工匠江之南未有及者五代人評
其詩為髙堅峻拔故坡公手書六十餘章為趙子固家
藏舊物今為仇清父所得余在京時嘗見此卷或有議
公書太肥而公自云短長肥痩各有度玉環飛燕誰敢
憎又云余書如綿裹鐵余觀此書雖肥而無墨豬之状
外柔内剛眞所謂綿裹鐵也清父其寳之元貞三年五
月一日水晶宫道人題珊瑚網/
[077-29a]
蘇文忠公早師顔魯公大書醉翁亭袁州學記不改魯
公家法晩喜李北海則稍去圭角今觀公手書唐𤣥英
先生方干詩變為圓熟舊時方剛筆仗不能盡脫故小
字難於寛綽有餘此書俊逸神雅顔李交雜趙文敏跋
為綿裹鐵信然洪武辛亥五月十日李善長珊瑚網/
右蘇長公真行小字方干詩有趙文敏李學士鑒定真
蹟無疑然小字筆畫艱於踈爽此卷全類九歌楚頌筆
法余昔年見小字前後赤壁賦於錫山華氏與此卷相
[077-29b]
似而内多糢糊字想在當時有所避諱也後學文徴明
同上/
   宋蘇軾書歐陽公鵯鵊詞
右草書歐陽公鵯鵊詞一卷建業翁舜咨得於姑孰士
大夫家從來以為山谷書漁陽鮮于伯機以為東坡草
書世人見者絶少余嘗見所藏書秋聲賦筆法與此略
相髣髴蓋皆書歐陽公所作一時師友心相鄉徃風流
映帶自古未之有也夏雞者京西人以名鵯鵊南衙捉
[077-30a]
伏事出唐書南字不作兩今人以捉字為促字之誤皆
非也戴表元剡源集/
   宋蘇軾草書端硯詩墨蹟
書法大抵拘則取俗縱則失度蘇長公深知此法上追
秦漢次造晉唐宋元來稱為諸名家班首今觀所書端
硯銘勝於平昔他書宜傳後也至正三年上月望日呉
興唐棣謹題珊瑚網/
   宋蘇軾書睂子石硯歌
[077-30b]
右蘇長公所書睂子石硯歌一卷卷後題云開府密國
公家藏後有跋文一通中引漳水野翁言甚悉末但書
樗軒二字亦不著其名氏鄭君仲舒以讀者或未之知
也持以相示俾濂得以詳識之濂按蘇公此歌為胡誾
作傅藻述公紀年其所為詩嵗月多可知獨在翰林日
莫能定其先後蓋公以元祐元年丙寅十月十二日入
翰林知制誥四年己巳二月三日上章乞越州三月始
得㫖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知杭州此歌之作龍溪
[077-31a]
錢氏謂在元祐初年其必有所考矣宻國公者金之宗
室名璹字子璵興陵之孫越王之長子所謂樗軒即其
號也能詩文家藏法書名畫幾與中祕等趙侍讀楊禮
部雷御史諸公皆推重之漳水野翁者武寜軍節度使
酈瓊之子名權字子輿安陽人故以漳水自稱亦能詩
文以門資叙官不達朝廷髙其材明昌初以著作郎召
之是兩人者皆尊尚蘇學故寳愛其書尤為至觀其所
鑒賞之言蓋可見矣然自海内分裂洛學在南川學在
[077-31b]
北金之慕蘇亦猶宋之宗程又不止寳愛其書而已嗚
呼士異習則國異俗後之論者猶可即是而考其所尚
之正偏毋徒寘品評於字畫工拙之間也宋學士集/
   宋蘇軾書羅池廟迎享送神詩
右東坡書羅池廟迎享送神詩筆意甚佳然較沈傳師
所書碑不同者十數字當以桞碑為正亦得之長吾云
東里續集/
   宋蘇軾書武昌西山贈鄧聖求詩蹟
[077-32a]
宫保都憲陸君全卿得坡翁此詩乃為岑象求書贈鄧
聖求者岑跋云子瞻謫黄岡遊西山觀聖求墨蹟時聖
求巳處北扉不二年對掌誥命作詩感嘆樓大防和章
并及元次山遺蹟有二公先後摉訪同念舊遊之語今
坡集載此詩序之嘉祐中聖求為武昌令居黄相望常
徃來溪山間元祐元年十一月㑹㝛玉堂偶語舊事而
其詩乃有金鑾相望不可見之句意者聖求先入坡亦
随召其題武昌西山者則賦舊事為贈非山遊時作也
[077-32b]
集又載次韻一首序云和者三十餘人今皆不復見樓
詩反出其後而坡亦不之見矣聖求名璧其在翰林為
學士承旨云正徳八年七月四日長沙李東陽書懐麓/
堂集/
   宋蘇軾書醉翁操
予嘗得坡翁此紙紙尾八印爛然莫知為何人藏也一
日偶閱虞邵菴先生文集至李梅亭續類藁序謂梅亭
為宋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寳章閣待制臨川李公劉字
[077-33a]
公甫偹述其入蜀歴守滎眉進緫漕事并緫蜀帥成都
守本路憲四川都大賣茶買馬等司凡八印謂公平日
所得圖書輙以八印識之予因出此紙視其印文皆合
乃知其嘗為李公所藏無疑邵菴又云公所藏近時或
散失民間猶及見什伯於一二安知此紙非及見者邪
然類藁序邵菴為其孫積而作去公尚未逺已有散失
之語顧予乃欲聚而得之豈非愚哉坡翁翰墨知書者
必能品評未暇論予獨喜知其所自出而尤有可歎息
[077-33b]
者在故題之匏翁家藏集/
   宋蘇軾遺張平陽詩眞蹟
東坡遺張平陽村醪詩眞蹟舊藏光福徐良夫家據東
陽黄晉卿題識詩凡六首今耕學翁得之已亡其半可
惜也然吾聞良夫所藏髙編大冊甚富今則一字不存
矣則此卷雖脫落為幸已甚且徐皆出偃王春秋時徐
子章羽被執子孫散處掦徐間今耕學與良夫同姓同
里此卷之在耕學猶在良夫也為幸益甚嗚呼楚人得
[077-34a]
失孔子鄙之吾恐故家子孫得以藉口也故拘拘於徐
云若夫坡老聲畫之妙前輩論之詳矣區區末學何足
以知此匏翁家藏集/
   宋蘇軾書連昌宫辭帖
元㣲之連昌宫辭人以為勝長恨曲非虚讇也坡此書
作行草極有姿態而中不無穉筆長慶集中百官隊仗
避岐薛宋人多譏之謂岐薛二王物故以久為微之誤
用事今書作岐路蓋眞本也弇州山人藁/
[077-34b]
   宋蘇軾行書洋州園池詩
此帙乃東坡為石室先生書者周府重臨故有蘭雪軒
筆意蒼潤軒碑跋/
   宋蘇軾行草定恵院海棠詩刻
坡公好書定惠院海棠歌真蹟留人間凡十數本而此
其醉書贈張房元明者於疎縱跌宕間自𦂳宻有態大
槩如良馬春原驕嘶自賞故不作款段駊騀歩也余以
壬戌七月望登赤壁歌公前後二賦旋訪定恵遺阯求
[077-35a]
海棠而不可得覽公此刻不覺悵然或謂公自愛其詩
或謂公蜀人以海棠蜀種時俱滯齊安故屢書之以志
感公又嘗有贈妓李宜絶句云東坡居士黄州乆何事
無言及李宜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其託
物寓意或怨或適不可指數也弇州續藁/
   宋蘇軾書黄州二詞
坡書此黄州二詞行模大小絶似表忠觀碑遂無一筆
失度恐好事者若聖敎之勒石也内百年強半來日苦
[077-35b]
無多語人或憂之而公敭歴禁從節帥又十六年而後
歿四百年後乃為唐伯虎作讖無情之能感有情也如
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書煙江疊嶂歌
蘇長公此書極醇古妙在藏鋒而秀氣又自不可遏乃
至大令辭尚書永興孔子廟堂法亦時時見之豈定國
晉卿皆公所深愛而晉卿畫又足發之邪時萬厯改元
初秋宣城道中展此卷覺九𣲖九子諸江山各出所有
[077-36a]
來爭勝也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書煎茶聽琴詩
陳仲醇既摹子瞻南華妙髙二帖他日復得煎茶聽琴
詩各一萹余亦得三馬圖賛皆竒絶㑹勒石已竣藏之
笥中仲醇曰君豈書家抵鵲村邪容臺集/
   宋蘇軾大字卷
東坡先生常自比於顔魯公以余考之絶長補短兩公
皆一代偉人也至於行草正書風氣皆略相似嘗為余
[077-36b]
臨興蔡明逺委曲祭兄濠州刺史及姪季明文論魚軍
容坐次書乞脯天氣殊未佳帖皆逼眞也此一卷字形
如東方朔畫賛俗子喜妄譏評故具之山谷集/
   宋蘇軾小字兩軸
此一卷多東坡平時得意語又是醉困已過後書用李
北海徐季海法雖有筆不到處亦韻勝也昔軒轅彌明
不觧世俗書而無一字東坡先生不解世俗書而翰墨
滿世此兩賢隐見雖不同要是魁偉非常人也王右軍
[077-37a]
書妙天下而庾穉恭初不信况單見淺聞又未嘗承其
言論風㫖者乎刺譏嗤㸃蓋其所也崇寜四年五月丙
午觀於宜州南樓佃夫自龍城攜來也山谷集/
   宋蘇軾眞蹟
昔東坡守彭門嘗語舒堯文曰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
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觀其用
筆凌厲馳逐出入二王之畛域而不見其轍迹晩年獨
與顔魯公周旋並驅而歩不許退也長牋大幅風吹雨
[077-37b]
灑如埽敗壁十目注視排肩爭取神氣不動兀如無人
譬諸解衣磅礴未嘗見舟而操之莫知為我莫知為人
非神定氣閑孰能為之必曰三折為波隐鋒為㸃正如
團土作人刻木似鵠復何神明之有李昭玘樂静集/
   宋蘇軾臨鍾繇書
古者臨書多取其意而不專求其形似予所見唐人臨
二王書無不然非獨蘇公此帖為然也今之善為形似
者可謂極天下之工矣豈古今之智巧未足以臻此邪
[077-38a]
黄文獻公集/
   宋蘇軾臨明逺帖
古人臨書不求形似而能得其遺意今則愈工愈不近
也好事者盍於此帖乎觀之黄文獻公集/
   宋蘇軾書秦少游龍井題名
元豐元年東坡先生謫黄州少㳺以二年秋至龍井三
年秋先生乃為書此題名而記其後言與兒子邁棹小
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喬木蒼然雲濤際天而先生
[077-38b]
作赤壁賦則五年之秋冬也溍兒時即能誦少㳺題名
不意垂老獲見先生眞蹟因考其嵗月而謹志之黄文/
獻公集/
   宋蘇軾草書
右蘇文忠公眞蹟一卷公之書縱横斜直雖率意而成
無不如意深賞識其妙者惟涪翁一人圜活遒媚或似
顔魯公或似徐季海蓋其才徳文章溢而為此故絪緼
鬱勃之氣映日奕奕耳若陸柬之孫䖍禮周越王著非
[077-39a]
不善書寘之顔魯公楊少師蘇文忠公之列則如神巫
之見壺丘子矣癸丑八月八日倪瓚雲林集/
   宋蘇軾草書千文
北鄙之夫居鄰大閱之塲旬朔見大将軍帥數百士入
塲校獵數騎張弓發矢馳馬回旋幾匝鼔進而金退頃
刻而止曰戰陳如是已甚則彎桑折桞效之自以為不
大相遠一旦此将軍統十萬衆出塞横行匈奴中魚麗
鶴列噏忽開闔變化若神戈矛弓矢之具擊刺向背之
[077-39b]
法與向來故歩如不相闗者鄙夫見之然後魄隕魂越
始知兵法乃如此今之學坡書者故未嘗見其槀法使
觀此帖其隕越失措何可免也帖在練川沈文元因出
共閱輒附此語何日相與請正於閣老延陵先生必有
敎吾二人者祝氏集略/
   宋蘇軾學士院批答
右蘇文忠公學士院批荅五道賜樞密安燾辭免恩命
三賜户部侍郎趙瞻門下侍郎孫固各一按文忠内制
[077-40a]
集載賜燾不允批荅凡十有三此前二首元祐二年六
月作後二首元年七月作趙瞻者作於三年三月孫固
作扵四月按固以元祐三年四月壬午守門下侍郎而
燾為右光禄大夫依前知樞宻院事瞻為樞密院直學
士簽書院事三人同日被命先是燾以元年閏二月乙
夘自同知樞密進知院事為言官論列三月遽罷至次
年六月竟被初命此二首蓋當時之詞也後人以三人
並命因列於此而實非也後乃同知樞密乞退時所荅
[077-40b]
當在二首之前不知何故反刻於後而其詞與集㣲有
不同瞻所賜乃户部侍郎求外補時所荅而集中别有
賜瞻辭免荅書二首寔與固同日月而此首當是未受
僉書之前宜其與固前首日月不同也最後祈雨道塲
齋文亦載内制集中而其文亦微有不同仰惟天命集
作天人之師當以集本為是也按文忠元祐元年十二
月入為中書舍人尋遷翰林學士知制誥至是恰兩年
耳明年三月遂出知杭州於是公年五十有四矣此卷
[077-41a]
舊為寜波袁尚寳家所藏余徃嵗嘗見乃是冊子不知
何人聨屬為卷遂至顚錯因李君仁甫出示余疏其略如
此若公文章翰墨之妙固不待區區之論述也甫田集/
   宋蘇軾叙英皇事帖
東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銘草余嘗評東坡善書
乃其天性徃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中有似柳公權褚
遂良者數紙絶勝平時所作徐浩體字又嘗為余臨一
卷魯公帖凡二十許紙皆得六七殆非學所能到手澤
[077-41b]
袋蓋二十餘皆平生作字語意類小人不欲聞者輙付
諸郎入袋中死而後可出示人者也山谷集/
   宋蘇軾與老商老帖
東坡晩年書與李北海不同師而同妙漢庭皆不能出
其右㤗山其頺吾将安仰寔同此歎庭堅書山谷集/
   宋蘇軾黄州寒食帖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顔魯
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他
[077-42a]
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黄庭堅戲/
鴻堂帖/
   宋蘇軾成都講堂畫像帖
東坡筆力雄健不能居人後故其臨帖物色牝牡不復
可以形似校量而其英風逸韻髙視古人未知其孰為
先後也成都講堂畫像一帖蓋屢見之故是右軍得意
之筆豈公亦適有㑹於心歟慶元己未三月八日朱熹
仲晦父觀永福張氏所藏墨蹟歎賞不足因記其左方
[077-42b]
朱子文集/
   宋蘇軾與蘇丞相頌五帖
山谷云東坡簡札字形温潤無一㸃俗氣觀此卷真所
謂筆圓而韻勝也前一帖借金帶乃初除從槖時第二
帖獲譴時升沉轉眼榮辱兼之由今而觀並可一笑百
世人物固不可磨也林希逸鬳齋集/
   宋蘇軾與徳叟帖
蘇公翰墨為世寳藏故流俗多偽作者余家有其與徳
[077-43a]
叟先輩書兩紙詞意超然筆勢飛動觀者尚或疑之余
亦不能辨也今觀作肅所藏源流有自而二公賞識又
如此其亦可以無疑矣五月朔日朱熹書朱子文集/
   宋蘇軾與佛印元師二帖
圜極老僧彦岑年八十坐亡於湖州道塲山留手書並
以坡字寄予為訣時淳熈乙巳臘月二十七日也昔佛
印元師兩住金山東坡徃來數見之嘗以玉帶衲帬相
唱和計平時書問甚多殆元祐中所作邪明年正月十
[077-43b]
五日必大題平園集/
   宋蘇軾與荆公帖
予嘗見東坡與荆公帖謂少㳺曰願公稱揚之使増重
於世又舉魯直自代表曰魁壘之才足以冠絶天下孝
友之行足以追配古人是四老俱登鬼録覽此翰墨尚
足以増山川之勝氣也石門文字禪/
   宋蘇軾與佛印帖
東坡平生文章流落世間者所在神物護持然士大夫
[077-44a]
罕蓄之多見山人野士之室汝水旼禪者出此帖示予
雖其一時酧酢之語而謙光爥人三復之想見幅巾杖
屨翛然行儋石水溢間如淵明在柴桑斜川時石門文/
字禪/
   宋蘇軾與佛印書
右小碣在金山乃淳熈戊戌所立者内言僕不知大顚
如何人若果出世間豈一退之能輕重哉味此語似有
諷元公意故前云今承示喻知世外人尚劫劫如此吾
[077-44b]
輩何足道邪則其意可見矣丁巳五月二十六日記蒼/
潤軒碑跋/
   宋蘇軾楚頌帖
東坡公欲買園種橘於荆溪之上然志竟不遂豈造物
者尚有所靳邪而楚頌一帖傳之後世為不朽則乂非
造物者所能靳也孟頫題鐵網珊瑚/
予舊藏坡翁楚頌帖石刻而缺其後三行頗以為恨蓋
其石已亡也李兵部貞伯一日得其眞蹟來示豈勝快
[077-45a]
然蓋嘉祐初公登進士第與同年蔣之竒聨宴席蔣陽
羡人也談及其鄉山水之勝遂有終老此地之約公既
謫居此帖則元豐七年量移汝海過陽羡時作者其後
公歸自海外而薨周益公題其後以種橘之約竟墮𣺌
茫若獨為公深惜嗚呼公之志大矣所欲為於天下者
特區區一園一亭三百木奴而已乎匏翁家藏集/
世傳蘇文忠喜墨書至有墨豬之誚而此實用淡墨蓋
一時草草弄筆而後世遂寳以為奇玩宋元題識凡九
[077-45b]
人而周益公加詳予徃時嘗蓄石本比在滁始得觀於
太僕少卿李公所其先藏金陵張氏李以十四千得之
嘗欲歸閣老宜興公未果而卒卒後宜興託家君寺丞
致之凡留予家半歳蓋宜興公以其鄉故事致意特勤
石本即公所刻無豪髪失真但去曽從龍莊夏仇逺三
跋而益以買田奏狀二帖題其後云文忠嘗愛吾鄉山
水之勝而欲居之今所存惟斬蛟橋八字而已按橋題
經崇寜禁錮沉石水中今十二字乃天台謝采伯家真
[077-46a]
蹟紹定間其子奕修宰義興攜以入石者非當時之物
甫田集/
   宋蘇軾病眼帖
昔山谷老人云蜀人極不能書而東坡獨以翰墨妙天
下觀其字畫已無塵埃氣蓋其天資所發此豈與今世
翰墨爭衡哉如是翁周景逺書書畫題跋記/
蘇長公居黄州自號東坡居士在城南築一白雪堂四
百三十歩前有桃李林泉後有果菜堂下大冶長老徃
[077-46b]
還惟徐得之陳季常張懐民参寥子乾明寺中菴可謂
莫逆餘者皆先輩也此札在黄州與徐得之者公為人
風流𢎞暢日以詩酒騁雄所謂強支嵗月是也又夢中
杭人多惠龍團盡食復守杭食龍團作記蓋其驗云甲
辰二月既望樂山髙殿識同上/
東坡先生在當時諸公間第一品人也余每於人家見
尺牘片紙未嘗不愛賞得其遺跡猶可想其風度况筆
精墨妙邪紫芝生俞和同上/
[077-47a]
   宋蘇軾惠州帖
東坡先生飽喫惠州飯雖患難流落而忠義之氣終不
可屈折故字畫視平生為尤偉叔黨嘗謂先生筆法師
顔魯公而潘延之語潁濱亦然此帖實援蔡明逺例豈
獨其事之偶同所謂字畫之妙名節之重蓋於公無媿
焉陵陽牟巘書鐵網珊瑚/
   宋蘇軾韓舍人勤禪師二帖
右蘇長公二帖其一與韓舍人議論切當合乎經傳筆
[077-47b]
勢翩翩若行雲流水略不介意千載之下想見其風采
使人起敬起慕其一與勤禪師雖病中信筆而書亦不
易得子固題道塲二詩附於後詩律字體别有一種風韻
亦自可觀顒上人持以見示俾題於左方展讀數四勉
書以歸之時永樂七年己丑秋姑蘇釋得完識珊瑚網/
   宋蘇軾五帖
右蘇文忠五帖其一與郭廷平二與中玉提刑廷平不
知名提刑不知姓所言報荅小事外獻蠔帖極言蠔之
[077-48a]
美至令叔黨勿宣傳北方君子恐求謫海南以分其味
蘇鈞秀才帖言歙研發墨滑潤雖非絶品亦不必它求
閔仲叔不以口腹累人公人品絶世豈以一蠔秘於人
大率寄其髙逸之韻如以啖荔欲長作嶺南人㳺事竒
絶而不恨死皆此意也然復以此望於人可見其視世
滿目皆同志君子也即品研之㫖亦然此帖在朱子儋
所後一紙為叔黨題郭熈平逺三絶氣度正爾與乃公
相綴屬尤可敬愛祝氏集略/
[077-48b]
   宋蘇軾與治平二大士帖
右蘇文忠公與鄉僧治平二大士帖趙文敏以為早年
眞蹟按公嘉祐元年舉進士六年辛丑中舉制科遂為
鳯翔僉判越四年治平辛巳召判登聞鼓院尋丁憂還
蜀至熈寜二年己酉始還朝監官誥院四年辛亥出判
杭州此書八月十六日發中有非久請郡之語當是熙
寜中居京師時作蓋公治平中雖嘗居京然乙巳冬還
朝而老泉以明年丙午四月下世中間即無八月又其
[077-49a]
時資淺不宜為郡故定為熙寜時書於時公年三十有
四矣公書少學徐季海姿媚可喜晩嵗出入顔平原李
北海故特健勁渾融與此如出二人矣帖故有二紙元
季為吳僧聲九皋所藏九皋嘗住石湖治平寺以此帖
亦有治平字遂留寺中且刻石以傳而實非吳中治平
也九皋既沒此帖轉徙他所而失其一吾友張秉道世
家石湖之上謂是山中故實以厚直購而藏之畀余疏
其大略如此甫田集/
[077-49b]
   宋蘇軾告史全節語帖
坡老言詩至杜工部書至顔魯公畫至吳道子天下之
能事畢矣能事畢而衰生焉故吾於詩而得曹劉也書
而得鍾索也畫而得顧陸也為其能事未盡畢也噫此
未易道也弇州山人藁/
   宋蘇軾馬劵帖
右大字甚佳方叔遇子瞻不偶而落第即此刻觀之不
徒見當時友誼之篤亦足以知李公人品矣蒼潤軒碑跋/
[077-50a]
   宋蘇軾黄柑帖
坡公黄柑帖骨法凝重而肌肉豐妍黄長睿謂書縱易
横難古今惟鍾太傅一人效之者非濁則俗蜀中一人
是矣蓋指坡言也胡元瑞少室山房集/
   宋蘇軾海外帖
東坡海外一帖字如五銖錢行草法相雜渇潤兼出一
任天行竒品也曰余在白鶴新居鄧道士忽叩門時已
三鼔家人盡寝月色如霜其後有偉人衣桄榔葉手攜
[077-50b]
斗酒丰神映發如吕洞賔曰子嘗真一酒乎就坐三人
各飲數盃撃節髙歌合江樓下海風振水大魚皆出袖
出一書授予乃真一法耳及修飬九事末云九霞仙人
李靖書既去恍然六研齋二筆/
   宋蘇軾墨蹟
坡公書肉豐而骨勁態濃而意淡藏巧於拙特為秀偉
公詩有云守駿莫如跛蓋言其所自得於書者如此此
卷為北歸時荅謝書予所見公遺跡獨楚頌帖用筆與
[077-51a]
此相類彼似少縱而此則稳重皆可想見純綿裹鐵也
今為辰玉太史收藏惜卷首脫數行屬予補之公書自
不容輕補特以此書極文章之妙致得展卷即一誦公全
文亦大快也今世之重公文又十倍於翰墨至其悟解
處或似好事家多不辨公書真贋抑又何邪末段然則
則字蓋公名之誤今装潢跡分明非筆誤也學古緒言/
   宋蘇轍帖
蘇氏兄弟平生大節在於臨死生利害而不可奪其厚
[077-51b]
於報知己勇於疾非類則歴熙豐祐聖之變如一日而
後知世之以文詞知二蘇者末也此際文書疏凡八紙
距今一百三十有四年一時風誼尤可想慕撫卷太息
書而歸之畨陽張氏鶴山集/
   宋蘇轍與順老帖
子由每多疾病則學道宜多憂患則學佛宜常坐黨人
兩謫髙安多與山林有道者語知其為排遣憂患者也
順老予時拜之又吾雲菴賢之泫然流涕而書云石門文/
[077-52a]
字禪/
   宋蘇轍荅曽君帖
予被召北上道出毘陵太守廬陵曽君望宏見訪舟中
出其所藏宋潁濵蘇公帖一紙相閱蓋潁濵歸自嶺表
過廬陵與其上世司法公者帖中言温夫受知山谷移
忠受知東坡司法之父兄也温夫名肅移忠名安止司
法名安強父子兄弟當諸公放斥時不畏黨禍禮見請
益惟恐後宛然家風可想見也彼據髙享大仇視忠賢
[077-52b]
擠扼下石惟恐不力者何人哉而好賢秉義乃出於地
逺位下之人於此可觀世變矣東坡字刻徧海内流傳
至今潁濵字少見於世殆専於文而不數數於此邪潁
濵嘗為徽之績溪宰親書詩刻尚存較此亦有不侔者
豈以老壮而異邪太守君能寳之三百年餘将俾其後
人考觀世好可謂賢子孫矣豈在書法哉程篁墩集/
右潁濵先生荅司法廬陵曽君安強書一通先生歸自
嶺表道廬陵而北司法君兄弟見之且致書求教此先
[077-53a]
生之書所為荅也書中稱温夫之清髙并及移忠之禾
譜温夫諱肅嘗舉進士不第歸而讀書教子不復仕司
法君之父也移忠諱安止登進士第為彭澤令嘗著禾
譜東坡先生讀而喜之司法君之兄也父兄之賢如此
司法君之賢蓋有自矣然而三復此書而有感焉先生
見忌於時宰臺諫乗風排撃逺竄瘴癘必死之鄉當是
時門生故吏皆畏黨禍無敢進音問者而司法君廼能
款接無所顧誠哉所謂賢者也世之為士者勤學好問
[077-53b]
為利禄計耳一登第則視故所業若敝屣然其習至今
猶然也司法君登第且有官矣而知王氏新學之非猶
欲求益於先生不賢而能如是乎即此二事可見其卓
乎不可及也司法君之裔孫望宏為刑部主事寳藏此
書不啻崇磬離鼎然間持以示予請識之予既感曽氏
先世之多賢又喜其後裔趾美承休不墜其家聲也因
識而歸之何喬新椒丘文集/
   宋蘇過帖
[077-54a]
斜川侍坡翁至儋耳父子相對如霜松雪竹堅勁不摇
而作詩結字乃爾潤麗其襮順裏方者乎鶴山集/
王子敬童稚時作字行草已超故方引紙著腕右軍從
後掣其筆不獲乃嘆曰是兒他日名當大成予觀叔黨
行草皆蟬蛻墳塵之類筆法通亞乃翁矣惜其早世不
秋庸詎不以此郎嫓子敬邪邵陽儉上人雨歇攜此帖
見過翛然如見父子角巾竹杖行小港榕林之下不勝
清絶建炎二年三月十八日石門文字禪/
[077-54b]
   宋蘇過書黄山谷慈氏閣詩
右涪翁慈氏閣詩斜川居士蘇過叔黨書而翁又自題
其後初翁作承天院塔記朝廷謂其幸災謗國以崇寜
二年癸未自鄂謫宜州十二月十九日發鄂渚三年甲
申二月二十一日過洞庭經潭衡至永州三月遊太平
寺登閣而賦是詩已而寓家於永獨赴貶所五六月間
至宜四年乙酉九月三十日而翁竟卒至若斜川隨父
文忠公謫海上則元符三年庚辰五月量移廉州七月
[077-55a]
又移永州八月自廉啓行十一月至英州既更赦度嶺
南還明年為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至毘陵七月而
文忠公歿遂營葬於汝州之郟城因家潁昌竊考斜川
發濂州日翁尚在戎州五月始復官十二月自戎過江
安明年三月方出峡則斜川已将至毘陵及翁謫宜過
永賦詩乃後斜川南還之四年僅踰一十八月而翁又
沒矣不知何地相傳為翁書此而翁又自題之邪聞見
不廣兼之老病多忘無以索知其故可愧也然濂見斜
[077-55b]
川書頗多此紙尤精采煥發却决為眞蹟無疑翁詩自
注晩與曽公衮同登公衮南豐人名紆曽魯公布之子
時編置永州亦三年矣宋學士集/
   宋黄庭堅小書爾雅
魯直以平等觀作攲側字以眞實相出㳺戲法以磊落
人書細碎事可謂三反東坡集/
   宋黄庭堅書踐阼篇
紹熙甲寅閏十月十日餞范文叔於張功父南湖之上
[077-56a]
功父出此為贈云舊得其真蹟藏之近以主上踐阼已
訓釋并上御府矣因省數日前入侍講筵上語嘗及此
也熹謹記朱子文集/
大戴禮踐阼篇學者罕讀東坡妙語聞所未聞山谷翰
墨世共寳之可謂三絶大和彭惟孝字孝求好古嗜學
謀刻之石頗疑元祐甲戌四月改元不應仲春先云紹
聖竊意山谷或以仲夏書此誤作春耳六一先生集古
跋謂鍾繇賀破關羽表當在漢廷庚子春乃作己亥閏
[077-56b]
十月唐羅池廟碑據書撰官蓄在長慶三年乃題元年
立石世既盛行姑俟識者予於此亦云嘉泰辛酉四月
丙午平園集/
上古之文幸不泯者率非後世所可及不必壊魯壁發
汲冡而得之乃可信也丹書之辭如此武王之銘如此
雖㣲大戴禮載之可置疑哉某鄉先生傅公子駿為學
者言洪範自無偏無黨至歸其有極三十二字皆古所
傳為人君之常訓箕子申以告武王吳棫才老著尚書
[077-57a]
禆傳以為得此說於虞仲琳少崔少崔學於傅公此三
十二字與丹書三十九字一傳於箕子一傳於師尚父
武王敬受力行之卜世卜年之永有所自矣開禧三年
五月辛卯故史官陸㳺識於黄太史所書踐阼篇後以
遺廬陵彭君孝求渭南集/
   宋黄庭堅書范滂傳
黨禍東都最慘唐次之本朝又次之固喬皆社稷臣伏
刑都市膺滂諸賢率身貫五木駢頸就僇所殺天下賢
[077-57b]
俊數千人其幸而得免如陳寔申屠蟠之流僅一二數
使孟徳仲謀不生漢亦必亡唐末當舉世清流盡投之
濁河而國隨之矣本朝黨論屢興事與漢唐同而治亂
與漢唐異蓋列聖至仁至明静觀徐察竦夷簡指富范
為黨魁而昭陵隨悟章蔡請斵君寔晦叔棺族莘老而
泰陵不聽檜欲按誅趙元鎭等家族上頼思陵保全侂
胄誣䧟忠定王禁道學因而廢錮名勝茂陵一旦奮發
雪忠定弛學禁而羣賢復用矣三百餘年之間邪說終
[077-58a]
不能以勝正論小人終不得以勝君子雖更陽九百六
之㑹適以開一馬渡江之業歴丙午丁未之厄晏然享
太乙臨吳之福有以也夫余嘗謂前世黨人有刀鋸之
禍若本朝則烟瘴而已若前世或自繫於獄或誼不獨
生或以齊名李杜為榮同於為善同於嫉惡同於舍生
取義烏虖盛矣哉季世風俗不然隨好惡而改化視勝
負為向背首畔大防者有之反噬安石者有之范忠宣
諸子多賢尚勸乃翁求出籍而斬頤萬段恕亦不捄者
[077-58b]
皆是也此風既成竊意未必樂與范尹歐余同貶况甘
與君厨俊及同死乎豫章公逺竄不悔囚宜州譙樓上
猶書此傳無愧於孟博矣忠定子吏部孫尚書當慶元
初闔門避謗絶口不自明尤賢於忠宣之家矣彼雍容
立朝進無刀鋸之禍退無煙瘴之憂而不能自強於善
者覽卷亦有媿色後村集/
山谷在宜州嘗大書後漢書范滂傳字徑數寸筆勢飄
動超出翰墨逕庭意蓋以悼黨錮之為漢禍也後百年
[077-59a]
眞蹟逸人間趙忠定得之寳寘巾篋搢紳題跋如牛腰
桯史/
   宋黄庭堅書文賦
右山谷元豐壬戌嵗年三十八宰太和縣書陸士衡文
賦及半興盡而止以遺晁仲詢仲詢傳其孫勝之尋歸
廬陵士人楊仁仁以遺太和嚴端禮端禮将刻寘山谷
舊治偕萬安郭澥求跋語昔王右軍距士衡屬耳已重
其賦書之唐太宗時獨褚河南能辨右軍帖眞偽愛而
[077-59b]
臨其本至國朝藏蜀中季翹叟家元符間山谷自黔移
戎見之謂豪勁清潤天下竒書益悟古人沉著痛快之
語今觀此卷書法娟秀不减晉宋諸賢自足名世或乃
疑山谷元祐以後每恨向來字中無筆遂謂四十年前
書非其所喜殊不知前輩為學日益新而又新晩欲自
成一家豈遽矜誇滿假是殆癡人前不得說夢也慶元
六年庚申九月甲戌平園集/
   宋黄庭堅書長楊賦
[077-60a]
山谷書此賦三十年而曽紆公衮跋其後又五十年而
東里周必大題於行在所淳熙甲辰十一月十七日平/
園集/
   宋黄庭堅書養正堂記并魯侯帖
右冀州飬正堂記幷與魯侯帖山谷為北京教授時所
作年方三十有五自云比平時書札似差老勁明年調
太和宰秋歸江南眞積力乆詞翰又非前比所謂九萬
里風斯下矣紹熙元年五月晦周必大觀於宗人虞卿
[077-60b]
兄弟家平園集/
   宋黃庭堅緑茹賛眞蹟
山谷草聖不下顚張醉素行楷弗逮也然皆自成一家
法如王謝子弟不冠不襪雖流俗人盛服振衿不如也
右緑茹賛疑其宜州腕力潛㣲時作不然何以綽約柔
緩也如此北磵集/
   宋黄庭堅書戒石銘
右宋黄文節公庭堅書戒石銘有吕忠穆公頤浩題識
[077-61a]
戒石銘本蜀王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中四句令天下
郡縣皆刻石寘公署之前覆以小亭長吏坐則正對之
此蓋髙宗紹興二年六月復頒庭堅所書摹本於郡縣
命長吏刻石置坐右是時軍旅之務方殷廟堂日不暇
給而能用意於此可見君相急於所重而民心所以不
去宋也忠穆前年九月自開府儀同三司拜少保尚書
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是年四月
奉詔都督江淮荆浙諸軍事如鎮江開府七月召還此
[077-61b]
當是還朝後所題於今二百九十有五年矣當時郡縣
所刻石者今多不存余猶及見士大夫家所藏建康及
紹興石刻拓本此本莫究所出而忠穆九世孫大理少
卿升間以見示為書其後以歸之東里集/
   宋黄庭堅書狄梁公碑
昔人謂狄梁公事范文正公文之黄文節公書之為海
内三絶然文篇法既俳書勢亦傾側未足絶也黄正書
不足存有韻無體故也梁公復英王薦張相所稱潛授
[077-62a]
五龍夾日以飛千載而後猶凛凛生色然史稱王及善
王方慶亦與諫復英王者柬之以梁公薦自益州拜洛
州再遷秋官後以姚崇薦入相世知姚著績開元不知
其薦張至二王愈泯泯矣余故附著之弇州山人藁/
王欽佩先生謂此碑如劉阮之徒章甫爼豆蓋謂涪翁
不善眞書故不免反拘於規矩中無超然處也蒼潤軒/
碑跋/
   宋黄庭堅書墨竹賦
[077-62b]
石室先生以書法畫竹山谷道人乃以畫竹法作書其
風枝雨葉則偃蹇攲斜踈稜勁節則亭亭直上此卷為
劉克荘書墨竹賦尤是當家試一展覽淇園秀色在目
睫間矣弇州山人藁/
   宋黄庭堅書摩詰詩
曽子固謂蘇明允之文豐而不餘一言約而不失一辭
雖春秋立言亦不過如是槩而論之惟明允可以當此
非子固亦不能形容至此也魯直以摩詰大言詩方得
[077-63a]
其法乃眞知摩詰者惟其能知之然後能發明其祕要
湏咀嚼久始信其難然則何獨詩邪凡落筆皆能如明
允斯可與論文矣魯直此字又云比他所作為勝蓋嘗
自賛以謂得王荆公筆法自是行筆既爾故自為成特
之語至荆公飄逸縱横略無凝滯脫去前人一律而訖
能傳世恐魯直未易到也姑溪集/
   宋黄庭堅草書漁父詞十五章
家貧不辦素食事忙不及草書此特一時之語耳正不
[077-63b]
暇則行行不暇則草盖理之常也間有蔽於不及之語
而特於草字行筆故為遲緩從而加馳騁以遂其蔽久
之雖欲稍急不可復得今法帖二王部中多告哀問疾
家私徃還之書方其作時亦可謂廹矣胡不正而反草
邪此其據也然而非所造直與神遇則安能至是亦足
以自成一家而名於世也崇寜二年九月三十日姑溪/
集/
   宋黄庭堅書香山七徳舞
[077-64a]
黄太史得書之變者今此帖又因觀海怪圖以發其趣
故視他書尤更沉著痛快然不出其氏名稱號豈猶有
所靳於戴純師邪此詩舊本子夜作天子今來作爾來
治定作理定以子夜對辰日則今本為是惟廿有九廿
有五以字書及秦漢銘文證之只當作一字讀今乃併
二字為一成六言其偶然邪今藏於資中李氏誠為可
寳云鶴山集/
   宋黄庭堅與楊君全詩帖真蹟
[077-64b]
右二詩一帖筆意清贍與世所藏者絶異蓋元符三年
所作公晩年書也後此者五年而公下世公嘗自謂年
衰病侵百事不進惟覺書倍増勝前輩進學之功雖書
翰餘事猶然今藏之楊氏之孫齊㢲余同年友也嘉定
九年春二月攜以過余於梓州因書其後鶴山集/
   宋黄庭堅書唐人詩
右山谷大書一軸紹興末外舅御史王公彦先守漢或
帥瀘時得之今将四十年其孫紹祥攜以相示昔山谷
[077-65a]
謫居多作字以遺蜀人中興後凡東南士大夫之為監
司郡守者徃徃有所獲而歸嵗月既久遇其良輙取之
郡無留良焉詩不云乎尚有典刑慶元戊午五月十四
平園集/
   宋黄庭堅書隂眞君詩
此石刻在䕫州漕司白雲樓下黄書無出其右者嘉定
己巳四月辛卯放翁書渭南集/
隂長生此詩非山谷書之幾没於世然此卷卒為世所
[077-65b]
重者豈以其詩哉抑之刑曹好藏古法帖能識其妙此
又其先傳士公時已藏又其家之故物云匏翁家藏集/
山谷老人書後漢隂長生詩三首今藏刑部馬公抑之
山谷題其後云忠州本都山仙都觀朝金殿西壁有天
成四年人書隂眞君詩三章余同年許少卿以為眞漢
人文章也以余考之信然偶得佳紙為鈔此詩穆觀道
家書徃徃言及隂君今併觀其詩誠不凡之仙也詩詞
㫖髙古而人間少傳故録之其一維予之先佐命唐虞
[077-66a]
爰逮漢世紫艾重紆予獨好道而為匹夫髙尚素志不
事王侯貪生得生亦又何求超迹蒼霄乗飛駕浮青鸞
乗翼與我為仇入火不灼蹈波不濡逍遥太極何憂何
慮遨戲仙都顧閔羣愚年命之逝如彼波流奄忽未㡬
泥土為儔馳走索死不肯蹔休予之聖師體道知眞昇
騰變化松喬為隣其二維予同學一十二人寒苦求道
歴二十年中多怠惰志讓五經辟世自匿二十餘年名
山之側寒不遑衣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奉事
[077-66b]
聖師承顔恱色面垢足胝乃見衰識遂傳要訣恩深不
測妻子延年咸享無極黄白已成貨行不堅痛乎諸子
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不歸賢勤加精研勿投幽壤何
時可還嗟爾流俗富貴所牽神丹一成昇彼九天夀同
三光何但億千其三維予垂髪少好道徳棄家隨師東
西千億役使鬼神玉女侍側子得度世神丹之力寓意/
編/
右山谷書隂真人詩三章自題云書以與王瀘州之季
[077-67a]
子而不著其名末云紹聖四年四月丙午禪月樓中書
按公紹聖元年謫涪州時王獻可帥瀘遇之甚厚獻可
字補之嘗遣其少子至黔省公公集中有與其少子王
秀才書云車馬逺來将父命以厚逐客者是已蓋王嘗
遣其季子至黔此書相見時書故不及於簡札耳觀其
稱與而不云寄可見矣黄㽦作公年譜嘗援以為據而
不得詳予因略疏之此書初作方寸字後皆拳許大書
蓋用敗筆草草寫成瓌偉跌宕一出顔東方朔賛但字
[077-67b]
字剪輳成卷必是大軸經庸人裝截耳甫田集/
   宋黄庭堅草書秋浦歌
字學至唐最勝雖經生亦可觀其傳者以人不以書也
褚薛歐虞皆太宗之名臣魯公之忠義公權之筆諫雖
不能書若人如何哉豫章先生孝友文章師表一世咳
唾之珠聞者興起况其書又入神品宜其傳寳百世恭
聞徽宗皇帝評公之書謂如抱道足學之士坐髙車駟
馬之上横鉗髙下無不如意聖人之言經也晩學小子
[077-68a]
尚安所云張安國跋珊瑚網/
右太史黄公書李白秋浦詩凡十七首筆勢瀟灑皆超
軼絶塵觀公所自題謂寫此時雲日流煥移竹西牖下
旋添新翠有攜幽禽至者時弄新音翏翏可聽則其情
景相融盪而生意逸發於豪素間至今如欲飛動當是
時公方謫涪州别駕自常情言之必憔悴無聊所見花
鳥濺淚驚心公乃能藉之㳺戲翰墨無一髪隕穫之意
非行安節和夷險一致者有弗能也昔人稱公以草木
[077-68b]
文章發帝杼機花竹和氣驗人安樂雖百世之相後使
人躍躍興起者豈欺我哉紹聖二年公年已五十二故
此書蒼勁比舉學官丞祕書時如出二手當時錢穆父
不能深知猶病公為拙公嘗謂李致堯云書要拙多於
巧近見少年作字如新婦子妝梳百種㸃綴終無烈婦
氣嗚呼公言其有所感也夫宋學士集/
山谷書太白秋浦詩筆法頗不類故常或疑非真蹟此
不知書故也公嘗自評元祐間書筆意癡鈍用筆多不
[077-69a]
到晩入峽見長年盪漿乃悟筆法又云紹聖甲戌在黄
龍山中忽得草書三昧則晩年之筆與少時固異矣安
得以故我求之其間筆陣所至猛氣軼出常度然不害
其為神駿也震澤集/
   宋黄庭堅草書太白詩
南豐諶氏收山谷草書李太白歌行一卷殆中年筆也
予家數卷亦太白詩蓋非謫仙妙語不足發龍蛇飛動
之勢耳今江西豫章廬陵宜春皆刻山谷真草惟蜀中
[077-69b]
劉氏十卷中草聖尤奇實暮年筆也始潁昌劉昱字晦
叔與山谷友善暨其子瓌孫伯虎三世相繼持節於蜀
日裒月聚固宜得之之富其間二說學者不可不知乃
命小吏録於左平園集/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眞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
謂之草聖宜焉嘗記元祐中子瞻蘇公穆父錢公同觀
公揮翰作草於寳梵僧舍子瞻賞嘆再四穆父從旁曰
君見自序眞蹟當更有得公一時心有所未平紹聖謫
[077-70a]
黔中始見石揚休自序帖縱觀不已頓覺超異乃服穆
父之言也觀此信是紹聖後所書者幾與藏眞合作但
篇後有闕文當時藏眞自叙有二本一為石揚休所蓄
是矣一蓄蘇舜欽所蘇本前亦有所遺後世以為惋惜
今此卷之不全殆天亦欲㝠契之也尚古宜寳藏之正
徳改元清明日長洲沈周跋珊瑚網/
䨇井之學大抵以韻勝文章詩樂書畫皆然姑論其書
積功固深所得固别要之得晉人之韻故形貎若懸而
[077-70b]
神爽𠖇㑹歟此卷馳驟藏眞殆有奪胎之妙非有若據
孔子比也其故乃是與素同得晉韻然耳今之師素者
率鹵莽求諸其外動至狂惡又是優孟為叔敖抵掌變
幻眩亂人鬼只能惑楚竪子耳亦獨何哉可恨可恨卷
蹟英氣横發於其本書故是平生神品尚古光禄藏護
過於至寳老谷不死之神在華氏矣祝氏集略/
   宋黄庭堅草書文選後詩
涪翁参黄龍禪有倒用如來印手段故其書得筆外意
[077-71a]
如荘周之談大方不可端倪如梵志之翻著韈刺人眼
精一夫九首方相四目䕫一足能三足猿梟籐蟲食木
巨石很老枿秃恢詭譎怪千態萬状然涪翁自謂中年
以草書名世惟東坡以為俗此其暮年書也能知東坡
之所謂俗則知涪翁之不俗矣滏水集/
   宋黄庭堅書贈祖元師詩
黔安居士書自紹聖乙亥謫黔中之後得藏眞自序於
石揚休家落筆頓覺超異此卷乃召還時所書居士年
[077-71b]
已五十七矣其為絶妙有不容言者至若其詩則為祖
元大師而賦師和義人族王氏能用五行書察人休祥
性尤嗜琴學之二十年弗厭搆霜鍾堂畜雅琴十餘遇
嘉賔至欣然鼔一再行或坐此君軒對竹嘯咏居士嘗
寄詩題軒中及聞東還師自三榮追至瀘川餞之居士
嘉其勤因疊前韻贈焉夫居士之在中朝惇卞輩平日
以士大夫自居反不相容至扵擯斥五溪蠻蜑之鄉而
師以一浮屠氏乃能不逺七百里而送之則其尊賢尚
[077-72a]
徳為何如要不止精於琴學而已也詩中第五句有孤
臣䝉恩已三命之言按居士辭免吏部員外郎状元符
庚辰自戎州起廢五月復宣徳郎監鄂州鹽稅十月改
奉議郎簽書寜國軍節度判官十二月發僰道建中靖
國辛巳三月出峡州始改朝奉郎知舒州或疑居士之
賦是詩在於辛巳之正月九日辛未當時僅授二階不
應前兩月遽云三命殊不知僰道初發之時已聞有守
舒之擢第未嘗被詔命爾不然其和丹稜楊皓詩亦未
[077-72b]
出峽所作何以有老作同安守之句邪此蓋不難知者
也詩序云幷簡周彦公周彦公名庠皇祐進士夢易之
子師之羣從弟程遵海之門人七嵗能文後舉八行大
司成考定為天下第一詔旌其門授潼川府敎授辭歿
謚賢節先生東坡潁濵及范忠宣公皆稱其人所著有
氷壺集二十卷亦一知名之士漫附及之非惟見居士
擇友之精而師之昆季清標雅望足以承居士崇奨之
重庶㡬覽之者有所發哉楊子雲之楊文宜從手今改
[077-73a]
而從木者其偶誤也或别是一人邪宋學士集/
   宋黄庭堅書昌黎詩
生平見山谷書以側險為勢以横逸為功老骨顚態種
種槎出獨此録昌黎送符城南讀書詩小行體盡歛其
怒張之氣而為虚婉與蘭亭異體同用尤可寳也昌黎
木强語山谷愛之其示相與送符事相類第昌黎晚節
貴盛故其談讀書之效津津然山谷以筆札得罪流離
放逐生兒愚魯亦是佳事何必強之讀書邪放筆一笑
[077-73b]
弇州續藁/
   宋黄庭堅書中興頌碑後詩
山谷中興頌碑後詩是論宗語俯仰感慨不忍再讀廹
急詰屈亦令人易厭書法翩翩有致惜摹搨乆遂多失
真者余謂坡筆以老取妍谷筆以妍取老雖側臥小異
其品格固已相當跋尾云惜不得秦少㳺妙墨劖之崖
石少㳺當亦善書爾時謫藤州故谷念之邪弇州山人/
藁/
[077-74a]
   宋黄庭堅行書缺月挂疎桐詞
右大字有丰神涪翁書出色者骨與肉兼到蒼潤軒碑/
跋/
   宋黄庭堅書東坡大江東去帖
銅将軍鐵著板唱大江東去固也然其詞跌宕感慨有
王處仲撾鼔意氣傍若無人魯直書莽莽亦足相發磊
塊時閱之以當阮公數斗酒弇州山人藁/
涪翁此書不如缺月挂疎桐後有跋語已糢糊蒼潤軒/
[077-74b]
碑跋/
   宋黄庭堅書此君軒
先騎曹子猷云何可一日無此君吾家小祗園竹萬箇
中有軒三楹不施丹堊純碧而已零雨微颸朝暾夜月
峭蒨青葱映帶眉睫間令人神爽陳子兼方伯為題署
曰此君軒今年歸自楚得山谷老人大書此君軒詩一
卷怒筆勃掣有籜龍坼石勢懸針下垂則輕梢遏雲槎
牙外嚮則䰅節奮張居然墨池傍兔苑因留寘山房中
[077-75a]
異日乞公暇䨇鈎入石壁之軒為此君傳神也弇州山/
人藁/
   宋黄庭堅書七祖山詩
山谷登七祖山次周元翁韻詩其書本得意筆而為再
刻故且石頑而工拙所用峭側取老取媚筆意殆盡其
僅存者偃蹇桀驁之態耳詩亦頗自負得意語而類若
為拙工頑石所侵者何也人苦不自知何縁復寄王子
駿弇州山人藁/
[077-75b]
   宋黄庭堅行書遊青原山詩
右碑遣筆俊偉惜刻手不佳有失真處然風神固在余
嘗謂涪翁二詩如後首釣魚臺云笋□林塘晚絲緡嵗
月除綽有唐意但以前篇觀之則用韻既險而說理又
晦率多牽強餖凑欲令人以意解之此所以謂江西𣲖
蒼潤軒碑跋/
   宋黄庭堅書南華玉篇
黄庭外景一篇世傳魏晉時道家者流所作自王逸少
[077-76a]
以來髙人勝士皆善書之此三十六篇乃其義疏名曰
内景蓋飬生之樞要也薌林居士藏山谷先生所書有
年數矣其孫士虎逺以相示筆勢秀傑何待稱賛惟所
用字校光堯皇帝賜寜夀觀本差殊頗多如首句虚皇
尊今作虚皇前末句此其文今作此真文當以御書本
為正淳熙十五年二月旦日平園集/
   宋黄庭堅書金剛經
此經最貴徐柳所書今或漫或燔所可致者獨灌溪本
[077-76b]
但恨傳刻失真耳山谷遺蹟自當盛行於世故四明别
駕陳篆藏而未刻者為其非全書也然經複語類而次
之計所欠無多山谷翰墨滿江南匡廬又産藥石取諸
人而補華衮攻他山而傳副墨斯無難矣此孝子慈孫
所宜勉也乾道丁亥十二月二十三日敬觀於天池院
文殊亭平園集/
   宋黄庭堅書發願文
此書藏河南李彦将家豪勁端重所謂入顔楊鴻鴈行
[077-77a]
者今已刻石廬陵郡齋然可傳者位置形勢而已若乃
濃淡纖妍體備衆妙則副墨之子亦如佩夫子象環耳
乾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彦将自贛上來僕具脫粟請
少留遂出示此軸獻豚蹄而得禾車者邪平園集/
山谷與佛印㳺在黄龍晦堂室中聞桂薌有省故其造
詣穏宻迥出流輩而文詞翰墨焜燿一世若不自有今
觀親書發願文精誠眞切誓為衆生代受諸報深入普
賢悲智願海非㝛具大乗根器孰能爾邪今時士夫不
[077-77b]
務已學惟訾佛毁敎為事視此寜無愧乎姑蘇無量夀
院淨妙上人家世寳藏幾二百載蓋亦願力所持哉前
有金章宗瘦書金御書筌題首尾明昌七印鉗識讀者
當求其深心大願難於能行無徒夸詞翰之美也洪武
甲寅春前浄慈懐渭題鐵網珊瑚/
   宋黄庭堅書楞嚴經真蹟
余在翰林時暇日同曼碩揭公過看雲堂吳大宗師以
古銅鴨焚香嘗新杏因出示黄太史真蹟適松雪趙公
[077-78a]
亦至謂山谷公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今觀此卷信
不誣矣余以老病空山安得同諸公同一賞玩即臨風
執筆益重懐賢之思云青城山樵者虞集謹識道園學/
古録/
右山谷黄文節公書楞嚴經眞蹟一卷潛心蘭亭進以
鍾張鋒芒圓勁猶神龍之自試韻度飄逸如天馬不可
羈黄公行髙天下於一藝亦造古法觀斯遺墨從可概
見宗𤣥得敬而愛之不啻已出其風裁之峻整又可知
[077-78b]
展玩數四為之歎服洪武丙辰立秋金華宋濓書玉堂
之署宋學士集/
凡事至於入神之境則自不可多有蓋其發之亦自不
易非一時精神超然格度之外者不爾也山谷書如此
卷則眞所謂神品矣捕龍蛇搏虎豹乗風霆而上下太
清誰得而襲其蹤跡也汪宗道居留都繁麗之下博雅
好古收蓄唐宋遺墨甚富此其尤祕重者間出相示賞
歎彌日輙記嵗月如此𢎞治癸亥秋九月既望蘇人祝
[077-79a]
允明書祝氏集略/
山谷眞蹟流世者余及見凡三種在李氏王氏華氏皆
大草筆勢牽連不絶人謂皆紹聖以後之筆蓋公嘗因
錢穆父謂未見自序帖心有所未平紹聖二年謫黔獲
見之遂深契藏真之法而自入神矣此元祐九年四月
戊申書者當是穆父初言時也山谷人品髙詣集諸家
之成若虞道園宋潛溪謂其造鍾王及張長史之域而
未及藏真者亦見諸先輩不徒言也道園跋漫言此卷
[077-79b]
未指其所書何段文字潛溪雖云楞嚴經而子仁辨之
謂乃清公頌據山谷與叔震手劄云寄送清公頌頗見
志願不忘般若中也以頗見二字似美叔震之意疑乎
清公頌叔震所作者後云手抄去觀音賛論所抄當出
其手書尚未知果否宗道好古之士宜更覈之可矣後
學長洲沈周珊瑚網/
   宋黄庭堅書頭陀賛
山谷老人祖瘞鶴之名書寫頭陀之妙句乃至逸其姓
[077-80a]
字豈大觀初禁天下不得傳蘇黄辭翰故削之以避禍
邪然楷法姸媚筆勢縱横絶勝菊坡待制所藏發願文
也時至元壬午陽月晦日濟南張謙受益父題清河書/
畫舫/
黄文節公書頭陀賛荘肅典重左顔右柳覽之有垂紳
正笏之象非若平時率意之作也此吾郷吳文定家舊
藏後歸一時貴最後乃入上海顧廷尉汝和齋中廷尉
之子出以售人将營負郭僕方修頭陀行正當購此惜
[077-80b]
子母青蚨蕭瑟不能償十五秦城楚人之弓未知竟入
誰手此間世名蹟得之者幸毋惜七寳莊嚴耳後學王
穉登敬書同上/
   宋黄庭堅書布袋頌
黄涪翁起豫章分寜筮仕為泰和令故翁墨妙在下邑
為多其著者缺月挂疎桐與市聲在耳二章家傳人翫
宋元之季邑罹兵燹眞蹟逸存亡者什一東陽盧岳伯
公博古精六書太夫人鄭出義門故族尤嗜墨翰攜其
[077-81a]
家世藏涪翁書玉泉皓禪師布袋頌手授公公珍之重
離寢處其來觀察潮陽子章請得而縱觀之卷凡二百
九十六字缺一字風神灑蕩筆鋒蒼勁端嚴處如梁松
亭亭千載尖秃處如渇伽獸稜稜一角沉瑩如孤月流
天而雲絶翳嗟駐如千里馳坂而神更閒鎗摺翻飛而
欲動盤詰迴聨而若續宛而不媚剛而不澀至於抝者
讓者疑者掬者不離於晉而不局於晉竊意宋人筆翁
當稱上乗翁手書此卷已入三昧嘗試評之朱蒼痩而
[077-81b]
色未腴蘇敦重而肉稍肥米襄陽豪而神鋒太峻蔡端
明整而結搆似踈乃宣和書譜遺翁不録而當時復有
蘇黄寫壞一語嗟乎此非夏蟲疑氷則美女入而下陳
者嫉矣子章讀佛祖統記布袋唐僧客閩中或問師年
幾何師曰我此袋與虚空齊年師既化復有人見於東
陽山中涪翁頌此似得嘗如來法味而筆力掃素無所
觸嬈則此卷又當與此袋齊年而師之神與涪翁之筆
流落人間千百年不出東陽竟望赤巖白鹿之間山川
[077-82a]
爽塏古今人物徃徃依之邪郭子章蠙衣生蜀草/
   宋黄庭堅行書七佛偈
右遣筆纎刻手不佳失真多學者恐流於媚蒼潤軒碑/
跋/
   宋黄庭堅行書黄龍晦堂和尚開堂疏
文節此書骨月俱到勝七佛偈百倍蒼潤軒碑跋/
   宋黄庭堅草書
曇秀來海上見東坡出黔安居士草書一軸問此書如
[077-82b]
何坡云張融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吾
於黔安亦云他日黔安當捧腹軒渠也丁丑正月四日
東坡集/
   宋黄庭堅草書千文
紹聖史禍諸公置對之詞今皆不見於文集獨嘗於蘇
魏公家得陸左丞書十數條皆詆元祐語也其間記黄
太史欲書王荆公勿令上知之帖而已力沮止之黄公
爭辨甚苦至曰審如公意則此為佞史矣是時陸為官
[077-83a]
長以是其事竟不得書而黄公猶不免於後咎然而後
此又數十年乃復頼彼之言而事之本末因得盡傳扵
世是亦有天意矣惜乎秉史筆者不能表而出之以信
來世而顧獨稱其詞筆以為盛美因觀此卷李端叔跋
語為之感慨太息輙記其後若其書法則世之有鑒賞
者自能言之故不復及云慶元己未十一月既望雲谷
老人朱熹記朱子文集/
   宋黄庭堅宜州帖
[077-83b]
山谷宜州書最為老筆自不當以工拙論但追想一時
忠賢流落為可歎耳雲谷老人因覽竊識慶元己未三
月八日朱子文集/
   宋黄庭堅大字
能鼓琴者識琴能擊劔者識劔故必能書然後知古人
筆法叔元出示豫章公墨蹟一卷余手拙不能書何足
以識之但見其行草變態縱横勢若飛動而風韻尤勝
非得夫翰墨三昧其孰能臻此公嘗謂蓄書者以韻觀
[077-84a]
之當得其髣髴今反復此帖知公言為確論張綱華陽/
集/
   宋黄庭堅伏波帖
山谷晩年書法大成如此帖豪髪無遺恨矣心手和調
筆墨又如人意譬泰豆之御内得於中外合馬志六轡
沃若兩驂如舞錫鸞肅雍自應武象既不入馳驅之範
亦非詭遇者之所知也范成大至能題於此鐵網珊瑚/
右黄文節公書劉賔客伏波詞詩雄偉絶倫真得折釵
[077-84b]
屋漏之妙公嘗自言紹聖甲戌黄龍山中忽得草書三
昧又云自喜中年字書稍進此詩建中靖國元年五月
乙亥荆南沙尾書於時公年五十有七正晚年得意書
且題其後云持到淮南示余故舊何如元祐中黄魯直
書也按公自評元祐中書云徃時王定國嘗道余書不
工余未嘗以服由今觀之定國之言誠為不謬蓋用筆
不知擒縱故字中無筆耳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
非深解宗趣豈易言哉此書豈所謂字中有筆者邪公
[077-85a]
元符三年自貶所放還建中靖國元年四月抵荆南崇
寜元年始赴太平凡留荆南十閱月常有解免恩命状
云到荆州即苦癰疽發於背脇毒痛二十餘日今方稍
㿉而此帖云新病瘍不可多作勞正發奏旹也嘉靖十
年辛卯冬臘月三日徴明書書畫題跋記/
   宋黄庭堅贈筆工嚴永帖
山谷老人贈筆工嚴永帖蓋在戎州時公嘗手書煎茶
賦云試嚴永筆即其人也此紙乃摹本後有杜氏綰印
[077-85b]
章綰字季陽仕至知英州其祖父與正獻公為兄弟綰
好法書名畵見王洋子渤所為墓誌此其所摹者也黄
公好書故筆工姓名徃徃見詩帖如元道寜吳希照林
為之張通輩可考也夫善書之得佳筆猶良工之用利
器應心順手是亦一快彼謂不擇筆而妍㨗者豈通論
哉他如蔡忠恵之紀諸葛漸蘇文忠之取吳政父子朱
文公之稱蔡藻三公皆深於書故爾吁一技之精猶獲
附賢者以不朽况其大者乎吳師道禮部集/
[077-86a]
   宋黄庭堅與趙景道帖
山谷老人與趙景道帖幷絶句八首今藏海虞錢工部
士𢎞家前有賈丞相似道恱生印及長字印蓋宋末嘗
入似道家恱生乃其堂名也聞之昔人似道藏法書名
畵甚富其妙品輙用二印識之後宋人三跋中有石湖
居士者余鄉先生范文穆公也寓意編/
   宋黄庭堅食時五觀帖
涪翁食時五觀乃小乗經觕語耳然不可不時使何太
[077-86b]
宰王侍中讀之筆法極輕弱而鮮餘味弇州山人藁/
   宋秦觀草書帖
少㳺近日草書便有東晉風味作詩増奇麗乃知此人
不可使閒遂兼百技矣技進而道不進則不可少㳺乃
技道兩進也東坡集/
   宋秦觀帖
黄豫章秦淮海皆學顔平原眞行豫章晚尤自稱許淮
海則退避不肯以書自名亦各行其志也嘉定改元四
[077-87a]
月己酉山隂陸㳺書渭南集/
   宋王詵書
余嘗得蕃錦一幅團窠中作四異物或無手足或多手
足甚奇怪以為書囊人未有能識者今觀晉卿行書頗
似蕃錦其竒怪非世所學自成一家山谷集/
   宋黄正叔書
正叔髙標清致雖在烈日塵埃中見其字想見其人清
風颯然不召自至然其少所許可介潔不撓獨扵魯直
[077-87b]
委曲傾盡每見一語必手録故因其字所流傳者多魯
直語正叔既病目廢而魯直死矣讀之慘然流涕姑溪/
集/
   宋鮮于侁帖
公字子駿閬中人終於集賢修撰知陳州裕陵稱其文
學司馬文正公稱其政事蘇文忠公稱其詞章泰山孫
先生稱其經術公之為人大略可覩矣今觀此帖雖㳺
戲翰墨而大要使人内觀返照以求其在巳者學者循
[077-88a]
是而有得焉則知此詩不但為紀老設也鶴山集/
   宋李康年篆心經
江夏李君康年好古博學而小篆尤精以私忌日篆般
若心經為其親追福而求余為跋尾余聞此經雖不離
言語文字而欲以文字見欲以言語求則不可得篆畫
之工蓋亦無施於此况所謂跋尾者乎然人之欲薦其
親必歸於佛而作佛事當各以其所能雖畫地聚沙莫
不具足而况篆字之工若此者邪獨恐觀者以字法之
[077-88b]
工便作勝解故書其末普告觀者莫作是念元豐五年
十二月十三日東坡集/
   宋李康年篆
余嘗論二王以來書藝超軼絶塵惟顔魯公楊少師相
望數百年若親見逸少又知得於手而應於心乃輪扁
不傳之妙賞㑹於此雖歐虞褚薛政湏北面爾自為此
論雖平生翰墨之友聞之亦憮然瞠若而已晚識子瞻
評子瞻行書當在顔楊鴻鴈行子瞻極辭謝不敢雖然
[077-89a]
 子瞻知我不以勢利交之而為此論李樂道白首心醉
 六經古學所著書章程句斷絶不類今時諸生身屈於
 萬夫之下而心亨於江湖之上晩寤籀篆下筆自可意
 直木曲鐵得之自然秦丞相斯唐少監陽冰不知去樂
 道逺近也當是傳其家學觀樂道字中有筆故為樂道
 發前論蔡君謨行書世多毁之者子瞻嘗推宗之此亦
 不傳之妙也山谷集/
    宋文勛篆
[077-89b]
 景修談金陵近事亹亹皆可人意非紬繹展轉不能中
 程度諧律吕文安國余與之逰三十年善論難劇談切
 中尤得於罇俎間為多嘗謂其㝛疇預計不如是必有
 脫落可指議處然篆筆方嚴勁正未嘗妄立一筆豈舌
 端筆次自應相契故如是抑機警爽悟不謀而然邪聽
 言觀書如㑹兹境可勝慨歎姑溪集/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