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61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清-孫岳頒 (master)


[07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六卷
   歴代名人書跋七
    宋趙普書
    宋徐鉉書雙溪院記
    宋徐鉉篆項王亭賦
    宋徐鉉摹嶧山碑
[076-1b]
    宋徐鉉篆書千文
    宋袁正已書摩利支天經隂符經
    宋尹熙古書汾隂壇頌
    宋張仁愿書唐憲宗廟碑
    宋張仁愿書後周太祖廟碑
    宋孫崇望書嵩嶽廟碑
    宋李建中書千文
    宋李建中和馬侯詩帖
[076-2a]
   宋李建中帖
   宋李建中六帖
   宋李建中書
   宋蘇易簡臨蘭亭序詩
   宋楊億書
   宋楊億書玉溪生詩
   宋楊億書遺教經
   宋李宗諤書
[076-2b]
   宋郭忠恕小字說文字源
   宋郭忠恕書隂符經
   宋郭忠恕文宣王廟記
   宋郭忠恕髙祖廟碑
   宋郭忠恕三體隂符經
   宋章得象書遺教經
   宋周越書王龍圖桞枝辭後
   宋周越帖
[076-3a]
   宋石延年書筆
   宋石延年書籌筆驛詩
   宋石延年詩帖
   宋石延年楷書古松詩
   宋石延年帖
   宋种放墨蹟
   宋林逋與通判帖
   宋林逋帖
[076-3b]
   宋林逋二帖
   宋林逋手書雜詩
   宋彭太素行書等覺院記
   宋吳郢書大相國寺碑銘
   宋杜衍墨蹟
   宋杜衍草書
   宋杜衍與歐陽文忠公帖
   宋杜衍詩帖
[076-4a]
   宋杜衍草書帖
   宋晏殊二帖
   宋宋綬楷書千文
   宋韓琦與歐陽文忠公帖
   宋韓琦書義鶻行後
   宋韓琦書北嶽廟碑
   宋范仲淹書伯夷頌
   宋范仲淹書道服賛
[076-4b]
   宋范仲淹與朱校理手帖
   宋范仲淹荅翰長學士帖
   宋范仲淹許下帖
   宋范仲淹與尹舍人帖
   宋范仲淹手墨
   宋范純仁與司馬温公手簡
   宋富弼與王龍圖帖後
   宋富弼十二帖
[076-5a]
   宋文彦博眞蹟
   宋文彦博三帖
   宋薛奎詩帖
   宋歐陽修帖
   宋歐陽修與挺之郎中帖
   宋歐陽修書
   宋歐陽修集古録序真蹟
   宋歐陽修集古録跋
[076-5b]
   宋歐陽修九帖
   宋歐陽修墨蹟
   宋歐陽修詩帖
   宋歐陽修二小帖
   宋宋祁墨蹟
   宋邵雍書逢春詩
   宋邵雍手寫陶靖節詩
   宋蘇舜欽寶奎殿頌帖
[076-6a]
   宋蘇舜欽四時歌真蹟
   宋蘇舜欽詩帖
   宋蘇舜欽二詩真蹟
   宋蘇舜欽臨懐素自叙帖
   宋蘇舜欽留别王原叔古詩帖
   宋蘇舜欽草書杜詩真蹟
   宋蘇舜元草書
   宋蘇舜元帖
[076-6b]
   宋蘇舜元二帖
   宋江休復墨蹟
   宋梅聖俞真蹟
   宋蘇洵與孫叔静帖
   宋慎東美帖
   宋李唐卿篆千文
   宋蔡襄書集古録序
   宋蔡襄書茶録
[076-7a]
   宋蔡襄書牡丹記
   宋蔡襄書海㑹寺記
   宋蔡襄飛白書
   宋蔡襄書賦
   宋蔡襄草書
   宋蔡襄書隴西王碑
   宋蔡襄獻夀儀帖
   宋蔡襄書前出塞詩
[076-7b]
   宋蔡襄臨真草千文
   宋蔡襄書哀冊
   宋蔡襄書唐人詩帖
   宋蔡襄荔枝帖
   宋蔡襄白蓮帖
   宋蔡襄謝賜御書詩真蹟
   宋蔡襄書蹟
   宋蔡襄書栁子厚吐谷渾詞
[076-8a]
   宋蔡襄書杭州府治記
   宋蔡襄書寒蟬賦
   宋蔡襄萬安橋記
   宋蔡襄書晝錦堂記
   宋蔡襄真書有美堂記
   宋蔡襄秋暑帖
   宋蔡襄草書二帖
   宋趙抃帖
[076-8b]
   宋趙抃遺帖
   宋司馬光帖
   宋司馬光隸書
   宋司馬光與邢和叔帖
   宋司馬光與范忠宣帖
   宋王安石二帖
   宋王安石帖
   宋王安石手書
[076-9a]
   宋王安石詩刻
   宋王安石書金剛經
   宋王安石正書楞嚴經要㫖
   宋王雱書
   宋曾鞏帖
   宋文同草書
   宋文同草書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宋蘇頌臨閣帖
[076-9b]
   宋錢公輔書遺教經
   宋唐坰帖
   宋鍾離景伯小字千文
[076-10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六
  歴代名人書跋七
    宋趙普書
 蕭相國守闗中因鮑生說遣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
 軍所漢王大說當楚漢相距京索間髙帝方暴衣露蓋
 有疑蕭公心故忻其此舉若夫我藝祖太宗則不然聖
 度𢎞廓任賢弗疑佐命之臣類以功名寵禄始終而忠
[076-10b]
 獻王梁楹丕基為國宗臣雍熙中四方底定久矣承平
 之際偃息近藩豈復見疑而因婦子取信以自明哉其
 遣夫人朝京師賀誕節盖忠順之至誠見於禮非謂位
 髙多懼而然也至其家問中指撝審細字畫謹嚴又以
 見王之克勤小物如此政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黄伯
 思謹書東觀餘論/
    宋徐鉉書雙溪院記
 右雙溪院記徐鉉書鉉與其弟鍇皆能八分小篆而筆
[076-11a]
法頗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號二徐為學者所
宗蓋五代干戈之亂儒學道喪而二君能自奮然為當
時名臣而中國既苦於兵四方僭偽割裂皆褊廹擾攘
不暇獨江南麤有文物而二君者優㳺其間及宋興違
命侯來朝二徐得為王臣中朝人士皆傾慕其風采蓋
亦有以過人者故特録其書爾若小篆則與鉉同時有
王文秉者其筆甚精勁然其人無足稱也治平元年上
元日書集古録/
[076-11b]
   宋徐鉉篆項王亭賦
舊見岸老筆誕載騎省□匾之說近有敷原王季中彦
良實襄敏諸孫余及見其暮年嘗問古人篆字真蹟何
以無燥筆季中笑曰罕有問及此者蓋古人力在不盡
用筆力今人以筆為力或燒筆使秃而用之移筆則墨
已燥以今觀此軸信然子孫非不甚工惜其自壊家法
反以端直安&KR0008售一時後進競倣之古意顧盡但可為
知者道耳攻媿集/
[076-12a]
騎省自言晚乃得□匾法今觀此卷縱横放逸無豪髮
姿媚意態其為老筆無疑淳熙辛丑仲冬乙酉新安朱
熹觀汪伯時所藏於西安浮石舟中朱子文集/
   宋徐鉉摹嶧山碑
歐陽公謂嶧山無此碑觀杜子羙贈李潮詩則歐陽公
之前無此碑已久新齋李公嘗以摸本刻於金陵郡學
其石今亦弗存此是徐鼎臣摸刻舊本可寳也黄文獻/
公集/
[076-12b]
昔賢評徐散騎有字學而書法不能工今所橅斯相嶧
山碑僅得其狀耳求所謂殘雪滴溜鴻鵠羣逰之妙徒
想像於荒煙榛草間重以增慨弇州山人藁/
   宋徐鉉篆書千文
此宋右散騎常侍邠州行軍司馬徐鉉鼎臣篆書千文
宋夀皇以賜魏僕射把者後有諸名賢題跋按騎省篆
法朱長文肩之妙品以為能繼李祕監絶學於喪亂之
餘其行筆㸃畫皆精嚴有法度今此千文雖未敢謂得
[076-13a]
岐陽嶧山之祕而螺匾隱然文武兼濟其為真蹟無疑
獨壽皇稱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杞而
係載淳熙考之杞以乾道二年十二月拜右僕射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至三年十一月而罷八年改左右僕射
為左右丞相眀年為淳熙改元以後固無所謂左僕射
而把於其時已卒未嘗為左僕射也得非好事者為畫
蛇之足邪老謬多遺忘聊記所聞於後俟眞賞者鑒定
弇州續藁/
[076-13b]
   宋袁正己書摩利支天經隂符經
袁正已所書摩利支天及隂符經立於乾徳在亰兆國
學以太學刻二教之經不必論宋初文字徐以篆夢英
以雜體袁正已以楷皆得郭忠恕之一端而此袁得意
之作古淡閒雅尚有李氏之遺風焉蔡襄稍為變調繼
以蘇黄各出新意陵夷至於顛老古法埽地盡矣余於
宋初猶有取焉爾墨林快事/
   宋尹熙古書汾隂壇頌
[076-14a]
漢武帝封泰山還祀汾隂何所取義而唐𤣥宋眞皆因
之良可笑也頌文為王文貞旦撰亦天書之緒談耳尹
熈古者書院待詔差有聖教筆而不能免通微院體聊
為志之弇州續藁/
   宋張仁愿書唐憲宗廟碑
憲宗陵廟葺於開寳六年其撰者為宗正丞趙某書者
為待詔張仁愿俱沓拖不足觀當是時藝祖方經營海
内祀典之不遑而首注心於憲宗者蓋深有感於帝之
[076-14b]
威略與藩鎮之横而趙韓王之說所由進也天下從此
定矣弇州續藁/
   宋張仁愿書後周太祖廟碑
後周太祖廟碑蓋宇文氏也其文與書亦出趙寜張仁
愿書行筆殊草草意小勝耳丹石之不能謹嚴始自李
太和濫觴於仁愿至二米極矣故志之弇州續藁/
   宋孫崇望書嵩嶽廟碑
右嵩嶽中天王廟碑盧崖州撰有唐季衰薾之風孫崇
[076-15a]
望蓋以書待詔者運筆固圎熟毋乃通微院體之遺邪
弇州續藁/
   宋李建中書千文
西臺書世不多見此卷千文結體遒媚行筆醇古存風
骨於肥厚之内按黄文節公庭堅評西臺書肥不剰肉
如羙女豐肌而神氣清秀又謂其字中有筆如禪家句
中有律今觀此書信不誣也惟是題名爲隱語或以為
疑然宋元題識數人皆極稱賞而所謂柱史裔孫者固
[076-15b]
寓李姓其間也此其事雖不可考要之為西臺書無疑
其中殷敬匡恒字皆有闕筆蓋翼宜藝真四廟諱也建
中真宗時人故所諱止此然𤣥朗字真廟以之事神尤
所深禁而不避者盖祥符五年始上聖祖尊號詔天下
不得斥犯二字而此景徳二年書實前五年也鄒君光
懋世寳此卷余借留齋中數月因題而歸之甫田集/
   宋李建中和馬侯詩帖
姑蘇名士朱長文謂唐書餘學廢墜非也時人作字尚
[076-16a]
不茍特氣體少卑薾耳李西臺獨能拔乎其萃是以古
今貴之熙豐以後學者争言道徳性命之理翰墨一藝
固在所忽躐等凌節豈惟筆法之絶乎此可與善學下
惠者道而難與失歩邯郸者論也淳熙丙午七月一日
孟享致齋東里周必大題平園集/
   宋李建中帖
嘉祐三年三月晦日和叔攜以過余因得覽之不能釋
手嗟今之人清尚如西臺君者何少也遂書其後而還
[076-16b]
歐陽文忠公集/
西臺本學王大令書而拘攣若此猶韓非之學黄老李
斯之師荀卿也然余觀筆勢尚有先賢風氣固自佳東/
觀餘論/
西臺書在當時為有法要不可與唐中葉以前筆跡同
日而語也細觀此帖亦未見如延之所云也新安朱熹
仲晦父朱子文集/
涪翁稱西臺書出羣拔萃肥不剰肉如美女豐肌而神
[076-17a]
氣清秀但恨摹手失其筆意耳今獲觀此眞跡而窺見
其筆意寜復有涪翁之遺恨乎黄文獻公集/
西臺書今存者少匏菴出示此帖清麗圓熟姿態横生
可謂深得二王筆法者而或者猶病其稍肥吾以為不
然東坡云短長肥痩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震澤集/
   宋李建中六帖
予近得華山圖題曰崧髙維嶽歐陽公所記清神之洞
及李西臺隱居之地在焉軸尾載西臺卜築始末甚詳
[076-17b]
此帖出於西臺逸筆無可疑者前史官文及翁書珊瑚/
網/
西臺書三十年前極罕得見近數數見之大槩雄實篤
厚如其人涪翁傷肥之論無乃太嚴此六帖信意行筆
天眞爛熳尤可愛世謂平園攻媿後村不善書輙欲評
書予之謂歟杭仇逺同上/
李西臺書與林和靖絶相類涪翁評之謂西臺傷肥和
靖傷瘦和靖清枯之士也痩之傷為不誣西臺之書類
[076-18a]
其為人典重溫潤何肥之傷也哉莒溪唐氏易安室所
藏凡六帖觀者自能評之當以余言為然時至正二十
五年夏六月朔㑹稽抱遺老人楊維禎在雲間草𤣥閣
試老陸鐡穎書東維子集/
   宋李建中書
唐詩文體凡屢變晚季遂不逮惟書字迄三百年猶有
貞觀永徽以來風骨氣韻李西臺雖在宋初實唐人書
法之終也過此則益變而下矣乃知古人法度能世守
[076-18b]
之未有不善者筆札細事爾可以考世變焉吳師道禮/
部集/
   宋蘇易簡臨蘭亭序詩
有若象夫子尚興闕里門虎賁狀蔡邕猶旁文舉樽昭
陵目一閉真迹不復存予今獲此本亦可比璵璠翰林
學士承旨中書舎人蘇易簡於玉堂北軒題平園集/
蘇易簡題蘭亭軸詩以其官考之當淳化二三年或四
年中距今淳熙五年十月始一百九十年翰林學士中
[076-19a]
奉大夫周必大題於行在玉堂之東軒同上/
   宋楊億書
楊文公相去未久而筆迹巳難得其為人貴重如此豈
以斯人之風流不可復見故邪元豐戊午四月十六日
東坡集/
   宋楊億書玉溪生詩
此吾鄉文公書也國朝南方人物之盛自浦城始浦城
人物之盛自文荘公及公始當咸平景徳間公之文章
[076-19b]
擅天下然使其所立獨以詞翰名則不過與騷人墨客
角逐争後先爾惟其清忠大莭凛凜弗渝不義冨貴視
猶涕唾此所以屹然為世之郛郭也歟徳秀生晚恨未
識公蓬藋之居距公故第不數里蓋嘗徘徊終日想公
遺風而不得見今迺從公之孫零陵史君獲觀其眞蹟
斯亦幸矣嗚呼前輩之典刑日逺鄉邦人物既寥寥其
可數而楊氏之後如史君者復㡬人其不可嘆也夫其
可不更相勉勵也夫西山集/
[076-20a]
   宋楊億書遺教經
了翁自結髮遊聖人之門窮益深測益逺今髮星星矣
大懼年數之不足其於他道蓋未暇及也今伏觀内翰
文公手書遺教經歎先賢餘力所及猶若此謹拜手書
於下方鶴山集/
   宋李宗諤書
昌武筆畫遒峻蓋欲自成一家宜其見稱於當時也修
覽其書知此道寂寞久矣嚮時蘇梅二子以天下兩窮
[076-20b]
人主張斯道一時士人傾想其風采奔走不暇自其淪
亡遂無復繼者豈孟子所謂折枝之易第不為耶覽李
翰林詩筆見故時朝廷儒學侍從之臣未嘗不以萹章
翰墨為樂也歐陽文忠公集/
   宋郭忠恕小字說文字源
右小字說文字源郭忠恕書忠恕者五代漢周之際為
湘隂公從事及事皇朝其事見實録頗竒怪世人但知
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見刻石者
[076-21a]
蓋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干戈之際學校廢是謂
君子道消之時然猶有如忠恕者國家為國百年天下
無事儒學盛矣獨於字書忽廢幾於中絶今求如忠恕
小楷不可得也故余每與君謨歎息於此也石在徐州
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書集古録/
   宋郭忠恕書隂符經
右隂符經郭忠恕書篆法自唐李陽冰後未有臻於斯
者近時頗有學者曽未得其髣髴也實録言忠恕死時
[076-21b]
甚怪豈亦異人乎其楷書尤精也嘉祐六年九月十五
日宴後歇泊假偶覽因題集古録/
   宋郭忠恕文宣王廟記
右文宣王廟記題縣令郭忠恕撰并書按國史忠恕為
漢湘隂公從事周祖徴為周易博士國初貶乾州司户
太宗朝復任國子主簿流登州卒不載其嘗為縣令也
記云縣在汝水之汭嵩山之陽不知其為何縣最後題
甲寅四月十五日建蓋周世宗乾徳元年也或云此記
[076-22a]
在汝州界中金石録/
   宋郭忠恕髙祖廟碑
右漢重修髙祖廟碑郭忠恕八分書余年十七八時巳
喜収畜前代石刻故正字陳無巳徐人為余言豐縣有
此碑託人訪求後數年乃得之然字畫頗軟弱余家有
忠恕八分懐嵩樓記墨蹟乃其暮年所書筆力老勁非
此碑之比亦嘗刻石今録於次金石録/
   宋郭忠恕三體隂符經
[076-22b]
右郭忠恕三體隂符經其二大小篆其一隸也忠恕篆
筆㡬與徐鉉埒而尤以工小楷名畵品入妙仕宋為國
子主簿用酒狂得罪貶能自卜死日或云仙去不死也
隂符最為唐人所重禇河南前後奉𠡠書至累百卷中
亦多精語是老子以下鬼谷以上人作但非黄帝書耳
忠恕既謫仙人宜其有㑹屢書之而不足也弇州續藁/
   宋章得象書遺教經
章文簡公楷法尤妙足以見前人篤實謹厚之餘風也
[076-23a]
東坡集/
   宋周越書王龍圖桞枝辭後
周氏書苑十卷歴叙古文篆隸而䧏凡五十四種古今
能書四百九十餘人筆法論叙二十餘家字畫之變略
盡於此及觀其眞草二體書婉媚遒勁皆中規矩信其
書之不徒作也龍圖王公栁枝辭格韻超逸追古作者
不然周書豈浪得邪李彌遜筠溪集/
   宋周越帖
[076-23b]
王著臨蘭亭叙樂毅論補永禪師周散騎千字皆妙絶
同時極善用筆若使胸中有書數千卷不隨世碌碌則
書不病韻自勝李西臺林和靖矣蓋羙而病韻者王著
勁而病韻者周越皆渠儂胸次之罪非學者不盡功也
顔太師稱張長史雖姿性顛佚而書法極入規矩也故
能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如亰洛間人傳摹狂怪字不
入右軍父子繩墨者皆非長史筆蹟也蓋草書法壊於
亞棲也山谷集/
[076-24a]
   宋石延年書筆
范文正公祭曼卿文其略曰曼卿之才大而無媒不登
公卿善人是哀曼卿之詩氣豪而竒大愛杜甫酷能似
之曼卿之筆顔筋桞骨散落人間實為神物曼卿之心
浩然無機天地一醉萬物同歸不見曼卿憶矣如生希
世之人死於神眀方此時世未有言曼卿為神仙事後
十餘年乃有芙蓉城之說不知文正公偶然之言乎抑
亦有以知之也元符三年十月十六日書東坡集/
[076-24b]
   宋石延年書籌筆驛詩
予家藏石曼卿大書籌筆驛詩宛類顔魯公心畫今友
人曽無疑又示其行草二十字絶似栁誠懸范文正公
云曼卿之筆顔筋桞骨諒哉嘉泰元年七月癸丑平園/
集/
右驛在蜀中綿州石曼卿爲諸葛武侯賦也寳元二年
大書以遺朱復之後二年朱為四明節度推官遂刻石
於㕔事中更兵火碑仆於榛莽間凡百餘年劉偉至出
[076-25a]
而函置南堂壁間且以名其堂闕一角失十五字紹熙
元年守林采得曼卿集而補之且舉范文正公誄石學
士書於後云曼卿之詩氣雄而竒大愛杜甫酷能似之
曼卿之筆顔筋桞骨散落人間實為神物今觀此詩此
字則所謂實為神物非虚器也青萍劔名杜詩秦州見
勅目除薛畢有誰定握青萍之句劉昌詩蘆浦筆記/
   宋石延年詩帖
右石公曼卿詩自書曼卿與蘇公子羙齊名兩人皆歐
[076-25b]
陽文忠公所畏澄心堂紙詩所謂曼卿子羙皆奇才者
也又曼卿墓表其略曰曼卿先世幽州人少以氣自豪
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偉行非常之功顧不合
於時乃一混於酒文章勁健稱其意氣云文忠公一代
儒宗曼卿於補之輩行濶四五詩工字妙不當從補之
議當如文忠公語也曼卿以天聖四年來令金山故詩
為此邑人作者多劉君一也如題張氏園亭詩云樂意
相闗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尤為佳句其地在邑東
[076-26a]
郭近秦城古寺蓋太宗時御史張公穆之别業園諸子
之所營也逮補之寓此蓋七十年而荒墟廢址狐鼠之
所跳嗥獨兩大檜蒼然猶在其枝半死半生蟠拏奇怪
想見山隂品彚之盛微詠詩句為之太息歸御史曽孫
大方曰嘗試復之﨑立兩亭當為子名之以其語一曰
樂意一曰生香以記曼卿甞醉此亦知先世於曼卿厚
於今不可得也大方曰唯歳再春大方率清曉出郭門
或問之曰東園壅培事恐後㑹大方猶子芻與同里郭
[076-26b]
力又以曼卿此詩刻石欲補之書數字石上乃摭文忠
公詩文幷附題園亭詩事其末為夫後來益逺前輩竒
偉有如石公至不知其名字志行終始何如人故詳出
之大方字廷賢芻字堯詢力字進道皆里良士而堯詢
自云藏曼卿書詩猶十數大觀二年二月己巳潁川晁
補之无咎題雞肋集/
   宋石延年楷書古松詩
曼卿上世家幽州燕俗勁武少以氣自豪書體兼顔桞
[076-27a]
前輩謂愈大愈竒余三見真蹟禮部尤尚書家西師詩
有旗光秋曉起甲色夜江横之句歐陽氏籌筆驛詩有
意中流水逺愁外舊山青之句今又見此詩影摇千尺
聲撼半天尤為人膾炙皆警䇿也歐陽公稱文章勁健
稱其意氣余以為字畫猶有劔拔弩張之勢吾鄉郡從
事官舎中先有籌筆驛詩石已久矣今趙君致逺又欲
刻此是為二妙也四明樓鑰攻媿集/
   宋石延年帖
[076-27b]
寳元定康間上方勵精政事招徠天下賢俊故得人之
盛超軼前古其遺風餘烈使後之人一歴耳一到眼莫
不頺然追誦聳然興起恨不得亟與之俱而遂相上下
也曼卿用雖不盡其才然文詞筆墨照映流輩人有得
之者不異南金大貝什襲珍藏以為子孫不朽之傳況
其先世遊從之舊迹同而情相好者哉宜其尺牘交馳
委曲展轉尤足以見其傾盡而一時傳玩不獨其風流
趣尚可以互相表發且以知當時文物之勝信非前世
[076-28a]
所能先後也姑溪集/
   宋种放墨蹟
种明逸天下髙士郭有道之流輩也使其翰墨無以過
人得其遺蹟猶可想其風度況筆精墨妙耶山谷集/
   宋林逋與通判帖
通判不知何如人承平無事時佐錢塘佳郡又得此老
為州民樂哉攻媿集/
   宋林逋帖
[076-28b]
祥符天禧間士之風節文學名天下者陜郊魏仲先錢
塘林君復二人又皆工於詩方是時天子脩封禪告太
平有二人在天下麟鳳芝草不足言矣君復書法又自
髙勝絶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愈方饑不食而飽忽
得觀上竺廣慧法師所藏二帖不覺起敬立法師能捐
一石刻之山中使吾輩皆得墨本以刮目散懐亦一竒
事也嘉泰甲子歳十二月丁邜山隂陸游務觀書渭南/
集/
[076-29a]
   宋林逋二帖
此和靖眞蹟聶衛公帥蜀時所得也觀其筆勢遒勁無
一㸃塵俗氣與暗香踈影之句標致不殊此老胷中深
有得梅之清故其發之文墨者類如此當襲藏之以為
珍玩元統甲戌夏五謝升孫書於南牎鐵網珊瑚/
   宋林逋手書雜詩
右和靖林處士君復手書七言近體五首其語沖夷可
詠而結體尤峭勁然有韻態不作嵓嵓骨立也蘓長公
[076-29b]
一歌其推許此君至矣然至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留
臺差少肉二語便是汝南月旦何嘗少屈狐筆也留臺
者李建中也嘗分司御史臺考之集稱西臺以偶東野
當更稱耳長公書法勻隱妍妙風神在波拂間而麗句
層出尤刺人眼始錢唐人即孤山故廬以祀和靖遊者
病其湫隘因長公詩後有我笑呉人不好事好作祠堂
傍脩竹遂徙置白香山祠與長公配故迨於今香火不
絶乃其遺蹟與長公同卷價踊貴十倍太史公有云伯
[076-30a]
夷叔齊得夫子而名益彰若君復者抑何其多幸也歟
弇州續藁/
   宋彭太素行書等覺院記
此碑刻於眞宗改元之嵗當是時四家之書未行故猶
有唐人行狎之勢覽之翩翩自可喜也蒼潤軒碑跋/
   宋呉郢書大相國寺碑銘
右寺碑在大梁為翰林承㫖宋白撰待詔吳郢書完好
若新立者白亦頗有文學名而辭蕪雜不工不敢與江
[076-30b]
總持作奴何論簡棲郢雖不能脱祗候習頗遒勁自賞
殆類誠懸集書聊為存之弇州山人藁/
   宋杜衍墨蹟
右杜祁公墨蹟公當景祐中為御史中丞時余以鎮南
軍掌書記為館閣校勘始登公門遂見知奨後十五年
余以尚書禮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留守南都公已罷
相致仕於家者數年矣余歲時率僚屬候問起居見公
福夀康寜言笑不倦嵗餘予遭内艱去居於潁服除來
[076-31a]
京師䝉恩召入翰林為學士與公書問徃還無虚月又
二嵗公以疾薨於家予既泣而論次公之功徳而銘之
又集在南都時唱和詩為一卷以傳二家之子孫又發
篋得公手書簡尺歌詩類為十卷而藏之予與時寡合
辱公之知久而愈篤宜於公有不能忘矧公筆法為世
楷模人人皆寳而藏之然世人莫若予得之多也嘉祐
八年六月晦日歐陽文忠公集/
   宋杜衍草書
[076-31b]
正獻公晚乃學草書遂為一代之絶公書政使不工猶
當傳世寳之況其清閒妙麗得昔人風氣如此邪東坡/
集/
髙適五十始為詩而與李杜抗行正獻公莫年乃學草
書筆勢翩翩遂逼魏晋孰謂秉燭不迨晝游哉於戲公
之用也忠猷亮節著於朝廷其退也直心勁氣寓於翰
墨故觀此書者可以得公之為人東觀餘論/
   宋杜衍與歐陽文忠公帖
[076-32a]
杜公以草書名家而其楷法清勁亦自可愛諦玩心畫
如見其人慶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朱熹觀朱子文集/
   宋杜衍詩帖
右杜祁公酬九華吳殿院鼠鬚筆古律詩各一篇吳名
宗復字仲庶至和甲午秋自殿中侍御史因論大臣出
倅䖍州未至改守池陽乙未冬復入臺公詩作於此嵗
時年七十有八又二年而薨實録夲傳云晚年喜為草
書而歐陽公亦云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竒
[076-32b]
皆紀實也蔣公穎叔心慕手追跋語數十字蓋得其髣
髴云先是淳熙初元公四世孫立道已刻石祁陽今其
弟新㑹昌宰至道復示真蹟敬推嵗月題其後紹興二
年嵗次辛亥八月六日平園集/
   宋杜衍草書帖
杜公草字既縱而有法已自成&KR0556宜傳於後世龍津黄
裳觀停雲館帖/
杜公筆法其妙入神永叔以草聖稱之真不誣矣政和
[076-33a]
乙未夾鐘月既望梅川陳暘筆同上/
正獻公嘗和孫珪祕丞詩曰老來楷法不如初試向閒
齋習草書落筆何曽見飛動雕章果已過吹嘘公楷法
端勁如其為人暮年始學草書而歐蔡蘓黄諸公皆盛
許之豈非大本先立則縦横造次無往不合邪寳慶元
年冬十月丁巳魏了翁獲觀於陳正甫前二跋如黄冕
仲陳晉之眞蹟亦可寳也同上/
   宋晏殊二帖
[076-33b]
右觀文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晏元獻公二帖公為人眞
率其詞翰亦如其性是可佳也歐陽文忠公集/
   宋宋綬楷書千文
宋宣獻公名綬字公垂楷法為宋初第一極得黄庭經
樂毅論遺法長洲黄氏藏其小楷千文一卷原係宋潛
溪故物即天章閣所貯舊本也按宣和書譜稱其筆法
清癯而不纖弱輕活秀潤在李建中之上殆非過許云
清河書畫舫/
[076-34a]
   宋韓琦與歐陽文忠公帖
張敬夫嘗言平生所見王荆公書皆如大忙中寫不知
公安得有如許忙事此雖戲言然實切中其病今觀此
卷因省平日得見韓公書蹟雖與親戚卑㓜亦皆端嚴
謹重略與此同未嘗一筆作行草勢蓋其胸中安静詳
宻從容和豫故無頃刻忙時亦無纖介忙意與荆公之
躁擾急廹正相反也書札細事而於人徳性其相闗有
如此者熹於是竊有警焉因識其語於左方慶元丁巳
[076-34b]
十月&KR0996辰朱熹朱子文集/
   宋韓琦書義鶻行後
右韓忠獻王琦所書杜甫義鶻行端嚴厚重古所謂顔
筋栁骨殆無以過之展卷熟視則夫垂紳正笏不動聲
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者其氣象猶可想見其髣髴
也朱文公有云韓公書蹟雖與親戚卑糿未嘗有一筆
作行草勢以此觀之王之為人出中逹外無斯須不本
於誠故其建功立事凝定不摇徳在生民而名著史冊
[076-35a]
宜也視彼傾欹偃仆常若大忙中書者則其躁急寛易
相去何如哉宋學士集/
   宋韓琦書北嶽廟碑
北嶽廟在曲陽中有一白石梁相傳云是舜時從嶽飛
至者因祀於此其說迂誕不可信然古樹遒竦有二塑
鬼竒甚皆千年外物碑刻亦稱是魏公此書全法顔平
原而時時露桞骨鋒距四出令人不可正視公之受遺
二世以身繫輕重此亦可窺一班矣弇州山人藁/
[076-35b]
   宋范仲淹書伯夷頌
范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為俗而
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如斯人不必以書立名於來世
也然翰墨乃工如此蓋喜多能雖大賢不免焉山谷集/
文正公以寳元元年赴潤道謁狄梁公廟為之作記立
碑又十三年皇祐三年鎭青社用黄素小楷書伯夷頌
寄蘇才翁蓋去公薨半嵗耳於是公屡以言事忤㫖出
殿外服知其道之莫可行也将以仰晞古人而於伯夷
[076-36a]
之清風梁公之大節竊深慕焉攬公之跡可以諒公之
心矣所謂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兹非其徴乎東陽
桞貫謹題桞待制集/
范文正公為蘇才翁書伯夷頌後有秦㑹之太師賈師
憲太傅兩人圖記宋南渡後此卷必流落江左而嘗入
其家至李侯戡得之於燕則宋亡之明年也范氏所居
近在吴中兩人不能舉而歸之卒有待於李侯而公之
子孫乃獲敬受寳藏焉豈偶然哉蓋自西方兵寢不用
[076-36b]
公歸而均逸外藩因得以暇日㳺心於藝事才翁善書
而深服公楷法之妙求公為乾卦而公以字數多眼力
不逮故為寫此頌卷末第云書法亦要切磋未是處無
惜賜教而已後來一二大老乃推廣其說謂公書此實
爲天下萬世綱常計至哉言乎末學之士毋庸贅述也
黄文獻公集/
右范文正公楷書韓文公伯夷頌石刻其後獨有純仁
純粹二子跋語而文潞公以下諸賢之語不在蓋初刻
[076-37a]
本也在吾鄉范荘其眞蹟嘗獲見於公裔孫從規尚多
元人題識未之刻也此頌嘗入秦檜賈似道家二人者
固未足以為公汙然檜獨繫之詩曰韓范不時有此心
誰與論則讀者未嘗不發笑也匏翁家藏集/
范文正公之學莫知其師承然每有所事知要而不泛
得聖門遺法如在韓文中獨取伯夷頌書之隱然立懦
廉貪之志與先憂後樂之語如出一轍其餘小者若弹
琴止記履霜一曲大者摘中庸於經禮中授横渠張子
[076-37b]
尤秦漢以來未有也然則學不知要而欲大有所立於
天下後世烏見其可哉走過姑蘇晉謁祠下緬仰風烈
不勝懐思既謁之眀日公嗣孫從規攜此頌眞蹟至舟
中得拜觀焉竊附鄙意程篁墩集/
宋蘇才翁以書獨歩一時其草聖多得之懐素而山谷
陳嬾散人又出於才翁也與蘇子羙齊名宋裕陵尤重
之然深服文正范公楷法之妙嘗求冩乾卦公以字數
多眼力不逮故以小楷冩伯夷頌歸之近見石刻於吳
[076-38a]
中范家園極端勁秀麗無毫芒縱逸之態其視浮佻之
徒貴輕揚而賤持重者豈直睢陽蘇合彈與蜣蜋糞丸
比哉宋諸老皆題誌之謂此書實為天下萬世綱常計
非諛語也唐錦龍江夢餘録/
   宋范仲淹書道服賛
希道比部借示文正詞筆觀之若侍其人之左右令人
既喜而且凛然也熙寜壬子孟夏丙寅陵陽守居平雲
閣題石室文同與可丹淵集/
[076-38b]
范文正公祥符八年進士也其為同年許比部作道服
賛詞荘義舒慤乎有徳之言哉南北分合餘二百年而
貟幅疆理復混為一區公之孫曽嗣守先業不懈益恭
得公書遺蘇才翁韓文公伯夷頌眞蹟而寳蓄之且摹
刻於石今年至正元年益都宗人復自北攜此賛幷公
侍祠像來南而歸之合浦之珠曲阜之履得於既失所
以委重宗祊藩飾世緒者夫豈偶然之故有相之矣熙
寜間文公與可題識云希道比部而不著其名宋登科
[076-39a]
記當自可考也卷中有東漢太尉祭酒家學即髙陽及
仙系小印皆縁許氏則是賛之為許氏物蓋已久矣不
知何時而遂失之也邪作賛時許公為平海掌書記耳
熙寜始轉至比部其恬於進取如此於以見許公亦盛
徳之士不然公豈肯輕以清其意潔其身者而許之哉
昔公書伯夷頌以遺才翁今復見公為希道撰書此賛
則希道亦才翁一等人哉宋三百年文運休明泰治熙
洽自景徳祥符而始盛觀公此賛則公與許公之聮芳
[076-39b]
科甲信人才與時升降者為不誣矣元年冬十有一月
二十七日東陽桞貫書鐡網珊瑚/
右范文正公為同年許書記作道服賛眞蹟道服之制
不可考許公為此其意蕭然物外非不臧之服也不然
文正公豈率易為人下筆者哉此卷今藏范氏義荘賛
後又有文與可諸賢跋語亦不可得者也匏翁家藏集/
   宋范仲淹與朱校理手帖
先公舊藏文正范公與朱校理手帖墨刻一卷某以示
[076-40a]
汶上劉君子駒一見咨歎不忍去手即摹本寘之箧笥
且屬某志其後某竊惟文正公平生事業光明偉特如
此及觀此帖味其辭意而有以知公處事之周宻玩其
書畫而有以見公日用之謹嚴此豈非其事業淵源所
自邪晩生何足以形容萬一然嘗反復於此而復有感
焉公蓋生二嵗而孤隨其母育於長山朱氏既第始歸
姓范氏今所與書者即其朱姓時從子行也公雖以義
還本宗而待朱氏偹極恩意既貴則用南郊㤙贈朱氏
[076-40b]
父以及其諸子之喪皆為之收𦵏嵗時奉祀則别為饗
朱氏以公䕃為官者二人此載在遺事世所知也詳觀
是帖其親愛惇篤之意發於自然蓋與待其本族何異
其於天理人情可謂得其厚矣只此一事表而出之聞
其風者蓋可使鄙夫寛薄夫敦也誠盛徳哉淳熙元年
六月既望張某謹題張栻南軒集/
   宋范仲淹荅翰長學士帖
荅翰長學士帖不知為誰作也言近以北事謁見今聞
[076-41a]
彦國之好亦甚減憂盖慶歴中鄭公再使契丹和好始
定中國於是息兵垂五十年公之先憂後樂為何如哉
彦國鄭公字也所云邊上乏人且勉從事或稍寕息即
有邱園之請則公為西帥時耳至恐門户一變有悖出
悖入之禍不惟公家子孫所當服膺而凡士大夫皆當
寫置坐右以比盤杅几杖之戒者也至順四年夏六月
晦東陽柳貫道傳識栁待制集/
文正公作此帖以復翰長學士雖莫詳其姓氏要是一
[076-41b]
逹官無疑若張去惑著作則嘗㳺公門從事幕府公薨
背時為淮南轉運使見於祭文可考也公之片言隻字
流落人間者學士大夫咸以為法況其詞旨及於家國
者乎嗚呼邊上乏人西北之憂後世卒不免此又志士
仁人之所為深嘅者也元紀二年春正月九日後學金
華胡助敬題鐡網珊瑚/
   宋范仲淹許下帖
祁留吳郡城中毎從范静翁先生閱其家藏文正公手
[076-42a]
帖凡若干卷今得許下帖讀之富哉范氏之藏也靜翁
先生力承宗緒至老彌篤凡遇其先公片紙隻字即購
藏之以為家寳嗟乎公之翰墨留天地間如精金美玉
人咸知愛重而況公之孫子哉是宜先生之寳之也使
子孫之來者皆如先生之用心焉則公之遺澤将百世
不泯矣蓋相與懋戒之至正十年嵗在庚寅夏五月後
學茶陵李祁謹題雲陽集/
   宋范仲淹與尹舎人帖
[076-42b]
方范文正因與吕文靖爭論上前貶饒州時尹舎人實
上書願得俱貶監郢州酒稅此一卷帖情義諄諄不啻
兄弟蓋二公愛君憂國道合志同其相與之厚自應爾
耳淳熙乙巳清眀日梁谿尤袤敬觀鐡網珊瑚/
范公二帖皆是師魯謫漢東時書後一帖却當在前或
是自均過鄧託范公以死時問訊之書與衆云云之戒
可見也賢者困厄至此人到於今傷之藏之深固之宻
石可朽名不滅歐公銘文盡之矣洪邁書同上/
[076-43a]
景祐二年公上論遷都事與吕文靖異議黜知饒州祕
書丞集賢校理余靖言加罪言者非太平之政坐落職
監筠州酒稅而太子中允館閣校勘尹洙又言范某義
兼師友乞従降黜亦坐貶崇信軍節度掌書記監郢州
酒稅此二帖皆尹公在郢時所遣問若曰日給外月月
有横費家家如之至於收檢邠酒候送鄧醖合花蛇散
和方送上見朋友有救恤通財之義而惟君子樂道而
能盡之也其後公鎭鄧尹公再貶監均州酒稅舁疾來
[076-43b]
鄧以存歿託公則公之於尹公可謂生死不易其諒矣
然楊洪二公跋語以第二帖是自均州來南陽時且有
不須與衆云云之戒今帖中乃無此語然以動止休嘉
及報他貧且安也等言證之則非疾時矣恐此跋非此
帖也前帖銜縫有王厚之順伯隂文十六字印知為順
伯所藏順伯臨川王和父之孫好古博物為中興第一
徽文公與之友善集中載其書問可考也田元均諱況
益諡宣簡云東陽後學柳貫謹識柳待制集/
[076-44a]
尹公自謂與范公義兼師友而其言談罕及於性命至
尹公處死生之變尤人所難能非知道者不足以與於
此蓋是時風俗醇厚士大夫多不言而躬行未至立名
字以相髙此宋三百年極盛之際也伏觀范公遺帖安
得不為之撫卷而三歎乎黄文獻公集/
   宋范仲淹手墨
文正公書落筆沉着雅近晋宋間書昔蘇才翁筆法妙
天下不可一世人獨推重公書與樂毅論同法荘嚴清
[076-44b]
徹信如其品心之精微亦露其倪矣想當鉤指回腕優
入古人法度之中自有别解今士大夫喜公書不第學
其筆法更觀所教戒故舊親戚者皆天下長者名言儻
能深味其義推以渉世不為端人正士則吾不信也昔
楊二山司馬鎮延州還以范公所書後署榜聮髙堂森
畫㦸燕寝凝清香者臨勒詒余今又得此因斂袵披覽
盥手珎函之九月之望沈懋孝長水文鈔/
   宋范純仁與司馬溫公手簡
[076-45a]
四百五十三字無一筆作草則其忠誠信慤根於其中
者可知己永昌元年其歲壬午晉元帝即位之五年也
自正月王敦作亂至十二月慕容皝入令支而還每事
第書發端一二字或四五字其下則以云云攝之校今
通鑑是年所書凡目時有異同此或初藁而後更刪定
之歟始公辟官置局前後漢則劉貢父自三國七朝而
隋則劉道原唐訖五代則范淳父至於削繁舉要必經
公手乃定此永昌一年事公不以屬道原而手自起草
[076-45b]
何歟然則文正忠宣之手澤所存猶足企想元祐一時
際㑹之盛豈因翰墨争長為可傳哉至順二年嵗次辛
未夏四月乙丑東陽桞貫題柳待制集/
司馬溫公編通鑑用范忠宣公手帖起草方晉之南渡
多事晉書多引小書世說新語之類極叢冗此載永昌
之初一年或加之以潤色之詞矣公嘗自言編閱舊史
旁采小說豈果為晉史故邪此則未之見也至順二年
秋八月朔浦江吳萊謹跋淵穎集/
[076-46a]
張南軒跋荆公書謂丞相平生何得有許忙事此言深
中其病今觀温公此藁筆削顚倒訖無一字作草其謹
重詳審乃如此誠篤忠厚氣象凜然見於心畫之表彼
浮躁急廹者安能如是邪後學宇文公諒書珊瑚網/
   宋富弼與王龍圖帖後
晉唐書帖遣辭簡少而情致有餘韓公好義善交翰墨
中綽有古人風度雖不及形識面龍圖公然韓公端人
也觀其取友則公之名徳可知矣筠溪集/
[076-46b]
   宋富弼十二帖
右韓國富文忠公手帖一十有二其第一帖公為昭文
相時所遣當是嘉祐三年公自至和二年與潞國文忠
烈公並相及是始進昭文館大學士監脩國史帖所稱
集賢相公則魏郡韓忠獻王也其第二帖公服闋時所
遣當是嘉祐八年公自嘉祐六年三月以母憂去位至
此服除其年三月辛未昭陵升遐故帖中有甫畢家禍
又遭國䘏之語而第三帖謂罪逆不死已及除禫要當
[076-47a]
與第二帖同時也其第四帖第五帖公為樞宻使時所
遣當是治平元年公既除母䘮即召入西樞帖中所稱
昭文相公亦是魏王無疑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為真
相之任其上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其次為集
賢殿大學士或置三相則昭文集賢二學士并監脩國
史各除此三大館皆宰相兼之而亦以次而升魏王自
集賢進昭文故帖中隨時而異稱也其第六帖公在宥
府時所遣亦當是治平元年武舉之罷在皇祐元年十
[076-47b]
月己未五年八月乙丑雖擢祕閣舊經試者五十一人
用之而其制猶未復至是方議舉行故帖中有武舉文
字始托西廰侍郎等言是年九月丁邜卒詔行之也其
第七帖當是熙寜元年初判汝州時所遣四五月間河
朔大水民皆流離南郊禮畢兩府臣&KR1212故事當有恩賜
宰臣因菑而奏止之公念念不忘民故帖中亦有河朔
水潦為患之云也其第八帖當是熙寧四年冬歸洛時
所遣公以不行青苗之法為提舉官趙濟侍御史鄧綰
[076-48a]
所奏六月甲戌落使相以左僕射再出判汝州七月赴
郡十月中引疾還家故帖中有赴汝海治事及歸洛養
疾之語也其第九帖至十二帖所遣之時與第八帖同
而第九帖當是與潞公時荆國王文公方得君羣小翕
然附和最憚公之剛直欲陰中之故帖中有足疾七年
又積憂畏心氣不寜之歎潞公素敬愛公思欲薦起之
故帖中又有曲䝉推假恐懼無地之懇也大抵賢者之
出處實有闗於時政之得失今以此數帖觀之則君子
[076-48b]
小人進退之間一治一亂昭然可見有不待論而後明
至若公之徳行勲業則載在國史播於天下賢士大夫
之口雖婦人女子亦皆識公為賢亦不俟言而始知也
此卷有宋宇文虚中跋語謂装褫無次故濂為詳著所
遣之時以足其未備更為序次如右虚中字叔通成都
廣都人以黄門侍郎使金見存仕為翰林學士承㫖皇
統初欲南奔不果竟被害云宋學士集/
   宋文彦博眞蹟
[076-49a]
右潞忠烈公三帖皆元祐初公以師垣便章軍國時也
帖所謂腹疾則元年九月也公以是久在告不克陪宗
祀時年八十一得疾稍間而筆力遒勁若此且其辭氣
謙厚惟恐失一士之心衛武之詩曰抑抑威儀惟徳之
隅眎其隅而有諸中者可知矣後一帖雖史牘而緘封
乃公花書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書其名以為私記故
號花書如韋陟五雲體是也國朝大老亦多以名為押
而圈其下今其可考者如趙清獻王文公皆然而熙寜
[076-49b]
間至有花書盡作棬之語益可推見今併存此幅以識
前輩典刑云鶴山集/
   宋文彦博三帖
右潞公手劄三劄不過數十字而辭意藹然資政一帖
國謀友誼尤見素懐字雖不甚置意亦時有唐人風致
非無師法者蘓文忠公謂公綜細務雖精練少年不如
貫古今雖專門不逮二者於此帖亦皆可見平園集/
   宋薛奎詩帖
[076-50a]
右薛簡肅公詩幷書其背乃天聖四年司農卿李湘門
狀是嵗丙寅至今丁未實四十二年矣偶得於家人篋
中因標軸而藏之公之清節直道余既銘之而有傳在
國史此不復書治平四年閏月十八日歐陽文忠公集/
   宋歐陽修帖
此數十紙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
也其文采字畫皆有自然絶人之姿信天下之竒蹟也
東坡集/
[076-50b]
   宋歐陽修與挺之郎中帖
歐陽文忠公書不極工然喜論古今書故晚年亦少進
其文章議論一世所宗書又不惡自足傳百世也建中
靖國元年冬至觀於荆州沙市舟中雪晴大寒捉筆不
能字鍾陵黄庭堅題山谷集/
   宋歐陽修書
歐陽文忠公書清勁自成一家公嘗言學書如逆風行
舟用盡氣力不離本處蓋不以書自許士夫寳藏其蹟
[076-51a]
非以名節可貴故邪意外得謗無如公者賴韓富諸公
辨明之乃得自白於世故陳瑩中嘗跋其書云使嘉祐
前見此書者皆如今日則朋黨之論何由而興東坡亦
以夢奠之後履傳千祀證之艱危多在於生前而是非
常定於身後可勝慨哉梁溪集/
   宋歐陽修集古録序眞蹟
集録金石於古初無蓋自歐陽文忠公始今順伯嗜古
無厭又有甚於公之所為而復得公此序真蹟藏之其
[076-51b]
不偶然矣淳熙壬寅禊飲㑹稽西園暮歸書此朱熹仲
晦父朱子文集/
   宋歐陽修集古録跋
右歐陽文忠集古録跋石刻三卷中有楊博士南仲劉
敞原父釋各一通劉復有跋一通尺牘如之蔡襄君謨
跋二通與裴煜如晦尺牘各一通公復自與君謨尺牘
一通餘皆公手書跋公文章妙天下而於考究小不能
無憾其持論亦有近迂者居恒謂辨古文竒字全得楊
[076-52a]
南仲章友直力而又盛推原父博學無所不通原父却
謂人好一歐九惜不讀書耳得非以是哉余見公墨蹟
凡三所與此結法同而不能如其神采當又全得石工
力也目録計亦有刻石而序書出君謨手吾弟當徐訪
弇州續藁/
   宋歐陽修九帖
右文忠九帖皆與其姻戚者宣和後簡板盛行日趨簡
便親舊往來之帖遂少使前輩時已如此安得翰墨流
[076-52b]
傳百世邪淳熙辛丑季春三月周必大書平園集/
   宋歐陽修墨蹟
𤣥生平所見兖國文忠公眞蹟甚多其篇帙大者於同
年許安陽家見毘陵胡文恭公墓銘藁百丈輝上人所
見州郡名急就章胡氏碑行草急就章皆微渉行楷余
家所藏佳者曰與杜祁公蘇明允書及晩年三乞致仕
表草皆筆法如一獨祁公書端謹結體頗若蘇氏父子
豈非蘇氏感公之至初年倣公之書後充拓自為一家
[076-53a]
體兹來叙族至早禾田歐氏見集古題名碑跋而歐氏
在楓樹下者又出與留守學士書見示皆名墨也第書
中貺字兩用雖貺況古文通然意若有所謂留守學士
者得非田元均乎旅寓乏文字考訂姑識此說以竢博
古之君子圭齋集/
   宋歐陽修詩帖
太子少師榮國恭靖姚公嘗得歐陽文忠公酬蘇子羙
詩墨蹟甚愛之自謂如獲夜光明月不勝忻喜遂書付
[076-53b]
孫貽公之子繼持以示予予觀文忠公詩稱道子羙者
以其氣之豪才之雄語之竒不牽世俗誠卓犖不羣之
士也然子羙在當時以酒食微過竟坐流落不偶而文
忠他日序其文誌其墓深致意焉夫不矜細行君子不
能無惜於子羙而文忠好賢育才之心見諸文詞者乂
拳拳焉為當時諸君子惜也此詩之作子羙未卒前七
年於今三百七十餘年矣榮國書此已八年而遺世亦
三年矣人生幾何嵗月如馳撫卷惘然永樂十八年春
[076-54a]
二月己巳朝議大夫國子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豫章胡
儼書頤菴集/
右歐陽公酬蘇子羙古詩眞蹟為吾鄉姚榮公孫廷用
所藏廷用近出示余言洪武間榮公以髙僧住北平之
慶夀寺一旦過戌卒家見其糊牕紙有字視之乃此詩
也榮公且驚且喜掲之以歸装潢成卷既自為跋而當
時大老如楊東里胡豫章輩亦皆有題識此詩閲世㡬
四百年不幸而落戍卒之手然竟遇榮公復自謂寳之
[076-54b]
如夜光明月則神物之衛護公詩又可知矣寓意編/
   宋歐陽修二小帖
歐公嘗云學書勿浪書事有可記者他日便為故事且
謂古之人皆能書惟其人之賢者傳使顔公書不佳見
之者必寳也公此二帖僅僅數語而傳之數百年不與
紙墨俱泯其見寳於人固有出於故事之上者邪甫田/
集/
   宋宋祁墨蹟
[076-55a]
桞子厚作司馬刺史詞章始極其妙後世益信窮人詩
乃工之說常山景文公出藩入從終身榮顯而述懐感
事之作逕逼子厚贈楊慿等詩自非機杼既殊經緯又
至安能厎此殆未可以窮達論也紹興三十年十二月
二十一日平園集/
   宋邵雍書逄春詩
先生妙極道數從容於義理之㑹雖形諸餘事無問精
麤莫非實理秦漢以來諸儒鮮能及之此所謂豪傑之
[076-55b]
士也陵陽牟君鉉得其所書逢春詩嘗以遺臨卭魏某
辭不敢有仍書而歸諸鶴山集/
   宋邵雍手冩陶靖節詩
康節先生藴先天經世之學顧獨手抄靖節詩集是豈
專取詞章哉盖慕其知道也宣和末臨漢曽絃謂舊本
續山海經詩形夭無千嵗當作刑天舞干戚某初喜其
援証甚眀已而再味前篇專咏夸父事次篇亦當專咏
精衛不應旁及他獸今觀康節只從舊本則絃言似未
[076-56a]
可憑矣開歳倐五十或作五日近嵗初覺謂五十則與
辛丑不合今康節只作五日尚何疑焉淳熙己酉重眀
節舟次臨江薌林向公之孫士虎出觀因表而出之平/
園集/
   宋蘇舜欽寳奎殿頌帖
仁宗朝摹太宗御書大相國寺額於石即寺為殿而藏
之御飛白名曰寳奎殿舜欽此頌當是召試館職時所
作年方三十餘也其云上宰宗更為辭章者為吕夷簡
[076-56b]
作記章得象題額之類歟淳熙十年二月五日周必大
書而歸之玉山汪氏平圉集/
   宋蘇舜欽四時歌眞蹟
同時則妒賢嫉能異世乃哀窮悼屈古今殆一律也使
劉元喻輩見子羙詞翰於百年之後則所謂一網之舉
安知不轉為什襲之藏乎淳熙甲辰十二月三日平園/
集/
   宋蘇舜欽詩帖
[076-57a]
崇文北軒有子美書數行在壁又見所傳詩軸遺墨如
新而斯人歿久矣為之慨歎孔武仲清江集/
   宋蘇舜欽二詩真蹟
老米評公之字以五陵年少方之亦太貶矣觀其神韻
意度終非南渡後人所及三復二詩尚想幅巾小舟灑
然滄浪之上其人逺矣墨猶新也悲夫王柏魯齋集/
   宋蘇舜欽臨懐素自叙帖
懐素自叙帖憶嘗見之吏部侍郎吴公座上天下竒蹟
[076-57b]
也今不知所在忽覩此卷爽然神明復還舊觀其為滄
浪翁之作無疑或云此卷末題云舜欽親裝殆非子羙
作乎而予終以為子羙者亦以其用筆超妙不渉畦徑
縱而法勁而潤古而竒其他予所不知也震滓集/
   宋蘇舜欽留别王原叔古詩帖
右宋蘇子羙古詩百五十言留别原叔八文盖王洙原
叔也詩語俊拔意氣悲壮歐陽公謂其廢放時發憤悶
於歌詩殆是類也字畫出於顔魯公徐季海之間而端
[076-58a]
勁沉着得於顔公為多當時評者謂為花發上林月滉
淮水豈有然乎按子羙慶厯四年丙戌十一月坐監進
奏院㑹客事除名徙蘇州此詩後題清眀日則是被放
之三閱月也時原叔以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黜知濠
州正坐子羙事故詩云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見斥時子
羙年三十八原叔五十一故有老成及八文之稱又有
今來濠州涯及明日又告行等語當是随原叔至濠及
是乃别耳其後子羙竟以慶厯八年卒於蘇凡居蘓四
[076-58b]
年宜其遺蹟流傳吳中為多去今數百年所謂滄浪亭
者雖故址猶存亦惟荒煙野草而已至於文章翰墨不
少槩見宣和書譜謂斷章片簡人爭傳播豈在當時亦
不易得邪此詩雖非蘇事而實赴蘇時作少宰徐公子
客以為郡中故實因重價購之俾徴眀䟽其大略如此
若其志節履行具正史者兹不復云嘉靖乙未文徵眀
珊瑚網/
   宋蘇舜欽草書杜詩真蹟
[076-59a]
蘇滄浪子羙草書少陵漫興八絶句而遺其一後不著
姓名或有謂為山谷道人及杜祁公者南宋諸君子以
書法及寓吳之歳考之定為滄浪無疑也按懐素自叙
帖前六行為公所補與此頗相類此更頽然自放而氣
亦不乏山谷與公後先俱服膺素師公得法而微病疎
山谷取態而微病緩公勁在筆中山谷勁在筆外以此
不能無堂廡也公為杜祁公愛壻公歿而祁公始學素
草頗有氷玉之譽然此卷謂祁公書尤誤也弇州山人/
[076-59b]
藁/
   宋蘇舜元草書
才翁草書真蹟當為歴世之寳然李白草書歌乃唐末
五代効禪月而不及者云牋麻絹素排數箱村氣可掬
東坡集/
   宋蘇舜元帖
余治平末嘗見太學直講楊褒家藏唐髙閑上人二帖
石本歐陽文忠公書其末以謂髙閑之書如此則韓叙
[076-60a]
乃實録矣後余官秘書且十年凡秘府所藏與一時士
大夫家所有晋唐以來名書妙墨皆獲見之而髙閑書
絶未嘗見豈閑自重其藝不妄為人書故後之傳者少
邪崇寕乙酉孟秋始見范伯履所藏千千進想褒石本
真出一手足知退之之言不妄也譙郡張文潛書張耒/
宛丘集/
   宋蘇舜元二帖
二蘇草聖獨歩本朝裕陵絶重才翁書得子羙書輙棄
[076-60b]
去書家謂才翁筆簡惟簡故妙聽蛙方氏所藏二帖前
一幅眞才翁筆後幅録杜詩者稍斷裂以為才翁邪筆
意欠簡以為君謨邪字法差縱莫能定其為何人書也
然君家自河東轉運公珤藏至君凡四世自熙寜甲寅
至今将三甲子可謂之故家舊物矣後村集/
   宋江休復墨蹟
往時見歐陽永叔梅聖喻石曼卿蘇子羙詩喜稱道江
鄰幾常想見其人後二十餘年乃得與起居君之孫端
[076-61a]
禮季共㳺季共甚藝而强於學盖前人之風聲氣習猶
在也今又得起居遺墨觀之忠厚之氣藹然江氏當寳
傳之山谷集/
   宋梅聖俞眞蹟
右都官梅公眞蹟也本朝以詩名家自公始廬墓於斯
去今二百年邦人尊事如一日訪其遺蹟惜無存者通
守尹君唯曉博雅好古求越中所藏鑱之置於祠繼是
登斯堂者瞻其像誦其詩如見其人亦可以油然興起
[076-61b]
矣嘉熙庚子莫春晦前三日天台杜範杜清獻公集/
   宋蘇洵與孫叔静帖
嘉祐治平間先君編脩太常因革禮在京師學者多從
講問而孫叔靜兄弟皆篤學能文先君亟稱之先君既
歿十有八年軾謫居於黄叔静自京師過蘄枉道過軾
出先君手書以相示軾請受而藏之叔静不可遂歸之
先君平生往還書疏多口占以授子弟而此獨其眞跡
信於叔静兄弟厚善也邪元豐六年七月十五日軾記
[076-62a]
東坡集/
   宋慎東羙帖
治平中錢塘元積中子發守山陽樂士喜談笑山陽介
東南舟車之衝以故客至殆不容館榖伯筠嘗岸幅巾
著芒鞋見子發於清晨盛服聽覽之際子發為之倒屣
即謝他客輟所事命酒三斗挹大觥以沃之語諄諄勞
苦欽擁之不已伯筠直視取釂了不與酬對酒盡翻然
引去州人讙傳曰吾史君有是客可不往敬邪戸外之
[076-62b]
屨至無少間伯筠多作字出腴詞為謝而口未嘗啟也
予為兒童時亦往見之輙謂予曰家何在將奉報明日
既至索酒滿引揮滿壁而去方時子發募州人作新橋
甫成矣請伯筠記之適據一大几随請題几上州人亟
摸之石相與率百金為謝伯筠怒目叱去清晨拏小舟
徑歸子發走十餘輩挽之不回嗚呼世豈復有斯人哉
姑溪集/
   宋李唐卿篆千文
[076-63a]
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妙必其胷
中之所獨得書工筆吏竭精神於日夜盡得古人㸃畫
之法而摸之濃纖横斜豪髪必似而古人之妙處已亡
妙不在於法也而謝侯所藏幅紙書千字文特竒巧圓
方不失而飛揚自如過其流輩逺甚盖一時絶藝也然
謝侯好玩甚多書畫硯墨類皆第一室中之所藏固有
精妙過於此者覽其一知其他稱是也雞肋集/
   宋蔡襄書集古録序
[076-63b]
蔡君謨既為余書集古録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
珍余以鼠鬚栗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
為潤筆君謨大笑以為太清而不俗後月餘有人遺余
以清泉香餅一篋者君謨聞之歎曰香餅來遲使我潤
筆獨無此一種物兹又可笑也歐陽脩歸田録/
   宋蔡襄書茶録
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又以小字為難羲獻以
來遺蹟見於今者多矣小楷惟樂毅論一篇而已今世
[076-64a]
俗所傳出故髙紳學士家最為真本而斷裂之餘僅存
者百餘字爾此外吾家率更所書温彦博墓銘亦為絶
筆率更書世固不少而小字亦止此而已以此見前人
於小楷難工而傳於世者少而難得也君謨小字新出
而傳者二集古録目序横逸飄發而茶録勁實端嚴為
體雖殊而各極其妙蓋學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
予非知書者以接君謨之論久故亦麤識其一二焉治
平甲辰歐陽文忠公集/
[076-64b]
余所見茶録凡數本暮年乃見絹本豈非自喜此作亦
如右軍之於禊帖屢書不一書乎公吏事尤髙發奸摘
伏如神而掌書吏輒竊公藏藁不加罪亦不窮治意此
吏有蕭翼之癖與其他作奸犯科者不同邪可發千古
一笑淳祐壬子十月望日克莊書時年六十六後村集/
蔡端眀書評者謂其行草第一正書第二然宣和書譜
載御府所藏獨有正書三種豈不足於行草邪歐公云
前人於小楷難工故傳於世者少而難得君謨小字新
[076-65a]
而傳者二謂集古録序及龍茶録也端明亦云古之善
書者必先楷法漸至行草某近年粗知其意而力已不
及觀此則其行草雖工而小楷尤為難得當時御府所
收僅有三種而茶録在焉盖此書尤當時所貴嘗刻石
傳世數百年來石本已不易得况真蹟乎侍御王君敬
止不知何緣得此間以示余蓋希代之珎也按公以慶
厯四年為福建轉運進小龍茶時年三十有四後三年
爲皇祐三年入脩起居注選進此録後知福州失去藏
[076-65b]
藁懐安令樊紀購得刊行當是至和二年再知福州時
至治平元年始定正重書相距皇祐又十餘年公年五
十有三遂卒晦菴評蔡書謂嵗有蚤暮力有深淺公書
至是蓋無遺法矣元人盧貴純跋云歐公最愛公書而
此書晚出惜不及見余按歐公云集古録序横逸飄發
而茶録勁實端嚴結體雖殊各極其妙則此書必嘗入
其品題矣且後題治平甲辰即元年重書之嵗也又按
劉後村云茶録凡見數本則當時所書宜不止此此帖
[076-66a]
南渡後嘗為蔡修齋所藏脩齋永嘉人名範字遵甫㓜
學尚書之子仕終吏部侍郎嘗官閩中與端眀家通譜
因得此帖不知即御府藏本或後村所見諸本今不可
考矣元人題語二十餘皆記脩齋之孫宗文授受收藏
之故而不及書之本末余因疏其大略如右其詳則俟
博雅君子甫田集/
   宋蔡襄書牡丹記
右蔡君謨之書八分散𨽻正楷行狎大小草衆體皆精
[076-66b]
其生平手書小簡殘編斷藁時人得者甚多惟不肯與
人書石而獨喜書余文也若陳文惠公神道碑銘薛将
軍碣眞州東園記杭州有羙堂記相州晝錦堂記余家
集古録目序皆公之所書最後又書此記刻而自藏於
其家方走人於亳以摸本遺余使者未至於閩而凶訃
已至於亳矣盖其絶筆於斯文也於戲君謨之筆既不
可復得而余亦老病不能文者乆矣於是可不惜哉故
書以傳兩家子孫歐陽文忠集/
[076-67a]
   宋蔡㐮書海㑹寺記
君謨寫此時年二十八其後三十二年當熙寜甲寅軾
自杭來臨安借觀而君謨之沒已六年矣明師之齒七
十有四耳益聰目益眀寺益完壮竹林橋上暮山依然
有足感歎者因師之行又念竹林橋看暮山乃人間絶
勝之處自馳想耳東坡集/
   宋蔡襄飛白書
物一理也通其意則無適而不可分科而醫醫之衰也
[076-67b]
占色而畫畫之陋也和緩之醫不别老少曹吴之畫不
擇人物謂彼長於是則可曰能是不能是則不可世之
書篆不兼𨽻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謨眞
行草𨽻無不如意其遺力餘意變為飛白可愛而不可
學非通其意能如是乎東坡集/
   宋蔡襄書賦
余評近嵗書以君謨為第一而論者或不然殆未易與
不知者言也書法當自小楷出豈有未能正書而以行
[076-68a]
草稱也君謨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東坡/
集/
   宋蔡襄草書
唐明皇有飛白散𨽻賜上已曲水宴大字今尚存已為
竒迹矣而君謨又作飛草盡風雲龍蛇之變態非曲江
字可比也少有得其眞迹者說之此卷遂為竒寳矣丹
陽蘇某題蘇魏公集/
   宋蔡襄書隴西王碑
[076-68b]
歐陽公作蔡君謨墓誌云公工於書畫頗自惜不妄與
人書仁宗尤愛稱之御製元舅隴西王碑文詔公書之
其後命學士撰温成皇后碑文又敕公書則辭不肯曰
此待詔職也國史傳所載盖用其語比見蔡與歐陽一
帖云曏者得侍陛下清光時有天旨令冩御撰碑文宫
寺題牓至有勲徳之家干請朝廷出敇令書襄謂近世
書冩碑誌則有資利若朝廷之命則有司存馬待詔其
職也今與待詔爭利其可乎力辭乃已蓋辭其可辭其
[076-69a]
不可辭者不辭也然觀蔡公之旨意如此雖勲徳之家
請於朝出敕令書亦辭之不止一温成碑而已其清介
有守後世或未知之故載於此容齋集/
   宋蔡襄獻夀儀帖
蔡忠惠公書蹟徧天下而此帖獨未布今嵗南來始得
見於其來孫誼之家乃知昔之君子所以事其親者如
此其愛且敬也孤露餘生無所孝飬捧玩摧咽不能仰
視遂請其眞摹而刻之以視世之為人子者庶以廣蔡
[076-69b]
公永錫爾類之志非獨以其字畫之精而已然又偶得
善工且屬諸生黄幹臨視唯謹知書者亦以為不失其
用筆之微意云紹熙庚戌臘月既望丹陽朱熹書於漳
浦郡齋朱子文集/
   宋蔡襄書前出塞詩
蔡公大字蓋多見之其行筆結體往往不同意以年嵗
有蚤晩功力有深淺故邪巖壑老人多見法書筆法髙
妙獨稱此為勁健竒作當非虚語慶元三年十月戊寅
[076-70a]
朱熹朱子文集/
   宋蔡襄臨眞草千文
藝未有不習而工者右軍書禊帖至數十本智永臨千
文凡八百本辨才年八十餘日臨蘭亭數過忠惠蔡公
書法為本朝第一然二王帖眞草千文樂毅論皆有臨
本而千文尤為妙絶豈非備衆體而後能自成一家歟
後村集/
   宋蔡襄書哀冊
[076-70b]
文皇帝除亂致治功徳儘可形容使班馬秉此筆必甚
奇偉斯作稍似不稱然沙塲罄翦斗極咸羈狼山入囿
潮渚歸池東旌若木西斾條支龍鄉委□鳥服來儀亦
佳詔也今人恐不能道後村集/
   宋蔡襄書唐人詩帖
右蔡公書唐人四絶句劉禹錫一李白二杜牧一後題
慶厯五年季冬廿有九日甘棠院飲散偶作新字是嵗
公年三十五以右正言直史館知福州初疑甘棠院在
[076-71a]
何處而嵗除前一日觴客結字其間後訪知院在郡圃
㑹稽亭之後公集中别有飲甘棠院三詩則在郡圃無
疑矣此一軸大字極端勁秀麗不減洛陽橋記沖虚觀
詩在普照㑹飲帖之上劉詩二十八字濃墨淋漓固作
大字常法及李詩則筆漸瘦墨漸淡至牧詩愈痩愈淡
然間架位置端勁秀麗與濃墨淋漓者不少異在書家
惟公能之故公自云蓋前人未有又云珍哉此字墨林
君家藏蔡字多矣小楷以茶録為冠真草以千文為冠
[076-71b]
大字以此帖為冠内淮水東邊舊時月今作唯有淮東
舊時月雲想衣裳花想容今作葉解釋東風無限恨脫
恨字往往飲後口熟手誤耳後村集/
   宋蔡襄荔枝帖
學書生於行筆茍不知此老死不免背馳雖規摹前人
㸃畫不離法度要亦氣韻各有所在略不繫其工拙也
君謨自少以能書得名至老以作字為恱然行筆遲肉
勝骨而此帖乃反是疑得之倉猝間或粉紙枯澁運墨
[076-72a]
不勝而然其如堅勁不撓備盡衆體信一代之師表也
姑溪集/
   宋蔡襄白蓮帖
書家論永字法遲澀峻疾要使筆鋒行字畫中如人骨
骼既立雖豐瘠不同各自成體近時臨書方盡力㸃畫
間圓銳斜直惟恐失之奚暇議筆行何如邪持此為驗
真偽不足辨矣蔡君謨公白蓮四帖久歸李正臣家後
人得贋本珍重印可更相傳玩至今不悟如貧家子見
[076-72b]
他寳器不知其所可寳也是非之能亂人乃爾嗟夫李/
彌遜筠溪集/
   宋蔡襄謝賜御書詩眞蹟
予嘗讀蔡端眀文集載其所上謝賜御書詩一首後有
荅詔宋仁宗皇祐四年距今永樂四年丙戌三百五十
有餘年今此卷當其時所上真迹必藏之祕府此詔當
在彚聚文集者故得之此詔存亡不可知而此本又不
可知何時流落人間獨為人所愛惜夫豈非其書之善
[076-73a]
哉彼若蔡元長父子書非不工偶有傳者人必不能以
此易彼且論之者非有慨然而歎則必醜詆之矣又安
能如此書之合口一辭敬羡而無間也安可謂書之羙
惡不係於人也哉春雨集/
蔡忠恵公書名重當時上嘗令冩碑誌則以例有資利
辭曰此待詔職也與待詔爭利可乎力辭不從竟已其
人品如此其書之荘重凡落筆皆然豈以御前表疏始
不茍耶宫傅謙齋先生得此甚加珍惜蓋非特重其書
[076-73b]
重其人爾匏翁家藏集/
   宋蔡襄書蹟
觀蔡襄之書如讀歐陽脩之文端嚴而不刻温厚而不
犯太平之氣鬱然見於豪楮間當時朝廷之盛蓋可想
而知也自崇寧以來以文章字畫為天下主盟者校之
仁廟之時賢否如何人才盛衰信乎其可卜治亂也事
至今日但可慟哭耳建炎三年己酉鄧肅栟櫚集/
   宋蔡襄書柳子厚吐谷渾詞
[076-74a]
蔡忠恵書洛陽橋記與吐谷渾詞皆大書之冠冕也淳
熙癸邜月日平園集/
   宋蔡襄書杭州府治記
杭州府治舊在鳯凰山之右至和元年郡守孫沔重建
蔡端明襄撰記并書刻石於門之右今石刻在和寜門
咸淳臨安志/
   宋蔡襄書寒蟬賦
右蔡君謨書寒蟬賦眞蹟觀其大似禇河南書法乃御
[076-74b]
府收藏之物也先朝評書者稱蘇子瞻蔡君謨黄魯直
米元章為四大家並馳海内隻字片紙亦不易得今閱
此帖楷法咸精殆髙駕三公而優入於神誠翰墨中之
至寶也京兆宇文公亮珊瑚網/
楊宗道云先朝蔡君謨楷書最可為師端勁髙古落筆
如削鐡此書中龍也張彦逺法書要録有云唐太宗購
二王書右軍草書有千紙取其迹類相從率一丈二尺
為卷臨學遂得右軍筆也余友黄聖儀好讀異書馳心
[076-75a]
翰墨家藏此帖為師然於楷法大得其神韻耳近世君
謨楷書絶少然已歸内府民間亦不可復得也善藏之
善藏之廣陵呉元善書同上/
   宋蔡襄萬安橋記
萬安天下第一橋君謨此書雄偉遒麗當與橋争勝結
法全自顔平原來惟䇿法用虞永興耳書錦堂差近之
荔枝茶譜不足道也瑯琊王世貞弇州山人藁/
   宋蔡襄書晝錦堂記
[076-75b]
右宋歐陽文忠作晝錦堂記蔡君謨書君謨書甚重於
當時刻石四方多矣今余家獨有此碑得之錢習禮檢
討云東里續集/
韓魏公以上相作晝錦堂於相州時歐陽文忠以參政
為之記而蔡忠惠以三司使書之時稱三絶又謂忠恵
每一字必寫數十赫蹏竢合作而後用之以故書成特
精絶世所謂百衲碑者是也今觀其用筆特遒勁偉䴡
出入清臣誠懸間而不無叚師琵琶之誚然自宋書家
[076-76a]
當以襄為首云弇州山人藁/
蔡忠惠公書此記凡一字數十更存其合者纔得顔碑
什七耳今日得宋榻徐季海書洺州府君碑以其意為
此如黄金鑄范少伯一鑄而就止以速成自喜不計工
拙也容臺集/
   宋蔡襄真書有羙堂記
右字大如錢隸題美茂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盛然四
家之中蘇醖藉黄流麗米峭拔皆令人歛袵而蔡公又
[076-76b]
獨以渾厚居其上豈非以荘嚴簡重望之如有徳之士
而自令人心服雖欲凌駕其上而自不能者哉蒼潤軒/
碑跋/
   宋蔡襄秋暑帖
康虞所藏蔡端明秋暑帖妍媚遒俊之致溢出楮墨中
所謂字裏金生行間玉潤者殆此類也觀其結形取態
似以柔翰而發之勁腕故姿顔綽約而鈎勒婉健有駿
馬轉韁之勢米元章評公書謂如懐春女子體態妖嬈
[076-77a]
訪雲尋雨豈自負刷書作此諆語耶余謂宋人書得晉
唐形似者惟公為然雙井猶然中郎之虎賁至眉山天
中外史雖規倣前人不免别開一世界矣康虞試相與
評之嬾真草堂集/
   宋蔡襄草書二帖
宋人皆稱蔡忠惠書為本朝第一頗自珍惜不妄與人
流傳五百餘年得公眞蹟者不數家王弇州最號博收
僅得安樂扶護二帖秀水項氏亦廣蓄前代法書亦只
[076-77b]
二帖文太史臨刻停雲館則公之真蹟不啻龜鬚兔角
矣公吾閩人閩人得公書尤少此帖草書二詩神采筆
鋒一見奪魄宋紙御印觸手如新即停雲所摹逺不及
也歐蘇二公意不可一世而獨推轂君謨善書載觀此
帖名下無虚信哉謝在杭多藏墨妙此又為謝家第一
徐渤紅雨樓集/
   宋趙抃帖
清獻公世號鐡面觀其與小金紫公四帖情詞縝宻如
[076-78a]
此與青雲得路而隔同年之靣者異矣然金紫公所以
為清獻所敬豈專以同年之故帖中如廢𣙜酤一節宜
清獻之心服也時清獻守䖍故有貴部猶爾贛州可知
之歎後二百年贛宿重兵州計顓仰於酤日𣙜至數倍
舊額未知有金紫清獻輩人稍弛張弓之勢否覽卷慨
後村集/
   宋趙抃遺帖
趙清獻公清忠之節孝友之行冠映古今非賛歎之可
[076-78b]
及今年自長沙趨朝屢得見其遺墨皆家問也此卷藏
其族孫遵家尤見慈祥雍睦之意獨恨三亭蕪沒不得
追尋晚歩遺跡不勝髙山仰止之歎遵温謹好學能業
其家其必有以復之紹熙甲寅中冬八日新安朱熹題
於祥符方丈云朱子文集/
   宋司馬光帖
紹興七年歳次丁巳初夏中澣彭城鄭顧道經從豫章
出示温公帖觀於精忠堂凛然如對盛徳君子瞻其儀
[076-79a]
形靣其語論也使人欽慕不能自已武陽李伯紀書梁/
溪集/
   宋司馬光隸書
公硯已瘞姦魂夜悸公墨霑池潛來湘纍假其餘聲所
感如此矧公眞筆劔㦸交倚挂之髙堂浮慮盡死我觀
公書識公胷次天地輸誠風霜薦厲吐而發之兹其餘
事公之立朝營營仇敵不𠞰其剛不披其殖障海一簣
排風孤翮始訾繼斥卒伸其直世衰道圯喏喏唯唯有
[076-79b]
筆如椽微公莫使我銘其尾吁嗟已矣劉子翬屏山集/
   宋司馬光與邢和叔帖
熙寜間温公居洛公從崇徳縣再入崇文元豐四年兼
史事以所藏温公帖知是時相與甚厚也後一百十有
二年某得見之於其曽孫遵仲修止齋集/
   宋司馬光與范忠宣帖
右司馬温公與范忠宣書一通藏楚郡龍雲從家雲從
間請題其後濂聞哲宗初立崇慶太后同聴政起公知
[076-80a]
陳州過闕留為門下侍郎忠宣亦從慶州召還為右諫
議大夫俄遷給事中此書正此時所遣其殆元豐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寧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臺四任提舉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書中
有閑居十五年之言公年蓋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衆公度不可止遂絶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禮致事之言當是時章惇
蔡確黃履邢恕等蛇蟠蚓結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076-80b]
然獨立故又有如一黄葉在冽風中幾何而不危墜之
言公之志為可悲矣然公與忠宣素相知居洛日忠宣
方丐罷齊州之政判西京留臺乃同為眞率㑹則其志
同道合固非一日之故熙寜之法又皆共怒其為害而
其設施或不同者忠宣則欲去其泰甚公則欲鋤剗而
絶其本根雖書有隨時示諭勿復形迹之請二賢之見
猝有未易合者豈天未欲平治天下故使之然歟公遣
此書後僅及數月且觀化冥冥之中忠宣繼公為左僕
[076-81a]
射務以博大開上心忠篤革士風四海方翹首望治曽
未㡬何潁昌之命亦遽下矣不亦重可悲夫閲此帖者
當知治亂之機所繫初不可以尋常簡牘視之也宋學/
士集/
   宋王安石二帖
王荆公書字得古人法出於楊虚白虚白自書詩云浮
世百年今過半校他蘧瑗十年遲荆公此二帖近之往
時李西臺喜學書題少師大字壁後云枯杉倒檜霜天
[076-81b]
老松煙麝煤隂雨寒我亦生來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
看西臺真能賞音今金陵定林寺壁荆公書數百字未
見賞音者山谷集/
   宋王安石帖
先君子自少好學荆公書家藏遺墨數紙其偽作者率
能辨之先友鄧公志宏嘗論之以其學道於河雒學文
於元祐而學書於荆舒為不可曉者今觀此帖筆勢翩
翩大抵與家藏者不異恨不使先君見之因感咽而書
[076-82a]
於後朱熹書朱子文集/
   宋王安石手書
丞相荆公與人書問每有匆匆字先儒謂丞相何緣有
許多忙廹時今此帖亦云俗事紛紛滅裂上問豈以為
信筆常語而不之察耶公書字學王濛要為蕭散髙逺
非餘人所可及也吴師道禮部集/
   宋王安石詩刻
王荆公與其弟平甫此君堂詠竹二首相傳皆公所書
[076-82b]
石刻在今應天府學公書氣韻飄逸勢若率然而未甞
無從容整暇之意亦自成一家昔人論公書類忙時所
作此說非也但學書者不可為法耳東里集/
   宋王安石書金剛經
骨多肉少則痩肉多骨少則肥惟骨肉相稱然後為盡
或謂荆公知骨而不知肉今見此經則知傳者不識荆
公書遽以常所見清勁爲痩也姑溪集/
   宋王安石正書楞嚴經要㫖
[076-83a]
霜筠雪柏鍾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王介甫既賦此詩
元豐八年四月竟罷政而歸書經乃其時也繼遂為元
祐矣假本道原即劉祕丞恕也經中十二者欲令法界
衆生求男得男是時雱已卒介甫之意端有所為後舎
半山所居為寺申其薦拔可歎也作字有斜風疾雨之
勢亦其性急使然然不妨得書法陵陽耄叟牟獻之書
珊瑚網/
觀世音菩薩發妙耳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與眼耳口
[076-83b]
舌身意日刼相倍此一節楞嚴經之法髓也荆公暮年
深悟佛理故特於是經提出而親書之所以深驚禪學
之士豈復有心較世間之榮辱是非及字畫之工拙也
哉後學王蒙歎慨而敬書之同上/
   宋王雱書
昔人論荆公多淡墨疾書類忙時作今觀元澤書亦然
蓋㸃畫轉折意到而己未嘗有法而亦不可謂之無法
也其得於家傳者耶議者又謂公書類王濛又謂類楊
[076-84a]
凝式又謂蕭散之趣公所自得非有所本也不知元澤
亦尚進於是邪震澤集/
   宋曽鞏帖
熹未冠而讀南豐先生之文愛其詞嚴而理正居常誦
習以為人之為言必當如此乃為非茍作者而於王子
發舍人所謂自比劉向不知視韓愈如何者竊有感焉
今乃得於先生之族孫濰見其親筆不勝歎息文昭公
字頃嘗於長樂僧舍見之至於湘潭文肅之書則亦今
[076-84b]
始得觀也紹熙甲寅夏四月二十二日新安朱熹書扵
宜春昌山渡之客舍朱子文集/
南豐先生早從歐陽文忠余襄公㳺素為王文公所敬
而與蘇文忠公友其門弟子則陳無已也今觀遺墨恨
不執鞭嘉泰壬戌二月丙申平原老叟周必大書而歸
之南城吴氏平園集/
   宋文同草書
李公擇初學草書所不能者輙雜以真行劉貢父謂之
[076-85a]
鸚哥嬌其後稍進問僕吾書比來何如僕對可謂秦吉
了矣與可聞之大笑是日坐人爭索與可草書落筆如
風初不經意劉意謂鸚鵡之於人言止能道此數語耳
十月一日東坡集/
   宋文同草書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蘇文忠公謂亡友文與可有四絶詩一楚詞二草書三
畫四世少知音惟予一見識其妙處又有詩云斯人定
何人游戲得自在詩鳴草聖餘兼入竹三昧他日覩其
[076-85b]
飛白復恨知與可之不盡況當百年之後不以蘇公之
言求之可乎嘉泰元年降聖書而歸之宗人愚卿兄弟
平園集/
   宋蘇頌臨閣帖
此蘇魏公所臨閣帖也譚訓云嘗於相國寺置得閣本
法帖十卷甚竒畢文簡公賜本也魏公記誦絶人固由
天分博極羣書盖出學力觀此卷臨摹之工其勤可知
中人自怠而欲進及前輩可乎攻媿集/
[076-86a]
   宋錢公輔書遺教經
人貎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
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
不可亂也錢公雖不學書然觀其書知其為挺然忠信
禮義人也軾在杭州與其子世雄為僚因得觀其所書
佛遺教經刻石峭峙有不囘之勢孔子曰仁者其言也
訒今君倚之書蓋訒云東坡集/
   宋唐坰帖
[076-86b]
余於唐家子弟䖏得林夫臨摹歐陽詢書帖筆勁而秀
潤余以為此林夫得意書也坐客或不謂然後於振之
處得一帖形體皆是殊乏神氣然後頗以余為知言此
數帖工拙相半可收藏者政以知用筆是衆所不及處
山谷集/
   宋鍾離景伯小字千文
少時喜作草書初不師承古人但管中窺豹稍稍推類
為之方事急時便以意成乆之或不自識也比來更自
[076-87a]
 知所作韻俗下筆不瀏離如禪家黏皮帶骨語因此不
 復作時有委縑素者頗為作正書正書雖不工差循理
 爾今觀鍾離夀州小字千文嫵媚而有精神熟視皆有
 䋲墨因知萬事皆當師古往時翰林侍書王著補永禪
 師千文筆圜意足至書家尊之此書正當鴈行然公序
 小楷尤妙更於行間置小楷使文質彬彬當更勝爾山/
 谷集/
 
[076-87b]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