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o0002 史通通釋-清-浦起龍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五
 史通通釋目録     史評類
  内篇
   卷一
    六家第一
   卷二
    二體第二    載言第三
    本紀第四    世家第五
[000-1b]
    列傳第六
   卷三
    表歴第七    書志第八
   卷四
    論贊第九    序例第十
    題目第十一   斷限第十二
    編次第十三   稱謂第十四
   卷五
[000-2a]
    採撰第十五   載文第十六
    補注第十七   因習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卷六
    言語第二十   浮詞第二十一
    叙事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第二十三  直書第二十四
[000-2b]
    曲筆第二十五  鑒識第二十六
    探賾第二十七
   卷八
    摸擬第二十八  書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卷九
    覈才第三十一  序傳第三十二
    煩省第三十三
[000-3a]
   卷十
    雜述第三十四  辨職第三十五
    自叙第三十六  體統亡/
    紕繆亡/     弛張亡/
  外篇
   卷十一
    史官建置第一
   卷十二
[000-3b]
    古今正史第二
   卷十三
    疑古第三
   卷十四
    申左第四
   卷十五
    㸃煩第五
   卷十六
[000-4a]
    雜説上第六
   卷十七
    雜説中第七
   卷十八
    雜説下第八
   卷十九
    五行志錯誤第九 五行志雜駁第十
   卷二十
[000-4b]
    暗惑第十一   忤時第十二
    臣/等謹案史通通釋二十卷
   國朝浦起龍撰起龍字二田無錫人史通注本
    舊有郭延年王維儉黄叔琳三家遞相增損
    互有短長起龍是注較三家為晚出雖亦仍
    有疎漏如秦人不死事不知出洛陽伽藍記
    蜀老猶存事不知出魏書毛修之傳闌單失
    力字不知出清異録之類然大致引據詳明
[000-5a]
    足稱該洽惟輕於改竄古書往往失其本㫖
    如六家篇内尚書條中語無可述四字之下
    若此二字之上乃有脱句而改此字為止又
    為增一有字又如列傳篇内項王立傳而以
    本紀為名句立字不悞而乃臆改為宜此類
    至多皆失詳慎又句解章評參差夹注如選
    刻制藝之例于注書之體亦乖惜其不一評
    一注釐為二書使離之雙美也顧其大致精
[000-5b]
    核於知㡬本意多能闡發不可謂之無功焉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6a]
史通通釋原序
長安二年武后臨朝第十九/年至此十六改元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國史
尋遷左史於門下撰起居注㑹轉中書舎人暫停史任
俄兼領其職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
舊脱/兼字修史皆如故兼修史以領職/言脫兼字則非又屬大駕還京以
留後在東舊脫/東字都無㡬驛徴入京專知史事仍遷秘書
少監釋首叙歴官即自叙篇所謂三為史臣再入/東觀也其注云今之史館即古之東觀自惟
歴事二主從宦一作/官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
[000-6b]
職昔馬融三入東觀漢代稱榮張華再典史官晉朝稱
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職思舊誤/作司其憂不遑啓處
此總上歴官拈合當職撰/史事即以引起史通之作嘗以載削餘暇商𣙜一作/確
史篇下筆不休遂盈筐篋於是區分類聚編而次之釋
此六句暗/籠史通昔漢世諸儒集論經傳定之於白虎閣因名
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館而成此書故便以史通為目且
漢求司馬遷後封為史通子是知史之稱通其來自久
博采衆議爰定兹名釋此層明㸃史通兩引古/史古事以見命名所本凡為廿
[000-7a]
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舊注除所闕篇凡八萬三千三/百五十二字注五千四百九十
八字按字數今不可/定姑仍舊本存之于時嵗次庚戌景龍四年中宗元/是時復
辟六/年矣仲春之月也
 按此劉氏自序當冠正目之首諸本錯置後人序例
 之間非體觀此一序簡明典切即可徴其史筆之潔
 古者經䟽文選凡有自序者皆與正書同注王本此
 篇亦有注愚亦遵用之
 大駕還京注詳集終/忤時篇
[000-7b]
 馬融三入東觀後漢書本傳永初四年應召拜為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忤太后㫖
 禁錮安帝親政召還郎署復在講部拜議郎桓帝時述/忤大將軍梁冀免官得赦還復拜議郎重在東觀著
 張華再典史官晉書本傳華學業優博朗贍多通盧/欽言之於文帝除著作佐郎惠帝即
 位以華為太子少傅數年代/下邳王晃為司空領著作
 白虎通後漢章帝紀建初四年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㑹白虎觀講議五經異同作白
 虎議奏班固傳天子㑹諸儒講論五經作白虎通德/論令固撰集其事隋經籍志白虎通六卷唐藝文志
 通字下/有義字
 史通子漢書司馬遷傳太史公仍父子相繼纂其職/作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
[000-8a]
 萬六千五百字宣帝時遷外孫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至王莽時求封遷後為史通子
[000-9a]
欽定四庫全書
 史通通釋舉例
  二科十别
   書不必醇乎醇書惟其至於至居巢劉氏之史
   通是也注書戒自我作故注書欲推心置腹山
   傖先生之通釋是也凡注之用二辨之通與不
   通而已是書行本相髙厭心蓋寡每於通處薦
   以荆榛而趣乖於不可通處過如炙轂而疵積
[000-9b]
   敝也久矣先生曰趣乖者法宜訓正疵積者道
   在刋譌例摠二科科各有别列如左方
訓正者兼舉其義與辭而是正之也義從文生辭由古
出俗學之弊大抵二端憑臆自用者揣義而不徴辭弊
且流為束書不觀是謂蔑古炫博貪竒者役辭而不問
義弊又滋乎靈臺日汨是謂䙝天兹用䟽義以㑹辭考
辭以赴義則訓之爲也訓正之科其别六
一曰釋篇者節之積也節清而篇乃定焉歴繙評本觀/乎外篇條别胷欠主張驗其通體支離篇乖步
[000-10a]
 伐者矣故為之釋以清之釋之為用析節而䟽其義/是賔是主是影是神前後相銜中邉交灌兹為從事
 之所先即其命名之所自間有省去不用唯於短説/為然自昔漢唐經䟽通例墨闌標眼於釋字仿用之
二曰按按亦釋也標仍墨闌體同䟦尾既釋以辨之復/按以㑹之指趣所鍾歸宿有地矣况史通之為
 書也羣史牢籠全書吐納畛塗遼濶節目棼緐則必/以見逺之明者察焉則將有無礙之辯者通焉此段
 識解於何置頓亦惟篇按職此淹該是知按之所届/尤為駟牡之廣衢非等隻雞之近局也又其例比釋
 加徧釋有從省按無缺施惟下帙/四五處有以一按攝三條二條者
三曰證釋謂取證古書用釋今義也語云求之物本必/於其始取其所通必於所宅故凡有徴引事
 必事祖辭必辭根而其所標識則又書皆舉名篇皆/舉目如左傳則某公某年漢書則某紀某傳之類蓋
[000-10b]
 採録多從節縮而原文可任搜核也他若舊注已得/者明書何本或無書可質者直注未詳不攘不欺與
 世共/見
四曰證按凡前件證釋多有就證加按者痛刮不根之/病及澷與之習也如尚書注有王肅其人也
 本係三國王朗之子舊援後魏同名之人如左傳家/缺徐賈一注也位在干蕭二史之間撿出徐廣字形
 之誤更有全證皆屬設辯者如書志篇之東觀曰記/採撰篇之沈炯罵書一失之俗傳一失之原本則一
 當革其繆一當繩其愆凡此諸流皆須顯説也證釋/之條干有二百加按之處五百有竒任舉陳言都成
 說/部
五曰夾釋釋非節界夾入行間是夾釋也凡涉晦澀之/義用一兩言達之或遇疑似之辭用直截語
[000-11a]
 指之皆是也有此可以便觀書者/之索解可以杜好辯者之岐猜
六曰雜按雜按之施施於原注原注者劉自注也或刋/失其初須為揣定或置非其所合與推移且
 有注混文文混注者於史官篇詔曰修撰暗惑篇曹/公多詐見之并有注非注文非文者於史官篇自歴
 行事雜說篇蘇代所言見之相厥攸居還渠定/判此雜按之所由設也不繫諸正書故稱雜焉
刋譌者譌非一端而已或流傳或竄易或原本差池所
致之塗既雜於是有繆出有倒施有脫遺羨衍所叢之
纇緐興刺眼而葉落連翩膠牙而泉流濇咽文傳侮食
怪曲水序之猶踈日思誤書歎小屋人之不作夷考諸
[000-11b]
家刋得者十一待刋者十九焉刋譌之科其别四
一曰字之失是書之失在字者蓋亦多矣烏孤而轉烏/孫文丁而轉文王處道而轉承祚涉漢而
 轉沙漠失則繆文省而曰省文朔方而曰方朔武宣/而曰宣武昌平而曰平昌失則倒昭後略漏昭字言
 學者漏言字楚漢列國漏國字微子篇序漏序字失/則脫名班祚土班下衍爵字以其類逆逆下衍者字
 虚美相酬馬遷乗傳美下傳下並衍以字失則羨繆/倒脫羨凡有四端故概曰失也總二百二十有竒者
 刋之數也其刋去者仍注見之不沒舊本冀覽之者/辨之也且作聰明改頭靣得罪古人莫此為甚本所
 深惡而豈蹈之/下三條皆倣此
二曰句之違違亦概詞也句之違亦四端凡二十處而/㸃煩之誤在除加丹粉間者不與焉稍舉
[000-12a]
 似之以句繆言則有若去萬留千録逺略近懵事類/而反篇情者以句倒言則有若藉權濟物居京兆府
 乖文義而沒語趣者以句脱言則有若述南齊之史/結申左之科缺至一全片而遺忘半靣者以句羨言
 則有若犀革裹之條嗤沈約之段衍至不可讀而反/棄佳本者凡此又非一兩字之間審聲形之比靜繹
 全文廣叅羣籍甚至浹時稽序而後其/真始出持此耗磨晚節俟之甘苦中人
三曰節之淆節之淆者内篇少外篇多通幅分條之殊/其體故也其在内篇六家之總首既截則
 總尾亦宜截書志後論不應以或問截編次終篇不/應以尋夫截其在外篇離合斷連岐迕交失者史官
 篇三正史篇三惑經篇一雜説上中下篇十有五技/經肯綮每至族而難為官止神行唯彼節之有間今
 皆騞然矣至若㸃煩摘史隔鈔而合片當以方空格/界之又若卷末忤時一牘而兩端可以序䟦例離之
[000-12b]
 斯皆隨方制宜/非欲矜已立異
四曰簡之錯篇節字句並有錯簡篇之錯卷九内之叙/傳者是節之錯曲筆中之夫史十行者是
 字句之錯雜説下之李陵書者是篇不得而移節句/可得而準也或遂刋定或為證眀具著卷中○凡所
 盡心畧如前欵間嘗總諸科别而𣙜之理不言而同/然唯去非以趨於是言愜心者貴當必無憾然後即
 安是書也謂劉氏史通可謂浦/氏家言亦可己巳孟陬親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