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39 欽定南巡盛典-清-高晉 (master)


[081-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四目錄
 河防
[081-2a]
 
 
 
 
 
 
 
 
[081-2b]
  治淮即以治黄清口實為湖河闗鍵清水有力遂
  足以敵黄而来源不逺則其勢易緩河口東西壩
  對束湖水仰䝉
聖明指授機宜視湖水之大小定拆展之限制實為永
  逺遵守不易之章程乾隆四十一年河臣将清口
  東西壩基趾移下一百六十丈在於平成臺處建
  築使清水源逺流長出口有力嗣因西壩迤外舊
  黄河内存有清水内外相連湖水出口至此不免
[081-3a]
  㪚漫奉
命於西壩迤下接築束水堤一道俾清水直注歸海四
  十四年河臣因清口壩外至陶荘新河尾清黄交
  滙處一帶河身寛長湖水至此其力紆緩又請将
  清口東西壩再行移下二百九十丈於恵濟祠前
  地方建築兩頭各築三四十丈不等如鐡心壩式
  其口門水小之年酌留十數丈或二十餘丈以資
  收束清水抵禦黄流設遇水大之年将壩工大加
[081-3b]
  展寛更可資其暢洩兩岸束水堤工並可保䕶無
  虞自是湖水出口益暢抵黄更為得力
[081-4a]


[081-5a]
 
 
 
 
 
 
 
 
[081-5b]
  洪澤湖水由五道尾閭太平等處引河出清口自
  東西壩移於恵濟祠前建築源逺流長力足敵黄
  永無倒灌之虞顧清水藉以敵黄者又藉以濟運
  乾隆四十六年黄流未歸故道清水建瓴東注易
  於消耗設遇東南大風則入運無多漕艘毎致淺
  滯因於舊東西壩迤上两岸築做兠水壩工使清
  水多入運口以濟漕運遇水小之年倣而行之著
  有成效
[081-6a]


[081-7a]
 
 
 
 
 
 
 
 
[081-7b]
  乾隆四十五年㳟逄
翠華南幸
親臨髙堰武家墩閲視洪澤湖磚石工程令将石工卑
  矮叚落加髙其原舊用磚成砌各工均令改用石
  料修砌俾臨湖大堤通身全改石工永逺鞏固以
  為淮揚數郡民生捍衛仰見我
皇上慈愛黎元至深且逺經督臣薩載奏准洪澤湖磚
  石工自髙堰武家墩汛至山旴蒋家壩南工尾止
[081-8a]
  通共工長一萬七千一百八十九丈内舊有石工
  應行加髙者九千一百三十六丈一尺磚工改砌
  石工者五千七百七十一丈七尺並山盱㕔屬澗
  徐二汛堤身窄矮處一並加估帮培土工将已經
  朽壊應先拆改之磚工及正當湖心之卑矮應加
  石工並堤身卑薄應行加髙帮戧之土工列為急
  修至磚工内雖有朽&KR0008而根脚尚未摇動及卑矮
  石工之不甚犯風者列為次修其應行改石尚未
[081-8b]
  朽壊之磚工及石工稍為卑矮並應一律加髙者
  次第修整分年辦理工程均得實在矣
[081-9a]


[081-10a]
 
 
 
 
 
 
 
 
[081-10b]
  髙堰山盱臨湖磚石大堤為淮揚保障乾隆四十
  五年
聖駕親臨閲視
命将磚工改砌石工卑矮叚落確估加髙分年興修已
  屬鞏固但石工層數既髙而石後頂土子堰尚矮
  四十九年復荷
聖諭普律加培淮揚两郡民生永資保障
[081-11a]


[081-12a]
 
 
 
 
 
 
 
 
[081-12b]
  徐屬宿虹㕔之黄河北岸夏家馬路一工雍正十
  二年黄河大溜北趨河臣嵇曽筠修築壩臺下埽
  保䕶歴年嵗搶修防該工外黄内運縷堤與壩臺
  相隔僅二三十丈中間係属坑窪深塘素稱險要
  乾隆二十七年
聖駕南廵
親臨閲視該工堤身單薄
命将工頭工尾開挑倒溝引渠二十七八两年伏秋汛
[081-13a]
  内毎於黄水盛長相機開放上叚下叚俱澄淤八
  九尺惟中叚尚未一律淤成二十九年復将中叚
  磨盤埽廻溜處所另挑倒溝引渠水長開放一律
  淤平測量内淤髙於黄河水靣三尺是從前坑塘
  俱已填平業有成效該工雖已淤髙水靣三尺然
  淤益髙則工益固接續辦理以期一勞永逸又於
  新淤中間復接挑溝渠以寛一丈深三尺為度将
  挖起之土分鋪淤靣並将上中下三道引渠如式
[081-13b]
  修整以備水長時開放進淤務期積寸得寸積尺
  得尺則黄河頂冲單薄要工得有後靠化險為平
  而運道堤工亦資鞏固
[081-14a]


[081-15a]
 
 
 
 
 
 
 
 
[081-15b]
  豊碭㕔屬之毛城舖碎石滚壩原為宣洩黄河盛
  漲之水攸闗𦂳要從前因壩工坍卸啟閉失時漫
  無節制以致洩水過多下游濉河淤成平陸窪地
  常被淹浸乾隆二十二年将下游洪濉二河挑濬
  深通並将毛城舖滚壩用碎石填平壩脊加髙以
  為重門節制其壩外支河如榮家壩竇家寨蒋家
  營傅家窪等處已成迎溜均堅閉不開惟唐家灣
  地勢稍髙向有倒鉤引河可以減洩漫灘之水二
[081-16a]
  十七年
聖駕南廵臨徐閲視北門外誌樁水勢仰䝉
睿謨廣運因時制宜奉
諭將毛城舖迤東之唐家灣引河俟徐城水誌長至一
 丈一尺五寸以上開放宣洩俟漫灘水落即行堵閉
 俾河臣遵守二十七八兩年伏秋汛内徐城水誌加
  長逾誌将唐家灣草壩依時啟閉所減漫灘之水
  流入毛城舖壩根水已澄清過壩僅止數寸及尺
[081-16b]
  許不等三五日内即已斷流下游並不為患二十
  九年伏秋汛内唐家灣一帶並未漫灘南岸之毛
  城舖北岸之蘇家山均未過水此皆
皇上垂示機要束水攻沙溜走中泓河底年深一年之
  明騐也其北岸之黄村壩至大谷山一帶無堤處
  所自二十三年奉
㫖接築縷堤六十餘里以来黄水不致漫衍堤内窪地
  悉成膏壤南北两岸髙下田疇咸得一律豊登濵
[081-17a]
  河黎庶莫不感頌
皇仁永資利賴
[081-18a]


[081-19a]
 
 
 
 
 
 
 
 
[081-19b]
  雲梯闗以外海口為黄河尾閭近因海口紆逺而
  道淺二套三套漫口由北潮河入海之處㨗近而
  水深似應亟籌更易海口而不知有無庸者乾隆
  四十五年督臣薩載奏明如果黄河現在經由之
  四浤以下海口大有淤墊之勢尾閭不能暢逹必
  湏另籌入海道路則取㨗就下舍北潮河别無他
  途但現今溜勢順軌其通洋海口落潮水定時雖
  比口内較淺而雲梯闗以外水靣比两岸尚低丈
[081-20a]
  許海口外灘比現在水靣又低數尺寛至三百六
  十餘丈是河水歸槽之時安流東注尚無壅遏之
  虞自無庸亟籌更易海口之舉但或遇大汛盛漲
  洪流湍駛一時不及暢洩則從前連次漫口處所
  不能保無復溢若将漫口堤外現有冲出河形處
  所畧為通其淤滯俾漫溢之水循途入海則盛漲
  可資䟽消於上游各處河工不為無補又查得二
  套堤外從前漫水之東直至海邉均係阜寜安東
[081-20b]
  海州等處減則灘地及葦蕩營産蘆蕩地間有淤
  沙溝槽形迹並無防䕶堤堰漫水之西淤沙較厚
  舊有之南潮河上叚業已淤平則西係已涸之馬
  港河有夾河殘缺舊堤二道堤之南頭均與黄河
  北頭相接其東堤長六百里零西堤長二十九里
  零迤下無堤空檔長十六里零下接北潮河西岸
  民堰此堤之西俱係安東海州等處民田再四商
  𣙜馬港河西舊堤雖在雲梯闗外十數里但其上
[081-21a]
  游即係腹裏民田毎遇盛漲漫溢時即倒漾至雲
  梯闗以上且該處只有木牌樓一座鐫刻古雲梯
  闗四字並無内外界限若将此堤殘缺處所修復
  並将無堤之十六里一律補足下接北潮河两岸
  民堰則自雲梯闗北堤下建通海潮河堤堰連為
  一縷既可保衛安海等處上游民田偶遇長水時
  溢出之水不致淹浸俾濵臨河海民人得享樂利
  之休並可作為雲梯闗内外界址其堤東之海灘
[081-21b]
  減則地畝遵二十九年
諭㫖不必與水争地聼民隨宜耕種以收自然之利河
  防民生均有禆益固無庸驟為更張之舉也
[081-22a]


[081-23a]
 
 
 
 
 
 
 
 
[081-23b]
  海州漣河上接淩溝陸家口承受六塘河来水下
  至新壩由恬風渡歸海為海州水利幹河寛七八
  十丈長七十餘里縁潮汐往来年久淤澱乾隆四
  十六年豫省青龍崗漫水下注由駐馬湖五道尾
  閭及劉老澗九孔石閘两路滙歸水勢盛大去路
  不暢海沭地方均被淹浸經大學士公阿桂及督
  臣薩載河臣李奉翰奏
允興挑於以疏濬深通不但六塘河之水分洩歸海較
[081-24a]
  為便㨗而海州沭陽一帶民田俱經涸出實為禆
  益
[081-25a]


[081-26a]
 
 
 
 
 
 
 
 
[081-26b]
  乾隆四十二年河臣奏辦淮揚運河形勢查西岸
  寳應諸湖周圍三百餘里湖靣寛濶水勢一律相
  平而運河自運口以至瓜洲計髙十四丈有竒地
  形北髙南下勢若建瓴是以三溝閘之外未設堤
  防下游之邵伯一帶湖河相通向來形勢即係如
  此復往運河上下逐叚測量目下寳應運河水深
  八九尺至一丈一二尺河面較髙湖靣一丈二寸
  汜水汛運河水深六七八尺河靣較髙湖靣六尺
[081-27a]
  七寸永安汛運河水深六七尺河靣較髙湖靣五
  尺五寸迤下六滿閘至萬家塘一帶河靣較髙湖
  靣四尺五寸及二尺九寸一尺八寸不等迨至髙
  郵一帶運河水深五六七尺河靣與湖靣相平惟
  露筋閘迤下至三溝閘通湖港一帶則湖靣髙於
  河靣自二尺四寸及一尺不等此髙郵以上河髙
  而湖低髙郵以下湖髙於運河之實在情形也其
  湖水歸宿之路溯查從前水大之年一由髙郵迤
[081-27b]
  下西岸通湖二十四港口入運從東闗南闗五里
  車邏昭闗等壩洩入下河歸海一由西岸三溝閘
  之通湖港及邵伯鰍魚等港入運從金灣東西灣
  鳯凰壁虎橋等處歸江後因歸海之路紆逺下河
  民田易於被淹仰䝉
皇上聖謨廣運
指授機宜大展清口使洪澤湖清水㑹黄東注歸海山
  盱五滚壩一律封土毎年酌量啟放因而寳應諸
[081-28a]
  湖存水較小髙郵南闗車邏等壩久經封閉即西
  岸通湖各港亦俱堵塞現在湖水止由三溝閘以
  下之邵伯通湖各港入運形勢頗為順利前将三
  溝閘下通湖港一道築壩堵閉使湖水由二河行
  走至邵伯西岸各港入運仍從金灣等閘壩下注
  歸江其去路原未改易祇令湖水從南首二河之
  鰍魚各港入運距三溝閘較逺俾三溝閘以上運
  河水勢至此不為湖水横衝兠阻則運河上游之
[081-28b]
  水得以流行迅疾於湖歸江之路仍無阻礙至寳
  應西岸修建閘座之處因淮揚運河綿長三百四
  十餘里遇有水勢盛漲之年一線運河下注不能
  迅速未免壅盛不得不預籌分洩查運河東岸閘
  座涵洞運河水小時應湏蓄水濟運即使下河民
  田需水亦只量為挹注以資播種若運河水大時
  下河民田形如釡底未便将河水洩入致淹民田
  是東岸閘洞不過資農田灌溉不能分洩運河盛
[081-29a]
  漲惟有西寳應臨湖一帶河靣髙於湖靣數尺儘
  可宣洩查從前原有竹絡壩三里溝滚埧及減水
  閘等處分洩運河有餘之水以減上游暴漲近因
  該閘埧年乆損壊是以酌請於三里溝上下修建
  石閘二座以備減洩入湖亦可容納四十三年又
  将東岸黄浦閘西閘瓦甸減水閘損壊處俱行拆
  修舊時葉雲洞改建雙孔石閘以備節宣並於三
  溝閘下通湖港築做草埧攔截湖流使運河水勢
[081-29b]
  一路暢行而歸江乃無虞阻滯矣
[081-30a]


[081-31a]
 
 
 
 
 
 
 
 
[081-31b]
  髙寳諸湖之水歸入運河邵伯以上向從髙郵車
  邏南闗五里各壩分注下河入海邵伯以下向從
  金灣三閘及鳯凰壁虎橋灣頭閘各路分注由芒
  稻河入江查運河入江較入海之路甚為近㨗而
  運河之水髙於江靣通流順勢消退亦速若從興
  鹽等縣入海路既遼逺又沿海地靣昂於内地所
  有通海河港多被沙淤即使疏濬極深亦恐潮水
  内灌且興鹽一帶形如釡底運河之水稍大必先
[081-32a]
   淹過内地然後歸海是入海不如入江之便形勢
   顯然康熙三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廵
諭令将湖水河水俱由芒稻河人字河引出歸江如有淺
   處俱令挑深仰見
聖謨廣逺洞悉機宜乾隆七年将邵伯以下入江之路酌
   量加増於金灣滚壩之下東西灣地方添建滚水
   壩二座並挑引河復将仙女廟金灣對過之越河
[081-32b]
   及通江之石羊溝董家溝俱行増挑其原有之金
   灣壩下並鳯凰橋引河及通江之廖家溝秦唐港
   白塔河百汊港各河道則大加疏浚並於各河頭
   分别建立閘壩毎年視水勢之大小相機啟閉以
   資宣洩謹按運河入江之路本為便㨗今河道又
   經加增則髙寳湖水自足以資分洩其邵伯迤上
   髙郵各壩非遇異常泛漲無庸輕啟髙寳運河東
   堤以下與興鹽泰阜一帶民田俱得豊收而湖河
[081-33a]
  入江分洩利便並無阻滯之虞
[081-34a]


[081-35a]
 
 
 
 
 
 
 
 
[081-35b]
  髙寳兩境運河東堤建築閘壩凡十四處皆洩湖
  河溢漲之水由鹽城興化阜寜泰州以入海其來
  源本於洪澤湖毎於伏秋湖水長發由運口歴清
  江淮安下注髙寳城郭堤工俱當其衝不得不多
  求分減之路而下河髙寳興鹽阜甘泰七州縣之
  田廬多成巨浸河臣張鵬翮以啟壩慮為害於民
  田閉壩又恐傷於堤岸隨将過水最多之五里車
  邏南闗三減壩改為石滚壩非值有餘不令過洩
[081-36a]
  以冀兩全之道後又歴經區畫而下河一帶仍難
  免於淹浸䆒之計其流而未究其源也乾隆四年
  河臣髙斌奏洪澤湖之天然壩無使輕易啟放祗
  留三滚壩以資減洩又奏於運口内建設閘壩既
  以節洪湖之水使暢出清口足以禦黄又以保髙
  寳下流無泛溢之患又查髙寳一帶閘壩口門俱
  寛四五六尺不等節宣有制惟五里車邏南闗等
  壩俱各寛六十餘丈洩水過多今來源既減則此
[081-36b]
  三壩無庸輕放其五里等壩俱用柴草堵築設遇
  洪澤湖異漲三滚壩洩水過多酌量将南闗車邏
  二壩啟放以減水勢其五里中壩地勢卑下洩水
  過大一經啟放則下河不能容受應常行堵閉而
  下河各支河又䝉
皇上發帑挑浚深通上減來源下通去路從前被災各
  邑得免淪胥無不仰戴
皇仁謳歌
[081-37a]
聖徳
[081-38a]


[081-39a]
 
 
 
 
 
 
 
 
[081-39b]
   大江源出岷山南流經四川松潘衛歴夔州府出
   三山峽至漢陽大别與漢水合流經江西九江府
   入江南至𤓰洲江口又東至通州入於海先是沿
   江本無工程康熈三十二年河臣于成龍将𤓰洲
   儀徴河道交江防同知管理五十五年奉
聖祖仁皇帝諭㫖江流日漸北徙衝刷𤓰洲城垣必致危
 險事闗民生若不預為籌畫修堤保䕶斷乎不可著江
 南督撫察勘詳議一靣動帑修築一靣奏聞經河臣趙
[081-40a]
  世顯等於息浪庵前建築䕶城堤埽工程又花園
  港等處建築埽壩各工歴年歳搶修防至雍正五
  六年以後江溜北趨直逼𤓰洲江岸逐漸塌卸逼
  近城垣河臣嵇曽筠於𤓰洲沿江抛填碎石増修
  埽工共長三百三十六丈五尺保固江岸始獲平
  穏其揚州迤下十里為三汊河一通𤓰洲一通儀
  徴故名三汊自三汊河至儀徴之沙漫洲江口共
  五十五里専資鹽運並江西湖廣安徽等省漕船
[081-40b]
  由此入運江潮吞吐靡常易於淤淺建設響水通
  濟邏泗攔潮四閘隨時啟閉以資鹽漕運行查𤓰
  洲江靣寛濶潮勢洶湧兼之風浪漰湃一經塌卸
  衝刷最深樁埽一時難以施工惟在未做埽工以
  前先用碎石抛擲填平其底既做埽工以後復以
  碎石䕶其根基則雖有風潮不致輕易掣動崖岸
  方能保固城垣可以無虞
[081-41a]


[081-42a]
 
 
 
 
 
 
 
 
[081-42b]
  𤓰洲舊有河道上通運河由閘下逹大江祗以河
  身淺窄年久淤墊舟楫罕通凡自揚州渡江者出
  𤓰洲西境運河口繞廻瀾壩過金山麓入京口閘
  江靣十有餘里適當中泓大溜南北俱不免渉險
  為虞四十六年開挑𤓰洲跨城河路以利舟行發
 帑興修計河身長一千二十餘丈挑浚寛深可容巨
  艦旋轉修築兩岸縴道起髙橋座城圏并添建南
  北水闗二座木石橋梁七座工竣後千檣萬艘絡
[081-43a]
  繹往還俱由此河渡江逕至金山收口相距僅止
  三里永享通津之利云
[081-44a]


[081-45a]
 
 
 
 
 
 
 
 
[081-45b]
  髙寳湖河之水以山旴五壩為来源以江海為去
  路其歸江之路則在邵伯以下灣頭閘壁虎橋鳯
  凰橋西灣東灣金灣各閘壩宣洩便㨗歸海之路
  則在邵伯以上髙郵南闗車邏五里等壩由興鹽
  等縣入海河道迂逺一經水長宣洩過多則下河
  毎致被淹分洩不暢則運河又難容納歴年籌辦
  總無良法乾隆二十五年經河臣髙晉将髙郵南
  闗各壩奏准封土三尺稍為限制然歸海雖節其
[081-46a]
  流而歸江未展其路湖河盛漲之水一時仍難暢
  洩二十七年恭逄
聖駕南廵指示機宜将歸江之西灣壩底落低四尺平
  時運河水勢未長已有尺水入江循序而進預減
  暴漲之勢並将金灣南閘改建石滚閘金灣河底
  加挑展寛十丈各壩下引河一律挑深由芒稻閘
  董家廖家石羊等溝暢逹歸江復䝉
聖明洞悉全河形勢溯源挈要廣疏清口将東西壩預
[081-46b]
  為展寛洪澤湖隨長隨消三載以来五滚壩並未
  過水南闗車邏等壩封土如故上河下河髙低田
  畝嵗嵗豊收萬民樂利
[081-47a]


[081-48a]
 
 
 
 
 
 
 
 
[081-48b]
  鎮江府京口為江浙兩省糧船由運入江之要道
  東西諸山環繞崗連髙阜惟京口臨江一靣地勢
  平衍居民稠宻向有談家洲以為外䕶雍正十一
  年間江溜刷去談家洲直逼京口坍塌崖岸街道
  民房俱有傷損經河臣嵇曽筠於雍正十三年奏
  照𤓰洲之式抛填碎石下埽䕶岸得以平穏現在
  埽工長一千一百一十八丈隨時修防不致疎忽
[081-49a]


[081-50a]
 
 
 
 
 
 
 
 
[081-50b]
  金陵省㑹之區士商輻輳鎮江抵江寜計百六十
  里水程由長江歴黄天蕩江靣浩瀚風浪毎多可
  駭若舍舟就陸則輦運倍為勞費撫臣呉壇
 奏請開挑句容分水脊一帶河道嗣經督臣薩載覆
  勘以分水脊一帶横亘山岡難於開挖若就丹&KR1131
  之師古灘開至龍潭舊有間叚河形復多小港即
  有隔斷之處地勢平衍施功較易邀
恩准發帑金於四十七年分叚開濬通計河身長百里
[081-51a]
  有竒其自師古灘至樂亭舖舊有河身加工展拓
  自樂亭舖至髙資港則於蘆灘地内挑挖自髙資
  港至太平橋半由平地亦間叚水溝自太平橋至
  棲霞之碾䡐壩即河身内挑去淤埂河成引東荘
  口江水為源以錢家港為委中間復多汊港潮汐
  流通又於師古灘河尾及髙資港三江口等處建
  築閘壩以時蓄洩凡賈舶民船俱於金山對渡入
  錢家港直至棲霞之四板橋登岸僅陸行三十里
[081-51b]
  即抵省㑹先是上元九鄉等處毎遇山水驟發無
  可宣洩田禾時被漫溢今中通一港多設涵洞俾
  山水悉注於河而河旁田畝取資灌溉旱潦俱無
  所慮葢自新河既成而曩之䟦渉行旅與夫佃業
  居民至是而翕然稱便矣甲辰春
皇上御安福艫
親臨閲視錫名便民港紀以
宸章益信
[081-52a]
聖人興事建工
徳施普而流澤長億萬斯年永永無極也
[081-53a]
   謹按導河導淮分紀夏書河自積石至播為九河
   而入於海未嘗南㑹於淮也自東周以後漸徙而
   南隋時開通濟渠引榖洛水逹於河復自板渚引
   河通於淮而後河淮始㑹唐宋以来河流遷溢無
   定建治河之策者不下數十家若開寳纂禹元經
   祥符導河形勝等書要止取效一時未足以圖久
   逺也恭惟
聖祖仁皇帝六廵南土指受河工
[081-53b]
世宗憲皇帝發帑加堤淮徐保乂我
 皇上聖神繼起本紹
庭䋲
武之思建平地成天之業頻
 頒諭㫖興舉大工相地利之所宜不泥於古今之迹而
   審行之
 睿慮周詳非羣臣思議所至舊河攔黄壩既成復加築
   順黄壩以資堵禦甫及竣工而河勢南逼直至壩
[081-54a]
  根賴此壩以為重門保障于是在工趨事諸臣下
  及兵夫士庶萬口同聲咸頌
聖人首出庶物明燭幾先所謂五帝神聖其臣莫及者
  千古同符矣他若北潮河以下不必添建閘壩雲
  梯闗以外不必與水争地河身之挑濬木龍之改
  移以及添築土壩加帮縷堤開治引河填平塘土
  靡不上勤
宸念精益求精而徐城髙堰増建石工不惜
[081-54b]
 帑金數百餘萬以衛䕶生民俾咸登于樂利猗歟非
  常之功足以萬世永賴也昔人謂嚴安導洛農民
  享其利而轉漕之功弗聞韋堅堰渭漕運得其便
  而灌溉之績弗著今者河道所經通淮接運我
皇上於數十年中經畫至當遂使瀆祗効順坤輿永寜
  河治而淮治淮治而運亦治巨艦通津南北稱便
  沃野千里桑稼連雲䟽瀹得宜獲利斯普
神禹錫圭之績紀自
[081-55a]
帝堯刻玉之年不又自古罕逄之
景運哉
 
 
 
 
 
 
[081-55b]
 
 
 
 
 
 
 
欽定南廵盛典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