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33 幸魯盛典-清-弘毓圻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幸魯盛典卷十四
    五月二十六日癸卯
 命廣儲司員外郎皁保恭賫
 御書
   聖廟碑文設
 御仗黄蓋鼓吹率鴻臚寺序班朱圭赴闕里䥴刻六月
    初六日壬子衍聖公孔毓圻率纂修諸臣五經
[014-1b]
    博士孔毓埏及屬員師生人等兖州府知府祖
    允圖率該屬有司奉迎於汶上縣二十二日戊
    辰
 御書至於闕里於是山東巡撫錢珏布政使黄元驥濟
    東道陳俞侯提學道宫夢仁督糧道胡介祉兖
    東道李煒鹽運使鮑復昌濟寧道董安國及各
    屬文武官員咸赴闕里瞻仰
 御筆員外郎皁保令朱圭等即摹
[014-2a]
御書勒石
   山東巡撫錢珏
 題為恭報微臣/出省日期等事臣/惟前者
聖駕東巡
親詣闕里尊崇
  至聖兹接邸抄奉
㫖差廣儲司員外郎皁保賫捧
御製碑文馳到曲阜臣/隨於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二
[014-2b]
   日單騎減從前往曲阜瞻仰
龍翰至泉林周孟二廟造碑今臣/亦親往督令如式置
   造理合題報奉
㫖該部知道
   七月二十四日庚子
御碑告成廣儲司員外郎皁保恭賫摹搨様本進呈
御覽二十八日甲辰工部筆帖式昻機圖運送綠琉璃
   瓦一萬五千至於廟庭
[014-3a]
   衍聖公臣/孔毓圻
 奏為恭謝
天恩事切蒙
皇上欽賜
  聖廟碑石本年二月内工部等衙門㑹議得大成門
   外左廂金聲門之右高明爽塏可以建立碑亭
   動支
 内帑五百兩差内務府廣儲司員外郎皁保工部都
[014-3b]
   水司員外郎卞永式督修等因奉
㫖依議欽此欽遵隨於二月二十八日礱石蓋亭一體
   興工復蒙
皇上命内務府廣儲司員外郎皁保帶領鴻臚寺序班
   朱圭前來勒石於五月二十五日豎碑於七月
   初十日䥴完訖復蒙
皇上賜到綠琉璃瓦一萬五千於九月二十八日碑亭
   俱已完工仰惟
[014-4a]
皇上
 聖明天縱
 學問性成觀風廣魯既肇稱
親祀之儀
 眷注尼山復重以
 穹碑之錫鑿翠琰於恒嶽秀韞崑岡騰寶氣於端門
   瑞符黄玉爰賁
龍章直探星宿竝揮
[014-4b]
鳳藻上轢瓊霄
至言浩瀚𢎞道德之五千
妙楷端嚴本羲疇之一畫發明綱常彝教若布帛菽粟
   之竝陳昭示㑹極臣民化偏黨競絿而遵路千
   年祠宇昭
聖撰而重光厯代文章待
宸篇而立極睠兹碑制之隆已逾前古邇者碑亭之建
   復費
[014-5a]
天心屢頒
 内府金錢制其經費仍
勅皇華修建董以成功
特遣名手以臨摹法傳鐘鼎載
命尚方而燒造瓦致瑠瓈跪誦
御書之搨適逢傑構之成重檐複栱輝於大成之門碧
   甃丹櫺坐鎮奎文之後遐邇咸觀曩今共仰考
   明堂辟雍之制樹𢎞規於興聖之區即鼔鐘彝
[014-5b]
   鼎之間敷
寶訓於觀摩之地一夫不役自仰體於
聖衷兩載經營顧猶煩乎
天使軼前王之制作炳煥千秋冠廟寢以巍峩垂休百
   代謹以報成恭陳
 奏
謝奉
㫖覽卿奏謝知道了該部知道
[014-6a]
   附錄 唐高宗乾封元年贈孔子為太師是年
   封岱車駕幸闕里駐蹕謁先聖祠廟皇太子𢎞
   上表乞樹碑以彰聖德曰臣聞周師東邁商閭
   延降軾之榮漢蹕西旋彝門致抱關之想况泣
   麟曾躅歌鳳遥芬被縟禮於昌辰飾殊榮於穹
   壤者伏惟陛下資靈統極禀粹登樞乃聖乃神
   體陰陽而不宰無為無事均雨露之莫私六符
   薦而泰階平百寶臻而天祚永靈臺所以偃伯
[014-6b]
   延閣由其增絢尚齒尊賢邁鴻名於萬古興亡
   繼絶騰峻軌於千齡大矣哉茂實英聲固無得
   而稱矣日者封金岱畎會玉梁陰路指沂川途
   經闕里囘鑾駐蹕式鑑堯禹之姿闢纊凝旒載
   想温良之德於是特紆宸渙贈以太師爰命重
   臣申其奠醊廟堂卑陋重遣修營褒聖侯德倫
   子孫咸蠲賦役臣恩均扈從迹濫撫軍舊烈遺
   塵躬陪瞻眺雩壇相圃欣覿前聞又昔歲承恩
[014-7a]
   齒胄膠塾厯觀軒屏具列門徒想仁孝於顔曾
   彌深景慕採風猷於竹帛冀啓顓蒙所以輕敢
   陳聞庶加褒贈天慈下濟無隔異時咸登師保
   式光泉夜敢以前恩重兹干請竊謂宣尼之廟
   重闡規摹桂殿蘭羞永傳終古崇班峻禮式賁
   幽埏而翠琰莫題言猷靡暢詢諸故實有所未
   周且將聖自天惟幾應物拯人倫於已墜甄禮
   樂於既傾祖述勲華三千勵其瞻仰憲章文武
[014-7b]
   億兆遵其藏用豈可使汾川遺碣獨擅於無慚
   峴岫餘文孤標於墮涙伏見前件孔廟營搆畢
   功峻業增徽事資刋勒敢希鴻澤令樹一碑但
   遼海清平久無徵發山東豐稔時踰恒歲况鄒
   魯舊邦儒教所起刋勒之費未足為多許其子
   來不日便就乞特矜照遂此愚誠臣識昧恒規
   言慚通理塵黷聽覽追增竦戰勅㫖依請 明
   太祖洪武元年二月遣祭酒孔克堅致祭闕里
[014-8a]
   勅諭曰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相竝故後
   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盡禮修其禮事朕今為
   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聖之道今既釋奠
   於國學仍遣爾修祀事於闕里爾其敬之 成
   祖永樂十五年九月御製孔子廟碑文曰道原
   於天而畀於聖人聖人者繼天立極而統承乎
   斯道者也若伏羲神農黄帝堯舜禹湯文武周
   公厯聖相傳一道而已周公没又五百餘年而
[014-8b]
   生孔子所以繼往聖開來學其功賢於堯舜故
   曰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者也夫四時流
   行化生萬物而高下散殊咸遂其性者天之道
   也孔子參天地贊化育明王道正彝倫使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以盡其分與天
   道誠無間焉爾故其徒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猶
   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又曰仲尼日月也無得而
   踰焉在當時之論如此亘萬世無敢有異辭焉
[014-9a]
   於乎此孔子之道所以為盛也天下後世之蒙
   其澤者實與天地同其久遠矣自孔子没於今
   千八百餘年其間道之隆替與時陟降遇大有
   為之君克表章之則其政治有足稱者若漢唐
   宋致治之君可見矣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天命
   聖智為天下君武功告成即興文教大明孔子
   之道自京師以達天下竝建廟學徧賜經籍作
   養士類儀文之備超乎往昔封孔氏子孫世襲
[014-9b]
   衍聖公秩視一品世擇一人為曲阜令立學官
   以教孔顔孟三氏子孫嘗幸太學釋奠孔子竭
   其嚴敬尊崇孔子之道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朕
   纘承大統丕法成憲尚惟孔子之道皇考之所
   以表章之者若此其可忽乎乃曲阜闕里在焉
   道綂之系實由於兹而廟宇厯久漸見墮敝弗
   稱瞻仰往命有司撤其舊而新之今年畢工宏
   邃壯觀庶稱朕敬仰之意俾凡觀於斯者有所
[014-10a]
   興起致力於聖賢之學敦其本而去其末將見
   天下之士皆有可用之材以贊輔太平悠久之
   治以震耀孔子之道朕於是有深望焉遂書勒
   碑樹之於廟并系以詩曰巍巍元聖古今之師
   垂世立言生民是資天將木鐸以教是畀謂欲
   無言示之者至惟天為高惟道與參惟地為厚
   惟德與含生民以來實曰未有出類拔萃難乎
   先後示則不遠日用攸趨敦敘有彝遵於聖模
[014-10b]
   仰惟皇考聖道實崇禮樂治平身底厥功曰予
   祗述詎敢或懈聖緒丕承儀憲永賴巖巖泰山
   魯邦所瞻新廟奕奕飭祀有嚴鼓鐘喤喤璆磬
   戞擊八音相宣聖情怡懌作我士類世有才賢
   佐我大明於萬斯年 成化四年御製重修孔
   子廟碑曰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不可一日無焉
   何也有孔子之道則綱常正而倫理明萬物各
   得其所矣不然則異端横起邪説紛作綱常何
[014-11a]
   自而正倫理何自而明天下萬物又豈能各得
   其所哉是以生民之休戚係焉國家之治亂關
   焉有天下者誠不可一日無孔子之道也蓋孔
   子之道即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載於六經者是
   也孔子則從而明之以詔後世耳故曰天將以
   夫子為木鐸使天不生孔子則堯舜禹湯文武
   之道後世何從而知之將必昏昏㝠𡨕無異於
   夢中所謂萬古如長夜也由此觀之則天生孔
[014-11b]
   子實所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
   絶學為萬世開太平者也其功用之大不但同
   乎天地而已噫盛矣哉誠生民以來之所未有
   者宜乎弟子形容其聖不一而足至於中庸一
   書而發明之無餘藴矣自孔子以後有天下者
   無慮十餘代其君雖有賢否智愚之不同孰不
   賴孔子之道以為治其尊崇之禮愈久而愈彰
   愈遠而愈盛觀於漢魏以來褒贈加封可見矣
[014-12a]
   迨我祖宗益興學校隆祀典自京師以達於天
   下郡邑無處無之而在闕里者尤加之意焉故
   太祖高皇帝登極之初即遣官致祭為文以著
   其盛而立碑焉太宗文皇帝重修廟宇而一新
   之亦為文以紀其實而立碑焉朕嗣位之日躬
   詣太學釋奠孔子復因闕里之廟歲久漸敝而
   重修之至是畢工有司以聞深慰朕懐嗚呼孔
   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
[014-12b]
   暫闕其深仁厚澤所以流被於天下後世者信
   無窮也為生民之主者將何以報之哉故新其
   廟貌而尊崇之尊崇之者豈徒然哉冀其道之
   存焉爾使孔子之道常存而不冺則綱常無不
   正倫理無不明而萬物亦無有不得其所者行
   將措斯世於雍熙太和之域而無異於唐虞三
   代之盛也久安長治之術端在於斯用是為文
   勒石樹於廟庭以昭我朝崇儒重道之意焉系
[014-13a]
   以詩曰天生孔子縱之為聖生知安行仁義中
   正師道興起從游三千往聖是繼道綂流傳六
   經既明以詔後世三綱五常昭然不替道德高
   厚教化無窮人極斯立天地同功生民以來卓
   乎獨盛允集大成實天所命有天下者是尊是
   崇曰惟聖道曷敢弗宗顧予渺躬承此大業惟
   聖之謨於心乃愜用之為治以康兆民聖澤流
   被萬世聿新報典之隆尤在闕里廟宇巍巍於
[014-13b]
   兹重美文諸貞石以光於前木鐸遺響餘千萬
   年 孝宗𢎞治十七年重建聖廟大學士李東
   陽疏請刻御製碑曰先該山東巡撫徐源奏闕
   里孔子廟修建落成續該禮部題請御製碑文
   及遣官祭告奉㫖是遣李東陽祭告臣竊惟修
   建孔廟朝廷重事而御製碑文及遣祭祝文尤
   陛下隆師重道之盛心是宜刻之金石以昭示
   萬世但本廟僻在一方恐無善寫楷書之人不
[014-14a]
   能揚勵宸章有辜恩典臣奉將使命事體相關
   乞令制勅房中書舍人喬宗賫捧前項御製文
   字往彼書寫上石仍乞帶領工部文思院副使
   閻傑就彼䥴刻事畢之日即令回京該部通行
   照例應付廪給脚力制曰可 孝宗御製碑文
   曰朕惟古之聖賢功德及天下後世立廟以祀
   者多矣然内而京師外而郡邑及其故鄉靡不
   有廟自天子至於郡邑長吏通得祀之而致其
[014-14b]
   嚴且敬則惟孔子為然蓋孔子天縱之聖生當
   周季聖賢道否之日而不得其位以行乃厯考
   上古以來聖人之君天下者曰堯曰舜曰禹湯
   文武已行之迹并其至言要論定為六經以垂
   法後世自是凡有天下之君遵之則治違之則
   否蓋有不能易者真萬世帝王之師也故自漢
   祖過魯之後多為之立廟沿及唐宋英明願治
   之君屢作益尊而信之孔子之廟遂徧天下爵
[014-15a]
   號王公禮視諸侯而加隆焉蓋天理民彝之在
   人有不能自冺也我皇祖以至神大聖植綱常
   於淪斁之餘武功方戢即遣人詣闕里祀孔子
   風示天下規度可謂宏遠矣列聖相傳益嚴祀
   事先後一軌暨我皇考憲宗詔增廟之舞佾為
   八籩豆十二禮樂盡同於天子褒崇之典至是
   蓋無以加我國家百有餘年之太平端有自哉
   闕里有廟建自前代規制尤盛𢎞治己未六月
[014-15b]
   燬於火朕聞之惕然特勅山東巡撫巡按暨布
   政按察司官聚財庀工為之重建越五年甲子
   正月工畢巡撫右都御史徐源巡按監察御史
   陳璘以其狀來上宏深壯麗視舊規有加朕懷
   乃慰既遣内閣輔臣太子太保户部尚書兼謹
   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往告復具顛末為文俾勒
   之廟用昭我祖宗以來尊師重道之意并繫之
   詩曰聖人之生天豈偶然命之大君俾贊化權
[014-16a]
   二帝三王君焉克聖繼天立極道形於政大化既
   洽至治斯成巍巍蕩蕩渾乎難名周政不綱道
   隨時墜孔子聖人而不得位乃稽羣聖乃定六
   經萬世之師於焉足徵自漢而下數千餘歲褒
   典代加有隆無替於皇我祖居正體元六經是
   師卓爾化原列聖相承先後一揆逮及朕躬思
   𢎞前軌廟貌載崇祀事孔禋經言典訓彌謹彌
   敦俗化治成日升川至斯道之光允垂萬世
[014-16b]
   臣/按自黄初俾侯宗聖刻石始承制書乾封追
   贈太師樹碑亦奉勅㫖累朝刋勒竝出儒臣撰
   述厯宋金元但傳祥符一贊至明永樂成化𢎞
   治遂有御製三碑然而視草率由詞苑揮毫付
   之中書豈有
天藻宸翰雙輝交美肇自亘古實惟
 今日
皇上德躋極天之峻道造逢原之深既博於文復游於
[014-17a]
   藝
紫極幾暇
黄屋務閒纂堯湯之典誥追羲昊之圖書孔思周情日
   新富有而於廟碑
親撰親書發天地之大文兼古今之至美自有
  聖廟以來所未覯也而且鑿名山之翠珉陶上方之
   碧瓦既發
 内府之金重
[014-17b]
遣皇華之使周爰咨度伻來以圖曰止曰時可規可矩
   乃經始於寅夏爰落成於卯秋碑既屹立亭斯
   穹蓋制作大備如睹赤虹黄玉之文苖裔永存
   匪同白馬丹書之誓紫微懸映軼賜札之十行
   金薤琳瑯異寫經之三體爾乃翼凌雲之傑構
   靈光遜其巋然承應宿之高甍景福慚於竝峙
   軒車塞路但有拜瞻鉛槧徒懷無能仰頌者矣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五月十五日廣儲司員外
[014-18a]
   皁保恭齎到
御製
御書周公孟子廟碑文仍同工部都水司員外郎卞永
   式監造
   先是山東巡撫張
 題為曠典一時竝舉孟廟亦應修葺謹一并
 題明恭請
龍章以垂不朽事該臣/准到部咨周公廟宇交與該撫
[014-18b]
   設法修葺等語臣/有請者堯舜禹湯文武之
   道成於周公集於孔子百餘年後百家爭鳴
   聖教幾熄賴一人焉起而正之者實惟孟子
   其著書七篇包羅天地揆叙萬類故厯代尊
   為亞聖者以其大有功於聖教也臣/考孟子
   廟建自宋景祐四年厯代皆加修葺今則牆
   垣倒塌殿宇傾圮棲石像於小屋仆斷碑於
   空庭因思
[014-19a]
皇上闡明道脈遠紹心傳孔子周公二聖之典禮既崇
   則亞聖之廟貌宜肅臣/等幸際昌時敢不仰體
聖心設法修葺以襄
 盛典擬與周公廟一併鳩工但扁額碑記非
御製宸章無以永垂萬世伏冀
皇上親撰頒賜勒之貞珉奕禩取法無窮聖賢光被不
   朽奉
㫖該部議奏
[014-19b]
   禮部
 題前事仰惟
皇上天縱聖明勤學稽古紹唐虞之道綂闡孔孟之心
   傳表章六經垂教萬世崇尚德報功之典𢎞承
   先啓後之模
天章與雲漢同昭
宸翰偕日星竝麗今孟廟既稱修葺允宜
御製扁額碑記永垂不朽俟
[014-20a]
命下之日交與翰林院將
御製扁額碑記發出行文該撫製造懸掛刋勒可也奉
㫖依議
   附錄 古鄒城在今縣東南二十五里嶧山之
   陽水經注曰嶧周圍二十里高秀特出積石相
   臨殆無土壤石間多孔穴洞達相通有如數間
   屋甚竒觀也由山而北羣山絡繹直接四基馬
   鞍二山而九龍山之旁有大澤曰溪湖袤廣數
[014-20b]
   里流為白馬湖西南以達於泗水湖之西孟母
   泉出焉孟子舊居在此今子孫世居之 宋仁
   宗景祐四年孔道輔守兖州求孟子墓於四基
   山得之始就山建廟泰山孫復記曰龍圖孔公
   為東魯之二年公聖人之後以興復斯文為己
   任謂諸儒之大有功聖門者莫先於孟子吾當
   訪其墓而表之新其祠而祀之以旌其烈於是
   符下俾鄒之官吏博求之果於邑之東北三十
[014-21a]
   里有山曰四基得其墓焉遂去榛莽肇其堂宇
   以公孫丑萬章之徒配 宋神宗元豐六年封
   孟子為鄒國公下制曰自孔子没先王之道不
   明發揮微言以紹三聖功歸孟氏萬世所宗厥
   惟舊邦實有祠宇追加爵號以示褒崇元豐七
   年始以孟子配享孔廟 元文宗至順二年九
   月加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制曰孟子百世之
   師也方戰國之縱横異端之充塞不有君子孰
[014-21b]
   任斯文觀夫七篇之書惓惓乎致君澤民之心
   凛凛乎拔本塞源之論黜霸功而崇王道距詖
   行而放淫辭可謂有功聖門追配神禹者矣朕
   若稽聖學祗服格言乃著新稱以彰渥典於戲
   誦詩書而尚友𬗟懷鄒魯之風非仁義則不陳
   期㡳唐虞之治英風千載蔚有耿光可加封鄒
   國亞聖公 宋徽宗宣和四年縣尹朱缶始徙
   廟於南門外道左孫傳記畧曰孟子葬鄒之四
[014-22a]
   基山傍塜為廟歲久弗治廟距城三十餘里先
   是嘗别營廟於邑之東郭以便禮謁元豐七年
   詔更新廟貌而地頗湫隘宣和三年縣令朱缶
   謀諸邑人諸生咸謂廟瀕水亟壞不四十年凡
   五更修矣若許改卜爽塏之地則願任其事令
   許之遂徙廟於邑 明孝宗𢎞治九年修復孟
   廟至熹宗天啓二年白蓮聞香妖黨突起盤據
   鄒滕者半載孟廟及中庸書院斷機諸祠悉罹
[014-22b]
   兵燹一切廟廡垣墉無不殘毁賊平兖守孫朝
   肅修復之大學士文震孟為之記 鄒縣治東
   舊有子思講堂相傳思孟授受於此元成宗元
   貞間縣尹司居敬以縣東南隅暴書臺處世傳
   為孟子故宅因建子思祠於暴書臺東榜曰中
   庸精舍堂曰淵源實為書院之始張頿記曰鄒
   人相傳孟子故宅在縣東南隅其宅前臨因利
   溝南揖文賢岡泗川掩抱好事者築暴書臺其
[014-23a]
   間則昔日故有廬舍又縣治東隙地舊名子思
   講堂謂孟子傳道於此受學故當在魯豈子思
   時至鄒耶今千六百餘年邑人猶曰此故宅此
   講堂洞洞屬屬如將見之可不因人心所向以
   存其蹟乎東陽司居敬來尹兹邑復故宅遺蹟
   闢門修垣以表之寄講堂於暴書臺旁名曰中
   庸精舍子思子南面孟子西向侍皆章甫元端
   危坐儼然昔日授受之容矣 司尹既去縣尹
[014-23b]
   宋彰繼之始建講堂於淵源堂之後曰率性堂
   又為學官居室於其左齋舍厨庫翼為東西請
   於朝總名為中庸書院時成宗大德六年也
   元仁宗延祐二年詔改中庸書院額為子思書
   院設山長以司祭祀及教事 文宗至順二年
   封子思為沂國述聖公 明武宗正德元年以
   衍聖公次子襲封翰林院五經博士一員奉子
   思書院廟事
[014-24a]
   臣/按宋神宗元豐六年朝散大夫吏部尚書曾
   孝寛上言孟軻氏自古嘗以其書置博士朝廷
   亦以其書勸學取士而未有封爵載於祀典章
   下禮官禮官言孟子傳聖人之道有功天下後
   世今若止加廟額侯爵恐未盡褒崇檢會顔子
   封兖國公十哲益封郡公欲乞自朝省詳酌特
   封公爵以示褒顯天子從之封鄒國公七年以
   孟子配享孔子度宗咸淳三年升曾子子思子
[014-24b]
   竝配孔子位在孟子上初高孝間洪邁嘗謂孟
   子配食與顔子竝而其師子思子思之師曾子
   皆在其下於禮儀實為未然至是始以四子竝
   配此封爵配饗之原始也元祐間龍圖閣學士
   孔道輔守兖州求孟子墓於四基山就墓旁立
   廟元豐七年知兖州軍事李梴請曰孟子廟在
   鄒鎮東北隅制度極陋下仙源縣勘會有室七
   間皆已倒塌請於修文宣王廟剰錢内支錢三
[014-25a]
   百貫增修孟子廟以稱今來爵命朝議從之考
   鄒自熙寧五年地入仙源此時廟猶在墓前至
   後復為縣别營廟於邑之東郭而今南門外之
   廟則徽宗宣和四年所移置此祠廟更置之本
   末也子思子中庸書院與孟母斷機堂則肇造
   於元鄒尹司居敬夫鄒魯授受之迹逈不可追
   而講堂故址於一千六百餘年之後人咸稱述
   弗忘於斯見大道之不冺於人心而守先待後
[014-25b]
   聞風興起之説驗矣兖守表祠墓於前鄒尹修
   書院於後桑梓敬止几杖儼然二賢之功其可
   忘乎二千餘年後幸遇我
皇上秉
大聖之制作明斯道之淵源推之孔子之前之後而周
   孟二碑同時竝建鄒魯之邦
御碑鼎峙如日月之竝行五星之齊耀風聲所樹已足
   振起愚蒙漸被九有矧
[014-26a]
 錫之敷言發皇震動凡厥庶民靡不是訓是行以近
天子之光者矣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國子監祭酒孫岳頒
   司業張豫章疏請
皇上以三次
親征勦滅噶爾丹朔漠永清告捷
  聖廟且請紀
聖德神功
[014-26b]
御製
御書碑文勒石國學
 頒示天下
命禮臣議議上
制曰可
遣大學士張玉書祭吿
  聖廟翰林院侍讀學士史夔祭告
  闕里文載第一卷/
[014-27a]
   禮部
 題為
聖算無遺
天威逺震凱旋振旅邊徼永清請酌古制告㨗學宫事
   禮科抄出國子監祭酒孫岳頒司業張豫章題
   前事内稱竊惟自古聖帝明王為國計民生謀
   久安長治則有負固逆命者必命將出師恭行
   天討殱厥醜類以奠安中外然或近在封域之
[014-27b]
   間非盡遠踰邊庭之界即使躬親靺鞈亦必歲
   久成功故漢之武帝唐之太宗未嘗不開疆拓
   宇而不能迅奏膚功明之成祖亦屢出塞征討
   地猶未遠不寧惟是殷高宗之克鬼方也以三
   年周宣王六月興師以伐玁狁亦僅至於太原
   而已未有親統大軍出險渉遠不數十日而大
   功告成廓清沙漠乂安邊境如我
皇上之神武首出夐邁百王者也我
[014-28a]
皇上自御極以來削平三逆掃蕩臺灣南朔東西竝奉
   正朔凡戴髪含齒之儔咸思向風而效順乃有
   厄魯特噶爾丹者辜恩背德獨自外於聲教狡
   謀出没擾亂邊陲逆天虐民罪在不赦
皇上念逆寇一日不靖則邊氓一日不安非速行勦滅
   曷由共享太平雖諸王大臣請緩
親征而
睿謀獨斷衆論不撓且軍儲皆出
[014-28b]
 天庾轉餉數十萬石時
 頒賞賚師有餘資總以安四海生靈之命綿
宗社無疆之庥故不憚
六飛遠邁身先士卒而天人叶應自誓師以迄大捷僅
   七十日耳從此邊塞不聞金鼓之聲斥&KR1380永無
   烽火之警胥游化日共樂堯天是從來未有之
   大仁也師出之日水凍草枯及
御蹕經臨掘地則泉湧牧馬則草肥蓋天時地脈已早
[014-29a]
   决於
宸算之中非臣下所能測識萬一且分布諸軍為三路
   調度規畫竝出
皇上之指授噶爾丹既凛
天威之降臨復聞大軍之四繞釡炊不及餐妻孥不暇
   顧棄而宵遁自謂可以兔脱不知
神䇿秘謨預定於前逆寇西奔
天戈東指諸軍會合環而擊之背水阻山擒斬殆盡餘
[014-29b]
   黨星散絡繹就降子女牛羊俘獲無算搗其巢
   穴沙磧一空是從來未有之大智也巴顔烏喇
   黑魯倫河等地最為險遠行間持㦸尚憚馳驅
   乃
皇上親舉玉趾櫛風沐雨日進一餐勞苦與軍士共之
   率數十萬貔貅之衆踰天山渡瀚海如履平地
   而走康莊莫不忠義激發驍騰百倍兵刃未接
   先已披靡乘勝窮追摧枯拉朽逆寇既就滅亡
[014-30a]
   塞外諸藩益復畏威懷德是從來未有之大勇
   也十五日
 午門宣㨗二十三日又
 午門宣㨗跪聽嵩呼誠懽誠忭凡屬臣民舉翹首
皇上囘鑾告成功以彰顯烈臣/等一介腐儒荷蒙
聖恩簡擢不獲負弩執殳効力塞外伏查禮記王制曰
   天子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馘告即魯
   頌泮水之詩亦曰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
[014-30b]
   臯陶在泮獻囚是三代時告㨗於學也漢唐以
   來僅於丹鳳樓前及午門外受俘未有告成於
   國學者似於詩禮為未符
皇上建千古未有之功則漢唐未舉行之盛事請自
皇上始之即
聖朝寛仁不必有事於訊馘而專行釋奠之禮昭告
  文廟勒石太學原本六經非由臆説不妨與祭告闕
   里竝行將見文德武功益光昭史冊於無既矣
[014-31a]
   臣/等愚鈍無知遭際
聖明謹據經生之見仰塵
天聽因係條陳事宜字多踰格如果臣/言可採伏祈
勅部議覆施行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題七月
   初四日奉
㫖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初五日到部該臣/等議
   得國子監祭酒孫岳頒司業張豫章疏稱我
皇上自御極以來削平三逆掃蕩臺灣凡戴髪含齒之
[014-31b]
   儔咸思向風而效順乃有厄魯特噶爾丹者辜
   恩背德逆天虐民罪在不赦
皇上念逆寇一日不靖則邊氓一日不安故不憚
六飛遠邁身先士卒而天人叶應自誓師以迄大㨗僅
   七十日耳師出之日水凍草枯及
御蹕經臨掘地則泉湧牧馬則草肥蓋天時地脈已早
   决于
宸算之中非臣下所能測識萬一噶爾丹釡炊不及餐
[014-32a]
   妻孥不暇顧棄而宵遁自謂可以兔脱不知
神䇿秘謨預定於前諸軍會合環而擊之餘黨星散絡
   繹就降子女牛羊俘獲無算搗其巢穴沙磧一
   空逆寇既就滅亡塞外諸藩益復畏威懐德
 午門宣㨗跪聽嵩呼誠懽誠忭凡屬臣民舉翹首
皇上回鑾告成功以彰顯烈伏查禮記王制曰天子出
   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馘告即魯頌泮水
   之詩亦曰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臯陶在
[014-32b]
   泮獻囚是三代時皆告㨗於學也
皇上建千古未有之功則漢唐未舉行之盛事請自
皇上始之即
聖朝寛仁不必有事於訊馘而專行釋奠之禮昭告
  文廟勒石太學原本六經非由臆説不妨與祭告闕
   里竝行將見文德武功益光昭史冊於無既等
   因前來查祭告闕里臣/部以
聖謨廣運等事一疏請
[014-33a]
㫖俟
命下舉行外其祭酒孫岳頒等所請不必有事訊馘專
   行釋奠之禮查康熙八年四月内
皇上親詣太學舉行釋奠在案仰惟我
皇上親綂六師將噶爾丹刻期勦滅武功既盛文德益
   彰應
 遣大臣一員詣
  文廟祭告成功自
[014-33b]
皇上徂征以至
回鑾一切
訏謨勝算及將士之踴躍百神之効靈允宜纂集大綱
   進呈
御覽勒石國學更將碑文摹搨頒發各直省總督巡撫
   轉發各府州縣學俾萬代士子咸知
皇上遠踰瀚海迥出絶域屏去幃幄晝夜躬擐甲胄身
   先士卒
[014-34a]
聖武神謀殄滅逆寇創此開闢以來未有之盛烈也恭
   候
命下䖍辦祭品選擇吉日
 遣大臣之處由太常寺衙門啓
 奏其告祭祭文勒石碑文由翰林院撰擬呈
覽其碑石由工部備辦勒石之處交與國子監刋刻俟
   勒成之日摹搨轉送臣/部頒發直省可也臣/
   未敢擅便謹題請
[014-34b]
㫖康熙三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題三十六年六月初六
   日奉
㫖依議
   附錄 詩魯頌泮宫曰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
   問如臯陶在泮獻囚毛公傳曰囚拘也鄭康成
   箋云馘取格者之左耳囚所虜獲者僖公既伐
   淮而反在泮宫使武臣獻馘又使善獄之吏獻
   囚孔頴達正義曰釋詁云馘獲也皇矣傳曰殺
[014-35a]
   而獻其左耳故云馘所獲者之左耳謂臨陣格
   殺之而取其左耳也囚所虜獲者謂生執而係
   虜之則所謂執訊者也 禮記王制曰天子將
   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征之地
   受命於祖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
   以訊馘告鄭氏於受成於學註曰定其謀也釋
   菜於學二句註曰釋菜奠幣禮先師也訊馘取
   生獲斷耳者孔頴達正義曰受成於學者謂在
[014-35b]
   學謀議兵事好惡可否其謀成定受此成定之
   謀於學裏故云受成於學 出征執有罪者謂
   出師征伐執此有罪之人還反而歸釋菜奠幣
   在於學以可言問之訊截左耳之馘告先聖先
   師也 又曰案周禮宗伯師還獻愷于祖司馬
   職云愷樂獻于社此記不云祖及社者文不具
   周禮不云獻愷於學者亦文不具
   臣/按猾夏之咨征苖之役見於虞書鬼方之伐
[014-36a]
   垂於易象玁狁千襄昆夷之喙荆舒之懲撻伐
   之績著於雅頌自古聖帝明王盛德大業昭垂
   經籍者曷常不以攘外安内為亟亟哉然率由
   命將徂征未聞親臨絶域亦且積有歲月然後
   克之不過驅之逺遁受其歸欵未聞盡其種類
   殄滅無遺者至於獨斷之决料敵之明成功之
   速戰必勝攻必取俘其子息殱厥渠魁一勞永
   逸而且心切好生恩敷竝育受數百萬之降闢
[014-36b]
   數萬里之地則自五帝三王以來未有如我
皇上親征之役功最高德最厚者也伏稽釋奠於學以
   訊馘告之文載在王制獻囚獻馘魯頌歌之典
   綦鉅矣而三代以下未有行之者豈惟古禮久
   湮罕能修舉良由後世帝王功烈卑淺不足以
   稱此隆儀也幸遇
聖朝剏行此禮詎非超越萬古之盛事哉吾夫子自言
   以戰則克而春秋之作尤謹内外之防然則
[014-37a]
 皇上之天威遠震建此大功與
   先聖之心若合符節固有黙契焉者匪獨聲靈之赫
    濯而已也臣/等跧伏東魯俯慚儒懦不能執殳
    屬鞬効力疆場親見
 聖天子廟謨之神妙功業之崇隆苐伏讀諸臣恭賀
  大㨗之疏懽忭踴躍不能自禁念自
 先聖立廟學宫以來數千餘年乃得覯兹
  曠典洵屬萬世未有之遭逢且仰見我
[014-37b]
 皇上文德武功事事皆傳
   聖人之心法上邁唐虞三代之隆而
 奎章
 宸翰亦且與典謨雅頌照耀兩間乾坤俱永矣
 
 
 
幸魯盛典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