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33 幸魯盛典-清-弘毓圻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幸魯盛典卷十二
 聖駕發曲阜晚
 駐蹕於兖州府之西關
 諭大學士明珠曰周公古大聖人制禮作樂垂示萬世
  今廟在曲阜應行致祭此係重大典禮爾衙門㑹同
  禮部翰林院詳議來奏各該衙門議得道統之傳上
    自堯舜逮於周孔我
[012-1b]
 皇上備堯舜之德明周孔之道
 躬祀闕里復
 命致祭周公廟庭禮儀隆盛洵為萬世章程應令該衙
    門即撰祭文遣官致祭
 上曰致祭周公禮宜隆重其遣恭親王長寜及禮部尚
  書介山偕往以見朕尊崇先聖之意
    十九日庚辰
 駕至汶上縣
[012-2a]
駐蹕李家庄是日
命和碩恭親王長寧禮部尚書介山往曲阜周公廟致
   祭
御製祭元聖周公文文載第一卷/
   附録 孔廟東北三里許有周公廟蓋魯太廟
   故基 宋眞宗大中祥符二年十月勅中書門
   下曰方嶽盛儀克脩於封諡古先茂烈允尚於
   追甄周公昔在宗周蔚為上聖營鼎邑之宅王
[012-2b]
   制建中秘金縢之書忠規蓋世誥東征而法正
   輔南面以道尊創禮樂之懿文配日月之久照
   姬誦所倚宣尼式瞻煥乎舊章垂之千載今以
   詳求古典昭報元休陟降告成撫巡問俗弭節
   岱宗之域鳴鑾少皥之墟逖覽遺風緬懷前哲
   始公胙土實惟是邦故其嗣君得用王祭而祠
   宇未構闕孰甚焉特議褒崇以申旌顯盛德不
   冺載欽可久之賢列爵有加爰晉通王之號式
[012-3a]
   宣殊禮永耀鴻徽可追封為文憲王於曲阜縣
   建廟春秋委本縣致祭
   臣/按周公以元聖成文武之德易象之演上繼
   羲文官禮之垂範圍萬世治綂集三王之盛道
   綂開尼山之先其廟而祀之宜也唐顯慶以前
   與夫子竝祀學宫開元以後别祀配享武王而
   追封建廟則自宋之大中祥符始相傳其地即
   魯之太廟以地勢度之理或然也歳久傾圯祀
[012-3b]
   事漸缺祼薦僅屬其雲仍俎豆幾委於草莽歴
   有歳年罔或計及
皇上深宫宵旰勵精政治與兼三施四仰思坐待之勤
   有黙契潛通焉者過少皥之墟攬大庭之庫瞻
   言啓宇眷念碩膚
特命親王精意致享
宸章雲爛輝映几筵樂備禮隆度越前軌數千年廢墜
   之典一旦得
[012-4a]
聖天子修舉之豈非亘古未有之盛事哉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二月
命以周公後東野沛然為世襲五經博士
   禮部
 題為籲
恩求録乞
賜襲封以培聖脈以補缺典事據周公七十三代嫡孫
   奉祀生員東野沛然
[012-4b]
 奏前事奉
㫖交與吏部欽此該臣/等議得據周公嫡孫奉祀生員
   東野沛然
 奏稱切惟堯舜禹湯文武之道傳之周公自周公而
   傳之孔子至於顔曾孟仲得聖道之傳皆有世
   襲博士以優其後宋儒程朱有表章聖道之功
   子孫亦得以博士世其官臣/祖周公以元聖之
   德制作經緯固與孔子竝列久矣而今祠宇頹
[012-5a]
   壞拜謁寂寥主鬯僅一青衿祭田不及百畆不
   惟不能竝尊於孔子而且不得比備於顔曾孟
   仲之班倘蒙
 垂念周公傳道之功斟酌於顔曾孟仲之間稍加優
   隆等語查得㑹典内開載周公於歴代帝王廟
   配享凡係配享前代帝王功臣後裔竝無承襲
   博士之例且查東野沛然所
 奏東野誌内至東野沛然已經七十三代以上厯代
[012-5b]
   竝無議有承襲之處相應將東野沛然
 奏請照顔子等先賢承襲之處無庸議奉
㫖周公承接道綂繼往開來功德昭著其子孫應否給
 與職銜著九卿詹事科道㑹同確議具奏
   禮部等衙門
 題前事臣/等議得仰惟
皇上
 道兼君師
[012-6a]
 徳隆今古嫓唐虞之勲業接周孔之心傳治定功成
   禮明樂備創垂無前之盛烈肇舉未有之隆規
   周公兼三王而施四事承武烈而顯文謨其後
   裔古來雖無給有官職恭遇我
皇上崇文重道之時周公後裔應授官職撥給祀田修
   葺廟宇以彰
皇上之殊恩曠典俟
命下之日行文該撫詳查周公嫡𣲖取具各結併東墅
[012-6b]
   氏宗譜送到之日禮部查明將應授之人
 題請授為世襲五經博士祀田照顔子祀田例由户
   部撥給廟宇交與該撫設法修理可也奉
㫖依議
   附錄 漢東野環撰東野氏世系曰昔吾先祖
   后稷姬姓諱棄始封於邰后稷生不窋失其官
   守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克脩先業往遷於
   豳公劉生慶節慶節生皇僕皇僕生差弗差弗
[012-7a]
   生毁隃毁隃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
   亞圉生公叔祖類公叔祖類生太王徙都於岐
   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作邑於豐文王生周
   公受封於魯周公生伯禽襲封至國伯禽生魚
   受東野田一成以自養魚生宗世居東野因以
   為姓宗傳至質計一十八世矣時當戰國遭楚
   滅魯幸而天意不絶惟質得存以免禍自竄東
   吳至秦末而還魯於是懼其綿遠失其眞傳特
[012-7b]
   命環考訂譜牒編為世系俾本宗支庶秩然不
   紊為後世子孫者奚可不知所重耶
   臣/按東野環所撰東野譜序推本周家始封迄
   於文武周公世次秩然又誌載祥符間眞宗適
   魯祀孔子以東野氏數世同居詔旌其門閭方
   是時帝勅中書門下追封周公為文憲王令曲
   阜建廟祀之仍令有司備儀禮擇日冊命若東
   野氏得以公裔沾一命備祠官恩至便也而竟
[012-8a]
   絶不聞豈非前代之缺畧耶我
皇上幸魯親祀
  先師而東野以三千年後之餘裔得以邀纂組之榮
   循世祿之例
恩出非常典斯鉅矣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八月
詔增廣孔林地一十一頃有奇免其税糧
   衍聖公臣/孔毓圻
[012-8b]
 奏為遵
㫖奏明增擴林地事臣/祖賜塋在曲阜縣城北即古魯
   城北泗上也子孫例得祔葬林内臣/查孔林原
   額地一十八頃俱係厯朝賜地相沿至今狹隘
   殊甚恭遇
皇上鑾輿親臨林内俯軫情形臣/面奉
恩㫖准
 賜増擴仰見我
[012-9a]
皇上優䘏聖林澤及綿遠臣/闔族人等世世銜感但林
   以外除南一面近城無可增廓其東西北三面
   為地不等有臣/祭田在内者亦有臣/自置之地
   現在行糧者亦有民間之地參錯在内者除臣/
   地自應併入林内其民間之地恭候
皇上俞㫖允行臣/願自備價值㑹同地方有司酌照時
   價交易置買俟陸續置買之後容臣/彚齊造冊
   及所擴林地一併
[012-9b]
 奏請
欽賜豁糧可也奉
㫖該部議奏
   户部
 題前事該臣/等查得衍聖公孔毓圻疏稱等因前來
   查
  先師孔林地一十八頃亦為不少但孔毓圻面奉
恩㫖准
[012-10a]
 賜增擴相應行令該撫將孔林之地一面增擴幾大
   此增擴内有民地若干之處確議具題到日再
   議可也奉
㫖依議
   户部
 題前事該臣/等議得該撫張鵬疏稱孔林東西北三
   面酌量增擴地一百五十五丈七尺共一十一
   頃一十四畆九分零内除孔毓圻自置地一頃
[012-10b]
   一十畝零不議價外孔氏竝百姓地一十頃四
   畝零每畝價銀二兩一錢五分共價銀二千一
   百五十八兩八錢零孔毓圻自照數給價至於
   應徵銀米每年共該徵銀二十四兩五錢零共
   該徵米二石五斗零相應聲明聽候部議等因
   前來查增擴林地一案既經該撫酌量増地一
   十一頃一十四畝零俱係孔毓圻給價置買無
   容議每年應徵銀二十四兩零米二石五斗零
[012-11a]
   相應豁除可也奉
㫖依議
   附錄 明洪武間衍聖公孔希學增廣林田記
   曰曲阜祖林鬱然在魯城龍門北繚以周垣代
   禁樵採蓋將二千年於兹矣嗣續繁衍祔葬纍
   纍而東西形勢漸狹方議規斥以廣其地邑人
   居文約等聞其有是舉僉言曰凡吾徒日用之
   間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懽然有恩粲然有文而
[012-11b]
   能弗畔道者寧可不知其所自耶願以各家世
   業廣袤若干畝永為來雲甫竁之所核其地五
   十大畝入林内 永樂間孔諤創建林圍牆記
   曰祖林一區周迫居民烟㸑千家樵青採綠薪
   乾槱腐日不絶蹟雖申之以禁戒然難於防虞
   曲阜世尹孔克中捐已貲萬緡傳集耆老乘此
   農隙創建圍牆以孟冬朔旦起工至其日邑之
   父老各率子弟千餘人悉荷版鍤聖公亦以廟
[012-12a]
   丁百餘人來㑹日不彌旬千堵皆興於是檢族
   屬驗佃力復得堅薪千餘車併工聚力刻日以
   完 崇禎間衍聖公孔𦙍植重修林垣碑記曰
   塋自春秋以至於今幾厯三千之歲族屬蕃暢
   林垣浩大歲月經久不無頹廢思更新之而獨
   力難肩此任賴諸宗人共襄其事陶瓦甓勤垣
   墉一時百堵俱興煥然新矣
   臣/按宋鴻臚卿孔宗翰狀云夫子墳林今一千
[012-12b]
   六百餘年子孫皆葬其間周圍十餘里可見宋
   時規制已大但厯朝增廣與孔氏子孫所自恢
   擴者家乘畧而不書以至於今狹隘滋甚自非
   我
皇上親幸俯軫情形
特頒渙號而欲式廓往古之封上損
 國稅下易民田不亦難乎前代加意林廟輒增置守
   户命有司禁樵牧以時修飭而止若其中廣狹
[012-13a]
   從未有過而問者
皇上敦崇
  先聖而念及其子孫
澤逮於泉壤衍聖公臣/孔毓圻猶逡巡未敢陳乞而
皇上親發德音准其增擴蠲其常賦所廣地一十一頃
   有竒較之於舊又十之六七矣蓋三千年以來
   未逢此
曠典七十世以上未沐此
[012-13b]
殊恩雖滄溟峻極無以喻其崇深圓象方儀難以形其
   高厚者矣
   山東巡撫張鵬疏請停止開濬渠河
詔從之
   山東巡撫張鵬
 題為欽奉
上諭事據布政司呈稱蒙撫院張案驗康熙二十三年
   十一月十八日
[012-14a]
上親祭
  至聖先師孔子行禮畢該衍聖公孔毓圻等奏稱聖
   廟前有橋池中無水曲阜城外有泉可以開通
   引入城内廟前池中奉
諭准其開濬入城交與該撫遵行欽此等因到院案行
   到司蒙此久經檄行曲阜縣欽遵開通去後又
   蒙撫院案驗康熈二十五年五月初四日准衍
   聖公咨據曲阜縣世職知縣孔尚愉呈詳前事
[012-14b]
   詳稱據闔縣紳衿耆老孔衍埥孔衍標等呈為
   開河工大難就民房拆毁宜籌懇申酌奪以重
   地方以祈善後事呈稱恭照
  聖廟渠河引泉灌注奉有
成命欽遵在案現延堪輿踏勘形勢雖稱風水無礙方
   向但按水道由城外文獻泉開濬入城以注廟
   河復由廟西出水以滙入沂河開濬數里之遥
   城内居民房屋當其衝者勢必拆毁且城當高
[012-15a]
   阜泉在下窪激使上流大費工力而尤可慮者
   一當霪雨連綿山水暴漲之際泉流横溢入城
   勢所必至則目前既有蕩析之苦日後能無泛
   濫之虞地勢民居俱有未便伏乞俯順輿情轉
   申撫院為民請命則地方有善後之圖而民生
   戴安全之德矣據此該曲阜縣世職知縣孔尚
   愉看得櫺星門内渠河向來乾涸於康熙二十
   三年
[012-15b]
聖駕臨幸闕里釋奠
  先師
駐蹕渠旁衍聖公孔毓圻等擬欲嫓美圜橋泮水之隆
   因有導泉入河之對荷蒙
俞㫖允行實為萬世光榮宫牆曠典卑職履任以後叠
   奉檄催日在相度形勢酌議興工今據紳衿耆
   老等具呈前來職復核水源自城東文獻泉入
   城自城入廟河自河又西流以滙於沂開鑿數
[012-16a]
   里之遥雖據堪輿元氏縣生員平章等謂無礙
   方向但民居稠密關廂廬舍當由衝掘者不下
   數百餘家一旦盡令折毁老幼失所棲止無地
   情實可矜且城在高阜泉在下窪引之上流大
   費工力使當霪雨水漲勢必横溢入城誠為可
   慮事關城社民生卑職身任地方之責鑒此輿
   情敢不鰓鰓過計隨於本月具詳各憲去後蒙
   撫院批據詳有礙民舍仰即就近㑹商妥確詳
[012-16b]
   報繳又蒙布政司批仰侯移明衍聖公咨覆到
   日轉詳撫院批奪繳各等因批行到職蒙此合
   具詳本府裁酌轉咨等情到府據此查得此案
   於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内恭遇
聖駕臨幸闕里釋奠
  先師
駐蹕渠邊親承
天語垂問渠水因而啓
[012-17a]
 奏開濬城外文獻泉可以入渠奉
㫖准行欽遵在案本府踴躍從事延請堪輿相度形勢
   至再至三務求有禆祖廟無害地方庶為不負
聖恩而形家議論不一所以斟酌踏勘多費時日今擬
   引城外文獻泉由東而入另鑿水門一座開濬
   入城迤西而行引入渠内又自渠内西流出水
   以歸注沂河無礙方向業經檄行該縣報明院
   司今該縣據闔邑紳衿耆老人等具呈稱目前
[012-17b]
   有礙民房久後恐慮水患等情本府又延老成
   堪輿復勘形勢城内街道窄狹而民居稠密當
   水道之衝房屋必須拆毁且開濬水道延袤數
   里虧額之地稅無從辦納民間之車轂難以行
   走此闔邑人民所以有切膚之籲也至稱當霪
   雨連綿之際水勢暴漲惟恐横溢入城此雖該
   縣過慮及此但為地方城社起見自應詳慎本
   府既經覆核伏念
[012-18a]
聖天子堯舜在上重道與愛民之心時厪
聖念中為臣子者敢不仰體但因有礙地方而請停開
   濬本府即有負
聖恩若果毁折民房諸所不便不為酌議萬全又非仰
   體
皇上堯舜之心以為心也擬合移咨等因到院案行到
   司該本司布政使黄元驥查看得曲阜縣開濬
   文獻泉水導之入城引注聖廟池中原係衍聖
[012-18b]
   公奏准已奉有
俞㫖欽遵在案本司日事督催聿觀厥成今蒙院准衍
   聖公咨據闔邑紳衿耆老之呈請停開濬既經
   衍聖公覆核以
聖天子重道與愛民之心無二今據咨有拆毁民房後
   來霪雨水溢不無意外之虞酌議萬全仰體
皇上愛民之心不欲以私廢公斟酌於利害輕重之中
   請停前來皆為地方城社永遠所關似應允行
[012-19a]
 題請以聽部覆遵行者也等因呈詳到臣/臣/看得
   曲阜縣城外泉水開通入城一案原係衍聖公
   孔毓圻奏奉
上諭允行到臣臣/隨檄布政司遵行去後今據布政使
   黄元驥詳稱衍聖公移據闔邑紳衿耆老人等
   公呈僉稱若開引文獻泉水由城外入城以注
   廟河復由廟西出沂經過城内街道窄狹居民
   稠密當水道之衝房屋必須折毁且城外延袤
[012-19b]
   數里有虧額内民地稅無從辦更慮往來車轂
   難以行走且城高泉下大費工力尤慮霪雨水
   漲横溢入城有關城社民生經衍聖公咨臣/
   核仰體
皇上愛民之心不敢以私廢公請停開濬既據布政司
   呈詳前來理合具題伏乞
皇上睿鑒
勅部議覆施行奉
[012-20a]
㫖該部議奏
   工部
 題前事查該撫既稱闔邑紳衿耆老人等俱稱若開
   泉水必致房屋拆毁有虧民地車轂難行衍聖
   公孔毓圻亦仰體
皇上愛民之心不欲以私廢公請停開濬等語應如所
   題可也奉
㫖依議
[012-20b]
   臣/按辟廱泮宫皆取諸水以為名者也圓則為
   辟半之為泮以止觀聽者於水南非僅溝而環
   之也班固之詩曰乃流辟雍辟雍湯湯聖皇涖
   止造舟為梁辟雍得有舟梁蓋非一勺而已金
   宣宗於洛立宣尼廟尚書省委襲封衍聖公董
   其役未幾告成命導蔡水以圜其廟其取於水
   之有源審矣闕里之南溪為魯泮宫故址亦可
   舟可梁水落之際未之竭也我
[012-21a]
 皇上駐蹕橋門從容諮訪有考於古辟泮之制業奉
 俞㫖許鑿文獻之泉以通廟渠矣迺魯城形勢連岡紆
    迴故名曲阜城高泉下難於疏導郭外四山環
    匝水潦灌河奔泉引之入城為慮不細所勘開
    濬之路應毁居人廬舍不下數十百家
 皇上重地方即所以重林廟崇
   聖道正所以衛民生
   俯察情形即囘
[012-21b]
 成命於兹益見
 聖聽之轉圜
 睿謨之周至焉
 
 
 
 
幸魯盛典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