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6 湖廣通志-清-邁柱 (master)


[1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一百八
  藝文志
  記
 明
   遊東山記         楊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隠溪蔣君始吾廬陵人年巳八十
餘好道家其子立恭兼治儒術能詩皆意度濶畧然深
[108-1b]
自晦匿不妄交遊獨與余相得也是歳三月朔余三人
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殽出遊隠溪乗小肩輿予與立
恭徒步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
數里度松林沙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
容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隂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
木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𩔖遂掃石
而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
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歳
[108-2a]
素髮如雪被兩肩顔色腴澤𩔖飲酒者手一巻坐庭中
蓋齊丘化書延予兩人坐一媪捧茶盌飲客牖下有書
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予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叟
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懐之而出還坐石上指顧童
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
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予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
武昌左護衞李千戸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
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道士岳州人劉氏遂共酌道士出
[108-2b]
太乙真人圖求詩予賦古體五言一章書之立恭不作
但酌酒飲道士不巳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衆皆大笑
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隠溪
歌費無隠蘇武幔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
其後巳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
筆賦數絶句語益奇遂復酌予與立恭飲多皆醉起緣
澗觀魚大者三四寸小者如指余操餅餌投之翕然聚
巳而往來相忘也立恭戲以小石擲之輒盡散不復出
[108-3a]
因共慨嘆海鷗之事各賦七言絶詩一首道士出茶一
餅衆拆而嚼之餘半餅遣童子遺余兩人巳而夕陽距
西峯僅丈許隠溪趣余還曰樂其無巳乎遂與李及道
士别李以卒從二騎送立恭及余時恐晚不能入城度
淵折北而西取捷徑望草埠門以歸中道隠溪指道旁
岡麓顧予曰是吾所營樂丘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予
曰明年㸔花時索我於此既歸立恭曰是遊宜有記屬
未暇也是冬隠溪卒予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
[108-3b]
墓下及期予病不果行未幾予歸廬陵過立恭宿别始
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予亦泣下遂罷然念
蔣氏父子交好之厚具在武昌山水之遊屢矣而樂無
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録一通遺立恭嗚呼人生聚
散靡常異時或相望千里之外一展讀此文存没離合
之感其能巳於中耶既遊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沔陽州重修隄防記     童承叙
按禹貢江出岷漾出嶓為漢漢東南流為沔皆瀦於荆
[108-4a]
沔之陽荆州域也桑欽水經稱沔出武都沮縣東郎谷
中流注漢則漢沔又異源而同流沔逕江夏雲杜縣夏
水注之今竟陵有雲杜城蔡傳亦云夏出江入沔故沔
江漢之沱潛雲夢之沮澤也然西南皆瀕江江至荆實
滙衆流如沅澧瀟湘每溢則横潰漫衍頗清而後落其
浸沔又不啻岷出者漢則歳常六七至最濁而落早故
沔庫濕下鹵大澤重湖民出則為環堤曰垸垸且百有
餘區江溢則害西南漢溢則害東北合則寖及四境重
[108-4b]
以剽風劇雨之所剝長鯨巨鼉之所囓故薦饑焉自正
徳丙子之戹堘埒崩阤民至今艱食迺嘉靖甲申前知
州儲君洵請為堤上游障之明年巡撫都御史黄公子
和自滇移鎮於楚問民病痏知沔歳苦浸即首舉斯役
而下按察副使劉公伯儒所覈於布政使徐公子積副
使程公時言僉議龍淵而下凡九區為要衝請先圖之
命給司藏千金於沔而中分於竟陵遣斷事艾君洪董
其事君至復上狀附以滄浪而下凡五區時知州陳君
[108-5a]
頤判官王君淳協力祗承迺遴敦事之官募執役之夫
持畚挶之器儲餽給之需而同知姜君玉潔至自京亦
克襄焉於是指揮使洪君恩偕其僚佐亦各事事其地
經畫既審捄度咸作決者陻凹者墳瘠者培凡龍淵化
墳牛阜竹林西流下放埠水洪玉沙瀕江者為隄統萬
有千丈大小朱子岡子滄浪南池瀕漢者為隄幾萬丈
髙廣咸視其地而諸垸之廢缺民不勸而葺者又統數
十區婁中而肇事翼中而告成蜿蜒隆崇如陵如阜原
[108-5b]
隰畇畇疆埸齗齗崛然誠足以捍矣明年丙戌民既舉
趾嘉苗盈疇夏四月江溢至於六月五月漢溢六月連
溢加盈焉秋七月復溢如初沔賴以完而百穀用登老
黎胥悅穫者歌之擔者和之嬉嬉如也融融如也諸吏
民因伐石請紀以昭公徳於弗朽史氏叙曰傳稱以佚
道使民蓋以其利利之爾巳夫水土演而民用也茍濫
於沴矣古者不防川以豐物也然民昏墊則乗載治之
矧功約而利博勞近而施逖又所謂惠而不費者即廩
[108-6a]
人告竭征𣙜日至長民者不為之所而徒咎其慢是絶
脛而驅之前難巳是役也可不謂崇本乎在詩粒我蒸
民中丞有焉爰始爰謀憲副有焉周爰執事諸君有焉
某不佞敢敬識之既考其成因以騐夫來者
   三游洞記         林 俊
山自巫峽而東多奇勢雲崟煙龕雪崖而風竅如笋茁
乳垂門闔而指㦸懸練張幄而流蘇下綴如猿㹨攫挐
神樓鬼戸豺虎蛟鼉之穴競妍爭媚相怪險目左右接
[108-6b]
不暇黄牛五峯雄峙崖影若黄牛陵廟在焉又東峽東
水益隘兩石夾拱人立名捎公峽又東水漸平山亦漸
乏奇勝洞隠然山隂循鳥徑曲折數百武及山之顛下
仄徑厓險以甚偪俯瞰無底左掖一人一人扶右皆帖
石側行修繩前引後者綴捍予於巾猶足跼心顫目以
眩息不時貫歴數曲地稍平腰折百武出石下地又平
穹然一洞上如覆蓬髙六餘丈廣優其半奇石牆立中
擎三柱非圓非方上廣而銳直下洞爽以曠如堂可布
[108-7a]
三十席柱之旁三空如戸聨以三奥室中右室可布四
席左室可布十席上空若懸扣之𩔖鐘名天鐘搥其下
音如鼓所謂地鼓者也旁横一石擊之音若磬正徳庚
午余征藍賊道經遊焉從者考擊以待予疑僧候迎意
㑹之皆繇虛發繇上皆石懸者大以圓故如鐘突者方
以小故如磬下雜以土故逢逢然鼓音室之背有石如
牀可卧十許人西如厨東如座凡洞之石如鑿如鏤如
穴以出水如陶室如複道如綴珠懸旒如蟠螭如刻畫
[108-7b]
雲鳥藻火波濤之狀巧雕不能舉丹青者無得而摹寫
彷彿之也下横一溪名下牢僅聞水聲泠泠然地底又
外一山如臺臺中如立笏繇他亦乏奇勝洞奪之矣予
玩適久之留詩三章而去然其意未嘗不在洞也又明
年壬申東歸再遊坐良久室中鐘鼓雜鳴入聽之二僕
攜酒一壺肝若笋二豆而至予酌酒三啖肝嚼笋餘均
二吏與從而遊者既去未忍别去夷彪者儸佪種故野
不知余猶在也手桑弓挾矢躍洞戸而出曰好妙好妙
[108-8a]
從者目之微笑余亦笑既還從者曰置之都㑹何如余
曰夫方外而有車轍馬迹之塵人知之失其性矣天秘
而地私之有所謂哉先是遊者白樂天兄弟元微之後
是老泉三父子故號三遊今惟余在焉
   長沙府修學記       李 賢
夫興廢舉墜君子為政之先務也矧學校為育賢之所
賢才胥此焉出豈有後不顧前忍其廢墜而不加意焉
長沙湖南望郡學首風化諸邑為憲佐郡守者得不相
[108-8b]
繼而成之乎吾聞是學創於元歳久不能無傾圯者有
司間嘗修葺然亦因陋就簡而巳國朝天順改元之六
年知府錢澍以重新為已任僉憲王驥迺倡舉之繼而
憲副盧秩巡視綜理營度其間大肆改作闢地崇址增
建齋房號房饌堂神庫尊經閣先賢祠厨廩廨宇之𩔖
堂殿門垣僵者以立腐者以堅費廣而民不知工就
而力不疲蓋數君者俱有猷有為公而忘私汲汲期在
成事初無彼此之分也即此觀之則凡百廢墜次第而
[108-9a]
興舉之可知矣無何是學主師席者王莊氏以幹至京
持簡謁予求文以記一新之故予惟我朝法古為治制
度周密故天下學校之廣過於三代之隆然久而不替
者由作興之有其人也茍視學校之廢墜畧不關心焉
尚何以受一方一郡之寄乎今而數君篤意如斯可謂
知所當務不負朝廷之委托矣
   忠節祠記         羅洪先
論事理常詘而勢常勝君子處事未嘗奪於所勝而病
[108-9b]
於所詘夫君子豈不欲成天下之事哉天之廢興不可
取必時之得失不可强違以其不可强違而取必者積
於中則顧慮觀望之釁漸生而真固迫切之誠日少固
有執雖死無益之言以文其過而逃其譏皆失之於利
害之較太深而是非之辨不早易素履而蹈大諱其職
此也是故君子寧過於愚毋寧過於知寧正以敗毋寧
違以成寧決性命於萬一不測之虞毋寧靦靣目以取
償於歳月不可希冀之㑹非昧時變也吾之是非其理
[108-10a]
固然不容解於心也不逆利鈍故能成武侯之忠不必
禍福故能大魏公之量然其時猶可言也屈平殞身於
楚王疎斥之餘令女矢志於曹氏盡絶之後生不足以
圖存没不足以蠲憤雖比於自經溝瀆可也彼豈計夫
成與敗益與否哉然而君子至今誦之不輟者則又何
也宋之徳祐譬之垂絶不可救藥之人四方土崩非有
同盟敵愾之運也萬里孤臣非有殊知深結之恩也海
嶺播遷朝命不通非有重購嚴憲之誘迫也逺近送款
[108-10b]
靡沸成風非有單辭微言之譴謫也而寳慶以彈丸之
地在楚徼西南之偏泰和曾公通判攝事守孤懸無援
之壘當乗勝得志之敵畢命遂志與城俱亡其視國家
創造之始臣主兩得之秋果可同日語哉先儒之言曰
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難此為不善處死者之言也雖
然死而不足以成事者有矣未有能成天下之事而其
身不能死者也故求成於事之可為者非難求成於事
之不可為者為難死於事之必可成者非難而死於事
[108-11a]
之必不可成者為甚難也公非其人歟公名如驥字徳
稱舉淳祐十年進士歴宜春大冶兩縣簿壽昌軍判官
轉教授知進賢縣改鎮東制置江東安撫二司機宜文
字所在俱有善政不為赫赫之名最後用吕文徳等薦
擢寳慶其死事之狀郡史與家之志銘稍異按朱陳黄
裳所為志銘元兵將薄寳慶也公遣弟如駿歸曰吾既
以身許國不得顧先人宗祀矣汝其圖之弟泣與别復
取考功印紙題其上曰謹將節義二字結果身命一宗
[108-11b]
了却神遊何處澄江明月清風澄江指泰和故里也事
亟矣書舎生取義字張於壁以明其志城將陷左右請
迎降公叱之登城投澬江死郡人義而殮厝之明年建
炎改元太學生上書叙公功超五官贈敷文閣待制諡
忠愍而郡志所云驅家口七人同死澬江銘乃不載又
二年弟如龍歸櫬與夫人鍾葬而遺其死地豈志銘亦
少畧耶公死宋故元不為祠𢎞治丁巳巡撫御史曾公
昻檄郡守馬公自然具奏下巡撫都御史沈公暉議戊
[108-12a]
午合祀參政賀公祠中春秋行事著為令而分守楊公
逢春署之曰忠節昭其實也嘉靖甲申邑人劉公魁判
寳慶増祭田若干畝戊午撫苗參政游公震徳問俗敦
典謂無記無以垂逺而郡守郭公學書政先風教彰徳
勸來將事恐後復請於分守李公萬實謂洪先為公郡
人宜知其詳使來請記余考公家傳九世祖安强以進
士提舉湖南因直諫坐廢終身而七世孫望宏歴守常
雄兩郡嘗為刑部讞囚執奏下詔獄得論救不死子汴
[108-12b]
為給事中有聲於時數論事下獄坐廢於湖南九世孫
翀竟以劾冢宰死杖下公之風教亦何逺哉宜郭公汲
汲於兹祀也祠故在郡東門外洪武初特祀賀公賀名
興隆長沙人曽從總制胡海克寳慶擒元將唐隆以功
授寳慶指揮同知㑹元左丞周文貴復寳慶賀與力戰
死中鄉髙皇聞而悼之贈行省參知政事而褒死之詞
擬之巡逺榮光昭囘堂廡有秩獨公死異代莫詳其故
爰次第始末用補郡史之闕予嘗悲夫規計後利者多
[108-13a]
忽持身之正誼而髙談達節者輕決維紀之大閑因為
記而寓私慨焉嗚呼後之饋奠祠下者聞二公死事低
囘嚮慕必且得其不容解於心者而無復感於時勢之
變將於是非利害之際其亦尚有辨焉
   遷復寧逺縣儒學記     羅洪先
寧逺學舊在縣治前稍西自國初至嘉靖未之有徙徙
郭之東自前令周諒始周用術者言文事不振氣有隆
替徙之十年卒不騐僉以為過計願復其舊請之兵憲
[108-13b]
陳君仕賢暨判府周君子恭王君宗尹力贊甚決而令
未有任之者丁未秋八月永新劉孔愚來為令聞而嘆
曰政有大於是者乎遂捐俸若干倡之而富民與諸生
有力者相率助役凡四閱月功告成自禮殿講堂齋廬
庖寢棹楔之制位序書器奠獻之具莫不完好歳時祭
饗法飲聚誦視舊有加而公帑不病於是教諭張竹訓
導趙豪等頌令之功以為能厚望於諸生也則遣學生
姚世南走千里請記於余并問其所以為學者余惟自古
[108-14a]
建國辨方正位測景騐時而後即事盖慎之也矧學校
出賢才司政教以布澤於天下而可忽哉雖其說或近
於形家而所謂趨吉避凶者稍有可信固古之所不廢
矣雖然學復其舊諸君子之用心得矣諸生處於是學
也其惟記誦詞章資進取以振文事乎抑進於是而亦
有所當復者乎姑以學舎譬當其東徙至勞且費矣其
屢謀而不決者蓋亦有所惜而不忍棄也幸而復於今
矣其始也亦必博咨詢審廢舉較利害辨從違而後決
[108-14b]
乎其繼也亦必從之以垣墉大之以基本通之以戸牖
深之以堂奥華之以丹雘而後足乎其後也亦必程其
課業行其禮度厚其廩餼縱其游息而後安乎若是者
豈不惜其勞與費哉真知舊之不可不復則亦為之而
巳矣由是觀之不有所棄者必不能有所為不有所入
者必不能有所樂此一事為然也而況吾之一心備萬
物而通四海孟子所謂廣居正位大道是也獨不思其
舊而復之乎今之居學校者可知矣問其記誦則曰此
[108-15a]
古弦誦之舊而書則三代之遺訓也問其詞章亦曰此
古敷奏之舊而言則羣聖之折衷也問其進取亦曰此
古登庸之舊而位則九徳之咸事也問其心之所惜則
近世之所歆羨而馳逐者嗚呼天之所以與我與國家
所以養士者果何謂而止於是乎惟其所惜者止於近
世之所歆羨而馳逐也故其夙夜矻矻苦其思而疾其
力者祗不過計傭直耳持傭直以仰於人其尚有廣居
正位大道之可樂乎此不有翻然舎置而決裂於從違
[108-15b]
之間必欲與聖賢同歸而不忍戕伐其身者則亦莫能
自拔而復其舊也巳吾心之廣居正位大道者何也以
太極為垣墉以立誠為基本以知幾為戸牖以神應為
堂奥以篤實光輝為丹雘患不得其門而入耳誠得之
矣發而為視聽言動之則感而為君臣父子夫婦長幼
朋友之倫遇而為富貴貧賤患難之節推而為天地日
月四時鬼神之變著而為易詩春秋禮樂之教是吾與
聖賢之所同也人道畢矣故不必黜記誦也而凡書之
[108-16a]
所載皆可聞吾之所未聞不必削辭章也而凡言之所
及皆可發吾之所未發不必絶進取也而凡位之所在
皆可行吾之所欲行窮而在下學即其政也達而在上
政即其學也是豈特棄東徙而復舊學之安也乎是學
也不假人力而自足不待歳月而有成不離常行而即
在亦曰為之而巳矣此非余之狂言也濓溪之常言也
其言曰聖可學乎曰無欲此求復之門也其始入也必
於世之歆羨而馳逐者大有所棄而後能乎不棄於彼
[108-16b]
必不能入於此此其所以為要也得其門無不至矣濓
溪固舂陵之產而寧逺之國故也文獻足矣足則徵徵
則信諸生尚何讓乎安知今之復舊學者非其兆也余
取益於周王兩君方以無欲自勵而劉君又余鄉人之
有志者故因諸生請記而即以是論他日有言舂陵之
士以濓溪之學鳴者則諸君子用心其效矣乎
   武昌府學重修記      李東陽
武昌舊有學在府治東南北直布政司蓋自宋慶厯建
[108-17a]
學時巳有之而重建於國朝正統間久寖頽敝今天子
嗣位之初湖廣左布政使張公公實莅政於兹間以月
朔偕藩臬諸公謁廟至學感而言曰夫學舎至此吾輩
之責也謀於巡撫都御史鄭公巡按御史史公請新之
乃發官帑得贏貲若干兩曰此足吾用藉民之有力者
若干輩曰此任吾役又簡其官屬之賢者數人曰此辦
吾事刻日就役撤明倫堂之舊而新之為間五其崇三
丈直前為棹楔題曰禮義其後建小臺名曰望魯臺後
[108-17b]
為一堂名曰仰髙堂左右四齋為間皆三而兩翼各增
其一東齋之後廣學官之廨曰履素西齋之後為齋沐
之所曰清白又西為會饌之堂又西為號房房八聨以
間計者百四十惟孔子廟規制宏偉不敢輕議興革乃
飾其垣楹增堂之髙數寸前有池楯其四旁又前有㦸
門為扉六其東為神厨西為神庫又於大門之外為堂
曰聚徳又南為方橋三中為神道左右為通衢經始於
𢎞治已酉之冬暨庚戌之秋而成其始則林石山積工
[108-18a]
徒魚貫旁午交錯莫知所定既其成也金碧髹堊崝嶸
絢爛離立交䀹蔚為巨觀者殆不知其繇致也昔者聖
人作宫室以為民用其利甚溥有闕庭而後可以朝㑹
有宗廟而後可以祭饗有廨署而後可以行政令有學
校而後可以為教誨肄習之地是故道法兼用本末具
舉茍二者不得兼焉與其藻飾以為重慿藉以為華而
不得其實曽不如茅茨土階者固足以朝諸侯除壤掃
地者固可以奉鬼神棠隂之茇可以聽訟綿蕞之區可
[108-18b]
以議禮而奚必以宫室為哉學之為政實兼廟祀廨舎
而有之所繫甚重而政之廢亦莫此若者蓋非特業習
之荒落乃并其居而忽焉以為政不在是嗚呼是豈知
政者哉湖廣大藩武昌首郡國家漸涵教育之澤餘百
斯年軌文章紱之盛不待北學於中國而孔子之道明
是其學政所繫不亦有徵而可使弗繼乎哉張公以春
秋舉進士績學翰林歴著聲跡今日之事足徵所尚而
吾藩諸賢大夫實左右之良有司又奉而成之其於聖
[108-19a]
天子維新之化不為無助矣凡學之為師為弟子者居
其室蓋思盡其業暏人之功蓋亦思所以稱其志哉始
是役者江夏知縣魏宏武昌府指揮劉能義官李寅而
終之者知府冒君政也訓導梅某輩及其諸生致書京
師請予言以紀其成故書之
   祁陽縣重修儒學記     李東陽
古之論學者有三其上為道徳其次則為事功又其次
則為文章凡以為世道計者挾此以往雖其所施不同
[108-19b]
然皆足以澤天下及後世其弊也則専事進取不知其
所以仕乃或因而假之若芻狗然既有所得則委置不
復顧而古之所謂學者蕩乎無有矣論學之政者亦三
其大則正倫理厚風俗其次或試其政事或課其辭藝
皆有所成就然必居之以館舎養之以廩禄齊之以號
令條格使有所繫而悅其心有所據而致其力有所警
動感發而成其業然後為可其弊也則修節目而棄本
根或又茫然無所為坐視其委靡頽壊而莫之捄則其
[108-20a]
為教亦蔑矣人必聖賢然後不待勸而為善不待懲而
不為惡今學校遍天下而聖賢不時出則學之不修豈
非為政者之責哉泰和蕭公自南京主事為湖廣按察
司僉事慨然以風紀為任成化甲午至永之祁陽觀其
學舎敝陋集縣官師儒而問焉兹學也肇宋歴元復於
國朝之初蓋歴百年于今矣公曰吾與二三子實任其
事其無所與讓乃命知縣吳君謙董其役訓導熊君威
佐之始於十一月初七日終於十二月二十五日日月
[108-20b]
一匝而成蕭公乃臨而觀之則告於郡屬曰學之政有
廢有興政有本末施有先後順理者為善治具舉者為
全功爾諸君其黽勉倡勵使爾政與學俱新也衆皆曰
敢不夙夜惟公之命則又告於諸生曰士不患無名患
學之不成不患不能學患不知所以學耳諸生歸而求
洗濯磨淬入聖賢之域庶幾爾業與兹學其俱新也衆
皆曰敢不夙夜惟公之命退則相與議曰惟公之嘉志
偉績不可以無記於是教諭王君冕具書牘訓導楊君
[108-21a]
正考績上京師以請於予惟吾憲侯之盛舉鄰君之美
政與諸君之有志於教與學皆可書也遂為記之俾刻
於學宫以詔後人蕭公名正字彥祥余同年進士也
   府學尊經閣記       李東陽
長沙守金壇錢公自給事中擢長沙數年政修而人悅
乃作尊經閣於明倫堂之後其制宏逺壯麗廣槩而疏
節牖楹相衝甍楹交輝巨嶽當其前湘江潟其旁登兹
閣而吾郡之形勝可坐而見也吾郡故無藏書公購書
[108-21b]
數千巻其中六經為先國家所頒定者次之子史百家
又次之居兹閣而天下之圖籍可坐而盡也成化壬辰
予歸至長沙實與教授梁君恒暨其群寮諸生登之相
與竊歎錢公之功越翼日梁君率諸生造予館請曰惟
兹閣不可無述今成蓋二年於兹兹固有待敢以請予
曰敬諾乃諗於衆曰觀治者必於其所尚而治效從之
秦用刑罰國用亡漢習法律其民雜霸兩晉尚黄老卒
以清淨敗梁武氏好佛餓而死唐工辭賦而士寡實行
[108-22a]
有宋富儒術而未盡用其治亦不克古惟我國家敦道
崇徳以經治天下於兹百年教化淳厚人文宣著視今
較昔其效甚明豈惟有國家以至於郡縣皆然錢公之
治巍乎其所尚巳今年祠賈誼明年祠李芾又明年祠
長沙諸先賢修先師廟庭以及儒學兹閣之成蓋多於
前功及是時政事閒暇合師儒招俊髦或眺以登或息
以游俯仰左右蓋有感乎其中者是故南瞻廟庭思先
聖之遺訓若嚴師在前惴焉而不敢肆西望嶽麓慨考
[108-22b]
亭之故趾懐髙山之仰悚焉若有所不及北拱宫闕則
抱江湖之憂思仰荅聖天子作養教育之盛意而東望
府治則念我公之功曰惟無負以能有成功無愧於天
下後世則兹閣也豈直遊樂為觀美而已請與吾鄉之
善士共朂之衆皆曰敬諾遂刻石於閣中閣始於成化
已丑秋八月落成於庚寅冬十月
   茶陵州遷學記       李東陽
茶陵在宋元為州州有學燬於兵燹洪武間始降州為
[108-23a]
縣建學於縣西郭外成化間復升縣為州知州余君藎
遷學於州治西偏𢎞治間李君永珍復遷郭外學屢遷
而科目士愈疏濶弗繼丙辰之歳董君豫來知州事考
諸圖籍知宋元舊學在城西南二里其地曰獅子口與
茶陵衞指揮王侯廷爵往相遺跡半没於民家於是白
其事於長沙府知府王君瑫又白之湖廣布政參議夏公
昻按察副使湯公全又白之巡撫都御史沈公暉閻公
仲宇巡按御史曾君昂王君恩皆報許且檄府通判李
[108-23b]
君錫暨董其事則以隙地易諸舊主又募州衞義民多
効財力籍諸佃作得千數百人而役之除其舊基果得
㫁階敗礎於下蓋其岡脈自雲陽山而來洶湧奔放結
為是區左右山水交拱環抱不見其際信吾州勝地也
顧舊學堂殿皆狹隘移其故材拓而新之規制宏敞輪
奐輝麗亦加於昔經始於丁巳十二月迨戊午七月告
成自入國朝百有餘年而州始復其名又二十餘年而
學始復其地殆亦非偶然者矣予聞而歎曰人稟天地
[108-24a]
之性以生其善同也或為氣質所限又移於習俗之偏
則不能以不異惟學者能變其氣質愚可使明柔可使
强茍明而强則其性無弗復者矣及得位以行政教則
能變其習俗齊可以至魯魯可以至道茍至於道則人
之性無弗復者矣若不克變而徒致力於事物土地之
間以求之奚益哉吾州文獻之地其在前朝登巍科躋
膴仕樹功立業者相望也既久而不振豈非學與教之
責哉今復而州名復而學地亦振起作勵之機而明彝
[108-24b]
倫正風化之義固於是乎在士之學於是者必澡志潔
慮擇善而力行使徳崇業廣足以濟一世利萬物則非
獨為一時一鄉之士雖稱為天下之英才千古之豪傑
可也彼徒仗名邦夸勝地而不知所以學非徒無益又
適以損之固非賢有司教士之心亦豈吾士之所以自
處者哉
   重建嶽麓書院記      李東陽
東陽昔省墓長沙嘗渡湘江登嶽麓訪宋人所謂書院
[108-25a]
者得㫁碑遺址於榛莽間慨晦翁南軒二先生之餘風
遺澤未有以復也顧有寺存焉耳越二十餘年則聞通
判陳君捐俸治材為中門為左右廡甃石數級上為講
堂又上為崇道祠以祀二先生復名之曰嶽麓書院未
幾陳君以内艱去且卒通判李君錫與推官彭君琢構
亭其巔名之曰極髙明又買田若干畝以成陳志比王
君來知府事帥寮屬師生行釋菜禮諸所未及如闢道
路備器用廣旁舎儲置經史延師領教皆次第舉行而
[108-25b]
同知楊君實佐其事蓋兹院自宋初郡守朱洞始建真
宗時李允則請藏書國子監簿周式教授其間乃請賜
額遂與應天白鹿石鼓并稱為四大書院及南渡燬於
兵安撫劉公珙復建孝宗時二先生實㑹講焉光宗時
晦翁為安撫更建於兹地學者多至千人田至五千頃
廟舎至百餘間今殿基故在遺址廢田為僧倅勢家所
據歴三百餘年而兹院始復其舊於是王君遣使屬記
於予亦陳君昔所嘗請也唯古者學校遍天下其教與
[108-26a]
學者皆聖賢之道故能以一徳同俗及世衰政弛道晦
不明上擇官以教下擇師以學窮什一之力而罔得世
之少治而多亂奚惑哉今學有恒制師有定員第玩常
愒久不能無望乎什一之外如書院者故事或起於鄉
塾則於此為培養之地或籍於郡學則藉遊息以廣見
聞使斯道之在天下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者隨厥窮達
皆可為成已成物之用乃可以言學不然雖學於此猶
學於彼無益也且南軒得衡山胡氏言仁之旨觀其為
[108-26b]
書院記亦惓惓以是為辭晦翁之學固有大於彼然亦
資而有之後之學者曾不逮其萬一而不百倍其功烏
可哉由南軒以企晦翁又等而上之以希所謂古之人
者庶幾為兹院之重以為山川光若其程格條緒則存
乎教與學吾於吾鄉大夫士望之矣院建工於𢎞治甲
寅七月落成於丙辰十月陳君諱綱起鄉貢士王君名
瑫楊君茂元舉進士皆四明人吾郡之賢大夫也助建
祠屋者布政參議羅君鍳都閫楊君銓府學生陳大用
[108-27a]
輩助置田者國子生李經皆郡人寺僧法印實董其役
蓋亦有慕乎吾教者不欲冺其名亦附書之
   湘水記          易三接
湘與灕分一𣲖逺來待瀟而注可以生煙可以涌月可
以亂雨可以流雲蓋瀟合其清衡助其蒼洞庭收其浩
浩者矣杜陵云虚無只少對瀟湘虚無二字是瀟湘一
丸淡墨更傳湘妃帝子淚痕竹斑事殊覺幽異可想
   瀟水記          易三接
[108-27b]
或言源自九疑又言出於舂陵城下當知九疑為源伏
流出舂陵城下耳度瀧而下為丹崖嵛峯澹山崖袁家
渴朝陽巖愚溪白蘋洲諸處或循古岸或走白沙或㵼
崩灘或激怒水或聚澂潭即所經處而景生焉載九疑
諸翠影投之湘流而溔然奔千里以去恨酈道元不收
入水經注耳
   鎮鄖樓記         吕 枏
邢臺人王君震太守鄖陽四年矣胥吏奉法百姓安盜
[108-28a]
寢無事正徳甲戌春正月以鄖中譙樓先火乃築基如
闍甃以瓴甓洞門横達門涂方軌基廣七筵正分筵之
三深以五筵崇二仞旋楹其上二十有八箇崇四尋三
分㝷之二複檐連甍重栭累節丹牖朱檻髙軒翬棟爰
處鐘鼓以告人晨昏夏六月落成初撫治鄖陽都御史
劉公琬肇舉斯樓也名以鎮鄖後合肥人張公淳東平
人王公憲相紹撫治咸符劉志撫民憲副張公琮分守
少參張公翰二公提督其上太守克成其下斯樓乃考
[108-28b]
乃使介者千里取記史氏髙陵人吕枏曰夫斯樓木石
積也惡能鎮鄖哉諸公托言耳往年趙燧諸冦刦剠竹
山鴇醜西侵竹溪房縣也鄖雖東有方城黎子礬石南
有龍門天馬西有石門九室黄竹之險亦爾揺&KR1142不鎮
矧兹樓耶當是時也微太守守於下諸公續來撫於上
鄖幾不有矣鎮鄖其在諸大夫乎樓何居故以慈惠鎮
鄖則鄖如子弟之戴父兄以綱紀鎮鄖則鄖理而不亂
以忠信鎮鄖則鄖慤以禮俗鎮鄖則鄖雍睦以什伍鎮
[108-29a]
鄖則鄖有勇内不虞變外不怵㓂斯鄖人瞻諸大夫若
樓之巍巍矣不然樓百尺髙奚為夫鄖昔麋國也昔者
楚子商臣滅江滅六庸而横也麋子帥百濮次於選楚
人謀徙阪髙以避若麋子亦知鎮矣按我明之輿圖鄖
豈惟昔之麋哉其為郡也雖始於近世然南𨽻荆東距
越西通川陜北達豫四省之交萬山之會江漢之津金
錫之穴流離之必聚風塵之必爭也我憲廟固以其要
地而郡矣諸大夫之在斯也其上者則克斯撫其下者
[108-29b]
則克斯役豈惟鎮一鄖哉斯皇圖之大賴也若是則斯
樓也疑鎮鄖又不足以盡名之不然百姓聞樓鐘鼓之
聲固有蹙額者矣於是介者持以告太守鐫諸石又以
告嗣治鄖者之諸大夫
   重修孝感董氏墓記     黄 鞏
孝感縣舊為漢安陸地後置縣以孝子董永而命名按
圖志及雜記小說皆云孝子千乗人少喪母值漢季世
奉父避兵來居家貧傭耕為養父亡至以身許人貸錢
[108-30a]
始克葬後感天降織女為織於人以償所貸既畢騰空
而去今縣之董家湖有董父墓蓋即孝子貸身所營者
墓右稍南為孝子墓與說皆相合其始信然也鞏少蓋
習聞未嘗不異其事及來徳安意先由孝感而造其所
謂董家湖者顧職務所拘莫因可假而行心每歉焉他
日適以事行縣乃獲躬訪求之使一老兵前導自東門
出邐迤六七里丘阜隆起林木蔽翳老兵指曰是也至
則見其雙塚纍纍鞠為榛莽狐兔走於上㫁碑殘刻苔
[108-30b]
蝕雨剝殆不可讀為之俯仰躊躇者久之遂節縮官之
餘錢命義民劉福縁俱為重修覆以壤土累土為馬鬛
樹石表題志其上中為饗堂四周為垣前為甬道復使
近旁居民湯氏守之嗚呼孝子之於親生而傭耕為養
死而貸身為葬可謂純孝矣而區區織女之有無不與
焉至於董父為人雖不經見然觀其居貧能使其子安
於耕稼身死之日至於無所謀窀穸將不可為固窮守
義之君子者歟鞏故俱表其墓使此邑之人有所考且
[108-31a]
有所勸也間以語諸太守李公金二守楊公奎通守徐
公注咸以為然又各為詩以紀之君子曰永事漢史失
載豈偶遺耶抑以其織女事頗𣺌茫弗録耶未可知也
以永之孝曽不得列於信史則夫山林寂寞之士徳成
而名不聞者亦多矣豈獨永哉然亦幸而托小說至今
以有傳遂大顯於世則稗官野史之作又豈可少哉
   重修黄州府學記      王廷陳
嘉靖乙酉春二月代巡東萊王公秀按黄首廟謁焉謁
[108-31b]
既周而視隣之築犨宫之左右隈是故宫之垣却二隅
而隘其前後也加侈焉曰何有於兹而夫子之宫之儉
其務廣焉今後之當也無乃不可乎或曰民居也惡奪
且彼安焉而病以從艱於從從且心懟代巡乃進郡守
劉君友仁曰聞郡有隙以易之夫隣也僻隙也市市易
僻且倍焉其誰弗從卒如議然費也侈奚辦焉將官乎
而儲無贏矣將民乎而誅無則矣守曰請融之官無出
民弛供郡有盜艘可公估取估以充代巡曰善乃登期
[108-32a]
 曰飭有司具徒卒度可不巡丈許陳畚挶堅梗木藴沙
礫隆瓦石棄穢積彝亢崇繕庇葺撤礙塞遂屈曲溝淖
溢邃池瀦拓銳側表衢路時餼給數視責董者不威役
夫謂平工既歳值大比學之士當選者四八而魁一代
巡乃喜進諸生而言曰子知之乎風之壊也非以兢故
夫兢也豈惟仕士亦有之夫羣而習也劣者如賢隊而
選也失者讐獲不修之務而妬以讐趨乃壊君子恥之
故敦本刋華厚其儲也去佻崇真慎其發也觀善則摩
[108-32b]
逢抑則奮務修而巳忌不衷留士之良也士處子也不
安於閨而能婦於室者鮮矣且夫治之無良也是無良
吏故吏之無良也是無良士故士之無良也是無良師
故天下之本也不可不慎也於是諸生唯唯再拜謝而
退兹役也以六月已亥始事九月甲子落成云
   自均州繇玉虚宿紫霞宫記  王世貞
規均州城而半之則皆真武宫也宫曰淨樂謂真武嘗
為淨樂國太子也延袤不下帝者居矣真武者𤣥武神
[108-33a]
也自文皇帝尊寵之而道家神其說以為修道於武當
之上而宫其顚山之勝既以甲天下而神亦遂赫奕為
世所慕趣春三月朢余晨過淨樂憩紫雲亭少時出南
門二里許乃行田間兩山翼之平綠被壠時積燠頗困
人少女風襲肌為之一快不知其媒雨也巳一舎飯迎
恩宫殺淨樂之半又數里稍稍入山然漸為馳道山口
垂闔棹楔跨之榜曰治世元嶽世宗朝所建也山初不
以嶽名按酈道元水經注云武當山一曰太和一曰嵾
[108-33b]
上又曰僊室荆州圖副記曰晉咸和中歴陽謝允棄羅
令隠遁兹山曰謝羅山而文皇帝為特賜名曰太嶽至
世宗乃復尊稱曰元嶽以冠五嶽云謂武當者非真武
不得當也自是為修真為元和凡二觀巳又為遇真宫
馳道益闢左右杉松萬株大者合抱曰遇真者為三丰
道人名也其東廡有道人像道人張姓當髙皇帝時游
人間築淨室於兹地曰是不久當顯俄棄去而文皇帝
數使都給事中濙奉書招之凡十餘年弗得則為之像
[108-34a]
又贈以真人誥今所奉書及誥猶在由遇真五里而為
玉虚宫曰玉虚者謂真武為玉虚師相也大可包淨樂
之二壯麗蓰之巳飯玉虚出取右道逶迤而上稍有澗
壑之屬微雨時時將風來衣輒單乃稍有峭壁折而龍
泉觀其陽為大壑綰口相距三丈許為橋橋下水流潺
湲不絶怪石憤起若鬬四壁無所不造天杉松衣之吾
嚮所記洞庭資慶包山之勝蔑如也度橋徑巳絶前旌
𩔖破壁而出自是皆行巉巖間而雨益甚舁者强自力
[108-34b]
前所指問道人掌故氣勃窣不暇答山之勝亦若馳而
舎我獨峯頂蒼白雲冒之倐忽數十百變喬夭得雨秀
蒨撲睂睫以此自愉適忘其濕之侵也度日景巳下舂
始抵紫霄宫宫前為池曰禹跡有亭踞其右池合宫之
溜而滙焉潺湲竲竑所受滙巳衆又暴得雨上奮若有
蟄借以起者浮鴨數頭綠淨可翫既入門雨益急衣濕
透袒服顧左右分謝候吏齒擊不能句乃入道士室搆
火燎衣探案頭得黄庭一巻讀之命酒三爵時雨聲不
[108-35a]
可耐且為次日道路虞而倦甚目不勝睫也乃就枕
   繇紫霄登太和絶頂記    王世貞
夜潺湲不巳若夢中度三峽也比五鼓醒而絶不聞雨
聲質明起禮前殿壁其後鐵色横上千仞若屏曰展旗
峯出憩禹跡池泉聲益怒飛流縹碧可愛仰視雨脚下
垂而暫若閣者甚畏之然巳決莢則勵輿人前池之右
為福地古七十二之一也宫其上弗及訪俄而漸開霽
所入皆陿徑兩壁直上無盡而三公五老諸峯以次現
[108-35b]
乃更用濯雨故蒨潤葱蔚因詠唐人羣峭碧摩天語歎
其指意之妙久之巖忽闢其陽丹碧出没杳靄中稍迫
而視宫之額則南巖也舎弗止乃度宫西嶺下視大壑
若孟諸席以古松長杉之屬自是度榔梅祠地益髙壑
益雄深仰而睇俯而瞰無非以奇售者所歴宫觀羽衆
以笙管導之出没雲氣中時亦為風續㫁或前薄崖而
為囘風調穿入窪幽則若甕呼者度半舍許得一澗輿
人來請曰從此陿中穿則故道也常步上三天門此而
[108-36a]
下趣澗則改徑可以輿亡苦乃聽其所之以得雨稍走
沮洳怪石錯道古木偃蹇其右仰而諸峯之髙以為亡
踰矣左仰而峯勢益峻遂失其右所在久之蛇行爭鳥
道凡數千級而躋太和之西嶺又折而下泥滑益甚舁
人足前趾恒蹈空又數失而顧其身乃空懸數千仞悔
不若步之小安也巳上太和憩傍室顧視諸道人舍其
趾半附巖則重累而度之多者至七層若蜂蠣之為房
罡風蓬蓬勢欲墮不墮甚危之而竟無恙也改服禮真
[108-36b]
武遂登絶頂曰天柱峯由太和而望天柱髙僅百尺耳
而行若數里者左挽懸而右肩息不能得懸之十一輒
喘定乃復上遂禮金殿殿以銅為之而塗以黄金中為
真武像者一為列將像者四凡几座供御皆金飾也巳
出而顧所謂七十二峯者其香罏最髙然猶之乎榻前
物耳荆州圖副記云峯首狀博山香罏亭亭逺出又郭
仲產南雍州記云有三磴道上磴道名香罏峯然則後
人易香罏為天柱而以其從峯稱香罏耶餘峯夥不能
[108-37a]
臚述而其大都皆羅列四起若趨謁者又若侍衞時乍
晴蒙氣猶重不能得漢江而三方之山若大海挾銀濤
層湧疊至使人目眩不暇接古語云嵾山輕霄蓋其上
白雲當其前有味乎言哉諸山皆培塿獨東南一山最
髙意不肯為天柱下者而又外嚮問其名曰外朝峯乃
在房陵官道也凡山所有峯澗巖泉之屬不可指數而
其名即道流輩剽它志被之又舉以傳真武為真武稱
者不可指數而皆無據時分守李君元莊從為飯神庫
[108-37b]
之後院謝去客有言范了髻者居二十餘年矣冬夏一
衲食一飯亡鹽酪所棲止一石竇試跡之則巳至矣貌
瘠而神腴雙眸炯然即一衲鶉懸歴寒暑亡穢也與之
語不能為虚而能為不虚者亦雜用儒家言顧謂得道
可以遺身然何渠能外身以求道耶為作白湯飯供盡
兩甌而别
   零陵縣題名記       唐順之
名者其起於古之所以勵世乎古之所以勵世其法莫
[108-38a]
備於史史之法莫嚴於春秋史家者將以紀善惡而垂
法戒而千百年之善與惡不可勝書也而寄其詞於姓
名稱謂之間春秋之法微者姓名不登於册書其非微
者則槩而登之是史家之常法而無所擇乎其人焉者
也其有不然者或微而名或非微而不名或書其姓而
奪乎其名或書其名而又奪乎其姓其靳靳不肯輕予
以姓名也如此而後得登名姓於册書足以為重是史
家之變例也今夫人望其容貌而問其人之善與惡者
[108-38b]
有之矣過其室廬而問其人之善與惡者有之矣識其
姓名而問其人之善與惡者有之矣故古之圖容貌表
室廬紀姓名者使善者因之以久其善惡者因之以久
其惡其為教一也零陵楚之南徼也邑乎郴桂之間瘴
癘之所濡苗獠之所處往往不能得善吏而邑之譜牒
亦散佚而無所考自余父有懐公少時則巳聞先伯祖
平樂公宰是邑有惠愛其為永州欲按其故蹟詢其姓
與名雖邑之耆老亦無知者考之郡志所載零陵令之
[108-39a]
姓與名亦無有也巳而更索民間所藏景泰中所撰舊
志則稍具其姓名政事歴官大畧而其名亦巳誤復為
福矣有懐公為之慨然而歎因復思國家二百年之間
其邑之善令多亦有如平樂公或僅存其姓名而又誤
或并其姓名而湮没焉者當不啻幾人而其奸囘饕餮
乗令作威肆毒吾民者亦幸而逃其名於後世豈非志
於懲勸者之所悼歟於是蒐輯散佚得陳君而下若干
人以為皆是令也則槩登其名於石以著於世雖然後
[108-39b]
之人過而指其名有不就而問其令之善與惡者乎問
焉而知其令之善也雖百世有不愛而慕之如其人之
存焉者乎問焉而知其令之惡也雖百世有不唾而噍
之如其人之存焉者乎是則其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
於旂常之載焉其為令也惡而名之也甚於鼎象之鑄
焉所謂善惡同詞其亦春秋之法也嗚呼其善者蓋不
忍棄乎其民而靳以自盡乎其心初豈有意身後之名
也哉其不善者蓋亦愉快其意於一時自計以為去官
[108-40a]
與其身没之後且影響銷盡人無復指之者豈知更千
百年其姓名並彰著而不掩若此嘻其可懼也巳
   武攸新築外城記      吕調陽
武攸古都梁之地擁湖湘上游萬山四寨峒苗藪之嘗
讀栁子厚武岡銘謂巫黔東鄙蠻獠雜擾洞窟林麓嘯
呼成羣朱熹上疏謂邵州邊防全無指畫以致猺人侵
犯則峒苗之為攸患也非一日矣州舊有城垣為圜五
里許僅奠藩封州治而文廟公署商邸民居環列在外
[108-40b]
涖兹土者每每危之嘉靖丙寅峒苗聚衆大冦綏寧返
道屯於新寨寨去州四十里耳諸村落關市攜挈自奔
匿無論也即城守宗室亦皇皇失措謂危且須臾矣㑹
當道檄參將守備與州縣官兵協力追之斬首若干人
生擒若干人賊始逺遁噫可懼哉事寧諸父老赴州庭
泣而訴曰王居州治在内而無民吾民在外而無城即
有急民且不保何能為國君為父母守也乞為吾民築
外城以衞之外衞而城益固永無患也州守徐子機守
[108-41a]
備魏子寅狀其事以聞於分巡澄齋張公分守受所張
公二公民依也矧密邇於苗是惡可緩然凋疲之民不
可以煩惟出其在公者以為之則不勞而舉矣遂白於
都憲朋石楊公代巡幼溪陳公咸報曰可未幾陳公以
復命還文川郜公代之迺檄郡侯夢洲陸君議其事陸
君詣州相其髙下度其廣狹計其匠直徵其協濟定其
員役分董則有州同知陳賓經歴閔珂知事馬漢州吏
目郭千之所吏目胡以寧而總理則以屬之州守湘洲
[108-41b]
蔣君州民頗稠密築城不免裂民地析其居者償以直
直視原價倍之民欣欣樂於移徙又諭督工大姓曰吾
勞汝身不費汝財工速畢者有旌後期者有法盟不汝
爽於是運灰輦石應者如響工日以報完始事於丁夘
之秋告成戊辰之春蓋速矣哉城内外俱石墁以磚崇
若干厚若干每丈計費若干東至關將神祠南抵濟川
橋西迄土橋延袤凡若干里城門三門各有樓東曰迎
恩南曰薫和西曰慶成又為水門二先以帑乏㑹計頗
[108-42a]
亷蔣君以俸薪及逐日措處濟之故工浩而上不見其
費完亟而下不見其擾也蔣君余同鄉人也馳書來以
記請余謂重門擊柝繫於易慎重封守著於書而城郎
城卞春秋皆書之以示勸城之係於地方大矣近日南
北多事聖明宵旰斯城也巫山黔水儼然百雉之雄而
湖湘一帶益有藩籬之安聖天子庶其無南顧矣乎在
當道有保釐之勲在牧伯有區理之勞在庶職有分董
之力皆宜勒之石以垂不朽者昔召伯循行南國而有
[108-42b]
甘棠之詠考志中邵州東南三十里許有甘棠渡召伯
祠則武攸亦召伯過化之地也今之人心三代之人心
也惟兹新築都梁有餘思矣余史氏也因蔣君之請竊
取春秋之義而書也
 
 
 
 湖廣通志巻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