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6 湖廣通志-清-邁柱 (master)


[1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卷一百三
  藝文志
  序
皇清
  重修漢陽府志序       吳正治
 郡伯陳公來守我漢土也甫數月政修事理以舉廢
 為孳孳詢爾邑圖册慨郡志之漫漶垂五十年所矣
[103-1b]
 遂力請修舉廣開邸幕會諸門下士覃精畢慮五閲
 月而書成盖已酉仲夏也適不孝正治抱先人之痛
 持服歸里門公儼然顧問徵不文之言以紀其畧嗚
 呼苫土餘生目斷心摧其曷敢辱命固辭不獲謹受
 簡而為之序序曰郡邑之有志其古者列國外史之
 遺乎今天下郡邑莫不有志匪獨飭吏事侈見聞而
 已以謹天時以察地宜以修人事法戒取舍移風易
 俗胥於是乎在誠重之也郡始志於雪航趙氏修於
[103-2a]
 故明嘉靖暨萬厯之癸丑迄今里人傳誦必以朱侍
 御蕭司成兩公所鑒定為標凖言文行逺豈不難哉
 顧編輯於有明之中晚猶易而考信於
鼎興之際為難今立乎
泰運方隆之日以求勝國之遺事則所見異辭所聞異
 詞所傳聞又異詞且賢者以舊章蕪没為疚心而不
 肖以蕩滅先檢為快志比年以來或以此疆爾界為
 將湮或以殘編斷碣為非㨿積漸而往有馴至於為
[103-2b]
 姦為僣為宄為濫一切縱情任意而莫之釐正無論
 薦紳士大夫患之牧伯長吏為人心風俗計者率出
 於此又況沿革損益酌盈劑虛有與時為推移者乎
 公一旦萃五閲月之覃精畢慮以上下於五十餘年
 之間裒採舊聞捃摭往牒以令甲耳目之所覩記兼
 里巷故老之所傳聞經緯錯綜典章明備其所以紹
 前模而示來兹志之能事備矣余不敢覼縷具論論
 其切於時而為慮逺其言水利言漕輓則源流委晰
[103-3a]
 利弊粲陳鑿鑿乎如五穀之可以療饑而藥石之可
 以攻病攷學田之故籍正閲武之遺址嶄然如三尺
 之岸而虛車不能遊焉以及増武畧以謹不虞詳謡
 俗而戒侈靡則又鰓鰓然持盈保泰之思矣嗟乎三
 代而下言吏治者類以矜才炫智簿書期會為能事
 公意不在於刀筆筐篋而在徵文考獻不争一時一
 事之聲名而争百年畢世之規模公其以濟世兼持
 世者與雖然更有進焉楚幅&KR0695廣袤數千里大江以
[103-3b]
 北漢為首郡省會以漢郡為眉目而郡又以漢口為
 眉目客處浮於土著先達猶引以為患今者以數萬
 不耕不織不賈不商之民散踞於四通五達省會肘
 腋之地挾舴艋為資生棄鄉井如涕唾徵斂徭役之
 所不及施而黨正遒徇之所不得喻去之則流冗可
 憐留之則龎雜足慮其將如之何哉是則公以附註
 之微言而厪綢繆之苦心也乎讀斯志也尤不能不
 瞿然動色也已
[103-4a]
  送蕭文超還漢陽序      熊賜履
 正學之不講也非一日矣予不揣庸劣思以藐然之
 身整頓於煨燼澌滅之餘而日求所謂道合志同相
 與有成者庶幾旦暮遇之而猶或寥寥焉甚矣予之
 寡助也蕭子文超予同學友也自戊戌春燕臺晤語
 後一别幾十年丙午夏蕭子以卒業太學復遊於京
 華蕭子不予棄時過予邸中擬議探討一究其學問
 之指歸至於儒佛之邪正朱陸之異同尤不憚詳擇
[103-4b]
 而明辨焉紙屏問答尺牘往返凡予之所欲言而難
 為言或可言而未易深言者無不可與蕭子深言之
 而蕭子之所欲不言而不能已於言或不欲不言而
 更不能已於深言者似亦僅可與予深言之也然則
 蕭子之於予謂非志之同道之合相需之殷而相契
 之深焉不可也今年秋蕭子將歸里門閉户空山潛
 心著作以盡斯道之底藴與天下後世共之而予猶
 然匏繫國門風塵逐逐者也嗚呼斯文剥落大道日
[103-5a]
 漓予之臨岐悵惘豈徒朋友之聚散云爾哉雖然予
 固以直為道者也迂戇狂愚無所比數今澴水之陽
 有楊子恥菴丁子二漁羅子八書皆予十年老友也
 倘得結廬澴上率三兩童冠歸老名山相與共成其
 所志焉予也其亦將有以自處矣蕭子行矣風清北
 徑月照程臺蕭子其遇我於雙峯大悟之間可乎予
 固不羨蕭子之獨往蕭子固無事悵予之獨留也蕭
 子行矣澴川三子學同乎予者蕭子見之如見予而
[103-5b]
 予於蕭子之去則無復更有蕭子其人焉甚矣予之
 寡助也嗚呼千里一堂百年一日予固不敢負蕭子
 蕭子忍負予乎哉蕭子行矣予可以無言矣
  耿公祠會講序        王發祥
 聞之古人之為學也必有常師有常師則其道尊古
 人之為教也必有常所有常所則其心安此大學小
 學之設所以化民成俗養育人材者大約始於為士
 終於為聖教學有相長之功而國家收樹人之報也
[103-6a]
 後世學宫雖設名存實亡求所謂胡安定海忠介者
 亦鮮其人雖有善子弟不過誦帖括取科第而已聖
 學蓁蕪而人心奇邪已如江河之日下而不可追矣
 余茲於黄安專祠會講一事而重有感焉往者天臺
 先生督學於吳建崇正書院聚所屬髦士而躬教之
 迄今講義語録吳人奉如蓍蔡余向讀其書慨慕其
 為人未嘗不三致嘆於聖人之可學而至也夫先生
 為兒童時即知學聖人而其後卒如所志不由師傅
[103-6b]
 黙契理奥非所謂豪傑之士耶今諸生登先生之堂
 入先生之室睹先生之容貌與其車服禮器私淑先
 生以為師朔望得羣萃而聚講焉聞正言見正事而
 又有鄉先達與學博士暨其後人之賢者耳提而面
 命之較之先生之時其成材也更易易矣目今約法
 既立期會既明余又何必贅辭則請以數言志勸爰
 進諸生而詔之曰爾諸生於大學小學亦既童而習
 之長而講貫不輟是程朱諸夫子内聖外王之㫖窮
[103-7a]
 理居敬之要約畧備於此矣所患志之不堅講之不
 力或失則怠於是有半塗而廢者或失則偽於是有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雖得之必失之矣余願諸生
 一以先生為師志先生之所志學先生之所學勿以
 虀鹽易心勿以富貴改操亦如先生之願學聖人而
 後已焉黄邑一隅且將為世儒宗余其拭目以觀厥
 成爾多士其勉之毋忽
  太和山志序         王新命
[103-7b]
 時維康熈十有九載庚申嵗新命奉
勅諭來撫楚北維時寇氛未靖三户弗寧徵芻輓粟羽
 檄紛馳予承
嚴綸駐江陵料理軍實逾年滇黔底定武功告成繼而
 班師絡繹近且
禁旅南駐予往來郢鄂遙指太和山在封内相去千里
 無縁登謁茲均州王守以山志請序於予予惟寰宇
 名山五嶽最著望秩之典紀於虞書而禹貢載髙山
[103-8a]
 大川敷奠具詳迨郭景純山海經搜採亦悉乃兹山
 之名獨不概見直至唐宋元明之代因 真武帝君
 而山始名何藴之久而顯之遲歟説者謂非 真武
 不足以當斯山故山以武名夫以 真武之神靈何
 不顯於秦皇漢武封禪之朝應黄龍寶鼎之符瑞躋
 七十二家之盛必遲之又乆而赫奕立峙者何也予
 觀道家書所言先天始炁太極别體則 帝君之神
 早已降真運化於皇黄之間而茲山自開闢以來亦
[103-8b]
 早已卓峙於宇宙太和傳道之語適 帝君與兹山
 作合耳況 真武位居乎坎正北方之卦也兹山在
 翼軫角亢之下盤旋乾兊之位而神則負坎抱離憑
 依於此殆居天地之中宣水火既濟之用以契太和
 以祐民物視五嶽之各鎮一方者其功尤普積之厚
 而被之逺太嶽之名固不爽也詎如黄龍寶鼎之侈
 符瑞於一時者哉然則烏容無志楊㕘議王州守一
 以闗西名宿一以臨川才筆力任斯舉苦心纂輯山
[103-9a]
 靈面目星躔度數殿宇人物瞭如指掌即無縁登謁
 者展閲一過恍如覩七十二峯三十六巖之勝矣當
今文徳覃敷之時蒐羅天下遺書金匱石渠炳炳烺烺
 在
廷諸臣纂修
國朝會典檄取各省通志楚為郡一十有五為州一十
 有六為縣一百有七南北協修通志一書三長未備
 一時未易猝成均州僻處一隅而茲山之志裒然成
[103-9b]
 集且成於軍供鞅掌之餘夫非山靈有以感召之耶
 而予更有進者楚民疲敝之後水旱頻仍人事固當
 修舉尤藉太嶽之靈發太和之氣驅疵癘而召貞祥
 俾民和年豐太史疊書大有更所禱祀而求者也因
 序志而並及之
  全楚文獻序         陳肇昌
 昔把宋無徵聖人惜焉文獻不綦重哉吾楚春秋以
 前其事不多見即楚書檮杌先賢嘗述之其書不傳
[103-10a]
 或傳非其故矣祖龍而下遐逖千祀自正史外有耆
 舊先賢諸傳暨有楚紀楚史楚寶諸書古今人物爛
 然稱大備矣而考獻則詳徵文則畧夫古人單言剰
 句茍其闗於治忽當於理道皆可揭日月而夀江河
 令其散佚無紀與冷風荒烟同歸於盡豈不悲哉楚
 國山川雄灝人多光明磊落之槩尚氣節而恥唯阿
 綱常名義斷然各行其是即至觸忌忤時有不惜而
 其為文亦如其人落落成一家言絶不傍人籬壁當
[103-10b]
 其意匠獨造非特不茍同於世而已即楚人求與楚
 人同弗屑也故往往不驟為世所稱許而不能使其
 書之不傳自古迄今習性若一矣以獻論之循蜚以
 下祝融雲陽烈山皆起於南服自風后重黎下逮尹
 吉仲山甫浸尋而春秋戰國秦漢魏晉隋唐宋明其
 間攀鱗翼躡風雲聲施史冊代有名人即不幸而遭
 &KR1150杌放廢幽憂攀檻抗聲囓齒靖節如屈平唐介李
 庭芝張鏜楊漣諸君子可不為烈烈者乎孔孟既没
[103-11a]
 道統中絶千有餘年濓溪出而火薪復續伊洛闗閩
 皆奉祧焉學者推為再生仲尼自是真儒踵出雖統
 系少分純駁不一要以明理衞道殊途同歸而已以
 文言之著作家謂荆降而楚即不與王國會盟然自
 沙邱肇都赫然稱神明之胄鬻子以匹夫為王者師
 典墳丘索之書獨其國人能識之雞次之典鐸氏之
 微雖仳&KR0867劻勷間闗負戴保守勿失若天球河圖然
 左氏以傳輔經史家宗之湘纍以騷變雅言詞賦者
[103-11b]
 祖之無極洩千聖之秘藴後此理學家即萬緒千言
 莫能軼其環内天地之大文又寧有踰是者乎其他
 稽史志採遺聞裒然以文章命世大校大家數十名
 家數百雖未獲執鞭弭與海内相雄長就楚論楚亦
 班班可述者也第刼火灰飛九成埋甕徵獻猶易徵
 文實難昔之作者詳此而畧彼或亦其勢為之也昌
 也寡昧而濫竽所至往往與文事相周旋前在嶺南
 既己蒐刻彼都文獻念楚為桑梓之邦尤不可任其
[103-12a]
 放失無徵不揣綿力博採旁諏上自邃古爰暨我
朝名卿碩彦潛徳隠流莫不詳其素履掇其英華人
 以代序集各單行題曰全楚文獻録考政事述人民
 記土地志也 國有令憲當事者所務詳也不敢濫
 也别善惡示褒譏備法戒史也
朝廷正厥賞罰於上館閣諸公載筆所宜慎不敢僭也
 編次甲乙採萃遺書核品嚴文落華取實在楚言楚
 此天下所共諒而有志者所務明也於以備輶軒而
[103-12b]
 獻
當宁且以俟諸博雅之君子其於張楚或不無微裨云
  益陽汪大宗過庭録序     金德嘉
 澬水汪孝亷逺湄偕余庚子鄉舉嘗執手長安邸舍
 言呐呐如不能出口余知其君子人也余八上公車
 始舉於禮部雞聲茅店人跡板橋中間與汪子或遇
 或否而汪子竟以公車老矣孝亷之名實相副古今
 良難其人汪子内行醇篤宗族鄉黨稱焉余知汪子
[103-13a]
 之為人竊歎汪子之學為不可及嗚呼士有質而弗
 學而第以區區鉛槧雁行士大夫之林豈可得乎道
 州周先生紹魯鄒微言太極易通與聖經相表裏汪
 子之學其有所本矣夫經術明彛倫叙燕居深念筆
 之於書迨身殁而言傳即陵谷變遷而其言之可傳
 者自在天壤此其人又豈以生平之顯晦論哉汪子
 往矣有誨子庸言諸子彚而梓之曰過庭録余於是
 又歎汪子之家學為不可及也湖南北年家子每三
[103-13b]
 年省試一㑹於鄂渚殷勤道故以學問相勸勉猶有
 古風余序茲録惘然於存亡聚散之際然猶幸汪子
 不與骨而俱朽也紹衣纘緒審言諸子尚勉旃哉
  趙恭毅公自治官書序     習 寯
 至治之世師師濟濟必有忠清直亮之臣出則興剔
 利弊澤潤生民入則黼黻廟廊贊襄國事盖其人品
 卓犖學問宏深才與識俱超越尋常因而措之事業
 發為文章凡章奏文告皆其精誠之所貫注可以感
[103-14a]
  動一時遺法後世炳炳烺烺卓然不朽於天壤間也
  恭毅公趙夫子清操介節受
 兩朝之知遇歴官内外懋績丕著
聖祖仁皇帝御極之四十二年公移節湖南湖南介黔廣
  之交苗猺雜處號稱難治公至之日正已率屬宣揚
 聖德凡事之有益於民者舉之不便於民者去之發奸
  摘伏吏畏其威民懷其德教化大行楚南之俗蒸蒸
  丕變寯時方弱冠為諸生聞公之名慕公之徳惟以
[103-14b]
  不獲一見公為恨戊戌春始受知為門下士因得望
  見顔色其氣象則泰山巖巖也其徳量則渾金璞玉
  也其言論丰采則純如藹如悉本天理人情之至當
  丙午冬寯奉
 命視學湖南過洞庭沂瀟湘歴楓門銅柱之險山陬水
  澨庸夫孺子無不思慕謳吟萬口如一夫非公政教
  之善感人切而入人深何以得此於民也楚人薈萃
  公撫楚時奏疏文移讞牘共二十卷間及涖浙與内
[103-15a]
 擢時所建白另為四巻凡公宣猷布化之績察吏安
 民之方無不具舉且顔之曰自治官書見公之精彊
 明敏無一不出自心裁而非假手於幕客之為也然
 則讀是書者豈惟覩公之政治文章云爾哉人品之
 卓犖學問之宏深與夫清操介節才情識見逈然異
 人之處亦庶幾恍乎遇之矣
 
 
[103-15b]
 
 
 
 
 
 
 
 湖廣通志卷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