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24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宋-朱熹 (master)


[047-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下巻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吕頥浩 成國忠穆公
  字元直齊州人元祐九年登進士第宣和末漕河
  北靖康中以宫祠居揚州建炎初加徽學淮東安
  撫知揚州上幸揚權户侍次年遷户書尋同僉院
  為江淮兩浙經置使治江寧後拜右僕射御營使
[047-1b]
  尋罷為觀學提舉崇福宫俄除江東安撫兼知池
  州紹興初拜少保左僕射力辭少保加特進三年
  罷為觀文大學士提舉洞霄居台州五年知潭州
  兼帥八年加少傅鎭定江軍節使知建康兼江東
  安撫制置大使兼行營畱守力辭罷為醴泉觀使
  尋除西京畱守屬疾力辭薨年六十九贈太保淳
  熈十四年配享高廟
公漕河北奏燕山開邊其勢難守上怒詔王安中以公
[047-2a]
 沮抑疆事唱難守之説以疑衆心可面詰頥浩此後
 應副有闕或為國生事者坐以軍法
公奏曰今敵騎漸逼東京若人心一揺淮南望風而下
 望赦河北京東兩路蠲其二税與公私積欠以收民
 心今百辟皆言强弱不敵臣願隂為過江之備而大
 為拒冦之資申飭諸將訓習强弩以俟夾淮一戰此
 不易之策夫彼之所長者騎而我以步兵抗之故不
 宜於平原曠野惟扼險用竒乃可掩擊又水戰之具
[047-2b]
 在今宜講然防淮難防江易近雖於鎮江之岸擺泊
 海船而上流諸郡自荆南抵儀眞可渡處甚多豈可
 不預為計望置使兩員一自鎭江至池陽一自池陽
 至荆南專提舉造船且詢水戰利害又駐蹕維揚當
 以一軍屯盱眙一軍屯壽春以備衝突
頥浩以僉書樞密為江東制置使兼知江寧府時子摭
 為兩浙運幹遣蠟書來言傅等叛逆之詳頥浩即走
 介入杭伺賊狀并寓書于張浚劉光世别以片紙遺
[047-3a]
 浚曰時事如此吾儕可但巳乎乃決策舉兵頥浩至
 丹陽浚等偕㑹浚見頥浩以大計咨之頥浩曰事不
 諧不過赤族浚壯其言遂議進兵傳檄中外苗劉之
 反也王世修為之謀時頥浩軍巳次吴江世修聞之
 至軍中云上巳處分頥浩奏以單騎入朝頥浩奏曰
 臣等所統將士忠義所激可合不可離願提軍入覲
 傅等計窮益懼頥浩軍次臨平苗翊等出戰頥浩被
 甲立水次出入行伍間督戰翊等敗走二兇引兵開
[047-3b]
 門出遁頥浩引勤王兵入都城人夾道聳觀咸以手
 加額
初勝非求去上問誰可代者勝非曰以時事言之須吕
 頥浩張浚上曰二人孰優勝非曰頥浩練事而麄率
 浚喜事而踈淺上曰俱輕浚太少年遂以頥浩為右
 僕射
頥浩請以尚書左右僕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門下
 中書侍郎並改為參知政事尚書左右丞並減罷自
[047-4a]
 元豐改官制肇建三省凡軍國事中書揆而議之門
 下審而覆之尚書承而行之三省皆不置官長以左
 右僕射兼兩省侍郎二相既分班進呈自是首相不
 復與朝廷議論宣仁后埀簾大臣覺其不便始請三
 省合班奏事分省治事歴紹聖至崇寧皆不能改議
 者謂門下相既同進呈公事則不應自駁巳行之命
 是東省之職可廢也及是上納頥浩等言始合三省
 為一如祖宗之故論者韙之於是頥浩同平章事
[047-4b]
上謂輔臣曰國用匱乏政以所費處多頥浩曰用兵費
 財最號不貲漢文不言兵而天下富上曰用兵與營
 造最費國用深可戒也
草澤天文耿静言太微垣正午推步今嵗熒惑躔次方
 在巳未應至太微垣上曰此人不深知朕夜以星圖
 仰張殿中四更親起見其巳至昨夜已退二度半頥
 浩曰宋景出人君之言三而熒惑退舍或者疑焉陛
 下寅畏天應之速如此信傳記之非虛也
[047-5a]
日蝕僅四分未幾退上謂宰執曰太史初奏日蝕早而
 分深朕適觀之蝕淺而退速何也頥浩曰陛下嚴恭
 寅畏天鑒精誠宜感格如此頥浩奏事畢曰邇來聖
 容清癯恐以艱難聖慮焦勞所致上曰朕常夜觀天
 象見熒惑躔次積差食素已二十餘日須俟復行軌
 道當復常膳
始張浚建武昌之計頥浩是之有成説矣及浚宣撫川
 陜未幾江浙士大夫揺動頥浩遂變初議是日召隨
[047-5b]
 駕百官及諸統制赴都堂至晚以二十五封進入大
 率皆言岳鄂道逺餽餉難繼又慮上駕一動則江北
 羣盜乘虚過江東南非我有矣翌日輔臣入對上猶
 未觀謂頥浩曰但恐封事中趨嚮不一人臣若不以
 家謀專為國計則無不安慮矣頥浩曰金人之謀以
 陛下所至為邊面今當且戰且避但奉陛下於萬全
 之地臣願畱常潤死守上曰朕左右豈可無宰相上
 曰張守言不如畱杜充建康不可過江頥浩曰臣與
[047-6a]
 韓世忠議本自如此上曰善遂決吴越之行
上次平江諜報金人將由海道以窺江浙乃命劉光世
 兼節制圌山等處頥浩請自平江督諸將拒戰上以
 頥浩未可去行在乃命周望為兩浙宣撫守平江
宰執奏駐蹕之所上曰㑹稽止可暫住稍久則人懐安
 而不樂屢遷頥浩曰將來宜駐浙右徐謀入蜀上曰
 朕倚雍之强資蜀之富固善但張浚奏漢中止可備
 萬人糧恐太少兩浙若委付得人錢帛猶可沂流而
[047-6b]
 西至於糧斛豈可漕運頥浩曰若第携萬兵入蜀則
 淮浙江湖以至閩廣將為盜區皆非國家有矣
頥浩聞金窮蹙乃請上幸浙西且下詔親征以為先聲
 而亟出鋭兵策應韓世忠庶幾必擒兀术上納之乃
 下詔親征
時除頥浩為建康大元帥上因曰議者謂頥浩多引用
 山東人且頥浩為相當收天下之才而獨私其鄉曲
 非公道也頥浩過闕見上言自去國不知金人之實
[047-7a]
 聞巳渡淮北去然金人多詐而難測避冦固當預辦
 然禦冦之計尤不可緩望鑒去嵗敵騎追襲之事選
 兵二萬分為二項一項浙西一項江東或據水鄉或
 阨山險邀而擊之萬一今冬金不渡江則願宰執預
 為之計俟來夏則遣兵北向分二萬由海道趨文登
 以搖青齊分二萬由淮陽以撼鄆濮蓋金之用兵深
 忌夏月我必乘其忌而攻之夫難得易失者天之時
 難成易敗者人之功願陛下愛惜分隂汲汲圖之
[047-7b]
公復相首言先平内冦然後可以禦外侮今李成摧破
 李允文革靣張用招安李敦仁巳敗江淮惟張琪邵
 清兩冦非久即可蕩平惟閩中之冦不一又孔彥舟
 據鄂馬友據潭曹成李宏在湖南江西之間而鄧慶
 襲富剽掠南雄英韶諸郡賊兵多寡不等然閩中之
 冦最急廣東之冦次之蓋閩中去行在不逺二廣未
 經殘破若非疾速勦除為患不細詔樞密院措置
公言今國步多艱中原隔絶江淮之地尚有巨賊要當
[047-8a]
 先定駐蹕之地使號令易通於川陜將兵順流而下
 漕運不至艱阻至是詔以㑹稽漕運不繼移蹕臨安
公為政喜用材吏以其多出京黼之門恐為言者所持
 乃白於上下詔戒朋黨蔡京王黼門人有材者聽舉
 用
上謂公曰劉光世於卿有故怨諸事略與應副因以㢘
 藺事為戒又曰君相本是一體不須避形迹嫌疑公
 具奏致怨本末
[047-8b]
上諭宰執曰人主待臣下當以至誠知其不可用不若
 罷去疑之而畱之無益也又曰人主之徳莫大於仁
 仁之一字非堯舜不能於是公等仰贊聖學高眀以
 誠仁二者治心修身正家齊天下有餘裕矣退而以
 為當記
公與秦檜因陳天下大計當用二廣財力葺荆湖兩路
 使通京西接陜右此天下左臂如京東諸州為叛臣
 所據正如國初河東且畱以蔽敵諸路先定他時併
[047-9a]
 力圖之似未為晚檜請自當一靣上曰卿等當居中
 運才不可授人以柄公等感歎詔書而退
公與檜同秉政檜知公不為時論所與乃多引知名之
 士為助欲傾公以專朝權上頗覺之乃下詔戒朋黨
先是桑仲遣人告朝廷專當協力恢復京師公信之屢
 嘗請因夏月舉兵北嚮以復中原且謂人事天時今
 皆可為何者昨自維揚之變兵械十忘八九未幾虜
 分三路入冦江浙兵皆散而為盜自陛下專意軍政
[047-9b]
 揀汰其冗修飾器甲今張浚軍三萬有全裝甲萬副
 刀鎗弓箭皆備韓世忠軍四萬岳飛軍二萬三千王
 &KR0667軍一萬三千雖不能如浚之軍亦皆精鋭劉光世
 軍四萬老弱頗衆然選之亦可得其半神武中軍楊
 沂中後軍陳思恭一作巨/思古皆不下萬人而御前忠統
 如崔增姚端張守忠等軍亦二萬臣上考太祖之取
 天下正兵不過十萬況今有兵十六七萬何憚不為
 臣願睿斷早定命世忠浚與臣等共議決策北向令
[047-10a]
 世忠由宿泗光世由徐曹以入又於眀州畱海船三
 百隻令范温閻臯乘四月南風北去徑取登萊此數
 路皆有糧可因不必調民餽運大兵既集豫必北走
 所得諸郡就擇土豪為守虜舉兵來爭其地則彼出
 我入彼入我出擾之數年中原可復況今之戰兵其
 精鋭者皆中原之人恐久而消磨異時勢必難舉此可
 為深惜者也及聞桑仲進兵乃議大出師身自將軍
 北向且言近聞虜偽合兵以窺川陜若於未來舉兵
[047-10b]
 必可牽制陜西之急萬一王師逐豫則彼必震恐因
 令世忠自京入闗亦一竒也
上諭二相曰頥浩專治軍旅秦檜專理庶務當如種蠡
 分職而檜黨亦建言昔周宣王内修外攘故能中興
 今二相宜分任内外之事上乃命公總師開府鎭江
 公請辟參謀官已下文武七十七員鑄都督府印賜
 激賞銀帛二萬匹兩上供經制錢三十萬緡米六萬
 斛度牒八百道月給公帑錢二千緡及許召諸州守
[047-11a]
 臣時暫至軍前議事皆從之上諭公曰卿耆艾有勞
 今總督之任以大事委卿不當復親細務公惶恐奉
 詔
公尋次常州部將趙延壽叛光世討平之公稱疾不進
 尋召還
公進呈王大智所造戰車上言大智知兵法可用因語
 公曰卿為相當識人物如大智擕以自隨今造水戰
 之具不當棄能也
[047-11b]
公言祖宗官制内外差遣並付審官士大夫自有調官
 之路故請嘱奔競之風息近世堂除闕多侵上注擬
 士人失職㢘恥道喪欲外自監司郡守及舊格堂除
 通判内自察官省郎以上及館職書局編修官外並
 令吏部依格注擬從之
初創沿海制置使以仇悆為之建司於浙西公言近創
 此司最為得策然虜舟從海來有二道一自海北岸
 來至眀之定海一自南岸來至秀之海鹽萬一有警
[047-12a]
 逺不能及乞令仇悆專管浙西别命人管浙東從之
上謂宰執曰朕見凡詢衆集議二三其説事愈不決公
 曰誠然上曰朕自即位六年備嘗艱險非天相之何
 由脱難今盜平穀稔天意可知假如冦或南來避與
 不避如何公曰若盡遣諸將禦江冦豈能便渡但先
 定計以待之上曰未聞千里而畏人者公曰聖意如
 此諸將誰敢不前耶
時諸路盜賊稍息公慮守令不䖍請分遣御史循行諸
[047-12b]
 路上乃詔三省選强眀㢘謹之人臺察不足則以郎
 攝之皆令引對面給親札御寶歴回日考其殿最以
 著賞罰
公自江上回欲傾秦檜而未得其便過平江守臣席益
 謂之曰自為黨可也然黨魁在瑣闥當先去之公大
 喜遂引勝非還朝勝非知紹興公薦之同/都督乃奉京祠兼侍讀復自内批
 令日赴都堂議事位如樞密院事上欲以逼檜㑹邊
 報王倫來歸侍御黄龜年言檜專主和議沮止國家
[047-13a]
 恢復逺圖且植黨專權漸不可長檜即上章辭位遂
 免檜仍榜朝堂不復用
公言今嵗必稔欲於鎮江上下積粟三十萬石以備軍
 用上曰若選得精兵十五萬分作三軍何事不成祖
 宗取天下兵數不過如此
時召試館職虞澐沈長卿石公揆三人上謂宰執曰館
 職試人當取實學朕親攬其程文如長卿尚懐朋附
 公曰惟澐答所問而公揆文辭荒略乃除澐校書郎
[047-13b]
 餘不預選
宰執奏戚里髙士曈乞落階官詔除權四方客省四方
 館公事仍轉一官上曰士曈宣仁近親又最長故優
 異之然不可躐等髙爵厚禄畱待立功將士朕於外
 戚未嘗假以恩澤今後宫之家官未有過保義郎者
 公曰漢有恩澤侯本朝固無也
自宇文虚中使金之後率募小臣或布衣借官以行如
 王倫洪皓朱弁輩皆為所拘既而尼瑪哈在澐中遣烏
[047-14a]
 凌阿思謀至館具言息兵議和之意俾倫南歸至是
 公議當再遣使以驕其意乃命潘致堯為奉表通問
 使髙公繪副之并附香藥果茗縑帛金銀進兩宫二
 后以路由東京令公作書且以菓茗幣帛遺劉麟
公與勝非並相以軍用不足劄取江浙湖南諸路大軍
 月樁錢以上供經制係省封樁等窠名充其數茶鹽
 錢並不得用所樁不給十之一二故郡邑多横賦於
 民大為東南之患今江浙月樁錢自紹興二年始
[047-14b]
初李綱為湖廣宣撫請於所在州軍造酒許之及是公
 因進呈言茶鹽𣙜酤今日所仰養兵若三代井田李
 唐府兵可復則此皆可罷不然財用捨此何出勝非
 曰𣙜酤自漢孝武時因兵興而有上曰行之千餘年
 不能改可見長久之利
詔前宰執條上攻守之策公上十事一論不用兵則中
 原不可復二論虜將志驕意滿此將亡之兆三論用
 兵當以夏月四論分道進兵宜以五萬人由泗上𢷬
[047-15a]
 汴京二萬人由海上攻沂密又二萬人駐濠上為援
 不可深入惟勑大將不得殺掠至八月班師眀年復
 出五論軍糧海道二萬人日食米四百石合於四明
 支一月糧計一萬二千石附海船以去至山東則有
 糧可因濠上軍糧由淮可運此皆不患惟趨汴京之
 師合賫十日糧至南京則糧亦可因矣六論發兵日
 乞聖駕駐蹕鎭江七論淮南通泰鹽嵗一千四五百
 萬貫而二浙止七八百萬通泰倍於二浙尤宜選能
[047-15b]
 吏為守八論機不可失兵慮得㨗如吴玠初擊退於
 和尚原再禦退於饒風嶺又大㨗於金人闗去嵗賊
 犯淮甸亦無所得而遁若不發兵終無息肩之期矣
 臣考宣和間户部月支纔九十萬而近年月支百一
 十萬夫養兵二十萬不北向以爭天下則東南民力
 何以堪九論海船以閩為上廣次之温眀又次之今
 天既以此利賜我宜用之以擾登萊南風而往北風
 而歸虜雖鐡騎百萬必不能禦十論今前宰執六人
[047-16a]
 議必不一是非可否在陛下獨斷之而已
紹興五年夏旱湖南尤甚公為帥究心荒政奏截撥上
 供米三萬石及令廣西帥漕兩司備五萬石水運至
 本路充賑濟又乞降助教勑度僧牒誘上户糶米民
 不能耕則借之糧種夏税亦就秋併輸全活甚衆
摭以朝散郎直祕閣秦檜追恨公不已使台州守臣曾
 享求其家隂事㑹摭懼罪陽瘖乃以衆証定罪梧州
 安置於是一家破矣
[047-16b]
或問朱文公以公何如人曰這人粗胡亂一時間得他
 用不是道
   朱勝非 忠靖公
  字藏一上蔡人髙宗朝拜右僕射
公為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時事皆草創詔書塡委而
 院無几案公常憑敗皷草詔然文氣嚴重如平時
刑書楊應誠等奉使髙麗回具述髙麗君臣見拒之意
 宰執皆欲罪其負恩上亦怒形於色公曰自是前此
[047-17a]
 待之太厚安能責黃潛善曰若以巨舟載精甲二萬
 徑造其國彼能無懼乎公曰越海征燕山之事可戒
 上怒稍解後兩月髙麗奉表謝罪執禮甚恭優詔答
 之
公奏祖宗舊制宰執子弟例不堂除只於銓部注擬罷
 政不以罪則推恩遷擢葢二府號表則之地不阿其
 親當以身率故也趙普子弟皆作武官普再作相長
 子授莊宅使范純仁再相子正平博學能文行義甚
[047-17b]
 髙未嘗出官竟死選調紹聖中蔡京相不數年子六
 人孫四人為執政從官嘗有謝表云奉觴在庭子孫
 並列張葢歸家父子同途宰相劉正夫王黼之子尤
 懦弱或始于餘嵗而以曲恩倖例列于從班宣和末
 諫官李㑹疏論以為尚從竹馬之㳺已造荷囊之列
 時以為名言
王淵除遷書樞密勝非言淵除命諸將有語劉正彥見
 淵擢用且乘有敵難遂圖不軌又苗傅以淵出其下
[047-18a]
 尤不平上之在維揚也内侍康履頗竊威福諸將皆
 嫉之傳等脇所部以叛執淵并内侍數十人殺之勝
 非等急趨樓上苗劉與其属列樓下皆被甲露刃康
 允之請上御樓百官咸在三軍洶洶傳乞誅履上命
 執履付苗等即殺之衆猶未退乃請遣使金人且乞
 隆祐太后埀簾聽政復請上為太上皇帝魏國公攝
 政庶便和議勝非泣曰逆謀一至於此臣位宰相義
 當死國乃趨出呼其幕屬將佐曰諸君言二將此事
[047-18b]
 出于忠義為國耶或有他圖皆曰忠義為國勝非曰
 若果忠義為國則當上下一心並聽朝廷處分有異
 志者誅之皆曰諾時李邴亦以逆順之理曉之由是
 兇燄少挫既退勝非奏來日當降赦葢羣兇殺淵又
 劫掠意必望赦然不知逆惡自不赦上可之上曰康
 履忽諸將有取死之道勝非曰附履者必有所求求
 而不得則怨矣上曰此事終如何勝非曰臣觀王鈞
 甫乃其腹心適嘗語臣云二將忠有餘而學不足此
[047-19a]
 語可為後圖之計上曰來早太后御殿勝非曰母后
 稱制須二人同對承平故事於今難用乞許獨對仍
 自苗傳始與其徒日引一人上殿以弭其疑且乞太
 后隨宜勉之庶有動心者兩宫以為然太后語上曰
 賴用此人若舊相未去事已不可收拾矣甲申上徽
 號於上曰睿聖仁孝皇帝遂幸睿聖宫以杭州顯慶
 寺為之太后臨朝魏國公攝政大赦天下自是日引
 傳等太后勉之皆有喜色而臣僚獨對論機事不疑
[047-19b]
 矣吕頥浩張浚等約共起勤王兵於平江二兇請移
 蹕建康勝非曰勤王兵在平江君等難與相遇又趣
 遣使勝非曰未知酋長所在宜先遣小使訪之又言
 炎為兩火故多盜宜改元以厭之勝非以二事奏太
 后年號似可從乃始改元眀受勝非曰反正事已就
 緒惟二兇謂元請本為和戎須待遣使然金兵近在
 江北若遣使金知朝廷變必挾此而來以持其事即
 害反正臣俟所召兩師來諭之力辭先遣小使亦密
[047-20a]
 令畱於勤王所矣此必破其謀可毋憂也太后曰天
 生相公救此患難既而小使止平江而新除盧益辭
 行二兇之議遂息張浚以書與二兇二兇得書與其
 属俱至都堂言浚見詆以為逆賊所不能堪勝非恐
 生它變即奏貶浚彬州先是浚遣馮轓見二兇為陳
 成敗勝非奏授轓兵部員外郎勝非召二兇及其属
 與之語至是二兇聞勤王之師來甚恐轓知二兇可
 動白勝非議復辟事勝非令轓與二兇議二兇有許
[047-20b]
 意將下詔率百官請上復辟勝非召傳等六人至語
 之令軍中自為一奏傳無語正彥尚以為疑勝非曰
 勤王之兵未來者使是間自反正爾所以招君等議
 葢欲上下和同不然下詔率百官六軍請上還宫君
 等置身何地於是勝非乃使王世修草奏持歸軍中
 諸將書名及召李邴張守分作百官章三奏三答及
 太后手詔與赦文皆具丁未文武百官詣睿聖宫迎
 請復辟四月朔上御朝太后便欲還政上以問勝非
[047-21a]
 對曰卷簾當先降詔乃令太后暫出仍下詔眀日巻
 簾并復建炎年號又奏二兇未有以處乃並除淮南
 西路制置使許以所部兵行朝廷諸將皆集兵皇城
 門外康允之謂勝非不若遣人諭二兇速引兵去是
 夜二兇開門以出倉皇而遁勝非因力請解政遂以
 觀文殿學士知洪州
詔江州鈐轄張忠彥受朱勝非節制上謂宰執曰勝非
 當苗劉之變不為無功范宗尹曰勝非能使二兇不疑
[047-21b]
 以待勤王之師議者咸稱其有謀上曰是時惟勝非
 鄭㲄與之抗若顏岐雖好士亦怯懦不能有為故古
 人以威武不能屈為大丈夫也
初江西湖南北路正賦外多别科米則有正耗補欠和
 糴斛靣等自一碩輸及五六碩錢則有大禮免夫綱
 夫檐夫贍軍等自一緡輸及七八緡吏縁為奸其名
 日新復調丁壯把隘修寨富者出財貧者出力民不
 堪命則據險結黨抗拒縣官既免征徭之苦且獲攘
[047-22a]
 掠之利故多去為盜至是勝非上疏極論而宗尹未
 嘗歴州縣不甚知民疾痛但降㫖依累降赦令而已
紹興二年公知紹興府頥浩薦之同都督荆襄諸軍上
 曰勝非入相之日值苗劉作亂當時調䕶有力朕豈
 不知可與在京宫觀畱侍經筵葢頥浩必欲引公以
 傾秦檜遂提舉醴泉觀兼侍讀
公再相奏淮北五事一謂國家屯軍二十萬月費二百
 萬緡倘無變通必致坐困逆豫方行什一税法聚以
[047-22b]
 資虜若王師不出豫計得行今當渡江取彼所積以
 實邊圉淮南既實民力自寛二謂逆豫招到淮北山
 寨及知名賊二十六項所以然者彼謂官軍不敢出
 逆賊能驟來耳宜分為三軍聲言取徐邳而實取淮
 陽聲言趨京師而實取陳蔡聲言入濱滄而實取青
 密使逆豫聞之必分兵拒守然後大軍出廬壽直擣
 宋亳豫必成擒矣三慮虜賊併力南冦今虜使既行
 未有要約不若先破豫兵去其一助四大軍一出所
[047-23a]
 得金帛當眀諭將帥悉以賞軍五淮北有土豪助順
 者就以為守將俾自為備則兵勢益張如此則不二
 三年中原可定上納之
初諸將雖擁重兵而無分定路分故無所責任公再相
 始議分遣諸帥各據要害遂置沿邊諸路沿海制置
 使
初因言者論以中書細務歸六曹至是條上裁省細務
 一百十一事歸之六曹上諭公曰朝廷所以多事者
[047-23b]
 以六曹不任責每事取決耳自今宜專責長貳毋得
 循習茍且卿等當進退人才修明法度助朕圖恢復之
 計繁文末節非所以委付大臣者公頓首謝
上與宰執論北方事上曰人心國之本也雖有土地若
 失人心亦不可立國公等退而相語曰上神武撥亂
 而以至仁御世内外歸心清蹕所駐億兆畢從自然
 成都敵所以不能窺者正恃人心以為固耳
公嘗言陛下每稱司馬光度聖意有恨不同時之歎陛
[047-24a]
 下亦知光之所以得名者乎葢神宗皇帝有以成就
 之也方其爭論新法之際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
 直謂之非上所建立謂之不能體國謂之不遵稟處
 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亦不能成其美矣上首肯久
 之
上詔前宰執條上邊事公言自陛下講眀軍政賞罰必
 當今内外勁兵三十餘萬宜於此時進取無失機後
 悔遂列四事以獻一曰進討僣偽二曰守禦淮江三
[047-24b]
 曰招撫遺民四曰審度敵情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下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