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20 魏書-北齊-魏收 (master)


[108-1a]
欽定四庫全書
 魏書卷一百八之一
  齊    魏    收     撰
 志第十
  禮四之一
夫在天莫明於日月在人莫明於禮儀先王以安上治
民用成風化茍或失之斯亡云及聖者因人有尊敬哀
思嗜慾喜怒之情而制以上下隆殺長幼衆寡之節本
[108-1b]
於人心㑹於神道故使三才惟穆百姓允諧而淳澆世
殊質文異設損益相仍隨時作範秦滅儒經漢承其弊
三代之禮蓋如綫焉劉氏中興頗率周典魏晉之世抑
有可知自永嘉擾攘神州蕪穢禮壊樂崩人神殲殄太
祖南定燕趙日不暇給仍世征伐務恢疆宇雖馬上治
之未遑制作至於經國軌儀互舉其大但事多粗略且
兼闕遺髙祖稽古率由舊則斟酌前王擇其令典朝章
國範煥乎復振早年懕世叡慮未從不爾劉馬之迹夫
[108-2a]
何足數世宗優遊在上致意𤣥門儒業文風顧有未洽
墜禮淪聲因之而往肅宗已降魏道衰羸太和之風仍
世凋落以至於海内傾圯綱紀泯然鳴呼魯秉周禮國
以克固齊臣撤器降人折謀治身不得以造次忘治國
庸可而須臾忽也初自皇始迄於武定朝廷典禮之迹
故總而錄之
太祖登國元年即代王位於牛川西向設祭告天成禮
天興元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立壇兆告祭天地祝曰
[108-2b]
皇帝臣珪取用𤣥牡昭告于皇天后土之靈上天降命
乃眷我祖宗世王幽都珪以不徳纂戎前緒思寧黎元
龔行天罰殪劉顯屠衛辰平慕容定中夏羣下勸進謂
宜正位居尊以副天人之望珪以天時人謀不可久替
謹命禮官擇吉日受皇帝璽綬惟神祗其丕祚於魏室
永綏四方事畢詔有司定行次正服色羣臣奏以國家
繼黄帝之後宜為土徳故神獸如牛牛土畜又黄星顯
曜其符也於是始從土徳數用五服尚黄犧牲用白祀
[108-3a]
天之禮用周典以夏四月親祀于西郊徽幟有加焉
二年正月帝親祀上帝于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為
壇通四陛為壝埓三重天位在其上南面神元西面五
精帝在壇内壝内四帝各於其方一帝在未日月五星
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司祿司民在中壝
内各因其方其餘從食者合一千餘神餟在外壝内藉
用藁秸玉用四珪幣用束帛牡用黝犢器用陶匏上帝
神元用犢各一五方帝共用犢一日月等共用牛一祭
[108-3b]
畢燎牲體左於壇南已地從陽之義其瘞地壇兆制同
南郊明年正月辛酉郊天癸亥瘞地於北郊以神元竇
皇后配五岳名山在中壝内四瀆大川於外壝内后土
神元后牲共用𤣥牲一玉用兩珪幣用束帛五岳等用
牛一祭畢瘞牲體右於壇之北亥地從隂也乙丑赦京
師畿内五嵗刑以下其後冬至祭上帝于圜丘夏至祭
地于方澤用牲帛之屬與二郊同
冬十月平文昭成獻明廟成嵗五祭用二至二分臘牲
[108-4a]
用太牢常遣宗正兼太尉率祀官侍祀置太社太稷帝
社於宗廟之右為方壇四陛祀以二月八月用戊皆太
牢句龍配社周棄配稷皆有司侍祀立祖神常以正月
上未設藉於端門内祭牲用羊豕犬各一又立神元思
帝平文昭成獻明五帝廟於宫中嵗四祭用正冬臘九
月牲用馬牛各一太祖親祀宫中立星神一嵗一祭常
以十二月用馬薦各一牛豕各二雞一太祖初有兩彗
星見劉后使占者占之曰祈之則當掃定天下后從之
[108-4b]
故立其祀又立闕二/字神十二嵗一祭常以十一月各用
牛一雞三又立主神四嵗二祭常以八月十月各用羊
一又置獻明以上所立天神四十所嵗二祭亦以八月
十月神尊者以馬次以牛小以羊皆女巫行事又於雲
中及盛樂神元舊都祀神元以下七帝嵗三祭正冬臘
用馬牛各一祀官侍祀明年春帝始躬耕籍田祭先農
用羊一祀日於東郊用騂牛一秋分祭月於西郊用白
羊一
[108-5a]
天賜二年夏四月復祀天于西郊為方壇一置木主七
於上東為二陛無等周垣四門門各依其方色為名牲
用白犢黄駒白羊各一祭之日帝御大駕百官及賓國
諸部大人畢從至郊所帝立青門内近南壇西内朝臣
皆位於帝北外朝臣及大人咸位於青門之外后率六
宫從黑門入列於靑門内近北並西面廩犧令掌牲陳
於壇前女巫執皷立於陛之東西靣選帝之十族子弟
七人執酒在巫南西面北上女巫升壇摇鼓帝拜若肅
[108-5b]
拜百官内外盡拜祀訖復拜拜訖乃殺牲執酒七人西
向以酒灑天神主復拜如此者七禮畢而返自是之後
嵗一祭
太宗永興三年三月帝禱于武周車輪二山初清河王
紹有寵於太祖性凶悍帝毎以義責之弗從帝懼其變
乃於山上祈福於天地神祗及即位壇兆後因以為常
祀嵗一祭牲用牛帝皆親之無常日
明年立太祖廟于白登山嵗一祭具太牢帝親之亦無
[108-6a]
常月兼祀皇天上帝以山神配旱則禱之多有效是嵗
詔郡國於太祖廵幸行宫之所各立壇祭以太牢嵗一
祭皆牧守侍祀又立太祖别廟於宫中嵗四祭用牛馬
羊各一又加置天日月之神及諸小神二十八所於宫
内嵗二祭各用羊一後二年於白登西太祖舊遊之處
立昭成獻明太祖廟常以九月十月之交帝親祭牲用
馬牛羊及親行貙劉之禮别置天神等二十三於廟左
右其神大者以馬小者以羊華隂公主帝姊也元紹之
[108-6b]
為逆有保䕶功故别立其廟於太祖廟垣後因祭薦焉
又於雲中盛樂金陵三所各立太廟四時祀官侍祀
泰常三年為五精帝兆於四郊逺近依五行數各為方
壇四陛埓壝三重通四門以太皥等及諸佐隨配侑祭
黄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餘四帝各以四立之日牲各
用牛一有司主之又六宗靈星風伯雨師司民司祿先
農之壇皆有别兆祭有常日牲用少牢立春之日遣有
司迎春於東郊祭用酒脯棗栗無牲幣又立五岳四瀆
[108-7a]
廟於桑乾水之隂春秋遣有司祭有牲及幣四瀆唯以
牲牢凖古望秩云其餘山川及海若諸神在州郡者合
三百二十四所每嵗十月遣祀官詣州鎮遍祀有水旱
災厲則牧守各隨其界内祈謁其祭皆用牲王畿内諸
山川皆列祀次祭各有水旱則禱之
明年八月帝嘗於白登廟將薦熟有神異焉太廟博士
許鍾上言曰臣聞聖人能饗帝孝子能饗親伏惟陛下
孝誠之至通於神明近嘗於太祖廟有車騎聲從北門
[108-7b]
入殷殷轞轞震動門闕執事者無不肅慄斯乃國祚永
隆之兆宜告天下使知聖徳之深遠
辛未幸代至鴈門關望祀恒岳後二年九月幸橋山遣
有司祀黄帝唐堯廟明年正月南廵恒岳祀以太牢幸
洛陽遣使以太牢祀嵩髙華岳還登太行五月至自洛
陽諸所過山川羣祀之後三年二月祀孔子於國學以
顔淵配
神䴥二年帝将征蠕蠕省郊祀儀四月以小駕祭天神
[108-8a]
畢帝遂親戎大㨗而還歸格於祖禰徧告羣神
九月立宻皇太后廟於鄴后之舊鄉也置祀官太常博
士齋郎三十餘人侍祀嵗五祭
太延元年立廟於恒岳華嵩岳上各置侍祀九十人嵗
時祈禱水旱其春秋泮涸遣官率刺史祭以牲牢有玉

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
自後南遷其地隔逺真君中烏洛侯國遣使朝獻云石
[108-8b]
廟如故民常祈請有神驗焉其嵗遣中書侍郎李敞詣
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燾謹遣敞等
用駿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靈自啓闢之初祐
我皇祖于彼土田歴載億年聿來南遷惟祖惟父光宅
中原克剪凶醜拓定四邊冲人纂業徳聲弗彰豈謂幽
遐稽首來王具知舊廟弗毁弗亡悠悠之懐希仰餘光
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瓞時惟多祜敢以丕功配
饗于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敞等既祭斬樺木立之以
[108-9a]
置牲體而還後所立樺木生長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
謂魏國感靈祗之應也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餘里
明年六月司徒崔浩奏議神祀多不經案祀典所宜祀
凡五十七所餘復重及小神請皆罷之奏可
十一年十一月世祖南征逕恒山祀以太牢浮河濟祀
以少牢過岱宗祀以太牢至魯以太牢祭孔子遂臨江
登瓜步而還
文成皇帝即位三年正月遣有司詣華岳修廟立碑數
[108-9b]
十人在山上聞虛中若音聲聲中稱萬嵗云
和平元年正月帝東廵歴橋山祀黄帝幸遼西望祀醫
無閭山遂縁海西南幸冀州北至中山過恒岳禮其神
而返明年帝南廵過石門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禮恒岳
四月旱下詔州郡於其界内神無大小悉洒掃薦以酒
脯年登之後各隨本秩祭以牲牢至是羣祀先廢者皆
復之
顯祖皇興二年以青徐既平遣中書令兼太常髙允奉
[108-10a]
 玉幣祀於東岳以太牢祀孔子
髙祖延興二年有司奏天地五郊社稷已下及諸神合
 一千七十五所嵗用牲七萬五千五百顯祖深愍生命
乃詔曰朕承天事神以育羣品而咸秩處廣用牲甚衆
夫神聰明正直享徳與信何必在牲易曰東隣殺牛不
如西隣之礿祭實受其福茍誠感有著雖行潦菜羔可
以致大嘏何必多殺然後獲祉福哉其命有司非郊天
地宗廟社稷之祀皆無用牲於是羣祀悉用酒脯
[108-10b]
先是長安牧守常有事於周文武廟四年坎地埋牲廟
玉發見四月詔東陽王丕祭文武二廟以廟玉露見若
即而埋之或恐愚民将為盗竊勑近司收之府藏
六月顯祖以西郊舊事嵗増木主七易世則更兆其事
無益於神明初革前儀定置主七立碑於郊所
太和二年旱帝親祈皇天日月五星於苑中祭之夕大
雨遂赦京師
三年上祈於北苑又禱星於苑中
[108-11a]
六年十一月将親祀七廟詔有司依禮具儀於是羣臣
議曰昔有虞親䖍祖考來格殷宗躬謁介福逌降大魏
七廟之祭依先朝舊事多不親謁今陛下孝誠發中思
親祀事稽合古王禮之常典臣等謹案舊章并採漢魏
故事撰祭服冠屨牲牢之具罍洗簠簋爼豆之器百官
助祭位次樂官節奏之引升降進退之法别集為親拜
之儀制可於是上乃親祭其後四時常祀皆親之
十年四月帝初以法服御輦祀於西郊
[108-11b]
十二年十月帝親築圜丘於南郊
十三年正月帝以大駕有事於圜丘五月庚戍車駕有
事於方澤壬戌髙祖臨皇信堂引見羣臣詔曰禮記祭
法稱有虞氏禘黄帝大𫝊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又稱不
王不禘論曰禘自既灌詩頌長發大禘爾雅曰禘大祭
也夏殷四時祭礿禘烝嘗周改禘為祠祭義稱春祭秋
嘗亦夏殷祭也王制稱犆礿祫禘祫嘗祫烝其禮𫝊之
文如此鄭𤣥解禘天子祭圜丘曰禘祭宗廟大祭亦曰
[108-12a]
禘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祫則合羣毁廟之主於太廟合
而祭之禘則増及百官配食者審諦而祭之天子先禘
祫而後時祭諸侯先時祭而後禘祫魯禮三年喪畢而
祫明年而禘圜丘宗廟大祭俱稱禘祭有兩禘明也王
肅解禘祫稱天子諸侯皆禘於宗廟非祭天之祭郊祀
后稷不稱禘宗廟稱禘禘祫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稱祫
審諦之故稱禘非兩祭之名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總而
互舉之故稱五年再殷祭不言一禘一祫斷可知矣禮
[108-12b]
文大略諸儒之説盡具於此卿等便可議其是非尚書
游明根左丞郭祚中書侍郎封琳著作郎崔光等對曰
鄭氏之義禘者大祭之名大祭圜丘謂之禘者審諦五
精星辰也大祭宗廟謂之禘者審諦其昭穆圜丘常合
不言祫宗廟時合故言祫斯則宗廟祫禘竝行圜丘一
禘而已宜於宗廟俱行禘祫之禮二禮異故名殊依禮
春廢犆礿於嘗於蒸則祫不於三時皆行禘祫之禮中
書監髙閭儀曹令李韶中書侍郎髙遵等十三人對稱
[108-13a]
禘祭圜丘之禘與鄭義同其宗廟禘祫之祭與王義同
與鄭義同者以為有虞禘黄帝黄帝非虞在廟之帝不
在廟非圜丘而何又大𫝊稱祖其所自出之祖又非在
廟之文論稱禘自既灌事似據爾雅稱禘大祭也頌長
發大禘也殷王之祭斯皆非諸侯之禮諸侯無禘禮唯
夏殷夏祭稱禘又非宗廟之禘魯行天子之儀不敢專
行圜丘之禘改殷之禘取其禘名於宗廟因先有祫遂
生兩名據王氏之義祫而禘祭之故言禘祫總謂再殷
[108-13b]
祭明不異也禘祫一名也其禘祫止於一時止於一時
者祭不欲數數則黷一嵗而三禘愚以為過數帝曰尚
書中書等據二家之義論禘祫詳矣然於行事取衷猶
有未允監等以禘祫為名義同王氏禘祭圜丘事與鄭
同無所間然尚書等與鄭氏同兩名兩祭竝存竝用理
有未稱俱據二義一時禘祫而闕二時之禘事有難從
夫先王制禮内縁人子之情外協尊卑之序故天子七
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數盡則毁藏主於太祖之廟三
[108-14a]
年而祫祭之世盡則毁以示有終之義三年而祫以申
追逺之情禘祫既是一祭分而兩之事無所據毁廟三
年一祫又有不盡四時於禮為闕七廟四時常祭祫則
三年一祭而又不究四時於情為簡王以禘祫為一祭
王義為長鄭以圜丘為禘與宗廟大祭同名義亦為當
今互取鄭王二義禘祫并為一名從王禘是祭圜丘大
祭之名上下同用從鄭若以數則黷五年一禘改祫從
禘五年一禘則四時盡禘以稱今情禘則依禮文先禘
[108-14b]
而後時祭便即施行著之於令永為世法
髙閭曰書稱肆類於上帝禋于六宗六宗之祀禮無明
文名位壇兆歴代所疑漢魏及晉諸儒異説或稱天地
四時或稱六者之間或稱易之六子或稱風雷之類或
稱星辰之屬或曰世代所宗或云宗廟所尚或曰社稷
五祀凡有十一家自晉已來逮于聖世以為論者雖多
皆有所闕莫能評究遂相因承别立六宗之兆總為一
位而祭之比勑臣等評議取衷附之祀典臣等承㫖披
[108-15a]
究往説各有其理較而論之長短互有若偏用一家事
或差舛衆疑則從多今惑則仍古請依先别處六宗之
兆總為一祀而祭之帝曰詳定朝令祀為事首以疑從
疑何所取正昔石渠虎閤之議皆凖類以引義原事以
證情故能通百家之要定累世之疑况今有文可據有
本可推而不評而定之其致安在朕躬覽尚書之文稱
肆類上帝禋於六宗文相連屬理似一事上帝稱肆而
無禋六宗言禋而不别其名以此推之上帝六宗當是
[108-15b]
一時之祀非别祭之名肆類非獨祭之目焚煙非他祀
之用六宗者必是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明矣禋是祭
帝之事故稱禋以關其他故稱六以證之然則肆類上
帝禋于六宗一祭也互舉以成之今祭圜丘五帝在焉
其牲幣俱禋故稱肆類上帝禋于六宗一祭而六祀備
焉六祭既備無煩復别立六宗之位便可依此附令永
為定法
十四年八月詔曰丘澤初志配尚宜定五徳相襲分叙
[108-16a]
有常然異同之論著於往漢未詳之説疑在今史羣官
百辟可議其所應必令合衷以成萬代之式中書監髙
閭議以為帝王之作百代可知運代相承書𫝊可驗雖
祚命有長短徳政有優劣至於受終嚴祖殷薦上帝其
致一也故敢述其前載舉其大略臣聞居尊據極允應
明命者莫不以中原為正統神州為帝宅茍位當名全
化迹流洽則不專以世數為與奪善惡為是非故堯舜
禪揖一身異尚魏晉相代少紀運殊桀紂至虐不廢承
[108-16b]
歴之叙厲惠至昏不闕周晉之錄計五徳之論始自漢
劉一時之議三家致别故張蒼以漢為水徳賈誼公孫
臣以漢為土徳劉向以漢為火徳以為水徳者正以嘗
有水溢之應則不推運代相承之數矣以土徳者則以
亡秦繼歴相即為次不推逆順之異也以為火徳者懸
證赤帝斬蛇之符棄秦之暴越惡承善不以世次為正
也故以承周為火徳自兹厥後乃以為常魏承漢火生
土故魏為土徳晉承魏土生金故晉為金徳趙承晉金
[108-17a]
生水故趙為水徳燕承趙水生木故燕為木徳秦承燕
木生火故秦為火徳秦之未滅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
亡大魏稱制𤣥朔故平文之廟始稱太祖以明受命之
證如周在岐之陽若繼晉晉亡已久若棄秦則中原有
寄推此而言承秦之理事為明驗故以魏承秦魏為土
徳又五緯表驗黄星曜彩考氏定實合徳軒轅承土祖
未事為著矣又秦趙及燕雖非明聖各正號赤縣統有
中土郊天祭地肆類咸秩明刑制禮不失舊章奄岱踰
[108-17b]
河境被淮漢非若齷齪邊方僣擬之屬逺如孫權劉備
近若劉裕道成事繫蠻夷非關中夏伏唯聖朝徳配天
地道被四海承乾統歴功侔百王光格同於唐虞享祚
流於周漢正位中境奄有萬方今若并棄三家逺承晉
氏則蔑中原正次之實存之無損於此而有成於彼廢
之無益於今而有傷於事臣愚以為宜從尚黄定為土
徳又前代之君明賢之史皆因其可襃襃之可貶貶之
今議者偏據可絶之義而不錄可全之禮所論事大垂
[108-18a]
之萬葉宜竝集中秘羣儒人人别議擇其所長於理為
悉秘書丞臣李彪著作郎崔光等議以為尚書閭議繼
近秦氏臣職掌國籍頗覽前書惜此正次慨彼非緒輒
仰推帝始逺尋百王魏雖建國君民兆朕振古祖黄制
朔緜迹有因然此帝業神元為首案神元晉武往來和
好至于桓穆洛京破亡二帝志摧聰勒思存晉氏每助
劉琨申威并冀是以晉室銜扶救之仁越石深代王之
請平文太祖抗衡苻石終平燕氏大造中區則是司馬
[108-18b]
祚終於郟鄏而元氏受命於雲代蓋自周之滅及漢正
號㡬六十年著符尚赤後雖張賈殊議蹔疑而卒從火
徳以繼周氏排虐嬴以比共工蔑暴項而同吳廣近蠲
謬偽逺即神正若此之明也寧使白蛇徒斬雕雲空結
哉自有晉傾淪暨登國肇號亦幾六十餘載物色旗幟
率多從黑是又自然合應𤣥同漢始且秦并天下革剏
法度漢仍其制少所變易猶仰推五運竟踵隆姬而况
劉石苻燕世業促褊綱紀弗立魏接其弊自有彜典豈
[108-19a]
可異漢之承木捨晉而為土邪夫皇統崇極承運至重
必當推協天緒考審正次不可雜以僣竊參之彊狡神
元既晉武同世桓穆與懐愍接時晉室之淪平文始大
廟號太祖抑亦有由紹晉定徳孰曰不可而欲次兹偽
僣豈非惑乎臣所以慺慺惜之唯垂察納詔命羣官議

十五年正月侍中司空長樂王穆亮侍中尚書左僕射
平原王陸叡侍中吏部尚書中山王王元孫侍中尚書
[108-19b]
駙馬都尉南平王馮誕散騎常侍都曹尚書新秦侯游
明根散騎常侍南部令鄧侍祖祕書中散李愷尚書左
丞郭祚右丞霸城子衛慶中書侍郎封琳中書郎秦昌
子崔挺中書侍郎賈元壽等言臣等受勑共議中書監
髙閭祕書丞李彪等二人所議皇魏行次尚書髙閭以
石承晉為水徳以燕承石為木徳以秦承燕為火徳大
魏次秦為土徳皆以地據中夏以為得統之徴皇魏建
號事接秦末晉既滅亡天命在我故因中原有寄即而
[108-20a]
承之彪等據神元皇帝與晉武竝時桓穆二帝仍修舊
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趙終平慕容晉祚終於
秦方大魏興於雲朔據漢棄秦承周之義以皇魏承晉
為水徳二家之論大略如此臣等謹共參論伏惟皇魏
世王𤣥朔下迄魏晉趙秦二燕雖地據中華徳祚㣲淺
竝獲推叙於理未惬又國家積徳修長道光萬載彪等
職主東觀詳究圖史所據之理其致難奪今欲從彪等
所議宜承晉為水徳詔曰越近承逺情所未安然考次
[108-20b]
推時頗亦難繼朝賢所議豈朕能有違奪便可依為水
徳祖申臘辰
四年經始明堂改營太廟詔曰祖有功宗有徳自非功
徳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廟仰惟先朝舊事
舛駮不同難以取凖今将述遵先志具詳禮典宜制祖
宗之號定将來之法烈祖有剏基之功世祖有開拓之
徳宜為祖宗百世不遷而遠祖平文功未多於昭成然
廟號為太祖道武建業之勲髙於平文廟號為烈祖比
[108-21a]
功校徳以為未允朕今奉尊道武為太祖與顯祖為二
祧餘者以次而遷平文既遷廟唯有六始今七廟一則
無主唯當朕躬此事亦臣子所難言夫生必有終人之
常理朕以不徳忝承洪緒若宗廟之靈獲全首領以沒
于地為昭穆之次心願畢矣必不可豫設可垂之文示
後必令遷之司空公長樂王穆亮等奏言升平之㑹事
在於今推功考徳實如明㫖但七廟之祀備行日久無
宜闕一虚有所待臣等愚謂依先尊祀可垂文示後理
[108-21b]
衷如此不敢不言詔曰理或如此比有間隙當為文相

八月壬辰詔郡國有時果可薦者竝送京師以供廟饗
又詔曰禮云自外至者無主不立先朝以來以正月吉
日於朝廷設幕中置松栢樹設五帝坐此既無可祖配
揆之古典實無所取可去此祀又探策之祭既非禮典
可悉罷之
戊午詔曰國家自先朝以來饗祀諸神凡有一千二百
[108-22a]
餘處今欲減省羣祀務從簡約昔漢髙之初所祀衆神
及寝廟不少今日至于元成之際匡衡執論乃得減省
後至光武之世禮儀始備饗祀有序凡祭不欲數數則
黷黷則不敬神聰明正直不待煩祀也又詔曰明堂太
廟竝祀祖宗配祭配享於斯備矣白登崞山鷄鳴山廟
唯遣有司行事馮宣王誕生先后復因在官長安立廟
宜異常等可勑雍州以時供祭又詔曰先恒有水火之
神四十餘名及城北星神今圜丘之下既祭風伯雨師
[108-22b]
司中司命明堂祭門户井竈中霤每神皆有此四十神
計不須立悉可罷之
甲寅集羣官詔曰近論朝日夕月皆欲以二分之日於
東西郊行禮然月有餘閏行無常凖若一依分日或值
月出於東而行禮於西尋情即理不可施行昔祕書監
薛謂等嘗論此事以為朝日以朔夕月以朏卿等意謂
朔朏二分何者為是尚書游明根對曰考案舊式推校
衆議宜從朏月
[108-23a]
十一月己未朔帝釋禫祭於太和廟帝衮冕與祭者朝
服既而帝冠黑介幘素紗深衣拜山陵而還宫庚申帝
親省齋宫冠服及郊祀俎豆癸亥冬至將祭圜丘帝衮
冕劔舄侍臣朝服辭太和廟之圜丘升祭柴燎遂祀明
堂大合既而還之太和廟乃入甲子帝衮冕辭太和廟
臨太華殿朝羣官既而帝冠通天絳紗袌臨饗禮帝感
慕樂懸而不作丁夘遷廟陳列冕服帝躬省之既而帝
衮冕辭太和廟之太廟百官陪從奉神主於齋車至新
[108-23b]
廟有司升神主於太廟諸王侯牧守四海蕃附各以其
職來祭
十六年正月戊午詔曰夫四時享祀人子常道然祭薦
之禮貴賤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時無田之士薦以
仲月況七廟之重而用中節者哉自頃蒸嘗之禮頗違
舊義今將仰遵逺式以此孟月犆礿於太廟但朝典初
改衆務殷湊無遑齋潔遂及於今又接神饗祖必須擇
日今禮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可勑太常令剋日以聞
[108-24a]
二月丁酉詔曰夫崇聖祀徳逺代之通典秩闕三字/
古之近規故三五至仁唯徳配享夏殷私已稍用其姓
且法施於民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恒式斯乃異代
同途奕世共軌今逺遵明令憲章舊則比於祀令已為
決之其孟春應祀者頃以事殷遂及今日可令仍以仲
月而饗祀焉凡在祀令者其數有五帝堯樹則天之功
興巍巍之治可祀於平陽虞舜播太平之風致無為之
化可祀於廣寗夏禹禦洪水之災建天下之利可祀於
[108-24b]
安邑周文公制禮作樂垂範萬葉可祀於洛陽其宣尼
之廟已於中省當别勑有司饗薦之禮自文公已上可
令當界牧守各隨所近攝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
丙午詔有司剋吉亥備小駕躬臨千畝官别有勑
癸丑帝臨宣文堂引議曹尚書劉昶鴻臚卿游明根行
儀曹事李韶授策孔子崇文聖之諡於是昶等就廟行
事既而帝齋中書省親拜祭於廟
九月甲寅朔大享於明堂祀文明太后於𤣥室帝親為
[108-25a]
之詞
十月己亥詔曰夫先王制禮所以經綸萬代貽法後昆
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節白登廟者有為而
興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層之宇巴陵無方丈之室又
常用季秋躬駕展䖍祀禮或有褻慢之失嘉樂頗涉野
合之譏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𤣥冬之始奉烝太廟若
復致齋白登便為一月再駕事成褻瀆回詳二理謂宜
省一白登之髙未若九室之美幃次之華未如清廟之
[108-25b]
盛將欲廢彼東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具勑有司但
令内典神者攝行祭事獻明道武各有廟稱可具依舊
式自太宗諸帝昔無殿宇因停之
十八年南廵正月次殷比干墓祭以太牢
三月詔罷西郊祭天
十九年帝南征正月車駕濟淮命太常致祭又詔祀岱

三月癸亥詔曰知太和廟已就神儀靈主宜時奉寧可
[108-26a]
剋三月三日己巳内奉遷於正廟其出金墉之儀一凖
出代都太和之式入新廟之典可依近至金墉之軌其
威儀鹵簿如出代廟百官奉遷宜可省之但令朝官四
品已上侍官五品已上及宗室奉迎六月相州刺史髙
閭表言伏惟太武皇帝發孝思之深誠同渭陽之逺感
以鄴土舅氏之故鄉有歸魂之舊宅故為宻皇后立廟
於城内嵗時祭祀置廟戸十家齋宫三十人春秋烝嘗
冠服從事刺史具威儀親行薦酌升降揖讓與七廟同
[108-26b]
儀禮畢撤㑹而罷今廟殿虧漏門牆傾毁簠簋故敗行
禮有闕臣備職司目所親覩若以七廟惟新明堂初制
配饗之儀備於京邑者便應罷壊輟其常祭如以功髙
特立宜應新其靈宇敢陳所見伏請恩裁詔罷之
十一月庚午帝幸委粟山議定圜丘己夘帝在合温室
引咸陽王禧司空公穆亮吏部尚書任城王澄及議禮
之官詔曰朝集公卿欲論圜丘之禮今短晷斯極長日
方至案周官祀昊天上帝於圜丘禮之大者兩漢禮有
[108-27a]
參差魏晉猶亦未一我魏氏雖上參三皇下考叔世近
代都祭圜丘之禮復未考周官為不刋之法令以此祭
圜丘之禮示卿等欲與諸賢考之厥衷帝曰夕牲之禮
無可依凖近在代都已立其議殺牲祼神誠是一日之
事終無夕而殺牲待明而祭員外散騎常侍劉芳對曰
臣謹案周官牧人職正有夕展牲之禮實無殺牲之事
祕書令李彪曰夕不殺牲誠如聖㫖未審告廟以不臣
聞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注曰先人以
[108-27b]
此推之應有告廟帝曰卿言有理但朕先以郊配意欲
廢告而卿引證有據當從卿議
帝又曰圜丘之牲色無常凖覽推古事乖互不一周家
用騂解言是尚晉代靡知所據舜之命禹悉用堯辭復
言𤣥牡告于后帝今我國家時用夏正至於牲色未知
何凖祕書令李彪曰觀古用𤣥似取天𤣥之義臣謂宜
用𤣥至於五帝各象其方色亦有其義帝曰天何時不
𤣥地何時不黄意欲從𤣥
[108-28a]
又曰我國家常聲鼔以集衆易稱二至之日商旅不行
后不省方以助微陽微隂今若依舊鳴鼔得無闕寢鼔
之義員外郎崔逸曰臣案周禮當祭之日靁鼔靁鼗八
靣而作猶不妨陽臣竊謂以鼔集衆無妨古義
癸未詔三公衮冕八章太常鷩冕六章用以陪薦
甲申長至祀昊天於委粟山大夫祭疑/
二十年立方澤於河隂仍遣使者以太牢祭漢光武及
明章三帝陵
[108-28b]
 
 
 
 
 
 
 
 魏書卷一百八之一
[108-29a]
 魏書卷一百八之一考證
髙祖太和十五年十一月奉神主於齋車○神監本誤
 作臣今改正
 
 
 
 
 
[108-29b]
 
 
 
 
 
 
 
 魏書卷一百八之一考證
[108-30a]
欽定四庫全書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齊     魏   收    撰
 志第十一
  禮四之二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袐書丞孫恵蔚上言臣聞國之
大禮莫崇眀祀祀之大者莫過禘祫所以嚴祖敬宗追
養繼孝合享聖靈審諦昭穆遷毁有恒制尊卑有定體
[108-30b]
誠慤著於中百順應於外是以惟王剏制為建邦之典
仲尼述定為不刋之式暨秦燔詩書鴻籍泯滅漢氏興
求拾綴遺篆淹中之經孔安所得唯有卿大夫士饋食
之篇而天子諸侯享廟之祭禘祫之禮盡亡曲臺之記
戴氏所述然多載尸灌之義牲獻之數而行事之法備
物之體蔑有具焉今之取證唯有王制一簡公羊一冊
考此二書以求厥㫖自餘經傳雖時有片記至於取正
無可依攬是以兩漢淵儒魏晋碩學咸據斯文以為朝
[108-31a]
典然持論有深淺及義有精浮故令傳記雖一而探意
乖舛伏惟孝文皇帝合徳乾元應靈誕載𤣥思洞㣲神
心暢古禮括商周樂宣韶濩六籍幽而重昭五典淪而
復顯舉二經於和中一姬公於洛邑陛下叡哲淵凝欽
眀道極應必世之期屬功成之㑹繼文垂則寔惟下武
而祫禘二殷國之大事蒸嘗合享朝之盛禮此先皇之
所留心聖懐以之永慕臣聞司疑/宗初開致禮清廟敢
竭愚管輙陳所懐謹案王制曰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
[108-31b]
蒸鄭𤣥曰天子諸侯之䘮畢合先君之主於祖廟而祭
之謂之祫後因以為常魯禮三年䘮畢而祫於太祖明
年春禘於羣廟自爾之後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春
秋公羊魯文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廟傳曰大事者
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廟之主陳於太祖未毁
廟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何休曰陳者
就陳列太祖前太祖東鄉昭南鄉穆北鄉其餘孫従王
父父曰昭子曰穆又曰殷盛也謂三年祫五年禘禘所
[108-32a]
以異於祫者功臣皆祭也祫猶合也禘猶諦也審諦無
所遺失察記傳之文何鄭祫禘之義略可得聞然則三
年䘮畢祫祭太祖眀年春祀遍禘羣廟此禮之正也古
之道也又案魏氏故事魏眀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
五年正月積二十五晦為大祥太常孔羙博士趙怡等
以為禫在二十七月到其年四月依禮應祫散騎常侍
王肅博士樂詳等以為禫在祥月至其年二月宜應祫
祭雖孔王異議六八殊制至於䘮畢之祫眀年之禘其
[108-32b]
議一焉陛下永惟孝思因心即禮取鄭捨王禫終此晦
來月中旬禮應大祫六室神祏外食太祖眀年春享咸
禘羣廟自茲以後五年為常又古之祭法時祫並行天
子先祫後時諸侯先時後祫此於古為當在今則煩且
禮有升降事有文節通時之制聖人弗違當祫之月宜
減時祭以従要省然大禮久廢羣議或殊以臣觀之理
在無怪何者心制既終二殷惟始祫禘之正寔在於斯
若停而闕之唯行時祭七聖不聞合享百辟不覩盛事
[108-33a]
何以宣昭令問垂式後昆乎皇朝同等三代治邁終古
而令徽典缺於昔人鴻羙慚於往志此禮所不行情所
未許臣學不鈎深思無經逺徒閲章句蔑爾無立但飲
澤聖時銘恩天造是以妄盡區區冀有塵露所陳蒙允
請付禮官集定儀注詔曰禮貴循古何必改作且先聖
久遵綿代恒典豈朕沖闇所宜革之且禮祭之議國之
至重先代碩儒論或不一可付八座五省太常國子参
定以聞七月侍中錄尚書事北海王詳等言奉㫖集議
[108-33b]
僉以為禘祫之設前代彝典恵蔚所陳有允舊義請依
前剋敬享清宫其求省時祭理實宜爾但求之解注下
逼列國兼時奠之敬事難輙省請移仲月擇吉重聞制

十一月壬寅改築圜丘於伊水之陽乙卯仍有事焉
延昌四年正月世宗崩肅宗即位三月甲子尚書令任
城王澄奏太常卿崔亮上言秋七月應祫祭于太祖今
世宗宣武皇帝主雖入廟然烝嘗時祭猶别寢室至於
[108-34a]
殷祫宜存古典案禮三年䘮畢祫於太祖明年春禘於
羣廟又案杜預亦云卒哭而除三年䘮畢而禘魏武宣
后以太和四年六月崩其月既𦵏除服即吉四時行事
而猶未禘王肅韋誕並以為今除即吉故特時祭至於
禘祫宜存古禮髙堂隆亦如肅議於是停不殷祭仰尋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一日髙祖孝文皇帝崩其年十月
祭廟&KR1402眀二年秋七月祫於太祖三年春禘於羣廟亦
三年乃祫謹凖古禮及晋魏之議并景眀故事愚謂来
[108-34b]
秋七月祫祭應停宜待年終乃後祫禘詔曰太常援引
古今並有證據可依請
熙平二年三月癸未太常少卿兀端上言謹案禮記祭
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
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
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𤣥注大禘
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也有虞氏以上尚徳禘郊祖宗
配用有徳者自夏以下稍用其姓代之是故周人以后
[108-35a]
稷為始祖文武為二姚訖於周世配祭不毁案禮嚳雖
無廟配食禘祭謹詳聖朝以太祖道武皇帝配圜丘道
穆皇后劉氏配方澤太宗眀元皇帝配上帝明宻皇后
杜氏配地祗又以顯祖獻文皇帝配雩祀太宗眀元皇
帝之廟既毁上帝地祇配祭有式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廟配事重不敢專決請召羣官集議以聞靈太后令曰
依請於是太師髙陽王雍太傅領太尉公清河王懌太
保領司徒公廣平王懐司空公領尚書令任城王澄侍
[108-35b]
中中書監胡國&KR0903侍中領著作郎崔光等議竊以尚徳
尊功其來自昔郊稷宗文周之茂典仰惟世祖太武皇
帝以神武纂業剋清禍亂徳濟生民功加四海宜配南
郊髙祖孝文皇帝大聖膺期惟新魏道刑措勝殘功同
天地宜配明堂令曰依議施行
七月戊辰侍中領軍将軍江陽王繼表言臣功緦之内
太祖道武皇帝之後於臣始是曾孫然道武皇帝傳業
無窮四祖三宗功徳最重配天郊祀百世不遷而曾𤣥
[108-36a]
之孫烝嘗之薦不預拜於廟庭霜露之感闕陪奠於階
席今七廟之後非直隔歸胙之靈五服之孫亦不霑出
身之叙校之墳史則不然驗之人情則未允何者禮云
祖遷於上宗易於下臣曽祖是帝世數未遷便疎同庶
族而孫不預祭斯之為屈今古罕有昔堯敦九族周隆
本枝故能磐石維城禦侮於外今臣之所親生見隔棄
豈所以楨幹根本隆建公族者也伏見髙祖孝文皇帝
著令銓衡取曾祖之服以為資蔭至今行之相𫝊不絶
[108-36b]
而况曾祖為帝而不見錄伏願天鑒有以照臨令皇恩
洽穆宗人咸敘請付外博議永為定準靈太后令曰付
八座集禮官議定以聞四門小學博士王僧竒等議案
孝經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然則太祖不遷者尊王業之初基二祧不毁者旌不朽
之洪烈其旁枝逺胄豈得同四廟之親哉故禮記婚義
曰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毁教於公宫祖廟既毁
教于宗室又文王世子曰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庶人
[108-37a]
冠娶必告死必赴不忘親也親未絶而列於庶人賤無
能也鄭注云赴告於君也實四廟言五者容顯考為始
封君子故也鄭君别其四廟理協二祭而四廟者在當
世服屬之内可以與於子孫之位若廟毁服盡豈得同
於此例乎敢竭愚昧請以四廟為斷國子博士李琰之
議案祭統曰有事於太廟羣昭羣穆咸在鄭氏注昭穆
咸在謂同宗父子皆来古禮之制如是其廣而當今儀
注唯限親廟四愚竊疑矣何以眀之設使世祖之子男
[108-37b]
於今存者既身是戚蕃號為重子可得賔於門外不預
碑鼎之事哉又因宜變法禮有其說記言五廟之孫祖
廟未毁為庶人冠娶必告死必赴注曰實四廟而言五
者容顯考始封之君子今因太祖之廟在仍通其曽𤣥
侍祠與彼古記甚相符㑹且國家議親之律指取天子
之𤣥孫乃不旁準於時后至於助祭必謂與世主相倫
將難均一壽有長短世有延促終當何時可得齊同謂
宜入廟之制率従議親之條祖祧之裔各聽盡其𤣥孫
[108-38a]
使得駿奔堂壇肅承禘礿則情理差通不宜復各為例
令事事舛駮侍中司空公領尚書令任城王澄侍中尚
書左僕射元暉奏臣等参量琰之等議雖為始封君子
又祭統曰有事於太廟羣昭羣穆咸在而不失其倫鄭
注云昭穆謂同宗父子皆來也言未毁及同宗則共四
廟之辭云未絶與父子明崇五屬之稱天子諸侯繼立
無殊吉凶之赴同止四廟祖祧雖存親級彌逺告赴拜
薦典記無文斯由祖遷於上見仁親之義疎宗易於下
[108-38b]
著五服之恩斷江陽之於今帝也計親而枝宗三易數
世則廟應四遷吉凶尚不告聞拜薦寧容輒預髙祖孝
文皇帝聖徳𤣥覽師古立政陪拜止於四廟哀恤斷自
緦宗即之人情㝠然符一推之禮典事在難違此所謂
眀王相沿今古不革者也太常少卿元端議禮記祭法
云王立七廟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
祖考廟逺廟為祧有二祧而祖考以功重不遷二祧以
盛徳不毁迭遷之義其在四廟也祭統云祭有十倫之
[108-39a]
義六曰見親疎之殺焉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
子逺近長幼親疎之序而無亂也是故有倫注云昭穆
咸在同宗父子皆来指謂當廟父子為羣不繫於昭穆
也若一公十子便為羣公子豈待數公而立稱乎文王
世子云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為有所援引然與朝議
不同如依其議匪直太祖曽𤣥諸廟子孫悉應預列既
無正據竊謂太廣臣等愚見請同僧竒等議靈太后令
曰議親律注云非唯當世之屬籍歴謂先帝之五世此
[108-39b]
乃明親親之義篤骨肉之恩重尚書以逺及諸孫太廣
致疑百僚助祭可得言狭也祖廟未毁曾𤣥不預壇堂
之敬便是宗人之昵反外於附庸王族之近更疎於羣
辟先朝舊儀草剏未定刋制律憲垂之不朽琰之援據
甚允情理可依所執
十二月丁未侍中司空公領尚書令任城王澄度支尚
書崔亮奏謹案禮記曾子問曰諸侯旅見天子不得成
禮者㡬孔子曰四太廟火日蝕后之䘮雨沾服失容則
[108-40a]
廢臣等謂元日萬國賀應是諸侯旅見之義若禘廢朝
㑹孔子應云五而獨言四明不廢朝賀也鄭𤣥禮注云
魯禮三年䘮畢祫於太祖明年春禘羣廟又鄭志檢魯
禮春秋昭公十一年夏五月夫人歸氏薨十三年五月
大祥七月釋禫公㑹劉子及諸侯于平邱八月歸不及
於祫冬公如晋明十四年春歸祫明十五年春乃禘經
曰二月癸酉有事於武宫傳曰禘於武公謹案明堂位
曰魯王禮也䘮畢祫禘似有退理詳考古禮未有以祭
[108-40b]
事廢元㑹者禮云吉事先近日脫不吉容改筮三旬尋
攝太史令趙翼等列稱正月二十六日祭亦吉請移禘
祀在中旬十四日時祭移二十六日猶曰春禘又非退
義祭則無疏怠之譏三元有順軌之羙既被成㫖宜即
宣行臣等伏度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君舉必書恐貽後
誚輙訪引古籍竊有未安臣等學缺通經識不稽古備
位樞納可否必陳冒陳所見伏聽裁衷靈太后令曰可
如所執
[108-41a]
初世宗永平延昌中欲建明堂而議者或云五室或云
九室頻屬年饑遂寢至是復議之詔従五室及元議執
政遂改營九室值世亂不成宗配之禮迄無所設
神龜初靈太后父司徒胡國珎薨贈太上秦公時疑其
廟制太學博士王延業議曰案王制云諸侯祭二昭二
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又小記云王者立四廟鄭𤣥云髙
祖已下與始祖而五明立廟之正以親為限不過於四
其外有大功者然後為祖宗然則無太祖者止於四世
[108-41b]
有太祖乃得為五禮之正文也文王世子云五廟之孫
祖廟未毁雖為庶人冠娶妻必告鄭𤣥云寔四廟而言
五廟者容髙祖為始封君之子明始封之君在四世之
外正位太祖乃得稱五廟之孫若未有太祖已祀五世
則鄭無為釋髙祖為始封君之子也此先儒精義當今
顯證也又䘮服𫝊曰若公子之子孫有封為國君者則
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鄭𤣥云謂後世為君者祖此
受封之君不得祀别子也公子若在髙祖已下則如其
[108-42a]
親服後世遷之乃毁其廟爾明始封猶在親限故祀止
髙祖又云如親而遷尤知髙祖之父不立廟矣此又立
廟明法與今事相當者也又禮緯云夏四廟至子孫五
殷五廟至子孫六注云言至子孫則初時未備也此又
顯在緯籍區别若斯者也又晋初以宣帝是始封之君
應為太祖而以猶在祖位故唯祀征西已下六世待世
世相推宣帝出居太祖之位然後七廟乃備此又依準
前軌若重規襲矩者也竊謂太祖者功髙業大百世不
[108-42b]
遷故親廟之外特更崇立茍無其功不可獨居正位而
遽見遷毁且三世已前廟及於五𤣥孫已後祀止於四
一與一奪名位莫定求之典禮所未前聞今太上秦公
疏爵列土大啟河山𫝊祚無窮永同帶礪實有始封之
功方成不遷之廟但親在四世之内名班昭穆之序雖
應為太祖而尚在禰位不可逺探髙祖之父以合五者
之數太祖之室當須世世相推親盡之後乃出居正位
以備五廟之典夫循文責實理貴允當考剏宗祊得禮
[108-43a]
為羙不可茍薦虛名取榮多數求之經記竊謂為允又
武始侯本無采地於皇朝制令名準大夫案如禮意諸
侯奪宗武始四時蒸嘗宜於秦公之廟博士盧觀議案
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
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士一自上已下降
殺以兩庶人無廟死為鬼焉故曰尊者統逺卑者統近
是以諸侯及太祖天子及其祖之所自出祭法曰諸侯
立五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
[108-43b]
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為墠去墠
為鬼至於禘祫方合食太祖之宫大𫝊曰别子為祖䘮
服傳曰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孫不得祖諸侯鄭說不得
祖禰者不得立其廟而祭之也世世祖是人者謂世世
祖受封之君不得祖公子者後世為君者祖此受封之
君不得祀别子也公子若在髙祖以下則如其親服後
世遷之乃毁其廟耳愚以為遷者遷於太祖廟毁者従
太祖而毁之若不遷太祖不須廢祖是人之文明非始
[108-44a]
封故復見乃毁之節何以知之案諸侯有祖考之廟祭
五世之禮五禮正祖為輕一朝頓立而祖考之廟要待
六世之君六世已前虛而蔑主求之聖㫖未為通論曾
子問曰廟無虛主虛主唯四祖考不與焉眀太祖之廟
必不空置禮緯曰夏四廟至子孫五殷五廟至子孫六
周六廟至子孫七見夏無始祖待禹而五殷人郊契得
湯而六周有后稷及文王至武王而七言夏即大禹之
身言子謂啟誦之世言孫是迭遷之時禹為受命不毁
[108-44b]
親湯為始君不遷五主文武為二祧亦不去三昭三穆
三昭三穆謂通文武若無文武親不過四觀逺祖漢侍
中植所說云然鄭𤣥馬昭亦皆同爾且天子逆加二祧
得幷為七諸侯預立太祖何為不得為五乎今始封君
子之立禰廟頗似成王之於二祧孫卿曰有天下者事
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
諸侯方通祭五推情凖理不其謬乎雖王侯用禮文節
不同三隅反之自然昭灼且文宣公方為太祖世居子
[108-45a]
孫今立五廟竊謂為是禮緯又云諸侯五廟親四始封
之君或上或下雖未居正室無廢四祀之親小記曰王
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此實殷湯
時制不為難也聊復標牓略引章條愚戇不足以待大
問侍中太傅清河王懌議太學博士王延業及盧觀等
各率異見案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
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並是後
世追論備廟之文皆非當時據立神位之事也良由去
[108-45b]
聖久逺經禮殘缺諸儒注記典制無因雖稽考異聞引
證古誼然用捨従世通塞有時折衷取正固難詳矣今
相國秦公初搆國廟追立神位唯當仰祀二昭二穆上
極髙曽四世而已何者秦公身是始封之君将為不遷
之祖若以功業隆重越居正室恐以卑臨尊亂昭穆也
如其權立始祖以備五廟恐數滿便毁非禮意也昔司
馬懿立功於魏為晋太祖及至子晋公昭乃立五廟亦
祀四世止於髙曾太祖之位虛俟宣文待其後裔數滿
[108-46a]
乃止此亦前代之成事方今所殷監也又禮緯云夏四
廟至子孫五殷五廟至子孫六周六廟至子孫七明知
當時太祖之神仍依昭穆之序要待子孫世世相推然
後太祖出居正位耳逺稽禮緯諸儒所說近循晋公之
廟故事宜依博士王延業議定立四主親止髙曽且虛
太祖之位以待子孫而備五廟焉又延業盧觀前經詳
議並據許慎鄭𤣥之解謂天子諸侯作主大夫及士則
無意謂此議雖出前儒之事實未允情禮何以言之原
[108-46b]
夫作主之禮本以依神孝子之心非主莫依今銘旌紀
柩設重憑神祭必有尸神必有廟皆所以展事孝敬想
象平存上自天子下逮於士如此四事並同其禮何至
於主惟謂王侯禮云重主道也此為理重則立主矣故
王肅曰重未立主之禮也士䘮禮亦設重則士有主明
矣孔悝反祏載之左史饋食設主著於逸禮大夫及士
既得有廟題紀祖考何可無主公羊傳君有事于廟聞
大夫之䘮去樂卒事大夫聞君之䘮攝主而往今以為
[108-47a]
攝主者攝神斂主而已不暇待徹祭也何休云宗人攝
行主事而往也意謂不然君聞臣䘮尚為之不懌况臣
聞君䘮豈得安然代主終祭也又相國立廟設主依神
主無貴賤紀座而已若位擬諸侯者則有主位為大夫
者則無主便是三神有主一位獨闕求諸情禮實所未
安宜通為主以銘神位懌又議曰古者七廟廟堂皆别
光武已来異室同堂故先朝祀堂令云廟皆四枤五架
北廂設座東昭西穆是以相國構廟唯制一室同祭祖
[108-47b]
考比来諸王立廟者自任私造不依公令或五或一参
差無準要須議行新令然後定其法制相國之廟已造
一室寔合朝令宜即依此展其享祀詔依懌議
天平四年四月七帝神主既遷於太廟太社石主将遷
於社宫禮官云應用幣中書侍郎裴伯茂時為祖祀文
伯茂據故事太和中遷社宫髙祖用牲不用幣遂以奏
聞于時議者或引大戴禮遷廟用幣今遷社宜不殊伯
茂據尚書召詔應用牲詔遂従之
[108-48a]
武定六年二月将營齊獻武王廟議定室數形制兼度
支尚書崔昂司農卿盧元明袐書監王元&KR1402散騎常侍
裴獻伯國子祭酒李渾御史中尉陸操黄門侍郎李騫
中書侍郎陽休之前南青州刺史鄭伯猷祕書丞崔劼
國子博士邢峙國子博士宗恵振太學博士張毓太學
博士髙元壽國子助教王顯季等議案禮諸侯五廟太
祖及親廟四今獻武王始封之君便是太祖既通親廟
不容立五室且帝王親廟亦不過四今宜四室二間兩
[108-48b]
頭各一頰室夏頭徘徊鴟尾又案禮圗諸侯止開南門
而二王後祔祭儀法執事列於廟東門之外既有東門
明非一門獻武禮數既隆備物殊等準據今廟宜開四
門内院南面開三門餘面及外院四面皆一門其内院
牆四面皆架為歩廊南出夹門各置一屋以置禮器及
祭服内外門牆並用赭堊廟東門道南置齋坊道北置
二坊西為典祠廨并厨宰東為廟長廨并置車輅其北
為養犧牲之所詔従之
[108-49a]
 
 
 
 
 
 
 
 
[108-49b]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108-50a]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考證
初世宗永平延昌中欲建明堂及元議執政○元議應
 係元义之訛
孝静帝武定六年内外門墻並用赭堊○堊監本訛作
 聖今改正
 
 
 
[108-50b]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考證
[108-51a]
欽定四庫全書
 魏書卷一百八之三
  齊    魏    收    撰
 志第十二
  禮四之三
魏自太祖至於武泰帝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崩悉
依漢魏既𦵏公除唯高祖太和十四年文明太后崩将
營山陵九月安定王休齊郡王簡咸陽王禧河南王幹
[108-51b]
廣陵王羽潁川王雍始平王勰北海王詳侍中太尉錄
尚書事東陽王丕侍中司徒淮陽王尉元侍中司空長
樂王穆亮侍中尚書左僕射平原王陸叡等率百寮詣
闕表曰上靈不弔大行太皇太后崩背溥天率土痛慕
斷絶伏惟陛下孝思烝烝攀號罔極臣等聞先王制禮
必有隨世之變前賢剏法亦務適時之宜良以世代不
同古今異致故也三年之䘮雖則自古然中代已後未
之能行先朝成式事在可準聖后終制刋之金冊伏惟
[108-52a]
陛下至孝發衷哀毁過禮欲依上古䘮終三年誠協大
舜孝慕之徳實非俯遵濟世之道今雖中夏穆清庶邦
康静然萬幾事殷不可暫曠春秋烝嘗事難廢闕伏願
天鑒抑至孝之深誠副億兆之企望䘮期禮數一従終
制則天下幸甚日月有期山陵将就請展安兆域以備
奉終之禮詔曰凶禍甫爾未忍所請休等又表曰臣等
聞五帝已前䘮期無數三代相因禮制始立名雖虛置
行之者寡髙宗徒有諒闇之言而無可遵之式康王既
[108-52b]
廢初䘮之儀先行即位之禮於是無改之道或虧三年
之䘮有缺夫豈無至孝之君賢明之子皆以理貴隨時
義存百姓是以君薨而即位不暇改年踰月而即𦵏豈
待同軌𦵏而即吉不必終䘮此乃二漢所以經綸治道
魏晋所以綱理政術伏惟陛下以至孝之性遭罔極之
艱永慕崩號哀過虞舜誠是萬古之髙徳曠世之絶軌
然天下至廣萬幾至殷曠之一朝庶政必滯又聖后終
制已有成典宗社廢禮其事尤大伏願天鑒抑哀毁之
[108-53a]
至誠思在予之深責仰遵先志典冊之文俯哀百辟元
元之請詔曰自遭禍罰慌惚如昨奉侍梓宫猶怖髣髴
山陵遷厝所未忍聞十月休等又表曰臣等頻煩上聞
仰申誠欵聖慕惟逺未垂昭亮伏讀哀灼憂心如焚臣
等聞承乾統極者宜以濟世為務經綸天下者特以百
姓為心故萬幾在躬周康弗獲申其慕漢文作戒孝景
不得終其禮此乃先代之成軌近世所不易伏惟太皇
太后叡聖淵識慮及始終明誥垂於典䇿遺訓備於末
[108-53b]
命聿修厥徳聖人所重遵承先式臣子攸尚陛下雖欲
終上逹之禮其如黎元何臣等不勝憂懼之誠敢冐重
陳乞垂聼訪以副億兆之望詔曰仰尋遺㫖俯聞所奏
信增號絶山陵可依典冊如公卿所議衰服之宜情所
未忍别當備敘在心既𦵏休又表曰奉被癸酉詔書述
遺誠之㫖昭違従之義遵儉𦵏之重式稱孝思之深誠
伏讀未周悲感交切日月有期山陵即就伏惟陛下永
慕崩號倍增摧絶臣等具位在官與國休戚庇心之至
[108-54a]
不敢不陳咸以為天下之至尊莫尊於王業皇極之至
重莫重於萬㡬至尊故不得以常禮任已至重亦弗獲
以世典申情是以二漢已降逮于魏晋𦵏不過踰月服
不淹三旬良以叔世事廣禮隨時變不可以無為之法
行之於有為之辰文質不同古今異制其來久矣自皇
代革命多歴年祀四祖三宗相繼纂業上承數代之故
實俯副兆民之企望豈伊不懐理宜然也文明太皇太
后欽明稽古聖思淵深所造終制事合世典送終之禮
[108-54b]
既明遺誥之文載備奉而行之足以垂風百王軌儀萬
葉陛下以至孝之誠哀毁過禮三御不充半溢晝夜不
釋絰帶永思纒綿滅姓㡬及百姓所以憂懼失守臣等
所以肝腦塗地王者之尊躬行一日固可以感徹上靈
貫被幽顯况今山陵告終闕二/字咸畢日已淹月仍不卜
練比之前世理為過矣願陛下思大孝終始之義愍億
兆悲惶之心抑思割哀遵奉終制以時即吉一日萬㡬
則天下蒙恩率土仰賴謹依前式求定練日以備祔禫
[108-55a]
之禮詔曰比當别敘在心既而帝引見太尉丕及羣臣
等於太和殿前哭拜盡哀出幸思賢門右詔尚書李沖
宣旨於王等仰惟先后平日近集羣官共論政治平秩
民務何圖一旦禍酷奄鍾獨見公卿言及䘮事追惟荼
毒五内崩摧丕對曰伏奉明詔羣情圯絶臣與元等不
識古義以老朽之年歴奉累聖國家舊事頗所知聞伏
惟逺祖重光世襲至有大諱之日唯侍送梓宫者凶服
左右盡皆従吉四祖三宗因而無改世祖髙宗臣所目
[108-55b]
見唯先帝升遐臣受任長安不在侍送之列竊聞所𫝊
無異前式伏惟陛下以至孝之性哀毁過禮伏聞所御
三食不滿半溢臣等叩心絶氣坐不安席願暫抑至慕
之情遵先朝成事思金冊遺令奉行前式無失舊典詔
曰追惟慈恩昊天罔極哀毁常事豈足闗言既不能待
没而朝夕食粥粗亦支任二公何足以至憂怖所奏先
朝成事亦所具聞祖宗情專武略未修文教朕今仰稟
聖訓庶習古道論時比事又與先世不同太尉等國老
[108-56a]
政之所寄於典記舊式或所未悉且可知朕大意其餘
䘮禮之儀古今異同漢魏成事及先儒所論朕雖在衰
服之中以䘮禮事重情在必行故暫抑哀慕躬自尋覧
今且以所懐别問尚書㳺明根髙閭等公且可聽之髙
祖謂明根曰朕丁罹酷罰日月推移山陵已過公卿又
依金冊據案魏晋請除衰服重聞所奏倍増號哽前者
事逼山陵哀疚頓敝未得論敘今故相引欲具通所懐
卿前所表除釋衰麻聞之實用悲恨于時親侍梓宫匍
[108-56b]
匐筵几哀號痛慕情未暫闋而公卿何忍便有此言何
於人情之不足夫聖人制卒哭之禮授練之變皆奪情
以漸又聞君子不奪人之䘮亦不可奪䘮今則旬日之
間言及即吉特成傷理明根對曰臣等伏尋金冊遺㫖
踰月而𦵏𦵏而即吉故於卜𦵏之初因奏練除之事仰
傷聖心伏增悲悚髙祖曰卿等咸稱三年之䘮雖則自
古然中代以後未之能行朕謂中代所以不遂三年之
䘮葢由君上違世繼主初立故身襲衮冕以行即位之
[108-57a]
禮又従儲宫而登極者君徳未沇臣義不洽天下顒顒
未知所傒故頒備朝儀示皇極之尊及后之䘮也因父
在不遂即生惰易之情踵以為法諒知敦厚之化不易
遵也朕少蒙鞠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
備誨雖自蒙昧粗解告㫖庶望量行以免咎戾朕誠不
徳在位過紀雖未能恩洽四方化行萬國仰禀聖訓足
令億兆知有君矣於此之日而不遂哀慕之心使情禮
俱損䘮紀圯壊者深可痛恨髙閭對曰太古既逺事難
[108-57b]
襲用漢魏以来據有成事漢文繼髙恵之蹤斷獄四百
㡬致刑措猶垂三旬之禮孝景承平遵而不變以此言
之不為即位之際有所逼懼也良是君臣之道理自宜
然又漢稱文景雖非聖君亦中代明主今遺冊之㫖同
於前式伏願陛下述遵遺令以副羣庶之情杜預晋之
碩學論自古天子無有行三年之䘮者以為漢文之制
闇與古合雖叔世所行事可承踵是以臣等慺慺干謁
髙祖曰漢魏之事與今不同備如向說孝景雖承昇平
[108-58a]
之基然由嫡子即位君徳未顯無異前古又父子之親
誠是天屬之重然聖母之徳昊天莫報思自殞滅豈従
衰服而已竊尋金冊之㫖所以告奪臣子之心令早即
吉者慮遺絶萬幾荒廢政事羣臣所以慺慺亦懼機務
之不理矣今仰奉冊令俯順羣心不敢闇黙不言以荒
庶政唯欲存衰麻廢吉禮朔望盡哀寫泄悲慕上無失
導誨之志下不乖衆官所請情在可許故專欲行之公
卿宜審思朕懐不當固執至如杜預之論雖暫適時事
[108-58b]
於孺慕之君諒闇之主葢亦誣矣孔聖稱䘮與其易也
寧戚而預於孝道簡略朕無取焉袐書丞李彪對曰漢
明徳馬后保養章帝母子之道無可問然及后之崩𦵏
不淹旬尋以従吉然漢章不受譏於前代明徳不損名
於往史雖論功比徳事有殊絶然母子之親抑亦可擬
願陛下覽前世之成規遵金冊之遺令割哀従議以親
萬機斯誠臣下至心兆庶所願髙祖曰既言事殊固不
宜仰匹至徳復稱孝章従吉不受譏前代朕所以眷戀
[108-59a]
衰絰不従所議者仰感慈恩情不能忍故也葢聞孝子
之居䘮見羙麗則感親故釋錦而服麤衰内外相稱非
虛加也今者豈徒顧禮違議茍免嗤嫌而已抑亦情發
於衷而欲肆之於外金冊之意已具前答故不復重論
又卒日奉㫖不忍片言後事遂非嘿嘿在念不顯所懐
今奉終之事一以仰遵遺冊於令不敢有乖但痛慕之
心事繋於予雖無丁蘭之感庻聖靈不奪至願是以謂
無違㫖嫌諸公所表稱先朝成式事在可準朕仰惟太
[108-59b]
祖龍飛九五初定中原及太宗承基世祖纂歴皆以四
方未一羣雄競起故銳意武功未修文徳髙宗顯祖亦
心存武烈因循無改朕承累世之資仰聖善之訓撫和
内外上下輯諧稽参古式憲章舊典四海移風要荒革
俗仰遵明軌庶無愆違而方於禍酷之辰引末朝因循
之則以為前準非是所喻髙閭對曰臣等以先朝所行
頗同魏晋又適於時故敢仍請髙祖曰卿等又稱今雖
中夏穆清庶邦康静然萬機事廣不可暫曠朕以卿苦
[108-60a]
見逼奪情不自勝尋覽䘮儀見前賢論者稱卒哭之後
王者得理庶事依據此文又従遺冊之㫖雖存衰服不
廢萬幾無闕庶政得展罔極之思於情差申髙閭對曰
君不除服於上臣則釋衰於下従服之義有違為臣之
道不足又親御衰麻復聽朝政吉凶事雜臣竊為疑髙
祖曰卿等猶以朕之未除於上不忍專釋於下奈何令
朕獨忍於親舊論云王者不遂三年之服者屈已以寛
羣下也先后之撫羣下也念之若子視之猶傷卿等哀
[108-60b]
慕之思既不求寛朕欲盡罔極之慕何為不可但逼遺
冊不遂乃心將欲居廬服衰寫朝夕之慕升堂襲素理
日昃之勤使大政不荒哀情獲遂吉不害於凶凶無妨
於吉以心處之謂為可爾遺㫖之文公卿所議皆服終
三旬釋衰襲吉従此而行情實未忍遂服三年重違㫖
誥今處二理之際唯望至期使四氣一周寒暑代易雖
不盡三年之心得一終忌日情結差申案禮卒哭之後
将受變服於朕受日庶民及小官皆命即吉内職羽林
[108-61a]
中郎已下虎賁郎已上及外職五品已上無衰服者素
服以終三月内職及外臣衰服者變従練禮外臣三月
而除諸王三都駙馬及内職至來年三月晦朕之練也
除凶即吉侍臣君服斯服隨朕所降比雖非舊式推情
即理有貴賤之差遠近之别明根對曰聖慕深逺孝情
彌至臣等所奏已不蒙許願得踰年即吉既歴冬正嵗
序改易且足申至慕之情又近遺誥之意何待期年髙
祖曰冊㫖速除之意慮廣及百官久曠衆務豈於朕一
[108-61b]
人獨有違奪今既依次降除各不廢王政復何妨於事
而猶奪期年之心髙閭對曰昔王孫倮𦵏士安去棺其
子皆従而不違不為不孝此雖貴賤非倫事頗相似臣
敢借以為諭今親奉遺令而有所不従臣等所以頻煩
于奏李彪亦曰三年不改其父之道可謂大孝今不遵
冊令恐渉改道之嫌髙祖曰王孫士安皆誨子以儉送
終之事及其遵也豈異今日改父之道者葢謂慢孝忘
禮肆情違度今梓宫之儉𤣥房之約明器幃帳一無所
[108-62a]
陳如斯之事卿等所悉衰服之告乃至聖心卑己申下
之意寧可茍順沖約之㫖而頓絶創巨之痛縱有所渉
甘受後代之譏未忍今日之請又表稱春秋蒸嘗事難
廢闕朕聞諸夫子吾不與祭如不祭自先朝以来有司
行事不必躬親比之聖言於事殆闕賴蒙慈訓之恩自
行致敬之禮今昊天降罰殃禍上延人神䘮恃幽顯同
切想宗廟之靈亦輟歆祀脫行饗薦恐乖㝠㫖仰思成
訓倍增痛絶豈忍身襲衮冕親行吉事髙閭對曰古者
[108-62b]
郊天越紼行事宗廟之重次於郊祀今山陵已畢不可
久廢廟饗髙祖曰祭祀之典事由聖經未忍之心具如
前告脫至廟庭號慕自纒終恐廢禮公卿如能獨行事
在言外李彪曰三年不為禮禮必壊三年不為樂樂必
崩今欲廢禮闕樂臣等未敢髙祖曰此乃宰予不仁之
說已受責於孔子不足復言羣官前表稱髙宗徒有諒
闇之言而無可遵之式朕惟信闇黙之難周公禮制自
兹以降莫能&KR1402行言無可遵之式良可怪矣復云康王
[108-63a]
既廢初䘮之儀先行即位之禮於是無改之道式虧三
年之䘮有缺朕謂服羙不安先賢有諭禮畢居䘮著在
前典或虧之言有缺之義深乖理衷髙閭對曰臣等據
案成事依附杜預多有未允至乃推校古今量考衆議
實如明㫖臣等切惟曾参匹夫七日不食夫子以為非
禮及錄其事唯書七日不稱三年葢重其初慕之心伏
惟陛下以萬乗之尊不食竟於五日既御則三食不充
半溢臣等伏用悲惶肝腦塗地躬行一日足以貫被幽
[108-63b]
顯豈宜衰服三年以曠機務夫聖人制禮不及者企而
及之過之者俯而就之伏願陛下抑至慕之情俯就典
禮之重誠是臣等慺慺之願髙祖曰恩隆徳厚則思戀
自深雖非至情由所感發然曾参之孝曠代而有豈朕
今日所足論也又前表稱古者𦵏而即吉不必終禮此
乃二漢所以經綸治道魏晋所以綱理庶政朕以為既
𦵏即吉盖其季俗多亂權宜救世耳諒非光治興邦之
化二漢之盛魏晋之興豈由簡略䘮禮遺忘仁孝哉公
[108-64a]
卿偏執一隅便謂經治之要皆在於斯殆非義也昔平
日之時公卿每奏稱當今四海晏安諸夏清泰禮樂日
新政和民恱蹤侔軒唐事等虞禹漢魏已下固不足仰
止聖治及至今日便欲苦奪朕志使不踰於魏晋如此
之意未解所由昔文母上承聖主之資下有賢子之化
唯助徳宣政因風致穆而已當今衆事草剏萬務惟始
朕以不徳沖年踐祚而聖母匡訓以義方詔誨以政事
經綸内外憂勤億兆使君臣協和天下輯穆上代以来
[108-64b]
何后之功得以仰比如有可擬則従衆議堯雖棄子禪
舜而舜自有聖徳不假堯成及其徂也猶四海遏宻終
於三年今慈育之恩詔教之徳尋之曠代未有匹擬既
受非常之恩寧忍従其常式况未殊一時而公卿欲令
即吉冠冕黼黻行禮廟庭臨軒設懸饗㑹萬國尋事求
心實所未忍髙閭對曰臣等遵承冊令因循前典惟願
除衰即吉親理萬幾至徳所在陛下欽明稽古周覽墳
籍孝性發於聖質至情出於自然斟酌古今事非臣等
[108-65a]
所及李彪曰當今雖治風緝穆民庶晏然江南有未賔
之吴朔北有不臣之虜東西二蕃雖文表稱順情尚難
測是以臣等猶懐不虞之慮髙祖曰魯公帶絰従師晋
侯墨衰敗寇往聖無譏前典所許如有不虞雖越紼無
嫌而况衰麻乎豈可於晏安之辰豫念戎旅之事以廢
䘮紀哉李彪對曰昔太伯父死適越不失至徳之名夫
豈不懐有由然也伏願抑至慕之心従遺告之重臣聞
知子莫若父母聖后知陛下至孝之性也難奪故豫造
[108-65b]
金冊明著遺禮今陛下孝慕深逺果不可奪臣等常辭
知何所啟髙祖曰太伯之言有乖今事諸情備如前論
更不重敘古義亦有稱王者除衰而諒闇終䘮者若不
許朕衰朕則當除衰闇黙委政冡宰二事之中惟公卿
所擇明根對曰陛下孝侔髙宗慕同大舜服衰麻以申
至痛理萬幾以従遺㫖興曠世之廢禮制一代之髙則
臣等伏尋淵黙不言則代政将曠仰順聖慕之心請従
衰服之㫖東陽王丕曰臣與尉元歴事五帝雖衰老無
[108-66a]
識敢奏所聞自聖世以来大諱之後三月必須迎神於
西攘惡於北具行吉禮自皇始以来未之或易髙祖曰
太尉國老言先朝舊事誠如所陳但聰眀正直唯徳是
依若能以道不召自至茍失仁義雖請弗来大禍三月
而備行吉禮深在難忍縱即吉之後猶所不行况數旬
之中而有此理恐是先朝萬得之一失未可以為常式
朕在不言之地不應如此但公卿執奪朕情未忍従遂
成往復追用悲絶上遂號慟羣官亦哭而辭出壬午詔
[108-66b]
曰公卿屢上啓事依據金冊遺㫖中代成式求過𦵏即
吉朕仰惟恩重不勝罔極之痛思遵逺古終三年之禮
比見羣官具論所懐今依禮既虞卒哭剋此月二十日
受服以葛易麻既衰服在上公卿不得獨釋於下故於
朕之授變従練已下復為節降斷度今古以情制𠂻但
取遺㫖速除之一節粗申臣子哀慕之深情欲令百官
同知此意故用宣示便及變禮感痛彌深
十五年四月癸亥朔設薦於太和廟是日髙祖及従服
[108-67a]
者仍朝夕臨始進蔬食上哀哭追感不飯侍中南平王
馮誕等諌經宿乃膳甲子罷朝夕哭九月丙戌有司上
言求卜祥日詔曰便及此期覽以摧絶敬祭卜祥乃古
之成典但世失其義筮曰永吉既乖敬事之志又違永
慕之心今将屈禮厲衆不訪龜兆已企及此晦寧敢重
違冊㫖以異羣議尋惟永往言増崩裂丁亥髙祖宿於
廟至夜一刻引諸王三都大官駙馬三公令僕已下奏
事中散已上及刺史鎮将立哭於廟庭三公令僕升廟
[108-67b]
既出監御令陳服笥於廟陛南近侍者奉而升列於堊
室前席侍中南平王馮誕跽奏請易服進縞冠皂朝服
革帶黒屨侍臣各易以黒介幘白絹單衣革帶烏履遂
哀哭至乙夜盡戊子質明薦羞奏事中散已上冠服如
侍臣刺史已下無變髙祖薦酌神部尚書王諶讃祝訖
哭拜遂出有司陽祥服如前侍中跽奏請易祭服進縞
冠素紕白布深衣麻繩履侍臣去幘易幍羣官易服如
侍臣又引入如前儀曹尚書㳺明根升廟跽慰復位哭
[108-68a]
遂出引太守外臣及諸部渠帥入哭次引蕭賾使幷雜
客入至甲夜四刻侍御散騎常侍司衛監以上升廟哭
既而出帝出廟停立哀哭久而乃還十月太尉丕奏曰
竊聞太廟已就眀堂功畢然享祀之禮不可久曠至於
移廟之日湏得國之大姓遷主安廟神部尚書王諶既
是庶姓不宜参豫臣昔以皇室宗屬遷世祖之主先朝
舊式不敢不聞詔曰具聞所奏尋惟平日倍增痛絶今
遵述先㫖營建寢廟既而粗就先王制禮職司有分移
[108-68b]
廟之日遷奉神主皆太尉之事朕亦親自行事不得越
局専委大姓王諶所司惟賛板而已時運流速奄及縞
制復不得哀哭於明堂後當親拜山陵寫泄哀慕
是年髙麗王死十二月詔曰髙麗王璉守蕃東隅累朝
貢職年踰期頥勤徳彌著今既不幸其赴使垂至将為
之舉哀而古者同姓哭廟異姓隨其方皆有服制今既
久廢不可卒為之衰且欲素委貌白布深衣於城東為
盡一哀以見其使也朕雖不嘗識此人甚悼惜之有司
[108-69a]
可申敕備辦事如别儀
十六年九月辛未髙祖哭於文明太后陵左終日不絶
聲幕越席為次侍臣侍哭壬申髙祖以忌日哭於陵左
哀至則哭侍哭如昨帝二日不御膳癸酉朝中夕三時
哭拜於陵前夜宿監𤣥殿是夜徹次甲戌帝拜哭辭陵
還永樂宫
十九年太師馮熙薨有數子尚幼議者以為童子之節
事降成人謂為衰而不裳免而不絰又無腰麻繆垂唯
[108-69b]
有絞帶時博士孫恵蔚上書言臣雖識謝古人然微渉
傳記近取諸身逺取諸禮驗情以求理尋理以推制竊
謂童子在幼之儀居䘮之節冠杖之制有降成人衰麻
之服略為不異以玉藻二簡㣲足眀之曰童子之節錦
紳并細錦即大帶既有佩觹之革又有錦紐之紳此眀
童子雖幼已備二帶以凶類吉則腰絰存焉又曰童子
無緦服鄭注曰雖不服緦猶免深衣是許其有裳但不
殊上下又深衣之制長㓜俱服童子為服之緦猶免深
[108-70a]
衣况居有服之斬而反無裳乎臣又聞先師舊說童子
常服類深衣衰裳所施理或取象但典無成言故未敢
孤斷又曰聽事則不麻則知不聽事麻矣故注曰無麻
往給事此眀族人之䘮童子有事貫絰帶麻執事不易
故暫聽去之以便其使往則不麻不往則絰如使童子
本自無麻禮腰首聽與不聽俱闕兩絰唯舉無麻足眀
不備豈得言聽事則不麻乎以此論之有絰明矣且童
子不杖不廬之節理儉於責疑/不裳不絰之制未覩其
[108-70b]
說又臣竊解童子不衣裳之記是有聞之言將謂童子
時甫稚齡未就外傅出則不交族人内則事殊長者餕
㫖父母之前往来慈乳之手故許其無裳以便易之若
在志學之後将冠之初年居二九質並成人受道成均
之學釋菜上庠之内将命孔氏之門執燭曾参之室而
唯有掩身之衣無蔽下之裳臣愚未之安矣又女子未
許嫁二十則䈂觀祭祀納酒漿助奠廟堂之中視禮至
敬之處其於婉容之服寧無其備以此推之則男女雖
[108-71a]
幼理應有裳但男女未冠禮謝三加女子未出衣殊狄
褖無名之服禮文罕見童子雖不當室茍以成人之心
則許其人服緦之絰輕猶有絰斬重無麻是為與輕而
奪重非禮之意此臣之所以深疑也又衰傍有袵以掩
裳際如使無裳袵便徒設若復去袵衰又不備設有齊
斬之故而便成童男女唯服無袵之衰去其裳絰此必
識禮之所不行亦以眀矣若不行於已而立制於人是
為違制以為法従制以誤人恕禮而行理将異此詔従
[108-71b]
其議
 
 
 
 
 
 
 魏書卷一百八之三
[108-72a]
 魏書卷一百八之三考證
禮志敘日已淹月仍不卜練○日監本訛作自今改正
臨軒設懸饗㑹萬國○軒監本訛作宜今改正
 
 
 
 
 
[108-72b]
 
 
 
 
 
 
 
 魏書卷一百八之三考證
[108-73a]
欽定四庫全書
 魏書卷一百八之四
  齊     魏   收     撰
 志第十三
  禮四之四
世宗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員外將軍兼尚書都令史陳
終德有祖母之喪欲服齊衰三年以無世爵之重不可
陵諸父若下同衆孫恐違後祖之義請求詳正國子博
[108-73b]
士孫景邕劉懷義封軌高綽太學博士袁昇四門博士
陽寧居等議嫡孫後祖持重三年不為品庶生二終德
宜先諸父太常卿劉芳議案喪服乃士之正禮含有天
子諸侯卿大夫之事其中時復下同庶人者皆别標顯
至如傳重自士以上古者卿士咸多世位又士以上乃
有宗廟世儒多云嫡孫傳重下通庶人以為差謬何以
明之禮稽命徴曰天子之元士二廟諸侯之上士亦二
廟中下士一廟一廟者祖禰共廟祭法又云庶人無廟
[108-74a]
既如此分明豈得通於庶人也傳重者主宗廟非謂庶
人祭於寢也兼累世承嫡方得為嫡子嫡孫耳不爾者
不得繼祖也又鄭𤣥别變除云為五世長子服斬也魏
晉以來不復行此禮矣案喪服經無嫡孫為祖持重三
年正文唯有為長子三年嫡孫朞𫝊及注因說嫡孫𫝊
重之義今世既不復為嫡子服斬卑位之嫡孫不陵諸
叔而持重則可知也且準終德資階方之於古未登下
士庶人在官復無斯禮考之舊典驗之今世則兹範罕
[108-74b]
行且諸叔見存喪主有寄宜依諸孫服朞為允景邕等
又議云喪服雖以士為主而必下包庶人何以論之自
大夫以下每條標列逮於庶人含而不述比同士制起
後疑也唯有庶人為國君此則明義服之輕重不渉於
孫祖且受國於曾祖廢疾之祖父亦無重可傳而猶三
年不必由世重也夫霜感露濡異識咸感承重主嗣寧
甄寢廟嫡孫之制固不同殊又古自卿以下皆不殊承
襲末代僭妄不可以語通典是以春秋譏於世卿王制
[108-75a]
稱大夫不世此明訓也喪服經雖無嫡孫為祖三年正
文而有祖為嫡孫者豈祖以嫡服己巳與庻孫同為祖
服朞於義可乎服祖三年此則近世未嘗變也準古士
官不過二百石已上終德即古之廟士也假令終德未
班朝次茍曰志仁必也斯遂況乃官歴士流當訓章之
運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芳
又議國子所云喪服雖以士為主而必下包庶人本亦
不謂一篇之内全不下同庶人正言嫡孫𫝊重專士以
[108-75b]
上此經𫝊之正文不及庶人明矣戴德喪服變除云父
為長子斬自天子達於士此皆士以上乃有嫡子之明
據也且承重者以其將代已為宗廟主廟主了不云寢
又其證也所引大夫不世者此公羊穀梁近儒小道之
書至如左氏詩易尚書論語皆有典證或是未寤許叔
重五經異義云今春秋公羊穀梁説卿大夫世位則權
幷一姓謂周尹氏齊崔氏也而古春秋左氏說卿大夫
皆得世禄傳曰官族易曰食舊德舊德謂食父故禄也
[108-76a]
尚書曰世選爾勞予不絶爾善詩云惟周之士不顯奕
世論語曰興滅國繼絶世國謂諸侯世謂卿大夫也斯
皆正經及論語士以上世位之明證也士皆世禄也八
品者一命斯乃信然但觀此據可謂覩其綱未照其目
也案晉官品令所制九品皆正無從故以第八品準古
下士今皇朝官令皆有正從若以其員外之資為第十
六品也豈得為正八品之士哉推考古今謹如前議景
邕等又議喪服正文大夫以上每事顯列唯有庶人含
[108-76b]
而不言此通下之義了然無惑且官族者謂世為其功
食舊德者謂德侯者世位興滅國繼絶世主謂諸侯卿
大夫無罪誅絶者耳且金貂七毦楊氏四公雖以位相
承豈得言世禄乎晉太康中令史殷遂以父祥不及所
繼求還為祖母三年時政以禮無代父追服之文亦無
不許三年之制此即晉世之成規也尚書邢巒奏依芳
議詔曰嫡孫為祖母禮令者處士人通行何勞方致疑
請也可如國子所議
[108-77a]
延昌二年春偏將軍乙龍虎喪父給假二十七月而虎
幷數閏月詣府求上領軍元珍上言案違制律居三年
之喪而冒哀求仕五歳刑龍虎未盡二十七月而請宿
衞依律結刑五歳三公郎中崔鴻駮曰三年之喪二十
五月大祥諸儒或言祥月下旬而禫或言二十七月各
有其義未知何者會聖人之㫖龍虎居喪已二十六月
若依王杜之義便是過禫即吉之月如其依鄭𤣥二十
七月禫中復可以從御職事禮云祥之日鼔素琴然則
[108-77b]
大祥之後喪事終矣既可以從御職事求上何為不可
若如府判禫中鼔琴復有罪乎求之經律理實未允下
更詳辨珍又上言案士虞禮三年之喪朞而小祥又朞
而大祥中月而禫鄭𤣥云中猶閒也自喪至此凡二十
七月又禮言祥之日鼓素琴鄭云鼔琴者存樂也孔子
祥後五日彈琴而不成十日而成笙歌鄭注與鄭志及
踰月可以歌皆身自逾月可為此謂存樂也非所謂樂
樂者使工為之晋博士許猛解三驗曰案黍離麥秀之
[108-78a]
歌小雅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魏詩曰心之憂矣我歌
且謡若斯之類豈可謂之金石之樂哉是以徒歌謂之
謡徒吹謂之和記曰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毛謂之樂
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者此乃所謂樂也至
於素琴以示終笙歌以省哀者則非樂矣閒傳云大祥
除衰杖而素縞麻衣大祥之服也雜記注云衣黃裳則
是禫祭黄者未大吉也檀弓云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
鄭志趙商問鄭𤣥荅云祥謂大祥二十五月是月禫謂
[108-78b]
二十七月非謂上祥之月也徙月而樂許猛釋六徴曰
樂者自謂八音克諧之樂也謂在二十八月工奏金石
之樂耳而駮云大祥之後喪事終矣脫如此駮禫復焉
施又駮云禫中鼓琴復有罪乎然禫則黃裳未大吉也
鼓琴存樂在禮所許若使工奏八音融然成韻既未徙
月不罪伊何又駮云禫中既得從御職事求上何為不
可檢龍虎居喪二十六月始是素縞麻衣大祥之中何
謂禫乎三年沒閏理無可疑麻衣在體冒仕求榮寔為
[108-79a]
大尤罪其焉捨又省依王杜禫祥同月全乖鄭義喪凶
尚逺而欲速除何怱怱者哉下府愚量鄭為得之何者
禮記云吉事尚近日凶事尚逺日又論語云喪與其易
寧戚而服限三年痛盡終身中月之解雖容二義尚逺
寧戚又檢王杜之義起於魏末晉初及越騎校尉程猗
贊成王肅駮鄭禫二十七月之失為六徴三驗上言於
晋武帝曰夫禮國之大典兆民所日用豈可二哉今服
禫者各各不同非聖世一統之謂鄭𤣥說二十七月禫
[108-79b]
甚乖大義臣每難鄭失六有徴三有驗初未能破臣難
而通𤣥說者如猗之意謂鄭義廢矣太康中許猛上言
扶鄭釋六禫解三驗以鄭禫二十七月為得猗及王肅
為失而博士宋昌等議猛扶鄭為衷晉武從之王杜之
義於是敗矣王杜之義見敗者晉武知其不可行故也
而上省同猗而贊王欲虧鄭之成軌竊所未寧更無異
義還從前處鴻又駮曰案三年之喪沒閏之義儒生學
士猶或病諸龍虎生自戎馬之鄉不蒙稽古之訓數月
[108-80a]
成年便懼違緩原其本非貪榮求位而欲責以義方未
可便爾也且三年之喪再朞而大祥中月而禫鄭元以
中為間王杜以為是月之中鄭亦未為必會經㫖王杜
豈於必乖聖意既諸儒探賾先聖後賢見有不同晉武
後雖從宋昌許猛之駮同鄭禫議然初亦從程猗贊成
王杜之言二論得否未可知也聖人大祥之後鼔素琴
成笙歌者以喪事既終餘哀之中可以存樂故也而樂
府必以干戚羽毛施之金石然後為樂樂必使工為之
[108-80b]
庶民凡品於祥前鼔琴可無罪乎律之所防豈必為貴
士亦及凡庶府之此義彌不通矣魯人朝祥而暮歌孔
子以為踰月則可矣爾則大祥之後喪事已終鼔琴笙
歌經禮所許龍虎欲宿衛皇宫豈欲合刑五歳就如鄭
義二十七月而禫二十六月十五升布深衣素冠縞紕
及黃裳綵纓以居者此則三年之餘哀不在服數之内
也衰絰則埋之於地杖則棄之隱處此非喪事終乎府
以大祥之後不為喪事之終何得復言素琴以示終也
[108-81a]
喪事尚逺日誠如鄭義龍虎未盡二十七月而請宿衞
實為怱怱於戚之理合在情責便以深衣素縞之時而
罪同杖絰苫凷之日於禮憲未允詳之律意冒喪求仕
謂在斬焉草土之中不謂除衰杖之後也又龍虎具列
居喪日月無所隱冒府應告之以禮遣還終月便幸彼
昧識欲加之罪豈是遵禮敦風愛民之致乎正如鄭義
龍虎罪亦不合刑怱怱之失宜科鞭五十
三年七月司空清河王懌第七叔母北海王妃劉氏薨
[108-81b]
司徒平原郡開國公高肇兄子太子洗馬員外亡竝上
言未知出入猶作鼓吹不請下禮官議決太學博士封
祖胄議喪大記云朞九月之喪旣葬飲酒食肉不與人
樂之五月三月之喪比葬飲酒食肉不與人樂之世叔
母故主宗子直云飲酒食肉不言不與人樂之鄭𤣥云
義服恩輕以此推之明義服葬容有樂理又禮大功言
而不議小功議而不及樂言論之間尚自不及其於聲
作明不得也雖復功德樂在宜止四門博士蔣雅哲議
[108-82a]
凡三司之尊開國之重其於王服皆有厭絶若尊同體
敵雖疏尚宜徹樂如或不同子姓之喪非嫡者既殯之
後義不闕樂國子助教韓神固議闕/可以展耳目之適
絲竹可以肆遊宴之娛故於樂貴縣有哀則廢至若德
儉如禮升降有數文物昭旂旗之明錫鸞為行動之響
列明貴賤非措哀樂於其間矣謂威儀鼔吹依舊為允
兼儀曹郎中房景先駮曰案祖胄議以功德有喪鼔吹
不作雅哲議齊衰卒哭簫管必陳準之輕重理用未安
[108-82b]
聖人推情以制服據服以副心何容拜虞生之奠於神
宫襲衰麻而奏樂大燧一移哀情頓盡反心以求豈制
禮之意也就如所言義服恩輕既虞而樂正服一朞何
以為斷或義服尊正服卑如此之比復何品節雅哲所
議公子之喪非嫡者既殯之後義不闕樂案古雖有尊
降不見作樂之文未詳此據竟在何典然君之於臣本
無服體但恩誠相感致存惻隐是以仲遂卒垂笙籥不
入智悼在殯杜蕢明言豈大倫之痛既殯而樂乎又神
[108-83a]
固等所議以為笳鼔不在樂限鳴鐃以警衆聲笳而清
路者所以辨等列明貴賤耳雖居哀恤施而不廢粗而
言之似如可通考諸正典未為符合案詩云鍾鼔既設
鼔鍾伐鼛又云於論鼓鍾於樂辟雍言則相連豈非樂
乎八音之數本無笳名推而類之簫管之比豈可以名
稱小殊而不為樂若以王公位重威飾宜崇鼔吹公給
不可私辭者魏絳和戎受金石之賞鍾公勲茂蒙五熟
之賜若審功膺賞君命必行豈可陳嘉牢於齊殯之時
[108-83b]
擊鍾磬於疑/袝之後尋究二三未有依據國子職兼文
學令問所歸宜明據典謨曲盡斟酌率由必衷以辨深
惑何容總議竝申無所析剖更詳得失據典正議祕書
監國子祭酒孫惠蔚太學博士封祖胄等重議司空體
服衰麻心懷慘切其於聲樂本無作理但以鼔吹公儀
致有疑論耳案鼔吹之制蓋古之軍聲獻㨗之樂不常
用也有重位茂勳乃得備作方之金石準之管絃其為
音奏雖曰小殊然其大體與樂無異是以禮云鼔無當
[108-84a]
於五聲五聲不得不和竊惟今者如台司之儀蓋欲兼
廣威華若有哀用之無變於吉便是一人之年悲樂竝
用求之禮情於理未盡二公雖受之於公用之非私出
入聲作亦以娛已今既有喪心不在樂笳鼓之事明非
欲聞其從寧戚之義廢而勿作但禮崇公卿出入之儀
至有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和鑾之聲佩玉之飾者所以
顯槐鼎之至貴彰宰輔之為重今二公地處尊親儀殊
百辟鼔吹之用無容全去禮有懸而不樂今陳之以備
[108-84b]
威儀不作以示哀痛述理節情愚謂為允詔曰可從國
子後議
清河王懌所生母羅太妃薨表求申齊衰三年詔禮官
博議侍中中書監太子少傅崔光議喪服大功章云公
之庶昆弟為母傳曰先君餘尊之所厭不得過大功記
公子為其母練冠麻衣縓縁既葬除之傳曰何以不在
五服中也君之厭不得申其罔極依禮大功據喪服厭
降之例竝無從厭之文今太妃既捨六宮之稱如太妃
[108-85a]
之號為封君之母尊崇一國臣下固宜服朞不得以王
服厭屈而更有降禮有從輕而重義包於此太學博士
封偉伯等十人議案臣從君服降君一等君為母三年
臣則朞今司空以仰厭先帝俯就大功臣之從服不容
有過但禮文殘缺制無正條竊附情理謂宜小功庶君
臣之服不失其序升降之差頗會禮意清河國郎中令
韓子熙議謹案喪服大功章云公之庶昆弟為其母妻
傳曰何以大功先君餘尊之所厭不敢過大功也夫以
[108-85b]
一國之貴子猶見厭況四海之尊固無申理頃國王遭
太妃憂議者援引斯條降王之服尋究義例頗有一途
但公之庶昆弟或為士或為大夫士之卑賤不得仰匹
親王正以餘厭共同可以奪情相擬然士非列土無臣
從服今王有臣復不得一準諸士矣議者仍令國臣從
服以朞嚚昧所見未曉高趣案不杖章云為君之父母
妻長子祖父母傳曰父母長子君服斬妻則小君父卒
然後為祖後者服斬傳所以深釋父卒為祖服斬者蓋
[108-86a]
恐君為祖朞臣亦同朞也明臣之後朞由君服斬若由
君服斬然後朞則君服大功安得亦朞也若依公之庶
昆弟不云有臣從朞若依為君之父母則出應申三年
此之二章殊不相干引彼則須去此引此則須去彼終
不得兩服功朞渾雜一圖也議者見餘尊之厭不得過
大功則令王依庶昆弟見不杖章有為君之父母便令
臣從服以朞此乃據殘文守一隅恐非先聖之情達禮
之喪矣且從服之體自有倫貫雖秩微閽寺位卑室老
[108-86b]
未有君服細絰裁踰三時臣著疏衰獨渉兩歳案禮天
子諸侯之大臣唯服君之父母妻長子祖父母其餘不
服也唯近臣閽寺隨君而服耳若大夫之室老君之所
服無所不從而降一等此三條是從服之通旨較然之
明例雖近臣之賤不過隨君之服未有君輕而臣服重
者也議者云禮有從輕而重臣之從君義包於此愚謂
服問所云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直是禮記
之異獨此一條耳何以知其然案服問經云有從輕而
[108-87a]
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而大傳云從服有六其六曰有
從輕而重注曰公子之妻為其皇姑若從輕而重不獨
公子之妻者則鄭君宜更見流輩廣論所及不應還用
服問之文以釋大傳之義明從輕而重唯公子之妻臣
之從君不得包於此矣若復有君為母大功臣從服朞
當云有從輕而重公子之妻為其皇姑為母大功臣從
服朞何為不備書兩條以杜將来之惑而偏著一事彌
結今日之疑且臣為君毋乃是徒從徒從之體君亡則
[108-87b]
已妻為皇姑既非徒從雖公子早没可得不制服乎為
君之父母妻子君已除喪而後聞喪則不税蓋以恩輕
不能追服假令妻在逺方姑没遥域過朞而後聞喪復
可不税服乎若姑亡必不闗公子有否聞喪則税不許
日月逺近者則與臣之從君聊自不同矣又案臣服君
黨不過五人悉是三年其餘不服妻服夫黨可直五人
乎朞功以降可得無服乎臣妻事殊邈然胡越茍欲引
之恐非通例也愚謂臣有合離三諫待決妻無去就一
[108-88a]
醮終身親義既有參差喪服固宜不等故見厭之婦可
得申其本服君屈大功不可過從以朞所以從麻而齊
專屬公子之妻隨輕而重何闗從服之臣尋理求途儻
或在此必以臣妻相準未覩其津也子熙誠不能逺探
墳籍曲論長智請以情理校其得失君遭母憂巨創之
痛臣之為服從君之義如何君至九月便蕭然而即吉
臣猶朞年仍衰哭於君第創巨而反輕從義而反重縁
之人情豈曰是哉侍中崔光學洞今古逹禮之宗頃探
[108-88b]
幽立義申三年之服雖經典無文前儒未辨然推例求
㫖理亦難奪若臣服從朞宜依侍中之論脫君仍九月
不得如議者之談耳嬴氏焚坑禮經殘缺故今追訪靡
據臨事多惑愚謂律無正條須準傍以定罪禮闕舊文
定準類以作憲禮有朞同緦功而服如齊疏者蓋以在
心實輕於義乃重故也今欲一依喪服不可從君九月
而服周年如欲降一等兄弟之服不可以服君母詳諸
二途以取折衷謂宜麻布可如齊衰除限則同小功所
[108-89a]
以然者重其衰麻尊君母蹙其日月隨君降如此衰麻
猶重不奪君母之嚴日月隨降可塞從輕之責矣尚書
李平奏以謂禮臣謂君黨妻為夫黨俱為從服各降君
夫一等故君服三年臣服一朞今司空臣懌自以尊厭
之禮奪其罔極之心國臣厭所不及當無隨降之理禮
記大傳云從輕而重鄭𤣥注云公子之妻為其皇姑既
舅不厭婦明不厭者還應服其本服此則是其例詔曰
禮有從無服而有服何但從輕而重乎懌今自以厭故
[108-89b]
不得申其過隙衆臣古無疑厭之論而有從輕之據曷
為不得申其本制也可從尚書及景林等議尋詔曰比
決清河國臣為君母服朞以禮事至重故追而審之今
更無正據不可背章生條但君服既促而臣服仍遠禮
縁人情遇厭須變服可還從前判既葬除之
四年春正月丁巳夜世宗崩于式乾殿侍中中書監太
子少傅崔光侍中領軍將軍于忠與詹事王顯中庶子
侯剛奉迎肅宗於東宫入自萬歳門至顯陽殿哭踊久
[108-90a]
之乃復王顯欲須明乃行即位之禮崔光謂顯曰天位
不可暫曠何待至明顯曰須奏中宮光曰帝崩而太子
立國之常典何須中宮令也光與于忠使小黄門曲集
奏置兼官行事於是光兼太尉黃門郎元昭兼侍中顯
兼吏部尚書中庶子裴儁兼吏部郎中書舍人穆弼兼
謁者僕射光等請肅宗止哭立于東序于忠元昭扶肅
宗西向哭十數聲止服太子之服太尉光奉䇿進璽綬
肅宗跽受服皇帝用衮冕服御太極前殿太尉光等降
[108-90b]
自西階夜直羣官於庭中北面稽首稱萬歳
熙平二年十一月乙丑太尉清河王懌表曰臣聞百王
所尚莫尚於禮於禮之重喪紀斯極世代㳂革損益不
同遺風餘烈景行終在至如前賢往喆商確有異或竝
證經文而論情别緒或各言所見而討事共端雖憲章
祖述人自名家而論議紛綸理歸羣正莫不隨時所宗
各為一代之典自上達下罔不遵用是使叔孫之儀專
擅於漢朝王肅之禮獨行於晋世所謂共同軌文四海
[108-91a]
畫一者也至乃折旋俯仰之儀哭泣升降之節去來閫
巷之容出入閨門之度尚須疇諮禮官博訪儒士載之
翰紙著在通法辯答乖殊證據不明即詆訶疵謬糾劾
成罪此乃簡牒成文可具閱而知者也未聞有皇王垂
範國無一定之章英賢贊治家制異同之式而欲流風
作則永貽來世比學官雖建庠序未修稽考古今莫專
其任暨乎宗室喪禮百竂凶事冠服制裁日月輕重率
令博士一人輕爾議之廣陵王恭北海王顥同為庻母
[108-91b]
服恭則治重居廬顥則齊期堊室論親則恭顥倶是帝
孫語貴則二人竝為蕃國不知兩服之證據何經典俄
為舛駮莫有裁正懿王昵戚尚或如斯自兹已降何可
紀極歴觀漢魏喪禮諸儀卷盈數百或當時名士往復
成規或一代詞宗較然為則况堂堂四海藹藹如林而
令喪禮參差始於帝族非所以儀刑萬國綴旒四海臣
忝官台傅備位喉脣不能秉國之鈞致斯爽缺具瞻所
誚無所逃罪謹略舉恭顥二國不同之狀以明喪紀乖
[108-92a]
異之失乞集公卿樞納内外儒學博議定制班行天下
使禮無異準得失有歸并因事而廣永為條例庶塵岳
沾河微酬萬一靈太后令曰禮者為政之本何得不同
如此可依表定議事在張普惠𫝊
神龜元年九月尼高皇太后崩於瑶光寺肅宗詔曰崇
憲皇太后德協坤儀徴符月晷方融壼化奄至崩殂朕
幼集荼蓼夙慿徳訓及翕虣定難是賴謨謀夫禮㳂情
制義循事立可特為齊衰三月以申追仰之心有司奏
[108-92b]
案舊事皇太后崩儀自復魄斂葬百官哭臨其禮甚多
今尼太后既存委俗尊慿居道法凶事簡速不依配極
之典庭局狹隘非容百官之位但昔經奉接義成君臣
終始情禮理無廢絶輒準故式立儀如别内外羣官權
改常服單衣邪巾奉送至墓列位哭拜事訖而除止在
京師更不宣下詔可
十一月侍中國子祭酒儀同三司崔光上言被臺祠部
曹符文昭皇太后改葬議至尊皇太后羣臣服制輕重
[108-93a]
四門博士劉季明議云案喪服記雖云改葬總文無指
據至於注解乖異不同馬融王肅云本有三年之服者
鄭及三重然而後來諸儒符融者多與𤣥者少今請依
馬王諸儒之議至尊宜服緦案記外宗為君夫人猶内
宗鄭注云為君服斬夫人齊衰不敢以親服至尊也今
皇太后雖上奉宗廟下臨朝臣至於為姑不得過朞計
應無服其清河汝南二王母服三年亦宜有緦自餘王
公百官為君之母妻唯朞而已竝應不服又太常博士
[108-93b]
鄭六議云謹檢喪服并中代雜論記云改葬緦鄭注臣
為君子為父妻為夫親見屍柩不可以無服故服緦三
年者緦則朞已下無服竊謂鄭氏得服緦之㫖謬三月
之言如臣所見請依康成之服緦既葬而除愚以為允
詔可
二年正月二日元會高陽王雍以靈太后臨朝太上秦
公喪制未畢欲罷百戲絲竹之樂清河王懌以為萬國
慶集天子臨享宜應備設太后訪之於侍中崔光光從
[108-94a]
雍所執懌謂光曰宜以經典為證光據禮記縞冠𤣥武
子姓之冠父母有重喪子不純吉安定公親為外祖又
有師恩太后不許公除衰麻在體正月朔日還家哭臨
至尊輿駕奉慰記云朋友之墓有宿草焉而不哭是則
朋友有朞年之哀子貢云夫子喪顔淵若喪子而無服
喪子路亦然顔淵之喪饋練肉夫子受之彈琴而後食
之若子之哀則容一朞不舉樂也孔子既大練五日彈
琴父母之喪也由是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心喪三年
[108-94b]
由此而制雖古義難追比來發詔每言師祖之尊是則
一朞之内猶有餘哀且禮母有喪服聲之所聞子不舉
樂今太后更無别宮所居嘉福去太極不為大逺鼔鍾
于宮聲聞于外况在内密邇也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
肱或虧何痛如之智悼子喪未葬杜簣所以諫晉平公
也今相國雖已安厝裁三月爾陵墳未乾懌以理證為
然乃從雍議
孝靜武定五年正月齊獻武王薨時祕凶問六日孝靜
[108-95a]
皇帝舉哀於太極東堂服齊衰三月及將窆中練齊文
襄王請自發喪之月帝使侍中陸子彰舉詔三往敦喻
王固執詔不許乃從薨月
太祖天賜三年十月占授著作郎王宜弟造兵法
高宗和平三年十二月因歳除大儺之禮遂燿兵示武
更為制令歩兵陳於南騎士陳於北各擊鍾鼔以為節
度其歩兵所衣青赤黃黑别為部隊楯矟矛㦸相次周
回轉易以相赴就有飛龍騰蛇之變為函箱魚鱗四門
[108-95b]
之陳凡十餘法跽起前却莫不應節陳畢南北二軍皆
鳴鼔角衆盡大譟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歩兵更進
退以相拒擊南敗北㨗以為盛觀自後踵以為常
高祖太和十九年五月甲午冠皇太子恂於廟丙申高
祖臨光極堂太子入見帝親詔之事在恂傳六月高祖
臨光極堂引見羣官詔曰比冠子恂禮有所闕當思往
失更順將來禮古今殊制三代異章近冠恂之禮有三
失一朕與諸儒同誤二諸儒違朕故令有三誤今中原
[108-96a]
兆建百禮惟新而有此三失殊以愧歎春秋襄公將至
衞以同姓之國問其秊幾而行冠禮古者皆灌地降神
或有作樂以迎神昨失作樂至廟庭朕以意而行拜禮
雖不得降神於理猶差完司馬彪云漢帝有四冠一緇
布二進賢三武弁四通天冠朕見家語冠頌篇四加冠
公也家語雖非正經孔子之言與經何異諸儒忽司馬
彪志致使天子之子而行士冠禮此朝廷之失冠禮朕
以為有賓諸儒皆以為無賓朕既從之復令有失孔所
[108-96b]
云斐然成章其斯之謂太子太傅穆亮等拜謝高祖曰
昔裴頠作冠儀不知有四裴頠尚不知卿等復何愧
正光元年秋肅宗加元服時年十一既冠拜太廟大赦
改元官有其注
輿服之制秦漢已降損益可知矣魏氏居百王之末接
分崩之後典禮之用故有闕焉太祖世所制車輦雖參
采古式多違舊章今案而書之以存一代之迹
乗輿輦輅龍輈十六四衡轂朱班繡輪有雕虬文虎盤
[108-97a]
螭之飾龍首銜扼鸞爵立衡圓蓋華蟲金雞樹羽蛟龍
游蘇建太常十有二斿畫日月升龍郊天祭廟則乗之
乾象輦羽葆圓蓋華蟲金雞樹羽二十八宿天階雲䍐
山林雲氣仙聖賢明忠孝節義遊龍飛鳳朱雀𤣥武白
虎青龍竒禽異獸可以為飾者皆亦圖焉太皇太后皇
太后皇后助祭郊廟則乗之
大樓輦輈十二加以玉飾衡輪雕綵與輦輅同駕牛一

[108-97b]
小樓輦輈八衡輪色數與大樓輦同駕牛十二天子太
皇太后皇太后郊廟亦乗之
象輦左右鳳凰白馬仙人前却飛行駕二象羽葆旒蘇
龍旂旍麾其飾與乾象同太皇太后皇太后助祭郊廟
之副乗也
馬輦重級其飾皆如之繢漆直輈六左右騑駕天子籍
田小祀時則乗之
臥輦其飾皆如之丹漆駕六馬
[108-98a]
遊觀輦其飾亦如之駕馬十五匹皆白馬朱髦尾天子
法駕行幸廵狩小祀時則乗之
七寳旃檀刻鏤輦金薄隱起
馬輦天子三駕所乗或為副乗
緇漆蜀馬車金薄華蟲隱起
軺軒駕駟金銀隱起出挽解合
歩挽天子小駕遊宴所乗亦為副乗
金根車羽葆旒畫輈輪華首綵軒交落左右騑太皇太
[108-98b]
后皇太后皇后助祭郊廟籍田先蠶則乗之長公主大
貴公主封君諸王妃皆得乗但右騑而已太祖初皇太
子皇子皆鸞輅立乗畫輈龍首朱輪繡轂䋛蓋朱裏龍
旂九斿畫雲楱皇子封則賜之皆駕駟又有軺車緇漆
紫幰朱裏駕一馬為副乗
公安車緇漆紫蓋朱裏畫輈朱雀青龍白虎龍旂八斿
駕三馬軺車與王同
侯車與公同七斿紫蓋青裏駕二馬副車亦如之
[108-99a]
子車緇漆草蠡文六斿皂蓋青裏駕一馬副車亦如之
闕/及公侯子陪列郊天則乗之宗廟小祀乘軺軒而已
至高祖太和中詔儀曹令李韶監造車輅一遵古式焉
太祖天興二年命禮官捃採古事制三駕鹵簿一曰大
駕設五輅建太常屬車八十一乗平城令代尹司𨽻校
尉丞相奉引太尉陪乗太僕御從輕車介士千乗萬騎
魚麗鴈行前驅皮軒闒㦸芝蓋雲䍐指南後殿豹尾鳴
葭唱上下作鼔吹軍戎大祠則設之二曰法駕屬車三
[108-99b]
十六乗平城令代尹太尉奉引侍中陪乗奉車都尉御
廵狩小祠則設之三曰小駕屬車十二乗平城令太僕
奉引常侍陪乗奉車郎御遊宴離宮則設之二至郊天
地四節祠五帝或公卿行事唯四月郊天帝常親行樂
加鍾懸以為迎送之節焉
天賜二年初改大駕魚麗鴈行更為方陳鹵簿列歩騎
内外為四重列檦建旌通門四達五色車旗各處其方
諸王導從在鉀騎内公在幢内侯在歩矟内子在刀楯
[108-100a]
内五品朝臣使列乗輿前兩廂官卑者先引王公侯子
車旒麾蓋信幡及散官構服一皆純黑
肅宗熙平元年六月中侍中劉騰等奏中宮僕刺列車
輿朽敗自昔舊都禮物頗異遷京已來未復更造請集
禮官以裁其制靈太后令曰付尚書量議太常卿穆紹
少卿元端博士鄭六劉臺龍等議案周禮王后之五輅
重翟錫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
蓋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輦車組輓有翣羽蓋重翟后從
[108-100b]
王祭祀所乗厭翟后從王賓饗諸侯所乘安車后朝見
於王所乘翟車后出桑則乘輦車后宮中所乗謹以周
禮聖制不刋之典其禮文尤備孔子云其或繼周者雖
百世可知也以其法不可踰以此言之後王輿服典章
多放周式雖文質時變輅名宜存彫飾雖異理無全捨
當今聖后臨朝親覽庶政輿駕之式宜備典禮臣等學
缺通經叨參議末輒率短見宜準周禮備造五輅彫飾
之制隨時增減太學博士王延業議案周禮王后有五
[108-101a]
輅重翟以從王祠厭翟以從王饗賓客安車以朝見于
王翟車以親桑輦車宮中所乗又漢輿服志云秦并天
下閲三代之禮或曰殷瑞山車金根之色殷人以為大
輅於是始皇作金根之車漢承秦制御為乘輿太皇太
后皇太后皆御金根車加交絡帷裳非法駕則乘紫罽
軿車雲&KR1017文畫輈黃金塗五末蓋瓜在右騑駕三馬阮
諶禮圖并載秦漢已來輿服亦云金根輅皇后法駕乗
之以禮婚見廟乗輅后法駕乗之以親桑安車后小駕
[108-101b]
乗之以助祭山軿車后行則乗之紺罽軿車后小行則
乗之以哭公主邑君王妃公侯夫人入閤輿后出入閤
宫中小遊則乗之晉先蠶儀注皇后乗雲母安車駕六
騩案周秦漢晉車輿儀式互見圖書雖名號小異其大
較略相依擬金根車雖起自秦造即殷之遺制今之乗
輿五輅是其象也華飾典麗容觀莊美司馬彪以為孔
子所謂乗殷之輅即此之謂也案阮氏圖桑車亦飾以
雲母晉之雲母車即是一與周之翟車其用正同安車
[108-102a]
既名同周制又用同重翟山軿車案圖飾之以紫紺罽
軿車雖制用異於厭翟而實同用於今入閤輿與輦其
用又同案圖今之黑漆畫扇輦與周之輦車其形相似
竊以為秦減周制百事剏革官名軌式莫不殊異漢魏
因循繼踵仍舊雖時有損益而莫能反古良由去聖久
逺典儀殊缺時移俗易物隨事變雖經賢哲祖襲無改
伏惟皇太后叡聖淵凝照臨萬物動循典故貽則後王
今輒竭管見稽之周禮考之漢晋採諸圖史驗之時事
[108-102b]
以為宜依漢晉法駕則御金根車駕四馬加交絡帷裳
御雲母車駕四馬以親桑其非法駕則御紫罽軿車駕
三馬小駕則御安車駕三馬以助祭小行則御紺罽軿
車駕三馬以哭公主王妃公侯夫人宮中出入則御畫
扇輦車案舊事比之周禮唯闕從王饗賓客及朝見於
王之乗竊以為古者諸侯有朝會之禮故有從饗之儀
今無其事宜從省略又今之皇居宮掖相逼就有朝見
理無結駟即事考實亦宜闕廢又哭公主及王妃周禮
[108-103a]
所無施之於今寔合事要損益不同用捨隨時三代異
制其道然也又金根及雲母駕馬或三或六訪之經禮
無駕六之文今之乗輿又皆駕四義符古典宜仍駕四
其餘小駕宜從駕三其制用形飾備見圖志司空領尚
書令任城王澄尚書左僕射元暉尚書右僕射李平尚
書齊王蕭寳夤尚書元欽尚書元昭尚書左丞盧同右
丞元洪超考功郎中劉懋北主客郎中源子恭南主客
郎中游思進三公郎中崔鴻長兼駕部郎中薛悦起部
[108-103b]
郎中杜遇左主客郎中元韡騎兵郎中房景先外兵郎
中石士基長兼右外兵郎中鄭幼儒都官郎中李秀之
兼尚書左士郎中朱元旭度支郎中谷頴左民郎中張
均金部郎中李仲東庫部郎中賈思同國子博士薛禎
邢晏高諒奚延太學博士邢湛崔瓚韋朏鄭季期國子
助敎韓神固四門博士楊那羅唐荆寳王令儁吳珍之
宋婆羅劉燮高顯邕杜靈儁張文和陳智顯楊渴侯趙
安慶賈天度艾僧㯹呂太保王當百槐貴等五十人議
[108-104a]
以為皇太后稱制臨朝躬親庶政郊天祭地宗廟之禮
所乗之車宜同至尊不應更有製造周禮魏晋雖有文
辭不辨形制假令欲作恐未合古制而不可以為一代
典臣以太常國子二議為疑重集羣官竝從今議唯恩
裁決靈太后令曰羣官以後議折中者便可如奏
太祖天興元年冬詔儀曹郎董謐撰朝覲饗宴郊廟社
稷之儀六年又詔有司制冠服隨品秩各有差時事未
暇多失古禮世祖經營四方未能留意仍世以武力為
[108-104b]
事取於便習而已至高祖太和中始考舊典以制冠服
百竂六宫各有差次早世升遐猶未周洽肅宗時又詔
侍中崔光安豐王延明及在朝名學更議之條章粗備

熙平元年九月侍中儀同三司崔光表奉詔定五時朝
服案北京及遷都以來未有斯制輒勤禮官詳據太學
博士崔瓚議云周禮及禮記三冠六冕承用區分璅玉
五綵配飾亦别都無隨氣春夏之異唯月令有青旂赤
[108-105a]
玉黑衣白輅隨四時而變復不列弁冕改用之𤣥黃以
此而推五時之冠禮既無文若求諸正典難以經證案
司馬彪續漢書輿服及祭祀志云迎氣五郊自永平中
以禮讖并月令迎氣服色因采元始故事兆五郊於洛
陽又云五郊衣幘各如方色又續漢禮儀志立春京都
百官皆著青衣服青幘秋夏悉如其色自漢逮於魏晋
迎氣五郊用幘從服改色隨氣斯制因循相承不革冠
冕仍舊未聞有變今皇魏憲章前代損益從宜五時之
[108-105b]
冠愚謂如漢晋用幘為允靈太后令曰太傅博學洽通
多識前載既綜朝儀彌悉其事便可諮訪以決所疑二
年九月太傅清河王懌給事黄門侍郎韋延祥奏謹案
前勅制五時朝服嘗訪國子議其舊式太學博士崔瓚
等議自漢逮于魏晋迎氣五郊用幘從服改色隨氣斯
制因循相承不革冠冕仍舊未聞有變今皇魏憲章前
代損益從宜五時之冠謂如漢晋用幘為允尚書以禮
式不經請訪議事奉勅付臣令加考決臣以為帝王服
[108-106a]
章方為萬世則不可輕裁請更集禮官下省定議蒙勅
聽許謹集門下及學官以上四十三人尋考史傳量古
校今一同國子前議幘隨服變冠冕弗改又四門博士
臣王僧竒蔣雅哲二人以為五時冠冕宜從衣變臣等
謂從國子前議為允靈太后令曰依議
 
 
 
[108-106b]
 
 
 
 
 
 
 
 魏書卷一百八之四
[108-107a]
 魏書卷一百八之四考證
世宗永平四年且金貂七毦○毦監本訛作眊今改正
高祖太和十九年問其秊幾而行冠禮○秊監本訛作
 季今改正
輿服之制大樓輦駕牛一十○南監本作駕牛十二觀
 下文小樓輦駕牛十二則知此大樓輦駕牛一十之
 為訛矣
 
[108-107b]
 
 
 
 
 
 
 
 魏書卷一百八之四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