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21 律呂闡微-清-江永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律呂闡微卷十
              婺源江永撰
餘論



論候氣不可信


古無候氣之説月令與呂氏十二月紀所謂某月中律
者言與某律相當耳非真謂埋管於地氣應灰飛也季
夏律中林鍾中央土又曰律中黄鍾之宫二管長短迥
異豈數日之間兩次灰飛耶蔡邕月令章句謂黄鍾之
[011-1b]
宫用為候氣亦不言如何候法司馬彪續後漢志始有
密室埋管之説晉隋志繼之其説又多不一朱載堉謂
皆道聽塗説未甞試驗者也隋志載後齊信都芳有巧
思能以管候氣仰觀雲色甞與人對語即指天曰孟春
之氣至矣人徃驗管而飛灰以應予讀之而疑焉黄鍾
應子半冬至則諸律皆當應月之中氣太蔟當應雨水
何以立春而即應耶史言每月所候言皆無爽史家潤
[011-2a]
色之詞耳又言埋二十四輪扇與管灰相應此與張衡
動地儀相類恐皆不足信也隋髙祖遣毛爽等依古法
候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氣即應或至
中下旬間氣始應者或灰飛出三五夜而盡或終月纔
飛少許者然則氣應亦不足為憑矣将以何者為凖而
定管之長短與圍徑之大小乎及令爽等草定候氣之
法著為律譜爽述漢魏以來律尺稍長灰悉不飛其先
人栖誠與其兄喜之律管皆飛灰有徴應此誕妄之説
也漢魏以來律尺皆失之短而以為失之長已無據矣
[011-2b]
其父與兄何年造律皆有徴應曷不以其律獻之於朝
乃為是空言耶管皆飛灰亦無左驗之事敢為謬言以
欺其君且以欺天下後世者也隋以後無言候氣者蔡
氏乃欲多截管擬黄鐘冀其幸而有應其求之愈難而
愈逺矣明王廷相何瑭朱載堉皆辨其謬袁黄答張居
正五不合之説則謂候之不得其法事不見史僅見李
世達序今附載之其云依法候之而飛灰皆應恐亦作
[011-3a]
序者餙辭果有應氣之律管豈不上之朝載之史遂黙
黙而已耶袁黄著厯法新書闗中李世達作序曰昔張江陵傲睨一世


無所許可獨折節於了凡延 
為諸子師江陵自謂湥明律學命官依古法造三層密室又依蔡氏多


截管以候氣不應請袁徃視之復命曰 
侯氣之室宜擇清静間曠之地今瓦礫叢積則地氣不清一不合也築


室三層木固地氣耳故外室之牆須掘 
地三尺而築之二層木室之板宜入地一尺六寸三層室入地七寸六


分今皆不然止可封地上之氣而不可 
封地中之氣二不合也外室之門宜向子第二層門宜向午第三層門


復向子所以反復而固氣也今皆向午 
三不合也聲氣之元寄之象數厥有自然之理必心探造化之祕者始


可制器詣聲不然求之累黍酌之古器 
皆不可廢今觀所截諸管大小不倫四不合也天地之形常相參差故


天之午常偏於丙上二分五釐今日至 
所測是也地之午常偏午上二分五釐冬至候黄鍾之管宜埋壬子之
[011-3b]


中一室只有一位豈可多截管乎五不 
[011-4a]
合也由是託之擇地於天壇之南隅依法候之而飛灰皆應張甚喜欱


委之正樂袁請先改厯法語不合遂稱 
疾求歸歸未幾而張變作矣


論二變


律有十二用其七存其五天地自然之妙用自圖書勾
股推之皆有二變之理不必别其為和為繆也律之相
生二變在其後所以補角與徴羽與宫之間或用七而
存五或用五而存七皆能成曲調琴有七弦而用五音
[011-4b]
亦有七弦而用七音笙則皆用七音不可謂五音是而
七音非也燕樂北曲用一凡南曲不用一凡不可謂南
曲是而北曲非也南曲不用一凡但於每調中閉其當
一凡之音而一凡未嘗不為調既有可為調之理則宜
用之以盡其變故隋萬寶常唐祖孝孫後周王朴皆有
八十四調所以備聲律之用也必謂禮運還宫疏不及
二變以此知二變不可為調則太拘矣若陳暘者嘳嘖
以去二變為復雅彼惡知二變所由來哉
[011-5a]
論四清


古者鐘磬編縣之則一架各用十六枚漢成帝時犍為
郡於水濱得古磬十六枚鄭氏注小胥鐘磬者編縣之
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説者謂十二律之外更有黄鐘
大吕太蔟夾鐘四清聲也予謂不然黄鐘用中聲則有
徴羽與變宫在其前其後四清乃林鐘夷則南吕無射
之半聲耳如以黄鐘為半律則後皆半律而在前者林
鍾夷則南吕無射之本律如以黄鐘為正律則在後者
[011-5b]
皆正律而在前者林鍾夷則南吕無射之倍律四清之
為半聲其理則一總之最大而濁者不得為黄鍾如琴
初弦是林鍾徴二弦是南呂羽則六七弦是少徴少羽
不得云少宫少商故謂四清為黄鍾大吕太蔟夾鍾者
相傳之誤也所以用四清者因徵羽濁聲在宫前旋宫之法
宫商角徵羽本無定位言濁聲是徵羽者據黄鍾宫言之耳故用其
清者與之相應

以和之説者又謂旋宫至夷則為宫以後避陵犯而設
則又相傳之謬樂何嘗有陵犯之説耶考樂縣之制大
夫判縣以下不得備音天子宫縣諸侯軒縣乃能備之
[011-6a]
編鍾編磬有三法焉第一枚有當用林鍾倍律者則黄
鍾在第六枚後以林鍾夷則南吕無射為四清有當用
蕤賓倍律者則黄鍾在第七枚後以蕤賓林鍾夷則南
吕為四清有當用夷則倍律者則黄鍾在第五枚後以
夷則南吕無射應鍾為四清諸侯三面有鍾磬則三法
備而十二律皆可旋宫大射因避射位去其南方一面
在東方者曰笙磬笙鍾在西方者曰頌磬頌鍾意其首
[011-6b]
一枚之律有異是以别其名此義先儒所未知也鍾磬
有用半者各八枚蓋以七枚為七律餘一枚為第一枚
之半聲此則不能旋宫矣先儒不得四清之由李照范
鎮陳晹汲汲於去四清辯之者曰無四清則陵犯之音作
皆非知樂者也


論樂無陵犯之説


十二律旋相為宫宫者一均之主也其迭相生之徴商
羽角變宫變徴皆所以輔翊乎均主以琴言七弦皆可
為宫以管言諸孔皆可為宫金石之屬亦然初不論其
[011-7a]
聲之清濁大小譬如人主君天下臣民事物皆君所統
豈論其年之長幼哉正宫之位在清濁之間徴羽在宫
前商角在宫後徴羽仍有清聲在商角後以應之譬如
人君出入前有驅後有殿豈必以在前者為尊一有過
其前者即謂之陵犯哉宫之所在或為小聲商角徴羽
皆在其前亦可也故樂初無陵犯之説非謂徴為事羽
為物者不必避商為臣角為民者即當避也樂記云宫
[011-7b]
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危其臣壊角亂則憂其民怨徴
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
之慢意者陵犯之説始於此乎曰非也此謂五聲中各
有淫聲遇聲凶聲慢聲迭相陵亂耳非陵犯之謂也如
謂細過其大者為陵則當云宫亂則㣲其君卑商亂則
縱其臣驕角亂則慢其民暴不得言宫荒而君驕商陂
而臣壊角憂而民怨矣考陵犯之説蓋起於宋人王堯
臣等議阮逸所上編鐘四清聲譜也謂黄鐘大吕太簇
夾鍾正律俱長並當用清聲蓋自夷則至應鍾四律為
[011-8a]
均之時若盡用正聲則宫輕而商重縁宫聲以下不容
更有濁聲一均之中宫弱商彊是謂陵僭故須用子聲
乃得長短相叙自角以下亦然如此則音律相諧而無
所抗馮元等駁李照欲廢四清曰四清蓋謂夷則至應
鍾四宫而設五聲不相陵謂之正迭相陵謂之慢然事
為君治物為君用不能尊於君惟君臣民三者則自有
上下之分不得相越故四清聲之設正謂臣民相避以
[011-8b]
為尊卑今若止用十二鍾則夷則為宫以下臣民相越
陵犯之音作此皆陵犯之説也王馮等雖皆不知四清
之為林鍾夷則南吕無射然猶曰臣民當避事物不與
至先儒誤用通典變律子聲之説則凡為宫者必是一
均最長之律最大之聲雖徴羽亦不得駕出其前一聲
踰越即為陵犯以此次第為旋宫之圖六十調八十四
聲豈不秩然有條理試以施之管弦則必至於窮如彈
琴者用二弦為宫則大弦之散聲不可彈以下迭差至
第五弦為宫則前四弦皆不可彈有此理法乎吹管者
[011-9a]
或用上孔為宫則以下諸孔皆不可放將何以成曲調
乎律短之宫純用清聲為調有似以水濟水如知其必
窮而欲反之則必如隋何妥廢罷旋宫止用黄鍾一均
而後可不知其所謂黄鍾者乃是林鍾而黄鍾竟廢不
用矣蔡氏雖成新書嘗有絣定七弦只彈黄鍾一均之
説正是欲廢旋宫之説也朱子深不然之謂季通不能
琴彈出便不可行又謂吾人俱欠下學工夫皆是虚談
[011-9b]
義理之弊推原其所以失之者皆由忽棄管吕之書誤
認黄鍾最長宫聲最大尊卑不可相陵之説又甚近似
有理故終不覺其失也然則陵犯之説不息中聲之理
不明言律學者必溯源於管吕之書證驗於古今之法
毋以先入之言為主則此理昭然若發矇矣朱子亦主不可陵犯
之説儀禮經傳通解詩樂篇謂黄鍾五調皆當以正律起調畢曲疑唐


時鄉飲十二詩譜以清黄為調非古法 
其後云古人亦用黄鍾清聲則必有林鍾南吕低類九十二卷輔廣録


計中夫黄鍾用清聲則必有林鍾南吕 
低於黄鍾者在其前不可謂之陵犯矣蓋朱子晚年始悟黄鍾用半律


之理惜禮書中未及追改又未與蔡氏 
講明此理改正律吕新書豈蔡氏己卒於道州歟朱載堉湥逹此理嘗
[011-10a]


引大常樂譜以證避陵犯之謬矣至馮 
[011-10b]
元駁李照廢四清有陵犯之説則又取之葢但取其言四清不可廢非


取其陵犯之説也 


論何妥廢旋宫


隋開皇初蘇夔鄭譯欲正定律吕何妥宿儒恥不建譯
等欲沮壊其事請髙祖張樂試之遂先説曰黄鍾者以
象人君之徳及奏黄鍾之調髙祖曰滔滔和雅甚與我
心㑹妥因陳用黄鍾一宫不假餘律髙祖大悦遂不許
作旋宫之樂但作黄鍾一宫而已故隋代雅樂唯奏黄
[011-11a]
鍾一宫惟迎氣用五調致堂胡氏論之曰獨奏黄鍾而
不用餘音是有君而無臣民事物其為君也不亦亢乎
何妥佞人能探其主猜防克忌之㣲而尊隆君道寓意
於黄鍾帝果悦而從之遂使古樂盡廢後世無所考其
害豈不甚按胡氏此論得其情矣然未知其所謂黄鍾
者非真黄鍾也當時黄鍾宫以最大者為調首如此則
是林鍾宫耳林鍾為宫南吕為商應鍾為角太蔟為徴
姑洗為羽蕤賓爲變宫大吕為變徴七律更無黄鍾安
見其尊君哉廢旋宫而黄鍾不用其亦隋氏短祚之先
[011-11b]
兆歟迎氣用五調所謂五調者黄鍾宫姑洗角林鍾徴
仲呂宫太蔟羽五調只是黄鍾仲吕二均不知仲吕正
是黄鍾均乃誤以仲吕當之而黄鍾之實隠矣此等曲
折後世能知之者蓋鮮


論鄭譯變古法


自黄帝命伶倫造律之始必以黄鍾之宫為律吕之本
管子論五音相生不曰黄鍾為宫必曰黄鍾小素之首
[011-12a]
以為宫不謂三分去一生徴必曰三分益一生徴不曰
宫商角徴羽必曰徴羽宫商角以至伶州鳩之論武王
四樂律短者為上宫律長者為下宫韓非之論琴小弦
為大聲大弦為小聲吕不韋之論十二律黄鍾七律上
生林鍾五律下生司馬遷之論聲數宫當五徴當九蔡
邕之製笛一律有正聲有下徴聲仲吕笛最短蕤賓笛
最長厯代相傳之法皆是以黄鍾宫聲居中者為貴雖
旋宫之樂曠闕而旋宫之理自存雖知音知樂之人未
易言而用律吕之法自漢魏六朝南北以至於隋樂工
[011-12b]
猶能固守也後來學士大夫或造律制樂或著書立言
皆失古人之意但見聲之最大者是為黄鍾律之最短
者是為應鍾聲之最清者是為太蔟夾鍾之半聲而古
人之法幾無存遡其變古之由自隋鄭譯始也譯言樂
府七聲之内三聲乖應毎常求訪終莫能通有龜兹人
蘇祗婆善琵琶聴其所奏一均之中有七聲以其聲考
校大樂所奏林鍾之宫應用林鍾為宫乃用黄鍾宫聲
[011-13a]
應用南吕為商乃用太蔟為商應用應鍾為角乃取姑洗
為角故林鍾一宫七聲三聲竝戾其十一宫七十七音
例皆乖越譯又謂蘇夔云今樂府黄鍾乃以林鍾為調
首失君臣之義今請推黄鍾為調首此譯不知而妄作
也以琴言之林鍾不在四弦而在大弦黄鍾不在大弦
而在三弦譯所謂黄鍾宫者正是林鍾宫所謂太蔟商
者正是南吕商所謂姑洗角者正是應鍾角顧反以為
乖應乎譯謂黄鍾乃以林鍾為調首不知樂府以林鍾
為調首者正是林鍾均初非黄鍾均何嘗失君臣之義
[011-13b]
乎蓋譯本庸耳俗目但見大聲便以為長律見小聲便
以為短律不知樂家用律之法不如此自此議行牛弘
蘇夔之徒皆靡然從之區區樂工何能與之争古法之所
以變也何妥廢旋宫後世猶可復鄭譯變古法後世幾
失傳則譯之罪甚於妥唐之祖孝孫張文收等復旋宫
其説曰一宫二商三角四變徴五徴六羽七變宫其聲
由濁至清為一均十二宫調皆正宫正宫之下無復濁
[011-14a]
音是以最濁者為宫誤以林鍾均為黄鍾均矣後周王
朴亦復旋宫其作律準十三弦以宫聲長九尺張弦如
黄鍾之聲是亦以最濁者為宫所謂黄鍾均實是林鍾
均矣宋累朝制樂和峴胡瑗阮逸李照范鎮司馬光劉
几楊傑諸賢議論紛然絶無一人能言黄鍾宫聲居中
之理者蓋古法之廢已乆雖有大儒立言垂世亦不能
正流俗之失復古初之法也幸而琴家五調正宫調在
三弦笙家列簧最長者為林鍾下至民間之笛教坊之
樂皆有宫聲居中之理則古法終未嘗亡無如舊説相
[011-14b]
沿論琴者猶謂初弦為宫是慢角調黄鍾大吕用之又
謂之黄鍾復古調終不悟其為林鍾均三弦正宫調分
明是黄鍾宫乃謂之清角調至蘇氏乃斥為鄭衛欲去
之何此理之難明而易昧也則由隋人之輕變樂府法
遂貽誤於千載也朱載堉獨能考正其失謂宫無定位
以清濁二字論宫商角徴羽者皆非知音史記序五音
先宫商而後角徴羽管子序五音先徴羽而後宫商角
[011-15a]
 世俗從馬遷者十有九是夷吾者百無一不知夷吾所
 得者湥馬遷所知者淺其論卓然此理雖晦蝕者乆猶
 將欲復明於世伏惟
聖祖仁皇帝與臣下論樂特發宫聲君也宐居中位一
 條醒千百年之聾聵直追古初造律之本原豈非萬世
 之幸哉


論詩樂


 儀禮經傳通解詩樂篇風雅十二詩譜趙彦肅所傳唐
 時鄉飲酒樂歌也朱子論之云竊疑古樂有倡有和倡
[011-15b]
 者發歌句也和者繼其聲也詩辭之外應更有疊字散
 聲以歎發其趣若但以一聲叶一字則古詩篇篇可歌
 無復樂崩之歎矣夫豈然哉今按歌以永言固當延引
 其聲抑揚宛轉以發其趣若但一字一聲是謂誦詩非
 歌詩也人聲出於喉牙齒舌唇有三十六字母牙齒舌
 唇之字開口即盡不能引長即喉音中曉匣二母亦一
 吠而止唯影喻二母為深喉乃人身之元聲能使三十
[011-16a]
四母之字皆可抑揚宛轉而引長之一字中可為宫商
角徴羽也然歌聲有當徐亦有當疾書言歌永言必先
云詩言志志者詩人之意也音節之疾徐宜視言中之
意如闗闗萋萋喈喈莫莫疉字也窈窕參差雙聲也疉
字者急疉雙聲者聫緜下一字可引長上一字不可引
長雎鳩黄鳥物名也淑女君子人之稱謂也意義相連
不可將上一字隔斷他如虚辭語助之字亦然其有當
重疉者如輾轉反側再歌以冩其憂琴瑟友之鍾鼓樂
之重言以冩其樂可也此歌永言而不失其言中之意
[011-16b]
者也樂府之譜皆以一聲叶一字恐為朱子所訶載堉
樂譜一字例引十餘聲又恐失詩中之意平時學操縵
而拈弄可也若用之燕享祭祀古人禮文甚繁如歌文
王大明緜諸句又甚多若字字如此引長窮日之力不
足以給矣古樂今無傳載堉謂商頌用商調周頌無商
調亦無商音國風用角調小雅用徴調大雅用宫調周
頌魯頌用羽調惟變風變雅有商音亦無商調是説未
[011-17a]
知何據姑存其説未敢以為必然也


論學士大夫不能勝工師之説


馬氏端臨貴與論宋樂曰宋中興以前樂制屢變然李
照阮逸劉几之樂行而随廢范鎮之樂元未嘗行至大
晟樂既成始盡棄舊樂以其制頒行天下蓋建隆之樂
至崇寧而始盡變耳嘗試論之樂之道雖未易言然學
士大夫之説則欲其律吕之中度工師之説則不過欲
其音韻之入耳今宋之樂雖屢變然景祐之樂李照主
之太常歌工病其太濁歌不成聲私賂鑄工使減銅齊
[011-17b]
而聲稍清歌乃叶而照卒不知元豐之樂楊傑主之欲
廢舊鍾樂工不平一夕易之而傑亦不知崇寧之樂魏
漢津主之欲請帝中指寸為律徑圍為容盛其後止用
中指寸不用徑圍且制器不能成劑量工人但随律調
之大率有非漢津之本説者而漢津亦不知然則學士
大夫之説卒不能勝工師之説是樂制雖曰屢變而元
未嘗變也蓋樂者器也聲也非徒以資議論而已今訂
[011-18a]
正雖詳而鏗鏘不韻辯析雖可聽而考擊不成聲則亦
何取焉然照傑漢津之説亦既私為工師所易而懵不
復覺方且自詭改制顯受醲賞則三人者亦豈真為審
音知律之士其暗悟神解豈足以希荀朂阮咸張文收
輩之萬一也哉
 按此論切中後世學士大夫虚論聲律之病鐘磬鏗
 鏘不韻考之不成聲推之管弦亦然人聲亦然然則
 樂必與工師謀猶之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非可以虚


[011-18b]
理勝也特録之以為是書之殿
 律吕闡㣲卷十
[011-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