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21 律呂闡微-清-江永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律吕闡㣲卷五
              婺源江永撰
稽古


 律理晦蝕已乆漢晉而後訛以傳訛其正論精義間
 見傳記子史者先儒或忽略而不信或誤解而失真
 不知其所擯為瓦礫粃糠者正有金玉精鑿存焉
 採而輯之不可多得也
吕氏春秋古樂篇曰昔黄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
[006-1b]
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隂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竅厚
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
高誘曰斷竹長三寸九分吹之當中黄鍾之宫按當作四寸五分 吹曰舍少次制十二
高誘曰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筒合成舍矣按吹曰舍少當屬上文讀註説非是舍少或作含少
以之阮隃之下聽鳯凰之鳴以别十二律其雄鳴為六
雌鳴亦六以此黄鍾之宫適合高誘曰合和諧按此當作比 黄鍾之
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鍾之宫律吕之本高誘曰法鳯凰之雌雄故
[006-2a]
律有隂陽上下相生故曰黄鍾之宫皆可以生之 前漢班固律厯志曰黄帝
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
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晉灼曰取谷中之竹生而孔外
内厚薄自然均者截以為筩不復加削刮也顔師古曰黄鍾之宫律之最長者制十二筩以聽
鳯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此黄鍾之宫而皆可以
生之是為律本師古曰比合也可以生之謂上下相生也十一律皆生於黄鍾之宫故曰律吕
之本
 按吕氏述古人造律之始其言吹律聽鳯凰鳴者不
 必論其事之有無其言造律必先為黄鍾之宫以為
[006-2b]
 律本而後制十二筒次第昭然可見葢黄鍾之宫者
 黄鍾之半律也半律當言四寸五分而云三寸九分
 者字之誤耳古書四字或用積畫為二二是以四與三
 每相亂周禮掌客公鉶三十八訛為四十二覲禮三享訛為四享此處則二二訛為
 三而五與九字中間有屈曲亦略相似而訛也字雖
 訛而吕氏之書他篇所言黄鍾之宫者見後條尚可以
 見其為黄鍾之半律又云次制十二筒尤可見黄鍾
[006-3a]
 之宫非十二筒之黄鍾葢凡樂皆天地之中聲而黄
 鍾之宫又為中之中是以造律之始特重之由此倍
 之則為黄鍾九寸以生十一律律成而法之以制器
 器成而用之以成樂十二律還相為宫正宫之位必
 恒在清濁之間最濁次濁者居其前次清最清者
 居其後此律吕之大本原亦作樂之大闗鍵古今
 雅俗之樂皆由之古樂既亡猶幸有此一條可推古
 人制律審音之意宇畫雖訛可臆揣而知其誤也班
 固作志自謂刪劉歆之偽辭取其正義著於篇不知
[006-3b]
 歆造律時三寸九分之文已誤而㰴刪之歟抑猶且
 存之班氏以為偽辭遂率爾刪之歟既刪其長三寸
 九分吹曰舍少二句又刪次制十二筒之次字似黄鍾
 之宫即為九寸之律也者而顔氏遂以最長之律解之
 既先為最長之律矣又有十二筒之黄鍾豈不為重
 複乎古文不存正義亦隨而晦蝕樂用中聲之理千
 數百年鬱而不明班氏不為無過矣嗣是以來言律
[006-4a]
 者但知尊黄鍾而不知更有黄鍾之宫蔡西山先
 生律吕證辨録班而棄吕且謂黄鍾無半律半律亦
 不用别有再生之變半黄鍾則又惑於班志黄鍾不
 為他律役之謬説使其果無而不用伶倫何不即制
 十二筒而必先為黄鍾之宫乎夫黄鍾之宫見吕氏
 本書者三見考工記者一見淮南子天文訓者一其
 必有以别於九寸之黄鍾矣即後世所謂黄鍾清聲
 是也唐時風雅十二詩譜猶以清黄起調畢曲琴家
 正宫調黄鍾不在大弦而在第三弦此正伶倫造律
[006-4b]
 以黄鍾之宫為律本之意亦聲律自然之理而儒
 家皆昧之又謂琴之正宫調為慢角調或曰仲吕鈞
 又或斥為鄭衞之音則古法猶存雅器之中者復為
 儒家之論所掩抑故曰樂用中聲之理千數百年鬱
 而不明班氏之過也
 又按伶倫造律先為半黄鍾四寸五分今朱載堉之
 書先為倍律而後及正律半律何也曰各有其理也
[006-5a]
 以方圓相函之理言之伶倫由内以及外由半以及全
 猶河圖先五而後十也載堉由外以及内由全以及
 分猶河圖先盡四十㸃之積而後及十及五也要之
 倍半之理生於自然以十為倍則五為半以二十為
 倍則十又為半其用之以旋宫謂黄鍾九寸為最濁
 則用其半律為中聲謂宫聲之前仍有徴羽濁聲
 則蕤賔以下有倍律而黄鍾正律即是中聲所言不
 同倍半之理則一古人雖不言倍律而以黄鍾半律
 為律本則半律以前皆作蕤賔以下倍律觀智者可
[006-5b]
 黙㑹也若曰黄鍾之宫為最長之律大失吕氏之意
 矣
 明嘉靖間莆田李文利因三寸九分之訛文著律吕元
 聲謂黄鍾三寸九分蕤賔九寸此猶郢誤書而燕
 誤説者也謂黄鍾至大吕陽氣猶㣲止進六分大吕
 至蕤賔皆進九分蕤賔至林鍾隂氣未盛止退六分
 林鍾至黄鍾皆退九分勉强安排徒勞且拙誠為不
[006-6a]
 知而作且遺誤後世即墨王邦直桐城方以智皆
 祖述其説為之推演可謂寶燕石不能别魚目者
 矣彭山季本已辨之然季氏謂長三寸九分當為長
 九寸空徑三分之誤亦非是其誤解吕氏上生下生
 謂吕氏前後自相牴牾辨見後
 朱載堉云十二者天地之大數也百二十者律吕之
 全數也除去三十九則八十一耳故吕氏春秋曰斷
 兩節間三寸九分後學未達遂指三寸九分為黄鍾
 之長者誤矣八寸一分三寸九分合而為十二寸即
[006-6b]
 律吕之全數全數之内斷去三寸九分餘為八寸一分
 即黄鍾之長也按載堉此説亦非是吕氏本文斷兩
 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吹即吹
 此兩節間之長者也未嘗云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
 分而去之則不得如載堉之説矣且律吕亦無全數
 十二寸之説載堉穎悟絶人能開數千年未闢之蹊
 徑為康衢顧於三寸九分四字不學邢子才之思誤
[006-7a]
 書乃作此牽强之解以誣古人之書耶
 三寸九分之文余乆知其誤矣它日又取揚子太元
 經玩之其太元數篇云子午之數九丑未八寅甲七
 卯酉六辰戌五已亥四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并律
 吕之數或還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鍾之數立焉其以
 為度也皆生黄鍾按此以七十有八為黄鍾之數其
 數生於十二辰為納音之原然則七十有八半之為
 三十有九其即吕覽所謂三寸九分者乎然而黄鍾
 之律九寸九九八十一終不可以黄鍾為七寸八分
[006-7b]
 故晉范望註云七十有八律吕之數通其大數立於
 此又云黄鍾管長九寸云云是未嘗以數即為寸分
 也吕氏欲言半律不謂其數三十有九而云其長三
 寸九分是直以數當寸分其説終不可通矣且子午
 數九丑未數八亦不可以蕤賔同黄鍾大吕同林鍾
 他辰皆然納音與律吕别是一理後納音篇詳之人
 情好新異他日恐有李文利之流取揚子之數附㑹
[006-8a]
 吕書誤文别樹一幟為律學生蠧者故言之以塞其兑
月令中央土其音宫律中黄鍾之宫鄭氏曰黄鍾之宫最長也十二律轉
相生五聲具終於六十焉季夏之氣至則黄鍾之宫聲應孔氏正義曰蔡氏及熊氏
以為黄鍾之宫謂黄鍾少宫也半黄鍾九寸之數管長
四寸五分六月用為候氣
 按月令亦吕氏之書也仲冬之月律中黄鍾而季夏
 之月别為中央土律中黄鍾之宫即伶倫先為黄鍾
 之宫以為律本别於十二筒之黄鍾者也自周正氣
 始冬至言之則午月夏至為中自夏正氣始冬至言
[006-8b]
 之則未月之末為中各有其理故歴家謂土王四季
 之月各十八日而未月之十八日尤為最王故謂之
 中央土黄鍾半律當之所謂律中者五行時位相當
 耳非真謂埋管於地林鍾六寸之管灰飛黄鍾半律
 之管又灰飛也鄭氏不得其説誤解為最長之律何
 以同一律中於仲冬又中於季夏乎何以别名黄鍾
 之宮乎惟蔡邕月令章句以為四寸五分之少宫而
[006-9a]


先儒熊安生從之正得古人之意但不當言用此候



氣耳吕氏三寸九分之譌文得此管長四寸五分而



知其誤琴家命第六弦為少宫謂聲合大弦之中徽



而此亦云少宫又可見吕氏所謂吹曰舍少即少宫



之謂也孔氏本不從蔡熊之説幸其説猶存䟽義大



有禆於律學故特表而出之淮南子時則訓季夏中央律中百鍾百鍾亦半



黄鍾也説見前


 吕氏春秋適音篇曰黄鍾之宫聲之本也清濁之衷也
[006-9b]
按宫固為聲之最尊而黄鍾所以為聲之本者又



不以其最濁而以其清濁之衷此聲律之至理衷即



中也


聖祖仁皇帝論樂曰宫聲君也宜居中位正與此言相發


此吕氏最精要之語而先儒皆忽之葢其所習聞者



宫聲最大黄鍾之律最長如是則偏而不中矣惡得



為中聲哉黄鍾之宫吕氏三言之矣觀此言尤可見



伶倫所為者是四寸五分非三寸九分吕氏在管子之後此以吕


[006-10a]
 先管者以其論始造律也吕説必證之管子而後信
管子地員篇曰凡聽徴如負猪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
馬在野凡聽宫如牛鳴窌匹教切窖也中凡聽商如離羣羊
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凡將起五音凡首房元
齡註謂音之最先也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註一而三之即四也以是
 四開合於五音九也又九之為八十一也按註説非是桐城方氏苞曰凡數始於一成於三開者推而衍之
也一分為三三分為九九分為二十七二十七分為八十一皆一而三之如是者四則適合黄鍾之數此説得
之未載堉讀四字屬上句亦非是以是生黄鍾小素之首以成宫註素本宫
 八十一數生黄鍾之宫而為五音之本按小素者半黄鍾也八十一雖黄鍾九寸之數而半黄鍾亦可命之
[006-10b]
全律則倍為一百六十二故下文三分益一而生徴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
為徴註黄鍾之數本八十一益以三分之一二十七通前為百有八是為徴之數朱子曰百有八半之則
 為五十四按黄鍾半律上生徴百有八即林鍾六寸之數也若半之為五十四則是半林鍾三寸矣
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註不無有即有也乗亦三分之一也
 三分百八而去其一餘七十二是商之數也按七十二者半太蔟四分之數也倍之百四十四為全律八寸
不無者方言語助字諸有字皆當讀為又乘之言賸也適足言無多少也有三分而復於其
所以是成羽註三分七十二而益其一分二十四合為九十六是羽之數朱子曰九十六半之則
[006-11a]
 為四十八按九十六即南吕五寸三分寸之一數也若半之為四十八則是南吕半律矣又按於此特言復
於其所者羽在宫前是其本所也羽在宫前為本所則徴在羽前亦其本所矣凡聲律之理有長短次第
之所有環繞中聲之所徴羽在商角後者長短次第之所也在宫前者環繞中聲之所也羽為五聲之終
特言復於其所讀者詳之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註三分九十六
 去其一分餘六十四是角之數按六十四者半姑洗三寸九分寸之五之數也倍之百二十八則全律七寸
九分寸之一也徴羽律短用其全宫商角律長用其半是以宫聲居中四聲繞其前後故上文凡聽徵一節其
序為徵羽宮商角也
 按宫商角徴羽之序管子非不知之而顧易其序為
 徴羽宫商角必有故也觀下文可知古籍言三分損
[006-11b]
 益者始此以今法校之尚有釐毫之差然亦已近宻
 矣故古人遂以此立率上下相生之法劉安以後言
 律者皆曰宮下生徴徴下生商商上生羽羽下生角
 獨此書為宫上生徴徴下生商商上生羽羽下生角
 葢後人以黄鍾全律為宫而管子以黄鍾半律為宫
 也用半律為宫故不正名黄鍾而曰黄鍾小素豈不
 猶吕氏所謂黄鍾之宫吹曰舍少者乎五聲之數變
[006-12a]


動不居九九之數凡宫聲皆可命之謂黄鍾九寸為



八十一則宫固下生徴為五十四矣以黄鍾小素四



寸半為八十一則宫當上生徴為百有八矣夫以半



黄鍾為八十一則徴之倍為百有八羽之倍為九十



六者在其前商之七十二角之六十四在其後而



宫商角徴羽變為徴羽宫商角矣


聖祖謂宫聲宜居中位徴羽宜有濁聲在宫聲之前豈非


古人之明法哉漢以後言上下相生者異於此管子


[006-12b]
之言棄如土芥孰知聲律之正論在此不在彼律吕新書



不載此條朱子修禮書采入鍾律義篇於徵羽二聲略加註以合本數他亦無明説葢聊備一義耳今特



録之正與吕書相發明吕氏説十二律相生損益上下亦與此同法説見下


 吕氏春秋音律篇曰黄鍾生林鍾林鍾生太蔟太蔟生
 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應鍾生蕤賔蕤賔生大
 吕太吕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吕
 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
 生黄鍾大吕太蔟夾鍾姑洗仲吕蕤賔為上林鍾夷則
[006-13a]
南吕無射應鍾為下
 按所生者謂本律也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故黄
 鍾大吕太蔟夾鍾姑洗仲吕蕤賔七律皆以其半律
 三分益一而上生謂黄鍾上生林鍾大吕上生夷則
 太蔟上生南吕夾鍾上生無射姑洗上生應鍾仲吕
 上生黄鍾上文言相生雖止於仲吕而仲吕亦在上生之列則仲吕有上生黄鍾之理如舊法
 雖有㣲差如今法則固循環相生矣蕤賔上生大吕也三分所生去其一
 分以下生故林鍾夷則南吕無射應鍾五律皆以其
 全律三分去一而下生謂林鍾下生太蔟夷則下生
[006-13b]
 夾鍾南吕下生姑洗無射下生仲吕應鍾下生蕤賔
 也吕氏本謂伶倫造律先為黄鍾之宫又謂黄鍾之
 宫清濁之衷應中央土故黄鍾生林鍾不以全律下
 生而以半律上生則黄鍾之宫位乎清濁之間在其
 前者有林鍾夷則南吕無射應鍾五全律為濁而下
 生乎清在其後者有大吕太蔟夾鍾姑洗仲吕蕤賔
 六半律為清而上生乎濁也惟蕤賔生大吕以半律上生半律而仲吕亦以
[006-14a]
 半律上生半黄鍾此損益上下之法正與管子同但彼言五
 聲此言十二律耳詳味之吕氏言樂前後一貫管吕
 之法若合符節與淮南子司馬遷班固諸家言上下
 相生者意趣大不侔矣蔡氏新書意主馬班陽律下
 生隂吕上生竝引吕氏淮南之説於前而總論之曰
 吕氏淮南子上下相生與司馬氏律書漢律志不同
 雖大吕夾鍾仲吕用倍數則一然吕氏淮南不過以
 數之多寡為生之上下律吕隂陽皆錯亂而無倫非
 其本法也愚謂吕氏之説本與淮南不同顧與淮南
[006-14b]
 同譏謂其皆以數之多寡為生之上下得毋謂黄鍾
 至蕤賔為數之多多者下生林鍾至應鍾為數之少
 少者上生乎然吕氏本文黄鍾七律為上而非下林
 鍾五律為下而非上則不得如蔡氏之説葢蔡氏誤
 以所生為前一律如太蔟以林鍾為所生林鍾以黄鍾為所生而不知其
 為本律又誤以黄鍾生林鍾即九寸之全律而不知
 其以黄鍾之宫四寸五分者為律吕之本也
[006-15a]
 又按蔡氏既誤讀吕氏之書矣㑹稽季本辨李文利
 律吕元音亦引吕氏此文云其法固與史記漢書上
 下相生三分損益者同而黄鍾之宫實起九寸吕氏
 之説前後不同亦自相牴牾矣吁何昔人讀書皆粗
 疎若是耶試細讀之果與史記漢書同乎試通適音
 篇與季夏六月紀考之其言果自相牴牾黄鍾之宫
 實起九寸乎吕氏之書當時懸之國門有能增損一
 字者予千金固自詡太過若書有訛字後人不能訂
 正上生下生後人背其本指猶䝉牴牾之譏亦吕書
[006-15b]
 之不幸已
 又按吕氏以長律用半而上生短律用全而下生則長
 者變短短者變長有與吕氏同時可證明其説者韓
 非子外儲篇云齊宣王問匡倩曰儒者鼓瑟乎曰不
 也夫瑟以小絃為大聲以大絃為小聲是大小易序
 貴賤易位儒者以為害義故不鼔也按此詭辭以諷
 君弱臣强耳儒者非真不鼓瑟也然因此可知調瑟
[006-16a]
 之法黄大太夾姑仲蕤用半而居小絃林夷南無
 應用全而居大絃正吕氏相生之法也倘如後人之
 説則大聲居大絃小聲居小絃何有大小易序者
 哉此可見秦以前用聲律之法矣
淮南子天文訓篇曰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
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
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
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應鍾之數四十
二主十月上生蕤賔蕤賔之數五十六主五月上生大
[006-16b]
吕大吕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
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
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數六
十主四月極不生又曰以十二律應二十四時之變甲
子仲吕之徴也丙子夾鍾之羽也戊子黄鍾之宫也庚
子無射之商也壬子夷則之角也
 按淮南子之説黄鍾大吕太蔟夾鍾姑洗仲吕皆
[006-17a]
 屬之陽數多者下生極於仲吕蕤賔林鍾夷則南
 吕無射應鍾皆屬之隂數少者上生至應鍾而復
 轉生蕤賔也此固以數之多寡為生之上下若吕氏
 相生之法正與此相反其同者惟蕤賔上生大吕而
 用半用全亦不同則吕與淮固不可同類而共譏矣
 若馬班之法拘於陽律下生隂吕上生至蕤賔下生
 大吕夷則下生夾鍾無射下生仲吕必用倍數乃得
 全律又似涉人為反不若淮南以午子分隂陽者為
 直㨗也總之管吕之法置黄鍾宫聲於中以前後為
[006-17b]
 生之上下淮南馬班之法用黄鍾九寸為首以隂陽
 為生之上下諸律用全而上下相生者聲律之體也
 黄鍾用半而上下相生者聲律之用也管吕著其用
 而體斯存聲有半律有半則其全者固在也淮南馬
 班第明其體而用不可見用不可見於是謂黄鍾無
 半律謂清黄不可為調首謂正宫調不當用仲吕鈞
 而古今之樂皆不能相通學士大夫虚談之理與伶
[006-18a]
 工所用之法竟不能相合矣然則聲律上下相生變
 古法者自淮南始安得不溯源於周秦以前之書乎
 又按淮南子言上下相生雖與古法異然言黄鍾五
 調配五子以戊子為黄鍾之宫居中而以甲子當徴
 丙子當羽在其前庚子當商壬子當角在其後則
 又與管吕之書合葢宫聲居中之理淮南子未嘗
 不知也此五調配五子與後納音篇異納音别是一理
司馬遷律書曰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宮五徴九司馬貞索隠曰
此五聲之數亦上生三分益一上生三分宫宫去一下生徵徴益一上生商商去一下生羽羽益一上生角然
[006-18b]
此文似數錯未暇研覈也蔡氏曰此即上文聲律數太蔟八寸為商姑洗七寸為羽林鍾六寸為角南吕五寸
為徴黄鍾九寸為宫其曰宫五徴九誤字也
 按生鍾術曰以下生者倍其實三其法以上生者四
 其實三其法又紀五聲相生所當之數如此似與上
 文不屬然細繹之其理出於河圖其法原於管子其
 用周乎鈞調十二字耳而妙理無窮小司馬既不能
 研覈而蔡氏之説又大失其指今為一一䟽明之何
[006-19a]
 言乎理出於河圖也史遷之時未必知有河圖而自與之暗合河圖全用
 十數一六為羽二七為徴三八為角四九為商五十
 為宫此五聲應五行之本數自多而少為宫商角徴
 羽大小之序也而五聲有相生之序宫生徴徴生商
 商生羽羽生角角復生宫則順河圖之位中南西北
 東而復於中也其數何以又變而徴當九商當八羽
 當七角當六宫則猶是五也葢河圖五與十相加減
 皆為五故宫之位定為五南方二七合為九則徴變
 而為九矣西方四九合為十三減五存八十數已盈則當以中五減
[006-19b]
 則商變而為八矣北方一六合為七則羽變而為
 七矣東方三八合為十一減五存六則角變而為六
 矣舉其成數則其生數四徴三商二羽一角可知此
 理數自然之妙也何以言法原於管子也史遷讀古粗疎未必
 細研管子之書亦自與之暗合管子以黄鍾小素之首三分益一而
 上生徴此置宫於五正黄鍾小素之位也宫五上生
 徴九故曰上九此九字即下文之徴九宫五既上生徴
[006-20a]
 九則徴九下生商八商八上生羽七羽七下生角六可
 知矣其用周乎鈞調則仍以河圖之理數明之河圖
 之偶數十八六四二以五聲次之十為宫八為商六
 為角四為徴二為羽生數不用四徴用其成數之九
 用九猶用四也二羽用其成數之七用七猶用二也
 此其序為宫商角徴羽五聲大小之序也河圖之竒
 數九七五三一九為徴七為羽五為宫三為商一為
 角三一生數不用則三商用其成數之八用八猶用
 三也一角用其成數之六用六猶用一也此其序為
[006-20b]
 徴羽宫商角宫位中四聲環繞之序也五位各有合
 以偶從竒則十亦為徴八亦為羽六亦為宫四亦為
 商二亦為角體用相通見象數篇皆為徴羽宫商角之序矣合
 而觀之虚十用五猶黄鍾虚其全律用其半律也徴
 易四為九羽易二為七以居五前商以八為三角以
 六為一以居五後此鈞調之理正宫居中徴羽在前
 商角在後之位也漢初言律者已變古法獨此一
[006-21a]
 條猶可上溯本原下通今法意其必有所受非史遷
 能創為此説也奈何以寸數當之而謂宫五徴九為
 誤字乎姑洗七寸南吕五寸皆有羸數不得正當七五此分明是相生之序九八七六五之次不
 得易為徴五宫九蔡氏稱善讀難書者此條及吕覽上生下生條皆誤讀由其有先入為主者蔽之故不
 暇深思耳
國語伶州鳩曰武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夷
則之上宫畢之韋昭註上宫以夷則為宫聲夷則上宫也故以畢陳周禮大師執同律以聽軍
聲而詔吉㓙一曰陽氣在上故曰上宫當辰辰在戌上故長夷則之上
宫名之曰羽長謂先用之也所以藩屏則民也王以黄鍾之下
[006-21b]
宫布戎于牧之野黄鍾在下故曰下宫故謂之厲所以厲六師也
以太蔟之下宫布戎于商昭顯文徳底紂之多辠太蔟在下
故曰下宫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徳也反及嬴内以無射
之上宫布憲施舍於百姓無射在上故曰上宫故謂之嬴亂所以
優柔容民也
 按伶州鳩因論七律而及武王之四樂若以律長短
 言之黄鍾太蔟律長而聲當宫商豈不謂之上宫夷
[006-22a]
 則無射律短而聲當徴羽豈不謂之下宫此則以夷則
 無射為上宫黄鍾太蔟為下宫蓋律長者用其清聲
 故當上者反為下律短者用其濁聲故當下者反為
 上管子吕氏論聲律相生之法正與此合而後世之
 樂正宫調在清濁之間亦即此理然則樂無古今其
 理一揆古樂用鈞之法不可見此非全豹之一斑乎
 韋註第言夷則無射在上黄鍾太蔟在下而不能言
 其所以在上在下由未細研管吕之書耳
史記律書黄鍾八寸七分一宫 林鍾五寸七分四角
[006-22b]
 太蔟七寸七分二商南吕四寸七分八徴 姑洗六
寸七分四羽 應鍾四寸二分三分二羽 蕤賔五寸
六分三分一 大吕七寸五分三分一 夷則五寸四
分三分二商夾鍾六寸一分三分一 無射四寸四
分三分二 仲吕五寸九分三分二徴
 按此章前五律十分誤作七分後諸律有衍誤字分
 下之小分有强弱未宻處先儒已改正今皆不論獨
[006-23a]
 其黄鍾下有宫太蔟下有商姑洗下有羽林鍾下有
 角南吕下有徴字晉志謂律書五音相生宫生角角
 生商商生徴徴生羽羽生宫求其理用罔見通達仲
 吕下有徴夷則下有商應鍾下有羽字蔡氏謂三
 者未詳亦疑後人誤增皆不得史遷之意今詳論
 之凡五行數理唯變所適各有通途不可以一端盡
 一法拘此章兩紀律所當之聲皆異常法所以明
 夫五聲五行變動不居亦未嘗無自然之法象也五
 聲應河圖有本數有變數獨其相生之序與五行相
[006-23b]
 生者異其位雖皆順圖左旋而宫生徴自中而南土
 生金自中而西前後各差一位故不同然五聲相生
 亦猶五行相生此以黄鍾鈞五正聲依五行相生之
 序則黄鍾當宫土太蔟當商金姑洗當羽水林鍾
 當角木南吕當徴火又以五聲相生之序觀之則宫而
 角角而商商而徴徴而羽皆得其所克之位如洛書
 之逆相克矣試置黄鍾宫於坤維之位則太蔟商
[006-24a]
 在西姑洗羽在北林鍾角在東南吕徴在南如河圖之位
 而林鍾南吕亦在宫之前太蔟姑洗亦在宫之後矣又試
 置黄鍾宫於艮維之位則林鍾角在東太蔟商在南南吕
 徴在西姑洗羽在北如洛書之位而方位順布黄鍾林鍾
 太簇南吕姑洗亦適合乎五聲相生之序也然則求其理
 用豈無通達者哉若應鍾下有羽夷則下有商仲吕下有
 徴此又别出一例謂聲律亦有一定之方位應鍾位亥
 屬水為羽夷則位申屬金故為商仲吕位已屬火故為
 徴由此推之太蔟位寅屬木當為角而前例以為商於
[006-24b]
 此省之盖舉三位為例餘一位可知又以寅申己亥為
 例而子午卯酉可知其辰戌丑未則皆宫土之位也大
 抵五聲五行變動不居如甲乙木丙丁火戊巳土庚申
 金壬癸水方位次序不易者也甲巳土乙庚金丙辛水
 丁壬木戊癸火合化變易者也此以黄鍾為宫猶甲巳
 土也太蔟為商猶乙庚金也姑洗為羽猶丙辛水也林
 鍾為角猶丁壬木也南吕為徴猶戊癸火也而以合於
[006-25a]
 五行之本位則林鍾角為甲乙木南吕徴為丙丁火
 黄鍾宫為戊巳土太蔟商為庚辛金姑洗羽為壬
 癸水宫土居中木火在其前金水在其後即十干
 之次而徴羽在宫前商角在宫後之變體也應鍾
 三律則地支五行本位也即此一章亦與正法相
 發明言聲律者豈可泥一途哉


已上所録皆所以證明聲律體用之理自漢已



後言聲律者徒知有體不知有用槩不録餘見


[006-25b]
旋宫篇


 律吕闡㣲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