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8 欽定禮記義疏-清-高宗弘曆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卷二十二
 月令第六之三
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婺音務又夏小正/四月昴則見初昏
 南門正日在畢淮/南子作招摇指已
 正義鄭氏康成曰孟夏者日月㑹於實沈孔疏實沈/申次之號
 而斗建巳之辰也 髙氏誘曰畢西方宿晉之分野
  孔氏穎達曰夏假也四月建巳巳己也律厯志已
[022-1b]
 盛於已三統厯四月節日在畢十二度昏軫四度中
 旦虚三度中四月中日在井初度昏角六度中旦危
 六度中元嘉厯四月節日在畢十一度案畢十一度/當作昴十一
 度今刻/本誤耳昏翼十度中旦女三度中四月中日在畢十
 五度昏軫十度中旦虚九度中
 案此謂立夏後三十日也夏大也物盛而長大也畢
 西方隂宿八星狀如掩兔之畢旁一星為耳白虎性
 猛故以畢制之其廣十七度月建巳而日在申巳與
[022-2a]
 申合也翼南方火宿二十二星為朱鳥之翼廣十九
 度女北方土宿婺女吕氏作須女婺須皆女賤者之
 稱四星如箕廣十一度唐月令四月節日在昴昏翼
 中曉牽牛中斗建巳位之初四月中日在畢昏軫中
 曉須女中斗建巳位之中通書立夏日在胃十三度
 小滿日在畢初度今時憲書立夏日在胃一度小滿
 日在昴三度實沈古法初畢十二度終井十五度今
 法初昴四度終觜九度
[022-2b]
其日丙丁淮南子上有/其位南方
 正義鄭氏康成曰丙之言炳也日之行夏南從赤道
 長育萬物月為之佐時萬物皆炳然著見而强大又
 因以為日名焉易曰齊乎㢲相見乎離孔疏引以証/丙丁為眀著
 之/義 孔氏穎逹曰律厯志云丙炳丁成也炳眀於丙
 大成于丁 陳氏祥道曰丙數七丁數六同於為火
 為禮 張氏虙曰丙丁屬夏以夏盛徳在火也
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022-3a]
 正義鄭氏康成曰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来
 著徳立功者也炎帝大庭氏也祝融顓頊氏子曰黎
 為火官 髙氏誘曰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徳
 王號為神農死祀南方為火徳之帝祝融顓頊氏後
 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髙辛火正死為火官 孔氏穎
 逹曰春秋説云炎帝作耒耜播百穀曰神農杜預云
 祝融眀貌 張氏虙曰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乘
 離執衡而司夏火性炎上故曰炎融者火之眀盛也
[022-3b]
 案炎帝天火徳之帝祝融天火氣之神神農吳回則
 人帝人官之配食於此者也
其蟲羽
 正義戴氏徳曰羽蟲三百六十鳯為之長 鄭氏康
 成曰象物從風鼓葉飛鳥之屬 髙氏誘曰盛陽用
 事鱗散成羽鳥屬也 朱氏申曰夏則前而禮羽蟲
 屬焉以其色文也 吳氏澄曰南方井鬼栁星張翼
 軫七宿有鳥之象故凡物之有羽者屬火 盧氏翰
[022-4a]
 曰南方朱鳥七宿火屬其類為羽故夏則其蟲羽
其音徵律中中呂徵音止中呂/之中仲通
 正義鄭氏康成曰三分宮音去一以生徵徵數五十
 四屬火者以其微清事之象也夏氣和則徵聲調樂
 記云徵亂則哀其事勤孔疏宮數八十一三分之為/二十七者去其一餘五十四
 徵數次少/故微清孟夏氣至則中呂之律應中呂者無射之
 所生三兮益一律長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
 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孔疏無射律長不及五寸三/分之為一十六而有餘者三
[022-4b]
 益其一則為六/寸半而有餘也周語曰中呂宣中氣 漢志云徵祉
 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中呂微陰始起未成著于其中
 旅助姑洗宣氣齊物也 班氏固曰呂拒也陽氣將
 極陰始自中拒難之也 髙氏誘曰徵火也位在南
 方仲呂陰律陽散在外陰實在中所以類陽也 韋
 氏昭曰四月仲呂坤上六也管長六寸六分陽氣宣
 散於外陰氣閉蔵於内所以助陽成功也 陳氏祥
 道曰中呂建巳之律四時之序猶伯仲焉春為伯夏
[022-5a]
 為仲是時夏氣始行故曰仲吕 朱子曰管子云凡
 聼徵如負猪豕覺而駭太史公云徵動心而和正禮
 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 又曰仲呂之律長六寸
 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存疑王氏喬桂曰仲呂長八寸一分自姑洗又益九
 分
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數七下唐月令/有其性禮其事視
 正義鄭氏康成曰火生數二成數七但言七亦舉成
[022-5b]
 數也孔疏易地二生火于南天七成火于南但言七/以成數為功也又皇氏侃云火生數二得土五
 而成故/七也苦焦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屬焉 孔氏
 穎達曰火所以在南者從炎上之氣炎上者從陽也
 夏味苦臭焦者火之氣味火燒物則焦焦則味苦
 馬氏睎孟曰夏以陽極生火火之成形而炎上炎上
 則作苦矣物以火化則其氣為焦故曰其味苦其臭
 焦
其祀竈祭先肺
[022-6a]
 正義鄭氏康成曰夏陽氣盛熱於外祀之於竈從熱
 類也祀之先祭肺者陽位在上肺亦在上肺為尊也
 竈在廟門外之東孔疏少牢特牲禮皆竈在/廟門外之東西面北上祀竈之
 禮先席于門之奥東面設主於竈陘乃制肺及心肝
 為俎奠於主西又設盛於俎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
 各一祭醴二亦既祭徹之更陳鼎俎設饌於筵前迎
 尸如祀户之禮孔疏奥門外西室之奥知西室者以/神位在西也陘竈邉承噐之物以土
 為之盛謂黍稷盛之于簋皇以為老婦/之祭盛於盆非也言祭黍或無稷也 髙氏誘曰
[022-6b]
 吳回回祿之神託於竈是月火王故祀之肺金也祭
 先之用其所勝也 孔氏穎達曰此配竈神而祭者
 是先炊之人禮器云爨者老婦之祭 張氏虙曰夏
 與冬為對人之生不在家則在路夏祀竈賴其飬於
 家冬祀行頼其利于路也 朱氏申曰竈者物之所
 以化夏則陽極而陰化也故祀之祭先肺夏火之勝
 金也 黄氏震曰夏火盛克金故祭先肺以金養之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螻音婁蟈音國螻蟈鳴/夏小正作鳴蜮蚓淮南
[022-7a]
 子作蠙王瓜生呂氏春秋作王善/生夏小正又有鳴札囿有見杏
 正義鄭氏康成曰螻蟈蝦蟇也王瓜萆挈也今月令
 云王萯生夏小正云王萯秀 髙氏誘曰蚯蚓自土
 中出王善或瓜㼋&KR1365也是月乃生爾雅不榮而實曰
 秀 孔氏穎達曰周禮有蟈氏先鄭云蟈蝦蟇後鄭
 云今御食蛙 方氏慤曰蚯蚓至陰之物故感正陽
 之氣而出王瓜南方之果色赤感火之色而生苦菜
 南方之菜味苦感火之味而成 馬氏睎孟曰螻蟈
[022-7b]
 陰而伏者乘陽而鳴蚯蚓陰而屈者乘陽而伸王瓜
 陽物之可以勝陰者火炎上作苦故苦菜秀 張氏
 虙曰王瓜大瓜也種最多有大有小以大者為善苦
 菜詩謂之荼 盧氏翰曰蚯蚓無心與阜螽交引而
 後伸一名土龍
 存疑髙氏誘曰螻螻蛄也蟈蝦蟇也陰動於下故螻
 蟈應之而鳴 張氏虙曰蛙能鳴蟈鳴尤甚故周禮
 蟈氏掌其禁 盧氏翰曰螻一名蟪蛄當夏氣之盛
[022-8a]
 則夜鳴聲似蚯蚓亦謂之土狗
 案夏小正三月&KR1386則鳴傳曰&KR1386天螻也四月鳴蜮傳
 曰蜮屈造之屬則螻蟈似是二物但與注疏不合姑
 存待考
天子居眀堂左个乘朱路駕赤駵載赤旂衣朱衣服赤
玉食菽與鷄其器髙以粗駵音畱粗七奴反淮南子下/有南宮御女吹竽笙其兵㦸
 正義鄭氏康成曰明堂左个太寢南堂東偏也菽實
 孚甲堅合屬水鷄木畜時熱食之亦以安性也粗猶
[022-8b]
 大也器髙大者象物盛長 髙氏誘曰乘朱路駕赤
 駵順火徳也騂馬黑尾曰駵 孔氏穎達曰色淺曰
 赤深曰朱路與衣人功為之故湏深旂亦人功然不
 湏深若馬與玉自然之色不能深也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
夏盛徳在火天子乃齊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
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反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
欣説先悉/薦反
[022-9a]
 正義鄭氏康成曰不言帥諸侯諸侯時或無在京師
 者空其文也 髙氏誘曰火王南方故於南七里之
 郊還從南郊還也封諸侯賞以茅土傳曰賞以春夏
 刑以秋冬此之謂也
 通論應氏鏞曰樂記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
 制樂以賞諸侯而東郊亦順景風以行賞則封於盛
 夏古之制也蓋封爵以夏時而出命田邑至秋始割
 耳要之可以待時而賞者特其功之常其非常者自
[022-9b]
 不容緩司馬法所謂賞不踰時者也 陸氏佃曰於
 天子言無不欣説於相言無有不當亦立言之法
 存疑鄭氏康成曰古者于禘也𤼵爵賜服順陽義也
 于嘗也出田邑𤼵秋政順陰義也今此行賞可也而
 封諸侯則違於古封諸侯出土地之事於時未可似
 失之
乃命樂師習合禮樂淮南子作脩/禮樂饗左右
 正義髙氏誘曰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民人樂所
[022-10a]
 以移風易俗蕩人邪心存人正性故使習合之
 存疑鄭氏康成曰為將飲酎 孔氏穎達曰不言是
 月因上文至必當其位皆立夏日處分
 辨正張氏虙曰禮樂不可一日廢以時習合非有所
 為也
 案禮樂之事無所不該亦斯湏不去於此命之亦以
 順陽氣耳豈專以飲酎一事哉孔謂命于立夏日無
 據
[022-10b]
命大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必當其位當/去
 聲舉長大淮南子作舉孝弟必/當其位淮南子作佐天長養
 正義鄭氏康成曰贊猶出也桀俊能者也遂猶進也
 三王之官有司馬無大尉秦則有之爵祿當位使順
 之也 王氏肅曰長大形貌壯大者 髙氏誘曰贊
 白也遂達也材過千人為俊萬人為傑有賢良長大
 之人皆自達舉用之故齊桓公命郷有孝於父母聰
 慧質直仁秀出于衆者則以告有不以告謂之蔽賢
[022-11a]
 而罪之此之謂也 孔氏穎達曰桀俊謂多才藝賢
 良謂有徳行 方氏慤曰大尉古司馬司馬政官命
 之取人取人將以為政王制司馬辨論官材亦此意
 也贊之遂之舉之不可以虚拘故繼以行爵出祿爵
 必當其徳之位祿必當其功之位也 徐氏師曾曰
 長大以力言王制云執技論力是也
 存疑馬氏睎孟曰桀者其才特俊者敏於徳佐上利
 下宜為臣者賢志于善者良體仁而能元者長篤實
[022-11b]
 而有光輝者大也 胡氏銓曰長大學長而徳大
 存異孔氏穎達曰中候握河紀舜為大尉是堯時置
 之三王不置
 案唐虞官制具見虞書無大尉名桀俊之桀唐月令
 作傑長大若如馬胡之説則亦桀俊賢良也不如王
 説
是月也繼長增髙毋有壞墮毋起土功毋𤼵大衆毋伐
大樹壊音怪墮隳/通許規反
[022-12a]
 正義鄭氏康成曰毋壊墮為逆時氣也毋起土功𤼵
 大衆為傷蠶農之事也毋伐大樹亦為逆時氣也
 髙氏誘曰繼長增髙無有壊墮象陽長養物也毋起
 土功毋𤼵大衆毋伐大樹皆所以順陽氣也 孔氏
 穎達曰繼長增髙王者施化當繼續長養之道而勸
 民種植長養增益髙大之物也 馬氏睎孟曰萬物
 所以長而髙者陽上達故也長之髙之者天地繼之
 增之者人故曰人終天地之功也欲其長則勿壊欲
[022-12b]
 其髙則勿墮起土功𤼵大衆伐大樹皆所以壊墮之
 也 張氏虙曰當夏之時物無不長無不髙也勿使
 有壊是繼之勿使有墮是增之也土功一起築城鑿
 池能無壊墮乎大衆一𤼵車徒征行能無壊墮乎若
 伐大樹則壊墮又甚矣皆所當戒也 徐氏師曾曰
 起土功𤼵大衆則妨農桑之事伐大樹則傷條逹之
 氣故皆禁之
 存疑鄭氏康成曰繼長增髙謂草木盛蕃廡
[022-13a]
 案長髙所該甚廣鄭謂草木未該
是月也天子始絺
 正義鄭氏康成曰初服暑服 髙氏誘曰絺細葛也
 通論方氏慤曰絺凉以禦暑裘温以禦寒孟夏暑之
 始也故言始絺孟冬寒之始也故言始裘 張氏虙
 曰夏葛冬裘天下之常惟天子尤以順時為道也
命野虞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命司徒
循行縣鄙命農勉作毋休于都行為勞/並去聲
[022-13b]
 正義鄭氏康成曰重敕之急趨於農也縣鄙郷遂之
 屬主民者也孔疏遂人職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此舉遂以包
 鄉故鄭兼/云鄉也今月令休為伏王居明堂禮曰毋宿于國 髙
 氏誘曰野虞位卑故命之出行田原曰為天子者見天子
 留意於農野虞之行如天子親勞然也司徒位尊命之循
 行縣鄙都者人情所樂居命農勉作以趨時在田而不在
 都也 方氏慤曰野虞外官故曰出司徒内官故曰
 循農亦民也而民不止農欲農營其事之勞也故勞
[022-14a]
 之欲民趨其事之樂也故勸之皆欲無失其時而已
 都者君子之所居鄙者野人之所居力耕養人野人
 之事禁之毋休于都則于農不能無所强矣故曰勉
 案勤者勞之惰者勸/之曰農曰民互文爾 馬氏睎孟曰彼欲為而我道
 之者勸也非其志而我强之者勉也 黄氏震曰夏
 則農居田間之廬舍冬則歸都邑之居 彭氏廉夫
 曰命野虞又命司徒尊卑勸飭殷勤之至也
是月也驅獸無害五穀毋大田獵
[022-14b]
 正義鄭氏康成曰為傷蕃廡之氣也 髙氏誘曰毋
 大田獵為夭物也 方氏慤曰四時之田夏曰苖以
 其為苖除害而已故曰毋大田獵若秋獮冬狩則為
 大矣 張氏虙曰五穀正長獸或害之不得不驅重
 其所當重然不敢多殺以傷長氣也
農乃登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
 正義鄭氏康成曰登進也麥之新氣尤盛以彘食之
 散其熱也彘水畜 髙氏誘曰麥始熟故言嘗彘水
[022-15a]
 畜夏所宜食也先薦寢廟孝之至也 胡氏銓曰君
 子一食不敢㤀其親
 通論方氏慤曰以彘嘗麥以水勝火也仲夏以雛嘗
 麥者以木生火也仲秋以犬嘗麻以金勝木也季秋
 以犬嘗稻以金勝金也夫勝所以治之生所以養之
 合所以和之故食齊得其宜焉
是月也聚畜百藥靡草死麥秋至斷薄刑决小罪出輕
斷丁亂反麥秋至句當在農乃登麥上呂氏春秋作/靡草死斷薄刑無决小罪二句淮南子無斷薄刑三
[022-15b]
 句/
 正義鄭氏康成曰聚畜百藥為蕃廡之時毒氣盛也
 靡草舊説薺葶藶之屬孔疏葶藶之屬枝葉靡細故/云靡草因無正文故引舊説
 眀/之出輕繫崇寛也 蔡氏邕曰百穀各以其初生為
 春成熟為秋 髙氏誘曰陽氣極故藥草成微陰已
 伏于下故斷薄刑決小罪以應之也輕繫不及于刑
 者故出之 方氏慤曰周官醫師掌聚毒藥藥之采
 不必皆在孟夏而蕃廡之時可采者為多凡物感陽
[022-16a]
 而生者彊而立感陰而生者柔而靡靡草至陰所生
 故不勝至陽而死也凡物生於春長於夏成於秋而
 麥獨成于夏故言麥秋以於麥為秋也刑主國言罪
 主人言方正陽之月於陰事未宜大有所施故止及
 薄刑小罪也 陸氏佃曰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繫是
 亦仁義所以繼長増髙也且言靡草死麥秋至而後
 用此亦因時順氣矣 徐氏師曾曰此恤刑之事是
 時天氣始炎恐罪人之繫於圜土者或以鬱蒸而生
[022-16b]
 疾故刑之薄者即斷决之不乆繫也罪之小者即决
 遣之不收繫也繫之輕者即縱出之不復繫也今時
 熱審減刑即其制
 存疑鄭氏康成曰祭統曰草乂則墨謂立秋後也刑
 無輕於墨者今以純陽之月斷刑決罪與毋有壊墮
 自相違似非 胡氏銓曰有大姦惡義在必戮過今
 日便不可而曰必俟立秋可乎若大姦惡猶可以緩
 死則盛夏勿論可也
[022-17a]
 案薄刑小罪如鞭作官刑扑作教刑之類本不罹于
 五刑而姑繫之以待訊者即斷决而出之雖稍示懲
 終以時當寛大也
蠶事畢后妃獻繭乃收繭税以桑為均貴賤長幼如一
以給郊廟之服長上/聲
 正義鄭氏康成曰收繭税收以近郊什一之税孔疏/載師
 云近郊十一公桑在國北近/郊故知收以近郊之税也貴賤長幼如一國服同
 孔疏泉府云凡賒者以國服為之息國/服謂國家貢賦服事在上各有等限 髙氏誘曰
[022-17b]
 均平也桑多税多桑少税少 皇氏侃曰外命婦既
 就公家之桑而養蠶則繭當悉輸于公所以惟税其
 繭餘得自入者以其夫當有祭服以助王祭故令繭
 得自入以供造也 孔氏穎達曰以桑為均收税之
 時以受桑多寡為賦之均皆什一也貴謂公卿大夫
 之妻賤謂士之妻長㓜謂婦老少 馬氏睎孟曰以
 桑為均上所征者地守而人功之至不至不為増損
 亦勸其勤而督其惰之術也 張氏虙曰周禮内宰
[022-18a]
 職后妃率内外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服則蠶于
 蠶室者内外命婦也后妃因内外蠶事之畢以其繭
 獻于天子當季春蠶事之興天子薦鞠衣以求福今
 蠶事既畢后獻于天子以告成功禮也 徐氏師曽
 曰季春言蠶事既登要其終而言此則正終之以給
 郊廟之服無敢私用敬之至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后妃獻繭内命婦獻繭于后妃也
 孔疏知非后妃獻繭于王者祭義云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以獻於夫人是夫人不獻繭知后亦不
[022-18b]
 獻/也收繭税者收于外命婦孔疏知専收于外命婦者/以内命婦既已獻繭也
 外命婦雖就公桑蠶室而蠶其夫亦當有祭服以助
 祭收以近郊之税 孔氏穎達曰既是官家之桑繭
 應全入於己所以有税者以其夫祭服官家所給故
 輸繭以供造之
 存異張氏虙曰貴賤長㓜如一什一則皆什一什二
 則皆什二也
 辨正胡氏銓曰經言后妃獻則獻于王矣鄭據祭義
[022-19a]
 謂夫人不獻則后不獻案天子尊於后妃若諸侯與
 夫人體敵也不可以為比又祭義云世婦獻繭于君
 則夫人不獻可也此不云世婦獻繭於天子則后自
 獻無疑矣鄭又謂收外命婦繭税案内宰職后妃帥
 外内命婦蠶則繭税亦内外均何必外命婦
 案本文眀言后妃獻繭則獻之者后妃矣胡氏説是
 也國語云命婦成祭服則皇氏謂其妻供造得之而
 孔謂官家所給非也内命婦若九嬪世婦則其繭悉
[022-19b]
 輸於后若内宗之女及兄弟之妻則各供其夫之祭
 服但收繭税耳耕者之税什一則桑者之税必無什
 二張説尤非
是月也天子飲酎用禮樂酎直/又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酎之言醇也謂重醸之酒也春酒
 至此始成與羣臣以禮樂飲之於朝正尊卑也孟冬
 云大飲烝此言用禮樂互其文孔疏明孟冬/亦當用禮樂 髙氏
 誘曰酎春醖也詩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022-20a]
 通論孔氏穎達曰此在朝若漢嘗酎及春秋見於嘗
 酎則皆於廟與此別 馬氏睎孟曰左傳見于嘗酎
 與執膰焉則在廟之酎漢酎祭獻金亦在廟也豳詩
 為此春酒躋彼公堂則在朝之酎此亦宜在朝也
 方氏慤曰冬大飲亦用禮樂而于此特言之以用之
 于是為盛故也
 存疑胡氏銓曰食貨志酎飲酒亦於廟不言獻酎祭
 廟而云飲者盖夏月時祭用酎常祭也祭畢則飲故
[022-20b]
 不云獻
 案南北郊及四時廟祭月令皆不見則此謂飲可也
 謂因祭而飲亦非也
孟夏行秋令則苦雨數来五穀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
則草木蚤枯後乃大水敗其城郭行春令則蝗蟲為災
暴風來格秀草不實數音朔蝗音皇又淮南子/下有四月官田其樹桃
 正義鄭氏康成曰行秋令則申氣乗之行冬令則亥
 氣乗之行春令則寅氣乗之也苦雨白露之類時物
[022-21a]
 得雨傷故不滋鄙界上邑小城曰保皆金氣為害也
 蝗蟲為災者寅有啟蟄之氣行於初暑則當蟄者大
 出矣格至也不實氣更生之不得成也 髙氏誘曰
 孟夏盛陽而行金氣故苦雨殺穀而不滋四境之民
 畏㓂賊之來而入城郭以自保守也行冬寒固閉之
 令故草木蚤枯而水来敗郭奸時逆行之徵也行春
 時啟蟄之令故蝗蟲敗穀木氣多風故暴疾之風應
 氣而至使當秀之草不成 方氏慤曰雨謂之苦以
[022-21b]
 極備而為人所苦也與詩所謂甘雨異矣夫雨所以
 滋穀而苦則反傷之故不滋鄙邑之在外者保城之
 在内者人自外入内為安象秋氣之歛蔵故也感肅
 殺之氣故蚤枯大水冬之盛徳所在也春木盛故蝗
 殘其末不實亦榮於末也 陳氏澔曰行秋令為申
 金所泄冬令為亥水所傷春令為寅木所滛也
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亢音剛一音抗夏/小正五月參則見
 時有養日初昏大火中日在/東井淮南子作招摇指午
[022-22a]
 正義鄭氏康成曰仲夏者日月㑹於鶉首孔疏鶉首/未次之號
 而斗建午之辰也 髙氏誘曰東井南方宿秦之分
 野 孔氏穎達曰五月五日午萼也蕚布于午三統
 厯五月五日日在井十六度昏氐二度中旦室三度
 中五月中日在井三十一度昏房二度中旦奎十一
 度中元嘉厯五月五日日在井三度昏角十度中旦
 危九度中五月中日在井十八度昏氐五度中旦室
 五度中案日躔當以節氣為定五月五日/其節氣淺深不可知安能定日躔
[022-22b]
 案此謂芒種後三十日也東井一名天井南方木宿
 八星狀如井字故謂之井廣三十四度月建午而日
 在未午與未合也亢東方金宿四星狀如彎弓廣九
 度危北方陰宿三星中曲而東廣十六度唐月令作
 五月之節日在參昏角中曉危中斗建午位之初五
 月中氣日在東井昏亢中曉營室中斗建午位之中
 通書芒種日在畢十四度夏至日在井一度今時憲
 書芒種日在畢九度夏至日在觜九度鶉首古法初
[022-23a]
 井十六度終栁八度今法初觜十度終井二十七度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
蕤人/誰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蕤賓者應鍾之所生三分益一長
 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
 應周語曰蕤賓所以安静神人獻酬交酢 漢志蕤
 繼也賓導也陽始導陰使繼養陽也 髙氏誘曰陰
 氣萎蕤在下如主人陽氣尊重在上如賓客也 何
[022-23b]
 氏𦙍曰是月乾陽反於下為復坤隂生于陽中為姤
 隂生為主陽謝為賓賓主之象禮既獻酢又酬之陰
 陽代謝之義也 韋氏昭曰五月蕤賓乾九四也管
 長六寸二分 朱子曰蕤賓律長六寸二分八釐
 陳氏詳道曰蕤賓午律陽至午則始衰也草木蕤矣
 隂用事而陽為賓焉
 通論陳氏祥道曰由殷以前音不過五至武王伐殷
 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
[022-24a]
 天黿自鶉及駟七列南北之揆七同于是増變宫變
 徵為七音應鍾變宫隂之終蕤賓變徵隂之始應鍾
 變隂而將之陽蕤賓變陽而方至陰也
 存疑王氏喬桂曰蕤賓得九寸當午之中陽之極也
 案常反覆蕤賓之義而惕然懼也是時陽徳方盛隂
 氣始萌似陽為主而隂為客然一隂既生則隂在内
 而為主陽在外而為客矣而陽方喜隂之至見其柔
 順導而進之而不知由此以前由夬而乾孚號有厲
[022-24b]
 其夬一隂也如此其難由此而後由遯而否姤之女
 壯履霜堅氷如此乎其危也吾心理欲之㡬國家治
 亂之界皆始于至微伏于不覺而終于莫救可不懼
 哉
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小暑至螳蜋生鶪始鳴反舌無聲螳音堂蜋音郎鶪工/役反夏小正有浮㳺
 有殷乃瓜鶪/小正作鴂
 正義鄭氏康成曰皆記時候也螳蜋螵蛸母也鶪博
[022-25a]
 勞反舌百舌鳥 髙氏誘曰螳蜋一名天馬一名齕
 厖兖州謂之拒斧是月隂作于下陽𤼵于上故伯勞
 鳴傳曰伯趙氏司至者也反舌能辨反其舌變易其
 聲效百鳥之鳴謂之百舌應隂故無聲 孔氏穎逹
 曰螳蜋一名不□方言云潭魯南謂之蟷蠰齊杞東
 謂之馬穀三河曰螳蜋燕趙曰食厖其子總曰螵蛸
 爾雅作蜱蛸伯勞鳴將寒之候豳地晚寒故詩曰七
 月鳴鶪時候異也反舌春始鳴至此稍止蔡云反舌
[022-25b]
 鳴蛙非也蛙正聒耳何云無聲乎 方氏慤曰暑極
 於季夏則此時尚為小矣螳蜋與鶪皆隂類故或感
 微隂而生或感微隂而鳴百舌之鳴感陽中而𤼵故
 感微隂而無聲 馬氏睎孟曰是月隂慝始作螳蜋
 生慝見乎形鶪始鳴慝聞乎聲反舌以陽敷而作以
 隂收而息 陸氏佃曰伯勞賊害之鳥應隂氣之動
 陽氣為仁義隂氣為殘賊也反舌非不鳴特鳴而無
 聲耳 張氏虙曰火流則暑退暑極于火中此時方
[022-26a]
 至也
 通論陳氏澔曰凡物皆感隂陽而成故得時則鳴失
 時則廢
天子居明堂大廟乗朱路駕赤駵載赤旂衣朱衣服赤
玉食菽與鷄其器髙以粗
 正義鄭氏康成曰眀堂大廟南堂當大室也 張氏
 虙曰當午上五月位也
 案天子向眀而治故正其名曰眀堂即朝諸侯布政
[022-26b]
 令之堂也曰眀堂而又曰大廟者兼祀五帝則祀火
 徳之帝於此也居亦于大廟之大室而不言室室必
 堂上之後舉堂而室可知也即此大室開其南閉其
 東西北之户而又為眀堂大廟之大室矣
養壯佼佼古/卯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助長氣也 髙氏誘曰壯佼多力
 之士養之慎陽施也 孔氏穎達曰壯謂容體盛大
 佼謂形容佼好以盛夏長養之時故養之以助長氣
[022-27a]
 也
 通論方氏慤曰萬物生於春而長於夏故形色如此
 先王養之使成亦輔相裁成之道也 陸氏佃曰大
 化有四春生夏壯秋老冬死也
 案朱子移此句入上章與舉長大相屬或謂壯佼者
 何須又養且壯佼者多矣可徧養乎不知春養㓜少
 夏養壯佼秋養耆老冬飭死事各以時氣分屬之其
 實孤老待養壯佼原不待養也試思養老四時皆行
[022-27b]
 何必定仲秋一舉則養壯佼雖列其目何必定為之
 設飲設食乎若此者俱不必以辭害意
是月也命樂師脩鞀鞞鼔均琴瑟管簫執干戚戈羽調
竽笙竾簧飭鍾磬柷敔鞀鼗同鞞音禆竽音于竾音池/柷昌六反音祝敔魚呂反音語
 竾簧呂氏春/秋作壎箎
 正義鄭氏康成曰為將大雩帝習樂也脩均執調飭
 皆治其器習其事 髙氏誘曰鞀鞞鼓以節樂故脩
 之琴瑟管簫以宣音故均之干戚戈羽以持麾故言
[022-28a]
 執竽笙壎箎音上和故言調鍾磬柷敔以正樂以和
 成故飭整之也 孔氏穎達曰鞀或為鼗如鼓而小
 持其柄摇之旁耳還自擊鞞小鼓在大鼓旁應鞞之
 屬也劉熙釋名云鞉導也以導樂作鞞禆也以禆助
 鼓節鼓廓也張皮冒之其中空廓廣雅云琴長三尺
 六寸六分施絃張之大琴謂之離孫炎云聲畱離也
 郭璞云瑟長八尺一寸二十七絃大瑟謂之灑聲變
 布如灑出也管長尺圍寸併漆之有底賈謂如箎六
[022-28b]
 孔大管謂之簥簫編二十管長尺四寸大簫謂之言
 干盾也戚斧也戈鉤孑㦸羽鳥羽周禮羽舞皇舞之
 屬是也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大笙謂之巢十九簧釋名云竽汙也其中汙空笙生
 也象物出地所生箎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
 三分名翹廣雅云八孔先鄭云七空釋名云箎啼也
 如嬰兒啼大箎謂之沂簧橫也横施管端氣鼓之而
 為聲鐘空也内空受氣多大者曰鏞磬聲堅罄罄然
[022-29a]
 大者曰毊所以鼓柷謂之止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
 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撞之令左右擊所以鼓
 敔謂之籈敔如伏虎背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
 櫟之脩理其舊均平其聲執掺持營為調調和音曲
 飭整頓器物也 許氏慎曰女媧作簧隨作笙 陳
 氏祥道曰詩言左執簧非笙中之簧也 方氏慤曰
 鞀鞞鼓與鍾磬柷敔其聲質而一故脩以治之飭以
 正之而已琴瑟簫管竽笙箎簧其聲文而雜故必均
[022-29b]
 之使平調之使和也干戚戈羽無聲但執之以待用
 故言之別如此 馬氏睎孟曰簫植簧于枷竽笙植
 簧于發
 存疑孔氏穎達曰竽笙之總名也
 案本文言竽笙箎簧與上下文一例皆以四物為句
 且於舉笙之下又舉竾然後別舉簧則簧當別為一
 物許陳諸説得之孔疏以竽總笙未確 又案十九
 物于八音金石絲竹匏革木七音俱備獨缺土音竾
[022-30a]
 簧呂覽作壎箎則土音不缺似可従
 通論陳氏祥道曰鼓以節之鼗以兆之大鼓謂之鞞
 爾雅謂之麻以其音槩而長也小鞞謂之鞀爾雅謂
 之料以其音清而不亂也作堂下之樂必先鼗鼓周
 禮司馬職王執路鼓尤大旅師執鼙鼓尤小可知儀
 禮應鼙在阼階西建鼓之東應朔在西階西建鼓之
 北應朔皆小鼓奏樂先擊西朔而東鼙應之是應朔
 倡始應鼙和終而應朔以其引鼓又謂之朄儀禮有
[022-30b]
 朔無朄周禮有朄無朔其實一也世本庖羲作瑟五
 十絃黄帝使素女鼓之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絃
 具二均聲舊圖雅瑟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
 五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餘四絃案疑/作六謂之番番者贏
 也頌瑟長七尺二寸廣尺八寸二十五絃盡用之荀
 卿曰鳯凰于飛其音若簫簫長尺四寸者二十四管
 無底而善應故謂之䇾尺二寸者有底而交鳴故謂
 之筊爾雅大管曰簥以其聲大而髙也小曰篎以其
[022-31a]
 聲小而深也中曰篞以不髙不卑不大不小若土之
 與水相入也有虞氏下管至周而大備若孤竹之奇
 禮天神孫竹之衆禮地祗隂竹之幽禮人鬼各従其
 聲類也周禮笙師教吹笙竽爾雅大笙曰巢小曰和
 先儒謂笙大十九簧小十二簧竽三十六簧笙長四
 尺竽長四尺二寸後世和皆十七簧外設二管不定
 置謂之義管更調則更用由是定制二管於匏中為
 十九簧韓非子曰竽者五聲之長竽倡則諸樂皆和
[022-31b]
 白虎通曰簫者中呂之氣易説曰簫者夏至之音九
 寸之管主黄鐘十寸之管應十月廣雅曰箎八孔鄭
 司農曰七孔不可考也十二辰之大鍾特縣謂之鏞
 非是則編爾雅中曰剽小曰剗周禮編鍾編磬皆十
 二為堵二堵為肆堂上一鍾一磬則不編鼓柷謂之
 止欲戒止于早也鼓敔謂之籈欲脩潔於後也
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
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為去聲雩音/余辟音必
[022-32a]
 正義鄭氏康成曰陽氣盛而常旱孔疏四月純陽用/事故制月為雩月
 縦不旱/亦雩山川百源能興雲雨者也衆水始所出為百
 源必先祭其本乃雩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孔疏周禮/女巫凡邦
 之大災歌哭而請旱是大烖歌哭是吁嗟/之類注春秋者謂雩逺也逺為百穀求雨自鞀鞞至
 柷敔皆用為盛樂凡他雩用歌舞而已孔疏女巫旱/暵則舞雩
 百辟卿士古者上公若后稷句龍之類孔疏不云句/芒蓐收舉有
 益于民功之/顯者言之春秋傳曰龍見而雩雩之正當是四月
 周于秋三月中而旱亦脩雩禮以求孔疏春秋書秋/雩者二十一
[022-32b]
 而因著正雩此月失之矣孔疏夏五月/周秋七月也天子雩上帝
 諸侯以下雩上公周冬及春夏雖旱禮有禱無雩
 髙氏誘曰名山大川泉源所出非一故言百為民祈
 雨重之故用盛樂六代之樂皆用也百辟畿内之百
 縣大夫 孔氏穎達曰將欲雩祭先祈祀山川百源
 為將雩之漸重民之義也既雩之後又命諸侯雩祀
 古之百辟及卿士等生存能立功有益于人者考異
 郵説云天子禱九州山川諸侯祭封内大夫禱所食
[022-33a]
 邑山川凡雩必先禱故此經祈祀山川百源始大雩
 帝也禱者不雩僖公二年冬十月三年春正月夏四
 月直為禱祭而不雩故穀梁傳曰雩月雩之正也秋
 大雩非正也冬大雩非正也 馬氏睎孟曰山川百
 源氣之鍾也百辟卿士有功烈于民者也所以為民
 祈穀者靡神不舉矣 徐氏師曾曰此天子雩祀之
 禮侯國亦有舞雩但殺于天子耳
 通論陳氏祥道曰禮有先大而後小者異尊卑也祫
[022-33b]
 而後時祭郊而後三望之類是也有先小而後大者
 致敬文也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宮晉
 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于惡池是也此祈祀山川
 百源然後大雩致敬文之意既雩帝然後雩祀百辟
 卿士異尊卑之意也龍見而雩常也周禮旱暵則舞
 雩不言時所以待變也歌哭而請非盛樂也月令于
 仲夏以盛樂蓋秦制與古異矣 方氏慤曰此言大
 雩帝後言大饗帝雩以祈饗以報也祈必於仲夏以
[022-34a]
 隂生於午為物成之始也報必于季秋以陽窮于戌
 為嵗功之成也雩不必皆于帝雩于帝然後為大雩
 饗不必皆于帝饗于帝然後為大饗 楊氏曰郊非
 不用樂以禮為主雩非不用禮以樂為主蓋聲音之
 號所以詔告于天地之間欲以陰陽之和達神眀也
 存異鄭氏康成曰雩帝謂為壇南郊之旁雩五精之
 帝配以先帝也 孔氏穎達曰以雩是祭天當従陽
 位以五天總祭不可偏在四方故知在南郊以春夏
[022-34b]
 秋冬共成嵗功故知雩五精之帝以自外至者無主
 不止故知以人帝配之大皞五帝配靈威仰五帝
 案五帝當従蒼赤黄白黑五帝為正鄭注靈威仰等
 名目従禮緯殊不經 又案漢雩壇在龜山沂水之
 上蓋即曾晳所謂風乎舞雩者馬氏通考以為漢人
 舉事多即前代舊祀之地是漢乃因魯雩壇舊址為
 之與所謂南郊之旁異矣然鄭所以謂在南郊之旁
 者以南郊祭上帝此祭五帝五帝不可居上帝之壇
[022-35a]
 故別為壇其旁然本文止言帝未嘗言五帝安見雩
 者必靈威仰五帝而配者必伏羲五帝乎詩雲漢篇
 憂旱也言自郊徂宫上帝不臨后稷不克又言昊天
 上帝則不我遺父母先祖胡寧忍予則其壇即南郊
 其祭即上帝其配即已之先祖眀矣唐貞觀禮雩祀
 五天帝五人帝五官于南郊恐不若顯慶禮雩祀昊
 天上帝於圜丘之正也
農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
[022-35b]
雛仕于反陳氏澔移是/月也字置農乃登黍上
 正義鄭氏康成曰登進也云嘗黍者不以牲主穀也
 必以黍者黍火穀氣之主也髙氏誘曰雛春鷚也不/言嘗雛而言嘗黍重穀
 也/含桃櫻桃也 蔡氏邕曰此時黍新熟今蟬鳴黍
 是也 許氏慎曰黍以暑得名小暑至農遂登黍
 髙氏誘曰雛新鷄也 孔氏穎達曰櫻桃先成異于
 餘物故特記之其實諸果于時亦薦 方氏慤曰雛
 蓋鷄也必謂之雛者鷄以雛為美也若羊則以大為
[022-36a]
 美配菽食則又曰鷄者日之所食為常時之所嘗為
 暫固不能無貴賤之別也
 存異孔氏穎達曰孟秋農乃登穀穀黍稷也仲夏新
 黍未熟猶用舊黍
 案本文眀言農乃登黍則新黍矣以為舊黍者悞
令民毋艾藍以染艾刈/通
 正義鄭氏康成曰為傷長氣也此月藍始可別夏小
 正曰五月啓灌藍蓼熊氏曰灌叢生也開別/此叢生之藍蓼使稀散 髙氏
[022-36b]
 誘曰毋艾以染青未成也 孔氏穎達曰藍體叢生
 早別之則多傷此月長大始可分移布散也
 存異陳氏澔曰藍之色青青者赤之母刈之亦傷時
 氣也
 案陳氏説失之迂鑿
毋燒灰毋暴布暴歩卜反灰呂氏春秋/作炭淮南子同今従之
 正義髙氏誘曰毋燒炭草木未成也不欲夭物是月
 炎氣盛猛布暴則脆傷之 徐氏師曽曰毋燒炭不
[022-37a]
 伐薪也
 存疑陸氏佃曰帛陰也布陽也湅陰也暴陽也養陽
 貴適其中雖不燒灰亦不暴布 張氏虙曰此二事
 亦為染而發考工記㡛氏湅帛以欄為灰言以欄木
 之灰漸釋其帛又曰晝暴諸日則布亦必暴矣而曰
 毋者燒灰暴布則耗傷陽氣不欲張而用之也
 存異鄭氏康成曰毋燒灰為傷火氣也火之氣於是
 為盛火之滅者為灰毋暴布不以陰功干太陽之事
[022-37b]
 案呂氏春秋作毋燒炭與後乃伐薪為炭相對文義
 甚眀暴布陸張説可參鄭説似未確
門閭毋閉關市毋索
 正義鄭氏康成曰順陽敷縦不難物也 髙氏誘曰
 門城門閭里門也毋閉民順陽氣布散於外也關要
 塞市人所聚毋索不征税也 孔氏穎達曰商旅或
 隠蔵其物以避征税者是月従長之時故不搜索
 馬氏睎孟曰毋閉利宣也毋索不恃察以窮民隠也
[022-38a]
  朱氏申曰毋閉欲居者之得其凉毋索欲行者之
 得其利 陳氏澔曰毋閉一順陽氣之宣通一使暑
 氣之宣散毋索當時氣盛大之際人君亦當體之而
 行寛大之政也
挺重囚益其食
 正義鄭氏康成曰挺猶寛也 髙氏誘曰挺緩也
 孔氏穎逹曰益其食皇謂増益囚之飯食義當然熊
 謂益羣臣祿食非也 方氏慤曰挺其囚猶在所繫
[022-38b]
 故益其食焉 馬氏睎孟曰不以其罪廢不忍人之
 政也 張氏虙曰恐以瘐死傷助長氣也 陳氏澔
 曰挺者㧞出之義重囚禁繫嚴密故特加寛假輕囚
 不如是也
游牝別羣則縶騰駒班馬政
 正義鄭氏康成曰別羣孕妊之欲止也縶騰駒為其
 牝氣有餘相踶齧也馬政謂養馬之政教廋人職曰
 掌十有二閑之政令以阜馬佚特敎駣攻駒此之謂
[022-39a]
 也孔疏校人職云天子十二閑諸侯六閑大夫四閑/毎閑馬二百一十六匹馬二嵗曰駒三嵗曰駣阜
 盛壯也佚用之不使甚勞敎/始乗習之攻駒制其踶齧者 髙氏誘曰是月牝馬
 懐妊己定故別其羣 方氏慤曰言駒不言犢以牛
 性順無事乎縶之也馬政若周官趣馬簡其節巫馬
 治其疾校人辨其屬廋人掌其閑以及圉師之所敎
 圉人之所養皆是 朱氏申曰班分布也
 通論方氏慤曰馬火畜馬政於夏班之宜矣周官馬
 政皆列於夏官亦此意也于季秋又言之者夏主養
[022-39b]
 秋主御養于夏然後成於秋而可御也
 案夏小正頒馬傳曰分夫婦之駒納之則法也蓋牛
 馬皆感春生之氣而交故合累牛騰馬同月而牛生
 差早馬必十二月乃生至此則馬所妊之駒生矣故
 於駒之騰者縶之使調習也不言牿童牛牛之生多
 不待此月者且馬為戎備重之故特言之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
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
[022-40a]
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齊齋同處上聲和去聲刑/呂氏春秋淮南子皆作徑
 正義鄭氏康成曰爭者陽方盛陰欲起也分猶半也
 掩隱翳也躁猶動也今月令毋躁為欲靜進猶御見
 也節耆欲定心氣微陰扶精不可散也毋刑謂罪罰
 之事不可以聞晏安也陰稱安 髙氏誘曰至極也
 晝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晝之長極矣隂氣始起于
 下盛陽强蓋其上故爭揜深也止節之薄猶損也静
 事毋徑言當精詳而後行也 孔氏穎達曰死生分
[022-40b]
 蔡云感陽氣長者生感陰氣成者死也君子謂人君
 已下至在位士也齊戒所以敬導萌陰也處不顯露
 又不躁動恐干陰以安之也歌樂華麗之事為助陰
 靜故止之既止聲色故嬪房不得進御侍夕亦為微
 隂始動不可動於隂事也滋味和調氣味殊異他時
 可食此時傷人凡此皆清靜止息之事所以正定身
 中安隂之所成就也 方氏慤曰陰陽爭者此隂方
 來與陽遇仲冬陽方來與隂遇也陽主生隂主死微
[022-41a]
 隂既生則萬物向乎死矣故死生之理於是分也君
 子以陰陽方爭故潔誠居内退聽以待其定暑為躁
 寒静故於暑時特以毋躁戒之止聲色欲其視聴之
 專也進進御也方解緩之時慮摇其精故戒之主物
 言曰滋主人言曰和厚滋味而致和或昏憒其志意
 也嗜發乎外欲動乎内皆主於心故節嗜欲乃以定
 心氣也靜事毋刑不欲動而有為也刑雖隂之事然
 用刑則動而有為矣故亦戒之陽造始而為早陰代
[022-41b]
 終而為晏始以生之終以成之故曰成 應氏鏞曰
 晏安也安靜之隂也陽生固貴乎安靜而陰徳本靜
 尤不可有所擾也
 案言毋刑者陽為德陰為刑也呂覽淮南子皆作毋
 徑言無任意妄為其義為確
 通論徐氏師曾曰聖人扶陽抑隂則安静以養微陽
 可也今養微隂何歟曰天地不能純陽無陰人身亦
 然隂陽所以當交養也
[022-42a]
 存疑孔氏穎逹曰冬至圜丘夏至方澤皆有樂故知
 止聲非也 吳氏澄曰晏爾雅云柔也凡内而掩身
 外而靜事皆是順時保養以安定初生之柔隂使漸
 至完成而無所虧傷
 辨正朱子曰止聲色蓋亦處必掩身毋躁之義若以
 正樂言則拘矣月令之説固多有未安而注以此為
 非則失其指
 案君子無故不去琴瑟豈有審一定和之樂亦不一
[022-42b]
 御五服五章之色亦不一覩者哉此聲色乃指可以
 滛心蕩志者耳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堇音謹又蟬始鳴夏小/正作良蜩鳴又有唐蜩
 鳴/
 正義鄭氏康成曰又記時候也半夏藥草木堇王蒸
 也 髙氏誘曰蟬以翼鳴木堇朝榮暮落是月榮華
 可用作蒸雜記謂之朝生一名蕣詩顔如舜華 孔
 氏穎逹曰爾雅椵木槿櫬木槿郭云二名可食或呼
[022-43a]
 為日及 方氏慤曰鹿好羣而相比陽類故夏至感
 隂生而角解麋多欲而善迷隂類故冬至感陽生而
 角解言木堇別於堇草也以感微隂而榮故朝榮暮
 隕 張氏虙曰鹿山獸麋澤獸山髙而澤卑鹿受髙
 燥之氣必資于陰麋受卑濕之氣必資于陽故其角
 生新而解舊也 朱氏申曰蟬隂類感隂生而始鳴
 半夏陽氣上而隂已生木堇隂氣兆而陽不固也
 徐氏師曽曰鹿以陽為體以隂為末角末也故應陰
[022-43b]
 而隕 盧氏翰曰蟬兩翼喙長在腹下或以為無口
 以脅鳴有數種蜩螗皆大&KR1578蠽螿皆小
 案鹿陽獸牡曰麚牝曰麀子曰麛有力曰□角初生
 而赤曰茸不數日即成角骨之易長莫過于此夏至
 角脫盛陽之感微隂也蟬最大曰蝒青小曰蠽有文
 曰蜻五采曰螗楚名蜩宋名蝘陳鄭名蜋蜩齊魯名
 螇螰關東名蜒蚞先伏土中脫穢而出謂之蟬蜕見
 日則鳴日陰則止夏小正云良蜩鳴匽之興五日翕
[022-44a]
 望乃伏蓋匽即蝘其興也以五日翕合也十五日曰
 望合望之日乃死曰興者不見其生曰伏者亦不見
 其死也其始鳴微隂喜附盛陽也半夏實圓色白其
 性燥烈感陽盛放生木堇朝榮暮萎與蜉蝣之朝生
 暮死同月皆微陰之喜附盛陽故不可乆也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
 正義鄭氏康成曰陽氣盛又用火于其方害微陰也
  髙氏誘曰為太揚火氣也 方氏慤曰夏火旺之
[022-44b]
 時南方火旺之地旺而又旺則其氣太盛而害微隂
 之生矣 朱氏申曰隆者不可復益也
可以居髙眀可以逺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正義鄭氏康成曰順陽在上也髙明謂樓觀也闍者
 謂之臺有木者謂之榭 髙氏誘曰積土四方而髙
 曰臺加木曰榭皆所以順陽而宣眀之 孔氏穎逹
 曰李廵云有大殿無室曰榭郭云若今之堂堭 方
 氏慤曰居髙眀乃可逺眺望山陵自然髙明之所臺
[022-45a]
 榭人為髙明之所臺榭亦必升而言處不若山陵之
 不可久居也順陽在上故居處如此 張氏虙曰言
 可以者惟仲夏為宜也眺望可逺或困目力山陵可
 升或有嵐障臺榭可處或避髙寒則亦有時不宜矣
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
則五穀晚熟百螣時起其國乃饑行秋令則草木零落
果實早成民殃於疫螣音特又果實吕氏春秋作果蓏/淮南子下有五月官相其樹榆
 正義鄭氏康成曰行冬令則子氣乗之行春令則卯
[022-45b]
 氣乗之行秋令則酉氣乗之也陽為兩陰起脅之則
 凝為雹盜賊攻刦亦雹之類也五穀晚熟生日長也
 螣蝗之屬言百者明其類衆八月宿直昴畢為天獄
 主殺果實早成生日短也民殃于疫大陵之氣来為
 害也 髙氏誘曰冬寒冰凍故雹冬陰閉蔵故不通
 春生育故五穀晚熟百螣動股之屬兖人謂蝗為螣
 蟲害稼故國饑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行秋成熟之令
 故草木零落而果蓏早成非其時氣故疫 朱氏申
[022-46a]
 曰草木零落秋氣肅物也果實早成秋氣成物也
 彭氏㢘夫曰道路不通盗賊阻也暴兵即盜賊皆陰
 氣攻陽之故夏行春令則五穀之熟傷於太遲夏行
 秋令則果實之成傷於太早疫金火之相干也 陳
 氏澔曰行冬令為子水所傷行春令為卯木所滛行
 秋令為酉金所讐也 徐氏師曽曰百螣言多也春
 氣盛於末故蟲食葉
 案雹陰脅陽故雹中虚凍陰奪陽故凍上實不通冬
[022-46b]
 閉塞也暴兵水戰火陰戰陽也朱子云食葉曰螣今
 俗名蟥雨下日中附苖成質絲網葉上食葉盡而遇
 西風則化為蝱蓋卯中房星主蠶氣亂故為螣也酉
 有大陵積尸之氣故疫
 
 
 
欽定禮記義疏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