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8 欽定禮記義疏-清-高宗弘曆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
欽定禮記義疏          禮類三禮記之屬/
 提要
     臣/等謹按
  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
  御定三禮義疏之第三部也經文四十九篇釐為七十七卷附載圖
    五卷其詮釋七例亦與周官義疏同三禮以鄭氏為専門王
    肅亦一代通儒博觀典籍百計難之弗勝也後儒所見
[000-1b]
    曽不逮肅之棄餘乃以一知半解譁然詆鄭
    氏不聞道韓愈所謂不自量者其是類歟然
    周官儀禮皆言禮制禮記則兼言禮意禮制
    非考證不明禮意則可推求以義理廣摭羣
    言於郊社樂舞裘冕車旗尊彛圭鬯燕飲饗
    食以及月令内則諸名物皆一一辨訂即諸
    子軼門百家雜說可以恭考古制者亦詳徴
    博引曲證旁通而辨說則頗採宋儒以補鄭
[000-2a]
    注所未備其中庸大學二篇陳澔集說以朱
    子編入四書遂刪除不載殊為妄削古經今
    仍録全文以存舊本惟章句改從朱子不立
    異同以消門户之爭盖言各有當義各有取
    不拘守于一端而後見
  衡鑒之至精也至于
 御纂諸經易不全用程𫝊本義而仍以程𫝊本義居
    先書不全用蔡𫝊而仍以蔡𫝊居先詩不全
[000-2b]
    用朱𫝊而仍以朱𫝊居先春秋于胡𫝊尤多
    所駁正刋除而尚以胡𫝊標題列三𫝊之次
    惟禮記一經于陳澔集說僅棄瑕録瑜雜列
    諸儒之中不以冠首仰見
  睿裁精審務恊是非之公尤足正胡廣等禮記大
    全依附門牆隨聲標榜之謬矣乾隆四十六
    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000-3a]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 禮類三禮記之屬/
 欽定禮記義疏凡例
   一
  本朝崇尚經術周易折中奉
聖祖御纂後詩書春秋次第成編兹
 特命儒臣纂修三禮
 欽定折衷於是五經炳備咸正無缺惟禮記經文既多
    註釋繁富故簡帙逾舊今勒成七十有七卷圖
[000-4b]
    五卷共八十二卷
   一說禮諸家或専尚鄭孔或喜自立說而好排注
    疏紛紛聚訟兹各虛心體究無所専適惟說之
    是者從之至於義理之指歸一奉程朱為圭臬
    云
   一三禮同為聖典而戴記旨非一端必博徵羣籍
    以求精解確證故自竹書汲冢周秦諸子帝王
    世紀及史漢等皆在採錄其諸儒由鄭氏而下
[000-5a]
   至
 本朝儒家専訓戴經外或註他經或在別說義有當
   引咸採擇以入案中不另標姓氏其宋元以來
   或𠞰說雷同蕪蔓冗陋無足𤼵明者皆屏汰不
   錄
  一經文如玉藻王制諸篇有先後錯簡宜更正者
   止於注内表明之諸家或未詳究則以案語𤼵
   之而文仍舊本無専輒改易用昭遵古之義惟
[000-5b]
   月令樂記章句稍有併合分析為便於訓釋也
  一經文字樣間有不同如九齡或作九聆九鈴等
   竝附出本文下
  一中庸大學二篇自宋大儒編為四書其後俗本
   禮記遂有止載其目而不列其文者兹仍曲臺
   之舊以尊全經以存古本兼輯朱註以示準繩
   而正義等條概置勿用
  一禮經名物度數尤當精審極究辨是非而正異
[000-6a]
   同故注中於郊社樂舞裘冕車旗尊彝圭鬯燕
   飲饗食及月令紀候之物内則有事之文皆再
   三考訂研核必求至當而九天六天眀堂大廟
   鄭王之殊互今古之參差或駁或甄要取歸於
   不惑其有去古既逺類不可以强通者則從闕
   疑
  一每經文下講說諸家各以時代為次代同者則
   以其人之先後為次所引注疏間或先孔後鄭
[000-6b]
   者則因經文之先後次之
  一每經文下釋詁辨析互引旁連說或兼存義有
   總括先正義次通論餘論次存疑存異次辨正
   次案次總論如案繫辨正則列在存疑存異後
   若但𤼵明經義則列在存疑存異前七十七卷
   統歸畫一
  一先儒稱鄭氏康成稱周程張朱子及稱姓名若
   某氏某曰等體例亦歸畫一
[000-7a]
  一孔疏或釋注或闡經旨各分大小書之與周官
   儀禮賈疏一例
  一所引注疏或仍其全文或節其要義有刪無增
   亦無改
  一古注疏每篇目下必有解題著所以名篇之意
   今自鄭孔外凡諸家有所論說皆採取其要使
   一篇大旨開卷即明
  一月令一篇諸家所論得失不同今採周書時訓
[000-7b]
   吕不韋書淮南子及唐月令各附於下而以時
   憲書較當時節候以備參考
  一禮記雖雜成於漢儒然微言大義往往斯在即
   以檀弓事或𫝊疑明堂位辭多夸越王制與周
   官孟子各有牴牾亦必詳求義訓不附會亦不
   武斷
  一校正字體㸃畫無訛一遵康熙字典
  一古六經皆有圖蓋左圖右史所以按驗而便稽
[000-8a]
   考也兹編既成復因禮器三禮諸圖之舊損益
   為圖并加圖說俾窮經者瞭如指掌
[000-9a]
 引用姓氏
 周
  荀氏况/
 漢
  董氏仲舒/ 寛夫/ 廣川/
  毛氏萇/     趙郡/
  司馬氏遷/ 子長/ 龍門/
  孔氏安國/ 子國/ 曲阜/
[000-9b]
  戴氏徳/  延君/ 譙國/
  戴氏聖/ 次君/
  劉氏向/  子政/
  劉氏歆/  子駿/
  杜氏子春/    緱氏/
  班氏固/  孟堅/ 扶風/
  賈氏逵/  景伯/
  仲氏長統/ 公理/ 髙平/
[000-10a]
  鄭氏興/  少贑/
  鄭氏衆/  仲師/
  馬氏融/  季長/ 扶風/
  許氏慎/  叔重/
  服氏䖍/  子愼/
  盧氏植/  子幹/ 涿郡/
  何氏休/  邵公/ 任城/
  鄭氏𤣥/  康成/ 髙密/
[000-10b]
  趙氏岐/  邠卿臺卿/一字
  蔡氏邕/  伯喈/ 陳畱/
  髙氏誘/
  應氏劭/ 仲瑗仲南頓/一作 逺
  劉氏熙/  成國/
  李氏廵/
  田氏瓊/
  王氏肅/  子邕/
[000-11a]
  孫氏炎/  叔然/ 樂安/
  蘇氏林/  孝友/ 陳畱/
  譙氏周/  允南/ 西充/
  韋氏昭/  𢎞嗣/ 雲陽/
  射氏慈/  孝宗/
  何氏晏/  平叔/ 南陽/
 晉
  杜氏預/  元凱/ 當陽/
[000-11b]
  孫氏毓/
  郭氏璞/  景純/ 聞喜/
  范氏寗/  武子/
  傅氏咸/  長虞/ 義渠/
  賀氏循/  彥先/ 山隂/
  徐氏邈/  仙民/ 姑幕/
  劉氏智/  子房/ 髙唐/
 宋
[000-12a]
  庾氏蔚之/    潁川/
  范氏曄/  蔚宗/ 順陽/
 梁
  賀氏瑒/  徳璉/ 山隂/
  崔氏靈恩/   東武城/
  何氏𦙍/  子季/ 潛江/
  皇氏侃一作皇甫/ 吳郡/
 北魏
[000-12b]
  徐氏遵眀/ 子判/ 華陰/
  李氏謐/  永和/
  袁氏翻/
 北齊
  熊氏安生/ 植之/ 阜城/
 隋
  王氏通/  仲淹/ 文中子/
 唐
[000-13a]
  陸氏元朗/ 徳眀/ 吳縣/
  魏氏徴/  元成/
  孔氏穎達/ 仲達沖衡水/一作 逺
  賈氏公彦/    洺州/
  顔氏師古/ 籀/  萬年/
  張氏守節/
  杜氏佑/  君卿/ 萬年/
  趙氏匡/  伯循/ 河東/
[000-13b]
  邱氏光庭/
  韓氏愈/ 退之/ 昌黎/
  柳氏宗元/ 子厚/ 河東/
  成氏伯璵/    中山/
 宋
  聶氏崇義/    洛陽/
  孫氏奭/  宗古/ 博平/
  邢氏昺/  叔明/
[000-14a]
  歐陽氏修/ 永叔/ 廬陵/
  曾氏鞏/  子固/ 南豐/
  劉氏敞/  原父/ 公是/
  劉氏攽/  貢父/ 公非/
  司馬氏光/ 君實/ 涑水/
  王氏安石/ 介甫/ 臨川/
  何氏洵直/
  王氏昭禹/ 光逺/ 東巖/
[000-14b]
  方氏慤/  性夫/ 嚴陵/
  馬氏睎孟/ 彥醇/
  劉氏彝/ 執中/ 長樂/
  李氏格非/ 文叔/ 濟南/
  陸氏佃/  農師/ 山陰/
  劉氏安世/ 器之/ 元城/
  周子敦頤/ 茂叔/ 濂溪/
  程子顥/  伯淳/ 明道/
[000-15a]
  程子頤/ 正叔/ 伊川/
  張子載/ 子厚/ 横渠/
  范氏祖禹/ 淳夫/ 華陽/
  蘇氏軾/  子瞻/ 東坡/
  顧氏臨/  子敦/
  劉氏恕/  道原/ 京兆筠州/一作
  黄氏敏求/    演山/
  黄氏裳/  冕仲/ 延平/
[000-15b]
  周氏諝/  希聖/ 延平/
  吕氏大臨/ 與叔/ 藍田/
  周氏行已/ 恭叔/ 浮沚/
  吕氏希哲/ 原眀/ 滎陽/
  彭氏汝礪/ 器資/ 鄱陽/
  李氏覯/  泰伯/ 盱江/
  晁氏說之/ 以道/ 嵩山/
  沈氏括/  存中/ 夢溪翁/
[000-16a]
  楊氏時/  中立/ 龜山/
  陳氏祥道/ 用之/ 三山/
  陳氏𤾉/  晉之/
  胡氏安國/ 康侯/ 崇安/
  范氏成大/ 致能/ 吳郡/
  葉氏夢得/ 少藴/ 石林/
  慕容氏彥逄/ 叔遇/ 毗陵/
  胡氏銓/  邦衡/ 廬陵/
[000-16b]
  應氏鏞/  子容/ 金華/
  髙氏閌/  抑崇/ 息齋/
  程氏迥/  可久/ 沙隨/
  程氏大昌/ 泰之/ 休寕/
  鄭氏樵/  漁仲/ 夾漈/
  洪氏适/  景伯/ 鄱陽/
  洪氏邁/  景盧/ 容齋/
  王氏蘋/  信伯/ 福清/
[000-17a]
  林氏之奇/ 少穎/ 三山/
  髙氏文彪/    㑹稽/
  胡氏寅/  明仲/ 致堂/
  胡氏宏/  仁仲/ 五峯/
  林氏光朝/ 謙之/ 艾軒/
  張氏栻/  敬夫/ 南軒/
  吕氏祖謙/ 伯恭/ 東萊/
  朱子熹/  元晦/ 紫陽/
[000-17b]
  薛氏季宣/ 士龍/ 永嘉/
  史氏浩/  直翁/ 四明/
  陸氏九淵/ 子静/ 象山/
  陳氏傅良/ 君舉/ 止齋/
  王氏炎/  晦叔/ 雙溪/
  唐氏仲友/ 與正/ 金華/
  葉氏適/  正則/ 水心/
  項氏安世/ 平甫/ 括蒼/
[000-18a]
  黄氏度/  文叔/ 山陰/
  鄭氏鍔/  剛中/ 三山/
  李氏舜臣/ 子思/ 隆山/
  黄氏榦/  直卿/ 勉齋/
  輔氏廣/  漢卿/ 慶源/
  蔡氏沈/  仲黙/ 九峯/
  楊氏復/  信齋/ 秦溪/
  楊氏簡/  敬仲/ 慈湖慈溪/一作
[000-18b]
  沈氏清臣/ 正卿/ 晦巖/
  游氏桂/  元𤼵/ 廣安/
  陳氏騤/  叔進/ 天台/
  易氏祓/  彥祥彥山齋/一作 章
  葉氏時/  秀𤼵/ 竹埜/
  顧氏元常/ 平甫/ 新定/
  陳氏淳/  安卿/ 北溪/
  林氏椅/ 奇卿/
[000-19a]
  沈氏煥/  晦叔/ 四明/
  邵氏淵作囦萬宗/一 金華/
  徐氏自明/ 誠甫/ 永嘉/
  戴氏溪/  少望肖岷隠/一作 望
  祝氏穆/  和父/
  潘氏植/  子醇/ 浦城/
  張氏逸/  大隠/
  莊氏夏/  子禮/ 永春/
[000-19b]
  晁氏公武/ 子止/ 昭徳/
  趙氏汝騰/ 茂實/
  眞氏徳秀/ 景元希西山/一作 元
  魏氏了翁/ 華父/ 鶴山/
  王氏與之/ 次㸃/ 東巖/
  范氏鍾/  仲和/ 金華/
  嚴氏粲/  坦叔/ 華谷/
  黄氏仲炎/ 若晦/ 永嘉/
[000-20a]
  李氏冶/  敬齋/
  衛氏湜/  正叔/ 崑山/
  張氏虙/     四明/
  陳氏埴/  器之/ 潛室/
  劉氏孟冶/
  饒氏魯/ 仲元/ 魯齋/
  王氏應麟/ 伯厚/ 深寧叟/
  熊氏禾/  去非/ 勿軒/
[000-20b]
  馬氏廷鸞/ 翔仲/ 碧梧/
  朱氏申/  周翰/ 建安/
  林氏希逸/ 鬳齋/
  黄氏震/  東𤼵/ 慈溪/
  陳氏振孫/ 伯玉/ 直齋/
  家氏鉉翁/ 則堂/ 處士/
 元
  馬氏端臨/ 貴與/ 鄱陽/
[000-21a]
  敖氏繼公/ 君善/ 長樂/
  吳氏澄/  幼清/ 臨川/
  金氏履祥/ 吉甫/ 仁山/
  熊氏朋來/ 與可/
  陳氏澔/  可大/ 東匯/
  程氏復心/    婺源/
  陳氏櫟/  定宇/ 新安/
  彭氏應龍/ 翼夫/ 集齋/
[000-21b]
  戴氏侗/
  彭氏   亷夫/
  虞氏集/  伯生/ 邵庵/
  李氏亷/
  彭氏絲/  魯叔/ 魯齋/
 明
  劉氏基/  伯溫/ 青田/
  王氏褘/ 子充/ 金華/
[000-22a]
  汪氏克寛/ 徳輔/ 環谷/
  方氏孝孺/ 希古/ 正學/
  邵氏寳/  國賢/ 二泉/
  邱氏濬/  仲深/ 瓊山/
  羅氏欽順/ 允昇/ 整菴/
  吕氏柟/  仲木/ 涇野/
  何氏孟春/ 子元/ 郴州/
  魏氏校/  子才/ 莊渠/
[000-22b]
  姚氏舜牧/ 虞佐虞承庵/一作 颺
  徐氏師曾/ 伯魯/ 魯庵/
  季氏本/  明徳/ 彭山/
  王氏應電/ 昭眀/ 明齋/
  鄧氏元錫/ 汝極/ 潛谷/
  郝氏敬/  仲輿/ 楚望/
  吕氏坤/  叔簡/ 新吾/
  余氏心純/ 葵明/ 黄崗/
[000-23a]
  王氏圻/     洪州/
  黄氏乾行/   玉巖/
  張氏怡/
  楊氏鼎熙/    緝庵/
  芮氏城/  巖尹/ 溧陽/
  秦氏繼宗/
  何氏兆清/ 聖徵/ 吳中/
  湯氏三才/ 中立/ 丹陽/
[000-23b]
  盧氏翰/
  孫氏佖/     眉山/
  晏氏光/
  李氏開/ 去非/ 小舟/
  王氏      石梁/
  吳氏華/
  張氏燧/
  史氏駉孫/
[000-24a]
  毛氏信卿/
  蔣氏君實/
  胡氏迥/
  王氏子墨/
  董氏瑋/
  王氏喬桂/
  董氏師讓/
  詹氏道𫝊/
[000-24b]
  董氏應𤾉/
  孫氏景南/
  徐氏
  李氏
  虙氏
  張氏
  彭氏
  王氏
[000-25a]
  許氏
         以上二十四人未詳世次今附/於此
[000-26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目錄
 卷首
聖制
  綱領
 卷一
  曲禮上第一之一
 卷二
[000-26b]
  曲禮上第一之二
 卷三
  曲禮上第一之三
 卷四
  曲禮上第一之四
 卷五
  曲禮上第一之五
 卷六
[000-27a]
  曲禮下第二之一
 卷七
  曲禮下第二之二
 卷八
  曲禮下第二之三
 卷九
  檀弓上第三之一
 卷十
[000-27b]
  檀弓上第三之二
 卷十一
  檀弓上第三之三
 卷十二
  檀弓下第四之一
 卷十三
  檀弓下第四之二
 卷十四
[000-28a]
  檀弓下第四之三
 卷十五
  王制第五之一
 卷十六
  王制第五之二
 卷十七
  王制第五之三
 卷十八
[000-28b]
  王制第五之四
 卷十九
  王制第五之五
 卷二十
  月令第六之一
 卷二十一
  月令第六之二
 卷二十二
[000-29a]
  月令第六之三
 卷二十三
  月令第六之四
 卷二十四
  月令第六之五
 卷二十五
  月令第六之六
 卷二十六
[000-29b]
  曾子問第七之一
 卷二十七
  曾子問第七之二
 卷二十八
  文王世子第八之一
 卷二十九
  文王世子第八之二
 卷三十
[000-30a]
  禮運第九之一
 卷三十一
  禮運第九之二
 卷三十二
  禮運第九之三
 卷三十三
  禮運第九之四
 卷三十四
[000-30b]
  禮器第十之一
 卷三十五
  禮器第十之二
 卷三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之一
 卷三十七
  郊特牲第十一之二
 卷三十八
[000-31a]
  郊特牲第十一之三
 卷三十九
  内則第十二之一
 卷四十
  内則第十二之二
 卷四十一
  玉藻第十三之一
 卷四十二
[000-31b]
  玉藻第十三之二
 卷四十三
  玉藻第十三之三
 卷四十四
  明堂位第十四
 卷四十五
  喪服小記第十五之一
 卷四十六
[000-32a]
  喪服小記第十五之二
 卷四十七
  大傳第十六
 卷四十八
  少儀第十七
 卷四十九
  學記第十八
 卷五十
[000-32b]
  樂記第十九之一
 卷五十一
  樂記第十九之二
 卷五十二
  樂記第十九之三
 卷五十三
  雜記上第二十之一
 卷五十四
[000-33a]
  雜記上第二十之二
 卷五十五
  雜記下第二十一之一
 卷五十六
  雜記下第二十一之二
 卷五十七
  喪大記第二十二之一
 卷五十八
[000-33b]
  喪大記第二十二之二
 卷五十九
  祭法第二十三
 卷六十
  祭義第二十四之一
 卷六十一
  祭義第二十四之二
 卷六十二
[000-34a]
  祭統第二十五
 卷六十三
  經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卷六十四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卷六十五
  坊記第三十
 卷六十六
[000-34b]
  中庸第三十一之一
 卷六十七
  中庸第三十一之二
 卷六十八
  表記第三十二
 卷六十九
  緇衣第三十三
 卷七十
[000-35a]
  奔喪第三十四 問喪第三十五 服問第三十
   六
 卷七十一
  閒𫝊第三十七 三年問第三十八
 卷七十二
  深衣第三十九 投壺第四十 儒行第四十一
 卷七十三
  大學第四十二
[000-35b]
 卷七十四
  冠義第四十三 昏義第四十四
 卷七十五
  鄉飲酒義第四十五 射義第四十六
 卷七十六
  燕義第四十七 聘義第四十八
 卷七十七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000-36a]
 卷七十八
  禮記圖一
 卷七十九
  禮記圖二
 卷八十
  禮記圖三
 卷八十一
  禮記圖四
[000-36b]
 卷八十二
  禮記圖五
[000-37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卷首
聖制
天以隂陽五行化生萬物四時宣其氣百昌欣其榮而
於穆不巳之理主宰其中者本至易而無難也地有山
川河嶽涵負萬類飛走動息之各安其居𤼵生長養之
各順其序而安貞順應之徳根柢其内者本至簡而無
繁也樂由天作其極也如乾之易禮以地制其極也如
[000-37b]
坤之簡是故行綴兆興羽籥作鐘鼔非所謂易也而易
在其中几筵升降酌獻酬酢非所謂簡也而簡寓其内
本之於中者和而愛則聞其樂者皆知親其親本之於
中者和而敬則見其禮者皆知尊其尊尊尊而親親易
簡之本也故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爭則由於不簡
也怨則由於不易也豈所語於聖人之揖讓而治天下
者耶夫不能極禮樂之至則不能易簡不能易簡則不
能化成天下彼淫樂慝禮之日興無論矣即規規於器
[000-38a]
數儀文之末而不得其本原輒曰我能興禮樂也豈有
當哉
軒轅氏命伶倫取嶰谷之竹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黄鐘
之宫制十二筩以聽鳯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
黄鐘之宫而準隔八之法以相生六律之義所由昉也
六律定而度量衡莫不定焉六律所以為萬事根本而
黄鐘又六律之根本也蓋古之聖王其為民之計至深
逺矣為之食以救其饑為之衣以禦其寒處之宫室以
[000-38b]
去其昏墊董之學校以化其澆漓猶恐其相欺也為之
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衞之司徒
修六禮以節民性明七敎以興民徳大司樂以成均之
義敎王胄子與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及凡民之俊秀
所以作君作師既富方穀者也然其法天時興地利導
人和以興作勞息莫不以六律為之根本授時以厯而
厯本於律齊民以政而政本於律是故分至寒暑之各
應其時而歲月日時無差也九十分黄鐘之長一為一
[000-39a]
分各自其十以登於引則度之長短皆得也黄鐘之管
容子穀秬黍中者一千二百為一龠十龠則合積而至
於斛則量之多寡不忒也一龠之重十有二銖倍之則
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則衡之重輕不
爽也黄鐘正則六律正六律正則萬事成夫天下至大
也萬事至紛也以一人齊萬事執此以往莫之或差也
此古昔聖王所以能一道徳同風俗也與
月令所云來嵗之宜即象魏所布之政也先王治民原
[000-39b]
不期於朝令而暮改也宋室行新法舉周官一歲五歲
三十歲皆有變更之法以附會其說謬矣
天徳王道其本一也一者何曰心而已聖人言王道必
本諸一心然心不可以名象形不可以言語飾不可以
事功論不可以鬼神惕蓋敬鬼神而逺之鬼神亦吾心
中之一物耳論事功則唐太宗致治之盛幾於成康然
於古聖王天徳王道一以貫之者槩乎其未有聞也至
於言語名象更為枝蔓其不可以徵心明矣故記言王
[000-40a]
道亦曰心無為也以守至正
記曰人情者聖王之田蓋生民有欲無主乃亂上天眷
命作之君師君師者所以裁成輔相而治其情者也得
其道而理之則其情恊拂其道而驅之則其情亂恊則
天下歸心亂則兆民背叛其機甚微而宗社之安危係
焉故聖王之治人情猶農夫之治田聖王小心畏懼日
昃不遑所以事上帝而畏民碞者凡以治人情而無鹵
莽滅裂之患故大順大化淪肌浹髓萬世之業本於此
[000-40b]
焉夫惟施之也有次第是以其成功大而逺彼不以治
理為心而耽晏安者是猶棄田而弗治而霸者假仁仗
義以蘄速成者亦猶揠苖助長均為惑之甚矣
神明而陽乾之屬也鬼暗而隂坤之屬也一陽來復子
月天開先王於是乎行郊祀之禮以迓微陽記云禮行
於郊而百神受職蓋陽氣方倡生物伊始也然禮本於
天而成於地乾徳統天併坤而有之使其稍有不恊則
於陽氣或悖而不足以𤼵生物之機是故先王欽若昊
[000-41a]
天對越上帝則風雨節而寒暑時地且受職況百神哉
禮者敬而已矣君子敬以直内如松柏之有心禮之用
和為貴君子和以應物如竹箭之有筠以竹箭之筠較
松柏之心心内而筠外也心為質而筠為文要之外根
於内文本乎質君子之居心即所以應物也誠敬之至
通於神人以之事天饗帝彼徒以威儀玉帛飾諸外者
無其心矣遑問筠哉
少儀云執虚如執盈入虛如有人蓋敎人主敬之學也
[000-41b]
夫言主敬敬豈外來哉心與敬二則有時而敬有時而
不敬又安能合盈虚有無而一之哉聖人教人常使人
反身而誠誠在於身又焉用反此其義正與少儀相𤼵
明學者果能與敬合一則能合盈虚有無而一之不見
有敬之可主况有不敬之事乎
鼔無資於五聲五聲不能外鼓以成九奏之諧水無資
於五色五色不能離水以成山龍之繪其在於人内而
五常外而五倫其相接而為内外之樞以備具乎一身
[000-42a]
者莫若五官五官不能自治其治之者曰學學之道奈
何亦惟推五常之性以接乎五倫之交俾無不得其宜
而已夫五官質也雜乎氣質之緣則理欲半之盡其學
之之道而恭從明聰睿之徳雖聖賢不是過否則外物
之交己私之錮有不可勝言者非如五聲無鼔五色無
水徒紊其聲敗其色而已也則夫五官之於學豈不較
聲之於鼓色之於水而更重哉
學記曰先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君子之學何以
[000-42b]
異是滌性命之原返昭曠之本湛湛然出之無窮之府
引之不竭之淵所以疏其源也逰之乎詩書之圃行之
乎仁義之塗沛然其内充而外達也浩然其日引而月
長也優游漸進不舍晝夜而終必至乎大成所以竟其
委也雖然疏其源而達其委者又豈有所作為也哉孟
子曰如智者若禹之行水則無惡於智矣君子為學無
躁進之志也無穿鑿之巧也順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積
久至於一旦豁然貫通則達海之𫝑有莫能禦者矣不
[000-43a]
然者無萬川之歸又安能不竭於尾閭之洩哉
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禮樂相資而成至
道内以淑其身外以化其民皆猶二氣之保合獨陰不
生獨陽不成也知此則知禮樂不可斯須離矣
記曰報者天下之利夫君子不言利而天地聖人則以
利為四徳之一且以占天下之報者豈不曰報以天下
則天下之報即天下之利以天下之利報天下天地聖
人何容心乎故物之來者報之因其自然而各當其理
[000-43b]
各適其性此利之在我者也物之去也報之亦因其自
然而各遂其生各觀其成此利之在物者也利在我而
無我利在物而因物所謂以天下之報普天下之利也
故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天地無心以萬物為心聖
人無情以萬民為情報者天下之利蓋如是而已矣
表記云君子淡以成夫有人已内外之見者不能淡者
也君子内不見我外不見人與物無親而無物不親譬
之於水無不淡也則無不以淡成也大而江河細而溝
[000-44a]
澮非水分也人自分也有分則人我立而水之淡終始
無分也故曰君子如水水惟無已故以水為水可以水
為醴亦可醴水之所成也小人者君子之所曲成也
周之王業雖造於太王王季文武而開皇靈承天眷綿
寳祚撫萬邦實由后稷敎民稼穡肇祀上帝始之故惟
后稷之祀易富亦惟后稷之祀難則也難則維何有后
稷之徳與誠則明水之薦可告馨香無后稷之徳與誠
則雖燦陳乎蒼璧黄琮備列乎鏞鐘賁鼓吾知神之不
[000-44b]
享矣古聖人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未有民不和而神
降以福者后稷之詳穡事以供粢盛成民者至即所以
事神者誠豈猶有致憾於未備哉迨其後周公作禮樂
漸至文盛而大羮不和犧尊疏布羃樿杓猶祖述先人
之意即以后稷所以事天者事后稷記稱武周為達孝
蓋武周之孝自后稷之祀有以啓之矣
君子求為己則不蘄人之譽求實得則不因有虚名而
自止記曰貴玉而賤䃉此物此志也小人之異於君子
[000-45a]
者有二庸懦無成者猶瓦缶之自棄假名要譽者猶以
䃉而亂玉君子依乎中庸温其如玉人不知而不慍遯
世而無悶亦如良玉之在璞已耳孔子欲待價而沽蓋
求而不能待則玉已自失其美矣可不慎乎
[000-46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卷首
 綱領一此篇論本經源/流及本經精藴
漢書藝文志曰禮古經五十六卷經十七篇朱子曰即/今儀禮也
 記百三十一篇朱子曰七十子/後學所記也眀堂陰陽三十三篇
 朱子曰古眀/堂之遺事王史氏二十一篇朱子曰七十/子後學者曲臺后
 蒼九篇如淳曰行禮射於曲臺后/蒼為記故名曰曲臺記眀堂陰陽説五篇
 周官經六篇周官𫝊四篇顔氏師古曰即今周官禮/也亡冬官以考工記充之
[000-46b]
劉氏歆曰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然後禮義有所
 錯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
 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
北史儒林傳曰鄭康成為衆經注解易詩書禮論語孝
 經大行於河北自魏末大儒徐遵明兼通之其後三
 禮並出遵明之門徐𫝊業於熊安生後生能通禮經
 者多是安生門人諸生盡通小戴大抵南北所為章
 句好尚互有不同禮則同遵於鄭氏
[000-47a]
隋書經籍志曰髙堂生𫝊十七篇又有古經出於淹中
 蘇氏林曰淹/中里名也而河間獻王好古愛學收集餘燼得而
 獻之合五十六篇並威儀之事至宣帝時后蒼最明
 其業乃為曲臺記蒼授梁人戴徳及徳從兄之子聖
 沛人慶普三家並立後漢惟曹充𫝊慶氏以授其子
 褒漢末鄭康成𫝊小戴之學後以古經校之取其於
 義長者作注為鄭氏學 漢初河間獻王得仲尼弟
 子及後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獻之時亦無𫝊之
[000-47b]
 至劉向考校經籍檢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
 而又得明堂陰陽説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
 氏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凡五種合二百
 十四篇戴徳刪其煩重合而記之為八十五篇謂之
 大戴記而戴聖又刪大戴之書為四十六篇謂之小
 戴記漢末馬融𫝊小戴之學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
 位一篇樂記一篇合四十九篇而康成受業於融又
 為之注今周官六篇古經十七篇小戴記四十九篇
[000-48a]
 凡三種惟鄭注立於國學其餘並多散亡又無師說
孔氏穎達曰禮記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禮殘闕無復能
 明故范武子不識殽烝魯君及趙鞅謂儀為禮至孔
 子歿後七十二子之徒共撰所聞以為此記或錄舊
 禮之義或錄變禮所由或兼記體履或雜序得失故
 編而錄之以為記也中庸是子思伋所作緇衣公孫
 尼子所撰鄭康成云月令吕不韋所修盧植云王制
 為漢文博士所錄其餘衆篇皆如此例但未能盡知
[000-48b]
 所記之人也 六藝論云今禮行於世者戴徳戴聖
 之學也戴徳傳禮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戴聖傳
 禮四十九篇則此禮記是也儒林傳云大戴授瑯琊
 徐氏小戴授梁人橋仁字季卿楊榮字子孫仁為大
 鴻臚家世傳業
唐元行沖傳曰開元中魏光乘請用類禮魏徴傳徴以/小戴禮綜彚
 不倫更作類/禮二十篇列於經命行沖與諸儒作疏將立之學
 張說言戴聖所傳向已千載與經並立不可罷帝然
[000-49a]
 之
葉氏夢得曰禮家之學五傳弟子分曹教授蓋小戴最
 為後出而今之言禮者惟小戴為衆所宗此無他六
 經始出諸儒講習未精且未有他書以證其是非歴
 時既久諸儒議論既精而又簡書時出於山崖屋壁
 之間可以為證而學者得以考同異而長短見矣長
 者出而短者廢自然之理也
鄭氏樵曰孝經疏曰經禮三百威儀三千禮記說曰正
[000-49b]
 經三百動儀三千禮器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中庸
 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詳此諸文當時制作本有二
 書其三百篇者記言官府職掌上下之序其三千者
 皆委曲升降進退之辭漢世后蒼曲臺雜記數萬言
 在宣帝時立學官至鄭康成然後訓釋始具至孔穎
 達賈公彥而後疏始備 孝宣立大小戴禮至平帝
 時復立逸禮世祖中興易尚書詩禮春秋凡十四博
 士漢法六經惟立學官然後開弟子員設射策科
[000-50a]
朱子曰案禮儀威儀小戴作經禮曲禮而中庸以禮經
 為禮儀所謂曲禮則皆禮之微文小節如今曲禮少
 儀内則玉藻弟子職篇所記事親事長起居飲食容
 貌辭氣之法制器備物宗廟宫室衣服車旗之等凡
 所以行乎經禮之中者其篇之全數雖不可知然條
 而析之亦應不下三千有餘矣 大戴禮冗雜其好
 處小戴採來做禮記了然尚有零碎好處在
陳氏振孫曰漢信都王太傅戴徳延君九江太守聖次
[000-50b]
 君皆受禮於后蒼謂大小戴禮者也漢初以來迄於
 劉向校定中書諸家所記殆數百篇戴徳刪其煩重
 為八十五篇聖又刪為四十九篇今行於世而大戴
 實存四十篇意其闕者即聖所刪耶然哀公問投壺
 二篇與今禮記文不異他亦間有同者以上論本/經源流
司馬氏遷曰洋洋美徳乎宰制萬物役使羣衆豈人力
 也哉余至大行禮官索隠曰大行秦官主禮/儀漢景帝改曰大鴻臚觀三代
 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由來尚
[000-51a]
 矣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
 以刑罰故徳厚者位尊祿重者寵榮所以總一海内
 而整齊萬民也是以君臣尊卑貴賤之序下及黎庶
 車輿衣服宫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事有宜適物有
 節文
孔氏穎達曰夫禮者經天緯地本之則太一之初原始
 要終體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資六氣下乘四序賦
 清濁以醇醨感陰陽而遷變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
[000-51b]
 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喜怒哀樂之志於是乎生動
 静愛惡之心於是乎在精粹者雖復凝然不動浮躁
 者實亦無所不為是以古聖人鑒其若此欲保之以
 正直納之以徳義故乃上法圓象下參方載道之以
 徳齊之以禮禮者體也履也人之所生禮為大也非
 禮無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長幼之位是禮之時義
 大矣哉 禮者理也其用以治則與天地俱興故左
 傳稱晏子云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但於
[000-52a]
 時質畧物生則自然而有尊卑若羔羊跪乳鴻雁飛
 有行列豈由敎之者哉是三才既判尊卑自然而有
 但天地初分之後即應有君臣治國但年代綿逺無
 文以言
司馬氏光曰禮之為用大矣哉用之於身則動静有法
 而百行備焉用之於家則内外有別而九族睦焉用
 之於鄉則長幼有倫而俗化美焉用之於國則君臣
 有敘而政治成焉用之於天下則諸侯順服而紀綱
[000-52b]
 正焉豈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間得之而不亂哉
曾氏鞏曰夫禮者其本在於養人之性而其用在於言
 動視聽之間使人之言動視聽一於禮則安有放其
 邪心而窮於外物哉不放其邪心不窮於外物則禍
 亂可息而財用可充其立意微其為法逺矣故設其
 器制其物為其數立其文以待其有事者皆人之起
 居出入吉凶哀樂之具所謂其用在乎言動視聽之
 間者也然而古今之變不同而俗之便習亦異則法
[000-53a]
 制度數其久而不能無弊者勢固然也故為禮者其
 始莫不宜於當世而其後多失而難遵亦其理然也
 失則必改制以求其當故羲農以來至於三代禮未
 嘗同也 蓋上古聖人有為耒耜者或不為宫室為
 舟車者或不為棺椁至於後世有為宫室者不以土
 處為不可變也為棺椁者不以衣薪為不可易也豈
 好為相反哉以為人之所既病者不可因也又至於
 後聖則有設兩觀而更采椽之資攻文梓而易瓦棺
[000-53b]
 之素豈不能從儉哉以為人情之所好者為之節而
 不能變也由是觀之古今之變不同而俗之便習亦
 異則亦屢變其法以宜之何必一一以追先王之迹
 哉其要在於養民之性防民之欲者本末先後能合
 乎先王之意而已此制作之方也故元樽之尚而薄
 酒之用大羮之先而庶饈之飽一以為貴本一以為
 親用則知聖人作而為後世之禮者必貴爼豆而今
 之器用不廢也先弁冕而今之衣服不禁也其推之
[000-54a]
 皆然然後其所改易更革不至大拂天下之勢駭天
 下之情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意矣是以羲農以來至
 於三代禮未嘗同而制作之如此者未嘗異也
周子曰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理然後和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而後和故
 禮先而樂後
張子曰禮記如中庸大學出於聖門無可疑者某舊多
 疑儒行今觀之亦多善處書一也已見與不見耳
[000-54b]
程子曰禮記雜出於漢儒然其間傳聖門緒餘其格言
 甚多如樂記學記大學之類無可議者檀弓表記坊
 記之類亦甚有至理惟知言者擇之如王制禮運禮
 器其書亦多𫝊古意若閒居燕居三無五起之說文
 字可疑 禮記除中庸大學惟樂記最為近道學者
 深思自得之禮記之表記其亦近道矣乎其言正
 古人自灑掃應對以至冠昏喪祭莫不有禮今皆廢
 壊 禮之本出於民之情聖人因而導之耳禮之器
[000-55a]
 出於民之俗聖人因而節文之耳聖人復出必因今
 之衣服器用而為之節文其所謂貴本而親用者亦
 隨時更斟酌而損益之耳 天下無一物無禮樂且
 置兩隻椅子纔不正便無序無序便乖乖便不和
陳氏祥道曰先王之法以禮為本其宫室衣服車旗械
 用有等其冠昏喪祭朝聘射御有儀即器以觀理無
 非法象之所寓即文以觀義無非道義之所藏使人
 思之而知所以敎守之而知所以禁奢者不得騁無
[000-55b]
 度之心儉者不得就茍簡之節竒者不得以亂常衺
 者不得以害正此上下所以辨而民志所以定也
周氏諝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蓋其以欲滅命
 以人廢天者聖人不庸惟其天秩之所有是乃聖人
 之所庸者也
鄭氏樵曰禮本於人情情生而禮隨之古者民淳事簡
 禮制未有然斯民不能無室家之情則冠昏之禮已
 萌乎其中不能無交際之情則鄉射之禮已萌乎其
[000-56a]
 中不能無追慕之情則喪祭之禮已萌乎其中自是
 已還日趨於文燔黍捭豚足以盡相愛之禮矣必以
 為未足積而至於籩豆鼎俎徐行後長足以盡相敬
 之禮矣必以為未足積而至於賓主百拜其文非不
 盛也然即其真情而觀之則籩豆鼎俎未必如燔黍
 捭豚相愛之厚也賓主百拜未必如徐行後長相親
 之密也大抵禮有本有文情者其本也享食之文揖
 遜拜跪其本則敬而已喪紀之文擗踊哭泣其本則
[000-56b]
 哀而已祭祀之文祼獻酬酢其本則誠而已即其本
 而觀之日用三牲可以為養啜菽飲水亦可以為養
 襲冒絞紟可以為葬斂手足形亦可以為葬庭實旅
 百可以為享瓠葉兔首亦可以為享區區之文不患
 其不該也有其本而無其文尚可以義起有其文而
 無其本則併與文俱廢矣何謂禮本情而已
朱子曰有許順之者說人謂禮記是漢儒說恐不然漢
 儒最純者莫如董仲舒仲舒之文最純者莫如三䇿
[000-57a]
 何嘗有禮記中說話來如樂記所謂天髙地下萬物
 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仲
 舒如何說得到這裏想必古來流傳得此個文字如
 此
陳氏澔曰前聖繼天立極之道莫大於禮後聖垂世立
 敎之書亦莫先於禮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孰非精神
 心術之所寓故能與天地同其節四代損益世逺經
 殘其詳不可得聞矣儀禮十七篇戴記四十九篇先
[000-57b]
 儒表章庸學遂為千萬世道學之淵源其四十七篇
 之文雖純駁不同然義之深淺同異誠未易言也以/上
 論本經/精蘊
 綱領二此篇論本經義/例及讀經方法
仲氏長統曰周禮之經禮記之傳禮記作於漢儒雖名
 為經其實傳也
陸氏徳明曰此記二禮之遺闕故名禮記
孔氏穎達曰上自游夏之初下終秦漢之際其間岐途
[000-58a]
 詭說雖紛然競起而餘風曩烈亦時或獨存於是博
 物通人知今溫古考前代之憲章參當時之得失是
 以所見各記舊聞錯綜鳩聚以類相附禮記之目於
 是乎在 注者解書之名但釋義之人多稱為𫝊𫝊
 謂𫝊述為義或親承聖旨或師儒相𫝊故云傳今謂
 之注者謙也不敢傳授直注己意而已若然則𫝊之
 與注各出巳情皇氏以為自漢以前為𫝊自漢以後
 為注然王肅在鄭之後何以亦謂之𫝊其義非也
[000-58b]
吕氏大臨曰禮記皆孔子門人所傳授之書雜收於遺
 編斷簡者皆禮之變節也
胡氏寅曰禮記出於孔子弟子必去吕不韋之月令漢
 儒之王制其次則經解儒行之類仍博集名儒擇冠
 昏喪祭燕射相見之禮典以類相從然後可為一書
 若中庸大學不可附之禮篇至於樂記表記學記坊
 記燕居緇衣格言甚多當為中庸大學之次禮運禮
 器玉藻郊特牲之類又其次也
[000-59a]
鄭氏樵曰三禮之學其所以訛異者其端有四有出於
 前人之所行而後人更之者如墨始於晉髽始於魯
 廟有二主始於齊桓朝服以縞始於季康以至古者
 冠縮縫今也衡縫同為一代而異制如此幸而遺說
 尚存得以推考因革之故設其不存則或同或異無
 乃滋後人之疑乎有出於聖人之門而傳之各異者
 如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裼裘而弔小斂之奠曾子曰
 於東方子游曰於西方異父之服子游曰為之大功
[000-59b]
 子夏曰為之齊衰同師於夫子而異說如此況復傳
 之羣弟子之門人則其失又逺也從而信之則矛盾
 可疑從而疑之則其說有師承此文義不能無乖異
 也有後世諸儒損益前代而自為一代之典者如吕
 不韋作月令蓋欲為秦典故祭祀官名不純於周漢
 博士欲為漢制故封爵不純於古後世明知二書出
 於秦漢猶且曰月令為周制王制為商制況三禮之
 書所成者非一人所作者非一時又烏能使之無乖
[000-60a]
 異也有専門之學欲自名家而妄以臆見為先代之
 訓者如春秋之末執羔執雁魯人已不自知則禮之
 所存蓋無幾也秦世灰滅殆盡漢世不愛髙爵以延
 儒生寧棄黄金以酬斷簡諸儒各述所聞雜以臆見
 而實未見古人全書故其說以霍山為南岳以大尉
 為堯官以商之諸侯為千八百國以周之封域為千
 里者四十九以分陜處内為三公以大宰大宗大卜
 大士等為六官當時信其古書而無疑後世以其傳
[000-60b]
 久逺而不敢辨又安能使之無乖異乎禮樂之訛以
 此後世議明堂或以為五室或以為九室或以為十
 二室議大學或以為五學或以為當如辟雝或以為
 當如膠庠或以為當如成均瞽宗夫明堂一也而制
 有三大學一也而名有六此何以使後世無疑哉
 有古文不通今多緣字以起義者如禮記謂禮者體
 也義者宜也如此類甚多有隨方訓釋取舍不同者
 土音不同而訓詁亦異是以熊安生本朔人則多用
[000-61a]
 北音鄭康成本齊人則多收齊音陸徳明本吳人則
 多從吳音鄭注經字有不安有曰當作當為之語有
 曰讀作讀如之語而不敢輕改聖賢之字
朱子曰禮記是解儀禮如儀禮有冠禮禮記便有冠義
 儀禮有昏禮禮記便有昏義以至燕射之類莫不皆
 然 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禮記本秦漢
 上下諸儒解釋儀禮之書又有他書附益於其間今
 欲定作一書先以儀禮篇目置於前而附禮記於其
[000-61b]
 後如射禮則附以射義似此類已得二十餘篇若其
 餘曲禮少儀又自作一項而以類相從若疏中有說
 制度處亦當採取以益之 問吕祖謙三禮篇次曰
 儀禮附記上篇士冠禮冠義/附士昏禮昏義/附士相見禮
  鄉飲酒禮鄉飲酒/義附鄉射禮射義/附燕禮燕義/附大射禮
  聘禮聘義/附公食大夫禮 覲禮 儀禮附記下篇
 喪服喪服小記大傳/服問閒傳附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喪大記/奔喪問
 喪曾子問/檀弓附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祭義祭/統附
[000-62a]
 禮記篇次曲禮内則玉藻少儀投壺深衣六篇為/一類
 制月令祭法三篇為/一類文王世子禮運禮器郊特牲明
 堂位大傳與喪小記誤/處多當釐正樂記七篇為/一類經解哀公問仲
 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儒行六篇為/一類學記中庸表記
 緇衣大學五篇為/一類以上恐有未安幸更詳之 語録
 賀孫因問祭禮附祭義如說孝許多如何來得曰便
 是祭禮難附兼祭義前所說多是天子禮若儀禮所
 存惟少牢饋食特牲饋食是諸侯大夫士禮兼是只
[000-62b]
 是饋食若天子祭便合有初閒祭腥等事如所謂建
 設朝事燔燎羶薌意欲將周禮中天子祭禮逐件作
 一總腦却以禮記附如疏中有說天子皆編出此書
 所係甚大 小戴記之第一篇曲禮言委曲禮儀之
 事所謂曲禮三千者也其可隨事而見者已包在經
 禮三百篇之内矣此篇乃其雜碎首尾出入諸篇不
 可隨事而見者故合而記之自為一篇而又多為韻
 語使學者得以諷於口而存諸心蓋曲禮之記也第
[000-63a]
 十二篇内則蓋古經也鄭氏以為男女居室事父母
 舅姑之法以閨門之内禮儀可則故曰内則今案此
 必古者學校敎民之書宜以次於昏禮第十八篇學
 記言古者學校敎人傳道授業之次第與其得失興
 廢之所由蓋兼大小學言之舊注多失其指第十七
 篇少儀言少者事長之節注疏以為細小威儀非也
 第三十一篇中庸程氏以為其書成於子思其言與
 大學相𤼵明熹聞之先君子常以大學者此篇之户
[000-63b]
 庭而此篇則大學之閫奥也第四十篇投壺第記主
 人與客燕飲投壺之禮鄭氏以為實曲禮之正篇其
 事與射相類於五禮屬嘉禮第四十二篇大學程氏
 以為孔氏之遺書也第四十三篇冠義蓋漢儒所造
 以釋冠禮之義第四十四篇昏義蓋漢儒所造以釋
 昏禮之義第四十五篇鄉飲酒義四十六篇射義亦
 漢儒所造燕義邦國禮聘義邦國禮 凡解釋文字
 竊謂須只似漢儒毛孔之流畧釋訓詁名物及文義
[000-64a]
 理致尤難明者而其易明處更不須貼句相續乃為
 得體蓋如此則讀者看註即知其非經外之文却須
 將註再就經上理會自然思慮歸一功力不分而其
 玩索之味亦益深長矣
馬氏廷鸞曰記不隨經注疏各為一書讀者不能遽曉
 此猶易之彖象文言繫辭各自為書鄭康成所以欲
 省學者兩讀而為今易也朱文公於禮書之離者合
 之於易書之合者離之是亦學者所當知也
[000-64b]
熊氏朋來曰漢儒於禮經輒改某字讀為某名如投壺
 二算為純則純為全就讀為全蓋因儀禮鄉射經文
 亦有二算為純注曰純猶全也一算為竒竒猶虧也
 今讀為全不聞讀奇為虧如此類甚多以上論本/經義例
荀氏況曰禮者法之大分羣類之綱紀也故學至於禮
 而止矣是之謂道徳之極
張子曰禮記大抵出於聖門二三子之𫝊講解各異故
 辭命不能無害至於禮文不可不信己之言禮未必
[000-65a]
 勝如諸儒如有前後所出不同且闕之記有疑義亦
 且闕之就有道而正焉
程子曰學禮者考文必先先王之意得意乃可以沿革
  子厚以禮敎學者最善使學者先有所據守
周氏諝曰禮記雜記先王之法言而尚多漢儒附會之
 疵此學者所宜精擇
陸氏佃曰小禮之不謹大禮之所自亡也
胡氏寅曰禮者其數可陳其義難知非仁且智則不能
[000-65b]
 本人情而約之於中道也故或先王有之而不宜於
 今之世或古未之有而可以義起神而明之存乎其
 人而已
鄭氏樵曰四十九篇之書雖雜出於諸儒傳記而不能
 悉得聖人之旨然其文繁其義博學者觀之隨其所
 入博而約之亦可弗畔未可以其言非盡出於夫子
 而輕議之也
朱子曰凡禮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則名分之
[000-66a]
 守愛敬之實其本也冠昏喪祭儀章度數者其文也
 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體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
 文又皆所以綱紀人道之始終雖其行之有時施之
 有所然非講之素明習之素熟則其臨事之際亦無
 以合宜而應節是以不可一日而不講且習焉也
 禮記須兼儀禮讀如冠禮喪禮鄉飲酒禮之類儀禮
 皆載其事禮記只𤼵明其理讀禮記而不讀儀禮許
 多理皆無安著處 禮記有說宗廟朝廷說得逺後
[000-66b]
 不切於日用若欲觀禮須就禮記節出切於日用常
 行者如玉藻内則曲禮少儀看 學者博學而無以
 約之則非學也何謂約禮是也禮者履也謂昔之誦
 而說之者至是可踐而履之也然古禮非必有經蓋
 先王之世上自朝廷下達閭巷其儀品有章動作有
 節所謂禮之實者皆踐而履之矣則豈必簡策而後
 傳哉其後禮廢儒者惜之乃始論著為書以傳於世
 今禮記四十九篇則其遺說己學而求所以約之者
[000-67a]
 不可以莫之習也易曰知崇禮卑禮以極卑為事故
 自飲食起居洒掃欬唾之間皆有儀節聞之若可厭
 行之若瑣碎而不綱然惟愈卑故愈約與所謂極崇
 之知殆未可以差殊觀也夫如是故成性存存而道
 義出矣此造約之極功也
項氏安世曰禮記諸篇有相牴牾者蓋諸家各記其師
 說如本朝諸臣之家喪祭之禮各成一書亦不能以
 相似也世之好禮者總而集之以資考證可也必欲
[000-67b]
 曲為之說使貫為一家則妄也如檀弓之言喪或以
 為大功或以為齊衰或以為當使之喪或以為不當
 使之喪或以為可反或以為不可反如此類甚多惟
 其各載姓名故後人不以為疑而得置議論取舍於
 其間未有合為一說而並用之者也自餘諸篇不載
 姓名則遂以為皆古之成禮也而一切强解而曲通
 之可乎
魏氏了翁曰人生而莫不有仁義之性存乎其心經禮
[000-68a]
 三百曲禮三千聖人禀諸天道所以合内外之道而
 節文乎仁義者也學者誠能即是僅存之禮而推尋
 之内反諸心隨事省察充而至於動容周旋之會揖
 遜征伐之時則是禮也將以宅天衷而奠民極豈形
 器云乎哉
衞氏湜曰凌節而求躐等而議越見聞以談卓約後學
 大患也矧會禮之家名為聚訟儻率意以去取其能
 息同異之辨絶將來之譏乎以上論讀/經方法
[000-68b]
 綱領三此篇論諸家醇/疵及後代禮儀
范氏蔚宗曰漢興諸儒頗修藝文東京學者亦各名家
 而章句多者或乃百餘萬言康成括囊大典網羅衆
 家刪裁繁蕪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畧知所歸王父豫
 章君李賢注蔚宗祖父寗字武/子晉武帝時為豫章太守每考先儒經訓而長
 於康成常以仲尼之門不能過也及傳授生徒並専
 以鄭氏家法云
孔氏穎達曰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門王鄭兩家同經而
[000-69a]
 異注爰從晉宋逮乎周隋其傳禮業者江左尤盛其
 為義疏者南人有賀循賀瑒庾蔚崔靈恩沈重宣皇
 甫侃等北人有徐遵明李業興李寳鼎侯聰熊安生
 等其見於世者惟皇熊兩家而已熊則違背本經多
 引外義又欲釋經文惟聚難義皇氏雖章句詳正微
 稍繁廣又既遵鄭氏乃時乖鄭義此皆二家之弊未
 為得也然以熊比皇皇氏勝矣雖體例既別不可因
 循今奉敕刪理乃據皇氏以為本其有不備以熊氏
[000-69b]
 補焉
唐書列傳曰孔穎達八歳就學誦記日千餘言闇記三
 禮義宗劉焯名重海内及請質所疑遂大畏服穎達
 與顔師古王恭等受詔撰五經義疏凡百餘篇名曰
 正義王恭講三禮别為義證甚精博
宋史藝文志曰初禮記月令篇第六即鄭注唐明皇改
 黜舊文附益時事號御删月令升為首篇集賢院別
 為之注厥後學者傳之而釋文義疏皆本鄭注遂有
[000-70a]
 別注小疏者詞頗卑鄙淳化初李至復請行鄭注秘
 閣集議請如至奏
鄭氏樵曰康成用功於六經深矣而後世獨取周禮禮
 記毛詩大扺鄭氏學長於禮而深於經制故先注禮
 而後箋詩至於訓詁又欲以一一求合於周禮不知
 詩人一時之言不可一一牽合也其注禮記以維申
 及甫為仲山甫泮宫為頒政敎之宫至箋詩則以甫
 侯為吕侯頖宫為學宫出於一人而為二說蓋由注
[000-70b]
 禮之時未見毛詩箋詩之時注禮已行不可追改箋
 詩之時方悟注禮之失安知他日不悟箋詩之失乎
朱子曰禮記有王肅注煞好大史公樂書載樂記全文
 注家兼存王鄭如陸農師禮象陳用之禮書亦該博
 陳氏勝陸氏 鄭康成是個好人考禮名數大有功
  王肅議禮必反康成 魏徵以小戴禮綜彚不倫
 更作類禮二十篇數年而成太宗美其書錄置内府
 今此書不復見甚可惜也 二程與横渠多是古禮
[000-71a]
 溫公則大槩本儀禮而參以今之可行者要之溫本
 較穏若伊川禮則祭祀可用昏禮惟溫公者好
楊氏復曰先生所定家鄉邦國王朝禮専以儀禮為經
 及自述家禮則又通之以古今之宜故冠禮則多取
 司馬氏昏禮則參諸司馬程氏喪禮則本之司馬氏
 後又以髙氏之書為最善及論祔遷則取横渠遺命
 治喪則以書儀疏畧而用儀禮祭禮則兼用司馬程
 氏而先後所見又有不同節祠則以韓魏公所行者
[000-71b]
 為法若夫明大宗小宗之法以寓愛禮存羊之意此
 又家禮之大義所繫蓋諸書所未及而先生於此尤
 拳拳也
晁氏公武曰禮記二十卷漢戴聖纂鄭康成注即所謂
 小戴者也禮記正義七十卷唐孔穎達等貞觀中奉
 詔撰禮記外傳四卷唐成伯璵撰義例兩卷名數兩
 卷雖以禮記為目通以三禮言之劉明素序張幼倫
 注唐月令一卷唐明皇删定李林甫注序謂吕氏定
[000-72a]
 以孟春日在營室不知氣逐閏移節隨斗建於是重
 有删定景祐初改從舊文由是別行石經禮記二十
 卷偽蜀張紹文所書首之以月令議者謂經禮三百
 曲禮三千毋不敬一言足以蔽之故先儒以為首肆
 情變亂甚無謂也明道中庸解一卷程顥撰楊中立
 中庸解一卷楊時撰晁以道中庸解一卷游定夫中
 庸解一卷芸閣禮記解十六卷吕與叔撰與叔禮學
 甚精博中庸大學尤所致意也三禮圖聶崇義纂集
[000-72b]
 以鄭康成阮諶等六家圖刊定建隆二年奏之賜紫
 綬犀帶奬其志學竇儀為之序太常禮書一百五十卷
 陳祥道撰解禮之名物且繪其象甚精博丁丑三禮
 辨李心𫝊撰小戴之書疑者一百九十八鄭氏注疑
 者三百七十五各辨其所以而詳識之
熊氏禾曰儀禮為六經之一大小戴記如春秋之左氏
 公穀乃其傳耳自安石廢罷儀禮但以小戴設科自
 是學者更不知有禮經文公晚年為經傳通解大綱
[000-73a]
 細目具載歴門人黄勉齋楊信齋三世始克成書
魏氏了翁曰平江衞氏正叔自鄭注孔義陸釋以及百
 家之所嘗講者會粹成書凡一百六十卷如范寗何
 晏例各記其姓名以聽覽者之自擇
陳氏振孫曰吕與叔撰表記冠昏鄉飲酒鄉射燕聘義
 喪服四制凡八篇又有曲禮上下中庸緇衣大學儒
 行深衣投壺八篇此朱晦庵所傳本刻之臨漳射垜
 書坊稱芸閣吕氏即其書也方慤禮記解二十卷以
[000-73b]
 王氏父子獨無解義乃取其所撰三經義及字說申
 而明之其所解文義亦明白馬睎孟禮記解七十卷
 亦宗王氏朱子曰方馬之解合當參考儘有說得好
 處不可以其新學而黜之也兼山中庸說一卷郭忠
 孝撰中庸集解二卷會稽石塾集凡十家之說晦庵
 為之序大學中庸章句或問各三卷晦庵撰復取石
 子重所集解删其繁亂名以輯畧曲禮學記口義各
 二卷戴溪撰中庸說項安世撰禮象十五卷陸佃撰
[000-74a]
 以改舊圖之失陳祥道禮書百五十卷論辨詳博閒
 以繪畫於唐代諸儒之論近世聶崇義之圖或正其
 失或補其闕
衞氏湜曰漢鄭康成因盧植事馬融以禮記融植所考
 定並為之注唐孔穎達先與朱子奢李善信賈公彥
 柳士宣范義頵張權等取皇熊二家義疏删定續與
 前修疏人及周元達趙君贊王士雄等覆更詳審為
 正義凡七十卷邱氏光庭書四卷摭經典訓釋之不
[000-74b]
 同復以經典證之中山成氏伯璵為禮記外傳四卷
 吳郡張氏幼倫注凡一百一十條雖舉禮記為目實
 兼三禮言之宋臨川王安石有禮記𤼵明一卷長樂
 劉彝七經中義一百七十卷内禮記四十卷李氏格
 非有精義十六卷隨所見為之義横渠張氏有記說
 三卷馬氏睎孟有解七十卷延平周氏諝解王制禮
 運禮器郊特牲玉藻學記樂記祭法祭義祭統經解
 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中庸表記大學共十七
[000-75a]
 篇不見於中興館閣書目山陰陸氏佃解禮四十卷
 又新說四卷嚴陵方氏慤有解義二十卷藍田吕氏
 大臨有禮解十卷館閣書目止一卷長樂陳氏祥道
 有講義二十四卷禮書百五十卷禮例詳解十卷案
 方馬陸三家書坊鋟板傳於世方氏最為詳悉有補
 初學然雜以字說且多牽合大為一書之累閒有與
 長樂陳氏講義同者馬氏陸氏皆畧馬氏大學解義
 與藍田吕氏同朱文公或問以為吕氏今從之陸氏
[000-75b]
 說多可取間有穿鑿亦字學誤之也廬陵胡氏銓有
 禮記傳十八卷石林葉氏夢得有解禮記十九篇其
 仲子模過庭錄時有論說新安朱文公中庸大學章
 句或問之外其他說散見於語錄儀禮經傳通解廣
 安游氏桂為經學十二卷金華應氏鏞為纂義二十
 卷慶源輔氏廣取注疏及方馬胡陸諸家倣吕氏讀
 書記編集間有已說金華邵氏淵解曲禮王制樂記
 中庸大學五篇以上解義惟方氏胡氏始末全備自
[000-76a]
 餘多不過二十篇或三數篇或一二篇或因講說僅
 十數篇其他如語錄如文集凡有及於禮經可以開
 曉後學者裒輯編次粗已詳盡
陳氏澔曰近世應氏集解於雜記大小記等篇皆闕而
 不釋噫愼終追逺其關於人倫世道非細故而可畧
 哉以上論諸/家醇疵
班氏固曰秦燔詩書陳涉之王也魯諸儒持孔子禮器
 徃歸之及髙帝圍魯魯中諸儒尚講習禮弦歌之音
[000-76b]
 不絶豈非聖人遺化好學之國哉於是諸儒始得修
 其經學講習大射鄉飲之禮叔孫通作漢禮儀因為
 奉常諸弟子共定者咸為選首漢興言禮則魯髙堂
 生
范氏蔚宗曰光武中興愛好經術先訪儒雅於是立五
 經博士各以家法敎授禮大小戴太常差次總領焉
 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親行其禮建初中大會諸
 儒於白虎觀考詳同異肅宗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
[000-77a]
歐陽氏修曰自漢以來史官所記事物名數降登揖讓
 拜俛伏興之節皆有司之事耳所謂禮之末節也然
 用之郊廟朝廷自搢紳大夫從事其間者皆莫能曉
 習而天下之人至於老死未嘗見也況欲識禮樂之
 盛曉然諭其意而被其敎化以成俗乎嗚呼習其器
 而不知其意忘其本而存其末又不能備具所謂朝
 覲聘問射鄉食饗師田學校冠昏喪葬之禮在者幾
 何自梁以來各立一家之學唐初即用隋禮太宗時
[000-77b]
 房元齡魏徵等因隋之禮增以天子上陵朝廟養老
 大射講武讀時令納皇后皇太子入學太常行陵合
 朔陳兵大社等是為貞觀禮髙宗時又詔長孫無忌
 杜正倫李義府李友益劉祥道許圉師許敬宗韋琨
 等增之為一百三十卷是為顯慶禮其文雜以式令
 而義府敬宗方得幸多希旨傅會事既施行議者皆
 以為非詔復用貞觀禮由是終髙宗世貞觀顯慶二
 禮兼行而有司臨事逺引古義與二禮參考增損之
[000-78a]
 無復定制開元十年以韋縚為禮儀使掌五禮王嵒
 疏請删去禮記舊文而益以今事付集賢院議學士
 張說以為禮記不刊之書去聖久逺不可改易而貞
 觀顯慶禮前後不同宜加折衷詔徐堅李銳施敬本
 撰述未就而銳卒蕭嵩代銳為學士奏王仲邱撰定
 一百五十卷是為開元禮由是唐之五禮之文始備
 而後世用之雖時小有損益不能過也貞元中王涇
 為郊祀錄十卷元和中韋公肅又錄開元以後禮文
[000-78b]
 損益為禮閣新儀三十卷王彥威為曲臺新禮三十
 卷又採元和以來王公士民昏祭喪葬之禮為續曲
 臺禮三十卷嗚呼考其文記可謂備矣以之施於貞
 觀開元之間亦可謂盛矣而不能至三代之隆者具
 其文而意不在焉此所謂禮樂為虚名也哉
宋史禮志曰宋太祖因太常聶崇義重集三禮圖詔詹
 事尹拙等儒學之士詳定之
葉氏夢得曰國初循用唐開元禮舊書一百五十卷開
[000-79a]
 寳初始命劉溫叟盧多遜扈蒙三人補緝遺逸通以
 今事為開寳通禮二百卷又義纂一百卷以𤼵明其
 旨嘉祐初歐陽文忠公知太常禮院請續編以姚闢
 蘇洵掌其事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議者病其太簡
 元豐中蘇子容復議詳定禮文至大觀中始修之鄭
 達夫主其事然時無知禮舊人書成頗多牴牾後亦
 廢
陳氏祥道曰先王之治以禮為本晚周而下先王之制
[000-79b]
 寖以掃地天下學者亦失其傳故隨武子不知殽烝
 孟僖子不知相禮范獻子不知問諱曾子不知奠方
 魯不知尚羔衞不知立市則時之知禮者蓋鮮矣漢
 興叔孫通之綿蕞禮儀徒規當時之近功而其法失
 於太卑魯二生之論禮樂必期百年然後興而其言
 失於太髙賈誼有修禮之議而困於絳灌曹褒有定
 禮之議而沮於酺敏傅咸極論於晉而誚於流俗劉
 蕡𤼵策於唐而棄於一時繇漢以來千有餘歳禮之
[000-80a]
 道終不眀禮之事終不行也
朱子曰六經之道同歸禮樂之用為急遭秦滅學禮樂
 先壊漢晉以來諸儒補緝竟無全書其頗存者三禮
 而已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
 禮乃其本經而禮記郊特牲冠義等篇乃其義疏耳
 前此猶有三禮通學究諸科禮雖不行而士猶得以
 誦習而知其說熙寧以來王安石變亂舊章廢儀禮
 而獨存禮記之科棄經任傳遺本宗末其失已甚而
[000-80b]
 博士諸生又不過誦其虚文以供應舉至於其閒亦
 有因儀法度數之實而立文者則咸幽㝠而莫知其
 源一有大議率用耳學臆斷而已
魏氏了翁曰河間獻王二戴馬鄭相與保殘補壊晉宋
 隋唐諸儒迭為𤼵揮三禮得不盡亡自正義既出先
 儒全書泯不復見自列於科目博士諸生亦不過習
 其句讀以為科録計至金陵王氏又罷儀禮取士僅
 存周官戴記之科而士之習於禮者滋鮮就戴記而
[000-81a]
 言如檀弓喪禮諸篇既指為凶事罕所記省則其所
 業僅一二十篇耳茍不得其義則又諉曰此漢儒之
 說也棄不復講所謂解說之詳僅有方馬陸陳諸家
 然而述王氏之說者也惟關洛諸大儒上接洙泗之
 𫝊乃僅與門弟子難疑答問而未及著為全書嗚呼
 學殘文闕無所因襲驅一世而㝠行焉豈不重可歎
 哉
明史禮志曰明太祖初定天下開禮樂二局廣徵耆儒
[000-81b]
 分曹究討洪武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明年告成賜
 名大明集禮其書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
 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纎悉畢具又屢
 敇議禮臣李善長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
 亮牛諒陶凱朱升樂韶鳯李原名等編輯成集且詔
 郡縣舉髙潔博雅之士徐一䕫梁寅周子諒胡行簡
 劉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禮書以上論後/代禮儀
欽定禮記義疏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