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24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宋-朱熹 (WYG)


[033-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巻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邴 文肅公
  字漢老濟州鉅野人崇寧五年登進士第尉徳州
  平原滿濮州鄄城丞外艱吉除編修國朝㑹要所
  撿閱文字宣和初特除校書郎二年擢尚書禮部
  員外郎三年夏進起居舎人冬試中書舎人五年
[033-1b]
  秋遷給事中閱月權直學士院明年秋為翰林學
  士髙麗入貢充館伴提舉鴻慶宫七年冬除徽制
  知越州坐落職主崇福宫髙宗初元復右文殿修
  撰踰年召為兵侍再直學士院三年除翰學尋除
  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宻院遷尚書左丞六月依
  祖宗舊制合三省官改參政進資政殿學士權知
  行臺三省樞宻院事辭仍本職提舉洞霄未閱月
  起知平江視事三日請祠以兄帥越失守連坐落
[033-2a]
  職明年復端明紹興初還舊職十六年五月薨于
  泉州居第享年六十二累贈太師淳熈初諡文敏
  後易敏以肅
車駕南波駐蹕杭州苗劉反露刃宫門上登樓撫諭公
 亟趨前責叱二兇兇燄稍息又諭殿帥王元擊賊元
 唯唯公扣宰相朱勝非問計䇿傳等皆在公反覆鐫
 詰人為公危公無懼色退勸勝非宻引外援制賊又
 謂傳所聽者正彦正彦則倚王世修為謀主宜陽許
[033-2b]
 世修侍從以間之&KR0824不濟矣太后埀簾旬餘勝非遂
 奏變故以來從官能助朝廷者惟公及鄭瑴協心于
 内誦言于外乃除公翰林學士
張浚等義師起公與權直院張守分撰請復辟表及批
 答上御朝明日賜公親札略曰卿毅然正詞氣折兇
 醜萬衆動色具臣靦顔公謝表亦云謀寢淮南雖慙
 素望笏擊朱泚實厲壮心詰責兇渠激揚禁衛迨成
 復辟實與祕謨蓋出孤忠豈徼後福當時稱為實録
[033-3a]
上反正大赦公草赦文云斷鼇立極開闢功成取日授
 龍神明御正四方誦之
公天姿髙明積學深至早歴清要號稱文士猝遇國難
 大節凜然為廊廟之器嘗奉詔編類平江勤王及奏
 請本末付禮部鏤板公既列上即匱藏元牘後自泉
 南繳納省中子孫始知一時定計具草手疏皆出公
 及朱丞相之手他執政著名押字而已罷政十七年
 避時相不復出讀書作文雖病不廢延納後進教誘
[033-3b]
 無倦稱人之善覆䕶所短若親舊行已未至則質問
 再三使歸之正奉養簡薄振恤宗族治家嚴而恕毎
 愛徐孺子申屠子龍陶淵明之為人晚棄世故深造
 以道夫子所謂朝聞夕死者公蓋得之
周益公曰濟水貫兖與徐居古九州之二其在四瀆得
 天地質信寛徐之氣其澤曰大野是為十藪之首鍾
 英炳靈今於公見之始以淵源之學華重之文藻飾
 王度中以剛大之氣扶顛持危晚以超卓之見居安
[033-4a]
 資深允所謂間生之賢者也
朱文公序公文集曰士君子所以立於斯世者不難於
 名而難於實不難於小而難於大此愚所以毎切有
 感於公之文而病世之所以知公者殊淺也宋之興
 百有餘年累聖相承専以文治而其盛極於崇觀政
 宣之間一時學士大夫執簡秉筆爭以文字相髙其
 所以歌詠太平藻飾治具者雜然並出如金石互奏
 宫徵相宣未有能優劣之者而公以傑出之材雍容
[033-4b]
 其間發大詔令草大牋奏富贍雄特精能華妙愈出
 而愈無窮直将闗衆俊之口而奪之氣斯巳竒矣然
 使公之所立者獨恃此而無其實或徒䂓䂓然務為
 小廉曲謹以投世俗之耳目而其大者無稱焉則亦
 何足以名於一世而埀無窮哉而公扈蹕臨安適遭
 已酉三月五日之變當是之時一旦猝然事出非意
 羣公愕眙不知所以為䇿公獨挺身赴難神采毅然
 逆折兇渠諭以大義退而隂贊宰府為所以離貳逆
[033-5a]
 黨尊復明辟之計者甚悉是以平賊之功雖由外濟
 而太上察公之忠首擢以為尚書左丞而又賜之手
 札至有萬衆動色具臣靦顔之語嗚呼天地之間理
 義之實孰有大於君臣之際者而公於是乃能竭其
 股肱之力以有成功是其所立豈獨以其文而巳哉
 然以功成不居退而老於江海之上杜門終日絶口
 不道前事雖所以告其子弟者亦常欿然退託如有
 不足之意是以世之君子鮮或知之其所可考而必
[033-5b]
 信者獨賴聖謨神翰炳如日星是以天下之公論至
 於久而後定耳以是觀之則世之獨以文字知公者
 豈非淺淺哉
   權邦彥
  字朝美河間人崇寧四年賜上舎及第釋褐授青
  州教歴睦親西宅除太博改司業奉使契丹歸除
  集撰知易州欽宗即位召為左司靖康初改宗少
  直徽猷閣知冀州尋除天章待制改知東平建炎
[033-6a]
  三年以寶文閣學士知江州明年改知建康改淮
  南江浙荆湖等路制置發運使紹興初入為兵書
  兼侍讀明年除僉樞尋權參政三年薨于位年五
  十四贈正議大夫
公家儒學三世自兒童時嶷如成人七嵗聞講毛詩退
 能為家人説大義自是力學至忘寢食寒暑十三入
 郡學頭角巍然公之父友禄公遊見公竒之曰真名
 家駒一日千里
[033-6b]
為太博徽宗幸學設幄堂上延見諸生命公講下武詩
 言暢理明天顔喜甚恩錫有差遂有意用公而王黼
 銜公異議故報之使契丹國主面授國書責公雙跪
 公曰非南朝禮也行人不敢承命契丹竟莫奪公之
 志
知冀州辭行欽宗勉之曰兵起北方士大夫皆取南卿
 獨請北真能體國公道逢士夫有自大名歸者語公
 北冦兵興毋往公曰吾得死所矣命駕亟行
[033-7a]
知江州日訓兵旅集舟積粟以防冦請朝廷分兵守武
 昌襄陽則表裏之形成賊不能窺我矣
為發運使轉輸六路夕受命朝引道走江東西董媮懈
 檢欺隠覈逋亡責稽滯水陸餘五千里財用凑足於
 行在所億萬計詔嘉奨
在樞筦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謂宜乘機者三祖宗徳澤
 在人人心不忘王師一興諸路響應一也内則淮海
 之賊騎悉往西北以虚其南外則林牙等侵大患在
[033-7b]
 腹心以牽其北二也近覘者報虜兵疲於浚河之役而
 守淮之兵皆持挺之農夫三也譬諸弈爭先而巳安
 可隨應隨解不制人而制於人哉不然疆理淮堧以
 連下邳藩屏荆漢以通上流指顧隴蜀以成建瓴東
 下之勢亦䇿之次也朝廷用其次而已
建中興十議一謂宜以天下為度進圖洪業恢復土宇
 勿茍安於東南二謂駕馭諸将宜威之以法而限之
 以爵三謂宜命講讀之臣於所論説之外取累朝訓
[033-8a]
 典及三代漢唐中興故事日陳於前以禆聖學四謂
 宜監觀傷善妨賢之讒偷合茍容之佞市恩立威之
 奸懐諼罔上之欺聽其言察其事則忠邪判矣五謂
 愛民先愛其力寛民先節其用又謂朘已俸以佐國
 用當自宰執始又謂分閫而屬大事類非偏禆之所
 能為必得賢大将而後可又謂制置一官宜可省也
 合令㳂江州縣各備其境内而總之以漕帥上自荆
 鄂江池下至采石荆口講之有方委之有人防秋上
[033-8b]
 䇿也又謂宗室中豈無傑然有人望可以濟艱難賛
 宻勿留宿衛者願求其人置諸左右又謂人事盡則
 天悔禍否則恐天未欲平治天下也不可獨歸之數
上嘗語及春秋三傳異同公曰孔子作春秋游夏且不
 能措一辭上又曰至誠力行者其善惡不可掩公曰
 惟天下至誠為能化不誠未有能動者上又曰堯舜
 以道治天下不過無心公曰堯舜之治道其要在命
 九官去四凶公遂曰願陛下無忘在濟時無忘渡江
[033-9a]
 時
公風骨竒偉胷次恢廣學術才氣過人數等所述作初
 若寂然無營忽揮翰如飛文不加㸃雅善草聖士大
 夫游其門者如周葵樓炤潘良貴吕廣問梁揚祖皆
 為世名臣
   張守 文靖公
  字全真一字子固晉陵人進士第歴外任久之為
  監察御史丁憂建炎初除監察御史二年除侍御
[033-9b]
  三年除起居郎遷中書舎人遷中丞六月除禮侍
  入翰林為學士除端明大學士同僉四年除參政
  紹興初除資政學士提舉洞霄六年除資政大學
  士參政兼樞宻院八年復領洞霄宫
公言本朝之兵自髙俅童貫壊之而勸沮之法廢驕惰
 之風成出戍則亡遇敵則潰小則荷戈攘奪以逞大
 則殺将嬰城以叛天下可用之兵無幾矣
公上防淮渡江六事大率以逺斥堠探報為先别疏論
[033-10a]
 金人犯淮甸之路有四其一中路自西京趍東京㳂
 汴河由天長以來則衆行之路凡一千七百八十里
 可以控扼守禦者南京宿泗天長是也其一東路自
 滄濵趍京東由淮陽軍絶淮入楚州而來則自北直
 南大路凡一千九百里可以控扼守禦者青沂淮陽
 楚是也其一西路自西京趨潁昌蔡州順昌府廬滁
 真州而來則西自北而至東南凡一千八百十五里
 可以控扼守禦者順昌廬滁真是也其一上流自西
[033-10b]
 京穎昌唐州至襄陽凡一千一十里絶襄江而至荆
 南則一千二百九十五里自西京潁昌蔡光州而至
 黄州則一千三百六十里皆可㳂江順流而下可以
 控扼守禦者襄陽荆南江之北則漢陽蘄和黄滁真
 州江之南則岳鄂興國江池太平州是也四路之中
 又有要害中路則泗州據淮天長據險為可禦東路
 則青州據木陵岡楚州據淮隂為可禦西路則廬夀
 為可禦上流則襄陽荆南蘄黄為可禦不幸順流而
[033-11a]
 下則㳂江諸州各據地利以臨之合從共禦庶乎其
 可也望詔諭大臣取四路守倅帥臣銓擇能否各賜
 緡錢責之募戰士儲芻粟繕甲兵明斥堠公賞罰進
 相援退相保夙夜盡力捍敵再疏請詔大臣惟以選
 将治兵為急凡細微不急之務付之都司汪黄滋不
 悦乃請遣公撫諭京城公即日就道
吕頥浩建議欲徙中原之民於東南公與滕康皆持不
 可公曰東南今日之根本也康語公曰吾曹當以死
[033-11b]
 爭之
賞不當功則無功者進功不獲賞則有功者墮比年兵
 不用命望風奔北皆賞罰失當以致之朝廷惟憑所
 上功状之等差而班爵秩之輕重一有失當怨歸朝
 廷於是羣下解體鮮復自効臣欲於出軍之際委自
 主将别置軍籍自大将以至屬官偏禆隊伍各列姓
 名量留空紙以書功績總計其數從朝廷印押給付
 主将凡立功者某月某日獲若干級某月某日俘獲
[033-12a]
 若干人之類即日著其状於籍䇿勲之際隨保奏状
 上之朝廷參考其實而後行之則濫冐之弊十去六
 七矣
公言聽言之難從古所患伊尹言於太甲曰有言逆於
 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夫逆心
 之言未必皆合乎道然未見人主所向而言志在責
 難則鮮有不逆者要當以道求之遜志之言未必皆
 違乎道然或伺人主所向而言志在容悦則鮮有不
[033-12b]
 順者要當以非道求之從違之際禍福成敗如反覆
 手大抵人心喜順而惡逆遜志則易入逆心則難行
 人主能於常情所惡而求其是於常情所喜而求其
 非然後智出衆人之上而羣言不能惑君子小人之
 情状皆即吾心逆順之間而知之不亦簡且易乎又
 況逆心之言雖衆毎不能勝遜志之一言尤不可不
 察
公嘗進修徳之説疏凡二上有曰願陛下處宫室之安
[033-13a]
 則思二帝母后穹廬毳幕之居享膳羞之奉則思二
 帝母后羶肉酪漿之味服細煖之衣則思二帝母后
 窮邊絶塞之苦操予奪之權則思二帝母后語言動
 作受制於人享嬪御之適則思二帝母后誰為之使
 令對臣下之朝則思二帝母后誰為之尊禮
公知福州上曰福建盗賊之後要在拊循凋瘵用守為
 宜初偽閩以八州之產分三等之制膏腴者給僧寺
 道觀中下者給土著流寓自劉䕫守福始貿易以取
[033-13b]
 貲公與士大夫謀為實封之説存留上等四十餘刹
 以待髙僧餘悉為實封金多者得之嵗入不下七八
 緡以助軍衣食寛百姓雜科時實便之
公言明詔四事莫急於措置臣請言措置之大略其一
 措置軍旅其二措置糧食何謂措置軍旅神武中軍
 當専衛行在而以餘軍分戍三路一軍駐於淮東一
 軍駐於淮西一軍駐於鄂岳或荆南擇要害之地以
 處之使北至闗輔西抵川陜血脈相通號令相聞有
[033-14a]
 唇齒輔車之勢則自江而南可以奠枕而卧也然今
 之大将皆握重兵貴極富溢前無禄利之望退無誅
 罰之憂故朝廷之勢日削兵将之權日衆而又為大
 将者萬有一稱病而賜罷或卒然不諱則所統之衆
 将安屬耶臣謂宜拔擢麾下之将使為統制毎将不
 過五千人棊布四路朝廷號令徑達其軍分合使令
 悉由於朝廷之權以用之然後可以有為也何謂措置
 糧食諸軍既已分屯諸路則所患者錢穀也然所費
[033-14b]
 多寡在彼猶在此爾則所患者轉輸也攷祖宗以來
 毎嵗上供六百餘萬斛悉出於東南而轉輸未嘗以
 為病也今宜以兩浙之粟専供行在而江東之粟以
 餉淮東江西之粟以餉淮西荆湖之粟以餉鄂岳荆
 南量所用之數責漕臣将輸而歸其餘於行在錢帛
 亦然恐未至於不足也錢糧既無乏絶之患然後戒
 飭諸将不得侵擾州縣以復業之民户口多寡為諸
 将殿最嵗遣官覈實而升黜之則民得以還其鄉里
[033-15a]
 而田野日闢生齒日滋江北州縣有興復之漸矣如
 是措置既定候至防秋復遣大臣為之統督使諸路
 之兵首尾相應綏懐之略亦在是矣
又言今日之先務有六而夷狄不與焉蓋夷狄未賔莫
 先自治一曰立國二曰察言三曰任賢四曰使能五
 曰抑僥倖六曰破朋黨
公參政張浚一日盛暑坐東閣公突入執其手曰守向
 言秦舊徳有養今與同列徐考其人似與昔異晚節
[033-15b]
 不竟有患失心是将為天下深憂蓋指樞使檜也浚
 亦以為然
上将還臨安而公謂建康自六朝為帝王都江流險闊
 氣象雄偉且據㑹要以經理中原依險阻以捍禦强
 敵可為别都以圖恢復毎對必為上言之及将下詔
 東歸公與趙鼎議於都省不合又謀諸朝上顧公曰
 何如公曰昨日都省巳與鼎言矣陛下至建康席未
 及煖今又巡幸百司六軍有勤動之苦民力邦用有
[033-16a]
 煩費之憂願少安於此以繫中原民心鼎持不可公
 引疾求去遂出知婺州
 
 
 
 
 
 
[033-16b]
 
 
 
 
 
 
 
 宋名臣言行錄别集上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