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24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宋-朱熹 (WYG)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名臣言行錄後集巻十一
            宋 朱子 纂集
   范純仁 忠宣公
  字堯夫文正公之次子以恩補官中進士第相哲
  宗
文正公門下多延賢士如胡瑗孫復石介李覯之徒與
 公從遊晝夜肄業置燈帳中夜分不寢後公貴夫人
[021-1b]
 猶收其帳頂如墨色時以示子孫曰爾父少時勤學
 燈煙迹也
知襄城縣伯兄久心疾公承事照管如孝子召編校秘
 閣書籍以兄病辭不赴富公責之曰臺閣清資人豈
 易得小官出常調亦難事何必苦辭公曰富貴有命
襄城民素不事蠶織鮮有植桑者公患之因民有罪而
 情輕者使植桑於家多寡隨其罪之輕重後按其所
 植榮茂與除罪自此人得其利公去民懷不忘至今
[021-2a]
 號為著作林著作公宰縣時官也
久旱不雨公度将来必闕食遂盡籍境内客舟召其主
 而諭之曰民将無食爾等商販唯以五榖貯於佛寺
 中候闕食時吾為汝主糶衆賈從命運販不停以至
 春首所蓄無慮十數萬諸縣饑獨境内之民不知也
自陜西運副召還神宗問曰卿在陜西久主漕輓必精
 意邊事城郭甲兵糧儲如何對曰城郭粗完甲兵粗
 脩粮儲粗備上愕然曰卿才能如此朕所倚頼而執
[021-2b]
 事皆言粗何也公徐對曰粗者未精之辭如是足矣
 臣願陛下無深留意於邊事恐邊臣觀望要功生事
 結釁夷狄殘害生靈耗竭財用縻費爵賞不惟為今
 日目前之害又将貽他時意外之憂願陛下究孟子
 交鄰之道修孔子来逺之德使好生之德洽於夷狄
 彼将愛戴陛下如父母雖其酋首桀驁欲侵侮我疆
 其徒亦不為之用也並言/行錄
為諌官前後為上言休兵省事節用富民進君子退小
[021-3a]
 人愛人材申公論為急崇聚歛事苛刻親䜛佞任偏
 聽為戒大則廷論小則疏逹未聽則連章累牘不茍
 止其於君子小人之際尤反復激切無所諱避上方
 鋭於求治又言道逺當馴致事大難速成人材不可
 遽求積弊不可頓革公雅與荆公厚善至是數言其
 以五霸富國強兵之術誤惑人主失天下望曽子開/撰墓誌
環慶大饑帥守坐不職罷去以公代之公到慶州餓殍
 滿路官無榖以賑恤公欲發常平封樁粟麥賑之州
[021-3b]
 郡皆欲俟奏請得㫖而後散公曰人七日不食即死
 何可待報諸公但勿預吾寜獨坐罪
公判留臺時一時耆舊多在洛公與司馬公皆好客而
 家貧相約為真率㑹脱粟一飯酒數行過從不間一
 日洛中誇以為勝事行/狀
除給事中時哲宗宣仁太后共政司馬温公入相首改
 差役法公聞之謂人曰此事當熟講而緩行不然滋
 為民病且宰相職在求人變法非所先也還朝力為
[021-4a]
 溫公言之溫公有所建請公復言宰相當虚心以延
 衆論不必謀自巳出謀自巳出則謟諛得乘間迎合
 而正士将巻懷退避公與溫公雖同志及臨事有所
 矯正類如此於是人皆服公平直墓/誌
溫公欲令進士召朝官保任然後應舉又更貢舉法公
 曰舉人難得朝士相知士族近京猶可寒逺之士尤
 不易矣兼今之朝士未必能過京官選人京官選人
 未必能如布衣徒令求舉未必有益既欲不廢文章
[021-4b]
 則雜文四六之科不如設在衆人場中不須别設一
 科也孟子恐不可輕黜猶六經之春秋矣溫公從之
除兼侍講公語人曰國之本在君君之本在心人君之
 學當正心誠意以仁為體使邪僻浮薄之説無自而
 入然後發號施令為宗廟社稷之福豈務章通句解
 以資口舌之辯哉及在經筵進講必反覆開陳其説
 歸於人君可用而後止
元祐三年有呉處厚者以蔡確題安州車蓋亭詩來上
[021-5a]
 以為謗訕宣仁太后得之怒曰蔡確以吾比武后當
 重謫吕汲公為左相不敢言忠宣乞薄確罪不從初
 議貶確新州忠宣謂汲公曰此路荆棘巳七八十年
 吾輩開之恐不自免汲公又不敢言忠宣因乞罷政
 聞見/錄
先是河北所科夫役許輸錢免夫上下皆以為便公獨
 憂曰民力自此愈困矣或曰每嵗差夫一丁費萬錢
 今以七千免一丁又免百姓奔走執役之勞豈不便
[021-5b]
 乎公曰每嵗差夫雖曰萬錢然隨身者不過三千又
 得一丁就食於官今免夫所出七千盡歸於官矣民
 又儼然坐食於家蓋力者身之所出錢者非民所有
 今捨其所有而征其所無民安得不病此一事富民
 不親執役者以為便窮民有力而無錢者非所便也
 又况差夫必計其的確合用之數縦使所差倍其所
 役則力愈衆民愈不勞矣今若出錢以免夫雖三分
 之二亦可以取十分免夫錢其弊無由致察又從来
[021-6a]
 差夫不及五百里外今免夫錢無逺不届若遇掊克
 之吏則為民之害無甚於此言行/錄
宣仁寢疾宰輔入問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謂忠臣
 在章獻朝勸后盡母道在仁宗朝勸帝盡子道卿當
 似之聞見/錄
一日三省同登蘓轍獨進上前論殿試策題因引漢昭
 變更武帝法度事哲宗怒曰安得以漢武比先帝轍
 再拜而退曰臣引用失當容臣待罪公奏曰漢武雄
[021-6b]
 材大略史無貶辭又轍所論非異同正欲救巳行之
 言望陛下宣住蘓轍尚書右丞鄧潤甫越次言曰先
 帝法度為司馬光蘓轍壞盡公曰不然法本無弊弊
 則當改上曰人謂秦皇漢武公奏蘓轍之所論事與
 時也非人也轍卒得罪去仝/上
哲宗親政吕汲公欲遷殿中侍御史楊畏為諌議大夫
 忠宣曰天子諌官當用正人楊畏不可用汲公方約
 畏為助謂忠宣曰豈以楊畏嘗言公耶忠宣曰不知
[021-7a]
 也蓋上初召忠宣畏嘗有言上不行忠宣故不知也
 忠宣因乞罷政上不許後楊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
 汲公者無所不至聞見/錄
公在相位凡薦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議所薦士未嘗知
 出於公公亦未嘗示恩意於人人或謂公曰身為宰
 相豈可不牢籠天下士使知出於門下公曰但願朝
 廷進用不失正人何必須使知出我門下邪言行/錄
公在隨㡬一年州事毫髪必親客至談笑終日無倦色
[021-7b]
 公素苦目疾忽全失其明因上表乞致仕章惇戒堂
 吏不得上葢懼公復有㫖陳終移上意遂貶公永州
 安置命下公怡然就道切戒子弟不得小有不平意
 曰不見是而無悶爾曹勉之人或謂公為近名公聞
 而歎曰七十之年兩目俱䘮萬里之行豈其欲哉但
 區區愛君之心不能自巳人若避好名之嫌則無為
 善之路矣行/狀
永州命下忠宣欣然而往每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
[021-8a]
 之江行赴貶所舟覆扶忠宣出衣盡濕頋語子曰此
 豈章惇為之哉至永州公之諸子聞韓維少師謫均
 州其子吿惇以少師執政日與司馬公議論多不合
 得免行欲以忠宣與司馬公議役法不同為言求歸
 白公公曰吾用君實薦以至宰相同朝論事不合即
 可汝輩以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者不若無
 愧而死諸子遂止聞見/録
公疾革精識不亂諸子侍側口占遺表凡八事命門生
[021-8b]
 李之儀次第之聞見/録
表略云葢嘗先天下而憂期不負聖人之學此先臣所
 以教子而微臣資以事君又曰若宣仁之誣謗未明
 致保佑之憂勤不顯本權臣務快其私忿非泰陵實
 謂之當然以至未究流人之往愆悉以聖恩而特叙
 尚使存殁猶汚瑕疵又復未解疆場之嚴㡬空帑藏
 之積有城必守得地難耕凡此數端願留聖念言行/錄
公嘗曰我平生所學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盡以至
[021-9a]
 立朝事君接待僚友親睦宗族未嘗須臾離此也又
 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巳則昏
 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已恕已之心恕人不患不
 到聖賢地位親戚間有子弟請教於公公曰唯儉可
 以助亷唯恕可以成德其人書於座隅終身佩服言/行
 錄/
公嘗曰人材難得欲隨事有用則緩急無以應手七年
 之病三年之艾非儲之以待則如病者何故雅以人
[021-9b]
 材為已任每有薦引必先公議及其至也内舉有所
 不避其不可則人君所主亦必爭行/狀
公教子弟曰六經聖人之事也知一字則行一字要須
 造次顛沛必於是則所謂有為者亦若是豈不在人
 耶
時西邊儒帥有以威敵斥境請於公者手自荅曰大輅
 與柴車較逐鸞鳯與鴟梟争食連城與瓦礫相觸君
 子與小人闘力不惟不能勝兼亦不可勝不惟不可
[021-10a]
 勝雖勝亦非也行/狀
公攝帥成都程子将吿歸既見曰先生何以告我子曰
 公嘗言為将帥當使士卒視已如父母然後可用然
 乎公曰如何子曰公言是也然公為政不若是何也
 公曰可得聞與子曰舊帥新亡而公張樂大享将校
 於府門是教之視帥如父母乎曰亦疑其不可故使
 屬官攝主之也子曰是尤不可也公與舊帥同僚也
 失同僚之義其過小属官於主帥其義重曰廢享而
[021-10b]
 頒之酒食如何曰無頒也武夫視酒食為重事弗頒
 則必思其所以而知事帥之義乃因事而教也公曰
 若從先生言而不来則不聞此矣其喜聞義如此遺/事
科舉取人不得間有得者自是豪傑之士因科舉以進
 耳且資䕃得官與進士得官孰為優劣以進士為勝
 以資䕃為歉者此自後世流俗之論至使人耻受其
 父祖之澤而甘心工無益之習與孤寒之士角勝於
 場屋僥倖一第以為榮是何見識夫應舉亦自寒士
[021-11a]
 無禄不得巳藉此進身耳如得巳何用應舉范公最
 有見識然亦以資䕃與進士分優劣建言於有無出
 身人銜位上帶左右字不可謂無所蔽也其言曰欲
 使公卿家子弟讀書耳此意甚善但以應舉得官者
 為讀書而加奨焉則彼讀書者應舉得官而止耳豈
 真學道之人至如韓持國自是經國之材用為執政
 亦了得不可以其無出身便廢其執政之材曰堯夫
 所别異者莫非此等人否曰執政不是合下便做亦
[021-11b]
 自小官以次遷之如後来呉坦求等在紹聖中被駁
 了范博士以無出身故也彼自布衣中朝廷以學行
 賜之爵命至其宜為博士乃復以無出身奪之此何
 理也資䕃進士中俱有人惟其人用之加一右字亦
 自沮人為善龜山/語錄
紹聖初哲宗親政用李清臣為中書侍郎范丞相純臣
 與清臣論事不合范公求去帝不許范公堅辭帝不
 得巳除觀文殿大學士判頴昌府召章惇為相未至
[021-12a]
 清臣獨當中書益覬倖相位復行免役青苖法除諸
 路常平使者惇至不能容以事中之清臣出知北京
 建中靖國初上皇即位用韓忠彦為相清臣為門下
 侍郎忠彦與清臣有㜕故忠彦惟清臣言是聽清臣
 復用事范右丞純禮忠彦所薦清臣罷之劉安世呂
 希純皆忠彦所重清臣不使入朝外除安世帥定武
 希純帥髙陽張舜民忠彦薦為諌大夫清臣出之帥
 真定其所出與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賢士清臣素
[021-12b]
 所憚不可得而用者忠彦懦甚不能為之主曽布為
 右相用范致虛諌疏云河北三帥連衡恐非社稷之
 福劉安世吕希純同日報罷清臣亦為布所䧟出知
 北京伯溫常論紹聖建中靖國之初朝廷邪正治亂
 未定之際皆為一李清臣以私意幸相位壞之邪説
 既勝衆小人並進清臣自亦不能立於朝矣使清臣
 在紹聖初同范丞相在建中靖國初同范右丞劉安
 世吕希純張舜民以公議正論共濟國事則朝廷無
[021-13a]
 後日之禍而清臣亦得相位享美名矣此忠臣義士
 惜一時治亂之機為之流涕者也聞見/錄
公憂國愛君不以利害得喪貳其心刻意名節難進易
 退雖屢黜廢志氣彌勵以為有文正之風焉其在朝
 廷專務奨進人材故天下善類視公用舍以為消長
 其論議平恕不為巳甚世謂使其言行於熙寜元豐
 時後必不至紛更盡申於元祐中必無紹聖大臣讎
 復之禍墓/誌
[021-13b]
   王存
  字正仲潤州人中進士第哲宗朝官至尚書左丞
初修起居注即乞復唐正觀起居郎舍人職事執筆隨
 宰相入殿上韙其言故事左右史雖日侍便殿而欲
 奏事必禀中書俟㫖公因對及之即詔左右史遇侍
 立許直前奏事遂著為令自公始也
官制行上尤慎用人公因請自熙寜以来有縁議論得
 辠或詿誤被斥而情實納忠非有大過者隨材召擢
[021-14a]
 以備官使語合上意自是收拔者甚衆
公在政府時四方奏讞大辟刑部援比請貸而都省屢
 以無可矜恕却之公言此祖宗制也且有司援比欲
 生之朝廷破例欲殺之可乎
公平居恂恂不為詭激之行至有所守確不可奪議論
 平恕無所向背温公嘗曰並馳萬馬中能駐足者其
 王存乎並曽子開/撰墓誌
   蘓頌
[021-14b]
  字子容泉州人移徙潤州中進士第相哲宗
知江寜府江寜縣事毎有發歛府移追擾吏係縲於道
 公至則曰此令職也府何與焉每因治訴旁問鄰里
 丁産多寡悉得其詳一日召鄉老更定户籍民有恡
 占不實者必曰汝家尚有某丁産何不自言相顧而
 驚無敢隱者一縣以為神明
公請以獲盜多寡立縣令殿最法以為巡檢縣尉但能
 捕盜而不能使民不為盜能使民不為盜者縣令也
[021-15a]
 且州縣物務嵗課稍虧官任有罰今良民罹奪剽之
 害而親民官獨不任責可乎鄒侍郎/撰行狀
天下以為當然者謂之公論公論葢非强名乃天道也
 此道未嘗廢頋所在如何耳如唐虞三代與吾祖宗
 之時公論在上君相主之賢哲聚於朝不肖沉於下
 海内入於陶冶一歸於正如晚周及東漢之餘上之
 人不能主公論所用非其人於是乎清議在下而士
 知所尊畏恥為非義登其門者如龍從其死者如歸
[021-15b]
 致黨錮之禍起視漢室為何等時也頃時王安石薦
 李定陳襄彈之未行間擢太子中允宋次道敏/求封還
 辭頭翌日辭職罷之又下次直李大臨蘓子容相繼
 封還更奏復下至於七入子容與大臨俱落職奉朝
 請名譽赫然此乃祖宗德澤百餘年養成風俗公論
 之不可屈如此與齊太史書崔杼弑其君殺三人而
 執筆如初者何異其後攝官修起居注章衡行之賢
 不肖於此可見要之公論不可一日廢然在上則治
[021-16a]
 在下則亂可以卜世也元城/語錄
充北朝生辰國信使在契丹遇冬至本朝厯先北朝一
 日北人問公孰是公曰厯家算術小異遲速不同謂
 如亥時節氣當交則猶是今夕若踰數刻即屬子時
 為明日矣或先或後各從本朝之厯可也北人以為
 然遂各以其日為節慶賀使還奏之上喜曰朕思之
 此最難處卿之所對極中事理行/狀
元豐初白馬縣民有被盜者畏賊不敢告投匿名書於
[021-16b]
 縣弓手甲得之而不識字以示門子乙乙為讀之甲
 以其言捕獲賊而乙爭其功吏以為法禁匿名書而
 賊以此發不敢處之死而投匿名者當流為情輕法
 重皆當奏蘇子容為開封尹方廢滑州白馬為邑上
 殿論賊可减死而投匿名者可免罪上曰此情雖極
 輕而告訐之風不可長乃杖而免之子容以謂賊不
 干巳者告捕而變主匿名本未足深過而先帝猶恐
 長吿訐之風此所謂忠厚之至然熙寜元豐之間每
[021-17a]
 立一法如手實禁鹽牛皮之類皆立重賞以勸吿訐
 者此當時小人所為非先帝本意時范祖禹在坐曰
 當書之實錄東坡/集
知滄州陛辭上曰朕每欲用卿輙為事奪豈非命邪然
 卿直道久而自明頓首謝兼語及偏親留京師未能
 偕行上問卿母誰氏對曰故龍圖直學士陳從易之
 女上曰是天聖間侍從邪對曰從易祥符中館職巳
 而外遷久之因自廣州罷還不蓄南物獨載俸餘見
[021-17b]
 錢過嶺仁宗聞之擢知制誥上曰其清節過於馬援
 矣故謝表云憫臣之數竒多難特軫淵衷勉臣以直
 道自明屢形天語談/訓
元豐中上曰欲修一書非卿不可以契丹通好八十餘
 年盟誓聘使禮幣儀式皆無所考㨿朕欲成一書但
 患邇来修書者遷延嵗月不肯早成公曰恐須一二
 年可矣上喜曰果然及書成賜名魯衛信錄奏篇
 上上讀序引大喜曰正類序卦之文
[021-18a]
公兼侍讀奏言國朝典章大抵㳂襲唐舊史官所記善
 惡咸備乞詔史官學士採錄新舊唐書中臣主所行
 日進數事以備聖覽遂詔經筵官遇非講讀日進漢
 唐故事十條行/狀
公掌天官每選人改官京朝官使臣闗陞磨勘或以功
 過當陞降者吏洗垢求瑕故為稽滯公敇吏曰某官
 緣某事當㑹某處仍引合用條格具委無漏落狀同
 上自是吏不得逞每訴者至必取案牘使自省閲訴
[021-18b]
 者服乃退其不服公必往復詰難度可行行之茍有
 疑則為之奏請㦯建白都堂故士大夫受賜多而不
 得者亦以為無可憾行/狀
王禹玉元厚之諸公嘗問曰公記之博以至國朝典故
 本末無遺日月不差用何術也公曰某每以一嵗中
 大事為目欲記當年事則不忘矣如某年改元其年
 有某事某年上即位其年上有某事某年立后若太
 子其年有某事某年命相其年有某事則記事之一
[021-19a]
 法也後觀太史公書是嵗孔子生是嵗孔子卒是嵗
 齊威㑹葵丘是嵗晉文始霸之類恐亦此意也元曰
 不然至於暗記經史黙詠詩書以至士大夫家世閥
 閱名諱婚姻無遺忘者又以何法乃真强記爾
公嘗言吾每聞前輩善言則終身佩服少時聞計用章
 郎中為吏以循良稱數典大郡政績尤異因造請求
 異聞其可紀者曰人主不宜有所好有所好則腹心
 肝膽皆在人矣故好征戰則孫武呉起之徒出而民
[021-19b]
 殘於干戈矣好刑名則韓非張湯之徒出而民苦於
 刻核矣好聚歛則桑羊皇鎛之徒出而民困於掊克
 矣好順從則張禹胡廣之徒出而民弊於誇大矣豈
 惟人主學士大夫亦宜知之夫神龍騰驤豈可羈也
 然或豢養於人者謂其有嗜欲也
又嘗言楊告謂吾曰嘗愛韓非一言以謂土木偶人者
 耳鼻欲大口目欲小此言可以喻大夫土木偶人而
 鼻先小目先大人或非之則無以為也鼻大則可小
[021-20a]
 目小則可大凡事皆然不厭於三思而熟慮也人皆
 以非為刻薄此言非忠厚之言哉
公在金華每進讀至弭兵息民則必反覆條奏援引古
 今使上不忘弭兵息民之意以謂人主之聰明不可
 有所嚮有所嚮則偏偏則為患大矣當今守成之際
 應之以無心則天下無不治矣
公嘗云吾平生未嘗以私事干人主奏對惟義理之言
 故厯仕四朝中間雖謫不愧於觀過而神考以謂直
[021-20b]
 久而自明也
呂吉甫參政事使其親友謂公曰子容吾鄉里丈人行
 若從吾言執政可得也公笑而不荅
公云平生薦舉不知㡬何人惟孟安序朝奉分寜人嵗
 以雙井一斤為餉知吾無苞苴之饋也
公云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户樞不蠧流水不腐此其理
 也並談/訓
 宋名臣言行錄後集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