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1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明-道盛 (CBETA)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卷之七


門人 大璽 大量 大臬 大汕 較


示眾



處州龍泉西寺孤舟和尚請為眾證戒示眾



僧問悉達纔生如何便手指天地師云撞出娘皮袋
進云如何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云磨刀恨不利
進云一棒要打殺時如何師云忍痛叫蒼天進云後
來又觀星悟道是如何師云驅雷打夢人進云特地
出世說三乘法為人時如何師云開眼尿床進云既
如此今日堂上和尚請大師證戒又作麼生師云點
燈照人喫飯進云如今白日青天又如何師云突曉
塗中眼不開進云如何是金剛自性戒法師云胎中
童子眉如雪進云恁麼則潔白身心絕點埃也師云
夜半金烏帶雪飛進云飛向何處去師云艸裏漢亂
跳作麼僧云括蒼千古風流事今日龍泉唱獨高也
師云且待冷時看僧禮拜師云昨日已與諸兄弟滿
口道破也今日又要夢筆杖子為汝等斬新敲磕我
問你等腳跟誰無立地也要有處出身頂門上誰不
撩天也要有處開眼到遮裏直須不行心處路而得
縱橫不掛本來衣而得嚴密雖不如恁麼而得透脫
切忌未生時而有殺活如此持得證得則不負盧舍
那如來當當常有因當當常住法身而能出入華光
三昧戒光從口出與十方諸佛作心地印也揮尺云
會麼一毛端上開心眼梵網光中笑雜華。


偕黃心鏡到松林寺訪本靜老宿請示眾



相將策杖訪同人猛虎當途松色新何事獵徒先逐
去不令喫我杖頭親秖如昨日途中撞著大蟲時如
何靜老出眾作虎聲師云假老虎威作麼宿云也須
識法而懼始得師曰恁麼則當機不讓也宿云丈者
[007-0630b]
是甚麼心行師云老宿惜取牙爪好宿禮云作家作
家師笑曰取笑旁觀乃云工部山前與公眉毛廝結
壽昌堂上猶能追我步趨各自轉過身來且喜更自
深入梅子熟也未索核喜有龐公臘月火燒山祖意
還他香老到遮裏搜盡舊時骨董重添雪夜紅爐還
有辨別得賓主互換句子者麼宿擬出眾師云老宿
合取口好宿笑曰大眾禮拜了去。


壬申龍湖垂示



師良久云大眾見麼龍湖和尚又來也雖然一回相
見一回新也須道箇不審始得乃拱手云恭啟寶筏
大師時當仲夏炎熱伏惟趨居萬福忍坐此大火宅
現清涼月吹微玅風使十方塵剎諸佛及一切有情
各得歡喜利益善哉善哉大眾龍湖寶筏原是山僧
一人如何特地自分賓主聻若向遮裏會得正好把
臂并行其或未然且參透遮不觸背句來我方丈與
木侍者相見便下座。


黃檗落堂示眾



師云馬祖開選佛場要人人學無為而心空及第石
霜建枯木堂要人人休歇去而絕後方甦今日龍湖
乃於黃檗山上立鐵漢堂箇箇須如生鐵鑄成拼著
性命共相挨拶所謂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你大眾果能辦此鐵漢心腸直教世界身心一時坐
斷豈不立地心空萬機寢息如演若多之狂心頓歇
哉僧問狂心作麼生得歇師云吹滅燈去打破鏡子
去鐵佛頭上屙屎去進云某甲不會師云難道屙屎
也不會僧歸眾師乃云鐘樓念讚口喃喃床下栽菜
葉斑斑猛虎當衢誰敢犯勝老坐贏黃檗山參。


室中舉示梅李



舉昔日世尊欲將諸聖往第六天說大集經敕他方
此土人間天上魔王外道獰惡鬼神悉皆集會受佛
[007-0630c]
付囑擁護正法設有不赴者四門天王飛熱鐵輸迫
之令集既集會已無有不順佛敕者各發弘誓擁護
正法唯有一魔王謂世尊曰瞿曇我待一切眾生成
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天衣
懷云臨危不變真大丈夫師云龍湖則不然若果有
真丈夫魔王則應出眾云瞿曇我當斷盡諸佛命根
掃空十方剎土無有佛生名字始快我心正恁麼時
代世尊著一句甚麼語始得乃作金雞叫一聲云天
明了天明了大家起來作事好珍重。


開示



僧問某初入禪堂不知如何用心師云你欲用那箇
心曰不知師云誰教你入禪堂你入禪室所為何事
曰求參禪師云禪與你有甚相干要參他曰為生死
不明師云你只今有甚麼生死不明曰生不知來死
不知去師云你只今來來去去是那箇作主張又誰
教你恁麼禮拜參請曰正乞和尚慈悲開示師云只
今那箇是你迷不了底本心曰不知師云是誰見聞
知覺是誰語默動靜是誰喜怒哀樂是誰拖死屍走
曰莫即此便是迷不了底本心麼師云父母未生前
遮箇見聞知覺底語默動靜底喜怒哀樂底拖死屍
走底在那裏安身立命曰不知師云只今日醒夜寐
那箇是不生滅底主人公曰莫即在日醒夜寐中為
散亂昏沉所迷倒否師云死了燒了四大分離了遮
箇散亂昏沉所迷倒底又在何處去也曰正是遮裏
不得明白師云見聞不脫如水中月心境兩亡誰徹
不徹所以先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只貴當體便見
因人機智遲鈍不能當下脫然反於心境照應中更
起知見思量分別取捨結成五蘊幻妄展轉與本心
愈遠不能頓歇狂迷所以無可奈何乃復教人外息
諸緣旋機自省看當下是生是滅是有是無親見一
[007-0631a]
回自當頓絕又因學人撥置不開乃就彼紛飛雜亂
中教他看那箇是兵中之將那箇是奴中之主畢竟
遮兵將奴主有分別否人或執此見聞知覺便是語
默動靜之主故又教看一念未生前了無見聞知覺
時父母未生前了無語默動靜時那箇是你本來真
主面目或人又將心空空想著箇虛無境界去做工
夫不知又失卻現前天真明妙底主人也及至指彼
參取天真現前底彼又執著能昭昭靈靈弄精魂者
是乃又教看死了燒了遮箇昭昭靈靈底又向何處
去了此正與彼打破五蘊精靈窟子也若是伶俐漢
子何處不可開眼其奈妄惑深重者不能於此透脫
反向此中思惟卜度不得已又將一箇無義味話頭
如吹毛劍塗毒鼓者與彼揮舞提撕如何是佛麻三
斤如何是西來意庭前柏樹子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如此縱橫殺活便當
立地蕩然也不唧溜漢又不肯拍盲死心拼命挨拶
只管於古人言句妄自穿鑿起疑東咀西咬胡思亂
想忽得一轉語或別一機鋒以為省悟透關或更進
言呈解知識乃於當機或呵或罵或棒或喝或正按
傍提或敲骨出髓或知非而頓釋或見過而深參或
激觸而發明或困頓而打徹雖則機緣不一是皆痛
切為心汝須徹底真參莫自捕風捉影眾禮拜師震
聲云賺殺人賺殺人速退速退。


淨明剎示眾



黃連苦甘艸甜快將猛火著油煎醋不酸鹽不鹹猢
猻上樹尾常顛纔擬腰間柯斧爛棋殘局破不逢仙
不逢仙幸自憐特地眼睛人換去枉教鼻孔去撩天。


丙子壽昌示職事



人性亙古不磨人命繇心自造如天子敕命臣下有
相才命之為相有將才命之為將有六部九卿才命
[007-0631b]
之為部卿有百司庶職才命之為司職惟才之未成
命之未下須先立命至才之已成命之已下當自奉
命所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是也若棄才
逆命是誰之過歟故曹洞立君臣正偏之旨蓋大有
關于世間出世間法也共一各一分即是合尚狐疑
耶參同契曰萬物各有功當知用及處本末盡歸宗
尊卑用其語官骸盡職指臂不爭其樂何如。


堂中開示



谿谷傳聲皆因人之呼應昧己者自驚自怪而魂魄
齊飛明鏡現像本為物之露呈迷頭者自惑自疑而
形神俱失不知自心取自心以故非幻成幻法若知
不取無非幻則此自心常湛然矣今之坐禪昏亂不
明定者雖是夙習現業流識根因未絕亦是見前為
生死心不猛切耳為生死心若切則雜想浮昏自然
不生如金剛出匣寒光逼人鬼魅邪魔悉皆消殞安
能于此張形弄影哉永嘉云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
兮金剛燄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此正
直指吾人現前遮一念金剛心也汝等不能頓發真
心只去排遣昏散猶如亂軍以追流寇而亂軍反自
為寇矣故必大將軍全提正令則軍威自嚴而流賊
自敗也秪如汝等嘗侍立大人之前心上亦還凜然
肅靜乎亦還頹然昏散乎亦還三業孤迥乎亦還六
識分飛乎暫立大人之前尚能惠汝三昧如此又況
自能頓起本心金剛三昧王而不能威伏八萬浮塵
幻想哉復震聲曰看是甚麼。


示學人自看



僧問學人不識自己請和尚指示師指火爐曰在遮
裏拈出一莖毛來看又問如何用工始得親切師又
指火爐曰放一莖毛在遮裏去看曰恁麼則無有人
處也師曰你只今在郡裏曰在遮裏師曰遮是甚麼
[007-0631c]
進曰莫是自己麼師曰牛馬畜生也有為甚又披毛
戴角去曰不知師以如意示曰你見遮個麼曰見師
曰誰見僧擬議師曰只因你遮擬議所以轉見差別
轉見惑亂轉見深遠也此正所謂想中物色意裏丹
青是為微細無明最能遮障我妙明真性不見三祖
云歸根得旨隨照失宗而楞嚴亦云元明照生所所
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
覺乃眾生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則當體歸根復命而
寸方虛空悉皆消殞也又何有夢裏明明之六趣哉
故信心銘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但莫憎愛洞然明
白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一念不生萬法無咎初祖亦
云一念回光還同本得又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
如墻壁乃可入道今人只以意言分別妄自比度安
得見自心現量之境界哉六祖亦云汝若返照密在
汝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從上諸祖皆教人返此照
心則本地風光自然現前也故曹山有四禁正以參
學人心意識之細微路頭不絕所以知見橫生不惟
昧滅法身亦乃為諸濁智流轉成種種滲漏去也又
安能使枯木生花與此道相合哉又一僧問曰承和
尚示學人看自己用盡心力展轉看他不出過在何
處師以如意子示曰你見麼曰見師曰你作麼生見
曰見他是如意子師曰他何曾說我是如意子秪是
你妄生分別所以不見也曰終日見面不見是何也
師曰秪為你將見去見你眼上已生了一翳也又安
得見此睛明空哉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
見見不能及此豈以眼能自見眼者乎我教你冷地
看自己不是教你意裏念自己心上思自己以念覓
念以心覓心何異畏影逃形形逾逃而影逾多乎如
意子失了汝但到處看則見到處想則轉不見也若
不去尋看但自去想念及你想念既勞則眼中妄見
[007-0632a]
鬼神夢中妄見顛倒必成狂疾不可救也汝但一切
放下冷地自看自然海印發光天機呈露那時為汝
打破鏡子再來與我如意子相見也慎之勉之。


僧問古人教人看公案提話頭和尚只教人看自己
亦有同別也無師曰今日有三四十人下田我見田
頭在那裏東看西看田中人如一棚傀儡相似個個
搬弄沒有一個不精采你道線索在阿誰手裏曰恁
麼則一堂禪和子底線索都在首座悅眾首座悅眾
底線索都在和尚也師曰我底線索在那個僧擬議
師叱曰死傀儡去。


六祖云我法門秪貴明心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故彼
但教你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麼時阿那個是你上
座的本來面目亦何曾說不思善惡時即是你本來
面目乎即初祖亦云心如墻壁乃可入道亦未嘗說
心如壁處即是道也蓋祖師恐人心涉今時根境迷
惑未能返轉刀頭向空劫前剖出生死伏藏耳故曰
橫按莫邪行正令大平寰宇斬痴頑今時門頭躲根
者尚易剿除於空劫前躲根者最難斷絕也正雲居
所謂門裏出身易身裏出門難自非向銕壁銀山迸
出金剛王劍安能斷此法身上貼體無明哉。


師曰個個皆說妄想放不下疑情發不起偷心不肯
死命根不肯斷你且將你底妄想疑情偷心命根簡
點出來我看你簡點不出秪為你不曾真有為生死
心與真到那田地耳若真到那田地自然有真消息
也。


黃子安問如何得頓發大機大用師曰要到生死結
交頭上纔迫得出亦不是預為扭捏得來者公看水
滸傳麼宋公明命石秀打探楊雄獄中消息要去劫
他回梁山石秀纔到城官府正恐梁山人來劫獄刻
目令先斬之石秀事急忽生一智驀向法場邊高樓
[007-0632b]
上從空跳下大呼曰梁山泊全夥在此滿城人各相
踐踏不知誰是人誰是賊石秀斬其杻械攜手直上
山去梁山人見之大驚曰設使統全夥去未必容易
如此也士大笑曰奇哉師曰更有一段宋江命燕青
去請安道全全為一名妓繫戀燕青是夜帶刀入妓
舍將一家殺盡以帚醮血書壁曰殺人安道全大點
其燭于中而歸及夜半道全乘醉入妓舍方呼嬌嬌
驀見死屍滿地壁上書名直得魂不附體驚走歸家
叫燕青哥與你上梁山去青故高臥不理全急跪拜
哀告青瞪目叱曰你如今肯去梁山了麼。


師曰個個皆云最初看經教尚有人處尚可理會及
看一歸何處又無入處看無字又無入處和尚教學
人看那個是本來自己又無入處你看一房人皆睡
著如何叫張三則張三應叫李四則李四應不是張
不是李如何則不應如何叫打劫則大家驚起叫著
不著皆是個好消息惜乎自不省悟耳你不看那做
賊人忽聞叫著拿強盜賊自不覺神消色喪也如秀
才聞叫提學來也自不覺其悚然如我在百千大眾
前罵人只有那一個動念發嗔是何也蓋彼各自有
命根所屬耳你真為生死心切則雞鳴犬吠亦自傷
心驚神亦自疑情頓發亦自有悟入處隔墻影動疑
是人來況一切色相皆是你心相一切音聲皆是你
心聲或叫著你那可思議可分別底本命元辰故有
入處故有理會或叫著你那空劫前底本命元辰不
可得而思議分別蚊子上鐵牛無你下嘴處擊如意
云會麼噫頻呼小玉元無事認得聲來魂已消。


示成峻等參學門人



師曰我見古人師資之契真如移花接木其枝根元
雖異種及其相接處妙在皮骨精氣兩相孚合其生
生之意乃渾而為一也非其花果種性得真根枝又
[007-0632c]
安可哉若今之師資相承者初心不過欲藉源流法
派為異日出世拈香取信于人故強為苟合耳至一
等雖藉名分而中心矛盾轉面悖戾更不足言矣何
曾真如古人心心無欺燈燈不昧如一血氣精神之
相貫于無窮者哉亦何曾真如古人所謂某不敢自
欺此中實未穩當實不敢妄自為人而先師授記不
敢違越及與某自有師在而某此瓣香不欲向兩頭
炷者哉吾所謂今之師資但存名器尚有破綻若其
神器真種久已混失斷絕難可尋討矣孰能挺然以
自求其真授受之慧命者乎正如三代之帝王禪位
實乃禪此內聖外王之道也三代已後所謂春秋無
義戰即有得天下者能有幾人是真受天命真禪天
位而不為偏安自立者哉嗚呼世道交相喪矣雖然
人能弘道亦何患於喪乎噫果有能以此道自任者
吾深有望于斯。


室中誡示



功莫大於重法罪莫大於欺心從上佛祖出世無非
欲人重此法而不欺此心耳捨全身而求半偈斷隻
臂而乞安心所以法乳湧于一時慧澤傳于萬古此
非精神氣昧真正種子之不斷絕乎吾子能不自欺
其心而重吾法至于立身為人發言行事能如對醫
說病臨冶烹金此是吾子真愛我指示吾子能于我
受用隱微中能使我心肯口肯心重口重此是吾子
真能承事我真能承事先佛先祖如丹出九還無不
靈也為吾弟子尚不能盡心竭力而無自欺又安能
承事十方知識而曲盡其門庭堂與哉若第籍此師
資名目鼠竊狗偷以耀見聞又何貴出自壽昌門下
耶天下眼毒瞞得誰過。


痛誡學人莫自欺



為法而參師友如求水火之不敢欺也欺此一滴水
[007-0633a]
則盡大地水皆被汝欺盡大地水皆能溺汝欺此一
星火則盡大千火皆被汝欺盡大千火皆能燒汝汝
能不欺此心則遍異類亙古今更無有能欺汝者。


匡山圓通示諸職事



師云古人言恩義不可相掩汝等須知之恩乃父子
兄弟天性生成不可解也義乃君臣師資天理合成
不可苟也所以古人易子而教使成其義蓋父子之
間不責善恐以義傷恩也故大舜處父頑母囂弟傲
日以殺舜為事舜不敢責親及弟惟怨慕號泣以自
反終獲瞽嗖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所謂聖人
者人倫之至也而終成大義以全天性也若君臣師
資之間則當以義為質義成則能生大恩矣如文王
武周則以父子為師資為君臣如孔子顏曾則以師
資為父子為兄弟若此則恩義相生不相掩兩盡而
兩成也故吾曹洞宗旨獨揭君臣父子之道以明世
出世法所謂臣奉於君子順於父不順非孝不奉非
輔但能相續是主中主正得恩義相成為正中妙叫
也吾且以處人情世事論之即如我等今住匡山圓
通山中諸剎及諸靜室僧眾萬計與兩郡相連若僧
若俗交接之道須以恩惠為主則不失其敬重鄉黨
和睦鄰里之意而法義自行至於本寺四十八房主
僧既彼各來合眾聽命常住職事則當明教而善導
之然此寺宇尚未拓充其房中僧行多未慣習禮法
尤宜加意如父子兄弟骨肉天性處之而彼薰蒸日
久潤澤歲深親愛之意漸生諱忌之念漸化則此恩
惠之至自然變成法義也故吾天下名山祖剎說中
極言主法者須知六弊能善調御則成六妙若夫諸
方衲子不辭跋踄為法而來此當以法義自行不可
包荒姑息以負其求師友受鉗鎚之心若例以委順
成褫則何處是善知識為人抽釘拔橛敲骨打髓以
[007-0633b]
斷學人生死命根之作略乎雖然亦看其人何如耳
使本山本寺果是為法之人不得不以法義相成即
諸方遠域亦有為名色作門面特來參訪者或是宰
官士子或是知識學人亦須審辯來機善巧接待蓋
彼非為法而來若專以法深錐痛劄不惟彼不能領
會而我失其誘引反令彼生毀謗而退息其親覲將
進之心矣已上所論恩義之權皆主法之事也分而
言之似有二旨豈恩惠法義真有二道乎你諸職事
例當行平等心無分彼此皆應恭而有禮敬而不濫
則可以延攬遠近學人護衛叢林法化矣又有說焉
俗諺云近寺不重僧何也吾當以近寺則重僧可耳
蓋僧眾道行不端嚴兼褻慢於附近人不足以感化
於彼往往為彼覷破所以不生敬重遂生毀謗乃至
盜砍樹木侵占田地以致興訟結冤皆由是而起也
豈有近火而不先焦近法而不先化者乎故吾再致
意於附近居民蓋彼多是耕作澹泊之家即化盞飯
亦不敢強其有無必擇誠實不雜話者任之恐以言
行壞彼初心也其餘小緣更勿攪動寧可遠處募化
聽其自家發心則可吾嘗以此山或大建造皆當令
彼澹泊居民為百工事業及搬運作務使彼因利得
安生理并獲親近佛法日久亦可化為善俗互相愛
親即有荒亂足相賑濟亦無悖逆爭奪與作非為之
事豈非佛法善為陰翊無為以作持久之至治乎故
予前日與江州司馬楊公云我等雖是借人興山而
實借山與人雖是借宰官居士護法而實借法護宰
官居士公等宰官居士及諸世人若非佛法禪宗孰
能使之忘勢位而捨恩私公大道而愛民物決生死
而證性命乎楊公大喜曰大師太煞以一語盡道破
也予笑曰若能向道破處解善用心占地步乘時機
下先著則不妨是眼親手快人也公曰此大師過人
[007-0633c]
作略始有如此婆心敢不唯命哉諸子知之只此一
串言語皆棒打石人頭曝曝論實事者汝等須常思
念之則我與汝不負相與際會於此名山古剎以承
佛祖之恩義也諸子勉之。


室中示諸衲子及眾居士



師云予昔年嘗會吾漳戴今梁觀察及予父弟于維
揚舟中戴公問曰佛教有超凡化聖之說師果能親
證其旨乎予曰須深悟得游戲三昧可也公曰如何
即能悟予曰公見夫戲子乎在臺下即凡在臺上即
聖公曰何也予曰戲子在臺下人或稱之為周公孔
子戲子必大喜人或毀為仲子齊人戲子必大怒及
至登臺則親身為周公孔子卻不自喜儼然為仲于
齊人卻不自怒吁豈你真能為周孔而仲齊真不足
為哉蓋彼臺下以無為有故喜怒生臺上以有為無
故是非泯以無為有故妄執成凡以有為無故妄解
成聖然則凡夫墮落與聖人超脫只在一念有無之
轉機也而聖凡何曾有實法乃迷悟自成其墮超耳
公大喜曰此天下奇論讀盡千言萬語不如臺下臺
上一念有無之轉機而成聖凡之一語令人開悟無
迷真痛快斬截也予父存三居士曰審如此語則觀
音所以能三十二應者非獲此如幻解脫法門乎予
曰正是此意第當局難得不迷耳所謂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若主人公心眼不惺則未免又為夢幻
空花所惑亂也予弟季玉曰瑋前日見林間錄載王
文正公當大拜時宴會官僚作戲公題詩曰諸優戲
場中一貴復一賤心知本是同以故無欣厭覺範大
師謂此老通身是手眼一點也瞞他不得正符此論
也予笑曰吾弟從此為人處世須是眼睛鼻孔端正
始得戴公曰善善決不可少師末後遮一錐劄也嗚
呼此予戊午年寓金陵天界因戴公挽予過廣陵一
[007-0634a]
番游戲時吾徒大方大圓二子嘗侍側猶能記之計
今二十餘年戴公與吾父弟皆作古人可勝歎哉我
今重新舉似你諸學人及眾居士果能忘軀為法依
止叢林參承師友切不可于名言相法中妄生分別
執取而起是非憎愛冤親苦樂之心以自惑亂其身
心性命亦復惑亂他人之解脫知見也予嘗曰汝等
參學略能參破生滅妄想之麗跡則自不為世間名
言相法所顛倒也我試令首座今日退席為本堂侍
者即令本堂侍者立居首座之位侍者儼然以首座
自任首座安然以侍者執持毫無上下彼我之分庶
于解行少有證據若纔令悅眾退下作副悅眾令副
悅眾退下作散單便如奪了封侯印心憤憤口悱悱
寧可知識不親覲生死不參究遮箇面皮決成不得
半夜捲單而行此豈真有為法求依止善知識之心
者乎嗚呼慣弄虛頭占好名色不肯自盡寔事雖有
醫王亦拱手矣凡住叢林之人毋論事之巨細皆當
痛治偷心以求親證雖群居雜處能使上下相忘于
道術凡聖相忘于戲游何復有生死是非之能惑亂
又何慮身心性命之不超脫乎珍重。


開示堂中人



僧問某疑情發不起乞和尚開示師云你甚麼疑情
發不起曰念佛是誰師云不念佛是誰曰不會師舉
如意示之曰不會師云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曰
不會師舉拳示之曰不會師云如手自作拳非無不
拳手僧擬對師叱云尿床鬼子又與麼去僧再禮拜
乞方便垂示畢竟為甚麼發此疑情不起師云你畢
竟為甚麼要發疑情聻曰爭奈不知生死落處何師
云是你為生死心不痛切耳昔有孝子幼年兵亂失
母因號哭乞食偏尋天下至十八年乃于河南村落
見一老婦骨肉俱驚詢知是親母子一時悲慘黃河
[007-0634b]
為之逆流又一孝子以父死于邊塞奔求父骸骨不
得乃大悲慟震倒邊城白骨縱橫不知誰是乃嚼指
以血灑之父骨隨血躍起只此二事撤見吾人真心
頓發足以驚天地感鬼神曾無人物山河之能隔也
又況參究性命乃自心求自心不同身外而求考妣
如求濕于水求熱于火不離于當體而本有者哉但
以眾生業識堅強真心微弱如劣主不勝悍奴耳使
能痛發為生死念則金剛慧心躍出于無明業識中
也何復有曠劫疑情之不破現前靈覺之不開哉勉
之毋自墮落。


金陵報恩堂中示眾



師入堂眾禮拜立定師喝云看腳下良久復云古人
道死人路上有活人出身活人路上死人無數若向
遮裏撿點得出卸炙脂帽子脫鶻臭布衫也不難山
僧云死人能與活人出身不能行活人路活人能與
死人出身不能行死人路有一箇漢于死人路上能
行活人路于活人路上能行死人路著著皆有出身
處正好山僧遮裏喫棒指他箇寶鏡三昧入五位正
偏還須知有向上尊貴之事不然觸途成滯隨照失
宗于本分上總未得大解脫在如今參學死了不得
活活了不得死頭出頭沒總在生死海裏有甚透徹
處從上佛祖皆謂不立文字直指見性必須悟此法
眼始可傳授不絕且問你諸人既此宗不許文字道
理知見玄妙只貴悟心如何後世祖師又云不疑言
句是為大病每每以問答機鋒令人參悟如迦葉示
阿難云倒卻門前剎竿著只遮一句便是金鎖玄開
使人難透也且道遮一句子還與後世棒喝玄要人
境主賓五位君臣正偏妙協暗機圓相一鏃三關啄
啐同時等機用有同別也無若向遮裏檢點得出山
僧今日不妨兩手分付如若佇思停機早已喪身命
[007-0634c]
也如何透脫得去有僧出眾誦偈師便打云你遮不
知死活漢只顧念你篇章不知當機蹉過也你果是
人何不向我拈提結交處衝破陣頭不妨是個好手
若不能搆見我恁麼舉便當傷心痛哭愧死無地如
見生冤家相似始有透脫分若此迷倒可不哀哉有
僧出問推倒門前剎竿著還有君臣也無師便打進
云和尚是曹洞如何用臨濟棒師又打云你且喫箇
曹洞棒著僧不肯師連棒逐出便歸方丈。


為監院七淨悔過開示



監院七淨偶以事與陳護法使人相觸忤因自悔責
以頭創柱陳公晚歸知之以痛棒責其使人乃親干
方丈禮求懺悔言生平皈依佛凡見僧不論賢愚皆
尊敬即有過亦不敢以瑣屑譏議恐傷法門大體但
力為護持以挽迴之今小僕無知有犯監院師此不
惟是某教令不嚴亦是恭敬有所未至以致僕輩無
忌憚也并與監院及堂內外大眾前皆白求禮悔師
聳然稱歎之七淨益生慚愧但向韋馱前燃頂香乃
進方丈求痛棒責罰師曰予適與居士言之矣自古
佛聖只是一箇能降伏自心之人所以能降伏天下
萬世彼使人雖無知汝平日能以慈悲誨導則萬萬
無有見主人所恭敬者反來觸忤之也故我責彼曰
不見你主人如此尊貴尚乃敬重于僧你何敢如此
縱恣彼曰偶外出飲酒故也予曰你知天下許大好
人皆被酒陷乎你從此齋戒敬禮三寶則罪可懺福
可集彼翻然受戒亦到處禮求懺悔此非善挽轉者
便能因禍致福不善挽轉者便因福致禍乎七淨你
還知此機緣否我杖人為法求人幾偏天下最初干
楚中遇李夢白太宰次于江西遇黃元公儀部今乃
于金陵遇陳旻昭侍御此吾三十年歷盡苦辛始得
此數人能挺身為我護法故我得展生平懷抱你又
[007-0635a]
何因何緣乃今同我感此而成就你為我說法場中
大首領耶若論發心出家天下更有勝汝者參學精
進亦更有勝汝者乃至根性相貌行業福德種種皆
有勝過汝者獨是此一時便能遘此機緣乘此法會
表表為眾中首領則又是尋常人所不能勝過汝也
汝今既膺此勝事則汝此身是我首領之身則汝此
頭是我佛祖法會之頭汝何得私以小忿不忍而觸
犯我佛祖所關之頭輕毀我方丈所係之身哉可惜
許爭奈此露柱昏夢未醒也如此過犯何可懺除汝
今既痛自知過忘身燃香還須知此頭首非名在人
前行在人前坐在人前為頭首也須如古人為法忘
軀勞苦在人前忍辱在人前謙退在人前不知有己
只知有法有規矩有大眾此乃是為常住真首領而
後為汝自己始占得好高地步也不然徒似今人為
軀忘法看得自己甚大養得自己甚豐更不知有大
法規矩與人天大眾此真所謂自暴自棄得罪佛祖
得罪名教得罪叢林大眾并得罪于天下見者聞者
生毀謗退息作無間業也你道叢林首領是易為哉
正所謂功之首即罪之魁誰能于此自量自裁退步
求人分功讓德樂取諸人為善始可為我法之真首
領也天下之事皆成于能自知非皆敗于爭為己是
又況天下只有是非二字是字被你一箇爭去了將
那箇非字推與天下人而天下人誰能爭取非字于
己推此是字分與天下人哉正所謂不自是者取盡
天下之是不自非者天下之非皆歸之也又況更有
高人終日于是非中而能超脫人是非而不可以是
非測度者乎汝其勉之庶可成此首領亦可振興此
叢席也陳公與監院皆大感激禮謝。


吳時猛居士請開示



大法本現成隨緣須識主不為妄想流機輪轉今古
[007-0635b]
諸仁者還識得現前遮箇主人公麼若也識得則隨
緣赴感體露真嘗在天主天而化神在人主人而超
越故能在君主仁在臣主忠在父王慈在子主孝在
夫婦主敬順在兄弟主親愛在朋友主信義在世人
主和同乃至主出世法則不為生死所流而能轉凡
聖之業或為賓中之主或為主中之賓或能主中之
主皆能不昧真常遊戲法海吳居士發殊勝心作出
世倡汝諸仁者速速同向遮裏參透無常迅速時不
待人眨上毛眉千里萬里去也吳居士禮問弟子輩
在家不免家累如何做工夫便得出此生死苦縛師
云但要你先以萬劫性命為重一生身世為輕則二
六時中自能念念提撕時時返照自己遮箇主人公
自然頭頭迸露而生死虛妄之迷不求頓徹自能頓
徹也今人見有問著本分事者輒以父母妻子家計
之累藉口其實不曾真為此也你看世間幾箇主家
之人于一日能以一二時真為孝養父母敬愛兄弟
嚴正妻妾教訓子女奴婢及調停家計之事苦心與
周旋親友鄉黨救濟患難困厄之事苦心若真有一
二時能于倫常物理苦心則身家之事日見分曉日
見省力日見簡易日見融化而不致為本分參究之
累也只恐真正為生死性命事輕而為世間名利情
欲事重使此身心昏惰散亂不振即有一念敬信佛
法與參究之心爭奈正念未立欲根未除而心事夾
雜徒有參究之名而無肯切之實雖積歲月于此本
分靈心無日得透悟也你輩真欲參究自己主人公
必須將家事拼一二時仔細決斷一番無使互相負
累即有朝廷軍務之重大若是真參究人不必偷閒
始能做工夫殊不知輪刀上陣正好著力也又況此
事原不離喜怒哀樂中語嘿動靜中顛倒錯亂中八
苦交煎中若不于中參透終是頭頭錯過所謂捨燈
[007-0635c]
覓火掉手求拳也若能念念自看自拶畢竟是誰恁
麼是誰為主是誰生死去來即看不透而于心境漸
有得力處如看得透做得主自然一切妄心妄境皆
化為常住真心妙明境界矣何復有水外之波能奪
大海之水光外之影能迷中天之日化外之妖能竊
我宰政之權形外之事能亂我自身之主人公哉諸
居士禮拜師唶曰為甚麼。


靈谷堂中示



師下堂眾禮拜各歸位久立師顧眾云正恁麼時也
恰好有甚麼相辜負處復舉南陽忠國師云青蘿夤
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泊出沒太虛之中萬法本
閒惟人自鬧諸仁者還識遮本閒麼上至諸佛下至
眾生天堂地獄外道邪魔刀山劍樹鑊湯爐炭牛頭
阿旁碓搗磨挨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兔走烏飛輪迴
生死法法皆是本閒無有一法不閒者既無一法不
閒為甚又道惟人自鬧且法是何法人是何人閒是
誰閒鬧是誰鬧人與法是一是二鬧與閒是同是別
若向遮裏透得去則知如何是佛麻三斤本閒萬法
歸一一歸何處本閒如何是西來意庭前柏樹子本
閒狗子有佛性也無無本閒父母未生前那箇是我
本來面目本閒死了燒了在那裏安身立命本閒日
間浩浩作得主麼本閒夢想顛倒時作得主麼本閒
無夢無想那箇是主人公本閒乃至一千七百公案
機鋒是甚麼本間透得透不得是甚麼本閒只今大
眾在此堂中只遮行住坐臥是閒是鬧秪如人也是
閒法也是閒鬧也是閒閒也是閒畢竟是箇甚麼聻
忽然㘞地迸開則天下太平又何人法閒鬧之有又
何聖凡生死之有會麼是甚麼本閒忽有僧出禮拜
師大喝云你又鬧也僧擬開口師又喝云你又鬧也
眾禮拜師云我也太煞閒也遂歸方丈。
[007-0636a]


參禪人須有必悟之志若愚若痴始有立地曝折見
性成佛之候如無願力自起真疑斷非按牛喫草所
能成就或止是死水浸頑石耳又況惹出種種怪病
最為難治不如且說依法而住矣姑就世間指之不
見王祥臥冰之愚痴乎彼只知有孝親之心一往直
前更不管身可保不可保冰可臥不可臥魚可得不
可得纔有此分別計較則為道理知見所障終不能
成此不思議之事矣又如商丘開忽聞子華氏能使
貧者富賤者貴死者生生者死之威力彼自感其窮
苦直往而求之彼門下人百般排擠開亦不懼門下
人視彼愚痴因令入海拾珠彼竟得珠令入火取錦
彼竟得錦何則以彼信子華氏有威神也及聞子華
氏不能有威神加人則心怯氣喪更不復如前之能
入水火矣他如李廣之射石虎耿恭之拜湧泉與康
僧之空中求舍利玄奘之西域取經何莫非有必行
之志而得成此奇緣哉今人初不知十界聖凡依正
報相是皆循業發現乃不信自心可為佛祖自心可
為聖賢此界可為華藏此世可為唐虞以故參學者
不能悟道成佛建剎度生用世者不能開道化統成
無為之治是皆自心知見之所陷無有勇奮必為之
志而求之也如果見義能勇而有必成之志雖佛祖
聖賢與水火生死亦怕愚痴勇奮之心又何心外有
法而能為彼障礙哉陳旻昭曰若謂至誠自能驚天
地感鬼神此豈不玅和上卻言水火生死亦怕彼愚
痴之勇此真吹毛寶劍刺天下人心肝血滴滴也。


示戒子



一言一動必須戒慎恐懼無使心行有少過差勿待
形跡發露而後為破戒也念念能戒懼之人纔知心
行有過差處不戒懼人都無忌憚雖有過差如何能
知所以受戒人與不受戒相去甚遠受戒不能持固
[007-0636b]
是罪也即不能行尚有慚愧尚可懺悔惕勵而行尚
可洗滌而勝進也惟不受戒人則不可語以罪福雖
不可語以罪福所作業能自逃乎正以受戒為人定
慧之初門最初持戒未必能盡如法未必能盡精純
如初學順紅硃上大人相似與摹本黃庭經相似初
則未免順在硃墨外摹在字跡外久久不捨習之不
厭自然在硃墨內且能棄硃墨而自寫其格式自然
在字跡上且能捨字跡而自成其法度所謂不怕念
妄惟恐覺遲念念能自如是則喜怒哀樂不越度見
聞知覺自能貫語默動靜而攝六度萬行直此一念
戒心圓明露地則見性成佛將謂別有哉切勿嬉戲
放逸以破此千生萬劫之大事也。


太平聖印偕朱調元陳起子設茶請開示



師召云大眾此一時舉天下有幾人能參究此事而
有悟入者眾無對師曰天下廣矣秪如一府一邑有
幾人能參究此事而有悟入者眾又無對師曰府邑
尚與此隔秪此同會茶有幾人能痛心參究而求悟
入此事者眾又無對師曰我遮裏喫茶喫果子也不
曾隔礙我此事汝等亦有在遮裏於此事不隔礙者
麼世間人以世事羈縻不得入叢林親師友為恨如
此居士輩能捨家下事來設茶求指示汝等既已有
此機緣若不能痛心參究則真可謂自暴自棄也汝
等也須生大慚愧始得不然如坐鐵圍山中望天日
何時得見哉如坐鐵圍山中人能有一念求望天日
之心則此人終自迸破鐵圍徹見天日也今人坐在
大海中甘自渴殺雖大海又安能奈之何哉。


慧淵雲谷偕吳鄭諸居士請開示



世人所以不能奮發者皆是甘處迷淪不發向上志
也有欲為聖賢之人自能日夜進德修業惟恐陷于
不義見不義事如見水火賊盜避之不及豈肯樂從
[007-0636c]
而為之不厭哉有欲為佛祖之人自能日夜真參實
究惟恐一念之差墮自己法身慧命雖舉世功名富
貴利欲恩愛不能繫縛也不見古人云入山不避虎
豹樵夫之勇也入水不避蛟龍漁父之勇也入道不
避死生丈夫之勇也世人之於求功名富貴為利欲
恩愛雖前有刀兵水火賊盜毒害之事亦不惜性命
而勇為之無論求得求不得皆甘心也嗚呼人之迷
而不返如此佛祖聖賢又何法以救之雖然此皆薰
染成性習俗成風使人不自省覺不知慚愧如此愈
趨愈墮也若非大慈悲人以同體之心安能於此濁
惡世界垂手入廛行此難行也哉諸仁者各各須猛
省始得。


垂示



師良久云大眾會麼我觀汝等個個皆能立地成佛
只是汝等不肯立地成佛所以終不得立地成佛良
久又云我觀汝等本來立地成佛不必更求立地成
佛更求立地不成佛也不可得良久又云汝等也須
悟得立地處始得不然終是自孤負也良久又云此
卻是我孤負汝等卻不是汝等孤負我汝等還知我
孤負汝等處也無還知汝等不孤負我處也無良久
又云噫喫茶去。


示笑峰諸子



杖人不能學達磨於少林面壁卻要學孔子集眾聖
大成學得孔子集眾聖大成則能傳達磨心法正印
能傳達磨心法正印則能集孔子眾聖大成或時學
達磨則易或時學孔子則難至於達磨已於西天雄
辭深辯收伏六宗特泛重溟來我東震斥相指心不
顧諱忌九年面壁六遭服毒乃得傳此心印然後隻
履西歸如此則又難於孔子止轍環於我東土之天
下也雖然此土宗風至於二支五派之後門庭堂奧
[007-0637a]
各出異同不有刪定作述之手眼安能存此千聖不
傳之真宗旨哉知此則西天之達磨即東土之孔子
東土之孔子即西天之達磨也此世法出世法之大
關鍵孰能窺之四顧曰了然否此中別有同條意留
與古今能擇人。


示室中諸子



師云善學魯男子之閉戶不納者則能作柳下惠之
坐懷不亂今人動輒欲學超佛越祖之談絕不學了
生死性命之行真是自暴自棄為背馳之人深可哀
也杖人先教人學一乞兒行然後大事可成彼乞兒
六親無靠骨肉無情六根敗缺藝術不能無片瓦卓
錐之祖業根基可賴求食不得克饑求衣不得遮體
到處遭人擯斥此身無所安生雖極苦不傷至勞無
怨卻也風寒暑濕不能侵榮辱得喪無足感至於功
名富貴利欲恩愛既已不來尋他他亦無可繫戀惟
有絲命是存卻似個避難英雄潛機奇傑又似個參
禪慕道捨身命學行菩薩行底漢子只恐有些子偷
心不斷使能撒手甦來卻是無人奈得他何也又何
富貴能淫貧賤能移威武能屈與夫生死危疑能變
亂其性命哉能行如此丐兒行則又無事不可為無
厄不可度無蘊不可破無法不可行矣古人示三種
行一奴僕行二畜生行三糞草行能行奴僕行則已
皈命於主人只唯主人之命是從故難捨能捨難戒
能戒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止能止難入能入至於
畜生行又進於無身命之可惜至於糞草行又進於
無物我之可忘矣今人有能取法一二於此者乎即
知識亦須別具手眼勘驗如地理之穿海過峽或起
伏隱微或如草蛇灰線馬跡蛛絲必要求其真正氣
脈不可為形勢變亂而失其真龍之結作也夫如是
豈可輕易入此法門哉諸子須著精彩始得。
[007-0637b]


博山元旦示眾



今日新年別無佛法可說只有一則現成公案重新
與眾取決五百年前本山無隱子經禪師元旦上堂
云和氣生枯卉寒雲散野郊木人占吉兆夜半露龜
爻先和尚云山僧今晚亦有四句燭影搖紅處香煙
結白時見成的佛法也要大家知如此會得如金之
黃如玉之白曾無變易也二老前後拈提如此今日
杖人亦有四句新年頭佛法拄杖未開封驚起丹山
鳳攪翻碧海龍大眾既是拄杖未開封為甚能驚鳳
攪龍於此會得更不逐驢年馬年而去會麼手撮虛
空成彈子打透天邊白鳳兒其或未然瑤臺誤卻來
時路莫恨神仙不指迷。


上元示眾



達磨大師以解行相應是名曰祖此是何解何行若
不曾向大冶紅爐中煆煉過得箇脫胎換骨自能作
活何能一言一行開人天之眼目作佛祖之師宗不
見雪峰三到投子九上洞山末後始道得一箇盡大
地是箇解脫門把手拽人不入長慶參驢事未去馬
事到來纔悟得箇萬象之中獨露身要人自肯乃方
親洞山邈一箇雲嚴秪遮是於過水睹影始悟得箇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此豈不是古人於脫胎換
骨始得箇解行相應自能作活之真消息乎今日誰
不在裏許若是不肯拚捨身命求箇入處設得箇入
處又不能踢脫窠臼求箇出處所以古人竭盡婆心
下盡毒手不過欲控人箇入處與控人箇出處使渠
自得轉身吐氣始不被人欺亦不致於欺人也惜乎
時人不自痛心頭頭蹉過如五更鐘叫誰不在夢中
打開眼光還曾見有威音王佛與日月燈明佛底神
力者麼若論遮箇誰不能知我問你香嚴是甚痴子
如何因擊竹始悟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靈雲是
[007-0637c]
甚瞎子如何因三十年尋劍客一見桃花更不疑又
玄沙是甚瘋子如何於飛鳶嶺上踢破腳指乃悟曰
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去西天至於溈山之拈出火
柴頭百丈之扭卻鴨子鼻雲居之囚呼出本名各各
始得知歸而有出身路此何故正是佛祖言句與師
資相遇如生冤家相似兩不放過始得啐啄同時水
乳相合又如擊石乃得火迸鞭草乃見血流也若是
聚頭打鬨互相賺誤何異飯籮裏餓殺大海裏渴殺
更怨於誰乎又誰能自怨大眾如今還知非非想天
爛泥裏有刺者麼噫看腳下。


閒坐軒示



前日常住走卻一隻水牯牛大眾還有知彼去處者
麼問取監院卻云不知當時聞走卻牛時已向汝心
頭東觸西觸也如何謂不知聻杖人試召南泉溈山
懶安石鞏諸牧人來問南泉道擬向溪東溪西牧不
免犯人苗稼不如隨分納些些只今何處納些些又
問溈山道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脅下書溈山
僧某甲五字如今脅下還有箇書博山僧某甲者麼
又問懶安道如執杖人看牛行則同行止則同止如
今行止在何處又問石鞏道一向入草去驀鼻拽將
回如今鼻孔索子在那裏遮一隊執事底人還敢自
語不知其落處乎而南泉又云不特昨夜三更失卻
牛天明起來又失卻火也杖人大笑急得佛殿裏燈
籠如黑漆桶相似𨁝跳上三十三天觸著帝釋鼻孔
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打失汝等眉毛只願天
晴曬眼眉毛看取隔牆或見彼角隔山或見生煙正
好來杖人處討棒喫莫說不先為汝道破吽吽看腳
下。


室示



昨宵偶得一境見觀音大士相接甚歡吟自慶生詩
[007-0638a]
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清夢中花發知多
少復曰有薦得此意則可與我同生分身塵剎杖人
曰如此則大士秪具一隻眼要使塵剎人於此逆順
中得大解脫未可在大士曰長老試簡點看杖人曰
我問大士秪如常不輕菩薩見盡大地人皆當作佛
逢著人便撞頭磕腦雖瓦礫打擲不惜自誤誤人何
也又提婆達多見塵剎諸佛皆是仇敵不共戴天多
方為之加害雖墮地獄猶不自甘何也至於江西馬
簸箕卻道即心是佛非心非佛一腳踏兩片板不怕
跌斷驢腰何也又南泉水牯牛卻道不是心不是佛
不是物卻使人向黑山下鬼窟裏作活計何也又趙
州老略彴問彼狗子有佛性也無曰無又問狗子有
佛性也無曰有如此隨風倒柁水裏按葫蘆相似何
也南獄鈯斧子問他禪道佛法又不說是說非說有
說無但拋出木頭碌磚直得東壁打西壁賺殺許多
人此又何也大士試判斷看大士曰我將謂你長老
是箇大手眼人原來為古人語脈轉卻在不免為你
點破乃曰秪因恁麼所以恁麼若不恁麼爭得恁麼
杖人大笑曰果如此則大士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也
未夢見遮箇在大士卻大笑云謝供養不知向何處
去也贏得博山如今與大眾說此一場夢話擊竹篦
子一下便下座。


一頓請示



天覆清而成文地載寧而有理草木人物各能生剋
制化而正性命且承誰恩力寶峰和尚云洞山門下
從無佛法與人只有一口劍凡見來者一一斬斷使
伊性命不存見聞俱泯直向父母未生前與他相見
見伊纔近前便為斬斷師云遮老漢只有殺人刀且
無活人劍不知錯過住持多少大事我博山門下則
不然也無甚閒佛法與人即有此劍亦用他不著凡
[007-0638b]
見來者遇茶與茶遇飯與飯遇常住有公事立地教
他成辦自然見聞不昧性命常存處處逢渠殺活自
在若作佛法世諦商量未免喪身失命更作生前生
後計較未免失命喪身忽有箇出來道既不許商量
計較如何得個殺活自由杖人便喝道遮墮身死漢
一頓拄杖逐出何故吾宗自有家風在天下其誰敢
妄傳。


悟田請示眾



龍牙云學道先須有悟由猶如乘勝鬥龍舟雖然舊
閣閑田地一度贏來方始休到此正莫住頭如何云
方始休如我先當山和尚以此現成基業使一旦無
人主持則先聖道場也荒廢人心法道也荒廢山場
田地一切皆荒廢也如何休得去今山僧住此法席
要重整門庭堂奧大振宗旨風規即汝等監院諸職
事未承當箇事猶可無督責今既職事在身有一法
不到則遇悉在一己推不向別人也若不由此悟由
何能濟大事乎五祖演悟道偈云山前一片閑田地
叉手殷勤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
風遮老凍膿叉手問阿那箇祖翁切忌認驢鞍橋作
阿爺下頷只遮自賣自買也須是有箇轉變處卻妙
在為憐松竹引清風只遮箇松竹也須保護始得不
見近世許大乾坤失其所守一旦殺亂直得人亡家
破何處能受用此松竹之清風乎如今只愁他不悟
又誰知悟後底事更是淆訛。


入堂開示



舉良遂法師參麻谷谷見來即拈鋤入園遂即隨入
谷見彼來即出園入方丈閉卻門遂乃敲門谷云是
誰遂於言下大悟曰和尚我若不至泊被遮兩部經
論誤殺便歸散卻眾曰汝等知處良遂總知良遂知
處汝等不知師云麻谷未曾與一語如何纔敲門便
[007-0638c]
悟去杖人亦敲門進堂汝等面面相見如何不悟又
如何是良遂知處汝等不知秪遮些子便是古人急
切處觸著磕著便曝地折撲地碎知此則亮座主之
見馬祖太原孚之聞鼓角一等是此毒發也汝等既
不急切何處得毒發可惜許可惜許。


崇先落堂



師攜杖入堂顧眾曰汝等在遮裏攢攢簇簇還有人
欺負你底麼僧纔出師便打云是誰欺負你擬進語
師又打云是誰欺負你又僧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
事師連打云是誰欺負你復顧眾曰還道我欺負得
你麼乃一路打出。


堂示



舉南泉云我十八歲上便能與家創業趙州云我十
八歲上便破家蕩產且道他父子十八歲已前在何
處立地興又興甚麼家破又破甚麼產秪遮箇淆訛
分曉何在又有箇如巖頭底執把斧子入此堂中云
道得也一斧道不得也一斧還容得汝等性命麼汝
等又當作麼生一僧纔出師便打你敢冒命出頭麼
又有僧擬出師喝云動著三十棒眾聳然師振杖而
起。


結七期語示諸居士



世尊出世為此一大事因緣嘗於三七日思惟又於
秪陀林中示方便中之捷要教人七日一心不亂得
入念佛三昧至於達磨以教外別傳示神光二祖謂
諸佛法印不從人得一念旋機還同本有又謂外息
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乃可入道故歷無有一人
不從斷絕外緣而得悟入無念心體也如馬祖出世
龐居士參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祖曰待汝
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公大悟乃稱讚曰十方
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石霜
[007-0639a]
置枯木堂令人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即此便是從
上佛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也今諸居
士能以三七日思惟是大事乎能七日一心不亂見
自心佛乎能一念旋機即同本有乎能外息諸緣心
如牆壁而透悟乎能不與萬法為侶而吸盡西江乎
能個個無為而心空及第乎能休去歇去一念萬年
去頓使枯木生花寒灰發燄乎諸居士果能如是則
可將三條篾縛取肚皮結個生死冤家與他討個開
交去所謂銅頭鐵額漢俱在我山中山僧當翹足而
待諸居士個個於懸崖撒手絕後重甦來喫山僧痛
棒豈不快哉。


結制或一七二七三七為期最便於在家居士不能
長期入社恐家務事分發不下特設七日每年四季
隨分剋定期限亦忙裏偷閒斬斷塵勞之第一方便
法也此不特於居士即住菴院僧能暫放下於此而
日少工精尤急切於進取不使蔓衍易於懈怠也別
立十禁以警同參一不得開口說話二不得求人說
破三不得看諸文字四不得恣縱昏散五不得修觀
習定六不得卜度道理七不得枯坐不參八不得畏
怯病患九不得妄作解會十不得將心待悟。


此制無論在寺在菴在花園在別業俱可而期中最
宜閉戶嚴密定香止靜當坐七行三秉巡昏板者尤
須痛切忌作齋會多迎送及夜食以動亂生昏大妨
正業早晚亦不必功課唯讀警策二篇資其勇銳可
也予昔於楚見一長者求嗣遇僧勸彼齋十萬八千
僧適予至問其齋法予曰此方多不知好善與信佛
者正以無一梵剎住明眼知識為之開示也與其每
年十二個月忙忙秪設十二筵齋不勝其營辦奔走
之煩何若捐資修葺近處一菴寺將此放堂齋銀置
田於常住永遠供僧於此參禪脩戒論經使此方知
[007-0639b]
有明心見性之道以傳續佛慧命不致斷絕豈非求
嗣之大功德乎此公喜動心志別後不知果能依予
言否嗚呼大抵世人作福布施秪好熱鬧虛花孰知
探本窮源為無上希奇之法施也哉。
[007-063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