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唐-尊者眾賢 (TKD)


[28-0183c]

十八隨眠中幾由所緣故隨増幾由
相應故隨増頌曰未
斷遍隨眠於自地一切非遍於自部所
緣故隨増非無漏上緣無攝有違故隨
於相應法相
應故隨増論曰遍行隨眠差別有二
謂於自界地他界地遍行不遍隨眠
差別亦二謂有漏無漏緣且遍行中
自界地者普於五部自界地法所緣
隨増不遍行中有漏緣者唯於自部
自界地法所緣隨増不遍行中無漏
緣者及遍行中他界緣者於所緣境
無隨増義所以者何彼所緣境非所
攝受及相違故謂若有法爲此地中
身見及愛攝爲巳有可有爲此身見
愛地中所有隨眠所緣隨増理言隨
増者謂諸隨眠於此法中隨住増長
卽是隨縛増惛滯義如衣有潤塵隨
住中如有
[28-0184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二張好潤田
種子増長非諸無漏及上地法爲諸
下身見愛攝爲巳有故緣彼下惑非
所緣隨増以不隨縛増惛滯故若下
地生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謂染汙
爲求離染此欲生故聖道涅槃及上
地法與能緣彼下惑相違故彼二亦
無所緣隨増理如於炎石足不隨住
如火焰中鵝不増長此隨眠起親由
所依然正起時兼託彼境如是巳辯
所緣隨増隨何隨眠於相應法由相
應故於彼隨増所說隨増謂至未斷
故初頌首摽未斷言由此應知諸緣
無漏他界地煩惱唯相應隨増諸緣
有漏自界地遍具有所緣相應隨増
去來隨眠有隨増不應言定有能發
得故若異此者諸異生類無染心位
應離隨眠然世尊言幼稚童子嬰孩
眠病雖無染欲而有欲貪隨眠隨増
故說隨増乃至未斷若彼巳斷卽無
所緣相應隨増隨眠寧有彼猶不失
隨眠相故謂由業治壞其勢力故不
隨増然彼隨眠體相不失故言猶有
或據曾當有此用故今雖無用亦
[28-0184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三張好
号隨眠如失國王猶存王号工匠停
作其名尙存九十八隨眠中幾不善
幾無記頌曰
上二界隨眠及欲身邊見彼俱癡无記
所餘皆不善
論曰色無色界一切隨眠四支五支
定所伏故無有勢力招異熟果故彼
皆是無記性攝若謂彼能招異熟果應
上二界有非愛受染招愛受理不成
故然無聖道成無記失唯有漏法有
異熟故此種類中無異熟者方可說
爲無記性故身邊二見及相應癡欲
界繫者亦無記性顚倒轉故寧非不
善且有身見順善行故違斷善故定
非不善愛慢雖有順修福行而由見
力引彼令起又斷善時爲强因故背
善友故欲俱不善邊執見中執斷邊
者計生斷故不違涅槃順猒離門故
非不善如世尊說若起此見我於一
切皆不忍受當知此見不順貪欲隨
順無貪乃至廣說又世尊說於諸外
道諸見趣中此見最勝謂我不有我
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
[28-0184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四張好執常
邊見順我見生是無記理如我見說
餘欲界繫一切隨眠與上相違皆是
不善於此不善諸隨眠中有幾能爲
不善根體頌曰不善
根欲界貪瞋不善癡論曰
唯欲界繫一切貪瞋及不善癡不善
根攝如其次第世尊說爲貪瞋癡三
不善根體唯不善煩惱爲不善法根
名不善根宗義如是豈不一切巳生
惡法皆爲後因非唯三種无越三理
以不善根翻對善根而建立故何緣
不建立不慢等善根五識身中無惡
慢等可翻對故又具五義立不善根
謂通五部遍依六識是隨眠性發惡
身語斷善根時爲勝加行慢等不尒
如不善法有不善根無記法中有是
根不亦有云何頌曰無記
根有三無記愛癡慧非餘二高故外方
立四種中愛見慢癡三定皆癡故論曰
迦濕彌羅國諸毗婆沙師說無記根
亦有三種謂諸無記愛癡慧三一切
應知無記根攝慧根通攝有覆無覆
根是因義无覆無記慧亦能爲
[28-0185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五張好因
故無記根攝此三有力生諸無記何
緣疑慢非無記根疑二趣轉慢高轉
故謂疑猶豫二趣動轉故不立根根
堅住故慢高擧相向上而轉故不立
根根趣下故世間共見根相如是隱
於土下故名爲根是體下垂上生苗
義此三如彼故亦名根餘非隨眠或
無勝用故不立彼爲無記根外方諸
師立此有四謂諸無記愛見慢癡無
記名中遮善惡故何緣此四立無記
根以諸愚夫修上定者不過依託愛
見慢三此三皆依無明力轉故立此
四爲無記根彼作是言无覆無記慧
力劣故非無記根根義必依堅牢立
故由慢力故諸瑜伽師退失百千殊
勝功德故慢力勝立無記根此四能
生無記染法諸契經中說有十四諸
無記事彼爲同此非善不善名無記
耶不爾云何應捨置故謂問記論捻
有四種其四者何頌曰應
一向分別反詰捨置記如死生殊勝我
藴一異等論
曰等言兼攝有約異門且問四者
[28-0185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六張好一應
一向記二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
應捨置記此四如次如有問者問死
生勝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
若作是問一切生者皆當死耶應一
向記一切生者皆定當死若作是問
一切死者皆當生耶應分別記有煩
惱者死巳當生无煩惱者死巳不生
若作是問人爲勝劣應反詰記爲何
所方爲方諸天爲方惡趣若言方天
應記人劣若言方惡趣應記人勝若
作是問藴與有情爲一爲異應捨置
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馬角
等利鈍等性巳辯隨眠不善无記今
應思擇何等隨助於何事繫何名爲
事事雖非一而於此中辯所繫事此
復有二謂就依緣及部類辯就依緣
者謂眼識俱所有隨眠唯於色處爲
所緣繫於自相應諸心心所意處法
處爲相應繫如是乃至若身識俱所
有隨眠唯於觸處爲所緣繫於自相
應諸心心所意處法處爲相應繫若
意識俱所有隨眠於十二處爲所緣
繫於自相應諸心心所意處法
[28-0185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七張好
處爲相應繫就部類者謂見苦斷遍
行隨眠於五部法爲所緣繫於自相
應諸心心所爲相應繫見苦所斷非
遍隨眠唯於自部爲所緣繫於自相
應諸心心所爲相應繫如是一切隨
應當說就三世辯何等有情有何隨眠
能繫何事頌曰
若於此事中未斷貪瞋慢過現若巳起
未來意遍行五可生自世不生亦遍行
餘過未遍行現正緣能繫
論曰若有情類於此事中隨眠隨増
名繫此事夫爲能繫必是未斷故初
未斷如應遍流且諸隨眠捻有二種
一者自相謂貪瞋慢二者共相謂見
疑癡貪瞋慢三是自相惑諸聖教内
屢有明文且如經言告衣袋母汝眼
於色若不見時彼色爲緣起欲貪不
不爾大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佛告
大母汝意云何諸所有色非汝眼見
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爲
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頼耶
起尼延底起耽著不不爾大德乃至
廣說故此事中有貪瞋慢於過去世
[28-0186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八張好巳生
未斷現在巳生能繫此事以貪瞋慢
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故豈不
巳斷繫義便無旣說繫言巳顯未斷
何緣說此被未來繫復說過去巳生
未斷此未斷言應成無用无無用過
未斷言顯有品別漸次斷故卽於
此論次下文中亦說未來意遍行等
謂彼貪等九品不同修道斷時九品
別斷有緣此事上品隨眠巳起巳滅
巳得永斷彼於此事尙有未來餘品
隨眠未起未滅未得永斷猶能爲繫
是故本論於此義中雖說未來愛等
所繫而於過去說未斷言故未斷言
深成有用然過去世此品隨眠得永
斷時未來亦斷容有餘品未來隨眠
能繫此事未得永斷以未來世意識
相應貪瞋慢三遍緣三世雖於此事
或生不生但未斷時皆名能繫未來
五識相應貪瞋若未斷可生唯繫未
來世由此巳顯五識相應可生隨眠
若至過去唯繫過去至現亦爾義准
若與意識相應可生隨眠若至過現
未斷容繫非自世法非唯意識
[28-0186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九張好相應
隨眠若在未來能縛三世諸與五識
相應隨眠若定不生亦縛三世謂彼
境界或在未來或在現在或在過去
彼雖巳得畢竟不生而未斷時性能
繫縛所餘一切見起无明去來未斷
遍縛三世由此三種是共相惑一切
有情俱遍縛故若現在世正緣境時
隨其所應能縛此事以何爲證知貪
等惑緣過去等三世境生卽於其中
能爲繫縛由聖教證故契經言欲貪
處法捻有三種一者過去欲貪處法
二者未來欲貪處法三者現在欲貪
處法若緣過去欲貪處法生於欲貪
此欲貪生當言於彼過去諸法繫非
離繫乃至廣說又契經言若於過去
未來現在所見色中起愛起恚應知
於此非色繫眼非眼繫色此中欲貪
是眞能繫如是等類聖教非一爲有
去來於彼說繫應言彼有有相如何
異畢竟無及現在有爲實爲假應言
是實有實假相云何應知爲境生覺
是捻有相若无所待於中生覺是實
有相如色受等若有所待於中
[28-0186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張好生覺
是假有相如甁軍等不可定執過去
未來唯是假有無假依故又無所待
能生覺故謂緣去來現世三境如次
無待生宿住念求未來願了他心智
過去未來旣有所說實有相故決定
實有然實有法復有二種一有作用
二唯有體有作用法復有二種一有
功能二功能闕由此巳釋唯有體者
諸假有法亦有二種一者依實二者
依假此二如次如甁如軍然有功能
不名作用所有作用亦名功能據別
功能前說有闕以如是理藴在心中
應固立宗去來定有由有因果染離
染事自性非虛說爲實有非如現在
得實有名現見世間有同時法體相
雖一而有性殊如地界等内外性異
受等自他樂等性別此性與有理定
無差性旣有殊有必有別由是地等
體相雖同而可說爲内外性別受等
領等體相雖同而可說爲樂等性別
又如眼等在一相續清淨所造色體
相同而於其中有性類別以見聞等
功能別故非於此中功能異有
[28-0187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一張好可有
性等功能差別然見等功能卽眼等
有由功能別故有性定別故知諸法
有同一時體相無差有情類別旣現
見有法體同時體相無差有性類別
故知諸法歷三世時體相無差有性
類別故過未有與現有異寧知三世
容皆實有頌曰三世
有由說二有境果故說三世有故許說
一切有論曰
實有過去未來現在了教正理俱極
成故現在諸法實有極成何教理證
去來實有且由經中世尊說故謂世
尊說過去未來色尙非常何况現在
若能如是觀色非常則諸多聞聖弟
子衆於過去色勤修猒捨於未來色
勤斷欣求現在色中勤猒離滅若過
去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衆於過
去色勤修猒捨以過去色是有故應
多聞聖弟子衆於過去色勤修猒捨
若未來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衆
於未來色勤斷欣求以未來色是有
故應多聞聖弟子衆於未來色勤斷
欣求又契經言業雖過去盡滅
[28-0187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二張好變壞
而猶是有何緣知此所引契經說有
去來定是了義曾無餘處決定遮止
猶如補特伽羅等故謂雖處處說有
補特伽羅而可說爲實無有體又契
經等分明遮故由此說有補特伽羅
所有契經皆非了義又如經說應害
父母理亦應是不了義經以餘經言
是無間業无間必墮捺落迦故又如
經言諸習欲者無有惡業而不能作
此亦應是不了義經以餘經中遮諸
聖者由故思造諸惡業故如是等類
隨應當知非此分明決定說有去來
世巳復於餘處分明決定遮有去來
可以准知此非了義然此決定是了
義說以越餘經不了相故豈不亦有
遮去來經如勝義空契經中說眼根
生位無所従來眼根滅時無所造集
本無今有有巳還去若未來世先有
眼根則不應言本無今有此意遮眼
來従火輪或従自性或従自在眼根
滅時還造集彼爲顯正義故次復言
本無今有有巳還去因中無果故說
本無或約作用故說今有又具
[28-0187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三張好二緣
識方生故謂契經說識二緣生如契
經言眼色爲緣生於眼識如是乃至
意法爲緣生於意識若未來世非實
有者能緣彼識應闕二緣旣說二緣
能生於識此則唯說實及假依爲根
爲境方能生識二唯用彼爲自性故
非無可爲二緣所攝由此知佛巳方
便遮無爲所緣識亦得起旣緣過未
識亦得生故知去來體是實有又一
切識必有境故謂見有境識方得生
如世尊言各各了別彼彼境相名識
取藴所了者何謂色至法非彼經說
有識無境由此應知緣去來識定有
境故實有去來又巳謝業有當果故
謂先所造善不善業待緣招當愛非
愛果思擇業處巳廣成立非業无間
異熟果生非當果生時異熟因現在
若過去法其體巳無則應無因有果
生義或應彼果畢竟不生由此應知
去來實有諸有處俗及出家人信有
如前所辯三世及有眞實三種無爲
方可自稱說一切有以唯說有如是
法故許彼是說一切有宗餘則
[28-0188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四張好不然
有増減故謂増益論者說有眞實補
特伽羅及前諸法分別論者唯說有
現及過去世未與果業刹那論者唯
說有現一刹那中十二處體假有論
者說現在世所有諸法亦唯假者都
無論者說一切法都無自性皆似空
花此等皆非說一切有經唯捻說一
切有者謂十二處曾不別說唯現在
有無有去來處處經說去來是有故
說一切有通三世無爲唯執現在少
分有論不應自稱說一切有如說現
在唯假有論及都無論不可自稱說
一切有彼亦應爾由彼所言違背聖
教及正理故爲遮實有補特伽羅及
爲捻開有所知法佛爲梵志說如是
言一切有者唯十二處是故去來決定
實有如是所許一切有宗自古師承差
別有幾誰所立世最善可依頌曰此中
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約作用立世
最爲善論曰
尊者法救作如是說由類不同三世
有異彼謂諸法行於世時由類有殊
非體有異如破金器作餘物時
[28-0188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五張好形雖
有殊而體無異又如乳變成於酪時
捨味勢等非捨顯色如是諸法行於
世時従未來至現在従現在入過去
雖捨得類非捨得體尊者妙音作如
是說由相有別三世有異彼謂諸法
行於世時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
名爲離現未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
而不名爲離過現相現在正與現在
相合而不名爲離過未相如人正染
一妻室時於餘姬勝不名離染尊者
世友作如是說由位不同三世有異
彼謂諸法行於世時至位位中作異
異說由位有別非體有異如運一籌
置一名一置百名百置千名千尊者
覺天作如是說由待有別三世有異
彼謂諸法行於世時前後相待立名
有異非體非類非相有殊如一女人
待前待後如其次第名女名母如是
諸法行於世時待現未名過去待過
現名未來待過未名現在此四種說
一切有中傳說最初執法轉變故應
置在數論朋中今謂不然非彼尊者
說有爲法其體是常歷三世時
[28-0188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六張好法隱
法顯但說諸法行於世時體相雖同
而性類異此與尊者世友分同何容
判同數論外道第二第四立世相雜
故此四中第三最善以約作用位有
差別由位不同立世有異如我所辯實有
去來不違法性聖教所許若撥去來
便違法性毀謗聖教有多過失由此
應知尊者世友所立實有過去未來
符理順經無能傾動謂彼尊者作如
是言佛於經中說有三世此三世異
云何建立約作用立三世有異謂一
切行作用未有名爲未來有作用時
名爲現在作用巳滅名爲過去非體
有殊此作用名爲何所目目有爲法
引果功能卽餘性生時能爲因悔義
若能依此立世有殊或能作餘無過
辯異智者應許名鑑理人若有由迷立世
別理怖他難故棄捨聖言或了義經
撥爲不了許有現在言無去來或許
唯現仍是假有或㧾非撥三世皆無
此等皆違聖教正理智者應斥爲迷
理人然我且依尊者
世友約作用立三世有殊隨已堪能
[28-0189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七張好排諸
過難是故三世實有義成諸有智人應
隨信學巳辯隨眠於如是位繫如是
事復應思擇諸事未斷彼必被繫耶
設事被繫彼必未斷耶若事未斷彼
必被繫有事被繫而非未斷繫非未
斷其相云何頌曰於見
苦巳斷餘緣此隨眠及前品巳斷餘緣
此猶繫論曰
且見道位苦智巳生集智未生見苦
所斷諸事巳斷見集所除遍行隨眠
若未永斷能緣此者於此猶繫及修
道位隨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巳斷
餘未斷品所有隨眠能緣此者於此
猶繫及聲兼明前前巳斷後後未斷
皆能繫義何事有幾隨眠隨増此中
但應辯所緣相謂辯何法何識所緣
則易了知此所繫事定有爾所隨眠
隨増且法與識數各有幾諸法雖多
略爲十六三界五部及諸無漏能緣
彼識名數亦然此中何法爲幾識境
頌曰見苦
集修斷若欲界所繫自界三色一無漏
識所行色自下各三上一淨識境
[28-0189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八張好无色
通三界各三淨識行見滅道所斷皆増
自識行無漏三界中後三淨識境論曰
若欲界繫見苦見集修所斷法各五
識緣謂自界三卽如前說及色界一
卽修所斷無漏第五皆容緣故且欲
界繫見苦斷法爲自界三識所緣者
謂欲見苦所斷一切及欲見集所斷
遍行欲修所斷善無記識色修所斷
善識非餘無漏識中唯法智品見集
修斷如應當知若色界繫卽前所說
三部諸法各八識緣謂自下三皆如
前說及上界一卽修所斷無漏第八
皆容緣故且色界繫見苦斷法爲自
界三及上界一識所緣者准前應
爲下界三識所緣者謂欲見苦見集
所斷上緣相應修斷善識若无漏識
唯類智品見集修斷如應當知若無
色繫卽前所說三部諸法各十識緣
謂三界三皆如前說無漏第十皆容
緣故准色界繫如應當知見滅見道
所斷諸法應知一一増自識緣此復
云何謂欲界繫見滅所斷爲六識緣
五識卽如前増欲見滅斷見道
[28-0189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十九張好所斷
義准應知色無色繫見滅道斷隨應
爲九十一識緣八十如前各増自識
若無漏法爲十識緣謂三界中各後
三部卽見滅道修所斷識無漏第十
皆容緣故不委釋者如應當思應以
如前所略建立十六法識藴在心中
思擇隨眠所隨増事恐文煩廣略示
方隅且有問言所繫事内眼根有幾
隨眠隨増應觀眼根捻唯有二謂欲
色界各修所斷此隨所應欲色修斷
及彼遍行隨眠隨増若有問言緣眼
根識復有幾種隨眠隨増應觀此識
捻有八種謂欲色界各有三識卽見
苦集所斷遍俱及修所斷合而成六
無色界一卽修所斷空處近分所攝
善識无漏第八皆緣眼根且應了知
一切無漏決定不爲隨眠隨増前七
隨應欲色各三部無色修斷遍隨眠
隨増謂欲界繫見苦所斷遍行俱識
欲見苦斷見集斷遍隨眠隨増翻此
應知見集斷識修所斷識欲修所斷
及諸遍行隨眠隨増准此應知色界
三識無色善識能緣第四靜慮
[28-0190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二十張好眼根
無色修斷及彼遍行隨眠隨増若復
有問言緣緣眼根識復有幾種隨眠
隨増應觀此識有十三種謂於三界
各有四識除見滅斷合成十二幷諸
無漏識能緣緣眼根此隨所應三界
四部除見滅斷隨眠隨増謂欲界繫
見苦所斷遍行俱識能緣眼根此識
容爲欲見苦斷見集斷遍修道所斷
善無記識及色界繫修斷善識幷法
智品無漏識緣此諸能緣緣眼根識
隨應欲界見苦見集修道所斷色修
所斷及彼遍行隨眠隨増餘隨所應
當如理釋乃至無漏緣眼根識此識
容爲三界所繫見道所斷無漏緣識
修所斷善無漏識緣此諸能緣緣眼
根識隨應三界見道所斷修所斷遍
隨眠隨増若別疏条前十二種各有
爾所隨眠隨増應言欲界見苦所斷
諸緣緣識欲見苦斷見集斷遍隨眠
隨増翻此應知見集斷識修所斷識
欲修所斷及諸遍行隨眠隨増見道
斷識欲見道斷及諸遍行隨眠隨増
然無漏緣唯相應縛所餘但作
[28-0190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一張好所緣
隨増准此應知色無色界有差別者
見道斷識欲界上界如次應知緣法
類品緣眼根識餘所繫事例眼應思
今於此中復應思擇若心由彼名有
隨眠彼於此心定隨増不此不決定
謂彼隨眠未斷隨増非巳斷故如本
論說彼於此心或有隨増或不隨増
云何隨増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及
緣心未斷云何不隨増謂彼隨眠與
此心相應巳得永斷何等名曰有隨
眠心有隨眠名依何義立復由何等
名有隨眠且前所言三界各五部十
五種識名有隨眠心如是諸心各有
二種謂遍非遍行有漏无漏緣染不
染心有差別故依二義立有隨眠名
一是隨眠所隨増故二以隨眠爲助
伴故由隨眠故名有隨眠相應隨眠
通斷未斷所緣唯未斷心名有隨眠
云何與心相應煩惱乃至未斷於心
隨増謂彼隨眠能引起得於心相續
能爲拘㝵又與來世爲同類因引相
續中心等流起故乃至未斷說於心
隨増斷則不然無隨増義非由
[28-0190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二張好斷故
令彼離心故雖巳断而名有彼以助
伴性不可壞故謂對治力於相續中
能遮隨眠令不現起及能遮彼所引
起得於心相續不爲拘㝵故說巳斷
相應隨眠無隨増理非對治力能遮
隨眠俱行伴性故彼雖巳斷心名有
隨眠若諸隨眠緣心未斷隨心斷未
斷於心隨増故恒令心得有隨眠名
若彼緣心隨眠巳斷心不由彼名有
隨眠道力令心離隨眠故雖爲助伴
及能所緣俱非道力能令相離而對
助伴能所緣踈故此有名唯據未斷
助伴性親斷亦名有此中身見相應
之心由所相應無明身見隨増伴性
名有隨眠由自部餘見集斷遍唯隨
増性名有隨眠所餘俱非故非有彼
其餘見苦見集所斷遍不遍心如理
應思見滅所斷邪見俱心由所相應
無明邪見隨増伴性名有隨眠由自
部攝有漏緣遍唯隨増性名有隨眠
所餘俱非故非有彼其餘見滅見道
所斷若緣無漏緣有漏心如其所應
例應思擇修道所斷貪相應心
[28-0191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苐二十六苐二十三張好
由所相應無明及愛隨増伴性名有
隨眠由自部餘及諸遍行唯隨増性
名有隨眠所餘俱非故非有彼餘修
所斷煩惱俱心如其所應例應思擇
諸修所斷不染汙心由自部攝隨眠
及遍唯隨増性名有隨眠如是所論
皆約未断彼若斷巳有伴性者唯由
伴性名有隨眠依此義門應作略說
頌曰
有隨眠心二謂有染無染有染心通二
無染局隨増
論曰有隨眠心總有二種有染無染
心差別故於中有染所有隨眠若未
斷時相應具二所緣唯一若巳斷時
相應有一所緣都無彼無染心所有
煩惱唯未斷位名有隨眠斷巳都無
非助伴故此緣無染所有隨眠在有
心前或俱時斷斷緣染者通前後俱
相應與心必倶時斷故染通二名有
隨眠無染局一有隨増性
說一切有部顯宗論卷第二十六
[28-0191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卷第二十七好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隨眠品第六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