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40 後村集-宋-劉克莊 (SBCK)


[105-1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五
 題䟦
  方一軒諸帖
   閣帖
近人多不識閣帖某家&KR0575藏某本或用髙價得某本
皆非真者字畫豐穠有精采如潭絳則太瘦臨江
則太媚又用李廷珪墨印造凡淳化間𫠦賜御書喻
言等帖皆用此墨不可以偽無競弟始傳汪端明李
路所記閣帖行數恨無真帖參校予偶於故家淂第
五卷一軸非潭非絳非臨江非𪔂武岡甚異之試取
[105-1b]
汪氏所記行數視之皆合又於某家㝠搜得第六第
九第十卷行四方必以自隨二十餘年而不能合晚
使江左忽有示此帖十卷者李瑋駙馬故物也後有
朱印云李瑋圖籍上賜家𫝊子孫有徳保無窮年十
卷之末皆有此印用三千楮得之其秋被召爲少蓬
始呼匠裝飾大蓬尤伯晦見之曰珍物也又曰某有
三本昔山谷嘗嘆無萬二千錢致一本時幣重物輕
一可當十彼時巳直百餘千及今安得不愈貴重然
真帖可辨者有數條墨色一也它本刋卷數在上板
數在下惟此本卷數板數字皆相連屬二也它本行
[105-2a]
數字比帖字小而瘦此本行數字比帖中字皆大而
濃三也余所得江東本每板皆全紙無接黏處一部
十卷無一板不與汪氏所記合乃知昔人裝背之際
寕使每板行數或多或寡而不肯翦截凑合者欲存
舊帖之真面目四也余得汪氏之訣不敢獨善逢人
必告方君敬則楷用余説求得十卷前四卷稍渾全
後六卷為或者翦截然墨色如新比余本無毫髪異
不謂吾鄉有此秘寳帖末有端明蔡公親題云黄子
正示及因習草法末有子正印子正不見它書惟端
明䟦某僧臨脊令頌頌云黄元吉子正得之曇休子
[105-2b]
正名元吉僅見此䟦曩余先得四卷尚未敢深信汪
氏及得江東本始知汪氏之不誣及見此本益知余
本之可貴吾鄉前一輩好古博雅如肯庭鄭氏雲庒
方氏所收皆&KR0915本而相𡗝曰惟我與爾有是夫噫汪
氏之譜未行雖鄭方不能辨真贗既行雖余之淺闇
乃足以識真贗况若敬則好之篤而求之勤乎或
咎余不當以其訣授人余曰贗帖惑人多矣余之説
傳贗帖息而真帖出不亦書𦘕家之一快乎敬則其
取汪氏所記老夫所䟦併刊之以廣胸次而聚嗜好

[105-3a]
   絳帖
坡公重潭帖山谷自嘆閤帖不可致僅藏潭絳帖此
時二帖未分優劣自中原幅裂北碑難得始輕潭而
重絳矣頃見王簡卿侍郎評絳帖尤貴潘氏城塼本
敬則此二十卷潘本也凡今本漫漶殘缺處此皆可
讀後第二卷唱箭帖秀岳帖與錢俶詩視它本彼缺
而此全梁武帝帖與後第十卷顔魯公帖視它本彼
全而此缺帖家以全多缺少者為寳然則潘本絳帖
中之尤善此本潘帖中之尤善
   盧鴻草堂圖
[105-3b]
此孚君舊物也今為方楷敬則珍藏第𫠦書十志多
誤字幾不可讀如期仙磴一章謂靈仙彷彿可期儒
者毀所不見則黜之疑氷之言信矣此用蒙叟夏&KR0393
不知氷事及荆公蟲疑氷之意今書疑為凝大可笑
&KR0045風子之䟦贗也周益公之䟦亦贗也鄭編修家有
絹本亦然余既借本命工摹寫托竹溪林侯作小楷
書十志林苦訛字不可致詰唐文集中無盧鴻又別
無善本可參校遇訛字則闕之
   亞栖書
僧中善書者智永智果辨材懷仁懷素髙閑亞栖書
[105-4a]
皆不足以望其彷彿此帖未見所謂飛鳥出林驚蛇
入草唐末僧如貫休齋已亞栖之流詞翰若不甚高
而自稱譽太過矣夫字以工為貴豈以其嘗供奉翰
林賜紫為貴哉鄭谷詩云愛僧不愛紫衣僧谷猶
不愛况人物有高于谷者耶
   高宗御札
以諸家記載攷之皆云&KR0022昌誅由李綱然&KR0022昌賜
死綱巳去位其議實自綱𤼵之暴罪之詔有云宿福
寕殿使宫人侍&KR0397綱家有宸翰云華國靖恭夫人李
&KR0025和見只就内中取問仰李綱取於開封府枷訊烏
[105-4b]
&KR0022昌何所逃其死哉初紹正統首黜閏位聖君也
甫提相筆先誅叛臣賢宰也本不必辨但赭半臂事
人所共知宸翰世所未盡見盖誅叛之舉出於獨斷
綱賛之爾華國李姓名從和王明清誤以李為彭繫
年録不載其名
   蔡公帖十二
蔡帖惟觀書記真行草諸體皆備當為公遺墨之冠
此軸若使靈寳見之必兇厨後竊去使京東學究見
之必設計豪奪使米顛見之必要作贗本脱換敬則
其善藏之無落諸人姦便觀書記
[105-5a]
世人臨書全如崔炎假作魏武桓温貌𩔖劉司空亦
可遮瞞俗眼弟恐爲匃奴使及劉家舊碑勘破耳蔡
公臨轉授訣九分逼真使率更見之不能辨也嗚呼
可謂藝之至者矣臨率更轉授訣
右蔡公十帖雖或止半幅或止數行皆有義味可研
尋如云至杭未嘗逰覧足以見其勤扵政也云忝知
制誥家世孤貧母氏思歸足以見其難於進也云造
宅已畢田未有涯又足以見其貴貧而貧也至於論
&KR0287鶴銘諸葛漸筆唐供奉墨問歙郡墨工姓字皆翰
墨家所願見者于時杜丞相唐彦猷與公皆以書名
[105-5b]
世杜餉公䑕鬚筆公嘆其精妙故相以十筆遺從官
私覿之禮止此今人&KR0009毛錐子少亦百枝安得有佳
筆哉墨似廷珪法者竟不知其爲何人十帖中或有
可疑者然真蹟要非贗筆所能亂又先賢言語自有
一種意度後人強學之不近也内&KR0114葬帖云地里家
說無了期但無風水免鄉人言可矣通人之論也近
世尤尊用葬書魏元履葬於平坂穴地三丈六尺梯
而下棺蔡季通所卜也既而元履之後遂絶古人所
以行營高燥者高則逺水燥則辟風魏公之窆無乃太
卑濕乎莆人重黄湼槃厲伯韶兩墓師如神其𫠦㸃
[105-6a]
穴或在髙峯或在廣野有鳯凰展翅玉帶出匣之説
為其學者無二師眼力塊守死法髙則入雲下則及
泉惜無以公之説藥之論樂帖云欲知古樂必由胡
部乃能通世儒謂刪後無詩公之於樂雖胡部亦不
廢皆學者所當知也此帖&KR0674法尤妙&KR0258
   杜祁公帖
杜祁公字散見諸帖皆行草而楷法極罕見此帖十
一行一百三十八字皆端楷無一畫草又以知古者
改官追贈婚嫁生子皆禰廟告公自題其末云至和
乙未&KR0010季夏録此九字草聖尤妙蔡公復題十字云
[105-6b]
杜祁公親書見授某謹記蔡公習於禮者觀家廷上
夀儀可見然猶問禮於祁公得公所錄寳藏之如此
此其所以為前輩歟
   唐彦猷諸公帖
此冊位置稍雜盖以人論則楊大年蘇子由曾子固
范淳大陳了翁當作一編以字論則唐彦猷林夫與
别冊子才翁子羙字當作一編劉共父樞宻帖當編
入南渡後諸公翰墨間名俊者何人豈張循王耶此
一幅可疑
   御賜滕王𤼵𦘕馬圖
[105-7a]
滕王初名甫元祐初避高魯王諱以字為名而字逹
道按公事㤗陵厯蘇杭鄆三州帥太原尤有威名此
圖云賜滕王發者必在并門時也始裕陵常以奎𦘕
處分西北事宜故前輩有夜書細札賜邉臣萬里風
雲入長𥮅之句若㤗陵宸翰臣庻之家盖不多見滕
公本𫝊及他書俱不言嘗有此賜當以訪博識者
   四諫帖後有孫尚書仲益䟦
孫公作此䟦時未秉譙周李旻之筆也過江後不
能復為此言也
   東坡玉堂詞草
[105-7b]
坡公之文使不善書者書之亦可愛况公自札乎或
疑此卷塗抺多而㸃畫拙似非公書夫六十老人詞
頭夜下&KR0259衣呼燭頃刻成章豈暇求工於字畫乎公
固云乞郡三章字半斜廟堂𫝊笑眼昏花則此卷乃
真蹟無可疑矣
   蘇黄小米帖
吾里收書畫家有数昔惟城南蔡氏萬卷楼方氏後
有藏六李氏雲庒方氏然尤物在天地間聚散来去
不常藏六雲庒之所收者徃城南萬卷舊物也俯仰
未三十年眼中所見書畫凡幾易主昔藏百千軸者
[105-8a]
今或無片紙而錦囊牙籖萃見於墨林方氏上塘鄭
氏夀峯方氏則又皆藏六雲庒之散逸流落者也墨
林夀峰皆萬卷樓之族書𦘕入族人手猶子孫也此
冊惟坡公海棠詩尤真余所見凡數本夀峯紙本墨
林絹本吾里已有二本未知世間共有幾本也小米
書不及父恭惟思棱之評萬世公論其謂山谷字得
蒼頡悟門良不可曉
   元祐王樞宻奏藁
𤋮豐羣小怨元祐諸賢刻骨其尤深切者如劉萃老
王彦霖劉器之范淳夫梁况之五六公它日遂興粉
[105-8b]
昆之獄引用九族當坐之法向非泰陵保全則此&KR0070
家無噍𩔖矣公雖早薨不及見猶名刋黨碑子孫禁
錮烏呼自昔端人正士欲為朝廷區别忠邪卒之忠
邪不可區别而身反受其禍如蕭望之張猛王章京
房之流多矣此朱子䟦王公奏藁所以三復太息而
不自已歟王公遭黨禍朱子罹學禁晚節畧同䟦此
卷時紹熈改元時事比之乾淳漸變矣深味朱子之
言可悲也夫
   李承之諸帖
李承之詩行於世字則未之見此帖端勁姿媚有石
[105-9a]
曼卿籌筆驛詩意度可寳也名覺者必是萃者素不
工書此帖乃吏禮不必存孔&KR0052文陳伯修以人重不
以字重襲深父亦然
   曾子開鄒道卿帖
建中靖國改元曾子宣當國有可復為元祐之機廼
方與韓相師朴争權主紹述而援蔡京然則子宣者
真千萬世之罪人也當時雖以子開之賢不能諫止
了翁乃欲以一右司郎官挽回其意難矣子開答朱
給事書云衰拙於此豈能恝然但再三則凟終&KR0178
補弟兄間猶以凟為慮然則士欲進言於相夫豈易
[105-9b]
哉道卿方自昭州召還而有决難再用之嘆又欲乞
一便卿&KR0418親處豈非前知它日之必反覆未知所税
駕歟朱公與曾鄒善其同入黨籍不亦宜乎
   李忠定手抄詩
忠定公手書自作詩得一二篇已足貴此二冊凡八
十篇皆建炎策免後避地入閩所作雄詞勁氣有横
絶九州揮斥六合之意卷中如許右丞三友詩所謂
吳李孫者元中丞相也伯野樞宻也忠定也忠定和
許詩云我生值艱虞慘淡風霾昏挽翁共出力一廓
扶桑暾此志竟蕭條相顧聲為吞時孫扈從北狩吳
[105-10a]
南遷忠定與許公皆去國凡欲奨王室不肯與虜戴
天之人稍凋落北向之志寖衰保安之𫝑遂成誦忠
定此志蕭條之句可以流涕痛哭也昔於忠定孫景
温架閣家見南渡諸老與忠定詩文皆忠憤感慨語
又於象先上舍家見忠定手藁数巨編及當時所畫
宣和金人圍城圖虜陣有置我師守禦甚精詳景
温𫠦藏存亡未可知象先書𦘕稍已散落嘗宻訪圍
城圖已不存矣此二冊亦象先舊物敬則善藏之
   許右丞諸賢書
許右丞與李忠定論易春秋各一書皆宻行細字二
[105-10b]
書計三千餘字皆端重真楷無一㸃畫草草書言吳
元中每得翰經觧必論刺数十條翰輙因其言時有
刋定惟論荘子内篇與易乾坤相表裏徃反數終不
可合又云所誨經史闕文謹當思而改之夫公位髙
則不復學時危則不暇學三公皆已為宰輔而猶力
於學時呉過嶺李過海許公自言虜&KR0016渡江所向摧
䧟翰去分寕阨劉陽伏平江轉徙山谷林薄間脱而
死毫𨤲而猶不忘學今士大夫位望未及三君萬一
已束書不觀非有胡虜盗賊家族性命之厄&KR0033謂身
已貴不當如窮書生吃吃&KR0688爾貫爾許公書人人當
[105-11a]
摹一通置之座右汪玉山輩行後於許&KR0022彦豈士羙
乎美成乎與汪玉山孫仲益帖當削去吕居仁韓子
蒼徐師川帖當别編
   鄧栟櫚字文樞宻詩帖
栟櫚公詞翰當編在炎紹諸賢間于石湖稍後出
不可并也圻公功名人也亦非栟櫚之倫宇文公上
帖罕五詩造次顛沛不忘朝廷其云人生有死渾閑
事不斬奸邪此恨深又云横磨大劔人何在裂背穿胸
不汝忘豈非追原禍亂之始恨不食京黼貫攸之月
乎覧其遺墨為之一涕此帖似宜與死節者同編
[105-11b]
   江民表三賢帖
此冊惟江謝秦三家當存餘皆惡禮當刪余舊誦江
公諫書知其為鄒陳輩人爾後見其趙艮嶽云春光
呉地减山色上林深比之鄧肅花石綱詩彼刻露而
此含蓄矣此卷如髙低山接𫝑清淺水分灣亦警句
盖深於五言者惜未見其全集謝字聖藻厯給舍以
論事不合秦字辯之漕陜西以主棄地與江公俱列
名黨籍云
   朱張書
朱張字固可寳但其間一二幅使人代作者不必存
[105-12a]

   夾漈艾軒帖
夾漈薦邱鐸於某人云尚書之門可以遺鄭樵不可
以遺邱鐸噫其先人從已有如是耶艾軒與夾漈書
云兄去吾聖人千餘&KR0010得不傳之學又云前&KR0190年間
夾漈説使心開目明其推賢服善又如是耶今人仕
同時則噪惟恐人之先已也名軋己則忌惟&KR0178人之
勝己也此前輩之所以為前輩歟
   小米二徐吳𫝊朋書
米元暉徐明叔徐穉山吳傳朋皆南渡後善書者聚
[105-12b]
為一編深合位置後二帖非其倫也
   中興三相帖
右李忠定奏藳三趙忠簡陳忠獻張魯公帖各一三
公皆中興賢相江左所恃以立國者其遺墨當自為
編不可雜以他帖第一板名絳者子葉乎厚之乎非
同時又人品各異宜削去忠獻帖前一板非忠獻筆
細視其名乃汾字非浚也汾忠簡子也後人不察以
汾為浚亦宜削去
   中興諸相帖
此帖聚南渡以後宰相真蹟然亦有不必存者第一
[105-13a]
板似非李忠定詩或是同名縱是李公之筆亦不應
入此編也内周丞相書盖答艾軒諸子艾軒以集&KR0103
殁其家求䘏典公告以劉汝一諫議陳季陵侍郎皆
帶集撰并無恩数且勉其昆仲力學又云復之之子
一上而收巍科復之者余叔祖正字也時阜陵尤惜
名器以艾軒之賢身後止官一子其後始有嘗除從
官未供職死亦有已死而除從官者有自集撰追除
侍制者皆淂以京秩奏薦盖論撰次對雖止隔一階
而從官庶僚恩數絶異此 先朝所以靳而不予人

[105-13b]
   陳懶散帖
此冊以字論之只有陳&KR0180散與蔡子正一帖當留觀
&KR0180散筆意猶有才翁子美氣骨其後遂變為于湖石
湖矣
   小米畫
古畫皆著色墨畫盛於本朝始惟文與可李伯時後
陳坡寳晉父子迭為之廉宣仲王清叔亦著名然元
暉千幅一律世有無根樹&KR0293澒雲之嘲可謂善謔矣
叔黨之才百倍元暉元暉至侍從叔黨死於小官命
也夫
[105-14a]
   妙善帖
此老不求工於翰墨而英傑之氣自不容揜如此使
其衣逢掖冠章甫力量氣魄朱晦庵陸象山輩人也
   丁晉公諸帖
丁謂之章子厚吕吉甫蔡元長元度居安五六公翰
墨世𫠦罕見彚而藏之亦可謂之傳矣程沙隨評章
子厚書為本朝冠又曰後五百年議論乃定果如程
氏所云則此帖似非真蹟末一幅恐非李資深字名
偶同云
   花光&KR0024之梅
[105-14b]
 之至者不兩能花光&KR0024之專爲梅花寫真所以妙
天下文湖州於竹李伯時於馬皆然今𦘕者無所不
畫旣不能皆工歸於皆拙而已詩與文亦然
   蔡公書朝賢送行詩序
此字與余所藏三畧字體無毫髪異三畧乃寳元已
夘墨也時年二十八序乃慶厯壬午筆也時年三十
一字雖精麗未免矜持視晚守錢塘書清暑堂記時
信有老少之異然欲學公楷法必自三畧始自此序
始余聞古之善書者由楷以入行草非由行草而入
楷也羲獻虞禇皆然本朝惟蔡公偹此能事米無楷
[105-15a]
字蓋行草易而楷難故藏帖之家有贗米無贗蔡敬
則什襲此序客来求觀立&KR0070丈外視之可也
   再䟦
一太常博士出倅而朝賢餞以詩者八十三篇師囬
之賢可知也案師回名鑄亦莆人序書字而不書名
陳某而已陳以天聖五年公以天聖八年&KR0071擢甲科
與陳輩行爾而卑下之如此可為後生法
   又蔡公書四軸
右孝嚴殿記凡一百六十有一字在公衆書中筆畫
差瘦盖公暮年得意書與清暑堂記皆從心不踰矩
[105-15b]
之筆也孝嚴殿記
蔡公不以詩名然草際飛螢乍有無詩家杳渺之音
也有王右丞韋蘇州之風清暑堂㑹同年詩
蔡公尤自珍其所作散&KR0674&KR0070紙或斷裂文義不全
或飜覆紙背書之譬如珪璧雖復殘闕猶可寳也散/&KR0674
余所見蔡録凡&KR0070本暮年乃見絹本豈公自喜此作
亦如右軍之於禊帖屢書不一書乎公吏事尤髙𤼵
姦摘伏如神而掌書吏輙竊公藏藁不加罪亦不窮
治意此吏有蕭翼之癖歟其他作姦犯科者不同耶
可發千古一笑淳佑壬子十月望日某書時年六十六
[105-16a]
絹本茶錄
   唐明皇鶺鴒頌
黄公不知何人其與忠惠公翰墨徃還如此所收閣
帖十卷與此卷皆為蔡氏所藏當訪黄公始末它日
别為作䟦
   又
始余見此頌及閣帖䟦深恨不知黄元吉為何人後
見集古䟦録云皇祐至和間余在廣陵有勅使黄元
吉者以明皇自書鶺鴒頌本示余乃知元吉為中貴
人也歐蔡在當時尤為嬖宦所仄目且何為日與元
[105-16b]
吉徃還也豈其人嗜好儒雅異於其𩔖二公不絶之
耶歐公書著名是矣蔡公并稱其字則愈可疑豈字
子正者别一元吉耶然此頌歐公尚把玩之末論真
本雖臨本亦可貴也
   好一集録
歐陽公集金石録千卷趙徳甫績録二千卷歐輔臣
也趙宰相子也侍從也皆仕當天下全盛南北未分
裂之時然各費二十年&KR0224羅收拾𫠦𫉬止如此南渡
後北碑寖難致方君敬則妙年&KR0013服儒雅凡世間貴
介公子裘馬劔射槊棋聲色之事率皆不好惟酷嗜
[105-17a]
古文竒字間有一善碑一真蹟必高價訪求不得不
止所收為吾里諸故家之冠而北碑尤多自石鼔嶧
山詛楚至隋唐殘碣斷刻一一裝飾而笈藏之積至
六百餘卷日増而未巳也他日君年益壯仕益顯&KR0224
羅收拾益廣則其數必侔於歐趙二家矣余雖老庶
㡬見之
   乾道學官詩卷
朝士&KR0024外同舍郎分韻賦詩以餞别故事也艾軒先
生繇小司成出使廣右兩學同僚餞者十有七人今
詩皆存惟逸二篇乃陳公居仁何公澹𫠦作此十七
[105-17b]
人者四至侍從一執政餘多當世名卿盖是時學官
極天下選可謂盛矣内賈公偉者故龍圖閣學士贈
太師公之父今資政殿大學士秋壑公之祖非所謂
不在其身必在其子孫者耶艾軒之後寖㣲外孫方之
㤗字巖仲澄孫字蒙仲繼擢科第篤凱風寒泉之念
艾軒祀賴以續書賴以𫝊此卷為巖仲寳藏暇日示
余因記莆陽志謂艾軒使粤以張説除僉樞不徃賀
而去按説除西府在七年三月使粤在九年四月記
鄉人事猶不免誤則𫝊聞失實若此者多矣不賀説
一節當在為著作郎之時忠誤宜修
[105-18a]
[105-19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