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三
題䟦
墨林方氏帖
仁宗宸翰
臣㳟惟仁宗皇帝宸翰端重作顔體蔡忠惠家尚有
之此金花箋上一字似天篆下一字御押也又四小
字云福康公主蓋主家舊藏者按仁宗公主十有三
人福康最長制書有生而甚慧朕所鍾愛之語下降
李瑋後為楚國大長公主卒熈寕中裕陵以主事
仁宗至謹謚莊孝
[103-1b]
徽宗宸翰三
臣㳟惟祐陵天縱多能詞翰為帝中第一此三御筆
皆付和詵處分邊事時女真巳數犯契丹故宸翰云
爾詵雖武人猶能持南北誓好師出無名之論奈何
黼主謀於内貫專征於外雖种師道之意亦鋭詵以
偏郡守臣爭之不勝及血白溝之衂師道遁歸詵生
違貫節度貶責矣議者追恨燕山之役至今未已以
御筆觀之一小小刼掠即問有何釁端二未得遣問
三體探戎生住坐上意曷嘗一日敵國外患哉黼
貫㒺上誤國之罪上通於天矣世言祐陵書本薛穆
[103-2a]
稷信然於時奎𦘕之出既多外庭以有御押者爲真
它㫖揮琄屑何啻千萬紙字雖逼真然無御押但以小
紅印印其上云違以大不恭論者皆㺯臣楊球張補
輩爲之𫠦謂東廊御筆也
欽宗宸翰四
臣竊惟國家自建隆至康靖天下治安久矣一旦胡
奄至京城戒嚴謀臣武將倉皇失措忠定公一書
生非素知兵也乾龍帝生於深宫長於婦人非以馬
上得之也而君臣之間志義憤𤼵親犯矢石誓以死
守盖嘗折二酋之狂暴全百雉之險固矣使唐恪耿
[103-2b]
南仲輩不主和忠定公不去位虜雖再至安能遽得
志哉方事危急樞臣手書片紙徑逹而細札十行如
響斯答動中機會以聖主賢相而不能回中原板蕩
之𫝑所謂天方授楚者乎夫蠻夷猾夏修守偹以待
之猶虎豹噬人設檻穽以禦之也今宸翰催天下兵
令師道勾集陜西人馬是矣又云言語文字不可不
謹密為金人所𫉬嗚呼調兵紓國難而畏敵人聞
之靖康以前未有此論也自恪耿南仲輩以和誤國
刼寨則曰激虜之怒調兵則為虜𫠦知於是主削
地斂戍者為忠愛而不割三鎮力守京師者為輕脱
[103-3a]
今百餘年而其論未止臣因覽乾龍帝忠廷公遺墨
而有感焉
髙宗宸翰四
臣㳟惟樂毅論乃楷㳒所從出其本有至海宇止者
有終篇者世云止海宇者善本也人多寳藏而惜其
不全故龍圖閣陳宓用五百錢得都下常賣人籃
中别本無一字缺自以為復見古人大全什襲以為
珍玩然不知元祐續䦚帖巳有此全夲矣陳號䏻書
迺不别惟思陵八㳒冠古一覽識真所臨非一夲賜
韓樞肖胄者止海字賜升者終篇 紹興間人嘗
[103-3b]
别臨本賜諸郡國故参知政事龔公茂良代莆守作
謝表云夏侯尚論於古人樂毅號稱於名將當七國𢧐
爭之際上競尚於權謀觀二城取舍之間兵殆㡬扵
仁義夷攷精微之論然符惻怛之心爰以燕問為之
親灑嗚呼思陵之字天下之神筆也龔公之表天下
之雅 也臨樂毅論
臣竊謂字至蘭亭毫髪無遺憾矣然藝不習則不工
雖右軍猶不免於臨池辨才年八十餘日臨數夲能
積勤然後能絶妙非偶然偶名也光堯以萬機之餘
閒偹八㳒之能事前人名筆鮮不摹擬而所臨禊帖
[103-4a]
尤多宰臣出督視者從臣除宣撫者近戚左當侍燕
間者徃徃皆拜此賜諸客散在人間各有恣態且本
尤清麗秀傑得繭紙鬚筆之意時大將韓蘄王髙賈
得硬黄本以為逸少真蹟馳獻不知其為椒房所書
也故相周必大在翰苑作太皇閣帖子云筆法似慈
皇信哉臨蘭亭
臣恭惟 髙宗皇帝躬擐甲胄櫛風沐雨實開一馬
渡江之業于時蹕無定居戎務倥偬而今日臨禊帖
明日臨陸東之所書五言蘭亭詩豈真有觴咏興
游目騁懐之樂哉臣嘗竊窺宸翰葢取羲之登冶城
[103-4b]
答謝安數語可以鍼砭𣈆人清談廢務浮文妨要之
病且將以倡率南渡諸臣戮力王室尅復神州之氣
嗚呼聖謨逺矣否則𣈆多名勝何獨卷卷於羲之也
哉臨陸東之五/言蘭亭詩
臣嘗疑千字文世以為梁散常侍周興嗣𫠦作然
法帖中漢章帝已嘗書此文殆非梁人作也光堯所
臨不止為智永體此軸名為臨孫過庭寔青於藍按
唐初人多善書歐虞禇薛各工真行而已草字唯張
長史後有素閑二僧然去長史逺矣過庭草聖精密
妙巧字字有右軍法所謂範我驅馳者非若長史以
[103-5a]
得名也此匹夫名世之絶藝而光尭以萬乘帝王能
之聖矣哉書譜千字皆過庭得意書而米芾抑干文
而揚書譜臣謂此論未公臨孫過庭千字文
孝宗宸翰十五
臣恭惟孝宗皇帝神聖英叡卓冠百王于時朝廷清
明海宇乂安猶用建武故事時出細札以賜郡國昭
回之光下燭人間所至吏民皆聳動驚喜以為天子
明見萬里之外故參知政事龔公茂良守洪都日盡
以所宸翰摹刻於石臣初筮白亊府下常摩挲瞻
玩不忍去晚見奎𦘕真蹟四一閔雨降香二種麥三
[103-5b]
四砂毛錢深居九重而精神心術之運如此聖訓嘗
云朕胸中每日走天下一遭大哉言乎萬世誦此言𫝊
此心則天下常乾道矣賜隆興府守臣/龔茂良手詔四
臣聞之故老孝宗留意人材當時小大之臣多出親
擢罕由廟堂進擬者臣於故相葉公顒家見臣大父
臣夙除著作佐郎又扵故參知政亊韻莊敏公茂良
家見葢鈞改舍人官二詔皆宸翰館職京秩不輕卑
如此况等而上乎近惟侍從給舍臺諫講讀官也
乃細札除授庻僚皆由啟擬矣龔公以首参行相事
故其家藏當時除目甚多一史浩除少保内祠侍讀
[103-6a]
二李彦頴王淮執政三蜀帥范成大進敷學四林光
朝除中舍五趙粹中周必大除侍郎六蓋鈞改官除/目
臣按朱文公熹自紹興未至龍乾初聘召不起除官
不至天下高之龔公當國啓擬旌以職名宸翰與公
商若以為
長虚名之士者阜陵於朱公豈靳一
直秘閣哉有所譽必有所試古之道也其後起朱公
厯麾節南康郡最浙東政聞於天下上不復有此
言矣晚擢公經筵則以待伊川之禮待公矣若夫
不練時務不考事功特縁虚譽躐處髙位漢之荀爽
晉之王衍殷浩之流是也所就何事哉烏虖 阜陵
[103-6b]
之詔可謂得用人之法矣朱文公熹秘閣
光堯時舊將帥加恩察官以稱職轉兩秩契勘南上
下庫一年収之令薛元鼎徃秀州撿㸃財賦皆當時
大政事竊意龔公囬奏竊必有條畫可與宸翰互相
發明而公太祝之𠫊雖存善和之書漸散不可得而
訪尋焉此數詔皆在外孫方君来家時政四
錢忠懿王帖
唐人崇尚文墨臺閣公卿未有不工此者風俗既成
雖蕃帥節將如于 高駢之流皆以吟詠自喜如羅
紹威王智興則兼逞詞翰當時有李陵章句右軍書
[103-7a]
之佞頔智興一字不傳無以騐工拙駢紹威所作存
者信工予讀綘帖有錢忠懿王使院律詩一首練句
結字不在駢紹威之下後於墨林方氏見忠懿與其
子遺墨五幅草聖奇古簡而不煩得鍾王意時忠懿
方自杭朝京帥每書必云吾極無事又云不用憂心
事已如此識天下之有歸知王者之無敵脱屣厺之
無一毫失國之恨異乎事窮勢逼然後面縛奉䧏
牋揮淚對宫娥者矣忠懿書語既忠孝筆㳒文精妙
㳟惟熈陵評入神品前世帝王多與臣下争長故有
用掘筆書或爲累句蕪亂以求免禍者 熈陵雲章
[103-7b]
奎畫前無古人而推重忠懿翰墨如此始知王僧虔
沈約薛道衡軰所遭之不幸也天聖中文僖公嘗
刋忠懿十八帖與墨林此帖草㳒酷似碑夲已足貴
况真蹟乎
趙忠獻王
與夫人書前稱名云冬寒尊體起居萬福後繋銜云
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許國公趙花/押状上夫人夫
婦之際相敬如此然其間如藥錢首餙之𩔖或甚𤨏
碎乃昵昵兒女語何耶自昔大賢哲大勛業人未
有薄於𫠦厚者豈必貴倨自尊使嫂蛇行匍匐妻不
[103-8a]
敢仰視哉世言忠献城府深有海底井之誚特未見
其家書尔國朝大臣如張齊賢母王旦夫人皆得朝
見况忠献造七國元臣祖宗雪夜嘗幸其第以嫂呼
夫人固待之如家人骨月矣身爲藩臣不𫉬廷賀遂
遣婦女詣闕此人情也亦故事也黄長睿辨其非位
髙多惧而然是矣然以爲忠順之至誠見於禮則賜
君臣間猶有未相孚者忠献前此雖爲盧多遜𫠦間
及金滕一啓上意釋然其擁旄武勝水魚之如
乆矣豈復藉禮以見誠乎
王魏公送中舍詩
[103-8b]
疏廣受之去公卿設供帳都門外世繪為圖楊巨源
之去丞相而下皆為詩以送豈不以薄榮利知止足
人情之所難歟王魏公手冩送中舍懸車詩中舍不
知何人按王黄州集亦有送淳于中舍休致詩盖姓
淳于然失其名噫以一莱州録事之㣲能辨一去而
當時諸名公敬之如此况若种眀逸之歸華山文太
師之歸洛欤淳熈間有鹿何者甫四十謝仕厺㪯
朝賦詩流傳海内猶有祖宗盛時之風近世士大夫
有不挽而來見推而不厺者如桂冠還笏之事久未
嘗見此人亦未嘗見此詩也
[103-9a]
宋元憲
莒公詩極精麗字則罕見此帖與鳯山曽氏帖筆法
一同宣徽必是王君貺當攷
文潞公
潞公自魏移洛名位重矣此帖乃言官吏郊餞小困
于酒亦足以見魏人之爱公而公雖貴未嘗尊已而
拒人也舊見公字多矣此帖秀美遒勁有吕北海之
意吕伋公字亦然
韓魏公
此帖乃謝蔡公書孝親題篇公筆法與歐公酷相肖
[103-9b]
𫠦謂顔筋柳骨者耶
冨鄭公
舊説晏元献公清儉凡書簡首尾空紙皆手剪熨置
几按以備用冨公此簡僅闊三寸而布置七行百餘
字書生燈下作䋲頭者意者二公性相似欤諺云
党進用紙一幅冩一薑字不盡惜不令見此字
杜祁公
二帖一真一艸皆與蔡公者其呼起注學士以脩起
居注召時也呼知府宻學進樞直知泉州時也前真
後草世言公晚喜艸書信然後簡謝其餉名當時方
[103-10a]
面大從官餉舊相止如此彼使隴右諸侯供語鳥日
南太守進名花者視公豈不有愧哉
曾魯公韓康公
前輩嘗舉曾公答人儷語以爲精切今觀散語亦
簡而有味韓公善結字所謂致政少師必杜公
荆公
此帖頗殘缺而清臞勁峭之狀囬斡開闔之𫝑居然
不可掩公自言學王近時趙南塘亦學王
公得
其草趙得其楷惟深於帖者知之
温公
[103-10b]
次道河南記潞公刻之温公又以餉人不待後世于
雲同時之人固已重其書矣時公已貴重冩到次道
處輙空一字其執謙敬友如此别一帖謝人送郊茶
豈非以河南記答其惠乎茶帖宜其前
公與兄書如此所以恭其兄者至矣司馬氏自待制
至公兄弟家法素嚴然二十簿之换差遣六寺丞
之歸猶費尊長督教以此見公休之賢也人情莫不
汲汲於子弟寸進公乃云康侯稍凉令入京又云其
差遣有無及早晚俱不可期公未嘗爲子覔官而公
休一日擢經筵諫省所謂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者
[103-11a]
耶前輩記公事兄謹甚坐頗久必問飢飽天色變必問
衣添减余謂書疏談話尚可以聲音笑貌為之至於
田宅悉以兄郎中為戸則有不容矯飾者矣時章子
厚父存而用章相公戸買田為元祐御史所彈使
子厚人也聞公之風自當愧死况敢訕侮公乎
吳正憲
昭陵復土費用巨億老泉是以有華元之譏時蔡公
為三司使會計節縮幸無闕事此帖云役兵逾百
萬它費可知又言陜西拆納鹽鈔之欺必吳公守陜
時也夫計臣得用如蔡公足矣余家有公年三十四
[103-11b]
漕閩日冩真風貌髭髯如神及晚年本則清癯鬚髪
非如豈非劬瘁𫠦致然昭陵猶謂三司事多不了信
遇合之有命耶當時列郡與三司使書簡質如此又
以見前輩相與以真情不以虚敬也
吕伋公
此帖盖答邉臣者公字有富貴氣極似潞公翰墨之
妙㺯筴之審方提筆中書科瑣邉吏之時鬼章頭顱
固已在檻車中矣
范忠宣
范公始歎左目獨用及建中欲再相左目亦翳公既
[103-12a]
不能受印綬始相韓師朴師朴不能久始相布相京
前輩評本朝分裂之禍自范公不再相 烏呼悲夫
劉忠肅
許冲元熈豐從官元祐再入翰林而不為衆賢所稱
劉公與許帖云聞保𨤲北郊又云壤地相接不敷舍
盖許自揚徙大名劉自右相出守鄆時也二公趣向
雖殊然劉公素有牢籠熈豊舊人之意又適鄰路故
書禮徃還如此其後章蔡欲𤼵温公墓卒賴冲元一
語而觧噫劉公之慮逺矣其身之不免後禍天也
蘇魏公
[103-12b]
此固未拜相以前帖然父厯翰林學士身爲顯官而
云數年間困窮極矣豈無望於拯救前輩清貧大率
如此公一介不𡚶取予此帖不知與誰能使公𤼵
此問其人之賢非韓魏公即曽魯公决非他人者
張文懿
文懿相業平平其三入鳳池之句爲人𫠦傳但在中
書日設譎賣孔道輔一事累徳不小
小吕申公
申公不以字行大小東莱字亦然
右䟦 本朝名相帖十八家
[103-13a]
魯肅簡包孝肅
魯包二公本朝之蕭伋也世但仰其大節至于魯詩
律清麗包筆法端勁翰墨間風流醖藉則未有知之
者前為方楷䟦肅簡詩一紙與此帖無小異
趙清獻
次山方氏名嶠仕至太常少卿余嘗為其孫審權䟦
所藏清獻四帖今猶見此帖
邵安簡
亢字興宗與王陶俱事裕陵于潛邸陶攻韓魏公亢
亦助陶攻吳奎仕至副樞弟必字不疑亦貴顯
[103-13b]
馮樞使
馮公少魁多士蚤貴而約客無酒至折節求二壺于
人其清約如此所以初唱第能却張堯佐求婚已輔
政能與王介甫立異又門下能着得鄭介甫也
韓門下
桐隂諸韓翰墨持國為白眉此紙并宋次道帖皆與
致政少傅當時舊弼多以宫保宫傅宫師致仕當攷
其為何人
宋樞宻王内翰詩
頃為墨林䟦王文正送淳于中舍詩此二詩亦同時
[103-14a]
祖餞者宋公咸平副樞工筆札王黄州詩文為世傳
誦字之存者極少可貴也
楊文公
楊公不以字行然此帖恣媚有態盖公得意書也
歐陽文忠公
右廬陵公五帖皆與蔡公徃復者其一䟦荔枝譜永
城縣廟學記云君謨真草惟意動造精絶譜與記尤
精而有法俾世藏之蔡公自謄一本與歐氏而歐筆
遂為蔡有今蔡氏𫠦藏歸于墨林未知譜記并䟦藏
於歐氏者尚存否其二歎文人滿朝而詩道中絶其
[103-14b]
三云嚮春遂開七秩兩目頓昏書字尤艱若平生所
賴知此樂若遂以目廢之不知餘生何以為遣時公
年六十爾余又加四
誦公之言為之悲
其四
當在蔡公觧三司使出守錢塘時故有展旗鳴鼓東
下箭流何勝快豁之羡其五乃送冩集古録序潤筆
昔皇甫湜為裴公作記自云字直三縑蔡字比之湜
文價當十倍今僅以宣肇八十銅緑筆格花石盆各
一龍茶三餅惠山泉八𦈢為餉世固有持蕪辭惡
札而受人不貲之需毫者豈不有愧色哉五帖
前一帖未知與誰後帖與丁元珍名寳臣公貶夷陵
[103-15a]
今元珍為州判官後以太常博士守端州坐儂冦至
失守奪官久之復博士知諸暨州又久之召入舘此
帖呼博士又云承已赴任必徃諸暨時也世俗多以
成敗論人公于元珍流落放絀惻然慰籍晚為表墓
書端州之事則又歎其以儒者守空城提羸卒力戰
戰敗而後去天子察南方素無備不責守吏以空手
捍賊其詞抑頓挫讀者感動不言元珍履憂患遭
困厄處之而安非惟見元珍之賢亦可見公之交誼
矣二帖
蔡忠惠
[103-15b]
公為三司使本朝極盛時也然陜西一番霜雹蠲放
一番賑貸軍儲已漏底奏乞從京支撥銀絹和糴矣
當時塞下之積可謂寒心如此公因開封府界京西
陜西亢旱朝命各路體量蠲貸遂有此奏且云臣非
不知寛百姓為羙事然國計有限乞下諸路漕臣旱
損當覈見實數賑貸當回顧軍儲身為計臣意雖體
國而言其渾厚如此自昔儒者常主損上益下之説
董仲舒以皇皇求財利為恥倪寛不肯督賦世主例
以為迂而桑孔賤丈夫各以商賈錐刀之智得操其
柄本朝始州蔡君謨主計省李公擇為版書持賢良
[103-16a]
文學之論而居公卿之任此其所以異於漢也近
江東庾漕大修政都司胡薛沮之於内曰我體國
也市恩也干譽也三復蔡公遺墨而有感焉别帖
宋書十二行記啖趙陸三家春秋觧卷帙𩔗例惜其
闕亾而欲求善本以袪惑公方貴盛而究心麟史過
于專門世言公對客不談政事而談文章者淺之乎
知公矣奏藁記三家春秋
素問之書文章甚妙乃隋唐間人修飾又云素問非
聰明有智熟能通其説世醫口談王叔和脉訣巳為
良矣信哉是言今能談叔和脉訣者亦自難得于是
[103-16b]
通天下無醫可歎也
甥失解乃告之云舉業精粗非所計聖聖能自信然
後能不屈於貧賤但更力學通一二經當自得之公
此語由塲屋之士視之若甚迂然世未有通一二經
而不精于舉業者真父兄之格言也别帖以外甥没
在告可見公甥舅間如此與甥帖
一撥發之㣲亦記姓名薦㧞之如此公行草妙逼
顔魯公時定者遂與蔡明逺並傳矣撥發帖
余家有徐虞部荔枝譜碑本虞部名師閔字聖徒
嘉祐中守莆其譜文字極簡質至于品量荔枝高下
[103-17a]
美惡皆不錯但爲蔡譜𫠦掩世未有知之者然公答
虞部書稱其精密又云嘗亦有作大畧相近餘亦少
有異焉殊無以已長盖它人之意此其所以爲公也
與徐虞部帖
蔡公目䑓閣守福唐貴顯矣方茂才何人乃欲求昏
公與母夫人即心許之猶以家貧嫁遣不豐爲
詞又云女子得一寒士足矣此帖見公雖貴而貧女
嫁士人而已非惟可以矯薄俗亦可謂不論人材而
専尚門閥者之戒求昏帖
屯田名异官人與公同年舊嘗約婚及公出鎮福
[103-17b]
冠劍歸長夜門巷設雀羅未必不飄而去矣昔甫
氏之役老父結草以助魏顆嫁其女之故然則蔡氏
之盛安知非劉屯田結草之報乎銘劉屯田帖
二帖花書其末者當是與子弟或部曲又溪流湍急
帖不知與何人有諸王二謝筆意最後一帖一𨽻書
一散𨽻公尤自矜𨽻法墨林𫠦藏可謂備矣雜帖
右䟦本朝名臣帖十八家上
[103-18a]
冠劍歸長夜門巷設雀羅未必不飄而去矣昔甫
氏之役老父結草以助魏顆嫁其女之故然則蔡氏
之盛安知非劉屯田結草之報乎銘劉屯田帖
二帖花書其末者當是與子弟或部曲又溪流湍急
帖不知與何人有諸王二謝筆意最後一帖一𨽻書
一散𨽻公尤自矜𨽻法墨林𫠦藏可謂備矣帖
右䟦本朝名臣帖十八家上
[103-18b]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三